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義疏 (No. 1781_ 吉藏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維摩經義疏卷第五
 胡吉藏撰 
  觀衆生品第七
大明經意。凡有二門。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
思議品。辨能化教門。觀衆生品。次明所化。又
不思議品。多明推慧。故有無方妙用。觀衆
生品。多明實慧。謂衆生畢竟空。二智是經之
大宗。故諸品盛談斯法。又上問疾品云。從癡
有愛。則我病生。此明能化所化義之根本也。
若不識衆生。則不識衆生病。若不識衆生病。
亦未達菩薩病。是故須善識衆生。則具了二
義。釋曳前品意也。所言觀衆生者。觀是達
生之名。五陰之法。名爲衆也。會以成人。故
云生也。又衆處受生。名爲衆生。但釋衆生。有
内外之異。外道謂實有衆生。凡有四説。僧佉
云。衆生與陰一。衞世師言。衆生與陰異。勒沙
婆言。衆生與陰。亦一亦異。若提子言。衆生與
陰。非一非異。一佛法内學。凡有三師。犢子
部言。實有衆生。薩婆多部。明無衆生。訶梨所
辨。世諦故有。眞諦則無。而成實論師。用訶梨
義。次有三説。如招提寺談公等。明衆生有
體有用有名。如開善智藏云。衆生無體。但有
名用。光宅法雲師云。無體無用。唯有假名。今
此品。觀衆生。並巽此義。可同犢子實有。亦
異薩婆多都無。具如文説。故以目品。品開二
章。第一淨名與文殊。論於衆生。第二天女與
身子。次論衆生。初文有兩。第一明化他行。次
明自行。化他行内。前觀衆生。次明四等。初文。
前問。次答。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
云何觀於衆生。文殊所以問者。上不思議無
方妙用。蓋是化衆生之法。聽者。謂有衆生之
可化。是故今明。若實有衆生。則不思議事不
成。而衆生亦不可化。今欲成能化所化。故問
觀衆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
觀衆生爲若此。第二淨名答也。衆生有二種。
若外道。横計。則如十三入乃至無煙之火。畢
竟無此衆生。二者因縁假名衆生。非眞實有。
雖有非有。非有而有。故擧幻師觀幻之譬。如
幻有非有。非有而有色。問。亦得觀假名衆
生。如十三入畢竟空耶。答。假名雖有。而畢竟
非有。非有義邊。亦得以此爲喩。然衆生。雖畢
竟非有。宛然而有。十三入喩。則不得類然。故
非全譬也。此品。觀衆生。既如幻。上不思議。
乃至菩薩之疾。並皆如幻。如智者見水中月
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嚮如空
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
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
九界菩薩觀衆生爲若此。如鏡内像。不自不
他。非無因有。若是自有。應不待鏡。若從他有。
則不藉面生。如其無因。則不假鏡面。若謂都
無。而宛然有像。衆生之相。類於此也。如無色
界色如燋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
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
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定出入息如空中
鳥迹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
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衆生爲若
此。此等諸譬。皆是一類明空。但滯有者多。故
備擧之耳。如無色界色者。大乘。無色界有色。
而言無色者。借小乘義爲喩。又大乘。明上界
無有麁色。借無麁爲喩。故言無色耳。依毘曇
義。如那含入胎者。那含雖有暫退。必無經生。
故無入欲界胎也。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者。
惠毀禁。益是麁重煩惱。智度論云。菩薩
得無生忍。煩惱清淨。唯有餘習。令借無正
使爲喩也。如入滅定出入息者。心馳動於内。
息出入于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文殊
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此第二
次明四等。前觀衆生空。即是智慧。今明四等。
所謂功徳。又上是波若。今明大悲。即空悲二
道。大品云。菩薩住二法。魔不能壞。一知諸法
空。二不捨衆生也。就明四等。即爲四段。今前
辨慈。初問。次答。問意云。慈本與衆生樂。若
無衆生。慈心何所縁也。又既無衆生。亦無菩
薩。若無菩薩。誰行大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
觀已自念我當爲衆生説如斯法是即眞實慈
也。此第二答也。衆生雖無所有。而於衆生非
有謂有。今欲爲非有。謂有衆生。説有無所有。
故言我當爲衆生説如斯法。以説有無所有。
令衆生悟於實相。便得實樂。名眞慈也。又無
生實觀。名爲實觀。從實觀而起慈。名眞實慈。
觀之與慈。更無二體。即照義爲觀。與樂爲慈。
觀雖鑒而無照。慈與樂而無縁。又凡夫二乘。
有所得慈。但是假想。不能實與物樂。非眞實
慈。大慈實能與衆生樂。名眞實慈。行寂滅慈
無所生故。慈有三種。一衆生縁。二者法縁。三
曰無縁。但此三縁。經論多種。涅槃經云。縁於
衆生。欲與其樂。爲衆生縁。縁於五欲樂具之
法。欲與衆生。名爲法縁。縁於如來。稱爲無縁。
問。前二可解。既縁如來即是有縁。何名無縁。
答。經自釋之。慈者多縁貧窮衆生。如來大師。
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縁衆生。則不縁佛。故
名無縁。此簡異衆生縁也。經云。法亦如是。此
簡異法縁。法縁者。欲與衆生樂。不欲與佛。是
故不縁佛。亦名無縁。以縁佛無生法二縁。故
名無縁。問。若爾何須縁佛。答。欲以佛樂與諸
衆生。是故縁佛。問。上明法縁。已辨與樂。今
何故復説。答。上與五欲世間樂耳。是故經文。
縁於財物。今與佛出世樂也。問。既其縁佛。佛
則是人。應屬衆生縁。答。爲欲簡異所化衆生
縁。問。若爾既與佛樂。樂即是法。應名法縁。
答。爲欲簡異世間法故。不名法縁。次智度論
明三縁者。見有衆生起慈。名衆生縁。不見衆
生。但有五陰法而起慈者。名爲法縁。不見
衆生。亦不見法。而興慈者。名曰無縁。初是凡
夫慈。次是二乘慈。後是菩薩。亦是下中上淺
深三品。此之三品。亦得與三品樂。初與人法
樂。次與無我樂。後與無量樂。今文云寂滅
慈者。即無縁慈也。諸法寂滅。本自無生。因此
起慈。名寂滅慈。雖復起慈。而實無所起。故云
無所生也。行不熱慈無煩惱故。此章明慈攝
一切徳。故縁衆徳以嘆於慈。慈體清涼。無
煩惱熱。故名不熱慈。行等之慈等三世故。等
救三世。名等之慈。實無三世可救。復是等三
世也。行無諍慈無所起故。彼我皆空故。諍訟
不起。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内慈外縁。倶空
無所合也。行不壞慈畢竟盡故。無縁眞慈。即
無生觀。故不可壞。生法二縁。畢竟永盡。無物
能壞行堅固慈心無毀故。上明外縁不能壞。
此明内心不可毀。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眞
慈無相。與法性同淨。行無邊慈如虚空故。無
心於覆。而無所不覆。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阿羅漢。此言破結賊。慈能破結。慈名羅漢。
行菩薩慈安衆生故。菩薩之稱。由安衆生。慈
安衆生。可名菩薩。行如來慈得如相故。如來
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行佛之
慈覺衆生故。自覺覺他。謂之佛也。慈既自悟。
又能覺彼。可名爲佛。行自然慈無因得故。涅
槃經云。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無有因縁。此
以下品慈爲世諦。上品慈爲第一義。因修下
慈。得上品慈。故有因也。得上品慈覺。不
復假因。方成慈觀。而慈心自然。任運成就。名
無因得也。有人言。生法二縁。皆是因縁。和合
之法。縁此而生慈。名爲有因。第一義。有佛無
佛。法相常住。無因。縁此而生慈。名爲無因。
什公云。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眞慈無
師而得。名自然慈。行菩提慈等一味故。唯佛
菩提。能解一切法平等一味。分無所得心生
慈故。同於菩提也。行無等慈斷諸愛故。凡夫
有愛結生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
也。行大慈悲導以大乘故。濟彼苦難。導以
大乘。大悲之能也。今慈欲與樂。亦導以大乘。
故名大悲。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疲厭之情。
生乎存我。以空無我心。而起慈者。則無疲厭。
行法施慈無吝惜故。此約六度。以嘆於慈。
得眞慈者。能施於法。故慈名法施。行持戒慈
化毀禁故。得眞慈者。必不起惡。兼化毀禁。故
慈名持戒。行忍辱慈護彼我故。得眞慈者。内
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故。行精進
慈荷負衆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
無不知時故。行未滿求果。名不知時。行方便
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其心
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名無隱慈。行深心
慈無雜行故。慈心未深。猶有雜行。行慈既深。
無復雜行。行無誑慈不虚假故行安樂慈令
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爲若此也。自上已來。明
眞慈體。具一切徳。故有諸名。今總結之。示大
衆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爲悲。此第二次釋
