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統紀 (No. 2035_ 志磐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意用爲傳法之具。欲汝三學芳馨藹乎
自己。四悉巧意適彼物。宜汝其懋之。勿妄
揮秉
法師覺琮。受業會稽之圓智。依南湖。學成
言歸。法智寄帖勉之曰。既學山家。必當
異於常流。理事合修自他兼濟。如此是爲
智者之子孫也
法師嗣端。四明人。受業崇法。久親法智。世
稱教主。王荊公宰鄞。與師爲方外友荊公
有崇
法留題云。小亭臨水間修篁。郁郁餘華席地香。
惟願時人觀此境。盡將煩惱作清涼。集中失收
法師文粲。四明薛氏。初依興國令祥師。久之
遣入法智室。孜孜教觀綿歴多載。天聖四
年。祥師以經理塔寺有妨示徒。乃付講於
師。法智作授辭以勉之曰。吾觀汝爲傳法
之器。故授汝手罏曁欝多羅僧。欲汝一秉一
披使徳香芳郁寂忍成就
法師嗣謙。蚤居法智輪下。因有人謂三千是
假法以之爲難。時廣智謂。三千不離實相。
實相即是三諦則三諦皆三千也。師服其説。
後著修性辨訛。首明三千不專俗諦。及廣
智答淨覺書。乃引師以爲證
法師願彬。四明人。依法智得旨。唱道有美
譽。法智垂終。遺書囑其隆法
法師智環。學於法智。楊文公勸法智止其
焚軀。作書與慈雲。令師往勸住世。法智建
放生會。請樞密劉筠撰碑記述。師疊書催
之。遂得成文此下本紀
遺失四人
法師自仁。聽法智講。録所引諸部名言以
爲五類。類集之興自師始。祥符七年夏。法
智出教門雜問七章。及四教四諦義。師所答
最勝。學者盛傳之。後擧以首衆講演不倦。
謙沖不務名世以此敬之此下本紀
遺失一人
法師慧舟。丹丘人。二親既沒。即棄家入道。
投四明爲學數載。而業成乃曰。法智有訓。
佛道甚夷。行之惟艱。謂四三昧也。天聖初。
結同學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結十四
人行普賢行法者又三年。初入期。誓於像
曰。倘此三昧有成當焚軀以效供養。行法
既周。回故里求證神照。照欲全其重願。
喩道俗輸香木成大𧂐仲夏晦日。神照囑
之曰。法華尊施爾克修之。梵網明晦爾克遵
之。惟繋心法界。身如火如。則一聚之燼。乃
三昧之蘊。喜見精進。以奉淨明眞供。惟子行
焉。師奉教。致謝四衆。端坐薪塔。火光屬
天。了無傾側。舍利晶耀。求者咸如其願。乃
瘞餘骨於山西。衢之祥符懷襲。與師爲同
學。又同修三昧云此下本紀
遺失二人
法師源信。日本國十大禪師也。咸平六年。遣
其徒寂照。持教義二十七問。詣南湖求決。
法智爲其一一答釋。照欣領歸國。信大服
其説。西向禮謝此下本紀遺
失源清一人
佛祖統紀卷第十二








佛祖統紀卷第十三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諸師列傳第六之三
廣智法師法嗣第二
  神智鑑文法師 扶宗繼忠法師 超果惟
湛法師 四明如吉法師 淨社全教法師 
括蒼義詢法師 四明蘊恭法師 金文冲
霄法師 法昌本誠法師 日本紹良法師
