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選擇傳弘決疑鈔 (No. 2610_ 良忠述 ) in Vol. 83

[First] [Prev]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量別願。由縁熟不熟願成不成之義。今
此義以問四十八願成就未成就義也。
次答如云云今云。不爾。何必依彼二師
成不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答曰
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
絶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
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
念念即是聲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日藏經云大
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
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念
聲是一者 問。念之與聲色心各別。何云
同耶 答。念即是聲集文分明。如彼誦經
方云念經。及云散心誦法華念法華文字
。又六祖壇經下云。世人終日口念本體
自性。由如食。口但説空萬劫不
乃至口念心不行如幻如電。口念心行即
心口相應等。通賛云。念佛有三。一心念。心
中繋念。二輕聲念。自耳聞故。三高聲念。有
十種功徳乃至四句分別。一心念口不
念。二口念心不念。三心口倶念。四心口倶不
念。此豈非念有唱訓也。一云。念通觀稱。本
願十念是稱念也。爲此義略觀念
念聲一同。再往論之。念是等起意。念聲則所
發語聲。色心體異能所義別。不念直
爾聲也 問。若爾何故廣本云唱訓耶 答。
強遮觀以義言訓也。大念見大佛等者。
日藏經云。於寂靜處嚴道場。正念結跏。
或行或坐。念佛身相。無使心。更莫他縁
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餘業
至心念佛乃至見佛。小念見小。大念見大。
乃至無量念者見佛色身無量無邊。彼佛身
形三十二相。於一一相亦念亦觀皆令
乃至若復有人如是樂者。能如上習
佛三昧一日一夜。口能誦持一切佛法已上
群疑論釋曰。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
小聲稱佛也。斯即聖教。有何惑哉。現見即
今諸修學者。唯須勵聲念佛三昧易成。小
聲稱佛遂多馳散。此乃學者所知。非外人
之曉矣。子若不信。請試學爲。無修但
疑惑
問曰經云乃至擇云下至其意如何答曰乃至
與下至其意是一經云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
也多者上盡一形也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也
釋云下至者下者對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聲
一聲等也上者上盡一形也上下相對之文其
例惟多宿命通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
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
正覺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
置下至之言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
例上八種之願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
故今善導所引釋下至之言其意不相違 問。
宿命等願中所言下至者。是自少之多。餘
願亦復爾。何同十八從多至少之義 答。不
爾。彼亦從多至少。所謂那由他者即是無數。
謂擧數量非數量。此願意云。無數劫事
若能悉知爲上名多。若不悉知下名少。
斯乃從多向少之義。餘七種願準之可知。故
知。七願下至亦同第十八願乃至而已 問。
第十三願至那由他正覺。此那由他
正是所超。何云無數。若是無數則爲文言
餘願 答。此亦無數。言無量之劫數
中間。若佛壽命有所至者不正覺。謂那
由他無數更不所至。以之即亦爲
多。若有所至即可限爲下名少。若
爾何云文言不順。故九種願下至・乃至。從多
向少其意一同耳
但善導與諸師其意不同諸師之釋別云十念
往生願善導獨總云念佛往生願諸師別云十
念往生願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捨一
形下捨一念故也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者
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
也 諸師別云十念往生願等者。懷感等意。
又智光・慈慧等諸師同言十念。是故云別。
和尚處處判云一形十念一念皆是本願。是
故云云云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二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三
  沙門良忠述
 第四三輩念佛往生篇
三輩念佛往生之文 問。見所引文三輩一
一皆有餘行。故要集中念佛諸行兩門之證
同引此文。如何偏云念佛往生 答。是就
觀念法門云佛皆勸專念佛名之文。唯云
念佛。至下問答委述三義。要集意當傍正
耳 問。猶以不明。皆勸專念之釋文者
餘行而偏念佛云皆勸也。念佛行亙
上中下輩皆勸。何云此釋文
提心等餘行乎 答。經文既云一向專念。一
向之言不餘故。釋之皆勸亦通
之義。故引爲證 問。雖餘此等行
中念佛最要。爲要行一向。何必廢
餘行之義乎 答。名號付屬文云一向專稱
是對定散一向故。廢餘行義文相分明。
何經與釋一向之言有相違義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
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徳願生
彼國此等衆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衆
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
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
阿難其有衆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
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徳願生彼國佛語阿難其
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
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徳當發無上菩提
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
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
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
光明相好具加眞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即隨
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徳智慧次如上輩
者也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
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徳當發
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
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
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
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徳智慧次如中輩者
也 佛告等者。若準餘篇無量壽經
下云。無者略也。故建暦二年開版摺本有
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者 問。淨土行
者期於往生。何云今世見佛應菩提
耶 答。上文既云臨壽終時無量壽佛現
其人前。下文結云欲於今世等。知今世見佛
者持臨終見佛。故淨影云。是故已下結歎修
