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No. 1796_ 一行記 ) in Vol. 39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淨居天衆乃至諸護世者皆大歡喜。知正遍
覺優曇花不久開敷。悉皆頂禮圍遶。或親承
馬足而奉送之。汝今亦於祕密藏中。初與無
明父母別。往詣初法明道*修身之處。當知淨
居天等亦皆歡喜敬禮。知其不久同於世尊。
故云得如彼慶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八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九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縁品第二之餘
    又如彼龍王 恭敬禮時慶
    河濱衆飛鳥 環遶而行列
    逮希有寂義 將摧諸有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此時菩薩。已到苦行源底知無義利。受牧牛
女人乳糜已。於河中澡浴相好圓滿。爾時去
佛道漸近。有無量青雀之瑞。如本行經中廣
明。此鳥正名搡沙。形似青雀而小者。方俗間
所謂仙人鳥也。菩薩澡浴已。思惟諸法本寂
心。明見大菩提路生奇特心。自知必能以大
勢力摧壞諸有。是時復有無量無邊吉慶之
事興于世間。汝今亦於祕密藏中。棄捨九十
五外道中。種種疲勞形神無有義利之苦行。
噉阿字一味乳糜。増益常命色力。以淨法水
灌浴其身。明識心王大道將詣毘盧遮那坐
道場處。故云得同彼慶也
    猶如婆伽婆 樹王下時慶
    以慈心力故 破無量魔軍
    種種隨類形 遍天人世間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世尊坐道場樹下。降伏天魔成正覺時。一切
世間出世間。有種種慶嘉之事。如天樹王上
春之月具足開敷。本行菩薩道時所有希願
已得如意。即便普現色身。遍於世界開化衆
生。又此中言魔軍者。梵本正音博吃芻。是羽
翼黨援之義。今依古譯會意言耳。汝今發菩
提心。當知已得安坐佛覺沙囉樹王根本之
下。以如來加持神力遍伏魔軍。若從此堅固
不動。逮見心明道時。即是初發心中便成正
覺。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漫荼羅身。故云得同
彼慶也
    如善逝導師 住於波羅奈
    初轉最無上 法輪嘉慶時
    奇特未曾有 世間時分盡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世尊以十義故轉正法輪。如花嚴等廣説。梵
云鉢囉嚩娜覩嚩囉。是上妙義殊勝義。即是
世間第一更無過上。故云最無上。復次世尊
諸有所説。皆爲大事因縁。故云最無上。一切
世間初來未曾聞。亦不能轉。故曰奇特未曾
有。梵本正云奇希。今會意言耳。自度諸有。亦
令無量衆生住最後邊身。乃至意生麁重之
有亦令永盡。汝今亦爾。若於此生逮得除蓋
障三昧語言陀羅尼。起自在神通時。亦能如
毘盧遮那而轉法輪。故云得同彼慶也
    如彼爲利益 第一吉義慶
    福利所饒益 稱讃諸聖衆
    遍説具徳尊 牟尼釋師子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梵本云係多翻云利益。次云吃&MT01414;耶。此翻爲
利。迦囉儜翻爲饒益。本名各異。傳度者無以
別之。譬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雖復同歸於
始。然有小殊也。初句爲利益。亦是令利
益之義。結成歎佛偈。次句云第一吉義。結
成歎法偈。次二句明供養修行所成勝果。總
結歎僧偈。次二句結成總結釋迦牟尼本行
中七偈。以要言之。如是等一切功徳。汝今已
具得之也。世尊般涅槃時與成正覺時。無二
無別。若就世諦。則云三界虚空衆生福盡。是
故晦而不言。然此中結會三寶及如來本行。
即是大涅槃義也。此十一偈中具無量義。當
廣諸修多羅分別説之。恐妨説漫荼羅義故。
今略明訓詁而已
金籌偈梵本
阿壤無智
鉢吒嚂
嚩瑳佛子
阿跛儞
都根反
決除也
爾乃平聲仁
者也
薩哆
爲汝
舍邏枳
善用
籌也
無害
儞也
折窣都醫王
他路
羯寫如世
間也
無害
補囉引聲猶
如也
佛子。佛爲汝決除無智膜。猶如世醫王善用
於金籌。西方治眼法。以金爲箸。兩頭圓滑中
細。猶如杵形可長四五寸許。用時以兩頭塗
藥。各用一頭内一眼中塗之。涅槃金箄亦此
類也。一切衆生心目。本有佛知見性。但以無
智膜翳故。諸法實相不得明了現前。若令拙
醫救之。非徒無効而已。或更増其*翳膜。或
傷損目瞳。如來方便具足善用金籌者。則不
如是。如郢匠運斧盡力除垢。然於不可傷處
則不令傷。若豪髮之間盈縮失度。則爲斷空
所翳。不成無礙知見也。又此病眼目中見色
之性。世間若有醫王若無醫王。法爾成就。但
遇可治際會。則便開明。非籌藥之功今始創
造也。法蓮有盲人譬喩。此中當廣説之。一
切諸佛種種異方便門。究其旨歸悉皆意在
於此耳
明鏡偈梵本
鉢囉
&T072184;&MT00668;
像也
麼莽耶
達摩
阿車
清淨
阿嚢尾羅不濁
阿蘗囉
係耶
無執
毘邏必夜
室者二合離
言説也
係都
羯麼
三母嗢婆
引發起
也一偈
翳文如是
怛嚩引二合
知也
&MT05988;引此
達麼
&MT01749;娑嚩
引無自
性也
嚢微嚂不濁
矩嚕
薩怛嚩引有
情也
喇他
莽賭
無比
勃駄喃諸佛
若多
悉怛嚩三合
汝也
冒囉

    諸法無形像 清澄無垢濁
    無執離言説 但從因業起
    如是知此法 自性無染汚
    爲世無比利 汝從佛心生
梵本初句但云形像。然與無相法文勢相連。
意明法無形像也。性本淨。猶如明鏡澄然清
淨。無有穢濁而能普現衆像。當知此像不從
鏡中生。不從外質生。不共生。亦非無因縁有。
種種戲論皆不相應。亦復不可執取。但屬衆
因縁耳。縁合不生縁離不滅。即言無常無斷
無去無來。當知即像是鏡即鏡是像。若能如
是解時。即見諸法實相。知心自性本無染汚
也。以之如鏡之心鑒如心之鏡。故説心自見
心心自知心。智之與鏡無二無別。所以決去
眼膜。正爲觀如此法界故自明之。若與此相
應時。即於普門漫荼羅。得除蓋障三昧。能爲
一切衆生作無比利。或云無對或云無稱。謂
不可稱量也。以能自生心佛家故。是名佛心
之子。從心佛生故。曰汝從佛心生
法輪法螺偈梵本
阿捺也二合今
日也
鉢囉
勃哩
&T072184;已後
路羯寫
斫羯二合
無割
唎多
輪轉
演難引救世
者也
&T005754;
三漫多訥嚩無害
反二
合普
遍也
達麼
商佉

努哆嚂上也
一偈

怛囉
建吃灑二合彼
慮也
尾末&T072184;喇嚩二合異
慧也
&MT01749;
喇尾
商計曩無疑
制哆娑引心
鉢囉
奢也開示
娑嚩
路計悉泯二合世
人也
瞞怛囉二合
眞言
遮唎*邪二合
行也
曩演
鉢嚂勝也
二偈
醫梵如是

哆茸作願
勃駄喃諸佛
鄔跛迦&MT01414;恩徳
&T072184;疑異
也細唱也差
説也
諦遮
嚩馹囉
執金
剛也
喇鞞二合一
切也
&MT00709;吃鏟
&T072184;

薩婆奢皆常當
也三偈
    汝自於今日 轉於救世輪
    其聲普周遍 吹無上法螺
    勿生於異慧 以無疑慮心
    開示於世間 勝道眞言行
    常作如是願 宣唱佛恩徳
    一切持金剛 皆當護念汝
猶如字輪旋轉相成共爲一體。如字輪者印
輪身亦然。是故解圓鏡漫荼羅義時。即解祕
密藏中轉法輪義。轉此法輪時。以一音聲。普
遍十方世界警悟衆生。故曰吹大法螺也。梵
音於普遍字中。即有聲義有吹發義。又有令
彼普遍聞義。異慧是分別妄想之慧。無疑心
即是疑悔永盡住於實智。以住實智故。即能
必定師子吼。開示人天無上眞言行道法。汝
若能發如是願。於一切處一切時。爲報正法
大恩。宣布佛之恩徳。即是如來所使。行如來
事。是故一切持金剛皆護念汝也。復次汝之
心王。於初法明道中。成佛轉法輪時。已有無
量無邊金剛智印。周旋翼補共護持之。何況
毘盧遮那究竟心王成佛時所有威勢。故當
爲此法故發大精進也
三昧耶偈梵本
阿儞也
鉢囉
勃哩
&T072184;從今
以後
諦嚩瑳作佛
子也
阿秕貳尾哆不惜
命也
迦羅儜多半聲
故也
阿鉢&MT01414;不應
&T072184;

&MT05986;
薩達摸正法
菩提質哆菩提
心也
沫怛
鉢囉捨離也
一偈
&MT01414;
薩婆達謎數上聲
於一
切法
薩怛嚩二合諸
衆生也
曩忙勿也
不也
係且者也多半聲
利益

*醫帝
三昧耶係
三勃臺
契也
二合
引説
薩怛嚩
蘇沒囉
善住戒
者二偈
曳他
猶如
娑嚩二合自
身也
貳尾單
落吃鏟平二合
護也
怛他
蕗吃鏟引二合
亦護也
伊迷
怛嚩
也鉢囉
抳鉢儞二合
稽於也
虞嚧引尊
始史二合弟子
也汝也
室者囉
絮瑜薄吉&T072184;恭敬
嚩瑳囉虔誠也
三偈
&MT01751;毘庾
閉耶
依教奉
行也

