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虚誑生。
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
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
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
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
淨。以是心清淨故。不爲客塵煩惱所染。如是
等觀内心觀外心觀内外心亦如是。故知法
本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
別而無塵可現。又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
從三際求。求之不見。向十方覓。覓之無蹤。既
無能起之心。亦無所滅之跡。起滅倶離。所離
亦空。心境豁然。名爲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
眞妄自融對治之能所皆絶。能所盡處自然
成佛。如華嚴論云。此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
提。不同權教菩薩同有爲故。立能證所證也。
一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爲正覺。亦
不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此乃
任法性故。動寂皆平。爲本智非動寂故。妄謂
爲動。愚夫不了。棄動而求寂。爲大苦也。故維
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爲苦義。爲小乘有忻
厭故即苦生 問。此説眞妄二心爲是法相
宗。爲是法性宗 答。准華嚴演義云。論云。三
界虚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虚妄即是所
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爲第一義。論釋唯是
能作。今經云。三界唯心轉者。則通能所。然
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縁成有。
即爲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
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
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唯
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説三界唯心。唯
是心者。但有内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
何知。如十地經説。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故
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
依相應心説。非不相應心説。心有二種。一相
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
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義一名異故。
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
清淨心。故言三界虚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
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爲能作。言轉者。
起作義亦轉變義 問。如上所説眞妄二心。
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
息心空眞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
悟之時諸縁自絶。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
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
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
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爲士。
應化萬端而不爲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
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
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眞見。又信
心銘云。前際如空。知處悉宗。分明照境。隨
照冥蒙。一心有滯。萬法不通。去來自爾。不用
推窮。如學人問黄蘗和尚。秖如目前虚空可
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答。甚麼心向境上見。
設爾得見元來秖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
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秖是影像。何關汝事。問。
若不因照如何得見。答。若渉因常須假物。有
甚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
謾説數千般。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答。若
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師云。百
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道人
宗鏡録卷第五
 *丙午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陳文義爲廣被
群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竊不可依文失其
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可以傳衣。如有
人問南泉和尚云。黄梅門下有五百人。爲甚
麼。盧行者獨得衣鉢。師云。只爲四百九十九
人皆解佛法。只有盧行者一人不解佛法。只
會其道。所以得衣鉢 問。只如道如何會
答。如本師云。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
亦非非法。我於此法。智不能行。目不能見。無
有行處。慧所不通。明不能了。問無有答。又古
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只
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若定空則歸斷見。
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所則成其境。故知
