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義疏 (No. 1781_ 吉藏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弘安七年十一月六日於禪院加點了定謬多
東大寺大沙門聖然



維摩經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撰 
  佛國品末   方便品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
者子倶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
蓋共供養佛。序分爲二章。證信已竟。今是發
起序也。證信亦名通序。通是同義。如是六事。
衆經大同。故名通。發起序。亦名別序。衆經各
別。如勝鬘則父母遣書。此經明長者献蓋。由
斯各異。故名別序。又名通序。亦名經後序。當
説經時。猶未安之。將入涅槃。方後始立。別
序。亦名經前序。將説經前。有斯由致。名經前
序。又經後序。亦名未來序。爲令未來經生
信。經前序。亦名現在序。爲利現在故。動地雨
華。然實含四義。但隨寄一名也。別序之内。開
爲三章。一長者獻蓋。二如來納受。三時衆喜
敬。問何故。餘衆遠而先來。寶積近而後至。
答。大士進止。必利有縁。故將都集。然後方
至。又寶積。實以先來。但聞法歡喜。奉蓋供
養。兼欲起發淨土。故序之。二意之中。後意爲
正。何以知之。前已列寶積菩薩竟。故知前已
來也。但聞法喜悟。設供開宗。故後序之耳。而
奉蓋者。彼國貴人。持寶蓋而行故。即捨所珍。
以供養佛。又因此獻財。發淨土之法。則福慧
具足。自他兼利。佛之威神下。第二如來納受。
神通有四。一如意通。轉變自身。大音遍至。二
如幻通。改變外物。三法智通。通達諸法。四聖
如意通。能於六塵自在。不隨縁變。今之威神。
即前二也。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
世界。羅什云。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
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
獲可重之報。明因小而果大矣。吉藏謂。合蓋
爲一。有五因縁。一即事受用。如合四鉢成於
鉢故也。二者合成一蓋。現諸佛國。因此
得説淨土法門。三者欲開不思議宗。蓋不闊
而覆大千。土不狹而現其内。釋迦略闡於前。
淨名廣敷於後。利成之道既彰。信解之心
彌固。四者。欲明諸法無決定相。多非定多。多
可爲一。一非定一。一可爲多。令悟實相。未曾
多一。第五表諸長者現在同悟無生。未來同
成一法身果。如蓋之普覆。而此世界廣長之
相悉於中現。上明蓋覆大千。此辨土現其内。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眞隣陀
山摩訶目眞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黒山鐵圍
大鐵圍山此明世界諸山。現於寶蓋。大
山有十。須彌最高。處在其間。餘九漸小。圍遶
之。大海江河川流泉源。泉岳既是仁智所
欣。故次山序水。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
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山水明其地處。此文次
序天宮。日月星辰。所謂三光。諸尊神宮。八部
住處。又十方諸佛諸天説法亦現於寶蓋中。
自上已來。但序娑婆一界。從此已下。普現
十方佛土。諸長者子。雖發道心。而未修淨土。
説供養之情。啓淨國之志。故因其蓋。普
現十方淨穢佛土。令捨穢心而修淨土行也。
三千爲一世界。如是數至恒沙。爲一世界。恒
沙一世界。爲一世界海。恒沙世界海。爲一世
界種。恒沙世界種。爲一佛世。爾時一切大
衆覩佛神力嘆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
不暫捨。此下第三時衆喜嘆。以信樂之誠發
内。故瞻嘆之相現於外也。長者子寶積即於
佛前以偈頌曰。上通序大衆歡喜。此別明寶
積稱嘆而説偈。凡有二意。一以略言攝佛衆
徳。二令辭巧聞者悦心。莫問言數少多。要備
四句。方乃成偈。偈是梵音。頌是此説。兩合
明也。所以偈嘆者。有四因縁。一者奉蓋。爲明
財供。説偈讃嘆。辨法供也。二者上以身業恭
敬。今以口業供養。三者前明形敬。不足以寫
心。今以心思妙言。詠之於口。則具三業。四者
如來説法現通。大衆雖復喜敬交集。而未達
其所由。故説偈讃釋。令時會領悟。偈有五
章。一嘆本徳。二美迹用。三重嘆本。四重美
迹。五總結嘆。目淨修廣如青蓮。此句嘆佛形
也。形有五相。目爲其首。就初而嘆。又世俗
常云。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
如一寸之眼。故頭爲一身之最。目爲一面之
標。就勝而嘆。又佛以慈眼。等視衆生。慈爲徳
本。故就本而嘆。又寶積瞻顏作頌。故嘆眼也。
智度論云。陸生須曼爲最。水生青蓮第一。天
竺有青蓮花。其葉脩而曠。青白分明。有大人
眼相。故借以喩焉。心淨已度諸禪定。目淨所
以嘆形。心淨所以嘆徳。目爲五情之初。心爲
萬徳之本。故嘆心也。又心淨則目明。擧心以
證目。禪定深曠。喩如大海。唯佛淨心。乃窮其
岸。故稱爲度久積淨業稱無量。形徳所以倶
妙者。必由久淨三業。此擧因行。釋果徳也。因
果既妙。則十號外聞。故云稱無量也。導衆
以寂故稽首。以徳樹名流。故能導物。導衆
之法。謂寂滅無爲。如法華云。究竟涅槃。常寂
滅相。蓋是諸法實體。故偏説之。此一嘆訖。所
以稽首。又上口業。今身業敬也。此偈始終。合
有五對。謂形心。因果。徳名。自他。讃敬也。既
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
説法於是一切悉見聞。此第二歎迹。以形徳
爲本。神通之用爲迹。故初歎徳本。今美迹用。
正觀論云。聖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羅漢縁
覺。三法身大士。佛於三聖獨尊。故稱爲大。不
測爲神。改質稱變。既見合蓋之神變。而復現
十方國土。及以諸佛等演教門。此三爲應。
衆會見聞。即是感也。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
法財施一切。此第三重嘆本徳。就此文内。凡
有五嘆。一法王嘆。二法海嘆。三山王嘆。四虚
空嘆。五人寶嘆。法王嘆者。前嘆神通。今美説
法。神通令物殖福。説法使其生慧。又神
通發其信心。説法生其慧解。俗王以俗力勝
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衆。故能
道濟無疆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
動。上標法王。今釋之也。法乃無窮。而不
離二諦。故就二諦。以釋法王。善分別俗。而
不違眞。稱爲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
首此法王。嘆法王三門。初標次釋。今是結
也。俗王則自在於民。法王則自在於法。以法
無定相。隨物辨之。而普順理應機。故稱自
在。又即上説俗不動眞。談眞不乖俗。即是
自在也。二句嘆訖。所以稽首。説法不有
亦不無。前嘆説俗不違眞。此明言會中
道。有三。一即上二諦。合爲中道。以俗諦故。
不可爲無。眞諦故。不可爲有。如來立二諦。爲
破有無二見。故論主。釋大品。菩薩住二諦中。
爲衆生説法。爲著有者説無。爲著無者説有。
即其事也。二者以有無二諦。爲明非有無中
道。如華嚴
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也。
三者單就二諦。各明中道。俗諦是因縁假有。
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定無。非有非無。即
是中道。眞諦亦爾。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
定無。即是中道。今言説法不有亦不無。含此
諸意也。釋僧肇云。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
其無。縁會則形。會形非謂無。非無非謂有。故
云説法不有亦不無。肇公又云。且有有故有
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若無無何所有。