諸有
薩喇瞞二合所
作也
&MT01749;室旨

*坦囉疑慮
*坦莽
引心也
判偈
    佛子汝從今 不惜身命故
    不應捨正法 捨離菩提心
    慳悋一切法 不利衆生行
    佛説三昧耶 汝善住戒者
    如護自身命 護戒亦如是
    應至誠恭敬 稽首聖尊足
    所作隨教行 勿生疑慮心
前云耳語言告一偈者。猶如僧祇家授六念。
薩婆多授五時法。以此驗知曾受具戒以不。
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
祕密藏中四波羅夷也。如人爲他斷頭命根
不續。則一切支分無所能爲。不久皆當散壞。
今此四夷戒是眞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
若破壞者。於祕密藏中猶如死尸。雖具修種
種功徳行。不久敗壞也。第一戒不應捨正法
者。爲一切如來正教。皆當攝受修行受持讀
誦。如大海呑納百川無厭足心。若於諸乘了
不了義。隨一切法門生棄捨之心。如聲聞乘
中。若對堪作法人。心生口言隨捨一法。亦成
捨戒。雖於具足毘尼不墮衆數。然非犯戒之
罪。今此祕密大乘。畢竟無有捨義故。則成重
罪也。又此一切法門。皆是大悲世尊。於無量
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爲欲普門饒益一切衆
生故。而演説之。猶如字輪不可棄一。如聲聞
乘人隨捨一事。猶固和合義斷喪失律儀。何
況摩訶衍耶第二戒不應捨離菩提心者。此
菩提心。於菩薩萬行猶如大將幢旗。若大將
喪失幢旗時。即是三軍敗績墮他勝處。故犯
波羅夷也。有人雖愛重三乘法藏心不棄捨。
然作是念。無上大乘種種難行苦行。非我所
堪。且當於小乘中而取滅度。或云。我當廣植
善根供養三寶。長受人天福報。無上菩提是
普賢文殊諸大人等之所行處。今我何能得
之。如是等種種因縁。退菩提願。即是自斷命
根。犯波羅夷罪。又此菩提心。畢竟無有可退
義。故不同聲聞法中。乃至放捨三歸退爲白
衣外道者。佛亦慈悲愛愍聽詐也。第三戒者
於一切法不應慳悋者。有人雖不捨正法不
離菩提心。然於正法慳悋。不肯觀機惠施。亦
婆羅夷罪。所以然者。因如來出世然後有
是正法。乃至一句一偈。無非世尊喪捨身命
爲其僮僕然後得之。是一切衆生父母遺財。
非獨爲一衆生故。而今竊爲已有故。此祕密
藏中。同於盜三寶物也。略説法有四種。謂三
乘及祕密乘。雖不應悋惜。然應觀衆生量其
根器而後與之。若輒爾説諸深祕之事。令生
傍斷彼善根。則於第四戒中犯波羅夷罪。
其直爾慳財不肯惠施者。於十種方便戒中
結犯。下品説之。第四戒勿於一切衆生作不
饒益行者。此是四攝相違法。四攝是菩薩具
戒中四依。初受戒時。先當開示此遮難。若能
奉行者方爲受之。不能奉行。則非摩訶薩埵。
不得爲受。所以然者。菩薩發一切智心。本爲
普攝一切衆生。爲作三乘入道因縁故。而今
反作四攝相違法。起衆生障道因縁。一切衆
生亦同字輪之體。不得相離故。隨損一一衆
生善根。或於彼捨饒益行。皆犯波羅夷罪。例
如聲聞法中。隨捨七衆一人。即是不和合義。
斷失具足律儀也。但隨煩惱之心。造婬盜殺
妄等。而未損彼三乘善縁。猶如聲聞法中偸
蘭遮罪。是方便學處中攝也。次下是阿闍梨
教戒之語。佛説三昧耶者。梵本兼有此字。言
十方三世佛。共説此三昧耶。同行一如實道。
更無異路。今漫荼羅中。一切集會現爲證驗
也。梵云蘇沒囉多。翻爲善住戒者。以其
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異門説佛
子之名。如護汝父母生身所有躯命。今愛此
法身慧命。亦當如是也。汝今以受具戒竟。當
至誠於彼諸尊作禮而退。自今以後凡有所
作。當具依眞言法教如説行之。同彼新受戒
者一切事業。先當問師。勿得卒心專檀令生
惡邪疑悔也。復次阿闍梨説持明藏中二部
戒本。一一皆是眞言。可以成辦諸事。如來以
此加持諸弟子故。今此中諸偈亦爾。作法時
當誦梵本。兼以字門而廣釋之。爾時金剛手。
白佛言乃至同見佛世尊故。是因受具已竟。
明眞言門中無作功徳也。如聲聞法中若受
具足戒竟。如婬盜殺妄等是一一學處。各於
三千大千世界一一衆生處。皆得無作功徳。
福河流注迄至命終。乃至不飮酒戒。於一切
衆生咽咽。皆生無作功徳。壞生掘地戒。於
一切草木自金剛際以來。一一微塵各生無
作功徳。以此因縁故。雖具諸結使凡夫。得與
無學聖人。同在應供之數共秉聖事。今此祕
密藏中。以初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正法藏
中。皆生無作功徳。由第二戒故。於十方三世
一切菩薩行中。皆生無作功徳法。由第三戒
故。於十方三世一切度人門。皆生無作功徳。
由第四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衆生及四攝
事中。皆生無作功徳。非獨以一期爲限量三
千爲境界也。又聲聞一切律儀。因縁造作終。
至無餘涅槃歸於灰斷。今此菩薩律儀。本從
一切智生。終趣薩婆若海。本末究竟等皆如
金剛。又如聲聞法中。雖有具足煩惱學無學
等階次不同。然所發無作律儀。則無優劣之
異。今此菩薩律儀亦復如是。雖復最初發心
乃至四十二地階次不同。然一時普遍法界。
發起無作善根。則與如來更無増減之異。復
次如初發心時一切功徳。即與如來等。從此
以後經無量阿僧祇劫。於一念中恒殊進。轉
深轉廣不可思議。以此義故。名爲祕密藏中
無作功徳也。以之經云。金剛手問此善男子
善女人。入此大悲藏漫荼羅。獲幾所福徳聚。
佛言。從初發心乃至成如來所有福徳聚。是
善男子善女人福徳聚。與彼正等也。此福非
一切衆生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諸佛乃
能知之。今但示其入處。欲令領會圓意故。云
以此法門當如是知也。譬如輪王太子適在
胎藏之中。已能持四天下使福徳無減。八
部群神皆宗敬之。何況紹灌頂位時所爲利
益。故佛言。由彼所有福徳聚與如來等故。當
知即是從佛口生佛心之子。其所在方。即爲
有佛施作佛事。猶如聲聞經中佛説。隨舍利
弗之所遊行。於彼方面我則無事也。一切衆
生所以供養親近如來者。以能出生無盡福
慧故。而今此善男子善女人所有福徳聚。與
如來正等。是故世尊以大悲故。囑累一切衆
生。若樂於供養佛者。當供養此善男子善女
人。若欲見佛者。即當觀彼也。初入世諦漫荼
羅時所有福徳聚。與如來等。初入瑜伽深祕
密漫荼羅時所有福徳聚。又復與如來等。乃
至廣説。隨入一一地位漫荼羅時。所生福徳
聚。皆悉與如來等。是中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爲金剛手。以見如是
法界故。名爲普賢。故此上手聖尊。與一切
金剛菩薩衆。皆共同聲説言。我等從今以後。
應當恭敬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同
見佛世尊故。猶如輪王輔佐。以明識輪王種
性故。見出興世間多諸義利。欲令七寶常不
隱沒故。皆以至誠。禮敬胎中太子而衞護之。
非以矯飾之辭也。瞿醯云。阿闍梨如上所説
作護摩已。用淨水灑諸弟子頂上。廣示漫荼
羅位。教彼大印及明王眞言。令坐一處持誦
之。次教以香花。供養本尊及餘諸尊竟。次第
而坐。師自誦般若經令彼聽之。次爲都説三
昧耶戒。汝等從今日。常於三寶及諸菩薩諸
眞言尊。恭敬供養於摩訶衍經。恒生信解。凡
見一切受三昧耶者。當生愛樂。於尊者所恒
起恭敬。不應於諸尊所懷嫌恨心。及與信學
外道經書。凡來求者隨力施與。於諸有情恒
起慈悲。於諸功徳懃心修習。常樂大乘。於眞
言行勿得懈廢。所有祕密之法無三昧耶者。
不應爲説。大略如此。餘如供養法初品中廣
明。如是教授已。各各示彼本尊眞言印所屬
之部。并爲解説本曼荼羅。然後作最後護摩。
護摩竟。更如法護身施諸方食。施畢洗手灑
淨。與諸弟子以香花等。次第供養一切諸尊。
誠心頂禮并乞歡喜。復執閼伽。各各以本眞
言如法發遣。或依本教。或以漫荼羅主眞言。
一時發遣准同請法。諸供養食當施貧人。不
應與狗烏等食噉。所有財物。阿闍梨應取隨
意受用。若不能用當施三寶。傘拂等施佛。塗
香燒香等施法。衣瓶器等施佛及四方僧。若
無僧當與七衆。其弟子乃至少分不得用之。
若用犯三昧耶。如彼廣説也。爾時毘盧遮那。
復觀一切衆會。告執金剛祕密主等以下。明
漫荼羅法事時所要眞言支分。阿闍梨宜應
解了故。次説之也。將顯示如來語密之藏故。
復普觀大衆而加持之。如生身佛將發誠實
言時。或示廣長舌相遍覆其面。而告應度者
言。汝經書中。頗見有如是相人而出虚妄語
不。若摩訶衍中。或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
者世尊將説如來平等語故。明此語輪横竪
皆遍一切法界。故曰廣長語輪相。此相字。梵
本正云漫荼羅。前已開示普門身漫荼羅。今
復顯示普門語漫荼羅。如如意珠寂然無心
亦無定相。而能普應一切皆令稱悦其心。故
名巧色摩尼。復從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
語。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財。滿法界衆生種
種希願。如是應物之迹。常遍十方三世。以無
量門植衆徳本。無窮已時。住不可害行。即是
於一切事業中。皆悉不可留難不可破壞之
義。故名三世無比力眞言句。此是總説諸眞
言所出生處也。至下文所明大力大護等。即
是從如意珠輪所生出稱機之用。爾時一切
大衆。自知心器純淨。又蒙如來不思議加持
故堪受大法。即時以無量門。各共同聲請佛
言。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據梵本。前
時名迦羅是長時之時。如一歳有三分等。後
時名三摩耶是時中小時。如晝夜六時之中
復更有小分等。如有人言。今正是東作之時
遇獲膏雨。宜趣時下種勿使失其機會。故重
言之也。爾時世尊既受請已。將説大力大護
明妃。故住於滿一切願出廣長舌相。遍覆一
切佛刹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此中言出者。
梵本正翻當云發生。舊譯或云奮迅。出此廣
長舌相。即是如來奮迅示現大神通力故。會
意言之也。此三昧。於如來廣長舌相遍滿一
切佛刹巧色摩尼普門大用中。最爲上首。猶
如大將之幢。故云清淨法幢也。梵云駄嚩
若。此翻爲幢。梵云計都此翻爲旗。其相稍異。
幢但以種種雜綵摽幟莊嚴。計都相亦大同。
而更加旗旗密號。如兵家畫作龜龍鳥獸等
種種類形。以爲三軍節度。有處亦翻爲幢。故
合言之。若具存梵本。當云清淨法幢旗也。如
大將於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備見山川倚伏
敵人情状。指麾百萬之衆。動止言一離合從
心。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若拙將暗於事勢又
失幢旗。則人各異心敗不旋踵矣。如是淨菩
提心。爲萬行幢旗亦復如是。住中道第一義
諦山上。安固不動。以健行三昧普觀十方。悉
見無量度門材性優劣所應用處。及與諸地
通塞正道因縁故。能得攝持無量功徳普
護一切衆生。凡有所爲不可阻壞也。爾時世
尊作如是念。我從初發意以來。常以此勇健
菩提心。護持正法及與衆生。於種種難行苦
行事中。猶如金剛無有退轉。正爲成就如是
三昧。普護十方諸佛刹故。今我所願皆已滿
足。作所應作正是其時。即時發遍一切如
來法界。哀愍無餘衆生界音聲。説此持明法
句。若我所言誠實不虚者。其有誦持修習。令
其勢力與我無異。故名大力大護也。阿闍梨
言。明是大慧光明義。妃者梵云囉逝。即是王
字作女聲呼之。故傳度者義説爲妃。妃是三
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
佛子之母。此佛子者。即是清淨法幢菩提心。
如彼胎藏始從歌羅羅時。含藏覆護。令不爲
衆縁所傷。漸次増長乃至誕育之。後猶固懃
心守護而乳養之。是故説母恩最深難可報
徳也。從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時皆是不思議
法界。非如世間禪定。動寂相礙有退失間隙
時也
南麼薩婆*坦他蘖帝&MT01762;毘也
薩婆佩野微
蘖帝&MT01762;微濕縛目契薩婆他唅
囉吃沙摩訶沫麗薩婆怛他蘖多奔昵也
闍帝𤙖𤙖 怛囉磔怛囉磔 阿鉢
囉底訶帝 莎訶
初句歸命一切諸如來。次句能除一切諸障
恐怖等。是歎如來一切大力大護之徳。又次
句歎無量法門。毘濕嚩亦是巧義。所謂無量
巧度門。即是法幢高峰觀三昧普門業用。今
欲説此明妃故。先歸敬一切如來如是功徳
也。次云薩婆他。是總指諸佛如是功徳。欲令
同入一字門故。次有唅欠兩字。正是眞言之
體。亦名種子。以下諸句皆轉釋此二字門。訶
字是因義。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
切因本不生故。乃至離因縁故。名爲淨菩提
心。是成佛眞因正法幢旗之種子。上加空點
是入證義。所以轉聲云唅也。佉是大空。上加
點轉聲爲欠。即是證此大空名爲般若佛母。
正是明妃之義。於此虚空藏中含養眞因種
子。即是大護義也。復次佉字門。猶如虚空畢
竟清淨無所有。即是高峰觀所知境界。訶字
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以此二字相應故。猶
如大將能破怨敵。又訶字門是菩提心寶。與
佉字門虚空藏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滿
一切希願。今此眞言中闕此欠字。下文具有
也。次句云囉乞叉即擁護義。如人恐怖厄難
若恃怙有力大人。或得高城深池之固。則泰
然無慮。彼諸怨敵雖以種種方便。無若之
何。行人亦爾。依倚菩提心王。以般若胎藏爲
城郭。猶如虚空不可破壞。即是轉釋前義也。
次句摩訶沫麗。翻云大力。訶字菩提心中。具
足一切如來力。今與佉字合故。離諸繋縛無
復罣礙。如虚空中風自在旋轉。故名大力。又
訶字自在力。與佉字無量巧度門合故。猶如
力士具足千種伎能。是故衆人無能勝者。故
名大力也。第七句釋此大力所由。故云從一
切如來功徳生。言此大堅固力。本猶諸佛金
剛種性生。又於無量劫以來。常以此訶字眞
因。具修法字萬徳。一一皆如金剛不可破壞。
今衆徳已滿諸力悉備。復當以此法幢高峰
觀三昧。大摧法界怨敵普護衆生。次即發誠
實語。所謂𤙖𤙖字也。𤙖是恐怖彼聲。所以重
言之者。一摧外障一摧内障。復次外是煩惱
障内是智障。若釋字門。如來以何法恐怖諸
障耶。謂即以此訶字門也。下三昧畫即是具
修萬行。上有大空點即是已成萬徳。訶字即
是法幢旗三昧。空點合故即是高峰觀三昧。
訶字是一切如來種子者。上點是明妃之母。
下畫是胎分日増。如是義故。適發聲時魔
軍散壞也。次云*坦囉吒。是叱呵懾伏之
義。如師子奮怒大吼時衆獸無不*懾伏。亦重
言者。是對根本煩惱隨煩惱。乃至對治一切
煩惱。界内煩惱界外煩惱也。末句云阿鉢囉
&T072184;訶諦。是無對無比力義。結持上文。以此因
縁故。名爲大力大護明妃也。莎訶是警覺諸
佛令作證明。亦是憶念持義。如前已釋。經云。
時一切如來及佛子衆説此明已。即時普遍
佛刹六種震動者。謂大日如來發此普遍法
界聲時。一切諸佛菩薩。以無二境界故。皆悉
同聲而共説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勢具足。又
以如來誠諦言故。即時十方佛刹六種震動。
以明佛之大誓眞實不虚也。六種震動義。餘
經具説其相。今依此宗祕密釋中。六種謂貪
嗔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一切衆生心地。常
爲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世尊至誠之
所感動。悉皆甲坼開散佛種萌生。故云六種
震動也。爾時一切菩薩。見此淺略深祕二種
地動因縁。無不心自開敷。得未曾有。以微
妙偈稱歎大日世尊。而經云。於諸佛前者。謂
佛説此明時。十方世界諸菩薩等。各見彼佛
前亦皆説之。是故同一音聲倶時領解。即寄
此文證成大護之威力也。領解偈中。諸佛甚
奇特者。具存梵本。應言奇哉一切諸佛。説此
大力護。即是一一世界諸菩薩。皆悉同時領
解十方一切諸佛所説眞言也。以十方諸佛
共護持故。猶如金剛城重固高不可昇。又環
以湯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諸作障不能侵
陵也。由彼護心住者。謂諸行人能以此眞言
密印。守護身心而住。是故所有爲障者。諸毘
那夜迦惡形羅刹等自然退散也。又此住字
若依梵音。亦在名。爲鎭在其心。若作深釋者。
言此淨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實義護心而住。
是故三種重障諸惡羅刹等皆悉馳散。不能
彼善根。下至生心憶念時。亦有如是力勢
故。末句更結成也。經云。薄伽梵廣大法界加
持。即於是時住法界胎藏三昧。從此定起。説
入佛三昧耶持明者。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
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爲
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眞言實相衆生實相。
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爲法
界加持。復次如男女交會因縁。種子託於胎
藏而不失壞。即是相加持義。如是諸佛國王
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羅種子。爲大悲胎藏所
持無有失壞。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
持一切衆生。皆作平等種子竟。即時入於遍
法界胎藏三昧。觀此一一種子。皆是蓮花臺
上毘盧遮那。普門眷屬無盡莊嚴。亦與大悲
漫荼羅等無有異。而諸衆生未能自證知。故
名在聖胎倶舍。若出藏時。即是如來解脱
也。世尊如是現觀察已。即時從三昧起。説三
昧耶持明。三昧耶是平等義是本誓義是除
障義是驚覺義。言平等者。謂如來現證此
三昧時。見一切衆生種種身語意。悉皆與如
來等。禪定智慧與實相身亦畢竟等。是故出
誠諦言以告衆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虚者。令
一切衆生發此誠諦言時。亦蒙三密加持。無
盡莊嚴與如來等。以是因縁故。能作金剛事
業。故名三昧耶也。言本誓者。如來見證此三
昧時。見一切衆生悉有成佛義故。即時立大
誓願。我今要從普門以無量方便。令一切衆
生皆至無上菩提。劑衆生界未盡以來。我之
事業終不休息。若有衆生。隨我本誓發此誠
實言時。亦令彼所爲事業。皆悉成金剛性。故
名三昧耶也。言除障者。如來見一切衆生悉
有如來法身。但由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
不覺知。是故發誠實言。我今要當設種種方
便。普爲一切衆生決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
成就者。令諸衆生隨我方便。説此誠實言時。
乃至於一生中。獲無垢眼蓋障都盡。故名三
昧耶也。言警覺義者。如來以一切衆生皆在
無明睡故。於如是功徳不自覺知。故以誠言
感動令得醒悟。亦以此警覺諸菩薩等。令起
深禪定窟學師子頻申。若有眞言行人説此
三昧耶者。我等諸佛亦當憶持本誓不得違
越。猶如國王自制法已還自敬順行之。故名
三昧耶也。持明者梵云陀羅尼。明謂總持一
切明門明行。乃至盡此三昧耶誓願以來。終
不漏失。故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
南麼三漫多勃陀南阿三迷呾&MT01414;三迷三麼曳
娑訶
初句自歸命一切諸佛。如上釋。次句云無等
次云三等。連下句言之。即是無等三平等三
昧耶也。復次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法界
體性。娑是諦義。迷是三昧義。麼是自證大空
亦是我義。世尊證此三昧時。諦觀一一衆生
心力普門漫荼羅皆等於我。是故更無待對
無可譬類。名爲無等也。三等爲三世等三因
等三業道等三乘等。即是轉釋前句。所以無
等之意。呾&MT01414;謂心如實相。一切塵垢本來不
生。三世如來種種方便。悉皆爲此一大事因
縁故。即是除障之義也。結云三昧耶者。即是
必定師子吼説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
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爲衆生開淨知見故。
以此警覺衆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
爲一切如來金剛誓誠。若不先念持者。不得
作一切眞言法事也。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刹
身語心輪。説此三昧耶已。一切諸佛子衆無
不聞之。既聞是已。於一切眞言法中不敢違
越。所以然者。若菩薩於衆生諸法中。作種種
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
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
隨順世間名利。不爲大事因縁。亦越三昧耶
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
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
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
命。不敢違越也。經云。時薄伽梵復説法界生
眞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時。見一切
衆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説入佛三
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託
聖胎義也。爾時世尊復以普眼。諦觀一切衆
生皆悉聖胎具足生在佛家。爾時無盡莊嚴
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説法界生
眞言。又以普眼諦觀見此一一衆生金剛事
業具足成就。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
從此三昧起已。即説金剛薩埵眞言。故此三
種皆名三昧耶也。復次由入佛三昧耶故。於
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初出胎時離
諸障礙。由金剛薩埵故。能轉家業備諸伎藝。
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祕密中胎藏。以法界
生加持金剛菩薩二重眷屬。以金剛薩埵加
持種種隨類之形。入佛三昧耶如蓮花藏。法
界生如蓮花敷。金剛薩埵如蓮花成就復還
爲種。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達摩駄賭薩嚩婆嚩句