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如香嚴和尚頌云。
擬議前後安置中邊不得一法沒溺深泉。都
不如是我我現前。十方學者如何參禪。若道
如是豈可會耶。所以古人云。直須妙會始得。
斯乃不會之會。妙契其中矣。故先聖悟道頌
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内外中間都總無。欲見
如來眞佛處。但看石羊生得駒。如此妙達之
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會不會之妄想
乎。如古徳偈云。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
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
先洞山和尚偈云。者箇猶不是。況復張三李。
眞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
毫髮擬。只如云者箇。猶不是。豈況諸餘狂機
謬解。所以經云。心不繋道亦不結業。道尚不
繋。降茲可知。入宗鏡中自然冥合 問。覺體
不遷假名有異。凡聖既等衆生何不覺知。若
言不迷教中云何説有迷悟 答。只爲因本
覺眞心。而起不覺。因不覺故成始覺。如因地
而倒因方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則覺
時雖悟悟處常空。不覺似迷迷時本寂。是以
迷悟一際情想自分。爲有虚妄之心。還施虚
妄之藥。經云。佛言。我説三乘十二分教。如。
空拳誑小兒。是事不知號曰無明。祖師偈云。
如來一切法。除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
一切法。故知己眼若開眞明自發。所治之迷
悟見病既亡。能治之權實法藥自廢。夫悟此
法者。非假他智與異術也。或直見者。如開藏
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如經頌
云。如人獲寶藏。永離貧窮苦。菩薩得佛法。離
垢心清淨。或不悟者。自生障礙。故通心論云。
眞常不易封生滅者。自移至理圓通。執方規
而致隔。此悉迷自性。但逐依通。應須己眼圓
明不隨他轉。如融大師頌云。瞎狗吠茅叢。
盲人唱賊虎。循聲故致迷。良由目無覩。若得
心開照理之時。諸見皆絶。不見佛法是。不見
世法非。以自性中言思道斷故。如云無所是
是菩提。不應安佛菩提於有所是邊。如今但
不用安置。體自虚玄。如瑠璃寶器隨所在處
不失其性。若識得此事亦復如是。任是一切
凡聖勝劣之色影現其中。其性不動。不知此
事之人。即隨前色變分別好醜。而生忻慼。所
以祖師云。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起信論
云。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
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頼耶識。有
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
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
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
等虚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
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説一切如來爲本覺。
以待始覺立爲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
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
故説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
心原故非究竟覺。乃至爲有妄想心故能知
名義。爲説眞覺。若無不覺之心則無眞覺自
相可説。疏釋云。若隨染隨流成於不覺。則攝
世間法。若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則攝
出世間法鈔解云。於本始二覺中論攝法者。
若本覺所攝。即是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
義。眞實識知義等若始覺所攝。即是三明八
解脱五眼六神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等。然此據實即同。義言且異。故疏云。於生滅
門中隨流不覺返流始覺。於義用則攝法不
同。若眞如門中則鎔融含攝染淨不殊。謂以
一眞如理融之。使染即非染淨即非淨。即染
即淨深爲一味。故不殊也。如論云。一切諸法
從本已來。離言説相。離名字相。離心縁相。畢
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
眞如。是知隨覺不覺之縁似生染淨。縁生無
性染淨倶虚。又云。離言説相。豈可以言談。離
心縁相。豈可以心度。實謂心言路絶。唯證相
應耳。且夫凡言説者。從覺觀生。是共相和合
而起分別者。因意識生。是計度比量而起。以
要言之。皆因不覺教觀隨生。若無不覺之心。
一切諸法悉無自相可説。除方便門而爲開
示究竟指歸無言之道。故論云。若離不覺之
心則無眞覺自相可説。以覺對不覺説共相
而轉。若無不覺覺無自相。如獨掌不鳴。思之
可見乃至染淨諸法悉亦如是。皆相待有。畢
無自體可説。如離長何有短。離高何有低。若
入宗鏡中自然絶待。又鈔中問。生滅眞如各
攝諸法。未審攝義爲異爲同。答曰。異也。何
者生滅門中名爲該攝。眞如門中名爲融攝。
該攝故染淨倶有。融攝故染淨倶亡。倶亡故
一味不分。倶有故歴然差別。摩訶衍論云。此
二覺有二門。一者略説本覺安立門。二者略
説始覺安立門。本覺門中則有二門。一者清
淨本覺門。二者染淨本覺門。始覺門中又有
二門。一者清淨始覺門。二者染淨始覺門。云
何名爲清淨本覺。本有法身從無始來。具足
圓滿過恒沙徳。常明淨故。云何名染淨本覺。
自性清淨心受無明熏。流轉生死無斷絶故。
云何名爲清淨始覺。無漏性智出離一切無
量無明。不受一切無明熏故。云何名爲染淨
始覺。般若受無明熏不能離故。如是諸覺皆
智眷屬。當證何理以爲體分。謂性眞如及虚
空理。如是二理各有二種。云何名爲二種眞
如。一者清淨眞如。二者染淨眞如。虚空之理
亦復如是。云何名爲清淨眞如。二種淨覺所
證眞如離熏習故。云何名爲染淨眞如。二染
淨覺所證眞如不離熏故。虚空之理亦復如
是。以何義故強名本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
頌曰。本覺各有十。體雖同字事各各差別故。
謂根明等義。論曰。本覺各有十。云何爲十本。
一者根字事本本有法身。能善住持一切功
徳。譬如樹根能善住持一切枝葉及華果等
不壞不失故。二者本字事本本有法身。從無
始來自然性有。不從始起故。三者遠字事本
本有法身。其有徳時重重久遠無分界故。四
者自字事本本有法身。我自成我。非他成我
故。五者體字事本本有法身。爲諸枝徳作依
止故。六者性字事本本有法身。不轉之義常
建立故。七者住字事本本有法身。住於無住
無去來故。八者常字事本本有法身。決定實
際無流轉故。九者堅字事本本有法身。遠離
風相堅固不動若金剛故。十者總字事本本
有法身。廣大圓滿無所不遍爲通體故。是名
爲十。云何十覺。一者鏡字事覺。薩般若慧清
淨明白無塵累故。二者開字事覺。薩般若慧
通達現了無障礙故。三者一字事覺薩般若
慧獨尊獨一無比量故。四者離字事覺。薩般
若慧自性解脱出離一切種種縛故。五者滿
字事覺 薩般若慧自具足無量種種功徳無