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
説也。詳肇其。意。前就二諦。明非有無。後之
一通。雙泯眞俗。吉藏謂。若據斥病。通此文
者。僧佉執因内定有果。衞世執因内無果。
毘曇明三世實有。成論辨三世實無。如此内
外。並非正説。如來所演。離斯有無。故云説法
不有亦不無。以因縁故諸法生。既離定有無。
即是因縁生也。離定有無。所謂破邪。因縁所
生。名爲顯正。文約義周。無我無造無受者善
惡之業亦不亡。前單就法。明非有非無。此合
就人法。辨非有無也。以無我人。是故非有。
而不失因果。所以非無。問。若無眞我人。亦無
定性因果。既有因縁因果。亦有假名我人。有
則倶有。無則雙無。今何故無人而有於法。答。
實如來問。但今爲破斷常。顯示中道。故明無
人而有於法。所以然者。以無人故。破其定常。
以有法故。非是斷滅。故遠離二邊。稱爲中道
也。問。我造受者。此三何異。答。我爲眞宰之
主。此爲體也。能造善惡之因。受禍福之報。此
二爲用。是故異也。始在佛樹力降魔。此第二
就法海嘆。自上以來。嘆佛在菴園演於大法。
從此已下。追序往昔説小乘教。若次第而言。
應前序小。後述於大。但據即事而嘆。故初大
次小。問。何故嘆小耶。答。欲明道門。未曾大
小。如來趣大小縁。故有大小方便也。二者
此文未必是小。但寶積是始終遍嘆。故有此
章來也。道力之所制。非魔兵之能敵。故言始
在佛樹力降魔也。得甘露滅覺道成。前明降
魔。此辨成佛。寂滅之法。喩如甘露。得斯法
故。大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
外道。吉藏曾見。僧叡義疏。述什公意云。此
句應在降魔之前。初出家時。受學外道。行衆
苦行。爾時無悕道之心受學之意。欲示難行
能伏諸外道。故言以無心意無受行。然後降
衆魔。成正覺。轉法輪。現三寶。是爲次第。而
在後列者。但成佛已後。正悟既彰。則示前苦
行。伏邪義顯也。有人言。無心者。無識陰也。
無受行者。無受想行三心也。以無心而伏故。
無不伏。三轉法輪於大千。言三轉者。一示轉。
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轉。
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苦
我已知。不復更知。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滅我
已證。不復更證。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一轉生
知明覺四心。三轉生十二心。名十二行法
輪也。依毘曇義。約三根人故。有十二行。依成
論師。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
其輪木來常清淨。初在鹿苑。雖復三轉。而
實無所轉。故云常淨。叡公云。法論無漏無
相。體無増損。有佛則轉。無佛則癈。用捨在
人。而性相不異。天人得道此爲證。天謂炎魔
天子。八萬天也。人即陳如五人。聞轉法輪。證
初道也。吉藏依毘婆娑。五人之内。但陳如一
人。得初道。餘四人。爾時住四善根。至夏初。
方乃得道。三寶於是現世間。覺道既成。佛寶
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
於是言其始也。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
常寂然。前辨天人成聖。此句簡異外道。九十
六種。道之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
不眞。要還墜三塗。佛以四諦妙法。濟三乘衆
生。無有既受而還墜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
永畢無爲。常寂然也。度老病死大醫王。老病
死淵。深曠難越。唯佛能令彼我皆度。稱大醫
王當禮法海徳無邊。法輪淵曠。喩之如海。流
潤無崖。謂徳無邊。此一嘆訖。故復稱禮。毀譽
不動如須彌。此第三山王嘆也。既處世説法。
必有八風。故按前文。生此嘆也。利衰毀譽
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於佛。猶如四風之
吹須彌莫能傾搖。利衰約財也。榮潤已爲利。
侵奪已爲衰。毀譽稱譏。此四約口。罵辱爲毀。
過分讃嘆爲譽。當善道善爲稱。當惡道惡爲
譏也。苦樂就身。損身命爲苦。益身命爲樂。然
利等四。能生貪心。衰等四。能生瞋心。既有貪
瞋。必有癡使。佛三毒已斷。故八風不搖。於善
不善等以慈。截手不慼。捧足不欣。善惡自彼。
慈覆不二。心行平等如虚空。第四虚空歎。所
以善惡不動者。由心行如空。釋上義也。夫有
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非心。故平
若虚空。孰聞人寶不敬承。此第五人寶嘆也。
以心行如空。則越於人外。故爲人之寶。在天
爲天寶。在人爲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
所能。故物莫不敬。今奉世尊此微蓋於此現
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
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衆觀希
有皆嘆佛今我稽首三界尊。此第四重嘆迹
用。就文爲兩。初嘆恩深難報。次美三密難思。
前有四句。初自陳所奉至微。次辨所現至大。
三明慈哀所現。四稱嘆稽首。大聖法王衆所
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
力不共法。此第二嘆三密難思。初嘆身密。次
嘆口密。依智度論。身密有二。一者止現一身。
遠近之衆。各見於佛對面在前。如一月昇天。
影現百水。二者如來隨現一身。能令萬類各
見己佛。如天見佛爲天。人則覩佛爲人。佛以
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
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此嘆口密。就文爲三。初
明隨吐一音。萬類異解。次辨止説一法。而隨
義普行。後明説事是同。而欣憂兼發。問。以何
爲一音。答。有人言。一法身也。以法身不二。
故名爲一。從一法身出音。名爲一音。有人言。
一時之中。並出衆音。各不相知。故云一音。有
人言。五音之中。隨吐一音。而萬類各解。毘婆
娑云。佛身爲天竺之身。音爲天竺之音。故初
轉法輪。依天竺語。説於四諦。人則聞於人語。
天則聞於天語。異類亦然。今用此釋。而稱不
共者。二乘但能以一音爲一。多音爲多。不能
隨吐一言萬類同解。故稱不共。佛以一音演
説法衆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
神力不共法。此明止説一法隨義普行。而好
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佛以一音
演説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
則神力不共法。此明説事是同。欣憂兼發。叡
公云。如説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
畏。有人聞苦。識苦爲苦。則生歡喜。有人聞
苦。厭患生死。有人聞苦。知實是苦。斷疑網
心。有人言。聞於異法。生四種心。聞三塗苦則
怖畏。聞人天妙樂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
因果則斷疑。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
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此
第五總嘆。望前身口。即是意密。就文爲二。初
得離門歎。次就空有門嘆。此就所得嘆也。嘆
所得事二句。初嘆自徳。大導師下。歎化他。原
令出三界。謂小導師。令絶出三界内外。至於
佛道。大導師也。稽首能斷衆結縛稽首已到
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此嘆所離也。歎所離中亦二。一歎自離。能度
諸世間。歎能令他離。他離中。離果患。自離。
總離因果也。悉知衆生去來相。就相就空有
