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寶雲經 (No. 0658_ 曼陀羅仙譯 ) in Vol. 16

[First] [Prev]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658[No.659]

寶雲經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伽耶山頂。與大比丘僧
七萬人倶。所作已辦捨諸重擔其心自在。盡
諸有結正見解脱。皆如大龍善解法界。是法
王子能捨利養。善具出家善受具戒。意所
欲者悉得滿足住涅槃道。唯除阿難在於學
地。諸大菩薩八萬四千人倶。皆是一生補處。
向一切智無有退轉。志求佛地近於彼岸。得
阿僧祇諸陀羅尼。逮得諸禪首楞嚴三昧。遊
戲神通。大慈大悲遍滿十方乃至無量無邊
佛土行空境界。除諸蓋障盡三毒根。善遊無
相室宅。恒欲救濟一切衆生。善知諸佛世界。
得無礙智。心如虚空深廣如海。猶如須彌八
風不動。心如蓮華不著塵水。意如眞寶内外
明徹。如淨眞金中無瑕穢。其名曰寶光菩薩。
寶掌菩薩。寶印手菩薩。寶天冠菩薩。寶
菩薩。寶積菩薩。寶藏菩薩。寶山頂菩薩。寶幢
菩薩。金剛胎菩薩。金胎菩薩。寶胎菩薩。功徳
胎菩薩。淨無垢胎菩薩。如來胎菩薩。智胎菩
薩。日胎菩薩。三昧胎菩薩。蓮華胎菩薩。解脱
月菩薩。普月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普
眼菩薩。蓮花眼菩薩。大眼菩薩。普威儀菩薩。
普端嚴菩薩。普行菩薩。知定意菩薩。法意菩
薩。勝意菩薩。増長意菩薩。金剛意菩薩。師子
神通菩薩。大音聲王菩薩。師子吼意菩薩。深
音聲菩薩。無染汚菩薩。離一切垢菩薩。月光
菩薩。日光菩薩。智光菩薩。智功徳菩薩。月功
徳菩薩。蓮花功徳菩薩。寶功徳菩薩。文殊師
利菩薩。跋陀婆羅等十六賢士。賢劫千菩薩
摩訶薩等。彌勒最爲上首。四天王諸天等。四
天王最爲上首。忉利諸天等。帝釋最爲上首。
焔摩天焔摩天王最爲上首。兜率陀天兜率
陀天王最爲上首。化樂諸天化樂天王最爲
上首。他化自在諸天他化自在天王最爲上
首。善黨諸天薩陀最爲上首。一切諸梵天
大梵最爲上首。首陀會諸天摩醯首羅最爲
上首。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
羅睺阿修羅王等。無量百千億阿修羅王。阿
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娑伽羅龍王。
難陀龍王。和修吉龍王。徳叉迦龍王。如是等
百千億諸龍及諸龍子諸龍綵女。如是等百
千萬億衆。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百千億衆皆來
集會。爾時伽耶山頂方四由旬。微塵針鋒虚
空及地大衆充滿。悉敷師子座。莊嚴光顯高
一由旬。嚴飾第一廣半由旬。八千天衣遍布其
上。地悉平正變爲金剛。懸諸繒幡香汁灑地。
無量天花遍滿在中。其座左右生諸蓮花大
如車輪。百千萬葉眞金爲莖。皆以紺琉璃爲
臺。因陀尼爲鬘。香潔適意觸時快樂。如是
妙花以供養佛。彼師子座於其四角各生寶
樹。高十五里。其樹蔭蓋及半由旬。如是莊嚴
師子之座。佛坐其上心意清淨。善轉法輪降
伏魔怨。不爲八法之所汚染。得無所畏智辯
無滯。心無怯弱猶如師子。意行清淨如明淵
池。深廣如海能出衆寶。猶如須彌處於大海。
如日盛明照於一切。如月盛滿悉令清淨。雨
大法雨如彼龍王。處衆高顯如大梵天。無量
弟子悉皆調順。無量釋梵四天王等。瞻仰觀
佛心無高下。能令大衆温光如日衆寶莊嚴。
爾時世尊身色熙怡。如日温照一切大衆。如
寶莊嚴。頂上放光名曰周遍。普照百千世
界。無量諸光以爲眷屬。倶照十方遶佛三匝。
光從口入而口無異相。譬如淨月明照虚空。
然於虚空亦無異相。光從口入亦復如是。譬
如沙聚蘇油注中不見増損。佛光入口亦復
如是
爾時東方過無量恒河沙世界有國。名蓮華
自在。彼世界有佛。名蓮華眼如來應供正遍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爲諸菩薩説一乘法。彼國無有聲
聞辟支佛名。時諸衆生皆得阿鞞跋致。趣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衆生無有揣食。
唯有法喜禪悦等食。彼國雖有日月星辰不
以爲明。唯有佛光照於彼土。無有山林株杭
荊棘地平如掌。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除一切
