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 (No. 2247_ 凝然述 ) in Vol. 62

[First] []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47[cf.No.1813]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夫菩薩戒者億度之叢林。萬徳之淵海也。體
相深廣涯底難測。威用高大邊際窂窺。斯廼
臺上本身之極説。葉中末化之盛談者矣。有
賢首大師。諱法藏焉。示生唐朝敷化周運。正
弘華嚴兼行此經。製三卷疏釋一軸戒。宏綱
網目無不提擧。大途小徑開通斯盡。釋家雖
多不有如之。後代諸師取爲義節。文義巧妙
意致幽邈。今以管見聚文探義。循環研竅粗
顯祖意。後世英哲請幸刊正焉
題。梵網經菩薩戒本疏者。梵網等言如疏自
釋。所言疏者。圭山大師行願義記第一云。疏
去聲平聲決也。即疏決開通之義。以經中
義理幽深。若不疏決開通。無由啓悟。又説文
云書義爲疏。今即纂集經論深義。書寫一處
用解經文。故名爲疏已上
彼文
問。製此經疏總有
幾家 答。諸宗衆師疏述非一。天台智者大
義記
二卷
明廣法師疏二卷。湛
然師弟子
新羅義寂法師疏二
崇義寺勝莊法師疏二
新羅太賢法師古迹二卷。
下卷開爲

日本善珠僧正略鈔
三卷
元興寺平備大徳元者圓
證開講。
備公抄出。料簡
一卷。義疏二卷
東大寺法進大僧都經註六卷
或爲七軸
賢首
大師疏三卷也
乃今所宗
天竺寺法銓大師疏二卷。開
爲四卷
新羅
元曉大師疏二卷
下卷逸
石壁寺傳奧法師疏二
大安國
寺利渉法師疏三
日本大安寺道璿律師集註
三卷
林寺註二卷。
下卷闕
樸楊知周大師疏五
日本慧岳法師
私記
一卷
俊雲法師助釋
一卷
此等諸家並現行世。厥製
記解疏者事亦非一。有道熈鈔三卷。有蘊齊
頂山記三卷。有與減註三卷。三家並解天台
師疏。行于世。又有製別
朝日域其數寔多。昔漢地中造梵網疏之者。
梁朝惠皎法師爲始。自爾已後諸師多釋。然
皎之疏逸不行焉 問。上諸疏家各各解釋。
文之起盡分齊云何 答。今此一經翻傳震
旦。上下二卷。或別行一軸唯釋
戒相
諸師解釋隨
意不同。太賢・善珠及以法進。通上下卷造於
疏注。圓證・平備唯釋上卷。勝莊・法銓・道璿・
傳奧・利渉・樸楊。自下卷始而解釋之。天台・
賢首・義寂・處行。及以明曠。並從下卷偈頌釋
之。此偈頌已去者。是羅什三藏。於二卷中。別
摘下卷偈頌已下至心心頂戴喜躍受持以爲
一卷。被世誦習。天台師等。即對此本以造疏
解。今之疏主亦即是也。此是別部菩薩戒本。
須知此意。混謂是二軸之中下卷之分
撰號。魏國西寺沙門等者。或本云大周西寺
等。大周代名。魏國目處。言西寺者。具云西大
原寺。亦云西崇福寺。大師諸文撰號之處。或
云西寺。或云西崇福寺。即此謂也。長水筆削
記第一云。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
天下有五寺。倶名太原。爲簡餘四故言西也。
東即楊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
亦名
崇福
中即東都今之
福光
倶稱太原者。以則天生太
原。此既皆彼捨宅所置。爲敬生處故以爲名。
已上智昇法師開元祿第九云。西太原寺即今
西崇福寺是也。東大原寺即今大福光寺是
已上大師。諱法藏。字賢首。姓康氏。本康居
國人也。累代相承爲康居國丞相。祖自康居
來朝此擧朝隱礙言。若致遠傳云。高曾
蝉聯爲彼國相。王自康居來朝
父諡。皇朝贈
左侍中。母夢呑日光而孕。以大唐大原
皇帝
貞觀
十七年癸卯當日本人王第三十六代皇
極天皇御宇二年癸卯之歳
誕生。風
度奇正志慕無上。強節勇雄利智絶倫。顯慶
三年戊午。大師年甫十六餗一指於阿育王
舍利塔前。以伸供養。同四年已未。時年十七。
志鋭擇師遍謁都邑。遂辭親求法。於大白山
飼朮數年。敷閲方等。後聞慈親不餘心。出
谷入京。孝奉歴歳能竭其力。智儼大師。於京
雲花寺講華嚴經。賢首至於中夜。忽覩異光
來燭庭宇。廼歎曰。當有異人弘揚大教。及明
就寺。因設數問皆出意表。智儼大師甚以嗟
賞。旁人告前由來。儼師聞謂奇異。賢首飡儼
