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易知。意謂。此中十句初句是縁。餘九皆因。故
云因縁易知有別別配此疏
九因此非抄意
已上大疏四上發心
云。
三如此下結通無盡是證佛也。結通非經家
也。先明説遍。後其説法下示所説同。文中三。
一説人同。二説儀同。謂神力本願故。三説意
同。爲欲下是此文大旨同前十住並顯。可知
已上


演義抄一下纂釋第五

  自下第二明説經縁
抄。答六中初二大疏一下云。若准佛地論。
科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
主。四彰教起處。五顯所被機。今依智論開初
總顯已聞。作信・聞二種。爲六成就。一信。二
聞。三時。四主。五處。六衆已上今云六中者是
也。探玄第二云就初序分○有三。一初有四
字。信是證信。二一時下通二序。三從動地下
唯是發起已上今云初二唯屬等者是也。但今
不擧動地放光等唯發起之事。以非今所要
故。應知
抄。出現品云眞如會解云。總引三文證於
二義。初一證約法顯實。後二證約人顯實。言
法界品者下應是義引。即七十三經大願精
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所文也。善財問發
心久如。夜神答之。經正云。善男子菩薩智輪
遠離一切分別境界。不可以生死中長短染
淨廣狹多少如是却數分別顯示。何以故。菩
薩智輪本性清淨。離一切分別網。超一切障
礙山。隨所應化而普照故今抄引
文前却
譬如日輪無
有晝夜。但出時名晝。沒時名夜。菩薩智輪亦
復如是。無有分別亦無。三世但隨心。現教化
衆生。言其止住前劫後劫。然他宗以今成爲
近迹。昔成爲遠本。乃廣辨本迹。以本獨爲
勝。不知久近對輪皆皆是迹爾。然則今經佛
與菩薩。約人約法。皆以契實。即無古今。隨
機即有。然皆是迹。而花嚴中菩薩盡知此理。
若法花中彌勒與大衆皆疑。佛成道方四十
年。是菩薩執近迹。而不知此理。故佛以久成
以斷彼疑。是隨機對説即上經云。但隨心現教化
衆生。言其止住前劫後劫
久近雖殊。然皆是迹。故今並拂以顯實也。況
八十經中自云。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
思議却耶。此談久成亦與彼同。然亦機見對
今爲言。故次云。或見今始爲菩薩十方利益
諸衆生。又況以科顯圓融耶已上問。今約人
法以顯實者。並是拂迹顯實之科意也。然下
依處中亦有此科。彼抄釋云。尚通頓實二教
爾者今經宗所説之本門。可非圓教不共
之言旨哉 答。爾也。五教章下時分
云。若依
終教説有二義。一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説
故。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説。
故法花經云。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遍百千萬
億阿僧祇劫等文既取妙經所説久遠實成之
正覺。屬終教攝。今抄意以非古非今爲拂迹
顯實。即判云尚通頓實。明知。能今能久之迹
門。非古非今之本門。皆是終頓二教之分齊。
全非圓經之言旨。縱雖今經盛説此等義門。
而是同教分齊也。若依別教正意。則以念劫
圓融爲不共之玄旨也。抄七上成就
云。若離圓
融。非圓教法已上故知。若但論五百塵點之久
遠。則是行布故非圓教法。即今疏先就拂迹
顯實釋義引文竟。次下云況無涯之説念劫
圓融者。是此意也。一義云。拂迹顯實者。其所
顯之實通含二義。若約本有性得之固性菩
提。則是眞如本覺。故云尚通頓實。若約修顯
事成之果性菩提。則偏局圓教。如彼出現品
所説之性起菩提。如常應知。爾者今疏所引
下經偈云。諸佛得菩提等文例准思之。何況上
十因中。第八示眞法者。以二種無礙爲眞實
法。明知。今云顯者。文顯雖約頓實。而意亦可
含情見。若破法界圓現之實義也
疏初唯一念問。此云唯一念者。爲最初成
道之初一念。爲第二七日説法最初之初一
念 答。可有二意歟 問。若云成道云初一
念者。今十重中第二云盡七日。定是盡第二
七日也。然云盡者。對第一唯取初一念。以盡
二念已去乃至七日内之意也。故知。今云唯
一念者。應是第二七日説法最初之一念也。
以今既唯取一念殘餘念餘日。故次云盡七
日。文相隣次尤明鏡者歟。何況此十重者。全
寫旨歸。豈宗家意許初成説法義乎。若云第
二七日初一念者。疏一下云。三約實圓融釋。
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言頓演七處九會無
盡之文已上抄五上云。疏三約實圓融者。即藏
和尚意已上既云初成一念。又云即藏和尚意。
若不指旨歸初唯一念文者。是何文乎。明知。
今云唯一念者。是最初成道之一念也云事
 答
抄。謂於一刹那問。仁王經云。一念中有九
十刹那等文既長短遙別。今何以刹那釋一念
乎 答。探玄記十八善住比
丘處
云。刹那者。此云念
已上倶舍論第十二頌云。極微・界・刹那。色・
名・時極少已上頌疏十二云。分折於時。至一
刹那爲時極少已上決擇引倶舍・仁王竟。次下
云。抄據前文故云一念即刹那也已上前文者。
倶舍也。但於仁王經者
抄。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問。准鈔所引。
此九十兩門全同今疏。更無所加。何云今加
一字乎 答。會解云。旨歸正云四攝同類○
八異界時。九彼相入。十本收末今抄即全依書
之非也。若爾。
如何結云今
加一字耶 已上
意云。彼旨歸正云九彼相入・十
本收末。今抄是傳寫之誤也 問。何故唯釋
第十耶。若云以難見故獨釋之者。第九彼此
相入其義相濫。亦是難見。何不釋乎。若云彼
尚易見者。今本末義亦可爾也。何獨難見乎
 答。會解釋抄下文。劫即爲末者。以劫波云
時分。此即末也。非劫既離分限。即常契理故
云本也。今由以本收末故。令末中一切時分
皆如理融攝。一一攝一切時也。此則由第十
義。故方得前九隨義攝皆自在也已上准此。非
但難見故釋之。亦爲顯前九隨義融攝也。謂
前九直就宗法立名。唯第十兼帶所因立名。
故雖別釋第十。而通顯前九融攝意也。非劫
義如下明之
抄。所有時劫亦各別問。亦各別相收者。如
何 答。今釋彼此相入有二釋中。此初釋意
者。如上所明同類界時中。有長劫攝長劫等
之諸義。今異類界時亦應有此等諸義。故云
亦各別相收。謂四五六七之四重也。次云或
同異類界等者。是第二釋也。應知
抄。非劫爲本問。非劫者。爲無爲常住無三
世遷流故名非劫。爲念劫圓融世定脩短故名
非劫 答。決釋云。此非泯相歸性名非劫。但
是本刹之時離分限。故名爲非劫已上會解意
全同之。如次下引。是則念劫圓融故名非劫
也 問。疏二下釋世界成就品題名。世謂三
世。墮去來今故。界謂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謂
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爲可破壞世即隱覆。
無爲不可破壞法。從眞性起同無爲法即隱
覆。有爲可破壞世。各不相離。是其分齊。故
感娑婆者對花藏而見娑婆。感花藏者對娑
婆而見花藏已上抄七上云。一以破壞釋世。二
以隱覆釋世。若准前解。令花藏刹是可破壞。
今爲此釋。令花藏刹從無爲起。因於眞極不
可破壞已上花藏世界無爲常住隱覆有爲相。
故直約花藏。則唯眞法性無爲常住也。不可
説念劫圓融義。以念劫圓融亦是縁起相用
故。明知。今云非劫者。無爲眞性絶念劫等相
之義也。繼雖念劫圓融。而彼尚是以染時分
説。故不可云非劫。如何 答。見今抄擧例及
釋成等意。並以念劫圓融名非劫。是名本也。
念劫不同名劫。是末也。委如次下引會解釋。
可見之。但至成就品疏抄釋者。娑婆等末世
界是由衆生業力所生起。故爲火災等所破
壞。花藏本刹是由毘盧所嚴土。故云從眞性
起同無爲法。是故火災等時其處常堅固。故
云不可破壞。如是本末二界相對。而明互隱
覆之相。故花藏世界品云。一一刹種中。劫燒
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由衆生業
力。出生多刹土。依止於風輪。乃以水輪住。世
界法如是。種種見不同。而實無有生。亦復無
滅壞已上准思可知。然此本刹是感者所見。以
許勝機所見故。何無積念成劫圓融此念劫之
義乎爲言問。清涼釋花藏界云。從眞性起同
無爲法。又晋經夜摩説偈品云。此處無邊際。
廣大如法界。一切無不至。堪然不遷變已上
玄第六云。此處者。此花藏處也。又是此佛所
説法處也。上二句顯廣大。次句辨隨縁。下句
顯不變已上准此經文并解釋。花藏世界不變
常住凝然無爲如何 答。花藏世界通縁
起性起。具理事性相。其縁起者。縱雖法界縁
起。如是有爲法既云有爲法。豈無纔生即滅
之義乎。但生是法界家生也。滅亦法界家滅
也。生滅共圓融念劫亦融攝。不同彼末世界
由衆生業惑。而生滅故作過患。是故非劫名
本。爲劫名末也。若如所難者。花藏界應是法
性土乎。云又可不通法界縁起乎。又上明大
意有二。先拂迹顯實。後就徳顯圓。初意通頓
實。准下依處段可知之。然如所難。以眞性常
住爲非劫者。但是終頓二教意。何爲圓宗不
共之談乎。又抄次下云。言非劫者。離分限故
○以時無長短離分限故○法既融通。時亦
隨爾已上以此正釋非劫之相。豈混同凝然常
住乎。又下依處中有數箇四句。前三句並約
事。唯第四句約理。一義云。今疏初述大意分
二。初拂迹顯實後就徳顯圓者。共是顯無時
義。次開章解釋中。雙標此二義。云無時之時
等。故知。此無時者。即非劫也。爾者非劫可含
二意也。故下依處中。擧拂迹顯實與融通頓
圓之二義竟。後依義建立云。然眞非事外等
云云無時非處者眞也。時與處者事也。准
此。今云非劫亦不局念劫圓融之義。可有拂
迹顯實名非劫之義也。抄七上云。令花藏刹
從無爲起等文准此可知。但是圓教意也。故云
通頓實也。大疏四上最心品云。劫非劫自有三
義。一約未經増減。縱百千年名爲非劫。若經
増減成壞名劫。二如勝蓮花刹。即不可校量。
亦無數劫故名非劫。三推妄歸眞。劫入非劫。
依眞起妄。非劫入劫。斯則前七事事無礙○
此乃理事無礙已上
抄。言非劫者離分限故會解云。言離分限
者。出非劫所以也。言如花藏等者擧一例顯
也○餘花藏之外十方無間窮盡法界之刹海
所有時分。例如花藏皆非劫爲劫等也。言以
時無長短等者。釋成非劫爲劫所以也。初句
釋成非劫。而言以染時分説彼劫故者。釋成
爲劫也。以淨形彼染。故染土時分脩短不同。
今染土形彼淨土。亦有時分長短不同也。故
云非劫爲劫也。言以時無別體下。復通釋非
劫爲劫劫即非劫義也。時既法上假立。別無
自體。今法既○故能依之時亦融也。所以得
云非劫爲劫劫即非劫爾已上意云。時無別體
依法上意者。是爲劫也。法既融通者。即非劫

