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諸佛祕藏無不得入。降伏衆魔遊戲神通。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今取一句。疏自下通會
本末中。二初會末歸本可知。疏。後明本末
無礙等。以六相圓融者。然遠公四門解釋。
一立意。爲破定執。二立依。依初地行例
釋。三泛就諸法以釋。四釋文。三中如一色
中同時具足有苦無常等諸法義集爲一色
爲總相。無常色等爲別相。無常等上皆有
色言是同相。無常非苦等是異相。成壞二門
約體同異成前二門。以彼異相苦無常等
體不相雜。是故隨彼差別多色得攝爲一
故。取攝爲成以彼異相苦無常等義不同
故。一色隨之分成多色。故名爲壞非實成
壞。如色既爾。即色無常爲總亦然。謂色無
常苦無常空無常等別餘四例知。餘同相亦
然。色體既爾一切法亦然。今疏文中牒論便
釋無別釋文。又以易故無別立依。但有二
門兼取賢首義理分齊中意故。今疏中總
有七門。一總彰大意。二標擧顯通。三彰其
立意。四列名略釋。五總以喩明。六擧例遍
釋。七指廣在餘。今初謂欲六相圓融令本
末無礙故。從本起末即前直釋經文。中依
根本入開爲九入。根本無別於中説九故。
云無別之別。言次攝末歸本者。即向會末
歸本門九入爲別。會歸根本。言非根本入
有此差別者。別而無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論云。一切所説下。第二標擧顯通。法之
體状目之爲相。義別爲門。又由此通入證
智中故。疏。此言説解釋下。第三彰其立意。
先擧論此顯下。疏釋即賢首意。爲顯一乘
圓教法界縁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
持乃至因陀羅網無窮理事等。此義現前一
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乃至即具普賢圓因
十佛境界故。此言説者。約教道解釋故。後
勿以下釋除事之言。論中但云謂陰界入等。
今疏加執取之言以釋論意。意不令人隨
事執取。非陰界體不具六相故。遠公云。
如陰等色。非受想乃至非識。如是一切以
其別相無總相故。不得將別對總説成之
與壞。故曰不具。若就體性一一陰等悉具
六相。如向泛就諸法中辨。疏言六相者下。
第四列名略釋。先須總識其相。一總相者。一
含多徳故。二別相者。多徳非一故。三同相
者。多義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
故。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縁起成故。六壞相
者。諸縁各住自性不移動故。列名皆是論
文。此標下疏參釋之。欲分主客先一時出
論。論云。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
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増相
故。成相者略説故。壞相者廣説故。如世界成
壞。餘一切十句隨義類知。釋曰。其中有疏
可以意得。疏九相漸増者。疏釋如攝入是
聞慧思義入是思慧。後後勝前。故以漸増爲
不相似。言攬九縁成一者。成一入故。言
分一作九者。九義不同總入隨之。故無別
一也。然準遠公成壞二門。因上異相而有
故言成。是略者以彼異中聞思修等體不相
應。是故隨彼九入復成一入故。名爲略。
壞是廣者。以彼異中聞等九種義不同故。總
入隨之。分以爲九。故云廣也。亦可總則攬
別而成。別則分總爲別。同則別。別帶總。異
則別。別互乖。成則雙攬同異方成。若無異
相總不成故。如舍椽梁總皆相似終不成
舍。壞則唯別。各住自性故。此三對歴然不
同。疏又云如世界下。論喩成壞。從猶如下。
即疏釋論。謂三輪四大等即成刹之縁起。攬
爲娑婆。故名爲成就一分爲百億四天下。
無別娑婆稱之爲壞。非如世界二十劫成
二十劫壞。疏亦如梁等下。第五以喩總釋。即
賢首意。疏餘一切十句下。第六擧例遍釋即
論文也。疏別章廣顯者。即第七指廣在餘。
即賢首教義分齊。彼唯三門一教興義。二列
名略釋。三問答料揀。前之二門上已具竟。今
但明問答寄就一舍之上辨。其六相例法
可知。問何等是總相。答云舍是總相。問此
但椽等。何者是舍。答椽等即是舍。獨能作舍
故離即不成。若爾未有瓦等應即是舍。若
未有瓦等不是椽故。以無瓦等對何説
椽。若諸縁共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斷
常過。但諸少力不成一全舍故舍則斷也。
不成執有是無因常。今去一椽即非全舍。
明椽全成椽即舍也。由此全成便令此椽
即瓦栿等以去於椽。即舍便壞則瓦栿等
亦皆壞故。故此諸縁皆即是椽舍方善成。一
縁既爾。餘縁亦然。故縁起法不成。則已成
則圓融。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縁別於總故。
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則無總故。
是故即以總爲別也。問若總即別應不成
總。答由即別故。故得成總。如椽即舍故
名總相。舍即是椽故名別相。若別不即舍。
不是椽故。若舍不即椽。不是舍故。若不
相即總在別外即非總也。別在總外即非
別也。問若不別者復有何過。答有斷常過。
謂若無別即無椽等舍不成故。無而執有
無因常故。下之四相各有斷常。可以意得。
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縁和合作舍。不相違
故皆名舍縁。非作餘物故。若不同者。諸縁
相背則不同。作舍則不成。與總何別。答總
相唯望一舍同。則諸縁互望成力義齊。第
四異相者。椽等諸縁隨自形類相差別故。問
異應不同。答由相各異長短等殊。方爲舍
縁同力成舍。此與別何異。別相諸縁別於
一舍。異則諸縁自互相望。第五成相者。由此
諸縁舍義得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縁。不
爾二倶不成。問現見諸縁各住自性。何因
得成。答由不作舍。舍方得成。以若作舍
失本縁故。舍不得成。今由不作諸縁現在
故舍得成。又若不作舍椽不名縁。今既名
縁。明知作舍。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縁各住
自法本不作故。若作舍者即失本法。舍則
不成。由不作故舍得成也。又總即一舍別
即諸縁同即互不相違。異則諸縁各別成則
諸縁辦果。壞則各住自法。乃爲頌曰。一則
是多爲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
成於異。各體別異顯於同。一多縁起理妙
成。壞住自法恒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六相之義略已終矣。疏
第二又令得下。十句依利他行。疏文分二。
先總明句數開合。言増數十者。依大智度
論數法有二。一小二大。以十爲十。數狹名
小。少減名之爲狹。數寛少増名寛名大。
七八等名少減。十一十二等名爲少増。今
據大數名増數十。以十二爲十故。疏初句
爲總下。正釋文。先釋總句中依論有二
解。一就教行解。二教證相對解前中始於
地法決定名信。信増名欲。欲是信果故。依
欲趣法名爲親近。攝法在心故名憶念。念
法不失故説爲持。地法是其所持。疏地地皆
爾故云十地始終者。疏結釋經文。非論文
也。十入約次位。始終約行修。行位並擧如
下經云。復應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請問
第二第三地等相及得果。爲欲成就彼地
法故等皆其例也。明知地地之内皆有始終。
問何故自利云入。利他云始終。答自利以
入證爲本。故皆云入。利他令知性相。故有
始終。疏復有阿含爲始下。第二教證相對也。
疏中三。初總次別後結示。今初言阿含者
梵言。此云淨教。既唯以證爲終。而行非是
證故。前教始行終。並名爲始故。疏結云則
前皆是教。疏此教證義總有九重下。第二別
釋也。疏猶下請中字義二藏者。即下如來加
請中義。偈云。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
最勝藏。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
説。論云。歎此法藏有二種。一義藏成就。二
字藏成就。云何義藏。諸地上妙行。即今經勝
妙行。論云。行者諸菩薩行。所謂助道法故。妙
者眞實智故。上者神力勝故。如是顯示深妙
勝上故。釋曰。初是助道眞實智即證道。神力
勝是不住道。次論云。云何字藏。偈言。分別智
地義。即今經諸地。廣智及分別説謂十地差
別相故。論云。分別説者。説十地差別故。既
以分別説爲字。明是言教三道皆爲義藏。
明以行徳爲證。論以字義爲教證故。疏
二地前地上相對者。遠公云。二約位相對。解
行已前依教修行名爲阿含。初地已上離言
合實説之爲證。疏如下請中歎衆以地前
聞思修等爲教淨等者。即解脱月歎衆堪聞
請中文。經云善淨深心。此句爲總。下九別
云。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
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徳善根。此五別
句爲教淨。次云。捨離癡惑無有垢染。深
