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義檢幽集 (No. 2300_ 澄禪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悟不由於方等理。但以眼膜妄見花耳
言龍燭者。宋元嘉十年竺道生移虎丘山。
其年夏靑圓寺佛殿龍升于天。光影四壁。因
改寺名號曰龍光。時人欺曰。龍既已去。生
必行矣。今借此事喩大乘也
裏書云
  中論疏記云。疏第一迦毘羅人所計。六根
通是色法。則用五塵成五大。五大造五
根。五塵成五大者。色塵成火。聲塵成空
大。香塵成地大。味塵成水大。觸塵成風
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
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風大
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
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意根亦攝心
平等根。解此有多義。一者明五大五根
有精氣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云心平
等根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
識通縁六根六塵。故云心平等根也 百
論疏云。偏造是迦毘羅義。遍造是優樓迦
義。智度論云。以是僧佉經廣説 述義
云。謂地水等者。數人云。聲非果報。以間
斷故。所以五塵之中但取四塵。不取聲
 中論疏第五云。成實明十四種色
爲色陰。五根五塵及以四大。毘曇以四大
是實故屬觸塵。成實觸是實法。四大是假
法。故離之也中論疏記中仙光云。毘曇
人云等者。何故不取聲。答。數人云。聲
非果報以間断故。所以不取 義章之
五陰義云。色等五塵成實唯報。毘曇法中。
聲入一種一向非報 又云。成實論中。唯
論靑黄赤白黑等諸雜之色以爲色塵。自
餘一切煙雲塵霧方圓長等皆是假色。法
入取收。非是一色入。光影明闇。於彼宗
中隨其色相靑黄赤等諸色所攝。若後廣
論色乃無量 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三
  永享四年壬子五月四於東大寺東室令
書寫之畢仰願生生世世佛法結縁心心念
念增進佛道矣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四
玄。依論徴者。徴陟陵反。釋氏曰兆也審也明
也檢也
玄。法華云亦不親近小乘三藏學者。義疏曰。
所言三藏者凡有三種。一者小乘三藏。二者
大乘自有三藏。如攝大乘論説。三者大小合
論三藏謂聲聞藏縁覺藏菩薩藏。有人言。華
嚴等爲大乘慧藏。決定毘尼經爲大乘毘
尼藏。地持論等爲大乘阿毘曇藏。今謂。大乘
經中自應有三藏。不應別論也。今言小乘
三藏者。欲簡餘二種三藏也 言恐大
照未圓小法容染等者。疏曰。始行菩薩大乘
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智形宜隔行止勿

  裏書云
三藏名限小乘事
義章三藏義云。明其大小有無之義。通而
爲論。大小皆具。小乘三者。四阿含等是修
多羅。五部戒律是其毘尼。毘婆沙等是阿
毘曇。大乘三者。華嚴經等是修多羅。清淨
毘尼等是其毘尼。大智論等是阿毘曇。若
別論之。小乘具三。大乘不具。何以得知。
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難於王舍城
結集三藏。爲聲聞藏 准檢斯文。定知
小乘備明三藏。大乘不論。何故如是。此
就如來本教故爾。如來所化小乘衆生鈍
根難悟。聞説經律不能廣解。是故如來
重以毘曇分別開示。方能悟入。故有三
藏。如來所化大乘衆生利根易悟。聞經
律即能深解。不假如來重以毘曇分別
解釋。是故不具。以不具故不説三藏。其
猶大乘九部經中無論義經。與此相似文
義章第一云。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
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文殊
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爲菩薩藏文華
玄略述第二云。師子鎧自言。正論三藏
中實義故。亦是小乘論。其論大小利業品
云。檀等六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名爲大
乘。乃是傍明大乘末學之者不識別故。
妄爲大乘。龍有蛇之一鱗不可爲蛇。駑
有驥之一毛誰謂爲驥。以此而言。不應
以其少分之言而證大乘也已上
裏書
竝探四阿含者。長增中雜是爲阿含。阿含
此翻法歸。謂衆生所歸也。發揮曰。阿含者
秦言法歸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譬猶
巨海百川所歸也。然而四含所明其義各別。
長阿含破邪顯正。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中
阿含明善惡業性。雜阿含明生死界繋
  裏書云
法華論疏中云。阿含者。釋道安云。阿含名
爲趣無。説一切法皆趣畢竟空法。故名
趣無。僧肇云。阿含名爲法歸甚深。爲萬
善藏空法所歸。然阿含正是外國敎。名通
大小。四阿含等爲小也。涅槃云方等阿
含。此即大也。華玄略述第三末 云。四阿含
者正言阿笈摩。此云敎也傳也。佛爲諸
天世人隨時説法。集爲增一阿含。是勸
化人所習。爲利根衆生説諸深義。名中
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説種種隨禪法。是
雜阿含。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
 十地義記第一云。阿含是其中國之
言。此名淨教 鏡水抄第五云。阿含者
舊梵語也。新云笈摩。此云淨教。亦云傳
教。從眞淨法界中流出。故云淨教。上古
諸佛展轉來。故言傳教文
玄竟無方等者。淨名玄曰。方廣即衆經之通
稱。諸大乘經皆云方等。亦名方廣
玄有條例第四者。條謂條別。例謂類例。大
別而各有流類。故云有條例。釋義有條
例。不應相濫。即此意也
玄故大乘經初有小乘衆等者。大論第四云。
問曰。何以故大乘經初菩薩衆聲聞衆兩説。
聲聞經初獨説比丘衆。不説菩薩衆。答曰。
欲辨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狹
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爲。佛乘益一
切。復次聲聞乘多説衆生空。佛乘説衆生空
法空。如是等種種分別三乘。分別説是二
道故。摩訶衍經聲聞衆菩薩衆兩説 問曰。
如聲聞經初但説比丘衆。摩訶衍經初何以
不但説菩薩衆。答曰。摩訶衍廣大。諸道諸
乘皆入摩訶衍。聲聞乘狹小不受摩訶衍。
譬如恒河不受大海以其狹小故。大海能
受衆流以其廣大故。摩訶衍法亦如是。義
疏曰。有無門者。龍樹云。小乘經初無菩薩
衆大乘經初具大小兩衆。然斯言未盡。諸
大乘經凡有四句。 一但有菩薩衆無聲聞
衆。如華嚴七會。二但有聲聞衆無菩薩衆。
如金剛般若。三具有二衆。即如此經。四倶
無二衆。如金光明經。何故俱無耶。答。釋迦
于時獨在鷲山三昧正受。未有衆集故無
同聞。信相感夢。明旦始與大衆來至佛所

玄。與大品明四諦平等義既無異者。謂苦集
滅道以爲四諦。苦謂逼惱爲義。集者招集
牽後義。滅離有爲相續義。亦是已有還無
義。道謂能通義。通至於滅。審實不虛故名
爲諦。又能生不顚倒實解。故名爲諦也。
但四諦有二種一有量。二無量。三界苦果
名苦諦。感三界苦業煩惱名集諦。無爲
涅槃名滅諦。治此煩惱名道諦。此有量
也。次無量四諦者。二生死爲苦。五住爲集。
滅二死五住爲滅。治此五住惑眞解爲道
諦也。而量無量復名作無作者。有量之後
猶有所作。如分段苦後更有變易苦可觀
名爲有作。變易苦後無復餘苦可觀故名
無作。餘三亦爾今對小乘四諦生滅觀不平
等。大乘觀不生滅。故云四諦平等。故譬喩
品疏曰。五衆之生滅者經曰。昔於波羅奈轉
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
五衆之
生滅
古經爲立陰。釋道安師云應云五陰。
非是立也。羅什晩翻皆云五衆。以五法和
聚義稱五衆。又一一陰法各有多衆。故云
衆也。雜心云積聚是陰義。即是羅什意也。
生滅者通目四諦也。苦爲所生集爲能生。
斯即五陰生也。滅者即五陰滅。道爲能滅。故
生目苦集。滅據滅道。言約義周 巧説之謂
也。今復轉無上下經曰。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
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云云
第二對昔小歎今大也
問。何故大品思益涅槃法華皆擧昔教歎耶。
答。衆經竝是舉小對大歎。故知諸大乘經
顯道無二。不得作五時四宗之釋也。問。
云何擧小歎大耶。答。昔明五衆既是生滅。
今明五衆即不生不滅。不生故非苦集。不滅
故非滅道。故名一實諦。即無生滅觀也。二
乘既是四諦名生滅觀。問。何以知此經明
五衆不生不滅。答。前文既明昔教説五衆是
生滅。即知今教明五衆不生不滅。故方便品
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中論云。爲聲
聞人説十二因縁是生滅。爲菩薩説十二
因縁不生不滅。故大小二乘有生滅無生滅
二觀義也。問。無量四聖諦亦有生滅。何
得言小乘作生滅觀耶。答。菩薩了無量四
諦亦本來不生滅。故云無明體性本自不有。
妄想因縁和合而生。既言妄想因縁而生故
有。集爲能生苦爲所生。此即是無生滅生
滅。雖生滅不生滅也。故與二乘不同。問。何
故聞一乘及受記而言五衆生滅耶。答。此
領開方便門顯眞實義。昔明五衆生滅者。
此是方便説耳。今知五衆不生不滅。者。乃是
眞實説耳。以昔見五衆是生滅故。守小
迷大。今知本不生滅即改二執。問。諸大乘
經亦明五衆是生滅。故經云諸行無常是生
滅。何得言五衆生滅是小乘耶。答。智度論
明四悉檀通十二部經八萬法藏。言五衆生
滅者。對治悉檀耳。若第一義悉檀。即説五
衆不生不滅。若悟第一義悉檀則生實觀。
實觀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法即是一
乘。是故説五衆不生不滅也
中觀論四諦品疏曰。問。論主有四諦不耶。
答。論主不曾有四。亦不曾無四。亦四不四。
非四非不四。故法品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
語斷也。問。論主既不曾有四不四。何故經
説有四諦。答。雖非四不四。爲衆生方便
説四不四。故下偈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
説法。大品云。二諦中衆生雖不可得。菩薩
住二諦中。爲衆生説法。論釋云。爲著有
者説空。爲著空者説有。今亦爾。爲著有
四者説無有四。爲著無四者明有四諦。
至論諸法未曾四不四也
問。成論亦明四諦平等耶。答。中論涅槃品
疏曰。又成論者云四諦平等即是涅槃。大品
盛有此説。故上明四諦空。即謂空是涅槃。
是故今品具明四句竝非涅槃。何得以空
爲涅槃耶。准此成論既辨二空明四諦平
等。故與大品不異。故今難云。成實論文盛
辨二空。與大品明四諦平等。義既無異也
裏書云
  成實論一滅諦事。成實論第十三立假名
品云。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爲滅諦。謂假
名心法心空心。問曰。云何滅此三心。答
曰。假名心或以多門因縁智滅。或以思
惟因縁智滅。法心在暖法中以空智滅。
空心入滅盡定滅。若入無餘泥洹。斷相
續時滅 中論疏第十云。成論師云。有餘
滅二心。無餘滅空心。故滅三心名滅諦
 同疏記第八 云。言成論師云等者。
