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No. 2390_ 安然記 ) in Vol. 75

[First] [Prev]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寶形。寶形者急屈第二節令有角也。
二空竝直竪之。意大徳説。蓮華合掌。以風
加火。猶如寶形。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
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虚心合掌。二風隨
二火後。勿著火也。二火端少開之。別記同
海説也。正僧正説同珍和
  第五十三慈氏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風切屈第二節。相對
一寸許也。二空竝直立之。竪二風間令
風一列。又大師記云。二風屈令至二火根
下。二空竝竪。捻二風上。意大徳説。虚心合
掌。屈風安火下。以空押之。是印如率
波形者。持一切如來法身印故。猶如觀音
持佛身。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本
但云。一列相
着二風節上。
珍和上説同海本説但云。獻
二大指。
言獻者仰大指也。謂
去於風列而仰立之
又慧和上説。以上十二
箇印與儀軌少異。今用大師所傳耳。別
記印*同海本説。又云。已上十二箇印與軌
文少異也。正僧正説同前如意珠印。但
風輪著火輪下。已上義准如成身會也
  第五十四一切三世無礙力明妃印
海大徳説。用前佛頂印。意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云。内縛舒二火。頭相跓。開二風著火上節。
二空直竪。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五十五無能害力印
海大徳説。定掌仰作掬勢。安於心上。慧掌
伏作掬勢覆之。猶如櫃與之蓋相覆。是
名梵篋印。心上八誦。右轉三遍。意大徳説。
此印是用綵色之時。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
上説同海説也但云八誦不
云三轉。
珍和上説亦同
海説亦云八
誦三轉
別記亦同不云八
誦三
正僧正説。
梵篋印右轉爲大乘篋。
左轉爲小乘篋。
二掌直合函。二掌曲
合。是金剛界十六尊中文殊印也。私云。此正
僧正器世界。次觀曼荼羅起自大日至迄
世天四重印明先皆作之。次修供養。次以
此上三部乃至無能害力三十二印安於啓
謝之後。加持念珠之前故。於此處竝皆不
青龍寺三卷別卷以安此等印安大
讃後。傳受之時廻諸尊印皆安其前。
攝十儀
軌以此等印安中台後。遍智印摩尼珠佛
眼印後。其後説三重説諸尊印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二

  安然記
  第五十六大海印
海大徳説。先觀地輪上有大海。二手仰平。
深入相叉。二空著風根側。乃想輪末是波。
當前三誦。右轉三遍。以爲大海。以印散前。
vi尾字爲種子也。又大和上記云。又大
海印二掌向身内叉。如獻華印。與別人大
海印稍別也。八功徳水印如大海印。但以右
頭指端捻左頭指端相叉爲異以上私記多以
押字作捻字
也。又除別儀式印。自餘諸印皆
須當心三誦頂散。繁故不記
意大徳説。二手
内相叉。二空頭相跓。令中窪以印右轉
云云但無
徳水印。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
意説也但云。一切諸印
不皆頂
珍和上説同大和上説
但至八功徳水印云。以右風端安左風端。又云。
先以大海印誦大海明。次以八功徳印誦八徳明
別記云。次香水海内縛開仰掌安心前。想
vi尾字在地輪上變成乳海。作此觀了三
誦明。右轉三遍從此以後名嚴淨佛
國土奉事諸如來
  第五十七金剛手持華印内五&T037992;部也
海大徳説。文云。内智者。以五股印表内五
智故云内智。先觀大海上有五股縛日
囉。即結五股印安大海上。眞言曰。va@h
嚩日囉播抳。以初va@h字爲種子
也。此五股印爲蓮華莖。次於此五股*縛日
羅之上安十字羯磨。即結羯磨印。謂於前
觀金輪之上觀大海訖。以前五股之印立
於大海水上以爲蓮華之莖。以羯磨印安
五股上。其羯磨印二手外縛。二火入月相叉
相鉤
二空二地各舒相*跓開掌伏之。誦
大眞言王。即十二眞言王也。次羯磨上安
八葉大蓮華王。即結蓮華印誦眞言。a
加歸
其蓮華印即前開敷蓮華印是也。是名
華藏世界。故儀軌云。以妙蓮華王持於華
藏界。次於蓮華世界上安大宮殿。次於此
蓮華上安置曼荼羅。觀法具在儀軌。十二
支生句a@aa@ma@hsa@msa@hha@mha@hra@mra@hva@mva@h。大和





上記云。亦名十二縁生句。其眞言在下卷。
唯除其初暗欠二字。次誦偈云先結普印
誦此偈也
以我功徳力等偈別有音曲。私云。儀軌云。而作
是言是也。偈云住者建立也。
普印者金剛合掌也。此處不
用眞言。唯用此印及偈。
師説云。更以普印誦
阿字眞言。令此宮殿及以種種莊嚴成就滿
足。意大徳説同但偈次誦虚空藏普供養眞言。而
無更誦阿字眞言之事。私云。
准經及疏十二支句不除暗釼。此四阿字。初二阿字
經及諸軌竝所無也。然玄法寺本有此二字。傳者除之
a@mkha@ma@ma@hsa@msa@hha@mha@hra@mra@hva@mva@h爲十二支生句
此有三用。一布自身。二布
弟子。三布壇上。此中布
權僧正大和上
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至羯磨印云。以
羯磨印誦明了擧印下
之。安五古上。如置物勢。大和上釋。此羯磨是蓮臺
也。又至蓮華印云。以八葉印誦明了。擧印下
之。安羯磨上。如置物勢。大和上釋。文云。大空點莊
嚴者。阿字加空點成暗字誦之歟。是成菩提義故。
私云。大空點莊
嚴出經及疏。
珍和上説亦同海説但至五*古
印云。以
五*古印
誦明
次擧印至頂。前下向立之。如
立物勢乃散。次結羯磨印。又至宮殿觀
云。八葉一一別立一柱以成八柱樓閣。餘
如儀軌。先以定印觀此莊嚴等了。次誦