之妙解。以爲眞吾師。自是伏膺深入無盡。龍
朔二年壬戌當日本人王第三十
九代天智天皇元年
大師年滿二十。
時新羅義湘度海入唐出致遠傳。然大宋傳總
章二年者。恐是考誤
儼大師學華嚴宗。賢首大師時爲同學。大宋
第五云。屬奘師譯經始預其間。後因筆受證
義潤文。見識不同出譯場已上

進具戒。奉勅於太原寺講華嚴經。後於雲花
寺講。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蓋。衆所具瞻。
大師文明等年。與日照三藏譯諸經論。天授
元年。歳四十八。歸覲祖母到曾州。收宰香花
郊迎。至同二年辛卯當日本人王第四十
一代持統天皇六年
請講花
嚴。説法之次議及邪正。時諸道士三十餘人。
來難大師。大師並對道士。詞窮不敢復言。猶
嗔不解。師所生毒。彼諸道士眉髮倶落。通身
瘡生。方發悔心歸敬三寶。求哀大師。誓願受
持花嚴大經一百遍。轉誦向二年。猶有十遍
未畢。忽感眉髮重生身瘡皆愈。曾州道俗無
不見聞。延載元年甲午當日本國
持統八年
大師年五十
二。講至十地品。香風四合瑞霧五彩。崇朝不
散。縈空射人。又感天花糝空如霧。自證聖元
年乙未大師年五十三。至聖暦二年已亥。首
尾五箇年間。奉勅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
譯華嚴經。聖暦二年已亥當日本國人王第三十
二代文武天皇三年
師年五十七。十月八日。奉詔於佛授記寺講
新華嚴。至華藏品。講堂及寺中地皆震動。天
子嘉之。命編國史。長安三年癸卯當日本文武天
皇大寶三年
義淨三藏譯最勝王經。大師年六十一。與法
寶弘景等證義。自神龍二年丙午。南印土菩
提流支三藏譯大寶積經。其間大師預證義
等之選。大日本國傳律始祖鑒眞和尚。唐景
龍二年戊申。年二十一受具足戒。時賢首大
師年六十六。爲其尊證師。于時巨唐第五葉
睿宗皇帝天授元年壬子當日本國元明
天皇和銅五年
十一月
十四日。右脇卒于西京大慶福寺。春秋七十。
法臘未悉。大師至於則天聖朝。特弘大法。西
來諸三藏師。日照・天智・彌陀山・寶思惟等。
翻譯之場。無不皆在其選。震旦諸師共爲衆
所推者。圓明・惠沼・勝莊・塵外・法寶・徳感・神
英・仁亮・復禮・惠表・大儀・慈訓等。或證義或
筆受。或綴文或潤色。互奪金玉無不倶妙。大
師廼斯其一。靡不爲衆所推。華嚴始祖杜順
大師。製法界觀援于智儼大師。智儼授之賢
首。賢首是華嚴第三祖。華嚴教觀大作章疏。
兼製諸經論疏。今此疏者是厥一也。致遠傳
云。從學如雲莫能悉數。其錚錚者略擧六人。
釋宏觀・釋文超・東都華嚴寺智光・荷恩寺宗
一・靜法寺惠苑・經行寺惠英。並名雷於時。跡
露於後已上大師自少年時受學此菩薩戒。總
章元年。就長耳三藏請受菩薩戒。三藏歎云。
若人誦得華嚴淨行一品。其人已得菩薩淨
戒具足。不復更受菩薩戒也。又大師別造。菩
薩毘尼藏二十卷。菩薩持犯窮理盡性。又帝
爰降綸旨爲菩薩戒師。太上皇脱履萬機褰
衣四海。亦受菩薩戒因行菩薩心。大師糞掃
其衣。禪悦其食。行菩薩行雪霜絶倫。前後講
新舊華嚴經三十餘遍。感應靈驗不可勝計。
具如傳録。恐繁不引
序。原夫法身虚應等者。序文始終明經名意。
分爲二段。初明經大意。後釋其題目。初中亦
二。初總明佛果體用以爲今經由來。二別擧
如來應用以爲此經興相。初中亦二。初理智
相對明體用深廣。二事理相融明名相絶離。
今初 法身虚應浹有岸以甄形者。法身是
理體。有岸及形即事用。謂。眞理無相。隨物
現形也。而虚應者。無相而現故。無心於彼此
故。妙智潜通極無邊而照象者。妙智是果相。
無邊及象即妙用。謂。妙智遍通盡涯縁境也。
而潜通者。冥遍而照故 問。此妙智者。二智
中何 答。是根本智。冥眞如故。或通量智。照
事境故。若約三大。法身是體。妙智爲相。形等
爲用。如次三身。對文可見。總而言之。理智體
相應物現形。此科意也
序。至眞下。二事理相融明名相絶離。謂。理者
離事之外無別有理。事即理故。以是理故超
言相也。事者離理之外無別有事。理即事故。
以即事故架形名也。若相對明。少似參差。然
欲約相融明絶名相故。並遣拂。言筌蹄者。師
會連珠記釋心
經疏
云。筌者取魚之器。罞者網&T072933;
罝。以況談思。與眞理隔絶也已上
序。故蓮華下。二別擧如來應用以爲此經興
相。此並嘆經。長科爲十。一攝化處所。此中故
