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瑜伽論記 (No. 1828_ 遁倫集撰 ) in Vol. 42

[First] [Prev+100] [Prev]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等。修方便者觀略下等者。此結十對有染汚
心。謂有貪瞋癡心略心乃至不解脱心。有貪
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少心多心略心廣心
下心擧心乃至應修不應修有解脱無解脱
心。泰基同云。諸出家者名已出離。此有二類。
一類不修涅槃方便者觀有貪無貪有瞋無瞋
有癡無癡等。一類修涅槃方便者觀略心廣
心下心擧心乃至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是
不染汚相前三對觀非必順出世故。後七對
順出世故。基復解云。或順定名修方便。
修方便。非必出世。又釋。不修方便者。謂無學
人已得出離更不修方便故但觀有貪等三對
心。若修方便者。謂有學人觀略下等七對心
順無學出離故。云何光明相謂有一於暗對
治或法光明者。前蓋食中説有三光明。此即
初二。住觀於坐等者。牒經三句而別釋也。景
云。住是現在。坐當未來。或在後行觀察前者。
謂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者即以後心
觀察前心。基師復云。未來名坐。現在名住。從
未來坐起立住故。即此現在亦名爲坐。過去
名臥。坐方臥故。過去息滅故立臥名。云何入
定相謂由因縁等者。前四相中除應遠離相。
此之三相順入定故。云何出定相謂分別體
所不攝不定地相者。基云。雖定心散心體通
分別。此散心體定所不攝不定地相名出
定。或分別體是無漏定所不攝不定地相名
出定相。今復解云。散心名分別。體定所不攝
故名不定地相。云何引發相謂能引發略諸
廣博文句義道。此是聖自在通。以智言音自
在攝諸廣博文句入一字中。以此一字攝無
量文句義。此通依定引發名引發相。乃至引
發一切功徳也。相攝可解
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上終


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論本第十二卷

 釋遁倫集撰 
論本卷第十二
釋作意所縁中。自下第三通辨。文有其七。一
修作意所由。二四縁入等至。三四得定者。四
味淨定等差別。五四分定異。六次第超越入
出。七重修差別。謂即於彼彼諸相乃至能作
四事等者。景師解云。謂於所縁相因縁相等
四相中。作意思惟能作四事。一即修習如是
作意。二能遠彼所餘煩惱。三能練此作意及
餘令轉明盛。四厭所縁令煩惱不續。基云。又
即修習此作意時厭壞所縁是加行道。捨諸
煩惱是無間道。任持斷滅是解脱道。令諸煩
惱遠離相續是勝進道也。四因縁入等至中。
因力者。謂前生當所入定以爲因力。此順小
教作此分別理論。大乘正取定種以爲因力。
亦可據曾隣近入靜慮時。熏發定種功能増
長生今時定。是其因力。四得定者中。備云。此
愛等者是上地惑。非欲界以伏欲貪等。方入
定故。此義不然。以識論説要得彼地根本定
者彼地煩惱容現前故。此未起定者豈容先
起上地愛等。基云。此四無記根。四人得定起
此四種。非必一人具能起四。愛即貪數。見謂
見取。慢即我慢。疑即癡疑。此中先聞而起。是
未得定先起四根不是唯無記性。欲界通不
善故。或得定已後起四種方是無記。景釋。見
上靜慮云先依邪教起於常見。次云如是方
便入初靜慮等能得清淨等者。彼師又教若
入八定如是常我清淨解脱等者。又依彼教
而生見取。彼依常見見取勇猛精進修入初
定或餘定等。復因定力見過去事又生常見。
次明依見修得靜慮。次依定力知過去事復
生常見。復於後時下。依於常見復生見取。基
解。如是入已能自憶念過去多劫遂生是見
等者。由得定已起四常見總縁世間。非但約
定故非見上靜慮所攝。執此見不捨名爲見
取。然此文中唯説能得淨不説體殊勝。實逐
難顯之。爲勝易故。定等是常見所依蘊故亦
見取境。此中愛縁上地唯識具釋。未得定前
我慢縁此地生。同地而執。總縁五蘊而方能
故。得定後慢。縁彼地起亦同地故。無別縁我
慢縁他地生。總縁者可爾。如唯識説。其疑一
法。觀其文勢唯修出世者起縁聖諦疑故。據
勝者説理通餘有。於餘勝定亦起疑故。未得
定前性通不善。若得定已後名無記根。是定
煩惱爲根本起生煩惱。愛味定中基述二義。
一通未至有。準上了相作意既通聞惠未至
地散心。何妨染心未至地有。要得根本定得
自在已方起現前。二云未至地無染。了相亦
非通聞惠其所愛味當言已出其能愛味當言
正入者。前説既得定已便生愛味。恐人疑在
淨定之中起此愛味故。今説言所愛味淨定
已出。能愛之心當言正入。基云。淨定已入過
去出於現在。味定在現在故當言正入。清淨
靜慮謂有中根利根等煩惱行薄塵行方能修
入。不言下根及三毒偏増修得淨定。於甘露
界繋念思惟如是方入無漏定者。或四諦觀
或觀二空。所顯眞如爲前方便入無漏定名
甘露界。順退分定謂有鈍根順住分定謂有
中根或利根性等者。此中但依四人成四故
此説根。非依一人而成四種。下第十三説。四
撿行經説依一人次第修故。道理亦有上根而
順退。亦有下根上*順不退。其退分定退。
其住分定與染心相入出。既不勝進亦不退
下。順勝分定。定約別人修定。是利根。不與染
心而相入出。第四亦爾。順決擇分定能生無
漏。非勝分定。第十三説。四撿行經中順勝分
定非退非住。唯是勝進非趣決擇故。決擇即
分名決擇分。是支義類義。言猶如世間珠瓶
等物已善簡等者。已爲聖人簡擇入最勝分
名決擇分。如世珠瓶已簡擇得精。是故名簡
擇分。此四種定。略以六門辨。一辨行相。如
文。二辨性。唯有漏善。三依地。通色無色。有
頂亦能生無漏心故。然以義準非上七近分
有第四不見與無漏心相入出故。初起不然
後起可得。故皆有四分無文遮故。四初能生
二自及住分。住分生三除第四。第三亦生三
除退分。第四生一謂自類。五顯類異。順退分
順煩惱住分順自地。順勝分順上地。順決
擇分順無漏。六依起。下界起四。上二界唯
三無初以不退故。無間入等至中漏無漏純
雜三種皆有四類。一純有漏二純無漏三
有無漏雜。四類者。一順入二逆入三順逆入
四逆順入。此中但有初二。超越入等至
中。有漏無漏純雜三類超各亦有四。此中
辨唯有初二。文言通故。如是合有二十四
句。上辨類別。何人能超者。此言超者。唯無學
非有學唯利根非鈍根。依界者。唯欲界非上
二界。此中景云。許身在下地得起上生得善
心者得成二十四句。古人證云。準廣心文。謂
從方便心得入不隱沒無記心以出心不勤求
故。不隱沒無記心不生方便善心以羸劣故。
故從淨定心入天眼耳識。天眼耳識不得却
入淨定。若身在欲不起上生得善。從天眼耳
出在何心。又欲界羅漢退起上二界惑。若不
起上界生得善心從何等心入彼煩惱。又阿
羅漢超定時。若不得非想生得善心不成句
數。今大乘中依對法文。説隨生何地即得成
地善心。據得現起名爲成熟。此文即説身
在下地但起下地生得善心。會前三證者。諸
依新譯經論説彼五通及變化心皆名通果。
順正理等皆作此判。如修通時無礙斷通壅
竟。次則成熟意地智慧。是其通體。從此生五
通及化心皆名通果。與定相出入。故天眼耳
從定出還入定。又無學人退起上地惑時。從
住分定起當地惑。如防上地過時得從上地
煩惱入於下地住分淨定。無學退時以無退
分從彼住分而入煩惱。既知生下起上地生
得善心。是則順逆超次入八定時不成多句。
