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宋高僧傳 (No. 2061_ 賛寧等撰 ) in Vol. 50

[First] [] []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061

進高僧傳表
 端拱元年十月日左街天壽寺
通慧大師賜紫臣僧賛寧上表 
臣僧賛寧等言。自太平興國七年。伏奉勅
旨。俾修高僧傳與新譯經同入藏者。臣等
遐求事跡博採碑文。今已撰集成三十卷。
謹詣闕庭進上。益琅函而更廣。延玉暦以
彌長。臣等誠憂誠恐兢惕之至。臣等聞渾儀
之外別有釋天。法海之中多生僧寶。釋天可
則。阿難記事而載言。僧寶堪稱。慧皎爲篇
而作傳。猗歟我佛號大遍知。知教法之無
依。委帝王之有力。當二千載之後。屬一萬
年之初。伏惟應運統天叡文英武大聖至明
廣孝皇帝陛下。神龍在天愛日升上。土疆開
闢四夷請吏。而貢琛時律均和。百穀登敖
而棲畝。耕籍田而又勸。賜酺飮以咸歡。儒
術特興玄風爰振。是以麒麟非中國之物。白
雉非草莽之禽。今遊苑囿之間。且類牢籠
之畜。近以從澶至濮黄河牽一帶之清。自
古及今青史載千年之應。斯蓋陛下來從
不動之地示爲長壽之王。飜譯成經。製甚
深之御序。迴文作頌。演無盡之法音。仍降
鳳書令編僧史。屬此雍熙之運。伸其貞觀
之風。合選兼才。豈當末學。得不擒犀截
角搴翠刪毛。精求出類之人。取法表年
之史。所恨空門。寡學釋胄何知。或有可觀
實録。聊摹於陳壽。如苞深失戻經。宜罪
於馬遷。副陛下遺賢必取之心。助陛下墜典
咸修之美。今遇乾明聖節。謹令弟子賜紫顯
忠同元受勅相國寺賜紫智輪進納。伏乞叡
慈略賜御覽。恭惟聖主是文章之主。微臣非
惇史之臣。儻示天機令知凡例。如得操
北斗而斟酌。或示刀圭執南箕而簸揚方
除糠糩。臣等冒黷天顏無任惶懼激切屏
營之至。謹言
批答
勅通慧大師賛寧省所。令左街天壽寺賜紫
僧顯忠進編修有宋高僧傳三十卷事。具
悉一乘妙道六度玄門。代有奇人迭恢聖
教。若無纂述何以顯揚。繄爾眞流。棲心法
苑。成茲編集。頗効辛勤。備觀該總之能。深
切歎嘉之意。其所進高僧傳。已令僧録司
編入大藏。今賜絹三千匹。至可領也。故茲
奬諭。想宜知悉冬寒。想比清休否。遣書指不
多及。十八日勅



宋高僧傳序
臣聞。賢劫綿長世間宏廓。天與時而不盡。
地受富以無疆。最靈之氣牣于中。大聖之
師居于上。偉哉。釋迦方隱彌勒未來。其間
出命世之人。此際多分身之聖。肆爲僧相
喜示沙門。言與行而可觀。槧兼觚。而爭録。
是以王巾僧史。孫綽道賢摹列傳以周流。
象世家而布濩。蓋欲希顏之者慕藺之儔
成飛錫之應眞作曳山之上士。時則裴子
野著衆僧傳。釋法濟撰高逸沙門傳。陸杲
述沙門傳。釋寶唱立名僧傳。斯皆河圖作
洪範之椎輪。土鼓爲咸池之坏器。焉知來者
靡曠其人。慧皎刊修用實行潜光之目。道
宣緝綴續高而不名之風。令六百載行道之
人弗墜于地者矣。爰自貞觀命章之後西
明絶筆已還。此作蔑聞。斯文將缺。時有再
至。肅殺過而繁華來。世無久虚。地天奏而
聖明出。我應運統天叡文英武大聖至明廣
孝皇帝陛下。陽龍挺徳斗電均威。踐大道
也。犧黄輸執御之勞。多天才也。周孔行弟
子之職。講信修睦崇徳報功。一統無遺百
王有愧。四海若窺於掌内。萬機皆發於宸
衷。然而玄牝留神。釋天淡慮。長生授術。時
開太一之壇。續法延期。僧度倍千之戒。浮
圖掲漢。梵夾飜華。將佛國之同風。與玉京
而合制。慨茲釋侶代有其人。思景行之莫
聞。實紀録之彌曠。臣等謬膺良選。倶乏史
才。空門不出於董狐。弱手難探於禹穴。而
乃循十科之舊例。輯萬行之新名。或案誄
銘。或徴志記。或問輶軒之使者。或詢耆舊
之先民。研磨將經論。略同讎校。與史書懸
合。勒成三帙。上副九重列僧寶之瓌奇知
佛家之富貴。昔者嘉祥筆削。盡美善於東南。
澄照纂修。足英髦於關輔。蓋是拘於墟也。
傳不習乎。豈若皇朝也。八極張羅。擧之則
無物不至。四夷弭伏。求之則何事不供。臣
等分面徴搜。各塗搆集。如見一家之好。且
無諸國之殊。所以成十科者易同拾取。其
正傳五百三十三人。附見一百三十人。矧復
逐科盡處。象史論以攄辭。因事言時。爲
傳家之系斷。厥號*有宋高僧傳焉。庶幾乎
銅馬爲式選千里之駿駒。竹編見書實六和
之年表。觀之者務進。悟之者思齊。皆登三
藐之山。悉入薩云之海。永資聖暦倶助皇
明。齊愛日之炳光。應嵩山之呼壽云爾。時
端拱元年乾明節。臣僧賛寧等謹上