者乘上語勢。謂。遠指甄形及以照象。近依即
理能事之言。法身無相應物現形。故佛現處
花藏説戒。蓮華藏等者。臺上舍那爲千花上
百億佛等誦心地戒。故經云。千百億釋迦各
接微塵衆。倶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
則開已上言日月者。是約喩也。經云戒如明
日月已上菩提樹王等者。千百億釋迦。還菩
提樹下轉誦舍那心地戒也。故經云。是時千
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
十重四十八已上言甘露有亦約喩也。經云
甘露門則開已上
序。千華下。二能説教主。千華千百億等者。經
上云。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
釋迦化身。吾已爲本原。名爲盧舍那佛已上
十重四十八等者。經云。是盧舍那誦。我亦如
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
已。轉授諸衆生已上 問。若依此言。末化釋迦
唯説上卷。不説餘耶 答。末化釋迦。上下
皆説 問。若爾何故偏擧下卷心地戒耶
答。正對所釋別行本故。不妨上卷亦是末化。
文言十重等。兼明所説法。
今且擧一門。科爲能説主
序。不可説下。三説法供佛。不可説法等者。經
下云。爾時盧舍那佛。爲此大衆。略聞百千恒
河沙不可説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已上
中意説。法門無量。如恒河沙第一
其中心地
亦復無量第二
今盧舍那爲彼大衆開此心
地。只毛頭許。不思議光等者。經下云。爾時千
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
子座起。各各辭退。擧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
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黄赤白花供養盧
舍那佛。受持上所説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
蓮華藏世界而沒已上文中身化者。即光化之
佛身也。色頂者。臺上報佛所也 問。臺上佛
所是界外土。何云色頂 答。且寄色頂以作
此言。如起信論寄始教明。義意多端。具如下

序。於是下。四賢聖修奉。四十二位大士所同
修者。經云。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
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已上
四十二者。信位爲一。住・行・向・地。及以等覺。
爲四十二。或下指上卷所説之法也。八萬等
者。此等諸戒。一切菩薩同修奉故
序。況乃恒沙下。五戒法廣攝。恒沙戒品等者。
菩薩戒相無量無邊。制立此戒即有三重。略・
中・廣是。略説則十重六八。或諸餘律儀。中説
則八萬四千。或十萬種等。廣顯則塵數恒沙。
數量無涯。此等諸戒皆具三聚。一一諸戒莫
不皆然。今總就廣故云恒沙。若約略説。下諸
戒中一一皆約三聚而釋。自餘亦爾。是故戒
法無量無邊。塵數嚴科等者。一一諸戒皆具
六位。故彼賢聖皆具淨戒。故賓律師云。談其
萬善。戒門爲首。曁乎歸依創啓妙覺終臨。則
何位而不修。亦何聖而不學。大矣哉。無得而
稱者也已上言六位者。即有二義。一云信・住・
行・向・地・等覺。此爲六位。二云除等加妙。故
成六位。如來果地戒徳滿故
序。既如下。六喩顯同異。如因陀羅網同而不
同者。清涼大師華嚴大疏一上云。如天帝殿
珠網覆上。一明珠内萬象倶現。珠珠皆爾。此
珠明徹互相現影。影復現影而無窮盡已上
如彼帝網珠珠互現。此應濫同。然重重影現
各不相濫。今戒亦爾。塵沙戒品各具三聚及
以六位。三聚六位亦具諸戒。無盡諸戒各互
相具。是故戒相或容濫同。然重重無盡圓滿
具足。一一戒相無有相濫。各住已相。自位
互立不濫同故。一一戒相各有分齊。行者護
持是故可明。學者識解所以易分。帝釋網喩
寔有由矣。似薩婆若海異而非異者。靜法大
師華嚴音義上云。薩婆若。具云薩婆若曩。薩