倶有六句。一有漏順逆均次入於八定。二無
漏順逆均次入於七定。三有漏順逆間次入
於八定。四有漏順逆均超入於八定。五無漏
順逆均超入於七定。六漏無漏順逆間超入
於八定。若超色界心出可有聞慧異熟生心
及通果心。今以非想心出出在何心。彼無聞
慧威儀工巧及通果心非異地起生得善心。
異熟生心業果者不異地起。準滅盡定出縁
三種境觸三種觸許縁内外有爲蘊生。何妨
欲界起有頂地異熟生心非業果者。然相難
知。由此應言有漏無漏出在異類名爲出心
非要散位。若爾有漏無漏間入等云何住異
類。今言住異行相別類名之爲出。或得起無
記心未乖理也。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
至唯除如來等者。此據自在超一切地者説。
若七地已前及波羅蜜多聲聞亦能超二地乃
至七地。大目犍連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等聲。
便從彼出超多地故。六十三中具明此事。又
依自在超一切地。謂佛及不退菩薩。餘人雖
超不能多地。若任運超禪者一切皆得。如轉
生九地及大目犍連。故此不説。熏修中。文有
二。初明二義雜修。後明修生差別。熏有五類。
一純有漏定薫修。謂生下四靜慮除五淨居。
如此下説耎中上品修故受三地果。二純無
漏定薫。謂八地已去變易生死有漏定盡故。
三有漏無漏雜修。即此所説爲於等至得自
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間雜修習生五淨
居等。四有漏定散雜熏修。謂阿羅漢捨福命
行資命福果。五無漏定散雜熏修。謂二乘及
七地已前菩薩變易生死。此第三雜修中。有
漏爲兩邊。無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滿。如五
淨居業異生身造。種在身中任運但能滅下
天處。由起希願熏修成滿無漏定力資昔業
種令勢殊勝生五淨居。故非有漏而爲中也。
其力劣故。即與小乘雜修不同。謂毘曇等云
先起無漏十六行觀多念相續。次入有漏十
六行觀亦多念相續。如是展轉漸略行縁乃
至無漏有漏各二刹那名方便成。次復更起
一念無漏。復更起一念有漏。是無間道。次復
更起一念無漏是解脱道。名熏成五品。熏修
名有三心。即用兩頭無漏熏中間有漏故也。
又初一念有漏是加行道伏除定障。次念無
漏爲無間道正除定障。次一念有漏爲解脱
道故熏修滿。若以有漏爲中無漏爲初後者。
豈以無漏爲加行有漏爲無間道耶。次末後
解脱爲能資故所資相順。謂如有一已得有
漏及與無漏四靜慮等者。凡熏定者。要須具
得四種靜慮漏無漏定方始熏修。先用第四
定無漏熏當地有漏。次入第三定無漏熏當
地有漏。乃至初定。從上流注入於下地故云
也。依次下文熏定有五。一爲等至得自在故。
二爲受等至現法樂住自在果故。三爲得彼
不退道故。四爲修治引功徳道故。五爲生淨
居故。今此文中略擧前二也。若於此處此時
此事欲入諸定等者。泰云所依身名處云云。
基云。身所住依名處。起定明暗等時節等名
時。隨縁何境名事。若有餘取者。取支有殘業
潤生。而命終者。便生淨居。等至果有二。初得
功徳果後生淨居果。修生差別中有四。一生
因。二染退善進。三修因處。四辨差別。既生彼
已若起愛味即便退沒者。非上地中定可有
退。由多愛味損減壽命名便退沒。此退生也。
此地五門廣分別中上已三段解四門訖。下
第四段釋諸經宗要。最後衆雜義。文分爲二。
初釋宗要。即解前説總標四門。靜慮解脱等
持等至中後三種。由四靜慮前已解故。後第
十三卷方釋雜義經。此二段但是釋經諸
門雜義各有別故。分成二種。初中分三。初標
下説。次隨別釋。後通結。別釋中有三。一解解
脱。二解等持。三三摩地已下是。三解等至。五
現見三摩跋底已下是。初門有四。初釋解脱。
次釋勝處。三釋遍處。後總聊簡。雖勝遍處準
前標説在等至門。今依修生次第故次解脱
而明之。前以隨他雜起引生或隨勝義故離
解脱入等至門。解脱除障最爲勝用故別門
標。今以初修次第必爾故便明之不相違也。
八解脱以九門辨。文中有二。一標數釋名。二
辨其行相。標數釋名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脱
乃至滅盡解脱身作證具是住。依倶舍二十
九云。初名内有色想觀外色解脱想。觀増故
立想觀名。内未伏除見者色想名内有色。但
觀外境名外觀色。大乘不然。未離色界欲。或
雖已離見者。色想安立現前名有色。通觀内
外名觀諸色。問顯揚論等名内有色想諸色
解脱。何故此中不説内字但言有色。三藏云。
梵本經論若若大竝無内字。譯加内字義亦
無妨。備云。初但解脱境體未解脱境類。體謂
欲界死尸等類。色謂色界色。第二解脱中體
類倶脱故名爲外。基云。古言内有色想觀外
色此名不當。其有色非唯内故。諸所觀非唯
外故。今準顯揚有色想者。依有色定意解思
惟故。諸色者觀内外諸色故。言無色想者。依
無色定意意解思惟故。外者除眼等根意解
思惟餘色故。據實初二通觀内外而有兼正。
但欲顯第二解脱已離色欲故。別標内無色
想。其初解脱未離色欲。内外倶有色故但言
有色。號内有色於理何傷。内無色想觀外諸
色者。彼小乘説内已伏除色想名内無色想。
唯觀外境名觀外色。今此論已依無色定離色
界染名内無色想。即此諸色已出染故名之爲
外。觀此爲境名觀外色。上二言觀者。於諸色
中爲變化自在故。意解思惟顯示彼想故。解
脱者。謂能解脱變化障故。依對法説内謂内
身。已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名内無色。與
此不同。此中備云。未離欲時自見名内色。他
見非情名爲外。然已得離欲界欲貪。在色界
定内都觀於色界欲界之色。故自他色合名爲
外色。泰云。於二界色之上色欲未離名内有
色。若於此内身已得離欲時即説内身名曰
外色。無色欲故。不唯觀身外色名外。淨解脱
身作證具足住者。淨者第四靜慮中離八種
障。捨念圓滿清白名淨。此觀通觀淨不淨境。
顯揚説。淨者一向意解思惟淨妙色者。基云。
隨轉理門。或依彼觀相待相入故後成一味淨
色爲論。對法論説。於内淨不淨色展轉相待
等故。解脱者。謂能解脱淨不淨變化生起煩
惱障。此即變化時加行功用名爲煩惱障礙
心。故前二解脱隨於一事變化之障。此所解
脱淨不淨中所有變化加行功用極自在障。
身者意身。作證者。由於智斷得作證故。諸根
得境唯身根親合身與證名。前二解脱意解
思惟尚疎遠。故與其觀名。此第三解脱除障
最勝名身作證故。對法説。此八種名聖住。諸
聖所住故。然諸聖者。多住第三第八。此勝
故於二界中各在邊故。世尊經中説身作證
於色無色障斷無餘證得轉依勝餘六故。具
足住者。是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第八亦爾。有
頂圓滿。餘名可解。今此文中但釋通名。前七
解脱於已解脱生勝解者。七所觀法要離彼
地煩惱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脱。今觀彼境
爲除定障。起神通功徳而生勝解故名解脱。
第八解脱棄背想受者。前遠無間道雖滅想受
障。今方得名解脱。正起解脱時。但暫棄背想
受立解脱名。非時方始解脱定障先已離故。
第二辨相中唯辨七解脱。後等至門方釋第
八故。謂生欲界等者。釋有色義。此説初修未
離色染。若已離者見者色想安立現前名爲
有色。彼於如是所解脱中已得解脱者。釋解
脱義。其所觀色於欲界所解脱中。已得解脱
故。即於欲界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等
