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通禪師語録 (No. 2563_ 愚中周及愚中周及編 ) in Vol. 81

[First] [Prev]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眞人屎橛乾。日午推出三更月。大地群生報
佛恩
  示祖誾禪子
胎息經云。人人具足箇箇圓成。心珠獨朗常
世間。更無微塵許間&T056123;。亦無刹那頃斷
。上昇道士即受籙。成佛沙彌不破齋。良
以矣。如是所述依義而不文也。長
生偈曰 若欲長生。降伏心他事去
來今。但向定中神氣合。何憂不大仙

  答大言居士問小早川
華嚴云。非但口言而得清淨。梵網云。口便
空行在有中。是爲佛法中之大罪人。以
故我祖圓覺大師答楊衒之曰。明佛心宗
行解相應。名之曰祖。由茲言之。不
行在有中者自瞞瞞人。&MT10755;地獄之査
則必矣。老衲毎常對人曰。萬事虚言者非
證得也。唯仰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誠
耳。是故抛却萬事堅守三戒五十餘年。
足下若復如予抛却萬事堅守三戒則得
矣。若不抛却。則萬事是實而不忘也。願
直自今日量見聞覺知之有主無主。
行住坐臥動靜施爲中唱南無地藏大菩薩
則可謂大丈夫之所作所爲。餘則非予所
知。勉
  示妙勇居士
六祖大師云。本來無一物。又云。不思善不思
惡。正恁麽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若
然則不善不惡時。豈妙勇居士本
來面目耶。勉
  示周雄喝食
夙縁所追不思議。汝年五藏稱我爲師。
今將二夏表爲吾資。何必如彼蜾羸之祝
也。當天瑞之的孫眞師子兒
  含暉夜話
龍集丙戌秋末之夜話陪禪曰。老拙十三時
父命剃染。厥後焦心苦思探尋顯密禪
之要旨。日月如流。歳華雖八旬有四。竟
拂三宗之藩籬。所以不敢開大口
禪以當平生。話正到此。奮相識有
聲曰。莫莫。顯密禪是什麽滑破盆。無位
眞人皮肉暖。骨頭髓腦是黄金。相逢且説
分話。未全抛一片心。予曰。如是如是。
是東方漸明。圓滿和尚云。夜來許多好語。
含暉夜話。請爲予書之。答曰。謹聞
命矣。但莫示別人。則箇。至扣
佛徳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録卷第一&MT10755;


佛徳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録
卷第二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供養
  安樂寺本尊開光明
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大悲千手眼。那
箇是正眼。大衆好生筆作
點勢
爍迦羅眼
動轉。千江有水千江月。若耶塔小比丘
恭惟新成舊佛舊佛新成。普門一門一門普
門。從聞思修三摩地。圓通大士昔在
法華。今在西方彌陀。五濁惡世
觀音。三世利益同一體。同一體故。言
即佛身。言菩薩身即菩薩身。言聲聞
縁覺身即聲聞縁覺身。乃至言天龍八部
即天龍八部身。且置此事。論彼二殊勝
三眞實四不思議等無量無邊廣大功徳之
。則堂堂焉晃晃焉靡皆是。豈
神通廣修方便大悲相續救度衆生而施
無畏乎。㘞慈眼光明大矣哉拈香曰此一瓣
香非根生。非根生。雖一片爛
。能具五分之殊薫。曾於大元國楊子江
心楞伽室内。親自收得祕包裏久矣。今日勉
檀主命。忝臨大衆會。開聖尊之光明。讃
中興有時故。未拈出爇向爐中總別
以伸供養。別則現坐道場大慈大悲千手
千眼觀世音菩薩不動明王多聞天王法道仙
人善財童子。總則十方三世常住三寶乃至
擁護佛法梵天帝釋主執陰陽權衡造化一
切聰明大日本國伊勢天照太神八幡大菩
薩北野天滿大自在天神當寺六所不權現
及以天地冥陽水陸一切神祇。所期總別二
門權實之衆各各無本誓新新旺化扶
者。伏願永教天下安隱。愈令國土豐饒
佛日以増輝。法輪以常轉。況於當山當寺
合當異於他。重以慶讃祝言。千秋萬歳名
自性。珍奇雜寶充滿小藏。地靈歩歩皆
安樂寺。僧寶人人倶滄海珠。饒益有情
佛知見。同證普現色身三昧。爲薫成種。至
願如
  慧日寺供養儀式
  庚辰七月季。某再歸金山舊隱。無幾而
忽辱慧日堂上老師過訪。不喜躍。八
月念一日。借取肩輿途。次日直詣
前後頻蒙降重。禮畢師曰。當寺
佛殿未供養儀式。來二十四日。隨
豐儉一炷枯柏香。誦佛頂神呪一遍。
足下爲證明。當於彌陀善逝觀音勢至
等安座點眼諸般供養佛事得麽。予曰。中
秋八月正好供養何不可之有也。師曰。然
則我願既滿衆望亦足。何幸如焉。是故未
免逗留一日陪于法筵。又不默止。隨
喜讃善曰
老比丘某。恭惟吉祥山慧日寺堂上月臺和
尚。大有箇中人能辨箇中事。提起鈯斧處。
地湧出開覺場。束却條篾時。自天加祐
梵刹。玉毫凛凛仰月華於千秋。寶殿巍
巍曜金碧於萬歳。佛眼兮明照。慧日兮増
輝。㘞。尤喜宗源清且遠。聯芳續葉何足算。
伏乞法筵清衆同垂昭察
  延命地藏菩薩安座
釋迦遺法弟子。彌勒得道眷屬。今猶不
力。進修更待何時。恭惟大日本國某年
月日。佛通寺某特赴慈徳請入此保社
既設大施會。盍如實道。有大菩薩
延命地藏。何故名曰延命。心無生滅
延命。心無摧破故名地藏。然而未
。當安座。得安座已後又如何。是
正謂中心不動阿字本體也。地藏地藏。現在
未來天人衆。吾今慇懃付屬汝。以大神通
方便度勿在諸惡趣。摩訶般若波羅

  地藏開眼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謂中心不動阿字本
體是也。當是母是子。豈異人乎。延
命地藏菩薩是也拈筆點
眼云
眼目光彩日月不昧。
六道四生群蒙有頼。奇哉奇哉。毎日晨朝
諸定。入諸地獄苦。無佛世界度
。今世後世能引導。南無延命地藏菩薩。哀
愍納受造像檀越淨觀禪尼之誠心
  千體地藏開眼
奇哉無比幢。一切益成就一切意滿者令滿
一切願以筆
點日
𥡴首地藏大菩薩。一身即現
千身。點開箇箇頂門眼。福亦彌増徳亦新。伏
願將此洪因資恩有。究竟成就無上菩