少故離世間品
  第二依處 自下會解記第四
抄。普賢身相如虚空此文明普賢菩薩法
性身及法性土也。前顯果海中。依正無礙相
即四句之處。具引彼疏抄釋。可見之
抄。尚通實頓二教問。無能所義既通實頓。
其二教差異何分之耶 答。圓覺略抄四上。
簡別後三教不同云。三是攝事歸理。會末同
末。四即泯事泯末。唯理唯本。今全事即理。
即末全本。故云理事本末無別異也已上
則以攝泯即三字。分後三教異。是其肝要也」
疏。況刹塵即入會解云。意云。實頓二教拂
事同理。尚無能所。況圓教交徹參融。而定分
能所耶。以交徹等故絶思議也已上問。凡云
況者。擧勝況劣也。然拂迹顯實。所顯實理無
能所義。是増勝也。縱雖融通顯圓。而其所顯
是事。故無能所義。應是微劣。今何云況哉
答。且如法界觀明三重法界。是即從淺至深
之次第也。然者拂迹顯實之實理者。初理法
界也。疏淺之理法界尚絶能所。何況最深之
無礙法界。仍定分其處別哉爲言
抄。不妨立時會解云。不妨立時者。合云不
妨立處。以牒不壞相言。即牒疏中不壞所依。
既牒不壞所依之處。須云不妨立處。方是今
正義。若言不妨立時。自是前義詳之○ 問
今順六成就者。何不依時依主依處爲次耶
 答。今順六成就中。先明説時。後明處。故云
順也。即是以前時處爲一對。然依主是人。依
三昧・依現相是法。即人法爲次。却疎依主於
第三也已上
抄。如螺髻所見問。螺髻所見者。報化二土
中何乎 答。一義云化土也 問。探玄記第
二云。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
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化
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案地等。三
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已上既化身土具
分淨穢二土。其外別出變染土。即今螺髻之
所見也。明知。非化土云事。如何 答。所引
探玄記次下云。二所居人者○三乘三中初
二通有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并佛化身居
也。後一初地以上菩薩。及佛報身居也已上
初二者。化身土・變染土也。既云佛身居。豈非
化土。況他受用土之外列之。明知。非報土也。
但前文化身土之外別出之者。初化土中染
淨。並是廣益機縁長時之土也。今變染是一
機感見。而亦暫時故各別擧之。然不可妨同
是化土攝也。若如疑難者。此變染土既彼化
身土他受用土之外別列之。故可云非報化
二土所攝歟。其義全不可有。故心化土攝也。
但探玄記十八常在靈山之淨土。及足指案地
之土刹爲一類。如次下引。可見之 問。維摩
詰經上云。爾時舍利弗。承佛神力。作是念。若
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爲菩薩時。
意豈不淨而作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
即告之言○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
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
以爲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
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
陵坑坎○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
下。不依佛惠。故見此土爲不淨耳○於是佛
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
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徳寶莊嚴
土。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
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
嚴淨悉現已上准此經文。爲破身子見。故佛足
指案地。變染爲淨。是實暫時故。約彼身子所
見。尤可爲化土攝。然螺髻梵王直依佛惠。見
國土實體全同佛眼。此是長時之知見全非
暫時。何可混亂彼變染爲淨之土哉。明知。變
染爲淨。猶是身子之所見。可非梵王之所見
是一況今抄以螺髻所見。即爲對娑婆感花
藏之類例。故知。花藏若許報土者。彼所見亦
可爾。花藏若許長時土者。彼所見亦可爾。然
彼所見爲暫變爲化土者。花藏亦可爾歟是二
又弘決第一妙樂
云。此會大衆見妙喜及法花
中三變土田。此見同居淨也○如淨名中足
指案地。而座自見坐寶蓮花。及法花中見此
娑婆。純諸菩薩此見實報土也等文如解釋者。
足指案地是實報土也是三 答 一義云。探
玄記第十八云。上來一方祇洹竟。二類結中
○一切法界類通法界同此現土。此處隨麁
是須達所造。然其據細乃稱周。法界該於十
方盡於三際。以通不礙局故須達新造。以麁
不異細故。新造即微細。而同法界如常在靈
山。及案足所現皆此類也已上又第五昇須彌
頂品
云。
此釋宮等有麁有細。麁者前劫燒減。細者常
在故也。如經天人見劫盡我此土安隱等
已上又同第二十摩耶
夫人
云。問。餘經論説。摩耶生
佛七日命終生忉利天。云何此中指迦毘羅
城。答。化相示滅。實報常存。若爾。迦毘豈非
化處。釋此亦深細非常人所見。如菩提樹下
即蓮花藏等已上准此等釋。梵王所見是深細。
故可實報土之所攝歟已上探象之斷簡逐可
糺正也 問。若爾。梵王所見與變染爲淨可
一致歟 答。案足所現。若望變淨爲淨之邊。
則化土也。一機暫時之所現故。大疏二下云。
以佛神通于何不淨之名足指案地。法花三
變淨土即其類也已上准思可知。若望梵王所
見之邊。則報土也。實依佛惠所見深細故。爾
者探玄記第三・第十八如次各述一邊。故或
化土。或報土。可隨應不定歟。已上當座愚推。
可恐可憚。無慚之至。後賢察之
疏。如前二義問。上擧三師。其第三師義。
亦是二四句中一句云云花可配此第三句。今
何但指同前二師。不取第三師乎 答。疏上
文云。後一近宗旨。意指此第三句。故今重不
言也
抄。花藏爲本刹 問。本刹及刹種子云云
者本末諸刹相依義。如何 答。大疏二下花藏
云。刹種依刹海。諸刹依刹種。則寛狹可知已上
又云。香海依刹海。刹種依香海。諸刹依刹種
已上此中香海者。是小香水海也。刹海者。花
藏刹海也。刹種者。世界種也。諸刹者。世界種
中諸刹。是二十重之親所依也。准此。應具
云。大香水海内有一大蓮花。名種種光明蘂
香憧晋經名香憧
光明莊嚴
即指此蓮花台面。名花藏刹海。
是本刹也。於此本刹中。有十不可説佛刹微
塵數小香水海。於一一香水海内。各各出生
一蓮花。此蓮花面即名世界種晋經名
世界性
大疏二
下云。一海一種是以數同已上有人云。准下結
通經文。有不可説蓮花。其蓮花是一世界種
云云於此一一世界種中。各有十不可説佛刹
塵數之諸刹。今抄云刹種所持世界者。即是
也。此一一諸刹中。向上次第有二十重世界
晋經列十
二佛國土
此等皆是末刹也。准此。應有九重。一
風輪。二大香水海。三大蓮花刹海。五小香水
海。六小蓮花。七世界種。八諸刹。九二十重也。
問。晋唐兩經共只云不可説等。都無十字。
今何云十不可説等乎 答。大疏釋小香水
海之總標云。准下刹種及梵本中。皆有十不
可説。今闕十字。或是譯人之漏。或是傳寫之
失。下標種處亦然已上准此可知。今一段疏抄
前後散在。有刹種土名目。故總束擧之。又晋
經云。十二佛國七世界性。如次下會通 問。
花藏界之得名爲唯召蓮花面之本刹。爲通
冠末刹。又以蓮花爲刹海相状。有何意耶
答。疏二下云。蓮花含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刹
種及刹爲大蓮花之所含藏。故云花藏。其一
一境界皆有刹海塵數清淨功徳。故曰莊嚴。
世界深廣故名爲海○約事可爾。何因刹海
相状如斯。略擧二因。一約衆生。如來藏識。即
是香海。亦法性海。依無住本。是謂風輪。亦妄
想風。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徳。即是正
因之花。世出世間未來果法皆悉含攝。故名
爲藏。若以法性爲海。心即是花含藏亦爾。然
此藏識相分之中。半爲外器。不執受故。半爲
内身。執爲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縁如
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二約諸佛。謂以大願
風持大悲海。生無邊行花。含藏二利染淨果
法。重疊無礙故。所感刹相状如之。是以出現
品中。多持世界。以喩佛徳。細礙文意。乃由佛
徳。世界如之已上抄七下云。四約事可爾下。
覈其本源。不爲此釋。豈委刹之興由已上
云。大海既喩藏識。小海復表種子。二皆心生
故。河表同時心所。謂善十一遍行。別境二十
一。福流住心地也已上
抄。世尊修因所嚴淨故問。世尊修因所嚴
之義。可通末刹哉 答。今抄意局本刹也。以
末刹應衆生有故云云問。抄二十下云。花藏
刹海有十不可説佛刹微塵。故世界種一一
種中。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世界。皆是本師
之所嚴淨等文今抄下文云。有前十不可説○
世界種既皆如來修因之所嚴淨故等文如此
等釋者。非但花藏本刹。至于刹種諸刹之末
刹。皆是世尊所嚴淨也。如何 答。抄九上同明
云。然法相宗自受用身受用土。自利行成。若
他受用變化身土。利他行招。然則利他亦能
隨機而取異果。諸佛皆爾。亦得言同。若法性
宗二利皆成。同因異果。利他不圓。安得眞報。
自利不足。豈能利他故隨二行並成自果。倶
能利他但隨所宜化類差別故取異果耳已上
今抄云。末刹應衆生有者。即是異果也。思之
可知。又上所引大疏二下云。一切衆生如來
藏識等文
抄。刹種所持世界爲末刹問。所持世界爲
云云爾者彼能持刹種屬本刹可云歟 答。
解釋不分明 問。若云屬本刹者。今抄云。末
刹則狹。本刹則寛已上刹種亦是狹。豈非末刹
乎。若依之云屬末刹者。今既云唯所持世界
爲末。不云能持刹種爲末。明知。屬本也。何
況抄次下云。五遍花藏者。謂遍花藏一界有
前十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世界種。既皆如來
修因之所嚴淨故已上既云如來修因所嚴淨。
豈非本刹乎 答 大疏二下花藏
云。一品分
三。初明花藏因果自體。二明藏海安布莊嚴。
三明所持刹細差別。三段如次釋花藏莊嚴
世界之名○第三明所持刹細。釋品目世界
之言。又前明本刹。今辨末界。故兼染淨○標
二章者。謂種及刹。然刹種依刹海。諸刹依刹
種。則寛狹可知已上探玄記第三亦以世海性
名雜類界屬末刹如次下引。准此等釋。能
持之刹種可屬末刹但於次下抄釋者。以
自利修行亦招隨機之末刹。故如上所引。問
明品抄可知
抄。應衆生有故 唐經第十花藏
云。花嚴世界
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虚空。此
世界海中刹種難思議。一一皆自在。各各無
雜亂○一切刹種中。世界不思議。或成。或有
壞。或有亡滅壞。譬如林中葉有生亦有落。如
是刹種中世界有成壞○一一刹種中劫燒不
思議。所現難敗惡。其處常堅固。由衆生業力
出生多刹土等文如
次上引
抄。後一約相盡理現問。今云理者。眞如平
等之理歟 答 晋經云。湛然不遷變。演義
云。令花藏刹從無爲起因。於眞極不可破壞
已上是則有爲虚相皆盡。無爲眞性之淨相
露現。故云相盡理現。非謂泯歸眞如平等理
之義也。下抄引旨歸文云。事盡理現。染相盡
已上此亦明攝娑婆染相歸花嚴淨相。即云
事盡理現問。起信論説四鏡中云。二者因
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
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
即眞實性故已上同疏釋可見之。筆削記第三
云。良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故名爲現○心
境歴然。染淨宛爾故○斯則性起爲相。故不
失。相同於性。故不壞。論常住一心者。有二
意。一者以一切法常依一心而住故。得不出
不入不失不壞也。二則諸法當體常住唯是
一心。一心之外無有一法可爲出入失壞也。
故經云。世間相應住等文爾者今云事盡理現。
與此第二釋同異如何 答
抄。故花藏品云 問。今引此文。證何義乎
答。疏云。染淨相盡同一法界。即爲證此義。故
引法界等無別之文也 問
抄。若約機説者問。今論淨穢無礙。則可事
事圓融義。而今約勝劣二機感見。分染淨等
四句。彼三乘教盛明此義。謂淨名經中説螺
髻身子所見不同。唯識等諸論專明人天鬼
冥四種異見。豈是事事圓融之深義乎 答。
若但約機見之一邊論之者。尤如來難。全非
圓融義。然圓經意。若權實本末。若能應佛所
應機。皆是海印定中同時顯現。此所現法全
性全相。一一稱性措擧一法即同無盡。故知。
縱雖約機説。不可同彼三乘所談。故探玄記
第三云。但教有二種。一説逐機教攝法隨機。
機有増進。隨分利益。二逐法教攝機同法。法
無増損。故無別益已上此釋舍那品不説衆中
別得益之旨。准此。縱雖約機説。而今逐法稱
性之教意。被同法界之機故。不可同彼逐機
教之所談也。故第八地説淨土分。具明融三
世間。是即雖淨土是器世間。而通攝生佛。其
智正覺世間雖是佛界。而亦通攝衆生國土。
故知。衆生世間雖是所被機。而有屬依報攝。
有屬佛界攝。是豈非攝機。令同法圓融哉。又
約機者。是業用也。本自具足之徳相會機見。
是名業用。故知。今經宗則用亦徳也。何與彼
三乘不知全用即徳。混同而可難哉 問。正
見經文。但云由衆生業力出生多刹土已上
具如
上引
全所不見海印所現及攝同法等之義勢
也。若以意會取之者。彼唯識等四種異見。豈
無此義歟。如何 答。大旨如先成。又花藏品
云。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
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刹自在已上大疏二下
云。四有二頌。明刹自在。總頌上所攝刹海。初
偈自在一一稱性故。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心塵准思寶光現佛者。依正互融故已上明知。
花藏内隨機染淨之諸刹所有塵。一一稱性
無礙圓融云事。又花藏品云。此世界海中。刹
種難思議。一一皆自在。各各無雜亂已上
種者。由衆生業力所出生之土也。然既云一
一皆自在。豈非約法圓融哉。如是文義不遑
毛擧。故知。今云約機説。亦不違約法圓融也
是一但唯識等四種異見者。旨歸見經意
第八
釋無
礙因由中。云二明一切法皆唯心現無別自
體。是故大小隨心迴轉。即入無礙。又釋。謂
彼心所現毛端之處。此心於彼現大世界。大
小同處互不相礙已上准此。依彼當教。則但是
業力非約法圓融。而依今圓宗意會取之者。
可如旨歸釋也是二又賢首品説海印三昧中。
明一切三乘及能應所應皆如來海印定所現
乎。唯一經大意思之。勿同常途之所談。又抄
二下釋崛曲平道二教。會刊定記難破。彼會
解記第五委釋成之。今問答意。准彼思之
抄。四即歸理平等問。與後四句中第四泯
同平等。爲同。爲異 答云云兩方。若云同者。
今云理平等。故可局眞理一性平等然下云
泯同平等者
抄。四泯同平等門 問。今云泯同平等者。爲
同上云歸理平等。將又如何 答。今約事事
無礙。互奪相盡泯同果海。故云爾也 問。准
上來諸句。並歸理平等。有何依憑。如此料簡
耶 答。遍容無礙。重重相攝。即入自在。一多
無拘。言慮逈絶。直同果海。故云泯同平等。故
抄八上光明
覺品
云。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相即。
以要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
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相入。互交徹故。口欲
辨而詞哀心將縁。而慮息唯證智知同果海
故。一多既爾。染淨等法無不皆然已上解釋明
鏡也。例准可知。但於上來諸句者。且染淨二
四句中。初第四唯約理。而後第四句作兩釋。
初釋云。約相盡理現。而次釋中。或云約頓機
故。或云約體。故且約體者。染淨不同。是於
一刹體上以義分之。故知。二義自在是倶句
也。泯二義歸一體。是倶非也。其刹體何必是
理哉。今通局二四句亦復可爾。初第四句歸
理平等。次第四句但云泯同平等。不云理平
等。明知。非唯眞理也。折薪記第五釋章云。一
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説其相状之文云。既
云一即一切等。但由融故定説不可。故曰離
言。不同三乘唯如如智存爾已上復古記下卷
可見之。若云次第四句亦歸理平等者。前後
二四句中。初三句並別立之。何第四句不差
異乎
疏。若從狹至寛問。疏下總結云。然上十類
一一各遍法界已上今何云從狹至寛哉 答。
抄一上云。然下十重是約佛遍於處已上意云。
今此十處者。初即一佛身不離菩提樹。而遍
此閻浮七處九會。如經云不離菩提樹而昇
忉利等是也。而此處會皆周法界爲言二即一
佛身不起樹王頓周百億。此百億亦遍法界。
三一佛身不起樹王遍異類界。此異類界亦
遍法界。餘七處亦如是。應知。是即先以佛爲
能遍。以處爲所遍。即此所遍之處如次。從狹
至寛。故抄一上云。約佛遍於處也。然此所遍
處一一各亦遍法界。故疏下云。各遍法界也。
故知。可有二重能所遍。如上記。應知 問。若
爾者。十重非但約佛遍於處。亦是明處遍於
處。何故抄一上偏判佛遍於處哉 答。有人
云。今文實雖兼明二義。而爲對彼序文唯明
處遍於處。且偏指之歟。有人云。雖相望有二
重。而共是爲顯能居之身遍法界。非爲但明
所居十處各遍法界。故抄次上引光明覺品。
即釋百億同類一界亦遍法界之義云。此明
一會即遍一切。非是彼處各別有佛已上一會
者。是處會也。又下反顯此會處遍一切之相。
相非是彼處各有佛。明知。擧會處遍一切者。
即是爲顯能居之身遍一切也已上就一義意
問答料簡也
一義云。雖遍有二重。而能遍共是佛也。謂佛
身頓遍七處九會。則非但遍此七處九會。亦
兼周遍彼法界等爲言若依此義。則此七處九
會之外。更於法界中有各別七處九會。故佛
頓遍彼等處。但此義違光明覺品歟。可見下
問答。問。今顯十處云。七處九會周法界。又
云。百億遍法界。即引昇須彌品等者。唯此一
閻浮七處等。以性融故周遍法界歟。爲當彼
各各處有別別七處等歟 答。以性融故。此
一閻浮七處周遍法界也。彼各各處縱有別
別處會者。非今所論也 問。此義不爾。見今
所引諸文。昇須彌品云。一切閻浮提皆言佛
在中。光明覺品云。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
浮提等。是即各各處本有別別閻浮等
知。雖約能遍佛則一身融遍法界。而約所遍
之處則是行布羅列。彼各各處皆有別別百
億閻浮等。何却云非今所論乎 答。抄釋上
通局交徹初四句中第三句時。引今所指之
光明覺品文。准彼知之。既疏云即此即遍。鈔
云以相隨性。故即一能遍如光明覺品。又云。
此明一會即遍一切等。豈非今此百億一界
以性融故。云十方世界中各有百億等。又大
疏三上釋光明覺品來意云。今一會即遍法
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衆同説同遍故已上
總有十來意。要者可尋之。但昇須彌品實似
難會。而彼有四句中第二句云。不起一處而
昇一切處。是取一閻浮對一切忉利也云云
此含二義。謂約能居身。及約所居處也。若約
能居身。尤如來難。此一佛身周遍各別處之
義也。而今約所居處。則不動一處。令融通一
切處義也。故決擇第一云。疏不起樹王羅七
處於法界者。文含二義。一云。不起菩提樹該
羅身雲。遍昇於七處也。故鈔云。是則不起菩
提樹。遍昇法界七處。是也。二云。張羅七處。
遍於五重法界。故抄云。今言羅七處於法界
等。是也已上准此。彼四句並含此二義歟。思