所少故。六者照字事覺。薩般若慧放大光明
遍照一切無量境故。七者察字事覺。薩般若
慧常恒分明無迷亂故。八者顯字事覺。薩般
若慧清淨體中淨品眷屬悉現前故。九者知
字事覺。薩般若慧於一切法無不窮故。十者
覺字事覺。薩般若慧所有功徳唯有覺照無
一一法而非覺故。是名爲十。如是十種本覺
字義。唯依一種本性法身。隨義釋異。據其自
體無別而已。此中所説二本覺中。當何本覺。
謂清淨本覺非染淨本覺。染淨本覺字義差
別。其相云何。頌曰。染淨本覺中。或各有十
義。前説十事中。各有離性故。論曰。此本覺中
或各有十。所以者何。前十義中各有不守自
性義故。字事配屬依向應知。如是二覺同耶
異耶。非同同故。非異異故。以此義故。或同或
異。或非是同。或非是異。是故皆是皆非而已。
以何義故。強名始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
曰。從無始已來。無有惑亂時。今日始初覺。故
名爲始覺。論曰。從無始來。始覺般若無惑亂
時。而無惑時。今日始初覺故名始覺。如是始
覺前惑後覺則非始覺。而無惑時理常現。今
常初故爲始覺。如是始覺。二始覺中當何始
覺耶。謂清淨覺。非染淨覺。染淨始覺字事差
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始覺智。不守自性
故。而能受染熏。故名染淨覺。雖無惑時而不
守自性故。能受染熏隨縁流轉。以此義故。是
故名爲染淨始覺。以何義故強名眞如。字事
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性眞如理體。平等平等
一。無有多相故。故名爲眞如。論曰。性眞如理
平等平等。雖同一相亦無一相亦無多相。無
一相故遠離同縁。無多相故遠離異縁。以此
義故。名爲眞如。如是眞如二種淨智親所内
證。復次眞如各有十義。一者根字事眞。乃至
第十總字事眞。如是十眞十種本義相應倶
有。不相捨離。是故同名表示而已。云何十如。
一者鏡字事如。乃至第十覺字事如。如是十
覺義相應倶有不相捨離故。是故同名表示
而已。所以者何。十種眞理本有法身有徳方
便。十眞如理薩般若慧有覺方便。以此義故。
更重言詞作如是示。此中所説二眞如中。當
何眞如。謂清淨眞如非染淨眞如。染淨眞如
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眞如理。不守
自性故。而能受染熏。名染淨眞如。論曰。清淨
眞如從無始來平等平等自性清淨。不生不
滅。亦無去來。亦無住所。而眞如理性不守自
性故隨縁動轉。是故名爲染淨眞如。如是眞
如二染淨智親所内證。相應倶有不相捨離。
如是等義觀前所説比類應知。以何義故強
名虚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虚空有十義。其
體雖同義事各各差別故。謂無礙等事。論曰。
性虚空理有十種義。一者無障礙義。諸色法
中無障礙故。二者周遍義。無所不至故。三者
平等義。無揀擇故。四者廣大義。無分際故。五
者無相義。絶色相故。六者清淨義。無塵累故。
七者不動義。無成壞故。八者有空義。滅有量
故。九者空空義。離空著故。十者無得義。不能
執故。是名爲十。如是十事義用差別。若據其
體。無別而已。此虚空理二種淨智親所内證。
相應倶有不相捨離。二虚空中當何虚空。謂
清淨虚空非染淨虚空。染淨虚空字事差別。
其相云何。頌曰。清淨虚空理。不守自性故。而
能受熏習。名染淨虚空。論曰。清淨虚空具足
十徳。亦無染相。亦無淨相。而虚空性不守自
性故。能受染淨熏隨縁流轉。是故名爲染淨
虚空。又起信論疏云。本覺者。以對始故。説之
爲本。言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虚
空等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
義等故也。虚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一周遍
義。謂横遍三際竪通凡聖。故云無所不遍也。
二無差別義。謂在纒出障性恒無二。故法界
一相也。欲明覺義出纒相顯。故云即是如來
平等法身。既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依此
法身説名本覺。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
名爲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爲法身等。
皆此義也。何以故者。責其立名有二責意。一
云。上開章中直云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
二云。此中既稱本覺。何故論中直云覺耶。進
退責也。釋云。以對始故。説之爲本。答初意
也。以始即同本。以至心原時始覺即同本覺
無二相故。是故論中但云其覺。答後意也。良
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
覺。故云本覺者對始覺説也。然此始覺是本
覺所成還契心原。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云
以始覺即同本也。問。若始覺異本即不成始
也。若始同本即無始覺之異。如何説言對始
名本。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
説於始覺。而實始覺至心原時。染縁既盡始
本不殊。平等絶言。即眞如門攝也。是故本覺
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眞如門也。第二始覺者
牒名。依本覺有不覺者。明起始覺之所由。謂
即此心體隨無明縁動作妄念。而以本覺内
熏習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
覺。故云依本覺。是以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
有始覺也。論云。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
始覺也。此中大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
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即無不覺。無不覺
故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絶慮。
是故佛果圓融蕭然無寄。尚無始本之殊。何
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説報化之用耳。
又今約眞如則是本覺。無明則是不覺。眞如
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縁。無明亦二。一無體即
空。二有用成事。此隨縁眞如及成事無明各
有二義。一違自順他。二違他順自。無明中初
違自順他有二。一能返對詮示性功徳。二能
知名義而成淨用。違他順自亦二。一覆眞理。
二成妄心。眞如中違他順自有二。一翻對妄
染顯自。徳二内熏無明起淨用。違自順他亦
二。一隱自眞體。二顯現妄法。由無明中返對
詮示義。及眞如中翻妄顯徳義。從此二義得
有本覺。又由無明中能知名義。及眞如中内
熏義。從此二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眞
義眞如中隱體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
中成妄義及眞如中現妄義。得有枝末不覺。
覺與不覺若鎔融總攝唯在生滅一門也。眞
如門約體絶相説。本覺門約性徳説。大智慧
光明義等名覺。本者性義。覺者是智慧心。鈔