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名爲證淨。
釋曰。以前*五句屬地前故。疏三眞僞相對
等者。不與如合隨世而修名之爲僞。契
如爲眞。疏中先正釋。後引證。正釋中云即
於地中聞思修慧報生識智縁照之解名曰阿
含者。此第三教證。不對地前。但就地上而
論教證。故云即於地中。總有四法。皆名爲
教。三慧及報生識智下請分中具明。謂地上
菩薩生來即有此智。故云報生識智。非約
證如故皆屬教可宣示故。眞智出言故名
爲證。後下論云下。二引證。即許説分齊中
文而是義引。故云聞思修慧是則可説。若具
引者。即彼論釋經云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
道。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之偈論云。此
偈示現思慧及報生識智。是則可説此智非
彼境。以不同故。即其文也。疏四修成相對
者。引證言義説二大者。即許説分齊中全
意。謂如來大仙道等十二偈。分之爲二。初
七偈義大。後慈悲及願力下。五偈説大。説大
中有證智故云眞。有加行後得縁世法故。
故云僞。眞僞合修義大。中唯明證智。故
云捨僞契眞。又準下文。解脱月雙歎人法
請中。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佛法
故。論云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
切佛法者。謂是證智。釋曰。此明依修而證。
亦修成相對。疏五相實相對等者。其所引文
即本分中彰地要勝内文。經云。此是菩薩摩
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光明法門。
釋曰。上句證下句教。論云歎説者。於中有
二義。一者爲説阿含。二者爲證入義。其論
釋上句云。増上勝妙法故。疏云増上妙法。
論釋證句云。大勝妙法者。諸法門中勝故。
清淨法者。即法體也。光明者。此大乘法。顯
照一切餘法門故。既云照餘法。則得修相。
既云最上明契本離相。故彼下經自釋二
句。釋初阿含云。所謂説菩薩諸地。釋證句
云。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明是相實相對。疏六體徳相對等者。謂所成
行體爲證。成徳爲教。引錬金喩者。十地皆
有錬金之喩。且初地云。是菩薩隨所勤修。
供養諸佛教化衆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
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
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錬
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釋曰。火即能錬。喩供養佛等。金即所錬。喩
信心慈悲捨等。如世之金在礦石中融
便出。喩眞地法與妄和合名曰衆生。行人
修行至初入地時。出煩惱障。今至地滿。復
更供養教化衆生。如重入火熏發眞心。令
生信等名爲修行清淨地法。至二地時。
如重以礬石煮之方得清淨。初地之時。雖
除慳垢微過猶在。至二地時。慳嫉破戒並
皆遠離如轉清淨。至三地中。修習淨禪令
其不退。如秤兩不減。四地集起菩提分法。
如爲莊嚴具。五地之中。以不住道方便起
觀修治力故。如硨磲磨瑩轉更明淨。六地以
觀因縁不住巧智修治力故。如琉璃磨瑩光
色轉盛。七地中具修一切菩提分法益更精
妙。如以衆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増勝倍益
光明。八地之中無功用修。如持金寶冠置
閻浮提主聖正頂上。一切群臣諸莊嚴具無
與等者。九地菩薩智自在修。如善巧金師用
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内一切
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十地菩
薩業自在修。譬如金師以上妙金作莊嚴
具。大摩尼寶鈿厠其間。自在天王身自服戴。
其餘人天莊嚴之具所不能及。釋曰。十地
皆具金喩。意皆以金喩證。顯本性故成信
等徳。以爲教道。是修成故。然云金與釧
者。此經無釧之文。即嚴身具是。疏七體用相
對等者。引文云下珠放光光喩於教。珠體
喩證者。即第四地調柔果中。云如摩尼寶清
淨光輪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風
雨等縁悉不能壞。論云。摩尼寶生光喩者。
彼證智法明摩尼寶中。放阿含光明入無量
法門智處。普照示現。以是義故。此地釋
爲焔地。即其事也。疏八自分勝進相對等者。
引文云下歎金剛藏二力妙智。及辯名爲
證力堅念教法爲阿含者。即大衆請中經
云。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別辯。宣暢深美言。第
一義相應。念持清淨行。謂前四句歎證。念持
清淨行歎教。論云。初偈歎證力辯才成就。
第二偈上句。歎阿含力辯才成就。以證力阿
含力故。能有所説。是故讃歎是也。疏九約
詮就實相對等者下。引論云。字身住處證智
所攝。非無地智名句字身者。即下示説分
齊中鳥跡喩也。經云。如空中鳥跡難説難
可示。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論云。此
是何義。如鳥行空中跡處不可説相
亦不可見。何以故。虚空處鳥跡相不可
分別故。非無虚空行跡。如是鳥跡住處名
句字身住處。菩薩地智所攝。不可得説。
可得見。不可得聞。何以故。非如聲性故。
非無地智名句字身。此中深故示義大踴悦。
釋曰。空處之跡喩教。跡處之空喩證也。然
上九重教證。前五前教後證。後四前證後教。
又前五教則後後漸寛。證則後後漸狹。後四
中證則後後漸寛。教則後後漸狹。疏今當第
四者。第三結示兼遮妨難。恐有嫌繁。故以
論文但云復有阿含及證。如是次第依初相
應知。謂令以阿含爲始。以證爲終。故云
如是次第。依前始終前始後終。云依初相
應知。何用廣明。疏意恐人教證既多對文生
疑。故總併説。豈得爲繁。疏次依根本始終
有十始終下釋別句義。疏文有四。一標指。
二總科。三料揀。四正釋文。今初。謂菩薩利
他行該法界隨宜例十耳。二前三地前下
總科可知。三此狹前入下。料揀言故此略
無者。明有亦無妨。若出所以。此中利他略
自所聞。疏一攝始終下。四釋文。於中初
句摽名。二牒經。三謂以下釋義。此取意釋。
若具論云。思慧智隨所聞義受持説故。謂
如經如實説菩薩十地差別方便故。論經
加方便之言。謂善巧集成十地之相。今經即
差別中收。然論受持即釋摽中攝義故。疏
云攝持所聞即自攝也。此上釋論。稱思宣
説下。以論釋經。若不稱思非如實説故。
論云思慧智説如實説者。即是攝他。前入即
以説爲修。此則以説爲思。亦是影略。以前
説後無修故。以説爲修。此中説後有修故。
以説爲思。疏二欲始終縁念佛法下。以論
釋經。論具云令證一切佛法故。今謂經
明縁念。非是自念。欲令物證所念法故。
論云。欲言上品求心者。有二義故。一令物
證。二唯縁佛法故。疏三行始終。論釋云。觀
分時中。無漏道品分別修覺相故。論中修字
釋摽名行字。依念進修名行。行即此經修
習故。疏先解修習之言。疏言分別無漏法
下。牒經解釋。即明地前菩薩於地上法而
起觀修。但是意識名言分別。次以未證下。釋
論觀分之時即加行位。然觀分言論釋彼經
觀字。以論經云觀達分別無漏法故。後帶
已下。釋經分別字。謂帶如相故。論名
修覺相也。即唯識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
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彼論釋四
行云。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説菩薩此
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眞
勝義性。以彼空有相未除故。帶相觀心有
所得故。非實安住眞唯識性。彼相滅已方
實安住。彼疏釋云。心上變如名爲少物。此
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眞時彼相便滅者。
即是空所執相。有依他相名空有相位。謂
有空相是彼唯識眞勝義性。由有此相未
證眞理。滅空有相方證眞故。彼論結云。依
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
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相。如是住内心。
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釋
曰。此則結四加行。謂初二句煖位。次二句頂
位。次二句中下忍。次一句即上忍位。合上
三句爲世第一。末句見位也。疏四證始終。
具足論云。四證始終見道時中法無我智方
便故。如經善決擇大智慧光明方便故。是中
善決擇者。擇中最勝。最勝者法無我智故。大
智慧者。過小乘故。光明者。對治無明故。此
事中彼時中皆善知故。釋曰。此中論有三節。
初略釋。次引經帖。後是中下隨難牒釋。今
疏摘論鎖經。義無遺矣。然經中巧莊嚴字
是相見道。上皆眞見道。疏乃當中先釋大
智。此二見道即唯識第九。今欲釋疏須知