  含暉供養掛眞 七分 全得文
本尊 多寶塔 安置佛舍利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愚中老漢能
承當興造含暉。占上方便爲松岩半座
釋迦多寶佛同床。大衆當第一義。今正是
其時。七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
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
所護念妙法華經大衆説。如所説者皆
是眞實。即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宜此義
偈言。此經&MT10769;持。若暫持者。我即歡喜。諸
佛亦然。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良哉慈徳庵
主松岩壽大姊。感戴二如來誠言
也。積有年矣。是故入牌之次命于僧衆
寫是大經王。即便圓滿逆修大願
是。如是是眞佛子。住淳善地。今世後世應
一切天人龍神恭敬尊重自利利他盡
來際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藥師如來安座
醫王座體等虚空。不纎毫此中。除病
願輪常轉處。歡聲動地遍西東
  延命地藏開眼
延命豁開心眼明。機先鑑物任縱横。生生父
母及兄弟。𥡴首皆令佛道成
  讃揚地藏菩薩
奇哉無比幢。一切益成就一切意滿者令滿
一切願。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地藏
即是光目本從此佛初發道心。亦從此佛
不退地。不退即是種子。種子即是塔婆。塔
婆即是法界。法界即是潮音。潮音即是淨
信。如是如是旋轉無礙理極成處。前佛後
佛不其名。強名地藏菩薩耳。然則自利
利他寺門檀門究竟圓滿。大功徳句亦作麽
生。人人渡河超彼岸。各各歸家穩坐時
  方廣寺供養回向語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
感靡周。而常處此菩提座。大日本國
某日。佛通寺某。幸此竊謂。心自證心心自
心。前師不必勝於弟子。弟子不必劣
其師。眞俗男女豈不爾乎。爰有禀戒弟子
京之居住淨順禪尼。不&MT10755;日孜孜爲善。毎
夜五更誦信心銘。能令心源常現在前。是實
智過師之一也。加之勸於同志方廣寺
釋迦三尊五百羅漢塑之莊之。一一畢功謹
置摩尼殿中。涓取今日。備辨種種供
。諷誦佛頂神呪以伸功徳圓滿之儀。是
亦尤不攀之二也。雖然某於三世法
取不捨。知法已今當生。知
已今當滅。如法實性合掌隨喜回向無上正
等菩提。如是名爲最上最妙隨喜倶行諸福
業事。伏願以淨順等功徳力釋尊聖衆加持
力及與眞淨法界力。上報四恩下資三有
永雖生死即身成佛。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三佛供養
毘婆尸佛早留心。始見僧繇得妙深。一十三
尊開正眼。骨頭節節是黄金
  觀練門掛
金剛手金剛手。掲觀練二字飾諸佛土
臂進一歩。便得寶所直須催梵釋
四王。後五百年更加擁護。諾諾
  三寶荒神遷宮
恭惟圓常妙明之性非一非三。方便利生之
時立名立數。善矣美矣。乘本願而垂迹於
當方。靈哉驗哉。有所願者即成於當念。廟
宇益嚴飾。神徳彌盛新
  天津且過本尊陡帳銘
仰啓多聞天王。照我所伸情旨。剪取鮫綃
三尺以爲陡帳而已。唯願仁者受之。速
就法施力兮福天津。家家有慶獲
。供養十方羅漢僧。常在吠室羅城裏
  三嶽藏王權現開眼
飾藏王成大功。開金剛眼威容。萬方
此日參詣。三嶽彌靈保實宗
  供養五部大乘經先拈香
大樹王生長久。今日拈作大香王。豈
栴檀凡木類。比此手中眞寶香。將此寶香
塵刹。速疾遍周盡十方。普薫衆生
。我亦少分爲讃揚次表白大日本國丹州天
寧寺沙門某。九拜頓首仰啓三寶俯垂
。金山居住奉佛弟子信那宗吽信尼。見常
養五部大乘。忽辱見一座唱導
即固辭免。故欲綱要謾綴
。語有五段。云何爲五。第一勸請。第二
稱讃。第三隨喜。第四祈願。第五回向。其回
向者以願爲體。有總別故開之云爾。已
表白第一
勸請
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三寶影
中。至心勸請。盧舍那大方廣佛華嚴經。十
方諸佛諸教法華藏海會諸聖衆。至心勸請。
釋迦世尊方等大集深妙典。三世一切請菩薩
大寶坊中諸大衆。至心勸請。釋迦尊摩訶
般若波羅蜜聲聞縁覺諸賢聖十六會中衆善
神。至心勸請。釋迦尊最後所説涅槃經。梵
釋四王八部衆。娑羅林中諸群類。天竺震旦
日本國大小神儀諸護法。咸念本誓
。證明佛事擁護。已宣勸請第二
稱讃
無上
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MT10769;遭遇。我今見聞
受持。願解如來眞實義。恭惟夫心源不
動。法性平等。不動故無生無滅。平等故非
男非女。只爲忽然念起。不實知自心
心故現諸妄境。執境故造諸妄業。妄因
妄果形影莫差。升沈苦樂千熊萬状。一切二
邊紛然而起。豈平等不動之復云乎哉。吾佛
自不見。強出世間四十九年三百餘會。
或隨自意或隨他意。横説竪説。眞如生滅
大小權實半滿遍圓三乘一乘法。如是不
本分。雖多端。推其所以&MT10755;於欲
衆生求大乘者或一言半句或向言象之
。捩轉面皮破漆桶廓然自悟人人箇
箇具足圓成底之心性。否則或受持讀誦而
佛種於心田。或恭敬供養而作助亡者
之良因耳。安有一法令増減耶。天台大
師間世師也。所謂廓然大悟眼。披閲大藏
十又五遍。乃決判云。究竟大乘無
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豈人耶。是故除
頓覺人餘者。但能受持讀誦此五部大乘
。則爲敬供養八萬十二諸大聖教。所
得功徳亦復如是。録出五部而別行者良
以矣。已宣稱讃第三
隨喜
佛性因縁當
。時節既至其理自彰。次惟本寺檀那大功
徳主。嘗於壯年適生一女。歡心養育如
至寶。奈爲天奪使之早世。千歳椿木虚聞
。半日槿花實見斯色。世間之苦何如焉。
茲在茲。欲忘不忘。已經多載猶如
。禪閨有時勸禪閤曰。我等二人不
更待何人。若非法力云何得福。答曰。善
哉誠如言。若使女兒保乎遐齡。只増
必修善。今爲亡滅以修善。因善
之故存亡獲利。決定之説不生疑。何況
古云。爲善最樂爲兒爲善。何樂加焉。由
之。苦爲樂因。惡爲善縁。無自性故。識
所變故。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
邪觀。於是忻然同共發心。揮金捐粟。命
工奉五部大乘。次第嚴飾幖軸功畢。回
施當寺永充常住。就請衆僧建道場。轉
讀兩日。營辨香華諸妙供具以伸供養某甲
勉從其請讃五部大意。如右此外前後
讀誦。經目經名
不録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正謂
此也。塵勞之儔爲如來種。亦非他也。此云
彼云甚爲希有。見聞四衆蓋隨喜耶。已宣
隨喜第四
祈願
我功徳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
界力。唯願圓寂見日禪尼之靈未生死
生死。未女身女身。願見三佛
性於非男非女。願融四法界於不生不滅。願
龍女獻寶珠。願如魔女奉香華。復願如
彼長者女隨逐薩埵般若。復願如彼光
目女供養蓮華誓願。見佛聞法兮具
薩行自利利他兮成等正覺。已宣祈願第五
回向
此一段者由總願故。以通用語向三處
已宣回向臨下
座云
上來五段未眞實。今當
出圓滿眞寶最上功徳。要知麽。聽我一
。頌云。五部金章稱讃時。正當六月汗漓
漓。各搖團扇場去。免得文殊下一椎
  供養五部大乘經
欽惟眞界寥廓法性湛然。因分無缺而界分
餘。初後不於當念。性起相即而縁起
相入。體用不&T056123;於毫端。如幻身心即是菩
提。皆空色香無中道。是故變女子
成男子。即龍身而現佛身。凡聖同源縛脱
一致。何況破微塵以出經卷。變大地
黄金。大用現前靈鑑不昧。是謂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者也。只如
信心檀越奉先妣寫五部大乘經
今日虔備諸供具以伸供養僧衆開
。端的有報恩之分彈指一
下云
彈指圓成八
萬門。刹那滅却阿鼻業。曇華吹香薫十方
摩尼寶光照永劫。茲惟良證大禪尼。雖
貞潔之姿。實具丈夫之徳。洗三從垢於當
。除五障塵於即身。悟入男女未分之先
越佛祖不傳之表。融生死而常安樂。保
子孫而千萬年。次惟孝子大中臣實宗。生而
纔二歳。泣以喪北堂。受乳哺於他人。全
體於幼少。戀慕之念漸久漸深。追薦之心愈
遠愈切。由是新裝二百軸大乘經。分
而藏諸雙函。帙之以二十匣。預修三十三
回佛事。開讀二百卷之寶典。速令先妣淑
儀直佩毘盧正印。孝哉。積善之家必有
。經云。孝順至道之法。誠哉。更爲滿功
成就善根。重讃眞詮謾成拙偈。偈云。𥡴
首人天大覺尊。廣開頓漸玄門。法輪既
機縁轉。教味應生熟。非但十如
實相。誰知四徳表眞元。此諸善利收歸
一。資福先亡壽現存
  讀新粧五部大乘經願文
應永甲申二月。時正中初九日。佛通寺老比
丘某。恭惟這回釋迦老子不説而説。至教
之中究竟大乘無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
。是故前住廣濟春溪蘊大師。乃欲
言五部以報答現存二親劬勞之徳。惜
哉。雖此心。天不使大限而延。一旦
病奄然而化。然有是因。有是縁
是法。雖自心不他心他心不
自心如是心心數法不善根成就。嚴
金文二百卷之裱軸。安置當寺
而讀誦。用今日以爲始也。既能如是。得
自利則常爲諸佛護念而成就妙願
智力恩。則所生父母今世後世受勝妙
之大因縁耶。嗚呼如溪大師世間
出世間至孝中至孝大孝中大孝矣。來者加
焉。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般若經大意
此經一部六百卷。二百六十五品。大分四處
十六會之説也。夫眞源沖漠素範&T056123;筌蹄。妙
理奧頤玄猷超言象。雖眞俗雙泯二諦恒存。
空有兩亡一味常顯。良以眞空未嘗有
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空。即空以明
。有空之有故非有。空有之空故非空。非
空之空空而非斷。非有之有有而非常。四執
已蕩百非悉遣。是般若大意在斯矣某重述
古義
  大般若經供養語
仰惟三寶咸賜印知。大日本國藝州佛通寺
小比丘某。恭惟釋迦如來四十九年四處十六
會中。由般若大悲言以言説者。計一部
六百卷二百六十五品。一一文文開二諦中
道之教門盡性虚融之妙理。是故一念淨
信者蒙諸佛護念。一句染神者備無邊功徳
何況受持讀誦者也。茲者心淵珍公菴主。捨
於淨財于經工。琅函玉軸新以光飾。成
就大智法藏置大願寺。已數百里外傳
命而來特求山僧野語供養儀式。不
敢固辭。勉從其請爾。伏願珍公庵主禪
師。道體勝常。菩提心而不退。袈裟堅固。般
若智以現前。獲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