達摩駄覩是法界義。薩嚩婆嚩是自性。亦名
本性。句痕是我義。其句義云我即法界自性
也。以必定師子吼。言我及一切衆生皆是法
界自性。是平等義。我當設種種方便。令一切
衆生皆悉證知。是本誓義。以知我即法界自
性故。能除一切分別開淨知見。是除障義。諸
佛唯願憶持本願故。令我此身即同毘盧遮
那法界自性。是*驚覺義。當以字門廣釋之
南麼三漫多伐折囉赧伐折囉呾麼句痕
初句將説金剛薩埵眞言。故歸命一切金剛。
即是從無量門持如來金剛智者。皆令憶持
護念也。次句云伐折囉呾麼句痕。謂我身即
同金剛也。金剛即是法界自性。以成就大堅
固力不可沮壞故。異門説爲金剛。如來以普
眼觀一切衆生金剛智體與我無異。是平等
義。以衆生不自覺知故。從無量金剛智門。作
種種金剛事業。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實際。是
本誓義。如是實際名爲無垢眼金剛眼。即
是除障義。以此師子吼聲震動十方佛刹。即
是警覺義。故名三昧耶也。復次眞言行者。以
初三昧耶故。得同如來祕密身口意平等之
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
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身土皆如
金剛。與無量持金剛衆而自圍繞。佛説初三
昧耶。爲自受用故。第二三昧耶爲成就法性
身諸菩薩故。第三三昧耶爲折伏攝受隨類
衆生故。佛説初三昧耶爲建立大悲胎藏漫
荼羅故。第二三昧耶爲作毘盧遮那阿闍梨
事業故。第三三昧耶爲執金剛弟子事業故。
初三昧耶爲加持如來眷屬故。第二三昧耶
爲加持蓮花眷屬故。第三三昧耶爲加持金
剛眷屬故。是故佛説三三昧耶也。次説金剛
鎧眞言者。爲莊嚴金剛薩埵身故。行人已發
金剛誓願。欲爲一切衆生摧滅諸障故。以牢
強精進被服金剛甲冑。且如六波羅密一一
如實相。皆如金剛不可破壞。又一一度中皆
具五度。是故周體密緻無有間隙。如六度者。
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等。皆
當廣説。以被如來金剛甲故。旋轉六道出
生入死。一切煩惱業苦所不能傷。若就淺略
釋者。由行人以此眞言自加持故。一切諸天
龍等。見皆同於金剛薩埵身。遍體皆被金剛
甲冑。堅密無際光如猛焔。是故一切爲障者。
皆不能傷也
南麼三漫多伐折囉赧伐折囉迦嚩遮𤙖
伐折囉是金剛。迦囉遮名甲。如來以金剛眼
普觀衆生。無不被此金剛甲冑。是故以誠實
言而演説之也。以最初嚩字爲眞言體。嚩是
諸法離言説義。若是戲論言説所行處。悉皆
可破可轉無有堅固。是故以嚩字爲體。次字
皆轉釋之。何故諸法離言説。以生不可得故。
何故生不得。以自性清淨故。自性清淨即是
金剛薩埵身也。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故所
成。當知但有假名。從縁遷變尚不能自固其
性。況能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金剛體無盡
莊嚴。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所
不能干。是故名爲金剛甲冑。末後𤙖字即是
無所畏聲。亦是自在力義亦是歡喜義。以定
慧具足證此訶字門時。自知必能摧壞諸障
普護衆生。是故大歡喜也。次説如來眼眞言
者。如金翅鳥王威力具足羽翮完堅。又得極
明利眼於虚空中。俯觀大海如視鏡像。則能
隨意自在搏獲諸龍。當知眞言行人亦復如
是。以此如來淨眼自加持故。漫荼羅海會
現其前。備見一切根縁及遮道法。由此金剛
事業隨意皆成。故次説之也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掲多斫吃芻尾也嚩
路迦也莎訶
右句義中。怛他掲多斫吃芻是如來眼。次云
尾也嚩路迦也是觀義。言以如來眼觀也。用
最初多字爲體。多是諸法如如義。以一切法
本不生故。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是故如來觀
一切法畢竟非如非異。雖不可見而亦明見。
如諸佛者諸衆生眼亦然。若行者説此眞實
語時。則蒙不思議佛眼加持。漸得眼清淨

次有塗香等六種眞言。皆是入漫荼羅修供
養時所要故。於此品中説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微輸駄健杜納婆嚩莎訶
右句義中。微輸駄是淨義。健杜是香。納
婆嚩是發生義。所謂淨香發生也。以句初微
字爲體。於嚩字上加伊字之畫。是故轉聲爲
微。嚩字是金剛義離言説義。三昧是住義。如
是定慧均等。即是住無戲論執金剛三世無
障礙智戒。如是戒香。其性本寂無去無來。而
常遍滿法界。故名淨塗香也。一切衆生雖復
等共有之。然以未發心故。此香未發。我今已
用此戒香遍塗法身。故能淨香普熏一切也」
次華眞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摩訶妹呾&MT01414;也毘庾蘗
帝莎訶
右句義中。摩訶妹呾&MT01414;也。是大慈義。毘*庾
蘗帝是生義。所謂大慈生義也。以昧字爲眞
言體。即是莽字加三昧畫。是故轉聲呼之。
莽是心義我義。亦名大空。言此心蓮花。爲妄
我所纒不得増長。今自證知心實相故。從慈
悲藏中。八葉鬚蕊次第開敷。故曰從大慈生
也。復次淨菩提心樹王種子。從慈悲地中。滋
茷盛開萬徳花。以方便故成實。故曰從大
慈生也。當以字門廣釋之
次燒香眞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達摩駄賭弩蘗帝莎訶
右句義中。達摩駄都是法界義。弩蘗帝是隨
至義。亦是遍至義亦是逝義進不住義。譯云
遍至法界也。以句初達字爲體。以衆生界本
不生故。乃至法界定相亦不可得。如是法界。
深廣無際不可度量。而瑜伽行人。恒殊勝進
不休息故。身語心業悉遍如是法界。下至一
花供養佛時亦遍如是法界。即是燒香義也」
次飮食眞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阿囉*羅迦罪罪沫隣捺
弭沫隣捺泥摩訶沫履莎訶
右初云阿囉囉。是不可樂聞聲不善聲義。如
人高聲喧聒。令聽聞者心不寂靜。次云迦囉
囉。是止前不善高聲。是恬漠寂怕之義。此中
正以法喜禪悦爲食義。是故寄此言之也。若
就字輪之相。阿是本初義。以有此本初則有
二種塵垢。謂煩惱知障也。由此二種塵垢
故。則有戲論喧聒之聲。今以諸法本不生故。
二種塵垢亦本不生。即是開甘露門成涅槃
飯。故名阿囉囉。復次若人勤修萬行。望得如
是法味。以造作故二障還生。非是常命色力
眞甘露味。今以諸法無造作故。内證之味不
從他得。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故云止前不善
聲也。沫隣捺娜弭者。凡西方享祭之食。上獻
諸佛下及神鬼通名沫&T005317;。其句義云。我已飮
食奉獻也。次云沫隣捺泥者。此意言。受我
所獻食已。當還與我妙食。如世間人以餚*膳
奉施福田。爲令今世後世飮食無乏。故今以
無盡法食。加持世間之供養奉施諸尊。還當
與我所願。令常充足不死不生之味也。次云
摩訶沫履者。即是於諸食中倍加廣大豐美。
以此料簡上句。云我今所獻及與所祈。皆在
極無比味無過上味。不求有量之食也
次燈明眞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掲多唎旨薩叵囉
阿嚩婆娑那伽伽猱陀哩耶莎訶
右句義中。怛他掲多是如來。喇旨是焔明。次
云薩叵囉儜是普遍。阿嚩婆娑娜是諸暗。伽
伽猱陀哩耶是無限量等虚空。意言。如來焔
光普遍諸暗。等同虚空無有限量也。此眞言
以句初多字爲體。如於心之實相。即是毘盧
遮那大智明。普照世間無所不遍。言諸暗者
即是無明。以無明本不生故體即是明。是故
如來光明普遍諸暗。言等虚空者。以無明等
虚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等虚空無量。乃至
老死如虚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如虚空無
量。如十二因縁者。一切諸法亦如是説。如是
決定義故。名爲燈明眞言。以此加持燈明而
供養佛。即是諸供中最也
次閼伽眞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伽伽那娑摩阿娑摩

右句義中。伽伽那是虚空義。娑摩是等義阿
娑摩是無等義。所謂等虚空無等也。如來法
身。本性淨故無分別故無邊際故。等同虚空。
然復有無量無邊不思議功徳。非彼虚空。所
能譬喩。故云無等也。復次阿娑摩是不等義。
不等者所謂二乘。今既等同虚空。又等此無
等故云等虚空無等也。以最初伽子爲眞言
體。衆生界中來去亦不可得。法界中來去相
亦不可得。以如來如去不可得故名爲大空。
以此大空性淨之水。用浴無垢之身。是爲閼
伽眞實之義也。次下有四眞言。亦是*曼荼羅
阿闍梨莊嚴之相。故於此品中説
初如來頂相眞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伽伽那阿難多薩發囉
儜毘輸駄達摩儞闍多*娑訶
右句義中。伽伽那阿難多是虚空無量。薩發
囉儜是普遍。毘輸駄是清淨。達摩*儞闍多是
法界生義。此言如來頂相。猶如虚空出過數
量普遍清淨。當知如是頂相。從法界胎藏生。
非從世間父母胎藏生也。此眞言亦以伽字
爲體。言如來髻相。無去來相同於大空。而一
切衆生以去來相觀之。是故周於十方不能
見其邊際。若行者以必定心。自知我之頂相
亦復如是。是名佛頂眞言也。阿闍梨自作毘
盧遮那時。解髻而更結之。若出家人應以右
手爲拳置於頂上。然後説此眞言以加持之。
則一切諸天神等。不能見其頂相也
次如來甲眞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伐折囉入嚩羅微薩普
囉吽
右句義中。伐折囉入嚩羅是金剛光。微薩普
羅是普遍義。言此金剛智光普遍一切。能除
生死暗障。亦能映奪之者。則是如來甲義
也。此眞言以最後𤙖字爲體。具足三解脱
門。謂上有曩字空點是大空義。即是空解脱
門。本體是訶字離因縁故。即是無相解脱門。
下有鄔字三昧畫。以本不生故即是無作解
脱門。如是三門。一切諸障所不能入。以此慧
光遍嚴身故。名爲如來甲也。撿密印。其中梵
本似有殘缺。疑此是金剛薩埵圓光眞言。更
當訪餘梵本
次如來圓光眞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入嚩*羅*摩履儞怛他
蘗多㗚旨&T041927;
右句義中。入嚩*羅是焔光義。*摩履儞是
鬘義。以焔爲鬘輪環不絶。故名如來圓光也。
次句云怛他蘗多㗚旨。是如來光明義。此是
明白之光。梵音與焔鬘之光其名不同。正用
此㗚旨字爲眞言體也。上有囉聲是塵垢義。
下體遮字是遷變義。以入阿字門故。即是本
無塵垢亦不遷變。即是如來常寂之光。又帶
伊字三昧聲。言此常寂之光定慧具足。是故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阿闍梨以此加持身故。
一切諸天神等。如來焔鬘遍被其體。威猛難
覩猶如日輪。是故諸爲障者不得其便也
如來舌相眞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摩訶阿摩訶怛他
蘗多爾訶嚩
薩底也
達摩鉢囉底瑟恥
多*&T041927;
右句義中。摩訶阿摩訶是大無大。義怛他蘗
多爾訶嚩是如來舌義此舌廣長之相遍覆一
切佛刹。故名爲大。此大更無過上故。無可待
對故。大相亦不可得故。名爲無大。次云薩底