神照法師法嗣第二
  法眞處咸法師 神悟處謙法師 樝菴有
嚴法師 能仁法寶法師 天台寶纖法師 
承天懷雅法師 承天元操法師 錢塘義
全法師 天台左伸居士
南屏法師法嗣
  慈辯從諫法師 群峯泰初法師 法照用
文法師 超果會賢法師 法慧宗正法師 
東安景初法師 南屏靈玩法師 東呉文
詡法師 錢唐如詢法師
三學法師法嗣
  三學若水法師
浮石法師法嗣
  景雲溫其法師 天柱守孜法師 浮石懷
月法師 婺女日東法師
廣慈法師法嗣
  妙悟希最法師 懺主法宗法師 妙果子
良法師 餘慶思辯法師 浮石惟清法師 
龍泉覃異法師 雷峯戒珠法師
廣智法師法嗣第二
法師鑒文。四明人。賜號神智。爲廣智得法
上首。繼席南湖。大揚祖父之化。嘗曰。我由
釋迦佛。得出家聞道。由智者大師。得依師
學教。乃日課佛祖號千聲。夜禮千拜。用爲
報恩。未嘗以事廢
法師繼忠字法臣。永嘉丘氏。父母求嗣佛祠。
同夢一僧授以好子云。螺溪尊者寄汝養
之。母娠即厭葷血。幼見佛像必致敬。八歳
入開元。蒙恩得度。即詣南湖依廣智學。
勞苦得疾。乃行請觀音三昧。蒙大士放光
以水灌頂其疾即愈。既而洞悟教觀無所
凝滯。廣智深器之。時令代講。雪竇顯禪師。
見而歎曰。四明之道爲有傳矣。永嘉士庶。請
居開元東閣。遷妙果慧安。退隱江心研精
禪觀。出主西湖法明。學者驟集。有欲革大
其居者。師曰。施者方受其福。吾忍毀之乎。
毎歳正月上八。於郡中授菩薩戒行放生
事。士庶嘗至數萬人。毎誓於衆曰。入吾道
場而歸命三寶者。縱未得道。願生生世世
不失人身。正見出家求無上道。行法華光
明彌陀觀音三昧。日不虚過。誦呪救疾神應
莫測。毎入市。坐者避席。行者避路。擧首
加敬。稱爲戒師。元豐五年十月八日。沐浴
更衣。集衆説法。結印坐亡。人見赤光徹照
空表。淨社全教。夢金甲士告曰。今夜得道人
入滅。慶恩希妙夢。神人告曰。忠法師已生
兜率。師久行施食。後雖有繼。鳥雀悲鳴。三
日不下。葬於瑞鹿山。傳法者及百人。著扶
宗集五十卷。集十諫。指迷。抉膜。十門析難。
及十義書等。用昭四明獨得祖道之正。至
於所録二師口義。後人頗怪其冗雜
法師惟湛。義烏宋氏。父母遇異僧謂之曰。
汝當生子六人。第五者宜令出家。後入道
雙林覃恩得度。首謁神照。未久復往依廣
智。嘗白智曰。大師所授我所不疑。若圓頓
絶待之旨。當須自得。後忽於廣智言下。豁
然有悟。與上流交論莫不推服。初敷講於
雲間超果。大揚化道。天台一宗盛於三呉
自師始。熙寧六年三月八日。建光明會。遽
謂衆曰。吾今報縁止此。即擧涅槃遺教。殷
勤囑累。趺坐而逝。火浴之頃舍利粲然塔於
西余山。海慧若圓。爲門弟上首
法師如吉。四明人二師口義
學廣智得其旨。
見前輩編類集。初無詮次。於是參以三部
之文。節略成類以行於世。嘗注金錍。言簡
而義正。學者宗之。住錢唐因果
○法師冲霄。久學廣智。號稱具體。初開寶

法師全曉。舍於大梅之山。呉越忠懿王仰其
徳。錫帑金改建爲院。及賜經卷一藏。院
成乃名金文。曉亡。高弟正和嗣之。霄又和
之嗣也。師以其居稍隘。始與其徒。遷築於
柏巖峯下。大開廣智之道。始平四年上於
朝。賜額慧照郭曁作記
廣智立石
