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傳記 (No. 2073_ 法藏集 ) in Vol. 51

[First] [Prev]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抑此料紙者去文永三年之暦暮九月之候。
後嵯峨天皇所降賜也。不慮之朝恩。面目頓
餘身之間。漸漸取出之。以寫如此要書。以資
前院之御菩提。以祈法皇之御得脱。冥衆必
垂哀愍。所願畢得成就矣



華嚴經傳記卷第二
  京兆崇福寺僧沙門法藏集
  講解第六上
  東晋南林釋法業
宋京師中興寺求那跋陀羅
魏中天竺勒那摩提
魏北臺釋智炬
齊鄴下大覺寺釋慧光
齊鄴下大覺寺釋僧範
齊治州釋曇衍
隋相州演空寺釋靈裕
隋西京空觀寺釋慧藏
隋西京大禪定寺釋靈幹
釋法業未詳其氏族。幼而有超方之韻。脱屣
塵表。少年出家。風格秀整。學無常師。博洽覃
思。時輩所推也。雖遍閲群部。毎以爲。照極探
微。快然未足。後遇天竺沙門佛度跋陀羅。乃
請譯華嚴。親從筆受。籌諮義理。無替晨夕。經
數歳。廓焉有所悟。因顧其友人曰。聖教司南。
於是乎在。既躬受梵文。又陶冶精至。推宗扣
問。日有其倫。遂敷弘幽旨。欝爲宗匠。沙門曇
斌等數百人。伏膺北面。欽承雅訓。大教濫觴
業之始也。以希聲初啓。未遑曲盡。但標擧大
致而已。撰旨歸兩卷。見行於世。後不知所終。
先賢略其清範。悲矣
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徳賢。中天竺人。以大乘
學故。世號摩訶衍。本婆羅門種。初學五明諸
論。天文書&T033357;醫方呪術。靡不該博。後遇見阿
毘曇雜心。尋讀驚悟。深崇佛法焉則投簪落
飾。專精志學。及受具戒。博通三藏。須之辭
小乘師。進學大乘師。大乘師試令探取經匣。
即得華嚴。師喜而歎曰。汝於大乘有重縁矣。
於是讀誦講宣。莫能酬抗。進受菩薩戒法。既
而有縁東方。乃隨舶泛海。中途遇難。遂力念
十方佛。稱觀世音。一舶蒙濟。其誠感如此。元
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車朗表聞。宋太祖遣
信。迎接既至京。勅名僧慧嚴慧觀。於新亭
郊勞。見其神情朗徹。莫不虔仰。雖因譯交
言。而欣若傾蓋。初住祇洹寺。俄而太祖延請。
深加崇重。琅耶顏延之通才碩學。束帶造門。
於是京師遠近。冠蓋相望。大將軍彭城王義
康丞相南譙王義宣。竝師事焉。須之衆僧共
請出經。於祇洹寺東安寺丹陽郡等諸處。集
義學沙門七百餘人。前後所出凡百餘卷。譙
王欲請講華嚴經。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
懷愧歎。則旦夕禮懺。請觀世音。乞求冥應。遂
夢有人。白服持劍。&T016254;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
故憂耶。跋陀具以事對答曰。無所多憂。即以
劍易首。更安新頭。語令迴轉曰。得無痛耶。答
曰。不痛。豁然便覺。心神喜悦。則備領宋言。
於是遠近道俗。服其精感。請令就講。遂講華
嚴。數十餘遍。元嘉末。譙王屡有怖怪夢。跋陀
答曰。京師將有搰亂。未及一年。元凶搆逆。
至若丞相陰謀。預陳三諫之略。世祖遙望。懸
知一怪之言。策杖江中。神童忽至。焚香樓下。
山鬼自移登御座。而齊尊。居釣臺而拯物。若
斯感徳。未暇詳擧。而自幼已來。恒執香爐。未
甞輟手。毎食輟分施飛鳥。鳥或馴之。集手
而食。到太始四年正月。覺體不悆。便與太宗
及公卿等告別。臨終之日。延佇而望云。見天
華聖像。隅中遂卒。春秋七十有五。太宗深
加痛惜慰贈甚厚。公卿會葬。勞哀備焉
勒那摩提。魏云寶意。中天竺人也。博贍之富。
理事兼通。誦一億偈。偈有三十二字。尤明禪
法。意在遊化。以正始五年。始屆洛邑。譯十地
等論二十四卷。初意神理標異。慧悟絶倫。領
牒魏詞。遍盡隅奧。帝毎令講華嚴經。披釋開
悟。精義毎發。一日正處高座。忽有持笏執名
者。形如太宮云。天帝命來請法師。講華嚴
經。意曰。今此法席。尚未停輟。待訖經文。當
從來命。雖然法事所資。獨不能建。都講燒香。
維那梵唄。咸亦須之。可請今定。使者則如所