蓋障。聞其名者一切罪障皆悉除滅。時除蓋
障菩薩摩訶薩。蒙光觸身。即詣蓮華眼佛所。
頭面著地爲佛作禮。却住一面坐蓮華上。復
有無量菩薩。亦蒙光明。往詣佛所頭面著地。
頂禮佛足却坐一面。除蓋障菩薩。從坐而起
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
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縁有斯光明。遇斯光者
心意快樂。如是之光從何而來。蓮華眼佛答
言。善男子。西方有世界名娑婆。佛號曰釋迦
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聞彼佛名皆
得阿鞞跋致。如是之光彼佛所放。除蓋障菩
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縁。聞彼佛名皆得
阿鞞跋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蓮華眼
佛復告除蓋障菩薩言。彼佛行菩薩道時發
大誓願。若我成佛聞其名者。皆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得阿鞞跋致。除蓋障菩薩復
白佛言。世尊。若聞彼佛名皆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得阿鞞跋致者。彼國衆生皆已得
不。蓮華眼佛答言。善男子。有得不得。除蓋
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國衆生可不聞耶。
蓮華眼佛答言。善男子。亦得聞名。除蓋障菩
薩白佛言。世尊。如其聞者云何*有得不得。
蓮華眼佛答言。善男子。彼國衆生悉是阿鞞
跋致。亦非阿鞞跋致。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
尊。云何悉是阿鞞跋致亦非阿鞞跋致。蓮華
眼佛答言。善男子。聞彼佛名者雖得阿鞞跋
致種子因縁。不具行未滿足不得受記。善男
子。我今爲汝説喩。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
腐敗具足生牙因縁。當言爲生爲不生耶。除
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名爲生。蓮華眼佛
答言。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縁
便得*受記。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
尊。我欲往娑婆世界禮拜恭敬釋迦牟尼佛。
蓮華眼佛即便答言。善男子。今正是時可往
禮拜。彼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隨從
除蓋障菩薩往詣娑婆世界禮拜恭敬尊重讃
歎。蓮華眼佛告諸菩薩言。今正是時可往詣
彼。莫生下劣放逸之心。何以故。彼界衆生
多諸貪欲瞋恚愚癡。不肯恭敬沙門婆羅門。
好作非法。心意麁弊惡口罵詈。悷難調
慳貪嫉妬。懈怠懶墮放逸破戒。無量煩惱之
縛纒。於惡生中而爲説法。爾時彼諸菩
薩白佛言。世尊。釋迦牟尼佛甚爲希有。能於
彼惡世界衆生中而爲説法。蓮華眼佛答言。
善男子。彼佛世尊實爲希有。如汝所言。常處
惡衆生中而爲演法。彼惡世界能起一念善
心者此亦難有。何以故。清淨世界衆生。守
信修善不難。惡世界中於彈指頃發生信心
歸依佛法僧。於彈指頃能修持戒。於彈指頃
生離欲心。於彈指頃生於慈悲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此則甚難諸菩薩。白佛言。希
有世尊。希有善逝。爾時諸菩薩。除蓋障菩薩
摩訶薩最爲上首。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并諸菩薩。受佛教已歡喜踊躍。頂禮佛足各
還本坐。此諸菩薩有齎寶樹華果具足。有齎
琉璃樹者。有齎頗梨樹者。有齎金樹者。有
齎衆寶樹者。有齎華樹者。有齎果樹者。有
衣雲者。有齎環玔瓔珞者。有齎香雲者。
有齎華鬘雲者。有齎寶蓋雲者。有齎寶幢幡
雲者。有齎音樂雲者。悉皆來集。除蓋障菩薩
摩訶薩。所共詣娑婆世界。除蓋障菩薩摩訶
薩告衆菩薩言。彼娑婆世界衆生多受苦惱。
汝等各各現神通力。令彼衆生使得快樂。時
諸菩薩皆言唯然。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以神通力身出光明清淨無垢。遍照娑婆三