已上無量壽佛化現其身者 問。觀經中
輩不化佛。二經何違 答。觀經中輩亦
化佛。以比丘僧眷屬故。故般舟讃讃
中品終時化佛。又法位大經疏云。依
其上中六品皆言彌陀佛自現
。然下品中不佛迎。此中明化身來迎
是眞身。觀經既不眞化。以此文
已上此人臨終夢見彼佛者 問。佛有來迎
本誓不虚矣。設雖下輩現見佛彼 答。
夢覺雖異倶見佛迎何違本願。謂雖彼佛
願來迎。機根劣故不現見。夢中見
覺已即生。清淨覺經云。其人壽命病欲終時。
無量清淨佛則令其人於臥睡夢中無量
壽佛國土。大阿彌陀經同之。淨影云。就
生中於夢中。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已上
 問。觀經下輩雖是惡機夢見。今經
下輩發菩提心。何不現見 答。實如問端
夢見之後重可見佛。但今經爲三輩差
別眞・化・夢佛之異。攝機不盡。先意可
云云
私問曰上輩文中念佛之外亦有捨家棄欲等
餘行中輩文中亦有起立塔像等餘行下輩文
中亦有菩提心等餘行何故唯云念佛往生乎
答曰善導和尚觀念法門云又此經下卷初云
佛説一切衆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
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
聖衆自來迎接盡得往生依此釋意三輩倶云
念佛往生也 亦有菩提心等餘行者 問。下
輩唯有菩提心行更無餘善。何云等耶
答。爲下輩容餘善。或可從上二

問曰此釋未遮前難何棄餘行唯云念佛乎答
曰此有三意一爲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説諸行
也二爲助成念佛而説諸行也三約念佛諸行
二門各爲立三品而説諸行也一爲廢諸行歸
於念佛而説諸行者準云善導觀經疏中上來
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
專稱彌陀佛名之釋意且解之者上輩之中雖
説菩提心等餘行望上本願意唯在衆生專稱
彌陀名而本願中更無餘行三輩倶依上本願
故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一向者對二向三向
等之言也例如彼五竺有三種寺一者一向大乘
寺此寺之中無學小乘二者一向小乘寺此寺
之中無學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
小兼學故云兼行寺當知大小兩寺有一向之
言兼行之寺無一向之言今此經中一向亦然
若念佛外亦加餘行即非一向若準寺者可云
兼行既云一向不兼餘明矣雖先説餘行後云
一向專念明知廢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若
不然者一向之言尤以叵消歟 一爲廢諸行
等者。就廢立義三輩中有三重廢立。先上
輩文一向專念者。廢上捨家發心之行。是一
重也。次中輩文一向專念者。廢當輩之發心
齋戒塔像等行。是二重也。後下輩文一向專
意者。廢當輩之菩提心行。是三重也。若聞深
法指上十念。信樂不疑是第二心。以至誠心
即第一心。願生其國是第三心。乃至一念方
本願至極利益也。或若聞深法者是擧
別機也。上云乃至十念願生其國。下云
聞深法乃至一念願生其國。即説二機文相
分明。故元曉師亦爲二機。義相雖異分
今 問。今看集文廢立等外不別機
深法之機攝何機耶 答。此機不一向
之言。故不廢立等機。今集且就一向
之言三義故 問。言廢立者可不堪
一向專念。何必餘行劣於念佛 答。
此宗元意對極惡最下之機極善最上之
。故知。餘行不下輩者餘行之力劣
念佛故。念佛一法化上中下者。念佛之力
於餘行故。難勢之趣未宗意也。準云
善導觀經疏中者。云字應中字之下。凡此
集中有是等文章者。恐是執筆者誤耳。
傳聞。上人依月輪殿命此集之時。以
眞觀房執筆任。依筆故頻固辭。而
上人云。所請偏爲其要道。不
。只記我所云云 綴文不正即此由耳。
一向大乘寺等者。普通廣釋中云安然 慧苑
云。天竺國法一向大乘寺文殊爲上座。一向
小乘寺賓頭盧爲上座。大小兼行寺文殊與
賓頭廬共以爲上座已上 雖先説餘行等者
 問。上輩一向下云修諸功徳。中輩一向下
即廣擧多少修善等諸行。何云先説餘行
後云一向乎 答。上輩出家・三輩發心竝皆
於一向之上。今約此文且云先説也。設
又在下一向之言唯局念佛。寧不
問。廢餘行者不淨土故歟 答。不爾。
廢立義者捨於劣行於勝行。謂餘行不
佛願故廢。念佛能順佛願故立。是非
行不生故廢也。然或人以爲。諸行不往生
故廢之。此義大背上人所判。若言餘行不
往生者。後之二義便爲虚妄。執者會云。後
之二義練磨之義全非實説。今云。此未學強
言。三義倶不於大師所判。云何是一而
二乎。如信空聖覺等師。皆面授口決門
人。又智行兼備達士也。同禀承上人
行生義。善導寺所傳全以符合矣。誰謂新義
耶。況復所引文其義分明哉
二爲助成念佛説此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
同類善根助成念佛二以異類善根助成念佛
初同類助成者善導和尚觀經疏中擧五種助
行則成念佛一行是也具如上正雜二行之中
説先就上輩而論正助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者是正行也亦是所助也捨家棄欲而作沙門
發菩提心等者是助行也亦是能助也謂往生
之業念佛爲本故爲一向修念佛捨家棄欲而
作沙門又發菩提心等也就中出家發心等者
且指初出及以初發念佛是長時不退之行寧
容妨礙念佛也中輩之中亦有起立塔像懸繒
然燈散華燒香等諸行是則助成念佛也其旨
見於往生要集謂助念方法中方處供具等是
也下輩之中亦有發心亦有念佛助正之義準
前可知 二爲助成念佛等者。念佛一行以
正業。爲此正業更修餘行也。爲使
念佛是正業。世尊別置一向之言。爲
餘行是助業故不一向而已。出家云何
念佛。謂在家多縁務念佛也。卜
居於山林。暗跡於烟霞。無念佛。是出家
之助念佛也。塔像云何助念佛。謂俗家交
囂塵多闕數遍也。數詣道場瞻本尊
便念佛。是塔像之助念佛也。若不發心
自他受苦。是故倦於念佛。若發兼濟
念自他之苦。所以念佛熾盛。是菩提心
之助念佛也。但大師立同類助業。即觀察
彌陀等。慧心立異類助業。即方處供具等。今
三輩餘行當異類助業也。五種助行者。謂讃
歎供養開爲二行意也。先就上輩等者。應
次異類助業者先就上輩等。故或本有
牒文
三約念佛諸行各爲立三品而説諸行者先約
念佛立三品者謂此三輩中通皆云一向專念
無量壽佛是則約念佛門立其三品也故往生
要集念佛證據門云雙觀經三輩之業雖有淺
深然通皆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感師
同之
次約諸
行門立三品者謂此三輩中通皆有菩提心等
諸行是則約諸行立其三品也故往生要集諸
行往生門云雙觀經三輩亦不出此已上 凡如
此三義雖有不同倶是所以爲一向念佛也初
義即是爲廢立而説謂諸行爲廢而説念佛爲
立而説次義即是爲助正而説謂爲助念佛之
正業而説諸行之助業後義即是爲傍正而説
謂雖説念佛諸行二門以念佛而爲正以諸行
而爲傍故云三輩通皆念佛也但此等三義殿
最難知請諸學者取捨在念今若依善導以初
爲正耳 三約念佛諸行等者。明傍正義。所
化衆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是故如來隨
其性欲廣説諸行及以念佛。其中念佛爲
正意。故云一向。自餘諸行非經正意。是故
一向之言也。祖師大經釋云。修往生
三意。一但念佛。二助念佛。三但諸行
已上 口傳云。復有一義。佛備一音異解之
故。一向之聽隨機不同。維摩云。佛以
説法。衆生隨類各得已上 若餘行
機各隨己業一向音。然結集者約佛本
。專念之上置一向言。實通諸行。故無
機教相違之過。上來四義之中。前之二義
各約一機。謂第一約唯正定業機。第二約
助正兼行機。第三・第四通約二機。謂念佛・
諸行其機別故。殿最者漢書音義云。上功曰
最。下功曰殿。若依善導以初爲正者。大師
廣判三福各生。是傍正義。又就念佛行者
菩提心及齋戒等。是助正義。雖然彌陀本
願・釋尊教意・諸佛證誠。正勸念佛。故和尚
深探經元意。且廢餘行偏勸念佛
法機決定信知一行出離更無不足。是故廢
立爲正而已
問曰三輩之業皆云念佛其義可然但觀經九
品與壽經三輩本是開合異也若爾者何壽經
三輩之中皆云念佛至觀經九品上中二品不
説念佛而至下品始説念佛也答曰此有二義
一如問端云雙卷三輩觀經九品開合異者以
此應知九品之中皆可有念佛云何得知三輩
之中皆有念佛九品之中何無念佛乎故往生
要集云問念佛之行於九品中是何品攝答若
如説行理當上上如是隨其勝劣應分九品然
經所説九品行業是示一端理實無量已上 故
知念佛亦可通九品二觀經之意初廣説定散
之行普逗衆機後廢定散二善歸念佛一行所
謂汝好持是語等文是也其義如下具述故知
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矣 觀經九品與壽經三
輩開合異者 問。寂公大經述義記云。此中
上・下輩攝彼上下各三品人義且可爾。以
此中輩彼中三理定不然。此經説中輩
菩提心彼國時便住不退轉。彼經中
輩三不發菩提心。生彼國時唯證小果
靈芝觀經義疏云。大本三品皆標發菩提心
今經上三品耳。中下二品則非所對
況彼因行與今全別。以壽經校方知爾。
今明。上三品即彼菩薩衆也。中三品即彼聲
聞衆也。下三品即彼人民衆也。三輩九品
盡彼方聖凡之衆。又復三輩各分高下
後具明已上此二師義大順經文。如何會