言。講席諸僧咸悉同見。既而法事將了。又見
前使者云。奉天帝命故來下迎。意乃含笑。熙
怡告衆。辭訣奄然。卒於法座。都講等僧亦同
時殞。魏境聞見。無不嗟異之
釋智炬。姓劉氏。少事神僧曇無最。器局融明。
學藝優博。先讀華嚴經數十遍。至於義旨。轉
加昏瞙。常懷怏怏。曉夕増其懇到。遂夢。普
賢菩薩。乘白象放光明。來語曰。汝逐我向南
方。當與汝藥。令汝深解。忽覺向同意説之。而
恨不問南方處所。同意者曰。聖指南方。但當
依命。何憂其不至乎。遂束裝遄邁。行三日。見
一清池中有昌蒲。莖葉殊偉。意悦而掘之。其
根盤薄數尺。劣同車轂。炬中心豁然以爲。聖
授服之。數日聰悟倍常。昔年疑滯。一朝通朗。
而超超入神之趣。特出於先賢矣。遂周流講
説五十餘遍。有疏十卷。年七十終於北臺
釋慧光。姓揚氏。定州盧人也。年十三隨父入
洛。四月八日往佛陀所。從受三歸。陀異其眼
光外射如焔。深惟必有奇操也。苦邀留之。且
令誦經。光執卷覽文。曾若昔習。傍通奧義。備
盡微旨。至夏末度而出家。所習經誥。便爲人
説。詞既清靡。理亦高暢。時人號之聖沙彌也。
然所獲利養。轉以惠人。讃毀之來。聲色無
誤。衆中益器其遠度也。陀曰。此沙彌非
常人。若受大戒。宜先聽律。律是慧基。非智不
發。由是多習律行。及進受具足。博聽奉行。四
夏將登。講僧祇律。方事紙筆。綴述所聞。兼以
意量。參互銷釋。陀以他日。密覩其文。乃呼而
告曰。吾之度子。望傳聖果。何乃區區。方事世
語乎。可爲高明法師。道務非子分也。會佛陀
勒那初譯十地。光乃命章開釋。獨最其功。又
四分一部。亦其草創。後更聽華嚴。深悟精致。
研微積慮。亟渉炎涼。既而探蹟索隱。妙盡隅
奧。乃當元匠。恒親講授。光以爲。正教之本莫
過斯典凡有敷揚。備申恭肅。毎講必中表潔
淨。至於聽衆亦同之。履&MT10782;竝脱之階外。各嚴
香華。顒顒合掌。敬法之勤。千歳罕儔矣。有疏
四卷。立頓漸圓三教。以判群典。以華嚴爲圓
教。自其始也。若涅槃維摩十地地持。竝疏其
奧旨。爲時所尚。司徒高教曹僕射高隆之。
及朝臣司馬令孤子儒等。齊代名賢。重之如
聖。甞遇亢旱。以聞光。乃就嵩岳池邊燒香請
雨。尋則流霔原濕利之。其感致幽現爲若此
也。初在京任國僧都。俄轉爲國統。將終前日。
乘車向曹。行出寺門。屋脊自裂。既坐判事。塊
落筆前。尋視無從。知乃終相。因斯乖悆四旬
有餘。奄化於鄴城大覺寺。春秋七十矣。常願
生佛境。而不定方隅。及氣將欲絶。大見天宮
來下。遂乃投誠安養。溘從斯卒。所著。玄宗
論。大乘義律。仁王七誡。及僧制十八條。竝文
旨清肅。見重當世
釋僧範。姓李氏。平郷人也。幼曾遊學群書。年
二十三。備通流略。至於七耀九章天文筮術。
竝無與抗衡。從學者千餘人。而年華色美。都
無伉儷之心。思附法門。燒指而充供養。年二
十九。聞講涅槃。輒試一聽。乃知佛經祕極也。
遂投鄴城僧。始而出家。初學涅槃。願盡其致。
後向洛下從獻公。聽法華華嚴。又就沙門慧
光。更採新致。久之乃出遊開化。利安齊魏。毎
法莚一擧。聽衆千餘。膠州刺史杜弼。於鄴
現義寺。請範冬講。至華嚴六地。忽有一
雁飛下。從浮圖東順行入堂。正對高座。伏而
聽法。講散徐出。還順塔西。爾乃翔逝。又於此
寺夏講。雀來在座西南伏聽。終於九旬。又曾
處濟州。亦有一鴨。飛來入聽訖講便去。斯
諸祥感衆矣。自非道洽冥府。何能與此。
正講華嚴。輒有一僧加毀。當夜有神。特致
鞭楚。死而復蘇。因是見聞者。皆深敬。異甞宿
他寺。正逢布薩。有僧昇座。將欲竪義。乃曰。
竪論法相。深會聖言。何勞説戒。僧常聞耳。忽
見一神形高丈餘。貌甚雄峻。來到座前。問竪
義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薩日。神則以手
搨之。曳于座下。委頓垂死。次問上座。搨曳
同前。由是自勵。至終僧事私縁。竟無説欲。乃
至疾重。輿而就僧。將終之日。延象入房。下床
跪悔。唯陳宿觸而已。時當正午。遺誡而卒於
鄴下東大覺寺。時春秋八十。即天保六年三
月二日也。初範背儒入釋。崇信日増。寂想空
門。永扗先習。言不及利。容無喜怒。毎留意華
嚴。爲來報之業。夜禮千佛。爲一世常資。末歳
年事既隆。身力不齊。猶依六時。叩頭枕上。
自有英達。罕能方駕。焉著華嚴疏五卷。十地
地持維摩勝鬘。各有疏記
釋曇衍。姓夏候氏。南兗州人。初生而有牙齒