千大千世界。此光能照地獄餓鬼畜生閻羅
王趣。諸苦惱者蒙光觸身身受快樂。貪欲瞋
恚悉令除滅。慈心相向猶如父母。三千大千
世界諸闇冥處。日月諸光所不及處。以菩薩
光故皆得相見。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大鐵
圍山。目眞隣陀山摩訶目眞隣陀山。及諸餘
山幽冥之處悉蒙光照。上及梵天。下至阿鼻
地獄。如是中間光明普照。又諸菩薩皆放身
光。蒙其光者。餓者得食。渇者得飮。裸者
得衣。貧者得財。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
言。躄者能行。狂者得正。苦者能樂。諸懷孕者
安隱産。當爾之時衆苦悉除。共諸菩薩倶
時而到伽耶山頂。寶網彌覆三千大千世界。
於虚空中蓮華雲雨蓮華。妙果雲雨妙果。華
鬘雲雨華鬘。香雲雨香。白疊雲雨白疊。末香
雲雨末香。衣服雲雨衣服。寶蓋雲雨寶蓋。寶
幢雲雨寶幢。寶幡雲雨寶幡。如是衆雲隨種
而雨。雨觸身時柔軟快樂。爾時伽耶山。坑坎
堆阜自然平坦。諸山樹木變爲寶林。亦作栴
檀沈水及諸香樹。周遍嚴飾。百千天樂於虚
空中不鼓自鳴。諸樂音中倶出偈頌
    生於林毘羅 不由結業有
    挺特無有比 我今禮於彼
    心平如虚空 至於伽耶山
    我今歸最妙 無上勝菩提
    坐於道樹下 始悟於正覺
    指地以爲證 魔怨皆退散
    我今到伽耶 稽首無垢尊
    世間皆幻化 亦如沫泡炎
    虚誑如水月 法相亦如是
    我今來至此 敬禮正智樹
    譬如伎藝人 能現諸權變
    諸法若干種 譬如天馬紅
    稽首禮不動 功徳之伏藏
    我今從彼來 敬禮無上尊
    深起大悲心 無量百千劫
    修於戒定慧 積集諸善業
    我今從彼來 禮於淨月面
    百千億菩薩 無量諸天衆
    皆從彼而來 爲禮除闇尊
    獲得法伏藏 慈悲爲衆演
    能作利益者 最是無等尊
    我今從彼來 稽首於正覺
    慈悲濟衆生 寂靜而憺怕
    蓮華不著水 煩惱不染心
    我今來歸命 禮此最勝徳
    清淨身無垢 衆相開花敷
    八十好爲果 世間得依怙
    我今從彼來 稽首於寶樹
    具無量枝條 我等悉供養
爾時尊者目連從坐而起。長跪合掌偏袒右
肩。白佛言。世尊。我今不見其形而聞衆妙偈
頌。佛告目連。東方過此無量恒河沙佛土。蓮
華世界有佛名爲蓮華淨眼。今現在彼爲大
衆説法。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除蓋障。復有無
量百千億菩薩。皆來至此娑婆世界。爲欲禮
拜恭敬於我至心聽法故。彼諸菩薩造此偈
頌。佛語以訖。彼諸菩薩即到佛前。除蓋障
菩薩摩訶薩最爲上首。皆共頭面頂禮佛足。
却住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讃曰
    歸命大名稱 具足智慧者
    歸命大精進 最勝牟尼尊
    能拔於三有 越渡煩惱岸
    神光照世間 歸命無等尊
    四方蒙光照 周遍悉解脱
    歸命無等稱 不動如山王
    深廣如大海 智慧無有量
    一切諸外道 無能擾亂者
    我今稽首禮 歸命於法王
    第一寂滅道 無生亦無滅
    體相如涅槃 歸依説法王
    能轉法輪者 顯現於正道
    安住於眞諦 開演於涅槃
    而授菩提記 善知於法相
    及以煩惱性 如説而修行
    觀察於律儀 貪欲諸瞋恚
    無量心垢穢 一切諸塵障
    於菩提樹下 智火悉燒盡
    濟度於衆生 自度亦度彼
    生死曠野中 勉濟諸衆生
    長寢於重昏 三有之獄縛
    勸令早覺悟 趣向歸依處
    當爲作親友 究竟不放逸
    隨從而來者 皆住於菩提
    爲欲聽正法 願時而解脱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偈讃佛已。佛告諸
菩薩各還本坐。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及諸菩
薩。皆坐蓮華臺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從坐
而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
佛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問唯願聽許。佛即