述義解云。有餘滅二心者。有餘涅槃時
滅假實二心也。無餘滅空心者無餘涅
槃時滅無漏智。以灰身滅智故。今案。聰
法師成論章第四云。滅三種心名爲滅
諦。又云。一明三心滅。論言爲心滅滅諦。
謂假名心法心空心。一等四執。執爲我心
名假名。或執實法五陰心名實法。或縁
泥洹心名爲空心。二或是所治。空心爲
能治。所治是因患。能治是果患。故對擧三
心以明滅諦。准之可知
四諦平等事。四論玄第十成壞義云。論師
釋論宗有二家義。一者法雲格法師釋
此論宗。雖辨四諦爲宗。而四諦有二種。
一方便假名四諦。二正觀平等四諦。今此
論正。用平等四諦爲宗。類如涅槃經。
雖雙明因果而用果當其宗矣。今論亦
爾。具明二種四諦。正用空平等四諦爲
其宗。故法師云。論主以四諦平等爲本。
言迹中不顯也 二者今諸大德竝云。方
便假有四諦爲論宗也。故阿含經雖明彌
勒成佛記。而未説菩薩行故。今此經廣
明菩薩行。故知初教未明大乘菩薩行。
故方便四諦爲宗也。問。此論見四諦平
等得道。何不以空平等四諦爲宗耶。答。
彼舊云。非無此義。但非三藏教意。論主
正申初教也。故論主造論大意自明言。正
解三藏中實義故正申初教。初教既以
方便四諦爲宗。故論宗還以方便四諦
爲宗。而論滅諦聚中云唯見一諦得道。此
意破毘曇一枝義。非論之正宗也略抄 中
論疏第十云。成論者云。四諦平等即是涅
槃。大品盛有此説 同述義下云。大品
盛有此説者。彼經第三十八卷末。佛言。
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我説即是涅
 同疏記第八 云。聰章初卷云。第
一大意者。佛説四諦。蓋是法輪之始。化
聲聞法凡有二意。一逼引要門。二入空勝
詮。此有近遠。遠者爲除三惑先調其心。
近者令四諦平等入第一義空也。令四諦
平等者即有兩義。一從苦諦入空。謂以
無常等拆法作不有不無觀。則入第一
義空。四諦一時平等。二者相待入空。謂苦
不自生由集而有。既無自性苦則非苦。
苦既非眞集則不有。苦除爲滅。苦既不
實滅則爲空。由滅空故道亦不眞。如此
相待觀門入第一義空。准之可悉 大
品經第二十九差別品云。佛告須菩提。非
苦聖諦得度亦非苦智。乃至非道聖諦得
度亦非道智。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
我説即是涅槃。不以苦聖諦不以集滅
道聖諦。不以苦智不以集滅道智得涅
槃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行等是四聖諦平
等相。須菩提。若無苦無苦智。無集無集
智。無滅無滅智。無道無道智。是名四聖
諦平等相。復次須菩提。是四聖諦如不異
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有佛無佛法相
常住。爲不誑不失故已上
裏書
玄。一者小乘拆法明空者。述義曰。以慧分拆
知人法二空。既五陰和合成人。爲色陰是
人耶。爲受陰是人耶。如此推求都無有
人。乃知人空。其知法空者如細色成麁
色刹那成念。麁色無自體故空。刹那成念
亦如此。求六十刹那爲一念。故得知法
空。所以聲聞觀因成假。縁覺觀相續假也
已上
問。細色既存。刹那猶在。何名法空。答。苦無
常等互相縁集故。細色等亦空。又成論曰。
滅三種心名爲滅諦。謂假名心準論假名有
二。一者假人。
二者假法。執此
名故名假名心。
實法心謂五陰細相名色二法。
執此爲實名實名實法心
即能空
智體也
問。云何滅此三心。答。假名心或
以多門因縁智滅。或以思惟因縁智滅。實
法心在煗等位。以空智滅。空心入無餘涅
樂斷相續時滅。中論疏曰。成論師云。有餘
滅二心。無餘滅空心。故滅三心名滅諦
玄。三者小乘但明於空未説不空等者。中論
疏曰。五者小乘人但見虚妄不生。不見中
道佛性無生。故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行
中道。大乘則異之見虚妄不生。又見中道
佛性無生也。謂二乘但見生死空。不見大
涅槃不空。故云但見等
言故涅槃經云等者。彼具文曰。智者見空
及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見
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爲
佛性。聲聞縁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以是
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
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問。中道佛
性者其相云何。答。涅槃經曰。佛性者名第一
義空。第一義空者名爲智慧。所言空者不
見空與不空。祖師釋曰。以第一義空爲佛
性。此第一義即是正觀。正觀能盡一切斷常
虚妄。故名空。若有一毫虚妄不盡此即不
空。正觀即不生。以能盡一切煩惱轉倒故
正觀即生。故名第一義空。此第一義空即是
佛性。此是以空爲佛性。又是離義。又涅槃
果果性。言第一義空名爲智慧者。以正觀
盡煩惱虚妄故。即名爲智慧。是以有爲佛
性。又是得義。又菩提果性。此兩句相成。以
智慧淨照故斷常虚妄即空。亦以虚妄煩惱
盡故智慧方淨照也。煩惱等本未曾生今即
無滅。以本無生故不見不空。以今亦無滅
故不見空。故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也。
非空非不空故名爲第一義空。智慧亦爾。
不見智與不智名爲智慧
裏書云
  涅槃經第二十五師子吼品云。智者見空
及不空 涅槃疏第十六云。若是見空
見不空。此是正名爲中道。若但見空不
見不空。此則偏故不名中道。若餘時以
兩非爲中道。今明此猶是偏。兩非對兩
是。今時兩非者則是偏。非是中道。今此中
明中者。空有具足故是中。但有空而無
有故是偏。偏故不行中道。不行中道故
不見佛性。乃至我無我兩皆爾已上
裏書
玄。四者小乘名爲但空謂但住於空等者。智
論三十七曰。空相應有二種。一但空。二不
可得空。以但空墮二乘地。以不可得空空
亦不可得。即無處可墮。復有二種空。一者
無方便空堕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無
所堕。直至阿耨菩提
裏書云
  大品疏第三云。不可得空者是無所得空
 大乘玄二智義云。二乘不知空亦復
空。以空爲妙極故名但空。所以證空菩
薩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
能渉有。故名爲權 又云。問。於空無
著。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乘入空
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薩
入空既無可存。又即能渉有。故名不證。
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
空。菩薩不證。答。二乘以空爲妙極。依
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以空爲妙極。
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無依故
能不證。如大品云。行亦不受等 大品遊
意云。一往開者。小乘是但。大乘是不但。何
者。小乘是爲淺行人説四諦因果法門。
名爲但也。大教爲大士開不住法門。以
示諸法無迹。爲不但也已上
裏書
玄。格優降第七等者。智論三十七曰。舍利弗
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脱故與諸佛菩薩等。
而佛不聽。譬如以毛孔之空與虚空等。淨
名玄云。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薩得空
廣遍如十方空。問。空有何大小耶。答。二乘
爾能別相不一一知諸法空。但總相知十二
入空。故名爲小。菩薩能別相知一切法相。
謂麁細大小淺深法。然後知其是空。故空廣
大。述義曰。如阿含云。二乘不知赤鹽白鹽。
問他方知。餘物亦爾。又大品云。菩薩名一
切種智。以別別知諸法故。二乘名一切智。
唯總知諸法故。是知二乘有小分方便智。
唯就自行以總相知因縁假法智。而無他
方便智也。麁細等者。若就教法。小乘教麁。
大乘教細。大小例之。大乘所説之理大故能
顯教法亦大。小乘反之。淺深亦例。小乘法
淺。大乘法深。若就事法。四微是細。柱等是
麁。廣明如名記第三卷也
玄法華信解品云四大聲聞自述取得空云云
等者。彼經具説曰。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
化衆生。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
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
是思惟不生喜樂。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
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
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脱三界苦惱之患。住
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虚。則
爲已得報佛之恩。疏釋曰。我等若聞淨佛
國土下合第九陶練小心譬。就文爲二。初
明保小故不欣大因。二明保小不樂大
果。所以但明此二者。大品已後諸方等經
陶練小心。凡有二種。一者以大因陶練。二
以大果陶練。故今但明二種也。初文爲二。
前明不欣大因。次二偈解釋也。問。何以知
此文是合陶練小譬耶。答。前章明爲他説
大乘。今文辨從他聞大。故知是付財之後
諸大乘教也。所以者何下二偈釋不欣大
也。空無大小者。此是成論人聲聞空也。成
論師不體此意。謂是探明大乘。蓋是小乘
教中自有二説。毘曇悟人空但得其淺。成
論悟法空則得其深也
問。成論亦辨法空與大乘何異。答。略有四
異。一者大乘明人法本性空。小乘明拆法
空。是大乘是眞空。小乘非眞空。故方便品
云。小乘涅槃非是眞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大乘涅槃方是眞滅。滅諦即是空。滅既
有眞僞。空亦然也。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
法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皆空。空
義即長。三者小乘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
大乘人具見空與不空。故名中道。以空無
諸累不可言有。有於衆德不可言無。非
有非無即中道。四者小乘人入空則失有。出
有則失空。是故取捨行心斷常二見。中論
云。若有所受法。則墮於斷常。當知所受法。
若常若無常。大乘人不壞假名而説實相。
故即有而常空。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即空
而常有。故不墮斷常名中道觀
問。大乘何位得竝觀耶。答。成論師云。六地
未竝。七地學竝。八地眞竝。而瓔珞經云初
地已竝者。成實師釋云。凡夫著有。二乘
沈空。今初地對此故云竝耳。其實未竝。雖
言八地竝。然照空之智終自四絶。鑒有之
智萬像不同。空有恒異。何由竝耶。今明初心
去即習竝。至後竝義方成。隨位辨之
我等長夜下第二聞佛果德不生欣樂。就
文爲二。初一行正明不欣果德。次三行
釋執小故不欣大。三行復開三意。初半偈
謂小是究竟與佛德齊。故不欣大。次一行
半所作已竟。故不欣大。第三一行明報恩
已畢故不欣大。依教得果是法供養。前
二明所作已辨。此序報恩已畢故不進求

問。陶練小心譬之意何耶。答。經曰。復經少