  法華經供養語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欽啓。十方常住一
切三寶。伏願咸賜印知。爰彼洛京之清水
海潮音住。春木椿公居士。大誓莊嚴發起平
等利益之心。不分限月而印一部法
華經。隨時而施與前人信受。讀誦者
乃至當妙菩提座一切障蓋皆不染。
此功徳有色形者。雖虚空豈能容哉。
加之特遣專禪金若干數日程外遠遠地
來就于當寺固要山野慶讃法事。既荷
意之至誠。不撝謙而默止。輒擧一偈
提唱 奇哉妙典。一一文文是眞佛。眞
佛説法利衆生。衆生皆已成佛道。故我頂
禮法華經。摩訶般若波羅蜜
  五部大乘經供養
普現眞身遍法界。能爲世間自在主。無始
&MT10755;生滅。性相常住等虚空。大日本國
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維天蒼蒼日月維明。生
即非生滅即非滅。只爲如此。所以諸佛
興於世廣説頓漸大教。普令塵勞之儔
佛之知見。祖師特地西來立一華五葉宗
亦令大根大機見性成佛久矣。是故笑岩知
藏與其賢姪預爲追薦佛事之故。勸諸所
相識比丘比丘尼結縁使五部大乘經。各
各以誠心幾而畢功。二百卷金文束以
之。儼然在目。正當今日小祥忌晨。就
本寺諸妙供。供養新所書大經。經中
一切三寶竝現前一衆。如是所修廣大功徳。
一一奉前藝州大守淨叟清公大禪定門
嚴報地者。伏願覺靈達心本源。高佩
盧正印。悟佛知見除魔外邪林。便見眞
風永福於世。摩訶般若波羅蜜
  供養頓寫法華經預修
某日佛通寺住持某恭惟。日本一州圓機純
熟。由是之故。孝子慶壽大姊。涓取今晨
于本寺我僧衆頓寫法華六萬餘言。刹
那之頃一一圓滿五分法身。虔備香燭茶果
珍羞以伸供養。同音諷誦佛頂神呪。伏願
某人誠心所冀。老父碧溪重公禪門現世安
穩後生善處。心華頓發即得入佛知見道
良哉非唯報答七世父母之恩徳。成熟一切
衆生成佛之正因。我等正好供養正好修行。
掌以敬心。自知當作佛
  供養頓寫法華經
拈香云六銖海此岸價直娑婆界。何若斯一瓣
供養中爲最。如是如是。諸佛要道孝順爲
本。大士萬行更無異轍。經曰。最勝所
菩薩。如是來逮得平等智。究竟到
。良有以哉。大日本國某日。天寧寺某。欽
惟佛所護念一乘妙法蓮華經。開五種行門
中。以書寫功徳勝。書寫功徳中。以
寫功徳最尊最上者久矣。所以今日功
徳主淨信孝女。發慇重心特請僧衆。就
本宅一日頓寫八軸妙典六萬餘言。種種珍
奇以伸供養。回茲功徳唯欲嚴圓寂乃
翁挍公禪定門之報地速令悟佛之知見
耳。是以某焚此寶香。仰啓本跡兩門第一
義天教主釋迦牟尼如來證明多寶善逝并文
殊普賢觀音彌勒及身子目蓮迦葉阿&MT10769;等大
慈大悲者。伏願如淨藏之兄弟勸父王
正於一時淨信之經營報親恩
樂於永劫。虚空設有盡。至孝必無
  供養法華經達嚫文
萬物皆有其本。而尤靈者人也。人之大本
父母而何也。所以&MT10755;身竭力而&MT10769;報者
父母之恩耳。伏惟夫性淨如來之妙智印者。
所謂開方便門眞實相。於諸説中最爲
第一之法華是也。若聞名若一句染神者。
若展轉而隨喜者。其所得功徳猶&MT10769;測。
況悲先考寶圓禪門大祥之忌念念瀝誠心
心渇仰而書八軸之玄文全而無闕者耶。嗚
呼孝哉。今已具斯大善根力矣。正使四恩
中之最重父恩雖乎迷盧八萬之頂。何
&MT10769;報及之有也。既能報恩令妙樂。則
人心獨無恔乎。經云。佛名聞十方
益衆生。伏願某人名稱普聞如佛無異。
令子令孫繩繩嗣嗣
  頓寫法華經祝語
𥡴首能仁大教主。開示妙法蓮華經。若人
入佛知見。便獲九族悉安寧。大日本國
某日。金山老比丘某恭惟。夫源高流遠根深
枝茂者皆理之常也。昔衡嶽思大禪師親受
達磨叮囑。爲法於吾國特降靈於王宮
而乃曰。朕是法華持者也。以故信男信女
大機者。皆以一乘之妙典發廓然之
大悟。中有純孝沙門。而爲一日頓寫書之
權輿。良有深旨。可信哉。茲予之檀越
法名淨和者即藤家女也。蓋以宿植般若
。治内之餘誓心受經。纔解絛也從
末琅然無滯。不日成功。喜曰。無量國
中乃至名字不聞者此經也。我今奉持
一無遺。且世出世間何幸如焉。細念
。若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劬勞之徳。何
由致斯大利也哉。於是忻然命于當寺。嚴
飾齋會之僧衆。於一日内心勠力。頓
八軸以伸供養。即教老衲欽白一切三
寶及一切聖衆而言。唯願聖尊。以大慈大
我現存父與母。雙雙蓮體淨性無瑕。
明己事同見龍華。繄可眞孝子作也。
故乃頌曰。孝子兮孝子。孝行至於此。今正
祈兮必也皆如意。謹祝
  印捨法華經&T047368;
金山功徳主信善女。見常生知孝道。奉
順。追憶慈父之尤切。所以毎
月之忌。未嘗有一日不善而資福也。然
猶思恩之罔極則悲之勿逮。且如三十
三周之遠忌。正在癸丑正月初八日。追慕之
至。預於壬子九月十八日。特印斯典
。非唯斯日命於衆僧異口同音欽奉
。施之當寺於未來。或旦或暮若讀若
誦。咸使其功而有歸矣。嗟治世語言尚
正法。況金口所説而於諸説中最第
一之法華耶。茲惟亡者道常之靈。受追薦
此。更何福而如焉。放其超證道果於人
中天上者。誰敢措疑乎其間也哉。故&T047368;
經末
  供養千部法華經回向
阿字不生微妙體。即是衆生内心法。本來清
淨如蓮華。故題妙法蓮華經。仰惟三寶咸
印知。大日本國某日。丹後國府月松菴
主可玉大姊。預爲先妣宗慈禪尼七周忌追
善佛事。讀誦法華經一千部已畢。特遣
禪人齎金遠遠地來。欲老禪某甲之手
以伸供養。愚亦有于中件件不來意
貴圖成就所集功徳誦佛頂神呪。上來
集功徳奉某甲嚴報地者。伏願此
方他界常居正覺妙場。天上人間不毘盧
性海。更報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常教
。汝亦長夜隨我受學。今復攝受汝。未來
生亦然。要且牢&T047368;話頭。心華發明與法界有
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
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讀誦金剛經回向
大日本國某日。若耶塔比丘某恭惟。釋迦
老子昔在給孤。因於善現之請説金剛
寶經。乃告善現言。後五百歳中。持戒修福
者於此章句能生一念信心。當知是人已
無量千萬佛所諸善根。何況特抽
誦五千四十八卷。所獲福徳不
稱量者也。仍命野衲乃與同袍
誦佛頂神呪以希長預修善根。如
信心大檀那大功徳之母。法名某甲伏願。堅
金剛性全成金剛體。速轉自身分便同
金剛身。常於三世樂有性。十方三世一
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諷誦心經願文
茲奉使鎭西三寶弟子則平謹白。九州内外
護別筥崎志賀宰府三所本地垂迹。總各各
州郡在在處處大小神祇本地垂迹。恭爲
樂莊嚴誦般若心經。伏願哀愍納受令
等輩一切時中身心安樂。所幹大事皆得
圓滿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
  爲寶圓禪門養法華經
起經云。古徳云。阿字不生微妙體。即是
衆生内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華。故題妙法
蓮華經。山野未免隨分納些些。百王要道
孝爲本。一味圓詮豈兩般。欲阿爺眞面
。寶蓮華發月團團

拈香
  天龍開山和尚三十三回忌
  永徳三年九月晦日。最小徒弟金山某恭
天龍開山國師大和尚三十三回忌。特
感戴誠芹萬徳河沙數一大定
神用無邊莊嚴界中。伏願大慈大悲哀愍
納受
鳳凰枝上落巣兒。脱死巓崖何所依。丹穴
霜風今日雨。可憐滴滴滴緇衣
三十三回唯此心。黄金不黄金。眞風
若許一言讃。天下龍門超古今
  慧日開山特峯和尚十三回忌
孤影臨崖能幾時。祖宗累卵豈支。不
常照寂定戸。我此心肝説向誰。大日本國康
應三年三月八日。山門恭遇開山大和尚十
三回忌諸徒竭力大作佛事。而猶不
慕之至。更命野僧此寶香。則擬眞法供
養如來之儀式矣。某欽惟。特峯大禪師機
佛國南動北。龍天無私。人焉不服。
梵刹肯基衲子雲歸。萬松積翠慧日増
  有仙禪門三十三回忌
栴檀只是栴檀木。價直三千未奇。何若
此香薫法界。報恩慈父其時。茲惟孝順
家内雖是女子男。齋會門中以法供養
最。是以大日本國丹後州久美莊居住三
寶弟子淨善信女。恭遇先考有仙禪門三十
三回忌。特抽丹心大作佛事。所謂諸佛出
世本懷衆生成佛基本。開權顯實故。提婆
兮猶預天王&T047368;。斷疑生信故。龍女兮忽現
丈夫身。況乎今日近成之迹。五百塵點久成
之本。本迹二門倶超八教。三諦一諦相即相
入。圓融無礙光光相照。五種行中鈍寫一行。
其功最勝普令群機速得解脱者。是所
法華也。性色眞空性空眞色。一色一香無非
中道。中道實相周遍法界。即以法界
供具。敬以供養一乘妙法平等大智諸經中
王并不可説極微塵數一切三寶天龍八部四
生五形諸有法身。如是供物如是所供如
能供皆實相故。盡未來際不退轉者。是
修供養也。重惟圓寂仙公聖靈及以七世
父母乃至多生寃親由法供養功徳之故。一
時皆令大歡喜各證道果勝妙樂
苦輪者。是所願成就也。經曰。三界唯一
心。心外無別法。又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
戒。達磨相傳一心戒。豈非此耶。當
若男若女或貴或賤。總而爲人子者。學
淨善而致孝順。則爲戒之眞佛子。雖
更有超佛越祖談也。要知麽。擧香説
曰。不是胡餅亦非龍涎。沒巴鼻底任