普供養明用金剛合掌也。後誦偈也。別
記云。次金剛手持華結内縛五股印當心
前。想以五股金剛樹於大海中。三誦明即
舒兩臂作樹大海之勢。次結羯磨印開
掌覆置五股上。想以十字羯磨安五股上
用大眞
言王
以爲蓮華臺。次蓮華王結八葉蓮
華印誦阿字明加歸
命歸
以印安十字羯磨上
文云。以蓮華王
持於華藏界。
次觀曼荼羅相結金剛合掌。
開掌而合腕是樓閣
印也
安心想於八葉蓮華臺
上有七寶樓閣種種嚴飾。具如儀軌。即頂
散。次結定印想樓閣中中有三部海會種
子三昧耶形。及以成立之觀具如儀軌。作
此觀了。即作金剛合掌唱以我偈言而住
者是建立
曼荼羅
之義
即誦普供養眞言觀想
如文
珍和上別記
云。初五胡印是蓮臺。次羯磨印是八葉私云。
出經

  第五十八大輪壇印
海大徳説。此則前記所言安曼荼羅是也。
二手作金剛拳。二地相鉤。二風相鉤。乃印
六處。以印向地乃印所觀曼荼羅壇。次仰
其印。擧印空界次印向身印於心上。次
印額上。次印頂上。次印口上。印安口上。開
印吸印。乃散印也。加持壇了。想令所
觀曼荼羅眞實堅固。乃誦小金剛輪眞言
三遍。眞言曰。唵嚩日二合斫迦*羅二合&MT01388;
吽鑁斛
  第五十九衆色界道印
海大徳説。言衆色者謂五大色。次第安布
也。言界道者第一二三院次第安置金剛
杵也。其布色相先布内院衆色。第一ra
白色表大日如來也。入中台院最初布白
色也。謂其白色光右迴轉三匝布之。觀了
結五股印誦囉字眞言加歸
三遍誦了。以
印始自東北之角擧其印臂。右三匝旋繞
布之。乃想成白色界道。第二ra@m字赤色表
東方寶幢如來也。次布赤色。謂其赤色光
續前白色光旋繞布之。觀了結前五&T037992;
&MT01679;字眞言加歸
三遍誦了。以印擧臂。右
三匝轉迴布之。乃想成赤色界道。第三ka
黄色表南方華開敷如來也。次布黄色。謂
其黄色光續前赤色光轉迴布之。觀了結
前五&T037992;印誦迦字眞言加歸
三遍誦了。以
印擧臂。右三匝旋繞布之。乃想成黄色界
道。第四ma字青色表西方阿彌陀如來也。次
布青色。謂其青色光續前黄色光旋迴布
之。觀了結前五&T037992;印誦麽字眞言加歸
遍誦了。以印擧臂。右三匝旋繞布之。乃想
成青色界道。第五ha字黒色表北方天鼓音
如來也。次布黒色。謂其黒色光續前青色
光右旋遶之。觀了結前五&T037992;印誦阿字眞
加歸
三遍誦了。以印擧臂右三匝旋繞
布之。乃想成黒色界道。中台内院布五大
色已了。次外院界道。先結五股印誦阿字
眞言。始自東北之角於衆色外右轉一迴。
以成第一重界道也。次結前印於第一重
之外右轉一匝。以成第二界道也。次結前
印於第二重之外右轉一匝。以成第三重
界道也。觀外院三重界道已了。意大徳説
同海説也但輪壇印中云。開口作飮印勢。又
外三重印中云。誦吽字眞言也
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大輪壇印或用常
途轉法輪印。自餘竝同海説也但三重界道中
之。三重重別
一誦一匝。大和上釋此三重界道界道色者阿字金色光
歟。又外院中云。阿字眞言或吽字眞言。私云。内院外
院五色界。及以三股界
道。并二眞言出經及疏
珍和上説亦同海説
壇印向地中云。此
處三轉其印左轉
又云。所以吸印者想以印
納收帝釋宮。大和上釋。所以納收帝釋宮
者。大日成道先於帝釋宮説初會。其宮有
種種莊嚴。故以此壇納收彼宮。私云。吸印
之由應有所以。可准經及疏意而知別記
云。次大輪壇印於六處同海説也但云。作
呑之勢
次衆色界道結五股印。當心。想曼荼羅内院
有五色界道周匝莊嚴。先觀内方有ra*囉
字變成白色界道。次ra@m&MT01679;字變成赤色界
道。次ka迦字變成黄色界道。次ma麽字變成
青色界道。次ha訶字變成黒色界道。三重曼
荼羅具如文。正僧正説。前器世界香海水
眞言次云。金剛手持蓮華眞言。次華臺印。
即羯磨印。外縛二火入掌。以其樞保曾入莖
用大眞
言王
次想臺中放大光明。光明中現百
千蓮華繞蓮華王。此華藏上師子座大宮
殿中。次誦偈。次誦虚空藏明妃。即結金剛
輪壇印。先印五處。次返印印空。次印壇上。
次印身前。次布五色界道用五胡印。各有
眞言。具如儀軌。三轉振印。小軌亦同但華
臺印
中云。次
蓮臺印
次不空成就羯磨印。以蓮華樞指著
之首。又五色界道中云。想結五色。私
云。此正僧正器世界後。次作華藏而缺中
間三十二印。故此記初追云前器世界等也
  第六十淨月輪及以布列諸尊種子觀行
海大徳説。師口決云。先安諸尊所坐之蓮。
蓮上安月輪。輪中安種子。是微密處具在
口決。文云。觀彼中胎内乃至圓光者。師説云。
圓光者即月輪也。喜者天等形也。怒者金剛
等形也。顯者佛菩薩形也。操持者刀仗也。
與願者與衆生願也。正受相應身者入定形
也。師説云。最上大阿闍梨先想圓光。觀法
在文。八曼荼羅眷屬圍遶。如是觀了。始
自中台大日如來至于第三重院諸尊。其
一一種子字。一一三昧耶形。一一尊形像。
一一月輪等。各各分明安布曼荼羅中。一
一炳然而觀列之。此是最上阿闍梨觀法。細
觀在意可知。若有不堪如是觀者。於
月輪上觀置a字以爲諸尊一一種子。想
從其字放金色光照餘一二三重院尊。即
a字變成諸尊種子。次變諸尊種子
以成諸尊形像。諦想四重曼荼羅諸尊種子
皆悉分明安布。由此布字之力四重諸尊種
子皆悉現列。其種子色隨諸尊色。各各種
子一一形像應知亦然。阿字是一切法之本
母也。此字具一切法出生一切心法一切
色法。故以此一阿字而爲諸尊種子。于
時隨阿闍梨意觀。則彼四重曼荼羅一一本
色形像皆悉現列。則有十三大會。文云。觀
彼中胎内普光淨月輪。乃至以八曼荼羅眷
屬自圍遶第一會
中胎
次東遍知印第二
北方觀自在
第三
南置金剛手第四
温哩底方不動如
來使。風方勝三世第五會
第二院
四方四大護第六
初門
釋迦文第七會
第三院
第三妙吉祥第八
南方除蓋障
勝方地藏尊第十
龍方虚空藏第十
一會
及蘇悉眷
第十
二會
變世威徳天第十三會
第四院
或云。可云十三
大院。而不可云十三大會。意大徳説。鈍根
阿闍梨中台外院皆觀月輪。於中台院有
a字。放黄金光照諸尊位并以種子。次
中台院a字變成大日如來。此佛放金色光
照三重院。諸尊種子變成諸尊形像。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鈍根阿闍梨於中台月
輪觀一a字。字放金色照於諸尊月輪。
應光變成諸尊種子。次中台a阿字變成率