具焉。七歳從學。聰敏超絶。十八擧秀才。
聽光公法席。即禀歸戒。年二十三。投光出家。
光即爲受戒。聽渉無暇。乃損食息。然於藏旨
有疑。諮詢碩學。皆反啓其志莫之能通。遂開
拓寰宇。造華嚴經疏七卷。講事相仍毘賛玄
理。聲辨雄亮。言會時機。自齊鄭燕趙。皆履法
化。常隨義學千僧有餘。出家居士。近於五百。
光終之後。華嚴大教。於茲再盛也。趙郡
高元海。膠州刺史杜弼。竝齊朝懿戚重臣。留
情敬奉。僕射祖孝徴。奏爲國都。緝諧道政。不
墜玄網。以開皇元年三月十八日。忽告侍
人。無常至矣。便誦念彌勒佛。聲氣倶盡。於時
正中。旁僧同觀顏色怡悦。時年七十有九。衍
毎財之所拯。貧病爲初。法之所被。如行先授。
但見經像。必奉禮迎送。道遇貧陋。必悲憐垂
泣。又恒樂聽戒往來兩闕。辛醒臭物。曾不目
臨。下氣逼流。身出戸外。以清淨僧房不爲熏
教故也。未終之前。有夢見衍。朱衣螺髮。
垂於背。二童侍之昇空。而西北高逝。尋爾便
終。時共以爲。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所求第三
十二善知識。婆沙婆陀夜天之状也
釋靈&MT10778;。俗姓趙氏。鉅鹿曲陽人也。年在童幼。
毎見形像沙門。則知迴向。聞屠殺聲相。愴然
改容。六歳便隨母受戒。父強止之。誓心無毀。
年七歳啓父出家。父以愛念。未之許也。&MT10778;
歎曰。不得七歳出家。一生壞矣。遂從師教訓。
學業日新。十五丁父憂。苫塊毀瘠。杖而能起。
服闋默往趙郡應覺寺。投寶禪師。求出家焉。
寶觀其神彩。乃辭曰。吾爲汝縁。吾非汝師。可
往勝處也。遂赴定州。而受具足。則誦四分僧
祇二戒。自寫其文。八日之中書誦竝了。後南
障隆。於隱公所。遍學四分。又依憑公。獨
聽十地。晨夕幽撿。發奇剖新。者咸共推之涅
槃地論。皆博尋舊解。穿鑿新異。唯大集般若
出自生知。雜心成實。皆窮巣穴。夏居十二。鄴
京創講。名節既著。言令若新。預聽歸依。遂號
&MT10778;菩薩也。皆從受戒。三聚大法自此廣焉。
至於華嚴一部。彌深留心。研鏡旨趣。時稱令
家。會齊后染患。願聞斯典。照玄諸統擧&MT10778;
當之。時有雄雞一頭。常隨衆聽。逮于講散。乃
大鳴高飛。西南樹上。經夜而終。俄而疾遂有
瘳。斯亦感通之明應也。内宮由是。施袈裟三
百領。&MT10778;受而散之。齊安東王樓叡。致敬諸僧。
次至&MT10778;前。不覺怖而流汗。退問知其異度。即
奉爲戒師。寶山一寺。&MT10778;之經始。叡爲施主。傾
撤金具。其潜徳感人。又此類也。周氏滅齊。二
教淪沒。乃潜形世壤。衣以暫衰三升之布。
頭絰麻帶。如喪考妣。誓得佛法更始方襲舊
儀。引同俗二十餘人。居於聚落。夜談正理。晝
讀俗書。大隋運興。載昌釋教。&MT10778;徳光先彦。即
預搜揚。帝下詔曰。敬問相州大慈寺靈&MT10778;
師。朕遵崇三寶。歸向情深。願闡揚大乘。護持
正法。法師梵行精厚。理義淵遠。弘通聖教。開
導聾瞽。道俗欽仰。思作福田。京師天下具瞻。
四方輻湊。故遠召法師。共營功徳業。宜知朕
意早入京也。法師乃歩入長安時。年七十有
四。勅遣勞待。令住興善。仍詔所司。盛集僧望。
評立國統。衆議咸屬。莫有異詞。&MT10778;乃固讓。確
乎不拔。遂抗表請還。帝即聽許。僕射高頴等。
又表請留。帝則下勅令宜住此。&MT10778;曰。一國
之主。義無二言。今復重留。情所未可。因告門
人曰。王臣親附久有誓言。進則侮人輕法。退
則不無遙敬。故吾斟□向背耳。尋復三勅固
邀裕較執如上。帝語蘇威曰。朕知&MT10778;師剛正。
是自在人。誠不可屈節。乃勅左僕射高頴。右
僕射蘇威等諸公。詣寺宣旨。代大帝受戒悔
罪。并送綾錦衣服絹三百段。助營山寺。御自
注額。可號露泉寺。既至本郷。勅問重沓。後
聞鄴下唱言。自知別世。乃示誨善惡。勵諸門
人。授筆制哀速終悲永殞詩二首。至于三更。
忽覺異香滿室。内外驚之。靜慮口縁念佛。相
繼達于明相。奄終于演空寺焉。春秋八十有
八。即大業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哀動山世。
即殯於寶山靈泉寺側。起塔崇焉。初&MT10778;清貞
潔己。正氣雲霄。高山景行。動成摸揩。甞母病
綿篤。追赴已終。中路即還。其割愛弘道如是。