釋云。眞中不變妄中體空成眞如門。眞中隨
縁妄中成事成生滅門。乃至一切淨縁分劑
法相屬於二覺。一切染縁分劑法相屬二不
覺。又於中淨法之體屬於本覺。淨法之用屬
於始覺。又染法之體屬根本不覺。染法之相
屬枝末不覺。又始覺是末不離本覺之本。論
云。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云。而實無有始覺之
異。乃至平等同一覺故。枝末不覺不離根本
不覺。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
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斯二覺但是體用之
異。本末二不覺但是麁細之異。豈可離體有
用離細有麁者哉。又衆生根本迷有二。一迷
法。謂無明住地迷覆法體。所言法者。謂衆生
心名爲蔽意。故此無明迷眞之初妄惑之本。
二迷義通四住惑。由前癡故。迷覆因縁無我
之義。妄立諸法。所迷諸法有内有外。謂憍慢
邪見此依迷内。妄立我法自高陵物。愛念邪
見此依迷外。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貪愛。
如渇鹿馳焔癡猿捉月。無而横計枉入苦輪。
總自迷心更非他咎。杜正倫云。心是如來之
言高推聖地。身即菩提之説自隔凡倫。不悟
夫功徳無量唯在方寸之中。相好宛然不出
陰界之外。又碑詞云。法性平等實慧虚通。我
同於異。人異於同。不壞於有。無取於空。道非
心外佛即心中。問。不覺妄心元無自體。今已
覺悟。妄心起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眞覺。此眞
覺相。爲復隨妄倶遣。爲當始終建立 答。因
妄説眞。眞無自相。從眞起妄。妄體本虚。妄既
歸空。眞亦不立。起信論云。不覺義者。謂從無
始來不如實知眞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
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
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衆生亦爾。依於覺故
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
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説眞覺。不覺既無眞覺
亦遣。此則明眞覺之名待於妄想。若離不覺
即無眞覺自相可説。是明所説眞覺必待不
覺。若不相待即無自他。待他而有亦無自相。
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論
云。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
可説。大智度論云。若世諦如毫氂許有實
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又偈云。佛
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
一切。又凡立眞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
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如今不直悟一心者。
皆爲邪曲。設外求佛果者皆不爲正。如寒山
子詩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莾鹵。徑挺鐵石
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轉辛苦。不
用求佛果。識取心王主。是知若見有法可求
有道可行。皆失心王自宗之義。若直入宗鏡
萬事休息。凡聖情盡安樂妙常。離此起心皆
成疲苦。所以傅大士頌云。東山水上浮。西山
行不住。北斗下閻浮。是眞解脱處。行路易。路
易人不識。半夜日頭明。不悟眞疲極。又洞山
和尚悟道偈云。向前物物上求通。只爲從前
不識宗。如今見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
 問。眞諦不謬本覺非虚。云何同妄一時倶
 答。因迷立覺。説妄標眞。皆徇機宜。各無
自體。約世俗有。依實諦無。但除相待之名。非
滅一靈之性。性唯絶待。事有對治。遣蕩爲破
執情。建立爲除斷見。苦行伏諸外道。神通化
彼愚癡。三昧降衆天魔。空觀祛其相縛。見苦
斷集。爲對増上慢人。證滅修眞。皆成戲論之
者。盡是權智引入斯宗。則無一法可興。無一
法可遣。四魔不能減。大覺不能増。旋心而義
理全消。會旨而名言自絶 問。既云眞心絶
迹理出有無。云何教中廣説無生無相之旨。
 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功徳周備理事圓
通。知解罕窮分別不及。目爲無相。實無有法
可稱無相之名。詺作無生。亦無有法以顯無
生之理。發菩提心論云。菩薩觀一切善不善。
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眞諦。正定邪
定。有爲無爲。有漏無漏。黒法白法。生死涅
槃。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
亦無有法以爲無相。是則名爲一切法印不
可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眞實智慧。
釋曰。一切法印者。以此心印印一切法。楷定
眞實。不可壞印者。一切有無内外等法不能
破壞故。於此印中亦無印相者。萬法皆空亦
無所印。所印之法既無。能印之智非有。如是
通達名爲眞實智慧。古徳云。顧此法衆生之
本原。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
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
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問。
立心爲宗。以何爲趣 答。以信行得果爲趣。
是以先立大宗。後爲歸趣。故云語之所尚曰
宗。宗之所歸曰趣。遂得斷深疑起圓信生正
解。成眞修圓滿菩提究竟常果。又唯識性具
攝教理行果四法。心能詮者教也。心所詮者
理也。心能成者行也。心所成者果也。法藏法
師依華嚴經立因果縁起理實法界以爲宗
趣。釋云。法界因果雙融倶離。性相渾然無礙
自在。有十義門。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
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爲宗離相爲趣。或
離相爲宗亡因果爲趣。下九准思。二由離性
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離
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然。則以
非法界爲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
即法界時因果歴然。則以非因果爲因果也。
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倶融逈
超言慮。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倶
存現前煥然可見。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
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絶思議之深