悲義。前問。後答。答曰菩薩所作功徳皆與一
切衆生共之。唯一正觀。説爲四等。但解慈悲
不同。有文云。拔苦爲悲。與樂爲慈。涅槃經
云。除無利益拔苦爲慈。與利益爲悲。此文明
利他行體爲慈。利他用爲悲。所以然者。非善
法無以濟物苦故。以菩薩功徳。及功徳果報。
悉與苦惱衆生何謂爲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
無悔。釋喜不同。餘經云。慶他得樂爲喜。智度
論云。入於善觀。見一切皆喜。此文明慈悲既
以益之。唯喜無悔何謂爲捨答曰所作福祐
無所希望。經説捨義不同。智度論云。但起前
三行。於物無益。故捨前三心。更起後苦與
樂之行。故名爲捨。又云見衆生脱苦得樂。不
復憂念放捨。故名爲捨。又云大悲苦行。憂以
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生。憎愛便
起。是以行者捨於苦樂。行平等觀。無復愛憎。
故名爲捨。此文所明。菩薩既具修三行。復恐
持三行。欲求果報故。令明現世不求恩名。
未來不求果報。捨此二事。故名爲捨。文殊師
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上辨化他。
此第二章。明於自行。又上辨深行菩薩。今明
淺行之人。就文爲二。初明漸捨行。次明兩
捨行。問意云。菩薩既行實四等者。必入生死。
生死諸惠離。甚可怖畏。大士。未離結業之
身。何所依憑。能久處生死。不以爲畏。維摩詰
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徳之力。答
意明。如來功徳深妙。念斯功徳。怖畏自除。又
行四等者。必欲濟於生死。故入生死。若起斯
行。則終成佛果。以利重推。欲求大果。豈畏
小苦。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徳之
力當於何依住。雖知依佛功徳。未達標心有
在。故次問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徳力者
當住度脱一切衆生。入生死者。必住度脱衆
生也。既建於大心。故無於小畏。前明上所憑。
今明下所濟。又問欲度一切衆生當何所除。
既云度脱。必有所度。有所脱。故問所除。若曰
欲度衆生除其煩惱。雖有煩惱業苦。而煩惱
爲本。故偏説除之。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衆生既有煩惱。當起何行。能得除之。答曰當
行正念。是除煩惱術。得此術故。能除自他煩
惱。所以然者。衆惑由邪想而生。正念藉至理
而發。是以正念能除煩惱。又問云何行於正
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
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不生不滅有三。
一就善論不生不滅。了達善根本無生滅。二
者不善亦爾。三者互論。既行正念。則是詣理
之初。故制惡而就善。所以不善法不生善法
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爲本。此下第二。次明兩
捨行。初問有意。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
兩捨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答曰身爲本。由
五陰身。起善不善。故爲善不善本。又問身孰
爲本答曰欲貪爲本。由前世貪愛。是故受身。
雖具藉衆結。問業潤生。愛爲其主。故偏説
欲貪。又問欲貪孰爲本答曰虚妄分別爲本。
法無定相。由虚妄分別。謂是善是惡。美惡
既形。欲貪便生。又問虚妄分別孰爲本答曰
顛倒想爲本。法本非有。倒想爲有。既以爲有。
然後明其美惡。此則惑心内轉爲倒。然後妄
分別外事也。又問顛倒想孰爲本答曰無住
爲本。非有謂有。名爲顛倒。故非有謂有本。
非有即是無往。又問無住孰爲本答曰無住
則無本。非有謂有故。非有爲有本。而非有是
無。所有。是故無本。問。有由於無。無爲有本。
無由能有。何故無本。答。有無相由。得之爲
本。但今示有。有差別故有本。無無異相。故無
無有本。問。由非有非無故有有無。此則無
益有本。何無本。答。今文既稱無*往。則絶四
句。妄百非。言斷慮窮。即是諸法實體。爲一
切法本。而此實相。更無有本。問既絶四句。何
故稱無住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無住。對
有法有本。亦強名無本。以理言之。不可説無
與不無。亦不可言其本與無本。文殊師利從
無住本立一切法。由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
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已有身。則善
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若了達其本。
則衆未可除。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此第二
章。天女與身子。次論衆生。此章來意有五。一
者自上已來。正明衆行。今辨行成。故有無
方妙用。即天女是也。二者成上觀衆生空故。
爾天形談無男女法。三者從方便品。至於前
章。唯顯淨名神通智慧之正宗。今次顯八未
曾有室之依果也。四欲助淨名。讃揚大道。貶
柱聲聞。令時衆棄小崇大故*色。五者。上來
顯淨名自身。住不思議。今欲顯其眷屬住不
思議。就文爲三。初現身散華。發起論端。二正
與身子。交言端義。三論義既竟。拂天女迹。
什公云。天女是居士宅神。隨有宅必有神。宅
有精麁。神有優劣。今八未曾有室故。以法身
菩薩爲神。而名爲天者。外國貴重神故。名爲
天也。見諸大人聞所説法便現其身即以天
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然至人。隱顯有由。上
爲室空故隱。今爲論道故顯。行藏必利物也。
散華二義。一爲重法敬人。敬申供養。二
發起論端。故散天華。淨名以空爲善巧。天女
以有爲妙用。故一則虚空。一則散華。一則爲
男。一則爲女。原夫。人天男女者。豈人天之所
能哉。良以。非人非天。能天能人耳。空有亦
然。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
去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然由心有染
無染。是故外華。有著與無著。聲聞既不能去
於内染。何由能遣於外華。今欲表大小優降。
故華現墮不墮。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
華答曰是華不如法是以去之。此第二交言
論議。前身業雨華。則以華爲問。神力遣之不
墮。以意業爲通。即是一番論議。前身及意之
屈申也。今正口業交言。文爲七意。一寄華論
如法不如法。二論經久近。三論證得。四論
志求。五論男女。六論沒生。七論菩提。此初章
也。華香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又解。華
法散身應墮。而今不墮。非華法也。天曰勿謂
此華爲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
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爲不
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
以斷一切分別想故。華本無心故。無所分別。
既無所分別。則未曾是如法不如法。仁者有
心故。自分別想耳。若息分別想者。則會法
實相。名如法。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
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已離畏者
一切五欲無能爲也。畏時情弱。故非人得便。
内心無恐。外邪不入。什公云。一羅刹。變形爲
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
好不。士夫投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馬知其
心正無恐。遂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
便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
也。問。經云。二乘菩薩。倶無正使。同有於習。
何故聲聞著華。大士不著。答。羅什有二解。一
云菩薩器淨。習氣不起。故華不著。二乘器不
淨。習氣則起。是故華著。二釋云。習有二種。
一間結習。二愛佛功徳習。菩薩。得無生忍
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故有無名有
義。依地持論。菩薩斷感習都盡。而智習不
都盡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此第
二次論無久近法。前章明大小二人。内心有
著聲聞有著。名有所得。菩薩無著。名無所得
故即是解脱。故上云諸佛菩薩有不思議解
脱。二乘無也。初問意者。身子前有二失。一遣
華不去。謂意業無通。次謂華不如法。謂發言
墮負。故今問止淨名室。凡得幾時。而神力妙
辨。遂能如此。又既以屈之。便嫌其止室爲
女。而不欲相指斥。故寄久近爲問。答曰我
止此室如耆年解脱。六十曰耆。而指將欲明
無久近義。故借身子解脱爲喩也。舍利弗言
止此久耶。身子云。無爲解脱。無始無終。不生
不滅。本性常住。故名爲久。天止室若同解脱
者。亦應久也。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天質
云。汝所得無爲解脱。可得有久近耶。若有久
近。便非無爲。舍利弗默然不答。若云解脱有
久。順前言而違解脱。若云無久。乃順解脱。而
違前言。進退無通。所以致默。又既惜解脱無
久近。即便以無類無。亦無言説。是故默然。天
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上明不得言。今明不
得默。故語默皆墮負。小乘之人。非聖默然。非