者。此明觀義。不同小宗作不淨想。今此説觀
光明想故。有二因縁名爲有色。一生欲界得
色界定故。二於光明而作勝解故。欲界諸色
於諸勝處所制少色等者。此答所觀色即勝
處境。初勝解想而觀之故。若好若惡等者。此
答行相。前三解脱引勝處遍處諸聖神通。後
四解脱隨應能引無諍等功徳。謂生欲界已
離色界欲者。此釋内無色想義。先依空處定
已離色界染故。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釋觀
外諸色義。無色不能觀諸色故。依色界定現
觀外諸色故無色定不現在前。上説未得無
色定。未離色界欲外觀諸色名初解脱。已得
無色定已離色界欲觀外諸色名第二解脱
者。此依初業説。由倶解脱者定得初解脱故。
若先不入無色定未伏除見者色想。作光明
想而觀諸色是初解脱。若先入無色定已伏
除見者色想。不思惟光明*想但觀外色中好
惡等是第二解脱。故此中言又不思惟彼所
想之明相觀漸成故。但於外色而生勝解。由
此倶解脱者亦成初解脱故。對法解初解脱
云。於内未伏除見者色想即初習業者。或現
安立見者色想即業滿者。倶解脱等所起解
脱。於其内身雖已色欲安立色想而現在
前觀於外色故。彼釋第二解脱云。謂内已伏
見者色想是初業者。或現安立見者無色想
是業滿者。倶解脱者所起解脱義準前説。又
不思惟彼想明*想但於外色而作勝解釋觀
義。若於是色已得離欲説彼爲外者。即此已
離染色。出染故名之爲外。觀此一切諸色
爲境。名觀外色不唯觀外塵名觀外色。若準
對法内身名内。外塵名外。觀塵爲境名觀外
色。彼説内外二義乍同小宗。依無色定離内
色染等與彼差別。上二解脱依倶舍説。初二
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彼不淨
觀可作是説。今作光明相等。顯揚第二十
説。此二除變化障。爲於變化得自在故修二
解脱。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二解脱通依
四靜慮。同成實論。仍在根本非諸近分地。彼
忻趣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淨解
脱中已得捨念圓滿清白者。此釋淨義。一刹
那中離過名清。相續離過名白。以此爲依修
習清淨聖行圓滿名淨解脱者。此依第四定
於青等四色隨觀一色作清淨解。亦可總觀
四色作清淨解。如觀花樹。後勝處中方別觀
四色。此中説得捨念淨故。下復以三義釋此
淨名。云謂已超過諸苦樂故亂動靜故善磨瑩
故。故淨解脱唯在第四根本非近分。此亦内
無色而觀外色由前已説故此略之。次四無
色解脱。皆已離自地欲。依根本地重觀自境。
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徳立解脱名。然
今論文空識二解脱言離自地欲。後二不言
離自地欲者。無學身中影略而説。準前應言
離自欲故。若依有學等得不要離染故此不
説。又空識處言思惟自地者。由彼二名自地
爲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爲自地名。故於識
處思惟勝解。有頂解脱亦然。下之三地名想
生處。遍於此處思惟勝解唯在根本非近分
地。上已依論二門分別。三出體性者。七十三
説。五法之中世間出世間正智爲自性。有漏
者分別中世間正智攝。無漏者即無分別智
後得智攝。唯慧爲性。縁色非色及眞如境離
諸定障引生勝徳非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
四蘊性。眷屬五蘊性。第八解脱二十二法滅
盡定。以前所薫厭心種子爲自體故。四諸縁
境者。初二解脱以顯色相及眞如相爲所縁
境。第三解脱以攝受相及眞如相爲所縁境。
攝受相者於内淨不淨色展轉相待展轉相入
展轉一味。如對法説。次四解脱各以自相及
眞如爲境。初三解脱以色無色爲境。次四解
脱唯無色爲境。爲斷此障起此觀行。第八解
脱無所縁也。五凡聖得分別。有義初七解脱
通凡聖得。第八解脱唯聖得唯無漏故。七十
二説異生聖者同得初三。然有差別。内外二
道通得無爽。除變化障得自在故。然瑜伽第
十五云。初三解脱於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
引發諸聖神通。不與一切異生共有者。彼論
自説不還阿羅漢所作。不説異生不作初三。
次四解脱。對法論説聖弟子所得者。若得意
者聖之弟子異生亦得。有義唯前三通内外道
凡聖皆得。論唯説此異生得故。後五唯聖得
論説聖之弟子不説異生故。六離障差別。顯
揚二十説對除六障。一反化障。初二所除。
能變能化由觀光明殊妙無礙及爲少多等得
自在故。二最極現法樂住障。第三所除。對法
論説。能斷淨不淨色變化障及於此中煩惱
生起障。即於淨色變化加行功用與不淨色
變化相違。體即硬澁無記之性名爲煩惱。三
往還障。第四所除。由空諸色無障礙故。爲方
便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還自在。四引無
諍等勝功徳障。由識所除。彼諸功徳體即識
故。此爲方便已。起第四靜慮發諸功徳。五諸
漏及有障。漏謂煩惱有謂有頂。此即無色惑
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脱所除。第六解脱正
能除之。第七解脱除之令遠。六寂靜最極住
障。第八所除。滅定寂靜極勝住故。第十五説
後五解脱唯言能引想受滅等至者。依成滿
位亦不相違。七依身起者。後五解脱三界身
起。許無色界起滅定故。初三解脱。有義唯欲
起由教力故。此卷論云。由二因縁名爲有色。
謂生欲界故。有義不然。通二界起。初修解脱
遍處爲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後成滿時遍
處爲因解脱爲果。何妨色界亦得後起。豈生
色界不得名有色而不修通耶。八二得者。佛
及麟角身中八皆離欲得故。在餘身中皆加行
得。要離彼地染後方修得故。九有無漏。在佛
身皆無漏。在餘身中第八唯無漏。餘七通有
漏無漏。通是世間出世間二智爲體故。下第
十五更當廣辨。次八勝處以三門辨。一釋名。
先列後釋。一内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
若劣若勝。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得如實相。二
内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内無色想觀外色少。
四内無色想觀外色多。此後三種。若惡好等
言皆如初説。後四勝處皆内無色想。然觀外
諸色青黄赤白四種有異。此中内有色想内
無色想等如解脱中説。前解脱中有色不言
内。今言内者。前以設雖於内身見。有色想安
立現前未離色染者。以一切色染皆未離故。
但言有色而不説内。即以此一切色而爲境
界。起光明想未出色染故名觀諸色。或通觀
内外色不可名觀外色。今此勝處唯觀非根
色不觀根色。内有根色故名内有色。與前差
別。餘少多等如文自釋。二出體者。對法顯揚
倶作是説。初二勝處初解脱所出。次二勝處
是第二解脱所出。後四勝處第三解脱所出。
淨解脱中初之二想淨與不淨展轉相待展轉
相入。如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爲一味。清淨想
解名展轉一味故。後四勝處第三解脱所出