  淨眞禪尼逆修提綱語
仰惟三寶咸賜印知。大日本國丹州河守居
住奉佛弟子淨眞尼。嘗自思惟。世間事務
大小。預則易成。迫則難就。然則今世
後世獲大善利。一翻翻轉曠劫無明速脱
苦輪。大奇特事。安可因修不力乎。我今
老矣。擬欲預辨化城寶所之資糧。但
理如何。如是尋思已即詢事禪
。答曰。善哉經有七分全得之明文。豈
人耶。於是忻然揮金粟一千雲水之羅
漢僧。今當滿散于本寺重設妙供
三寶。山僧未齋慶讃。慶讃箇什麽。密
汝邊。功不浪施者。伏願全七分功徳主
淨眞禪尼。達眞俗之無差。蕩男女之有別。
歩歩蹈著毘盧頂。塵塵超越威音王
  預修善根達嚫文
凡爲人母者。臨當産時千刀攪膓萬仭攢
心。如斯痛苦生此身。繄不須臾忘
其唯母之劬勞耶。爰但州土野居住如玄大
師。如上所陳。毎其恩悲喜交集。一則
老而愈健。一則悲其命之&MT10769;保。由
取某日。諉弟茂林和尚。就于當寺
禮預修追薦。良有以而存焉。論曰。乾坤
之内宇宙之間。中有一寶在形山。其一
寶者謂孝順也。孝順即是金剛寶戒也。恭惟
植受開山雲岫了智大師。受斯一寶能衍
十餘歳之永算。孝子如玄大師。持斯一寶
尋常孝順之比況。皆是斯寶之威神力也。
故説偈讃曰。左轉右轉劉鐵磨。未解中心
如意。衲被蒙頭老末山眊焉會
耳。何若子母心眼明。各全其寶變異。況
茂林連理枝。非獨目連可相比。普願人
人孝爲本皆如光目受&T047368;。我也的從
生。敢辭達嚫爲隨喜
  追善佛事供養
親之念子雖死莫&MT60339;矣。宗圓禪尼十三回之
忌辰正在今月念二日。慈親不追憶。供
養佛僧助冥福。書寫妙典嚴報地。命
予宣揚所生功徳。予亦未隨喜而説
偈曰。圓妙眞典經中王。書寫端的功徳最。龍
女只將龍女身。立地成佛大自在。五障癡雲
遮。一顆寶珠轉光彩。轉光彩兮無古。
。平等大慧周沙界。亡者離苦存皆安。教
我如何不頂戴
  預修拈香語
香嚴一撃亡知去。依舊南陽粥飯僧老衲。何
妨出些氣。薫天薫地得人憎。大日本國
某日。天寧寺沙門某恭惟。金山檀主淨信信
女。深達罪福意鐵成金。預修善根
豈可渇堀井耶。所以起塔婆於寶所
置神呪。屈僧伽於宅中寫法華。辨乎種
種之餚膳。瀝乎區區之懇誠。乃命山野
拈香佛事。勉從其請聊表供養儀式耳。
伏乞十方常住一切三寶咸賜證明。頌曰。八
葉蓮華頓開敷。淨除智積五障惑。現成公案
既如斯。何必聖&T047368;彌勒。世出世間諸善
根。果報何如此功徳。回此功徳群生。盡
未來際有何極
  預修大因佛事
我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五分
養十方諸佛。在世既然。滅後何別。是
故金山孝子嚴選居士。今日命於山野
一瓣珍香養剋木書寫眞言八萬四千
之塔婆。預修先考大因吽公三十三回之佛
。非唯報乎昊天罔極之恩。亦令乎聖
地無上之果。嗚呼孝之爲行至矣哉
  逆修佛事啓辭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
來生亦然。某日佛通寺某。竊以古者語曰。凡
一切事預則易辨逼則&MT10769;成。比來多見逆修
佛事以爲急務。可謂古今一如矣。然則彌
勒如衆生如。存亡一如復何疑哉。是故某大
師聰明頴脱孝順之至。涓取今日預爲
存二親昌唯居士禪燈禪尼大作逆修佛事
允哉孝哉。衣鉢之餘不一窖。盡以易
所須之物。經之營之備之辨之。以種種
甘味養佛通蓮華兩寺清衆及與十方常
住一切聖賢。而靡誠焉。吁既能出家
持戒習禪以悟爲則。亦令恃怙現世安樂而
後生善處者必矣。夫世間出世間何善而如
焉也。善哉善哉。仰啓盡虚空遍法界一切三
寶咸賜印知。至叩欽啓
  天心順公居士一周忌
無角鐵牛加一鞭。頓超父母未生先。洞山五
位全非位。臨濟三玄豈是玄。願此香華雲
滿十方界養諸如來經法并菩薩
此善利法界群生同圓種智。伏願某靈位一
切意滿已令滿一切願。摩訶般若波羅蜜
  華岩一公居士第三回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佛祖命脈湛
然圓明。量等虚空大日輪常照世間
一塵許間&T056123;。未嘗有一刹那頃去來之
。是故我釋迦如來拈一枝花而迦葉獨含
笑。達磨大師聯五葉芳而神光依位立。自
爾以來教外別傳戒定慧解知見之香遍周
沙界無有。蓋由有故。山野
堪。昔在善財岩畔楞伽室内不可得
中只麽分得些子餘薫。放開捏聚捏聚放開。
打成一片祕在嚢中久矣。茲者沼田居住猷
公等。遇于圓寂某第三回之忌晨。各抽無二
之丹懇。就于本寺大作佛事。亦乃固欲
拙燒一炷香滿彼在生至切之願。予亦自
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何有滿其願
也哉。以故今日爇此寶香養十方常
住一切三寶乃至法界一切含靈。回此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廣大功徳。奉覺靈
種種報地者。伏願靈位遍法界中承事十方
諸佛。盡未來際修習一切法門。普利塵沙
廣作福慧。摩訶般若波羅蜜
  開光印公禪門一周忌
嗟嗟。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存。
奈何奈何。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凡
人之子者。眞俗男女其所遇雖差。至
於孝順爲本則無二無別者。蓋孝順至道之
法。孝名爲戒之故也。孝哉。沼田居住孝子
貞久。自去年今日一日又一日。忽遇某人
小祥之忌晨。不昊天之罔極。則於本宅
乎僧衆大作佛事。兼亦固欲山野燒
證明而圓滿所修之功徳。辭不已。
勉從其請者也。仰啓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乃
至神祇冥道哀愍納受。至扣至扣。伏願某人
頓息循環永離垢染。自利繁興大用利他
必全眞。等空生雲同源出水。助發實相
豁不二門
  獻珠院殿養民善禪尼七周忌兼供養五
部大乘經
諸君當知。此香價直不勝數。快哉爇
爐中養新經五部。某日御許山某恭惟。當
寺大檀越某等。遇于先妣某人七周忌。預讀
誦法華經千部。仗工印大乘經五部。今日
于本寺辨諸妙供具佛經并飯僧。
仍命現前清衆誦大佛頂神呪。如是所
修廣大功徳。一一奉某人覺靈嚴報
者。㘞。某人諦聽諦聽。我久安立汝。前世
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伏願隨
我所行我所至。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
不二之慧燈。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
。洗意地之妄塵。上載下載報佛恩。左券
右券濟含識。繩繩續續子子孫孫。有
湯法社
  明興大師五七日
此一瓣香非根生。非根生。所謂戒
定慧解知見之五分法身香也。恭惟茲有
盤僧八十三歳老蒙愚中者。遠歸金山舊隱
又過一冬。王春正月季。藝州亦復有幹。與
二三子雨出門。行至林上日暮投宿禀
戒弟子舍。夜將半時。即見孝子常滿敲
而入來。垂泣而告曰。常滿俄喪悲母。願且
爲逗留預於此日我五七日追善微供
彼亡魂。如此懇請至切。予雖剃染亦是
人之子。故百回千轉感動枯膓。欲已而不
已。勉從其請此寶香養一切三
。普薫一切含靈。鳩此廣大功徳
人覺靈嚴報地者。伏願若凡若聖得
香嚴灌頂之輩。無量重罪皆悉消滅。眼常觀
佛。耳常聽佛。鼻常數佛。妄想思念皆爲
。永離生死即身成佛
  爲則軒預修
此一瓣香非根生根生。不
三世攝。向一氣未分先收得。大日本
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二株嫩柱所以久昌
者。爲尼總持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爾豈有今日乎。是以入我宗門者。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不諸法有思惟
者。謂是異生法是聲聞法是獨覺法是菩
薩法是如來法乃至是教是禪。所以者何。此
諸法性皆畢竟空不見故。雖然方便門中
修習。以故爲則軒主雪溪大師。全靠
七分全得之至訓於若干淨財。就于當寺
滿山衆。以充奄然後種種佛事。山僧隨喜
感激之至。爇此寶香養十方三世本地
垂迹一切三寶。圓滿所修善根者。伏願爲
則軒某。今世後此方他方。修行有慶進道
魔。普薫法界群生皆得見性成佛。摩訶
般若波羅蜜
  華岩一公上座七周忌
此一瓣香不可得中只麽得之祕在嚢底。其
來久矣。某日佛通寺某。老病相逼實雖
堪。遇著沼田居住孝子某等一家諸公三請
止。未免出山就于本宅明某人七周
之忌晨雖當來十九日預於今日大作
。仍以爇上寶香養十方三世本地垂迹
一切三寶。迴此功徳覺靈嚴報地
者。伏願某人此方他界隨何處。今日乘
於孝子某等大願力。從三界生死中出至
切智智中住。究未來際樂有情。究竟
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若波羅蜜
  預修康林禪尼遠忌
某幸此竊謂。此一瓣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事不眞。理自玄會。則非辭轉輪王位
而求得能捨一切所有而求得。但明知
而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者之所有也。茲
孝子某人知恩報恩之至。特擬先妣某三十
三回之遠忌預於某日金揮粟就于本
大作佛事兼亦齎此寶香山野手
向爐中養十方常住一切三寶并諸神祇
冥道。所謂事不眞。而不供而供。理自玄
會。而不受而受。良有以矣。伏願某人天上
人間受勝妙樂。非唯如彼光目女母即是解
脱菩薩。即時地獄天宮皆爲淨土。有性無
性齊成佛道。摩訶般若波羅蜜
  開光印公禪門大祥忌
名相豈名相。隱顯非隱顯。唯一堅密身一
切塵中現。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此一瓣香從
本際來至於今日。常如其性。故不虚妄
變易。初善中善後善。普薫法界暫時息
者也。茲者沼田居住某。預爲先考某大祥忌
晨追薦寫法華經二部。今日屈制羅之僧
數十員于私第大作佛事。乃以予最老
予達嚫。實雖堪勉從其請。爇此寶
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祝獻本地垂迹
一切神祇。回此廣大功徳。奉某覺靈
嚴報地者。伏願故檀越靈位但以無求
正行。善達諸法皆無自性。即於一切世
出世間若善非善教内教外生死涅槃有漏無
漏等之法數執著亦無所礙。盡於
未來自利利他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
若波羅蜜
  山翁川公禪門預修龍泉住持代
施主請師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天地之間率
性爲人。最勝最上而貴於萬物。於後五百
歳濁惡世中。身行正眞心無虚妄者。蓋爲
諸佛護念植衆之徳本之善男女也。是故三
寶弟子某。全靠與願金剛承佛威力略説善
男女等在生預修善因則所有功徳分分已
獲之誠言。乃屈現前清衆于當庵一日
寫法華經一部六萬餘言畢。開甘露門
施會。翌日擬卒哭之忌。設大齋會。老衲證
明佛事。爇此一瓣之香常寂光土毘
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奉十方三
世諸佛虚空不動戒盧遮那佛。奉十方三
世諸佛虚空不動定盧遮那佛。奉十方三
世諸佛虚空不動慧盧遮那佛。奉同體別
體住持一切三寶乃至上界下界一切神祇冥
。伏願上來所仰諸佛世尊本跡兩門權實
之衆各増法樂。專冀積善之家某人。現世
安隱後生淨邦。心華發明照十方刹。餘慶
綽綽蘭玉滿庭。賢子賢孫吉祥如意。因述
蓋乾坤偈曰。龍泉得得兩三回。&MT90180;掇山僧
海來。摩詰面前呈醜陋。任他一默挾