答言。若有疑者隨汝所問。我當爲汝分別解
説。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具足
於施。具足於戒。具足於忍。具足精進。具足禪
定。具足智慧。具足方便。具足於願。具足於
力。具足於智。云何菩薩與地等。云何菩薩與
水等。云何菩薩與火等。云何菩薩與虚空等。
云何菩薩如月。云何菩薩如日。云何菩薩如
師子。云何菩薩爲善調。云何菩薩爲善御。云
何菩薩如蓮華。云何菩薩得大意。云何菩薩
得淨意。云何菩薩得無疑網心。云何菩薩甚
深如大海。云何菩薩得微細智。云何菩薩得
隨順辯。云何菩薩得無盡辯。云何菩薩得淨
辯。云何菩薩能令衆生得少欲知足。云何菩
薩得隨應辯。云何菩薩作法師。云何菩薩得
隨順法。云何菩薩得善解法界。云何菩薩行
空境界。云何菩薩行無相境界。云何菩薩行
無願境界。云何菩薩行慈。云何菩薩行悲。云
何菩薩行喜。云何菩薩行捨。云何菩薩得遊
戲神通。云何菩薩得離八難處。云何菩薩得
不忘菩提心。云何菩薩得宿命智。云何菩薩
得不離善知識。云何菩薩得離惡知識。云何
菩薩得佛清淨身。云何菩薩得金剛身。云何
菩薩得大商主。云何菩薩得善知諸道。云
何菩薩得示不顛倒道。云何菩薩常得定心。
云何菩薩得糞掃衣。云何菩薩得三衣。云何
菩薩得旃衣。云何菩薩得乞食法。云何菩薩
得一坐食法。云何菩薩得一受食法。云何菩
薩得非食後食。云何菩薩得阿練若行。云何
菩薩得樹下坐。云何菩薩得露地坐。云何菩
薩在塚間行。云何菩薩常坐不臥。云何菩薩
能隨敷坐。云何菩薩善知教授禪法。云何菩
薩能持修多羅。云何菩薩能持律藏。云何菩
薩能持威儀。云何菩薩善知可行處。云何菩
薩善知修行法。云何菩薩除於貪嫉。云何菩
薩於一切衆生能起等心。云何菩薩善知供
養如來。云何菩薩除於憍慢。云何菩薩善得
信敬心。云何菩薩善解第一義諦。云何菩薩
善知十二因縁。云何菩薩善知己體相。云何
菩薩善知世間相。云何菩薩生淨佛國土。云
何菩薩處胎不汚。云何菩薩捨家出家。云何
菩薩得清淨命。云何菩薩心不愁惱。云何菩
薩善隨佛教。云何菩薩常和顏語捨離顰蹙。
云何菩薩具足多聞。云何菩薩善持正法。云
何菩薩作法王子。云何菩薩爲四天王帝釋
梵天之所供養。云何菩薩知他體相。云何菩
薩善知成熟衆生。云何菩薩善修柔和行。云
何菩薩共住安樂。云何菩薩善修四攝法。云
何菩薩得威儀端正。云何菩薩善爲衆生作
依憑處。云何菩薩喩如藥樹。云何菩薩常
修諸善。云何菩薩善作變化。云何菩薩摩
訶薩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善男子。
欲利益天人拔濟一切衆生故發是問。我
今當爲汝説。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善
哉世尊。願時演説。佛即告言。善男子。我
今當説汝等諦聽。菩薩成就十法能具足檀。
何等爲十。法施具足。無畏施具足。財施具足。
不望報施具足。憐愍施具足。不輕心施具
足。尊重施具足。恭敬承事施具足。不求有
施具足。清淨施具足。善男子。云何名菩薩法
施具足無悕望心。自受持法爲人演説。不求
利養不爲名譽。爲除一切衆生過惡不爲於
利。心無高下平等説法。若爲王若王等旃陀
羅等説法等無差別。不以此施貢高憍慢。若
能如是。是名菩薩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薩無
畏施具足。菩薩自離刀杖亦教人離刀杖於
一切衆生生父母想男女想親友想。何以故。
佛説一切衆生從無始劫來無非父母男女。
菩薩常於微細中捨身而與。況復餘大衆生
是名菩薩無畏施具足。云何名菩薩財施具
足。菩薩見衆生多作諸惡。便積聚財寶而施
與之。令離惡業安置善處。又聞佛世尊作如
是説。檀是菩薩能除慳貪嫉妬之垢。如佛所
説習行於施。不以施故而心自高。是名菩薩
財施滿足。云何名菩薩不望報施具足不爲
得眷屬故施。不爲得親友故施。不爲欲故施。
菩薩作是念施。菩薩淨戒是常行法。以是因
縁故。是名菩薩不望報施具足。云何名菩薩
成就憐愍施具足。菩薩見衆生飢渇受苦裸
形弊衣無所依怙無歸無趣無居住處離於
福業。便生殷重憐愍之心。我今爲苦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但以衆生輪轉
受苦裸形弊衣無怙無歸無趣飢寒困苦。我
當何時爲是衆生。作衣服飮食乃至歸依舍
宅。現有財物悉施與之。雖作是施而不生念
存有我人財物等想。如是施者。是名菩薩憐
愍施具足。云何名菩薩不輕心施具足。不分
別施。等大悲施。不輕心施。心不悋惜施。不
瞋忿施。不憍逸施。不爲得名稱施。不爲我能
