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死。豈有實四山祕來全有。可有之事假擧爲
喩。是名非喩也。如此之義大同佛教。但彼云
力屓亦自然。故不同也
 于時永和元年九月二日於東大寺戒壇院
 光明臺書寫之畢
           小比丘覺乘


演義抄四下纂釋第四

  十異中第八天非天已下
抄。故謀未兆 老子經下云。其安易治
治身治國。安
靜者易守持也
其未兆易謀情欲禍患。未有
形兆時易謀止也
其脆易
禍亂未動於縣。情欲未見
於色。如脆弱易破除也
其微易散其未彰着微
少易散去也
已上
抄。天之所不遁避故 問
抄。安乎天者棄於人 問。老子經上善行章
二十七
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
者。欲以救人性命也
無棄人使貴賤各
得其所也 已上
如此經文者。老氏之旨
全無棄人。今何云棄於人哉 答
抄。不在於爲也 老子經上云。道常無爲。
而無不爲道以無爲
爲常也 已上
莊子内篇大宗師第六
云。知天之所爲者。天而生也天者自然之謂也。
夫爲爲者。不能爲
而爲自爲耳。爲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自知耳不知
也。不知也。則知出於不知耳。自爲耳不爲也。不爲也。則
爲出於不爲矣。爲出於不爲。爲故以不爲爲主。知出於不
知故以不知爲宗。是故眞人遺知而知。不爲而爲。自然而
生。坐忘而得。故知。
稱絶而爲名去也
雲行雨施。川源岳漬。非開人力。
抑乃天生。能知所知並自然也。
此解前知
天之所爲
 已上郭象注。玄英疏也
抄。欲害於性 老子經上云。將欲取天下
欲爲天
下主也
而爲之欲以有爲
治民也
吾見其不得已我見其不
天道人心
已明矣。天道惡煩惱
濁。人心惡多欲也 已上
抄。利累於生屏利 老子經上絶聖章
十九
云。絶
絶巧言詐
僞亂眞也
棄利塞貪路門
權門也
盜賊無有
抄。是以不求而自得 老子經下道者章
六十二
云。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注云。不
日日遠求索。近得之於身也已上
抄。爲之者必敗 老子經下卷其安易持
章六十四
云。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已上上句注云。有爲於
事廢於自然。有爲於義廢於仁息。有爲於色
廢於精神也已上下句注云。執利遇患。執道
全身。竪持不得。推讓反還也已上又經次下
云。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已上
句注云。聖人不爲花文。不爲利色。不爲殘
害。故無壞敗也已上下句注云。聖人有徳。以
教愚。有財以與貧。無所執藏。故無所失於
人也已上
抄。聖與不肖性也 老子經下天下皆謂章
第六十七
云。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
已上上句注云。老子言。天下皆謂我徳大。
我則詳愚。似不肖也已上下句注云。夫獨名
徳。大者爲身害。故詳愚似不肖。無所分別。無
所割截。不賤人而自責也已上又云。肖善也
云云應法記云。養子不及父。謂之不肖。肖似
也。今但通取不似善人耳已上
  自下會解記第十
抄。等取六全一少分 問。法無去來宗中。
攝幾部乎 答。今抄云。都七全一少分
之。折薪記第二卷云。大衆部等者。清涼云。
等取七全一少分。都八全一少分。同有此
計。一大衆部。二説轉部。三鶏胤部。四制多
山部等云云此引今文。而加説轉部爲八全。
其説轉部者。即經量部也。此部説有種子。唯
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云説轉。然皆
但依經爲比量。不依律論。故亦經量部云云
 今何除此説轉部。但云七全乎 答。哭庵
觀復師所覽鈔本云八全一少分歟。故彼
折薪記。今會解記。同牒釋八全一少別。然
今現流布高麗印本。并和國上古傳來之本。
並云三法無去來宗謂大衆部等者○等取六
全一少分○故上七部類同此計已上一段上
下皆云七全。不見八全之義。何況説轉部既
是經部也。此經部中本經部屬第一我法倶
有宗攝。末經部屬第四現通假實宗攝。其外
何經部更可屬今第三宗爲八全乎。加之異
部宗輪論云。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説諸蘊
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説轉名。非離聖道有
