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龍舒増廣淨土文 (No. 1970_ 王日休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五心乃妄想説
六五蘊皆空説
七廢心用形説
八用形骸説
九齊生死説
十我説
周參政跋
劉壯元跋
妙喜杲禪師跋
第十一卷
  天台智者大師勸修行人專修淨土
眞州長蘆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杭州永明壽禪師戒無證悟人勿輕淨土
丞相鄭清之勸修淨土
廬陵李氏夢記
旴江聶允廸跋
四明斷佛種人跋
第十二卷 附録
  獅子峯如如顏丙勸修淨業文身爲苦本
覺悟早修
慈照宗主臨終三疑
善導和尚臨終往生正念文
慈雲懺主晨朝十念法
讃佛偈回向發願文共四
超脱輪迴捷徑
念佛報應因縁
普勸修持
口業勸戒
龍舒増廣淨土文目録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一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予遍覽藏經及諸傳記。取其意而爲淨土
文。無一字無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説。
欲人人共曉。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龍舒人
也。世傳淨土文者不一。故以郡號別之
  淨土起信一
淨土之説多見於日用之間。而其餘功乃見
於身後。不知者止以爲身後之事而已。殊不
知其大有益於生前也。何則佛之所以訓人
者。無非善。與儒教之所以訓人。何以異哉。唯
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淨土爲心。則見於日
用之間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爲無
適而非善。善則爲君子爲大賢。現世則人敬
之。神祐之福祿可増。壽命可永。由是言之。
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爲心者。孰謂無益於
生前乎。其次爲業縁所奪而不能專志於此。
苟有志焉者。亦惡縁可以自此而省。善縁可
以自此而増。惡縁省而不已。終必至於絶其
惡。善縁増而不已。終必至於純乎善。惡既
絶矣。善既純矣。非爲君子而何。非爲大賢而
何。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爲心者。
孰謂無益於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禮義之所
在。不知刑罰之可畏。惟氣勢之爲尚。惟勢力
之爲趨。苟知以淨土爲心。則亦必知省己而
自咎。所爲雖不能皆合於禮義。亦必近於禮
義矣。雖不能盡超乎刑罰。亦必遠於刑罰矣。
漸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終爲君子之歸。庸人
稍知佛理者。世必目爲善人。此其效也。由是
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爲心者。孰謂無
益於生前乎。或曰。從孔子之言。而以儒教爲
心。豈不益於生前乎。何必淨土哉。曰。此世間
法耳。非出世間法。世間法則不出於輪迴。出
世間法則直脱輪迴外。淨土既益於生前。又
益於身後者。以其兼出世間法故也
  淨土起信二
淨土之説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用之
間。而未甞離。前篇所言是也。論其跡。則見於
早晨一茶之頃。而不必終日泥十念法門是
也。蓋修持法門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雖罪
惡之人。佛亦不棄。迴心向善則爲善矣。故此
十念法門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爲暗室。一
燈照之則爲明矣。故殺牛屠馬之人。放下屠
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難。亦不妨一切俗
事。故在官不妨職業。在士不妨修讀。在商賈
不妨販賣。在農人不妨耕種。在公門不妨事
上。在僧徒不妨參禪。凡一切所爲皆不相妨。
故曰。其修持工夫見於早晨一茶之頃耳。遂
可以爲萬萬劫不壞之資。人何爲而不修乎。
今有販物者。一錢而得兩錢之息。則必自喜。
以爲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兩日之
程。亦必自喜。以爲及程之多矣。是於外物
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兩錢而得一錢之
價。必憂之以爲喪本。兩日而及一日之程。亦
必憂之以爲費日。是於外物小有所失。而知
其憂也。何於吾身之光陰有限。則日沒以過。
其失大矣。而不以爲憂。於淨土之因縁難遇。
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爲喜。是徒見小
得小失而知憂喜。及得失之大者則不能知。
何不思之甚也。況不費時刻。用力甚少。而收
功有不可盡言者。人何爲而不修乎。此時不
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淨土起信三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怪也。蓋
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
而已。且如陋巷糞壤之居者。安知有廣厦之
清淨。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
弊篋錙銖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説處
此娑婆濁世。不信其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
胞胎。不知彼有蓮苞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
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
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雜於憂惱。不知彼
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
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切戒人以妄語。必不
自妄語以誑人。世人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
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死生。
如刀斫虚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
語也。世間中人以上者。猶不肯妄語以喪其
行止。況佛乎。其言可信。無足疑者。故先賢
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爲姦黨
