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No. 1796_ 一行記 ) in Vol. 39

[First] [Prev+100] [Prev]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惡道。謂將護彼。以大悲心而加害之。此即方
便。非彼二乘共也。次盜亦爾。雖一切乃至草
葉不取。亦爲破彼匱乏因縁。觀彼聚積無厭。
由此自損成大障業。乃至方便取之。爲修種
種功徳。然後告之令彼隨喜等。如是種種方
便。但隨順深行十戒之行。以大菩提心而爲
導首。一切無犯。此是持犯之相也。前已略説
殺戒。次牒更具説。祕密主菩薩盡形持不殺
戒。當捨刀杖離殺害意。護他之命如護己命。
餘謂有異方便也。謂餘方便也。隨諸衆生類
中。隨其事業爲免彼。故云隨彼業而作之。殷
勤修之。令彼免報應離怨害意也。形類是衆
義。如彼類造極惡事極重業。欲免彼故。假令
行刀杖等無過也。聲聞戒亦有對小罪除大罪
以輕易重。故今亦爾。如救水中女人等可知
也。菩薩戒准亦可知。盡形持不殺命戒。當捨
刀杖殺害。如己同他我生命護之。餘類衆生
如類物。脱自形類。作而受報。應離怨惡意者。
此第一戒相也。盡形者非但一期而已。若菩
薩從初發心及成菩提。一切有命之類。尚不
生一念害心。況起身口耶。其所有隨縁殺具。
如殺戒中種種廣説之相。亦乃至一念不畜。
況施行方便殺耶。惱害心略有九種。謂憎我
身。及惡我善友。好我之怨。過去未來現在爲
九也。又有一類。於非情生瞋。如迦葉佛時一
比丘。經行爲株机所倒。大怒引鑺掘之。爲刃
所傷自致殞弊。即於須臾受毒蟒身。時彼弟
子同學等。方焚其身時。後身毒蛇在彼焚處
遇佛。以因生惡心欲害之。時佛教誡彼。爾前
身以忿非情故。自致此報。今又甚彼。將更受
惡身也。其後不久有童子等。以彼害人。即共
殺之而焚其身。彼又以見害忿怒及欲害因
縁。入大地獄。即於焚故身未了時。後報二身
同時被見燒。當知此是於非情處生瞋。所獲
報也。又如律中。比丘經行。伊葉刺額血流。
怒言。佛何故乃制此戒。有何義利耶。因掣異
方。謂是縁生受大苦。蟒身五百商人。爲護他
故。以大慈悲害蛇。令蛇免罪生天。商客悉患
勉也。斷之如有部大律説也。非情處尚爾。況
有情處耶。菩薩觀此事故。自不生心亦勸他
離也。餘如前説。金槍縁廣説。又師子救賈客
害蛇因縁。在寶藏經大方便經等。復次菩薩
持不與取戒。他所攝受用物取不起心。況復
餘物不與取。諸餘有情見慳慳不施與。無福
作隨類形。衆生慳害已彼離施。爲彼與時如
是持不取戒對不殺廣説
今此戒亦然
若他所攝受用物。不
起觸取之心。況復餘物不與而取。有餘方便
雖不言方便
義亦有之
見諸有情而極慳悋積聚而不施與。
不造作福隨衆生像類。害彼慳故離於自他。
爲彼行施得妙色等謂勸發
他施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七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之餘
若時菩薩發起貪心而取之。祕密主菩薩有
退菩提過分。於無爲法毘尼有過也。施妙色
等得。有菩薩貪心發起取者第二戒也。一切
他所攝物。義如毘尼廣説。乃至不生一念取
觸之心。乃至菩提欲心尚不生。況作方便取
觸耶。然菩薩有方便觸取。謂見有衆生不信
因果不行惠捨。於所有物封著不能自割。又
生此心。何處有施福耶。以如是故。種種方便
引化皆不能得。爾時菩薩以方便。盜取其物
亦不生入己之心。但爲彼人故作種種福事。
因方便招召令觀見之。使其發希有心。此大
士乃能於物不悋而以與人。我自觀己則不
逮也。如是漸次菩薩又方便説施物之利。有
如是如是果報。彼能漸信伏。亦於己物自不
能捨。菩薩後時觀彼心漸通泰。如法之告言。
我昔來所用施物。乃汝物耳。以汝不能自用。
猶如收穀而不更種必致窮乏。先福已盡更
無所望。故爲汝用之。今先施福皆是汝有。如
先佛説。凡施當獲妙色力安無礙辯等種種
大利。勿謂無福也。以是因縁。令彼出惡道餓
鬼之難。成菩提因當知菩薩以具慧方便故。
能作斯事。二乘外道所無有也。隨類者。謂有
如是一類衆生。宜以此化也。又次隨類者。非
但此一方便。更有無礙妙方便。以要言之。以
能令彼開佛知見。而有導首。非爲餘事。此相
甚多不可具説。當隨此況之。擧一例諸。則可
類解也。菩薩害其慳者。害是對治義。如言永
害隨眠。今亦如是。害彼慳結也。然此菩薩實
不生貪物自取之心。若取者。即是害菩提支
分也。由此貪心故。害於成正覺之縁。令支分
不具。故云害也。亦即是越菩薩毘奈耶也。草
結比丘云。佛所制戒我不敢引之也。有爲戒
者。此是修行方便。故云有爲戒也。然無爲戒
者。即是本性戒。非是修成。對此有所行之方
便。故言有爲。然深觀即同無爲戒也。以不離
阿字門故。次不淨行戒。云菩薩持不邪行戒
有重犯云皆是持不
犯意不異故不注
他所攝自妻自種族護自貪
不發。況復交會非道。菩薩持不邪行戒。若他
所攝自妻自種族標相謂尼等即是
自種標相也
不發自貪

況復非道二身和合。有異方便色類事准
上也。及二形相向。餘色類事。此第三也。他所
攝謂他所有婦女姊妹之類。如律十種護等
也。然菩薩有二種。若出家者一切欲心尚不
得生。何論他護及非時等。然亦謂解相故。律
具言也。若在家菩薩。於自妻非時等即名爲
邪行。如智度於尸波羅蜜中具説也。又非時
非處者。如近塔尊明現之處皆是也。以明中
即是對天神等故亦制也。自種族者。謂同姓
不婚等也。又族者。楚音亦是標幟義。如西方
法。若女人衒賣女色。自官許。已有人與彼若
干物。隨爾所時即是彼所攝也。然彼有人時。
即於門置標令他人知。異人見之即知彼已
有所護。若固爾干犯即同邪行也。自貪不發。
謂尚不應與貪染之念相應。況非道行婬。及
正境等而和合分劑耶。然有異方便爲成彼大
菩提因。則有犯義。不同聲聞也。如大本菩薩
戒説。有菩薩從生已來修童眞行。未尚面覩
女色著心。當於山林修道。後年十八。因入村
乞食。有童女見其端嚴美妙。生欲心告言。我
於仁者深生欲心。仁者行妙行。正爲利一切
耳。若我願不遂恐致絶命。即是違仁本願而
害衆生也。彼菩薩種種呵欲過失。彼終不捨。