門嘆。初據有門。衆生業行。往來於六趣。心馳
騁於是非。悉知之也。善於諸法得解脱。我染
諸法故。諸法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以
衆生往來。故是繋縛。悟來體畢竟無所來。故
得解脱。如中論縛解品。常無常門。求往來不
得。五求門。不見衆生不得。故無可往來。有
常無常。求往來不得。故無復往來。即縛解脱。
不著世間如蓮華下。第二就空門嘆也。常善
入於空寂行者。釋不著世間也。以善入空寂
然棄其心。故於世間不著。又雖在世間。常
入空寂。故不著世間也。而言善入。邪見人亦
入空。謂無因果。二乘入空。即便取證。又菩薩
功用心入空。此有三種。能非善入。與此相違。
善入空義也。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云常善
也。達諸法相無量礙者。雖有常空。雖空常
有。故無礙也。稽首如空無所依者。心境無
寄。如空無依也。此就空門嘆也。爾時長者子
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
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序分竟前。今
是正説。文開四章。一長者發問。次如來誡許。
三受旨一心。四正酬其問。前章爲二。初自敍
發心。次問佛淨土。所以明斯二者。大士要先
發心。而後修行。故善財云。我已發菩提心。而
未知何修菩薩行。今亦然也。阿耨多羅。此言
無上。三藐三。云正遍知。菩提言道。謂其道眞
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願聞得佛國土清淨
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此下第二正
問也。前既發菩提心。今次問菩薩行。菩
薩要行。凡有二種。一成就衆生。二淨佛國土。
不問成就衆生。偏問淨佛土者。由寶積獻蓋。
如來現土。故偏問之。就問爲二。初問淨土果。
故云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得佛土清淨者。即
是佛所得淨土果也。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
土之行。此問淨土因也。夫土所以淨者。必由
於行。故請説行也。凡行必存學人。故云菩
薩。此問乃是如來現蓋之所由。寶積倶詣之
本意也。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爲諸菩薩問於
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爲汝
説。第二嘆問誡聽許説。問既會理應機。所以
須嘆。再言諦聽者。令其注心聞法。生三慧也。
諦聽爲聞慧。善思爲思慧。念之爲修慧。當爲
汝説。此許説也。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
教而聽。第三受旨一心佛言寶積衆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第四正酬其問。總談佛土。凡有
五種。一淨。二不淨。三不淨淨。四淨不淨。五
雜土。所言淨者。菩薩以善法化衆生。衆生具
受善法。同搆善縁。得純淨土。言不淨者。若衆
生造惡縁。感穢土也。淨不淨者。初是淨土。此
衆縁盡。後惡衆來。則土變成不淨也。不淨淨
者。不淨縁盡。後淨衆來。則土變成淨。如彌勒
興之也。言雜土者。衆生具起善惡二業。故感
淨穢雜土。此五皆是衆生自業所起。應名衆
生土。但佛有生化之功。故名佛土。然報土
既五。應土亦然。報據衆生業感。應就如來所
現。故合有十土。就淨土中。更開四位。一凡聖
同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共在淨土内住。亦
西方九品往生爲凡。復有三乘賢聖也。二大
小同住土。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捨三界
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獨菩薩所住土。
謂菩薩。道過二乘。居土亦異。如香積世界。無
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諸菩薩。四諸佛獨
居土。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
居淨土。諸淨土住。不出此四。即是從劣至勝。
爲次第。並有文證也。問。以何爲土體。答。土
體有三。一横論。其體有五。謂化處淨。化主
淨。教門淨。徒衆淨。時節淨。無力兵等。二若
就三世間作明。國土世間。則以七珍爲體。三
者竪論義。望道而言。土以不土爲體。要由不
二。方得有土。即是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也。就文爲二。初明修淨土意。次正答淨土因
果。所以開此二者。夫有所説。必須前序來意。
然後方得詶其問耳。來意有二。初明取報土
意。次明取應土意。取土之意。唯此二也。衆生
之類是菩薩佛土者。此標取土意也。菩薩取
土。由大悲起。大悲由衆生起。衆生是取土之
縁。縁中説果。故言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縁
中説果者。如人言食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
故言食金。又衆生是菩薩佛土者。下佛自釋
之。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衆生而取佛土。釋
上義也。疑者云。土是已報。云何乃説他衆生
類。爲我佛土。是故釋云。菩薩取土。本爲衆
生。因衆生故。詺衆生以爲佛土。隨所化衆生
而取佛土者。此明生善義也。隨以何法。化於
衆生。若施。若戒。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若
因持戒。則其地平生。若因行施。則七珍具
足。略擧二法。餘皆類然。又云。隨所化衆生之
多少。取佛土是闊狹也是以。佛土或如四天
下。或以三千。或以恒沙爲一國也。什公。亦有
此意。今謂。具含二義。一隨生善之淺深。二隨
人之多少也。隨所調伏衆生而取佛土。前句
明生善之淺深。此文滅惡之多少。故取佛土
之精麁也。隨諸衆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
取佛土隨諸衆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
土。前之兩句。明取報土意。今亦二句。明取應
土意。應以何國者。若應見淨土以得悟故。示
之以寶玉。若應見穢國以受道故。現之以土
沙。入佛慧者。依肇公。七地所得無生慧也。故
大品云。七地名佛眼地。起菩薩根者。六住已
下菩提心也。有人言。初地得於眞解。生在
佛家。爲入佛慧。此心乃至十信。爲菩薩根。
有人言。隨所化衆生。化外凡夫。令生信解。隨
所調伏。教内凡夫令修起衆行。此二句。化地
前人。取佛土也。今文二句。化登地已上。入佛
智慧。謂入佛果。起菩薩根。正辨修因。此之四
句。攝所爲之縁。始自外凡。終起佛果。但明取
佛土意。不判報應不同也。所以者何菩薩取
於淨國皆爲饒益諸衆生故。釋上取土意。就
文爲三。謂法譬合。此法説也。應有問發起云。
菩薩成佛。得土自安。何故偏言爲衆生耶。所
以者何。即答問也。夫法身無像。豈有土耶。而
今取淨國者。皆爲益物耳。譬如有人欲於空
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虚空終不能成。
此譬説也。應有疑云。觀空之慧。能治感染。
可得淨土。爲衆生是取有之心。云何能得淨
土。是故擧譬之。夫造立宮室。要須二。一者虚
空。二者依地。宮室始成。菩薩空心。依衆生
地。方得淨土。若但空。無有地者。室終不成。
二乘但修空觀。不爲衆生。故無淨土。菩薩如
是爲成就衆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
空也。此合譬也。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自上已來。明取土意竟。從此已後。正答淨土
因果問也。又上明菩薩爲衆生取佛土。是大
悲門。今明淨土因果。是修行門也。又上願門。
今是行門。願門者。故文云願取佛土。今正明
修行。又上明衆生是佛土。縁中説果。今直心