故。此八體即前三解脱也。問若爾前三解脱
與八勝處有何差別。倶舍云。前修解脱唯能
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縁。隨所樂觀或修不
起。今釋。初修前三解脱除二種障。由此能生
勝知勝見名勝處。修成滿者。由八勝處勝伏
所縁。能令初三解脱清淨。是謂解脱勝處差
別。問何故解脱遍處通觀非色。八勝處中唯
觀諸色。答離障遍觀色非色等。勝伏境時色
相難勝折伏。好惡難勝伏故。色勝伏已於無
色中亦得自在故。從難勝唯立色勝處。三依
境分別者。後四唯縁色處顯色。其形色無體
顯色攝故。假無體唯實故。故唯觀四。前四
所縁聲香味觸所依聚色。以初二解脱縁光
明相及劣勝故。即初四勝處觀顯假色光明
乃是假顯色故。由體清明順於變化故偏觀
之。第二解脱縁一切色處故。第三第四勝處
亦觀於彼一切色處若少多等。然以有情非
情形量小大内外別故。分成少多故。依有色
及與無色各縁二境分成四種故。諸勝處不
減不増故。對法説。少色者。有情數色其量
故。多色者。非情數色其量大故。顯揚論中唯
依資具非資具分成多少。今此中以有情及資
具合名爲少。宮殿等名多。數量別故。各據一
義亦不相違。好惡劣勝等依少多色之差別
故。故不別立。然在欲界初四勝處具觀四塵
同聚色處。在色界中唯觀聲觸同聚色處。
初二解脱觀色塵。故初四勝處中倶觀色境。
論説劣色者。謂聲香味觸。不可意色者。此説
欲界有聲等所依同聚之色處名劣色等。是
初四所觀。非聲等四是勝處境故。此論云
顯色有情資具宮殿等攝。謂好惡劣勝四名
顯色。即前少多是情等色。故非聲等。由於色
處折伏自在。於餘四塵亦能變化。或初二解
脱初雖唯觀色引生初四勝處。勝處起已後
觀四塵。折伏自在引生解脱。後成滿位復唯
觀色光明等境能爲變化。故顯揚云。由三解
脱故得勝定自在。由得彼已方説勝色自在
成就。此以解脱爲因勝處爲果。又云。此八勝
處與修三種縁色解脱作所依止。此以勝處爲
因解脱爲果。初修後滿有差別故。論雖説言
此四顯色非色處顯。謂聲香味觸劣勝之色。
所觀明顯名爲顯色。非但以色亦以眞如爲
所縁。七十二云。思惟色眞如相故得勝知見。
異生不爾。略辨義已。文分爲二。初解勝處名。
次別解少多等義。處者是所縁。勝者能縁。初
文有三。初標。次辨。後顯差別。第三遍處以四
門辨。一釋名。先釋通名。後別名。於勝解事者
釋處義。隨應即前解脱等境故。生遍勝解者
釋遍義。此假勝解作遍想故。此釋通名也列
名者。謂地水火風青黄赤白空處識處。如經
言。謂地遍處一能解了上下及傍無二無量。
如是乃至識遍上下及傍無二無量等。此中
*雖釋無二無量。餘如顯揚第四等説。二出體
性者。倶舍云。初八遍處唯從第三解脱所出。
後二遍處即彼空識二解脱。今者初八以慧
後二四蘊爲自性。初八遍處善清淨故。能引
賢聖勝解神通及轉變神通。雖依四地而有
不可隨應。從初三解脱滿唯第三故。此論
云。如是有色諸遍處定色界後邊故。從第三
解脱所出。理同倶舍所説通途。三廢立者。論
自解説。瑜伽又説。然由所依眞如遍滿能依
色非色。亦復遍滿能依之中。所依造色遍滿
故。能依造色亦遍滿。唯説能依中實顯色遍
滿不説假顯形亦遍滿。唯説所依實觸遍滿
不説能依假觸亦遍滿。既説所觀色境空遍
滿亦説能觀識境遍滿。餘非遍滿故非遍處。
然涅槃經中第三十一説除火取無所有處
者。事火外道以火爲天説火體遍増。彼執故
對彼機除火遍處。無所有處有觀察時。觀識
遍無少分所有。所無境遍亦名遍處。今諸論
中。依極自在已方修遍處觀無少所有境。非
必觀所無識遍一切故不立遍處。佛於彼假
名於此實説故。問勝處引生遍處方起。何故
勝處無後二初四。答勝伏所縁方生遍果。果
法勝故加因六種。勝處唯依伏殊勝境不説
所餘。遍處用勝者。此下文説引生神通等故。
勝處劣者。唯勝伏所縁不能引生廣功徳故。
六十二説。修十遍處能爲五事如彼廣説。四
所縁境者。七十二説。又十遍處由勝所縁力
應知。其相差別者。此用大種及眞如相爲所
縁。若不爾者。所依不遍能依亦應不成遍滿。
由眞如境極遍滿故能依亦得成遍滿名。又
空識相及眞如爲所縁。不但唯以有爲爲境。
合以色觸處四蘊及眞如爲所縁。第四總
聊簡中有三。初釋解脱勝處遍處次第。次解
遍處作用。後以喩顯三法次第。此法次第略
有三義。一云一隨轉理門。即此門是。二依眞
實理門。六十三説。勝處遍處是諸解脱能清
淨道。顯揚第四説。由諸勝處勝所縁故。由諸
遍處所縁遍故。能令解脱清淨應知。二云。眞
實理中。一初修行門即此文是。二後成滿門
即餘文是。三云。一如量智修門即此文是。二
依如理智修門即餘文是。先依世俗智起勝
知見已。次依如理智入遍處解脱。勝解神通
者。隨所意解皆能稱遂。遠作近解屈申臂頃
至色究竟等。轉反神通等。轉換舊形而作異
相。又勝解通意解思惟。轉變神通能成實
事。別釋經宗要中有三。下第二解等持。前別
有十一。下解十門。闕第十一。如前已釋。三三
摩地中文分爲三。初別明三摩地行境別相。
次明三摩地行別境同相。後釋先後次第妨
難。初之一門安立諦行。其第二門非安立行。
初之一門別相行。次之一門通相行。是謂差
別。就初文中初標空三摩地行相。當知。空性
略有四種下。總釋空性差別。顯揚第二説云。
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衆生及法
遍計所執性中此二無性。及彼所餘無我有
性。於諸法中所執性無即是無我性有。無我
性有即是所執性無。即以此有及非有無二
之性名所知空。空智者。謂縁彼境如實了知。
彼論意説所執法有情空及眞如空性倶名所
知空。觀彼無時見此有故。證此有時見彼空
故。有空無二倶名境空。此説空行所證所空。
能觀彼心即名空智。此中所言謂於遠離有
情命者等即所觀中所空空境。心住一縁即
彼空智。此依三乘通所觀空。但言遠離有情
命者等唯説人空不説法故。唯説所空不説
所證空。彼説無二有無雙彰。此説所無不辨
眞有故不相違。總釋空差別中有兩番釋。基
判。初依無學者四種空性。後陳有學者四空
差別。景釋。初番觀察空者。即是學人。總觀諸
法之上空無横計苦樂淨我及我所等。後之
三空是無學人。觀於自身及外五塵空無煩
惱。於中初彼果空無學人。即總觀内自身及
外五欲空無煩惱。此觀由觀察空得名彼果
空。第三内空第四外空即別觀自身及外五
欲空無煩惱。及引經證如文。可知。又修行者
下。第二番釋。即是初修行人。學作此觀基云
謂諸
凡聖
有學
言由彼果空至思惟内空者。此初行者。
別觀無學之人於外五欲空無煩惱。別觀無
學之人於自内身空無煩惱。言由觀察空或
時思惟内外空性者。明初行者將彼無學内
外空義類觀自身内外空性總觀察之。由此
觀力心倶證會内外空性。言設復於此内外
空性不證會者等者。明初學者於内外空不
能證會便應思惟無常苦想。不爲我及慢所
動。便於内外二空倶證。基云。此即顯空無我
行名爲空行。空無有情及法我故。無願中。謂
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者。基云。此説
三界五取蘊法名無願境。心住一縁名三摩
地。顯揚又云。無願有二。一所知二智。正
同。即以無常及苦并集四行名無願行。此以
無常苦果行攝因行等故。無相三摩地中。初
釋行相。後釋彼經。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
寂靜。是無相境。心住一縁是三摩地。顯揚説。
無相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即所知
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諸相之所不行。智如