婆此云一切也。若曩知也已上故薩婆若是
梵語略。一切智者。即是平等無相眞實妙極
常住如如本智。萬差諸法皆歸一相。千門行
相咸入一味。此戒亦爾。塵沙諸戒各住差別。
雖有差別互相圓具。故一法中莫不互有。彼
彼諸法還是同相。體用互照故。當知諸戒互
望談之。非一非異。甚深廣大。如帝網故非
一。似薩波故非異。此且就戒戒互望而明。若
戒與萬行相對以明。其義亦爾。非一非異甚
深廣大。准例可知。上來異同。皆是約就事事
戒相以明之耳。若就理明。義理寔深。若約
事理無礙明之。甚義甚備。皆可准知
序。等摩尼下。七喩顯二利。等摩尼之雨寶
等者。華嚴音義云。摩尼正云末尼。末謂末羅。
此云垢也。尼云離也。言此寶光爭。不爲垢穢
所染也。又云。摩尼此曰増長。謂。有此寶處必
増其威徳。舊翻爲如意隨意等。逐義譯也已上
謂。此寶珠遍雨諸物。滿衆生願。無有闕乏。
曇鸞法師生論註上云。諸佛入涅槃時。以方
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衆生。衆生福盡。此舍
利變爲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
龍王以爲首飾。若轉論聖王出世。以慈悲方
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
飮食燈明藥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便潔
齋。置珠於長竿頭。發願言。若我實是轉輪王
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
百里。隨我心願。爾時即便於虚空中雨種種
物。皆稱所願滿足天下一切人願。以此寶性
力故已上此戒亦爾。能生一切萬行諸善。是
約因中。圓備萬徳感成三身。是就果位。因中
果位倶化衆生。此約利他。是故此戒以喩摩
尼也。黎元者是民也。即目衆生。譬瓔珞等者。
下疏文中釋頌瓔珞。總有三義。彼並是飾佛
果之義。果之因故。准彼可知
序。是故下。八因圓果滿。五位菩薩者。是因位
中除等覺地。以等覺位第十攝故
序。既爲下。九果徳因規。道場之直路者。探玄
記二云。道場亦四。一事處。二行。如經。施是道
場等。三理。如維摩經。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
空故等。四通一切法。諸人法等。一切准之。皆
得道之處名道場。依主釋。亦如世穀場簡去
粃穢而擇取貞實。此中亦滅惑成德。亦得道
即場故。持業准之已上 此菩薩戒感成如是
道場佛果之直因也。種覺之良規者。佛果之
智開爲二種。謂。一切智。一切種智。得此二智
圓滿名佛。擧一全收。隨擧皆得。今擧種智而
攝理智。故云爾也
序。大哉離得而言者也者。十總束結歎
序。然則梵約當體下。後釋其題目 問。何故
釋題 答。上已叙明今經總意。次須知名。故
今釋顯。此則名意相成。有此意故即題此名。
有此名故即顯此意。諸師立序多此例耳。體
用同詮者。下釋題中梵有一義。謂。離染也。網
有二義。差別・澇漉・如應體相及用配之。今此
略相只云體用。此等並是今經所詮之義。故
云爾也。疏序已訖
疏。將釋此經下。疏正宗也。一部疏文總立
十門。十門之中前之九門。經牒已前總束玄
談。第十依文牒釋本經。若依清涼。釋題亦是
依文所攝。但彼釋題釋文隣次故爾。此意不
爾。以中隔二門故
第一教起所因
疏。法爾初時等者 問。後時云何 答。於後
時中亦結此戒。然今初時恒定規式。故佛成
道定説此經。其後時者。善戒・善生等是也
疏。瓔珞經下卷云我今在此樹下等者 問
在樹下者何時在耶 答。彼經上卷云。如是
我聞。一時佛重遊於洴沙三國道場樹下成
正覺處。復坐如故。昔始得佛。光影甚明。今復
放四十二光云云故是後時在彼樹下。非是
最初成道之時 問。成道之後經幾年時。於
此樹下説瓔珞經 答。慈覺大師義網集上
卷云。一行云。三陀羅尼集上云。如來成道二
十八年。説瓔珞經。般若二十九年始説之。不
空智阿闍梨云。佛成道已來二十八年。説瓔
珞經已上三陀羅尼者。花
嚴。方等。般若也
二十八年所經已久。
是故演説瓔珞經時。指成道時以言昔也。言
十四億人者。是瓔珞經同聞衆也。彼經下卷
云。今此大衆有十四億那由他人已上今略啻