以不獲所願因即悶絶。時彼親屬念言。必是
夜叉也。形貎異人。我女見而躄地。將不奪彼
精氣耶。共持刀杖執縛。將欲害之。女少蘇已
見之。即具告父母因縁。彼言是女之過。非比
丘罪也。即便捨之。女又追隨不止。比丘念言。
若彼不得所求。必自喪命而入惡道。遂從彼
願多時和合。伺彼欲少息時。以法勸導而説
法利彼女。以深愛敬故。即順其命共修梵行
成大法利。然此菩薩但以大悲方便。能以下
劣忍于斯事。而非欲貪所牽而作非法。若不
由大悲。但以欲邪行心而作。即是犯戒此也。
即是具智方便故爾。隨類者即是指前義也。
同盜戒故不廣説。例可知也。如經説。群賊捉
得緊那羅女施菩薩。受之。因此得財無量。時
行施。又如美髮菩薩乞食。女人見悶絶。爲護
女故上疑是藥叉之因此念
菩提心不捨衆生故
恐離菩提心。因受爲
妻。久後勸導同發道心。眷屬亦發心生天
方便滅
罪行也
次持不妄語戒。盡形存活因妄語持
不妄語戒當盡形壽迴文
向上
設爲活命因故。不
應妄語。即成欺誑佛菩提。祕密主是名菩薩
住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佛菩提。是故祕密
主。此法門應如是知。捨妄語業所不應爲。是
名欺誑諸佛菩提。祕密主菩薩最上大乘。若
妄語者越失佛菩提。祕密主法門應如是知。
不捨實語。此第四戒也。活命因者。即是種種
名利事等。或因餘飮食衣服囚禁苦厄如是
等。如作妄語即身命存。不作即有待之形將
不存立。故名活命縁也。菩薩有如是因縁。爾
時尚不生一念欲誑他心。況起方便耶。然略
説有八非聖語八賢聖語。謂不見言見。不聞
觸知而言聞觸知。見言不見。及聞觸知而言
不聞不觸不知。是八非聖語也。反此即名八
賢聖語。謂見言見。餘三亦爾。不見言不見。餘
三亦爾。如毘尼説也。五分大妄語戒有。若菩
薩如是犯者。即是謗佛菩提。何以故。菩提者
即是一向實義。而今此乃妄誑之因。正與彼
相背。故名破菩提也。復次如來無量劫修諦
誠故。所可言説。人皆信受。乃至説不可思議
法。非彼心量所行難信難解。以佛無量劫誠
實故。人亦信之。今菩薩而誑衆生。即是生彼
誑法因縁。亦是破菩提也。是故菩薩住此最
上大乘地眞言之行。不得生一念誑他之心
及彼種種縁。具如律説其相。若違犯。即是越
佛菩薩也。此亦合有隨類方便語。文無略也。
如菩薩戒大本中説。有一女人殺害父母。作
此無間業已。自念。我此惡業決定入無間獄。
極惡已成。更有何等善法來近我耶。以此因
縁故。更不改過修善。但靜然而住拱手待罪。
菩薩種種勸之令懺悔修善。乃至告語大乘
法中有方便可滅此罪。終不信受。菩薩生大
悲心。又化作婦人投彼止宿。因自説。我亦作
如是業。彼婦人自念。餘人亦有作此事耶。我
今得伴可共同止。如是多時。彼化人漸以方
便。欲共改悔行善。而不從彼説。謂言汝必欲
作便可作之。然我自念終無益也。彼化人即
於彼同住中。示行善事漸獲法利。具大神通
而示見之。告言。我今行善。先罪已滅今得此
法。若法罪不滅。何由能獲如是事耶。彼生希
有心言。彼與我同犯。彼尚能除。我何不作。因
與同行。菩薩方便化之。罪垢得除漸入佛法。
此即是菩薩慧方便故。能如是持戒。非二乘
世人共也。又僧伽吒經説。有一大夫。其妻豔
麗婉美尤相愛重。後時命過。情不能捨恒負
之而行。乃至枯朽而不肯棄。菩薩化之不得。
因化作一婦人。亦負一夫云。此人我所愛念。
而命終盡情不能割。故恒負之彼念言。此則
我伴與我同事。因共止住。後時菩薩伺彼。方
便即棄彼二屍於恒河水。婦人及彼覓屍欻
皆不得。便歎怨云。我等負之乃至枯朽。今見
異伴。遂相與結愛而棄我等。當知其情不可
保也。鬼尚如此。況生存乎。彼見此事變心頓
息。即發心厭欲修道。菩薩有此慧方便故欺
狂。非是惡心而作也。次麁語戒。菩薩軟細心
信受攝衆生。復次祕密主。持不麁惡罵戒。應
當以柔軟心攝受諸衆生等 隨彼像類語言
迴文向上謂
隨順言也
祕密主菩薩初行。所謂義利衆生
最先
或餘菩薩住惡趣因衆生。而作麁語等。
隨類形語言何以故。此是菩薩初行。爲衆生
故。或菩薩惡趣因衆生住麁惡語。此第五戒
也。麁悪者。謂有所言説。能令彼心不順。令生
不善之心。或高聲現相。所謂麁獷等。皆是如
毘尼説相也 菩薩常當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所可宣説悦可前人心。以此因縁。能漸漸攝
彼令入佛道。而今作違惱之因。即是乖背四
攝方便。故犯罪也。然亦有方便而作麁語。如
菩薩戒大本有一人常行麁語以爲常性。一
切無能化者。菩薩化作一人。所行嶮暴躁惡。
更過於彼無量倍數。彼見已歡喜。此人所行
皆勝於我。我當自謂無與等者。而今彼所作
事堪爲我師。因請言爲汝弟子。同事已久。菩
薩漸示厭離。稍歎柔順行呵麁暴事。後自改
已勸彼令改。而猶未從。菩薩後時以示捨惡
行故。稍自修道得大法利。現示神道。彼發希
有心。此人所行先過於我。尚能自改而獲此
法。我何不爲。又以彼爲師而入法利。即是菩
薩以慧方便而示麁惡也。次不兩舌。復次祕
密主。菩薩應持不兩舌戒。離離間語離惱害
語。若犯非名菩薩。菩薩不生離間衆生心。或
餘異方便。見有衆生隨所見處而生執著。隨
彼像類作離間語。令彼住一道故。所謂住一
切智道者。菩薩無離間語無惱亂語。犯者非
菩薩行。於諸衆生不生離折心。或有情隨見
處而著衆生見。彼隨類作離間語。如令衆生
住一道。謂一切智道住。此第六戒也。兩舌之
相如毘尼中具説。乃至野干師子因縁。云云。
然菩薩常修無惱害行。隨上中下類。皆令歡
喜和合。不作彼別異因縁。然見有種種異見
衆生。各著所宗不能自出。以此因縁方受大
苦。菩薩爾時爲引彼令捨惡知識故。而作離
間之語。如過去有外道師。領徒千人説邪道
法。菩薩觀彼有堪化因縁。入彼祕法中而作
弟子。不久學法皆盡其奧。慧悟絶倫。彼師歎
尚此人傳我法已畢。乃分徒五百令彼領之。
爾時菩薩漸以方便。入彼見中而稍化之。經
久知彼於己深生信伏。漸示深法。爾時五百
弟子見心漸正而成慧性。時彼師聞其法異。
觀聞之。彼因種種開示師亦悟解即時五
百人亦師菩薩而受新法。於是千人皆入正
法。如是等類。即是方便破彼和合也。菩薩行
甚廣不可具説。擧一例諸其隨類可知也。次
綺語戒云。祕密主菩薩持不綺語戒。隨彼類