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異生位中亦有
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餘所執多同説一
切有部已上此外更無叙説轉部之文。依何
經論可屬法無去來宗乎。明知。觀復師所覽
之抄本。定是傳寫之加増歟 問。集成記引
今鈔文。云八全一少分。但第二名雪山轉
部。而會解記云。有本云雪山轉者。非也已上
雖有此異。而彼兩記同引今抄。並云八全一
少分。明知。現流布本云七全者。是傳寫之
誤也。何況圓覺大抄三下第七所
詮宗趣
云。疏惑無
過未。唯有現在者。第二法無去來宗也。説
有現在及無爲耳。其過未之法體用倶無。此
計有八全一少分。一大衆。二雪山轉。三鶏
胤。四制多。五西山住。六北山住。七法藏。八
飮光。制多・西山・北山之例餘多同大衆。飮
光餘義多同法藏。雪轉餘義多同有部。無去
來也。一少分者。化地本部○有叙雪山轉
云餘義。多同説一切有部。亦無去來也已上
圭峯疏抄始末於如是之法相等。全寫今疏
抄。明知。今八全一少分之釋。亦全寫今抄
文。爾者先徳一同之所引。正符合彼圓覺大
抄。豈此爲誤乎。以此思之。今現流布本云
七全者。傳寫之誤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
抄。四分律法藏部義 問。四分律法藏部義
者。爲四分律即是法藏義。爲當此四分律同
法藏部義歟 答。兩方。若云四分律即法藏
部者。准南山等意。四分等五部律。佛滅一
百年方始分出。然宗輪論中云。次後於此第
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
以義淨三藏・定賓・靈祐等諸師。不許南山所
立也。若依之爾者。名字既同也。豈非同體乎
 答
抄。僧祇律大衆部義 問。僧祇律大衆部義
者。爲僧祇律即是大衆部。爲當彼僧祇同此
大衆部義歟 答。兩方。若云即是大衆部者。
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上云。摩訶僧祇此翻大
衆。以五百人亦大衆故。是則大衆智論則
云千人
通二部。上座唯局窟内已上又云摩訶僧祇
此翻大衆從衆爲名
即窟内部 已上
如此釋者。今現行僧
祇律是窟内上座部。以五百人亦名大衆故。
然今二十部中大衆部者。正是窟外大衆部
也。何云僧祇律即是大衆部乎。若云彼此
所立義相相似故指同之。非謂彼僧祇律即
是今大衆部者。僧祇大衆是梵漢不同。明
知。僧祇律即大衆部云事。況今鈔主解釋明
鏡。豈異本之哉。例如上云四分律法藏部義
也。如何 答。會解云。實僧祇律大衆部義
者。具云摩訶僧祇。此云大衆。此部是總以
行解虚通不生偏執。順正部所見故。或摩訶
僧祇云大衆者。此與大衆部名同僧祇大衆。
即上座窟内大衆故。不同窟外大衆部也。今
既云僧祇律大衆部者。是大衆部同僧祇律
也。如上四分律同曇無徳法藏部故已上
疏。四現通假實宗 問。現通假實者。其義
如何 答。五教章云。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
實在界處假已上今抄亦同之。但釋義不明。
且一義云。歸敬儀通眞記下大宋蕭山沙
門釋了然述
云。然
各於法所執不同。或三世皆有。或過未是
無。或麁細皆實。或麁細皆假○今且據此方
假實二解。以顯不同○曇無徳部號假名宗
即諸徳但名宗。或
曰。現通假實宗
計三科法在陰名實一色四心。各
有實性故
界處名假攬陰成形。自
無體性故 已上
又慈恩通賛疏。元
縛鈔第二云。現通假實者。計現在諸法蘊中
收。即實不分依縁。故處界攝。即假分依縁
已上准此等釋。三科皆有積聚。而蘊門但
明一色四心。不分所依六根所縁六境。故無
形對假合之義。是名爲實。其界處門分根境
識。以形對假立。故名爲假也爲言一義云。會
解云。若法在五蘊門中攝時。是實。若分五
蘊爲十二處十八界謂開色合心爲十二處。
心色倶開爲十八界
既開
五蘊色心。爲界處故是假説也既開五蘊積聚爲
界處。故界處名
假積
聚也 已上
末注釋今抄文也。意云。蘊門直明
一色四心。各有實性故云實也。於此五蘊
上。更開合方成處界。例如色心上假立生住
等不相應行。故云假也。思之。一義云。鏡水
抄第五云。言説假部者。當第六部。意言。世
出世法皆有假實。蘊實。處假。亦從所立爲
名。此部意云。現法之中通有假實。言假者。
如眼根七極微成。又如一微上有無常等四
義。故名爲假。五蘊體非聚。故名爲實也
疏。謂説假部 問。引用何部爲第四宗乎
 答。疏云説假部付之。慈恩唯識述記