是佛土。因中説果。凡有七章。如去章中釋
之。就文爲二。初正明淨土因果。第二釋疑。前
章又兩。初明行體。初辨修行次第。初有十七
句文。一一句内。具詶因果二問。前擧因答其
因問。次擧果詶其果問。前明衆生之類是菩
薩佛土。就縁説果名。直心是淨土因。即因説
果名。所以就因之與縁明淨土者。夫取淨土。
要具二義。一者要先起大悲爲衆生。二由菩
薩修直心等行。具此二條。方得佛土是以。前
文就縁説果。此章就因説果。直心者。凡夫滯
有。二乘偏滯空。並爲邪曲。菩薩行正觀。名正
直心。此心爲衆生之本。淨土之基。故命初説
也。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國。上明直
心。詶淨土因問。此答淨土果問。寶積前問果。
後問因。據説問也。前答因。後答果。謂修行
次第也。菩薩成佛時。此句答上願聞得佛之
言也。不諂衆生來生其國。此答上國土清淨
也。菩薩自修正觀。化物亦令得此心。故衆生。
現在與大士同悟。未來將菩薩同生。故言不
諂衆生來生其國。不諂直心。名殊體一。深心
是菩薩淨土。自有雖復正直。未必深入。故今
明。發心之始。始於正觀。正觀逾明。稱爲深
心。以深固難拔。深心義也。菩薩成佛時具足
功徳衆生來生其國。在心既深。衆徳必備。故
具足功徳衆生。來生其國也。問。菩薩自修深
心。云何具足功徳衆生。來生其國。答。前已
通。今更有三義。一者深心。是淨業之力。自
然。具足功徳衆生。來生其國。如屠殺人。
自然能感屠殺眷屬。來生其國家。二由大士
深心。令深心人愛念親近菩薩故。來生其國。
三由深心故。得土妙人皆樂生。故修深心往
生其國。一門既爾。餘行類然。大乘心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衆生來生其國。三心
次第者。夫欲行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正直。
然後入行。入行能深。則普運一切。普皆趣
佛。名菩提心。是爲次第。布施是菩薩淨土菩
薩成佛時一切能捨衆生來生其國。上標三
心。此去備修衆行。六度是菩薩要法。故建首
明之。外捨國財身命。内捨貪愛慳嫉。名一切
能捨。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
道滿願衆生來生其國。十善名爲舊戒。有佛
無佛。常有此法。偏擧之。戒具則無願不滿。
如天徳瓶。故言滿願衆生來生其國。忍辱是
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衆生來
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懃修一
切功徳衆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
成佛時攝心不亂衆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衆生來生其國。得正
智慧。決定法相。名正定。正定聚者。依小
乘。忍法已去不退。爲凡夫。依大乘。則六心已
上不退。爲二乘位正定聚也。四無量心是菩
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衆生來生
其國。良由内有四等故。能行六度。故次説之。
小乘四心。但縁欲色二界衆生。非眞無量。大
乘四心。周被無際。名無量也。四攝法是菩薩
淨土。四等是濟物之心。四攝爲化縁之事。内
外不同。故次説也。所言四者。謂布施。愛語。
利益。同事。行此四法。攝取衆生。令其住理。
故名爲攝。布施與檀那異者。直捨財施人。
名爲布施。以施攝物。令其入道。目之攝菩
薩成佛時解脱所攝衆生來生其國。解脱謂
涅槃也。菩薩因時。以四攝攝衆生。所攝衆生。
後必得解脱果。故此衆生。爲解脱所攝。即是
解脱。住理爲攝義。又釋義言。菩薩既攝衆生。
則衆生繋屬菩薩。故今明得解脱。爲解脱攝
取。非爲繋屬於已。故攝之也。方便是菩薩淨
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衆生來生
其國。始自直心。終於四攝。必須方便。則不
二乘。超於三有。故次明方便。方便者。巧方便
慧也。積小徳而獲大功。處有不乖寂。居無不
失化。無爲而爲不爲。方便無礙也。三十七品
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懃神足根力
覺道衆生來生其國。三十七品。爲趣涅槃。以
有方便。能行道品。不證二乘地。故次説也。三
十七道品者。謂三四。二五。單七。隻八。合三
十七也。三四者。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二
五。謂五根。五力。七七覺。隻八正道。稱
道品者。道謂菩提。品爲品類。此三十七。皆是
趣菩提行。而有品類不同。別有大科。不具釋
也。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
具足功徳國土。以有方便。行於道品。既不
墮二乘。復迴此善根。向於佛道。故次明迴
向。又凡夫功徳。爲向三有。小心作善。爲向二
乘。此並招小報。今迴此二善。令向佛道。便得
大果。故後文説迴向。爲大利也。又迴向者。迴
己善根。向於衆生。故名迴向。以獨善則福少
兼濟則利多也。又迴己善根。向於實相。故名
迴向。三雖向佛向人。若取相分別。其報
則少。若一毫之善。向於實相。實相是理。善解
實理。則福等虚空故。後三句。但言國土。不語
衆生者。爲存略故也。説除八難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修淨土。凡
有二行。一修善法。謂起淨土行。二説除八難。
明離惡法。謂捨穢土行。自上已來。初行已竟。
此明第二行也。八難者。三塗即三。人間有四。
一生盲聾。此是苦報。二世智辨聰。邪見煩惱。
此二正是難體。三佛前後。此明時爲難。四北
方。此以界爲難。五長壽天。亦以處爲難。則知
八難具五道也。説除八難者。依成實論。四輪
治之。一住善處輪。治三塗北鬱及長壽天五
難也。二依善人輪。治佛前佛後難。三自發正
願輪。即正見心。治世智辨聰難。四宿植善根
輪。治生盲聾難。若約行治者。持淨戒。治三塗
難。樂法施。治聾盲難。修正法。治世智辨聰
難。供諸佛。治佛前佛後難。修集正觀。治北方
及長壽天難也。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自守
戒行。謂自持戒也。不譏彼闕。謂不見他過。以
此二縁。故國無犯禁之名。況有犯禁之事。十
善是菩薩淨土。前明自守戒行。謂持出家戒
也。今行十善。即在家戒也。菩薩成佛時命不
中夭。不殺生報也。大富。不盜報也。梵行。不
婬報也。所言誠諦。不妄語報也。常以軟語。不
惡口報也。眷屬不離善和諍訟。不兩舌報
也。言必饒益。不綺語報也。不嫉不恚正見衆
生來生其國。此明意三報也。問。十善有幾品
耶。答。如地經。凡有四品。凡夫。二乘。菩薩。
佛也。十善所以名道者。凡有二義。一者對
因。以暢前因。故名爲道。二對後果。通人倶
至佛果。後名爲道。問。何故最後説十善耶。
答。並會上衆行。成身口意淨。爲土之本也。如
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自上已前。
正明修淨土行。從此已後。辨修行次第。隨其
直心。謂正信心也。既有正信之心。則能發起
衆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既能發行衆善。則
正觀轉明。故明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觀
心既明。則棄惡從善。是名調伏。隨其調伏則
如説行。心既調伏。則能如佛説行。隨如説
行則能迴向。既如佛説行。則能迴其所行。趣
向佛道也。隨其迴向則有方便。既能迴向佛
道。則不隨三有。故名爲巧方便。隨其方便
則成就衆生。什公云。方便有三。一善於自行。
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衆生。隨成就衆
生則佛土淨。衆生既淨。則無穢土。隨佛土淨
則説法淨。既處淨土。則不説雜教。名説法淨。
隨説法淨則智慧淨。既有淨説。則有法智慧
生。隨智慧淨則其心淨。淨智既生。則心淨也。
智慧之本。則是其心。故云心淨。隨其心淨則
一切功徳淨。心淨是本。以本淨故。一切淨也。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
淨則佛土淨。上來雖明衆行。爲淨土因果。原
其大歸。則心爲其本。故地經云。三界五道。皆