云十四億人。言信想菩薩者。是十信位菩薩
也。彼經下卷釋義品説信位相云。從始具縛
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一
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從不識始凡夫地値
佛菩薩。於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
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
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
進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
願心。復有十心。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
戒・六波羅蜜戒。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
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鐵輪
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人中王。具足一切
煩惱。集無量善葉。亦出。若値善知識學佛法。
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
住退分善根已上此是十信菩薩行相。此位名
爲信想假名等也。丘龍大師疏下卷云。言爾
時者發心已後。言住前者初住已前。是時名
爲信相菩薩。以能修行十信心故。假名菩薩
者。心未堅實故。猶如輕毛故。名字菩薩者。行
不稱名故。未得義相故已上言十千劫行十戒
法者。此是受學品文。十信經劫。即彼經中所
説非一。名字品云。佛子。修行是心即十
信心
若經
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已上釋義品
文即如前引。同名字品。加之。仁王經云十千
劫。起信論云一萬劫 問。信位時分。一二三劫
及十千劫。久近不同。何故如此。云何和會
答。機有利鈍。是故十信經劫分齊。遲速不同。
極速一劫。而不可有疾於此者。極遲萬劫。而
不可有遲於此者。中間時分。二劫已上未滿
萬劫已下之者。准例可知。此乃極利一劫。極
鈍萬劫。上中・上下・下中・下上。及中三品。隨
機利鈍種類甚多。不同小乘利者時久。鈍者
時疾。今此反彼。仁王・起信就下根説。瓔珞所
説具攝衆機。丘龍大師一道義云。起信論説
逕一萬劫乃能得入。當知一萬即十千也。准
此經論上文先引
本業仁王
十信位内有退有進。於中若
有利根勤精進者。逕一二劫得入住位。如本
業説。若其鈍根勤精進者。滿十千劫方入住
位。如仁王説。不減一劫。極遲不過萬劫。於其
中間。隨根利鈍劫數増減。如應當知。若有放
逸無精進者。雖已發心而爲常沒。故於此人
劫數無限已上此釋不論劫量大小。直約利
鈍分齊分之。法銑師云 問。仁王・起信。經十
千劫方入十住。何故瓔珞唯至三劫 答。劫
有大小。根有利鈍。行有勤墮。不可一准。准
瓔珞經。若一劫等。明知不定。起信・仁王擧其
極遠。於中若進若退。故經十千已上此釋兼
約劫有大小。本業亦擧一萬時劫。然銑疏中
且引一劫三劫之文。故作此通 問。此十重
戒爲唯局信位耶。爲通自餘前後位耶 答。
論其正爲唯在十信。故問之中作多是言。然
十信已前具縛之人。初住已上三賢等位。皆
悉受行此菩薩戒。然初住已上是重受行。信
位已受非新禀故。餘位即是初受初行新禀
新修。具如下明。又瓔珞經中。信位菩薩多受
此戒。是正機故。是故對此正定根直。故彼經
下卷云。爾時衆中有百億人。即從座起受持
佛戒。其名梵陀首王。共無數天子修十戒。滿
足入初住位已上今判梵網戒機。即全據彼
經也
疏。惑業種子是所除滅者 問。或唯防業。如
何滅惑 答。此有三義。一云。業非是當體所
除。煩惑即遠時所斷。今就遠意故云惑滅。二
云。淨戒功能伏除煩惑。故云惑滅。三云。小
乘戒中別解脱戒唯除業非。至惑障者功在
正惠。今菩薩戒超然不同。三聚戒中。始自翻