云。薩婆多等麁細倶實撲揚釋此文云等
取説出世及説假部如此釋者。説假部執
麁細倶實。故同薩婆多可攝第二宗中。如何。
答。異部宗輪論云。其説假部本宗同義。謂苦
非蘊。十二處非眞實。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
名爲苦。無士夫用○餘義多同大衆部執已上
如來滅後第二百年。大衆部中更出説假部
云云蘊門是實也。界處是假云事。故宗輪論
述記慈恩
云。論苦非蘊。述曰。苦者逼迫義。蘊
體非逼。故非是苦。次下記謂。諸行相待假
色等諸法有義名苦。其實非苦。如無間果體
實非苦所感諸蘊有苦相。合説名苦相。合説
名苦蘊。其體非苦。生滅等法。諸行苦具。皆
實有。論十二處非眞實。述曰。以依積聚沙亦
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故雖積聚假義。以攝
於蘊蘊體非假。無依縁故。現世之識不名爲
意。入過去時方名意處。依正義成體。非現
在亦非實有 問。十八界等假實名爲亦有
依縁積聚假義故 答。論諸行相待至無士
夫用。述曰。此擇苦者現在之縁二種行法相
待名苦。非由現在士用方有苦也。或有解
言。欲界劣上界。欲界名苦。乃至有頂劣無
漏。有頂名苦。故言相待。無由士夫乃有苦
已上部異執論云。分別説部是執義。本苦
非是陰。一切入不成就。一切有爲法相待假
故立名苦。無人功力已上
抄。其成實論 問。訶梨跋摩造成實論者。
爲已入佛法後造之歟。爲當如何 答。會解
云。此論是訶梨跋摩造。在僧佉中。已造此
論。後入佛法。此論屬經部攝也已上意云。尚
在數論外道衆中之時。已造此論。然造此
論主迴入佛法故。次所造論亦爲聖教也爲言
同抄十一上夜摩偈
讃品
云。諸宗正義堅實爲實。色
等爲假。唯成實論色・香・味・觸實也。地・水・
火・風假也。以其是數論弟子後入佛法。尚順
本師故已上准此。數論弟子入佛法後所造
論。尚順本外道時之數論師義爲言
抄。三藏云經部細實 唯識述記第二
云。四句分別經部十處麁假細實。大乘世俗
麁實細假。薩婆多等麁細倶實。一説部等麁
細倶假已上演秘第二云。疏薩婆多等麁細
倶實者等。説出世説假部。説假部計蘊門皆
實。説出世言出世並實。故麁細色在蘊出世
悉皆實故。故疏等言此二宗各小分也已上
問。經部意何法爲麁爲細。而在十處收之乎
 答。能成之極微是細是實也。所成之色等
是麁是假也。此能所成同在十處收之者。以
細從麁。故色處等攝也。薩婆多亦在十處
收。而有諍論者。演秘云。問。有部亦爾。何乃
神耶。若正理難意。我麁細實可細從麁十處
收。汝麁既假。云何實細從麁十處。非法處
耶。經部意云。雖假實異隨所成麁在於十處。
非法處攝。故有諍也已上大乘意極微在法
處攝之
抄。實義同故 問。現通假實宗中攝經部
之故。如何釋之乎 答。抄云。實義同故現通
假實攝付之。凡現通假實宗者。蘊門明
義云是實。界處門明義云是假。然經部師判
麁假細實。通十處中攝之。故知。界處門亦
通假實。豈爲同計乎。況既云現通假實。何但
以實之一義同。總指同現通假實宗乎 答。
此事經雖未受明師口決。且一義云。雖彼經
部不約三科別判假實。而於現在法中判麁
假細實。其大義是同故云實義同。故現通假
實攝也。今抄云。實義者。非現通假實之實
也。意云。説假部約三科別判之。經部約能
所成通判之。雖二部意有小異。而於現通假
實之眞實義更無異徹。故爲同計也爲言
抄釋專會通此等之相違歟。思之 問。若爾。
今以麁假細實之義。以經部爲現通假實宗
之所攝者。但是一往擧異釋歟。爲當實是抄
主之所存歟 答
抄。此説假與一説説出世別 問。何必但
擧一説等二部對簡之 答。此三部者雖明
義有異。而同計諸法是假。不同前諸宗中諸
部並執皆實。故所謂雖大衆部等云過未無
體用。此是無法也。而於有法。執皆實有。故
不許諸法是假。然此説出世及一説之兩部
諸法假也計
疏。五俗妄眞實宗 問。二十部中何部爲
俗妄眞實宗乎 答。疏云。即説出世部等
付之。晨旦人師麁細相望作四句中。薩婆多
等麁細倶實等取説出世云云准此。説出
世部者。第二法有我無宗之所攝也。加之異
部宗輪論標別二十部竟。次下即云如是諸
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説。此中大衆
部一説部説出世部鶏胤部本宗同義者。謂
四部同説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
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過去未來非實
有體○末宗異義者。如如聖諦諸相差別如