根源。先當具引彼論。論中先總釋偈意已。
如上證入中已具引文。今但引二見道。即
彼次論云。然此見道略有二種。一眞見道。謂
即所説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眞現。實
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
等故總名一心。釋曰。言雖多刹那者。此一
心見道以無間解脱并一切勝進故。中間
有多刹那論云。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
漸斷。以有淺深麁細異故。有義此中二空
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釋曰。
加行意樂欲倶斷故。論曰。二相見道。此復
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内遣有
情假縁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内遣諸法
假縁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
有情諸法假縁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
名法智。各別縁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縁故。
彼疏云。即三心見道。釋曰。非安立者即眞
如也。内謂内身。假者談其無體。先計有情
皆妄所計。但有内心似有情現。今能遣之。
縁智者。謂能縁心中。即縁内身爲境。遣
有情假縁之智。然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
麁者爲上。細者爲下。合爲四類。然二麁者
各別除之。以智猶弱未雙斷故。若上品智
方能雙斷。此即隨智説爲軟等者下也。初
智名軟。次智名中。勝前劣後後起名上。能
斷見惑此智最上。然初二智未能殊勝別
縁内外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時其智上品。
廣縁内外若我若法。故三別也。言類智者。
前智頫故。論云法眞見道二空見分。自所
斷障無間解脱。總別建立名相見道。法者倣
學爲義。眞見道中雖有二空自證分。而見
分親縁眞如所以法之。然見分中有無間
解脱。隨自所斷障。雖有四見分無間道中
斷惑別故。人法二見分各別法之。立初二
心。解脱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見總以法之。
有第三心故。論云。總別建立名相見道。論
*云。有義此三即是眞見道攝。以相見道縁
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眞見道不
別縁故。釋曰。論以後義爲正。故疏但云相
見道有二。論云二縁安立諦有十六心等。
前迴向品十六智寶處已引。但觀上所引論
文疏文易了。然疏中有二。先標位云即見
道位。通二見道。次大智下牒經以釋。當中
牒釋者大智即是二見道依。依眞見道以立
相故。故先明眞言即眞見道者辨位言根
本法無我智者出體也。謂即所説無分別
智。然唯識論實證二空。今文爲簡勝二乘
故。標法無我言治無明者。根本智用正破
迷理無明。疏此智親證眞如下。釋善選擇
大光明言。而善字兩用。善觀察者實證如故。
即上唯識實證二空所顯眞如。從平等平等
下。即前論文正釋論偈無得之言。以能證所
證倶離二取故。有二平等言離二取相即
平等義。若有二取非善觀故。疏實斷二障
下。即全用唯識論文。用釋善選擇語。二障
即煩惱所知。前入就根本能生故云二我。
今通就能生所生故云二障。其分別隨眠已
如前釋。疏即相見道下。釋相見道中文分
三。初正就相見以釋莊嚴。二雙就二智以
釋莊嚴。三釋本論。初中即相見道者。辦位
也。是後得智者。出體也。故論名方便者。以
論證成是後得義。方便即巧者以論會經。
疏法眞見道種種建立者。釋莊嚴義。具如
上引。謂三心十六心。故云種種建立。疏又莊
嚴下。第二雙就二智以釋莊嚴。不同前義
但用後得。言由得此二善達法界者。法界
有事理二智別能了之。亦以無礙二智。了
事理無礙法界等也。*疏於多百門等者。謂
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
力。能動百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
世界。能教化百世界衆生。能住壽百劫。能
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
身。一一身現百菩薩以爲眷屬等。故云
於多百門皆由二智得自在也。疏論云。此
事中下。第三釋本論。然古有三釋。一云此
事中。即眞見道。彼時中即前觀分之時。二云
此事中。同前彼時中。即後修道位中亦須善
了。如下發趣果中。須知二地乃至佛果等。
三云。此事。即後得相見道中。彼時中即是根
本智眞見道。皆須善知。今以後義稍正故
依傍之而皆屬相見道。並是後得故異昔
解。以法眞見道觀彼正證亦後得故。*疏
相望前眞故名爲彼者。則相爲此也。疏五修
道始終等者。修道之義已見入中。疏論云。
出世間智智力者。出世間智即根本智。重
言智者。即後得智。從以後得下。疏釋可知。
*疏上寄從二地至七地者。以功用行滿二僧
祇滿爲一類故。初地二見道。後即是修道。
且約地分見屬初地故從二説。疏寄入
八地至於佛地者。然論但云此處菩薩於
菩提有五障。不配地位。配即遠公之意。而
彼不立等覺。即佛地之中治於二障。又彼
云寄在八地至於佛地。則最後句以爲佛
位。便乖後無佛盡之言。故疏云寄入八地
等。則正在等覺斷第五障當入佛地故。未
有佛盡。然疏文有二。先寄位釋。後約通
相釋。以此五障地前即容對治故。地地用
之。由上已配七地故。依遠公先配八地
已上。然此五障亦虚亦實。謂有此障者不
得五種功徳。名爲實障。已登地者實無此
障。假立顯得名之爲虚。五中前二是其解
障。次二行障。後一用障。今初解障。疏不能
破邪論障即是所治者。乖理之言名曰邪
論。不堪以正摧邪稱曰不能。此一段具有
瑜伽十五釋。因明中論有七例。頌云。論體
論處所。論據。論莊嚴。論負。論出離。論多所作
法。第一論體有六。一言論。二尚論。三諍論。
四毀謗論。五順正論。六教道論。一言論者。謂
一切言説言音言辭。是名言論。二尚論者。
謂諸世間隨所應聞。所有言論。下取意略
引。三諍論。謂或依諸欲。所起自他所攝諸
欲。更相侵奪等云云或因惡行所起。自身
惡行他相譏毀等云云或依諸見所起云云
毀謗論者。謂懷憤發者以染汚心振發威
勢。更相擯毀所有言論云云五順正論者。謂
於善説法律中。爲諸有情宣説正法云云
順正行隨順解故。六教道論者。謂教修習
増上心學。増上慧學。増上戒學等云云最後
二論是眞實。能引義利所應修習。中間二
論。能引無義。故應遠離。初之二論應分別
之。第二論處所有六。一於王家。二於執理
家。三於大衆中。四於賢哲前。五於解法義
沙門婆羅門前。六於樂法義者前。第三論
所據者。據即依義。所依有十。謂所成立義
有二。一自性。二差別。自性謂有立爲有無
立爲無。差別謂有常無常等。能成立法有
八。一立宗。二辨因。三引喩。四同類。五異
類。六現量。七比量。八正教云云同類謂隨所
立法。望餘展轉少分相似云云異類望餘少
分不相似。現量有三。一非不現見。二非已
思應思。三非錯亂境云云此下取意釋。謂初如
眼見等。二如良醫授藥。色香味足有大勢
力。纔取便成取所依止。病若未愈名爲應
思。其病若愈名爲已思。亦如瑜伽師作地
水火等觀。建立境界取之所依。三非錯亂
者。謂想亂數亂等云云上總謂有世間現量。
有出世間現量。謂出世智所行境。七比量者。
謂與思擇倶已思應思所有境界。此復有五。
一相比量。如見煙比知有火等云云二體比
量。謂現見彼自體性。比類彼物不現見體。
如以現比過未等。又如飮食衣服等現見
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等云云三業比量。
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
搖。鳥居其上比知机等。唯聞哮吼比知
師子等云云四法比量。謂以相隣相屬之法。
比餘相隣相屬之法。如屬無常比知有苦。
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云云五因果比量。謂以
因果展轉相比。如見有行比至餘方。見
至餘方比先有行。見善作業。比知當有
大富等云云八正教量者。一切智所説言教。
此復三種。一不違聖言。二能治雜染。三不
違法相云云已説論據。第四論莊嚴者。略
有五種。一善自他宗。二語具圓滿。三無畏。
四敦肅。五應供語具圓滿。謂凡有所説皆
以其聲不以非聲。聲者具五徳。一不鄙陋。
二不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相應者。
謂前後法義相符云云無畏可知。敦肅者。謂
如有一人待時方説而不嚵速是名敦肅。
應供者。謂如有一人爲性調善不惱於他。
乃至言詞柔軟如對善友云云第五論墮負
者。謂有三種。一捨言。二言屈。三言過。捨
者取意。謂*辭謝。對論者言我不善論等。
二言屈者。爲對論者之所屈伏。或託餘事
方便而退。或引外言。或現憤發。或默然等
云云言過者。謂雜亂麁獷。不辯了。無限量。非
義相應。不以時。不決定。不顯了。不相續
云云第六論出離者。先應以彼三種觀察