前説。此説前空境中眞如空相諸相不行名無
相境。即是此中諸取蘊滅。不説所執空名無
相境也。前説因證彼空所空所證空二倶名
空。今但説所證空無相境。故與前別。即滅四
行名無相行。道諦四行非三等持。何故無願
無相説心三摩地空不説耶。答此觀有故稱作
彼心。彼觀空故一切倶遣。空不説心餘二説
有也。後釋經中。文分爲三。初釋不低不昂。二
釋方便方便果。三釋曉了曉了功徳。違順二
相不相應故者。縁違境心低。縁順境心昂。今
無二相名不低昂。又壞世諦違俗境名低。執
心存立順眞境名昂。無相行離二名不低昂。
此不壞世諦即不思惟一切相不厭不壞等名
不低。此於無相界正思惟故不順堅執名不
昂。方便方便果中。初釋方便。後彼復數數自
策自勵下釋方便果。相謂境相此有二重。一
有漏名相無漏名無相。二有爲名相無爲名無
相。若依初義諸後得智以後義或及初義爲
本質行名無相行。即滅四行。或道四行。若依
後義無分別智名無相行。翻此二名有相行。
此方便中於彼諸相未能解脱者在有漏位。
未解脱有漏相故。故隨相識於時時中擾動
其心。此數思擇方能取得無分別智果。解脱
有漏一切隨相名方便果。於此解脱又善解
脱故任運而住名極解脱。即通根本後得智
二位。曉了果曉了功徳中。煩惱斷及滅諦名
曉了果。現法樂住及道諦名曉了功徳。謂無
相行之所曉了。即道四行亦無相行。前後兩
文寛狹有異。景云。斷及住究竟者。此就二諦
體説。倶名爲果及名功徳。又復滅道已下。約
用以釋經文。又諦現觀是見道名。曉了果者。
酬前方便故。羅漢徳滿名爲功徳。若於此處
無有彼物等。此第二段三摩地行別境同相。
依一眞如觀具三義故。何故此中先説空性
等者。第三段釋三次第。此意問言苦四行中
先説無常苦。後説空無我。今於此中先説空
行。後無願行方説無常等。此意答言謂不相
違。十六行中先無常者。則據見道已前初修
加行先觀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
空。從易至難作此次第。此中則據初入見道
觀眞如時空無人法故先説空。從眞見道入
相見道。次起無願無常苦觀方得清淨。言若
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者。此反釋也。
無眞見道中我空定。相見道中無常苦
觀終不清淨。言要先安立無我之想從此無
間方得無願者。此順釋也。要先於眞見道安
住無我。從此無間入相見道方得無願。下引
經證。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
住者。相見道中諸無常想依眞見道無我之
想而得安住。言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
願者。彼相見道無常行道前無我已。於有爲
有漏不生希願故空。次第生於無願不求有
爲。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説無相
者。從無願後方起無相。問曰。復以何縁此
中先陳無願。次説無相。顯揚第二先説無相。
後陳無願耶。答此説要於三界先不願求方
於無相圓證清淨。故先無願後説無相。初證
二空無即達無我有。故於空後即説無相。方
令無願圓證清淨。此依後時無相圓滿。彼依
初時無願圓滿。故不相違。此三三摩地諸門
分別者。八門分別。一名差別。七十二及顯揚
第二説。若無差別總説爲空。無願無相通聞
思修所成爲性。有漏無漏若定若散唯善非
餘。加行非生得。若言空無相無願三摩地者。
唯修所成。有漏無漏唯定非散。若言空解脱
門等者。唯是無漏修所成慧。非散聞慧等。二
釋別名者。空者生法無我性非有。無願者不
願求。無相者佛地論第一説離十相。色聲香
味觸男女生老死。涅槃經第十三説十三相。
於此加三苦樂捨相。三摩地義如前説。解脱
者離縛義。或由縁此離諸諦縛。或由起此證
無爲解脱。依此二義解脱之門名解脱門。或
體無漏解脱即門。三出體者。唯以等持而爲
自體。雖聞思位有彼倶。等持勝故。或以定慧
而爲自性。於解脱中此二勝故。相應四蘊。眷
屬五蘊。四智攝者。倶通三智。通聞思修世出
世智故。加行後得三行理通。次前文中説境
同行別故。根本智亦具三行。義別説三非三
別時起。五十六行相攝者。基師等釋略有八
門不同。一依小論空攝二行。無願攝十行無
相攝四行。此説不於有爲願求故。又依決擇
十一正見中空行無我行名爲空行。餘行名
無願一行名無相。謂滅諦離繋見。順同小論。
二依瑜伽次前文曉了果中空如前。無願六
無相八。又七十四釋三性中。由遍計所執性
立空解脱門。由依他起性立無願解脱門。由
成實性立無相解脱門。唯識亦言隨相各一空
有願無相如次應知。又説無漏心等容二
性攝。衆縁生故攝依他。無顛倒故圓成實攝。
故道四行亦通無相。三依此初文道四非三
攝。二十八亦言。所知有二。有及非有。依非有
立空。有有二種。一有爲二無爲。三界所繋名
有爲依。立無願解脱門。涅槃名無爲依。立無
相解脱門故知。道四非三所攝。五十五亦言。
空攝二行無願攝六行無相攝四行。道諦諸
行是清淨因。非三門攝。非有漏故非無願。四
依顯揚第二説三門。如前五十五説。然道四
通三行。彼云縁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亦是
空行縁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
相縁智。無願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願
行。此意説言縁空道作空行等。是即空無相
無願行。故道四行理通三門。五依七十二空
攝十六行。謂苦集滅道各四皆無我故。彼云
五法中相通三種。眞如正智亦空境故。無願
攝八行。苦集各四相通三種。一切有漏皆不
願故。名及分別是空無願境故。無相攝四行。
雖於相等亦有無相行。唯觀滅諦故。即六十
九説。空解脱門攝八智。法類四諦并盡無生。
無願攝六智。法類苦集并盡無生。無相攝五
智。法類滅盡無生智。六依八十六。十六行皆
空行。苦二行是無願行。謂無常苦。滅四行是
無相行彼説由三解脱門増上力建立四種法
嗢拕喃。依無願立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依
空立一切法無我。依無相立涅槃寂靜。依四
略集故作是説故不違餘門。七空非十六行縁
二我無非縁諦故。無願攝十二無相攝四。或
無願攝八無相亦八依他圓成兩門體故。七十
四説。三解脱門如次觀遍計所執等故。八十
六行皆通三行。一無分別智中義説十六行。
義説三解脱門互相攝故。即此前説行別境
同。唯識亦言。三解脱門所行境界與三性相
攝。理實皆通故。如是略説八文不同。所望義
別理不相違。諸有智者更囑異文應隨義釋。
不勞彈詰。景云解云。空無我行是空三昧。此
從行解爲名。又説。八智名空者正證眞如實
無空解。但於觀中觀人離法義説名空。無願
或唯苦集不説道者。非可厭故。以有處唯滅
説爲無相。道非無相者。滅離十相得無相名。
道有三相故非無相。有處説道名無相者。道
諦有生異滅相。然無五塵及男女相亦名無
相。又以道諦能障生死所有十相。能引涅槃
無十相法故名無相。有處説道四行非三三昧
攝者。爲順經中説有四法。三解脱外別立道
行以爲第四。六依地分別者。有漏者十一地。
謂欲界初近分中間并八根本定上近分非
有此觀。行解狹故。無漏者通十地除欲界。七
依身分別者。有漏無漏二十六行通三界身
竝容得起。八重三等持。雖無文説理亦通有。
然非唯無學不時解脱起。異生有學亦能起