通 答。興師會云。中輩之内自有多類。二
經各談其一已上是故鸞師遠師等皆
同判三・九開合異也。因論生論。三輩之與
邊地胎生同異如何 答。略論中解三輩
云。又有一種生安樂。不三輩中。謂
疑惑心諸功徳。願安樂。不
乃至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安樂
。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等。元曉
之。寂公云。彼受胎生者在何品中。依
舊兩本皆説於中下品中乃至 問。觀經
下輩三生。爲是胎生否 答。非也。彼皆
迎生佛前華中。非邊地宮殿中已上
師云。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攝。
此帛謙後之二輩皆言城於五百年
見佛聞法見聖。故若三輩若九品。皆
寛狹往生盡。又云。百由旬者即下輩
佛所生之宮。五百由旬者即中輩疑智所
止之宮已上 問。二義中以何爲正 答。傳
云。要集引二師義邪正。難敢定判
也。答曰此有二義等者 問。或云。上六品行
淨土著皆念佛力。若離念佛往生
是故今集以二義念佛行通九品之由
此義如何 答。此義不然。先開合義中言
知念佛亦可九品者。是約横義。非
。凡論行因竪有横。竪則觀經九品。品
品各説別行是也。横則壽經三輩。一行互
三輩是也。其實二經各有横竪。若横若
竪皆逗機縁。即所引要集文云然經所説九
品行業且示一端理實無量。又下文云凡九
品配當是一往義五逆迴心通於上上。此
等釋文皆約横意。念佛諸行令九品。若
言約竪義念佛通上六品者。發心亦可
下六品。若云然者。遇大・遇小・遇惡定判。豈
相亂。莫横釋竪説相。次廢立義中
九品之行唯在念佛者。是約隨自機。若
隨他機。一一諸善各通九品各得往生

  第五念佛利益篇
念佛利益之文 言利益者。通現・後生
其利益。與彌陀經多善根同。觀念門云。現
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徳利益。禮讃云皆當
得生彼者。約終約要耳
無量壽經下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
具足無上功徳善導禮讃云其有得聞彼彌陀
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私問曰準上
三輩文念佛之外擧菩提心等功徳何不歎彼
等功徳唯獨讃念佛功徳乎答曰聖意難測定
有深意且依善導一意而謂之者原夫佛意正
直雖欲唯説念佛之行而一往隨機説菩提心
等諸行分別三輩淺深不同然今於諸行者既
捨而不歎置而不可論者也唯就念佛一行既
選而讃歎思而容分別者也若約念佛分別三
輩此有二意一隨觀念淺深而分別之二以念
佛多少而分別之淺深者如上所引若如説行
理當上上是也次多少者下輩文中既有十念
乃至一念之數上中兩輩準此隨増觀念法門
云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讃淨土莊嚴
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
上生人當知三萬已上是上品上生業三萬已
去是上品已下業既隨念數多少分別品位是
明矣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願成就之
中所言一念與下輩之中所明一念也願成就
文中雖云一念未説功徳大利又下輩文中雖
云一念亦未説功徳大利至此一念説爲大利
歎爲無上當知是指上一念也此大利者是對
小利之言也然則以菩提心等諸行而爲小利
以乃至一念而爲大利也又無上功徳者是對
有上之言也以餘行而爲有上以念佛而爲無
上也既以一念爲一無上當知以十念爲十無
上又以百念爲百無上又以千念爲千無上如
是展轉從少至多念佛恒沙無上功徳復應恒
沙如是應知然則諸願求往生之人何廢無上
大利念佛強修有上小利餘行乎 觀念淺深
者 問。三輩念佛爲觀稱。若言通者。壽
經之意皆明本願稱名之行往往歎之。何
今文通勸觀稱。是故此集上引觀經付
屬佛名。以同今經三輩念佛。若言通者。
今擇云觀念淺深別九品。故知。三輩
念佛亦通觀念 答。三輩念佛雖唯稱名
而要集所言念佛者。廣通觀稱故且云
也。要集下云。尋常念相大分爲四。一定
業。謂坐禪入定觀佛。二散業。謂行住坐臥
散心念佛。三有相業。謂或觀相好。或念
。四無相業。謂雖念佛求淨土。而觀
身土即畢竟空如幻如夢。次下文云。問。念
佛之行於九品中是何品攝。答。若如説行
理當上上。隨其勝劣九品已上
念佛者。是指上所牽四種念佛也。而取
稱邊以爲今要也。言觀念淺深者。言似
觀具包觀稱。謂觀指或觀相好。念指或念
名號也。然念淺深者。安心及起行各有
故。如寒冷流汗是上品念。名之爲深。其
餘淺深隨應可知。有云。今言觀念者。稱名
之意業。非是相好觀。慧心以稱名之念
觀之意云云念佛多少者 問。夫感
果優劣可心淺深。縱使累念數志淺者
下。縱使少念佛志深者可上。如何 答。
形傾則影傾理數之常也。心重念亦多。何足
疑也。但由衆生根性各異。非心淺
行多心深行少。重淨心造及恒所作是定業
故。而今由念多少而判其品位且約大旨

  第六末法萬年特留念佛篇
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特留念佛之文 問。止
住百歳其時難測。何定末法萬年耶 答。
綽・導・基師倶約末法萬年之後。興師偏依
法住記増劫人壽七萬歳時。感師具引
是非。群疑論第三云。有釋。經道滅
盡依大悲經。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
年・萬年之後經道滅盡。特留此教更住百
年。此刀兵劫時人多造惡。所執草木悉成
刀劍互相殺害。瞋毒熾盛。人壽十歳。身長二
肘。於此時中更不諸餘甚深戒定慧
。唯能念佛厭此娑婆三災五濁極苦惱亂
。願西方安樂世界。故佛知此時衆生
苦重能坐厭離。故以慈悲特留此經。於
經後止住百歳。在刀兵劫益有情。又有
釋言。如尊者慶友説法住記言。此佛法刀兵
劫後人心厭惡咸起慈心相殺害。共相
憐愍如父如子。命漸増長至滿百年。十六
大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善閑三藏十
二部經。受佛付屬。住持正法。利益衆生
般涅槃。幷餘眷屬大阿羅漢萬餘徒聚。還以
如來三藏教法行於世。化導群生。造
僧。修戎定慧佛法熾盛。至増劫人壽六
萬歳末七萬歳初。諸阿羅漢總集如來所有
舍利。共造寶塔。十六阿羅漢與諸眷屬
塔供養。散諸香華。瞻仰禮已。倶昇虚空
是言。敬禮世尊釋迦如來應正等覺。我受
教勅持正法。及與天人諸饒益。法藏
已沒。有縁已周。今辭滅度。説是語已。一時
倶入無餘涅槃。其舍利塔便陷入地。至
輪際方乃停住。其三藏教在舍利前先已滅
沒。經一百年唯此淨法與舍利塔及諸阿
羅漢一時滅沒。爾時世尊釋迦牟尼無上正
法。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永滅不現。從
無間此佛土中有七萬倶胝獨覺。一時出現。
其人壽量八萬歳時。獨覺聖衆復皆滅度。次
後彌勒出現世間。還爲衆生淨土教。令
無量衆得淨土。如是展轉賢劫千佛及
後諸佛。出興於世皆説淨土法西
。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其阿彌陀佛壽命
無量阿僧祇劫。未滅度來十方世界諸佛出
現。對彼阿彌陀佛有縁衆生。皆説淨法
淨土。故此經道滅盡特留此經百年。當
此時也。問。無量壽經説。於未來世經道滅
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然
一切經教皆化物利益衆生。讀誦・受持咸
重罪。乘ヨツテ正法皆得苦。何爲餘大乘
經悉皆隱沒。唯留此教止住百年。釋曰。大
聖世尊出興於世一音説法。各隨類解。聞
法悟道衆若塵沙。或得四道果。或獲無生
法忍。或離三惡道趣。或生人天淨土。或益
一時。或遐沾遠代。衆生宿有聞法善根
佛眞教受持讀誦咸得利益。衆生薄福感
化縁絶。所有聖教皆隱龍宮。所有法衣不
染色。布薩・羯磨・説戒・受戒悉皆不成。甚
深大乘眞如實相平等妙理非彼所知故。先
隱沒不於世。唯有念佛。易修易學。淺識
凡愚猶修習拔濟苦難。利益弘深。尚有
斯法。大聖悲愍特留百年。以此經
準知。佛法漸滅。衆生福薄。唯茲淨教特
此時。故以法驗時。誠是當根佛法。故觀
經數處皆言未來世一切衆生是教
。請諸道俗尋此聖教彼當根。無
於人語佛語已上
無量壽經下卷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
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其有衆生値斯經
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私問曰經唯云特留此
經止住百歳全不云特留念佛止住百歳然今
何云特留念佛哉答曰此經所詮全在念佛其
旨見前不能再出善導懷感慧心等意亦復如
是然則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也所以然者
此經雖有菩提心之言未説菩提心之行相又
雖有持戒之言未説持戒之行相而説菩提心
行相者廣在菩提心經等彼經先滅菩提心之
行何因修之又説持戒行相者廣在大小戒律
彼戒律先滅持戒之行何因修之自餘諸行準