聖説法也。答曰解脱者無所言説故吾於是不
知所云。解脱無言。吾順解脱。亦無言也。天曰
言説文字皆解脱相。故汝乃知解脱無言而
未悟言即解脱。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
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
利弗無離文字説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
是解脱相也。釋上言即解脱也。文字之與解
脱。倶不在三處。故文字解脱。無有二體。不應
離文字。而説解脱也。解脱不在三處者。生公
云。夫解脱者。我解於縛也。不偏在我。故不在
内。亦不偏在縛。故不在外。會成解脱。又不在
兩間。文字不在三處者。我爲内。所説爲外。合
之爲兩間也。後句云一切法皆是解脱。豈獨
文字異解脱乎。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癡爲
解脱乎。身子。別佛言證己義爲得。反難天
女也。佛既云。離三毒爲解脱。亦應離文字爲
解脱。若文字即解脱者。三毒亦應即是解脱。
何故佛言離。天曰佛爲増上慢人説離婬怒
癡爲解脱耳若無増上慢者佛説婬怒癡性即
是解脱。上明小乘語默皆屈。此章文顯聲聞
不識教意也。未得謂得。名増上慢。爲此人故。
説斷三毒。名爲解脱也。又密化二乘。令歸大
道。二乘未究竟謂究竟。即是増上慢也。爲此
人故。更説斷無明住地及以習氣。名爲解曉。
若無此縁。佛説五住即是解*曉。問。前何故。
就文字即解脱。今明三毒爲解脱耶。答。文字
爲外。三毒爲内。菩薩體斯内外皆是解脱。故
心無所染。華不著身。二乘謂文字之外。三毒
之内。皆非解脱。則不識解脱。爲塵所染。華著
於身。成前章也。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何所
得以何爲證辨乃如是。此第三次論得證。既
善其所説。非已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辨
如如是。有爲果稱得。無爲果稱證。又觀
心納法爲得。與理相應爲證。又有行稱得。空
寫證。亦是得道而證滅也。天曰我無得無
證故辨如是。無能得能證。身心不可得故。
所得所得所證。滅道空故。若有得有證。則
是有所封著。有所封著。則有所得。故無無
*得之辨。以内無得證故。心無所*得。便有無
*得之辨。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
爲増上慢。言我能得能證。増上之法。以此自
擧。故名爲慢。所以然者。若有所得。則不得
道。以不得爲得。豈非増上慢耶。如此之人。無
無*得辨也。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爲何志求。
此第四次論志求。上云無得。則不得三乘道。
無證。則不證三乘果。今唯有三乘。應有得證。
汝志求何乘。又三乘同以無得爲懷。未知志
求何乘。天曰以聲聞法化衆生故我爲聲聞
以因縁法化衆生故我爲辟支佛以大悲法化
衆生故我爲大乘。答有二意。一隨縁示三。二
明唯有於一。此初文也。以身子謂定有三乘
故。今明隨縁未三。我無定也。又即此無定。
名爲大乘。以大乘之法實無所乘。而無所不
乘也。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
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徳之香不樂聞
聲聞辟支佛功徳香也。此第二唯有大乘故。
我志求大也。文有四章。一引譬明不樂小法。
二擧況唯欣大乘。三明天女不聞小法故不
樂小。第四嘆室唯辨於大故大可欣。此初文
釋。淨名之室。唯説大乘。不説於小。止此室
者。亦唯禁於大。不葉於小。以此推之。可知
吾志。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
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説正法皆悉樂佛功
徳之香發心而出也。此第二擧況。暫入此室。
皆發大心。況我久處而禁小耶。舍利弗吾止
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説聲聞辟支佛法但聞
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此第三
明此室唯説大法。故吾唯志求大。不樂小也。
有人言。佛十二年。説小乘法。十二年已後。説
大乘法。吾止此室十二年。常聞大乘。況十二
年後耶。有人言。十二年是圓數之名。故莊周
云。十二年不見全牛。僧肇云。什公門下。十有
二年。然羅什。弘始三年至七年亡。而云十二
年者。擧其圓數也。有人言。地持論明。菩薩有
十二住。故爲十二年。有人言。實得十二年。是
故説也。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
法。此第四嘆室。就文爲三。一總標。二別歎。三
總結。是初章。既聞説妙法。復見未曾有事。豈
得不*禁大乘。何等爲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爲明是爲一未
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爲諸垢之所惱也是
爲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
及他方菩薩來會不絶是爲三未曾有難得之
法此室常説六波羅蜜不退之法是爲四未曾
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
量法化之聲是爲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
四大藏衆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爲六
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
阿閦佛寶徳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嚮一切
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
爲來廣説諸佛祕要法藏説已還去是爲七未
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飭宮殿諸
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爲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第二別歎於室。攝八爲四。初内外一雙。外
有金光照耀。内則罪垢消滅。第二縁教一雙。
縁則諸天菩薩。教則常漢大乘。第三法財一
雙。法則常奏法樂。財則周給無窮。第四依
正一雙。正則諸佛皆來。依則淨土並現。淨土
並現者。什公云。如有方寸金剛。照數十里内
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於是悉現。此室明徹。其
喩如斯。言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
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此第三總結歎。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人
身。第五次論轉不轉義。就文爲三。一明本身
論義。二轉身論義。三復身論義。初問意者。既
見其無礙之辨。而受有礙之身。是故問云。既
有無礙之辨。必不應受有礙之身。何不轉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
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同何以不轉
女身是人爲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
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
云何乃問不轉女身。依十二年者。若未入十
二住位。則見男女。令菩薩從初住至十二
住。不見有女。故無有轉。十二住者。地前有二
住。謂種性住。即習種性。性種性也。二解行住。
道種性也。次十地即爲十住。若止淨名室來。
凡十二年者。十二年既常聞大乘。悟無男女。
故無所轉也。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
令如天女天女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
不轉女身。此第二轉身論義。上雖言如幻。今
證成其事也。男女不如幻。則有定相。應不可
轉。以可轉故。則無定相。故當知如幻。二者。
上云天女有無礙之辨。云何受有礙之身。故
今明。辨既無礙。身亦如是。身口無礙。由無礙
之心。是故菩薩。三業無礙。聲聞反之故。三業
並礙。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
轉而變爲女身。竟自非女。不知何所轉。雖實
非女。而女相宛然。故變爲女像也。不不知
何轉。明無女可轉。而變爲女。故非無有轉。又
不知何轉。明非有。而變爲女。辨非無。肇公云。
吾不知所以轉。而爲此身如之何。天曰舍利
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此
述身子不知何轉之言也。不知何轉。明實非
女義。身子非女故無所轉者。一切女人。亦實
非女。亦不能轉也。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
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
佛説一切諸法非男非女。此述身子而變爲
女像之言。雖復無女。而女像宛然。一切女亦
然也。問。天女神力。轉非女爲女。一切女人。本
皆是女。何名非女爲女。答。業煩惱幻力。轉變
實相。故非女爲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