義。未甞礙於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
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
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
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十
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
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徳。皆各總攝無
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
宗趣。以華嚴之實教總攝群經。標無盡之圓
宗能該萬法。可謂周遍無礙自在融通。方顯
我心能成宗鏡 問。以心爲宗禪門正脈。且
心是名以何爲體 答。近代已來今時學者。
多執文背旨昧體認名。認名忘體之人。豈窮
實地。徇文迷旨之者。何契道原。則心是名。以
知爲體。此是靈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識仗縁
託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虚空廓斷滅無知
故。肇論云。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常
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
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眞智
無相無縁。雖鑒眞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也。
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又經云。眞般
若者。清淨如虚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縁。斯則
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者哉。只此
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以此眞知不落有
無之境。是以諸佛有祕密。祕密之教祖師有
默傳。密付之宗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詮之表
示。若明宗之者了然不昧。寂爾常知。昭昭而
溢目騰輝。何假神通之顯現。晃晃而無塵不
 豈勞妙辯之敷揚。爲不達者。垂方便門。
令依此知無幽不盡 問。諸法所生唯心所
現者。爲復從心而變。爲復即心自性 答。是
心本性。非但心變。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
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華經偈云。三千
世界中。一切諸群萌。天人阿脩羅。地獄鬼畜
生。如是諸色像。皆於身中現。即知心性遍一
切處。所以四生九類皆於自性身中現。以自
眞心爲一切萬有之性故。隨爲色空周遍法
界。循業發現果報不同。處異生則業海浮沈
生死相續。在諸聖則法身圓滿妙用無窮。隱
顯雖殊一性不動 問。若一切法即心自性。
云何又説性亦非性 答。即心自性此是表
詮。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性亦非
性者。此是遮詮。若能超遮表之文詮。泯即離
之情執。方爲見性己眼圓明。如今若要頓悟
自心開佛知見。但了自性遍一切處。凡有見
聞皆從心現。心外無有一毫*氂法而有體性。
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何者以是一法故。
無法可相知相到。若有二法即相往來。以知
若凡若聖若境若智皆同一性。所謂無性。此
無性之旨。是得道之宗。作平等之端由。爲説
空之所以。了便成佛。不落功夫。如華嚴經
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
不可得思量。若不直下信此。起念馳求。如癡
人避空。似失頭狂走。融大師云。分別凡聖煩
惱轉盛。計校乖常求眞背正。寶藏論云。察察
精勤徒興夢慮。惶惶外覓轉失玄路。是以十
方諸佛正念於此入實性原。故能開平等大
慧之門。作衆生不請之友。所以問明品云。爾
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
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
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
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
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縁。縁不知因。智不知
境。境不知智。時覺首菩薩以偈答曰。仁今問
是義。爲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唯仁應諦
聽。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
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
相知。諸法亦如是。亦如大火聚。猛焔同時發。
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又如長風起。遇物
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又如衆地
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眼
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
轉者。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
亦無所現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
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
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若實若不實。若
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説。疏釋云。
問。意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類種種。若
性隨事異則失眞諦。若事隨性一則壞俗諦。
設彼救言。報類差別自由業等。熏識變現不
關心性故無相違者。爲遮此救故重難云業
不知心等。謂心業互依各無自性。自性尚無。
何能相知而生諸法。既離眞性各無自立。明
此皆依心性而起。心性既一事應不多。事法
既多性應非一。此是本末相違難。准此問意
離如來藏不許八識能所熏等別有自體能生
諸法。唯如來藏是所依生。文殊欲顯實教之
理。故以心性而爲難本。欲令覺首以法性示
生。決定而答。海會同證心性是一者。謂心之
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清淨