覩波。率*覩波光照於諸尊種子。諸尊種子
應光變成諸尊三昧耶形。次中台窣*覩波
變成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放光照於諸尊三
昧耶形。諸尊三昧耶形變成諸尊。又云。一一
月輪必有蓮華。上觀種子。珍和上説亦同。
正僧正説。於彼大宮殿中大覺師子座上
hr@i@h字變成大蓮華臺。上有普光淨月輪。
輪中觀a字變成大日如來云云聖主身口
意遍至衆生界。從如來身放白色光照四
佛四菩薩位。次照第一。二三如次照之。諸
尊自證法性之身色相威儀儼然出現。不生
而生現而現。具足無盡刹塵之衆生出
現如來圓光之中。不前不後不縱不横坐
法界曼荼羅本位。注云。一一諸尊種種繁故
不記。今者通用三部種子不出阿字之理。
如是乃至廣觀云云次明了心觀八曼荼羅。
先作寶冠印。作此印誦阿字加持云云
有私記四輪布字。次有定印三十二相布字。
次有五供印明。次有八印。次有塔印。次有
五字印明。次有無所不至。次有百光百光
遍照布字。次至第一重院遍知印也。私云。
此正僧正觀曼荼羅之處先作中台印明。
次作三重印明。故以成三菩提布字印明
安中台院。次至第一重遍知印院。私云。上來
觀行諸師不説印相。因之諮問大和上。大
和上答云。可用本尊印明。若觀大曼荼羅
可用一一尊印明也
  第六十一治路印
海大徳説。可用香鑪。香鑪若無方可用印。
仰二金剛拳。二風側相跓也。二火合背立
也。二空著二風側當心三誦。想淨治於虚空
路。意大徳説同但云。擧印於頭。又云。
功能出阿闍儀軌也
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如前淨地印。但以二
火直立。其端不合爲異。淨地印者二拳二
風端相*跓是也私云。前無淨地印。應是ra@m
字淨世界印。即法界生印也
和上説同慧和上但云二
火相著
又云。執香鑪想
碎却虚空之中阿修羅之關鑰掃淨諸尊降
來之路。之以右手執於香鑪心上三迴右
轉。次於額上三迴右轉大和上釋。左拳安
腰。若用印時亦同前式。別記亦云。行者執
香鑪三誦淨治明。想淨治虚空界諸佛降來
路。若此無香鑪者用手印亦得。結前法
界生印。二火直立。頭不相合。是香鑪印。印
面向上誦明三右轉。正僧正説。准法界生
印立地水火背合。二風側*跓。二空著二火
本。私云。玄法寺兩卷爛脱儀軌云。若有爐者
不可要印。若無作之。但執香爐眞言
別。可口決之
  第六十二不動明王印
海大徳説。不動明王印是成身辟除結界護身
也。先二羽作忿怒拳令怒風地
二輪進出
各安二膝。
次安心上二拳節相跓也。誦眞言曰。曩莫
三滿多嚩日羅赧憾。三遍誦了。即時改印作
法界生印。是以前印二風相*跓。誦眞言
曰。曩莫三滿多沒馱南&MT01679;。三遍誦了。擧印
下前開散。開散者隨投相離二風端也。次
於即時作大明王刀印。刀印者以二空輪
各捻地水二輪。風火二輪各竝直立。以二刀
印一度轉動安左膝上。轉動者。左手爲鞘。
右手爲刀。其鞘不火動之。小許擧而迴
之。其刀從其鞘下大迴而入其鞘。誦大明
王本眞言三遍誦了。刀安右嬭房上向身
前也。鞘從頷下向内。從頬外側引至頂
上竪之。鞘背向前右三轉之。想成結髮。
次從左頬漸下投左肘外。想成垂髮。次以
刀鞘一度轉動安左膝上。誦大明王三遍。
誦了鞘安左嬭房向身外也。刀從頷下漸
擧。從左頬側擧之引至眼後。即還漸下。從
頷下而引至右頬外側。漸至頂上直立向
前。左三迴轉。想成辟除。右三迴轉。想成結
界。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印額上。次印左
肩。次印左膝。次右膝上。次印右肩。次以
刀鞘一度轉動安左膝上。不誦眞言不
解其印漸至心上。次至額上。次至頂上。
前後轉動三遍。頂上解印。兩邊漸下。更合
掌也。意大徳説同但云。是結界印。文云。去垢等
者加持物時之言也。又最
後云。次至頂上前後倒之。又垂髮中云。次
從右頬漸下投右肘外。想成垂
權僧正
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亦
同海説但初云。二忿怒拳竝安
前。無膝上之言
珍和上別説。二
忿怒拳相對心前。誦憾眞言七遍成十寶
山。黒色。以爲座也。次金剛拳舒風相*跓。誦
&MT01679;眞言七遍。成三角火爲本尊也。次作兩
手劍印。慧下定上兩迴旋之。以慧手刀入
定手鞘安定膝上。誦慈護明七遍。次以慧
刀向前安慧嬭上。次以定鞘向内。擧頂
右摩三遍。以成結髮。則以鞘面向外。下及
定嬭前間以成垂髮。則以慧刀旋迴二遍。
以刀入鞘安定膝上。次拔慧刀指天三
遍。指地三遍。以刀向前以印定肩。以向
左印慧膝上。刀頭刺膝。以印向左以印定
肩。以刀向左印定膝上。刀頭刺膝。次刀下
鞘上旋迴二遍。安定膝上。次至心前振
印三遍。次至額前亦振三遍。次至頂上亦
振三遍。則分慧定兩手。從面右左而下更
合掌也。散之頂上。行者變成本尊。以此一
印代後十四印明十九布字用之。私云。此
是不動儀軌中法故云後十四印十九布字。
正僧正説如軌云云
  第六十三杵鈴印
海大徳説。次欲召請聖衆用杵鈴也。先以
鈴杵安置壇上。以鈴安之佛方。以杵安行
者方。左手執鈴右手執杵。倶時左外右内。
鈴竪杵横。以置壇上是也。臨欲召請聖衆
之時定手執鈴安左膝上。慧手作拳執五
股杵或執三&T037992;安於心上。次於掌内三遍
抽擲。抽擲者握杵投擧。即亦握取。次乍執
杵作拳横安胸上。次以定手而乍執鈴作
拳起自嬭下。振鈴從頬側而擧之作聲。
與額齊之。即下之時勿作聲也。如是三
遍。次於左耳之上二遍。振鈴即安左膝上。
以執杵拳印於五處。即以鈴杵安壇
上也。儀式同初安置之時。意大徳説。先於
召請前二拳安腰側。口三唱金剛杵眞言
曰。唵嚩日囉二合播抳吽。次舒右拳執杵近
身。中間一度右迴轉之。乃始近身三遍旋
轉。猶如日輪。次擲其杵空上。以後口唱吽
字翻當胸上。次口三唱金剛鈴眞言曰。唵
縛日*羅二合揵吒吽。次舒左拳把金剛鈴。
從心前而五度擧振驚覺聖衆。次住左
耳上二振以成召請。然後重振二遍而止。次
以鈴拳横安腰側。次以杵拳而印五處。然
後安鈴杵於本處。鈴内杵外。若修降伏息
災法時右手執杵三遍横擲。擲了則口唱吽
加護五處。具在別記。言横擲者左右遣
轉。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
但大和上傳師説云。鈴聲觀
般若空義。出金剛界振鈴處。