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
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
佛所説也。此第三復身論義。今不見女相故
在。問有女相故無不在。又問有女相
故。無今之不在。今無女相故。無向所在。即幻
化無定義也。諸法亦然者。以眞諦故非在。世
諦故無不在。無在故非有。無不在故非無。即
中道義。又前變爲女。令知非女則爲女。即非
有有義。今捨女身。令知女爲非女。謂非無無
義。一切諸法皆無。類如此也。又前變爲女。
本來非女。名本來不有。今反爲非女故。本來
非無。本來非有故無在。本來非無故無不在。
諸法亦爾。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處。
此第六論沒生義問意云。見天女三業無礙。
則是淨因。則必捨女質。但未知定生何處。是
故問之。又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
在也。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此生身相。既
如幻化。沒此生彼。豈當有實。故三世皆如化
也舍利弗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衆生猶
然無沒生也。上明無生而生。生因幻化。今
明幻生無生故。非沒生也。又前明天女幻生。
*令類衆生亦爾。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第七論得菩提久近。
前云佛化所生。吾猶彼生。便謂天女不久得
佛。又恒聞女成佛遲故。復疑久近。而接前文
者。身相不實故。生可知幻化。菩提眞道。必
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天曰如舍利弗還爲
凡夫我及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
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
是故無有得者。菩提之道。言忘慮絶。自無
住處。誰得之耶。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説有三世非謂菩提
有去來今。什公云。菩提性空故。超於三世。菩
提既空。則無得佛。無得佛故。亦無菩提。今
謂文云。菩提非三世。不言菩提空故非三世。
此文宜就眞應通之。法身菩提。則非三世。應
迹成道。有去來今。即明菩提常住。非無常教
也。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
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
得。上論所得菩提。今次辨能得之義。然菩提
絶四句超百非。不可論得與無得。以能如此
悟。即是得道故。是無得而得。問。大小乘同是
無得而得。有何異耶。答。二乘取證。雖同無得
而得。兩義爲異。一者小乘入觀。則是無得。出
觀便見有得。大乘無出入之異。二者雖同無
得而得。二乘照淺。菩薩悟深。故智度論云。小
乘見空。如毛孔空。大士得空。如十方空。爾時
維摩詰報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養九十二億
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
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衆生。此第
三論義既周。拂天女迹。身子論義。言屈理窮。
有愧眨聽。故居士拂迹。明受屈大人。不足
爲恥也。又雖復論義及現神通。時衆未達位
行深淺。故淨名顯迹。令物敬仰。便尊其人
重其法也。經文前嘆往因。遊戲神通下。美其
現徳。以任運成就無功用心。名爲遊戲。即神
通智慧。嘆其本徳。隨意能現。教化衆生。美其
迹用
  佛道品第八
大士發心。凡有二種。一求佛道。二度衆生。度
衆生。前品已明。求佛道。此章次説。故有今品
也。佛有二義。一者自悟。二曰覺他。道亦兩種。
一者虚通。謂自在無礙。二曰遮塞。而衆邪莫
遊。佛爲能證之人。道是所得之法。在名雖二。
而無別兩體。即覺虚通爲道。即虚通覺義名
佛。用此題章。名佛道品。品開三別。一明佛道。
二明佛種。三辨眷屬。初有二問答。爾時文殊
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所以
作斯問者。大士欲度衆生。衆生之相已顯。欲
求佛道。佛道之義未彰。是故問也。維摩詰言
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爲通達佛道。此第二答。
若無方便。謂非道異道。但行道爲道。行非道
爲非道。故道與非道。悉成非道。若有方便。
休道非道無有二相。非但行道爲道。行於非
道。亦即是道。故道與非道。悉皆是道。如思益
經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即其事也。問。若
達觀者。一切皆道。何故偏云行於非道通達
佛道。答。於菩薩無非是道。但爲對二乘。言涅
槃是道。生死非道。是故今説。達此非道。即是
佛道也。又上天女。即是*休道之人。寄迹女
身。以通達佛道。前但略明一事。今備辨行一
切非道。悉能通達佛道。又問菩薩云何行於
非道。此第二番問答。釋非道爲道。答曰若菩
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答問爲五。初示起凡
夫行。通達佛道。次示起二乘行通達佛道。三
起生死行。通達佛道。四入涅槃行。通達佛道。
五總結也。初二凡聖一雙。後兩生死涅槃相
對。此四門。可具二義。一行非道。能通達佛道。
二能令衆生。因此門以悟正道。即是自行化
他。同入佛道。行五無間者。此就業門。行於非
道。而通達佛道。起五逆業。必由惱恚生。示
起五逆行非道。而無惱恚。通達佛道也。至
於地獄無諸罪垢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
過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徳。上明惡因爲非道。
以通佛道。此辨惡果非道。以通佛道。行色無
色道不以爲勝。此辨二界有漏善果非道。以
通佛道。凡夫生上界。謂爲涅槃第一最勝。
今爲物而生。顯上二界是生死法故。不以爲
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衆生
無有恚閡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
慳貪而捨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
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
忍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徳示行亂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諸僞
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衆生猶如
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諸魔而順
佛智慧不隨他教。此行煩惱非道。以爲佛道。
示入聲聞而爲衆生説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
成就大悲教化衆生。第二行二乘非道。以通
佛道。示入貧窮而有室牛功徳無盡示入形
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
姓中具諸功徳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
一切衆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
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
妻妾婇女而常樂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
成就辨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正濟度諸
衆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縁。第三行生死
非道。而通佛道也。而生佛種姓中者。肇什
二師。同以無生忍。必紹繼佛種。名種姓。但無
生忍有二位。一初地。二七地。今據初地也。依
智度論。解性地云。生聖人種姓地名性地。此
據地前習種性。名爲性地也。那羅延者。
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也。現於涅槃
而不斷生死。第四起涅槃行。而通達佛道。雖
現身涅槃。而方入生死。此之涅槃。名爲佛
道。二乘入涅槃。斷生死。此涅槃非佛道。文殊
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爲通達佛道。
第五總結。以詶其問。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
利何等爲如來種。第二次明佛種。文有二。初
明佛種。次迦葉自嘆。前有二問答。自賓主已
下淨名獨説。似是辨慧之功。偏有所歸。今
欲顯其徳。欲令彼説也。亦云推美以爲供養。
又行邪達正。恐人生疑。故問文殊。令他取信。
以人異解同。宜應頂受。文殊師利言有身爲
種。此第二答。就文爲四。一明生死果爲種。二
辨生死因爲種。三重辨果。四重釋因。上明
佛道。今明佛種。佛道據果。佛種約因。至人體
達佛道故。能示現行一切非道。悉是佛道。故
是果門。今明生死凡夫。能發心成佛紹繼佛
義。故明佛種。當知故據因。有身者。謂有漏
五陰身也。以有漏五陰身。衆生皆應作佛。故
名爲種。又説有身即身見。以有此身故名有
身。又身内起見。名爲身見。身見是三有之本。
名爲有身也。以有身見。衆生發心求佛。故名
佛種。問。何故偏取煩惱。爲佛種耶。答。二乘
斷於煩惱。不能發心作佛。故非佛種。今偏