甞向一處。敷演將半。忽見講主仍畜韭園。&MT10778;
曰。弘法之始。爲遣過源。惡業未傾。清道焉
在。此講不可再也。宜即散。之便執錫持衣。徑
辭而出。講主曰。法師但講。此業易異除耳。
便即借請村人犁具。一時耕殺四十畝韭。斯
可謂。如聞而行。或大徳同集。間以言謔。
&MT10778;之臨席。無不肅然自持諠鬧欣靜。所以下
座尼衆。莫敢面參。而性剛威爽。服章麁弊。
貴達之與斯下。承對一焉。去來自彼。曾無
迎送。故鄴下諺曰。衍法師。伏道不伏俗。&MT10778;
師。道俗倶伏。誠其應對無思。發言成論故也。
自前後行施。悲敬兼之。袈裟爲惠。出過千領。
病苦所及。醫療繁多。但得厚味。先命奉僧。身
預倫伍。片無貯納。講授之際。正面西方。凡所
涕唾。一生無棄。身無擇行。口無擇言。人畜訓
誨。絶於呵捶。乃至責問童稚。誡約門人。皆自
述己名。號彼仁者。苦辭切斷。無不涙流。若言
行有違。即不同止。非律所許。寺法不停。女人
尼衆。誓不授戒。及所住房。不令登踐。斯勵格
後代之弘略也。沙彌受具。和上徳難。故盡報
不行。自餘師證。至時臨衆。若授以三聚。則七
衆備傳故。使弘法之時方聽女衆入寺。竝後
入先出。直往無留。致有法席清嚴響傳宇内
者供給不預沙彌。身服清修。不御綾綺。垂
裙則踝上四指。衫袖則僅與肘齊。祇支極長
至脛而已。誤見衣制過度。則處衆割之。故方
裙正背。大氈被褥皮革。上色錢寶物等。竝不
入房。祇支五條。由來以布。縱有繒帛。終以惠
人。餘則敗納而已。自年三十。即在著述。造
華嚴疏及旨歸合九卷。自餘内外章疏傳記
等總百餘卷。現行於代。然東夏法流。化儀異
等。至於立教施行取信千載者。&MT10778;其一焉
釋慧藏。姓郝氏。趙國平棘人。十一出家。未登
具戒。則講涅槃。後聽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
博見之擧。罕不伏焉。年踰不惑。乃潜千鵲
山。枕石漱流。澄心玄奧。毎研味群典。而以華
嚴爲本。雖洞盡幽微。而謙虚自退。仰詫聖助。
希示是非。登時夜降靈感。空中有聲。言是是。
既聞斯告。因撰義疏。躬自傳揚。往預學流。
普皆飡攝。齊主武成降書。邀請於大極殿。
開闡此經。法侶雲繁。士族咸集。時共榮之。爲
大觀盛也。自爾專弘此部。傳習彌布。屬周毀
經道。剗迹人間。迻息煙霞。保護玄納。隋初
開法則預出家。文帝曩敬徳音。遠遣徴請。
蒲輪既降。謁帝承明。遂陳玄奧。允副天旨。則
六大徳之一也。有勅。加之殊禮。故二紀之内。
四時不墜焉。以大業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遘疾卒于空觀寺。春秋八十有四。臨終屬使
露骸。弟子奉遵遺訣。陳屍林麓。掩骸修塔。
樹于終南至相寺之前峯焉
釋靈幹。姓李氏。金城狄道人。祖相封於上黨。
遂隨封而遷焉。年十歳志樂聞法。情欣背俗。
親弗違之。十四投鄴京大莊嚴寺衍法師爲
弟子。晝夜遵奉。無怠寸陰。而毎入講堂。想處
天宮無異也。十八覆講華嚴十地。初開宗本。
僉共美之。周武滅法。居家奉戒。隋開佛日。則
當高選。幹毎講此經。亟延涼燠。四方進結。塵
接相望。開皇七年。勅令住興善寺。爲譯經
義沙門。至十七年。遇疾悶絶。唯心不冷。未敢
藏殯。後醒云。我往兜率天。見休遠二法師。竝
坐華臺。光暉絶世。謂幹曰。汝與我諸弟子。後
皆生此矣。因爾覺悟。重増故業。端然觀行。絶
交人物。及大業三年。置大禪定。有勅擢爲道
場上座。僧徒一盛。匡救有功。至八年正月卒
於寺。春秋七十有八。乃火葬於終南之陰。初
幹志奉華嚴。常依經本。作蓮華藏世界海觀
及彌勒天宮觀。至于疾甚。目精上視。不與人
對。久乃如常。沙門童眞問疾在側。幹謂眞曰。
向見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宮。而天樂非久。
終墜輪迴。蓮華藏是所圖也。不久氣絶。須臾
復通。眞問。何所見耶。幹曰。見大水遍滿。華
如車輪。幹坐其上。所願足矣。尋爾便卒
華嚴經傳記卷第二
  文永十二年
正月中旬之候。爲聽聞五教
章三十講。暫栖息栂尾高山寺之處。自彼
寺住侶惠日房辨清之手。借得華嚴傳五
卷。點本之間。喜悦銘肝之餘。下向南都之
後。誂能書之輩令書寫。此傳之内。當卷者。
誂中川本淨房阿闍梨良立。表裏同所令
書寫之也