由心作。故欲得淨土。宜淨其心。問。隨其直
心。終訖一切功徳淨。可約位明不。答。略擬宜
之。外凡初起十信。名爲直心。既有信心。則應
修行。故内凡夫。名爲發行。初地已上。修治地
業。名爲深心。二地持戒防惡。名爲調伏。三地
依聞修定。名如説行。四地至六地。修於順忍。
趣向無生。名爲迴向。七地習於十方便故。能
成就衆生。八地修淨佛國土。名佛土淨。九地
辨才。爲人説法。名説法淨。十地成就智波羅
蜜。名智慧淨。等覺地。即金剛心。名爲心淨。
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徳淨。爾時舍利
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
我世尊本爲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
若此。此下第二。次明釋疑。就文爲二。初明生
疑。次辨釋疑。初文三句。一生疑所由。二生疑
之處。三正生疑。承佛聖旨者。此辨生疑之所
由也。然淨佛國土。成就衆生。蓋是大士法門。
本非小乘之事。但今欲明佛土常淨。善惡出
自兩縁。故以威神發其疑念。以生言論之端
也。若菩薩心淨者。此騰上文。辨生疑處也。我
世尊下。正生疑也。以土徴心。用心決定土。在
土既穢。心不應淨。在心既淨。則土非穢也。猶
預不決。所以成疑。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
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日不也世
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衆生罪故不見
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此下第二釋疑也。
就文爲三。一佛自釋。二梵王助通。三佛重釋。
佛爲化主。故前釋之。佛雖説淨土。若無人證
見。猶爲難信。故次梵王釋明有能見之人。證
佛不虚。梵王雖見。身子不覩。猶謂有言無事。
故如來變土。成上佛説及梵王所見。又初番
説淨得聞知。次梵王覩淨。生其信解。三隱
穢現淨。令其證見。則悟入云次第也。問。日
月常淨。盲者不見。是盲人過。非日月咎。合喩
應云。土實清淨。而汝不見。是汝等咎。非是土
咎。何故云非佛咎耶。答。土因土果。普屬於
佛。故云非佛咎也。問。佛無何等咎耶。答。佛
因無不淨咎。果無穢土咎。又身子疑佛。謂心
不淨。故土不淨。所以云佛咎。舍利弗我此土
淨而汝不見。向明不淨。屬身子。今明淨。則歸
佛。故云我也。而云此土者。身子向見此土不
淨。言佛別有淨土。在於他方。而身子不見。故
今明此土淨也。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
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爲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
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此第二梵
王證釋。就文爲三。一呵身子。而自陳所見。二
身子述己所見以答梵王。三梵王斷其得失。
言自在天宮者。有人言。是欲界他化自在天
宮。故無量壽經云。其寶猶如第六天寶。有人
言。是色界大自在天宮。有人言。是初禪之上。
即中間禪自在天宮。以大梵王統領千世界。
於千世界。住中間禪自在。名自在天宮。問。
何故但言自在天宮。答。然佛土眞淨。超絶人
天。身子在人。而見爲人土。梵王居天。而見爲
天宮。蓋是齊其所見。而爲言耳。舍利弗言我
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
滿。此下第二身子自陳所見。以答梵王。所以
自陳所見者。欲顯二乘是罪垢之人。以小心
之流。令欣大道也。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
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爲不淨耳舍利弗菩薩
於一切衆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
能見此佛土清淨。第三梵王判其得失。萬事
萬形。皆由心起。二乘心既不淨。故見上不
淨。大士得於淨觀故。則見土清淨。然總論得
失。凡有四門。一者二人倶得。身子得穢方便。
梵王得淨方便。二者二人倶失。身子偏執穢
失淨。梵王偏執淨失穢。三身子失梵王得。符
合淨土教門。四身子得梵王失。有時須現穢
土。不宜現淨。於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
大千世界若千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
佛無量功徳寶莊嚴土一切大衆歎未曾有而
皆自見坐寶蓮華。此第三佛顯淨重答。就文
爲二。初明實淨。次辨悟道。什公云。淨穢二
土。同處而不相礙。今隱穢而現淨。以證佛語
不虚。梵王見實。又顯二乘爲生盲。彰凡夫是
罪垢。佛告舍利弗汝且覩是佛土嚴淨舍利
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
嚴淨悉現佛告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爲
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衆惡不淨土耳。我此
土常淨者。爲欲釋疑。故有此章。時衆疑云。土
本非淨。今始變成淨耳。則知見穢實。是故釋
云。我此國土。本來常淨。非始變成淨也。時衆
復疑。如其常淨。何故常不現淨土。而處穢耶。
故復釋云。爲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衆惡不
淨土耶。然穢土有二。一報。二應。據報土答
者。自佛而言。是故常淨。爲度下劣。現居衆
生不淨土耳。就應土答者。佛眞土常淨。爲
度下劣。作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
其福徳飯食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
此土功徳莊嚴。有此喩來者。上雖以事驗。而
時衆未解。何因縁故。實是淨土。而我等見穢。
故擧此喩。重以曉之。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其
功徳多少。要共一寶器。而食天飯。天飯極白。
無白爲喩。其福多者。擧飯向口。飯色不異。若
福少者。擧飯向口。飯色便異。依什公意。一
器之内。有二種食。應二種衆生。如是一處有
淨穢二土。應於二縁故。是異質同處。不相礙
也。吉藏謂。什公此釋。於文不便。唯是一白
飯。福徳厚者。則見其白。福徳薄者。則見其
赤。合喩云。實是一淨土。菩薩依佛慧故。則見
土淨。二乘不依佛慧故。見土不淨。不得云器
内本有二飯。若本有二飯。何猶得試於天。當
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
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佛攝神定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爲法皆悉無
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
盡意解。此第二明時衆得道。佛國之興。其
正爲此。就文爲二。初明得大乘益。次辨得小
乘益。大益有二。初得無生忍者。知土本淨。染
出妄情。悟一切法亦如此。故得無生。又知土
未曾淨穢。淨穢出自兩縁。一切諸法。非定有
無。有無生乎妄。謂得無生也。次發菩提心者。
聞淨土歡喜。發願求之也。於是世界還復
如故者。此下明得小乘益也。非分不可久處。
故還復彼所應見。又變穢爲淨。爲益大人。淨
而還穢。利於小道。知有爲法皆悉無常者。國
土穢而可淨。淨而復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
淨。謂見四諦。初見四諦。故名爲眼。斷八十八
結。名遠塵離垢。稱之爲淨。又解。於外境不
執。爲遠塵。内無我見。爲離垢。明見四諦。云
法眼淨也。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者。上明淺益。