邪歸正。終迄佛地。將登其間一切止惡所種
皆是攝律儀戒所收。故一切業惑皆由此戒
而除滅也。由此義故。所有斷惑皆是戒力。此
且約就律儀爲言。又攝善戒中諸斷道等。並
是菩薩戒功能也。況於三聚互具。圓備收攝

疏。過度四魔者。佛地論中列四名云。一煩惱
魔。二蘊魔。三死魔。四自在天魔已上華嚴音
義云。魔梵言也。具云魔羅。此云障礙善。或曰
破壞善也已上律師玄録第三本云。梵
云魔羅。此云殺者。障於出離害人善根。故總
名怨已上南山大師律事鈔中。此之四魔亦
名四怨。故搜玄録釋彼名也。玄亦列釋四名
相云。四者。一煩惱魔。謂。煩濁惱亂行人身心
也。二者陰魔。五陰所覆不見眞如也。三死魔
者。謂。能劫略善財能壞命根也。因者天魔。居
第六天。好壞善人之心已上一切見終惱煩惱
障品是煩惱魔。惑業所感五蘊諸法是蘊魔
體。依此五蘊無常死沒。將死已死。即是死魔。
欲界第六他化天中而有勝處。即是天魔所
居之處。魔王及民總名天魔 問。此四魔者
二死中何 答。二種生死各有四魔。謂。分段
品四魔。變易品四魔也。今此所言。遠通變易
近在分段。即次下云越三界苦。此一例也
問。云何破壞此之四魔 答。搜玄記明四種
已云。故攝論云。修空三昧破煩惱魔。慈無量
定破天魔。證無餘涅槃破蘊魔。却留三月破
死魔已上 問。受戒之力云何得越四魔之境。
爲皆越之耶。爲是隨一耶 答。遠而言之。受
菩薩戒總害四魔。無有所遺。若近而言。攝律
儀戒防止業非。伏滅惑業等之種子。攝善法
戒有漏無漏對治力強。惑現惑種隨應伏斷。
慈定等力破天魔等。此乃近正過度煩惱等
也。今約總相遠意爲言。故云過度四魔也。亦
依隨分故破四也。然此第九所滅重障既擧
惑業。惑即煩惱。魔業亦此攝。經雖約總門意
在別
疏。九顯眞性者。此是斷煩惱障顯涅槃果。三
身之中是法身理所顯得法也
疏。十得勝果者。此乃斷所知障得菩薩果。三
身之中是身受用報身之果所生得法也。四
智圓滿妙極無漏。是其實修實證果也。此後
二門理智冥合。自證圓滿果徳體極。由自證
故。任運流化利物導生。機有勝劣應現隨異。
是故即有他用變化。自證化他三身圓滿。盡
窮周普究竟備足。説此經意極在茲焉
第二諸藏所攝
疏。初約二藏有二等者。謂。二藏者。一聲聞
藏。二菩薩藏。如次大小二乘藏也。此約麁判。
如智論。莊嚴論等明若細分之。大小各有二
藏。此兩二藏各有經律論。是故三藏有四類
也。今此疏中委細分之。故大小乘各立二藏。
探玄等中且就麁相。故只二藏以配大小
疏。於此四中唯大乘内菩薩藏攝者 問。此
菩薩者。始終等教何教菩薩 答。今所判者
就總爲論。然細言之正在終教。傍通始教。意
在下門
疏。或通大乘聲聞藏攝等者。若依始教。五種
性中是不定性聲聞藏攝兼含
縁覺
以此教中唯許
不定性迴心故。終教之中一切二乘皆此藏
攝。此教中許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當成佛故。
此中之意正在此門。文云悉許成佛故。其義
可知
疏。亦通收小中菩薩等者。小乘教中所説菩
薩期彼樹下小身成道。故於因中受行戒法。
由彼戒行得成佛果。然大乘外本無別小。取
大成小。故彼戒行即取今戒。是故小乘菩薩
成佛等事今戒所攝。非是別法。言三十四心
者。八忍・八智・九無間・九解脱是也。謂。小乘
教所明佛者。先於三祇修習有漏四波羅蜜。
爲種智因。次百劫中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以
有漏智斷下八地見修煩惱。後於菩提樹下
成菩薩時。斷非想惑。先斷見惑諦現觀中有
十六心。法忍法智無斷惑事。唯類忍智斷非
想惑。次離有頂修道煩惱有十八心。謂。九品
惑起九無間九解脱道。以此足前成三十四。
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第三十四是佛無學
心。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
方入見道。故成佛時不斷下惑。是謂小中成
佛方軌。佛是相状總有二身。一者生身。父母
所生報得果相。二者法身。修成所證五分等
法。隨義以論。具有三身。無漏五分以爲法身。
父母生身及報生四蘊以爲報身。作佛身餘
方示現。以爲化身 問。此三望大是何等身