春日山麓四恩院院主如圓房朝海令付假
名并指姓畢。此假名姓裏書者。土御門大
納言入道顯定
之所記録也。即以彼禪門
自筆之點本寫之。可爲無雙之證本也而

建治元年
五月二十八日
於東大寺尊
勝院新彌勒堂。令寫本等奉讀之畢。前權
僧正宗性。聽衆。良曉得業。談義之後。即於
當院家新學問所。爲後覽記之。右筆華嚴
宗末葉桑門侶宗性。年齡七十四。夏&T038558;
十二
抑此料紙者。去文永三年之暦暮秋九月
之候。後嵯峨天皇所降賜也。不慮之朝恩。
面目頓餘身之間。漸漸取出之。以寫如此
之要書耳



華嚴經傳記卷第三
  京兆崇福寺僧沙門法藏集
  講解下
  唐并州武徳寺釋慧覺
唐越州靜林寺釋法敏
唐襄州神足寺釋慧眺
唐蒲州普齊寺釋道英
唐襄州寒陵寺釋道昂
唐京師大慈恩寺釋靈辨
唐終南山至相寺釋智儼
釋慧覺。姓范氏。齊人也。達量通鑒。罕附其
倫。而儀形秀峙。長七尺餘。眉目峯映。衣服
鮮潔。容止温弘。鏘鏘然也。凡行路士子。莫不
迎睇目送焉。雖博學群經。多以華嚴爲首。被
請高陽。久當講匠。聽衆千餘。堂宇充溢。而來
者不絶。遂停法肆。爰有施主。即爲造千人講
堂。締搆斯須不月便訖。登法座引衆充滿。時
訝其法會之盛也。著華嚴十地維摩等疏。至
武徳三年。覺少有心痛。告門人曰。吾其去矣。
乃出身資。爲僧設食。與衆取訣。於是通夜。正
念明相。纔動奄然從化。春秋九十
釋法敏。姓孫氏。丹陽人。八歳出家。事英禪
師。爲弟子入茅山。聽明法師三論。又聽高麗
實講大乘經論。躬爲南座。結軫三周。貞觀
元年。出還丹陽。講華嚴涅槃。二年越州田都
督。追還一音寺。相續法輪。于時四方義學沙
門八百餘人。當境僧千二百人。尼衆三百。士
俗之集。不可復記。時爲法慶之嘉會也。至十
九年會稽士俗。請住靜林寺。講華嚴經。至六
月末正講。有蛇懸半身。在敏頂上長七尺許。
作黄金色。吐五色光。終講方隱。至夏訖還一
音寺。夜有赤衣二人。禮敏曰。法師講四部大
經。功徳難量。須往他方教化。故從東方來迎
法師。弟子數十人同見。至八月十七日卒。爾
前三日三夜。無故闇冥。恰至將逝。忽放大光。
夜明如日。異香不滅。莫不怪歎。道俗莊嚴。送
於隆安之山焉。造華嚴疏七卷
釋慧眺。姓莊氏。少出家以小乘爲業。馳譽江
漢。承象王哲公在龍泉講三論。心生不忍曰。
三論明空。講者著空。言訖舌出三尺。鼻眼兩
耳竝皆流血。七日不語。有伏法師。聞之曰。汝
大癡也。一言毀經。罪過五逆。可信大乘方得
免耳。乃令懺悔。舌還故入。便擧往哲所。唯
聽大乘。哲之云。亡爲建七處八會方廣齊。百
日既滿。即往香山神足寺。足不踰閫。常習大
乘。四時毎講華嚴經。用陳懺謝。貞觀十一年
四月。在松林坐禪。見有三人形服都雅。請受
菩薩戒。受訖白曰。禪師大利根。若不改心信
大乘者。千佛出世。猶在地獄。房此重厲。涕血
交流。大哭還寺。在講者房前。宛轉嗚咽不得
能言。以水灑醒。乃更大哭。繞佛懺悔。用此爲
常。又懃化士俗。造華嚴大品等各一百部。
至十三年三月。佛前禮懺。安然坐化。因此而
終。春秋八十餘矣。終後七日。林樹白色。過
此方復焉。斯亦知過能改。誠可嘉也。寺去城
五十里。從受歸戒七千餘人。填赴山河。爲建
大齋。於墓所三十法師。各開一經。用津靈

釋道英。姓陳氏。蒲州猗氏人也。年十八。二親
重之。便爲取婦。五年同床。誓不相觸。後遂巡
至并洲炬法師下聽華嚴等經。開皇十年。方
預緇服。遂入大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觀。忽然
大解。後在京住勝光寺。從曇遷禪師聽攝論。
遷特賞異之。聽講之暇。常供僧役。因事呈理。
既以調心。常云。余冥目坐禪。如有所詣。及開
目後。還復常識。故於事務。遊觀役心。使空有
無滯耳。然其常坐。開目如錢。動逾信宿。初
無頓睫。後入禪定。稍呈異迹。甞與人爭地。忽
現僵尸。氣絶色變。俄欲膖脹。彼歸心啓悔。乃
言笑如常又入池六宿。臥雪三夕。唯云火
灰土坌。誠難測也。一日講起信論。至眞如門。
奄然不語。怪往觀之。氣絶身冷。衆知滅想。即
而任之。經于累宿。方從定起。又曾亢旱。遂講
華嚴。以祈甘澤。有二老翁。稍異常人。各二童
侍恒來在聽。英毎異之。後因訊問由緒。答曰。
弟子是海神。愛此經故來聽。英曰。今既爲檀
越講經。請下微雨。神勅二童。二童便從窓出。
須臾滂沛。遠近咸頼焉。二翁拜謝。倏忽而退。