是諦。達摩是法。鉢囉&T072184;瑟恥多是成就。
譯云成就實諦法也。如來無量劫來。常修眞
實諦語故。得此平等語輪。成就實諦之法。所
發誠言必定無異。故以最後多字爲眞言體。
明如來所有語言。常如實相無誑無異也。阿
闍梨以此加持身故。轉説法教皆如金剛。乃
至能以一音遍諸佛刹。凡此諸眞言等。皆當
以字門廣釋之
  息障品第三
爾時金剛手。又復白佛毘盧遮那問世尊。云
曼荼羅畫時。爲障者得除息。眞言等持誦
者無惱害。云何持誦眞言果彼云何。此毘
盧遮那如來所加持故。金剛手承佛神力斷
大衆疑。及爲未來衆生復發此問也。大毘盧
遮那世尊言。善哉善哉大衆生能發此説。爲
大利益諸衆生故。我今當爲開示一切隨汝
所問也。佛言障者自心生。由昔慳隨順。爲彼
因除故。菩提心此念。若分別除心思有。菩提
心念憶。持誦者離諸過者。佛言。一切障法雖
復無量。以要言之但從心生。又由行者過去
世隨順慳法故。今世多有諸障。當知亦是從
心因縁生也。當知彼慳貪等是諸障之因。若
除彼因諸障自息。此中對治即是菩提心也。
若念菩提心故。即是能除諸障之因也。又復
一切諸障由分別生。此之分別由從妄心。思
有者思即是障。謂心中煩惱隨煩惱等。此中
有字。梵音亦云生義也。心思有若能離諸分
別。即是淨菩提心。由行者憶念此心。即能離
一切過也。意常思惟不動大有情。能除一切
爲障者。彼當結此密印者。此即是前所説
不動明王。此是如來法身以大願故。於無相
中而現是相。護一切眞言行者。若行者常能
憶念能離一切障也。所謂不動者。即是眞淨
菩提之心。爲表是義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
閉一目者。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鑒唯一而已。
無二無三也。其印下當説之。祕密主風當誦
阿字門。亦有意。正取阿字爲身。以此本無之
字門而作我身也。無我作訶字心誦。塗香點
作地七點。此風先想訶字在中。加七點而後
蓋之也。方依嚩庾。以瓦碗蓋合之。於此瓦
器大衆生彌盧思念。時時彼上阿字并點作。
是風大縛繼先佛所説。謂造立壇時。或有大
風爲障。以露地立法故。當須止之。當想此阿
字遍於身分之内。此字作金剛不動色。謂眞
金色也。如是想已。又心誦訶字。於風方西北
用塗香於地。畫作七小圓點。各如彈丸許大。
如是作是用瓦器蓋之。於瓦器心想。即是上
想阿字。以此字爲金剛山而押之也。三千大
千諸須彌山。合爲一體而蓋其上。又當時時
器上作此字。此阿是金剛不動義。加一點是
遍一切處。令此金剛不動遍一切處。即是増
廣之義也。水障法當思惟囉字。遍於身内作
赤色大力焔。即是火焔之鬘。從内身而出遍
於身上如鬘也。作大力可畏惡形。手執大刀
印。作瞋形已畫地作雲像。或作龍蛇之像。用
刀印斬斷其形雲即散滅。以雲是諸水之所
因依故也。隨所起障之方而作之。如雨從東
來即於東方作也。或作金剛橛用止此風雨。
其橛用佉陀羅木作獨股金剛。以金剛眞言
加持之。想同一切金剛而以打之。亦隨所在
方面也。此應自身同於一切金剛。然後作之。
作此橛是一股金剛。三股除邊支股即是也。
其小者名金剛針。或一切障息。復説念眞言。
大惡不動大力本漫荼羅中住。持誦者作漫荼
羅。中作形像。於彼頂左脚&T050460;彼。當除息去死。
無疑惑者。復更明異方便。方便除一切障
也。即是前所説不動明王。此不動明王本漫
荼羅。即是三角漫荼羅其中黒色是也。持誦
想己身作不動明王之像。又於此中作法
有二意。一者想不動尊在圓中而&T050460;彼上。也
二者想自身是不動尊。即以本眞言印加之。
而蹈其上也。三角中畫彼爲障者形。然後入
中。以左脚蹈彼頂上。以大忿怒形加之。彼當
應時退散。若彼違戻不受教不去者。乃至必
自斷其命根。是故持誦者。當生慈心念言。勿
令彼斷命也。然此中密意。所謂爲障者。即是
從心所生慳貪等法。能爲行人作一切障事。
今此不動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當
知此心即是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隨眼等
過。令彼永斷。即是死義也。如瑜伽所云説。佛
初成正覺。大集會一切漫荼羅所攝三界之
衆。有摩醯首羅者。即是三千世界之主。住三
千界之中。心慢故不肯從所召命。而作是念。
我是三界之主。更有誰尊而召我耶。復作是
念。彼持呪者畏一切穢。我今化作一切穢汚
之物。四面圍遶而住其中。彼所施呪術何所
能爲。時不動明王承佛教命召彼。見其作如
此事。即化受觸金剛即是不淨
金剛也
令彼取之。爾時
不淨金剛。須臾悉噉所有諸穢令盡無餘。執
令彼來至佛所。彼復言爾等是夜叉之類。而
我是諸天主。何能受爾所命耶。尋即逃歸。如
是七返。爾時不動明王白言世尊。此有情何
故犯三世諸佛三昧耶法。當以何事治之。佛
言即當斷彼也。時不動明王即持彼。以左足
&T050460;其頂半月中。右足&T050460;其妃首半月上。爾時
大自在天尋便命終。即於爾時於悶絶之中。
證無量法而得授記。於灰欲世界成佛號月
勝如來。此皆祕語也。食一切穢。是噉彼惡業
煩惱等垢穢滓渭之法。云命終者。是彼一切
心法永斷。入無生法性故於中得一切佛記。
非是殺也。爾時諸天等。見三千世界天主。以
不順諸順三昧耶故自取命終。一切敬畏自
相謂言。天主尚爾我云何不往。即共詣佛所。
於大漫荼羅中而得法利。時不動明王白佛
言。此大自在天當更云何。佛言汝應起之。時
不動明王即説法界生眞言。爾時大自在者
即復蘇息。生大歡喜白言。甚希有也。我初召
至已問佛。此夜叉是何等類我所不解。佛言
是諸佛之主。我作是念諸佛一切之尊。云何
以此而更爲主耶。是我所不解。今乃知之。
由此大王力故。令我現前得記作佛。當知實
是諸佛之尊也。所以然者。大自在天三千世
界之主。即是衆生自心。所謂無始無明住
地。於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
伏者。斷其命已。即是於寂然界作證。所謂生
者。即是起佛慧門。是故眞言行者。應一一思
惟諸佛密語也。又法用芥子及諸毒藥。二種
相和。作彼爲障者形像而用塗之。令彼身如
火燒速被中傷。故云速被著惠略
惠命也
略乃
至大梵等爲障尚被著。何況餘耶。又凡此法。
皆是久持誦得成就者。解法則乃能作之。若
但聞法。即求得如是用。無此理也。其佉陀木
橛。必無此木。用苦練木乃至用賓鐵。亦得
耳。足是智足也。爾時金剛手白佛言。如我知
佛世尊所説義。我亦如是知自漫荼羅位住。
世尊尊主現威令作彼位。如是如來教勅不敢
隱弊。何以故。以此佛三昧耶。一切諸眞言所
師。謂性住者。謂金剛手白佛言。此大力不動
明王即是尊
主也
能作如是威猛之事。能爲調伏。
爲傳如來祕密之教令使。如本尊是佛部。即
坐金輪中之類。若如是作必令有靈驗。此
現威即是効驗之語也。令作者。今謂若如是
作必令有効也。諸生死中普得聞知。不敢隱
弊此眞言。是故持金剛者。大力威猛所不敢
隱弊。謂此尊有靈驗故所作善事皆成。諸爲
障者不敢隱弊如來所教勅也。應作事。此亦
即是十方三世佛三昧耶。我等一切執金剛。
亦應作所應作。隨此三昧不敢失墜。何以故。
此即是諸金剛姓。是故常住斯法。四姓等各
各有家法。若失家法。則不名敬順先祖父之
教。世人名爲惡子。今此大雄猛調伏難調宣
布難信之教。是我金剛等家姓之法。所謂如
來種家之家法也。是等眞言門菩薩。修行等
菩薩。本位住一切事作者。是金剛手以身勸
勉行人之意。我等所應作事。若修行持眞言
者。亦當住此位。所謂如來家法。應以無量門
降伏諸障。令如來法無敢隱弊也。此行人亦
放諸尊。若欲作降伏。即須自身作不動尊住
於火輪中等。佛言如是。祕密主如是如説。即
是印可誠如汝所言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九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息障品第三之餘
祕密主若説諸彩色諸漫荼羅彼尊尊色。先
佛所説者。謂本尊各有形色。下當更説之。
如上説隨本位而作事業。今復説色也。謂
於會中所有諸尊。若見其黄色即應坐金輪
中。白即坐水輪。赤火黒風也。次下有色字
梵音別。此是形相也。如見寂然貎即須坐圓
檀等。類而説之。應一一依教而畫。是古佛所
説。其道玄同非我故説。欲令衆生起決定信
也。祕密主。未來世當有衆生。劣慧不信聞此
説。以先無信根故。聞此而能不信也。無慧疑
増多者以此衆生等鈍根少智信不具。故聞
此甚深之事不能曉了。更増疑網。此即説爲
障所由也。如是眞言畫及持誦等。一一皆有
深意。盡是如來不思議事。如人得如是藥。即
能昇空或入火等。此但衆縁合故決定不虚。
非是不虚。非是諸人所應籌量説其所以也。
如此畫色等。若依法不疑。乃能深入法界不
思議境。此唯信者得入。若欲以心數卜量。云
何得知所以而不疑耶。如世人得藥飛空。此
事汝尚不勝能具解。而心愚輕毀。謂非如來
眞空無相之法。徒自傷也。聞唯堅住不修。彼
自損損他。如是説有外道法等。如是非佛説
者。是人雖聞此法。不能決定信心。如説修行
而求現驗。以不能故而生謗言。云何以如是
著相之法。而能成菩提。此必是外道等説。非
佛法也。如人得天甘露。但當決心生信而服
之。自見現驗。口不服之而求白日昇天。以不
得仙知故。而謗此藥。當知非智人也。故彼
無智人如是作解。一切智佛一切法已得自
在衆生利。此已字亦云通達。是正義也。謂具
方便無事不解之義。已彼先此一切説。梵音
迴互也。上文已明諸佛。今此下句。方云先佛
作如是説。已彼此一切説利益求者。彼愚夫
不知諸法相空。一切諸法相説。常當住眞言
業作。善無疑者。此意言。如來具一切智。於諸
法中而得自在。以衆生劣慧。未堪頓説如來
自體不思議力用故。作此畫色等方便。令諸
衆生隨所作者。能滿所求而得利益。所以然
者。以諸衆生未解諸法空相。是故於無相中
而作有相方便説之。若人得佛深意者。當住
眞常住之行。諸有所作皆。入理體同於一切
智智之心。如是無疑慮者。一切障法無得其
便也
  普通眞言藏品第四
爾時執金剛中。金剛手爲上首。菩薩中普賢
等爲上首。於佛毘盧遮那稽首。於大悲胎藏
生大漫荼羅王。如所通達法界清淨門。各各
廣語句眞言説樂欲佛請者。是諸菩薩金剛。
爲欲圓滿成就此法故。各各稽首大日如來
已。於自心以通達清淨法界法門。各各樂欲
自陳説之。所以然者。如是大漫荼羅王清淨
法界之體是。一一菩薩。各從一門而得自在。
稱其所解而廣説之。若有衆生。從彼一門而
進行者。不久即得同彼菩薩。此諸菩薩。皆是
大日如來内證之徳。爲欲廣開是知見門故。
一一菩薩各演一門也。爾時佛彼執金剛及
菩薩。無盡法爾加持告。諸善男子。説如所通
達法界。衆生界淨除眞言句者。時佛隨彼所
請。以此無盡。或可云無害或可云不動或。可
云不壞。以下義爲正也。如人論墮負不可復
救。復有人能離彼過失他不能伏。不壞義如
此也。無盡莊嚴自在之力。法然所得無功用
力。而普加持彼諸大衆。然後告言。善男子今
可説之。如汝自所通達法界之門。爲欲淨除
一切衆生界虚妄之垢。悉令同彼眞法界無
盡藏故。各當自説眞言之句也。時普賢菩薩。
即於佛莊嚴境界三昧住。無礙力眞言説者。
諸菩薩中彼爲上首。於此佛境界莊嚴法門
而得自在。即時入此三昧也。佛境界者。此是
諸佛自證眞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之。如
法花方便品中所説。莊嚴者。即是如來自證
之體。體有無量徳。徳各無量名。以無量莊嚴
而自莊嚴也。此即是不思議離名字法。云何
在此定中。而得有言説耶。謂彼菩薩住此三
昧故得無礙力。從其自心面門發種種光。光
中説此眞言也
三曼多
&MT03418;進義也去
也往也
微囉闍微是離也
囉闍是塵
垢也謂除
一切障也
達摩儞闍多上句法也。下三字生也何等
法生謂從諸法體性而生也
摩訶摩訶上聲摩是第五字遍一切處謂大空也空中之
大名爲大空故重言之更無可得爲等比者故
名爲大重空之
中更無比也
此意言。等者即是諸法畢竟平
等也。進者是逝義。謂佛善逝而成正覺。然此
平等法界無行無到。云何有來去耶。次即釋
言。以能離垢除一切障。即是勝進之義。無行
而進最爲善逝也。以如是進行能成法生。即
是從平等法性而生佛家也。故次言大中之
大。即等等無礙證中大空。大空者佛境界也。
然此眞言以訶字爲體。訶者喜也。所謂修行
菩薩修也。若衆生從此法門。而受持讀誦或
觀照者。即同普賢之門。不久能得佛境界莊
嚴三昧自在之力。時彌勒菩薩。住於普遍大
慈發生三昧自心説者。普謂平等。遍滿一切
法界也。稱於法界而生大慈。能遍與一切衆
生正法之樂。是彼所入門也。如其自所進達。
入于三昧而説眞言。故言自心説也。説義
亦如上 阿誓單闍*邪此謂無能勝也闍
*邪是勝阿是無
縛薩埵一切衆
生也
阿奢也心性也謂彼先世
所習行諸根性欲
奴竭多
知也謂能了知
衆生諸根性行
然此眞言以阿字爲體。即
是本不生義生。者生老病死一切流轉之法
彼。即體常自不生是阿字義也。以知諸法自
性不生。是故諸一切衆生爲無有上勝。上
無等也。又能知法體不生故。達鑒群機一切
心性。無所不了現覺。隨彼所應得者而成就
之。即是慈中之上。遍施衆生無有窮盡也。是
故若有衆生。能通達受持讀誦此法。行行者
不久即同彌勒之行也 爾時虚空藏菩
薩。入清淨境界三昧自心説者。所謂住此三
昧。能知自心本性清淨。了達如是清淨法界
之境。即是大空之祕藏也。又此虚空藏。即是
大悲胎藏。能長養成就菩提。之心也 阿
迦奢是虚空
義也
三曼多等也謂一切法
等於虚空也
奴竭多了知
吠質怛纜
雜色衣也。是種
種奇妙顯色之義也