珍和上説同意説
但云。執鈴杵同前説。至振鈴時左肩
三振以成*驚覺。次更耳上二振以成召請。
次更心前二振以成著座受食。又云。初以
右杵三擲空。後加持供物。右三轉之。次右
轉成結界。次安心上。大和上釋。今見珍座
主見行之法。加持供物之後加持上方下方。
次右轉結界。後安心上。自餘同前所説也。
別記云。二羽作拳各安腰。先三誦金剛杵
眞言曰。唵*縛
日*羅婆尼吽
即申慧手執杵。便即右一
迴轉近身。心前三迴轉。次三抽擲。次三誦
吽字横安心前。次三誦鈴明唵*縛日
羅健吒
即申
定羽執鈴。從心前五度振擧。次左耳上二
度。次於同處一度。即觀般若空義還置左
腰。次以杵五處加持。即杵鈴共安本處。想
驚覺十方諸佛海會諸佛歡喜。又見譽大徳
行法左取鈴時以手覆五&T037992;首横取之
也。正僧正此處不用振鈴。於下閼伽之前
用之
  第六十四召請印
海大徳説。内縛舒慧風輪。少屈如鉤。隨誦
眞言招之。三誦三招。乃想召請諸尊皆悉
雲集。印與儀軌異也。又云。此印眞言通用
一切召請。或用三部心眞言印用召請也。
三部心者。佛部印内縛二空竝立去風。隨誦
眞言召之。眞言曰。唵爾那爾迦翳醯呬娑
*縛二合訶。蓮華部印前印定空入月。慧空召
之。眞言曰。唵阿盧力迦翳醯呬娑*縛二合訶。
金剛部印前印慧空入月定空召之。眞言曰。
唵*縛日囉怒漢音力迦翳醯呬娑*縛二合訶。
意大徳説。同海初説但云。
當額
而無三部心
印。私云。初通用印同儀軌文。又儀軌中亦
有可用部心之文。玄法寺兩卷儀軌注云。
或三部心請。而爛脱本無此注文。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但
鉤印召請諸尊。自餘三印不用。謂索
三也。別記云。内縛舒慧風。少屈如鉤。七
誦明。風與訶召之。私云。玄法寺兩卷儀軌
鉤眞言注云。索鎖鈴除障不動。正僧正説。金
剛鉤印。内縛二風鉤不説三部心印。但云。鉤
言終加四字明以爲鉤索鎖
  第六十五索印
海大徳説。以前鉤印二風屈相跓也。意大徳
説同但云。二風相跓令圓。
又云。眞言在文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
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亦同
  第六十六鎖印
海大徳説。用前轉法輪印。印末降下戻反於
内。印末向上二風竝立。指面向胸三誦。想
令諸尊圓住私云。二風字誤。可
云二空。是記者誤
意大徳説
但云。以慧空懸定以印當胸。又云。
眞言在文。私云。此説印相合作用也
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大和上釋。
意説好
記亦同
  第六十七鈴印
海大徳説。定拳安腰慧舒五輪引垂向下。
四輪猶如鈴管旋令
圓形
空入管中猶如鈴子。
三誦三振。想令聖衆歡喜。師説云。此鉤索
鎖鈴即四攝菩薩也。即鉤召索引鎖住鈴喜
以此四字對四菩薩也。意大徳説。定拳安
腰。慧手散開令圓。向下左右振之。用金剛
界鈴眞言也。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
海説也但云。振時上
下其印
別記亦同。私云。見大和
上見行之法。左手五輪覆提鈴首而執。即
以鈴口居安左腰股側。初召請前。用法同
前。後發遣前。左手執鈴。壇上一振即安。又
於壇上香盤之外行者
内鈴外杵安之。又
索鎖鈴眞言在別私云。出不動法
別用眞言中也
索眞言曰
云。
二羽内縛。二風竪
峰。如寶形相
眞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馱
係係摩賀播奢鉢羅二合勞那
哩也薩埵馱暏微謨訶迦怛他蘖多地目
吃底二合佐多娑嚩二合鎖眞言曰
反内縛二空指交竝竪。
前轉法輪印也。同於意説
曩莫三曼多*縛日
*羅二合赦吽滿馱滿馱野。冒吒冒吒野。
嚩日嚕二合那婆二合吠。薩嚩怛囉二合鉢羅
二合底賀帝。婆嚩二合鈴眞言曰左手作
拳置
腰左。右手五輪
皆垂鈴形振之
唵嚩日羅二合健吒覩使也二合
引入




正僧正不用索等三印
  第六十八遣除從魔印
海大徳説。即不動尊辟除印。儀式如常也。二
手作刀。左鞘右刀一度轉動。以刀入鞘安
左膝上。三誦。次拔出刀引至額上。左三度
轉。辟除諸尊倶來一切從魔。次右三轉結界。
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印五處。謂額左肩
左膝右膝右肩。次一轉動以刀入鞘安左膝
上。次不解印印心。次印額上。次至頂上
前後動振三遍散之。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但作刀印相。不用儀
式。珍和上説。但以刀鞘安心。以刀三轉辟
除不作結界。別記云。不動辟除以劍三左
轉。正僧正説。次不動立身印即火輪印也。
定慧二拳側著諸輪節。仰二風跓當於心
前。三度上下。想成迦樓羅炎。次以不動印
作除遣從魔法。印相同珍和上
  第六十九示三昧耶印
海大徳説。用前入佛三昧耶印眞言也。師説
云。辟除從魔已畢。速可修示三昧耶。所以
者何。辟除從魔之時。還恐聖衆隨被辟除
故速可示三昧耶。故聖衆顧本誓不得還
去。更垂眷留。意大徳説。前三昧耶印眞言
是也。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
説也。別記同意説也。正僧正説同意説也。
然於此次用振鈴法。左手執鈴安居腰
亦執其頸。亦執其首。若執頸時
當於五胡之處四胡之間取之
右手執杵三度
抽擲。次左三轉辟除。次右三轉結界。次印上
方。次印下方。次印五處。次安於胸。次以左
鈴左肩當於耳邊。五遍振之。次胸次額各
三遍振之。次以杵鈴安本處也。金剛界中
又云。初左肩上三振。次於額前三振。自餘
同此中説
  錍
三股
  輪 杵 鈴 行者
  螺
獨股
  第七十閼伽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開散掌作掬。二空屈
横安掌。與常閼伽印別也。當心三誦。次
第其印當頂獻之佛部次當額獻之蓮華
當心獻之金剛
然欲獻閼伽之時。左手執
閼伽器。右手作三*股印。誦不動明王二十
五遍。或二十一遍。加持其水獻之。若無閼
伽結印獻之。大師記云。先以左手執閼
伽器。右手結不動尊刀印加持其水二十