者。刻之於石。天雷撃之。今以金寶綵色鐫刻
裝繪。以爲輪藏貯。佛之言供以香花。嚴以神
龍。使其言之妄。則又甚於姦黨之碑。何爲
歴千百歳。而天雷不撃之哉。以其言之誠也。
言之誠而不信。將何俟哉。是故淨土之説更
無可疑者。況自古及今。修此者感應甚多。尤
不可以不信者也。感應在第五卷
  淨土起信四
儒者或以釋氏之徒無戒行故。輕其教。而因
以不信淨土。是不然。豈可以道士不肖而輕
老子。士人不肖而輕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廢
言。況可以其徒而輕其教乎。釋氏之教有世
間法。有出世間法。其世間法與吾儒同者。不
可以縷數。姑擧其大者言之。釋氏之所以孳
孳訓世人者。無非戒惡勸善。而吾儒何甞不
戒惡勸善哉。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殺生偸盜
邪婬爲身三業。而孔子言勝殘去殺。詩人言。
文王徳及鳥獸昆蟲。是豈不戒殺哉。盜固不
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見好徳如好色者。詩
人刺不徳而悦美色。是豈不戒邪婬哉。佛以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爲口四業。孔子謂。人而
無信。不知其可。豈不戒妄言也。謂。巧言令
色。鮮矣仁。豈不戒綺語也。書稱。爾無面從退
有後言。豈不戒兩舌也。惡口謂之惡怒之聲。
尚未至於穢語。荀子謂。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是未甞不戒惡怒之口也。佛又以貪嗔癡爲
意三業。孔子謂。見得思義。是則戒貪矣。謂。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則戒嗔矣。謂。困而不
學。民斯爲下。是則戒癡也。由此言之。儒釋未
甞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於世間法。釋
氏又有出世間法。儒家止於世間法。故獨言
一世而歸之於天。釋氏又有出世間法。故知
累世而見衆生業縁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
欲知釋氏之所長。須看楞嚴楞伽圓覺與無
蓋障菩薩所問經。及曉金剛經之理。未能如
是而遂非之。則孔子所謂不知而作之者。可
不戒哉。誠如是。則釋氏爲可信矣。其言淨土
烏可以不信哉。所謂出世間法淨土尤有要
者。不可以不勉也
  淨土起信五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惟心淨土。豈復更有淨
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
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
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爲唯心淨土矣。論其跡。
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
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謂自性阿彌者固不妄
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
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
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是
所謂唯心淨土而無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
不必更見阿彌者。非也。又信有淨土而泥唯
心之説。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
佛越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
甚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變無
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變無嗔無癡乎。彼西
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
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
食。則飢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
心。欲去而不得去。則繋累惱其心。是所謂
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彼阿彌陀佛福重
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爲蓮華。易於反掌。觀
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
爲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
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
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
可以爲淨土。而猝未能爲淨土。吾性可以爲
阿彌。而猝未能爲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
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而得道則甚
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佛越祖。爲
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
薄淨土而不修也。大阿彌陀經云。十方有無
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欲往生。我
何人哉不欲往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由此
言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
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脚踏實地。持
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脱輪迴。與虚言
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淨土起信六
佛眼見無量劫事故。自古及今無所不見。又
戒人妄語。以不自妄語以誑人。又戒人有我。
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誠。可師法。按楞
嚴經云。有十種仙。皆壽千萬載數盡復入輪
迴。爲不曾了得眞性。故與六道衆生同名七
趣。是皆輪迴中人也。世人學仙者。萬不得