抄。故旨歸文云事盡理現問。正見旨歸。云
七歸花藏者。謂此等一切雜染各皆同盡。唯
是花藏莊嚴世界海數過刹塵。一一皆悉周
遍法界。不相障礙。皆於其中演説斯法已上
准此。盡染相歸淨相。而尚是事法所攝也。今
何云事盡理現乎。花藏世界所有莊嚴。皆從
無爲眞性顯現。故盡染相歸花藏。是名事盡
理現也。准上染淨無礙。次四句中第四句之
抄釋思之
疏。三遍異類樹形等刹問。花藏一界中。本
末二刹通名同類界可云歟 答。解釋難定。
且存兩樣也 問。若云本末二刹共名同類
界者。晋唐兩經共就世界性唐經名
世界種
中。説依住
形状等十事中。形状者。即列樹形河形等二
十形也。今即指此文名異類界。故探玄記第
三云。第二明所成果中分二。先明此主世界。
後辨結通。前中有三。初顯本世界爲依持處。
二從此香水海上有世界性住下。明次重顯
雜類世界性。三從香水海名示光明下。更重
辨十二佛國土七世界性已上准此。專指世界
性名雜類界。雜類界者。即今云異類是也。何
況今抄次下云。然異類言雖通花藏。言總意
已上會解釋云。以花藏所有一切世界形類
不同故。通是異類。今別意取最中所持異類
已上意云。花藏所有本末二刹形状不同故。
並可名異類界。雖然今別取所持末世界名
異類界爲言准此。本末二刹可名異類界。不可
名同類界若依之爾者。凡論同異類二界
者。約須彌山形所建立之一類界。是名同類
界。其約樹形等所建立之雜類界。是名異類
界。然花藏一界中。本末二刹並約須彌山形
建立之故。雖末刹可名同類界。故探玄記第
三云。蓮花藏莊嚴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花台
藏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増減。
寄在色頂。唯説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花藏。
説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花藏一一皆遍法界。
三樹形等雜類世界。一一皆有蓮花藏。並似
彼界悉遍法界○今此文中。據須彌山世界
中辨花藏故。是故風輪水輪還似彼也。以易
信解故。印機而成故已上又別顯莊嚴相中。明
風輪無礙持。經列十種。第九名須彌地。探玄
記釋云。須彌山地是下文所持雜世界。處事
遙有所主故已上案此等文意。意若依樹形世
界中。衆生感見以辨花藏。則納樹形建立之。
其中所有世界悉是樹形所攝也。河形等准
此可知。若約須彌山形世界中。衆生感見以
建立之。則其中所有世界悉亦須彌山形之
所攝。故能持雜世界之風輪名須彌地。即此
意也。故知。此花藏界中。雖有樹形等。此非異
類界。可云同類界所攝也。如何 答。一義云。
凡同異類者。就應同衆生之末世界中所論
之。又花藏本刹者。偏是如來所嚴土。故不可
及同異之所論歟。但攝機同法。則彼機所感
同異二類刹。全是法界自爾之徳故。本末二
刹全體融攝染淨無礙。通局交徹故。花藏本
刹亦通同異二類。即如上所引。探玄記可知
之。是則以本從末門意也。故抄下文引阿僧
祇品。明佛果依報自在之文云。有不可説異
類刹。有不可説同類刹等云云
抄。經列二十形唐經第八説最中無邊妙
花光香水海中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
所持二十重世界竟。次下即類結所餘云。有
如是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廣大世界。各各
所依住各各形状○各各力加持周匝圍繞。
所謂十佛刹微塵數迴轉形世界。十佛刹微
塵數江河形世界○十佛刹微塵數門闥形世
界。如是等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此一一世
界各有十佛刹微塵數廣大世界。周匝圍繞
已上疏二下云。第二別明種刹香海○謂香海
依刹海。刹種依香海。諸刹依刹種。長行分三
○第三類結所餘。此中非唯結數。兼總顯上
文所依住等文。分爲四。一總結都數。二各各
所依下結形類。三此一一下結眷屬○今初
即擧本刹種。結有若干。此所結刹定是主刹。
以下文指此不可説佛刹。更有兩重遠故。其
直上中間但有十九佛刹。而結有不可説者。
以傍論故不爾。豈一刹種最下唯一主刹。故
知。如向所説主刹横竪共論有不可説。故
下結其所在云及在香水河中思之。二結形
類中。初列十門。既言周匝圍繞。明知。傍去二
所。謂下廣説十門。形状有十八事。望前刹種
形中。闕須彌山形及嚴具形。餘皆全同。但此
約刹爲異。三結眷屬中。然有兩重主伴。此一
一者。指上不可説塵數也等文今一段疏抄廣
明同異二刹之相。故具引經文也。更有一文。
如次下引
抄。向明異類且擧百億中異類問。自下釋
四五兩重。文相難見。如何可會哉 答。實難
思。且愚案云。凡同異二類世界。必是同處同
時。相遍無礙也。然今十處中。初二明同類界。
次三明遍異類界中。向前第三但明遍與百億
同處之異類界。故今第四亦明遍最中一刹種
中異類界。其異類界者。即是二十重諸刹也。
謂經説二十重諸刹竟。類結所餘之時。明樹
形河形等。其文如次上引。又第五遍花藏者。
抄釋云。謂遍花藏一界有前十不可説○世
界種等文其世界種者。經亦説爲樹形河形等。
如彼刹種中諸刹是樹形河形等。故既判爲
異類界。今遍在花藏中。所有刹種亦是樹形
河形等。豈非異類界攝哉。今具引經文。自思
可知。若晋譯經於十二佛國。不辨依住形状
等。唯就七世界性。具明樹形等。故探玄記名
雜類世界性。如次上引。若唐譯經兩處具辨
之。諸刹中依住形状等文。如次上引之。今引
刹種處文。唐經第八花藏
云。彼諸世界於世界
海中。各各依住。各各形状。各各體性○方所
○趣入○莊嚴○分齊○行列○無差別。各
各力加持。諸佛子。此世界種或有依大蓮華
海住乃至或有依一切佛音聲摩尼王海住○
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或有作須彌山形。或
作江河形。或作迴轉形。或作旋流。或作轉輪
網形。或作壇墠形。或作樹林形。或作樓閣形。
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
蓮華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衆生身形。或作
雲形。或作諸佛相好形。或作圓滿光明形。或
作種種珠網形。或作一切門闥形。或作諸莊
嚴具形。如是等若廣説者。有世界海塵數已上
大疏二下云。第三明所持刹網○然此十門
刹種之果。並悉不離所依花藏。故云。於世界
海中所列十事。與成就品都望全異。彼通一
切海。此明一海中種。故若別別相望互有有
已上問。二十重諸刹花可屬雜類界。然世
界種應是淨土。如彼瞿夷所居世界性等。已
上十重佛刹者。即是此世界種歟。爾者爭云
雜類界哉。以雜類界屬穢土故。如何 答
疏。五遍花藏問。花藏世界可有數量邊畔
哉 答。邊無邊不二者。兩祖一同之定判也。
何況宗家自問答釋成哉。凡此事一箇之大
義。又處處解釋隨其義便。各述一意。故略引
示之。探玄記第三釋舍那品説花藏
外有十方佛土中
云。問。下文此
花藏界無邊。云何此中有東等耶。答。以花藏
界邊無邊不二故名無邊。如下説。無邊邊不
二故名有邊。如此説。是則不壞邊而恒無邊。
不破無邊而恒邊。若謂無邊。若謂無邊乖於
邊。邊乖無邊。是情計所及法非正縁起也○
私云。擧錦窠白紫二線。各徹遍
而互不取雜之喩。繁故略之
問。若爾。彼十方
世界是花藏不 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是。
不是亦爾。准上思之。何以故。由是花藏東等
故即不即也 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界不
答。無也。何以故。以花藏爲主。彼十爲伴。此
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綱故。
餘皆即此如虚空故已上私云。今主伴者。會解
記第八作主伴眷屬四句中。第三亦主伴亦
眷屬之意也。疏序釋説儀之處。私引之了
問。邊無邊者。如十玄中廣狹門。云一塵約稱
性爲廣。不壞相爲狹歟 答 會解記第八
云。三亦主伴亦眷屬。謂法界修多羅起時攝
塵數。契經同起與法界經爲輔翼。故名眷屬。
而主伴起故復名爲伴已上凡圓經所説教義
人法等。皆悉有主伴。凡今花藏界亦以如是。
准思應知。表主伴別故有邊畔。以稱性圓融
故廣大無邊也。但於十玄中廣狹門者。演義
抄七下名號
云。若三乘説亦百億内有百億釋
迦。餘十方刹自是別。佛今約一乘皆是遮那
海印頓現。餘十方佛例此亦然。猶如燈光互
入周遍已上私云。海印頓現爲由。燈光互遍爲
喩。細思應知。大疏二下花藏
云。且依一相説
有邊表。實則一重横尋無邊。況復重重塵含
十方已上抄七下云。且依一相等者。且依一種
義相不壞邊表。有蓮華外別佛刹海等。實則
稱性横不可尋。故云法界無差別。若以性融
相。則一一塵中法界無盡已上且依一種義相
等者。以花藏爲主。故居中央。以十方爲伴。
故令居外。今爲表此義。故不壞邊表也。實則
稱性故。花藏世界一重横尋無邊際。是則約
事理無礙也。唐經第八花藏
云。世界大海無有
邊寶輪莊嚴種種色此説花藏世界海安布
莊嚴中。明四圍輪山之文也。大疏二下云無
邊者。有其二義。一但總相顯多。故云無邊實
有邊表。二上説有圍山外者。是無邊之邊不
礙理。而即事故。今云。無邊之無邊不壞相。而
即理故已上抄七下云。疏是無邊之邊不礙理
而即事等者。意明理無分限。總曰無邊。事有
分限故名有邊。若依理成事理性全隱。則無
邊即邊。若會事歸理。事相全盡。則邊即無邊。
今則不爾。不失理而事現。云無邊之邊。不壞
事而理顯。云邊之無邊。此是事理無礙義。不
是相即相作義。思之已上私案云。今不壞事而
現顯者。即同上云不壞邊表。實則稱性也。故
知。花藏世界一重横尋無邊際。等同虚空界
者。約事理無礙也 問。縱雖但約事法界。可
有盡空十方横尋無邊之義。然今花藏界何
必約事理無礙。以明之哉。將又不可有單約
事相盡空無邊之義歟 答。今云一重横尋
無邊者。正是約事相以盡空十方無邊際之
義也。但法界觀注釋法界觀門。有三重之文。
云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故。法界宗中無孤
單法故。若獨觀之。即是情計之境故。若分折
義門。即有其四。今以對能觀之智故。唯有三
已上今花藏界是舍那稱性修因所嚴之淨
土也。縱盡空十方廣多無邊之相。偏約稱性
絶潔無際。以可明之。何以情所計孤單之事
法界。定其分量哉。故花藏世界觀云。稱眞法
界大作佛事○以用遍滿莊嚴一切世界具如
次下
又云。以證智所現已上又例如圓覺略疏普眼
云。法花云。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彼據
理即事門已上晋經夜摩説偈品云。此處無邊
際。廣大如法界。一切無不至。湛然不遷變
已上探玄記第六云。此處者。此花藏處也。又
是此佛所説法處也。上二句顯廣大。次句辨
隨縁。下句顯不變已上唐經卷第
世界成就品起具
因縁有十
中第九
云。一切如來善根所流。及一切諸佛
成道時。自在勢力故○爾時普賢○而説頌
言○一念普現於三世。一切刹海皆成立。佛
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毘盧所嚴淨已上大疏二
下云。謂成正覺時。其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
刹土。念劫圓融一時成。意由二種因。一善根
所流。語因中也。二成道勢力。明果用也。此一
受用變化相融也。即如經初。即摩竭陀地堅
固等已上准此等文。舍那由昔大願勝行無限
善根。今成正覺時。其身充滿法界。故法界悉
成佛土。但約變化身隨機業用之邊。則雖示
摩竭等染相彼此邊畔之分限。而約受用身
眞實徳相之邊。則微塵刹土其地堅固。十方
法界一時成立。如是二身二土相融故。云此
一受用變化相融也。爾者邊無邊不二之義。
亦准可知。花藏觀云。初成立因縁者。謂或聞
善知識及經教説。或因圖畫形状○心生欲
樂。發大誓願○稱眞法界。大作佛事。教化衆
生。是故今發普賢行願。起莊嚴世界事。復修
普賢因門。該攝一切。皆於離著心中。順眞迴
向。以用遍滿莊嚴一切世界已上問。今云受用
變化相融者。圓經不共之言旨歟。爲當通餘
教歟。且引一文。可例准之。佛地論第一云。如
實義者。實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
説言離三界處。亦不可説即三界處。若隨菩
薩處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者。或西方等
處所不定已上受用土遍法界者。是無邊也。隨
菩薩所宜現色界者。是邊也。今者。是亦邊無
邊不二也。與今藏界有何別哉
抄。但取容塵之處 問。今並取空無物處爲
説經處歟。又空界所容之塵刹爲説經處歟
答。會解云。如娑婆界東輪圍之外未至阿閦
佛國。輪圍之際中間唯是虚空。今不但取唯
空無物處。今取盡空界。但是容塵處。佛皆遍
其中説經已上即今抄云。今取遍法界等下正
明此義歟
抄。阿僧祇品頌云凡彼僧祇品初長行明
能數之廣多。謂阿僧祇爲初。不可説不可説
爲終。總擧十大數也。後偈頌明所數之徳無
盡。亦二初明普賢徳廣説無盡。後明佛徳深
廣普賢窮究中。先明果法無礙。有二段。今所
引者。是初段。顯依報自在之文也。次下云。彼
次頌云等者。是後段。明依正融攝。更有諸科
中。初二句者。依中現正之文也。次出妙音聲
下二偈二句者。是彼隔十五六行之後。明依
中現正説法中之文也。如是撮要。引文次第
其意如次下記之
抄。彼次頌云於彼 上引依報自在之文者。
正明盡虚空界容塵之處各有無邊刹海。然
未明於彼容塵處之刹海。有遮那佛説法之
相。故今續引依正融攝之文。方明其相也
抄。若彼不説則説處不遍決擇云。抄雖有
答義猶沈隱。今依旨歸以答前難云。此説十
住。忉利天處既遍十方一切塵道。是故夜摩
等處皆有忉利。即於如是遍夜摩等忉利天
處説十住。是故忉利無不普遍。仍非夜摩等
處説十住也。説十行等。夜摩等處亦遍忉利
等處。仍非忉利説十行等也
抄。初總答前同會解云。抄總答前問。并重
通再難。與釋通妨難。三科中鈔今總相略辨。
總答中正以隱顯門釋。爲門不同也。若通再
難中。正約相即相入二門説。然有二義。初正
以相入帶主伴義説。正以相即帶隱顯義説。
上約別論正。約一玄帶一玄説也。二從依相
即門亦名純門。下約通以純雜一玄。分成即
入義説。故以即爲純。入爲雜。即同一純雜門
爾。所以將多玄門遞互相釋者。顯文含多義。
通外難故也。如文具之。若釋通妨難中。正約
主伴。義兼隱顯。如主主不相見。遮那主顯時
餘佛主隱爲伴。餘例然已上決擇有細釋。可見