語時方和合者。當持不綺語戒。隨彼形類有
所言説。時方利益。彼方有此語當説。違律者
不應説。隨彼方相應和合也。出其義利。謂令
彼有義利也。出謂作也。謂行此義利。隨方隨
時作也。令一切衆生得歡喜心淨其耳道。謂
耳根淨也。何以故菩薩有殊異語。謂差別種
種隨他意語也。有菩薩異方便。以戲笑爲先。
欲令衆生歡喜住佛法中。爲衆生故。雖出無
利語。處生死中利益衆生。其謂種種備具也。
處生死流轉而無所著也。和合出利。令其一
切有情。諸心喜悦耳道淨除。何以故殊異語
故。有菩薩以此笑。先令衆生歡喜安住佛法
中。欲無利語除棄語不出。如是菩薩生死流
轉。此第七戒也。綺語。謂世間談話無利益事。
如毘尼中説種種王論賊論治生入海女人治
身等。或城邑國土是非評於世間事。以要言
之。一切順世間法無出離因縁皆是也。然菩
薩應當時方利和合語所謂時者。雖欲開導
於彼。然彼都未有信入之機。誠樂未發輒爾
説之。令彼不信。慢毀謗已亦無有化。即是非
時也。反此名爲時語。或大衆鬧亂多人之處
其心不靜。而委有所説不入其心。因失道縁
亦非時也。方謂非處也。謂彼正造惡時。即於
彼所作之處而爲説法。以彼方著所行之事。
反生背忤之心。因生彼不善之心也。亦反此
名隨方語。利者謂一向無諸不利令修善。順
彼情機而出言也。若菩薩如是行者。能令有
情歡喜信伏。自益益他也。以彼聞己得利己
亦不唐捐其功故也。然菩薩有殊異謂異方便也
謂異於前也
謂笑爲初首。如戲笑者。乃至歌舞伎樂藝術
談論。即是前所説種種世間有也。菩薩爲令
彼歡喜。既得歡喜其善順悦。因匠其情方便
化導。令其安住佛慧。雖了知無益心不生著。
然觀時觀方。義利故而有作之。雖作無利。然
以無利而除彼無利之事也。以彼先時造惡
惡與道反。直爾捨置方便而急持之。反更驚
拒。故方便同事彼後即令入佛道。故此無利
即是有利之因。如大良醫然變毒爲藥也。若
如是作者。乃是菩薩出流轉生死之因。不應
同彼聲聞無方便慧者。一向拘&MT01671;唯遮諸過。
無開通之行是故不慧滿足也。自出流轉亦
令他出。故名離流轉也。如花嚴説善見女人
即是也。爲欲引攝衆生故。生婬女家。於五百
婬女而爲上首。妙麗絶倫具諸女徳。六十四
態一切妙巧方便皆悉具足。夫女人本性善
攝人心。而此女人又無種不具。以是因縁趣
之者衆。菩薩先以方便力故。同彼邪行因縁。
令彼極生愛念。有所言語人無違者。觀彼情
機隨縁開導令見欲之實性。即從此門而入
佛慧。時彼諸人以信愛彼故。即能諦受其言。
以是因縁所利無量。雖在非利之中。爲能成
此大利。即是菩薩具慧方便持戒也。經中此
類甚廣之菩提三藏云漫怛羅是密語也西方若二人別
語更有異人來即相簡別或有人見彼別語云
勿往于他密語
此名漫怛羅也
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貪戒。
於受用他物之中不起染思。何以故。菩薩應
常作無著心。菩薩若有是心者彼於一切智
無力。無力謂退息也。由斯法故。於一切智無
力而住一邊。即不具足義也。又祕密主。
薩應發歡喜生如是心此亦同也。我所應作
今自然而生。善哉極善數數修異方便。不令
彼諸衆生損失資財也。持不貪戒。復次祕密
主。持不貪戒。彼他受用中他物中不起思
染。何以故。無菩薩受心。有菩薩思染心無
力彼一切智門一邊。亦祕密主。菩薩歡喜起
如是及發此心。若我作彼自然而生。彼善
極善數數而歡喜。不令損失資生彼諸衆生
此第八戒也。前者已明身口戒已。今乃次
明一向心戒也。此是從心所起之貪也。若
菩薩見他有種種勝事。謂色力財富之輩有
無量門。菩薩不生思念彼人有如是事而我
無之。以是因縁而生仚羨有所欲願貪著躁
求之心。皆亦此戒攝也。由念此故又當生
於受惱之因故不爲也。菩薩不應如是。若
有無力者。譬如有人具無量方便藝能。有
時病患則無所能爲。菩薩亦爾。若以貪愛而
病其心。令菩提心無量力勢皆能無力也。一
切智者。即是萬徳皆備無所缺減之義。由起
此心。令此萬徳無缺之體支分不具。是故於
一切智門。即是無力也。然菩薩見他有種種
勝己之事。當自慶悦而作是念。我本立大誓
願。爲一切衆生故。行菩薩道皆使萬徳兼具
也。若此等有所乏者。我尚欲不惜身命難行
苦行而利樂之。而今自能成辦。即是我之大
利。誠可歡慶也。菩薩以此自安慰其心。我所
應作。自然而至故歡喜也。我爲衆生故。尚欲
以無數精進。求賢瓶劫樹自然之用。破彼窮
匱之業。何況彼能自致。而更損之以自利己。
以此悟心不復生著。即持戒之相也。如長阿
含中説。過去倶流孫佛時。波羅奈國王名思
或云
思益
以常思利益一切故以爲名也。時有
五百大臣而白王言。今者國土極爲豐樂。人
心盈滿無思難之心。恐不可以應敵。王宜以
事授之以習勞苦。則堪犯難庇衞王土也。時
思益王仁甚慈忍而作是念。我云何以非時之
事而加於人乎。乖我本心無此理也。時群臣
知王正意遂不復言。帝釋知之而作是念。此
王所行乃菩薩道。未知堅固以不。我可試之。
因告隣國王長手令其伐彼。此長手王所王。
亦名五支城。以其統攝之境但有五城。是小
國也。彼聞帝釋言而作是念。我聞婦人之仁
思不及遠。今此王所爲過於仁愛。猶婦人耳。
今我兼而有之。尋興四兵往伐其國。諸大臣
白思益王言。先以忠諫而不見納。今人不習
武又無其備。難出不虞將若云何。王即思惟
而答之言。彼所欲有國土人民及府庫耳。我
不與爭。則又於人無害。卿等勿憂也。尋即挺
身而出。往深山中而修梵行。時長手王無血
刃之功而有其國。經歴多時購求思益王。而
不能致。時南方有梵行婆羅門。以先業故極
爲匱乏。無以奉養父母師長。聞思益王好行
惠施故。往投之求自資給。行往彼國至山林
間。遇到故王修道之所。時思益王先意問訊
召令安處。給其食物温問勞苦。今何所往耶。
彼梵行者具答所由。爾時故王聞已愍然不
悦。我常享國勢力自在能隨給人。今罄身失
國何能滿彼也。思惟是已因告婆羅門。思益
王即我是爾。今已失國故在於此。時婆羅門
悶絶良久而念言。我薄福故遠求冀有所得。
而復邂逅豈非命耶。時王慰喩爾勿大憂。我
有方便可致耳。彼王以我是怨敵故。常見購
求。若人獲彼首者重加賞賜。汝今以我首往。
必大見酬賜也。彼答言。我淨行者云何殺人。
甚不可也。王言若爾者。但以繩繋我而往。於
理無失。時彼即繋至王門。爾時舊臣等見已。
皆共嫌責婆羅門。爾淨行者。而不應募害此