一遍。然後二手作八葉蓮華印即蓮華座
印是也
此八葉華手安置水器。誦眞言了。先置
頂上獻之佛部次下置額上獻之蓮華
次下
置心上獻之金剛
蓮華座印二地二空各相
合。餘六輪開竪是也。意大徳説。若無水器用
印。二手仰少屈之。以空置風頭。下六指相
合近著之。是器相也但無加持
及獻法也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同大師記但大和上釋。或時二
手仰。各屈風以空
捻之。以置
閼伽器也
珍和上説。二手竝仰。各以風著
火背。各以空著風根以居水器。別記云。
略同大師*説但云。奉諸善逝者。用
無垢身。兼加希願
私云。
三部獻法出經及疏。正僧正説。如儀軌中。
想三部諸尊。又觀身中三重曼荼羅隨意啓
云云或有頌云。以此本清淨水。洗浴聖
者無垢身。唯願本尊以本願。願垂哀愍受
閼伽。若無閼伽之時以此運心而供養之。
其印螺印。虚心合掌以風紱空。若有器者
飮食印
  第七十一蓮華座印
海大徳説。結蓮華座印誦不動明。加持華
座二十一遍。先淨除自身三障。加持自身。
然後誦華座眞言。如常奉獻三部謂頂額
心。如
前儀
又云。華座眞言注云而作是言者。謂
唱善來尊者。以本願故。而來降赴。願垂加
持。起大慈悲。唯垂納受之偈私云。本私記云
經注。意大徳説。注
在儀軌。今見在
軌。故知本私文誤
意大徳説同但獻三部處云。置
額獻佛部。置心獻
蓮華部。置臍
獻金剛部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
説。印相獻法竝同海及意説。但無淨除自障
持自身之説大和上釋華座眞言曰。注云除
障者有二義。一於心蓮淨
除三障。二事蓮除障難者又釋華座眞言注云而
作是言。此注本無師説。而昔私注云。竊疑此處可有
偈頌。今聽唱偈
之説自然冥
別記同海説也但云。華印當
心以不動明加
持。次誦華座明安
三處獻三部。
正僧正説。蓮華座印如常
也。但於此次用不動示位印以不動刀印。
左安腰以右印示尊位准世間主客
禮想之。
一示毘
盧遮那佛位。二示寶幢佛位。三示華開敷佛
位。四示阿彌陀佛位。五示天鼓雷音佛位。
六示普賢菩薩位。七示文殊師利菩薩位。
八示觀世音菩薩位。九示彌勒菩薩位。十
五髻文殊菩薩位。十一示除蓋障菩
薩位。十二示地藏菩薩位。十三示虚空藏
菩薩位。十四示釋迦文佛及一切世天等
位。上十四位各各一度指而示之。但至釋迦
及世天位唯總一度横引投之從左引右。仲
神大徳云。昔珍
和上於豊樂院流星修法時供養法中以右拳申屈頭
指。數度指曼荼羅楨面。又眞曉十禪師於相應寺
亦作此印。今疑何印。安然以諮權僧正大和上。大和
上答云。他處眞言有此印也。睿山二説未見此印。
他記云。示
位印也
  第七十二轉大日身作執金剛身印
海大徳説。先以kha@m字安於頂上。黄色。乃想
轉身作金剛薩埵。次金剛種子遍布諸支
分。金剛種子者kha@m字也。布諸支分者以va@h
字安心上。白色。此字布心之時。遍布一切
支分。即同執金剛也師説云。由布心
故。遍支分故
其印用
五股印或用三股印。如是布字了即誦眞
言。用印五處師説云。額上右肩上左肩上心上喉上
是爲五處。私云。此五處各同金剛
智尊勝儀軌私云。高
野云。吽總*縛別。云云
意大徳説同但云。三*股印。
謂軍荼利三&T037992;
印。内縛二火合立。二風少屈立
二火後。二空押二水叉上是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五古印。
外縛五*古印也
珍和上説
亦同私云。嚩字布心成執金剛。
次頂安欠。出第七卷
正僧正説。次
金剛手五&T037992;&T037992;亦得。加持五處云云
  第七十三遍身被甲印
海大徳説。此一印明大師不傳。此處。以前
金剛甲印眞言印五處也。大師記云。被服
甲者。虚心合掌。以風著火背。而如前迴之。
眞言同前甲明。意大徳説同海本説無大師
記説也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此處用前被甲
印明。珍和上説。此處不用被甲印明。別記
云。次執金剛結外縛五股印安心。想*縛
字在心欠字在頂。作此觀了三誦明五處
加持。想自身同金剛薩埵。即結前被甲印
五處加持。想遍身被金剛甲胄。正僧正説。被
云云
  第七十四怖魔印
海大徳説。二手金剛拳。左拳安腰。右拳舒
風安横安三誦。次至頂上左轉辟除。右
轉結界。次印五處。勿印上下方也。又樣如
前印舒頭指。指眉間三遍。又樣文云。慧拳
舒風輪加持於白毫際者。師説云。慧手
作金剛拳。竝舒風空横安眉間三誦。次至
頂左轉辟除。右轉結界。次印五處。不印上
下方也。意大徳説同前第三樣無初
二説
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後二樣無第
一説。
同第三説。云風空相
捻。横安白毫間也
珍和上説同第二樣。但云。
舒慧
風指額白毫間。嚬眉如毘
倶胝形。又云。此處辟除亦得
別記云。定拳安腰。
慧拳舒空風。頭相捻。安白毫處三誦明。迴
眼顧視頂上。左轉三遍。次右轉三遍。次五
處加持能摧伏諸大魔。正僧正説。慧拳舒
風加眉間。聚眉怒眼如毘倶胝
  第七十五難堪忍大界印
海大徳説。用前難堪忍印。文云。藏密散水
輪旋轉指十方者。師説云。准前如來藏印。
唯散開二水輪。此印全同前無堪忍印。但
眞言各別耳。以印擧頂上左三轉辟除。右
三轉結界。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印五處。
是名結大界。持十方國能令堅住。意大徳
説。虚合散水用同前説。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儀軌次云略説眞
言者是前印明中小呪耳
珍和上説。如來藏印。虚心合掌。屈二風輪
著二空上。立二水地而徐開之。次辟除時
稍舒二水立之不云
結界。
別記云。次難堪忍
又名無能勝。
又名無堪忍
如來藏印。虚心合掌。斜屈十輪。
二水舒開當心誦明。左右轉各三遍。次印
下。次四處加持。正僧正説。大結界虚心
合掌。二風屈入掌。二水散立。二地少屈。用
印儀式如不動尊結印。又有略眞言云云
云。玄法寺爛脱兩卷儀軌略説眞言曰。注
云。此眞言者可用隨師口。在別
  第七十六四方四大護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六會也是初