及將終索水。剃洗還坐。被以大衣。告門人曰。
無常至也。但不可自欺。即令講此經賢首
偈。至于屬絋。令侍人稱佛。奄然神逝。貞觀
十年九月也。春秋八十。初將終感群鳥數萬。
悲鳴房宇。青衣二童。執華而入。紫氣如光。從
英身出。騰焔數大。及明露結。周二十里。人
物失光。三日方歇。蒲晋山川修行之侶。聞
哀屯赴。如喪重親。又感僧牛吼鳴流涙不
息。斷絶水草經七日。將欲藏殮。則下一钁。
地忽大震。周十五里。皆大驚怖。又感白虹
兩道遠屬龕旋。白鳥二頭翔鳴。隨送至于龕
所。詳英道開物悟。慧解入神。故得靈相氛氳。
存亡總萃。不負身世。誠斯人乎
釋道昂。未詳其氏。魏郡人。風神清徹。高尚世
表。慧解夙成。殆非開悟。初投于靈&MT10778;法師。而
出家焉。既而飮沐清化。愛敬親承。歳積炎涼。
齊蹤上位。常於寒陵山寺。陶融初教。日照
高山此焉。欣屬講華嚴地論。諒超先哲。又
曾登講之夜。素無燈燭。昂擧掌高示。便發
暈光。朗照堂宇。大衆觀瑞。怪所從來。昂曰。
此光手中恒有耳。何可怪耶。其福業隆深誠
不可度也。化物餘景。志結西方。常願生安養。
後自知命極。預告有縁。時未測其言也。期月
既臨。一無信患。問齋時至未。景次昆吾。即
昇高座。身含奇相。爐發異香。爰引四衆。受菩
薩戒。詞理切要。聽者寒心。時七衆圍繞。飡承
道味。昂擧目高視。乃見天衆繽紛絃管繁會。
中有聲。告衆曰。兜率陀天樂音下迎。昂曰。天
道乃生死根本。由來非願。常祈心淨土。如何
此誠不遂耶。言訖便覩天樂上騰須臾還滅。
更見西方香華伎樂飛涌而來旋環頂上。擧
衆皆見。昂曰。大衆好住。今靈相來迎。事須同
往。言訖但見香爐墜手。終于高座焉。春秋八
十有九。則貞觀七年八月也。道俗共觀。崩慟
如山。及將殯殮。足下有普光堂等文字生焉。
自非道會靈章行符隣聖者。何能現斯嘉應
哉。送寒陵山。鑿窟爲處。經春不朽。端坐儼

釋靈辨。姓李氏。瀧西犾道人也。祖龍驤。高齊
代。任相州司馬。父楞伽。隨任洛州録事參軍。
從居洛。辨生而埋照。沈默若愚。八歳始
言。言輒聰敏。宗族異之。因名廣辨。後以煬帝
同諱。改從今稱焉。年十喪父。哀毀過禮。伯父
幹法師愍之。親自撫育。教以義方。年十三得
出家。住勝光寺。幹素與曇遷禪師。芝蘭允洽。
因令親侍。諮受異聞。辨宿夜研精。俄昇堂奧。
十八講唯識起信等論。勝鬘維摩等經。進具
之後。日新其徳。又講仁王經十地地持攝大
乘等論。然以爲一乘妙旨無越華嚴。遂廢敷
揚。於終南山至相寺智正法師所。研味茲典。
既卒師資之功。備擧傳燈之業。竝採衆經。傍
求異義。撰疏十二卷抄十卷章三卷。竝行
於代。屬慈恩創搆。妙選英&T055306;。辨以鶴譽聞天。
遂當斯擧。然其懷望貞峻中外式瞻。毎於崇
聖宮鶴林寺徳業寺百福殿等。而行受戒法。
京城及諸州僧尼。從受歸戒者。一千餘人。凡
講華嚴。四十八遍。後因菩提寺講。便覺不念。
尋返慈恩。俄從永化。春秋七十八。即龍朔三
年九月五日也。但辨孝姓淳至。出自天眞。毎
講遇父母恩重之文。未甞不哽塞良久。或因
之廢講。其音樂市&MT01024;由來不顧。從小至老。襯
衣足靺。竝自縫洗。不役門人。弟子或四人已
上晨昏參候。若須教誡則命令坐。若其無事。
皆起立遂出。須有對問。自稱己名。斯亦恭謹
教敬之良軌也
釋智儼。姓趙氏。天水人也。高祖弘高尚其志。
父景申州録事參軍。母初夢。梵僧執錫而謂
曰。速宜齊戒淨爾身心。遂驚覺。又聞異香有
娠焉。及儼生數歳。卓異凡童。或累塊爲塔。或
緝華成蓋。或率同輩爲聽衆。而自作法師。生
智宿殖皆此類也。年十二有神僧杜順。無何
而輒入其舍。撫儼頂謂景曰。此我兒。可還我
來。父母知其有道。欣然不悋。順即以儼付上
足達法師。令其順誨。曉夜誦持。曾無再問。
後屬二梵僧來遊至相。見儼精爽非常。遂授
以梵文。不日便熟。梵僧謂諸僧曰。此童子當
爲弘法之匠也。年甫十四。即預緇衣于時隋
運將終。人民飢餧。儼雖童稚杭志彌堅。後依
常法師聽攝大乘論。未盈數歳。詞解精微。常
因龍象盛集。令其豎義。時有辨法師。玄門準
的。欲觀其神器。躬自撃揚。往復徴研。辭理彌
王。咸歎其慧悟。天縱哲人。進具之後。聽四分
迦延毘曇成實十地地持涅槃等經。後於琳
法師所。廣學徴心。索隱探微。時稱得意。儼以
法門繁曠。智海沖深。方駕司南。未知何厝。乃
至於經藏前。禮而自立誓。信手取之。得華嚴