一。縱使得之。亦不免輪迴。爲著於形神而不
能捨去也。且形神者乃眞性中所現之妄想。
非爲眞實。故寒山詩云。饒汝得仙人。恰似守
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無所拘也。近
自數百年來。得仙唯鍾離呂公。而學鍾雖呂
公者豈止千萬。自予親知間。數亦不少。終皆
死亡埋于下土。是平生空費心力。終無所益
也。欲求長生。莫如淨土。生淨土者壽數無量。
其爲長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門而學神仙。
是捨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必得之碔砆。豈
不惑哉。或云。淨土乃閉眼後事。有何證驗。答
云。淨土傳備載感應。豈無證驗哉。況神仙者
有所得。則甚祕而不傳。以謂泄天機而有罪。
佛法門唯恐傳之不廣。直欲度盡衆生而後
已。是其慈悲廣大不易測量。非神仙之可比

  淨土起信七
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夫因果烏
可以不信乎。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語。何
不以目前之事觀之。人生所以有貧富有貴
賤有苦樂勞逸有榮辱壽夭。其禍福種種不
同。雖曰天命。天豈私於人哉。蓋以人前生所
爲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
是以此身謂之報身。報身報我前世所爲故
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譬如人有功罪於外。
當受賞罰於官府。官府豈私於人哉。特以有
功當賞有罪當罰而主之耳。豈以賞罰無故
而加於人。世間官府猶不以賞罰無故而加
於人。況天地造化豈以禍福無故而加於人
乎。是知以前世所爲有善惡故。以禍福而報
之也。以其不能純乎善故。不得純受其福報。
乃有富貴而苦夭者。有貧賤而壽樂者。有榮
寵而悴辱者。其爲果報各隨其所爲。如影從
影。如響應聲。纖毫不差。故云。種桃得桃。種
李得李。未有種蔴而得荳。種黍而得稷者。唯
種時少。收獲時多。故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
之報甚大。故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
生爲善惡。果報還如此。蓋造化自然之理也。
此理可信。則淨土之説必可信。何則二者皆
佛言。佛誠言於因果。必不妄言於淨土故。因
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此可以解其惑

  淨土起信八
人有見目前善惡未有報者。遂不信因果。而
因以不信淨土。殊不知善惡未有報者非無
報也。但遲速耳。佛甞謂阿難云。人有今世爲
善死墮地獄者。有今世爲惡死生天堂者。阿
難問。何故。佛言。今世爲善死墮地獄者。今世
之善未熟。前世之惡已熟也。今世爲惡死生
天堂者。今世之惡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
處先受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左氏謂。欒武
子有徳。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雖爲惡。而可
以免禍。黶之子盈爲善。而黶之惡乃累之。故
盈雖善而及於難。止於世間目前可見者言
之。善惡之報尚有如此者。況隔世乎。書曰。
天道福善禍淫。老子曰。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是三教皆言此理。但有遲速耳。豈可以目前
不見果報。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淨土乎
  淨土起信九
或者疑之云。人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如
何便生蓮華一朶。予告云。此不難知也。譬如
大明鏡凡有物來便現其影。鏡何甞容心哉。
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彌陀佛國中清淨明潔。
自然照見十方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是
故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自然生蓮華一朶。
無足疑也。或者又疑之云。念往生眞言者。阿
彌陀佛常住其頂衞護其人。若無量世界有
無量衆生念此眞言。阿彌陀佛豈能一一遍
住其頂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月普現
一切水中。豈不自然哉。或者修行精進疑之
云。又有臨終之時佛與菩薩來迎。且如十方
世界有無量衆生精進。烏能皆知其期而往
迎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照無量
境界。豈不自然哉。況佛之威神不止如日
月乎。則遍住其頂。遍知其期。何足疑哉
  阿彌陀經脱文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
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
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徳因
縁。今世傳本脱此二十一字。又藏本此經亦
名諸佛攝受經。乃十方佛在養字號。今本脱
四方佛
  備説
    晝必爲夜 必爲夜備 暑必有寒
    必爲寒備 存必有去 必爲去備
    何爲夜備 燈燭床蓐 何謂寒備
    衾裘炭薪 何謂去備 福慧淨土
梵語阿此云無。梵語彌陀此云量。省文稱之。
寧稱阿彌。不可稱彌陀。若稱彌陀。則是量。與
無量之意相反。若稱阿彌。猶有無量之意存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之一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二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大藏之中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阿彌陀
過度人道經。無量壽經。無量壽莊嚴經。四
者本爲一經。譯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訛
甚多。予久已校正。亦刊板以行。今按此經
及餘經傳。爲淨土總要
  淨土總要一
統言。大藏不止有十餘經言西方淨土事。其
大略謂。彼處以七寶莊嚴。無地獄餓鬼禽畜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常清淨自然。無一切穢
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衣
食宅宇隨意化成。其景序長春。無復寒暑。大
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名
阿彌陀者梵語也。此云無量。以此佛光明照
見十方三界無有限量。凡念佛衆生無不知