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
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
臣刹利居士云云 疏云。復經少時下第九陶
練小心譬。所以須此譬者。二乘聞大品既
不悟。何因縁故至法華便解耶。故須明大
品已後諸方等經陶練其心。令稍鄙小心
漸欣大道。至於法華方得取悟也。父知子
心漸以通泰下。第十委屬定業譬。就文爲
三。一父知子大志譬。二正委付家業譬。三
領解歡喜譬。初有二句。第一句明大機動
也。自鄙先心下第二句明小執移。異上付財
中有二一不取大二不捨小也。臨欲終時
而命其子下。第二正説法華。准此可知矣。
雖此偈迦葉所説。四人同意故云四大聲聞

裏書云
  實法空事。四論玄第一云。成論等明十二
假十一實法。此爲有。十二假者。四大五根
衆生及井河也。十一實者。五塵四無爲及
心無作也文
小乘内不明生死即畢竟空事。中論疏記
第四本 云。智度論第十九云。復次聲聞辟
支佛法中不説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
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法中説世間即
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
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色空。空
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疑脱涅
槃二字
即是
空。惠影師云。此意明小乘經中既都無
此義。故二乘所行道品非摩訶衍。今日
所明菩薩智慧深入諸法。解知世間即是
涅槃色即是空。何況三十七而獨是小乘
法。此中明菩薩摩訶薩諸法不實故無性。
無性故即空。空故不可得。不可得故淸涼
不變 淸涼不變故常。常故即是涅槃。不
破於色始得是空。即色是空。不除世
間始得出世間。出世間實相即是涅槃。
此是性淨涅槃。據其體實爲語也。本來
自淨不假修習然後始淨。若據德爲言
則名方便。方便淨體即是性淨文
寶窟下 云。唯知四諦因縁假有無性之
空。此成論宗也文華玄略述第三末云。相與
無相義即相違。何言説諸相者無相。答。
諸法實性離相離性。離性故隨因縁成
諸相。離相故同一無相。相及無相雖復二
義。體即無二。相是無相中相。無相是相中
無相。如此相即無相。無相即相。譬如空
中鳥迹與空差別亦無差別。此亦如是文
彌勒經遊意云。第一明因行。經與論不
同。如摩德楞伽藏經云。於一一地中經
百千大劫。方成一地之行。不數軟根者
也。若如大智論。迦旃延子云。三阿僧祇劫
修習果行也。問曰。迦旃延子申半教。而
辨菩薩積劫解行者。何謂半教。則是大
乘滿教也。答。亦難知之。但有傍有正。迦
旃延雖正明小教。而傍明大乘滿教菩薩
行何妨也。如成實論云。正解三藏中實
義。而不妨彼論大小。利業品云。檀等六
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果也文
涅槃經第二十四德王品云。若依聲聞。言
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爲破戒邪見。若
依如是大涅槃經。不見惠施及施果報。
是則名爲持戒正見文北本經
文也
中論仙光記
下卷云。此有二義。一者聲聞不知實相。
以不知實相心而言無布施。名破戒邪
見。二者放生是布施。若無布施即不持
不殺戒。故名破戒邪見已上
裏書
玄。秦弘始七年天竺有刹利等者。序疏曰。秦
弘始七年。天竺刹利汎舶至長安。聞羅什
門徒三千解大乘之教。以中百二論諮而驗
之。羅什因爲剖拆。刹利乃頂受絶嘆不能
已。已白云。跋荼闍梨當以此明振暉天
竺。何因蘊此摩尼乃在邊地。又云。羲和鸞
轡蘊明於無目之地。甚可恨也。夜光之寶
鬻珍於田父之客。甚可惜也。此刹利述天竺
論師呵諸小乘人。歎羅什云。我在天竺聞。
諸論師深怪。罽賓小乘學者自美其師。以爲
比方如朗月之照。其師是鳩摩羅陀造日出
論。又自彌帝戻已後罕有其比。天竺論師
呵云。偏悟小才。非此喩也。若是𤘽止那國
鳩摩羅耆婆法師以當此喩無所愧也。何
故羅什如朗日之照無所愧。以其善解
中百故
裏書云
  刹利事。維摩疏第二云。羅什云。刹利胡
音含二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
有大力勢。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
伏。因以爲姓也。釋肇曰。刹利王者種也。
此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
米。後人情漸僞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
平分田。此王者之始。故相承爲名文智度
論第八十八云。如罽賓國彌帝隷菩薩手
細縵。其父惡以爲怪。以刀割之。言我子
何縁如鳥 彌勒經遊意云。彌勒者亦名
彌帝禮。或名彌帝隷也已上
裏書
玄。爰至齊司徒文宣王等者。南山曰。昔齊文
宣王撰在家布薩儀。元照釋曰。齊即南齊蕭
子良。生封竟陵王。死謚文宣王。允堪曰。第
一生在齊名僧護。第二生在梁名僧祐。竟
陵文宣王請講。聽衆八百。白黒徒一萬一千
餘人。第三生南山道宣是也
裏書云
  司徒事。周禮地官司徒曰。乃立地官司
徒。使師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優邦
優亦
安也
尚書舜典曰。帝曰。契。百姓不親。
五品不遜五品五常
遜順也
汝作司徒而敬敷五
教在寛五常之教務
在寛也
周禮曰。大司徒之職。
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教之中。禮所以
節止民之侈僞使其行得中。名玄略述
第一本 云。其三公者。一人尉公主領天下
萬姓。二司徒公主領刀仗兵器。三司空公
主領日月暦數。然即大尉公當大政大臣。
三公之名有種種説 維摩斷簡云。齊者
時。司徒者官。竟陵者所得封。文宣王宇文
已上
裏書
玄。毎感嘉瑞者。經音義曰。嘉瑞上賈遐反。下
時惴反。爾雅云。嘉善也。美也。蒼頡篇瑞應
信也。言有善美之德。即應之以信瑞
也。齊竟陵王内傳曰。王得熱病夜中再死。
夢見金像手灌神湯。因遂平復也
玄。爲履道之津涯正法之樞鍵者。津謂水渡
也。涯即水際畔也。元照曰。津是水濟。度生
死津。允堪曰。津者水可渡處也。書傳云。渉
渡水曰津。以出家五衆欲渡生死之流。悉
以戒舟爲津渡也。南山曰。然涯之一字世
濫者多。或山下安厓則山邊險處。若水右安
厓則水邊畔際。今喩海界不可兼山。發揮
曰。山下安厓。爾雅釋文五衞反。即山厓也。
釋名云。山邊曰厓。水右安厓。釋文魚佳
反。旁通魚奇反。凡水邊曰垂曰涯曰干曰
漬曰濱。言樞鍵者。元照曰。樞即門樞。亦
取要義。又釋關鍵曰。關即是門。鍵謂鎖鑰。
城邑宅舍用此爲要。方言曰。自關而東。陳
楚之間謂鑰爲鍵
裏書云
  名玄略述第三末 云。樞要者。猶是宗旨之
異名也。廣疋曰。樞擧也。説文曰。要身中
也。與以宗旨於無情物。言樞於有情
物言要已上
裏書
玄。命周顒作序者。二諦章下卷曰。山中法師
之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
之義。來入南呉。住鐘山草堂寺。値隱士周
顒。周顒因就受學。周顒晩作三宗論。明二
諦以中道爲體。晩有智琳法師。請周顒
著三宗論。周顒云。弟子若出此論恐于衆
人。琳曰。貧道昔年少時。曾聞此義。玄音中
絶四十餘載。檀越若出此論。勝國城妻子目
頭布施。於是始出此論也。述義曰。振旦國
鐘山隱士姓周名顒。所謂天下無雙者也。淡
海記曰。道朗師之檀越名周顒也
玄。自爾已後爰至梁武。盛弘大乘者。述
義曰。揚州之南有攝嶺山。山内有止觀寺。
昔梁武帝初學成實毘曇。聞高麗士道朗法
師從北地來。住攝山止觀寺。善解三論妙
達大乘。遣智寂等十師。就山學之。而傳訓
授梁武。因此遂改小從大文
玄。答。求那跋摩遺文偈云。等者略述曰。宋
時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鎧。本刹利種。累世爲
王。在罽賓。因機隽仁愛。崇德務善至
弱冠出家受戒。博曉四含。誦經百餘萬言。
至年三十。罽賓王亡。絶無紹嗣。群臣再三
固請跋摩還俗治國。不受乃辭。孤行山野。
後至師子國。觀風弘教。衆謂已得初果。至
闍婆國化其王等。道化之聲播遐邇。隣國
聞風皆遣使請。時京師名德惠聽等。以元
嘉元年。啓文帝迎請跋摩。帝即勅交州刺
史沙門法長等。往彼祈請跋摩。以聖化宣
廣。隨舶遂至廣州。或冐雨不沾。或履泥
不汚。靈異無方。如此多矣。元嘉八年正月
達于建業。帝勅住祇洹寺供給。隆原公王
英彦莫不崇奉。譯出菩薩善戒經。四分羯磨
等凡二十六卷。其中年九月二十八日奄然
已卒。春秋六十有五。未終之前。預造遺文
偈頌三十六行。自説因縁云。已證二果
玄。又釋論云。有四種門一者阿毘曇門等者。
大論十八曰。如是等種種異説。無智聞之
謂爲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
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毘勒
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空門。乃至&MT05568;勒有三
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
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
得道人撰爲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MT05568;
門論義則無窮。又第二卷曰。摩訶迦旃延。佛
在時。解佛語作&MT05568;勒。&MT05568;勒秦言篋藏也。乃
至今行於南天竺。又曰。如是等分別一切
法亦名阿毘曇。爲阿毘曇三種。一者阿毘曇
八犍度身及義。略説三十二萬言。二者六分
毘曇。略説三十二萬言。三者&MT05568;勒。略説三十
二萬言。&MT05568;勒法諸事以類相從。非阿毘曇
也。又曰。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毘曇
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MT05568;
勒門則墮有無中。四論玄十曰。大迦旃延
造毘勒論。亦云鞞勒論釋論注翻爲篋藏
也。若入此法門論義則無窮。明諸法竝是
假施設。故倶舍論引如假施設經中説。即
是彼經論也。毘字論作&MT05568;。即同音也。均師章
言。亦云鞞勒者。鞞音卑也。又歩迷反。今
推此恐毘&MT05568;相濫。又&MT05568;勒相近故。遂致此
謬歟
問。論文既説三門。玄中何言四門耶。答。可
尋之。問。成實論亦許假名。應是亦有亦無
門。若以假有從實無但説空者。亦若廢假
偏論實者&MT05568;勒門亦應是空門。諸法皆是假
施設故。即實可無耶。答。成實專明性空義。
毘勒專明假有義。假有望實有名爲非有。
望性空以爲非空。然就道理即不可與
成實相違。同是假有實無故。若約分別法
相即毘曇類。以施説足論是六足論所攝
言復有六分毘曇者。即應是六足論矣
玄。答於小乘内自分三品一者倶不得二空等
者。智論第一曰。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説。
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衆和合有人
法。犢子阿毘曇中説。五衆不離人。人不離
五衆。不可説五衆是人離五衆是人。人是
第五不可説法藏中所攝。説一切有道人輩
言。人一切種一切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
