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無學下辨羅漢法。六通等義前後已具。今取
前後曾未説者即八解脱。略示名相。倶舍
頌云。解脱有八種。前三無貪性。二二一一定
四無色定。善滅受想解脱微微無間生。由
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三境欲可見。四境
類品道自上苦集滅非擇滅虚空。釋曰。初句
總標。次*兩句別名前三解脱。第四句別
明次四解脱。第二行頌明第八解脱。後一
頌總明所縁。言解脱有八種者。一内有
色觀外色解脱。謂於内身有色想貪。爲
除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今貪不起故
名解脱。第二内無色想觀外色解脱。謂
於内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爲堅牢故。
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爲解
脱。第三淨解脱身作證具足住。謂觀淨色
令貪不起名淨解脱。觀淨色者顯觀轉勝。
此淨解脱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
住此定名具足住。四無色定爲次四解
脱。四解脱各能棄背下地貪故名爲解脱。
後第八滅受想定解脱身作證具足住。棄背
受等名爲解脱。依婆沙論此言解脱者。
謂棄背義。前三無貪性者。初三解脱無貪爲
體。近治貪故。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
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脱清淨轉。作光鮮行
相轉故。此三助伴皆五蘊爲性。二二一一定
者。上二即初二解脱。下二即初二禪以初二
解脱依初二禪起。故云二二。一一定者。上
一謂第三解脱。唯依第四禪起云一一定
也。以第四禪離八災患慧心澄淨故。有淨
解脱。四無色定善者。四無色定解脱以善定
爲體。非無記染非解脱故。亦非散善性
微劣故。無散善者如命終心也。滅受想解
脱微微無間生者。滅受想解脱也。有解厭背
受想。有解背一切有所縁心。有云。解脱定
障故名解脱。微微心後此定現前。入滅定心
總有三種。一者想心。二者微細心。三者微微
心對前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名微微。
從微微心入滅盡定。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
出者。明出滅定心也出滅定心。或有頂淨心
或起下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
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三境欲可見者。初
三解脱唯以欲界色處爲境。有差別者。初
二境可憎。第三境可愛。四境類品道自上苦
集滅者。四無色解脱各縁自地上地苦集滅
諦。及縁九地類智品道。爲所縁境非擇滅
虚空者。無色解脱亦縁自地上地苦諦集諦
上非擇滅。及縁九地類智品上非擇滅及虚
空。爲所縁境。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脱。答第
三定中無眼識所引欲色貪故。自地妙樂所
動亂故。故無解脱。問行者何縁修淨解脱。
答爲欲令忻故修淨解脱。前不淨觀令心
沈慼令修淨觀。策發令忻或爲審知自堪
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脱爲成不成。若觀
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問何故經中第
三第八解脱得身證名非餘六耶。答以八
中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得身證名。第三解脱
唯取淨想。令惑不起名爲殊勝第八解脱
以無心故爲殊勝。第三解脱在色界邊。第
八解脱在無色邊。疏文對會可知。言餘義
已見上文者。謂六通即三地及十通品説。九
定即此品。滅定亦如六七地辨。廣如九地。
諸論即瑜伽智論唯識等説。然薩遮尼揵子
經第五亦廣説六通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今初十魔下分三。一總釋爲魔之義。二
然四魔下對四辯異。三若欲下與四相攝
疏。二有十魔下分二。先總釋業相。二十中
下釋文。疏。二於蔽度下釋第二句分二。一
總釋文意。二夫眞道者下立理。於中有二
先約智説則蔽度兩亡。後又悲化惡故下約
大悲説先正明。後況惡爲善資下。即借老子
意釋成上義。即道經無轍跡章結文。彼章具
云。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
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無結繩
約而不可解。釋曰。意云。無心於此五何
有轍跡等耶。次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
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釋曰。心無所係無可無不可。何所棄哉。次
云。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爲要
妙。釋曰。此有二意。一約密意。謂雖師法善
人資取惡人而不貴。不愛師資兩亡以爲
玄徳。凡俗雖知而大迷於道謂之要妙。二
約顯意。善者所法惡是我資。而不貴愛。則
雖知善惡乃是大迷。善惡皆善是謂要妙。
則順上文無棄人物。今疏用此故令化惡
也。密用曰襲。疏。今初即是果現下疏文有
六。一會同前文。二釋見義。三隨文釋。四總
結圓融五攝之成對。六總顯包含。今初此
中所見即前十佛者。即十信末五十三經。然
探玄記引法集經菩薩入十種法能知諸佛。
何等爲十。所謂集氣佛果報佛三昧佛願佛
心佛實佛同佛化佛供養佛形像佛乃至廣
説。若欲會者。*集氣即義當隨樂佛。其
集而欲見故。果報即業報佛。次三全同實
佛。義當法界。同佛即本性。本性同故。化即
涅槃供養即正覺。形像即住持。二然此中明
見下釋見佛義。於中亦三。初正明。二若菩
薩下反顯。三亦不得下遮救。恐有救云。半
就能見如無著佛等。半就所見如出生等。
豈不通耶。故今遮云。不得半就能所令
人致惑取解無由。故十種見義成雜亂故
疏。一無著者下三釋文。釋此一句。疏文有