論端方興言論。或不與論名論出離。謂一
觀察得失。二觀察時衆。三觀察善巧及不善
巧。觀得失者。謂我立論無自損損他倶損
等耶云云觀時衆有僻執耶。有正見耶等。
觀善巧不善巧者。謂自觀我於論處論據等
爲善不善等云云第七論多所作法。有三種。
一善自他宗。二勇猛無畏。三辯才無竭。由
有此三能善酬答。故名多所作法耳。釋曰。
上所引瑜伽略其大綱。廣説如彼。但觀所
引論文疏文居然易了。今更略釋。一隨所住
等者。即善於他宗下次第顯説兼善
自宗。然經云隨所住處。亦兼論處所。而文
正在執著之處。故次便云次第顯説等。*疏
以宗因喩現比教量顯己正義隨病治之
上皆論所據者。顯己正義即所據中所成二
義自性差別。此二即是己宗能成。入中文但
有六闕同類異類。以此二但約所立與餘
有少同異。故是喩及宗中攝之。言隨病治
之者。以所執非一故。疏辯才即論體者。流
於聽表曰辯。巧應物心曰才。即是言論宣
説教道順正理故。疏亦論莊嚴者。標下出
莊嚴。莊嚴有五。無畏一種。前句已有。善自
他宗。後所作法中兼明。此但有三。一語具圓
滿。二順言者。即是應供。謂不惱於他言辭
柔軟。故曰順言。三敦肅可知。*疏又上皆論
多所作法者。此標謂總收上二門。一句以成
所作法。一善自下列。言配文可知者下二可
知。善自他宗。即隨所著處即善他宗。次第顯
説即善自宗。疏謂善觀察得失等者。等取
餘二。謂時衆及善巧不善巧。從由具上諸義
下。即仍前五例釋不墮負謂有體有據有
嚴有作。既出離有能何得墮負。*疏由破
此障得入八地者。謂七地中猶有此障
不入八地。破故得入下四句例然。疏上明
能破此顯能立者。總釋意也。因明論云。能
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
唯自悟。此之一偈總有八義。一眞能立。二似
能立。三眞能破。四似能破。五眞現量。六似現
量。七眞比量。八似比量。今此辨於利他故
但明能立破。而菩薩離過但有眞能立破。
無似能立破。疏又上五障下。二重收總釋
不要對他。則令諸菩薩皆離此五則得菩
提。疏第六正顯加相*等者。疏文有三。一引
論生起。何故加結前。云何加生後。言云何
者。謂加相云何。二加相有三下。辨加相。
言約別説者。謂以身加身。以口加口等。
言如實説者。能加則局者。謂能加隨擧一
業即加。所加三業故。三承前語便下。辨加
次第。於中二先辨諸佛加次第可知。後若約
舍那下。辨本師。次第意加即承佛神力。
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次身光照觸等者。
即下如來加請文中。放眉間光照十方竟
云。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説法
菩薩金剛藏之身是。後雲臺下口加者。時光
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説頌言。佛無等等
如虚空。十力無量勝功徳。人間最勝世中上。
釋師子法加於彼是也。言令演者。彼次偈
云。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最勝藏諸地
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説。即其文也。謂
即先須冥加。次放光成臺。後方得臺中勸説
云亦義次第。疏總中令以樂説辯等者。謂
以樂説爲能説。説十地之法義故。經云辯
説説必有詞。其所説中名相差別即是法義。
論以名相釋於差別。亦可在口爲辯。辯通
四辯也。不違已下釋善巧字。疏自他因縁方
有説故者。自力爲因。他力爲縁故。疏攝此
九力。此句總標。*二以因中有四下。總出四
淨所以。言因中有四義者。揀非約縁。但
就自力因中耳。亦如泛擧因縁生法中
有其四義。如穀子爲因。水土爲縁。能生於
芽。但就穀子即有四義。一縁不生自因生
故。即穀子是有力義。二因不生自縁生故即
穀子上有無力義要。具有力無力方能生
芽。即第三義總攝上三。即穀子之徳是第四
義。一有力能作故。有有作善法淨。二無力不
能作。故有無作法淨。三具二能引生故。有
教化衆生淨。四泯攝前三稱理成徳。故有
第四身淨。泯謂泯絶。以三不相離互相即
故。便互泯奪攝者三不相離擧一全收。具
泯奪義。故稱理成徳。又上四義。前三行圓。
後一行滿。前三之中。前二自利。後一利他自
利。二中依體相分故。有有作無作。然其別
義正在前二。此二並以眞心爲體。以眞心
中有於三大。順體相大故有無作法淨。順
用大故有有作善法淨。言有作者即是教
行。教行本無順性徳。用而修起故名爲有
作。有作順理故名爲善。善之自體故名爲
法。法出垢染自之爲淨。言無作者即是
證行。性出自古不由縁造。故名無作。此無
作體更不順他不立善言。若約性善亦可
名善。論依前義。故無善字。法淨二義不異
前釋。然其純眞不生單妄不成。眞妄和合
方有所作。無明内熏惡友外引。造諸惡行
背眞流轉。眞如内熏善友外引。造諸善行
反本還源。順眞名善順眞爲善。即無
妄可治不成善故。由順性無慳貪故隨
順修行檀波羅蜜。則反慳貪成於檀度之
善。餘可例知。然此二淨。若在凡時但可有
性名作無作。不得名淨。然無作體古今常
湛體無増減。約就於縁有隱有顯。有始
有終説因説果。有作法體本無其體。但可
依生方名有作。如樹有芽等乳有酪等。非
是事有。然雖修生若無有性修不可生。故
作無作皆名有性。此二入住有作名爲習種
性攝。無作名爲性種性攝。若就解行有作
名方便淨。無作名體性淨。今就聖位有作
名教行。無作名證行。若至果位有作名方
便淨。菩提涅槃及報身佛無作名爲性淨。菩
提涅槃及法身佛。此二無礙。今明剛藏内順
徳用。萬行爰増云有作淨。心冥性徳。思慮
斯寂有無作淨。大意如是。次正釋文。疏一
淨自善下。釋此一淨文有四節。初句牒經。
二有作善法淨依論立名。三即是教行出其
行體。四亦約相故名爲有作。依體釋名。謂
由約相約教故有修作。修作即是教行。疏
二普淨法界故者。釋此一淨。文有五段。一
初句牒經。二無作法淨依論立名。三此約
證行出其行體。四亦約體故名爲無作。依體
釋名。由約體故無有修作。但出妄染故
得稱淨。如拂雲霧顯出晴空。故此但約
顯體名淨。不同前門對治名淨。五依此性
相下。雙結上二。先結二淨。性即體證。相即
相教。後上二皆自利者。結上自利。生下第三
利他故也。疏餘六句經下。釋第四淨。疏文有
三。第一標名。約體無垢故名身淨。第二攝
爲三種盡下。依論開義。於中亦三。初句標
望論是開爲三。望經六句六攝爲三。二皆
顯二利滿故成徳者。總顯三盡。但滿上三句
二利故。下三盡中皆有二利。三成徳有二下。
出三所以。言後二盡者。一對下彰出。有
二乘不同盡。二對上彰入故有佛盡。故此
三盡約人爲三。一自約菩薩。二出二乘。三
上同佛。疏初菩薩盡者下。第三隨文解釋。
於中初句標名。具足論云。一菩薩盡有二
種利益。疏初句位滿是一益。即顯後二句成
益爲二。今初即經深入法身智身故。從謂
十地下。疏釋。今疏先以起信意釋。後用本
論。今初。即釋本覺中隨染本覺之文。論云。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
不相捨離。云何爲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
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
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
現法身。智純淨故。今正用此智淨相。言智淨
相者。即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相者。
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門若離染縁
則不能得成。故云隨染。此智淨中論文先
明因法力熏習。此是地前非今所用。如實修
行此當地上。十地行終故云滿足方便。此在
金剛因位之極。今疏取意。故云謂十地勝進。
從破和合識下辨果也。謂本以不生不滅
與生滅和合。名阿頼耶識。今破和合識。由
滅生滅之相顯其不生不滅之性。此根本無
明盡故。心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義也。即
於此時。能染心中滅業相等相續之相不
滅心體。故令本覺還源成淳淨圓智。以相
續心體即本覺故。今疏不引智淳淨者。智
淳淨言意在下疏。疏從非心意識下是本論
意。論具云菩薩盡者。法身離心意識唯智
止如。經法身智身故。今疏言非心意識
之所能得。即取論意反成法身。了心體離
念不可得故説名法身。故慮知集起思量分
別安能得耶。從如智所依下。釋智身體。此
一句向上順成法身。法身唯爲智依。故非
心等能得。二向下成智身。即依法身之智。
即是智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覺。即
是本覺隨染而作。今染縁既息始還同本。故
云淳淨即法報一體。故經云。唯如如及如如
智獨存。名爲法身。故次下論云。若無明滅相
即滅智性不滅。明知智身全同法性。
如金成像像不離金。從能所證義分二身
耳。疏菩薩照寂故云深入者。此以瓔珞經
釋深入義。彼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是
菩薩。故云照寂。則等覺已還未爲深入。疏
後二句成益等者。此句總標一成現報。纔證
十地得離垢三昧。末後有一三昧。名受一
切智勝職。此三昧現在前時。有大寶蓮華忽
然出現身坐其上。十方諸佛現身灌頂名爲
受位。故是現報。廣如第十地説。然泛明受
位略有三種。一唯就相。如彌勒等。示居長