之。故人名無量光佛。此佛壽命與其國中人
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恒河沙劫亦無有盡。
故又名無量壽佛。此佛有大誓願度人。其威
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現世
必消除災難。禳却寃鬼。安靜形神。増迎福壽。
西方七寶池中則生蓮花一朶。他日於其中
託生直脱輪迴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跡。非虚
言也。其説甚易行。盡大藏中。八萬四千法門
無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可痛惜或。知
而不行。尤可痛惜也
  淨土總要二
大阿彌陀經云。釋迦佛一日容顏異常。侍者
阿難怪而問之。佛言。善哉。汝所問者勝於供
養一天下聲聞縁覺。及布施諸天人民以至
蜎飛蠕動之類。雖至累劫。猶百千萬倍。不可
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
蠕動之類。皆因所問而得度脱之道。以此觀
之。是釋迦佛初欲説阿彌陀佛之時。其存於
心而形於色者。已異於平日。則阿彌陀佛所
以感諸佛者。固已非常。況於感一切衆生者
乎。及阿難問而告之。則謂諸天帝王人民以
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脱之
道。是上自諸天下至蠕動之類。皆同在三界
之内。故不出輪迴。是以未爲得度脱者。阿
彌陀佛大願大力無所不度。故皆度脱之也。
觀其初發偈云。我至成佛時。名聲超十方。人
天欣得聞。倶來生我刹。地獄鬼畜生亦生我
刹中。是則凡在三界六道輪迴之内者無所
不度。可知矣。是以此經云。阿彌陀佛現在西
方極樂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無央數天
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莫不得過度解脱
者。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蠕動謂微細蛆蟲也。
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是其所以廣度
衆生無有窮極。而人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無
足疑也
  淨土總要三
經又云。無量無數劫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
化度衆生。是時有大國王。往聽説法。遂有覺
悟。乃捨國王之位。而往修行。號曰法藏比丘。
即阿彌陀佛也。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
願。願願皆爲濟度衆生。發此願已乃精進。以
了生死。次入菩薩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
也。入菩薩地者。内則修慧。外則修福也。修慧
者。便慧性日廣。於一日至成佛時。則慧性
含虚空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也。修福者。
乃託生於一切衆生中。同其形體。通其語言。
以設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細虫蟻。皆託
生於其中。如此無量無數劫來設化衆生。夫
設化衆生者。無非得福。得福而不受用。故其
福愈積而愈大。久則遍於虚空世界矣。福大
則威神大。譬如世人官大則勢力大。是以威
神無所不可。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初
發願以至成佛。無非爲衆生者。故人至信向
念其名號。現世必蒙福祐。身後必徑生極樂
世界。若能精心想其形相。現世必見佛之眞
身。以佛之威靈無所不在。而人心念與佛純
熟。則自然交通。故佛現其身也。詳見第五

  淨土總要四
經云。阿彌陀佛歴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忍
力成就不計衆苦。常以和顏愛語饒益衆生。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
護意業清淨無染。手中常出一切衣服一切
飮食一切幢幡寶蓋一切音樂及一切最上所
須之物。以此施惠衆生。令生歡悦。以行教化。
故致無量無數衆生發無上菩提心。如是善
行無量無邊。説不能盡。歴無量無數百千萬
億劫。功徳圓滿威神熾盛。方得成就所願而
入佛位。是以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
至蜎飛蠕動之類。無所不度。所以一念歸依。
遂生其國。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長
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
色端明淨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
皆受自然清靈之身無極之壽。遍彼刹中皆
諸上善人無有婦女。皆壽命無央數劫。皆洞
視徹聽。遙相瞻見。遙相聞語聲。皆求善道者。
無復異人也。雖歴萬劫。已所從來靡不知之
復知十方世界去來現在之事。復知無央數
天上天下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心所欲
念。口所欲言。復知此等衆生當於何劫何歳
盡度脱爲人。得生極樂世界。以其慧性通徹
故爾
  淨土總要五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
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衆生
上大願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無不得生也。
觀此則是與菩薩憫念衆生沈淪苦海無由得
出故。自以誓威力招誘人生淨土。如舟人招
誘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人唯恐不信耳。若
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得生。蓋佛不可
以凡人比。凡人不爲勢利不與人交。非有益
於己不與人交。此所以爲凡人也。賢人君子
已不如此。況於佛乎。蓋不慈悲不足爲佛。不
濟度衆生不足爲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爲佛。
爲其慈悲故見衆生沈於苦海而欲濟度。爲
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
此所以爲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
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衆生。不能度一
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盡者可謂極矣。蓋
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