多聞故施。如是之施。名爲專心施尊重施恭
敬施自手施。如此等施。是名菩薩不輕心施
具足。云何名菩薩承事施具足。若同梵行可
尊事者。若和尚阿闍梨等。如是之人深生殷
重。起迎合掌瞻仰恭敬。若有所作躬代營佐。
如是施者。是名菩薩*承事施具足。云何名菩
薩恭敬施具足。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香華
伎樂遶如來塔塗掃佛地。若諸塔廟朽故崩
落修治嚴飾。如是名爲恭敬佛。恭敬法者。
聽法讀誦受持書寫解説。思惟其義如法修
行。不顛倒取義。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
飮食臥具湯藥種種雜物。供給所須奉施於
僧。乃至貧下無所有時。當用淨水敬心持施。
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若能如是供養三寶。
是名菩薩恭敬施具足。云何名菩薩不求有
施具足。菩薩施時不生是念。我當生天。亦不
生念。我當爲王及諸輔相大臣官屬。是名菩
薩不求有施具足。云何名菩薩清淨施具足。
菩薩諦觀此施。無垢無穢無雜。如是施者。是
名菩薩清淨施具足。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具足於檀。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成
就淨戒。何等爲十。善學波羅提木叉戒善持
菩薩緻密戒滅諸煩惱除不善覺。怖畏惡業。
於小罪中尚生驚怖心常恐畏。受持頭陀法
堅固不闕。持戒不爲求有造業。淨三業戒。云
何名菩薩善學波羅提木叉戒。菩薩於戒律
諸經是佛所制。皆專心受持。不爲種族故持
戒。不爲我見故持戒。不爲攝徒衆故持戒。不
見他瑕缺而輕毀戒。是名菩薩善持波羅提
木叉戒。云何名菩薩善持緻密戒。菩薩作是
念。非但波羅提木叉戒。能使我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諸餘菩薩威儀戒行。我亦當學
如法修行。云何是菩薩戒。菩薩不應行處終
不往來。非時不語善知時節。善知方俗順適
人心。不令衆生起於譏嫌。善護衆生令至菩
提。亦自具足菩提威儀。言辭柔軟少於言
説。不好親近大臣群官。恒修阿練若行。和顏
悦色。能具如是菩薩威儀戒。及餘經中諸菩
薩戒悉具修行。是名菩薩緻密戒。云何名菩
薩滅一切結使皆悉燋然。貪欲瞋恚愚癡及餘
纒障一切衆具亦皆燋然。於貪欲處生對治
法。能起欲處皆悉除斷。云何是貪欲處於
美色邊能起欲因縁。云何名不淨想。如觀己
身髮毛爪齒皮膚血肉筋脈骨髓汗涙涕唾
肪膏腦膜咽喉心膽肝肺脾腎腸胃百&MT05192;
藏熟藏屎尿膿汁。菩薩常觀三十六物。若能
如是不生貪心。若愚癡嬰兒顛狂心亂。見是
三十六物。猶不起欲想。況復智者諸菩薩等
常觀是不淨。云何當復起於欲想。菩薩摩
訶薩。見所愛色適意之時便生染心。初見色
時即自念言。如佛所説。色如夢響無有實事。
云何智者妄於夢中而生欲想。是故菩薩能
生欲處悉皆遠離。云何菩薩。於可瞋中生對
治法。而能離瞋及瞋因縁。菩薩於諸衆生常
生慈心。以是因縁便得除瞋。若有惱害因縁
瞋恚起時。當深繋念對治之法。是名菩薩除
瞋方便。云何菩薩除癡方便。當念癡心不識
善惡。常守愚闇後受苦果。無智自蔽惱他縁
少。不如貪瞋多有怨害。如是觀時則滅癡心。
是名菩薩燋然煩惱。云何名菩薩除不善覺。
住於空靜阿練若處。作如是念。我今遠離於
憒閙處。在閑靜地履行佛教。諸餘沙門婆羅
門。親近憒閙多有擾亂遠離佛教。是名菩薩
除不善覺。云何名菩薩怖畏惡業。觀察選擇
曾聞佛説。專心修福堅持淨戒善學智慧。以
何因故最得勝報。具福徳業遠離諸惡。是
名菩薩怖畏惡業。云何名菩薩畏於微惡。於
小罪邊常生大畏心。終不輕微小之惡。以*何
因縁曾聞佛説。少毒殺人況復多毒。微細惡
中尚能將人至三惡道。況復多惡而心不畏。
是名菩薩畏微小惡。云何名菩薩心常恐畏。
爲人體信婆羅門刹利居士等。以體信故即
寄金銀種種珍寶。信心用付不立時證。菩薩
終不生於隱匿之心。若佛物法物僧祇物四方
僧物。菩薩寧當自食己肉終不侵他。若飮若
食供身之具不敢輒毀。是名菩薩心常恐畏。
云何名菩薩受持頭陀法堅固不闕。若魔眷
屬及諸天等。以妙財色欲來擾逼菩薩。菩薩
即時志固不動而心不毀。是名菩薩受持頭
陀法堅固不闕。云何名菩薩持戒不爲求有
造業。菩薩持戒不求世間果報。但爲滿足一
切善法得無上道。是名菩薩持戒不爲求有
造業。云何名菩薩淨於三業。云何淨身業。
離殺盜婬。以是義故名爲淨身業。云何淨於
口業。離惡口妄言兩舌綺語。是故名爲淨於
口業。云何淨於意業除貪瞋癡邪見。是名淨