法師本誠。四明奉化人。依南湖學廣智。志
尚靜退。乃閑居於法昌。禪誦並進人欽隱
徳。院主更建衆宇久不克就。師慨然自誓
曰。昔智者。造三十六寺。像八十萬軀。今吾
徒豈於一刹而不能成耶。即率同志。化邑
人得錢二百萬。并力以營。殿與像倶畢事。
著作郎兪充。爲之記謂。師有得於畢竟空
中。熾然建立之義云
神照法師法嗣神照下
第二世
法師處咸。天台王氏。母夢白雲自天西來
入室内化爲白馬。因而有娠。七歳入國清
依師。十四受具戒。即自歎曰。佛法廣大。若
不力學何能見道。乃入天封閲藏經三年
而畢。及往謁神照。深悟教旨。恭默自遜人
莫能測。神照嘗託疾命師代講。衆纔一聞
心容倶服。初住赤城崇善。姑蘇李庭芝將守
台。夢神人曰。公典天台。五祖臺下有龍頭
九九。和上宜就見之。到郡諮詢莫知其説。
閩士陳白悟曰。天台五祖昔居赤城。今咸師
住此。生於丙辰九月九日。其龍頭九九之謂
乎。庭芝大愕即往謁見。師爲談出世道深
有契會。以寺宇隘陋謀遷之。庭芝首捐金
帛。乃卜就東南地。開基之日。獲銅磬於土
中。少師李公尤尊敬。請主白蓮。奏賜法眞
之號。居山五十年。登門受道者萬數。元祐
元年正月。法鼓撃之不鳴者七日。至七月
告衆曰。二十三日吾將行矣。遜唱衣盂飯
衆爲別。戒侍者。晨鐘鳴當告我。至時徐
起。跌坐寂然而化。著三慧論。光明十願王。
續神照行法經疏。行於世
法師處謙。永嘉潘氏。母感夢見瑞雲入懷
娠。三年而生。九歳依常寧契能出家。章聖
在御覃恩得度眞宗祥符元年。封泰山。
詔天下寺觀。各度一人
即往學
於天竺。慈雲異之曰。是能棟梁吾道者。復
謁神照。大明圓頓之旨。然三指供佛祖祈
妙悟。未幾擢居第一座。神照以止觀一帙
授之曰。汝當建大法幢。恨吾不之見耳。既
而言歸郷邑。繼能師之席。遷慈雲妙果赤
城。講道益振。少師李端愨。請主白蓮。北海
郡王爲請神悟之號。丞相王安石。與一時朝
賢競爲歌詩。以賛其徳。郡大旱。要師祈雨。
師至龍湫語曰。汝受智者大師付囑。遇旱
當施甘澤。何不憶耶。忽大風黒雲從湫起。
驟雨如注。閲十七年。將歸永嘉。郡侯士庶
固留演教。乃於巾子山慧林精舍講小般
若。後時杭師祖無擇。以寶閣請。趙獻以淨
住請。内翰楊繪以南屏請。紫微陳舍人以
天竺請。十坐道場。閲四十年。講唱不倦。登
門三千人。禀法者三十人。熙寧乙卯四月
丙寅。晨興沐浴更衣。集衆諷普賢行法阿
彌陀經。乃曰。吾得無生日用久矣。今以無
生而生淨土。即入定寂然。塔全身於南屏
之右。弟子良弼請無爲揚傑銘其塔云。師
嘗解十不二門。題曰顯妙。於色心不二云。
分色心者。不二而二。妄之境也。其體一者。
二即不二。妙之門也。故以總別斷盡十門
二不二相。使粗妙昭然門旨不壅。是知境
妙不二之門。在乎一念色心。得此之門。寶
乘即乘。道場可到
法師有嚴。台之臨海胡氏。母將孕。號痛頓
仆。其兄沙門宗本曰。是必有異。若生男當
出家。母聞之合掌以許。既而痛止。果生男。
六歳依靈鷲從師。十四受具戒。閲壽禪師
心賦若有所悟。即往東山學於神照一心
三觀之道。法華三昧之行。莫不神解。而躬
行之。時法眞同居會中。謂之曰。子雖晩出
大成器。嘗讀止觀至不思議境曰。萬
法唯一心。心外無一法。心法不可得。故名