賢王以求自利。深非道也。破淨法矣。何道之
有。彼即具言非我之咎。是此大王行菩薩道
使我爲之耳。諸臣尋入白王。王卒聞大驚。以
爲來奪其國。及聞説始末心生愧伏。如是行
菩薩道者。而我奪其國。何以長人而王天下。
因告思益王。可復本位自在行施利安萬人。
我當反於舊國。各復其所無相侵害。爾時二
國交好無復怨敵之患。如是等本生經當廣
説之。此即不貪因縁也。次不瞋戒。祕密主菩
薩持不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戒。
彼遍一切常當安忍。不著瞋喜其心平等。彼
如友等怨而轉。何以故。菩薩不應憶念惡意。
謂功徳在身名三摩耶縛掲多。律中大徳存
念意亦同也。所以者何。以菩薩本性淨故。上
本性是性得戒。下云心者。謂從心所變現之
法。於本性中常清淨故。是故菩薩應持不瞋
戒。彼一切遍忍多。常喜瞋不著。平等等心。彼
如友等怨轉。何以故。非菩薩此意惡具。以是
故菩薩本性清淨心。是故。祕密主持不瞋戒。
此第九也。瞋謂於一切衆生起於害心。不饒
益行從心而起。所以持此者。若菩薩有人來。
種種加害乃至斷截支分。尚不生害彼之心。
向輕於此耶。若不爾者非菩薩也。應遍一
切處而行大忍。若他種種加害時。應自念。我
先世無明因縁。生此有患之身。又無量世來
常惱他故。今則業熟而受斯報。何預前人而
怨咎之。如是種種正觀。又念此身從縁而生。
無有自性無有我人。誰害誰受。以此觀於實
相。而不生害彼之心。此是瞋忿之念。即是衆
惡之具也。以能如是歡喜故。心常歡悦善寂
慈忍。不著我人諸法而常平等。此平等者即
是怨親不二。有益無益輕重之類。一切平等
心無増減。而不生心造諸惡具。常行饒益利
他之行。等觀世間猶如一子故。以此菩薩正
觀實相。照了此心本性清淨故。如經説。過去
南方有王名曰師子。城名豐樂。正法理國不
害於人。然以王國法故。出城校獵示現威武。
雖無害人之意。爲護國土安萬人故。欲令隣
國懷徳畏威也。時王挍獵。見有奔鹿而自馳
逐。絶山履險要令及之。以無害心故。既及。但
鞭其角尋即捨放。何以故。欲示武藝威萬人
故。既入深山無人之地。侍從不逮乏息山中。
有母師子。見王形貎異人而生欲心。因來逼
之示現欲相。王畏彼故尋即和合。時劫初獸
等亦解人言。然女物之性若有慧者。受胎之
時則能了知。因告王言。我已懷王之胤。後有
若誕生當云何也。王以手所持印留遺之言。
若生子可繋此置我門側。後既生兒。體貎類
人而甚猛毅。以兼獸性故也。其母如先約。夜
逾城置王門側而去。明旦閽人見之尤生怪
心。云何似人而復少異。我當白王。白已。王默
念之不以告人。因勅令爲己子。字曰師子善
奴。王後厭於國政因使攝國。以本性故好食
鮮肉。一時急求廚膳。膳夫求肉未至。遇有新
死小兒。即以爲食進之云云。如賢愚經智度
論説。乃至日日令求人肉。已食小兒數逾五
百。城中共相告語。必有夜叉入國。凡諸小兒
當謹護之。日未及暮。皆持入室守護甚嚴。膳
人求之不得。又往大臣等家取之。又失五百。
後一時持死小兒。而臂釧在其人手上。見人
見識之因執縛。誰執事者。此人盜小兒。當知
前後所失必是此人也。因彼首伏乃云。王之
咎非我也。群臣以白父王。今太子猶有獸性。
獸性不可爲主。願王自理國。王言我己灌頂
而授彼位。云何奪之。不從所請。群臣遂謀欲
害之。彼因持利刀遁入山中。初時取死屍焚
食之。後漸食人。乃至執王子五百。常求肉飼
之漸取而食。時國人立其弟爲王。名爲善奴。
人惠和正法化理。後有四梵行者求上善
法。王念言。此人利我不少當後報之。未及與
彼而出羽獵。群臣諫言。獸王近在山中。或能
爲害王勿出也。王念言。我欲利一切不愛其
身。今若取我而食。乃吾本願滿也。遂出至林
中。彼見獸王聞弟出故。即來取之。猛健故。諸
婇女等皆悉散走。爲其所執乃至悲泣等云
云。如智論説。未報梵行者之意。與共約而放
之。王言汝火未盡當必還到以彼先焚薪待煙
盡方燒人而食也
念以法何故。乃能不惜身命而來赴斯。因問
之。彼即欲不殺行等如法廣説。彼雖猛惡
而有慧性。聞即悟解得未曾有。念言彼即
我師欲求何願。王言汝今在林野中猶如猛
獸。何能滿願耶。答言我以念師恩故。要有所
報必可説之。王言若求願者。我之本懷唯在
不殺。所願在此耳。彼即許之誓不害命也。又
放五百王子而修善法。放已與王同歸。王知
彼已行善行。還立爲王使正法化世。而自出
家。當知菩薩於如是怖畏之中。尚不生瞋而
彼作利益之行。況餘事耶。如是本生等經中
當廣説之耳。第十邪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
當捨離邪見住於正見。觀當來世而生怖畏。
當無害是隨煩惱。問東答西問西云東者也。
撿問之。無曲無諂其心端直。於佛法僧其心
決定。決定謂乃至歸命三寶也。是故祕密主。
邪見最爲極大過。能斷菩薩一切善根。一切
諸不善法之母。如悉曇字母能生諸字。邪見
亦爾。能生一切不善也。是故祕密主。下至喜
笑因縁。乃當不起邪見之心。復次祕密主。菩
薩捨離邪見。彼正見他世見。無害無曲無幻。
端直佛法僧心性決定。是故祕密主邪見離。
諸過菩薩一切善根斷轉母等。如是一切是
不善諸法。是故祕密主。乃至戲笑觀看亦不
起邪見。此第十戒相也。經持邪見戒者。邪見
是不善之本。謂害此邪見而持於戒。故云持
邪見戒也。承上九戒亦例此。可知應言持不
殺戒。乃云持殺戒者。亦准此説也。邪見謂各
各於其本法之中。即見理不正順於邪道者
皆是也。此是害三世善之根本。謂由過去行
業。而有今世五陰依止之果。復由今世行業。
而有未來果報。由先了此因縁法故。得入無
常無我等門。從此無常無我之智。得入法空
如實相。當知離此世間正因果。外別無正見
正慧也。若謂無果無因。即壞三寶四諦法。以
壞三寶四諦法故。無四沙門果等一切聖法
及世出世善法。今盡撥無此事。即是外道宗
計也。當住正見。謂即翻前非。決定正信因果
諦實之法也。諦者即是如來眞實句。若謗此。
即是害一切善也。無害之害者。害謂煩惱支
分。由此故能見障一切善。障一切善故名害
也。次轉釋之。云何無害。謂無曲也。曲即邪見
也。猶如蛇未入竹筒所行屈曲。見心亦爾。若
未入諸法實相道中。則曲而不正也。次又轉
釋。云何無曲。謂同於幻等。觀此心實相。從縁