是。如是有別現觀。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
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倶所作。有少法從衆
縁生等文本宗者。本計也。末宗者。末計也。現
末宗異義中。不見別明諸法假實之文。而本
宗同義中。別四部竟。總云過去未來非實有
體。故知。四部可同攝法無去來宗中。何以
大衆鶏胤二部。合屬第三宗攝之。説出世一
説之二部離爲第五六之兩宗乎。遍檢十八
部論部異執論宗輪論。未見別明説出世一説
之二部所計之文。爾者。依何經論如是別判
乎 答。部異執論云。大衆部一説部出世説
部灰山住部。此四部是執義本。此説部説一
切佛世尊出世無有如來。一法而是有漏。如
來所出語皆爲轉法輪○過去未來是無。現在
是有○執義異者。大衆部執義異餘三部。四
聖諦悉眞實有○有如是諸義。諸部信樂不
同。各有所執。是名執義異已上
疏。八眞空絶相宗 問。今別十宗中。終頓二
教如何別之耶 答。准今疏抄。頓教爲第八。
終教爲第九云云付之。先別五教中。終教爲
第三。頓教爲第四。今何例別乎。況今疏云。然
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已上此以終教爲深。以
順教爲淺。豈非顛倒乎 答。決擇云。疏八
眞空絶相宗者。一收破相始教。二攝頓教
問。何故別教。終前頓後。別宗頓前終後
答。教約成佛遲速。終遲在前。頓在後。宗約
攝法寛狹。頓狹在前唯理
法界
終寛在後通三
法界
又解。
約無相義。正始兼頓。故在終前。約絶待義。
唯論頓義。故在終後已上一義云。今十宗中。
前八宗是大乘法師所立也。第七名勝義倶
空。第八名應理圓實。如其次第。正顯一乘
方便三乘眞實之旨。今爲翻破彼妄立。故迴
七爲第八。迴八爲第七。則頓教相想倶絶自
當第八。終教空有無礙亦居第九也。一義
云。疏上文云。有不安者。頗力改易云云
如抄三上分別。今亦顯其意。謂探玄等云八
眞徳不空宗。謂終教諸經等。九相想倶絶
宗。如頓教等云云故今改易之歟
抄。上言空有 會解云。此出疏意。謂既上
言互融雙絶。而不礙兩取。何必更言眞如
耶。故今云前説空有無礙。直據空有而言。若
不更説眞如。揀濫不盡。以空有無礙尚濫但
空故○此正以眞如二字揀濫但空也已上
疏。眞性有爲空 問。眞性二字者有法歟。
宗法歟 答。抄釋云。有爲是有法。定空無
性。是宗法既除眞性二字。但用有爲空之三
字。配釋有法與法。故知。眞性二字非有非法
也 問。若爾。何安此二字乎 答。若但云有
爲空者。即違世俗諦。以世俗諦中有爲法是
現有故。安眞性言。簡別之時。有爲空之總
宗方得成意。故掌珍論釋眞性言云。勿違。如
是自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眞性簡別立宗
已上問。法相宗意於此比量付何過哉 答。
付數多過
抄。此中有兩重比量 問。自宗意。可許以
因明之立破。顯佛法深旨之義乎 答。十二門
論疏云。如上所説。立破等義並悉方便。務令
前機歸伏生信。未必得具佛法深旨。且如眞
如無同法喩。故不得立者。豈可眞如爲非法
也。是故要當離此立破之諍論等。方爲順實
究竟義也已上無同法喩者。幽賛下云。應者
云眞諦智境超言識道。非喩所喩已上護法
論師名如應者也是一又唐經第十三光明覺
品云。解脱明行者。無數無等倫。世間諸因
量求過不可得已上大疏三上云。因明立量
依世俗分別。定有定無故曰世間。今體絶有
無。故彼莫能過。如説佛聲非定有。故不同
外道立常。從法性生離造作。故不同菩薩所
立無常。三科皆爾。豈將佛徳判屬無常已上
密嚴經中云。密嚴佛土阿若悉檀非因明者。
所量境界已上又次上文云。何以故。宗及諸
分是不定法。諸宗及因各別別故已上同疏
第三云。言阿若悉檀者○此翻第一義諦已上
又云。對無常法而立常宗。無常亦爾○因喩
亦爾。以是相待假立法。故無有自性。是故
説言宗及諸分是不定相○常無常各有分
齊。亦各別故不能成密嚴佛土。良以遍周法
界無彼此異。故無所對不成宗因。是故宣説
諸宗及因各差別故已上
疏。即般若三論 會解云。此言般若乃指
諸部般若經。爾三論即中百門也○即前第
八眞空絶想宗。既配頓教故。今亦頓教義
爾。況前非本非影中云。龍樹等宗多立此義
○此由當時學者。謂學三論者。但明空理故。
吾祖於今上下文中立爲頓義。以斥諸師。所
以謂唯説於空。終爲學三論。不得意。及今時
學人。又以般若三論爲始教。空義執計尤
深。是不知清涼之深意矣 問。若以圭峯
以八部般若等爲始教。豈亦失清涼之意耶
 答。圭峯約大分明空。非不論三諦互融也。