於意業。是名爲菩薩淨於三業。善男子。具此
十事。是名菩薩成就淨戒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能淨於忍。
何等爲十。内忍。外忍。法忍。隨佛教忍。無方
所忍。修處處忍。非所爲忍。不逼惱忍。悲心忍。
誓願忍。云何名菩薩内忍。菩薩飢渇寒熱憂
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爲苦惱。是名
菩薩内忍。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
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
屬和上阿闍*梨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
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
名菩薩外忍。云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説
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
不怖。菩薩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
法。終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
勤求諮問讀誦。是名菩薩法忍。云何名菩薩
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惟。此
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
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縁起。
菩薩作是思惟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縁
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
因縁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
怒之心即便減少。是名菩薩隨佛教忍。云何
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
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
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或不知識
邊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於一切時一切
方常生忍心。是名菩薩無方所忍。云何名菩
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
小内外如是中生忍。餘則不忍。菩薩忍者則
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
爾。是名菩薩修處處忍。云何名菩薩非所爲
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
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
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
薩非所爲忍。善男子。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
若瞋因縁煩惱未起不名爲忍。若遇瞋因縁
時。拳打刀杖手脚蹴&T050460;惡口罵詈。於如是中
心不動者則名爲忍。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
恚亦忍。不起發瞋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
忍。云何名菩薩悲心忍。爾時菩薩。若作王若
王等有大功業。爲苦衆生而作其主。是苦衆
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
而生瞋恚。如是衆生我當拔濟常爲擁護。云