  哭嚴選居士三七日
維丁亥十二月十四日。愚中比丘某恭惟。是
月十日如夢如覺。忽見一介僧至。告以
十餘年檀越金山某人點世匪堅卜前月二
十四日而順寂。仍遺屬布袋畫像生死
不忘之訃音。嗚呼哀哉痛哉。八十五歳老懷
何堪也哉。雖碎枯膓既已盡。殘息僅存
絶之故。扶&MT60339;位設奠泣爇
。仰啓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
心戒藏與願金剛眞大士。伏願某人出生入
死本誓所加。中心不動進徳無遮。利益一
同見龍華
  健山勇公禪門二十五回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日日大好
日。月月大好月。年年大好年。況於三界
二十五有之法王爲&MT10769;於文殊
擇圓通之門&MT10755;三科七大之五
五年也哉。是故孝子某謹遇先考某人二十
五年之忌晨。特就于當寺大作佛事。山野
仍以助喜爇此寶香常寂光土毘盧
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及以日光地藏多
寶佛月光地藏釋迦牟尼佛明星地藏無量壽
佛乃至同體別體住持一切三寶上界下界
一切神祇冥道。伏願上來所仰諸佛世尊。大
小權實之聖衆。各増法樂即便以此無量無
邊廣大功徳覺靈嚴報地。專冀某
人天上人間隨何地。名稱普聞英傑無
比。子子孫孫孫繩繩嗣嗣。擁護法門滌塵
。摩訶般若波羅蜜
  爲海峯智大師修好事
香詞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知
恩者必以由于法華本。是故謹爲
人追薦遠寄淨財來命當寺僧衆。一日頓
寫是大經王。仍以備辨種種妙供大作
。兼欲山野燒香圓滿所修功徳。故爇
寶香養一切三寶云云。如是如是所
善利奉覺靈嚴報地者。伏願某人乘
此寶乘直至道場。非獨速成正覺。窮未來
&MT10755;。平等利益有情。摩訶般若波
羅蜜
  爲妙意禪尼遠忌兼供養頓
寫法華
釋梵輪王小大道。各有本乎無本乎。既無
五處爲障矣。轉女阿&MT10769;。知也無。欽惟人皆
心。凡有心者定當作佛。然未曾有
縁起之法。經曰。佛種從縁起。是故説
者蓋謂此也。當知大聖文殊師利。住
大海中唯常宣説妙法華經。則是龍女即身
成佛之大因縁也。今日我檀越潮音孝子。預
先妣三十三回之遠忌於淨財。就
當寺一日頓寫法華經。豈非圓寂某人速
成就佛身之全因縁也。既得因縁具足。成
佛復何疑哉。只如父母非我親諸佛非
。如何通箇消息。咦。伊蘭栴檀香臭外。五
分妙薫自芬馥
  爲大因禪定門十三回忌
夢中端的大因面。覺後依然歸寂人。安得十
三周忌日。從來是妄總非眞。欽惟眞該
妄徹眞源。是故眞亦非眞妄亦非妄。眞
妄雙融名相倶絶。本來清淨猶如蓮華。豈
是法華之妙體諸佛之内證耶。止止未
在。噫孝乎。我大檀越明照居士。恭遇
考某人十三回忌。敢屈衆僧一日頓書六萬
餘言已。即便報親之一句。或出無量無邊
之寶聚以嚴報地。或出希有&MT10769;思之妙香
以伸供養。是則純孝所致眞法供養故。亦能
便令阿爺而具受妙樂。亦能普及一切
究盡。豈不快哉。咦。鐵牛通身雖是骨
見鼻孔更遼天
  源照禪尼十三回忌孝子慧
珍請
扶桑柯畔一輪紅。昨日依然今復東。祖母西
&MT10769;再見。令人愁殺幾春風。往往事則可
爾。理論則無恔乎。大日本國某日。金山某
欽惟。圓寂某人照體既靈。胡不歆亨鑑
孝心。聽予拙偈手。拈來一炷香普薫
眞常。金花光目猶蘭蕙。更喜慧珍本
同芳。今者無恩不報答。祖翁祖母況爺娘
  演實文
大日本國丹州金山天寧寺某恭惟。天之高
地之厚。雖愚而皆知焉。夫至於父母之恩
。豈同玄黄之易辨也哉。是人子苟不
順至道之法。則雖力日供甘旨&MT10755;
。未但爲塵露於海嶽之愚者。伏願
盡空法界一切三寶。共垂哀愍能令今日預
佛事孝女淨和越彼愚類早合佛心
一報答現存父母之恩今世後世同獲最勝
利益安樂。至願
  芳山大師三回忌
諸法同鏡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
別癡恚愛。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戒
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見香。如來在世
四十九年。令諸弟子薫上五分妙香
一切三寶。滅後二千餘年遺法弟子愚中老
漢。今日何妨焚斯爛木亦能供養一切三
。古之今之拈香功徳一一奉某人覺靈
嚴報地者。伏願愛河永竭塵塵頓獲
。心華發明念念普薫法界。六根清淨萬象

  逆修大内古覺
居士請
逆行即是順行故。古覺面前無別路。何妨
竺土大仙心。今日兩手直分付。大日本國某
日。佛通寺某恭惟。國清寺殿古覺道雄居士。
一默中頗得意。全靠與願金剛承佛威力
殊讃預修之誠言。津遣若干之淨財。就
當寺預修齋。仍欲山野燒一炷香滿
功徳。以故爇此五分常寂光土毘盧
遮那遍法界諸佛菩薩乃至一切神祇冥道
伏願各増法樂。憑茲善利專祈。某人永以
先天乃爲心祖。正法治國慶溢萬方。今世
後世自利利人。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
若波羅蜜
  康隆禪尼追善
睦州老子編蒲意。一十三回悲忌晨。我也
憎愛斷。助哀不覺涙沾巾。大日本
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孝子月舟座元追
先妣某人十三回忌晨。雖當來五月十九日
預於今月今日。就于當寺大作佛事。因爲
山野爇此寶香。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乃
至一切神祇冥道。憑茲善利。伏願某人堅
金剛性。全成金剛體。速轉自身分便
金剛身。摩訶般若波羅蜜
  心源大師七周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知見立知即
無明本。知見無知斯即涅槃。無漏清淨云
何是中更容他物。是故斯香不是栴檀爛木
之比。即是五分法身之妙香。祕在嚢中
矣。今日因於孝行之子淨超居士遇于先妣
某人七周之忌再三請而不止。未免拈出
向爐中養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乃至普
此方他界三乘根機一切之衆。上來所
一一功徳。一一奉某人之覺靈嚴報
者。伏願靈位頓開心上蓮。明顯臆中月
自滿一切意。滿他一切願。摩訶般若波羅

  正海禪尼二十五年忌
大衆諦聽。大日本國某日。禪頭老比丘某恭
惟。栴檀片片是栴檀。孝子心中絶兩般。二
十五年猶一日。春風吹涙未曾乾。上來稱
讃無限功徳。奉覺靈滿菩提資糧
法界衆生同圓種智。摩訶般若波羅蜜
  通大居士三十三回忌勸發楞伽三昧語
生成大徳二儀間。罔極如天是父恩。三十
又三周忌日。老兒心念豈堪言。大日本國
嘉慶二年四月九日。金山老比丘某。與
覺等恭遇先考道公通大居士遠忌之辰。爲
位設奠。而諮于靈曰。且夫一眞法界如來
藏中天上人間及以諸趣。隨其所生
。善知一切佛語心否。苟或未然。今日諦
聽。老兒某。重擧吾佛楞伽會上開示眞實
別施行偈。當其念。偈曰。言説別施行。眞
實離名字。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眞實。眞實
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爲佛子説。愚者廣
分別。嗚呼。自覺境界先佛所説皆如是。如
是法兮無不眞實。冀靈之深自委。欽勸
佛徳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録卷二


佛徳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録
卷第三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下火
  爲作州太守天心宗順居士
以火把打
一圓相云
火光三昧形如月輪。於一切處成
等正覺。劍樹刀山上成等正覺。鑊湯爐炭中
成等正覺。棒頭喝下成等正覺。而實無
成也。新寂順世宗順禪定門還會麽。會
也好。不會也更好擲火
把云
直饒滄海變。&MT10755;
君通
  證明收光顯靈骨塔中
巖中雙塔千古萬古月白風清。老衲八十二
歳何妨作證明。偈曰。蓋天蓋地頂門眼。未
信世間行路&MT10769;。寸歩不移分半座。含元殿
裏是長安
  撒骨松岩
前亡後化不我留。老懷眷眷卒&MT10769;休。臨
日午續殘夢。津送遺骨東流
  慶壽大師松壽院入牌
松壽禪院肯基肯堂。堅住正位如金剛
  自肯上座入骨
藏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長時積福智。喩
淨滿月。某人諦聽諦聽。巖室空爲座。爲
汝先分半。等我入來倶。月輪當圓滿
  淨祖禪尼延命院入牌
意氣時添意氣。無位眞人歸正位。非
命待龍華。現世證得歡喜地
  大因吽公禪門入骨
阿爺靈骨塔中安。孝子知恩解恩。論劫
唯居淨界。常隨地藏家門
  爲前藝州太守淨叟清公禪門
嗟嗟今日事。老懷何堪哉。雖逢如逢。雖
見若見。雖然靈鑑應昧。吾亦何憾
焉。恭惟新圓寂某人。清要高帶無相印。現
宰官身是處。何啻兒孫專孝行。教外心
宗超佛祖。撥轉機關忽回首。直得萬象齊
舌。大衆好生觀。好生觀海底火發絶
。楞伽山頂生寶月
  爲覺堂了禪尼
大經云。生亦不説。不生亦不説。生
生亦不説。不生不生亦不説。山僧今
日於不可説中何妨通箇消息。恭惟新圓
寂某人具大丈夫志氣。能了西來密意。不
五障折困。何用變成男子。欲兒孫
窮。直使曇華生火裡
  爲淨順禪尼
孝順至道之法解脱之本也。新圓寂某人擧火
把云
我此火把子保任斯事久。即今擧似儞
蔫得去。虚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
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縁起甚深難見。
太奇哉。出水蓮華火裡開
  爲寶公大師
至寶不時人眼。唯除老衲獨憐愛。新圓
寂某人識得也無。火裡轉身急歸元。彌勒
下生更莫便擲
火把
  爲嶽頂高公禪門
是法平等無高下。不途中甚家舍
切念新圓寂某人。奉賢于命而造立佛通
朝來暮去速成大功。急回首紅爐焔裡轉
。三世諸佛立地聽
  爲笑巖藏主悦大師
揮火
把云
左轉右轉悦可衆心。三乘五乘鉢水投
針。如是如是。斷頭船子下揚州。何處不
。如是也得。不是也得擲火
把云
驚起火裡白
額蟲。呑却南山大小空
  爲本大師
本地風光清淨無差忒。現成公案取説不可
得。某人還會也麽。當仁不劉鐵磨。一言
之下超百億。左轉右轉火星飛。天上人間何
處覓
  爲心淵珍公庵主
門入者不家珍。和盤托出亦非眞。出入
心境只恁麽。明月端的屬何人。某人教之
禪非淺非深。撥轉如來藏。徹見祖師
。靠倒定光佛甚古來今。阿呵呵㘞擲火
把云
大爐鞴裏下一鎚。生鐵錬出紫磨金
  爲増長宗幸大禪尼
奇哉。我勝義本清淨。自然諸法如筏喩。清
淨而可得。恭惟某人生値佛法長善根
五濁界中何幸如焉。雖然更有一著在。諦
聽諦聽擲火
把云
怪惟火燒虚空。灰飛煙滅活
路通。活路通兮。無壅塞育群生何窮
  爲希淳孚公庵主
孚乳産生是何言説。羊鹿牛車名相分別。轉
身一路正好闊歩。新圓寂某人還會麽。奇哉
奇哉。丈夫自有衝天氣。不如來行處
擲火
把云
在火焔中法輪。森羅萬象側耳聽
  爲桂月繁公居士
桂月光輝非縁慮之所攝枝葉繁茂豈名相
之分域。茲惟新圓寂某人。教外眞傳海涯遺
傑。結交頭端的別。別別大火焔中轉法輪。三
世如來立地聽
  爲眞修慧禪尼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
來生亦然。恭惟某人慧光所照無垢清淨。修
眞修於無修大覺於無覺者勿此法
擲火
把云
烈火光中轉法輪。三世如來齊證明
  爲増光祐禪尼
自覺本初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名三祕密。恭
惟某人昔稱金華今乃増光。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如是如是。般若大會儼然未散
擲火
把云
百練精金再入爐。散作世間夜明珠
  爲淨縁順公居士
茲惟某人法喜禪悦孝順至道之法積而有
年。末後一句始而到牢關。等間撥轉關棙
火急回首進一歩。進一歩蹤跡。天上
人間何處覓
  爲超然自肯上座
本源自性非眞非俗。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某人還會麽。但辨肯心永絶昇沈。將謂某
人如白玉。燒却看來是黄金
  爲明俊大師
某人英俊之根機頴脱若嚢錐。和雅之志意
春風花滿枝。現成公案非心非擲火
把云
火裡
白額呑大蟲。一朶紅蓮香拂拂
  爲妙芳禪尼
靈山拈一枝。少林開五葉。喚作華竺聯芳
者。有何功徳。若道心華發明者。有何交
。大衆且喜某人總不擲火
把云
烈火光中轉
得身。一任兒孫起家業
  爲無盡用公禪門
某人大用現前不軌則。撃破生死魔軍
翻涅槃淨域。大衆要大丈夫究竟指歸
擧火
顯出火光三昧眞威徳。成林超