之應知故善導和尚往生禮讃釋此文云萬年
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又釋此文略有四意一者聖道淨土二教住滅
前後二者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三者兜率
西方二教住滅前後四者念佛諸行二行住滅
前後也一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者謂聖道
門諸經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特留
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聖道機縁淺薄淨土機
縁深厚也二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十
方淨土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西方淨
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十方
淨土機縁淺薄西方淨土機縁深厚也三兜率
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上生心地等上生兜
率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往生西方此經特
留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兜率雖近緣淺極樂
雖遠縁深也四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者謂
諸行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念佛往生
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歳也當知諸行往生機
縁最淺念佛往生機縁甚深也加之諸行往生
縁少念佛往生縁多又諸行往生近局末法萬
年之時念佛往生遠霑法滅百歳之代也問曰
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歳若爾
者釋尊以慈悲而留經教何經何教而不留也
而何不留餘經唯留此經乎答曰縱令留何經
別指一經則亦不避此難但特留此經有其深
意歟若依善導和尚意者此經之中已説彌陀
如來念佛往生本願釋迦慈悲爲留念佛殊留
此經餘經之中未説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
故釋尊慈悲而不留之也凡四十八願皆雖本
願殊以念佛爲往生規故善導釋云弘誓多門
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爲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
心想佛佛知人已上故知四十八願中既以念
佛往生願而爲本願中王也是以釋迦慈悲特
以此經止住百歳也例如彼觀無量壽經中不
付屬定散之行唯獨付屬念佛之行是即順彼
佛願故付屬念佛一行也問曰百歳之間可留
念佛其理可然此念佛行唯爲被彼時機將爲
通於正像末法之機也答曰可廣通於正像末
法擧後勸今其義應知 又釋此文略有四意
尊者 問。四重法滅有何證據 答。其證
外求。特留此經之文即是其證也。行者
思擇 問。思益經云。劫燒時江河先滅大海
後竭。法滅時小教先滅大乘後滅已上故知。教
淺先滅。理深後滅。若爾於大乘中。此經者即
有相大乘。不於無相大乘。何最後留
 答。感師解釋如前已引。又興師云。大涅槃
經廣顯佛性。聖教中深。遂聖人而先沒。此
經唯開淨士人求生。濟凡中之要。故獨
留百年。機宜既異。沒滅前後不怪。所
願皆得者。即留之利益也。法滅盡後聞尚
利往生淨土。況亦今聞者矣已上又正就
今宗而論。濟凡教中此經第一。何爲劣教
一代教中種類法門無此教念佛往生。若
有相教偏屬非眞。眞言祕教豈可劣經云云
小教先滅。大乘次滅。淨土後滅。當知。此
經終窮極説。諸佛大悲於重苦者。大悲本懷
豈非此教。故靈芝云。準知一代陀彌教觀皆
是圓頓一佛乘法更無餘途。慈雲法師云。一
耳根即下大乘成佛種子。不聞不信豈
大失已上問。仁王經云。吾滅度後八十
年・八百年・八千年中。無佛無法無僧。無
男信女時。此經三寶付屬諸國王已上八千
年者。恐應末法一萬年過後八千年也。豈
最末特留此經 答。八千年者末法中末
後八千年。非萬年外也。故眞諦疏云。八
十年者正法末後八十年。八百年者像法後
八百年。八千年者末法萬年後八千年已上
末後八十年也。八百八千亦可末後。爰
知。八十年是正法始衰。八百年像法亦衰。八
千年末法將盡。故知。正・像・末中三寶衰微
名爲無也
  第七光明唯攝念佛行者
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唯攝取念佛行者之文
 問。攝取何義 答。攝謂攝護。取謂不捨。故
觀念法門云。攝護不捨。又大經説斯益云。
其有衆生此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
歡喜踊躍善心生焉已上禮讃云。蒙光觸
心不退已上 又徳大寺唯蓮房參籠于雲居
。七日祈請攝取之義。滿夜夢中本尊申
行者腕。動唇出聲云。攝取是也。然後詣
蓮華谷夢虚實。僧都面有感涙氣報云。
定是實夢也云云傳法院覺淵阿闍梨説法辭
云。攝取之義出祕法中。所謂掌内握而不
捨。是名攝取云云蓮華谷感涙其意在

觀無量壽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
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
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
取不捨 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等者。
要集云。一一相中各具七百五倶胝六百萬
光明。熾然赫奕。神徳巍巍已上問。所謂八萬
四千光明。爲是常光。爲神通光 答。是常
光也。本願所成光明故也。第十二願云。設我
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
由他諸佛國者。不正覺。既是本願。何云
神通。又同願成就文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及。若云神通
何佛不爾。故知。常光。略記云。常光一尋雖
常非遍。別縁遍照雖遍非常。此佛光明即
是。經無量劫遍照十方已上若有
縁感應亦可神通光。如授記光等
問。所言念佛爲觀爲稱。若言稱者。所觀照
益可觀機。何觀稱益。若言觀者。答中三
義及所引文唯約稱名 答。行者如實觀
光明時。彼佛光明唯攝稱名觀行。故
攝稱名行者。不攝觀念行者
問。佛光遍照。何隔觀行。況佛觀者親想
。觀最近佛。何云攝 答。光之與名即
是名義。名義具足有不捨益。是故唯益稱名
一行。所以知者。佛光即義。稱即是名。彼佛
本發此兩願故。名義不離攝取不捨。彼佛
光益觀行。更有何義亦攝觀機。但觀
佛非是本願。不攝有在故禮讃云。唯有
念佛光攝。當知本願最爲強。觀念法門
及般舟讃亦復同之。亦念佛有三緑。如
問。若言觀者。何故禮讃云觀經云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
捨。今既觀經有此不思議増上勝縁
護行者。何不相續稱觀禮念願往生
答。文理如前。但彼文者此釋助正兼行之
。非獨觀獨禮能蒙光益也 問。上六品
中已有臨終光明照觸。豈非攝益。散善既
爾。況定機耶 答。彼説臨終佛光來照。非
是現生護念攝取。此乃不捨光益局在念佛
別願益故不餘行。來迎光明是總化儀。唯
迎時平生
同經疏云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捨已來正
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縁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
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遠近五明
光所及處偏蒙攝益問曰備修衆行但能迴向
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
也答曰此有三義一明親縁衆生起行口常稱
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
佛即知之衆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衆生彼此
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縁也二明近縁衆生願
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縁也三明増
上緑衆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