而生猶如於幻耳。以其達實故離於戲笑。離
戲笑者。即是無幻也。若如此者。即是住於端
直之心。於三寶境界心常決定也。以入實相
端直道故。即是於三寶中。常得決定之性也。
是故勸諸菩薩。離此諸過之根本也。以不善
所謂能害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以善故菩薩
持戒當離此過惡也。轉謂徙惡爲善。如經説。
若無明轉即變爲明。今邪見亦如是。擧體即
是慧性。爲若轉令端直即是正見。不同聲
厭諸煩惱別求聖法也。不善亦爾。轉此善性
而爲不善。如結水爲冰無別性也。母等者。母
是能生之義。言因邪見能生一切不善之法。
猶如於母也。以是義故。菩薩乃至戲笑觀看。
亦不生邪見。擧要言之。不生一念犯此邪見
戒之心。況復多耶。如聲聞經中。戲笑語等不
自犯於學處。此則不爾。乃至於戲笑等中作
邪見等事。亦不可也。而況故思之業耶。然菩
薩有慧方便故。即能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
七品。即於邪相入於正相。何以故。以衆生無
始以來多習此法。卒難爲正。如彼良醫。先同
其事業後奪彼權。如涅槃等説也。又如菩薩
藏本生中説。乃往過去有城名波羅奈。王名
梵施。然此乃久遠劫之事。而今城名即是彼
先舊地。當知世界中。數數還於舊地而得本
名也。然近曰波羅奈。王亦名梵施。數數與古
同名也。時彼王大臣婆羅門生一子。其子生
時。空中四方雲色青黄赤白。各隨一方綵絢
彌布。乃至遍閻浮提而降微雨。凡婆羅門法。
若生子時。必請天仙聖智之人。先令觀相而
爲制名。時大臣求得一仙令觀其子。仙問是
子生時有何瑞相。當依此制名。父以前事對
之。仙人曰。我韋陀典中。若生時有此相者。
必通四韋陀典。流演法澤布於四方。因名爲
慶雲。然大臣種族習四韋陀典。是摩納婆宗。
故依本宗號摩納婆也。此童子年漸成立傳
習其業。凡四明宗旨無不洞曉。而作是念。不
唯解故而獲義利。當思擇行之。尋究此文上
下宗旨。當依何法而得出離也。所以者何。以
此童子宿殖徳本久資慧性故。雖生異見之
宗。而能自生此覺悟之心也。然一一尋究經
宗。但生梵天而無出世之道。而白父言。今所
習中未有出世之道。更有何法而爲増上耶。
父言。我自祖宗相承唯此法最妙。又是梵王
所説。但可尊行。何能更求勝法耶。子復念言。
今所學未竟云何懈怠。必當更求勝慧。父言。
我聞雪山之中有大仙人。於四韋陀外別有
決擇深義。名計磔婆此名問答
隨心也
即以此教故。號
此仙爲計磔婆仙。我今當往問彼。父言。此仙
所住嶮絶非人迹所至。云何能至耶。時子去
心不息。尋即詣彼。時諸天神。以此童子必能
利益衆人。因共加持遂達仙所。彼仙見此容
貎奇特有過人之表。先意問訊近彼坐已。時
彼仙有五千仙人。而爲上首常演深法。即問
童子何由至此。童子具述前事。因白大仙。我
於人間學此四典。恐有僻解不合本旨。請仙
敷述唯大仙印許。時即廣陳所解。大仙嘆言。
此童子慧悟過人我之所解所不能及。然童
子所云出世道者。我親從梵王聞之。有大仙
當出于世。號一切智者見者。唯斯人能演斯
法。非我等志中所及也。又隨所解分別之旨
具教授之。時童子以先世善根。今聞一切智
名得未曾有。深因荷師恩念欲報之。然梵志
報師之法。須鹿皮之衣以黄爲梵綖及五百
金錢。念已。欲尋求之。聞南方有王當立。欲示
威徳受灌頂位。廣施梵行者。欲於彼求之。然
彼先有梵志等。令王備羊馬人各千。殺以示
威用爲灌頂。冀獲名稱遠聞。童子後至。時
王聞彼童子名而大歡喜。我將立。而感此賢
人大吉祥也。即引爲上賓令共定儀法。童子
召諸婆羅門一一究問。今此殺生之祠出何
文據。研覈苦至彼並理屈。因告王言。此灌頂
法非眞道也。王可於一日中。於四城門辦具
一切供具。隨來求者悉以惠之。其福無量名
亦遠布。王亦先有善根聞即悟解。敬從其教
厚爲之禮。童子但取五百金錢及鹿皮綖直
而去。中路至寶定城此城近揵
駄羅界也
王名軍勝以軍
戰必
勝故立
名也
以然燈佛初出于世。嚴飾城邑方欲迎
之。潔清衢路種種布花香。特異常日。童子見
已問人何故如此。爲以我至故耶。爲有他縁
時童子名遠布所在
厚接敬之故自疑也
城中人報云。有佛出世名
曰然燈。王欲迎之耳。童子聞佛名豁然大喜。
今此名號出過已典。將非大仙所説者耶。因
用所得之物求覓供物。欲往獻佛。時天魔以
彼心大故。恐引無量衆生出過己界。蔽一切
人無有可買之物。時有女人以先福。與童子
久遠因縁故。魔不能蔽。童子從求買花。答曰
我欲獻佛。設令一花以百金錢亦所不賣。童
子言汝已定賣。即以百錢而買一花。乃至五
莖用五百金錢。女人即要言若不與汝。汝若
世世能爲我夫者乃可得耳。童子深念。女人
妨菩薩道。我寧不買此花。尋欲置去。女言我
要世世助成眞道終不相礙云云。如經律説
也。及持花至佛所散以供養。於空中爲蓋隨
佛入城。童子得未曾有。佛爲説法深得法利。
又於道路泥濘處。欲布鹿皮衣令佛蹈之。魔
王五度擲去之而告言。童子汝所行眞道。一
切世間汝最爲上。云何自棄眞道。學沙門邪
道之法乎。彼終不以介意爲念。前有狹道而
泥濘。佛必由中過。因候至時。布衣及髮以掩
之令佛蹈過。次弟子欲隨佛過。佛言止止。此
大心者。汝等蹈之壞汝大福。佛因案頂而授
其記。當於爾時。即見十方各如恒沙佛國。皆
案其頂而爲授記。即登菩薩第九地也。時無
量百千天人衆。以此大士因縁。皆捨邪見而
入正道。此即示菩薩慧方便故。先示入於邪
道。盡彼宗旨方便迴心故。能引彼無量同類。
故名慧方便具足也。當更撿經具説之。爾時
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世尊説彼十
善道戒斷極根斷。謂如斷草雖斷更生。若斷
多羅即不更生名極斷。此説戒功力也。云何
菩薩王位自在處於宮殿。父母親戚圍繞。受
天妙樂而不生過。如是説已。佛告執金剛祕
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應當諦聽極善作
意。吾當演説菩薩毘奈耶決定善巧。祕密主。
應知彼二種菩薩。云何爲二。所謂在家出家。
祕密主。彼居家菩薩受五戒句。王位自在種
種方便道。隨彼時方自在攝受隨方時自在作之
如示邪見治大邪