第一東方無
畏結護印。先於東方門中央觀作華臺。此
華臺上觀安va嚩字種子此嚩字光。轉成無
畏結護者也。其身金色。著妙白衣。面現少
忿怒相。手持檀荼。檀荼者謂棒也之毛
觀了
結印。内*縛二火竝直立而相合之也。當
額三誦大界略説眞言。次印上方。次印下
方。次印五處以下四大護者同用難
堪忍眞言。唯印種子各別
第二北
方壞諸怖結護印。先於北方門中央觀安華
臺。此華臺上觀安va@h博字。此va@h博字轉成
壞諸怖結護者。其身素色。著潔白衣。手持
竭伽。竭伽者謂劍也kha
ga@m
觀了結前大慧刀。
三誦火界。略説眞言。辟除結界上下五處




如前大慧刀印在
九方便
第三西方難降伏結護印。
先於西方門中央觀安sa@h索字。此索字轉
成難降伏結護者。其身如無憂華之色此間
深紫
之色。蜀
花色
著朱色衣。面現微笑而在圓光之
中。亦觀大衆之形謂西
方衆
觀了結前如來索
印。三誦前略説眞言。辟除結界上下五處如
如來索印在三
十二印中也
第四南方無堪忍結界印。
先於南方門中央觀安ha@mkha@m欠二字。此唅
欠字轉成無堪忍結護者。其色黒色。著玄
黒衣。面現毘倶胝眉而有浪文。首戴髮髻
之冠。光照衆生之界。手持檀荼。觀了三誦
前無堪忍眞言。辟除結界上下五處如前
無堪忍眞言在
供養會終
私云。此私記文。第一無畏結
護文中辟除結界脱也。第三難降伏結護文
手所持印無也。第四無堪忍結護文中云
三誦前無堪忍明誤也。然大日經難降伏結
護者持竭伽也。而儀軌中不出故傳者不
導耳。又大日經第四無勝結護者以ja@m染字
爲種子也。而儀軌中出唅欠字故傅者直
用耳。此唅欠字即前無堪忍明中種子
也。今檢儀軌文云
    四方四大護 無畏壞諸怖
    難降伏者 無堪忍普護
    藏印水甲合 散舒二風輪
    法幢高峯觀 哀愍無餘衆
而古今傳者不釋藏印水甲合等一偈文也。
准惟謹傳無畏三藏三卷儀軌四大護外
用無堪忍印而普護之。此一偈文所説印相
恐是彼中普護印也。更問明師云云准今見
經作二合字。疏中乞懺二合字。然則梵k@sa@m
字是歟。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
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第一印中云。左右各三轉。
次上下五處。第四印中云。
結前無堪忍印三誦
前無堪忍眞言也
別記云。次四方四大護。
東方無畏内縛竪二火。頭相拄當心。想嚩字
在彼方。變成無畏結護者。手持檀荼即誦
明。左右各三轉上下五處加持。北方懷諸怖
金剛合掌。屈二風捻二空頭。想門中有博
字變成壞諸怖結護者。手持竭伽。作此觀
了誦明。辟除結界護身同前。西方難降伏
護。内縛申二風。稍屈頭相拄。同前索印當
心。想門中有索字。轉成難降伏者。微笑而
觀衆會。作此觀了誦明。法則同前。南方難
堪忍普護又名無勝
結護者
結前難堪忍印此印與文
少異。今暫
依師
傳也
當心。想門中有含欠二字轉成無勝
結護者。手持檀荼依此觀了誦明。法則同
已上四箇印皆用
無堪忍小呪也
正僧正説。大界後云。次
無堪忍印。次四大護印。無堪忍印者。准前大
印。二火如鉤入内。首屈合之舒二風
也。餘指准上。四大護印者如前。此無堪忍
印與前所出無堪忍印異也私云。四印在前
無堪忍印處也
  第七十七門門置二守護神印
海大徳説。此是無能相向二守護者也。初帝
釋方安二守護。第一以無能守護安東方。
先慧手作金剛拳。舒於風指。横當於心。次
定手作金剛拳。先擧於頂而捧上之。乍捧
乃舒五輪如相擬勢。即誦眞言三遍。想成
不可越守護。觀了安東門左方。第二以相對
守護安東門右方。先定手作金剛拳。舒風
横當心上。次慧作金剛拳。先擧於頂而
捧上之。乍捧乃舒五輪如相撃勢。即誦眞
言三遍。觀成相向守護。觀了安東門右方。
次夜叉方安二守護。第一以無能守護安
北門左方。先慧手作金剛拳。舒風横當於
心。次定手作金剛拳。捧頂乃舒五輪。儀式
猶如東門左方觀法。乃至但安北門左方
第二以相對守護安北門西方。先定手作
拳。乃至猶如東門右方觀法。但安北門西
方。次龍方安二守護。第一以無能守護安
西門左方。儀式如前觀法。第二以相對守
護安西門右方。儀式如前觀法。次焔摩方
安二守護。第一以不可越守護安南門左方。
儀式如前觀法。第二以相向守護安南門
右方。儀式如前觀法。無能亦名不可越守
護。亦名難勝金剛。意大徳説同但東門無能中
云。定手作忿
怒拳。又如相擬勢。中云齊首。又無
眞言三遍等説。又相對中云定手准前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慧和上説。
左手舒掌
臂安頂側也。
右手舒風著心
珍和上説。隨胸手印向其
面也。謂右手安胸。自面向右也。左手安胸
自面向左也。私云。對受之時。擧上之手。五
輪著舒。當胸之指横覆當心也。曼荼羅中亦
同此樣。別記云。次無能守護又名不可越守
護。須置門門

左手舒五輪擧臂。至頂側。右手作拳
舒風。當心竪之。即誦明頂散。次相向守護
在門
右方
其印同無能守護。但左右互用爲
異。即誦明頂散。正僧正説。無能勝三昧爲
拳擧翼輪開。智拳心舒風。如相擬勢也。
相向守護擧慧拳状如相撃勢也
  第七十八獻閼伽印
海大徳説。印相眞言奉獻儀式竝同前説。但
於此處不用加持。意大徳説同。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珍和上説。此
處閼伽不用。別記云。次閼伽同前。或云。此
處不用。正僧正説。此處不説閼伽法也
  第七十九塗香印
海大徳説。慧手五輪手末擧上。直竪向外
也。定手竪握慧手腕下。三誦獻之。大和上
記云。塗香印者。慧手五輪仰直竪也。定手
仰執持慧腕是也獻時儀式如前。獻三部法謂
頂額心。乃至五供亦同此式
意大徳説同但云以
印擧額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
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慧手五輪直竪。
掌向外。以定手握慧腕頂散。正僧正説同
海本説但云。定手覆握慧腕。又云。水輪爲佛部。
輪爲蓮華部。風輪爲金剛部。從此三
輪流出塗香雲海。供養三部諸尊觀之。私云。大師