是執持
義也
被著也此徳生即
是被種種衣也
此眞言以阿字爲體
本不生體。今此阿是第二聲。即是空
義。以本不生故同於虚空也。即是一切法皆
等於虚空。自得如是了知也。雜色衣。即是種
種萬徳莊嚴法門。若人能證此空三昧。即能
萬徳莊嚴其身。如淨虚空明覩顯色也。餘准
前説 爾時除一切蓋障菩薩。入悲力三
昧眞言説者。即是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
一切衆生一切蓋障。於此障中而得自在能
住此蓋障中又能除之。即是如來大悲也
降伏義。攝伏義此是眞言體也。阿字本不生長聲
第二字是金剛三昧又加不動之點是降伏義也
薩埵係多有情利
益也
驃庾竭多發起也
起生也
纜呾*纜
*二合 怛即多字如如義也纜有羅字是無垢
義加一點是麼字即是大空入證也
纜纜
字無塵義。加一點
即是大空證也
 此眞言意云。體於如
如。以此自在之力。而除一切塵垢之障蓋。證
於空也。空中之空即大空義。此相微細難遣。
處處説破無明三昧。淨除自體之惑相。故重
言之。*纜*纜二字。又更重言之也。又相釋者。
以住ra@m字故。能爲一切衆生。作大
饒益發生此性除去衆垢也。
若有衆生入此
眞言門者。不久即同彼菩薩之徳也。凡觀照
時。唯以本體一字爲主。持誦則具言也。此即
是種子之字。又凡諸字次第相釋如先有
字。以次字皆轉釋之。准上字門中 不遍
不名爲普也。以此普眼而觀衆生。故名觀自
在者。入此三昧已。從其心出種種光。光中現
是法門眞言也 薩嚩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
來謂十方三
世諸
嚩路吉多觀也。同彼佛所觀故名諸如來之
即平等觀也。即是普眼觀也
尼麼也體也。所謂大悲爲體也猶如金人以
彼自體純是金故名爲金人此菩薩亦
爾純以大
悲爲體
囉囉囉囉是塵義入阿字門即是無塵也。
所以三重者謂除凡夫塵障也
吽。是恐怖義以大猛威自在之力怖彼三重
塵障令得除淨而同佛眼。惹。此最後字是種
子也。諸字皆爲釋此字義。即生不生是闍字
義也 或以初薩字爲體。亦同用之。是
驚覺義也。*吽字中有訶字。是歡喜義。上有
大空點。是三昧。下有三昧畫。此中下畫字亦
三昧。二三昧中行也。三世諸佛皆同此觀。故
名等觀也 得大勢亦入此三昧與觀音同。
由是彼眷屬故。髯髯是生義。所以有二重
者。上是煩惱障生次是所知障生。入阿字門
即是二生擧體皆不生也。上有點是大空義謂
除二障得大空生也。娑字是眞言種子之體。
娑是不動義。不動住動之法即有生滅。凡物
有生滅者。即有住動之相。故經云。動不動法
皆是不安之相。傍加二點同於涅槃。即是堅
住義。已離二障同於大空。堅住此位如諸佛
住。即是大勢位也。如世人有大官位多諸財
力。威伏多人名爲有勢之人。此勢即是位也。
言度二生同於佛生。即是如來之位。得此大
位大勢。故名得大勢也 次多羅尊亦是
觀自在眷屬。所入三昧亦同前説 迦
是悲義也
所謂悲者
陀婆
生也。謂從悲者而生。悲者即
是觀音此菩薩從彼尊眼中生
也。猶見諸法實相名爲普眼所謂見
於如如之體。從此眼三昧生也
&MT00999;多唎尼
&MT03468;是度義然此眞言。以初
多字爲體。兩多字中初字也
多是如如之義。傍一
點是阿字。所謂如如之行也。囉字是塵。六塵
即是生死大海。觀此如如之理性故。一切諸
塵勞。即同於如本來不生。即是度大海義。能
度此等生死大海。即是於諸法得度也。重言
者。釋梵云極度。自得度已。又普度一切衆生。
名爲極度。若人自未得度而得度人。則不應
爾。若自度又能度人。斯有是處也。次多字即
是如來之體。觀於如如而度塵勞大海。得成
如來之自體也。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羅尊。皆
從觀音眼生。皆是阿彌陀姊妹三昧也
次毘倶胝入三昧如前 薩婆陪也一切恐
怖義

薩儞又是恐
怖也
亦是恐
怖義也
薩頗
殘害也
破障
莎訶
所以重説恐怖者。前是有畏。後是無畏。一切
衆生皆有恐怖以未得無畏處故。然於此中
而生怠慢。我執自高。故恐怖彼。令離有畏而
得無畏。由恐怖彼令得無怖。故重説也。殘害
即是破一切障也。然此眞言以多囉字爲體。
諸字皆爲釋此。多是如如。羅是塵。傍角一點
是阿。阿即行也。諸塵勞體同於如如。以此如
如之行。能折伏摧滅一切生死見慢我執之
幢。即大摧伏義也。佛大會中。時諸金剛現大
可畏降伏之状。状如無有能伏之者。時觀音
額皺中現此菩薩。西方謂額上皺文爲毘倶
胝。如今人忿時額上有皺也。此菩薩現身作
大忿怒之状。時諸金剛皆生怖心。入金剛藏
身中。時彼毘倶胝進至執金剛藏前。時彼亦
大怖畏。入如來座下而言。願佛護我。時佛謂
彼毘倶胝言。姊汝住。時毘倶知即住已白佛。
唯佛所教勅我當奉行。爾時諸金剛怖畏亦
除。皆大歡喜而作是言。此大悲者。而能現此
大力威猛。甚希有也。此中祕意當問之。次白
住處菩薩。當存本梵音 怛他竭多如來
毘舍
境界也。如來境
界。所謂如如
三婆吠從彼
生也
鉢頭摩
白花
摩利儞以波頭摩爲鬘。因以爲名也。
即是。此利儞是處義住義也
然此眞言。以
初怛字爲體。即是如如也。如如即是諸佛境
界。我今從彼而生也。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
此菩提之心。即是自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
境界生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
母。即蓮花部主也。次馬頭菩薩 吽恐怖
義也
佉陀
是噉食義。謂噉諸障也。然此眞言。以佉字
爲體。佉字空也。傍角點是行。陀是授與義
所謂空者。
即是諸法實相。猶行此行而得實相之果。復
常以此而授與人也。今言噉食。即是以此空
行。噉一切能障菩提法也 畔闍畔是欲色三
界。闍是生
也。合説二字。
即是順壞義也
薩普吒也普破碎令盡也。謂以此空
行破一切法。遍無有餘也
除諸法實相。餘皆是障菩提法也。以食噉壞
破此悉盡故。得成猛威大勢也。此菩薩是蓮
花部明王也。次地藏菩薩眞言。時此菩薩入
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即是菩提之心。
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壞。依此進行是金剛行
也 訶訶訶上訶字是眞言體也訶是行義。亦是笑義
喜義。入阿字門即離喜。喜者即生滅法
以有三。者即三乘行也。此菩薩以種種法門
利益衆生也 蘇多奴蘇是善。多奴是子義。所
謂善子也。是輕安義也
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眞是佛子。從善性
而生。故名善子。從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
薩即能説種種三乘行門。利益衆生。如十輪
廣説。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
昧如上毘盧經初説也 醯醯是呼
召義
倶摩囉迦
是童子義。即是呼。
召令憶本願也
又倶是摧破之義。摩囉是魔
眷屬。所謂四魔。此眞言以麼字爲體。即是大
空之義。證此大空摧壞一切魔也 毘目吃