今辨深利。知土無常故。不貪取諸法。名爲不
受。九十八結。諸漏既盡。意得解脱。成阿羅漢
  方便品第二
方便之名。有離有合。所言離者。衆生所縁之
城曰方。至人適化之法稱便。蓋因病授藥。
藉方施便。機教兩擧。故稱方便。所言合者。梵
音稱漚和拘舍羅。此云方便勝智。方便是善
巧之名。勝智爲決斷之稱。但權巧有三。一身
權巧。適物現形。二口善巧。隨機演教。三意善
巧。妙窮病藥。問。此品約何義用。辨於方便。
答。通而爲論。三業善巧。並是方便。就別而
言。正以示疾。爲方便也。五百長者。與淨名。
爲法城等侶。而餘人已至。居士不來。正爲有
疾。然其疾者。非是實報。蓋善巧爲物。故云方
便。家師朗和上云。然有疾爲疾。非是方便。無
疾爲無疾。亦非方便。無疾而疾。疾而無疾。亦
非方便。疾而無疾。無疾而疾。應是方便。根本
未正。所以言非。若非疾非不疾。能疾不疾。此
乃是方便。所以然者。以非疾非不疾故。名之
爲實。示疾不疾。權巧妙用。能弘道利人。故名
方便。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既別權實。非
來非不來。能來能不來。萬義類然。爾時毘耶
離大城中。此經二處四會。菴園始集。已竟於
前。今是第二方丈初會。與前不同。凡有十異。
一處所異。上是菴園處。今是方丈處。二化主
異。上是佛爲化主。今菩薩爲化主。三教異。上
明淨土因果。今辨法身因果。上淨佛國土。今
成就衆生。四徒衆異。上通明道俗幽顯衆。今
但有俗衆。五得益異。上通明大小淺深益。今
但辨發心淺益。六通別異。上但釋迦一時之
化。今通序淨名始終善巧。七道俗異。上明出
家方便。今明在俗善巧。八賓主異。上明釋迦
暫止菴園爲客。今辨淨名舊住毘耶爲主。九
疾不疾異。上明不疾方便。今明示病善巧。十
時節異。上明菴園初集。今序方便時事。就
此一會。開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説。二文
各四。初章四者。一明處所。二標其位。三出其
名。四歎其徳。毘耶離大城。即第一文也。有長
者。此第二標其位也。名維摩詰。第三出其名
也。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第四歎其徳也。羅什
云。此品。序淨名徳。非集經者意。其智慧辨
才。世尊常所稱嘆。故集經者。欲遠存其人。弘
其道教。故承其所聞。以序其徳也。就歎徳文。
開爲二別。一嘆本徳。二美迹用。已曾供養無
量諸佛者。將欲序徳故。前明徳之所由。徳之
所由。即是徳本故。前嘆本也。深殖善本。前嘆
外縁。此美内因。樹徳前聖故。善本深殖。所言
善者。即功徳業。爲菩提根。故稱爲本。得無生
忍。前嘆功徳。今美智慧。即福慧二嚴也。如來
照之已盡。故受智名。菩薩見猶未窮。但能受
堪不退。宜以忍爲稱。辨才無礙遊戲神通。既
具二嚴故。能辨才説法。以生其慧。遊戲神通。
以生其福。菩薩既具二嚴。令物同得福慧。又
上明福慧。嘆於意業。無得辨才。嘆於口業。神
通現化。美於身業。問。爲嘆五通。爲嘆六通
耶。答具有二義。得無生忍。三界結盡。方於二
乘。是故言六。比於如來。習氣未傾。故言五
也。逮諸總持。有二力。一能持善不失。二能
持惡不生。依羅什意。正以智慧爲體。慧用無
窮。照義波若。憶義名持。獲無所畏。以有能持
之功。復具所持之徳。則如衆無畏。降魔勞
怨。上嘆所得。今美所離。四魔勞我。故稱爲
怨。入深法門。諸法甚深。有無量門。得離既
圓。悉善入也。善於智度通達方便。所以能入
法門者。由具二慧故也。到實智岸。善智度也。
運用無方。達方便大願成就。菩薩有二徳。
一行。二願。上來嘆其行圓。今序其願滿。大願
者。略説如勝鬘三大願。具演如無量壽佛四
十八願。所以須明願者。智度論云。行如車運。
願如御者。以二種相扶。故須辦之。明了衆生
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行願既成故。
能了六道心所行。三乘根利鈍。久於佛道心
已純熟決定大乘。前嘆下識衆生。此明上悟
佛道。無凡夫二乘及有所得異念間之。故稱
爲純。不二正觀。任運現前。所以云熟。於佛道
純熟。永免位行念三種退。決定大乘也。諸有
所作能善思量。三業智慧恒現在前。所作無
失。婆娑云。總明人有二種。一善説法。二善思
量。住佛威儀下。瓔珞經。等覺地菩薩。於百劫
内。學佛威儀。故擧動進止。悉如佛也。心大如
海。海有五徳。一澄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
三大龍注雨。渧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
能竭。五淵深難測。大士心淨。不受毀戒之屍。
出慧明之寶。佛説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
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
如海也。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以具
上衆徳故。諸佛所稱。人天所敬。自上已來。歎
淨徳内充。今美其嘉聲外滿。即是釋淨名也。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此第二次歎迹
用。嘆本即是歎實。嘆迹謂歎方便也。就文爲
三。初明一身方便。二辨多身方便。第三總結。
一身方便爲二。初明處方便。次辨出方便。處
方便内。前明以道攝俗。次辨因俗通道。資財
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
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
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此明以道攝俗。自
行此六。今復教他。又至人。無行不行。亦非六
不六。而現行六度者。爲攝六弊衆生也。雖
爲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此嘆因俗通道。
就文明四種權實。一形。二處。三人。四物。雖
爲白衣。形方便也。奉持沙門。因形之俗。以通
道之實。沙門者。出家之總名也。此言懃行。謂
懃行衆善。趣涅槃也。又沙門名乞那。名爲
道人。皆貧於正道。唯我斷*貧得道。故名
乏那。又沙門者。爲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
達本原清淨。是故經云。息心達本原。故號爲
沙門。雖處居家不著三界。此明處權實也。聲
聞。心超三界。形遠居家。凡夫。形在居家。心
染三界。大士。身在居家。故異小道。心超三界。
則殊俗人。又心超三界。故常行道。身處居家。
故恒順俗。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此有二句。明
人權實。同人者之五請。故示有妻子。異人
者之神明。故常修梵行。梵翻爲淨。謂清淨無
欲行也。現有眷屬常樂遠離。現外護伏物。故
有眷屬。在家若野。故常樂遠離。雖服寶飾
而以相好嚴身。此有二句。約財明方便也。外
服俗飾。内修相好。雖復飮食而以禪悦爲味。
外食世膳。内甘禪悦也。若至博弈戲處輒以
度人。上來嘆處方便。此嘆出方便也。以爲人
行藏故。出處皆利物。奕即碁也。蓋欲因戲止
戲。故能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大士同於
異者。欲令異同於我耳。豈正信可毀哉。雖明
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爲供養中最。一切
見淨名者。無不敬之。故云一切見敬。諸有徳
者。能致供養。復供養淨名。所以云供養中最。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外國諸部典皆立三老。
有徳者。爲執法人。以決郷訟。攝長幼也。淨名
現執俗法。因通道法也。一切治生諧偶雖獲
俗利不以喜悦。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耳。若
然則人不貴其惠故。現同求利。豈悦之有耶。
遊諸四衢饒益衆生。四達曰衢。於要路處。遍
察群機。隨而化益。入治政法救護一切。治
法。律官也。導以正法。使民無偏枉。救護一切
也。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天竺多諸異道。
言己勝。故其國別。有立論堂。欲辨其優劣。