心也。又妄心之性無性之性空如來藏也。眞
心之性實性之性故不空如來藏也。皆平等
無二。故云一也。又妄心之性成心之性妄心
是相。以性相不同故。眞心之性眞心即性故。
又云。前二心之性。別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
二藏。但爲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
心。故此自性清淨眞心不與妄合。爲名空
藏。具恒沙徳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
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
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
離爲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爲不空。即實之
空爲空藏。空有不二爲心之性。然空有無二
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又非
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事各不相知。既有種
種何縁不相知。既不相知誰教種種。一一觀
察未知種種之所由也。既不相知。爲是一性。
爲是種種。又難有二意。一約本識。謂業是能
依。心是所依。離所無能故業不知心。離能無
所故心不知業。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各
不相知。誰生種種。二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
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
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生成種種耶。又約境
智相對相見虚無難。謂境是心變境不知心。
心託境生心不知境 以無境外心能取心外
境。是故心境虚妄不相知也。業不知心心不
知業者。有二。一約本識者。業是心所故依於
心。心是第八爲根本依。即離所無能。何者。
無所依心王無能依業。今依心有業。業從縁
生。故無自性。不能知心。若離能無所者。離能
依業則心非所依。今由業成所。所依無性故
不能知業。謂各從縁成性空無體。相依無力
故云無用。所以經云。無體用故。故不相知。二
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者。即以第六
識名心。從於積集通相説故。謂第六識人執
無明。迷眞實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
造罪等。以罪福不動等三行熏阿頼耶識。能
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互不相知義。通
相而言。皆約無體用故。別相而言。用門不同。
此用略有二門。一無常門。經云。並皆速滅。淨
名弟子品云。一切法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
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故。則心業皆空。
華嚴經頌云。衆報隨業生。如夢不眞實。念念
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故由無常不能相知。二
無我門。即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約
法無我明不相知。受不知報報不知受者。受
是能受之因。報是所受之報。即名言種。如唯
識論云。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
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
習氣。名言習氣者。謂有爲法各別親種。名言
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
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
成種。作有爲法各別因縁。釋曰。言各別親種
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聲者。簡無詮聲。彼非
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
心等種。然因名起種立名言種。顯境名言即
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
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説名顯所詮
義。此心心所能顯所了境。如似彼名能詮義
故。隨二名言皆熏成種。論云。三有支習氣。謂
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能
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能招非愛果業。隨
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
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倶。前異熟既滅
更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此名言
種即二取習氣。言爲業所引者。即彼倶義。親
辦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
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
來異熟之果苦樂之報。故華嚴經云。業爲田
識爲種也。已上種種問難不相知義竟。今答
以縁起相由門釋者。初句因縁相假互皆無
力。次句果法含虚故無體性。是以虚妄縁起
略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知。
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縁起。三由此妄法
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眞理恒常顯現。又果從
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
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
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爲自故無體也。是
故體用倶無。所以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也。今
初以四大爲喩。一依水有流注。二依火焔起
滅。三依風有動作。四依地有任持。法中四者。
一依眞妄相續。二依眞妄起滅。三妄用依眞
起。四妄爲眞所持。然此法喩一一各有三義。
一唯就能依。二依所依。三唯所依。今初喩中
唯就能依者流也。然此流注有十義。不相知
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後流排故流。則
前流無自性故不知後。二後流雖排前流。而
不到於前流。亦不相知。三後流不自流由前
流引故流。則後流無自性故不能知。前四前
流雖引後而不至後故亦不相知。五能排與