故。不唯有漏亦通無漏故。顯揚第四説。道諦
四行通三解脱門。即三等持重縁之行是無漏
故。如理應知。自下第二解有尋伺等三。西方
多言尋伺在方便地不在初禪根本。唯除無
漏諸三摩地者。此説感生上地三三摩地無
漏不生。故除之也。第三釋小大無量三摩地
文有三。初略辨小大無量義。次剩釋經文。
後別建立經中四無量義。初文有三。可知。此
中已下第二釋經中。由三摩地後後轉増有
差別故令所生起而有差別者。由彼等持後
後轉増有勝劣別。令所生起光明有小大無
量勝劣差別。云何作意得成唯二謂隨勝解
分齊施設作意故者。明求定時由隨勝劣故
作意成。二云何作意唯二爲縁修成唯二者。
此問作意云何唯勝劣二種爲縁修定成二。
謂即由下答。由求定作意初劣後勝故所修
定有勝劣二。云何以修唯二爲縁行成唯二
等者。有漏靜慮勝劣無縁令不動行亦成二
種。由不動行二感生亦二。下明由行勝劣所
生有有情施設高下勝劣差別。此中明補特
伽羅既説勝劣爲二。例知向前數説二二言
者竝據勝劣爲二。復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
下。第三建立無量義中。文分爲二。初釋經四
無量行相差別。後釋無量差別。此四無量如
菩薩藏經第七・涅槃經第十五・十地經第五・
瑜伽第三十四・顯揚第四・對法第十三・佛地
論第五等釋。至菩薩地中廣明門義。於三有
情中別起爲初。三總縁爲後。一於無苦無樂
作意等者。慈悲喜三如次配已。總於此三欲
與樂等爲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汚作意等
者。此釋捨行相。即以前三有情爲境。無苦無
樂有情癡増上故多樂思慕生死苦集迷於境
界。先與樂已。今欲令彼不樂思量樂慕迷醉
生死苦集捨其癡故。有苦有情多生瞋恚。先
拔苦已。今欲令彼不生瞋恚。有樂有情多生
貪欲。先不生嫉樂其不離欲令彼不起貪欲。
於三有情勸捨三種起此不染汚作意。四十
四説。菩薩即於無苦無樂有苦有樂三種有
情。隨其次第發起遠離癡瞋貪惑増上意樂
普縁十方。是名爲捨。顯揚論説。慈以無瞋悲
以不害喜以不嫉。涅槃亦言。慈除奪命瞋悲
除鞭撻瞋喜除不樂。大智論説。前三種無瞋
爲體。與此皆同。倶性無瞋故。涅槃又言慈斷
貪欲者慳樂不與説名貪欲。縁自樂生斷衆
生命説名爲瞋。今不斷命説名無瞋。無貪縁
樂生。無瞋縁有情起。故修慈者言斷貪瞋。前
第十一及顯揚論涅槃經皆言捨除貪欲瞋
恚。無貪無瞋二法爲性。下第十四捨除貪欲。
大智度論説即無貪。此及三十四中三善根
爲性。大智度論等依縁捨己樂施與他人故
體無貪。涅槃亦言。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
大捨。順違二生多起貪恚。平等勸除相増説
捨。涅槃經等二法爲性。法界有情總爲三聚。
平等行捨。故以三善而爲自性。各據一義理
不相違也。備云。此文既云即於此三。故知捨
無量定更不別修。經言以慈倶行心等者。第
二釋四無量差別。經文有三。初釋通經。次問
答辨因釋別經。後結成聖行。初文有十句。利
益安樂一切無量所顯示者。四無量中皆有
二故。四十四言初三安樂後一利益者。彼説
初三與世間現益名安樂。後一與出世後益名
利益。故二差別。此依四種倶能拔苦與樂竝
通能與智福小大果故倶名利樂。無怨無敵
無惱害。意語身業如次配之。如四大河衆流
雜處者。喩四無量衆善所集。問經言已下。第
二問答因釋別經中。此説四無量三乘外道通
修。唯依色四靜慮。行相寛故慈憶念第三定。
悲憶念空處等而修習之。非入空處等定修
四無量。若諸菩薩廣慧聲聞。依無色心了一切
法修四無量。理雖不遮未見誠説。言以修悲
者樂欲拔苦無色界中遠離衆苦斷壞等苦彼
都無故者。空處都無因色所生斷壞等苦。修
悲心者。念苦衆生令到無苦及所依處。所依
處是空處定無有衆苦。故言修悲極於空處。
更有一釋言所依者色身也。無有苦及苦所依
之處者。即是空處定也。無所有處無漏心地
最爲後邊者。此依明利斷惑。無漏非遊觀者。
通有頂故。如是一切已下。第三結成聖行景
師釋。問二乘所得四無量是其有漏。云何經
説覺分倶行。爲釋此疑故。論説云。如是一切
雖是有漏唯聖能修。故經宣説此四無量覺
分倶行。基師釋。依殊勝行唯聖能修。若無漏
者覺分倶時行。若有漏者二乘等起覺分前後
有用倶行引覺分。覺分由此亦名聖行。第四
釋一分具分修中文有二。初別釋二修。後釋
定難。景云。一分修者。如欲觀察青等勝處。觀
時於前加行。或唯思光明。或思衆色而入於
定。言如是二種隨其次第或了光明或覩衆
色者。由方便成。正入定時。或了光明或覩衆
色。具分修者。於方便具思二種得入定時。亦
了光明亦見衆色。基云。初一分修思光明相
如初解脱。思惟色相如第二解脱。具思惟
二。如淨解脱未成滿時。定難文云問是誰難
邪答三摩地相等者。謂是定所縁及因縁相
兩家之難。定所變青等爲境相還生於定。因
縁相者如後卷説。謂定資糧。十一難者。景云。
經雖具明然此論中唯有其八。謂此中最初
乃至亦復如是一難。從由不善守根門等故
至釋鷃者爲第二。彼唯思求至旋轉卒起爲
第三。彼於行時至與定爲難爲第四。或因定
起慢是第五。或多言論是第六。或久尋思是
第七。或因定生光明等相便捨内修諦現外
色此第八難。泰云。準成實論第二十二卷定
難品。亦有十一難多同此論。次第有異。何等
十一。一顛倒定難。求不善知故。此當彼論第
七定難。二無念定難。方便後等故。當彼第六。
三貪等定難。不守根等故。當彼第十一。四不
適定難。多覺悟故。當彼第三。五不等定難。爲
此二事精進不中。疾即身心疲極。遲即不取
定相。倶失禪定。如捉鳥子悉即疲極後即飛
去。當彼第五。六麁喜定難。思求相求一得二
等故。當彼第一。七怖畏定難。遍於諸方不知
廣狹等不祥色故。行者若知不祥自滅。當彼
第二。八異相定難。彼行住時起世想故。當彼
第四。九有慢定難。因所修定自高擧故。當彼
第十。十多語定難。多言久思等故。當彼第八。
十一不取定相難。見定相捨内觀外故。當彼
第九。基取文相大同泰師。仍云成實論十一
難名字次第體性行相與此少異義配應知。
尺鷃鳥者水札鳥也。如是諸難隨其所應至
因縁相者。應得是未得退。或過此等者已得
退失。第五三受倶定隨彼地増。非餘地非有。
第六四修定中初爲得現法樂住方便道中等
者。四根本靜慮名現法樂住。爲得此故修近
分定。又根本地未圓滿清白。修諸根本定令
得圓滿。通以有漏無漏善定爲體。爲顯修習
未曾得定等者。此釋難言。諸四近分及根本
定。皆初修定。何故經中唯説初靜慮前方便
道。故今釋言。爲顯修習未曾得定。初現法樂
住未曾得故。若修上之三地曾得種類故略
不説。倶舍二十。言擧初顯後。理實通餘。當知
此在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者。此第
修。唯以四根本地修天眼。通前加行道及
無間道所有修定。此通有漏無漏。能知諸天
如是名字等者。依勝趣説。實通見諸趣有。乃
至廣説言故。謂得諦現預流果向方便道中
所有修定者。預流果向謂眞見道及相見道。
前十五心皆名分別慧。爲得此故煖頂忍世
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爲此修體。唯
漏爲性。或爲修習諸無礙解者。其無礙解名
分別慧。依四靜慮等修此方便定。是此修定
體。通有漏及無漏。謂羅漢果方便道中所有
修定者。阿羅漢果諸漏已盡。金剛喩定及加
行道爲此修定體。此中第三與小宗異。彼説
修三界諸加行善得分別慧。分別慧體通聞
思修。故差別。初修定果現法樂住。於八定
中最殊勝故偏説。爲得此立初修定。前五神