譬如兎角龜毛常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
衆實有自性。而人此中不攝。更有佛法中
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
如兎角龜毛常無。如是等一切論議師輩。自
守其法不受餘法。此三人中今出小乘
根。故不擧方廣。方廣是學大乘人故。中論
疏一曰。有四種人學因縁而失因縁。一者
犢子云。因縁謂五陰因縁別有人法生。四大
因縁別有眼法生。二者毘曇因縁。無復人
法而有眼法。三者成實因縁。明世諦因縁
倶有假人法。眞諦即倶無。四者方廣云。都
無世諦人法因縁。如此四人竝學因縁失
因縁
言如犢子部云等者。謂五陰和合別有假
我。成實亦爾。五陰和合立假名行人。但犢子
此我不即能成五陰。又不離五陰。故屬第
五不可説藏。成實不如此談。五陰和合即假
人也。五陰是五。假人是一。故云別有人法。
人即法也。碩法師曰。犢子道人計有我住
在第五不可説藏中。非是有故不可爲三
世所攝。非是無故不爲無爲所攝。故在第
五不可説藏中。言犢子者。亦云可住子也。
此所計我假我實我。解釋兩様見矣。倶舍
論説犢子我云。必決有我與五陰不一不
異。謂因諸陰故我言成諸陰。是説我爲因
故。允堪曰。有我者。此部主計我。非是即蘊
亦非離蘊。若言蘊與我一即蘊滅我亡。便
成斷見。若言蘊與我異即蘊滅我在。便成
常見。皆隨其邊。故知我與五蘊非一非異
非斷非常也。又梵云波羅畢栗吒訖。此云
愚異生。從法執爲名。又曰波麁富羅。此云
犢子。從姓立名。上古有仙染牛生子。部是
彼苗裔也。准此等釋。可知犢子所計我相

言薩衞之流等者。彼宗不如成實。法外立
別假人。故云但得人空。然就法四大和合。
別有一眼法。故云而有限法
言譬喩訶棃之流者。謂於成實。雖有假
有別體假無別體之二義。而談二空是即同。
故云具得二空
裏書云
  犢子部我事。淨名玄第一云。問。犢子計
我與外道何異。答。犢子明假我。外道
執實我。是故爲異。廣如倶舍論辨。犢
子三假之宗。又如釋論所引云。犢子計
五陰和合故有人法。四大和合故有眼
法。既稱和合。即是假也。故知是假我。
問。既是假我。與訶棃所辨有何異耶。
答。犢子計別有假人體。與陰體不一不
異。在第五不可説藏中。故倶舍論出
彼義云。如因薪有火別有火體。雖因
陰有人別有人體。若稱訶梨之論。遂
言別有假人體者。與犢子全同矣。問
曰不然。今假有體者。世諦故有。即眞
故無。而犢子計我不可令空。故非類
也。答。蓋是未悉犢子之宗。故作斯説
耳。如倶舍論云。犢子未入空無我觀之
時。是故有我。入觀之日即知我空。是故
當知全同彼説 禪那抄云。古難云。倶
舍論中出觀有即入觀。即無義不見。宗
家解釋難思乎。中論疏六云。莊嚴師明
有假人體 又云。光宅師明。無人入二
成部
犢子部事。中論疏記第六 云。言犢子
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貧欲起
已不知所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
仙種皆言犢子。即婆羅門姓也。佛世之日
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説。此
彼門徒。相傳不絶。至此分部徒。遠襲爲
名犢子部 智度論第三十五云。佛滅
後五百年。分爲二分。有信法空。有但衆
生空 中論六情品疏云犢子部云。四大
和合成眼。別有眼體。異於四大 疏記
云。大論初卷云等如玄文。中論疏第六云。
問。犢子既計有我。云何作十六諦無我
觀耶。答。倶舍論云。彼出觀習見有我。入
觀即無有我。故得作十六諦觀也文
有法之實依實假事。義章假名義云。就因
和合法和合別。言因和者因和合假。言
法和者法和合假。是二云何。於事分齊攬
別成總。以細成麁。名因和合假。攬別
成總如陰成人。以細成麁如似細色成
麁色等。於法分齊無常苦無我等義同體
相成。名法和假。成實法中因和合空名爲
法空。法和合空説名法空。大乘法中亦有
此義。淺深爲異
若得般若心事。法華玄第四云。若能心無
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虚裏織羅。
如幻如化。隨病隨人者設行産業之事。
無非大般涅槃竝應正法般若文
四大成五根事。義章十二入義云。眼等五
根淨色爲體。依如毘曇。四大所成造淨色
爲體。若依成實。四大所成假色爲體。問
曰。四大既無增減。云何成根五種各別。
釋言。四大所成法爾如外四大。雖色增
減而其所成粟麥豆等各各差別。又由業
故成根差別。有業能生一種四大。集成
眼根能見於色。乃至有業能生一種四
大。集成身根。能覺於觸。如施燈明得其
眼根。施鐘鈴等得其耳根。如是一切。問
曰。若使由業能見乃至能覺。何用根乎。
釋言。雖復有業爲因必藉根縁。如穀雖
復由業而得必藉種子。此亦如是 中
論疏記上仙光 云。就二十部。犢子比丘即
犢子部宗。人法倶有。有人法生者法是體
也。五陰和合別有人體。有眼法生者同
毘曇義。以四大造眼等五根及一切色。
而能造之色是無記。所造之色通三性。何
者。四大只是報法故。故爲無記。所造之色
有報色及善無作與惡無作色。故通三
性也文
愚癡論事。智度論第十五云。若諸法非有
常非無常。是爲愚癡論。所以者何。若非
有則破無。若非無則破有。若破此二事。
更有何法可説 中論疏記云。取前後
文爲四門也
入觀入定事。名玄略述第三末 云。問。入
觀入定有何異耶。答。入觀者如入人空
觀。入定者如入四禪定。故知有異文
中論疏第八云。實相雖絶四句之言。要
因四句之言。方得悟入實相。故以絶四
句爲實。以四句爲方便。此釋實允契文
旨也。問。何故以四句爲方便。以絶四
句爲眞理耶。答。欲攝一切理教盡。夫
論教者不出四句。則四句攝一切言教
盡。夫論至理極乎絶四。故以絶四明極
已上
裏書
玄。扁鵲之術者。史記傳十七曰。扁鵲勃海鄭
人。姓秦。名越。人得長桑君禁方爲醫
言保冥之徒者。述義曰。保謂持也。玉篇
云。冥謂寂也。准此保執冥寂空理小乘人
云保冥徒也
*言進不馳於白牛等者。謂今成論非是大
乘論。故言不馳於白牛。復非常小乘論。故
言失駕羊鹿。此即可大小不攝之中間論。
故言騾論也。騾謂駄驢。即早馬也。牛與羊
鹿中間之類故
玄。自方等紘宗衆聖軌轍等者。方等是大乘
通稱。紘宗謂大宗。歎於大乘爲大宗故。紘
字恐作宏字。宏胡萌反。廣大也。元照曰。萬善
宏基。謂出生萬行。宏即大也。紘爲萌反。冠
卷也。冠飾故。紘字不符合焉。五十二位賢
聖三世十方諸聖同由斯跡。故云衆聖軌轍。
軌轍即車所由之道。衆聖並履此道故
*言教稱滿字者。涅槃經曰。半字義者。皆是
煩惱言説之本人天小乘
方便權説
滿字者。乃是一切善
法之根本談常顯性
圓實了義
涅槃論曰。半字者漸教。滿
字者涅槃滿足教。攝佛教果海功德盡故名
滿。聲聞縁覺教不滿足故名半也。又法華
玄引大經曰。字有二種。一半字。二滿字。爲
聲聞説半字。爲菩薩説滿字。仁王疏曰。
所言小乘半字教者。若明其至理但人法
二空。語其因果但説有作四諦。斯乃教不
盡宗。語不極義。説稱小根。進成小行。
有所闕壞名之爲半。大乘滿字教者。若
明其理至極平等。無得正觀不二爲宗。語
其因果即説無作四諦。斯乃教稱大乘宗。
語極圓旨。説稱大根。進成大行。具足無
闕。名之爲滿
裏書云
  四論玄第十一。十四音義云。此中十四音
即是十四字。即喩昔偏教半字之説。後三
十八字即喩今日圓教滿字之説 又云。
又或以字義爲譬。又復或以字名爲譬。
或以字形爲譬也。字義如前解。是十四
音名爲字義者。用十四音喩昔半字。故
云是十四音名曰字義。名曰半字之義
也。字名者如十字是語之盡。便取此盡
處作義名。其中前語已盡後語復盡者。便
以前者爲小盡。後者爲大究竟。此二盡
之類是也。以字形爲譬者。如半月者不
足。如滿月者足。二種形之類也 涅槃
經第八文字品云。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
身而演説法。譬如半月。是故名吒。侘者
法身具足。譬如滿月。是故名侘 涅槃
疏第九云。若是前來諸字並借字義訓以
釋。今此中兩字但借形以釋教也。兩字
釋佛教。前字釋佛小乘教。後字釋大乘
教。所以前字釋小乘者。外國作吒字形
猶如半月。如今月生七八日月爲半。借
此月形以釋佛小乘半字教也。侘此第二
字。彼國侘形國疑團 圓。猶如今十五日月。
今借此形以釋大乘滿字之教也已上
裏書
*言理曰無餘者。謂究竟無餘極理。故言無
餘耳。金剛波若經擧四生衆生已言。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疏釋此曰。此言無餘者非
灰身非智小乘無餘。斯乃無累不盡無復餘
累。無德不圓無復餘德。故云無餘也。問。
此乃是涅槃教意。云何釋般若文。答。作此
問者乃是五時教擧。非經論之説。般若論
云。此經正辨無爲法身。與大涅槃更復何
異。義疏二曰。言無餘涅槃者。凡有三義。一
約小乘明餘無餘。煩惱盡爲有餘。望後猶
有身智在。約後別前。名前以爲有餘涅槃。
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故曰無餘。
二就大乘説餘無餘。五住因盡爲有餘。二
生死果盡爲無餘。若小乘前得有餘。後得
無餘。大乘一時而得。但擧佛果望於二患。
無因患邊説爲有餘。無果患邊説無餘。又
依攝大乘七卷金光明意。前得法身究竟
名無餘。應化兩身非究竟爲有餘。三身品
又云。三身合論則是無住處涅槃。應化二身
不住涅槃。法身亦不般涅槃。不般涅槃者。
法身本來常寂滅故不入涅槃。則是法身
不住生死名無住處涅槃也。三者明大小
乘合辨餘無餘。以小乘爲有餘。大乘明無
餘。如勝鬘經説。生死有二有爲無爲涅槃
亦有二餘無餘。凡夫生死名曰有爲。聖人生
死名曰無餘。除分段生死名有餘。以前
望後餘有生死在。餘有涅槃在。故名有餘。
無有生死之處所得涅槃名曰無餘。望後
無餘生死故。又亦無其餘涅槃故名無餘

言但須伏膺甘露等者。涅槃喩甘露即上
無餘理。大教稱法橋即上滿字教也。所言
伏膺者。伏謂扶腹反。匿也。膺謂於陵反。胸
也。言承匿甘露於胸心也
玄。問必夜光者。千字文曰。劍號巨闕。珠
稱夜光。注曰。越有寶劍五種。一曰純劍。二
曰湛盧。三曰勝耶。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夜
光珠名。昔隨侯出行。路見斷蛇哀之附以
神膏。蛇即遁去。逕數日此蛇銜一明珠徑
七寸。於陰闇之夜造隨侯門喚。隨侯謂巨
盗。按劍出應之。蛇以明珠報恩而去。故
號爲夜光珠。傳記詳焉。又魏略曰。大秦國
出夜光珠。墨子曰。和氏璧夜光之珠諸侯所

*言恐多雜僞寶須陶汰之者。僞寶謂僞珠
魚目等也。僞垢鑛石須陶練除之。瓦礫魚目
當澄汰簡之。故云須陶汰之。陶謂冶練。汰
謂沙汰也。即喩正説雜邪説無得雜有得
也。義疏曰。玉之内病爲瑕。外病爲疵。元照
曰。玉病曰瑕。人病曰疵
玄。二者隔凡宗歸二諦者。謂由會理隔凡
成聖。故以二諦理言隔凡宗歸二諦也。下
釋爲會彼四妄故有三乘賢聖。上又釋無
漏慧根會理隔凡。並此意也
玄。言五時者昔涅槃初度江左等者。涅槃經
十四曰。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蘇。自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
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
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
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
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譬
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疏第十一曰。從佛
出十二部經者。宋代道場寺惠觀法師作五
時教義。末開善光宅乃至建初等並用此義。
言五時者。一有相教。即是差別教。即昔教。
二無相教。即大品。三抑揚教。維摩思益等。
四會三歸一教。即法華。第五圓常教。即涅
槃。彼師所以作此釋者。正影今文。從佛
出十二部經。即是昔階差教。爲聲聞説四