作之。故説有煩惱人。名爲佛種。無明有愛
爲種貪恚癡爲種四顛倒爲種五蓋爲種。此
第二明生死因爲種。涅槃經云。生死本際。凡
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以偏是根本。
故遍説之。六入爲種七識住爲種。此第三重
明生死果爲佛種。七識住者。欲界人天爲一。
色界三禪。并無色界三空。此之七處。識所樂
生。識所安住。故名識住第。四禪。有無想天滅
識。五那含天。求於涅槃。亦滅於識。以有凡聖
二種滅識故。識不樂住。非想天有滅盡定。又
彼心想微昧。念不分明。識不安住。什公云。初
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諸小梵。自此後。合
爲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後梵。梵王
念欲有餘梵。爾時遇會來生。梵王因起邪見。
謂是己造。餘梵亦自謂。從梵王生。唯有精
麁。其邪想不異。是名異身一想。第二識
也。二禪形無優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脱。種
種異念。是名一形異想。是第三識住也。三禪
形無精麁。心無異想。所謂一形一想。是第四
識住也。并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住也。什公。
開初禪爲二。沒欲界之一。故古舊爲異。八邪
法爲種九惱爲種十不善道爲種以要言之
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第四重擧
生死因。爲如來種。違八正爲八邪。九惱者。一
愛我怨家。二憎我善友。三惱我自身。一世有
三。三世合九。曰何謂也。第二重問。淨名爲時
衆成問疑。故設斯問。此等皆彰佛道。爲生
死因。何名佛種。佛爲至極之慧。而用衆患爲
種。未可了也答曰若見無爲入正位者不能
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答文爲三。初
明起愛衆生爲佛種。二乘斷愛故非種。二明
起見衆生爲佛種。二乘斷見故非種。三總約
衆惑。明種非種。證於滅諦。名見無爲。從苦法
忍。至羅漢無生智。此是道諦聖解。道諦聖解
稱爲正位。此人見無爲境。又入聖位。不能
發佛心也。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
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爲法入正位者終不復
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衆生起佛法耳。
心證無爲涅槃。喩之高原。蓮華譬菩提心。蓮
華必生蓮實。菩提心必成佛道。淤泥喩凡夫
起愛煩惱能發道心。故愛爲佛種。又如殖種
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爲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
發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第
二明起見衆生爲佛種。種謂菩提心。但見衆
生。能發菩提心。故名佛種。而言殖者。世間
種。藉人功故殖於種。由佛菩薩教化故。得
發菩提心。前明二乘樂無爲涅槃。不能發菩
提心。今取樂有爲空三昧不能發心作佛。糞
壤謂我見。我見能長養道心。如糞壤也。是故
當知一切煩惱爲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終不
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
一切智寶之心。第三總明一切煩惱爲種。結
詶其問。問。二乘何故非種。凡夫爲種。答。二乘
畏生死苦。樂涅槃樂。今既勉苦得樂。自保
究竟。無所希求故。不能發心作佛。凡夫有苦
無樂。兼我心自高。唯勝是慕。故能發心求佛。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説此
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爲如來種我等今者不
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二
迦葉自嘆。文殊既是菩薩。雖毀二乘非種。歎
凡夫爲種。未若聲聞親自説之。是以迦葉自
歎也。文有三章。此初據煩惱。明種非種也。乃
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
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
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
願。此第二就業門。明種非種。無間有四義。一
前念捨此身。次念受地獄報。其間無身間念。
故云無間。此趣報無間也。二身形無間。阿鼻
地獄。闊八萬由旬。一人入者。則身遍滿。多人
亦然。以身遍滿。無有間處。故云無間。三壽命
無間。餘獄數生數死。此處一劫壽命。無死生
間。故爲無間。四受苦恒續。無樂間之。是故文
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所以
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
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
道意。第三結成種非種義。凡夫聞法。發菩提
心。能紹佛種。則爲報恩。有反復也。聲聞與此
相違。名無反復。問。法華經。明二乘作佛。此教
何故。辨聲聞永絶其根。答。彼經小志既移。大
機已熟。故明作佛。此經明猶保小志。未有大
機。故永絶其根。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賢色
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
知識悉爲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此第三次明眷屬。前問。後答。問有三意。一遠
從空室義生。淨名所以空室者。凡有二義。一
欲以空且顯空。如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二
欲以室明人有。如云衆魔外道有吾侍者。
文殊身子。以略問空室之意。未顯法身備有
衆徳。故今問之。二者近從通達佛道義生。菩
薩所以能遍入一切邪道而通達佛道者。良
由内備衆徳故也。三者淨名權道無方。形同
世俗。淺識不達。謂其實然。今欲顯之。是故致
問。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此第二淨名答。上
明長行。今説偈者。示内有無礙之智。外具無
方之辨。又隨物所樂故。説法不同。偈文爲四。
第一正詶其問。第二明功用無方。第三稱歎。
四勸發心。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一切衆
導師無不由是生。實智内照爲母。而言度者。
窮智之原也。方便外用爲父。方便有二。一解
空而不取證。二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
便誘引。令物得悟。前明順理之乃。此辨適
機之妙。勝於實智。故稱爲父。又實意虚凝。
與陰同靜。方便巧用。動與陽齊。教配父母
也。佛與菩薩。並是導物之師。由此而生。法喜
以爲妻。了悟深法。則生歡喜。故喩之以妻。慈
悲心爲女。慈悲之心。虚而外適。又其性柔弱。
隨物入於生死也。善心誠實男。誠實具三義。
一質直無曲。異女人諂僞。二者有幹用。謂降
制衆邪。三紹繼佛種。誠實雖是眞。以男之性
亦有爲惡而實故。標以善心。畢竟空寂舍。此
擧住處。以顯其徳。前明智度謂空慧。今擧實
相境。爲至人所栖。畢竟空有四義。一無患
障。二悟空無徳不備。三寂滅永安。四體性深
博。喩之舍也。弟子衆塵勞隨意之所轉。塵勞
衆生。隨菩薩化。轉惡以從善也。道品善知識
由是成正覺。世之知識。勸善誡惡。三十七品。
開涅槃門。塞生死路。義同三益。諸度法等侶。
或有雖爲知識。不必爲剋終之伴。或雖爲伴。
不必爲善知識。今明善始令終至道場者。六
度爲眞伴也。四攝爲妓女。悦物來衆。莫過四
攝。歌詠誦法言以此爲音樂總持之園苑。普
遮惡令不生。如園之除穢。遍持善令不失。若
苑之有衆物。無漏法林樹。無漏根深。不可傾
拔。文理。高聳扶疏。蔭蔽煩惱樹之義也。無
有有漏間錯其間。所以如林。此見諦道也。覺
意淨妙華。華有三義。一感果。二清淨。三莊嚴。
今具足也。淨即清淨。妙謂莊嚴。下明解脱智
慧感果義也。所以用七覺爲華者。華之爲體。
合則不妙。開過則毀。開合得中。乃盡其妙。調
順覺意。其義亦爾。高則放散。下則沈沒。高下
和適。其由淨華。解脱智慧果。七覺是思惟位。
生無學智斷之果。解脱爲斷果。謂無爲法也。
智慧即智果。謂有爲果也。八解之俗池。八解
即八背捨。謂背捨下地繋縛。名爲解脱。水之
爲用。除垢去熱。解脱之性。除煩惱熱。離衆惑
垢也。定水堪然滿。止則能鑒。定水義也。得八
解脱。衆定圓具。故稱爲滿。布以七降華。上
明定滿。今嘆鑒圓。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
度疑淨。五道非道淨。六行知見淨。七斷知見
淨。戒爲善本。前明持戒。因戒得定。次明
淨。此二是見道前也。次三正是見道。斷身見
故説見淨。斷疑説度疑淨。斷惑取説道非道
淨。知八正爲道。惑取非道。故云道非道。問。
見道具斷十使。何故偏説除三。答。見道。雖
斷十使。斷五見及疑。此義則盡。故偏説斷。餘
貪瞋慢無明。斷之未盡。故不説斷。問。既斷六
使。何故偏説三耶。答。三是根本。三則隨之。身
見爲本。邊見未隨。戒取爲本。見取*未隨。疑
爲本。邪見*未隨。故偏説三也。在本既淨。即
知三*未亦淨。無所隨故。前五淨。大小乘位
略同。後二淨。大小乘異。小乘在修道位。説於
行淨。以起修道無漏行故。在無學位。説行
斷淨。以得畢竟斷結行故。依大乘。後二皆是
修道。七地已還。説行斷淨。以修斷詰行故。
八地已上。説修菩提上淨也。而言布者。此七
通三學。該凡聖。遍三道。故言布也。*俗此無
垢人。明定水及七淨華之功用。依前定水及
七淨華。蕩滌心垢。故名爲浴。無垢而名*俗