 答。法礪律師四分律疏第一云。若據大乘。
此之三種皆是化佛已上問。小乘菩薩。因果
之中修行具足諸戒法門。總有幾種 答。總
有二種。因果隨應。一有漏戒。是別既等。二
無漏戒。戒法身等。別解既戒。從初發心三祇
百劫修習圓滿。此中所明即是此戒。其果位
中得無漏戒。亦具別脱 問。果所具戒何時
初得 答。戒蘊功徳。無學初念即初得之。其
別脱戒。諸律論等所説不同。智首律師四分
律疏第一云 問。如來得戒爲在因中。爲在
果中 答。若依僧祇。果中得戒。故律云。佛在
菩提樹下。最後心中廓然大悟。自覺妙證。是
名具足。若依婆沙云亦果中得戒。佛坐道王
樹下自云。我要不起此坐。而得漏盡之時。果
戒倶得。若依五分。因中得戒。故律云。二月八
日夜踰城出家。出家因縁厭離之文云。在一
須摩那樹下。剃髮著袈裟。即云我今已獲具
足。不云受也。大智云。以大賈衣貨麻布伽梨
等。亦同五分因中。四分文無。我爲明弟子不
欲明師。又此大乘。王宮非實生。雙樹非實滅。
序禮諸師。沓婆厭身。戒下施衆生。若以義推。
下文瓶沙王見菩薩著袈裟乞食。爾時未成
道。故知因中。又云不必。有人云。爾時未有佛
法。云何得袈娑剃髮者。皆是首陀會天化作
獵師。令厭離也已上此中意云。僧祇・婆沙論果
中得戒。五分・智論南山拾毘尼
義鈔云善見
及四分律因中
得戒。教説既異。隨宗應得。拾義鈔云 問。戒
本防非。佛既惡盡。何以戒爲 答。戒是功徳
法。若當無戒乃可惡盡。功徳不滿。是故須耳。
若爾果頭得有戒者。果頭亦應有三護。何故
果頭有三不護 答。本是惡法。護其三業防
過未起。故果頭不須三護。戒是善法。是故有
已上可見
疏。七衆所持別解脱戒等者。聲聞七衆所
持論戒。與今菩薩律儀戒同。菩薩攝律儀
戒一分。全與聲聞所持戒同 問。何故同耶
 答。明互相同有其二門。一共不共門。大乘
三聚。攝善・攝生唯是不共。律儀一分。本自
與彼小乘七衆其相全同。故瑜伽論第四十
云。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衆別解脱律
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戒・
勤策女戒・近事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
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已上問。若爾大小有何差別 答。戒是一種。
隨機有差。若發大心名大乘戒。若發小心名
小乘戒。是故由心戒成大小。非謂戒法本有
大小。萬行皆爾。無不由心。二本末開合門。
小乘諸戒源出大乘。探玄記云。小乘之法定
從大乘所流出。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
二。皆從大乘出。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意
並同此已上法詮師云。然諸小乘從大乘出。
本無別法。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皆
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未來起。又勝
天王云。種種諸乘皆屬佛乘。如閻浮提種
種城邑悉屬此州已上問。小從大出。其相云
何 答。大乘本一。隨機教異。小亦隨機所
説不同。大小隨教皆有本末。故詮師云。如
犢子部。依如來藏宗起。薩婆多宗。依法相
宗起。經部宗等依無相宗起已上彼如來藏
宗者當今終教已上宗義。法相宗者即當始
教。無相宗者多當始教空門。密通頓教一分。
良以佛性縁起教意。涅槃大我顯法眞有。彼
犢子部立我實有。似摸眞我。然意不及。是故
犢子從藏性縁起宗而出。法相無相其意准
例。小既從大出。故小在大中。諸法既爾。故
戒亦爾。由此二門大小有同。始教大乘多約
共門。律儀一分與小同也。終教已上。多就流
出收攝之義明同。而亦兼通共不共門。兩門
包是實教意。非唯賢首法詮解釋。諸師所立
其義皆爾。首律師云。菩薩有三聚戒。攝善法
戒・攝衆生戒・攝律儀戒。律儀戒有三種。一
禪律儀。謂定共。二無漏律儀。謂道共戒。三別
解脱律儀。謂五八十具已上當知聲聞七衆諸