子已窮聖位。授記當來次補佛處。二就相
顯實。如迴向所引名爲得位。三唯就實十
地行滿衆累永寂。法身之相顯自心源
爲得位。雖有三義今取第二故云現報。疏
二成後報益。疏有三節。初句標名。二十地
攝報下。取論意釋經。三正引論釋。二中然
十地各有攝報之果。初地多作閻浮提王。二
地輪王乃至十地。爲大自在天王。今是第
十。言色形中極者。倶舍云。欲天倶盧舍
四分一一増。色天瑜繕那初四増半半。此上
増倍倍。唯無雲減三。謂色界十七天。初之四
天各半瑜繕那。至於第四方二由旬。此上増
倍倍。謂第五有四。第六有八。七有十六。八
三十二。九有六十四。第十合有一百二
十八。十即無雲。欲成上都數故減於三。有
一百二十五。則第十一有二百五十。十二五
百。十三一千。十四二千。十五四千。十六八
千。十七一萬六千。故至十七。即色究竟身高
一萬六千由旬。故云高大。言居有頂者。唯
是色界之頂。無色無處故。此便爲三有之頂。
疏二約三乘下。上就攝報王身爲大。今約
成佛報身爲大。然云約三乘者。以一乘中
唯説攝報。多作此王亦不必作。而其實成
妙覺。不局於處。不定於天。於閻浮提成
亦成眞佛故指三乘。而三乘意亦就攝報
身爲彼王。於彼成佛即周法界。學人便謂
報身之佛。在色究竟。則令報身報土皆成
局劣。故指三乘便爲不周法界。疏論云下。
三引論釋從智處二義即疏釋論二義。亦
順上高大二義。一即就攝報之身智便自在
故。賢首品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
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皆辯了。
即其文也。然此天何以爲智處耶。以下天定
少。四空定多。以四禪中定慧均等色界中極
故。又約二乘之人。多以無漏之智熏習禪
定故。疏二攝報智滿成種智故者。此有二
意。一約未成佛。但是十地攝報。居彼智度
已圓。故云攝報智滿。二就彼天上得成菩
提。具足種智名爲智處。然論成佛通説有
三。一寄化顯實。在閻浮提即周法界。二
寄報顯實。在色究竟成便遍法界。三就
實。顯實妙出三世。不可定其時處身相。
今就中義疏二寄對顯勝下。釋後二盡。此
句總標。一對下彰出下釋第二盡也。疏以
二乘雖度五道下。疏釋上論涅槃道淨。言
三餘者。一無明住地惑。爲煩惱餘。二無漏
有分別業。爲業餘。三變易生死。爲苦餘。故
有三餘。涅槃非淨。即佛性論文。故法華云。
是人於何而得解脱。但離虚妄名爲解脱。
其實未得一切解脱。佛説是人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無上道故等。第一疏中已廣分
別。今則金剛藏已出三餘故。涅槃道淨。經
言出世善根者。根者即無貪等。既盡所知
超度變易。滿菩薩行諸度皆圓。常樂我淨
三徳皆圓。處而不住。故涅槃道淨。問此句不
同二乘義則可爾。上句度於五道則不
同凡夫。何名不同二乘。有人答云。但約
超勝略無凡夫。此義不然。今謂凡夫此不
足論。今明正度五道。有濫小乘故。淨涅
槃顯不同彼。故合二句方成此盡。又二
句皆濫二乘。今皆不同。由淨善根故不住
涅槃。由度五道故不住生死。合二無住
故不同二乘。度於五道入涅槃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後一望上顯同下。明第三盡此句顯意
標名。言滿種智者。釋一切智智字。此有
二意。一上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是
後得智。此二無礙名一切種智。二依論經
意上一切智是佛。下智字是佛智慧。故論云
得一切智人智滿足故。二義皆是種智。疏
自力辨中下解妨問意云。他力唯一句自力
有十句者。答謂。他力總彰佛加。不在彰
於佛徳。自力欲彰剛藏勝徳故具列多句。
後後勝前前則無徳不備。如無作法淨。即
勝有作善法淨。教化衆生勝前自利身淨。已
勝前三皆顯二利滿故。身淨中受位過於
位滿。後報勝於現前得涅槃道。後勝於
前同佛種智。謂位極尊勝方顯剛藏從因至
果無徳不備。方堪説法故廣顯之。疏第
二意加者。當時如來但意地冥被與其智力。
都無言説。皆集經者言。疏總中身有二種
者。論經總句云。與金剛藏菩薩眞實無畏身。
無畏即無能勝義。上力被下故名爲與。雖
己之智即不可他用。約爲縁助故得言
與。如鬼入身尚増智辯。況於如來。問此與
爲暫爲永。答有三義。一就實相。金剛藏上
契佛心佛力下被。相應爲與此與則常。二
就化體。既金剛藏化周法界。無時不説。隨
説即與無有暫廢亦得名永。三就化相。
有説不説。説時即與。此則非永。然此總句
亦總亦別。總謂總攝十句爲無能勝身故。
別謂此句即當色身。後九句別唯屬名故。二
名已去即得名身。身者聚義。疏後與無礙下。
釋別句。於中有四。一總顯別句不通色
身。二所加通三下解妨難謂有難云。上云
口加増辯。意加益智。身加増威。今何意加
而増身威。此即難前身勝故爲此答。亦是
此釋云。如實意者。能加則局所加則通。故
隨一業皆加三業。今此意加故益身勝。由
意得智便説無礙即益口也。三在心名智
下。會論同經。正顯所加通加口義。四一與
不著下。隨文別釋。九中前八與其自在説
智。後一與其殊勝化業。前中相從攝爲三
對。初二句一對。前句説能後句能説智。令
知世法。次三句爲一對。初句説能。後二句
能説智。於中前句方便智。後句了理智。後
三句爲一對。前二句説能。後一句説智。令
知教法。然案文影略故爲此判。實則智能
皆通諸句。故總名與智。已總科判。今當別
釋。今初一不著辯才。疏文有四。一此上即論
標名峻若懸流無澁滯故。二説法不斷無
滯礙故即是論釋。三謂無偏住著故不滯
事理。即疏釋論四云無礙樂説。疏擧經帖下
八大同。疏二與堪辯。此論標名。分別法相
下。疏以論意會經。由解法相故。能正説解
故名堪。正故名淨。從論云下。別示堪相。
解此四事名解法相。故堪説法。於中二。
先擧論正釋。後此言縁者下。疏釋論文。於
中三。初取意略釋。次然其此四下。略指二
經。後今依雜集下。引論正釋。於中二。先正
釋。後而彼經論下。明其次第。疏所應成義
者。謂自體差別者。即聲爲自體。常無常等而
爲差別。又色是自體。形色顯色表無表等而
爲差別。言現量等者。等取比量聖言量。不
違立宗等言者。等取於因。因唯一字。何故
不言不違宗因。今等取言。云何等言。如
云聲是有法定無常故。宗法因云。從縁生
故。此言既多。今立宗等言。四字攝之故云
等言。疏如火能燒等者。此釋自相。下釋共
相。疏三任放辯才。於中三。此標名。言説恣
心故名任放。二説不待下論釋三謂隨門下
疏釋論。然論經云與善憶念不忘加。論釋
加字云是不忘加意力。故所以偏就此釋者
意加正爲不忘故。疏四能説辯者。初擧
謂字下。疏會論就經。疏五不雜辯下。初擧
論三義無亂故云不雜。次三同智下。疏釋
論。無法不爾下會經。疏六教出辯。然論但
云得佛十力不壞。於可度故者。斷煩惱
故。釋曰。謂令衆生斷惑出離故名教出。而
論經云與佛不壞力故。故有不壞之言。今疏
云化物。即是教義。斷惑是出義。論無得果
之言。今會經文成道二字。疏八無量辨中先
擧論言修多羅等。等餘二藏。次言六正見
者下。疏釋論此六正見即深密中六種理趣。
已如普賢三昧品説。此中名小異爾。其能
知教法合云教道。前三爲本。後三次第釋
於前三。就其所知名爲理趣。就其能知名
爲正見。全與前同。若約今文前三即理行
教。略無果耳。疏上十已辯他力者。然論文中
有自力他力之文。以前口加中有自他
力二辯才故以義例之。故此上已有佛正
與智故爲他力。具徳堪加故爲自力。疏何
以得此三昧者。疏徴得三昧之由。上總句
中由得三昧故得偏加。今徴意云。三昧殊
勝何以能得。下別顯下。答有二因。一宿願深
重。謂因中發願。欲證十地智光三昧。故今
得之。二是現縁。即三昧身攝功徳也。現身
無徳雖有宿願亦不能入。然諸菩薩皆具
此徳。隨門顯法在金剛藏。故偏言其有。
據佛力能加草木何要有徳。欲令菩
薩進修具徳。上契佛心方得加故。表此地
法證方説故。疏此復八種下。就總開別。於
中有三。初總科。二別釋。三總顯爲因。今
初。先出論文。謂前四下疏釋。疏一善淨深
心下別釋。此一句中文有五節上句牒經。
二云是因淨者。是論立名。三信樂至極趣菩
薩地盡皆清淨故者。是論釋義。論中具云。一
因淨深心趣菩薩地盡清淨故。如經善淨深
心者。信樂等復是一切善根本故。今疏取後
論向前釋其信樂字。是論釋經深心。即初
地契理淨心。論主但云信樂。其至極兩字。
即是疏釋深心之言。以信樂殷重故曰深
心。由此深心故能得第二第三乃至十地。
爲菩薩地盡。即論等字。既至地盡障無不
除。云盡清淨。四故云善淨即疏以論會經。
五此一爲衆行本故名爲因。即疏釋論立
名即復是一切善根本也。既此爲因則顯下
徳爲其行體。疏謂二即智淨趣菩薩地盡
修道眞如觀者。擧論則顯初句是見道。故次
如日輪下義取論釋。具足論云。此眞如觀内
智圓滿。普照法界猶如日輪光遍世界故
然。今疏文言含法喩。疏三身轉淨者。助道
能得出世報身名身。初地已上受身非。一
後後勝前前名生生轉勝。總由助道福行
淨故。疏四心調伏淨空有自在名心調伏。
言善斷等者。不著有故斷麁煩惱。不住
無故斷微細習。無住而斷故稱善斷。言故
云修治者。以論會經。無住是菩薩本業即
是修治故。論經云善修本業。本業即今經所
作。亦是以無住心修前證助。以爲本業言
此即斷徳者。初是智徳則顯助道是其恩徳。
已配三徳。下配三道。故有亦言。疏五聞攝
淨。謂聞持智。而爲能念其無量法。即是所
念持即是念。具能所持故爲法器。論云一
切如來所説祕密法者。一切明廣祕密顯深。
若不持法不能利他。以聞持而爲方便。
其無量言便含二義。一多無分量。二深無分
量。疏上八句下。第三總顯上八行能爲因
義。疏謂由深心能起行等者。前明深心是
起行方便。起行即是精進故。深心爲精進因。