也。什公云。爲除熱口取適。大士無垢。而
入八解者。外將爲衆生。内自娯心也。今謂因
俗故得無垢。據終彰始。故言浴此無垢人。象
馬五通馳大乘無有上有本云大
乘以爲車
調御以一心遊
於八正路。調御以一心者。羅什云。道品有三
能。一動發。二攝心。三名捨。若發動過則心
散。散則攝之。攝之若過。則沈沒。故精進令心
發動。動靜得適。任之令進。容豫令宜。是名
爲捨。捨即調御。譬如善御。遲則策之。疾則制
之。遲疾得宜。放之令去也。相具以嚴容衆好
飾其姿慚愧之上服。衣服弊形者。恥露其醜
也。慚愧不爲惡。事義同然。深心爲華鬘。慚愧
明息惡。深心信樂。故能修善。居善之前。猶鬘
之在首。富有七財寶。信戒聞捨慧慚愧爲七
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則止惡。止惡已則應
進行衆善。要由多聞。聞法故能捨五欲及煩
惱也。捨惑必由於慧。故五事次第。五事爲正
寶。慚愧爲守財人。於財主亦是財。世人以玉
帛爲饒。菩薩以七財爲富。教授以滋息如所
説修行迴向爲大利。自行以七財爲本。教授
衆生。則是財長。名爲滋息。又令此衆生。如所
説修行。然後回此衆善。向於佛道。名爲大利。
若向三有二乘。獲利則少。四禪爲床坐。四禪
定慧均平。三聖得道。入涅槃。現神力等。外並
依之。故爲床坐。又床具三義。一離毒螫。二離
塵垢。三離冷濕。四禪亦爾。離瞋恚毒。貪欲塵。
睡眠冷。離此三患。則安隱快樂。從於淨命生。
淨命即是持戒。由持戒得禪。故曰生也。多聞
増智慧以爲自覺音。向説床。則臥床安寢。安
寢則覺之以法。故次説樂音。外國貴人。臥欲
起時。作樂以覺之。菩薩安隱四定。則以多聞
者。覺其禪寢。甘露法之食。諸天以種種藥
著海内。以室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
名不死藥。佛法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
眞不死藥也。亦云。劫初地味甘露。食則長生。
佛法内則實相甘露。養其慧命。是眞甘露食
也。解脱味爲漿。味有四種。一離味。謂出家離
五欲。二禪味。離散亂煩惱。三智慧味。離妄想。
四涅槃味。離生死。今解脱味。通此四也。又
變爲縛本。以無厭爲懷。若渇乏須水則生
大苦。康僧會云。愛之爲性。如餓夫夢飯。無有
斯。今若斷愛。則得解脱。故以解脱爲漿。
止斯愛渇。淨心以澡浴戒品爲塗香。心淨爲
澡浴之水。戒具爲塗身之香。摧滅煩惱賊勇
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自上明
家事已圓。今明保護家業。使他不能毀。又上
説資養四體。體既平健。備與事業。滅有二
種。一伏滅。三斷滅。摧滅煩惱賊。謂伏滅。降
伏四種魔。即斷滅也。外國破敵得勝。則竪勝
幡。道場降魔。亦表其相。雖知無起滅示彼故
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此第二嘆菩
薩無方善巧化物。大開爲二。第一歎二
乃用。第二明神通益物。菩薩知無起滅。則
得法身。無復生分。爲物受生。故無不現。謂
方便慧。知無起滅。即是實慧。亦是本迹二身。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
別想。此就供養佛明二慧。尊卑宛然。而師資
不二也。雖知諸佛國及與衆生空而常修淨
土教化於衆生。前約上供養諸佛。此嘆下濟
衆生。亦就空有。明於二慧。知依正並空。而嚴
土化物也。諸有衆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
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衆魔事而示隨其行以
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
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閡。此第二明神通化
物。偏歎方便用。凡有五番。初就衆生世間。
明神通用。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衆人有
常想照令知無常。上就衆生世間。現神通。今
就器世間。現神通。現劫火有二事。一實燒。以
得益故。二以不實鏡。或示二日。乃至現三四
日出。衆生現燒相。即悟無常。還攝令不燒
無數億衆生倶來諸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
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妓藝盡現行此
事饒益諸群生世間衆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
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此重就衆生世間。現神通也。或時作地水或
復作風火。此重就器世間。現神通也。遇海
人。則變身爲地。衆生渇乏。爲之示水。餘事皆
遇物所須。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
之者除病消衆徳。什公云。或令除病。成
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外國有奇妙藥草。
或似人形。或似象馬。有人乘之。凌虚而去。或
但見聞此藥。衆病即消也。劫中有飢饉現身
作飮食先救彼飢渇劫以法悟人劫中有刀
兵爲之起慈悲化彼諸衆生令住無諍地。然
劫有大小。大劫有三。火水風。所以名大者。時
節長故。所壞處闊。從欲界至三禪故。人之與
物。並皆無故。七過火起。燒欲界初禪。然後一
水劫起。漂欲界乃至二禪。如是七七火劫起。
有七水劫起。七水劫起後。更七火劫起。然後
有一風災。吹壞欲界乃至三禪也。故雜心偈
云。七火一水災。七七火七水。復七火後風。小
劫亦三。飢饉疾病刀病。所以名小者。謂時
節促。又但仕欲界。唯閻浮提。但損於人。故
名小也。經云。人壽十歳。飢饉劫起。經七年七
月七日。五穀不熟。死亡者衆。唯一二人在。度
是已後。人相慈愛。以慈悲力故。人壽漸長。乃
至以八萬四千歳。亦隨憍逸。壽命退減。還至
十歳。復飢饉劫起。凡經七反。過七反已。疫
病劫起。七月七日。惡氣風行。値者皆死。度
是已後。還復命長。復經七飢餓劫。還一疾病。
如是經七七飢劫。一七疾病劫。七疾病劫後。
復經七飢劫。然後一刀兵起。人心毒盛。提物
皆成刀劍。共相殘害。七日都盡。希一二在者。
刀兵起人壽十歳。婆須蜜菩薩。從忉利天。下
生王宮。作太子。化衆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
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
行慈心。衆人從命。惡心漸薄。次後生子。壽二
十歳。如是轉儥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歳也。
大劫七七等有文。小劫。相承云出經。猶同大
劫之數者。未得撿文。若有大戰陳立之以等
刀菩薩現威神降伏使和安一切國土中諸
有地獄處輒往到于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
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爲之作利益示受
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
如是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目欲鉤牽後
令入佛智或爲邑中經或作商人導國師及
大臣以祐利衆生諸有貧窮者爲現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爲現大
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其有恐懼
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或現離
婬欲爲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思慈
見須供事者現爲作僮僕既悦可其意乃發以
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
信足之。下第五番。重就衆生。明神通用。
在欲行禪者。欲言行禪。後受五欲。欲言受五
欲。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自非靜亂
齊旨。孰能若斯。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
慧無邊際度脱無數衆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
讃談其功徳猶尚不能盡。是此第三總結
稱嘆。其權道無方。雖復衆聖殊辨。由不能盡
也。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
冥無智者。第四勸發心。不肖人。謂不似人也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一道清淨。故名不二。眞極可軌。稱之爲法。至
妙虚通。謂之爲門。了悟斯理。曰爲入也。蓋
是總衆教之旨歸。該群聖之淵符。淨名現病
之本意。文殊問疾之所由。所以然者。由體不
二之理。故有不二之觀。由不二之觀。故能適
化無方。適化無方。令歸斯趣。故法華云。究竟
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空即不二理也。故
六道之所憑栖。衆聖於茲冥會。問。不二既爲
理本。何不命初説之。答。經初已來。所悦諸
法。爲令悟不二故。是因教以通理。復欲藉斯
不二起於二用。故有香積等品。即因理以設
教。以在兩間説之。其得攝用歸體。從體起用
故。不得命初説也。品開爲二。初説入不二法
門。次明悟不二法門。説不二法門爲三。一淨
名令衆人説。二衆人請文殊説。三文殊請淨
名説。三門明不二者。玄義之内。具以釋之。初
諸菩薩。倶泯於二。明乎不二。未辨不二之理
無言。次文殊明不二之理無言。而猶言於不
二。後淨名默顯不二之理無言。而能無言於
不二。後淨名默顯不二之理無言而能無言
於不二此示從淺至深。三門階級。而所論不