戒。菩薩三聚所流一分。太賢師云。世尊所制
一切禁戒。上乘下乘皆從此出已上南山師
意殊建此義。事鈔數處・業疏受戒及餘諸文。
解釋繁多。南山律師内典録第六云。通四大
乘無教不攝。據此而叙無別小乘。是知大能
攝小。如海之納百川。小不容大。若庭不遊龍
&T001337;已上況於戒法。理不待言。流出・共門。兼通
行同 問。菩薩律儀與聲聞同者。幾許同耶
 答。攝律儀中具有三業。意戒一向不共。身
口有共不共。其共門之分與聲聞同。非謂攝
律儀戒之全與聲聞同。具如下明 問。類攝
教有傍正耶 答。四類之中正是大乘菩薩
藏所攝。故疏唯言簡別可知。自餘三類皆是
傍兼。收攝義通。故文作或亦通等之言 問。
何故兼攝 答。大乘廣包。通攝一切。故餘三
類自然在中。是故小等兼通收攝
疏。二約三藏等者。修多羅・毘奈耶・阿毘達
磨。此是三藏。如次即是經律論藏。能詮定
戒慧三學也。然有二途。一大乘三藏。二小
乘三藏。今疏明攝有其二門。並是約就大乘
藏明 問。何不云通小乘三藏 答。今經大
乘。特顯勝故 問。若爾何故前二藏中通小
乘藏 答。前約行門。就攝末歸本。今約教
門。就本末差別。若就行等。如上亦通。上門
反此。義影略故
疏。戒具三聚該三學者 問。其該三學相状
云何 答。三學之中。戒學是律儀戒攝。定慧
即攝善戒收。以此三學教化衆生。爲饒益戒。
當知三學有其二門。一自行三學。二化他三
學。是故即成三聚淨戒。然大乘三學廣包互
融。言戒學則萬行皆戒。語定慧則諸門倶是。
小乘三學義尚通含。況大乘乎
疏。三約十藏等者。信・戒・慚・愧・聞・施・惠・念・
持・辯。是名十藏。此十並是菩薩行法。花嚴・本
業各有別品。具云十無盡藏。玄記六云。含攝
蘊積。出生名藏。此一一藏内含法界。體非限
分。故云無盡。二一一各攝一切行相。故云無
盡。三一一皆能出生果徳。無有窮竭。故云無
已上於中戒者。探玄記云。防非名戒。三業善
爲性。止惡作善爲業已上問。此戒藏中攝何
等戒 答。攝十種戒。一饒益戒。二不受戒。三
無著戒。四安住戒。五不淨戒。六不惱害戒。七
不雜戒。八離邪命。九離惡戒。十清淨戒也。玄
引光統師云。初一攝衆生戒。次八攝法戒。後
一律儀戒已上此且大約。若細言之。一一戒
中皆具三聚。故十種戒唯是菩薩三聚戒攝。
十藏之相如圓經説 問。十無盡藏通小乘
耶 答。不通。大乘行法。非彼分故。然約異
門。隨分行之。但非度行。故不名藏。疏二重攝
如文易見
疏。四約十二分教等者。分謂分段。諸經之中
文義差別。十二支段。舊云十二部經。恐濫部
帙故新改之。其十二者。契經・應頌・記別・諷
誦・自説・縁起・譬喩・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
議。諸教隨應多少具之。於中縁起者。因請而
説故。因犯制禁故。因事而説故。是故名縁起。
今此梵網制戒禁惡。雖非待犯而正制戒。是
故此中以收攝也。言通餘者。自始至終皆名
經故。標源嘆戒十一頌半。有其諷誦應頌之
相。汝是當成佛・得見千佛・佛佛授手等。是
記別經。最初頓制即自説經。如三百鉾刺心
等是譬喩故。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吾今來
此世界八千反等。如應本事及本生故。此大
乘教本方廣故。頓説大戒。未曾有故。循環
研竅大乘了義是論議故。正是縁起攝。傍通
十一分。文義倶顯。豈不爾乎。非唯偈頌已下
經文。上卷等經及大部諸品義理通包。豈局
限乎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第一
  于時建治二年歳次丙子六月四日於南都
 東大寺戒檀院記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生年
三十七
 
  于後弘安六年癸未五月二十六日於戒檀
 院潤色治定
 沙門凝然春秋四
十有四
 
  寶永三龍舍丙戌年七月五日書寫此卷了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三攝教分齊
疏。一是化教二是制教者 問。大師判教既
立五教。今此異門更有何 答。祖師所判隨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