衆自來迎接諸邪業繋無能礙者故名増上縁
也 問曰備修衆行等者。意云。諸行之人
皆得往生。然佛光明周遍十方。何不
餘行窓。偏攝取念佛者。若云照者何惜
。平等慈悲似偏頗。答曰等者。意云。
念佛行者由佛願故得光益。信心不退。
往業易成。如來親近。身意柔軟。滅多劫罪
魔不便。臨終正念決定往生。有此等
種種利益。皆因佛光攝取。光攝亦因本願
是故今文明三縁義。禮讃直云本願最強
本願利益只是任運。非佛存偏頗餘行
也。故祖師云。成佛之光明還照本時之誓
也。初親縁中口常稱佛等者。明口稱行
足三業。口稱佛名號即念佛行體。故先
之。稱名行者向西合掌即是身敬。亦心念
佛即是心念。是故禮・念非別行也。群疑論
云。今時念佛至心即意業善行也。稱佛名號
即語業善行也。合掌禮拜即身業善行也。由
此三業善行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已上
此釋下品十聲稱佛。身羸劣故不禮敬
心失念故不觀察。故知。依勸纔唱名字
三業相應。今三業行亦復如是。唯就口稱
三業故言憶念者。上三業行時時憶持
常恒不失故云憶念。非是觀念。若屬觀念
總違光益唯局稱名。別違下文増上縁釋及
三經唯約稱名。復違下結廣顯念佛三
昧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者。彼謂彌陀。此謂
行者。行者三業倶有。彌陀唯有意業。而言
者相從衆生也。非彌陀具有三業。謂
佛知見衆生三業。由此知見佛親行者。述
記云。瞿波論師云。三業禮者欲大師有
天眼故以身業禮。有天耳故以語業禮。有
他心故以意業禮已上但彼約禮。此約
。又彼知見已現三輪利益事。此遙加
念施不捨益。又近縁時非見佛云云
今文意衆全憶念彌陀絶如犢子思母。
彌陀還念衆生捨如魚母念子。彼此親
故是名不離。法事讃亦釋親義云。人能念
佛佛還念。與今意同 問。諸佛慈念衆生
善心。譬如父母顧盻衆子惡愛。故涅
槃十八云。諸佛世尊於諸衆生種姓
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賤童僕
婢使。唯觀衆生有善心。若有善心則便
慈念已上今何偏約念佛還念相
眤義 答。修諸行者非感應。而不
親三業皆非彌陀事故。彼人心行則疎彌陀
行人疎佛佛亦不親。若唱名號即就佛體
三業皆在彌陀佛故。念念熏習最親彌陀
行者親佛佛亦還念。何以諸行將同念佛
況論本願更非比校。何等善根競其徳乎。
法事讃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爲
親。蓋此謂也。次近縁者。上親縁是彼此心
同。今近縁則一處來現。信知。十萬億刹徑路
遠彼此心同名之親縁。千返影向攝護無
倦不行者之近縁 問。言近縁
佛在目前。念佛行者未必見佛。何具近縁
 答。佛來機前以爲本意。但隨機宜見・不
見異。今擧見機以釋近縁。設雖見而佛
必來。若約冥邊不見猶近。後増上縁者。念
佛滅罪故。臨命終聖時。佛爲増上縁
邪業之所障礙。必遂往生増上
 問。増上縁中聖衆來迎與上近縁見佛
何別 答。近縁見佛則是平生。此中來迎乃
是臨終。故不混亂。若約五縁。近縁者即
護念・見佛二縁。増上縁者滅罪・攝生二縁。三
縁皆約凡夫即是證生縁也 問。稱佛名
時除多劫罪。何至迎候亦有邪業。答。罪障
蓋多。不頓滅。故稱念時雖罪障。而見
聖衆能除殘殃。故稱讃經云。若一日夜或二
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繋念不亂。是善男
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
量聲聞弟子菩薩衆倶。前後圍繞來住其前
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衆會
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士已上既云
悲加祐令心不亂。明知。聖現除其罪障
心不亂。若言障。其心何亂。故珍海決定
往生集云。問。滅業障已方有佛來迎歟。答。
必爾。大悲芬陀利經云。彼欲終時。我與
無數大衆圍繞而現其前。彼見我已令
我所大歡喜諸障礙。命終己後得
我國。意云。往生業障未盡之前佛先進來。豈
恃哉已上悲華經云。所有衆生乃至臨終
之時。我當大衆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
我即於我所心歡喜。以我故離諸障
。即便捨身來生我界大悲芬陀
利經同
又今但云
邪業外魔等者。文言略耳。又靈芝觀
經疏云。四解魔説。或謂。修西方淨業臨終
相皆是魔者。斯由教典
。喜以邪言他正信。爲害不淺。故須
之。且魔有四種。一五陰魔。二煩惱魔。三
死魔。四天魔。上之三魔是汝身心。唯有
是外來耳。安得己魔但疑外魔
乎。況魔居欲天。乃是大權。退惡進善。有
功行方可之。凡夫修道内心不正必遭
魔擾。若心眞實魔無能爲。是知。魔自汝心
他所致。如世妖冶媚惑於人。端心正
必不近。縱情顧盻定遭所惑。今引衆説
以絶群疑。一云。大光明中決無魔事。猶如
白晝奸盜難成。一云。此土觀心反觀本陰
多發魔事。今觀彌陀果徳眞實境界。故無
魔事。一云。念佛之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
護念。既爲佛護。安得魔。一云。修淨業
人必發魔者。佛須指破。如般若楞嚴等。佛
若不指則誤衆生於魔網。今淨土諸經
竝不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山陰慶文
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爲具引彼。問
曰。或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天樂
異香來迎往生竝是魔事。此説如何。答曰。有
首楞嚴經習三昧或發動陰魔。有
摩訶衍論習三昧或發動外境謂天
魔也
止觀論習三昧或發動時魅。此等竝
是修禪定人約其自力。先有魔種定撃
。故現此事。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
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
則發魔事
今約
所修念佛三昧乃憑佛力。如帝王
干犯。蓋由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願
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
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
徹鑒力・光明通照攝取衆生力。有是等不
可思議功徳之力。豈不持念佛之人
臨終時障礙耶。若不護持者。
則慈悲力何在。若不魔障者。智慧力・
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降魔力復何在耶。若
鑒察魔爲障者。天眼遠見力・天耳
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復何在耶。經云。阿彌陀
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
捨。若謂念佛臨終被魔障者。光明遍照
攝取衆生力復何在耶。況念佛人臨終感
衆經皆是佛言。何得貶爲魔境乎。今
爲決破邪疑。當正信已上
彼文
又楞嚴云。禪定
心中見盧舎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等。此
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
是非聖證。資中疏云。若修念佛三昧
斯境現前與修多羅合。名爲正相。若修
設見佛形亦不正。以心境不相應
故。況觀眞加諸相。而有所著豈非
魔耶。資中揀判極爲精當。仍具引前諸説
永除疑障已上
靈芝
問。此三縁義爲念佛
答。豈不前言。三縁唯約念佛一行。謂約
不捨故。本願念佛是稱名故。諸佛證
誠亦稱名故。此經亦專標名號故。知此三經
元意唯在念佛名。今之三縁何通餘行
問。三縁之義云何不觀察等行。謂心想
佛親義最強。禮誦等行豈是疎耶。觀殊近佛。
故經云但當憶想令心眼見。又云。常來
此行人之所。豈非近縁。餘禮誦等豈是遠耶。
第四卷中通五正行親近義故。今此集
今二縁以證五種正行親近故 答。今
三縁者依本願故唯局念佛觀等。謂
本願故有親縁義。有親縁義故攝取不
捨。亦由本願故有近縁義。有近縁義故攝
取不捨。亦由本願故有増上縁義。有増上
縁義故攝取不捨。故三縁義不觀等。若
觀等雜行時。亦有隨分親近之義。所
望不同各得其名。疏親近義即望雜行
其得失。今此集意親近名通一往引釋耳
自餘衆行雖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
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讃念佛功能
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念彌陀名號
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