鉢他悉體*二
解脱道住者。謂呼此童子
住於解脱道者。即是諸佛
解脱。所謂
大涅槃也
娑麼囉娑麼囉憶念憶
念也
鉢囉底若先所
立願
此眞言意云。醯醯童子住解脱道者。憶念
本所立願也。一切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
祕密之體。一切有心無能及者。然憶本願故
以自在之力。還於生死救度衆生。此眞言意
亦爾。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請其。以憶本
願而度衆生也。由請菩薩本願。若有見聞觸
知憶念我者。皆於三乘而得畢定。乃至滿一
切願。此菩薩久已成佛。所謂普見如來。或云
普現如來。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
次金剛無勝三昧。更無等比名爲無勝。由現
覺諸佛金剛之體能持諸佛智故。名執金剛。
歸命諸金剛者。金剛即諸佛智印也。即諸佛
之別名也 戰荼極惡也。惡中之極也。謂示形状暴惡
無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令無
有餘。惡
中之極也
摩訶盧瑟拏此是大忿怒也極惡之中而又
忿怒甚也即是謂佛第一威猛。
殘害世間盡其巣穴。令入
法界歸於金剛之
此眞言體也。無怖
畏義也。訶是行。上一點是大空。下畫是定。所
謂大空行三昧。即是大金剛三昧之異名。以
能降伏更無勝者故也 次金剛母所謂忙
莽計。忙言母義。莽計亦是多義。即一切金剛
之母。諸金剛智慧從此生也 怛&MT01414;
&MT01414;
此中以上怛&MT01414;字爲體。多是如如
義。囉是離塵垢義。伊是三昧也。即是如如無
垢三昧。諸金剛智慧由此生也。吒字不成是
半體。破壞體不成即是死義。由此三昧殺無
明住地人也。已殺無明住地故。若衍底丁以
是勝義。亦是生義。如了達如如。垢障淨除得
無勝之生。故爲衆母。無勝而生。即是生諸金
剛。金剛是無勝者。亦是生諸無勝人也。此無
勝生亦名甘露生也 次金剛瑣眞言 畔陀
畔陀也。此嚩字由謂下有娜字。以此字加於
嚩上。以此娜字即是大空之點也。若上縛著
點。即次陀字不須加娜也。此中以畔字爲心。
是縛義即金剛縛也。畔陀是遍護之義。是遍
一切處以結彼也。遍一切處結彼者。即是結
彼法界體也。@m一點是遍一切處義。已了達
法界金剛之體結彼令不壞。是結護義也 暮
吒暮吒也是牢固義已作金剛之
縛縛上更縛令其牢固
拔折囉嗢婆吠
是金剛生也。從金剛界而生。
也。即是諸佛金剛智生也
薩嚩多囉鉢囉底訶
此是諸無能害也。如金剛寶體一切無能害者。猶識達
此金剛體性。金剛之縛固體密緻故無能害也金剛縛
即是無間
隙眞如也
次忿怒月壓金剛眞言 纈唎
以上纈利字爲心也。纈唎是攝召之義。亦是
召請之義。有訶字是行。有囉字是離塵垢。加
上畫是三昧義也。兩點在傍即同涅槃。此是
具足諸佛功徳。願我亦然也。次吽字是恐怖
義。爲速滿此諸佛功徳。以牢強轉進離垢三
昧同於涅槃之行。大怖一切諸魔皆令退散也。
伴吒是叱呵之義。即訶叱
一切魔障令滅沒也
 次金剛針眞言
薩縛達摩一切法也。以上
薩字爲種子體
鞞陀儞是穿義也拔折
囉蘇只金剛
針也
伐囉弟勝願
 此意言針是利
智之義。以此如金剛銃利之智貫達之。法無
不穿。慧達法性意。是金剛針義也。所謂穿徹
無明至實相際 次一切持金剛眞言時十
佛刹塵數金剛。同入金剛無勝三昧。猶如金
剛手無異。亦於自心出不思議光。光中現此
眞言。當知餘眷屬准有也。吽吽吽。以初字爲
體。亦是大空行三昧也。此三昧即是大金剛
無勝之行人也。入此三昧故名大空。行三昧
也。三字是衆多義。一切衆生多金剛同説故
合三字也 伴吒*伴吒伴吒訶障之義與上同
也。私謂再説者
謂訶三
髯闍是生義。上有一點是大空也。
已破諸障。當得大空之生。即是諸佛生也。金
剛智生。即是諸佛法身之生。如央掘經生此
不生之身。即其義也 次諸奉教者説此
眞言。此謂專在本尊之側。承命往來隨有所
作者也。亦同上諸金剛。入大金剛無勝三昧
而説眞言。此一切諸部奉教。同用此眞言也
醯醯上醯字是種子
也。亦是呼召義
此訶是行是喜。中有翳字
是三昧。重道者謂行極行。言極定也 緊只囉
何不速也。此是約勅之義如人處
分使令。何不速爲此事而稽遲也
蟻哩
痕拏
*二
蟻哩
痕拏*二
執持守義。謂持上所説金剛行
三昧。第二重説此語是守護義既
執持執持之。又守護。不令散失使不爲
諸障所逼奪也。令金剛行三昧速成也
佉駝佉駝
食義。食諸煩惱又極噉食令盡。故重説
也。私謂食界内界外煩惱。故重説
鉢唎補囉也
是充滿也。謂極噉食而令滿足。謂滿行人所有
勝願而令滿足。第一願者。爲金剛行三昧也
薩縛
迦囉喃娑
補囉
底染長聲。謂本所立願
也。隨彼先所立願
應當滿足也。上句云滿此
下句云本所立願。相連也
通三部使者用之
次釋迦如來入于寶處三昧。寶從彼出名爲
寶處。猶如大海出種種寶。若至彼洲。則隨意
所須無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從其面門
出種種光。光中現此眞言。乃至普遍一切佛
刹。餘眞言當知皆如此説也 薩縛訖隷奢
一切煩
惱也
泥蘇駄娜摧伏也。通上句云
摧伏一切煩惱也
薩縛達麼一切
法也
嚩勢多補囉鉢多*二
得自在也。通上句云於諸
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諸
障故得
自在也
伽伽那虚空
娑摩平聲中
有阿聲
娑麼娑麼無等
義。即是等
同虚空也。是行等空無邊清淨也。於一切自在無礙。同於
名字也下句與阿相連是無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
所闕故名無等。
即是施權之意
然此眞言。初薩字爲體。娑者是
漏義亦是堅義。入阿字門即無漏無堅。若有
堅牢。即是生滅壞破之法。若令同於阿字。此
堅本來不生。即是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於
虚空。能爲一切寶洲也。私謂釋迦以大悲力。
於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一闡底等。亦令破壞
此見而入佛法。施其大寶之願。豈非於諸法
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堅牢也 次豪相
眞言者。此是如來無量功徳之所成就以爲
莊嚴。此是功徳之聚。故作三昧女形也。是釋
迦眷屬。亦入寶處三昧而説此眞言耳 皤囉
與願也能與一
切衆生願也
皤囉補囉
鉢底謂云願得。即
是得願也。如
人有寶乃能與人。由我自已成就
此願故。能自在施人悉令充足
吽此心是種子也。
訶字是行同於大空下。有鄔字是三昧上。點
即大空行三昧也。憑此進修得至寶所故。能
自在與人令滿所願也 次一切佛頂者。
一切佛頂謂十佛刹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
尊勝之義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
之別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釋迦具足大人之
相。唯頂内髻作菩薩髻形爲異也。亦住寶處
三昧而説此眞言
無敢
鑁鑁以上第一字爲種子。是縛義也。入阿字門
即是無縛之義。又縛是言語道斷之義。字
上有點同於大空也已成就極。令成
就。故三説之。極令成就清淨也
𤙖是恐怖之義。
以威猛之力。遍破諸縛同於大空。泮吒是不
生義。猶體壞不令生。故必當死。謂破諸法無
所不遍悉令永不復生。同於大空諸佛解脱。
即入佛不共法之頂也 次無能勝眞言。
是釋迦之眷屬。亦入寶處三昧如上而説眞
言。此是釋迦化身。隱其無量自在神力。而現
此忿怒明王之形。謂降伏衆生而盡諸障也
&T005319;
&T005319;二合折
廉反
以初字爲體以初第一
&T005319;
爲種子。陀是法界義。*囉是塵障諸
垢之義。若入阿字門即是無塵障。即是法界。
當知即同法界故。更於何處而有塵耶。此
大空之義。若人住此三昧。則一切蓋障無不
破壞。重説者極破塵障之義也。故以説無塵
三昧。所謂陵字門。次説馹陵
字是三昧
即是諸障不生而得大空生也。此種子字有
種種定慧莊嚴。故能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坐
佛樹下摧破四魔兵衆也。無能勝即無不可
破壞之義也 次無勝明妃。作女形也。説
此眞言入三昧如前説 阿波囉誓帝無能
勝也
演帝勝之別名。即是戰勝之
義。能降伏他之義也
多雉帝摧伏勝竟之義。
也此中荼字
是戰義。佛坐道場以斯定力。與四魔共戰而得大
勢。無能損者。由此三昧力也。以第三字爲種
地神眞言。地能持萬物。一切萬物依之生長。
當知即是佛心。猶如來心能持萬物。深入持
本三昧而説眞言也。亦是釋迦方便化身耳
鉢㗚
體毘曳
地神名也。即以彼名而作眞言。
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
心地也以眞言第三字。爲種子字是離言説義。中有伊聲
是三昧。入此離名言三昧即證心地。此三昧名普載爲三
昧。以同大地故也。末後毘曳字是縛義也。即衍。那是
處義。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即指彼眞言之體也。
由此離言心地三昧故。於
離繋之乘而得進行也
次毘紐天有衆多別
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
前毘瑟紐
即以本名
作眞言也
以第一字爲種子。毘
是空義。瑟紐是進義生義。乘空而進。所謂此
天乘迦婁羅鳥而行空中也。私謂釋迦於五
部佛中乘迦婁羅坐。即是虚空進行之義也
 次嚕捺囉。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
化身也亦名伊
舍那
嚕駄
即以本名
爲眞言也
以嚕字
爲心。駄*囉是授與之義。猶自多有能惠他
人。所謂諸乘乘即已也字義也。自通達如是
寶乘。能遍施一切衆生。嚕即無塵垢三昧。自
得此三昧復以施人也 次風神眞言。亦
佛化身也。三昧如前。皤也吠平即以本名
爲眞言也
皤字爲體也。吠是縛義。入阿字門是無縛之
義。即解脱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第三吠
字是無言説之義。又加伊字是三昧耶也。是
諸乘。以無礙乘而度一切 次美音天。是
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彼是奏樂者
也。薩羅薩伐*二
底曳*二
即美音
之名也
以初薩字
爲體是堅義。若有堅住即有生住異滅之相。
入阿字本來無堅。則無成壞故也。餘字皆爲
釋此。私謂以此妙音悦可衆生。言辭柔軟悦
可衆心令得歡喜者。説無堅令知無常。驗得
如來堅固之法也 次泥哩底。是羅刹主。
亦佛化身也 囉
吃刹
食也。娑是堅義。
都是能噉義
常噉食衆生。如來亦爾。能食一切塵障之有
情無有厭足也。提鉢底曳。提字有駄聲即
是法界。加伊是三昧。所謂法界三昧也。鉢底
名住。住此法界三昧名爲妙住也。觀一切垢
障即是法界入於法界。即是能噉入腹之義。
最後曳字是乘也。此乘者速疾無比也。處門
體種子字 次焔摩王眞言。亦佛化身也
毘縛薩
哆也亦以本名爲眞言也。以初字爲
體更問之。所謂無。縛三昧也
毘嚩是堅固住義。亦是除諸縛也。謂以理除
縛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多聲即是如如。薩
字有堅固義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
進於行。傍有阿字之點即是行也。乘相如如
而進行者。即是去成正覺也 次死生眞
言。此是閻羅明王也。亦爲成就大悲發生漫
荼羅故。隨所通達而説此眞言 沒㗚
此即死義也死是殺義斷。其根本名之爲殺。由本意
願我斷一切衆生命根命根即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
切衆生斷彼令盡無有餘。即是殺也。此明於
死法門而得自在。即佛所現化。非眞殺一切
衆生也。以初沒字爲種子。次黒夜神眞言。
此即閻羅侍后也 迦羅囉引。都名
黒也
底哩
平聲。即
夜也
以初迦字爲體
以夜暗之中多有恐
怖及諸過患。爲欲除彼無明黒暗中。長夜諸
障垢等怖畏。故説此眞言也 次閻羅王
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餘經。皆以本名
作眞言也。今説總者如左 摩怛哩

二合。摩怛哩是等義。等是非一
衆多之義。謂七姊妹等也
以初摩字爲種子。
是無我義也 次釋提桓因 釋迦囉
即字
名也
釋迦是百福徳義。以因中曾百度修福。
所謂一百遍作大無遮施會普施衆生。故得
成此勝生。以初釋字爲種子。因以爲名也。是
止息義。止息諸障。障既息已増益其福。迦羅
是増進也。又奢即是奢摩他也。常以深言
利益諸天。故心爲眞言。亦佛化生也 次
嚩嚕拏龍王眞言。此是大海中龍也。諸龍王
同此眞言 阿半其反
水也
鉢多
助聲
以於
水中而得自在故名水主。以初阿字爲種
子也 次梵天眞言。爲欲成彼大悲胎藏
亦如上説也 補囉
一切
生也
麼多曳
即是
衆生之主也。一切衆生因梵天故。名一切衆
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以補囉
字爲種
字也。補是第一義。囉是障垢。於勝義中即障
無障。一切聖者皆從此生故。主生主也。亦是
佛化身 次日天子眞言。阿本不
生也

*邪

以初阿字爲種子。即本不生義
也。自通達此理而授與人。即是常利益衆生。
義猶如彼日也。世人謂日爲常利益衆生者
 次月天子眞言。戰不死
達囉即月名也。以
初字爲體
不死者則亦不生。不生不死者是名甘露。世
人以月能除毒熱煩惱同於甘露。故以爲名。
一切甘露之味無過淨月三昧也 次諸龍
眞言 前是龍王。此是一切諸龍是通用也
迷迦
扇儞喫噉
曳。此釋爲噉雲也。是黒暗。
即諸衆生垢障。能噉諸障而得自在。故以
爲名也。以初迷字爲體。即我義也無我也
 次難陀跋難陀守門二龍王眞言。難徒以初
難字
爲體。是觀義也。即觀離觀而住
於中。自通達已以利衆生也
拔難陀庾拔字聲勢
有鄔波
鄔是越也。自越諸法生死流轉住於最勝處。
以此護持世間。故以爲名也 右上釋迦
眷屬罄了。皆是住於寶處三昧。以佛化身。爲
欲成就大悲藏而説眞言
時毘盧遮那佛自教迹不空悉地樂欲一切菩
薩母明妃。説者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證之
教。即祕密平等教也。爲於此中諸爲修行者
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義。隨彼力能皆向
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諸菩
薩説眞言各欲引攝同類行者。若有修行即
同於我。今法佛自説明妃眞言。若有修行者。
即從虚空眼而生法身。如我無異也 伽伽娜
以初字爲心。伽是無去來義。又伽
伽娜是空也。所謂諸佛大空也
皤囉
落乞叉

大空也。此願勝上。即同虚空
一相清淨。無邊不可分別也
伽伽娜
三迷
等也。如上大願如虚
空相。與虚空等也
薩皤都一切
處也
竭多更無比也。
謂此等虚空
空願遍一切處。皆無有與
爲等比心。上有阿聲相連
陛薩囉堅不
可壞
三婆吠從生。
謂從不可
壞而所
闍嚩
光英明義也。由住無去無來
之行。成大威光無與爲比也
歸命也。由住斯
法故我歸命也
阿穆伽喃不空者也。所歸
命我爲歸命
眞言首
歸命普遍諸佛者。以一切之名猶自普遍。如
指東方一切佛。即不遍十方。爲簡此少分一
切故。云普遍諸佛。他放此。一切佛菩薩母
虚空眼竟。時佛又復一切爲障者息故。火生
名三昧證。説此大摧障眞言。此有威勢能除
一切修眞言者種種障難。乃至佛在道樹。以
此眞言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諸
障也。又此障略有二障。一者内障。謂從自心
而生。其類甚多不可詳説。二者外障。謂從外
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滅也 戰荼極惡也。所
謂暴惡之中
又甚暴
惡也
摩訶嚧瑟拏大忿
怒也
薩頗吒也破壞
𤙖恐怖
怛囉迦堅固
無甘
用後二字爲種子。諸
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
字門即是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
生死大勢之主。即與諸四魔戰也。次麼是我
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
是行也。嚧瑟者有囉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
昧也。即奢*麼他謂三昧也。拏是空義。第五
字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法義。了
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敗也。傍有阿字之點
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令破也。也是乘
義也。𤙖是大空行三昧如上説。怛是如
如也
囉是
無垢也。迦是作也。謂一切法無作也。唅字訶
是行義。又有阿聲是怖魔障金剛三昧也。點
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動動行。大怖一切魔
障也。鑁字麼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也。又
以此大空無我三昧。而怖畏衆魔。以此字亦
有阿聲及點也。訶嚧唅騣四字皆有阿聲。
即是重重怖魔。極怖内外二障之義也。若聖
者不動主眞言了 次降三世明王眞言。
皆是毘盧遮那如來。住於法幢高峰觀加持
三昧。如初序品中説也。如來説此二明。皆是
彼法佛三昧。爲令行人從初發菩提心。守護
増長令生成佛果圓。終不退失不墮在非道
者。即不動明王是也。爲降伏世間難調衆生
故。即降三世明王是也。相次説之。所謂三世
者。世名貪瞋癡。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
過去貪故今受此貪報之身。復生貪業受未
來報。三毒皆爾。名爲降三世也 復次三
世者名爲三界。謂毘盧遮那如來。始從有
頂迄至下地。從上向下相次。一一天處皆
化。化無量眷屬大天之主。今勝彼天百千萬
倍。彼怖未曾有。更有何衆生而勝我耶。乃至
以法而降伏之。即次第而下。以能降伏三世
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 訶訶訶訶是行義
是喜義。
此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行即此三行本
來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爲佛行也
毘薩

此是奇哉怪哉之義也。如佛常教。以慈對治於
瞋。以無貪治貪。以正見治邪見今乃以大忿瞋
而除忿瞋。以大貪除一切貪。此
則最難解難信。故言怪哉也
薩嚩怛多掲多一切
諸佛
毘舍也境界
三婆嚩生也。謂從諸佛境而生也佛
境者所謂諸法實相。從此實
相而生故號
爲降三世也