求一切智。所謂具足方便。示現舞伎天祠
主等種種藝處。隨彼彼方便。以四攝法攝取
衆生。令彼志求無上菩提。彼持不殺生命戒
不與取妄語欲邪行邪見等。是名在家五戒
句。菩薩受持如所説善戒。應善修學。應具信
心隨順往昔諸佛學處。謂隨昔諸佛而學也。
由住有爲具慧方便。能得如來無上吉祥無
爲戒蘊。學者思學。故得也。已説十戒相竟。
金剛手白佛。願説十善業道戒極根斷。云何
菩薩王位自在。宮室男女親屬父母圍繞。天
妙樂受不過生。此中問意。更有何法能害此
戒之根。令善法不生。極者即是具害一切善
也。問意言。云何處世法中而不爲所汚耶。然
菩薩爲衆生故常須在世間。必須有戒方便令
不害其善也。佛歎已令諦聽。即説言。菩薩調
伏決定善巧。決定謂一切惡自害。一切善皆
由彼生。即是自性之善也。菩薩有二在家出
家。若居家者受五句戒。如前王位自在不妨
行菩薩道。以此五事也。種種方便道。時方攝
自在。一切智求。謂方便具足。舞伎天祠等種
種藝處示現。隨彼方便衆生四攝法攝取者。
經文也。時謂觀時非時。不待不失如海潮也。
方謂隨方處。應以何法而入道。順世界悉檀
也。以方便慧具足故。種種自在施爲。而攝衆
生置於一切智也。不同彼無方便之五戒。但
自拘&MT01671;志求自護也。以觀利益攝一切故。入
種種道。乃至彼我入天祠。示同學彼所學。漸
以正見引之。以如是等方便無邊故。所利爲
限。即以四攝之法引入佛道。四攝如寶雲菩
薩藏等中具説也。若在家菩薩如是持五戒。
謂不殺盜婬妄邪見。於此五中以方便持之。
其餘一切無礙。務令引入佛道而已。以此五
戒爲首。而能成一切智地如來之位。故云得
無漏性戒成也。由住此具慧方便。是爲學處
也。此本性萬徳皆具足戒。即是無爲戒也。更
重釋之與前不異講後重
敍以前未明也
上云。菩薩有二種謂
在家出家。此五戒句。即在家菩薩所持也。以
在世間有種種事務。由持此五戒句。由此戒
具能具慧方便故。諸煩惱惡業不能害之。由
此因縁得成佛也。故經云。如是善戒善修學
具信。此勸持也。勸持意者。佛引古佛爲證。過
去諸佛由持此五戒故。處於世間。同衆生種
種事業而攝取之。不妨自行。故得成佛萬徳
圓具。無漏自性之戒亦由此生也。方便智具
者。此方便。即是身印口眞言心觀本尊三昧。
以此爲方便又有妙慧。即觀此三事從縁而
生入於實相。是故萬行頓具而得成佛也。如
聲聞經。俗人所以持五戒者。爲防護身口令
入見諦故。今此中亦爾。以此五句戒爲方便。
而防護之。令得成眞言之行而見諦也。非直
在家菩薩。然此五句諸出家者皆共行也。復
有四根本重業。修眞言行者。乃至失命因亦
不應犯。云何爲四。謂諸法謗一。捨離菩提心
二。慳三。惱害衆生四。瞋恚何以故。此四性
染是非菩薩戒也。以下偈文非持菩薩戒此
性是染。以上經文也。眞言行菩薩有此四重
禁。即同聲開四根本罪也。若犯此者即斷根
本善業。一切功徳皆不得生。如聲聞經中斷
多羅樹等喩也。然大乘中無永斷義。更受自
新即是生也。若犯此者即非菩薩。猶如聲聞
犯重非比丘也。所以然者。由此四事於菩薩
法中是能染性。能障一切功徳令不得生故。
乃至失命因縁亦不毀犯也。次佛又引證。謂
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皆由具慧方便修行此
戒。而得修學無上菩提。得大悉地。大悉地者。
即是妙行之果。謂成菩提也。無有漏者性戒
也。方便離智學處。亦説聲聞。大勇士人彼者。
經文也。意言。佛爲聲聞亦説具戒及四重等。
然此攝彼一類小根性故。權作此説。非爲究
竟。是故此戒離於方便。方便及智不具足也。
若能趣大更學妙戒。乃能具菩薩戒耳。大勇
士者。指金剛手而告之也。佛以下劣有情無
大乘志願。欲攝入長者之家。不令久在貧里。
唐自疲苦而無所得故。此法而攝入之。非佛
本出世之意也。故此戒者非是佛慧無漏不
思議之戒。若入佛無漏智即自證知耳
  次百字生品第十九
爾時毘盧遮那佛。觀察諸大會衆。教不空悉
地。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觀察諸大集會。説不
空教隨樂欲成就於一切。眞言自在眞言之王
眞言導師具大威徳。安住三三昧耶。圓滿三
法故此安住位如在車上
坐或臥或立乘之也
以美妙言告大力金剛
手言。勤勇士一心諦聽。諸眞言眞言導師。即
時住於智生三昧。隨樂欲一切眞言自在眞
言之王眞言導師大威徳説。三三昧耶圓滿
故告言。以上經文也。上來雖説眞言種種方
便。然猶未具故更説之。所以更觀大會。照彼
心機。皆此衆中普是眞實。堪爲法器乃復爲
説也。復次爲以不思議神力加持於彼。令得
法力堪任聞此妙法故。觀察之也。諸眞言如
上已廣説耳。此是暗字。一切眞言之心。於一
切眞言最爲上首。當知此即不空教眞言也。
不空者。隨一切衆生有所見聞。觸知。無空過
者。皆必定於無上菩提。故名不空也。復次隨
彼善願皆能滿足。乃至衆生大菩提願亦能滿
足。如大寶王在高幢上充足一切。故名不空
也。一切眞言自在者。猶如如來爲諸法之王
於法自在。今此眞言亦如是。於一切眞言而
得自在也。以此因縁。復名眞言之王。復名眞
言導師。如多人入海依於導師。乃至有所進
達得大寶聚還歸受用。此眞言王亦復如是。
爲一切眞言導師也。眞言導師即是救世者。言
此眞言即同於佛也。又復具大威徳。如來自
在祕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若行者能如法
行。即亦同此眞言。而得如此也。三三昧耶坐
者。謂身口意三三昧耶也。口眞言身法印心
本尊也座義更
問之
今謂即金剛坐也。三法圓滿者
謂理行果也。教即上來所説今於教下滿此三
法。究竟無餘也。佛出妙音告金剛手。我説此
法。汝大力勇士一心諦聽也。前説眞言品即
合説之。何故不説至此方説耶。爲迷彼尋經
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顯説而迷惑衆生耶。
答曰非有悋也。但謂世間有諸論師。自以利
根分別者。智力説諸法相。通達文字。以慢心
故不依於師。輒爾尋經即欲自行。然此法微
妙。若不依於明導師終不能成。又恐妄行自
損損他。若隱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達