二由得如智故常不忘。三由助道成勝勢
力。四由不住道。不住空有生死涅槃故無
染著。五由自念法能斷他疑。六由神通故
令他敬重。敬重即是信入。疏七轉法理因者。
即無錯謬總持法。是教法理是義理。化流
名轉。謂正法滅時假餘外法流通誦持彼
正法義故。以總持持餘尊法爲教理流轉
之因。疏八教出離因者。具足論云。教授出
離因。即經法界智印善印故。謂教授於他。由
契法界自出取相。即化而無化也。亦令他
出。次引論釋此意明下疏釋論。疏不離本
處等者。今經但云各申右手。論經云爾時
十方諸佛不離本處。以神通力各申右手
故疏爲此釋言。即四通者。智論云。一如意
通轉變自身。以大音聲聞一切等。二者幻
通轉變外事。三法智通。智法無礙。四聖自
在通。能於苦中生於樂想。於彼樂中能生
苦想。於苦樂中生於捨想。如是一切今於
自身但延促一多故。是如意非餘三也。疏
所以起者。三昧事訖等者。徴其起因。乃有
四義。論主但云即三昧起者。以三昧事訖故。
又得勝力説時復至。定無言説故。釋此論
文乃通二勢。一當句釋。二相承釋。即今疏
意後後躡於前前。若當句釋者。言事訖者。
上入三昧爲顯已證故能宣説。今已顯竟
故名事訖。二前入三昧爲受佛加。今佛已
加云得勝力。三前入三昧爲觀物機。隨順
受法物悟在今故云時至。四前入三昧顯
證離言。今説起定反顯所入寂滅離言故
云定無言説。當句則顯入定有其四義。句
句不同相躡。則得勝力。言含於多意。謂顯
證得加觀機已竟。皆名得力應存二釋。疏
第五普告下。本分者若約教道分三分者。此
下當其正宗。正説地故如品初所明。例如
法華方便品去以爲正宗。此中本分如雙
歎二深。下請分如身子三請。説分如彼廣
明開權顯實。故前四分爲序。即起説之由。
令物生信。今此本分擧法歎勝令起樂欲。
是所成行。文中有四。一釋名。二解妨。三科
判。四釋文。今初。何名爲本生下二分故於
此中略示綱要。有體有相説分之中。説於
地相以顯體故。請分聞於名體而申請故。
若別説者。十名地相即説分本説分廣顯十
地相。故云爲廣本。此中地體即請分本請分
廣顯地體寂滅出言道故。故云亦與請分
爲其本故。疏不請而説下。二辨妨。妨云
下待三請此何不請。答有二意。前意疑説。
後意疑法。謂設知欲説不知説何。此即無
問自説經也。問上言佛加爲令説法。何言
不知爲説不説。答諸佛雖加不知剛藏承
力。説不問上言説不思議諸佛法明。云何
言復不知欲説何法。答不思議法中門別
非一。故猶不知。若爾上以能加同名金剛
藏。則知所爲是金剛法。云何不知。答藉相
表知而非決定。猶名不知爲説何法。疏
文分爲三下。三科判也。科爲三段。若別對
者。對下請中互相成起。此初地體起下請
中地體寂滅。後顯寂滅成此標體。此彰要
勝起下大衆令生樂欲。下自陳。有根有欲
即成於此。其第二段自對説分。此能起彼。
彼能成此可知。疏今初地體已如前辨下。
四釋文即品。初有十體。一離言體。二所證
體。三能證體。四能所契合體。五隨相體。六
三昧體。七就徳體。八隨要體。九總攝體。十唯
因體。今此即當第八隨要。以六決定而爲
體也。疏就總中言菩薩願下。釋此總句文
有六段一解菩薩。疏於大菩提下二解願
義。於中有二。初正釋願。願以希求爲義
故。後即下初地中發菩提心者。即指下初
地住分之中菩提心。生即是此願故。下論文
還指此願。故彼文云。生是心者是本分中願
善決定。良以心願體一故二處相指兩處之
文倶顯地體。謂此世眞證善根以能増長
順趣菩提故説名願。亦名發心。體雖是同。
隨義有異。心願不同。言義異者。謂於大菩
提起意趣向是發心義。要彼屬己是其願義。
問願善是諸地體。説分已下皆是地相。何故
偏指初地發心。答曰。就始言故。又問。願善
是體。説分已下但是地相。云何指相而得顯
體。答總相指彼在地相中。分別指彼即相
所顯。果分發心是此願矣。疏此願所以下。
第三釋善決定義。願是希求。若地前願不
得稱善決定今是證智相應之願。相應之
願眞能隨理故名爲善。此善即是決定之義。
疏眞智即善下。第四會六釋。於中有二。先
正釋。後故論下引證。迴文未盡。合言善決
定者。善即是決定。疏此已入初地下。第五
揀善決定。地前亦有相心之善。非眞智攝。
不名決定。地前亦有決定。復非至順於理
不得稱善。故地持説決定有三。一種性地
名爲決定。定爲佛種。二解行地名爲決定。
定能發心。三初地已上名爲決定。今是第三。
揀非前二。疏若通論決定下。*第六通顯決
定得名。唯取第三決定耳。下別句中有六
決定。一一皆具今之六義。疏後別中此善決
定有六種者。釋此別句經前有三。初就總
開別。二瑜伽下指文引證。既諸論皆説
故要爲六。疏此六行相下。三通相料揀。先從
後漸收。後是故自體下順牒結示。疏一無雜
等者。文總有四。一牒經。二即觀相善決定
者。論主立名總中開出故有決定。三眞如觀
一味相故者。即論釋也。眞如觀釋觀。一味相
釋相。理絶妄情説之爲眞。諸法體同目之
爲如。照理名觀。觀之體状。故名觀相。四謂
正體縁如下。疏釋上論正體縁如轉釋眞
如觀。言正體者。揀非後得是根本智名爲
正體。此是能觀如是所觀縁即觀義。故唯識
云。若時於所縁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境智即是二取。離二取相故
爲一味。即以一味爲觀之體相。一味是喩。
如海雖廣同一鹹味。亦如衆藥煮之一器
其味無別。能觀所觀皆無所得即爲一味。
*言則無帶相之雜者。以論會經。經云無
雜。論以一味相。釋無雜也。若是地前現前
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
住唯識。未能忘如爲帶如相。此相爲雜。
今倶無所得故無此雜。疏二不可見者。牒
經是眞實善決定者。論立名也。非一切世間
境故者。是論釋義。謂此眞智下。疏釋於論。
由此句明行體離過。行成離妄故曰眞實。
縁觀不覩名非世間境。言出世間故者。轉
釋非境。既是出世。世智安知。經云不可見
斯乃契實。反望情想虚妄由來不有故名
爲出。非有世間對之出也。謂此眞下疏釋
可知。疏三廣大如法界者。牒經勝善決定即
論立名。此明行徳行合法界。隨義廣大故名
爲勝。疏論總釋下。以論釋相。然論有二段。
一總釋。二重料揀前段。疏中先擧論文。後
此中上句*下。疏釋論上句。即論云大法界
故。下句即一切諸佛根本。以地智是諸佛根
本故。如法界之廣大也。從法界所以下。別
釋二句。先釋所如法界。後今能如地智爲
下。合上二義法界爲悟之根。今地智爲菩
提智根。法界爲諸法性。今地智爲佛本性。
況體合下。釋成上義。地智所以得如法界
者由契合故。合則一味。離於二取故無所
如。智即是如。況復相契如是方是眞實如法
界矣。疏下開義釋下。即論第二重分別。於
中二。先疏假問生起。後論總釋云下。擧論
解釋。先總後別。總中先擧論文。後言一體者
下。疏釋論既是一體異名故不妨將勝釋
於廣大。便更將高釋廣理亦無違。四義同
體故。疏法爾者即是界義者。梵云達摩駄都
此云法界。亦云法爾故。疏一雙釋大勝下。
論釋能如文有三段。義包四字。於三段中
皆初句標擧論意。次擧論文。後疏釋論。並
顯可知。疏故隨義下。總結上三節。又大字
爲總故。上四節皆有大言。餘之三義在三
別中。雖無其名義無遺矣。然其三段皆應
有説大白。第二顯廣云説大乘。第三顯高
特云白也。疏是因善決定者是論立名。二此
有下論釋。三有釋云下。疏釋論。於中三。初
敍昔。二此順法相下。辯順違。三今更下。申
正釋。於中分五。一正釋言用雖虧盈者。正
揀智體非無常義。智體如空空非無常所生
之色有起有滅。如用應機説爲無常。言
究竟如空者。謂畢竟無有不如空義。*二若
會*下會三身。明報身不在無常因中。
設智爲了因下。遮救。恐彼救云。智爲了因
了於涅槃。若爲生因生於菩提。故今答云。
性淨菩提亦了因所了。本具智慧光明義故。
四故論云涅槃道下釋成上義。古譯菩提
名之爲道。是故疏云道亦菩提明論亦説
菩提涅槃以爲常矣。用是無常若別對菩
提涅槃因者。即寂之照是菩提因。即照之寂
是涅槃因。寂照既融二果亦融。故云若相融
故不在言。五言無常愛者下隨難釋論。
疏大善決定者此句標名。二隨順下論釋相。
三即普覆名大。疏釋論名。疏論又云次前下。
擧論釋不住義。於中二。先擧論。後謂由下。
疏釋論。於中三。初牒論正釋。二敍異解。三
廣釋不住。今初又二。先正釋。後前雖有應
用亦智所成者。遮難。恐有難云。常果因是
智。無常果因爲用。既爲應用豈不是悲。答
因善中已成不住故爲此答。*二有云*下。
敍異解許不違理。即遠公意。謂常果因能
得涅槃。故於世間不一向住。無常愛果因。
及此大善能隨世間。故於涅槃不一向住。
*三然約雙遮下。廣釋不住之義。復有二
義。謂住不住。論意即是雙住之義。云非一向
住不言無住。然即由非一向住故成無
住。猶如船師非一向在此岸住。亦非一向
在彼岸住。故成無住運載衆生。而言謂大
悲故常處生死等者。等字多義。一者等取大
智。故常處涅槃是倶住義。二大悲故不住
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即二倶不住。又一
明倶不住者。有二義故不住生死。一見
生死過患故不可住。二由見生死本空
故無可住。上二皆約智故不住。有二義
故不住涅槃。一見涅槃本自有故不
住。二由不異生死故不可住。又智與理
冥無別異故。能所絶跡故無能所住也。則
雙不住生死涅槃。上皆約智。二明倶住者。
有二義故住於生死。一由見過患起大悲。
故住爲練除也。二見空故住不怖也。上句
約悲。下句約智。又有二義。一見過生厭故
住。二見空即涅槃*故住。此即常在生死。恒
在涅槃也。此二皆約智。前了相。後了性。
有二義故常住涅槃。一常證理故住。二常
化衆生故住。以所化衆生即涅槃故。上句
約智。下句雙具悲智。又合生死涅槃二境
體無二故。無偏住處故云無住。又即住此
無二之處故亦云住。又合住不住之二行