諦等。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即是通教。欲
得聲聞等當學般若。方等即是維摩思益。
般若即法華同歸之教。何故以般若爲法華。
法華是平等大慧即是般若也。第五即是此
經。若是莊嚴。後時亦作五時。而開合少異。
束維摩思益並屬大品第二時教。就初教
中更開人天乘教。與前家不同。互有開
合也。彼釋今文云。十二部經即是人天教。
修多羅即是小乘三藏教。方等是大乘。後二
如前也。若是晩莊嚴。即是招提師。只作四
時教義不開初人天乘教。彼師分此文云。
十二部經至方等。此三即是教。波若即是行。
涅槃即是果也。後有北地師。解云。十二部經
即是別教義。修多羅是通教義。此二同是教。
而教中有通教別教也。方等即是理。前明
其教。次即辨其理。波若即是行。涅槃即是
果也。等是帖文。此則有意。前明教。既有教
即有理。理即明行。行故即得果也。准此可

玄。自五時已後雖復改易屬在其間者。大品
遊意曰。成論師云。佛教不出三。一者頓教。
如華嚴大乘等也。二者偏方不定教。如勝
鬘金光明遺教佛藏經等也。三者漸教。如四
阿含及涅槃是也。就漸教中有二者。濟法
師作四教。阿含爲初。波若維摩思益法鼓楞
伽等爲第二。法華爲第三。涅槃爲第四也。
所以波若思益合爲第二者。大品經。天子
云見第二法輪。思益云見第二法輪也。作
五時師不同。而義本是惠觀師所説也。一家
云。阿含爲初。禪經爲第二。波若維摩法鼓
等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一家
云。阿含爲初經。維摩思益法鼓爲第二。法
華爲第三。波若爲第四。涅槃爲第五。所以
波若爲第四者。釋論云。須菩提聞法華擧
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故知法
華後也。廣洲大高法師云。五時阿含爲初。
離三藏爲第二。如優婆塞經般若維摩思
益法鼓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
也。惠觀師云。阿含爲初。波若爲第二。維摩
思益等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
也。二經同云見第二法輪者。一是爲小中
第二。一是大中第二也。開善等所造也。略述
第三末 曰。言五時者。一四諦教。阿含經
等。二無相教。諸部般若。三抑揚教。謂維摩
經。四一乘教。謂即此經。五常住教。即大經
也。有處又云。晋時穏士劉虬立五時教。第
一時者。佛初成道爲提等。五戒本行經
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第二時者。佛成道
竟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三乘有行之教。未
爲説空即阿含經等小乘經是。第三時者。佛
成道竟三十年中説彼三乘同行空教。即維
摩思益大品等是。第四時者。佛成道竟四十
年中説有一乘。猶未分明演説佛性常住
實有。尚説無常佛顯一乘佛果。以爲法實。
即法華是。以前未明一乘義故。第五時者。
於雙林中説諸衆生悉有佛性常住佛教。即
涅槃經大悲經是。然劉虬正齊時人。唯初生
於晋終。故爲爾焉
裏書云
  不出二諦事。大乘玄二諦義云。於漸教
中有五時二諦。初四諦教時事理二諦。般
若教時空有二諦。淨名經褒貶二諦。法華
三一二諦。涅槃教常無常二諦也文大乘玄
二諦義云。第二開善解。二諦攝盡。故云法
無不總義無不該者眞俗之理。舒之即
無法不盡。卷之即二諦爾已 二諦章
下云。開善云。二諦攝法盡。下至生死。上
極涅槃。預名相所及者。故皆世諦。只此
名相即體不可得爲眞諦
三假爲俗事。三假者。一者因成假。二者
相續假。三者相待假也。花玄略述第四本
云。因成假者。攬因成果。如攬四微成
四大等。於得果時不捨因。是相續假者。
或云。二念明相續。後起授前。或云。一念
明相續。只前念轉作後念 相待假可
知。謂長短君子父子等互相待是也
四忘事。中論疏記第一末 云。言四忘者。
絶四句之名也文
五時教事。寶窟下本 云。須解小乘法中
明悟道義。雖言爲聲聞説四諦爲縁
覺説十二因縁爲菩薩説六度。此約教
有三耳。若入道斷惑終觀四諦。若不觀
四諦無斷惑法。今據此義故聲聞縁覺
同觀四諦也。故智度論云。菩薩若證四
諦成辟支佛文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今檢責三教五
時有二意。一總檢經論責三教五時。總
檢中復有三。一依經檢。二依論檢。三檢
關河相傳。今初。經教有大小乘。初得道時
説四含等經名爲小乘。波若以上名爲
大乘。窮檢大小二經中無有出處。二依
論。論有大乘小乘。佛滅度後三百年中旃
延子造八犍度。解佛小乘教。就此小乘
論檢責五時三教。便無出處。次三百五
十年馬鳴出世。五百三十年中龍樹出世。
八百年中提婆出世造諸大乘論。亦無此
説。乃至千餘年中法勝訶梨出世造數論。
復無出處。三者關河相傳。安師以前乃至
羅什至長安。門徒三千。入室二十。長則叡
等。小則肇等。如此龍象大德復無此説。豈
非虚妄自稱此義。故畢竟無有如汝説。
出何經論也。大品遊意云。五時名自不
同。惠觀師云。初教名爲相教第二名通
教者。本空未轉故。説通教者勸取三乘
果。故曰初教名爲三乘別教。何者。別説
三乘果故也。第二無相教亦名三乘通教
者。通者非二乘果爲通。唯取所學之法
名爲通教。何者。欲得菩提果乃至聲聞
果。當學波若波羅蜜。故知所勸爲通文
花玄第三云。宋道場寺惠觀法師製涅槃
序。明教有二種。一頓教。即華嚴之流。二
漸教。謂五時之説。後人更加其一。復有
無方教也。三大法師並皆用之。爰至北
土。還影五時。裂於四宗。今依大乘經論
詳其得失文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汝若言花嚴前
爲諸大行菩薩説因果之法明理具足
故如日初出前照山王名爲頓教者。三
義不可。一者汝引經僻。日天子出時亦不
前照山王次照平下。但山高前蒙日照。
平下次被日光。此日天子曾無兩念。以
此譬佛明如來大悲平等布教無量。但
根縁取悟不同。若上根人早悟。下根之人
後方得悟。譬事有異。那得輒引此文證
頓教。所以不可。二者汝若言從淺至深
名漸教者。華嚴亦從淺至深。初即薄地
凡夫。次至十信外凡夫。次至内凡三十
心。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次至眞聖。從
十地後方至佛。從淺至深豈復過此。若
是華嚴是頓教者。五時亦是頓教。五時既
是漸教。華嚴亦是漸教。三者明華嚴是舍
那説。涅槃等釋迦説。此則法主異教門異
住處異徒衆異。明得取舍那所説故爲
釋迦作頓教耶。又且問。華嚴教時了未
有漸。那得有頓。此亦不可文
又云。次弾頓教。若使初教是淺。從淺至
深名爲漸教者。須問此初説四諦定淺。
爲當定深。彼云。決定是淺。既爲下根人
説。理當自淺。今難。若言四諦定淺者。此
即不可。故大論云。説四諦時。六萬諸天
悟於初果得法眼淨。五比丘等悟阿羅
漢。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皆住一生補
處。若爾豈定淺也。若八千菩薩聞説四
諦住一生補處。而四諦是淺者。佛爲補
處菩薩説摩訶般若。亦應是淺。波若既
是深。四諦亦應是深。若言説四諦悟羅
漢而是淺者。説涅槃時亦悟羅漢亦應
是淺。何有此理文
又云。次明涅槃若是深者亦不可。何故
佛説涅槃時引大品去。我昔於摩訶波
若經中説我無我無有二相。既説涅槃
引大品成等者。故知大品不淺。涅槃不
深。豈得言於五時中最深耶文
又云。四諦是小乘亦不然。故必一物於彼
爲妙。於此爲麁。至論此物何關妙麁
耶。小乘亦爾。若聞四諦悟小乘果道。四
諦是小。若聞四諦悟無生法忍道。四諦
是大乘。何定小大。故涅槃云。或有服甘
露傷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
存。有縁服毒生。有縁服毒死。甘之與毒
起自二縁。四諦亦爾。大之與小起自二
縁。豈得定判四諦是小也
又云。次斥偏方不定教者。彼云。金光明
勝鬘。退不同漸教。進不同頓教。是隨縁
宜名不定教。今所不爾。欲論不定盡
皆不定。故如大品。或説智慧爲般若。或
説實相爲波若。或言波若者不愚不智。
或言波若觀苦無常相盡相無相。或言色
不生故名波若。亦如涅槃。前爲香山諸
仙𤘽尸力士。説涅槃是苦無常文
又云。問。破他五時三教一無所留。今
解若爲。答。有兩意。一者破虚妄竟盡
淨。我無別解。更有一釋。與汝何異。今只
破不立。與汝爲異耳。二者汝識破不。若
未識破應更尋求。何勞問立。若已識破
即無復有。何須別責。一切諸法皆如此
破。若能了達盡淨虚妄一毫不留。然後
識方便之道隨意得用。如此三教五時
大小。並今時隨縁方便。無大小中作大
小説。無漸頓中作漸頓説。無半滿中作
半滿説。一多亦爾。實相道中何曾大小。爲
赴縁故不大小中作大小説。無半滿而
説半滿。是以方便隨縁故悉皆得用。若
偏執即成不可已上
裏書
玄。問既有五時云何分於大小等者。於前責
五時亦二。初責大小見。二責五時見。初
亦有二。初者立宗。二者破斥。初一問答即
是立宗。次問道理下是破斥也。破斥中亦
二。初者定關。二正破斥 言問道理爲有
大乘爲無大耶者。先定關也。如其有大則
是有見等者。第二正破斥。於中有五破。一
墮有無見破。二隨一異二見破。三非佛
弟子破。四非大乘破。五墮斷常破。如文
可見
言大品云諸有二者無道無果者。大品遍
學品曰。有二相者無有檀波羅蜜乃至般
若波羅蜜。無有道無有果。乃至無有
忍。現見色相。乃至見一切種智相。又曰。是
人得是法。是爲大有所得。二法無道無果。
若行二法無道果。行不二法有道果不。
佛言。諸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亦無道
無果。若無二法無不二法。是道是果。述義
曰。無道者無菩薩因。金剛以還名爲道。無
果者無涅槃果
涅槃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者。彼如來性
品曰。若言無明因縁諸行。凡夫之人聞已分
別生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
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述義曰。明者解也。無
明者煩惱。且如明名由何得之。若由照無
明得者。無明滅故明應滅。所照無時何有
能照。又明與無明其性無二
玄。大品經云諸天子歎云我於閻浮等者。彼
經十九曰。爾時諸天子。虚空中立發大音
聲。踊曜歡喜。以分陀利等四華而散佛上。
如是言。我等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是
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法忍 法華如前

玄。涅槃經云昔鹿林等者。彼經十三曰。諸佛
世尊語有二種。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
我於昔日波羅捺城。爲諸聲聞轉于法輪。
今始於此𤘽尸那城爲諸菩薩轉大法輪

玄。智度論云等者。彼論曰。佛口所説。以文
字語言分爲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
大乘法。即菩薩藏也
玄。地持論云等者。彼論第三曰。十二部經
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玄。正觀論云等者。中論第一出自在韋紐等
八計已曰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
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説十二因縁。又爲已
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説
因縁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