諸欲明已道者。則聲鼓集衆。詣堂求論。勝者
爲師。負者爲資。淨名既昇此堂。攝伏外道。然
後導以大乘爲其師也。入諸學堂誘開童蒙。
如釋迦菩薩。入學堂。説梵書。梵天來下爲證。
衆人信受。斯其類也。入諸婬舍示欲之過。
外國婬人。別立聚落。凡預士流。目不暫顧。大
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酒致失志。開放逸門。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爲
説勝法。此下第二明多身方便。長者如今四
姓豪族。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大士毎處
其尊。以弘風靡之化。長者。豪族既重。多以
世教自居。故爲説出世勝。法若在居士居
士中尊斷其貪著。智度論云。居士有二。一居
舍之士。故名居士。此通居士也。二居財一億。
名爲居士。既多積寶財故。貪著必深。故大士。
同其積財。斷貪濁也。若在利利*利利中尊
教以忍辱。羅什云。刹利。胡音。含二義。一言
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有大力勢。能大瞋恚。
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爲姓也。釋肇曰。刹
刹。王者種也。此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
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僞。各有封殖。遂立有
徳。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故相承爲名焉。其
尊高自在。多暴決意。不能忍和。故教以忍
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婆羅
門。此言外意。劫初之時。既見世人貪瞋鬥諍。
便起厭惡。入山求道。以意出人外。故名外意。
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爲業。或在
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己道術。自我慢人。若
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正法者。謂治國
正法也。既教以正治法。兼以道佐時也。若在
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既爲臣。宜具二行。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宮女。羅什云。非
如今内官也。外國法。取歴世忠良耆長有徳。
用爲内*官。化正宮女也。若在庶民庶民中尊
令興福力。福力微淺故。用教庶民。若在梵天
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自上已來。示人方便。以
上攝下。此文示天方便。居勝化劣。羅什云。小
乘中。初梵有三。雜心但明二。除梵王。羅什又
云。大乘有四。餘上三地。亦如是。此與智度往
生品同。梵王雖有禪慧。而非出要。今誨以
佛慧。故言勝也。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
常。天帝。處忉利宮。五欲自誤。視東忘西。見西
忘東。多不慮無常。大士或時示現火起。燒其
宮殿。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衆生。護世者。
四天王也。各理一方。護其所部。使諸惡鬼神
不得侵害衆生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
量方便饒益衆生。此第三總結也。法身圓應。
其迹無方。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既不可盡。
故須總結。其以方便現身有疾。自上已來。序
通方便竟。此下已去。明別方便也。據會而分
者。品初至此。明其由序。斯文已去。正是一會
教門。就文亦四。一明現病。二辨問病。三説教
門。四時衆悟道。所以現疾者。欲悟無常。當因
三衰。老病死也。然老須年至。不可卒來。死
則言滅。無以悟人。病可*卒加。而言不滅。故
於三内。觀此身疾。以興教門也。又居士體道
之深。未免斯患。況無徳者而可保乎。又不疾
呵疾。信之爲難。未若以疾呵疾。則物易受。以
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
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此第二明
衆人問疾。淨名以徳被天下人。感其恩惠。既
聞有疾故。皆來問之。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
疾廣爲説法。此第三明因疾説法。就説法内。
凡有二門。一説生死過患。二讃法身功徳。説
生死過患。令厭生死。讃法身功徳。令欣法身。
法門之要。唯斯逼引。又説生死過患。破凡夫
惑。讃法身功徳。斥二乘見。又説生死過患。破
於常見。讃法身功徳。斥於斷滅。令受化之徒。
捨於二邊。悟入中道。但説此二門。開合不定。
凡有四種。一者倶合。謂直明生死無常。但説
法身常住。二者倶開。開生死無常苦空。開法
身常樂我淨。三者合生死。但説無常。開法身。
具四徳。四者開生死。無常苦空。合法身。但説
常住。四門之内。爲第四也。就生死過患。凡有
五門。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也。謂仁者是
身無常。無常是入空初門。又物所遍患。故前
説之。無強。今病則弱。故知無強。無力。老病
死來。不能排拒。故云無力。無堅。謂體無有實。
速朽之法不可信也。雖無強力。容謂久住。故
云速朽。以其速朽。孰能信其永固者哉。爲苦
爲惱衆病所集。此第二次明苦觀。以無常故
苦。苦故生惱。又苦謂八苦也。亦有無量苦。惱
謂九惱也。亦有無量惱。病四百四病也。諸仁
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此句結前生後。以
有無常苦故。智人不恃怙也。生後者。如下諸
喩。故非可怙也。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此第
三次明空。凡有十句。舊師云。初五句。別約五
陰明空。後五句。總明其空。故華嚴等經云。色
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行如色蕉。識
如幻。故知約五陰。以明五喩也。今詳文意。皆
是總喩。非別譬也。聚沫似實有。撮摩則散無。
身亦似有。縁來則毀壞。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似明無常義。然水上泡。以體虚無實。猶空義
也。是身如炎從渇愛生。偈見陽炎。惑以爲
水。愛見四大。迷以爲身。攝大乘論。呼陽炎爲
鹿渇。此是鹿之渇乏。故見炎爲水。是身如芭
蕉中無有堅。芭蕉之草。但有皮葉。無眞實也。
身亦如之。但假名字。亦無眞實。是身如幻從
顛倒起。見幻爲人。四大爲身。皆顛倒也。是身
如夢爲虚妄見。如由夢心故見夢事。實無夢
事。身亦如是。由顛倒心。見有此身。實無身也。
是身如影從業縁現。前約煩惱心故有身。今
由過去業影故。有現在身也。又遮光故有影。
遮正觀光。故有身影。是身如響屬諸因縁。過
去假惑業因縁。現在由父母遺體。及衣食等。
總上諸事。故言屬諸因縁。是身如浮雲須
變滅。浮雲俄頃異色。須*更變散。身亦如是。
眴息之間。有少。有大。有壯。須臾老病死滅。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雲之與電。實是無常。今
取其虚僞不眞故。速滅不住。猶釋空義也。是
身無主爲如地。此第四明無我觀。凡有八句。
前四別約四大明無我。後四總約四大明無
我。有人言。地假四微成。雖有勝持之功。實無
宰我御用。身亦爾矣。後三大類然。有人言。外
地。古今相傳。強者前宅。故無定主。身亦如是。
縁合則有。縁散則無。故無常主。有人言。衆生
己身爲内。土木爲外。然外大充身。則復爲
内。内大散壞。還歸於外。然内外雖殊。其大一
也。外大無主。内身亦然。又見内身不壞。言有
宰主。然外之不壞。則非有主。内身亦然。是身
無我爲如火。從任自在。謂之爲我。然火由於