抄。前相即門中正十住遍時決擇就此抄
釋更致重重伏難中云。若云隱顯門中顯顯不
倶無雜亂者。相即門中所即。所即不倶。已無
雜亂。何須抄中更用隱顯門耶。彼二所即有
體。既得同時。彼二能攝顯義亦得同時。彼此
異因不可得故○私云。更有轉救
重難。繁故略之
今謂。通云但
以二門互釋。如相即門中取二所即二倶有
體。恐成雜亂。入隱顯門。以義料揀。雖倶有
體。一隱一顯故無雜亂。設更難云隱顯門中
取二能攝二倶是顯。而成雜亂。欲通此難。勿
用餘門。却用相即玄門料揀。一有體一無體。
故無雜亂。但用二門更互料揀。諸過倶離。如
空有二義更互而揀。令斷常等過一切離已上
疏。此猶約器世間説十地品説第八地淨
土分中。非器世間雙説智正覺等。以爲淨土
分故。今明説處亦約融三世間依正無礙。以
爲説處也。例如初地十願中淨土願具七種
淨義。且行願疏云。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今
一多互相即入已上例准可知
  先年比抄之。然未加潤色。故今元享四
  年甲子更開講肆。因其便宜重筆削之 全
  閉他外見。偏備自廢忘。唯望以一一勘
  文述義之縁。爲生生見佛聞法因。佛祖
  加護念。志願莫違失而已
  同年三月十六日。於武州六浦莊稱名
  寺方丈東向間記之