路迦也
此是三
世也
吠闍
此是降勝
之義也
𤙖義同
上説
呼召*驚覺之義也。若誦此。能
遍入一切衆生之心而*驚覺之。
令障盡等於
法身之佛也
然此眞言。以此帝㘑字爲體。上有
多聲即是如如之義。囉是垢障。有伊聲即是
三昧。以如如之體即是本來不生。以不生故。
即垢障亦自本來不生。稱此理而修定慧倶
足。故能降伏三世也 次聲聞眞言 醯

鉢囉
底也二合
縁也
也毘掲多
羯磨
社多
𤙖怖障
通釋云離因縁生也。生由於
業。離生即由離業也。初醯有訶聲是行是喜。即
聲聞行也三昧伊聲聲
聞定
次都字有多聲。即聲聞所入如
如也。亦有鄔聲三
次鉢字聲聞
所見
第一
義也
次囉字小乘所對
六塵也
帝也乘如之義也。即是
聲聞所乘之義也
嚩聲是縛也。
伊聲三昧也
掲多
餘以類廣説之。怖障
義如上所説。但以聲聞行爲異。此是法佛
大悲願力爲利有情。於三昧中而現聲聞縁
覺眞言。若衆生應以此法入道者。令從此
門入大悲藏也 次縁覺眞言 言語
道斷
義也。即是如上所説縁覺證極無言説界也。自從此中得
證。復以此法利益衆生。自己通達。亦以此法利他也
如上説。聲聞縁覺以句法爲眞言。今以一字
者。此是宗極之要。即彼極修行住處故。用一
字也 次諸佛菩薩心眞言 薩嚩勃駄
一切
佛也
菩提薩埵菩薩
訶㗚
娜耶
&MT01826;毘舍禰
入也此總釋言入一
切諸佛菩薩心也
娜麼
薩嚩毘睇與願也謂與一
切智智之願
也。薩是堅義。能離
諸堅也離非堅也
上囉是垢下嚩是縛也。毘
是言語道斷。又有三昧也。睇是授與義。伊
是三昧也猶自足故則與人。猶自得一
切智智故。能以此願與人也。當此是諸佛之
心。帝也
此字爲種子。與上句阿聲相連。
正以此阿聲爲種子體也。即本不生義也
次普世天等諸心眞言 嚧迦嚧迦世間也。即
是暗冥之
義。所謂無明也。此字側皆有阿聲。即本
無義也。無暗即是眞明也。阿*嚧迦是
迦囉也
也。
所謂是照義。作明也。以作明相。現此八部等普
之身。而除彼暗使作明行。作是明令世間明也
薩縛
提婆
那伽
夜乞叉如字
健闥縛
阿修

掲露荼
緊那羅
摩呼羅伽
等諸
部攝
訶㗚駄夜娜夜二合
心也
迦沙也攝也。此八部等
心而令作明也
只多羅
掲帝種種行也。亦是巧色之義隨類示現一
切可愛樂身名巧色也。亦是雜色義。
以種種行種種雜色法。門而除世
間之暗。即諸明中無比之義也
以最初路字爲種
子也 次一切諸佛眞言 薩*縛他一切
毘末底無慧也。以無慧故名之
爲疑。此字正釋爲疑也
毘結囉拏除也。此色
塵葉之義
如人除棄
名爲除棄也
達摩駄都法界也。謂除一切無
慧。皆令住於法界也
涅闍
生也。此涅字即是大空三昧。
從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
參參訶此三字者皆是
種子也。薩是
堅義。猶除此堅固爲最勝生也。點是入三昧。如二乘入於
涅槃。此即是堅固義。乃至若有堅者。即是生住之相故。
一切動法皆是不安。猶極除此。都有重
空三昧之義。訶即此行。所謂如來行
次守護者
眞言。此即是不可越。正爲難持謂力持義觀瞻
不可得也亦有
難降
伏義
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門右邊也。名爲不
可越使者。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過越也。金
剛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違越也。亦名無
能見者。由此奉教者威猛熾盛如百千日無
敢視者。猶如初生小兒不堪仰視日輪。故以
爲名也。常在佛内門。有所教命如説而行。故
名奉教者 奴達哩沙此是其名。即是不可視
越義也。駄達是法界
有*羅聲是無垢。
奢即奢磨他也
摩訶嚧瑟拏大忿
怒也
佉佗也喫也。
謂噉
一切妄相煩惱也。以佉字爲種子。諸字皆
爲釋此。即空義也。陀即與義。也是乘義也
薩縛怛他
掲多一切如
來也
長聲呼之。是教勅
也。與前句阿聲連
倶嚧作也。即令行
如來教勅也。
隨所教勅而作不相違。
可瞻受教勅義也
次相對守門者眞言
呼召
摩訶𧦹㗚二合
極也
戰荼大忿怒暴惡也。
是極忿義
阿鞞
目佉相對也准
前守門
薩㗚
訶拏二合攝
取也
佉陀也食喫
也。亦
以佉字
爲種子
緊只羅曳細何不
速也
三麼耶如前
麼努薩麼

憶念也。謂憶念三摩耶也。由忿怒甚。不
可觀擬不可觀視。與前相對故爲名也
奉諸佛
教勅以不可得空。食噉食一切著相衆生。難
可化度降伏者令無有餘。即是大忿怒義也
次結大界眞言。如佛所説。更有無量持明。恐
更有持眞言者等。以不結護故。能破法事損
持誦人。故設結界之法。由結界故。乃至諸持
明亦不能破壞。猶比丘結界作法事。在界外
比丘雖作法不能障破也。隨方皆遍也 薩
嚩多羅
努掲底一切方處所也。謂
十方皆須結遍
畔陀也死曼
母減反。上句結下句界也。此
意云一切方處所結界也
摩訶三昧耶大三昧耶
也。即以此
大三昧耶
而結諸界
儞囉社
從生也。謂從大
三昧耶生也
薩末
囉拏
奴皆反。憶念也。謂
憶念一切佛教也
阿鉢囉
底訶底無有能害也。
亦云無罣礙
也。亦是無能壞也。
由結界故無能壞也
駄迦駄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界
駄是法界。迦作也。言
法界體離諸作離
作即是法界也
遮囉遮囉遮是滅義。謂生滅遷移也。
羅是垢障也。句亦是行。平
聲。是遍往十方結也。亦是行即是來去
也。重稱之即是極來之義此是急來也
畔陀畔陀
是結義也。上是能義下是空。猶無能
破等於虚空。以此結界故無能壞也
娜奢上聲
十也
方也。即是
結十方也
薩縛怛他掲多一切
佛也
奴壤多教也。是
一切諸
佛之教。前所
念令憶念也
鉢囉
嚩囉所證
達摩法也。即諸佛
所證之法也
獲也證
也得也
毘闍曳即無能勝也。於諸障
中爲勝。即不可敗壞
薄伽筏
此是眞言主也。
歎世尊徳也
毘倶㘑除也。能除垢也初勸
除。亦是勸念令作
倶麗前句除有相垢也。正是莫作正是除也。
後句除離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
種子

&T005317;句義是宮也處所也。以眞法除垢相。
即是諸佛所住之宮。令同此界也
更加微
炬麗字也。但以此最後句中隷字爲種子。羅
是相。加此翳聲即是三昧。具一切相而離諸
相。此是界之體相也。以下説種子字從一字能
生多故名
種子
 惡菩提種子也。凡持誦者。皆有此心希求無
上菩提故先説此字。從此生一切法也。即
菩提
心也
 阿行也。即是修菩提行
之種子成就福智故
 暗成菩提種子
也。前字是
菩提心。更加上點即是大
空證此大空是成菩提
 噁涅槃種子。也傍有二
點者皆急呼之是訶聲
也。是除遣之義。遣
諸垢是入涅槃也
 訶聲降三世也。訶是行。
加阿聲是極行。以此除遣
諸行。則是不行一切行。故
有除遣義以此能降三世也
 悍不動主也。訶是行。
阿聲又是行點即大
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
爲菩提心作大護也
 阿除蓋障也。阿是障。傍
有二點即是除。遣此即
除蓋障
義也
 娑上觀自在也。娑是諸漏傍有二點
即是訶除遣諸漏無漏之觀故自在也
*縛金剛手也。縛義。傍有二點即是
除諸縛也。此是金剛種子也
 瞞文殊師利
也。本體即
是空。上又點又是空。所謂大空也。越十八空
名爲大空住空之位名爲大空即是大般若也
 嚴
眼也。伽是去來離去來。
法即同大空故加點也
 嚂一切佛菩薩。皆從是中
來法界也。囉是垢。上
有點是。離垢同於
大空。是法界義也
 欠勤種子也。佛坐道場伏諸
魔。故一切天人號爲大勤勇
也即毘盧遮那也。佉是空義上
點是大空以大空淨一切空也
 髯水自在菩薩也。
由從水生名水自
在。即菩薩名也。大本中有之今此漫荼羅位不言
安置處。當詳。闍是生義除諸生滅同於大空也
 躭
多羅尊也。多是如如也。
如如之性即同大空
 勃&MT01414;毘倶知也。婆即三
有。哩是三昧於三
有中而得自在。傍有
二點除遣三有也
 參得大勢也。娑是諸漏。同於
觀音種子。而上有點。言此
諸漏即同
大空也
 半自處。觀音部母也。跛是
第一義體猶如虚空也
 含
也。訶是行。加大空
即大空之行也
 閻耶輸陀羅。即蓮花部明妃。
也是乘義。上有點者。言是
乘清淨同
於大空也
 參寶掌菩薩種子。同大勢至以寶處爲定
也。以寶爲手。故寶從彼生也。亦有常
義也亦有
作義也
 髯光網菩薩。即文殊
眷屬義亦同前
 婆上。釋迦
也。婆是
三有。傍有二點。即
是除遣三有義也
 𤙖吒藍上訶是行。下鄔是
三昧。上點是大空
 下吒是戰敵。囉是垢。傍
鄔聲三昧。上有大
右三佛頂種
子。同前以次配之 白傘也羅是相。上
點相同大空也
 社是障也。是怨敵相對義。一切
有對法。同於大空無勝劣也
 賜信反最勝
佛頂也。
娑是堅固。離堅非堅即
是大空。又有三昧也
 怛&MT80427;二合多是如如。囉是
垢。又有三昧及
大空義此
火聚也
 訶婪二合訶是行。囉是垢鄔是三
昧。點是大空此是除
障佛
右五佛頂種子 躭含半含閻如如
也。
上有空。即如如不
可得同於大空也
 𤙖行也。入阿字即
行無行又
 
入。第一義也
離第一義也
 枳履也離
行也
 儞履一切
乘也。
即乘無乘
體同於空
此五字是世明妃種子字。雖是佛化
相同世間。謂天等也。遍一切所有明妃。
取其一 無能勝種
子三
 縛此地神
種子字也
 作三
 離相
三昧
 相離文殊使者計設尼也
因髮結端嚴妙得名
 定空 施者也定相也。陀是施也。
於無相中能滿一切願也
鄔波計設尼也
弭履相如。前此文殊使者。
名質多也
是空是我。下羅是相。猶有相故有
我。離相故無我。亦文殊師利定也
 
 履相
文殊使者財慧也。即是能滿一切願皆令喜也。更有一
使名阿迦沙尼。是呼召取物使者。經中少種子字未
得。右文殊五使也。毎一使各有一奉教。同種
子字同使者了
次除疑怪菩薩。訶娑難行行離空。又大空。
所謂法甘露也
句是喜義是歡喜
踊躍義
次一切無畏施 羅娑難垢如
上。
猶此字義故有畏。若入
阿字門能除一切畏也
總句是味也以無上眞實法
味滿一切願
除一切惡趣。持𢢺法界
娑難如上總句是破碎義
也。如人手執物撃
物令
次愍惠從哀愍一
切得名
 微縛。三昧伊
聲是定
如上總句。以種種善巧方便。令衆
生歡悦至是處也。増長積聚義
 諂大慈生菩薩
種子也。此
慈極大。無比。從此慈中生也。乘
也是去來義離去來同大空也
 閻此大悲纒菩薩
種子字。由大
悲故自纒其心。
故得名此
 縊除一切熱惱菩薩也。能除三毒
熱惱是極三昧義也。鄔亦極三
昧義
 汚此不思議慧菩薩也。以不思議慧除
無慧也施也由自有故得慧與人
 灘奢摩他。又大空寶生菩薩也。
猶能生一切法寶故。得
 衫此寶手菩薩
也。如如意
殊在手能滿一切人願。
此菩薩亦爾。故得名也
 儼也。第五字是
空又大空也
 噞
此持地也。猶如大地持萬物佛地持衆。
生此菩薩亦爾也。以此字義持一切也
 髯染字也。
亦第五
字又大空經本缺
菩薩名。檢前
 頗是聚沫不堅義。了一切
法自相如是同於大空。
寶印手菩薩種子也 赧堅固意菩薩也。空又
空也即是堅意菩薩
空内即
息垢也
 隣虚空慧也。如空無邊無礙。
是菩薩慧亦如是也
 
無垢也。此慧如空清淨無垢。
行因於空行成就已等同於空
 如如
惠來 句
是去。謂
去成正覺
 至於如
如如
 蘗丹清淨慧
也空垢
&MT80417;行慧心常以是
慧利益衆生
 𤙖安慧也。常住是慧以
利衆生故得名也
句云無怖畏也。安住是慧猶如金剛山定也
 地
二合止定
無垢