通凡聖倶得。勝知勝見唯屬天眼導生勝故。
爲得於此偏立修定。初入聖位唯預流向。聖
果圓滿唯阿羅漢。爲得初後二時勝果。偏立
第三第四修定。阿羅漢果即漏盡通。雖一來
不還二果之向亦有初得謂超果者。然非決
定故略不説。第七五聖智三摩地中有三。初
標引經。次陳五智。後別釋經。依婆沙三十一
卷亦明此五。有作是説。皆八智性除滅他心。
妙音説。皆六智性。除苦集滅他心。評曰。一切
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別故。此五聖
智皆處智力所攝。若成實論亦有明之。列名
別釋大似此論。且準成實及此下釋。應具足
云一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是自體智。
二我此三摩地非凡夫所近。是總叡所讃。是
補特伽羅智。三我此三摩地寂靜微妙是清
淨智。四我此三摩地得安穩道。證心一趣現
在安樂後樂異熟是果智。五我此三摩地正
念而入正念而出是入出定智。景云。此五智
初起是加行智。後成是後得智。智是能知。三
摩地是所知。備云。自體智名法智。伽羅智名
類智。清淨智名盡智。名無生智。入出定智
名道智。別釋經中。有十四句。初之三句是自
體智。次之三句是補特伽羅智。次之二句是
清淨智。次之四句是果智。後之二句是入出
定相智。基釋云。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
故者。據得滿智位。此無漏定。後樂異熟者。
近資有漏得異熟果。遠得涅槃。借異熟名通
稱異熟智。體是一行相分五。故前説言五行
相智。唯善無漏名五聖智。此中有釋。初
見道前斷除煩惱令定清淨。第二入無相位
所得聖定。第三一來不還所得之定。薄貪等
故盡欲惑故如次應知。第四通不還及羅漢
所得之定。現法樂故後異熟故如次可配。第
五唯在於無學位常行無相心故。準小例大。
大亦有五。初在地前。第二初地。第三前七地。
第四後二地。第五如來地。然此文中釋自體
智云。無漏故名聖。豈言唯是異生者定乎。今
尋文相。亦可善故名聖即在異生位。無漏故
名聖在於聖位。此非純聖。故第二智方名非
凡所近也。第八聖五支三摩地者。若依成實
論云。經説聖五支三昧。謂喜樂清淨心明相
觀相。喜樂是初禪二禪喜相同故。名爲一支。
第三禪以離喜樂別爲一支。第四禪中清淨
心第三支。依三支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
觀相爲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故名觀相。
能泥洹故名爲聖。今此論文四靜慮中。諸賢
聖定各一爲四。審觀安立斷除結縛所有聖
定爲第五支。文分爲三。初標五支總別引
經。二別引五支經釋。三問答五支定相。別引
五支經釋中。釋初支有十六句。初六句是法
説。次十句喩説。中辨彼説靜慮中離生喜樂
喩説。通喩四靜慮相及喩第五。基云。法中離
生喜樂一句諸靜慮不同餘可通有。定生喜
樂已離喜樂。清淨靜慮是四靜慮差別性故。
如前已釋。由餘五句可通有故。由此後諸支
中更無法説。但釋喩説有異。譬如黠慧能沐
浴人或彼弟子等者。西方沐浴有容沐浴人
師及弟子故以爲喩。銅器蜯蛤器者喩爲離
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者。沐浴時以銅器等
盛灰澡豆細沐浴末。今以言教猶如彼器。教
之所詮能順於彼出離尋等諸善淨行。如彼
灰豆細末。此即無間道。以水洗灌即解脱道。
以尋清淨故。沐浴搏者。西方浴訖以餘甘子
切碎曝乾爲末。以生胡麻香油和之。令其潤
膩不硬軟方以塗身。取其香潔潤滑光淨故。
沐浴*搏即乾甘末。此喩行者未得定前當除
麁重。帶津膩者喩喜和合。香麻謂得定後喜
資潤身如以油和。第二喩有六句。山者高義。
出初禪故。尖頂者至一味勝解者。高山頂尖
唯有一峯。第二定唯一意門。上品勝解離諸
尋伺外散境故。泉喩内等淨流出喜樂諸水
故。山傍流出水大如車軸故名水軸。泉水上
漫大如汲索故名水索。喜滋潤如水軸樂滋
潤如水索。如前解釋者。上云所滋潤者。謂喜
遍滋潤謂樂。滋相應意如傍出。次五根如上
漫。又云喜留二定故云傍流。樂三定故云涌
出。亦可喜住内心故名傍流。樂遍外身故云
傍出。此説輕安爲樂。同小乘釋也。第三喩中
水喩離喜無尋伺定乃至喩華胎藏沒在水中
者。此言意顯。第二定如水。因喜動涌如華出
水華喩喜故。今第三定離喜無尋伺亦如水。
其樂如華胎藏胞未開剖。猶在水中名華胎
藏。與定相順不動湧故如在水中。第四喩中
有五句。超災患者。謂八災患謂尋伺四受二
息。此顯離下地失。鮮白者。顯離自地失。次以
長者四業喩定四用。如次配也。八經九經以
爲喩者。西方織疊八縷九縷而爲一莖經。織
作*疊時其*疊堅緻。如此方作&T011603;布四*&T011603;
五*&T011603;方可堅緻。清淨鮮白者。如衣不薄堪忍
寒暑等種種諸苦。周遍者。如無露處一切散
動所不能侵。第五喩中。於所觀相慇懃懇到
等如前釋者。景云。如此卷前文修知見定中
解及慇懃懇到審諦而取等相言。是此中總
義者。此第五喩。總喩四定觀如斷惑。但擧法
説不擧喩文。基云。謂前卷三十二相中第二
十觀察相法説言。謂有苾芻慇勤懇到善
取其相而觀察之。喩況云。住觀於坐坐觀於
臥。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故此言謂審觀察三
世諸行於能觀察。又復觀察。前四靜慮説爲
四支。此第五支於前能觀更審觀察。此所觀
察即三世行。即在後行觀察前行。是重觀三
昧也。或前之四支雖已觀察此更審觀彼三
世境。於前能觀察之所觀察更復觀察故。下
問答中説言依審觀察縁起三世諸法。又爲
斷除無色結縛故建立第五。上來後四喩中
竝云差別者。除與前同顯與前別喩故云也。
問答定相中。二問二答。謂四靜慮中所有賢
聖心一境性者。聖人所得四靜慮中通漏無
漏心一境性名聖三摩地。及於安立審諦觀
察如是名爲聖三摩地者。依定所發觀察聖
智亦名三摩地。第九有具聖正三摩地中。文
有三。初問次別辨相後此中慧爲導首下。釋
先後次第生起所由。辨相有三。初解聖當知
善故名聖及無漏故名聖者。聖人所得善有
漏定。若無漏定皆名聖正三摩地。次解有因
有具。後釋正三摩地。若是時中捨邪見等下
説是。第二文有三。初列因具名。次釋因具所
以。後云何正見等下釋因具相。景云。因謂七
方便前生得善心種解脱分善根所起正思
惟。須從此心受戒。即正語業命遠牽引定故
名爲因。具者。即七方便中所起三慧。爲正見
及正精進正念。此三於三摩地爲近資助。立
之爲具。基云。據實八道支在見道後位。若在
見道前雖名正見而非道支。雖有彼行相而
未建立。至修道位方得道支名故。今異生位
亦名正見等。其見道等位雖不立道支。聖正
三摩地彼位即有。故正見等於彼亦成。然由
正見引定助定。二位倶得通名因具餘則不
爾。釋相中。謂先了知世間實有眞阿羅漢正
行正至等者。景云。生得善中能了因果名正
見等云云。此念即是三摩地相似等者。基
云。分是類義。是三摩地相似分類。此念倶時
亦有正三摩地。然未是聖正後能斷能滿方
名聖正念。倶有定故言亦兼。第十金剛喩三
摩地中。謂最後邊學三摩地者。既云最後邊。
故知唯是一念非多刹那。而對法第十一云
通取加行無間二道爲金剛定者。三藏云。最
後加行道生最細現種已滅。最後無間道生
最細隨眠已滅。名有功能。總此二名爲金剛。
下以三義釋。一最第一者作用。一以斷惑集
善辨無學果。二用究竟故。二最尊勝者。於學
行中最尊最勝。爲諸菩薩之所宗仰三極堅