遣風以定四輪承慧腕下。空輪著握之。靈巖等傅以
定四輪覆慧腕上空輪著下
握之。今正僧正所傅同之
  第八十華鬘印
海大徳説。先仰二手。十輪内叉成峯。二空
著二風側。與大海印相似。師説云。印指端
相叉。掌峻成峯謂指端高而
腕低是也
是以與大海印
爲異。當心三誦供之。又云。大和上記云。華
鬘印唯仰定慧掌。四指内叉。二頭指端平而
相叉。以二空加二風側。擧印供之。地水火
指尚端峻也是口
傳也
意大徳説同但大和上記相
叉云相跓
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師説但云。以
二風端
側相跓。而無
大師記文
珍和上説同。別記云。内縛開掌
仰上。舒二風頭相拄頂散。正僧正説同海
本説但云。風側拄爲異。又云。叉
指是華形。如掬華勢也
  第八十一焚香印
海大徳説。二手各拳仰拳舒二風。其端少開
不相跓也。二火二水二地掌内直立。背相著
也。以二空著風側三遍供之。意大徳説同
但不相
云相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
海説也。珍和上説亦同但云。三誦明右
三轉。是烟義也
別記
同海説也。正僧正説同海説也但云。風端
合。又云。二風
是烟
  第八十二飮食印
海大徳説。二手甲相合。二掌作掏。二空押
二風上節。如鉢四形。同地
三誦供之。意
大徳説同但風上節
云風根
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
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云。定慧仰舒竝稍
屈。如鉢器。二空入掌是盛物之相也。頂散。
正僧正説同海説也
  第八十三燈明印
海大徳説。定手作金剛拳按腰。慧手作金
剛拳。火直立*也。風著火背也。風端當火第
三節上押之。空押火中節文也。三誦。當
右耳肩上下振之三度。如振鈴勢。其印相
如燈焔勢。以上五供若諸天於心上供之。
若諸菩薩置額上供之。若諸佛置頂上供
之。意大徳説同但空押火中節。文
云火空甲端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和上説。慧拳唯舒火輪用式同
海説也
和上説。慧拳唯舒火輪。以空押火中節
同海
説也
別記云。慧拳舒火輪直立。定拳安腰。
慧火細振三度。擧頂側頂散。正僧正説。慧拳
立火。以空著火下文。運想無邊到一一諸
佛前光明爲佛事。三遍振轉之。想火炎形

  第八十四普供養印
海大徳説。金剛合掌。安頂三誦。運心如常。
又云。文云毘盧遮那位者。行者以五字等
莊嚴自身故乃同於大日如來。故云毘盧
遮那位。言五字者前阿字等私云。文云。毘盧
遮那位及行者所
居皆有
海會
衆圍遶。端嚴位。此則於大日位及
行者位海會圍遶。而今釋中以行者爲大
日身云云意大徳説同但無釋文。又云。以金
剛合掌安頂。亦
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
但無
釋文
別記云。金剛合掌當心。想二火頭有kha@m
欠字。從字流出種種供具。猶如如來果報
所感。而滿法界供養海會。頂散私云。青龍寺
三卷云。於印
上想一寶蓮華。華上想普通種子字檢字。
亦從此字流種種供養。流出作金色
正僧正
説同海印相但云。凡上一一言印上
運心想遍法界
而供三部
諸尊塵刹聖衆。又觀身中三重曼荼羅。自上
徐引印致下運想之。又想印上有一一種
字。從字流出一一供具光明
  第八十五大悲曼荼羅讃王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謂金剛
合掌也
意大徳説同。權僧
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
云。大讃金剛
合掌
私云。見大和上見行之法唯
用大日小讃。其小讃本但是口傅。未見經
文。然玄法寺爛脱兩卷儀軌此小讃。又其大
讃出大日經第七卷中及金剛頂四卷六卷
本。經竝皆唐翻。今玄法寺兩卷三卷儀軌出
其梵文。慈覺大師傅其詠曲。又於小讃亦
有慈覺大師及珍和上竝正僧正三家詠曲。
讃岐守説慈覺大師此處傅大日小讃也。但
珍和上以此小讃爲法身讃。更加報身應
身二讃傳三身讃。並有曲調云云正僧正説。
用法身讃。或四智讃。或吉慶讃。隨用其一。
次啓謝如軌。次結三十二嚴身印明云云
此正僧正觀曼荼羅結四重印。次修召請。
結界五供讃等後結嚴身之印。故於此次
結三十二印
毘盧遮那讃從海大徳及權僧
正大和上
sarvavya尾也二合vibhavagra
二合grya訖里二合sugatadhipa
tiji而以
natre&T005753;二合dhatuka
mah@ar@ajavir@ucanana
mastu娑都te
權僧正大和上説。珍和上説。謨字恭敬之聲
呼之。玄法寺爛脱本云
薩嚩尾也二合比婆嚩吃囉二合吃哩二合
薩多地跛底爾曩二合&T005754;二合&T005754;二合
駄堵迦摩賀囉惹尾嚕左曩曩謨窣覩二合
此略讃也。
大讃在別
青龍寺三卷本云。應以清雅音歌詠而讃

薩嚩尾野二合鼻婆仡*羅二合
*仡哩二合
一切善
誐哆地鉢帝爾慈以
二妙用
體無
&T005754;二合
馱都加摩賀囉三界如

佐曩曩謨二合遍照
我頂禮
攝大儀軌云。次誦吉慶伽他句。眞言曰
嚩日*羅二合薩怛嚩二合思孕
誐囉二合賀嚩
日囉二合怛曩二合摩弩怛嚂二合*縛日*羅
磨誐野捺嚩日*羅二合羯磨迦嚕婆嚩
大日經持誦次第儀云。金剛歌詠偈曰
    金剛薩埵攝受故 爲得無上金剛寶
    金剛言詞歌詠故 願成金剛勝事業
私云。此讃梵語漢翻竝出
金剛頂經三四六卷本中
惟謹本云。次陳五讃。
一讃佛。二讃法。三讃僧。
四讃普賢。五讃金剛手
次出五讃梵語具如別
行。更不

私檢蘇悉地儀軌云。讃嘆佛徳。次法及
僧。次觀自在。金剛菩薩等
  歎佛徳
    大悲護世尊 導師備衆藝
    無邊功徳海 我今頭面禮
  次歎法
    離欲清淨法 能除諸惡趣
    眞寂第一義 稽首依法住
  次歎僧
    善獲解脱道 妙住諸覺地
    無等良福田 我今歸命是
  次歎觀自在
    諸佛大吉祥 圓備於尊徳
    號名觀自在 歸依常寂默
  次歎執金剛
    大力奇忿怒 成就六明王
    調伏難降者 歸依執金剛
先所歸命諸大菩薩如欲讃歎隨意依經