妙三千。法眞益嘉歎之。初主無相慧因法眞。
自赤城遷東掖。擧師以代。常謂去佛久遠
人迷自性。凡宣演之際。必近指一心使之
易領。聞者皆能有入。紹聖中。郡請主東掖。
師曰。智者年未五十。已散徒衆。吾老矣可
堪此耶。卒不赴。隱居故山東峰。廬於樝木
之旁。因自號曰樝菴文集中。有樝菴
記。辭理極奇勝
畜一鉢
無長物。躬拾薪汲水。食唯三白。毘尼條章
輕重等護二十年。專事淨業以安養爲故
郷。作懷淨土詩八章。辭情悽切人多樂誦。常
時所修三昧多獲瑞應。施鬼神食除病却
崇。驅蛇去蟻水旱禳禬。一爲課誦如谷答
響。母病目。師對觀音想日精摩尼手。母即
夢師&T016254;日當前。覺而目明。建中靖國元年孟
夏。定中見天神告白。師淨業成矣。又夢池
中生大蓮華。天樂四列。乃作餞歸淨土之
詩。越七日趺坐而化。以陶器塔於菴北。有
光在塔如月。三夕乃沒。師淹貫藏經該通
書史。注安樂行空品。及法印經疏。玄籤備
檢。文句箋難。止觀助覽。阿彌陀禮文。又撰
或對一編。辯論古今。於茲爲要
左伸。臨海人。從東掖神照授菩薩戒。及爲
説大乘法要。豁然開悟有如夙習。神照對
衆摩頂與記。自是嚴奉戒律。遇事不易
其節。刻西方三聖像。旦夜虔事。誦法華三
千四百部。金剛般若二萬過。紹聖二年秋臥
疾。命僧淨圓唱法華首題増受菩薩戒。
尋夢三偉人立於江皐召伸登舟。瞥然西
邁。伸知往生有期。乃請僧諷阿彌陀經。未
徹即云。我已見佛光矣。遂沐浴更衣。戒左
右勿哭。勿逼吾前。稱佛結印而化
南屏法師法嗣南屏下
第二世
法師從諫。處之松陽毛氏。幼見佛經輒能自
誦。父曰。再來人也。年十九。試法華經得度。
即謁上竺辯才。夙夜聽習。復往依南屏於金
山。問辯如流。南屏歎曰。吾道由子而行也。
熙寧中。講於明慶徒衆日蕃。乃遷淨住。元
豐初。處人建壽聖迎居之。越三年辨才主
南屏。自以年老屈師首衆。嗣歳擧以自代。
元祐五年。上竺虚席。辯才囑郡守蒲宗孟
曰。靈感勝迹。非從諫不足當。郡用其説。
復爲奏賜慈辯之號。義天僧統自高麗來求
法。郡以師應命。義天慕法留滯中國。朝廷
以其國母思憶促其歸。師諭之曰。高僧道
紀負經遊學。以母不可捨。遂荷與倶。謂經
母皆不可背。以肩横荷。今僧統賢於紀遠
甚。豈爲經背母使憂憶乎。義天於是有歸
志。乃求鑪拂傳衣。及詣智者塔誓之曰。已
傳慈辯法師教觀。還國流通乞賜冥護。既
歸乃建刹立像尊爲始祖。大觀二年。辭歸
壽聖之門學。車溪普明等十人詣師省候。師
曰。諸子遠至。後會無期。老僧不如乘興便
行。遂沐浴更衣。升座説法。書偈。安坐而亡。
葬全身於受業
法師會賢。早爲南屏高弟。初弘教於華亭超
果。學者如市。將行化外邑。必得老成貳講
者。乃撃鼓集衆。其人對衆答曰。必欲代講
於老師。凡所説義許悉破之。師忻然曰。幸
蒙破立祖道之光也
  述曰。南屏晩見法智。其所立義有時而
違。今賢師所説。不爲貳講之見取。疑此
師一禀南屏之言。故貳講得以破之。然
世無聞其名。可謂烈士。乃師忻然許其
破不以爲忌。眞賢乎哉
三學法師法嗣
法師若水。三衢人。久依三學。號爲有成。欲
事廣詢乃易名若水。外現未學處處遊歴。
初住天柱崇福。講演不倦。課密語有神功。