窂如世金剛。得此名下以二義束釋此金剛
喩定。依薩婆多正義總有千九十六。謂依未
至定百六十四。乃至第四定亦爾。空處五十
二。識處三十六。無所有處二十四。廣説如婆
沙二十八卷。今大乘宗二乘依九地色六無
色三。菩薩唯第四靜慮。唯識有二義。一云此
現在前已得四智麁重惑種一時捨故。二云
此時異熟識在解脱道位四智方起。廣如彼
説。上來別釋經宗要有三。中解二説。自下
第三釋等至。上列有六。下文分四。初解五現
見三摩鉢底。文分爲四。初引經標。二釋現見
等至義。三出總略體性。四別釋行相。修道所
斷煩惱制伏對治者。是初現等至。斷滅對治
者。是第二現見等至。及觀察斷者。是後三等
至。與小宗不同。彼云。一觀自身三十六物種
種不淨。二除血等唯觀白骨。上二通凡聖得。
三觀骨身識在中行亦住今世亦住後世。即
初二果未離欲故。四觀骨身識在中行不住
今世唯住後世。即不還果已離欲故。五觀骨
身識在中行不住今世不住後世。即阿羅漢
漏已盡故。初二名現見。後三由現見縁之所
起故亦名現見。廣説如婆沙第四十卷。今則
不然。五皆聖得觀。明了觀故名現見。總約
伏斷出五現見體。故云此總略體性。別釋中。
初二觀論有兩番釋。初番云。初不淨觀正是
念住。以方便念住而爲依止。第二不淨觀即
後念住。以初念住而爲依者。第二不淨觀
者 此約所依加行根本縁起差別顯二不淨
觀。初縁不淨後骨人故。最極通達者。是青瘀
等觀等者。此説白骨觀是不淨觀中最極通
達義。是青瘀等。後勝次第未後逾越貪等觀
義。第二番云。初不淨觀觀察内身。後不淨觀
通達法性。此依所縁境界事理淺深縁起差
別。顯二不淨觀。根本觀中不淨境及性二類別
故。是故前言斷滅對治。觀識流轉者釋別觀
察斷。即後三觀。謂觀識斷與未斷。觀察此識
生滅相續是極句。或觀生身或觀刹那二種
識轉。此上總釋觀察斷義。日夜等者。如倶舍
云。百二十刹那爲怛刹那量。臘縛此六十。此
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
爲年。牟呼栗多此云須臾故也。觀察有學未
離欲下。別釋三等至。倶住二世者。現在未來
識倶有轉故。唯住他世者。唯未來世識有
*轉故。倶無所住者。二世無*轉故。第二勝處
遍處指如前説。謂前八解脱中已對辨訖故
此不論。四無色定即四無色解脱。決擇等中
釋四無色不異解脱。故亦不解。第三辨無想
等至中。云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者。入無心起
有心。此説於定下説於果。若生於彼唯入不
起者。唯識第七略有二釋。一初生無心中有
未有心故言唯入。二云初生有心後住無心
故名爲入。不爾初生本未起心云何名入。先
有後無乃名入故。其想若生從彼沒者。彼一
説云*未後無心。若彼正沒猶未有心不起
潤生心等故。下界中有初生名想。若生便從
正沒故。二云*未後有心。其想若生潤生
心等起名從彼沒故。餘門如唯識此論五十
三對法第二顯揚十一等解。第四解滅定中。
已離無所有欲者。通據斷伏。依非想處相而
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染生厭捨等者。非想非
非想心本厭無所有處而起。今求滅定還厭
非想非非想心令其不起。心便寂滅。故言依
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依滅盡相而入定者
亦復如是者。縁非想心不作厭背解。直作心
法欲盡之解。如是漸漸九品心滅。前厭捨心
心便寂滅。依初修者未得自在。今任運作非
想處行相。諸有想心任運滅盡與前相似故
言亦爾。是久修者任運成故。或初縁有爲作
厭捨想心。後縁無爲行厭捨想心。厭捨義同
故言亦爾。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等者。景云。
初定心有彼尋伺起言説故名爲行時。二定
已上心漸微細離尋伺故名爲住時。基云。初
定有四識身心上外縁如人出外故言行時。
此時三行猶在今説次第。二定已上心不外
縁如在家中名爲住時。滅三種行。二定滅
行。四定滅身行。滅定滅心行。故言次第滅三
種行。次第起者。依未自在者作如是説。得自
在位如前。又説。任運能入起一切地故。任
運能入等者。雖遠方便心有期願。若到此時
任運出入故。出定縁三種境。觸三種觸者。若
依小乘婆沙正理及成實論等皆廣説之。且
引正理第十二卷云。如契經説出滅定時當
觸三觸。謂不動觸無所有觸及無相觸。何者
云何觸此三觸。有説。滅定起心相應有空無
願無相三觸。如其次第出滅定時觸於三觸。
有餘師説。識處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觸。此
二純作識空相故。無所有處心相應觸名無
所有觸。無先所有故。非想非非相應觸名無
相觸。想無想相不分明故。即由此故説四無
色。若有想定從滅定起心通有漏無漏。滅定
起時或逆次第入諸等至。或逆超越入諸等
至。容有起滅定心現在前故。復有餘師説。唯
約無漏。有處縁涅槃心起滅定時言觸三觸。
以無漏故名爲不動。無所有處地所攝故名
無所有。縁涅槃故名爲無相。解云。如摩訶倶
稀羅經作如是説當觸故。此三師各釋不同。
初師説者。謂我我所執掉擧名動。空無我行
能對治行故。能破動故名爲不動。不動相應
觸名不動觸。貪心執境攝爲己有。有所執故
名所有。無願三摩地能斷所有名無所有。餘
如前説。生死十相。涅槃中無爲無相。無相即
定。縁無相故爲無相。餘如前説。此是是三
觸體性。無心時無此等觸。出時忽遇名門中
行。忽偶壁等。是謂三觸之義。第二説者。謂
識處方便唯觀於識。空處方便亦唯觀空。無
異想故名爲不動。彼相應觸名不動觸。根本
地中雖通異相從方便説皆名不動。無所有
處無先遍識所有名無所有。有頂地中無有
想無想二分明想故名無想。乃至有頂不可
言無想故。四無色皆名有想。是謂三觸體。起
滅定心通有漏。若有漏者。若逆次入非想等
至。名觸無相觸。若逆超入無所有處及無漏。
逆次第入無所有。皆觸無所有所。若無漏逆
超入識處。名觸不動觸。雖不定得入空處。以
二處皆名不動觸。一即是其名。又釋。此師非
薩婆多正宗義。是異師許從滅空處等故作
是釋。第三説者。但取一念無漏無所有處縁
滅諦涅槃。以約諦是無漏非有漏故名不動。
約地名爲無所有處。約所縁名無相。彼相應
觸具三種名。入彼心時名三觸。今此文中有
二師釋。初此與婆沙正理等異。謂出定時多
由三境。一縁有境而出定時無我等動觸者。
此縁内身作無我行而出滅定不爲我慢等
動。二縁道諦道能取境。今出滅定能縁境。道
諦爲境名取境。取境不生貪等。觸無所有觸。
以道不能増長貪瞋等或名觸無所有觸。相
不思惟故縁無相界。是故説言觸無相觸者。
若縁滅諦出滅定時。名縁滅境離衆相。二云。
此依未自在義要次第故。以定心出觸不動
觸是空等持。觸無所有觸是無願等持。觸無
相觸是無相等持。依自在者。超一切地隨其
所起定或散縁理縁内縁外觸三種觸。内三
有體名境。外六塵名境境。無相理名滅境。
由入滅定折伏心已煩惱不動。三根不擾非
相所亂。唯以善心而出於定。今觀文意多依
定心出觸三種觸故也。下通結之
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終


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論本第十三
至第十五

 釋遁倫集撰 
論本卷第十三
上來釋攝經宗要竟。自下釋雜義經。文分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