二之理。更無淺深也。爾時維摩詰謂衆菩薩
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説
之。所以淨名不自説而命衆人説者。上賓主
問答。以顯二人徳竟。今復欲顯諸菩薩徳。故
名令説也。又學者。開心有地。受悟不同。或
觀生滅以入眞。或因有無而體寂。其塗雖殊。
其會不異。故取衆人之所同。以證此經之大
旨也。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説言諸仁者生
滅爲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
爲入不二法門。此第二受命而説。不生不滅
者。可具三義。一者無性實生滅。故云不生不
滅。此世諦門無生滅也。二因縁生滅。即是不
生不滅。此眞諦門無生滅也。三以世諦有故
爲生。眞諦無故稱滅。非眞非俗。即是理實。名
不生滅。今詳經意。明後門也。此非眞俗。爲
不二理。因悟斯理。得不二觀。名無生忍。稱之
爲入徳守菩薩曰我我所爲二因有我故便有
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爲入不二法門。我
我所亦二。一計性實我我所。如外道等。二因
縁假名我我所。今無此二種我我所。稱爲不
二門。不眴菩薩曰。不眴有三。一如天眼。天眼
無眴。涅槃經云。乃至轉輪王。眼猶有眴。故與
天帝爲別。二愛敬佛身。諦觀不眴。三心無塵
垢。慧眼常開。受不受爲二。一約因説。凡夫取
著名受。聖無取著名不受。二約果。有漏五陰
名受。無漏名不受。三約九。不受餘二。如毘曇
説。今就初門也。若法不受則不可得口不可
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爲入不二法門。若
法不受者。謂心無所受著也。本因受故有無
受。既無有受。亦無無受。故云亦不得也。
不見無受可取。今亦不見可捨。故云無取無
捨。無取無捨故。不作生死業。故云無作。無作
故生死縁息。生死縁息。正觀亦忘。故云無行。
至此語來。有三轉意也徳頂菩薩曰垢淨爲二
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爲入不二法
門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爲二不動則無念無
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名爲入不二法門。惑
心微起。名爲動。取相深著。名爲念。始終爲異
取耳。今泯此二。名爲不二。善眼菩薩曰一相
無相爲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
於平等是爲入不二法門。一相爲有法也。無
相謂空法也。如柱爲圓相。無圓名無相。又空
爲一相。空法亦無。故云無相。今泯此二也。妙
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爲二觀心相空如幻
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爲入不二法門。
過去行施果報。手能出無盡寶物。如四流河。
名曰妙譬。或者謂聲聞心獨善。菩薩心兼濟。
故今泯之。心本性空。未嘗大小。弗沙菩薩曰
善不善爲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
此者是爲入不二法門。二十八宿内。鬼星名
弗沙。生時所値。因以爲名。十善爲善。十不善
爲不善。若爾。凡夫起十善。至佛皆爲善。餘爲
不善。此攝法盡也。又順出世道爲善。即三乘
聖人。違出世名不善。凡夫三性。皆爲不善。
又求小乘爲不善。求大乘爲善。又求小大二。
亦爲不善。不二名善。今就初門説也。師子菩
薩曰罪福爲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
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罪福與善不善異者。體一義殊。損益爲善惡。
招報爲罪福。罪福多據果。行善得富饒之果
名福。造惡感罪折之報名罪也。金剛慧者。
世間金剛。若置山頂及以平地。直過無礙。到
金剛際。然後乃住。實相慧。置福山頂若罪平
地。直過無礙。到於法性。非罪福同性乃住。師
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爲二若得諸法等則不
起漏無漏想不著於想亦不住無相是爲入不
二法門。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
大士以實相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借
以爲名。或論。以失理取相心名有漏。得理
忘相心名無漏。毘曇。總以一切煩惱。名之爲
漏。無則非漏。今了此二不二。名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有爲無爲爲二若離一切數則心
如虚空以清淨慧無所閡者是爲入不二法
門。爲無爲者。爲之言作。法外別有四相。能作
於法。故名之爲。以法有此爲。故言有爲。常法
無爲故。名曰無爲。此有無相對也。次即法四
相者。如即法。起爲生。故名爲也。即法有此爲。
非法外有此爲也。如無法。即法無此爲。非法
外方無也。前是毘曇義。後是成論説。並是二
見亦不二也。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爲
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
溢不散是爲入不二法門。見道前。名世間。見
道已上。名出世間。又從凡聖。有取相心。爲
世間。無取相心。名出世間。什公云。世間。三
界也。出世間。一切無漏有爲之道品也。不入
不出者。無入生死。故名無入。世間無出生
死。無出世間。有入則有出。有出必有溢。有
溢必有散。此俗内之常數也。善意菩薩曰生
死涅槃爲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
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爲入不二法門。上言
爲無爲。以總涅槃。但涅槃。是三無爲内之勝
法。故別説之。又爲無爲。多是小乘涅槃。大乘
涅槃。非爲無爲。是故別説。現見菩薩曰盡不
盡爲二。有人言。忘息爲盡。眞得常住名不
盡。什公云。無常是空空初門。破法不盡。名
爲不盡。畢竟空。破法盡名爲盡。肇公云。有爲
虚僞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爲道常住。故不
盡。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
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爲入
不二法門。依前通者。究竟盡。牒上盡義。簡異
無常生滅之盡。故云究竟。若不盡者。牒前不
盡。即眞常也。皆無盡者。前二並空。空理常住。
故云無盡。亦空理無法可除。亦名空盡。依
肇公釋者。若以盡爲盡。以不盡爲不盡者。皆
是二也。若能悟盡不盡不盡相者。則入一空
不二法門也。普守菩薩曰我非我爲二我尚
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
是爲入不二法門。萬善所持曰普。衆聖所護
名守也。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爲二無明實性
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
二者是爲入不二法門。十地師云。眞妄同體。
會妄成眞。故云不二。如動水成波。波與水同
體。還息波成水。名爲不二。今謂不然。文云。
明亦不可取。則是兩捨。非會成。若了悟無
明實性即是捨明。故云不二。若見明
明。便是無明。故知明亦不可取也。喜見菩
薩曰色色空爲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
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爲二識即是空非識滅
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爲入不二
法門。言空色不二者。不言非空非色名爲
不二。但明空與色無二體故。云不二也。色
即是空者。標大乘空色不二也。非色滅空
者。簡異凡夫所見。凡夫不達。謂色滅壞然
後乃空。故今明非色滅然後空也。色性自
空者。簡異小乘義也。如炎水自性空。不將四
微分水大然後方空。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
種異爲二四種性即是虚空性如前際後際空
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爲入不
二法門。四種即是四大。空種謂空大也。此五
各有大力。故名爲大。是成衆生之因。稱之爲
種。又即此五事。種別不同。名之爲種了。四
種之有與空種不異。名入不二法門。故云無
三際者。空種無三際。四種即空故。亦無三也。
意菩薩曰眼色爲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
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色鼻香舌味身
觸意法爲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痴是
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爲入不二法門。見眼色二
故。起於三毒。如是好色起貪。惡色生恚。非好
非惡。則起無明。若知根本空。不起三毒。如四
大成眼。則無一眼體。一眼體無故。則云無四
大。故知無眼。以何見色起三毒邪。亦非作此
觀色空無自性則無色矣。無盡意菩薩曰布
施迴向一切智爲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
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
爲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