解。即捨高慢而依於師。以此因縁不生破法
因縁。故須如此也。佛將説此眞言導師。即住
巧智生三昧。謂此三昧。能生如來普門善巧
之智。故以爲名也。百光遍照眞言説者。謂從
此一字。而放百法光明遍流而出也。此字若
翻爲遍。亦不正當其理。若翻爲放光。放光義
亦未盡。大都是遍出之意也。百威徳之光從
此而出也。此眞言也。先歸命一切佛乃説。金
剛手此眞言眞言救世者。大威徳。佛自即是
一切法自在牟尼。佛告金剛手。此一切眞言。
眞言救世者。成就大威徳。即是等正覺。法自
在牟尼謂於一切
法自在也
破諸無智暗如日輪普現。即
爲我自體大牟尼加持。應現作神變本文云變
化作變化
隨所欲利衆生隨其所欲而
利饒益之
利益諸衆生。乃
至令一切隨思願生起。謂隨彼心所思願即
令得生也。悉能爲施作此神變無上句。是故
一切種勝中謂於一切所欲
中謂諸欲中
謂於一切事中。不
如求此正覺句也。應故當一切種。清淨身離
諸障。應理常勤修求正等覺句。清身離障。謂
行者自淨其身。令離一切障而修行之也。一
切種。謂於一切方便色類中修也。一切無智
闇破。日輪現同見。自是我加持。大牟尼現作
變化衆生利益。乃至是衆生等思起令發生。
常爲作此變化最上句。是故一切種種方便
欲懃修。應理當作清淨我者。以上經文也。此
眞言即同救世者即佛也。有大威徳謂如來
威神也。此眞言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此即
毘盧遮那之別名也。此眞言慧方便之光。能
破一切無智暗。猶如大日出時衆冥自滅。普
謂一切衆生。頓除一切無明之暗也。當知此
字即我所加持。即同於我與我無異。我即佛
自體也。我以此眞言門故。隨類普現色身。遍
法界一切衆生之類。隨彼種種喜見之身。能
一時普見其身。隨其心欲而爲示現。非但現
身而已。然彼心願思念無量不同。乃至一須
臾間。有無量樂欲皆能滿足。故云思發智也。
又復起彼入道之機。故云發智也。住位。住此
最上句也。故此種種方便句應懃修學也。若
修者即得清淨我。此中清淨我者。即是毘盧
遮那也。然此字輪最中置此眞言王。次外一
輪有十二字。謂從伊至奧。凡十二三昧聲也。
次外輪布於百字。先從ka迦等廿五。次k@a
廿五。次ka@m等廿五。次ka@h等廿五以此中俄
拏那麼五字。是大空之點遍一切處。故同
布烈也又別時釋云此五字在別
外十二字同圓布之更問
若作五重布者。
ka等廿五字爲第一輪k@a等爲第二輪ka@m
爲第三輪ka@h等爲第四輪亦得也更問之
意未盡
布字次第逐日右轉也。次品説此眞言王之
果也
  百字果相應品第二十
祕密主若得入正覺大智灌頂地。自見住於
三三昧耶句。祕密主若入此世尊大智灌頂。
陀羅尼形示現佛事。爾時佛世尊。隨住一切
衆生前而作佛事。宣説三三昧耶句。爾時毘
盧遮那。告金剛手祕密主言。佛世尊入大智
灌頂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爲一也。
住立我見。當此祕密主入大智灌頂。陀羅尼
形佛事示現。以上經文也。大智灌頂地。即是
如來第十一地也。由住此第十一地。入大智
灌頂。乃能作如來事。故翻此大智地。爲陀羅
尼身。而作佛事也。由此故能爲一切衆生。而
作佛事也。陀羅尼形者。謂總束眞言輪而以
爲身。即成普門身也。由住此總持身故。於一
切衆生前。示所喜見身説應機之法。無有差
謬同入佛智也。爾時世尊。衆生諸佛事。三
三昧耶句宣説。隨住祕密主。觀我語字輪神
化廣長。無量世界遍清淨門。如是性一切衆
生歡喜。令法界隨類表示門。亦如今者釋迦
牟尼世尊。殊異虚空界流遍世界勤作佛事。
祕密主。非諸有情能知佛如是語輪流出正
妙音。莊嚴瓔珞胎生佛影像。隨衆生性歡喜
作現生。以上經文。佛如上説已。次告金剛手。
汝可觀我語輪。即觀佛陀羅尼身字輪境界
也。佛以神力加持大會。非但今祕密主觀我
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如一
切衆生本性。表示隨類法界門令發歡喜。亦
如今者釋迦牟尼世尊。流遍無盡虚空界。於
諸刹土勤作佛事。金剛手得觀此一切大會。
亦得同觀此不思議神妙之境也。所以者何。
此大智之身。常住寂滅離諸因縁。非有心之
境。離佛神力所加持。則一切菩薩非其境界
也。佛既示已告言。汝等且可觀我字輪境界
廣長無量也。長謂人所不及也。私謂此即云
何也。其廣横遍於一切衆生界。其長云何竪
窮佛界。故云廣長也。如是廣長之身。普應一
切。從何得乎。乃從此一字眞言王。而現此事
也。以一眞言印身示一切身。以一眞言字音
而出妙聲。普周法界。以一眞言本尊之心。普
示一切智慧之境也。釋迦牟尼者。即是此不
空見之身。普入世間而作佛事。故此所示即
是牟尼身也。佛作佛事。即此釋迦從毘盧遮
那字輪而出。然無二無別皆遍一切處。以此
一字同於大空本不生故。當知百字之身亦
如是也。殊異者。謂如來三三昧耶之身流遍
世界。及十方虚空悉遍。無有虚空而不遍者。
當知虚空不可量。身亦如是。祕密主。非諸有
情能知世尊。是語輪相流出亦撿花嚴。心我
妙音生諸佛等正覺妙音。莊嚴瓔珞從胎藏
生佛之影像形相
莊嚴。謂以語言莊嚴其相也。
從心胎藏生佛形也。廣長無際而作佛事也。
非衆生知者。即此佛之字輪也。亦非菩薩之
境。若離神力則不能觀。而何衆生知其所益。
諸言音中佛爲最上種種莊嚴率種種等。以
要言之。以無相莊嚴也。從心現生佛隨類身。
由住此妙音三昧故。普現其前。隨其本性令
得歡喜信解也。生之處乃所往所住之境乎。
此後微妙音莊嚴。胎藏者。從一字而生名胎
藏也。從此一字而生爲胎。隨彼生者以爲影
像。如一鏡圓淨而對衆色也。既不來鏡亦不
往。然而因縁和合影像炳然。不生不滅不一
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即同彼體不可思
議。如來影像亦復如是。無思無爲而應一切。
皆隨彼心令得歡喜。而爲現生佛事也。即以
一佛言音。能生一切佛事。如六根淨品。尚能
以一妙音滿三千界。況如來究極圓淨之六
根耶。爾時無量世間海門亦是
口義
中法界成菩提。
勤修普賢菩薩行願。菩薩此花布地。胎藏世
界種性海生受。種種性清淨門。佛刹淨除菩