以爲無礙。良以不住爲住。住爲不住。唯一
無分別行故無二也。又合境行二門。以法界
法門絶能所故平等。法性唯一味故無境行
之異也。上開則多門。合則無二。開合無二。
總爲一大無障礙門。言思斯絶。疏六爲一
切下。是不怯弱善決定文中有三。初論立名。
於深能入故不怯弱。二上入下論釋。三論
經下。疏釋論會經。言與入智地反覆相成
者。智造佛境即入智地。故得佛護此以入
智地成佛護。由得佛護得入智地。即佛護
成智地。疏論下。六相圓融者。論云善決定者
總相。餘者是別相。同相者善決定。謂六種同
名善決定故。異相者別相故。一觀相。二眞
實。三勝。四因。五大。六不怯弱。相別不同故
不同前別。分一總句爲六決定。以爲別
相。成相者略説故。壞相者一一廣説故。如世
界成壞。前文已有故云類前可見。疏二中以
生成住持故者。出同説所以。然生之與成。
望於佛果。始起爲生。終滿爲成。亦可生爲
因成爲縁。因有二種。一證二教。果亦有二。
一是性淨。二方便淨。望性淨果。證道爲因。
教道爲縁。望方便淨果。教道爲因。證道爲
縁。因果功徳皆因地智。而住地智能持有
斯勝能。故三世同説。疏同説之言文在地相。
義兼地體者。地體最爲要勝故。又依論經
初無寄問徴起。釋不怯弱善竟。便云諸佛
子。此菩薩十地。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説
今説當説故。論先云復此十地生成佛智
住持故。如經諸佛子此菩薩十地等。方牒
向前所引經文。明是三世同説地體六決
定也。疏三列名中爲對治十障下。疏文有
三。初總明。二別釋。三料揀。今初。即唯識論
文指在説分。然本論此中文有三段。初
列十障。二釋十地名。三總以喩顯。今疏唯
廣第二喩。顯略標初段。即今總明。今當具
論文故。論問云。何故定説菩薩十地。對
治十障故。何者十障。一者凡夫我相障。二
*者邪行障。三*者暗鈍於聞思修等諸法忘
障。四*者解法慢障。五*者身淨慢障。六*者
微細煩惱習障。七*者細相習障。八*者於無
相有加行障。九*者不能善利益衆生障。
十*者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義如下説。
疏今依本論略釋地名者。即論第二段也。
論先徴云。何故十地初名歡喜。乃至十名
法雲。疏此有二義。上則論文。此下疏釋。
二利創成是其教行由前修習。今得初成
非前能加。故云無上。聖位新得即是證行。
理即聖家故名爲處。此地證始故名爲初。無
上揀前初證揀後上二喜事故生歡喜。即
是喜心。疏此有三義下。釋論。一因離者三
離之義。本地具足。今當略釋因惑起業詺
惑爲因。攬因成行詺業爲果。行體清淨故
能對治。然惑有二。一麁。二細。犯亦有二。
一麁。二細。細即誤犯。麁即故犯。由麁煩惱
起於故犯。由細煩惱起於誤犯。今無細惑
故不起誤。何況故耶。此之三義即同十住
毘婆沙論。疏此唯一義下。疏釋於中三。初
順今經文。聞思修等是所知法。順法正解
故名爲照。照法分明稱爲顯現。言當地所
聞者。以此地中亡躯求法故。疏若準下二
引論重釋彼無行慧者。義如下釋。疏然唯識
下。三引他經論釋。以此一地與經名別。故
引他論。於中有四。一雙標經論。二謂成就
下。唯識論釋。三此則三義下。疏釋論文。四
然三慧就初下。會今地論。謂唯識以得三
慧方發證智故。慧光爲後。疏此亦兼下二
義。疏釋二義中。前約内證。後約外用。據
能燒惑應名火地。但火能燒未必有焔。今
取有焔故能普照。疏五得出世間智下。先
擧論文。遠公意云。上二句解難度。難度即
釋勝義。今疏但通釋。此唯下疏釋於中有
二。先總明。後以三地下別顯。初三地下。是
一難度。四地下是二難度。多滯已下結前難
度。謂三滯世。四滯出世。云滯二邊。上明
所度之境。從今得出世下。是能度之法。此
句由得四地已度世間故。論云十平等心
實難得故。*從又能隨下。即是論文。巧方便
智已入五地能度出世。前三滯俗違眞。第
四滯眞違俗。今已度前故化衆生而無
俗不違眞。證出世智而起用故。眞不違
俗。則前四地不能勝也。若爾六地已上豈
不然耶。故疏通云此初得故。疏六般若下。
先擧論。後謂妙達下。疏釋。於中有二。初解
大智。準龍樹云。智有二種。一小。二大。小謂
因分縁照之解。即妙達縁生。大謂果分滅觀
智心。即疏引無分別。今取所引故云大智。
次親如目下釋現前義。後對後下釋有間
字。若遠公意。二智皆有間。二智皆現前。疏此
或下。疏釋論。於中三。初爲三義釋。次
第對論三節可知。第二合唯下。爲一義
釋。先標。後然善下別釋二字。文並可知。疏
此亦三義下。疏釋第一義。釋報行純熟曲
有二義。一以變易果爲報。二依此下。約行
徳釋所有行徳。由前修起故名報行。成就
在今故云純熟。即下經釋名中。名爲無功
用地。先以成就故。二釋無相。三釋無間。即
下經名爲力持地。他不能動故。意明功用
不動。二合一義中輪王喩者。七地菩薩煩
惱及相已不動故。而非報行不動。梵王捨欲
生於梵天。即功用不動故。證合唯一義。遠
公意云。離功用相名爲無相。空有雙現故
曰無間。則無相無間倶非前地無相無間
也。疏得無礙慧下。疏釋。然其論文義通一
地。剋字取義即説成就。於中有三。初得無
礙力。即口業成就。謂内具無礙之智。外以
美妙言説名無礙力。二説法成就者。即智成
就。三利他行者。即法師自在成就故。疏云遍
説遍益方名爲善。疏十得大法下。先擧論。後
此有下疏釋。先以法身爲雲。此地菩薩法
身普周一切法界。云大法身。第二義以佛
説爲雲。能受爲法。即法器故。論釋第十
既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恐濫於佛。故寄
對顯異。先對下歎勝。論云如是受法王位。
猶如太子而得自在。後對上彰劣。論云。是
處有微細智障故不自在。對治此障故説
佛地。釋曰。謂金剛心後微細障盡種智現前
故。第三次下論云。總喩十地。疏略不出今
當具之。於中二喩。一喩十地在障未出。二
喩十名所顯之徳。前中亦二。先喩菩薩云
又如懷孕在藏。菩薩十地亦復如是。以諸
地有障故。二喩如來。於中又二。先喩體圓。
後喩用極。前中論云。如子出時。佛亦如是。
事究竟故。二喩用極。論云。又如生時諸根
覺了。佛亦如是。於一切境界。智明了故。在
文可知。但喩於障。與前小異。前之十障在
十地前。如第十地於諸法中不自在障。在
於九地若斷此障則得十地今明十障。障
在當地乃障於後。如十地有障未得成
佛。故猶喩在胎。出胎生時方喩於佛。無有
障故。第二喩前十名之徳。論但有喩而無
合法。而於胎中分爲十時。以喩十地。論
云。藏有十時。一陀羅婆身時。遠公云。前三
梵語難解。彼疏不釋。今以類取即倶舍涅
槃之梵語也。陀羅婆者。即最初羯剌藍。涅槃
云歌羅邏。則大同也。倶舍譯爲凝滑。亦云
和合。順今論意。即喩初地。如智契合。離於
生澁。初託聖胎故。論云。二者得捭羅婆身
時。釋曰。即當倶舍次生頞部曇。此云胞也。
喩如二地初成戒身之體。論云。三者尸羅
陀身時。即倶舍閉尸。此云軟肉。如第三地
忍辱柔軟亦禪定柔軟也。論云。四者堅身時。
下皆唐言。即倶舍云閉尸生鍵南。鍵南此云
堅也。正與此同以四地出世法身堅固。又
精進堅牢故。論云。五者形相似色身時。即倶
舍次鉢羅奢佉。此云支節。與形相似義同。
謂五地渉俗不住道行。則於一身有*支節
分段也。上之五位屬胎中名色支。其第五
位兼六處支。倶舍更有兩句。云後髮毛爪
等及色根諸相。論云。六者性相似身時。即猶
屬上支節之位。已具六處。如頭等六分成
智身性。論云。七者業動身時。於其胎中已
能動轉。即七地中得方便智起殊勝行故。
論云。八者滿足身時。釋曰。此下喩後三地行
徳滿足。論云。於中有三種根滿足時。男女
相別滿足時。廣長諸相滿足時。釋曰。根滿足
者。即六根。即倶舍云及色根也。如八地報
行純熟。二男女相別滿足時。即倶舍云諸
相。謂九地分自利利他二行故。三廣長諸相
滿足者。亦即倶舍諸相字攝。謂第十地得大
法身。充滿一切。一切功徳皆已滿故。下論結
云。如是十時諸地相似故。釋曰。上來論文總
喩十地。大旨易了故。疏不存恐尋論者不
能曉了抄具釋也。疏此十得名略有四對。
下第三料揀可知。疏初句證行者。即經向菩
提最上道。謂諸佛證此爲因者。釋經道字。
十地證智爲佛因故。今經但云最上。論經
則云増上勝妙法。故疏云最上最勝。疏次句
阿含者。即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言法門名
爲法體者。則顯光明是用。體有二義。一即
上地法由此證眞故能了俗名爲光明。二
即後得智爲體。能了一切餘法。餘法門者差
別法也。疏後二句別顯其相者。初句即經所
謂分別演説菩薩諸地。疏釋可知。疏後句顯
上證道者。即經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菩
薩隨證智。此有二句。疏云一者是義句故。若
分二者。上句歎勝超劣。下句示其體相。本
分竟。疏此下請中三者。疏文有三。初總科。
二顯意。三釋文。疏所以默者下。二顯意也。
然通論請分。總有三意。一明請中所顯之
法。二依法生成之行。三以請對説互相起成。
今三段中具此三意。文中有二。一顯默所
以。二釋請所以。前中令生愛樂請法行
故。文中又二。先立理即借老子意。彼道經
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彊
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
之。是謂微明。釋曰。意明君子行權。反經
合義。將欲歙歛衆生情欲。則先開張極其
侈心。令自固於愛欲之念。則當歙歛矣。彊
弱等例然。此道甚微。而動則著明矣。故云是
謂微明。今借此意將欲爲説。必先默然令
其敬請是欲説也。疏欲令大衆渇仰請説
者。正顯意也。總云請説細辨多意。一令菩