祖忌將臨。戒庖人備芽筍。庖以非時。日
暮噀盂水於後圃。夜聞爆烈聲。明旦視之。
筍戢戢布地矣。民人以疾告。呪水飮之。愈
者莫紀其數
浮石法師法嗣
法師溫其。金華人。依浮石學教爲成才。治
平初。於城北葺景雲舊宇以開講席。夏大
旱。日演光明經虔扣諸天。已而甘澤遍洽。
郡守盧革爲奏其地永爲天台演教之所。
賜師法雲之號。嘗造九祖像。極爲精麗。東
陽教學之行師之力也。弟子七十二人。普月
大師善嵩。主慈覺。化成一境。居式主。景徳
有虎子之稱
廣慈法師法嗣
法師希最。霅川施氏。賜號妙悟。四歳出家。
以天禧覃恩得度。年十五。傳教觀於廣慈。
同門畏愛號爲義虎。治平中。始敷講於嘉
禾。隆平繼徙居於勝果。有空室祟所棲。師
呪土擲之。得片紙書。今被法來遣。若法力
沒當復來此。數日撃物颺火變怪百出。師
訶之曰。不聞惱法師者。頭破作七分。乃
爲廣説輪轉因縁。衆僧聲呪爲其破障。忽空
中轟然擲朱書云。漢朝烈士沈光。大略悔
過。且云蒙師説法之力。當往生他化天。自
此遂絶。師因淨覺背宗。上十諫書。法智作
解謗。淨覺復作雪謗。時法智在疾不復答。
淨覺在靈芝。對衆詫曰。只因難殺四明師。
誰向靈芝敢開口。師不甘之。乃作評謗
以極辨之。其略有云。近覩雪謗盛製。所謂
救生法二身。雪増減二謗者也。然此書。一
往可觀。再言有失。解謗雖已煥然。雪謗
猶自氷執。今據吾祖之格言。以評闍梨之謬
解。淨覺見之曰。四明之説其遂行乎。元祐庚
午秋。集衆書偈安坐而化。闍維之日得舍
利數百
  述曰。淨覺既屢起破師論。及雪謗之出。
而法智已在疾不復辨。於是淨覺自謂已
勝。無忌憚矣。不有妙悟。誰能評之。
起四明之宗以信後世者。於妙悟功最

法師法宗。錢唐顏氏。十歳依廣慈爲師。十
二受具戒。專研教觀。十九往從廣慧。初師
服勤十年。廣慈閒居。師歸侍左右。日親法
誨。依止觀修大悲三昧。綿歴九載。人目之
爲懺主。凡禱事祈疾悉獲聖應。建淨土道
場。刻西方三像。燼五指供佛。毎月集四十
八人。同修淨業。名卿賢士多預其會。政和
丁酉春微疾。夢彌陀聖衆授手接引。後三日
浴身易衣盥口趺坐。倏然而逝。師素聞天
竺光明懺期之勝因。預同修。至五日於禪
觀中見慈雲法師侍僧數十。師作禮問曰。
自昔同修者。皆得往生否。慈雲曰。後之元
照。已得往生。擇瑛尚欲三塗弘經後時瑛師
果有此願
汝宜勤修以成本願。言訖而隱
法師覃異。餘姚杜氏。師龍泉清序。遇皇祐
普度恩得剃髮。習教觀於天竺明智。後入
雷峯廣慈之室。孜孜扣撃。二十年無倦志。學
成歸里敷講故山專勤淨業。誦法華至五
千部。普賢彌陀。誦各萬卷。崇寧元年秋示
疾。集衆告曰。吾生淨土時至。當乘金臺
隨佛西邁。即澡身端坐。結印而逝。火餘
舌根。舍利如綴此卷四十人。本紀止録
十人。餘二十七人不録
佛祖統紀卷第十三



佛祖統紀卷第十四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諸師列傳第六之四
神智文法師法嗣廣智下
第三世
  明智中立法師 文慧宗正法師 空相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