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虚也又此
經定散文中唯標念名號生此例非
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自餘衆行等者。此
念佛與諸善即有光攝・不攝異故。校
量二行勝劣懸隔也 問。十三定善・上六品
行。定勝散劣。理深事淺。讀誦六念大菩提心
及戒行等諸佛所歎。何以此等妙行而云
全非比校 答。定雖凝心理雖深微。大心
大行心行雖勝。律儀孝道妙業雖貴。望佛本
念佛獨秀。故云非比。是故諸經等者。自
下引證。言諸經者廣指淨土所依諸經。先
正依知餘經。故云非一。引大經中四
十八願等者。本願・果成不相離故。總指
一經四十八願。本願生因唯稱名故。此
經所詮專在名號。所謂第十八願云。至心信
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願成就文云。聞其名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三輩文云。一向專念
無量壽佛。流通文云。其有彼佛名號
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徳已上小經中專念彌
陀等者。此經念佛之外更無餘行簡。是
故雖專念名號別云唯。引觀經中唯
標專念等者。定善文云念佛衆生攝取不捨
散善文中下品三生品品皆有專念名號。勸
持文云若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華。付屬文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
。如此釋尊處處歎勸念佛一行慇懃鄭
重。餘行不爾。爲隨他機往生
切勸。佛意唯在佛名號。以此義故簡
餘行乃云唯也。斯乃隨自機廢立
也耳。復有義。四十八願中唯明等者。六
八願文雖諸行來迎之言而非生因。本
願生因唯在念佛。以此義故簡去餘行。持
取念佛方云唯也。觀經亦爾。所謂雖
散往生。而本願生因唯在念佛。故簡持云
標名號。故下釋云上來雖定散兩門之
。望佛本願意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
已上廣顯念佛三昧者。此簡異觀佛
別兩三昧。具如宗旨門及觀念法門
觀念法門云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
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衆生彼佛心光常照
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彼
佛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論註
智慧光。與今同也。總不攝餘雜
業行者者 問。四種正行爲攝益。若言
攝。既非本願。何有攝益。若言攝。今
文唯擧雜業四種。故禮讃引攝取不
捨文已。云何不相續稱觀禮念也 答。四
種正行非本願故更無攝益。故處處釋唯限
念佛。但今文者且擧疎遠。不再論四種
不攝。禮讃文擧觀念等行助業。非
別行時有攝益
私問曰佛光明唯照念佛者不照餘行者有何
意乎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親縁等三義如文二
者本願義謂餘行非本願故不照攝之念佛是
本願故照攝之故善導和尚六時禮讃云彌陀
身色知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
攝當知本願最爲強已上又所引文中言自餘
衆善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者意
云是約淨土門諸行而所比論也念佛是既二
百一十億中所選取妙行也諸行是既二百一
十億中所選捨麁行也故云全非比校也又念
佛是本願行諸行非本願故云全非比校也
不照餘行者者。以攝益而屬不照。非
色光遍照十方。故般舟讃云。相好彌多八萬
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餘縁光普照。唯
念佛往生人。解有二義者。雖二義
水火異。謂念佛即是本願行故具三縁義

  第八三心篇
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 將三心
即有其二。一先解大意。二次釋本文。初解
大意亦二。一總明三心。二別明三心。初總
明者。以僞心佛本願方欲往生。是
三心。若無欣求心知而不具。若有
求心學而自備。若有衆生本無三病
治自安。聞厭欣頓具三心。此人即是横
三心也。若有衆生虚假障即障
。聞一者至誠心虚假障。有孤疑障
亦障往生。聞二者深心狐疑障。有
回向障亦障往生。聞三者回向發願心
不回向障。未三心者俟一二三説
三心。此人即是竪具三心也。又有
誠心後二心等種種差。不廣盡。學者
思擇。若横若竪具足三心念佛者。百千
皆生。萬無一失也 問。經云。若有衆生
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此文意明
往生人可三心。然世人薄俗諍五欲
。不欣求。爭具三心。出離無期職而斯
由。唯願慈哀示其徑路 答。先師教云。大
乘修行法中雖六念・八念・十隨念等。而
予所存者唯在念死・念佛二念云云
厭欣心者。常當此二念心不
忘。漸漸熏習厭欣蓋發。是重病者阿伽陀藥
也。納于心腑以勿聊爾矣。先言念死者。
智論二十二云。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
二者他因縁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
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爲法中不
指頃生信不死心。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
老。不是種種憂惱凶衰身
安穩不死。是心癡人所生。身中四大各各
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爲安穩
出氣保還入入息保出睡眠復得
。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内外多怨故如
説。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
或老至時死。亦如菓熟時種種因縁墮。當
離此死惡之怨賊是賊難信。捨時
則安穩。假使大智人威徳力無上。無前亦無
後於今無脱者。亦無巧辭謝。無諸求得
脱。亦無捍格處可以得免者。亦非
精進可以脱。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
活。如佛爲比丘死想義。有一比丘
袒白佛。我能修是死想。彿言。汝云何修。比
丘言。我不七歳。佛言。汝爲放逸修
死想。有比丘言。我不七月。有比丘
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佛言。汝
等皆是放逸修死想。有言。從旦至食時。有
言。一食頃。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想。一
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入。於
出。佛言。眞是修死想。爲不放逸
比丘一切有爲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
幻。欺誑無智。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縁念
死想已上大莊嚴論云。若人臨終喘氣麁出。
喉舌乾燋不水。言語不了。視瞻不端。
筋脈斷絶刀風解形。支節舒緩。機關止廢不
動轉。擧體酸痛如鍼刺。命盡終時見
大黒暗。如深岸。獨逝曠野伴侶
已上知一切事皆可免。死一事不可遁。
若常念必死之終者。寧不厭怖之心哉。
次言念佛者。華嚴云。又放光明見佛。彼
光覺悟命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
佛前已上知念佛壽終之者不大黒
。又不黄泉。聖衆誘引直詣淨土。故安
樂集云。此界衆生壽盡命終。莫皆乘
惡二業恒爲司命獄卒妄愛煩惱相與
生。乃從無數劫來未免離。若能生信歸
向淨土。策意專精。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
觀音聖衆光臺迎接。行者歡喜隨從。合掌乘
臺。須臾即到無快樂。乃至成佛。又復一
切衆生造業不同。有其三種。謂上中下。莫
皆詣閻羅判。若能信佛因縁願
。所修行業普皆回向。命欲終時佛自來迎
死王已上念過去久遠已來流
轉三界。輪迴六道具受一切身心大苦。莫
皆詣閻羅王所其裁判。然今惡業如
山積。亦罪障如海深。居諸早遷逼無常壽
生遠日日。死近念念。今生若不厭一期空
過者。再聞琰王之呵責今幾迴日月哉。重
惡趣之苦果。不知爲旦爲暮。早厭火界
速趣淨土。若能發起欲生之願。當知是人