畢竟空無所有。疏釋曰。第一序佛説經意
中又二。第一明佛説小乘經意。又爲已
習行有大心下第二明説大乘經意。然至
道未曾大小。但赴大小兩縁故開大小兩
教。今因此大小以悟非大非小。所以前小
後大者。欲示一途次第。就説小中又開
爲二。一辨邪興。二明説正。前亦是感。後復
名應。又爲已習下第二明佛説大乘教意。
即是説八不意。就文爲二。初辨教縁即是
感。次辨縁教即是應
裏書云
  地持論第三云。彼菩薩求法者。何所求。云
何求。何故求。略説求菩薩藏聲聞藏外
論世工業處智。十二部經唯方廣一部是
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法華義疏
第四云。第三句小廣而大略。如地持論
説。菩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
意明大乘十二爲明方廣之理。從所詮理
爲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廣 大品疏第
三云。閻浮是樹名。提州秤。因樹爲目。州
中有閻浮林。林中此樹所最長焉。故爲
名也。樹下有河。底有金砂名閻浮檀金。
有少州亦閻浮提也已上
裏書
玄。以經論驗之唯有二藏者。淨名玄第七曰。
二藏義有三雙。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此從人
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從法爲稱。三半字
滿字。就義爲目。此三猶一義耳。不得云
半滿但是涅槃。前二教通終始。故大經云。我
爲聲聞説是半字。故知半字猶是聲聞藏
也。問。説何法名聲聞藏。答。説二乘法皆
名聲聞藏。問。既説二乘法。直名二乘藏。云
何名聲聞藏。答。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對。
以小乘義爲聲聞藏。以大乘義爲菩薩藏。
縁覺亦是小乘。故云聲聞藏。又從多爲論。
聲聞因果二時禀聲聞教。縁覺因人藉教。
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聲聞藏不名縁
覺藏。故地持云。説聲聞縁覺法名聲聞藏。
問。聲聞藏非但説二乘法。亦説菩薩法。云
何屬聲聞藏。答。小乘法説於菩薩屬聲聞
藏。若以大乘説菩薩法。即屬菩薩藏。小乘
法中明菩薩從凡得聖。教即不圓理不具
足故名聲聞藏。大乘法中明菩薩。教圓理
滿名菩薩藏也。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
少説菩薩法。如釋論云。三藏中廣爲聲聞
説種種法。不説菩薩行。唯中阿含本末經
爲彌勒授記。亦不説菩薩行。故知明菩薩
法少。以少從多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
問。爲小乘人但應説二乘法。何須説菩薩
法。答。佛爲二乘開三乘教。如法華云。一乘
化二人不得。故知一佛乘分別説三。故知
小乘中明有三乘也。問。既爲二乘人説三
乘法者。何故不説菩薩行哉。答。二乘不欲
行菩薩道故不須説行。但知道理有三
究竟故略明佛乘。問。既不説菩薩因。何須
授彌勒記明得佛果。答。聲聞必憑師悟
道。須明有三世佛。故授彌勒記也
裏書云
  藏事。中論疏記云。所言藏者。蘊畜苞容
也。道基師云。通名藏者。苞含蘊積攝藏
諸義。名之爲藏。故攝論云。此三及二云
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一切應
以義已上
裏書
玄。問若乃皆菩薩藏等者。淨名玄第七曰。
問。此經是菩薩法藏所攝。又辨不思議解脱
法門。絶二乘境界。則應但教菩薩。云何復
有聲聞衆耶。又釋論云。佛爲大菩薩説
不思議解脱經十萬偈。即是華嚴經。小乘
在華嚴座不得見聞。以不種聞是大乘
因縁故。此經亦稱*不思議解脱。何故聲聞
在座得聞耶。答。法華玄論已具詳之。餘未
盡者今當更説。依釋論意明。華嚴爲大菩
薩説。小乘不聞。淨名等通爲大小淺深人
説。故二乘得聞。則華嚴明不可思議事深。
淨名辨不可思議事淺。雖同是不可思議而
有淺深。故有聞與不聞例如雖同是般若。
有與三乘共説。獨大菩薩説。九地尚不聞。
況復二乘矣。問。論云一切經中般若最大。何
故二乘得聞般若不聞花嚴會。答。般若雖
大。多説方便實慧甚深理法。二乘之人即
有小分。故得聞之。華嚴多辨實慧方便。就
事辨不思議。則二乘絶分。故不得聞也。又
大判聲聞凡有二種。一者實。二者權。實之
中復有二種。一退大學小。二本乘之人。退
大學小約一化始終凡有四時。一大機未
熟。二小根已成。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四小
執正傾大機正熟。一化始終唯有此四。大機
未熟者。佛初成道爲諸菩薩説華嚴經。則
欲以大法化之。但小機未堪熟。是故息
化。如法花云。長者居師子座眷屬圍遶
羅列寶物。即遣傍人追捉窮子。窮子驚懼。
父遂放之。即指華嚴時事也。以大機未熟。
雖復在華嚴座不得見聞
次小根已成者。道場之日既未堪大化。鹿
薗之時方受小法。故密遣二人誘乃得之。
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者。即以般若淨名諸
方等正教菩薩密化二乘。令陶練小心仰
慕大道。以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在般若淨名
之座故得見聞。但未領解。四小執正傾大
機正熟者。即法華開方便門示眞實義。以
小執既傾方便之門宜開。大機已成眞實之
義便顯。故在法華座亦得見聞復信解也。
問。大機未熟故花嚴之會未有小衆。何故
第八會中列五百聲聞。答。前七會多是佛初
成道菩提樹下説之。此時未有小衆故七
會不列。第八會後時説之。後已立祇洹精
舍。此時得有聲聞所以列也。講者謂七處
八會皆初成道説。則失斯言也。問。華嚴即
化菩薩不教聲聞。又大機未*成。何故列
之在座答。花嚴是顯菩薩法與二乘法異。
故就祇洹明二縁不同。菩薩即見淨土聞
説大法。聲聞自見穢處聽受小乘。如人
見水餓鬼見火。非是欲化二乘故列之
在席也。二乘見穢。菩薩覩淨。令菩薩深
鄙小乘增進大行。乃是化菩薩耳。問。聲
聞何故不得見聞菩薩法耶。答。釋論云。如
人有五根故得見聞。若無五根不得見
聞。有菩薩五根故得見聞菩薩境界。二乘
無菩薩五根故不得菩薩境界故也。問。若
爾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與六千眷屬得
見文殊耶。答。就事而言。承佛力故見。任
力即不見。又前明始迷故不見。後表終悟
故得見。如法華窮子凡有三時。初遙見父
次避父去。後還其父所。初表當悟一乘。次
背大取小。後還悟一乘同入法界。問。七處
八會何故就法界品明二乘始不見聞終
見聞耶答。據事而言。七會初成道時説。二
乘大機未*成故朱有聲聞。法界既後時説。
即小執漸移大機遠動。是故在座後得見聞。
又擧二乘出法界顯菩薩入法界。又欲明
法界非大非小大小具足。非見聞不見聞
而見聞不見聞具足也問般若淨名二經。同
是小執當移大機遠動。顯教菩薩密化二
乘有何異耶。答。般若佛自顯教密化。淨名
菩薩顯教密化。教大化小不出佛菩薩也。
又般若令小人説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
淨名大人説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是故
爲異。上來就實行聲聞作
今次就權行聲聞釋者。内祕菩薩行外現
聲聞行。有二種義。一是讃揚大道。二引諸小
行。華嚴本是教菩薩法。而二乘在座有若
盲聾。則具前二意。一欲顯菩薩道高二乘
劣。令菩薩進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二令小
乘人深自鄙劣捨小求大。故身子與六千眷
屬承佛神力得見文殊諮受大法。即其
事。次至淨名般若之座。親自貶斥小乘。讃
揚大道。令菩薩人不退大求小。小乘之流
使捨小求大。爾前與物同迷。至於法華將
機共悟。此皆大士利物之方便也。問。不思議
解脱即是二智。二智。猶是般若。何故二乘聞
不思議解脱如盲者之前託衆色像。聞般
若而得領悟。答。大品明實慧。即二乘小分
知之。方便即絶分。此經明二智亦然。但大
品多明實慧少現神通。此經多現神通少
明實慧。故聞二經有迷有解。上來明二乘
衆竟
今次辨爲菩薩衆。問。花嚴已爲菩薩説大
法竟。此經復化何人。答。菩薩道根熟有前
後。花嚴爲其早成。般若淨名化其次熟。又
釋論云。華嚴有智菩薩説。即知般若淨名通
化小大。又華嚴之座雖已得解。於般若淨
名更復進悟也
次就菩薩聲聞二種四句。一顯教菩薩非
密化二乘。即花嚴教是也。初成道時大機已
熟故顯教之。七會無二乘衆。又大機未*成
故不密化。二顯教二乘不密化菩薩。即三
藏教。小機已成故顯教之。菩薩大器不須
小化。三顯教菩薩密化二乘。即般若淨名
等經。菩薩大機已成故顯教之。二乘小執當
移大機遠動。是故密化。命説付財即其事
也。四顯教菩薩顯教二乘。則法花教。菩薩
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謂顯教菩薩。千二百
羅漢悉亦當作佛。則顯教二乘也
次約開覆明四句。一正顯眞實傍開方便。
則華嚴爲諸菩薩説大法門。謂正顯眞實。
亦令菩薩傍識小教。故傍開方便。故賢首
品云。或示聲聞小乘門。或現縁覺中乘門。
或現説無上大乘門。性起品又廣明先化菩
薩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後及平
地。皆是傍開小方便也。二者正隱眞實。正
閉方便。即鹿苑教門。説三乘教故隱一乘眞
實。不云二是方便故閉方便門。三正顯眞
實傍閉方便。即般若淨名教也。化菩薩故
正顯眞實。未明三乘是方便故傍閉方便。
開覆四句者。可尋見第四句。問。既未開方
便門。云何已得顯眞實耶。答。顯眞實有
二種。一者對開三乘方便門。顯一乘爲眞
實。二者以大小相對顯於眞實。大乘是究
竟眞實。小乘爲小分眞實。對小分眞實明
究竟眞實。問。何文證般若未開方便已顯
眞實。答。法花信解品云。一切諸佛有祕藏。但
爲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爲我説斯眞要。即
指大品時事也。問。若爾三藏中亦對中下
二乘歎佛最上。何故不名顯眞實耶。答。
三藏教中廣明二乘法小明菩薩法。以少
從多故不名顯眞實義。又三藏中雖明佛
乘猶是隱覆。説王宮實生從凡得佛。般若
已去正説大法。傍及二乘。又明佛乘皆已
具足。故是正顯眞實傍閉方便。問。大品中
辨眞實。法華一乘眞實何異。答。舊云大乘則
劣一乘則勝。今説不然。大品對小明大。法
華除小顯大。大無二也。如長者付財及委
家業二時即異。而火宅七珍猶是一耳。大品
中菩薩作佛二乘未作佛。法華之中菩薩二
乘竝皆成佛。而佛乘不二也。問。若爾攝大乘
論云乘有三種。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
乘。一乘最勝。答。法華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
佛。以此爲勝。不言所乘之法有優劣也
裏書云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問。他立引經論。
今亦引經論。若爲有異。答。不相開有三
節不同。一者他家大小異。大小異故小非
大因。小既非大因即不因小得大。本因
小爲大方便。小既異大小。即非大方便。
若爾學小終不能趣大。今所用大小不
二。若是他就大小中學大小故大小成
二。今就波若中學大小。波若無異故大
小即是不二。不二故大不異小。小不異
大。何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大那得異
小。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小那得異大。故
此大小因縁假名。不大不小而説大小