去。心念欲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
念欲去而身被牽繋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
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在淨土則必
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淨土總要六
阿彌陀佛有誓願云。已生我國欲往生他方
者。如其所願永不復墜三惡道。何則生淨土
者必證無生法忍。且無生法忍者。乃了生死
者。雖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一性既
不昧。何由而爲惡乎。論其理固無墜墮。況
又仗佛刀故墜墮必無。是以生淨土者非徒
長生不老。又生死自如故。欲設化一切衆生
而入一切衆生生死界中。而吾之眞性常湛
然明朗。不復惑於外物。不復牽於業縁。雖在
輪迴世界。而無復輪迴。所謂出世間者是也。
謂雖在世間而出世間矣。是故生淨土而生
死自如者。欲生天上亦可。欲生人間亦可。欲
生大富貴中亦可。欲生清淨中亦可。欲長生
不滅亦可。欲滅而復生亦可。隨意所欲無不
自在。此所以貴於修淨土也。世人不知此理。
徒爲生死所苦。欲生富貴中反生於貧賤。欲
生快樂中反生於愁慼。欲生而長壽反生而
夭促。欲生於善道反生於惡趣。種種皆外物
所惑。業縁所牽。不得自在。是以無始劫來輪
迴六道不得出離。當念此等憂苦迴心淨土。
所以名極樂世界者。其意可見矣
  淨土總要七
無爲楊傑次公少登高科。明禪門宗旨。謂衆
生根有利鈍。即其近而易知簡而易行。唯西
方淨土。但一心觀念仗佛願力直生安養。其
爲王敏仲作直指淨土決疑序云。阿彌陀佛
光明如大圓月。遍照十方。水清而淨則月現
全體。月非&T049734;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
光。月非捨水而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
月則無取捨去來。故華嚴經載解脱長者。予
云。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諸如
來不來至此。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
來隨意即見。是知衆生注念定見阿彌陀。若
生彼土則無諸苦。般舟三昧經云。跋陀和菩
薩問釋迦佛云。未來衆生云何得見十方諸
佛。佛教令念阿彌陀佛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又大寶積經云。若他方衆生聞無量壽如來
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
善根迴向願生其國者。隨願往生得不退轉。
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淨土。
何土可生。東坡云。次公晩年作鹽司大守。常
畫丈六阿彌陀佛像。隨行供養觀念。至壽終
時。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之二



龍舒増廣淨土文卷第三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孟子云。人皆可以爲堯舜。荀子云。塗之人
可以爲禹。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於汝
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爲聖賢。人
人可以作佛。西方淨土乃要捷門庭。無人
不可以修。故爲普勸修持
  普勸修持一
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
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
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
寢。至夜間就寢閉目。無非塵勞。未甞暫省吾
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
大於飢渇。必爲飮食之備。以歳言之。莫大於
寒暑。必爲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
生。而不爲淨土之備。何哉。且若人有百斤
之金。猝有大難。不能負挈以行。必捨而去之。
若抱金而與之倶死。世必謂之大愚。是皆知
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然平日則區區趨名
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而不自愛其
身何哉。或責以盜竊。或呵以禽畜。則怫然而
怒。有至於終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於毆
撃而成獄訟者。彼盜竊禽畜之名無損於吾
身。乃惡之如是。是徒惜吾身之名。以不知惜
吾身之實。何哉。且吾身之實非他。強名曰死。
而實未甞死者是也。人徒見其捨此敗躯而
去。乃謂之死。不知捨此則往彼矣。然其所
往之處豈可不預備哉。故西方之説誠不可

  普勸修持二
人生時。父母妻子屋宅田園牛羊車馬。以至
臺凳器皿衣服帶索等物。不問大小。或祖父
以傳於己。或自己營造而得。或子孫或他人
爲己緝累而得。色色無非己物。且如窓紙雖
微。被人扯破猶有怒心。一針雖微。被人將
去猶有吝心。倉庫既盈心猶未足。金帛已多
營猶未止。擧眼動歩無非愛著。一宿在外已
念其家。一僕未歸已憂其失。種種事務無非
掛懷。一旦大限到來。盡皆抛去。雖我此身。猶
是棄物。況身外者乎。靜心思之。恍如一夢。故
莊子曰。且有大覺。然後知此其大夢也。古人
有言。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妙哉此言也。予故用此後兩句
添以兩句而成一偈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
隨身。但念阿彌陀。定生極樂國。蓋業者謂善
業惡業。此皆將得去者。豈可不以淨土爲業
乎。有了明長老。爲衆普説指此身而言曰。此
爲死物。其内鱍鱍地者爲活物。莫於死物上
作活計。宜於活物上作活計。余深愛此語。故
常爲人言之。凡貪種種外物以奉其身者。皆
是死物上作活計也。世人雖未能免。此當於
營生奉身之中。挪頃刻之暇迴光自照。以留
心於淨土。乃活物上作活計也。且如汲汲營
生。雖致富如石崇貴極一品。終有數盡之期。
豈若淨土之無盡也
  普勸修持三
人初未甞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
何則以神之來而託於此。其形由是而長。故
謂之生。以神之去而離於此。其形由是而壞。
故謂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
去來故舍有成壞。然則生者非生也。以神之
來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壞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