後人失清涼意者。上由錯解。圭峯言爾已上
疏。然十宗五教 圓覺大疏上云。通大
小乘。宗途有五。一隨相法執宗。即小乘諸
部○於中又三。一我法倶有宗犢子
部等
○二無我
因縁宗除一及三
所餘諸部
○三因縁但名宗一説
部宗
○二眞
空無相宗○三唯識法相宗○四如來藏縁起
宗○五圓融具徳宗○然此五宗對前五教互
有寛狹。謂一宗容有多教。一教容具多宗
故。又教約佛意。權實有殊。宗就人心所尚
差別。故宗與教其旨不同已上問。大鈔三下
云。問。今立五宗。何異前立五教 答。有兩
異。一寛狹異。一宗容有多教者容有者不
必定有也
宗寛
教狹。如第三唯識一宗。便自兼攝法性終教
圓教。彼判法花。爲第三時不空不有教故。又
説依花嚴經造唯識論。故據此則一宗攝三
教也。第二空宗。則用佛密意攝頓教。第四如
來藏宗。則正攝終頓二教。二教倶以眞淨一
心。爲究竟實理故。但佛説時儀式不同。故成
兩教利根凡夫直説則名頓。會
習權教人令入實則名終
唯小乘宗及圓融
宗。各唯宗一教不宗於餘。執小者不信大故。
不執者知大乘非己宗故。圓宗者。知前四教
未圓。圓云宗寛教狹也。疏一教容具多宗
者。則教寛宗狹。如小乘一教。自有二十部
宗計不同。縱以類收亦有六別○大乘始教
便具空宗相宗。終教亦自具性相兩義。頓教
以顯性即爲破相。又以纒染本空即是法身。
則具第二宗及第四宗一分法義。圓教則總
具五宗中。所宗之法故云教寛宗狹。疏又教
約下後體式異也。此乃教則皆是。宗則或非
也。若約佛所宗。則大同於教。唯終頓一宗意
宗於眞性已上
疏。教即一經 問。清涼・圭峯並云宗教互寛
云云其寛狹之義。爲兩師全同。爲當如何
 答。會解引圓覺大疏竟即釋云。然此二義
料揀與今不同。初則直以宗教對論寛狹。不
同今疏以宗教。就經説寛狹也。次約佛意人
心。亦不同今次段約位所尚也已上問。今
疏明宗教互有寛狹者。其相如何 答。決擇
作兩釋云。一以經望宗教料揀。教寛宗狹。一
經容有多教寛也一經唯是一乘狹也二以宗
教望經料揀。一宗全攝多經宗寛一教但攝一
經少分教狹又解。具數多少論寛狹。教寛宗
狹。一經容多教教寛
一經唯一宗宗狹
攝經全
分。論寛狹。宗寛教數狹。一宗全攝於多經
宗寛
一教分攝於經文教狹
應擧喩云。經如一
國。宗如帝王。教如民類。一國容有多民寛也
唯有一王狹也民類各別不攝全國狹也一王
總攝全國寛也思之已上
抄。涅槃般若等 問。圓覺略抄二上云。且
如大般若六百卷文。唯無相一宗之義。即少
義多文。今此二十八紙。便具所列疏多之義。
故云抄攝多也已上爾者今何云般若亦具五
教哉 答
抄。就其偏重故標爲別 會解云
疏。賢首意取光統 玄第一云。五依光統
律師。以因果理實爲宗。即因果是所成行徳。
理實是所依法界。此雖義具。然猶未顯。六今
總尋名案義。以因果縁起理實法界。以爲其
宗。即大方廣爲理實法界。佛花嚴爲因果縁
起。因果縁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
界。法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
縁起。是故此二無二唯一。無礙自在。法門
故以爲宗已上尋名案義者。圓經題名也。關
脈義記云。該括始終撮其機要。總爲七宗。以
統收一部文義爲題目也。又展此題目爲第
一會○又展此一會爲後七會等文今疏亦配
釋題名。唯有少異。而意大同也
抄。一本有縁起 問。本有修成之二種縁
起。爲其體同。爲當如何 答。兩方。若云體
同者。既分爲二義。何云一體乎。況本有修
生二門遙別。不可是云一乎。若依之爾者。花
嚴問答下卷云。修生本有本有修生二句。其
即縁起法○唯本有但修生。此二句何爲因
縁法乎已上准此。本有修生不二。是爲縁起
法。若唯本有但修生之時。不可有縁起之
今何本有修成各別建立縁起乎 答
問。大疏九下法界
云。即器世間嚴○有三。一
嚴重閣。二嚴園林。三嚴虚空。從略之廣。説
有此三。表三縁起。謂嚴閣顯自體縁起。嚴
林表有爲縁起。嚴空表無爲縁起已上探玄
記十八全同之。抄二十上云。疏嚴閣顯自體
縁起者。法界體上縁起。萬徳依此自體有爲
無爲故。此三縁起即光統意已上貞元疏第
三全同之。爾者此三縁起與今二縁起如何
配屬乎
抄。略則第十師其言則多 問。自下文相
如何消釋乎 答。抄有二段。第一段約言略
攝盡。以明賢首・光統之未盡理。此中亦二。初
明二師不盡。謂賢首其言則多故。光統不攝
總故。次云。若言法界縁起等者。明今疏盡
理。謂既總云法界縁起。總必攝別。故不同
光統。既以略言攝盡。故更不可存因果理
實之言。故不同賢首也。第二段約言具。但
明賢首之未盡理。即抄云。若取廣説等已下
是也。謂有二失。一闕不思議。故云應言因