何而得生於瞋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
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云何名菩薩誓願忍。
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師子吼發
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爲拔
諸苦衆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若
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衆生。善男子。譬如良
醫善知治眼。見諸衆生多有患目。或患眼
翳或患眼膜。種種患眼不可稱計。是醫若
言。我欲療治衆生眼患。彼時醫師後自盲
冥。佛言。如此醫師能治他眼不。除蓋障菩薩
摩訶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除蓋障菩薩
摩訶薩。欲除一切衆生無明冥者。應先自除
闇障後及於人。若内無智慧能治他疾。是義
不然。以是因縁。當修於忍不應生瞋。是名菩
薩大誓願忍。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能
淨於忍。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精進滿
足。何等爲十。如金剛精進。無等精進。處中
精進。顯勝精進。熾盛精進。常恒精進。清淨精
進。不共二乘精進。不輕賤精進。不退轉精進。
云何菩薩如金剛精進。未解者令解。未涅槃
者令得涅槃。未安者令安。未度者令度。未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令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若作如是修行精進時。天魔波
旬來謂菩薩言。汝今何故作如是精進。徒自
勤苦終無所獲。何以故。我亦曾作如是精
進。未解者令解。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未安者
令安。未度者令度。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當令悉得如是等事。皆是妄語但誑凡
愚無有眞實。我未曾見如是精進而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善男子。我曾見無量衆
生如是精進有得阿羅漢涅槃。如是精進有
得辟支佛涅槃。魔王復言。善男子。雖行精進
未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今思惟疾
捨是心。空無所獲徒自勞苦。汝今速求二
乘。可得早離生死。菩薩即作是念。此是魔説
欲壞我心。汝但少事而自憂己。莫爲多事反
憂我耶。隨所造業各得受報。依止於業業爲
親友。汝亦有此隨業受報。依止於業業爲親
屬。惡魔波旬。汝今速疾復道還去。汝惱我故
當長夜受苦。魔即慚愧隱形而去。是名菩薩
如金剛精進魔不能壞。云何名菩薩無等精
進。爾時菩薩所行精進。超諸菩薩百千萬億
算數譬喩所不能及。況餘聲聞二乘學者而
能及乎。一切諸佛善法。以精進力故悉能攝
取。一切惡法無不捨離。是則名爲無等精進。
云何名菩薩處中精進。勤不過分亦不懈退。
如是精進名爲處中精進。云何名菩薩高勝
精進。菩薩發大精進。願使現身如佛色相。若
我得佛。無見頂相圓光一尋。佛之相好無礙
智慧大自在者願我悉得。是名高勝精進。云
何名菩薩熾盛精進。譬如眞金摩尼珠寶無
有垢穢。光明熾盛端嚴殊顯。眞金精曜無量
焔熾。摩尼寶珠煥然炳徹。菩薩精進亦復如
是。無諸垢穢。何者是精進垢。何者是精進
翳。懈怠是精進垢。懶墮是精進翳。食不知足
是精進垢。貪嗜睡眠是精進翳。好樂親近是
精進垢。不見無我是精進障。如是名爲精進
垢精進障。除如是垢障。是名菩薩熾盛精進。
善男子。云何名菩薩常恒精進。擧動威儀不
離精進。行住坐臥不曾休廢身心不懈。是名
菩薩常恒精進。云何名菩薩清淨精進。如上
常恒精進。有所起惡不善之業能障道法能
作衰損。皆悉除斷一切善法於涅槃因不作障
礙。能助道法安止道處。皆悉修廣増長熾盛。
乃至微細一念之惡不令得起況復大惡。是
名菩薩清淨精進。云何名菩薩不共二乘精
進。菩薩摩訶薩。周遍十方。如恒河沙數世界
滿中阿鼻地獄猛火熾盛。如此世界外。有極