薪。不得自在。薪小則小。薪大則大。薪有則有。
薪無則無。身亦如是。擧動興造。萬事似有我。
然但衆縁所成。病至則惱。死至則滅。不得自
在。故無有我。是身無壽爲如風。雖飄扇鼓作。
或去或來。直是聚氣流動。非存生主也。身
亦如是。呼吸吐納。行作語言。亦假氣而動。非
有壽也。是身無人爲如水。如水澄潔清明。洗
濯塵穢。曲直縱縁。方圓任器。靜而求之。非有
人也。身亦如是。知見進止。應事而動。乘數而
運。詳其所因。非有人也。問。四名何異。答。體
一義殊。謂有眞宰。稱之爲主。統御自在。
之爲我。常存不變。謂之爲壽。貴於萬物。終終
不改。稱之爲人。是身不實四大爲家。上別就
四大。明無我。今總約四大。明無我也。是身爲
空離我我所。我與我所。凡有三種。一以内身
爲我。外國財妻子。名爲我所。二就内身總別
分之。總用爲我。五陰別爲我所。三就陰分別。
計色爲我。餘爲我所。展轉作之。無我。則人
空。無我所。謂法空。但有二種。一無性實
法。爲性空。二無因縁人法。名爲假空。是身無
知如草木瓦礫。前明無我體。此辨無我用。身
雖能觸。而無知。識雖能知。而無觸。總求二
種。畢竟無知。何異瓦礫。但無知亦二。一無自
性知。二無假名知。是身無作風力所轉。前就
心法。明無我用。此就色法。明無我用。雖有造
作施爲。但是風力。非我用也。是身不淨穢惡
充滿。此第五明不淨觀。凡有八句。初一句。正
顯不淨。下七句。擧餘法顯不淨。具三十六物。
名穢惡充滿是身爲虚僞雖假以澡浴衣食必
歸磨滅是身爲災百一病惱。一大増損。則百一
病生。四大増損。則四百四病。同時倶作故身
爲災聚。是身如丘井爲老所逼。有人言。高丘
巓。深井必滿。有身必老。僧肇云。神之處
身。爲老死所逼。猶老人之在丘井。爲龍蛇
所逼。羅什曰。丘墟。朽井也。前有人。犯罪
於王。其人逸走。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
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
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
復欲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
大怖畏。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
以著味故。而忘怖。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
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白
黒二鼠。白月黒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
而忘畏苦。喩衆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是
身無定爲要當死。天壽雖無定。而死事則
定。智度論云。身有二種。若不自死。必爲他殺。
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
成。四大如四蛇。五陰喩五賊。六情如空聚也。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上來第一。説生死
過患。此下第二。次讃法身功徳。厭有三種。下
根雖厭。樂故不捨。中根生厭。欲取涅槃。上根
生厭。而能化物。今恐内生厭。便取涅槃。故迴
之以正。故云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
身也。淺識之流。雖聞當樂佛身。正恐齊其所
見。未免生滅。何用樂乎。是以釋云。佛身者即
法身也。生公云。丈六爲迹身。常住爲法身。迹
從法身出。故云即法身。肇公云。豈捨丈六而
遠求法身乎。故丈六無生。即法身也。法身者。
非法資養故。以正法爲身。正法身則體絶百
非。形備萬徳。體絶百非故。不可爲有。形備萬
徳。不可爲無。遠離二邊。則正法身也。問。此
是何人。作斯執耶。答。天竺凡夫二乘。並謂。
佛身智雖妙。終歸磨滅。譬如震旦國土成實
師。執五時教。如開善智藏謂。淨名教。是第三
時説。佛壽七百阿僧祇。終是無常。及招提之
流明。此維摩詰。第二時説。亦未免生滅。如此
之徒。皆淺識也。今總難之。前説生死過患。既
爲無常。今讃法身功徳。亦未免生滅。則同可
患厭。何有佛可欣哉。又生肇等師。註此維
摩。皆明法身常住。後生不應違其所説。具如
玄義述之。從無量功徳智慧生。既有極妙果。
心有極妙之因。故從此已下。擧因釋果。從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
持戒忍辱柔和懃行精進禪定解脱三昧多聞
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
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
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
法生從眞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
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衆生病
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力無畏
等。即是法身。云何言生法身耶。答。有人言。
此是極地菩薩。亦分有力無畏等。故生於佛
身。有人言。下地縁佛衆徳而修行。如縁佛十
力。而行十力行。故言從十力生。有人言。法身
無生。今言生者。此據報佛也。吉藏謂。若據十
力等。則生猶成義。即以力等。成佛法身。故言
生。若就因行。宜言生矣。問。云何名從眞實生。
答。眞實即佛性。佛性若顯。即成法身也。如是
長者維摩詰爲諸問疾者如應説法令無數千
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四明
時衆得益。聞生死過患故。捨凡夫行。聞法身
功徳。息二乘行。故發佛心也。又上云。當樂佛
身。即自利行。欲得佛身斷一切衆生病。當發
菩提心。謂利他行。既聞成佛。具自行化他。故
發道心也
摩義疏卷第二



維摩經義卷第三
 胡吉藏撰 
  弟子品第三
資視師如父。自處如子。師處資爲弟。自處如
兄。敬護合論。故名弟子。依内義。學在佛後
爲弟。從佛口生爲子。佛生物惠命爲父。在物
前悟稱兄。故法華云。世間之父。至親友家。即
其證也。四會爲言。二集已竟。從此文去。竟乎
香積。第三重會方丈。與前會異者凡有七義。
約衆爲言。前俗衆問疾。今道衆撃揚。前近衆
小衆。今遠衆多衆。據教而言。前略説法門今
廣宣妙道。若就利益。前但淺益。今具深淺。約
但爲言。前破但凡。今斥但聖。所言但者。
謂有所得定性凡聖也。若就今古。前説今法。
此二品。説於古法。約自他者。前淨名自説。以
顯其徳。今大小二人。顯淨名徳。若論三化。方
便品。已破凡夫。此下二品。斥聲聞菩薩。就此
一會。開爲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説。由序爲
二。一淨名現疾。二遣使慰問。爾時長者維摩
詰自念寢疾于床。自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
夫有身則有疾。此自世之常情耳。達者體之。
何所傷哉。然五百長者。皆近佛聽法。而淨名。
礙疾不預。理在致傷。是故自念。又淨名。爲物
現疾。非佛影嚮。化則不成。故須自念。世尊大
慈寧不垂愍。夫抱疾者。必無樂有苦。世尊大
慈。遣使慰問。必與樂拔苦。故上句云慈。下句
稱愍。又衆生疾故菩薩病。世尊大慈。必見垂
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則衆生病愈。菩薩亦
愈。則是慈悲之旨。現疾之本意。問。何故言寧
不垂愍。答。衆人少慈。尚以參疾。佛有大慈。
寧不慰問。佛知其意。此下第二遣使問疾。就
文爲二。第一前命聲聞。第二次命菩薩。問。聲
聞菩薩。並皆不堪。佛何故命。答。凡有四義。
一示大慈平等故。並皆命之。二但命文殊。
使不得具顯淨名之徳。今既普命。則具顯其
徳。使問疾之流。尊人重法。三者欲使時會。於
文殊起難遭想。五百聲聞。八千菩薩。皆辭不
堪。而文殊獨往者。故知辨慧難思。則敬情至
極。受法爲易。四者普命大小。具陳被呵。因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