演義鈔二上纂釋第一自下擇第四會解
第四三丁已下

  第三依主
疏。夫眞身寥廓 此初一句者總標擧。融
三世間混四法界一無障礙法界之眞身也。
是即未説有空未分事人法涅槃融之眞身
也。次與法界合體下。就義分門。約境智人法
等轉釋其相。有二義也。謂與法界合其體者。
約境智釋眞身之相也。包羅無外等者。約人
法釋眞身之相也。故決擇云。言與萬化齊其
用者。能與十重他報三類化身。所與萬類事
法也。言齊其用。約融三世間及混四法界皆
爲佛身。是故萬類幻化即佛身應用。今據人
法有異假言齊。實無能所。齊差別故已上
義至下記之
疏。包羅無外 略策云。法性寂寥縁起難
思。我佛世尊融法界以爲體總縁起而爲體
用。無礙一多自在
鈔。則以如智共爲眞身問。疏云。眞身者。
是別可指無障礙智。以下云與法界合其體
能與是無障礙智所與是眞如故。豈非先標
擧。此能與事。若上云眞身既如智共爲體。何
下更云與法界合其體乎 答。上所標眞身
者。即是如智不二之眞身故。爲顯其義次下
云與法界合其體。有何難乎。抄六下現相品云。
釋疏云先一顯眞佛身文云。此約法報無礙
之身爲眞佛也已上故決擇云。與法界合其體
者。謂能與自受用報體。所與理法界也。能
所冥合共爲眞身之體已上圓覺疏釋主成就
亦如是也。又今抄下文釋金光明經四身云。
四非應非化謂佛眞身○法報二身已上唯知
可知 問。何必法報無礙爲眞身乎 答。抄
六下同品釋疏云智符於理湛然常照文云。若
依法相。後常是相續常。今依法性宗。冥符
於理同理常也已上 意云。法相宗。智有爲
理無爲故。別論之爲實義。仍報身分自受用
他受用二身也。法相宗。理智共無爲凝然常
故。全體無二故合爲一身。爲簡彼理智別論
之權實故加眞字也。舊譯經論中不分自他
受用並此意也。抄十三下云。然此始覺無別
始起。即是本覺隨染而作。今染縁既息始
還同本故云淳淨。則法報一體。故經云。唯如
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爲法身。故次下論云。若
無明滅。相續即滅。智性不滅。明智知身全
同法性。如全成像像不異置。從能所證義分
二身耳已上
鈔。則令色相佛身功徳 問。今云色相佛
身者。何佛身哉 答。決擇云。抄即以如智共
爲眞身者。攝賢首義。賢首大師。自受用身
無彼色聲功徳。但有大定智悲。如智冥會共
爲體故。言既智合如。則令色相佛身功徳無
不合如者。攝刊定義。刊定記主。自受用身
具有色聲。以佛身有十蓮花藏塵數相故。無
漏蘊遍帝網刹窮未來際故。涅槃云滅無常
獲常色故。清涼雙用故抄云爾已上此師局
就用身以釋之。但大疏二下遮那品云。智與理
冥故等彼眞界。能令色相隨彼融通法界塵
毛重重全遍已上抄七下次云。智與理冥故
等彼眞界者。釋經等眞法界。此是報身亦如
智也。故金光明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爲
法身故。能令色相下以眞身周故。今應用亦
周。吾今此身即常身法身故。則以三身圓融
爲一眞法身矣已上准此今云色相佛身者。應
用之色相也。意顯三身相即圓融無礙也。水
銀和眞金之喩。至下抄引佛身充滿於法界
之經文處可知之
鈔。如來得一切法量等身 抄一上釋海印
定中及疏上文云。一聞法爾成見聞益之處。
私引唐經第五十三及探玄大疏等。可見之
鈔。上二義明 二義者。謂約境智約人法
之二義也 問。自宗意。融三世間全爲佛身。
總收十三量等身方名得菩提。故知佛菩提
外更無一法。故花嚴問答上云。此十佛即諸
法盡窮之深已上貞元疏云。自始至末法界
一如無有少分非佛體已上然見今釋。佛身體
用外更立法界體用。縱雖云冥合云齊。猶
是二物。論云上所絶設故。恐未盡佛菩提之
實義歟。若謂抄家爲通此難故云假言齊者。
何不述實義以假説爲發語之端乎 答。實
如來難。直以法界爲佛身。則法界即身。不可
云合體 故今抄下文云。以遮那佛融大法界
而爲其身故。無不即不待現身方名即事等
已上佛是覺悟義。法是軌持。若但云法界者。
佛義不顯故。今爲顯法界即佛身義如是釋
也。謂無爲無障礙智與如冥契。則智亦同如
無不遍在無不包細。探玄記第三云。世界海
等諸事一一皆是稱性。縁起離闇覺照稱光。
無不普周法界名遍。此舍那佛非局報身。以
通器等三種世間具十身故已上大疏七下云。
所知十身皆是毘盧舍那正覺之體。亦得從
境名智正覺已上並由無障礙智與如冥一故。
草木國土悉含覺性故。名國土身如來。若不
爾者上是法界何云佛身乎 問。若依三乘
教。則法界屬法佛身屬人。故別以覺義可名
佛。以人法隔歴依正不融故。然一乘教意談
即依即正即人即法等。何必獨以覺義名佛
可云乎。若爾者圓通無礙義如何成乎 答
縱雖圓教。非以覺義名佛者。所得之名義如
何可會乎。故三寶章出體
云。若依一乘。二
種十佛既通三世間。即知用一切理事人法
等總爲佛寶體。仍皆就覺義説。若約所依。以
海印三昧爲體已上縱雖以覺義名佛。而以
此覺義融攝依正該羅生佛故。人法圓通理
事渾和。草木國土即離闇覺照。蠳蟻蚊虻
亦正覺之體。是名融三世間十佛。一宗大意
如此。何混亂彼三乘之施設乎。探玄記十六
云。若三乘教眞如之性通情開覺佛性唯局
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草木等若依圓教
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已上委如三寶章。可見