薩敬請。二如來加請以顯重法。三希佛加
被聽者。四冀佛教其説儀。義在下科。而論
但云何故默然住。欲令大衆渇仰請。故。復
増菩薩尊敬法故。今疏將論初意以釋默
之所由。後意轉釋請意。疏所以俟請下。
第二釋請所以。此疏有二意。前意之中自
有二義。一爲生行生於恭敬重法行故。
由上首大衆。及於如來加被請説。知法可
重故増恭敬。二爲起説之由令恭敬故。剛
藏便説。疏二前本分下。是疏第二意。亦曲
有二意。一爲生行。謂生正解解亦行故。若
以請對説請爲生解説爲生行。若但就請
解亦名行。對所顯法就人名行故。二者顯
法。即次疏言云何生解等。謂徴釋上解便
明顯法。云何顯法請分。爲欲顯於地體離
言念故。疏得説默之由者。由解脱月意第
一怪默騰疑請。第二金剛藏法深難受止。
即默所以。故經云。菩薩行地事。最上諸佛本。
顯示分別説。第一希有難。微細難可見。離念
超心地。出生佛境界。聞者悉迷惑。即默所
以中顯地體也。疏令衆生解下。釋上顯法
之意。便成第三請説相成之義。此中正明以
請起説。然下説中意義有二。一者明行。二
者明説。今請對彼亦有二義。一對彼後行
命其起行。若不正解後行顛倒隨聲取著。
行亦謬故。正今文意。二望後教。亦爲起教。
衆有謬解剛藏不説故。上辨起説意。云何
以説成此請耶。以後説因分行相。言教詮
表。顯斯地體眞實離相。今明請意故略不
論説能成請。疏即復由此下。釋第三段所
以。言即復由此者。上説默之由。顯於地體
甚深玄妙。本爲彰默之意。傍令物解。第三
段中將欲爲説特明義説二大顯法之深
玄。令知所説但是説因説大可説。因於説
大悟解深義。亦爲令衆不隨聲取離謬
解故。故有即復之言。疏第二請中三家。請
殊等者。疏文有四初總科爲三。二出三所
以。三明三次第。四釋上首請。疏所以要三
家者下。第二出三所以。於中三。初總明顯
深。二衆首顯揚下。別明。三前之下結歎。二
有四。一正助分別。二相因分別。三主伴
分別。四因果分別。今初衆首爲正。餘二爲
助。疏道大兼亡下。*第二相因分別。相躡起
故道微則自濟。道大則兼亡。亡字無心。此訓
無也。兼於無道之人。故論語云。夷狄之有
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若加於心。兼忘兩字
出於莊子。意於自他兩忘。若人相忘於
道術。魚相*忘於江湖。雖有深意非此所
用。疏爲順請主此衆堪聞。言不虚者此第
二家因第一家起也。謂初剛藏云法深難
受故止不説。次解脱月歎衆堪聞。請云此
衆無諸垢。志解悉明潔等。衆若不請則非
堪聞。今解脱月此言虚謬故。大衆請則言
不虚。疏爲成請者。如來護念而生信受。言
有徴者即第三請。亦躡第一家生。謂解脱
月末後雙歎人法。請云佛子願承佛神力分
別説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
信受。何以故。説十地時法應如是得佛護
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即其文
也。爲成此言故。有第三如來加請文云若
爲善逝力所加當得法寶入其心。即護念
生信言有徴也。疏此約因請生請者。總
結上意亦是次第者。此中正顯三家所以。
下文方説三家次第。今此所以兼於次第
故。致亦是言耳。疏又佛請者下。第三主伴
分別上首爲助。但可名請。如來爲主故有
加言。疏又前二家下。第四因果分別。疏前之
二請下。第三結歎。此言因於天台而生。謂
彼法華經疏歎身子三請竟云。餘經無此
殷勤之請。唯華嚴解脱月請金剛藏可爲
連類。而彼因人請於因法。此請佛慧故亦
不同。今此翻明法華劣。此略言但是一家。
細分乃有多異。彼是一家。此有三家。一
不同也。彼之一家但是聲聞。此有三家是佛
菩薩二不同也。彼唯三請。此有五請。三不同
也。彼唯因人請。此有佛請。四不同也。但彼
云法華請果。華嚴請因者。然此請因乃是佛
因。説分等中因果兼説。是故經云此是菩薩
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又云如
來大仙道智起佛境界。第十地後校量佛徳
地影像分。十山依地。十徳依海。皆明因果
相順。又有因果二分。令於因門徹見果海。
所入智地亦通果故。法華雖然請説佛智。
及下廣説但示因門故。説衆生皆有知見。
諸佛智慧即此證道。其智慧門即此教道。教
證二門該因徹果。非此獨因各隨所弘自
揚聖教耳。疏三請次第者下。第三明次第。
初上首請。次由前二止下。大衆請。後聽説
理窮下。如來加請。今初衆首下。*第四別釋
上首。於中有四。初辨三請意。二通妨。三科
判。四釋文。今初自有二意。一順世得中故。
二以止有三下對止須三故。上意通諸經。
下意正是今意。*言抑揚當時者。三止皆抑。
三請皆揚。謂初止通抑不堪。次止正明法
深難受。後止劣者不堪故皆抑也。請皆揚者。
初請怪默騰疑有疑欲問。次請歎衆堪聞
後請雙歎人法皆是揚也。夫請法者必歎人
歎法歎法有教有證。歎人歎説歎聽。故
請儀具矣。疏二家助成各唯一請者。第二通
妨。謂有問言。若三有表餘何不三。通意可
知。疏然依三請下。第三科釋疏今初
第四釋文。疏雖似初二徴默所由者。文具
二意。前意約所歎分別歎説歎聽。故分爲
二。後釋約徴請分別徴請互有故。依前
判言互有者。如初二中何故不説。即正顯
徴默所由。既云何故不開演亦是請説。爲
順衆欲。如後三中此衆皆欲聞願爲分別
説。正是請順欲説。若爲宣説衆疑即除。相視
恭敬義兼徴默。故論經云迭共相瞻住一切
咸恭敬。即上句正是怪默意也。故云互通。歎
説歎聽則不互有。故依前判。疏合爲徴問
之辭。總言何故不解釋。細論何故是徴問
之辭。不解釋是徴問之相。中間淨覺是徴問
所以。故疏合云謂有中間淨覺無過。何故不
解釋耶。疏聖徳雖多下。釋偏歎所以。具能
所治下。別釋淨義。疏別歎淨覺有二下。釋
此別句。疏文有三。初開章總釋。二初中由
有下。依章別釋。三然念智下會通違妨。疏
一雜覺者。常等四倒思求名覺。穢濁之心
目之爲雜。以四念爲治者。觀身不淨等能
治淨倒等。疏二雜覺因者。想心見倒能生
四倒名雜覺因。憶想分別即三倒也。憶是心
倒。想是想倒。分別是見倒。令心亦倒不能
見如。妄取染淨因果相故。謂隨名相轉
下。即疏釋論。由不了如故隨名相。若得
如智斯倒自亡。疏離慳嫉過者。悋法爲
慳。忌勝爲嫉。正是説法之過。三善根中無
貪在初。瞋爲菩薩大障。故論擧瞋等貪。
説法懈怠者。有人雖無慳嫉而墮開演
故。疏無不樂説者。有人雖勤而無巧慧。凡
所言説令他不樂故。此不樂之言乃屬於
他。亦可屬自。若爾何異不懈怠耶。謂復有
人心勤欲説。無有辯才故不樂説。疏然
念智正爲治雜覺等者。第三通妨難也。謂
有問言雜覺是過。有念智等即得名離。慳
嫉是過。功徳具等豈非能治。何以前覺偏名
攝治。此離慳等爲離過耶。故爲此通。前由
先有雜覺故。修念智治之。此先無貪等
自無慳嫉故別立名。前猶以藥治病。後猶
内有妙藥衆病不生故有二別。又遠公
云念智内徳對治義顯。不貪無失離過義彰。
故有隱顯理實具通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歎聽者無過。疏文有二。先總科。
釋文。前中引論即是釋前偈前論雙明説聽
無過。上疏已明總意及説者無過。故今但
引聽者無過。彼論云復顯聽者同法決定
故。有樂聞故。復示餘者心淨故。又顯此衆
皆堪聞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釋曰上
即聽者論文。今疏以偈配之於文可見。同
法二字該於二偈。是同生衆故。決定二字唯
屬初偈。有樂聞者是第二偈異上同法。而
云餘者故是異生。此衆皆樂則知雙歎。皆者
倶故。疏若有欲下雙結上二根。約器量無
之。則猶牛跡不能受海。欲約愛樂無之。
若許由洗耳。疏黠慧即根者。此疏釋論。黠
即訓慧。今分二別。黠即當智。智能了事。慧
照理故。故分教證此二無暗通曰明了。
根體是慧故以黠慧釋根。疏願大菩提故
云勇猛者。然經云勇猛無怯弱。論經云菩
薩大名稱。今順經帖願大菩提即是論釋。
既云菩提則諸徳皆上大願爲主故偏説
之。以梵云薩埵有勇猛義。勇猛求菩提
故。故二經語異願求菩提義同。疏由内無怯
弱者。即以此經會論經也。以論經云大名
稱故。上三決定若別相説。前二是證決定。後
一阿含決定通皆具二。疏後偈歎欲中下。疏
文有三。初略科釋。二論云下擧論辨意。
三其心下隨要重釋。二中有三。初擧論文。二
現前是欲下略釋現義。三此中意明下。總出
論意。就初擧論文中。然論初標云決定者。
是中有阿含決定等。所以先標決定者。以
前偈云同法決定。決定是根。根能受法故
云決定。今此意云決定之言根欲具足方稱
決定。唯根無欲法器不具非眞決定故。此
標云言決定者。必須根欲。言是中者。是
聽者中有阿含決定。非證決定者。謂若前偈
但有教根而非證根。亦不具足則反顯前
具有教證。次云但有非現前決定。無現前決
定者。明若前偈有教證之根。爲非現前決
定。而無今欲現前決定法器亦不具足故。
結云如是法器不滿足故不能聽受。則反顯
前偈有根。今此有欲爲具足也。若但兩字
是疏義加。使義明了不違論意。疏現前是
欲下。第二釋現非現義。言根但冥具者。有
人雖有堪聞之智爲冥具。而未欲聞故
云冥具。冥具宿成故。如五頂子具足七徳
堪傳六句。而著妻奴未欲其教。疏此中意
明下。*第三總出論意。即論云示現此衆具
足決定故能聽受。疏其心無怯弱下。第三隨
要重釋。於中有二。先正釋此句。後總前二
偈。下雙結歎意。釋於初句及第四句。疏四
異想濁者。論云四異想濁妬勝心故。破壞
心故。釋曰。妬勝就人。破壞約法。又亦通
二。今不依論。云貢高等者義廣異想。即
瑜伽論三十八云。聽法由離六種相遠離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