沒藍縛垢
此四
字諸奉教者。通同隨取其一字用 吃沙

二點是恐
怖令除戰
點是極戰令彼
怖是大勝也
如如無垢
達一切乘
作與非作皆離。以何得離由體大空
故也隨取一種子字欠此多第三
右六字如上所
説十佛刹塵數菩薩種子也。隨用一字即得
通用之耳。凡諸眞言中。隨取初中後字用爲
種子皆得也觀察取宗
要之字耳
 次淨居天眞言 摩
*奴囉摩意悦也。由受
種種樂故
達摩三婆縛法生也。此佛所
化生。非關世天
垢言從法生也費婆縛隨有三種也三
亦種子也
迦他那説也。通上
云隨其有
所説也。隨彼法生以解
之法爲衆生説法也
三種子三亦種子堅與不
堅皆離。體同
於空極令
空故重字
次羅刹眞言。即用彼方言爲眞言也
 吃嚂
&MT01414;兼三字乃
種子也
中有二迦二囉。即
是能食一切業垢。二醫字三昧也。重説者重
淨也 次荼吉尼眞言 此是世間有造
此法術者。亦自在呪術。能知人欲命終者。六
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爾
者。人身中有黄。所謂人黄猶牛有黄也。若得
食者。能得極大成就。一日周遊四域。隨意所
爲皆得。亦能種種治人。有嫌者以術治之。極
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殺人。要依自計方術。人
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術取其心。雖
取其心然有法術。要以餘物代之。此人命亦
不終。至合死時方壞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
於世人所説大極。屬摩訶迦羅。所謂大黒神
也。毘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故化
作大黒神。過於彼無量示現。以灰塗身。在曠
野中以術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無礙
諸荼吉尼。而訶責之。猶汝常噉人故。我今亦
當食汝。即呑噉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
令斷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
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時。諸
大夜叉等知彼命盡。爭來欲食。我云何得之。
佛言爲汝説眞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
知已以法加護勿令他畏得損。至命盡時聽
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眞言
 訶唎
訶定行
唎垢
除彼邪術之垢也
次藥叉女眞言 能噉世間能食諸業垢
等惡。是夜叉義 藥
吃叉二合言語
斷定

儞夜二合
&MT01414;無垢
句義云持夜叉明
者心是。用彼方言作呪也 次毘舍遮眞
翻是。極苦楚義。
此輩多是餓鬼也
 比第一
義定
比旨極第一
義滅也
亦是隨方言作之 次部多眞言 此
是夜叉之類也 喁
喁縊
𢢺
空定
 次阿脩羅眞言。各各別爲種子
字。隨取其一 囉囉吒重言
*持
𢢺
法界無縛
猶如虚空
沒囉*二合如猶
沒囉*二合
道斷離
諸垢也
句中有染欲瞋言。謂除彼多欲瞋故説
也 次摩睺羅。亦種子字隨取其中 &MT02063;







相也謂
生死
&MT02063;相也 次緊那羅
眞言 訶堅也所謂
我報也
空又空
上句也

訶 散難如上下
句也
此句義。上句是歡喜。下
句是與人歡喜義。由能除我執而堅而證大
空。是故踴躍無量。既自得已亦能與人也。諸
人眞言。各是種子字也 壹去。影像傍
有阿聲行也
第一
塵即
大空
無我即
大空
空又空也
伊聲是空
曳迷
乘人
莎訶
右諸眞言別相竟
次毘盧遮那説眞言心者。以如上諸眞言等。
隨一一中。則有根本眞言心眞言隨心眞言。
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知數今總説諸眞言之
心。即此阿字是也。此是諸法本不生義。若離
阿聲則無餘字。即是諸字之母。即一切眞言
生處也。謂一切法門及菩薩等。皆從毘盧遮
那自體自證之心。爲欲饒益衆生。以加持力
而現是事。能實即體不生。同於阿字之法體
也。此字於眞言中最爲上妙。是故眞言行者。
常當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眞言住於阿字。
猶住此故誦之即生也。右普通眞言藏品竟。
此中眞言通一切處用。下諸法中各是別行

  世間成就品第五
第三經云。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祕密主言。
諦聽諦聽者。前已問佛。&MT05797;騰前答之。故無
問自説也。如眞言教法。成就彼果者。謂眞言
行人如於法教。依於正教而修法行。此行善
成得悉地果。佛意言。若有衆生欲得成就如
上大果者。先當依此品次第而修行之。即是
最初發足處也。當字字相應。句句亦如是。作
心想念誦。善住一洛叉。初字菩提心者。如上
一一字各有字義。從此字入實相門。即眞言
字也。又此諸字合而成句。則有句義。此句正
詮實相之體也。是故持眞言行者。必令字字
相應句句相應也。或住心種子之字。或想眞
言令成輪像。或如鬘形或如繋珠。明淨無垢。
循環相續無有間斷。如是令現前明了已。想
此眞言輪。明白如淳淨乳。次第流注無有斷
絶。從口中而入。從上向下遍灑下品。頭尾相
接牽入此中。身心流布灌身分。以此因縁。能
令行者身心諸障悉得清淨。所謂一洛叉者
此是隱語。梵音別意。即是一見義也。令心住
此境一縁不亂。字字相應句句亦相應。想此
一一字。明白淨徹如淨明珠。一一字皆又明
了。遍有光鬘次第不斷。而注其心如甘露灌
灑。如是一縁之時。假使有種種障起。或作大
可畏像。諸散心人見者狂亂。或作大聲。假使
山王亦可破碎。有如是事時。行者住眞踴健
菩提之心。一縁不動無有取捨。故名住於一
見。若不如是者。雖經百年誦滿千萬落叉。
猶不得成就。何況一落叉耶。復次此字者。即
是菩提心。由一一字即是入實相門。皆得法
界之體。所云字者。梵云阿刹藍。阿是不壞
義即是淨菩提心也。如此行門爲淨菩提心
故。若不除垢。本尊三昧無由現前。故行者令
一一字。與淨菩提心相應也。第二名爲聲。句
想爲本尊。而於自處作者。又當觀想字字句
句眞言之聲。如前次第相續輪環不斷。一一
聲相明了。如鈴鐸風梵之音次第不斷。而入
其身遍。其體内。以此因縁。能令身心掃除垢
濁。如火起時諸塵悉淨。亦當心一境善住不
亂。假使有種種境界。亦如前説也。又句中義
者即是本尊之體。先想本尊明了。次即自觀
己身同於本尊。令内外明了也。字眞言觀即
是眞言身。聲眞言觀即是眞言主。句義觀即
是眞言之體。即眞言心也。句是義趣所歸趣
處也。即本尊心也。身語意淨三事清淨平等。
猶如内有明眼外觀淨境。又無暗障。三事等
故明了現前。以此三事等故。身口意皆住一
見。衆縁具故則有成就之樂也。此三事等明
見本尊。故當於自處作也。又即自觀其身亦
同本尊。以三事等故名世間成就。爾時本尊
及諸菩薩等。隨想而現隨念而至隨問而答。
然後入修學出世眞言之行。不如此者。徒捐
其功無有益也。第三句當知。即諸佛勝句。行
者觀住彼。極圓淨月輪。於中諦誠想。諸字如
次第者。次當觀佛即觀本尊。隨彼所欲爲事。
各有像類法門。如色即有白黄赤等。坐起身
印之形。隨所欲作事而極觀之。如欲寂心息
災。即觀息災之像。既得成就明了無礙。又想
月輪圓明清淨。觀字輪在此輪明淨心中。如
前成就。此即淨菩提心義也。由三業平等清
淨。能見諸佛相。淨菩提心與念佛三昧相應。
明了無礙。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也。云於
中諦誠想者謂觀圓明本尊及字。諦了分明無
有隱昧。名諦了分明也。云中置字句等。而想
淨其命即。是如上先觀字觀聲觀本尊或去句
更問
然後觀佛。佛即本尊也。隨彼所有縁者而觀
之。皆是佛普門之身。故無異相。同名佛也。先
作是三種觀。都合方成種子。以爲子故必
當得果。次觀本尊爲欲成果也。如人有種子
者種之良田。方便將養爲成果。故云是成種
子。已爲成一切智智之果故。觀佛也。行者初
觀之時忽暫與相應。猶如電光暫得見道。爾
時不應生著。所以然者。如西方有一阿闍梨
弟子。作此觀時忽暫相應。心生貢高而向餘
同學説之。彼即謂之若見法者即是成果。夫
眞言果者。即具一切種慧。我昨造得偈頌汝
能知乎。若汝於此近事猶不能達。當知諸佛
境界未可通達也。所以説此事者。若人見字
明了之時。由與法相應故。必當身心有異。先
來愚鈍乃得總持。隨聞一句通達無量義趣。
説不窮盡。況爲我慢等過所動。而生高慢取
著心耶。是故行者。當離如是法愛勿令自退
也。又行者觀本尊時初忽見。隨滅不應愛味
取著或生憂悔。但當一心行之久自諦了分
明。若見尊時諸有所想自然成就。圓光月輪
及字等。隨念而現洞然明徹。若見字者字外
皆有光炎。猶明火焔明淨無比。或作字輪如
前所説。亦於輪上具有光明隨心成就。乃至
觀此圓明。欲小便小欲大便大。乃至周遍十
方佛刹皆悉周遍。或欲覩見十方諸佛無量
無數色像言語所演祕藏見神通事。皆得明
見。譬如善巧金師得好眞金。百練清淨柔
軟無垢。隨意所爲隨心而成一切無礙。此名
持誦之果。又所謂出入息者。如世人息。入
身復出出已復入。無有斷絶間隙。此入觀見
字輪圓明亦復如是。從本尊心念念流入其
身。猶如入息。復從自許身心之中念念流出。
入於本尊之心。念念心無間猶如出息。如是
念念周環無窮。即是眞言行人之出入息也。
如是出入息流注身心。淨諸垢穢漸得諸根
清淨。又隨事而觀字輪種子之色。如息災白
降伏青黒等類。可以類知。如是作是亦能隨
心成辦諸事也。又經中所云。命者所謂風
也。風者想也想者念也。如是命根出入息之
想雖復淨妙。猶是想風所成。亦當淨之。所云
彼等淨除已。作先持誦法者所云阿字者。以
一切種子皆從阿字而生。若觀種子相即不
觀阿。若並觀者即有二相。是故但觀阿字爲
一切種子。以一切法不出阿字門故。斯謂先
觀種子別相。次至此中。一一須入阿字門。
若入阿字門。即見本不生理體也。如是見已
即三業皆通。以身通故。普見色身隨類普見
所喜見身。以語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
刹。亦能普應一切衆生語言差別。以心通故。
乃至一切衆生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無不明
了知之。亦能知諸如來祕密之事。即是究竟
六根清淨成種智也。修眞言行者。先承事一
月念誦。謂一月之中。先當作如此如上觀之。
又祕釋者一歳十二月而成。還復本際得其
元本。亦如菩薩十二地。即十住等妙之覺。猶
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
地。一一句字或本尊等。隨一一諦了成就無
有障垢。故云一一句相應也。行者前方便者。
如是觀行之時。若以一花獻佛。至心迴向。願
令此通達一一句中解也。並下文花遍十方
一切刹土普作佛事。爾時應念即成。乃至香
食等事。一一如是廣説。設天大旱或有種種
災患。爾時行人一花供養。願令此旱得除降
注大雨。或願諸患自息無不應時成就。復以
此一一功徳迴向菩提。普施一切衆生。如此
菩提大願亦當成就。何況餘事也。前云一月
者即是心與一境相應也。一一句通達者。謂
前觀字輪觀聲輪及本尊種子。一一明了現
前無有錯謬。名通達一一句也。先觀佛得成
見圓明隨一得成餘即成就謂觀本尊明
了之時。圓明字輪等相自然成就。此月即是
月喩三昧。法性清涼乃能普現衆生心水之
中。非如世間月也。但借心爲喩耳。但隨一
成餘者自成。然所以具説者。至下文各有用
處故。須具明觀月法用也。諸佛大名稱。説此
先受持者。即是最初成就種子也。次當隨所
有。奉塗香花等者。謂能以一花普遍法界。乃
至願力因縁。能除衆生種種苦惱。如普門常
所説。豈是一花而能成就如是力願耶。爲成
正覺故。迴向自菩提者。當知即是自心菩提
種子。明淨顯現自在之力用也。次云此中釋
兩字深義。如是於兩月。眞言當無畏者。即是
及於悉地義。今此是大用耳。第二月也。第一
月謂成種子故。第二月謂成位故。次滿此月
已。若成世行者入持誦者。若成世間説
者。即是初一月持誦。次一月於世間法中而
得成就。謂種種藥物以法成之。能得聞持一
聞不忘。乃至力通明行皆得善成。於大空而
得自在。若出世義説。即是隨其成就之時。能
滿一切所願。所謂山峰牛欄者。觀義。作成
就時如於山。即與中道山相應。一一事皆與
理相應也。謂不動名山。即是大菩提心。在此
菩提心最究極之地故名山峰。如人登山下
萬物莫不明了。此法性山亦爾。下觀法界
圓照無礙也。牛欄者牛是五淨所生。能却穢
除障成就清淨之事。以牛淨所養故。細草豐
茂自然滋長。此菩提心牛欄亦爾。能防妄想
分別之過淨諸心地。以大悲水灑之平等地。
所生功徳任運成長也。兩河義上已説之。兩
河者謂流注不絶。是生死流又心心寂滅趣
於法性大海。是出世流。於此中間。是中道妙
住之境。堪造妙成就也。言四道中者。謂四聖
諦道中也。一室者。謂除諸境分別在於如如
之行。以此爲室也。大天室者。所謂涅槃之室。
以此成辦菩提自在力也。若不入如是大天
之室。云何能成自在力耶。曼荼羅義如上説
之。四角爲作金剛三股之象。周匝相接名金
剛宮。若作祕説者此是大智莫能壞者。以彼
金剛妙智。結金剛界護菩提心故。所作皆辦
也。作護謂以降伏三世明及不動明。而護諸
事。若理説者。此降伏三世不動明王。即是大
菩提心。堪能守護一切衆生令彼善根自在
成就也。藥物力成者。謂空青蘇油牛黄等。隨
事成辦。如餘處説之。理説者即是身口意成
就。所謂三業無盡莊嚴之藏奮迅示現。成就
法界衆生也。佛法法爾。先以事中成就。然後
用淨慧大空而觀察之。即是出世成就也。藥
及與心成就之時。有上中下相。日出爲上夜
半爲中初夜爲下。於此時中有相。當知隨事
即知是上中下成也。初夜是初入未證之義。
半夜是菩提心義。謂從此以從背暗向明。然
猶未即是大明也。至日出是成相。猶如大日
普照世間也。於此時中。或有𤙖聲。或種種鼓
聲。或大地動。或聞妙音聲種種妙相。人所樂
聞悦可其意。或在空中或在壇中。若有是相。
當知即是世悉地成也。若理説者。一一法合
之處得果。謂三乘之果。或轉法輪得大勢。乃
至長壽壽量無數。勝進遊於虚空淨眼明照。
淨了無礙淨心遍智耳。已上成就世間品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