足三心。順次往生機熟時至也 問。依
念力設令具足前後二心。若有疑心寧具
深心 答。爾也。今就自然具三心且述
大意耳。更不重障之機具闕不同。若
疑心増者常當二種信相之文也。其文散
在。當一處而置座右
次別明三心中。先至誠心者。即質直心也。
此治虚假心。虚假心者即是鹽諂曲誑他之心
也。若具此心者萬行徒施得脱無期。此乃
出離之志名利之思。所修行業併爲
名聞利養而作。不往生極樂而行也。若
心能解生死有失淨土有得。一一所行悉
出離而行。不名利而作。是時三業四
儀之上成就往生淨土之因。終焉之時必預
佛迎也。大象窓之失。痩雁昇天之得。
進退之間將何哉。若不厭而云厭。琰王
之責何爲。若不欣而云欣。聖衆之悲定増。
但以衆生根性不同。始終・多少虚實是異。
若欲別之二種四句。一始終虚實四
句。二多少虚實四句。初言始終四句者。一
始實終虚。謂初發心時有往生志。後退
誑他心。此只殖宿善。非順次往生也。
二始虚終實。謂初住名利。後生善心。此是
迴心住生人也。三始終倶實。謂一發心已後
退轉人也。此是決定往生之人。亦人
中芬陀利華也。四始終倶虚。謂初後虚假無
佛法潤。既無現益亦無當益。可哀後生重
三途矣。次言多少四句者。一多虚少實。
謂多誑心直心也。譬如少湯入水。何
往益乎。二多實少虚。謂雖發心而少
分虚假也。若知失悔過自有出離歟。三多
少倶實。謂四威儀不内外。有往生心。是
最上機也。四多少倶虚。謂假名佛法偏求
名利。可謂佛法中旃陀羅也
次深心者。即深信心也。此治狐疑心。狐疑心
者。於佛本願即發有耶無耶疑慮之心
決定信也。凡就信有忍許・澄淨之二義
也。言澄淨者。所謂能令心澄淨故。如水精
珠能清濁水。言忍許者。謂於四諦三寶善
惡業果等法忍許不疑也。若疑心者法水不
留功徳難成。一切修道莫於信。故止觀
云。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爲道源功徳母
一切善法由之生。弘決云。孔丘之言尚信爲
首。況佛法深理無信寧入。故云兵食尚可
去。信不去。華嚴云。信爲道元功徳母
已上智度論云。呑鉤之魚雖池中
久。行者亦爾。信深般若知不久在
死中已上餘法信心難具載之。今就淨土
別信心二種信。一信我身。謂無始來
罪惡有力沒溺已久。善根無力不出要
深信是理專歸他力。二信佛願。謂佛本願
偏化此人。寧泥自力徒在火宅。此日月輪
墮落。彌陀本誓不改也。幸値此法
蓋往彼土也。此有二種四句。一始終信疑
四句。二多少信疑四句。初言始終四句者。
一始信終疑。謂初發心時信佛本願。後退
疑惑心。此只殖宿善。非順次往生也。
二始疑終信。謂初懷狐疑後生信心。此是
迴心往生人也。三始終倶信。謂一發心已後
退轉人。此是決定往生人。亦人中芬
陀利華也。四始終倶疑。謂一期無信無佛法
。既無現益亦無當益。可憐後生重歸
矣。次言多少四句者。一多疑少信。謂多
狐疑信心也。少湯入水之喩。何足
往益乎。二多信少疑。謂多信心狐疑也。
若知失悔過亦有出離歟。三多少倶信。謂
四威儀不久近。有信佛心。是最上機也。
四多少倶疑。謂未了佛之本願。常懷
一分信。可謂寶山中無手人也
後迴向發願心者。迴一切善根淨土
心也 問。論開爲二門。經合爲一心。有
耶 答。法門開合隨宜不定。趣求同故。經
合爲一。直挾異故論開爲二。是故要集釋
云。誓期所求。名之爲願。迴所作業
向於彼。謂之迴向已上 又迴向發願心治
迴願心。不迴願心者。或所於妄愛迷心
著生死。或被於別解異學現身證
或願餘淨土樂西方。故名不迴向發
願心也。此亦有二種四句。一始終迴不迴四
句。二多少迴不迴四句也。初言始終四句
者。一始迴終不迴。二始不迴終迴。三始終倶
迴。四始終倶不迴也。次言多少四句者。一
多迴少不迴。二多不迴少迴。三多少倶迴。四
多少倶不迴也。例前二心
二釋本文亦三。一解經文。二解疏三心。三
禮讃三心
觀無量壽經云若有衆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
心即便往生何等爲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
三者迥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經文中。言即便往生者。若具三心
往生。故云即便。所言即者不離之義。此
往生當果決定。非是即時。何等下即是如
來自問自答。然此三心往生要術獨秀諸文
所以者何。癡直之心速出生死。他力之信不
善惡。一世迴願入無漏境。濟凡絶倫。豈
要益。唯佛自知。非凡所測。故疏云。非
自問自徴。無
二解疏三心中二。先釋。次結。釋中有三。所
謂三心也
第一至誠心文中有六。一經云一者至誠心
者。先牒經文。二言至者眞誠者實者。即釋
字訓。三欲明下至心中作。約勸門眞實
。四不得下至亦皆眞實。約誡門虚假
。五又眞實下至皆須眞實。廣約十重厭欣
至誠心。六故名至誠心者。結也
同經疏云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眞誠者實
二辨字訓中。至者眞等者 問。眞實心分齊
如何 答。先師云。住往生思起行不飾名
眞實心也。有人云。至誠者強盛也。即發一念
眞實之心至誠心蓮華谷
等 趣
有人云。先知
其機其心。然淨土機不聖道怯弱
下機。只局涯分其心故名眞實心。彼強
盛義有機咎。不甘心勝願
院義
私云。後義
先師傳。彼強盛義若被上機。如龍得水。
故有巨益。若對下機。似虎尾。還生
退 問。或云。唯以正直至誠心此義不
足。當夫人身心徹到厭穢欣淨名至誠
。所以者何。無爲之境不輕爾即階故。
此義如何 答。唯局己分不諂心即具
誠心。機分定散心有強弱。勝劣淺深千差
萬別何必一同夫人心乎。總而言之。聖道
機勝。淨土機劣。別而言之。定機是強。散機
是弱。於散機中猶有九品。九品差異亦是
一往。其實無量。其一一機所具誠心何無
。若淺若深若勤若怠。皆有遠慮何有
。不他疑悔既是如來誡乎
欲明一切衆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眞實
心中作 三約勸門眞實心中。欲明者。
釋迦説至誠心者。於三業起行之中必可
眞實安心也。言解行者。解教曰解。正
行曰行。行通三業。解局意業。謂先由經教
三業行。然後修行三業善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内懷虚假 四約
虚假相中四。一不得下至内懷虚假
正誡虚假。謂誡外相現賢善精進内心懷
愚惡懈怠
貪嗔邪僞姧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
三業名爲雜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眞實
業也 二貪嗔下至不名眞實業也。釋虚假
之由。何故起虚假心。由貪嗔邪僞心
名利故現虚假相也。大象出窓爲一尾
礙。行人出家爲名利縛。當知往生大怨
於名利也。言難侵者。侵玉云。傷也。
即斷義也。言蛇蝎者。心曲譬蛇。害物譬
蝎。雖起三業等者 問。上既云外現内懷
者。身口似善。意業實惡。今云三業。豈不
相違耶 答。先師云。所言三業非實善業。心
名利姧飾外相。令他表知有三業善。安
心闕故名雜毒善。其賞非云云或雖起三
業者。身口業行及能等起思且名三業。雖
三業善心故不往業。意樂惡故名
雜毒。例如古迹引瑜伽論利益殺生文
。菩薩若見重罪發心思惟。我若斷
彼惡衆生命地獄。如其不斷彼罪業
成當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
其受無間苦。如是於彼或以善心。或以
記心。知此事已。爲當來故深生慚愧。以
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縁。於菩薩戒
違犯多功徳。此闕煩惱故無
。意樂善故生多功徳。同宗要云。問。既生
功徳何名性罪。答。意樂雖善方便惡故已上
今之三業翻之可知。外儀雖善意樂無故名
雜毒。非眞實善。此例相協先師所傳。又
三業者。謂起行三業。以上文云身口意業所
修解行。下文亦云眞實心中意業行等故。
又禮讃云。凡起三業必須眞實全與今同。
此起行以釋安心虚假相有云。先師
亦宣此義
又蓮
華谷云。因等起心是虚假故非往生因。刹那
善心與業隨轉名三業善云云意云。安心虚
假之人行身口業時。暫時發善心意業雖
具。安心僻越故即歸本心往業
問。唯以虚假不實之心雜毒善此義不
明。文擧貪嗔急作行。故知。即以自力雜
雜毒善。以他力眞實心。何況正
彌陀因行而屬眞實。何約凡夫心眞・
不眞相乎 答。名利是出離之障。虚假是入
道之怨。佛爲之教至誠心。安樂集云。一
切衆生皆由虚少實無一正念。以是因
地獄者多。解脱者少。譬如人於自父母
及以師僧外現孝順内懷不孝。外現精進
内懷不實。如是惡人報雖至三途不遠。
正念解脱已上今文全同集意
末學豈存異義。上文既以内外不調即名
虚假。下釋何約自他二力以解眞實。但擧
貪嗔者。依貪嗔虚假心故。雖然非
一切貪嗔煩惱皆起虚假心也。如彼調
達由貪嗔故造作五逆。非一切凡夫具
貪嗔故皆造五逆。故知。凡夫雖貪嗔。若
實欲生皆具誠心。歴縁對境之貪嗔誰具惑
之人不起。水火二河之譬喩何修趣之者不
進。又言急作者是縱許詞。更非實義。又諸
凡夫名利如江海。厭欣似涓露。若欣現世
人必勇猛若欣後世人必懈怠。如何偏謂
虚假之者不苦勵身心之行。次引因行
者爲行者也。謂佛因眞實果不紆曲。故
願生者必須眞實應所求。若心不實無
生。但菩薩眞實強。聖心堅固故。行者
眞實弱。凡心羸劣故。強弱雖異眞實相順。謂