抄。混萬法即眞 決擇云。混萬化即眞者
約法也。混融萬化即一眞無障礙法界也。言
會精麁一致者約人也。會同報化之精麁歸
一法界無盡之身雲也已上
抄。若據本以適末 玉篇云。據居豫切。依
也持也
 適尸亦切之也往也。三赤
切。得也。又音滴。從也
抄。若三江之浩淼 決擇云。言三江者尚
書注壽照云。謂呉松江・錢塘江・浦陽江也。然
三江之源出自崐崘積石之山也。今云岷山
即指此也已上玉篇。淼放泥切。淼
漠大水也
問。南山戒
疏一上云。爾雅云。河出崑崙述其本也。禹貢
云。導河積石其末也已上行宗記一上云。初引
爾雅○此窮黄河之源頗得其實。二引禹貢。
即尚書中夏書第一篇。導河。謂禹王鑿山穿
地以治水也。積石即石名。孔氏注云。施功發
於積石禹謂河源
發切于此
又注云。積石在金城國名西
南乃邊國近山末是河源故云末也等文故崑
崙是黄河之源也。又釋迦方誌云。書云。積
石去崑崙丘千七百四十里已上又發揮記云。
若崑崙嵩相望。禹本記云。崐崘或云積石山
凡五萬里已上故知論黄河之源。或云崐崘。
或云積石。雖有此異説。而全非三江之源亦
非泯山。又如佛祖統記東震旦地理圖者。舍
城積石則在震旦西北泯山。即正西邊極在
翼州内也。然今決擇釋何違此等説哉 答
疏。一身多身經論異説問。今多身中可
攝圓經所説十身哉 答云云 若云攝者。凡
説十身者正顯無礙圓通之義。何云執迹之
所攝乎。若不攝者。今明一多相中。多引圓
經證之。況鈔正云。或説十身自有二義。具引
勝天王經并圓經十身。爭云不攝乎。如何
答。疏下文云。設分三十不同亦權實對説
等文抄釋云。若不知三即覺十等文可見之
抄。或説唯一如此經云 問。明品云。文殊
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入一道出生
死。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
畏亦然已上晋經明難品全同之。大疏三上
云。初二偈印其立宗。明眞心無二○法常爾
者。明因果無異法爾常規。餘顯一相略明四
一。初句法一○次句人。次句因一。後偈果
一。略擧其五。一者身一。此有二義。謂若約
所證法界爲身。則體同一。若兼能證無障礙
智爲身。即相似名一。下既別明心智。則正
當初意。然體同義異。二心一。八識心王倶
不可知故。三智慧一。四智三智二智一智無
別故。四十力一。五無畏一。此五亦略攝諸
已上抄九上云。言然體同義異者通妨。恐
有難云。既取初義體同爲一則一佛證時一
切智證。若約出觀實如所難。佛見衆生皆
已證已。今約現事故爲此通。以體就能有證
未證。千燈一室所照同空。以燈就空。空體
無二。空就燈有照未照。隨燈各取各屬本
燈。佛義亦爾已上問。今抄云。或説唯一者。
爲就一佛身上遮多身立一身爲十方三世諸
佛同一體故云唯一 答云云 若云就一佛
身上論之者。見下引證經文。諸佛相望明四
種五種之上。故知一切諸佛同一體故云唯
一也。若依之爾者。見下二身三身等開合。就
各各佛身上各各論二身等。故知今亦就各
各佛身上各各可論唯一云義。何各諸佛相
望同一體故云唯一乎。如何 問。法性宗意。
諸佛自受用身可云同一體乎 答。常同常
異可云也 問。若云同者。十方三世諸佛居
迷界之昔。既各各有情也。登覺位之今爭成
同一體乎 雖迷悟不同而各各爲有情者。
法性法爾之道理也。若登覺位時。泯亡多有
情數混成一佛體。尤不宜之處也。是以大疏
三上問明品一道
甚深云云
自性身土一向體同。自受用
者。平等無二相似名同。餘二身土亦相似名
已上抄九上云。自性身土既同所證。明
是體同。如一室之空。二自受用如千燈光同
遍室内已上又次上所引疏釋能證無礙智
相似名一云云明知非同體云事。若依之云
異者。性相二宗十別中。佛身有爲無爲別
意。法相宗定判修生功徳一切有爲故。自受
用身亦是有爲。既許有爲故。不能徹遍生佛
依正。自他凡聖各各修成故。不可云同體。然
法性宗意。修生功徳亦判一得已後同眞如
故。令同眞理凝然常也。其旨如次上所引現
相品疏抄釋。若許修生智行等同眞理無爲
凝然者。豈於凝然常住法有法有彼此不同
而論相似義乎如何 答。諸佛自受用身之同
異事。自他宗共論之。然自宗中未見定判。愚
案存兩義。且一義云常同常異可云也。於自
受用身土分別性相時。望始覺修生義邊正
屬相攝故。有彼彼有情各各修生之義。不可
云一向體同也。而共是平等無二故。亦有相
似名同之義。即約此義邊可云常異也。然望
始覺還同本覺等義。則自受用身土亦屬性
攝。以性唯一味故可有一向體同之義。豈非
常同耶。故鈔七上云。而生公説有形皆穢無
形爲淨。則唯法性爲淨。若爾自受用土豈稱
穢耶。此以冥同眞性不可説其形量大小。則
同淨攝。二攝前四爲性相者。略有二門。一
法性爲性餘三皆相。二自受用土冥眞性亦
可名性。餘二唯相已上准此思之。處處解釋
各述一邊歟。何爲相違耶是一又一義。云於
自受用身土者。諸佛相望唯有相似名同之
義。全不可有一向體同之義。大旨同次上所
成之一邊文義。但至修生功徳一得已後同
眞如故令會同眞理凝然常等難者。縱雖同
眞如而不失前佛後佛之相。彼此歴然。是名
同者。若約相似。若約所同。云眞如唯一味
故名一向體同者。此是自性身之所攝也。非
自受用門之所談歟。例如彼常樂我淨等。相
大功徳雖冥同。眞性故名性功徳。其所同性
還屬體大攝。唯取能同功徳正名相大。以彼
此相差別故。然是名同者豈不約相似乎。若
云一向體同者。是屬體大故。准此思之
問。抄引問明品云。同共一法身。今此一法身
者。體同故云一歟。相似同故云一歟 答。會
解云。今抄即約相同故云法身。力無畏等同
已上問。彼品疏抄於此一偈文設解釋時。
自性身土一向體同已上明知一法身者約體
同可云一也。何混同力無畏等亦云約相同
乎 答
抄。實功徳法故問。通釋法身實報身歟。
別釋實報歟 答。會解云。論具云。佛有二種
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實受用
倶名法身。諸功徳所依止故。諸功徳法所集
成故○今抄云。實功徳法故。唯釋實報名法
身義也已上問。自性自受用二身倶名法身
者。正見佛地論文。二身共以諸功徳法名法。
故法義無別。但以所依與集成之二義如次
爲二身之身義。故身義不同。然今抄但云實
功徳。尤可通二身。何必限實報名法身之
義耶。縱雖實言。即順實報身只是褒美之詞
故。尤可通法身也。何限實報之功徳乎。答
唯識論第十釋自性身名法身之義云。大功
徳法所依止故已上次釋自受用名法身云。三
無數劫修集無量慧資糧所起無邊眞實功徳
已上次釋他受用云。示現微妙淨功徳身。於
變化身者。未見名法身之文。准眞實功徳之
言別指實報身云事不明也 問。若爾大功
徳法與眞實功徳有何差別。如是異判哉
答。未撿之。且如行事抄下三僧像到
敬篇
云。智論
云。諸佛不以生身爲禮敬也。若見法身是供
養。如佛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
空故。爲先見佛。蓮花色尼寶階先禮。佛不
受之已上資持下三云。智論前示眞境。以佛
生身是法身所依器故。如下行縁證等文
鈔。一化身非應問。上云應即化。今何二
字別論乎 答。應同衆生隨類化現故云應。
即化。又縱雖字訓少異。而約三身門總歸一
身故云爾也。但今別論者。以僧祇劫修行萬
善所得之佛身諸根相好一一無盡故。縮此
無盡相好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同地前等
所見故云應也。然化者無而忽有之義也。化
現彼業感所感之五趣身示同二乘之同類
者。於佛果上全所無也。今以成所智所現之
皆是無而忽有之義故云爾也
鈔。前三並是化身 問。應身非化。即當
梵葉上釋迦。然香象疏釋云。其千釋迦是實
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已上何況入大乘論。
摩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以一大千界
爲所統境云云准此思之。今應身非化尤可
云實報身。既判一大千界一應身也。所統化
境彼此全同故。能化佛身何別判乎。是以淄
州大師最勝王經疏於報身有二。一地前所
見。二地上所見。今應身非化者。是地前所
見之報身也云云諸師一同之解釋也。清涼
大師何獨釋化身乎 答。金光明經所説應
身者。經自説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旨。爭
以此身屬報身乎。尤可云化身也。但於梵網
經疏等釋者。凡於摩醯首羅天示成正覺之
佛。或云報身或云化身。始終二教所説不同
也。其故者始教爲對破凡小執菩提樹下成
覺之佛是實修實證之報身故。寄界内最勝
處顯報佛成道。以凡小不知界外有淨土故。
於彼色頂建立淨土成正覺之佛名實報身
也。若終教意不爾。如章攝化分齊義云。或
有説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涅槃經云。西方
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
釋迦佛實報淨土。此約終教説。以不隨下説
故。爲顯娑婆唯是化故。是故當知色頂之身
亦非實報已上准此今云一大千界一應化身
者。即是色頂之身。以依終教意故名應身。非
是實報也 問。此義尚不明。上云地前菩薩
所見佛身依定而現者。依起信論説。信成就
發心中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
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衆
等文八種者八相也。又辨所示之義大
中。別解用大有應身有報身。説報身中云。初
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眞如法少分而
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
齊。唯依心現不離眞如已上彼疏釋可見之。
是即十解菩薩依此觀門入眞如三昧見報身
見タリ爾者今地前菩薩依定而現之應身
豈非報身哉。起信疏上釋隨染本覺智淨相
中云。即還源成淳淨圓智成於應身始覺義
已上又今抄次下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等。修因所成。即是報身等文又梁攝論
鈔。故雖有四義理全異問。文意如何
答。會解云。以光明合法報。即是眞身。實教
義也。佛地開四。理智分相不得相。即始教
義也。所以全乖異也。有本云。雖有四義。理
不乖三。此似唯釋佛地論中四身不乖三。則
失揀異光明意也。有本云。雖有四義理不
乖。此正揀異。何言不乖。故以前義爲正已上