提座現。佛事中而住。以上經文也。由此大智
灌頂無量世界海門。門者所從入處義也。無
量世界海口印。指衆流所趣所入之門也。由
知此無量世界海門故。勤修菩提。而此一菩
提非是一菩提。乃至遍法界之菩提也。以衆
生無量故。法界無量。今乃普令得成。爾時世
尊。於無量世界海門法界。殷勤勸發成就菩
提。滿足普賢菩薩行願普賢即如
來功徳也
出生普賢菩薩
行願。以加持故現相如後也。於此妙花布地胎
藏世界。言於此者。即此素訶世界也。於種性
海受生種性謂受生處海
謂無斷廣多也
以種種性清淨淨除佛
刹。現菩提場而作佛事謂加持作佛
事無不遍也
復次菩提。
如已無異同入法界。此乃是大菩提之行耳。
若如是發行。即是普賢之行。如是起願。即是
普賢之願。菩薩爲此事。由是初發心也。花地
者。如淨治平地掃灑清淨。散布種種色香味
觸可愛之花。周匝端嚴而坐其上。今此大悲
藏之心地亦如此也。胎是初起。便即是如來
所起處。以從如來性生。如來性生。是字而生
也。如是發心。即是初地位也。海謂如來種性
之海也。從此實性。而生如來一切功徳也。胎
謂從此以爲根本。由普賢行如來行。從如來
性海之胎藏。漸漸具足一切如來六根之支分
也。此普門身。隨衆生種種心行差別性欲各
異。即以清淨妙門而淨其心。無得究竟。如是
淨其心。即是莊嚴一切土也。行者如是住菩
薩地時。即能以普見世界。現如來身座于道
場。而淨法界輪。即能遍知一切句。謂成佛也。
亦能隨所欲樂。而滿其願不空過也。故次經
云。復次正遍知句求者。樂欲心無量。知身無
量。證身無量。知智無量證。復次樂求者。還修
菩薩道也。即是佛事也。衆生見彼道故。即勸
發心學道也。復次樂欲勤求正遍知句者。知
心無量。即知身無量。知身無量即成智無量。
知智無量知衆生無量。證衆生。無量知虚空
無量證而得此也。祕密主心無量四無量而
得。已成正等覺。即知衆生無量。知衆生無量
即得知虚空界無量。祕密主。以心無量而得
四種無量。謂除心餘身智衆生虚空也。得已
成最正覺。具十種力降伏四魔師子吼云云。
成十力四魔降伏無畏師子吼。此一切勇士
智句最上學處百門。於諸佛心説。以上經文
也。此意言。猶入此大智灌頂門。住菩薩種性
故。即知心無量。以知心無量故。即知一切身
無量。以知身無量故。即知智無量。以知智無
量故。即知虚空無量也。所以者何。一切法
由心而有。了達此即法無量。即知身無量也。
縁生見之身乃赴機。度門之智應彼而起。亦
復無量一一等同虚空也。以身智衆生虚空
無量故。名爲四無量也。由此無量即從心生
故。名四無量心也。若得此四無量心。即是成
正覺。即是具十力降四魔。即能無畏師子吼。
如是等事。皆由住此四無量心。住於一切最
上法句而得成就。故名a@m字悉地之果也。此
百門非但我自説。一切佛亦同是説也。此謂
指上十力等功徳勇士謂祕密主也。如是勤
學勇士最上覺者句。於百門學處諸佛所
説心意云所以成佛由
學此百門心也
右百字果受用品。謂隨
一一門有相應者受用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九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次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
爾時金剛手祕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以下
偈説眞言救世者謂上
百門王也
謂能生諸眞言也。眞
言救世者。眞言諸眞言生知。云何誰於何處。
大牟尼諸眞言誰生。云何誰説。此一切大勇
士説。與願者説。以上經文也。時祕密主。聞佛
所説得未曾有。白言希有世尊。説此眞言救
世者。救世者即是佛也。如佛於一切衆生中。
有大歸依救護之處。此眞言亦爾。於一切眞
言中同於救世者。爲彼諸眞言救護之處也。
如佛是一切歸趣之處。此眞言亦爾。爲一切
眞言歸趣之處也。是大聖者聞佛説。即以一
字能生無量眞言身口意差別。隨衆生性示
種種身。説種種法現種種神變。因問此眞言
云何生。又誰證知。生在何處。問此三事也
更問
未審
大牟尼歎也。云何知一。知者誰二。於何
處謂經何得也三。誰生諸眞言四也。前問誰
得知。此四後問生者是誰。大勇士是佛也。此
一切願説。中上者説之也。願一切智與願
者説。此即歎佛之徳。能與一切願而滿足之。
故名與願者。因請佛説也。佛大法自在牟尼
滿。如是説已。世尊大法自在牟尼。普皆遍諸
世界。毘盧遮那佛一切智告言。善哉善哉摩
訶薩具徳金剛手。吾當一切説謂爲汝一
切説之也
祕密
最希有諸佛之祕要。一切諸外道不能知。
大乘灌頂悲生漫荼羅從此生壇
灌頂也
調柔具善行。
常悲利他者。有縁觀菩提。彼常不能見不可得
見也
普遍皆世間悉遍者。時佛爲欲説此眞言心
法。即以神力加持遍周法界。悉有此言音而
告金剛手也。一切智毘盧遮那。善哉善哉大
衆生金剛手大徳。説吾一切祕密第一希有諸
佛之最祕。一切不知諸外道。以上經文也。佛
歎金剛手。善哉善哉執金剛大徳。大徳具萬
徳也。此法乃是一切如來祕密中之祕密。於諸
祕藏最在其上。共所守護不妄與人。第一希
有難得之法也。今此諸法之祕。一切外道所
不能知。然外道有二種。一者世間種種外道。
二謂佛法内有諸外道也。以雖入佛法中。而
未能知如來祕密。猶是邪見心行理外之道。
故亦名外也。此法乃二種外道所不能知。此
佛法中外道。即二乘中人也。佛既不妄與人。
久默斯要待機而與。今何人合聞此法耶。故
次言若人於大乘中。得入大悲生灌頂之法
者。乃合聞之。不然不得也。次又以問之。誰
引入灌頂然須灌之。若其人性調柔質直具
諸善行。如是之人。乃可引入灌頂之法也。又
有常悲者。乃合引入漫荼羅也。常悲者。謂如
有人。於此時中有悲。此時中無。或有此方有
此方中無。或親處有而怨處無。今則不爾。於
一切時處常有悲心。又復廣普平等。如是之
人。乃合引入灌頂。既得灌頂方合聞此。非
如常流布之經也。此法華偈中。亦廣説簡人。
可引之耳。復次有縁觀者。亦不合得聞此法
也。佛法離一切相離一切縁。若有相有縁。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