果縁起等也。二不順經題次第。故云應言法
界理實等也 問。何必以此二失。爲賢首之
不盡乎 答。智論指今經。名不思議解脱經。
即貞元所譯法界品總有四十卷。悉題入不
思議解脱境界普賢行願品。又唐經五十二
出現品云。如來不思議大威徳法門已上
云。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
智惠法門已上或又云。不思議乘菩薩云云
此等文。立今經宗之時。尤可加不思議之
言。然賢首不加之。故爲不盡也。又諸經題
目者。標一經之大宗。故所立名言尤可順經
題名次第。謂大方廣是法界也。佛花嚴是縁
起也。法界中開出理實。縁起中分出因果。故
若順題次第。則應云法界理實縁起因果也
爲言問。若爾。賢首意如何會通耶 答。會
解云。言若取次第等者。以順一題次第也。若
賢首意以法界爲所歸趣。故不取順題次第。
所以置法界於後也已上探玄記亦配釋題名。
非不存其義。且如上引。可見之
抄。方字兩用 大疏一下云。大方是體。大
方無隅故。廣即是用已上抄五上云。然大方
廣三字總有三義。一三字別釋配體相用。如
下廣説。二方廣兩字合之爲用。對上大字爲
體。三者大方爲體。方字屬大。便成無方。言
大方無隅者。語出老子徳經。云上徳若容○
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意云。小則有其圭角。大即絶其方隅。隅即
角也。借其言用。今大方即法界等於虚空。何
有隅角已上
疏。淨名但明 問。淨名經中。明芥子須彌
之相入。爾者。爲局業用一邊。爲當通徳相歟
 答。鈔云。彼得業用。不得徳相付之。正
見鈔所引文。但云有解脱名不思議者。是徳
相門次云菩薩住是解脱等者。菩薩所得
之本自具足徳相。爲令物見。故以須彌入芥
子中爲言是以他宗破今鈔云。淨名既顯不
思議用。花嚴亦彰法界融通。彼此圓妙皆不
思議。復何優劣於其間哉。如何 答。維摩詰
所説經卷中不思議品第六。
鳩摩羅什譯
云。於是長者維摩
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
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其室廣博。悉皆
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維摩詰
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脱。名不可思
議。若菩薩住解脱者。以須彌之高廣内芥子
中○或有衆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
從一劫以爲七日等文經自既云現神通力。又
諸佛菩薩住解脱時。方有芥子須彌相入云云
明知。非謂法性實徳法爾如是也。況正云
或有衆生等。但明業用之一分云事。更無
疑者哉。但於他宗人師之能破者。天台補
注之釋歟。一不知花嚴指歸。一迷本經説
相。不足會通者也。會解記具引彼釋。委返
破之。可見 問
抄。分體宗用 會解記廣引天台玄義釋

疏。廣如本品 大疏九下法界
疏。第一別開法界 問。自下四門全寫探
玄。然探玄云。別開攝法界等云云如何 答。
一義云。別開一味法界。以成因果即攝法
界。收入因果門中。故云爾也云云問。疏云。
普賢法界爲因然探玄第八云。以普賢門
内通因果故已上今何局因乎 答。法門多
途。各據一邊。若大分因果。則抄十九上云。若
約因門。盡未來際常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
來際常是如來已上今疏且約此義也。若別
就普賢門。以明該徹。則普賢有人有法。且
貞元疏第一云。位前普賢行即是因行。位後
普賢行即是果行。位中普賢義通因果已上
是人普賢也。彼探玄意明此旨也。具如抄一
下釋歸敬偈中私引諸文。可見之
抄。即集法經説有三阿難 法苑珠林第十
二云。又依涅槃經。大聖説法既有三乘傳法
人。還有三名。一名阿難陀。此云歡喜。護持
小乘法藏。二名阿難陀跋。此云歡喜賢。謂
持中乘法藏。三名阿難陀娑伽羅。此云歡喜
海。謂持大乘法藏。三名雖據體唯一已上
此。三種阿難者出涅槃經。今何云集法經乎
 答。明三種阿難。不唯局集法經。廣出諸
經歟。探玄記第二云。依阿闍世王懺悔經。有
三種阿難已上妙樂疏記第一云。正法念中
三阿難者。與集法傳三人大同已上演義抄
五上云。三種阿難即大乘集法經説。其中已
引金剛仙論及眞諦般若疏。引闍王懺悔經
等。並同此經已上准此等釋。總出四經一論
中。故不相違。應知。問。清涼云集法經。妙
樂云集法傳。何爲正乎。又檢藏經録。不見