佛願強故攝行者弱心以令淨土也。譬
天上日火性是強地下珠火性是弱。雖
強弱同火性故以珠對日火即出生。佛與
衆生強弱雖異眞實可類 問。智度論中以
六度菩薩煩惱所具之善名爲雜毒。雜毒名
同。其體豈別 答。虚假雜毒其義含容。集中
既言多虚少實。不外求證。今文亦言
現内懷。何勞諍同異。亦如彼釋論鈔解
如門。以微細想念皆屬虚假也。故知。虚假
之言各隨義門其體有別。九品義云。依
摩經之直心已上維摩經云。直心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國。又云。
直心是道場。無虚假故。首楞嚴經云。我教
比丘直心道場トス。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
虚假。因地不直果招紆曲。若諸比丘心如
直絃。一切眞實入三摩提永無魔事。又云。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
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
曲相。弘決四云。能修四安樂行一生得
六根。極太遲者不三生。若爲名聞利養
即累劫不得。寶鑰云。上下讀文不其行
貴賤口是心行悉非。諺曰。&T016254;孝經母頭
蓋斯之謂也已上此是皆械虚假之文也。如
是等例廣多無量。難具引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
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然者衆名雜毒之善欲
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
 三若作下至必不可也。明虚假人雖
行業而往生不可。何故不可。即由
彼佛願故也
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
至一念一刹那三業所修皆是眞實心中作凡
所施爲趣求亦皆眞實 四何以故下正明
往生不可所由。謂阿彌陀佛因中一時一刹
那頃無眞實。以眞實心成淨土以
眞實其國者無是處。施爲趣求者。下
化衆生名爲施爲。上求菩提名爲趣求。泛
本願。以第十二・十三・十七・三十一・三十
二五願名爲趣求。以自餘四十三箇願
施爲云云
又眞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眞實二者利他眞實
 五廣約十重厭欣至誠心中。眞實有
二種者。文中雖標二種眞實。唯釋自利
利他
言自利眞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眞實心中制捨
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
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眞實心中勸修自
他凡聖等善 釋自利中有其十重。初之二
重總明止惡修善眞實心。言想同者。
具縛行人制惡雖菩薩制。而起意樂
彼類。既云想同。豈是全同。見賢思
愚是賢。如弘決云。若恣結使於今世
後世善財於佛道。設使心起不口起
設使口起不身起。設使身起不
凡夫人。此是得菩薩大人數中已上
聖道既爾。何況淨土。又十疑云。縱使妻房不
頓斷。漸漸生云云
眞實心中口業讃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又眞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
二報苦惡之事亦讃歎一切衆生三業所爲善
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三四二
重別約口業厭欣以明眞實
又眞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
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眞實心中身業輕慢
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五六二
重別約身業厭欣以明眞實。謂樹葉遮雨。
何求堊室。糞掃防風。何飾綺紈。節量支命。
何嗜滋味。如彼空也・増賀等類
又眞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
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眞實心中意業輕賤
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七八二
重別約意業厭欣以明眞實。或有三業共
厭捨者。或有唯意業生厭離心。如彼淨名
居士等類。又大隱隱朝市。蓋此謂也
不善三業必須眞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
必須眞實心中作 九十二重總就三業止
惡修善以明眞實
不簡内外明闇皆須眞實 不簡已下總結
也。内外明闇者。内謂内心。外謂外相。若
日月燈燭光照之爲明翻之爲闇。若
虚假人明・外是賢。闇内是愚。姧飾外見
内心曲也。若眞實人内外・明闇無差別
唯欣菩提名利。故云不簡
故名至誠心
六故名至誠心者結也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三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四
  沙門良忠述
第二深心文中有三。一二者深心者。先牒
。二言深心者下釋深心體。三亦有二種下
正解信相。解信相中自二。初信機。次信
法。起盡可見。信法中二。從初至決定得
略依三經方信三佛。二又深信下廣明
就人就行立信。初就人立信中四。從初至
佛弟子重擧三經意即勸立信相。二又一
切行者下別就觀經佛語。三又深心
下問答釋疑。四此名就人下結也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 二解
體中。深心者即是深信者 問。深心屬
信心何文理乎 答。佛法大海信爲
。一切出離行行無信成。今欣淨土
信心。是其理也文者。本願云至心信
樂欲生我國。言至心者。是至誠心。欲生我
國。是迴向心。文義大同。中間信樂豈非
。信謂忍許。樂謂愛樂。愛是信功。故云
。但有寛狹。信縁四諦。愛縁滅道。今信
亦是愛樂。如論文云愛樂佛法味。所
愛樂非染汚愛 問。前後二心不深名
何局第二深心耶 答。疑心易起信心
成。謂別行人多破往生。爲之失信疑怯
心起便從輪迴。是大失故別置深言
狐疑。凡深心者不四重破動亂破壞
此分齊名爲深心。前後二心不破人
動亂者依信心功。故不
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
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縁
機中。自身現是等者 問。信身罪惡
何要耶 答。諸教之中未此信。唯在
心性珠以顯本有理耳。今則不爾。先信
我機分出離縁。次信佛願難思以攝
。是時往生之信指掌。聖僧之教證定之言
深仰此説耳。若無第一知機信者。第二信心
猶難決定。所以者何。若人聞纔唱六字
生淨土。將謂斯類匪直也人。或是相似三
賢菩薩。或是宿習深厚衆生。於罪惡者爭乘
本願直生淨土。心生怯弱本願。爲
此疑怯思立二種信心。謂本願中十方
衆生即是今時善惡衆生。顧其機則罪惡凡
夫。仰其誓亦十念名號。機法相應宛如
。信知。決定往生指掌。不信不行即我等
咎。猶在生死佛咎也。抑衆生無始恒居
三道。於中誰無一毫種類。但以衆生無始
以來唯流妄我故。局己分人天中
福。今聞佛願正化罪惡乃信往生。資窮・
富貴・下智・高才・持戒・破戒。皆乘彌陀大願
業力順次得高妙報士。難行・易行二道。
聖道・淨土二門。出離・生死將何法。唯恨
衆生猶懷狐疑重受苦果。莫彼佛攝與
不攝。全由專心信與不信也。常沒常流轉
者。言常沒者局於三途。言流轉者通於六
。若沒若流。久在生死。故名爲常。無有等
者衆生善根未本願報在三界
。是故且云無有出離之縁。其實非
。故禮讃云善根薄少。蓋其意也。勝願院
云。觀念法門云佛三種願力以爲外縁。至誠
等三心以爲内因。彼約解義門。謂感果法必
因縁故。今約勸化門。謂若思自有内因
者信佛心弱。故爲偏歸他力佛願。信
全無因縁。唯憑他力求往生。住
時信力強盛正託佛願方得往生。即是
此宗出離故實。是勸化門也。又彼觀念門一
往解義。今文再往眞實解義所以然者一切
淨土不報化皆屬依他。況彼極樂判
故。凡夫修善何得往生。凡夫所修不
遍計。遍計之心何成生因。故今云無縁
實解義門也。今云。無有等者釋信心相。此信
心爲内因。佛三力爲外縁。故兩處釋不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
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又決定深信
釋迦佛説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讃彼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