  爲眞總禪尼
擧火
把云
最甚深最奇特。見聞不於聲色
恭惟某人不總別等相。無相光中現大人
。即説一切法皆無自性。無自性故無
滅。本來寂靜究竟涅槃。此中尚不
。何況五障乎。蓋非適現今能作此説。乃
至入於過去未來一刹那頃遍於法界。便
無量無邊不可説不可説之諸佛菩薩
此道無二無別。横説竪説塵説刹説熾
然説三世一時説而無間歇者也。噫説説眞
説不召大
衆云
大火焔中好生觀。一朶蓮華
倍芬烈
  爲機叟和尚
佛祖應機敢測順逆。非滅示滅雙樹變易。
歸示不歸履遺一隻。針芥相投處誰不
巨益。恭惟某禪師。六十四年能事畢。忽委
法席。還有超佛越祖分擲火
把云
烈火光
中轉法輪。十方世界現全身
  爲護助善心信女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
來生亦然。諦聽諦聽。若一切智智清淨。若
五障清淨。若貪恚癡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
無斷故。毘盧遮那經云。謂覺自心本來不生
即是成佛而實無覺無成也。如是如是。有
爲無爲畢竟空。畢竟空故無&MT10755;。無&MT10755;
中始&MT10755;句。轉身撞倒丙丁童
  通下火
三世諸佛皆同一舌。歴代祖師更無異説。某
人諦聽諦聽。末後一句七花八裂。尚無
提而可以施設矣。況有業果而若生若滅
擲火
把云
無相亦無相。紅爐一點雪
  爲名嶽譽公禪門
吾宗有名有譽祖。西天四七東土五。總括三
十又三人。出世爲人説何事。爲人不
元字脚。是爲教外別傳旨。恭惟某人住世
四十六年。世事不著分別是之與非。誰是
非。五濁界中何優劣。末後一句七花八烈。尚
菩提而可以施設矣。況有業果而若生
若滅擧火
把云
大衆好生觀好生觀。紅爐焔上
片雪
  爲是巖榮公禪門
六十六年幻身夢宅。興我靈覺何交渉。是
心是佛心佛如如。本來具足三身徳。即今底
又作麽生擲火
把云
烈火光中活路通。十界三千
百億
  爲眞福尼寺正等長老
擧火
把云
諸法本不生。自性離言説。佛未
提心時。除疑天女早已入三昧。只如某人
轉面皮三世。是入三昧耶入
涅槃擲火
把云
紅爐焔裡一朶蓮。遍天遍地香
芬烈
  爲鈍固實大師
理論則本無虚實。事説則似迷悟。既能
恁麽而來。亦合恁麽而去。切惟某人諦聽。轉
身一路莫蹉脚。牢記話頭忘却。諾
諾。快哉。臨危不變。始見眞女丈夫擲火
把云
中敲出金鳳髓。遍界爍破趙州無
  爲宗慈禪尼
新圓寂宗慈大禪尼。慈悲仁讓八旬餘載。幻
身轉一機。夢宅復何愛擲火
把云
風擲火不
力。淨尼多生十九界
  爲見月禪尼
諸識隨縁轉。不本覺心。自覺知現前。眞
性常不動。新圓寂月公禪尼。生滅滅已寂
滅現前。還見眞性常不動麽。不灰飛煙
更滅。楞伽山頂生寶月。大千沙界海中漚。男
女虚相何堪
  爲老母了圓大師
總持無文字。圓明如滿月。亦如妙色蓮。碧
潭清皎潔。仰啓新圓寂佛佛母儀了圓大師
龕前。即今還會老兒某所禀麽良久
然則會
不會都好都好。丙丁童子笑點頭。諸路
盡成寒山道。非但齊資三有去。快哉四恩
一時報

祭文
  祭賛侍者
維永和三年龍集丁已。鞠月丙子朔十五日
庚寅。貴友成之賛公侍者歸寂京之北山。則
囑宗鏡録矣。越念七日壬寅。其訃音始
丹之金阜也。痛哉哀哉。老朽何堪。不
乎作文而祭之。但慟哭而已矣。祖忌前一
日且方蘇息。即就夜分薄表奠茶禮。慘
焉而賦短章。垂泣而告于靈曰。天地豈
覆載。命哉。獨抱大幽愁臍幾度。空
玉拱手胡爲自覆舟。恩愛別離多劫涙。
百千溟渤一浮漚。不宗鏡永明録。林下
悲風奈白頭。重詞曰。哀哉復哀哉。白圭尚
磨。哀哉復哀哉。斯言猶可爲。一甌苦茗
兮其奈永訣何。尚亨
  桂巖居士小祥忌拙偈代祭文
癸酉三月二日。遇于前武州太守桂巖大居
士小祥之辰。預此夕謾綴野語其靈曰。
龐老年深不成。桂巖今復寂無聲。天涯
一樣芳春夕。獨有野僧此情
  祭藺禪子
維應永三年夏五九日。遇于藺禪滿百日忌
哽咽。薄設微供其靈曰。巨靈壁
破華山手。迸出黄河一帶流。藺也玄通名下
義。不目撃雙眸。但父母在家情念何
極。幸昭之察之尚亭
  右亡者雖心於予。病中只授法名
一面而逝矣。痛哉。七十四載老衲某。
泣書于根來寺客軒
  祭阿母養民
維應永七年歳次庚辰。三月日孝子蓮華寺
住持小比丘尼淨禀。恍然如夢而忽見母之
訃音自京而至。哀哉哀哉。奈何奈何。在
絶中而一日又一日。經于十日漸得蘇息
涙而告予曰。來旦正當第二七日。預於
此晩聊設菲供而欲祭于靈。願爲我作
予曰。痛哉。愁人莫愁人。説
愁人殺人。汝爲人子。我同汝。今有
陳。雖然逝去守善大禪尼。於
檀主。於汝爲母儀。予喫荼毒而在
。雖言胡得言耶。汝亦剃染而
無爲。雖哭胡得哭耶。哀哉。養
民伏惟尚亨
  祭妹養民
維應永七年歳次庚辰三月十八日。孤姊愛
道庵主總悦。茲遇圓寂獻珠院養民善禪尼
第三七日忌晨。忝蒙慈愍于佛通寺。即
佛座之側靈設奠而以盡哀焉。嗟嗟
養民胡爲棄我如斯速耶。我之與儞眞俗
殊既是爲姊爲妹。安得昆匪弟乎。
彼同氣同根連理之枝。儞之諸子則我姪。
或男或女猶如金蘭玉樹叢生于庭。將謂我
之與儞早兮晩兮歡之樂之共保八十九十
之遐齡矣。嗚呼命哉。蒼蒼者天。豈思養民
我逝焉。尚亨
  祭芳山春禪尼
哀哉吾姊芳山大禪尼。壽年六十三。乃以
辰五月十一日寂于當庵。越六月二十又
二日。庵之主元猷。謹以香燭茶果庶奠之
而祭于靈以盡姊妹之儀焉。嗚呼古之
今之人生下土雲之浮沫之聚。虚妄
幻質曷恃曷怙。眞常妙心乃堅乃固。愚者永
迷智乃明悟。斯言無玷靈必有取。惟冀再世
法檀度。尚享
  祭天心順公居士
應永九年正月十四日。訃報大檀越天心順
公居士已卜是月七日寂于城之私第。乃
十六日佛通寺住持比丘某。謹備香燭
庶奠之儀。昭告于靈而盡哀悼之禮焉。鳴
呼維山之高維水之遠。顛之與源未
畔。我年八十我心戀戀。一掬微忱如斯奉
獻。鳴乎哀哉。順天之魂豈返。尚亨
  爲養民哀詞
維我&MT60339;老鬂髮霜皤。養民歸寂涙湧金波&MT60339;
哉痛哉。天奈我何。我心匪&MT10755;磨。嗚
咿鳴咿。養民鑒
  祭玄濟禪子
維人之生也樂。人之死也哀。哀哉哀哉。入
般涅槃之一路。杜鵑何意苦相催。一彈指之
頃三關破。掉臂斯人&MT10755;回。重曰。黄梅
時節梅雨霏霏。濟禪先我泊然西歸。殘月老
懷雖所依。一盞清茶爭負靈機。尚亨