集法經。今指何經乎 答。圓覺略抄第三上
云。集法傳云。阿難有三等文明知。集法經亦
名傳歟。例如付法藏因縁經。亦名付法藏傳。
思之。但於藏經中不見集法經云難者。正見
藏録。初大乘經録中。云法集經六卷欲字
魏菩提流支譯也云云後聖賢撰集中。有二
經。一名法集頌經槐字
總有四卷。尊者法救
集也。明教大師賜紫沙門天息災譯云云二名
法集名數經郷字
但有一卷也。此二經者。並
是小乘經也。又有大乘法門經二卷肥字
若除
同字。則成大集法經歟。但遍檢此等諸經。未
見説三種阿難之文
抄。但是一人 問。三種阿難者。但是一人
云云爾者。爲機見不同。爲當隨徳異名歟
答。大疏一下云。但隨機教別。故見聞不同
已上抄五上云。即約三種阿難。持於三藏。故
云隨機教別見聞不同已上機見不同釋也
問。今抄云隨徳名別
疏。於鐵圍山間 問。抄云。言鐵圍山間者。
纂靈記説爲香象大師之所存。爲當惠苑
師之加増歟 答。兩方。若云大師所存者。探
玄記第二云。准智論。是文殊師利稱我聞。以
彼論云阿難在餘清淨處。結集摩訶衍藏已上
既但云清淨處。不云鐵圍山。明知。非大師所
存云事。加之。正披花嚴傳。雖云依智論諸大
乘經是文殊結集。全不云鐵圍山間結集之。
然纂靈記及刊定記。同云於鐵圍山結集之。
豈非惠苑師之加増乎。若依之爾者。今演義
抄意。藏和尚其間經論所無。皆問日照三藏。
及西域相傳。即在鐵圍山間結集大乘者。即
其隨一也爲言准此。豈非大師所存乎 答。
此事雖輒難定。且會解記云。鈔於鐵圍山間
者。纂靈記説。然此傳本是賢首製等者。以花
嚴傳記五卷云。京兆府崇福寺沙門法藏集。
文有十章。一部類。二隱顯。三傳譯。四支
流。五論釋。六講解。七諷誦。八轉讀。九書
寫。十雜述。此賢首初集。後經修飾。至清涼
時有二家。並賢首弟子。一淨苑法師修五卷。
名纂靈記。二惠英法師兩卷。名花嚴感應
傳。又近四明居士胡幽貞纂成一卷。今指纂
靈記。未見其本。若賢首花嚴傳。但云智度
論。諸大乘經多是文殊師利之所結集。此經
則是文殊所結。佛初去後賢聖隨隱。異道競
興。乏大乘器攝此經。在海龍王宮。六百餘年
未能傳於世。龍樹菩薩入龍宮。自見此經淵
府。誦之在心。將出傳授。因茲流布上傳
記文
但纂
靈記修飾故有増加也已上
抄。金剛仙論 金剛仙論第一云。此中誰
自稱而言我聞。解者多途。須菩提言。我與千
二百五十比丘同聞此經。故曰我聞。然理道
而言亦得道。阿難云我聞。別義則非也。三種
阿難。大小中乘傳持三乘法藏。其義可知
也。何以得知。須菩提云我聞。非餘人也。凡
有義。驗知也。一以經文故下校量分中。須
菩提問。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以此文
驗。故知。今言我聞者。是須菩提。雖復當時
須菩提有如是問。後時言我聞者。何必是須
菩提也。復更以何文驗知。是須菩提云我聞
也。昔如來滅後凡有三時結集法藏。初在王
舍城因陀羅窟中。五百比丘結集法藏。舍利
弗等諸羅漢比丘。各自稱言。某甲經如是我
聞。佛在某處説時。惡國王壞滅佛法。自此
以後復有七百比丘。重結集法藏。皆云。某甲
經。我從某甲比丘邊聞。不云我從佛聞。此之
再集並是小乘之人結集法藏。又復如來在
鐵圍山外不至餘世界二界中間。無量諸佛
共集於彼。説佛語經説。欲結集大乘法藏。復
召集徒衆羅漢八十億那由他。菩薩衆有無
量無邊恆河沙不可思議。皆集於彼。當於爾
時。菩薩聲聞皆云。如是我聞。如來在某處。説
某甲經。須菩提云。金剛般若經。如是我聞。佛
在舍婆提城説。故如今言我聞者。是須菩提
已上此論云。又復如來者。准今抄。云佛
説。則應云如來記歟。似記字脱
疏。遮&T025632;盤國有此具本 問。晋譯六十花
嚴經。從何國請得之乎 答。或云于闐國。或
云遮&T025632;盤國。學者異義也。兩方。若云從于
闐國請得之者。纂靈記顯集
第二
云。又案隋開皇
三寶録云。于闐束南二千餘里有遮&T025632;盤國。
其王敬重大乘。諸國名僧入其境者。並皆識
練。若小乘學者。即遣而不留。摩訶衍人即
請留供養。王宮内有花嚴・摩訶般若・大乘等
經。並十萬偈。王躬受持。親執戸鑰○又此
國東南可二十里。有山甚險。其内置花嚴大
集○大雲等經。凡一十二部。皆十萬偈。國法
相承傳寶守護。初東晋有沙門支法領。志樂
大乘。捐躯求法。嚢糧杭策。以至遮&T025632;盤國。竭
誠請祷。遂得花嚴前分三萬六千偈。齎來至
此。即東抄在之。東晋朝所譯是○又案今
于闐所進。蓋逾四萬偈等文今抄全寫此文
也。貞元疏第二亦同之。准此。晋朝所譯從遮
&T025632;盤國請得之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玄