第一。即於當寺智正法師下。聽受此經。雖閲
舊聞。常懷新致。炎涼亟改。未革所疑。遂遍覽
藏經。討尋衆釋。傳光統律師文疏。稍開殊軫。
謂別教一乘無盡縁起。欣然賞會。粗知毛目。
後遇異僧來。謂曰。汝欲得解一乘義者。其十
地中六相之義。愼勿輕也。可一兩月間。攝靜
思之當自知耳。言訖忽然不現。儼驚惕良久。
因則陶研。不盈累朔。於焉大啓。遂立教分宗。
製此經疏。時年二十七。又七宵行道。祈請是
非。爰夢神童。深蒙印可。而棲遑草澤。不競
當代。及乎暮齒。方屈弘宣。皇儲往封沛王。親
爲講主。頻命府司。優事供給。故使法輪無輟。
是所頼焉。然其精練庶事。藻思多能。造蓮華
藏世界圖一鋪。蓋蔥河之左。古今未聞者也。
至總章元年夢。當寺般若臺傾倒。門人慧曉
又夢。上高幢上侵雲漢。幢首寶珠。明如曉日。
漸漸移來。入京便倒。儼自覺遷神之候。告門
人曰。吾此幻躯從縁無性。今當暫往淨方。後
遊蓮華藏世界。汝等隨我。亦同此志。俄至十
月二十九日夜。神色如常。右脇而臥。終於
清淨寺焉。春秋六十七矣。時有業淨方者。其
夜聞空中香樂。從西方而來。須臾還返。以
爲大福徳人也。往生之驗。明晨詢問。果知
其應也。儼所撰義疏。解諸經論。凡二十餘部。
皆簡略章句。剖曜新奇。故得其門寮其寡矣。
門人懷齊賢首。近永隆年中。雍洲長安縣人。
廓神亮梵行清淨。因忽患暴終。諸天引至兜
率天宮。禮敬彌勒。有一菩薩。語亮云。何不受
持華嚴。對曰。爲無人講。菩薩曰。有人見講。
何以言無。亮後再蘇。具向薄塵法師。論叙其
事。以此而詳。首之弘轉法輪。亞迹參微矣。懷
濟秀而不實。早從冥穸。大周聖神皇帝。植道
種於塵劫。當樂推於億兆。大雲授記。轉金輪
而御之。河圖應録。桴玉鼓而臨之。乃聖乃神。
運六神通而不極。盡善盡美。暢十善化於無
邊。解網泣辜。超夏轢殷。於是環塊襄城於汾
水。方智日於錙銖。是以摩頂至踵。馳精十力。
捉髮吐哺。委質四依。鑄銑彫檀。霞鏡千門之
裏。乘杯振錫。霧集九重之内。雖漢魏殊感梁
齊深信。亦何足以言乎。爾其闢龍宮之寶藏。
&T051759;象扉之雄俊。則日月相繼。歳時不絶。賛頌
佛徳。歌詠法言。則絃管流溢。翰墨繁積矣。以
永昌元年正月七日夜。勅僧等。於玄武北門。
建立華嚴高座八會道場。闡揚方廣妙典。八
日僧尼衆等數千餘人。共設齊會。當時有司
藏氷。獲瑞氷一段。中有雙浮圖。現於氷内。高
一尺餘。層級自成。如白銀色。形相具足。映徹
分明。勅以示諸僧等。大衆驚嗟。悲忻頂禮。咸
稱聖徳所感。實爲希有瑞矣。御因製聽華嚴
詩并序。其詞曰。暫因務隙。聽講華嚴。觀辨智
之縱廣。覩龍象之蹴踏。既資熏習。頓解深疑。
故述所懷。爰題短製。其詞曰。法席開方廣。緇
徒滿勝筵聖衆隨雲集。天華照日鮮。座分千
葉華。香引六銖煙。鐘聲聞有頂。梵響韻無邊。
一音宣妙義。七處重弘宣。唯心明八會。滌
盧體三禪。既悟無生滅。常欣佛現前。於是
蓮華世界。注海印之波瀾。微塵刹土。入因陀
羅之網。聖上萬機之暇。哀矜兆庶。朗七覺以
悟迷津。揚四辨而驚龍俗。玄門造極。跨域
中而獨秀。精義入神。轢繋表而孤峙。一音演
妙。實是聞所未聞。七處弘宣。誠爲見所不見。
豈與夫馬皇讃易㔁后通詩。可同日而言也
  魏洛都融覺寺曇無最法師
魏北臺意法師有疏不知幾卷
齊林廬山供塔僧遠禪師
齊攝山栖霞寺僧法師
齊鄴中曇遵法師疏七卷
齊鄴下總持寺慧順法師
齊蜀郡齊后山齊興寺玄暢法師
齊鄴西寶山寺道憑法師
陳攝山止觀寺詮法師
陳揚都興皇寺法朗法師
陳揚都大禪衆寺慧象法師
陳鍾山耆闍寺安廩法師
隋西京大興善寺洪遵法師疏七卷
隋西京禪定道場曇遷法師撰明難
一品疏
隋西京淨影寺慧遠法師有疏七卷
未成未講
隋終南山至相道場靜淵法師
隋江都慧日寺慧覺法師
唐京師延興寺吉藏法師
唐常州建安寺智琚法師
唐終南山至相寺智正法師有疏
一卷
唐越州弘道寺慧持法師
唐京師清禪寺慧賾法師
唐襄州光福寺慧&MT01805;法師
唐京師普光寺光覺法師有疏
十卷
右諸徳竝博綜群藝。兼弘斯典。或僞謙業藏
用。或有志未從。既非專業。又無祥瑞。故直
録附之於此。庶知懷茲道者。蘭芬靡絶焉
華嚴經傳記卷第三
  文永十二年
正月中旬之候。爲聽聞五教
章三十講。暫栖息栂尾高山寺之處。自彼
寺住侶惠日房辨清之手。借得華嚴經五
卷。點本之間。喜悦銘肝之餘。下向南都之
後。誂能書之輩令書寫。此傳之内。當卷者。