佛祖讃
  釋迦
昔有跛脚者。去住持雲門。道箇乾屎橛。莫
是此尊。吽
  文殊六首
髮雙肩經兩手。深藏半身度人

手中持經卷。獅背示童容。昔日臺山路。今
朝普甲峯。金色世界裏。何處不相逢
甲山
六耳同謀機不密。果然七佛以爲師。非
却吹毛利。鈍殺咬人師子兒均提童子于闐
王侍立左右
利劍絶諸戲。經卷詮無字。歸命騎金毛。大
聖根本智。誰知七佛師。示現童子姿。何處
此處。何時非此時。緑髮童眞月。半身草
衣秋。持經滅題目。活却數墨流
  觀音十一首
夢中非實事。覺後豈迷心。時人何不悟。南
無觀世音
𥡴首大悲千手眼。不舊里又旋來。日光
地藏含歡喜。三嵨明神笑滿豫州
三島
性海無風波自湧。補陀巖上月孤圓。良哉
時復洒甘露。炳現慈容一葉蓮
面觀空。能施無畏。大慈大悲。法應

水懸千尺絲。山積萬層翠。無刹不身。神
通亦如
初於聞中流亡所。是爲聞思修
三摩地。亦名爲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矣哉」
寶冠峨峨但觀懸水。豈諦實入流亡所。
是故應頂禮而已
大悲觀世音。慈容擎一指。寥寥天地間。清風
生不
頭上湧出十一面。聞薫三昧妙通神。念珠
寶杖瓶蓮外。若木高擎大日輪
水有術必看其瀾。慈眼所照二無兩般
寶冠峨峨宴坐盤陀。入流亡所停苦海波
  地藏
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乃至法藏者即此尊是也。當知受佛叮囑
衆生。今世後世能引導。若有狐疑不信
。江南江北問王老
  不動
最極之&MT10755;最初。不隨順者足袪除。良哉
劍索奮威力。但入衆生心想
  北野天神
大悲誓願中。令一切滿願。梵音海潮音。救
世悉安寧
繄從本垂跡則。立天滿大自在天神號。梅
兮萬里飛宰府。松兮一夜生北野。維本維
跡雖異。利生利物是一。良哉觀世音
十一面圓通大士。和其光之天神。陰陽
實是不測。飛梅萬里早回
慈悲跡或西或北。梅之與松顯本靈徳
  布袋四首
前身後身求名布袋。拄杖頭邊兩賽一彩
布袋拄杖。坐睡等箇人。多少閑妄想」
只這長丁子。原本是慈氏。隨汝所欲心。名相
同耳
袋杖恒隨身。放憨憨不徹。笑等箇人來。家
風早漏泄
  寒山
本稱七佛師跡號寒山子。愍物迷自心。勞
我標月指
  拾得
普賢愧不賢。改頭又換面。欲拾得心。常
自舒經卷
  達磨八首
則語撞倒梁王。抽身蹈蘆過江。神機不
脚跟底。少室峯前建法幢。建法幢兮立
。芳焔東流貫扶桑。處處日下神林刹。金
碧交光玉琳琅。何獨片岡墳上土。埋沒未
破天荒。安得醒班鳩睡。喝。彩興復正覺
場。依舊闡揚西來意。自他邪執起膏肓
西來十萬里程意。脚跟點地不地。唯有
無文下總持。識破眞實自己耳
香至國王第三子。赤縣神州第一機。非
而能三一。片岡山下復留
心宗別傳此土西天。欲足跡十萬八千
半身
少林鼻祖面目易識。淡墨全身全身淡墨
眼如點漆口似弓。正觀風相教外立
香至國王子。以心傳心祖。爲坐爲立耶。開
口即差互
會閑電出雙晴。梁魏山河坐見太平

  六祖
脚後跟。演出壇經在。夜半傳衣盂。正
第六代
南頓自此挾春雷。天下心宗日光彩
  臨濟
滅後數百餘歳。弱水三萬里外。潜蹤纔露
。未免喫我捉敗。賊賊。欲濟北正宗。莫
兒孫逆罪
  趙州
趙州住世百餘歳。滅後至今猶有靈。遺下
七斤衫一領。隨風何處不飄零
  大覺禪師鏡像
𥡴首大覺師。即是觀自在。火坃變成池。示
現鏡像
  玉林禪師元翁嗣
是父是母其儀不忒。玉林一枝愈顯佛徳
  普明國師
頷下眉兮頂門眼。大日月輪破群昏。全是不
是猶&MT10769;測。鳳林吒之那堪論。幸希延禪延
命去。待得再興於世。乞一言
靈山而則笑花。少林而能分髓。王者軌範
古今。唯我金剛大士耳
  特峯和尚六首
萬斛之舟杯水何載。間世之師片讃何迨。太
山北斗昭乎萬代。特峯巍巍如宸如岱。瞻
之仰之兒孫有
偉貌風霜凛。未甞磨碌甎。免其竹箆者。劈
面喫麁拳
龍淵水兮東入海。起波瀾兮潤無邊。以
毛端盡酌取。萬松山下湧甘泉
住山所得慧日昌昌。全提祖令佛也&MT10769;當。放
過一著荆棘聯芳。何患&T072811;礫盡爲夜光。𥡴
首教外宗主。實是季世寶幢
跨日邊。峻極于天。佛也在後。誰敢爭
先。欲其故。且待驢年
是拳箆不觸。莊嚴佛國群生。萬松
翠横山頂。慧日増輝致太平
特地乾坤前三三。斬新日月後三三。有
兮有是子。萬松千古興雲岩
釋迦後彌勒前。三尺箆執化權。激起臨濟
正派。光顯佛國眞傳。魔軍倒退三千里。花
雨繽紛九五天。成寶坊而僧舍歴歴。助
而王道平平。清風明月兮自家底現成底。
擧手動足兮如來禪祖師禪。夫之謂慧日開
山特峯和尚叢林砥柱覺海舟船者耶 彌
公菴主持師尊像特來乞語。故云爾也。庚
午佛生日
  無文和尚二首
毘盧正印妙無文。方廣開山亦復然。影像却
成眞面目。如來禪盍祖師禪
乾坤宇宙間。萬物本同根。無文大和尚。𥡴
首入斯門
  清源和尚梅溪嗣青
松開山
梅溪即我同庚友。其子源公始看眞。長別二
惜。青松不世波塵
  佛通禪師
或順或逆。不軌則。横拈白拂。佛也&MT10769;測」
徳雲不妙峯頂。瞻仰何曾暫得停。三尺
黒蛇呑佛祖。有時一喝走雷霆
  元翁和尚佛國嗣慧
日開山
赤肉團上懸崖絶壁。無位眞人去留&MT10769;測。至
尊尊之諡曰佛徳。賢孫奉請開豁慧日。𥡴
首龍淵水東流。激起雲岩光飾
  透關和尚道雄居士
請二首
自覺本初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名三祕密。賛
曰。國清透關永留影像。則爲開山之第一
。高弟道雄示眞實相。令芳於千萬
。吽吽
攔不住掉臂行。絶方所縱横
  龍田和尚
隱溪開山龍田和尚。予乃知師最久矣。偉哉
假使天雨金剛山。不其一毛者。乃師
之太定也
  定山和尚普應圓
融禪師
扶桑若木慧日光輝。圓融無際普應群機
  文仲和尚太清嗣
夫興太清之一派。開景雲之洪基。可謂華
國之老文仲。季世之伯禪師矣
  中峯和尚
佛出世。號師子吼。𥡴首有分。那堪

起趙州無。嚇殺赤鬚胡。呑却高峯月。滿
懷夜明珠
  休翁和尚
大休大歇。無易無&MT10769;。離含元殿。何有

  春山和尚
安國兮試闊歩。挾雷霆以播喜聲。春山
春色&MT10755;老。群英繼踵致太平
  竺堂和尚
曾居萬壽頂。單提破沙盆。夫謂之少林巨
擘棲賢開山嶽聾直下海駭孫者矣
  越溪禪師永源寂室嗣二
首退藏開基
汾州苦寒地。六人成大器。夫永源門下。何
乎屈指。評曰。針芥之相投。實如師之際
遇而深入玄奧者。百世而一二耳。豈

是耆闍崛。亦非嵩少林。退藏面壁意。超
越古來今
  靈仲和尚四首
一滴松源甘露味。眞常流注潤無邊。與
&T056123;千里膠漆相投五十年
五十年前兮南禪寺裏。今日相望數百餘里。
間不髮兮一心一意。憐我孤獨世間無
比兮。唯此曹源和尚而已矣塔號
曹源
蘭生幽谷底。還有蕙同芳。不師回顧。誰
人憐老蒼
皇天無私惟徳冥資。導師方便理存隨宜。黒
蛇握殺現大慈悲。銅頭鐵額齊竪降旗
  壽山和尚
師諱斗南字曰壽山。實是僧中巨擘。焉非
窟明機。所以傑出一方心自徹。不他家
第二機者也
  常光國師二首
昔則弘範三界佛轉輪。今作一國之師
提正因。本也跡也超諸有。兒兮孫兮億萬

金剛大士非妄非眞。常光三世平等智身
  先覺禪師天龍開
山嗣
南嶽天台是何尊者。濕跡禪流揚祖風
五十年前予亦何幸。或東或西得獲隨從。今
遺像重獲蒙。夫謂之國師眞子天福
中興。乃稱名千古之主翁者也
  徳海和尚
臨濟正統法窟洪基。龍生龍子鳳生鳳兒
夫謂之任持大寶徳海禪師者也
  知菴禪師寂室嗣
二首
中國法窟開永聖基。龍生龍子鳳生鳳兒
夫謂之祥雲之的孫知菴周禪師者也
飯高山下藏裏摩尼。古矣今矣無人得之。不
可得中只麽得。唯此知菴老禪師
  石室和尚古林嗣
一派横川東入海。金剛幢下且回旋。爾時龍
象除師外。更有何人的傳
  絶海和尚天龍國
師嗣
三玄三要該不著。五位君臣豈能呑。光焔
萬丈照今古。鎭海明珠只一丸
  古劍和尚天龍國
師嗣
一喝臨時提三尺。驚殺大毘盧天下。將謂
胡鬚赤更有赤鬚胡。何妨聲喧中華。千古
徳重蓬壺
  碧潭和尚天龍國師嗣曰
宗鏡禪師
碧潭宗鏡裏。面目自分明。若論本與影。日
午打三更
  鹿苑院殿
西天摩詰東土相國。前身後身其儀不
  華巖居士
昔之摩詰今之老龐。外現聲聞内菩薩。助
王化而弘祖宗
  秀山居士
丹州人事右谷居住。秀山椿公者則間世大
丈夫也。語其武略百戰功高而不正因
其誠心志剃染而爲法檀度。驗其所
作所爲果能若斯者。不眞大士耶。故
佛語賛曰。藏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長
時積福智。喩如淨滿月
  二親位牌
先考先妣三四四三。宛轉十二地北天南
  明俊大師
阿閦佛國少林一枝。不再見大總持
  元猷大師
見阿閦。正眼三業平等大我。盡虚空以
道場。遍法界以爲法座。夫謂之靈照開
山雪溪猷大師。繁興永處那伽。密付承
者也