耳。二者他云三乘是權所以須廢。一乘是
實所以須立。今明不爾。若使諸法之中
有一乘道理無三乘道理。可得廢三立
一。而諸法實相中無二無一。既廢三亦
廢一。若使立一亦應立三。豈得廢三
而立一耶。今明三之與一悉是方便。非
但廢三亦須廢一。非三非一始是實相
也。三者他云大乘是實所以表道。小乘非
實故非表道。今明不爾。何意説小爲欲
顯非小。何意説大爲欲顯非大。故説
大説小表非大非小。所以大小竝是假
名。一往對他有此三節之異也文
又云。釋五味相生。五味中波若是第四教。
但此間人用波若是第三時。此即不可。今
且難。經言波若是第四時。汝爲第三時
者。經云涅槃是第五時。應用爲第三時。
經云涅槃是第五時。而今不爲第三時
者。經云波若是第四時。那得制爲第三
時。故成不可。問。釋五味與五時教成配
既破不許。今解五味其相若爲。答。且明
五味之意。經何意作五味説。解。正爲稱
歎涅槃。譬如從牛出乳展轉相生訖至
醍醐最爲上味。涅槃亦爾。於諸經中最
爲殊勝。如歎經王各言第一。何關説
五味即配五時教耶。故成不可。今依眞
諦三藏解云。而言從佛出十二部經者。
明十二部經即是言教音聲爲體。明佛八
音七辨説此名味句。故成論云。是法音聲
性。既能出如此名味句言教。所以道佛
出十二部經也。次從十二部經出修多
羅者。此言法本。法本只是法句。法句治
衆生病之良藥。如嗔恚多者教慈悲觀。
貪欲多者教不淨觀。愚癡多者教因縁觀。
明十二部經只詮表此法本門。故言十二
部經出修多羅也。次從修多羅出方等
者。明方等即是行。既識治病之良藥。所以
如法伏行。既其修於方等更導大行。故
言從修多羅出方等。次從方等出波
若者。在行既重。即能發生智慧。是故從
方等出波若。智慧既生。即能斷除煩惱
得常樂我淨。故言從波若出涅槃也。三
藏法師。作如此解。極有意氣也。次今一
師相承解云。明如來能出此言教。故道從
佛出十二部經。十二部經抽出修多羅。修
多羅猶自通慢。方等於中最勝。是故從修
多羅出方等。方等之言猶自通漫。智慧於
中最勝。是故從方等抽出智慧。故言方
等出波若。波若即是不生不滅之因。能得
大涅槃不斷不常之果。故言從波若出
大涅槃也。若止觀法師云。佛教有四種。
一者毘尼。二者波若。三者法華。四者涅
槃。若他辨定。三乘別教既是小乘。今明不
爾。此乃於一佛乘分別説三。菩薩無生
法忍分別二乘之智斷。當知此三乘猶是
大乘。那得言定小。雖有四教終不出
因果二門。故波若與毘尼此即因。涅槃即
名果。法華若爲。解云。還攝在波若何故
爾。明波若則散説帶得。亦是法花束明菩
薩行。雖復散束不同。同明菩薩行處不
異。是故還攝波若。同是因門。毘尼那得
攝在波若。解云。此毘尼此乃一往攝於
淺近根性。令其調伏身口七支。七支既淨
即了無生。若了無生即是大乘故。經云。
毘尼學者即大乘。所以毘尼攝在波若。同
爲因位故。毘尼即是身戒。波若即是心
慧。故身戒心慧二種莊嚴。若是興皇師。云
有三教。爾時爲王講華嚴經云。初作此
三教。一者根本教。二者方便教。三歸宗
教。根本教者即是花嚴。華嚴明正法之
性非大非小。所以是根本。波若法華維摩
思益等。此非大非小而能大小方便故。名
方便教也。若是涅槃前雖方便説大説
小。至涅槃教結還非大小。以是義故名
歸宗教。佛教大意略如此已上
裏書
玄。釋論云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者。大論
四十二
裏書云
  大論第四十二云。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
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
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
菩薩
玄。在經何故勸三乘同學波若者。大品經第
三曰。善男子善女人欲學聲聞地。亦當應
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説行。欲
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
讀正憶念如説行。欲學菩薩地。亦當應
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説行。何以
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説三乘。是中菩薩摩
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大論四十一釋此文
曰。問曰。波若波羅蜜是菩薩事。何以言欲
得三乘者皆當習學耶。答曰。般若波羅蜜
中説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三乘人皆爲
無餘涅槃故精進習行。復次般若中種種因
縁説空解脱門義。如經中説。若離空解脱
門無道無涅槃。以是故三乘人皆應學般
若。復次舎利弗自説因縁。於般若波羅蜜
中廣説三乘相。是中三乘人應學成。大品
經又曰。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而
有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也」
玄。答波若有二種等者。如玄二智義并法花
玄第三卷具述之矣
裏書云
  華玄第三云。又學波若成二乘者。此是
波若少許氣分耳。何以知之。釋論二乘
證空比菩薩空。譬如毛孔空比十方空。
問。若如後意者。即以此言證波若是三
乘通教。既得少許氣分。豈非通耶。答。若
得少分便説波若是三乘通教者。大經
云如人得食亦名涅槃。二乘斷三界惑。
豈不得涅槃少分耶。不應以少分之言
證三乘通教文
華玄略述第二 云。實相有二。謂體實相
與用實相。今是用實相也 此釋我等同
入法性文也
義章教迹義云。若言波若説三同觀淺
法花者。涅槃經中亦言。此經出聲聞故
名聲聞蔵。出辟支佛名縁覺藏。出菩薩
故名菩薩藏。又師子中説十二縁。下智觀
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縁覺菩提。上智觀
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阿耨菩提。彼經亦
説三乘同觀。應淺法華。又勝鬘中説摩
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縁覺世及出世一切
善法。彼經亦應淺法華。彼既是深。大品
同觀何爲獨淺。答言波若不破三乘淺
法花者。大品經中舍利弗問。若都不退空
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
須菩提答。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
提。此與法花無二無三。其言何別。而言
非是破三歸一。又龍樹云。當知波若於
華手經法花經等無量經中最以爲大。云
何言淺。若言波若不説佛性淺涅槃
者。經説佛性亦名波若波羅蜜亦名第
一義空。大品所説般若及空即是佛性。云
何説言不明佛性。又大品中宣説眞如
實際法性。龍樹釋言。法名涅槃。不戲論法
性名本分。猶如黄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
衆生有涅槃性。此與佛性有何差別而
言不説。佛性既齊。淺深之言無宜輒施
已上
裏書
玄。大品呵二乘爲癡狗者。大品十五曰。須菩
提。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
索如是須菩提。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棄深般若波羅蜜而攀枝葉聲聞辟支佛所
應行經。當知是爲菩薩魔事
玄。淨名貶聲聞爲敗根者。淨名經不思議品
曰。大迦葉聞説菩薩不可思義解脱法門
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
現衆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
議解脱法門不能解了爲若此也。智者聞
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我
等何爲永絶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
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脱法門。皆應號泣
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
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脱門
者。一切魔衆無如之何。大迦葉説是語時。
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略述曰。維摩經中。大迦葉言。塵勞之儔
爲如來種。我等不復堪任發心。譬知根取
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聲聞諸結斷者
亦爾。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
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僧肇注
曰。凡夫聞法能續佛種。即爲報恩有反覆
也。聲聞獨善其身。不弘三寶於佛法爲
無反覆也。挫折也。貶猶墜也。又貶滅也
玄。但在五時之説雖辨同歸未但常住者。法
華遊意曰。問。今明一乘爲妙。與舊何異。
答。釋此經者凡有三説。一云。此經雖辨一
乘之因。猶感無常之果。是以文云過去過塵
沙未來倍上數。又藥草喩品云究竟涅槃常
寂滅相終歸於空。終歸於空者。終灰身滅智
入無餘涅槃。故猶是無常。至大涅槃方辨
常住。既是無常則應是麁。但對前諸經未
辨過去過塵沙未來倍上數。故歎此經
以爲妙耳。若望涅槃則猶是麁。第二釋云。
此經已辨於常猶未顯了。但是覆相明常。
所以然者。此經未除八倒。不明四德。但
明壽命無窮。故是覆相辨常。至涅槃教方
顯了辨常。第三釋云。自小乘之教則辨無
常覆相之説。一切大乘經皆常住顯了無餘。
今總評此三説。初釋是下根之人。次釋是中
根之人。第三是上根人也。所以然者。初釋
爲謗法過甚深故是下根。次説毀呰少輕稱
爲中根。第三乃言究竟而封執成迷。故是
上人也。此皆是就有所得中自開三品
玄。而天親之論釋法華初分有七處佛性之文
者。法華玄論第一曰。晩見法華論。明佛性
義有七文。今略引二文。初釋方便品唯佛
與佛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謂如來藏。
法身之體不變異故。佛性亦名如來藏故
云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大經云。我者即
是如來藏義。次第二文釋法師品云知佛
性水不遠得成三菩提。智光略述釋之。曰
言七文者。初文今此所引是也。如來藏者。
衆生身内正因佛性。即無二智之性。雖言諸
法實相而傍義耳。勝鬘就隱顯時以爲正
因正果義也。第二文云。二者同義。以聲聞辟
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衆生佛知
見故出現於世。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
無差別故第三文云。三者身平等。多寶如來
已入涅槃後示現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無
差別故。如是三種無煩惱人。染慢之心見彼
此身所作差別。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
等故。第四文云。菩薩授記者。如不輕品示