表誂中川淨覺房朝酉。裏誂春日山麓四
恩院願忍房覺玄。令書寫之。彼院家院主
如圓房朝海令付假名并指姓畢。此假名
姓裏書者。土御門大納言入道顯定卿之
所記録也。即以彼禪門自筆之點本寫之。
可爲無雙之證本也而已
建治元年
六月一日
於東大寺尊勝院
新彌勒堂。令寫本等奉讀之畢。前權僧正
宗性。聽衆。良曉得業。慶實法師。談義之
後。即於當院家新學問所。爲後覽記之。右
筆華嚴宗末葉半僧宗性。年齡七十四。夏
臘六十二
抑此料紙者。去文永三年之暦暮秋九月
之候。後嵯峨天皇所降賜也。不慮之朝恩
面目頓餘身之間。漸漸取出之。以寫如此
之要書耳



華嚴經傳記卷第四
  京兆崇福寺僧沙門法藏集
諷誦第七
  釋普圓釋普濟
釋辨才釋慧悟
釋曇義苑律師
中天竺日照三藏居士樊玄智
于闐國沙彌般若彌迦京師人姓王失名
比丘尼無量
轉讀第八
  釋法念釋法安
普安釋解脱
釋明曜
師子國沙門釋迦彌多羅此云
能友
居士高義成釋弘寶
  諷誦第七
釋普圓者。不知其氏族也。聲議所述。似居河
海。周武之初。來遊三輔。容貌魁梧。無顧弘
緩。有大夫之神采焉。多歴名山大川。常以頭
陀爲志。樂行慈救。利益爲先。人有投者。輒便
引度。示語行門。令遵苦節。常誦華嚴一部。依
之修定。用心彌到。不覺經過晨夕。有時乞食。
暫往村聚。多依林墓。攝靜思惟。夜忽有鬼來。
形極可畏。四眼六牙。手持曲棒。身毛垂下。徑
至其前。圓開目詳覩。都無懼色。不久便退。其
例非一。有人從圓乞頭。將斬與之。止而不取。
轉復乞眼。方欲剜施。又復止之。便從之索手。
遂繋腕著樹。齊肘斬而與之。心悶委地。因斯
卒于郊南之樊川也。道俗哀慕。如喪考妣。分
其闍維之骨。數處各修塔焉
釋普濟。雍州北山人也。初出家依止圓禪師。
業行精苦。獨處林野。不宿人代。跏坐修禪。至
于沒齒。栖遲荒險。不避豺虎。雖遊浪物表。手
不擇卷。恒誦華嚴一部。依而結業。兩日一遍。
以此爲常。其聲調雄。亮聞於哩外。曾用心
苦。至乃嘔血數斗。廢誦絶食。經于三日。同道
者哀之。將備湯藥。濟曰。經言世醫所療治。雖
差還復生。如來所治者。畢竟不復發。何用
云云。於此乎。乃沐浴潔淨。嚴具香華。禮十方
佛。抗聲高誦。遂平復如故。自佛法淪廢。便投
太白諸山。行不裹糧。依時噉草。咀嚼咽飮。
都不爲患。願像教一興捨身供養。修普賢行
生賢首國。開皇之始。大闡法門。思願既滿。即
損捨。引衆集於灰谷之西崖。廣發弘誓。
自投而殞。遠邇頓赴。充於巖谷。爲建白塔
于高峯焉。通師云云
釋辨才。未詳其氏。幼而出家。師事裕法師。諮
承教義。以華嚴至典衆稱玄極。馳精挹翫。莫
得其涯。慨障累縈纒。將加啓懺。乃別護淨。造
香函盛經頂戴。旋遶歴于三載。遂夢。普賢菩
薩。指授幽深。因忽誦得其文。始終如鏡。才既
感茲聖助。厲自其常。於是義理兼通。時開導
利。後不知所終。又有僧。失其氏諱。見才嘉
瑞。爰發深衷。因習頂戴。承文殊師利庇景清
涼。心祈聖力。時遊禮謁。來往周旋。經初不
捨。毎慕輒以三椅杖。置經于上。燒香頂拜。
跏坐其下。思擇希微。以爲恒務。凡一十七年。
所感同前。函今見在。其時汾州抱腹巖。有沙
彌名慧求。亦於塔中。頂戴此經。三載之後。文
義倶曉時則號此塔。爲華嚴也
隋禪定道場釋慧悟。共一僧同志遊渉。隱遁
終南。一受華嚴。一持涅槃。木食巖栖。經于多
載。各專其業。無輟晨昏。忽有一人。無何而
至。拜訊既訖云。請一師就家起供。二徳相推。
彼人曰。望請華嚴法師。其僧乃整嚴衣鉢。與
彼相隨。前行不遠。僧問。檀越家在何處。答
曰。在此正南。僧曰。南唯山澗。詎有村落。答
云。弟子是此山神。宅居巖壑。請師勿怪。僧雖
驚惕心怪非常。然猶攝石崎嶇。僶仰而進。
神曰。師受持華嚴。未得神通耶。答未得。神即
捧僧。以騰空俄至所居。忽見綺宇華堂非常
壯麗。庭羅珍饌。供擬千僧。將至齋時。神乃延
僧。處之高座。僧曰。更有僧不。神曰。大有。須
臾當至。僧曰。貧道夏臘既卑。不應此座。神曰。
師受持華嚴。理宜尊勝。俄見異僧執錫持盂
飛空降趾。數過五百。不知何從。其僧驚起將
欲致禮。竝皆不受云。請莫起動。師既受持華
嚴。即是我等。所尊敬處。各自默然食訖。飛空
而去。莫測所之。唯獨此僧。罔知攸適。僧告神
曰。幸願檀越。垂示來途。其神庭内有十餘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