          依會解記意科勒之
鈔或説五身下科分二
  初標指
  二然叡下廣釋二
  初叡公唯約法身以釋三
  二若以下清涼通約三身以釋
  初列名
  二詳而下斷義二
  三上皆下總結
  初正斷
  二何者下徴釋二
  初約二身是因三身是果以釋二
  二若直下約一身是因四身是果以釋
  初別釋五身二
   初約因以釋初二身
   二就其下約果以釋彼三身
  二所以下解妨通釋二
  初三果相違難
  二可擬下比擬無違答二
  初縱答
  二何者下徴釋三
  初擧劣顯勝二
   初擧凡界劣
   二如來下顯佛境勝三如釋
  二無邊故下躡成正義二
   初簡別三相三如釋
   二是爲下結歸一身
  三以有下結酬前難三
  初法
  二如冥下喩
  三所喩下合

抄。實相法身虚空法身 會解云。有本列
實相在虚空之前誤也已上即當今本也 問。
何云誤乎 次第糺正之也
抄。何者言其生 問。自下別釋五。其相如
何 答。會解云。初二是因。後三約果。一法
性生身。法性二字即能生因。身字即所生
果。即下三身也。此即涅槃生因。亦是正因。
如乳生酪故。二功徳法身。功徳是因。即縁
因亦即了因。以功徳目所行也○後三約果。
可知已上
抄。所以能極無相 問。科云。解妨通釋者。
且其妨難意如何 答。會解云。恐有難云。應
威而形豈是法身耶。故總搆三果已上意云。
虚空實相二身尤可名法身。何故變化名法
身耶
抄。可擬儀而明 問。文意如何 答。此五
身中。初二身是因。後三身是果。若權其因。
則此變化身全同彼虚空實相二身。既許虚
空實相是法身。豈變化身亦非法身耶。是比
擬虚空實相二身明變化身故云爾歟 問。
唐本云。就機而明。又科云。縱答其意如何
 答。會解云。意云。無感不形。就機而説。雖
非法身。若推其功徳之因與虚空實相。皆從
實功徳而起故皆法身也已上
抄。如眞冥室○而本之者一
抄。若直指功徳實相 會解云。若直指下
別異一義。以三功徳爲因。今直指功徳爲
果。即實功徳法故名身也。身即依聚義。實相
名法身。即依此依聚義故假名爲身。非是色
相名爲身也已上問。抄云。功徳實相者功
徳法身實相法身雙揲之歟 答。一義云。眞
實功徳法相故云功徳實相也。一義云。決擇
釋云。亦兼萬行功徳及無爲法報化三身爲
體也已上准此萬行功徳及無爲實相之二身

抄。法身三者 問。法身三者何乎 答。一
眞法界總爲法身。此法身中具體相用三大。
如次爲法報化三身也 問。下會釋餘教中
鈔云。法身約體。報身約相。化身約用已上
 即引起信證之。與今同異如何 答。彼約
修顯。今約本有。故不同也。今抄云。修成爲
報身等者。即揀此濫歟 問
抄。一約十地所得十身 決擇云。問。今
論佛身。十地因身豈相關預。答以因徹果
故。凡心尚即佛心。因身豈非佛身。或以分
同圓故。如海十徳十徳皆海。十地十身十身
皆佛故。或據三世間十身中菩薩身故已上
三釋中且初二兩釋意正符勝天王經及今圓
經等所説。故可爲正釋歟。故勝天王經云。勝
天王問菩薩。何位中得如來十種身。答。住初
地得平等身○住二地得清淨身等云云雖菩
薩因位所得十身。而此十身即是果位十身
也云事分明也。又圓經云。因於佛智有十地
云云問。此十身者。十地所證十眞如也。
此十眞如是因智所證。何云果位十身乎
答。天台玄義第十釋身子三請云。餘經無此
段勤之請。唯花嚴解脱月請金剛藏。可爲連
類。而彼因人請於因法。此請佛慧故亦不同
云云取意抄三下云。破此釋云。然此請因乃是佛
因。説分等中因果兼説亦是清淨光明門。又
云。如來大仙道智起佛境界。第十地後校量
佛徳地影像分。十山依地。十徳依海。皆明
因果相順。又有因果二分。令於因門徹見果
海。所入智地亦通果故已上意云。十地之理
智並是佛智之別徳。佛智是地智之總體也。
總別體徳並就一佛智論之。故十地之理智
即名果法。有何難乎爲言抄十三上十地品云論及
經中皆名此地智爲佛智故已上勝天王經云
菩薩十地位得如來十種身者即此意也。故
今約佛身論多少中亦引此經文。尤有其謂
歟。又十地品許説分齊明地智相中。性淨涅
槃名同相。無住處涅槃名不同相。以此二涅
槃即爲地智相。探玄記第十釋云。若是地智
因位如何得有二涅槃耶。釋此是地中所依
果分。如下文云。如因大海有十寶山於佛智
有十地等。如一一山下悉有天海。一一地内
悉有佛果已上准此可知 問。若許此十身即
佛十身者。即於佛地亦可得之者。何故探玄
記第六十行品云。二別釋十身作五門○四得
度者有四位。一或唯地上得。勝天王及法集
經十身此約三乘辨。二或唯地前得。如此所
説。三或通二得。如下離世間十身。四或非
地前非地上得。如三身十身佛等果位得故
已上既云地上得等。又云此約三乘辨。今何
專以圓經意會通之哉 答
抄。二約佛身之上自具十身 問。今指圓
經十身者。通指二種十身歟。唯指如來身上
十身歟 答。愚案云。具指二種。何偏指一
種乎 問。今抄云。二約佛身之上自具十身。
即如下明。然疏下文云。言十身者。具有二
義。一約融三世間○二就佛上自有十身等
云云比校上下文相無爭。今唯指如來身上十
身。豈通指二種十身乎 答。雖對上云一約
十地所得十身故云。二約佛身之上等。而此
佛身之言廣該解境行境二種十身。以共是
佛身故。豈偏指行境一種乎 問。今明執迹
之由中。廣列一身多身。其多身中有二三四
五乃至十身。並是就如來身上所開合也。何
混指融三世間十身哉。如何 答
抄。亦不分身不分別 問 今經意明分身
諸佛歟 答。此事有論義可見之。但今云不
分身也 問。若非分身者。何故上引文云應物
分形滿世間。又唐經第五云。故能分身遍十
身方哉。答。眞身是全用之體。應身是即體
之用也。眞身普遍法界。若機感時眞身全
現。是名應身。故抄下文云。一身圓滿即是
眞身。皆全現故即是應身已上又用周無礙
之處引大疏一下抄五下。可見之。但分形等
者。隨機麁細多處全現故云分形。又云分
身也。而非分折散布故云不分身也。抄五下
云。若大若小皆圓滿故非分。遍者非是分折
散布云遍已上分折散布者。如法相宗。以利
他各別親種生。受用變化各別應用。是名分
遍思之可知。次下抄釋全現等義。唯思應

疏。眞應相融 問。眞應相融義者。局圓教
不共之玄旨歟。爲當通終教等歟 答。下明
十種無礙中。會解記眞應無礙門。抄文云。鈔
中吾今此身引他經證成。應即法義。第五經
下皆引當經。即從法起應義也。當因散義亦
通實教。但此同中眞身即是十身舍那故異
餘也已上意云。此同中以理智不二爲眞身。
而此眞身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故。別中
説即得十三量等身。即是十身舍那故異餘
也。如上疏抄自釋應知
疏。一多無礙 問。今一多者。偏就應身論
之歟 答。當處抄或云。如來於一成正覺身
普現一切等。或云。一身圓滿即是眞身等。其
餘釋義不一。准委可見之。又下圓通無量
中。抄釋即多具有二義。可見之 問。唯就
一佛身論一多歟。廣合論餘佛兼明之歟
答。見上所引文。並約一佛。何況今明教主
舍那一身多身無礙之義何今論餘佛哉
問。此義不爾。疏上文云。一身多身經論異
抄所引經論中。或云。十方諸如來同共
一法身等。或云。諸佛眞身本無二等。此等
正是合論餘佛以明一身義。又釋下疏云身
不分異亦一故中。引出現品云。如來於一成
正覺身等文既云普現一切衆生數等身。豈非
如彼十三量等身兼通他衆生等身以明非一
之義哉 答
疏。即盧舍那是釋迦故抄釋云。通前約名
爲難 問。今云。舍那是釋迦者。就一身
之上只是眼目之異名歟。爲當如眞應二身。
約教相有異。而約理性時。融即今舍那釋迦
二名。亦約教相如次是眞應二身之名。而約
理性故融即之歟 答。行願記第三云。梵語
毗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此就新梵語翻
也。若准舊梵語翻。毘盧舍那此云遍一切處。
寂屬法身。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屬報身。若
准梵文但新舊別非分法報之異故。舊譯花
嚴總名盧舍那。唐譯經中皆曰毘盧舍那。即
三身十身通名毘盧舍那。今此中用即法報
通稱。此最爲正。況此宗中法報無異同。是
一深不同。諸教有爲無爲別又據此大經及
一字順輪五經釋迦毘盧及一切義成等。皆
是異名。故知三身更無別稱。但是古徳義説
也。言光明遍照者。謂常寂光遍一切法如鏡
之明像之皆遍已上古徳者天台等也。如下
引文句。可見之 問。三身十身通名毘盧者。
遍爲圓教之玄旨歟。爲當餘教通談之義歟