而讃歎之。及餘本尊時欲讃者亦應讃歎。
私云。此中佛法僧讃讃佛部也。觀自在讃
讃蓮華部。執金剛讃讃金剛部。若欲讃歎
佛部使者不動尊讃出不動祕法三卷中云」
麽薩婆母馱菩地薩埵嚩二合喃薩婆怛&MT00709;
二合僧句素弭哆鼻枳惹二合囉始吠那謨素
覩帝莎*嚩二合
降三世讃出蘇悉地儀軌下云小讃也
    歸依金剛首 摧伏諸魔者
    具普賢衆行 無邊功徳海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
    妙用施諸願 調魔滅三毒
    改劫故修行 極救諸有情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
若欲讃釋迦牟尼可用佛本行經偈。若
讃四大菩薩可求一切菩薩讃。若欲讃一
切世天可用天龍八部讃如別行中台大
日。第一重三部。第二重諸菩薩。第三重釋迦
尊普世天。總讃上首大綱略足。若別修一
尊法之時各用其讃。靈巖大次第云
薩嚩尾野二合鼻婆嚩*仡囉二合引*仡哩
一切善
生種
誐哆地鉢帝爾慈以
二妙
用體

&T005754;二合
馱覩迦摩賀囉引三界如
大王
微閉
盧佐曩曩謨素*覩二合遍照我
頂禮
蘇悉地經云。供養既了。應起誠心讃歎於
佛。次歎法僧。次歎觀自在。次歎明王大威
金剛。伽他曰
    大慈救世尊 普達一切智
    福持功徳海 我今稽首禮
    眞如捨摩法 能淨貪嗔毒
    善除諸惡趣 我今稽首禮
    得法解脱僧 善住諸覺地
    勝上福徳田 我今稽首禮
    大悲觀自在 一切佛讃歎
    能生種種福 我今稽首禮
    大力忿怒身 善哉持明王
    降伏難伏者 我今稽首禮
作是虔誠讃佛菩薩。又復合掌起慇重心
讃餘諸佛菩薩相好功徳。其讃歎文應用諸
佛菩薩所説歎偈。不應自在。經文次有懺
悔發心迴向發願。次禮本尊。次執數珠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三

  安然記
  第八十六一切佛心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二會佛部也是第一重
上方中也
一切
佛心印。亦名遍知印。佛坐道樹下持此降
四魔。故名遍知印。用歸命合掌誦下文一
切佛心眞言也。大和上説云。遍知印者謂
一切諸佛印。名爲遍知印。即普印也。即儀軌
云。一切佛心眞言是也。意大徳説同大和上
記。權僧正大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
珍和上説。用火印作二拳。二風端相拄也。
或用普印亦得。別記云。次須觀造三重曼
荼羅。次如來曼荼羅如文次遍智金剛。
云。三角火印私云。玄法寺爛脱兩
卷儀軌云。用普印
正僧正説同
海説也但云。凡八葉如來自證所爲。爲化一
切出一切佛位。即遍*智位也。第一
  第八十七伽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印
海大徳説。用前梵篋印當心上。三誦下文
一切聲聞眞言也。誦了以伽耶迦葉安一
切佛心右也。以優樓頻螺安一切佛心左
也。此印亦名普印。是一切聲聞普遍印。故
名普印也何故此二聲聞安此院耶。師説
云。表一切聖人互爲眷屬。此二聲聞儀軌所
不説也。意大徳説。無此二迦葉。權僧正大
和上説。慧和上説同海説也但云。二聲聞義
喩如普賢觀音等
遍在一
切處也
珍和上説同海印相。別記云。無二
迦葉。正僧正説。此處不説二迦葉也。
云。此二迦葉本是釋迦生身眷屬。經疏諸軌
此處不説。竊疑天竺曼荼羅中以此院近釋
迦院故。繪匠便書而已
  第八十八虚空眼印
海大徳説。虚心合掌。二地少開散之。二風開
著二火背也。二空竝直竪也。名佛眼印。三
誦頂散。意大徳説同但二地少開
散云散立
權僧正大和
上説。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但大和上釋。或
處云。作笑眼
相也。是五眼義也。二風中間爲二眼。二火中間爲一
眼。二水中間爲一眼。二地中間爲一眼合爲五眼也
別記印相同海説也但注云。是
五眼印
正僧正説。印
及用法如常。常者如高野和上説。以印五
處了。次拭右目左目右眉左眉。次擧額皆
如摩之。印末向左右或著目目上用之
第二
  第八十九金剛眼印
海大徳説。次金剛眼印。前印二地合直竪也。
二風少屈不著火也。是名金剛眼印。意大
徳説。無此印。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和
上説。無此金剛眼印。別記亦無此一印。正
僧正説。亦無此一印
  第九十七倶胝菩薩印
海大徳説。用普印誦一切菩薩眞言也。意
大徳説。*無此印。權僧正大和上説。慧珍兩
和上説同海説也但珍和上説。凡儀軌中菩薩若
無印眼者可通用此印
別記云。金剛合掌頂散用一切菩
薩眞言
  第九十一大勇猛菩薩
第九十二大安樂不空三昧耶菩薩印
海大徳説。此二菩薩亦用普印一切菩薩眞
言也。一切菩薩皆入此内用同印眞言。師
説云。以上八印沒金剛眼出寶珠印。是
如來曼荼羅也。私云。此如來曼荼羅者准
經及疏。是遍知。壇今儀軌中有遍知印。七
倶胝印。大勇猛印。大安樂印。摩尼珠印。合五
印也。加二迦葉及金剛眼故云八印。若沒
金剛眼印亦須沒於二迦葉印。又於師説
不傳珠印。理須用於一切菩薩普印而已。
意大徳説。無大勇猛大安樂二印。有一切菩
薩普印。權僧正大和上説同海本説。別記云。
次大勇猛菩薩金剛合掌用上
眞言
師説云。凡
於無印眞言皆用通印及一切菩薩明。次
大安樂菩薩印眞言同前已上八印一
切佛心部
正僧正
説。七倶胝印。大勇猛印。大安樂印。三尊
印一切菩薩同海説也但云。一切諸佛無印
眞言。用一切佛心
印眞言。一切菩薩無印言。亦用普通掌一切菩
薩心眞言或云。七倶胝根本印。二地二水交入掌。二
火竪合。屈二風著火背。二空著風側。
眞言如軌第三四五六七私疑別軌
  第九十三觀自在菩薩印
海大徳説。以下第三會蓮華部也。是第一重
右方中也。次觀自在菩薩印部主
用蓮華印。
開敷蓮
華印
意大徳説同但云
八葉
權僧正大和上説。
慧珍兩和上説同海説也。別記亦同。正僧正
説亦同海説第一
  第九十四馬頭明王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