相者是爲入不二法門。布施爲因。一切智爲
果。謂因果二故。迴因向果。因果倶空。名爲不
二。又轉因爲果。名爲不二。如在菩薩心名波
若。在佛心反成薩婆若。故無別兩種。則知
不二。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爲二
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
意識於一解脱門即是三解脱門者即是爲入
不二法門。破小乘人。謂三空爲十六行是異
體。今約境智。三門倶是一體。約境論不二者。
唯一實相。隨義分三。無別三體。故云不二。約
觀者。唯一正觀。離三取著故。爲三實無三體。
亦無心意識者。前盡縁。今息觀也。寂根菩薩
曰佛法衆爲二佛即是法法即是衆是三寶皆
無爲相與虚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
爲入不二法門。此明一體三寶義。故不二也。
但一體三寶。三處辨之。如一佛果上具三。覺
義爲佛。可軌名法。和義爲僧。此通大小數論。
二者三寶通皆是空。亦通大小。但毘曇所無。
三者一體三寶。唯大乘有。問。云何爲一佛耶。
答。涅槃經文不同。若依涅槃義。則三寶皆以
涅槃爲體。是以經云。菩薩思惟云何三事與
我一體。佛自釋言。我説三事。即大涅槃。故名
一體。若據佛性論三寶。三寶同以佛性爲
體。所以經云。如是三歸即是我性。若就眞諦
明三寶。三寶同用眞諦爲體。是以經云。若能
觀三寶。常住同眞諦。若就常義明三寶。同以
常爲體。故經云。我亦不説佛法衆僧。無有差
別。唯説常住差別耳。此並隨義説之。無相違
背。今此文明三寶無異體者。正就同一無爲。
故言不二。心無閡菩薩曰身身滅爲二身即
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
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
者是爲入不二法門。破小乘餘無餘涅槃二
義。身謂五陰身。身滅即涅槃也。身本不生。今
何所滅。不生不滅。故是不二。不驚不懼者。小
乘初聞曰驚。怪受斯理爲懼。諸法生時空生。
滅時空滅。身存身亡。亦何以異。而懷驚懼於
其間哉。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爲二是三業
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
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
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爲入不二法門。或者謂。
三業各有造作。故名爲異耳。三業本空。同無
作相。名爲不二。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
行爲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
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爲入不二法
門。大品經云。行十不善。得三塗報。爲罪行。
行十善道。生欲界人天。稱爲福行。修四禪等。
生色無色界。名不動行。成論文云。從欲界至
三禪。名爲福行。四禪竟無色。稱無動行。以第
四禪已去。不爲三災四受所動。故名無動。不
起三行。則入實相門。名爲不二。華嚴菩薩曰
從我起二爲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
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見我實相。則彼我
已識無由而起。徳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爲二
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爲入不二法
門。内得於我。外取於相。故名爲二耳。内外倶
空。名爲不二也。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爲二無
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
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
是爲入不二法門。二乘入滅盡定。視聽外忘。
和内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以喩菩薩
無心於明闇。問。入滅盡盡定。諸心並無。何
故偏云滅受想邪。答。受修諸禪想生無色。
入滅盡定。正滅上二界心。故偏言想受。又受
多生愛。想多生見。既是過根本。故偏説之。寶
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爲二若不樂涅
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
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
爲入不二法門。華嚴經云。生死非雜亂。云何
而厭。涅槃非寂靜。云何而樂。殊頂王菩薩曰
正道邪道爲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
離此二者是爲入不二法門。八邪爲邪道。八
正爲正道。又小乘見爲邪道。大乘眞觀爲正
道。經正見者。不見邪。亦不見正。非邪非正。
始名爲正。住正道者。見邪外有正。正外有
邪。若邪若正。悉名爲邪。樂實菩薩曰實不實
爲二實是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
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
見是爲入不二法門。實相爲實。虚妄爲不實。
悟實相者。不見於實。何況非實。所見既非實。
非不實。能見亦非見。非不見。非實非不實。寄
言以爲實。非見非不見。亦強詺以爲見。斯則
縁觀宛然。而境智倶寂也。如是諸菩薩各各
説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
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説無示
無識離諸問答是爲入不二法門。此第二諸
菩薩。請文殊説不二。前請。次説。經有三句。
一者二諦倶説。二者二諦倶不説。三者世諦
説。眞諦不説。今就後二門也。上來三十一人。
倶有六事。以口有音聲。爲言。以言顯不二法。
爲説。顯不二法。曲受前人。爲示。令聽衆悟
解。爲識。淨名命説。爲問。菩薩酬不二。爲答。
是皆以言破法。未息破法之言。文殊。欲息泯
法之言。故辨無此六事也。於是文殊師利問
維摩詰我等各自説已仁者當説何等是菩薩
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此第三文殊
請淨名説不二。前請。次詶。三稱嘆。諸菩薩。以
言遣法。文殊。借言遣於言。淨名默然。遣文殊
之借言。不二之理乃同。而得有深淺之異。
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
是眞入不二法門。此第三文殊稱嘆。淨名既
其默示。文殊亦應默領。但爲時衆生悟故。就
言嘆善。又顯無言不傷於言。故以言嘆於無
言。説是入不二法門時於此衆中五千菩薩。
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此第二五千菩薩。
得入不二法門
維摩經義疏第五



維摩經義疏卷第六
 胡吉藏撰 
  香積品第十
此品來意。有十種因縁。一者三時利益。從經
初至不二法門。謂食前利益。此之一品。謂食
時利益。菩薩行品。食後利益。二者。至人住於
三事。説十二部經。一知他心。二者説法。三現
神通。上已明説法。今次現神通。知他心。總貫
斯二。三者佛事有二。一以此土法門。二用他
土法門。上明此土法門。今辨他土法門。四者
室内説法。明二種因果。一法身因果。二淨土
因果。上多明法身因果。今辨淨土因果。五者
此經之宗。明於二慧。上明不二法門。即是實
慧。今辨請飯香土。謂方便慧。六者從此經初。
至入不二法門。謂因二入不二。即收用以歸
體。此品已去。因不二有二。即從體以起用。七
者此經始終。正明不思議解脱。不思議解脱。
凡有二種。不二法門。不思議之本也。香積佛
品。辨不思議之迹也。八者諸佛菩薩。説法有
二。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不二法門。依第一
義説。香積佛品。就世諦門説。九者利益衆生。
善友無定。不二法門。明多人共説。香積佛品。
一人獨説。十者徒衆有二。一者此土。二者他
方。上多利此土之衆。今品通益彼此。問。請飯
香土。既名香積佛品。借座燈王。何故不稱燈
王佛品。答。上稱不思議。從通以立稱。今云香
積。因別以受名。蓋欲立品相避。故通別互擧
也。問。借座燈王。與請飯香土何異。答。上明
以大入小。今辨以小包大。又上明默感。此則
遣化。皆是互現。顯不思議也。品開爲二。初明
淨土因果。二時衆得益。就初有兩。前明淨土
果。次辨淨土因。淨土果内。前明彼土淨門。
次辨二國化意。初有三句。一身子念食。二淨名
施飯。三大衆受食。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
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身子念食。有三因縁。
一者身心倶累。凡夫也。二心雖無累。而形須
資待。二乘也。三者倶無。法身菩薩也。身子既
受結業之形。心雖無累。而形須資待。古佛道
法。過齋不餐食。今時既至。故生念也。二者自
經初已來。盛談菩薩之法。聲聞之人不生深
樂。是故念食。三者居士空室。身子扣關。蓋
是互相影發。弘道利物故也。但云菩薩當於
何食。不念聲聞者。以弟子自有乞食法故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説八解脱仁者受
行豈欲食而聞法乎。此第二淨名設食。就文
爲兩。此呵身子所念。八解脱内。前二解脱。觀
欲界不淨。汝既受行。云何念於欲界揣食。又
佛説八解脱。乃是無欲之嘉饌。養法身之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