  譯經篇第一 變梵成華。通凡入聖。
法輪斯轉。諸佛所師
義解篇第二尋文見義。得意忘言。
三慧克全。二依當轉
習禪篇第三修至無念。善惡都亡。亡
其所亡。常住安樂
明律篇第四嚴而少恩。正而急護。嬰
守三業。同彼金湯
護法篇第五家有良吏。守藏何虞。法
有名師。外禦其侮
感通篇第六逆於常理。感而遂通。化
于世間。觀之難測
遺身篇第七難捨易捐。施中第一。以
穢漏體。迴金剛身
讀誦篇第八十種法師。此爲高大。染
枸櫞花。果時瓤赤
興福篇第九爲己爲他。福生罪滅。有
爲之善。其利博哉
雜科聲徳十統攝諸科。同歸高尚。唱
導之匠。光顯佛乘









宋高僧傳卷第一
 宋左街天壽寺通慧 大師
賜紫沙門賛寧等奉 勅撰 
  譯經篇第一之一正傳三人
附見一人
唐京兆大薦福寺義淨傳
釋義淨。字文明。姓張氏。范陽人也。髫齓之時
辭親落髮。遍詢名匠廣探群籍。内外閑習
今古博通。年十有五便萌其志。欲遊西域。
仰法顯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風。加以勤無
棄時手不釋卷。弱冠登具。愈堅貞志。咸亨
二年年三十有七。方遂發足。初至番禺得
同志數十人。及將登舶餘皆退罷。淨奮勵
孤行備歴艱險。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
酋長倶加禮重。鷲峯雞足咸遂周遊。鹿苑
祇林並皆瞻矚。諸有聖迹畢得追尋。經二十
五年歴三十餘國。以天后證聖元年乙未仲
夏還至河洛。得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合
五十萬頌。金剛座眞容一鋪。舍利三百粒。天
后親迎于上東門外。諸寺緇伍具幡蓋歌樂
前導。勅於佛授記寺安置焉。初與于闐三
藏實叉難陀飜華嚴經。久視之後乃自專譯。
起庚子歳至長安癸卯。於福先寺及雍京西
明寺。譯金光明最勝王。能斷金剛般若。彌勒
成佛。一字呪王。莊嚴王陀羅尼。長爪梵志等
經。根本一切有部毘柰耶。尼陀那目得迦。百
一羯磨攝等。掌中取因假設。六門教授等論。
及龍樹勸誡頌。凡二十部。北印度沙門阿儞
眞那證梵文義。沙門波崙復禮慧表智積等
筆受證文。沙門法寶法藏徳感勝莊神英仁
亮大儀慈訓等證義。成均太學助教許觀監
護。繕寫進呈。天后製聖教序令標經首。
曁和帝神龍元年乙巳。於東洛内道場。譯
孔雀王經。又於大福先寺出勝光天子香王
菩薩呪一切莊嚴王經四部。沙門盤度讀梵
文。沙門玄傘筆受。沙門大儀證文。沙門勝莊
利貞證義。兵部侍郎崔湜給事中廬粲潤文
正字。祕書監駙馬都尉楊愼交監護。帝深崇
釋典。特抽叡思製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又御洛陽西門宣示群官新飜之經。二年淨
隨駕歸雍京。置飜經院於大薦福寺居之。
三年詔入内。與同飜經沙門九旬坐夏。帝
以昔居房部幽厄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
祉。荷茲往澤重闡鴻猷。因命法徒更重傳
譯於大佛光殿。二卷成文曰藥師瑠璃光佛
本願功徳經。帝御法筵手自筆受。睿宗
隆元年庚戌。於大薦福寺出浴像功徳經
毘柰耶雜事二衆戒經唯識寶生所縁釋等二
十部。吐火羅沙門達磨末磨。中印度沙門拔
弩證梵義。罽賓沙門達磨難陀證梵文。居士
東印度首領伊舍羅證梵本。沙門慧積居士
中印度李釋迦度頗多語梵本。沙門文綱慧
沼利貞勝莊愛同思恒證義。玄傘智積筆受。
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迦濕彌羅國王子阿順
證譯。修文館大學士李嶠。兵部尚書韋嗣立
中書侍郎趙彦昭。吏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
郎張説中書舍人李又二十餘人。次文潤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