現。應知禮拜讃嘆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
作佛者。示諸衆生皆有佛性故。第五文云。
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淸
涼不變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等。第六文云。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受持
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菩提故。第七文云。
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爲
法性。彼法性者。名爲一切諸佛菩薩平等法
身故。平等法身者。謂眞如法身。初地菩薩能
證能入。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恒沙等佛名。受
持觀世音名字功德無差別也。如來爲諸
煩惱之所隱覆不現前故。名如來藏。勝鬘
經意。如來藏與法身更無有二。只是隱顯
之名。望正道言。未曾隱顯。但於顛倒衆生
不了爲隱。約縁了悟。所以云顯即名法身。
起信論中。眞如内熏衆生令厭欣等。大經
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
慧。又密嚴經。如來淸淨藏亦名無垢智。華嚴
性起中。一切衆生心中有無師智無相智等。
皆就眞如本覺性得之智。爲出世法作正
因也。無我即生死義。故我即是如來藏。又無
我謂二乘。我即如來藏。是名不顛倒也已上
問。如今玄釋者。法華初分有七處佛性之
文。而略述解釋。何前後兩段合數以爲七
文耶。答
裏書云
  七處佛性事。華玄第一云。此經始末多有
佛性之文。方便品云。開佛知見使得淸
淨。則是一文。佛知見者。謂佛性之異名。衆
生本有佛知見。爲煩惱覆故不淸淨。法
華教起爲開衆生有佛知見。此則是佛性
義。若無佛性者教何所開耶 次下又
云。晩見法華論明佛性義。佛性義有七
文。今略引二文。初釋方便品唯佛與佛
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謂如來藏。法
身之體不變故。佛性亦名如來藏。故云隱
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大經云。我者即是如
來藏義。次第二文釋法師品云。知佛性
水不遠得成三菩提 法華遊意同之。
大乘玄第三一乘義云。法華論云七處明
正因性。今略出四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者。此明自性住佛性。又云同入法
性。此是佛性之異名。又云開示悟入佛之
知見。論釋知見明佛性。普賢菩薩及授
惡人記。有正因性故 准此等文思之。
言七處佛性者
  一方便品諸佛智慧 論名證甚深。疏引
  勝鬘經。如來藏自性淸淨以釋之。又
大乘玄引文。引此文故
  二方便品諸法實相 論名如來藏故。花
  玄引此文故
  三方便品佛知見 論云。以聲聞辟支佛
  佛法身平等故 花玄引此文故
  四方便品諸法從本來 論云。於大乘諦
  中。眞如法界實際人無我我等 大乘
玄引此文故
  五譬喩品我等同入法性 論云。以人無
  我法無我一切諸法平等故 大乘玄
引此文故
  六法師品釋論文云知佛性不遠 處處
  引此文故
  七不輕菩薩授惡人記 論云。示諸衆生
  皆有佛性故文
  問云。不輕品是後段之文也。何故前段之
七處佛性之數引之耶。答。論釋前段經
文處。釋七處佛性可得意也。不輕品文
三平等中。乘平等處引之。乘平等攝方便
品論疏釋之。故能能可思之已上
裏書
玄。然常與無常皆是對治用門等者。涅槃經
純陀品疏曰。若依常人三段分文。前第一
卷序説竟。此下訖經第二正説。復爲二。第
一純陀哀歎兩品。略開宗明常。第二長壽品
以去廣開宗辨常也。以常爲涅槃宗。初略
明常者。因純陀施食。如來答云。我今施汝
常命色力。此是略開常宗。亦是第二迦葉問。
如來答。廣開宗辨常也。作此釋者太淺近。
涅槃止有常義。過爲薄少。且復言涅槃是
常者。此是常見。故大論云。常在一邊無常
在一邊。此故是二邊断常之見。何謂涅槃是
正法耶。今明涅槃未曾常無常非常非無常。
而常無常非常非無常具足是也
裏書云
  常無常對治用事。涅槃遊意云。他明。此經
以常爲宗。今初辨常者。乃倒寫之用。未
是正意。常是藥用。豈關正宗。前藥治前
病。後藥治後病。常是藥用。常爲宗者無常
是薬。亦應以無常爲宗。彼云。後藥治後
病爲後經宗。前藥治前病。前藥爲前經
宗。今明。前藥爲前經宗。前經有無量種。
豈得併以無常爲宗。前經既不可無常
爲宗。後經寧得以常爲宗。今對彼故以
無得爲宗。汝以常爲宗。文何所出。我今
依經文自云。無得者名大涅槃。故無所
得是經宗也。汝以常爲宗。又亦汝言涅槃
定常不得無常。斯則常故。常名有所得。
有所得者乃名生死。何謂涅槃。彼云。我亦
有得無得義。至忘爲無得。彌存爲有得。
今責。汝忘不可爲存。存不可爲忘。眞
絶不可待。俗待不可絶。還成有所得。何
謂無得耶。又彼義眞諦中不得有樂。不
得有一乘也。我樂一乘竝是世諦。又於
汝證言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大衆聞此何
事怪。故云涅槃不可定常。不可定無常。
非待非不待。不可思議用者怪也。只無所
得故不可思議。無所得爲經宗也。他難
云。汝以無所得釋經宗爲是者。我亦以
常釋經宗亦是。解云。常無常雖經説。而
有病敗。無所得義則無過失。經云。雖不
常住。非念念滅。此已常無常兩除。次復
明涅槃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倶説。如德王
中説。何得偏以常爲宗耶。無得之義始
終無非。故以爲宗也。問。有得名生死。無
得名涅槃。則有得名無常。無得名爲常。
得無得還是常無常。云何捨常無常而用
得無得耶。解云。若定用無得爲是。還成
有得。不名無所得。一無所依乃名無得。
無得通常無常。何者。彼云。生死無常涅槃
常。如此常無常竝有得。今明常明無常。
因縁假名字説。無有無常可有。亦無有
常之可得。一無所住故名無所得也。又
他常無常智斷明義。生死無常涅槃常。前
心無常後心常故。是有所得。今明。諸法未
曾常無常。或説常或説無常。諸法實相
非常無常也。然無所得非但是經宗。通
是一切大乘之正意也文
涅槃疏第三云。但衆生空謂成虚妄顛倒。
聖人假名名之以生死。對生死則辨涅
槃爲出處。此空生死故。所以假名爲涅
槃。故肇師涅槃論云。涅槃者蓋是出處之
異名。應物之假號也。既將涅槃出處。則
名生死爲無常苦無我不淨。歎涅槃爲
常樂我淨。名生死爲苦無常。此則是逼
衆生令厭。歎涅槃爲常樂我淨。則是引
衆生令欣。令其厭生死苦欣涅槃樂。
離生死求涅槃。今欲依此方便名生
死爲無常苦無我不淨。則非是倒。何故
爾。欲令衆生厭故。名涅槃爲常樂我
淨。此則不倒。欲令衆生欣求故。若云生
死常樂我淨。此即衆生不厭生死。此則是
倒。若謂涅槃無常苦等。此即衆生不欣
涅槃。此則顛倒。今約如此接引之途。故
云有倒不倒。至論生死。若涅槃亦亡。
無常之執若杜。常樂之藥亦廢。畢竟未曾
倒與不倒已上
裏書
玄。二者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等者。大論一
曰。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
有。譬如兎角龜毛當無。二諦章曰。次方廣道
人計一切法性空如龜毛兎角。無因果君臣
父子忠孝之道。又曰。方廣明諸法空。失於
二諦故。中論初聞大乘説畢竟空。不知何
因縁故空。又曰。次方廣不識二諦者。未知
此人何學波若。若小乘學。則推盡起邪見。
有分既無。諸分亦無。於有起邪見。波若大
乘學即聞大乘説。起邪見心。大乘説畢竟
空。不知何因縁故空。若都畢竟空。云何分
別有罪福報應等。若有罪福即不應空。推
盡空起空見也。所言推盡者。以惡慧推
求。所有便盡都無所有。故云推盡。又盡可
作畫字。故佛性義曰。豈非背師自作推
畫。他宗亦言構畫分別
問。此方廣道人者大小乘中何耶。答。或大乘
或小乘。然正是學大乘人。方廣即大乘名。故
今文言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此則釋大
乘。又二諦章曰。小乘不識二諦者。則是前
方廣薩衞兩人也。此釋兩人倶小乘耳。今准
推。此道人雖聞大乘而墮小乘。例如大衆
部多聞分別部等。然方廣者是大乘異名故。
正是大乘中執空者也。又安澄記曰。方廣道
人即一説部宗。諸法但假名。都無體相。玄下
文説此部曰。此部執生死涅槃皆是假名。
故云一説。此自大衆部中出
問。方便品疏曰。問。大小倶稱方廣有何異
耶。答。大是具足方廣。小是隨分方廣。又大
乘理正曰方。義富秤廣。文詮方廣之理。名
爲方廣經。小乘語正曰方。文多秤廣也。此
則方廣名通大小。何今限言大乘名耶。答。
傍通門時。小乘具隨分十二部。故方廣名傍
通小乘。釋大乘具足十二小乘隨分十二。即
此意也。然非正意。正意即方廣稱限于大
乘。故義疏曰。小廣而大略。如地持論説。菩
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意明。大
乘十二爲明方廣之理。從所詮之理爲名。
故十二部悉名方廣。小乘十二部不爲明
方廣之理。故存其十一部名。沒方廣之稱

玄。或言一體或言二體者。中論疏曰。開善謂
眞俗一體故名爲一。龍光謂眞俗異體故
名言異。今倶斥之。故云不一不異。大乘玄
出一體義曰。二諦雖是一體。以義約之
爲異。若以有來約之即名俗諦。又以空
約之名爲眞諦。而今此二諦唯一。約用有
二。又出異體義曰。二諦各自有體。以世諦
假有是世諦體。假有即空無相是眞諦體。故
言二諦各有體已上開善謂眞俗一體故名
爲一者。如二諦章下卷云。就明二諦一體
家復有三説。一云。眞諦爲體。此有二義。一
明空爲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爲本。有非
是本。爲是故以眞諦爲體也。二有爲俗諦。
拆俗爲悟眞。故眞爲體。二云。俗體爲體。
要由拆俗故得眞。若不拆俗即不得眞。
良由前拆俗故得眞。所以俗爲體也。三云。
二諦互指爲體。眞俗互爲用也。此則開善
門宗有此三釋。開善本以眞爲體。餘兩釋
支流。准此章文。以眞諦爲俗體。故云二
諦一體也。龍光謂眞俗異體等者。述義曰。京
師龍光寺釋惠珠也。開善寺智藏師大學士
也。此師立三假爲俗諦體。四忘爲眞諦體。
名相爲俗諦體。無名相爲眞諦體。故二諦體
異也
裏書云
  二諦一體異體事。中論疏第六云。問。眞俗
一異有何過。答。一有五過三節。五過者。
一以眞從俗。俗無常。眞亦無常。二以俗
從眞。眞常俗亦常。三眞不從俗。則眞與
俗異。四俗不從眞。則俗與眞異。五若言
體一義異。則是亦一亦異。體一故亦一。義
異故亦異。三節者。初二得一義。次兩是
異義。三是亦一亦異。問。今人多執體一
義異。有過耶。答。俗義異眞義者。俗義爲
即眞。爲出眞外。若即眞乃是體一義一。
若異眞即出眞外。佛及弟子知法性外
無法。云何出眞外。眞俗異體。一害經相
即之言。二法性外應有法佛及弟子。便是
妄談也已上
裏書
玄。答若俗與眞一等者。大乘玄破曰。二諦唯
一體以義約之爲異者。今何以二諦唯是一
體。是何物體。爲當一有體。爲當一空體。何處
離此空有別有一體。而言以空有約之故
二諦之別。與今破意粗同
玄。答經云色即是空等者。大乘玄破曰。假有
是世諦體。假有即空爲眞諦體。若二諦各
有體。即應成兩理。有自有爲理。空自空
爲理。碩反。何得辨其相即。與今破同
裏書云
  大品經第一習應品云。舍利弗。非色異
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
行識亦如是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第四
  永享四年壬子五月十二日書寫之畢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