所引無二故不相知。六能引與所排無二故
不相知。七能排與所排亦無二故不相知。八
能引與所引亦無二故不相知。九能排與能
引不得倶故不相知。十所排與所引亦不得
倶故不相知。是則前後互不相至各無自性。
只由如此無知無性方有流注。則不流而流
也。肇公云。江河競注而不流。即其義也。二依
所依者。謂前流後流各皆依水。悉無自體不
能相知。然不壞流相。故説水流。三唯所依者。
流既總無。但唯是水。前水後水無二性故無
可相知。是則本無有流而説流也。二法中三
義者。一流喩能依妄法。二妄依眞立。三妄盡
唯眞。初中妄縁起法似互相籍。各不能相
到。悉無自性故無性無知。是則有而非有也。
二依所依者。謂此妄法各各自虚含眞方立。
何有體用能相知相成。即由此無知無成
眞故有。是則非有而爲有也。三唯所依者。謂
能依妄法逈無體用。唯有眞心挺然顯現。既
無彼此何有相知。正由此義妄法有即非有
爲有。復説眞性隱。以非隱爲隱。又前後有二。
一生滅前後。二此彼前後。生滅前後者。謂前
滅後生互相引排。此即竪説如壯與老。謂此
流水刹那生滅。前刹那滅後刹那生。此彼前
後者。此即横説。猶如二人同行狹徑後人排
前前人引後。分分之水皆有前後。乃至毫滴
有前毫滴後毫滴。故聚多成流注。則無性矣。
小乘亦説當處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而
不知無性縁起之義耳
宗鏡録卷第六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水喩眞心者。以水有十義同眞性故。一水
體澄清。喩自性清淨心。二得泥成濁。喩淨心
不染而染。三雖濁不失淨性。喩淨心染而不
染。四若泥澄淨現。喩眞心惑盡性現。五遇冷
成氷而有硬用。喩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
用。六雖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喩即事恒眞。七
煖融成濡。喩本識還淨。八隨風波動不改靜
性。喩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
不生滅性。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
性。喩眞心隨縁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隨器方
圓。而不失自性。喩眞性普遍諸有爲法。而不
失自性。又書云。上徳若水。方圓任器。曲直隨
形故。如小乘倶舍論。亦説諸有爲法。有刹那
盡。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
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
至餘方。若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
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縁生
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
理懸隔。又中論疏云。常無常門者。常即人天
位定。故無往來。無常即六趣各盡一形。亦無
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無常念念變異。令誰
往來。則常無常法。倶不相到。皆無往來。肇論
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
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
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甞異。所見未甞同。逆
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眞而莫覺。既知往物
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
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責
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於今未甞有。以明物
不來。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
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
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
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
往返之微朕。又何物而可動乎。釋曰。回也見
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謂顏回曰。吾與汝。終身
交一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變乎。意明物物
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頃。尚不相待。已
失前人。豈容至老而後變耶。又前念已故。後
念恒新。終日相見。恒是新人。故云見新。如此
新人。見之只如交臂之頃。早是後念新人。非
前念時也。故云非故耳。若前念已古。後念
已新。新不至*古。*古不待新。前後不相至。故
不遷也。又雖兩人初相見。只如擧手交臂之
頃。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
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
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
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
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
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所
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吾猶昔人者。猶者似也。吾雖此身似於昔人。
然童顏自在於昔。今衰老之相。自在於今。則
非昔人也。故云。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
知歳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
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刹
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
一質耶。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
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
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
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
至昔。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