第一云。五下本者。有十萬頌三十八品○西
域記説。在于闐國南遮&T025632;盤國山中。具有
此。六略本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是。彼十萬
頌中前分三萬六千頌。要略所出也○八翻
譯者。有東晋沙門支法領。從于闐國得此三
萬六千偈經。并請得北天竺大乘三果菩薩
禪師已上准此。異本經在遮&T025632;盤國山中。略
本經者在于闐國。故彼國請得之故綱目
云。爰有東晋沙門。名支法領。從于闐國得此
三萬六千偈。并請得大乘三果菩薩禪師已上
解釋明鏡者歟如何 答。一義云。准纂靈記。
從遮&T025632;盤國得前分三萬六千偈云云此可爲
定判歟。但於玄記等釋者。四分律葉流濟縁
記四上云。于闐即高昌。近於東度。與月支
等皆土蕃耳已上准此。從晨旦至遮&T025632;盤國。
近過此于闐。到彼國。故擧中途所經之近處
即於闐
國也
隱究竟所到之遠處即遮&T025632;
盤國也
故但云于闐
歟。即開皇三寶録云。其于闐國東南二千餘
里。有遮&T025632;盤國等者。此意也。更有餘義。如
綱目見聞集中記之
疏。此經收入龍宮 問。佛滅後經幾年歳
收入之哉。又龍樹菩薩入龍宮。誦得花嚴經
者。有何證文哉。又龍樹傳得花嚴者。爲但暗
誦傳得。爲當將來貝葉之本歟 答。如綱目
見聞集中記之
抄。則東晋朝會解云。言即東晋朝所譯是
也者。始用法領請至爾。後因秦沙門智嚴至
罽賓。請覺賢至此土。至東晋安帝義熙十四
年。方於道場寺譯之也已上
抄。法領半珠 御製序云。然一部之典纔
獲三萬餘言。唯啓半珠。未窺全寶已上法花
玄義第五云。此五番明妙。從因至果。以辨
自行妙。半如意珠竟已上釋籤後半第六云。半
如意珠者。迹十妙中以釋五竟。十法共成如
意珠法。言珠法者。祇是妙法十中居半如意
珠。若大經十三。即以羅刹半偈名爲半珠。彼
經半偈詮於半教。今之半珠即是全珠。何者
自行因滿已滿。是故今文以自望他。闕化他
邊名爲半珠已上
抄。妙旨淪湑 龍龕云湑涓相居反。落也。
又露貎也
疏。其色與非色 問。清涼大師意。樹形等
世界出世之佛。可有言聲説法哉 答
 于時永和元九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戒
 壇院光明臺。書寫之畢
 願以此功徳。先師澄玄律師并二親等之
 志聖靈。出離生死頓證菩提乃至法界平
 等利益
           小比丘覺乘之


演義抄四下纂釋第五

  第二品會差別已下
抄。總爲説法之端倪莊子大宗師篇云。
反覆終始不知端倪端緒也。倪畔也。反覆猶往來
也。終始猶生死也。既決忘其形
墮體黜聽。故能去來生死。化倶往。化又
無極。故莫知端倪已上
抄。如來長子 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
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已上同疏云。言長子者。
最尊勝故○若表法者。既表法界。先萬物生
無過此。故如有偈言。普賢眞身遍法界。能爲
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
虚空。既無有始。則是長義。不捨因行。故爲
佛子已上
抄。先陳如來依報 問。初會名擧果勸樂
生信分。何必先但擧依報果。而略正報果哉
答。第二會別説十信法門中。先明如來三業
正報。爲所信境。爲顯影略互具依正。倶爲
所信境故。各説一果。而依正自備也
抄。故足輪放光照事警物 大疏三上云。光
明覺品第九○釋名者。一開。二合。初開者。光
明體也。覺者用也。此二各二。謂光有身智
二光。覺有覺知覺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覺有
能覺所覺。如來放身光。照身法界。令菩薩
覺知見事無礙。文殊演智光。雙照事理。令衆
覺悟法之性相。二合者。以事理倶融。唯一
無礙境故。得一事即遍無遍而不壞本相。身
智無二唯一。無礙光故。涅槃經瑠璃光菩薩
處云。光明者名爲智慧。知悟不殊唯一平等
等文抄八上云。而二光中各有兩重能所。
謂如來放身光。能照也。照事法界。所照也。令
菩薩覺知。能覺也。見事無礙。是所覺也。所
覺即照所成益。上即長行中事。二文殊演智
光。即能照也。雙照事理。即所照也。令衆覺
悟。即能覺也。法之性相即所覺也。所覺亦
照所成益。即偈頌中意。疏二合中○文有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