苦衆生無依無救。乃至若一衆生如是苦惱。
菩薩能忍大火。過無量恒河沙世界。拔濟成
熟一衆生苦。爲一尚爾。況多衆生而不救濟。
一切外道二乘學人所不能及。是名菩薩不
共二乘精進。云何名菩薩不自輕賤精進。菩
薩作是思惟。三世諸佛。皆從微少精進修無
量徳。乃能久積苦行成等正覺。是故我今因
少精進漸殖徳本。不久亦應得佛不疑。是名
菩薩不自輕賤精進。云何名菩薩不退轉精
進。菩薩不以己身精進微薄。不以貧窮又少
財寶而生捨心。常修精進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以積善
微細精進悉得菩提。我今不以微賤而自輕
毀。以微精進故。爲一切衆生積集衆善。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爲己樂而入涅槃。寧
爲衆生久處地獄。是名菩薩不退轉精進。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滿足精進
寶雲經卷第一



寶雲經卷第二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名具禪波
羅蜜。何等爲十。多集福徳深厭諸惡。能勤精
進具於多聞。不顛倒解解法向法。利根聰明
有純善心。善解定智不著禪相。云何名爲多
集福徳。久於大乘積集善根。在所生處常護
持善戒遇善知識。世世恒生種族刹利大姓
婆羅門大家居士。生處恒生正見家増長善
法。憶所修善方便不捨。常不離善知識菩薩
諸佛。漸漸増長觀察諸法。世間大苦常爲災
患之所逼惱。無有暫停長爲衆苦。無明所盲
皆因愛欲欲爲根本。我今不應同於凡夫親
近於欲。欲者諸佛世尊説從妄想生。無量因
縁毀訾過患。譬如以木貫人心腎。欲如利戟
欲如劍刃欲如毒蛇欲如鋒焔。欲如膿爛不
可觸近。欲如聚沫欲如熱焔。欲如幻化欲如
夢想。欲爲不淨令人臭穢。欲如熟癰欲如腐
敗爛肉。作如是厭惡欲想。剃除鬚髮捨離産
業。出家學道被服法衣。而作沙門。正法出
家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發大精進。未得善法
者能令使得。未得智者能令得智。未得證者
當令得證。如是因如是縁。以是事故即得多
聞。於世諦第一義諦悉能宣説。善知世諦即
第一義諦。善知不顛倒法如法體相。何者是
善知法相。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
正念正定。得見正道。利根轉勝心常在道。以
利根故多生厭惡。遠離大衆憒閙之處。遠離
欲覺貪瞋邪見殘害之心。遠離眷屬。遠離名
聞利養。遠離一切身心。常念自觀察己心。
爲念善不善無記。若念善應念勝善。念勝善
者。心生歡喜起發信樂。云何是勝善心。三十
七品。云何是三十七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
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法是名勝善
是眞道支。心猶不善極生厭惡多作觀察。勤
行方便斷於不善。何等不善。貪欲瞋恚愚癡。
貪欲有三種上中下。何者是上貪欲。欲心逼
身正見衰損。離欲心少離於慚愧。云何離慚
愧心。若攝身靜念獨處林野。爾時思惟欲覺
増長熾盛。貴於欲覺讃歎欲覺。以欲覺故。作
是思惟時。無有愧心。云何無慚。以欲業
作欲因縁。於父母所生懟恨語。於尊重處而
無畏難。亦不羞愧自現有徳。以是欲故命終
之時墮於惡趣。是名上欲。云何名爲中欲。若
受欲已心生厭離或起悔心。是名中欲。云何
名爲下欲。若摩觸之時欲想即息。或共言語。
雖有染想生念即滅。或見欲時欲想亦息。是
名下欲。欲者一切衣服飮食供身之具悉名
爲欲。瞋恚亦有三種上中下。何者爲上瞋。若
惱彼時深生忿怒或作五逆。或五逆中作一
一逆。或誹謗正法等。如是之罪。非算數譬喩
之所能及。身壞命終墮大地獄受罪。餘報得
生人中。膚體黒痩兩目皆赤。志逞常怒多
懷擾害。以是義故名爲上瞋。云何名爲中
瞋。所作諸惡速疾變悔。即修對治之法。是名
中瞋。云何名爲下瞋。或出惡言或起譏訶。或
集微惡業。或時時起發尋生對治。是名下
瞋。愚癡亦有三種上中下。何者爲上癡。作惡
不悔不生慚愧心無厭時。如是名爲上癡。云
何名爲中癡。身作惡時尋生變悔。於同梵行
邊發露懺悔不顯己徳。是名中癡。云何名爲
下癡。依如來所制非性重罪少有所犯。是故
名爲下癡。菩薩摩訶薩。善心起時。能迴貪瞋
癡能除欲愛。能除欲樂能除欲著。以善心故
令欲不起。云何名爲無記心。此心起時不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