自讃
  佛通寺常住
佛通老漢金剛印。活却膏肓必死人。吾得
氈如掌許。白頭免&MT01617;
  安久禪人請
這無出闊不針箚。喚作影兮水合水。呼
眞兮金博金。久禪久禪抛却好。抛不
任持以久留
  清唯侍者圖圓相請
有身非覺體。無相即眞形。本質影像丹青
外。我面目兮太分明。唯侍者還會麽。諾諾
  眞知侍者請
乃祖乃翁天瑞圓伊。迷途津梁間世師資。知
侍者莫吾家杓柄。爲祝
  慧統侍者請
元幸是性無二。何必區區事指南。誰識
鳥窠知此意。能教侍者罷咨參
  妙育知客請
言斯老漢。無道亦無伴。幸得育春岩
蔕桑楡暖
  玄胤藏主請
世事悠悠不林丘。怪哉者老牛也解
風流。放出仰山第二頭。壓倒雲門六不收
百雜碎鐵團欒。提起依然破沙盆
  周竹侍者請
無知是我知。無得是我得。咦無孔鐵鎚。其儀
&MT10755;
  禪慶侍者請
猶吾禪子。更無第二。天知地知。慶而已矣
  東光寺請
壯主經藏字。中領&T047368;白耳。二
處金山各有縁。五八春秋丹穴裏。七十四歳
三月初。編蒲暫寓根來寺。夏末南登安良
。問訊特地無盡意。相與腰鎌復肩鋤。重
弘法舊基址。起小禪菴龍門。一生能
事悉圓備。且道圓備箇什麽。愚&MT06279;而又愚世

  知洞監寺請壽牌
此非餘亦有亦無。天上明月海底珊瑚
  自讃臥牛
歳次丙辰&MT90181;月念九。一箇臥牛是非未窮。
下屠刀包丁拱手。鞭之不動我亦杜口。
時節到來當奔走。等芳草耳何必長久。

淵默雷轟摩竭儀。金剛王寶觜盧都。若人要
本來面。額有圓珠知也無
叢林今日誇英雄。十箇五雙文字禪。我亦
&MT06279;&T047368;後。只是一箇及愚中
  源秀知客請
李杜好文章。蓮塘一塊薑。秀知客知不。莫
錯商量
  許瑣藏主請圓相中
半身
水銀無假阿魏無眞。大圓鏡裏且露半身
  知有侍者請
拄杖拂子。披赤黄袈裟。且欲
。咄
  聖勤菴主請
東土達磨西天釋迦。傳燈相續虎兒一家
  正日菴主請草坐
百草裏從埋沒。不是咬人獅。亦非
。做得松源下孫。滅却自心之佛。吽
  聖崗禪人請二首
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取之用之。隨處養拙」
拂愚中叟。解師子吼。赤土一場光。笑
破千歳口
  安寧禪人請
枇杷葉親驢耳。寧投我取師禮。相去者雖
些不三五歩
  眞孝禪人請
彌勤唯一身。文殊離二相。何必愚中叟。非
本而影像。不時人行處。行。頭上華髮三
千丈
  道顗禪人請
玄讃曰。眞理本無。此事有何所以。能爲説
示皆不虚也。然則我此半身幻相亦復非實。
虚非如非異也。一任顗禪人瞻仰
  聖具禪人請半身圖
七十四歳宗説不通。至竟做得半箇愚中
  行元禪人請
達磨不禪。吾何颺碌甎。尚非威音後。況
乎未生前
元兮元兮。如信我杜口。更須三十年
  宜紹禪人請
眞理出教外。理則作何顏。香嚴撃著竹。回
首望潙山
  紹堅禪人請
眞非妄。妙在丹青。一靈皮袋。皮袋一

莫怪這村僧。村而又村。三十年後。必通人
之有言。㘞
  唯一禪人請
迹極歸本。自然道理。非本非影。咄。是甚
麽。李李羅羅羅李
  淨覺禪人請
宗説不通。妄想無窮。名詮自性。故號

  易從禪人請圓相中
全是全不是。世間誰似儞。藏身北斗邊。現
影月宮裏
  安泰禪人請
夙縁所追爲師爲資。師資之道理合恁麽
泰禪恃愚有甚不可。譬如光師尊達磨。㘞
  元榮禪人請
愚中之愚莫斯愚。所以超越高安大愚
  伊周禪人請
愚中老漢有年無徳。色裏膠青非三非
  是心禪人請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會麽。咄咄咄咄
  自徳禪人請圓相中
半身
大圓鏡裏。影現半身。八旬有五。坐爲一春
  安省禪人請圓相中
半身
兩鏡相照何有影像。這僧喚作愚中。一
大家妄想
  安充禪人請松下燒香
宴坐像
手結定印一爐香。近聽松風遠看山色
這般無比鈍物老。付與安充禪子
  本住禪人請時師年
八十四
東海烏賊成白頭蟲。若比李耳。四歳老童
手握竹箆。宗説蒙蒙
  安總禪人請
大空不死句。譬喩不喩。有之眼還聾。無
之耳還瞽。總權管爾既爲我兒。合當快薦
。吽
  從潤禪人請
怪哉這老漢。且問因何事。左手按拳頭。右
手竪拂子。答曰。我是天瑞孫。欲
耳。然則正好。付潤禪力處堪供養儞
  永可禪人請
持三戒常轉法輪。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徳聞禪人請
葫蘆偏小酸亦不錯。衡門之下得成斯趣。叉
手當胸口持無
  俊育禪人請
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南山雲起北山雨。咄也。
何妨將錯就錯。雲從龍風從虎兮。咄咄
  良清禪人請
日日大好日。年年大好年。更無一事不
。總是我家拄杖邊
  徳元禪人請
心佛衆生無差別。我曾不這保社。休
本質并影像。莫似也不似也
  玄貴禪人請
赤肉團上麻三斤。無位眞人乾屎橛。是同是
別。咄咄
  中照禪人請
形興未質名起未名。形名之外月白風清
  安慶禪人請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一十百千遇㘞則已。故
號爲儞慶禪。試下一字
  壽牌
愚兮樂愚。故岩下日成趣。雖半錢活。能
歴劫富
  道元禪人請圓相中半
身二首
雞足山逈無隣。第二月裏且現半身
八旬有二成何麽事。不虚懷宗本
  淨中侍者請
少壯同體。百齡一質。本兮影兮。無變易
  妙存禪人請壽牌
竹馬相爭處。桃花幾度春。不疑之一句。付
輥毬人
  總悦藏主請比丘尼
禪道佛法一無所能。做得雲水半箇閑僧
  總眞大師請
鐵面三角眼。到處得人憎。不敢露全體。何
祖燈
  淨早大師請
這鈍物老則老矣。鬢髮如霜。拈起竹箆
背觸。披著田衣短長。秦時&T051304;
漢代土墼。故則故矣。何足收藏。然幸得
性菴之寶愛。其餘任他著相而抑揚
  將禀大師請
三尺箆威動坤維。擧隻脚隻脚。辨
得龍蛇眼似眉㘞。有巴鼻巴鼻。一
時人復生
  淨音大師請
却五臺蒸飯債。仁田一夏坐桃林。秋風
歸路半帆耳。依舊眞鍮不
  理實大師請
愚中無天姿。做得善人資。左轉右轉意。付
與鐵磨
  淨信信女請
廬山五老峯。天台南嶽豈能窮。十年
駐錫金鼈背。曰曰趣齋沙竭宮
  淨觀禪尼請
佛祖邊事不言説。握内黒蛇也解
  淨順禪尼請
寒岩幽谷占爲白屋。拈黒竹箆意在黄獨
  光壽居士請圖坐松下
&MT90190;
&MT90190;毎與食。渠亦善知恩。不寒岩上。護
我坐松根
  運勝居士請
山間明月江上清風。開無盡藏受用何窮
  善遇居士請圖相中毛
呂修理亮
唯一明亮分作六和。欲金牛鬢毛皤皤
  威光居士請
龜毛白拂整宗綱。家醜那堪外揚。莫
一雙三角眼。見人曾未禪床
  中道居士請
佛性種子兮。曾下心田中。漸増而茂好成熟
而大同。西也好兮東也好。何妨隨處立

  慈山居士請
本質非眞。影像豈妄。初祖傳衣。我受

  信元居士請藝州生
口島人
生口島中豁開蓬戸。安置此僧正得其所
  心智居士請
怪哉這老漢。按拳提拂子。逢人且説三分
。鐵牛敲出黄金髓。是是喩如起一枝
。箇中事付箇中士
  覺本居士請
怪哉見我身者聞我名者。吐諸邪氣自悟
本空。未審我在那裏。咄
  圓相中半身
少小出家今老大。其中利害不陳。近來
聊得成私曲。一盞清茶也可
無相三昧形如月輪。愚中於裏即現半身
達磨面壁何必全身。吽吽
智非道本故。眞樂在愚中。不三祇劫。宗
説一時空
  理明喝食請
箇老古錐端的是誰。喚作愚中則爲舊知
  妙聞禪人請
我識得儞本非影。雖世縁常如
。付與妙聞禪子兮。任身命兮恭敬
  定善禪人請
手結定印。守口如瓶。草鞋脱下。拄杖只寧
  宗順居士請
教内教外握土成金。愚中添些氣力。空裏
出鳳林。㘞一聲罷自摩頂。接響付囑順
天心
  淨智大師請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徳不世求
㘞咄咄咄。若欲眞功徳。問取淨智大師
佛徳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録卷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