鈔。餘教遮那是眞 問。餘教者對今經以
通指諸餘經歟。爲當五教相望。則對圓教以
指前四教歟。又對今賢首意以指天台法相
等諸宗歟 答。對今經以指餘經云餘教也。
抄釋分明也。法花文句第九 壽量品 法身如來
名毘盧舍那。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
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此翻
度沃焦○梵網經結成花嚴教。花台爲本花
葉爲末。別爲一縁作如是説。而本末不得相
離。像法決疑經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爲
毘盧遮那或爲盧舍那。蓋是前縁異見非佛
三也。普賢觀經結成法花文云。釋迦牟尼名
毘盧遮那。乃是異名非別體也已上疏記第
九云。次翻名中具三身也。近代翻經法報不
分三二莫辨。自古經論許有三身。若言毘盧
與舍那不別。則法身即是報身。若即是者。一
切衆生無不圓滿。若法身有説。衆生亦然。若
果滿方説滿。從報立。若言不離三身倶然。何
獨法報。生佛無二。豈准三身。故存三身法
定不説。報通二義。應化定説。若其相即。倶
説倶不説○沃焦者。花嚴經名號品中及十
住婆沙中所列○前二身名一切常定故。應
身名十方。各有不可説佛刹微塵名號。故彼
品中新經云。釋迦如來亦名毘盧遮那。舊經
云亦名盧舍那意明應身異名。故總彼二經
三名具足其體本一。但新經意以毘盧爲舍
那。舊經直擧他受用報義復何失○梵網經等
三結經者。以義大旨與三經同而義意撮要。
若花嚴中十方台葉互爲主伴。此梵網經唯
一台葉。故天台戒疏判云。花台花葉。本迹
也。殊所以花台花葉本迹定者。彼經雖別道
理恒同。所結既同。能結豈別。像法決疑意亦
同於所縁故也。普賢觀准上可知私檢像
法決經全如所引。更可尋之
抄。對前約處爲難疏二上云。竪通四土
横該法界。横竪相融故。一塵一刹皆廣大
嚴淨已上抄六上云。疏竪通四土等者。並如
世界成就品。略言竪者。即於一處有四土故。
以法性之土爲三土體故。本遍常自受用土
量周法界。一如法性他受用土及變化土不
離上二。猶如物影不離空及日光。而他受用
與變化土隨心異見。亦如兩鏡示相渉入。故
一塵中則有四土。横遍法界。即十方一切差
別。國土横竪相融者。以竪融横則一塵之中
有十方國土。以横融竪則一塵四土常遍十
已上問。既云一塵四土。今何此處唯約
應哉。既云四土常遍十方。今何他處唯約眞
哉 答。約眞約字細思可知
鈔。故經云佛身充滿唐經第六現相品
文也
問。如此文者。普現一切衆生前等即是應又
即他處云云然如上所釋者。以約應故在此
云云豈非立義引證致相違哉 答。引文可示
以水銀和眞金等之譬釋三身相即。思之。唐
經第五世主妙
嚴品
云。眞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
明淨法身。智慧寂靜身無量。普應十方而演
已上大疏二上云。初句所證性淨法身○
次句出纒法身也○後半體用無礙身。由出
纒故應用無方。約理即是體用無礙。約用
則止觀雙運。故得果而寂照爲身。即用之體
故智。體用既無不在。佛身何有量耶。故能
普應十方。此向正顯化用。故經云。水銀和
眞金能塗諸色像。智慧與法身處處應現往。
即斯義也已上抄六上云。疏經云。水銀○色
像等者。金如法身銀如般若以般若照機眞
身隨感故。天台智者亦用此義以釋法花壽
量應用已上法花玄義第五天台云。法界性
論云。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徳和法身
處處應現往。若此三身不縱不横。妙決了三
身入法身妙。歴七位妙已上釋籤第六釋之。
要者尋之
抄。而是一身全現故非多矣問。次上抄
云。以一身全現故非一非多也已上決擇釋
云。一身非多也。全現非一也。此言全現者。
處處現故已上准此今亦可云非一非多。何
但云非多乎。況今文喩説中既云普現故非
一等。何法説中但云非多哉。如何 答。上云
決是多身即是遮一之義。故下云一身全現
者。以一身遮多也
抄。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 問。今案。
又字爲與上別義爲當如何 答。一義云。上
表詮。即一即多義。今遮詮。非一非多義也。一
義云。上以全現故云非多者。即多顯非多。今
以一月故云非多者。多外立非多義歟。思之」
抄。明有同時同處見疏三上總有十義。
次第與今不同也。今同時同處見者。彼當第
八也。抄八上釋十義。並寄五台山求見文殊
以明其相。故抄云。八或同時同處見亦約多
人。同在中台同於中時見菩薩亦通同異。且
約同説已上意云。能見約多人。所見通同異。
謂多人同見菩薩。是名同也。若有一人見菩
薩。有一人見師子等。是名異也爲言次云異
時異處見者。抄云。時則朝暮不同。處則五
台別。而能見亦通一人多人。謂或一人朝於
中台見菩薩。暮於北台見菩薩。異人可知○
其所見境亦通同異已上次云同時異處見者。
彼當第五也。抄云。亦約多人。同於晨旦一
於東台見。所見之境或同或異已上次異時
同見者。彼當第六也。抄云。同於中台朝見
暮亦見。而能見亦通一人多人。所見亦通一
境異境。但取處同時異耳已上次同異時處
一人頓見者。此含二類故疏三上云。九或一
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十或一人
於同異倶時處見一切人所見。以是普眼機
已上抄云。言同異交互時處者。謂同時異
處異時同處名交互時處。然同時異處即是
第五。而要是多人。異時同處即是第六。通
一人多人。今唯一人頓見前故○十或一人
所見者。謂同時同處異時異處名同異倶
時處。既是一人時該多時處。見通諸境。故
是普眼機也已上唯此今通指此九十二類名
同異時處。即一人頓也。然今云等者。彼十義
中第一云多機異處各感見一。第二云同處
各見等。即指此等也
抄。一身圓滿即是眞身問。探玄云。丈六
遍於十方等文
如上引
大疏八下全同之。是專明
丈六應身周遍圓滿之旨。今何云一身圓滿
即是眞身哉。又彼云。法報不分。即權恒實
等。故知圓滿及全現並可通法報權實。今何
頻分眞應哉。若別判眞應者。是即今相門之
所談。全非無礙門之玄旨乎。如何 答
疏。一切不能思故決擇云。問。下抄明
見佛通局叙此宗云。不論凡聖通見十身。又
云。非唯見丈六化質亦徹見法界身雲。今此
不見。豈不相違 答。此約盡窮佛徳云不
見。彼約分覩佛身云見。又云。此約偏根云
不見。彼約圓根云見○又此約拂迹云不見。
彼約寄跡云見。又此約自利功徳證道境界
云不見。彼約利他業用教道約上加於下承
佛神力云見已上下抄者二下也。又云者
抄。兼對約人爲難問。疏但云一切菩薩
不能思。何以此義對約人爲難哉 答。前徴
難中以人天同見即難云可非眞身。以大菩
薩見即難云可非應身。故今明唯佛境界故
通遮前人天菩薩之二見以破難者之執見故
云爾也。抄次下結釋云。既云菩薩不思明唯
佛境已上
問。若如此文句所引像法決疑經者。釋迦毘
盧舍那及盧舍那三名各別擧之。經文分明
也。何故願記偏判古徳説哉 答。彼經全無
誠文。乃是天台加義意引成。今引全文自可
知之。像法決疑經云。佛在跋提河邊沙羅雙
樹間度須跋陀羅竟。諸大菩薩聲聞弟子○
一切衆微然不敢。爾時世尊告諸大衆。大般
涅槃已度説竟○善男子。今日座中無央數
衆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般涅槃。或見如來
住世一劫。或見如來住無量劫。或見如來
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
座蓮花世界海爲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説心地
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虚空無有分別無相無
礙遍周法界。或見此處沙羅林地悉是土地
等文私云。本經正文如是。然則經但云或見
法身同於虚空等。而指此文云或見釋迦爲
毘盧遮那。又經正云或見報身座蓮花藏等。
而指此文云或爲盧舍那。故知經但云法身
報身。智者以自意別立毘盧遮那等名也。豈
非彼師之義説哉
疏。一身圓滿皆全現故探玄記第十五
云。佛不思議品○三辨定。此文者○一切約
佛自徳圓融無礙不可説也。二就機出現。復
有二門。一分相門。謂化身爲化地前現染
土等。報身爲化地上現於淨土。此約三乘差
別機現二無礙門。謂報化不分即權恒實。如
樹王下現十佛身丈六遍於十方八相該於法
界。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不礙限量。是則限
無限無礙。此約一乘圓機説。今抄及意至下
可記之


演義鈔二十纂釋第二

  第四開章解釋
疏。玄十身者自有二義 孔目章第二第十
迴向
生成佛徳
差別義章
云。若一乘義。所有功徳不離二種
十佛。一行境十佛。謂無著等。如離世間品
説。二解境十佛。謂第八地三世間中佛身衆
生身等。具如彼説已上二種佛名解境行境
者。出自此師。今釋當世學侶用此二名擧別
召之
抄。明前十身各有十相 問。正見經文。唯
國土身如來身有十相。其餘衆生身法身但
有五相。業報聲聞獨覺菩薩之四身並但云
假名差別。而不明別相。智身有十一相。虚
空身有六相今何混云各有十相乎 答。實
如來難。而大疏通此伏疑云。然其類例應
各有具十。文或闕略。且從顯説已上 問。文
或闕略者。爲金剛藏所説本自闕略。爲結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