三。一正釋正覺標其所見無。著即正覺之
相二。又邪慧下。則正覺無著二義不同。所見
能見名須具二。今所見有正覺徳圓。略無
邪慧而不離。能見則有無邪智而不離。略無
正徳而不圓故。令佛中影取無著。能見之
中影取正覺。是故疏云佛見影略。三此即下
結成總別。疏。二乘願出生中文云下引證。即
華藏品言。又乘此願下。上約生身此約生
徳。疏故下善財等者。引證。即七十七經。善財
修觀此約眞身。又云。一切化佛從敬心起。
明知敬屬於機能見化身。信屬於佛因信
成果。疏。亦能令見者信者上約眞身信自
屬佛。今就眞身信亦屬機。以相好莊嚴
顯由此成故令物信。疏。四隨順衆生等者。
即論中意。又隨順衆生以圓音下即海東意。
談玄之中已顯不違正理。故雙出之。疏。深
入涅槃故能示滅者得無住涅槃。能建大
事。言深入生死則示滅非眞者。悟生死
性即性淨涅槃。故知示滅非眞滅也。稱性常
在故六法身者。初以如智契合具徳法身。故
云滿於法界。法界是所滿故下。約法性
云爲佛體。疏七湛然安住者。擇安住見。眞
唯識性即是心佛。疏八寂然無依釋見一義。
次以無依釋三昧佛。後觸類下釋無量義。
疏九平等亦二義釋。先能所合明。後本覺下
唯就理説。疏十隨自他意下即意生身。然
有三義。一如意速疾。二隨自意成。三隨他意
樂。今用後二釋隨樂言。隨自所樂普受法
身。隨他所樂欲受何類。疏。依上十見下四
六相圓融總即一佛。別分爲十。同帶於佛
異則正覺。相好等差。成則攬十共成眞佛之
義。壞則十身各住自性。疏。又此十種下第五
束之成對。疏。又此十見各有十義下。第六
結成包含即海東意。海東順於晋經名有
數異故。今取義亦有小殊。今直就此經相
應引證。一正覺佛無著見者。有十無著即此
品云。所謂於一切世間無著。於一切衆生
無著。於一切法無著。於一切所作無著。於
一切善根無著。於一切生處無著。於一切
願無著。於一切行無著。於一切菩薩無著。
於一切佛無著。此十雖因徹於果位。一切
無著而不思議品。十種離果清淨亦果無著。
等二願佛出生見亦有十種出生。不思議
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念念出生智。何等
爲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
無量世界從天來下。二菩薩受生。三出家學
道。四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五轉妙法輪。六
教化衆生供養諸佛。七不可言説種種佛
身。八種種莊嚴無數莊嚴如來自在一切智
藏。九無量無數清淨衆生。十三世諸佛種種
根性種種精進種種行解。於三世中成等正
覺。釋曰。其一二等數經文所無。句句皆如
初句。有一切諸佛至世界之言。即是從後
得智願生八相等。三業報佛深信見。若約
莊嚴應如不思議品十種最勝無上莊嚴。今
取因行則不思議品果中所無。即如十藏
品云。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
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
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
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釋曰。以
此爲因成果也。亦可如十地中十種信。四
住持佛隨順見者。若約隨順衆生住持。佛法
即十種爲衆生作佛事。不思議品云。諸佛
世尊有十種爲衆生作佛事。何等爲十。一
者所謂一切諸佛示現色身。爲衆生作佛
事。二出妙音聲。三有所受。四無所受。五以
地水火風。六神力自在示現一切所縁境界。
七種種名號。八以佛刹境界。九嚴淨佛刹。
十寂寞無言。釋曰。句上皆有一切諸佛。句下
皆有作佛事言。一如初句。寂寞無言即自身
舍利住持自在。若約圓音住持。即如下文如
來應正等覺轉法輪時。以一事故於衆生
心中種白淨法無空過者。即隨順義。何等
爲十。所謂過去願力故。大悲所持故。不捨
衆生故。智慧自在故。隨其所樂爲説法故。
必應其時未曾失故。隨其所宜無妄説
故。其身最勝無與等故。言辭自在無能治
故。智慧自在隨所發言悉開悟故是爲十。
五涅槃佛深入見者。即出現品云。欲知如來
大涅槃者。當應了知根本自性。釋曰。了知
即是深入義也。經云。如眞如涅槃如來涅槃
亦如是。二實際。三法界。四虚空。五法性。六
離欲際。七無相際。八我性際。九一切法性際。
十眞如際。釋曰。具足皆如初句。如是了知名
爲深入六法界佛普至見者。若直約法界
説。如至一切處迴向云。譬如實際無處不
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切衆生。至
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虚空。至一切
三世。至一切有爲無爲。至一切語言音聲。然
今但有九有爲無爲。應分爲二若就佛
明遍至者。即不思議法品云。佛子諸佛世
尊有十種法普遍法界何等爲十。所謂一
切諸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
無染著。二無障礙眼於一切法悉能明見。三
無礙耳悉能解了一切音聲。四鼻能到諸佛
自在彼岸。五有廣長舌出妙音聲周遍法
界。六身應衆生心咸令得見。七意住於無
礙平等法身。八無礙解脱示現無盡大神通
力。九清淨世界隨衆生樂。現衆佛土種種莊
嚴。而於其中不生染著。十菩薩行願得圓
滿智。遊戲自在悉能通達一切佛法。釋曰。十
句之中皆如初句。有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言。
舌中有廣長故關無邊際語。七心佛安住
見者。不思議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住。
所謂常住大悲。住種種身作諸佛事。住平
等意轉淨法輪。住四辯才。説無量法住不
思議一切佛法。住清淨音遍無量土。住不
可説甚深法界現一切最勝神通。住能開示
無有障礙究竟之法。釋曰。此是佛心之所
住也。經唯九句應開淨音遍無量土爲二。
八三昧佛無量無依見者。不思議品云。諸佛
世尊有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何等爲
十。所謂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
一切處。普爲衆生廣説妙法。二普爲衆生
説無我際。三普入三世。四普入十方廣大
佛刹。五普現無量種種佛身。六隨諸衆生種
種心解現身語意。七説一切法離欲眞際。八
演説一切縁起自性。九示現無量世出世間
廣大莊嚴。令諸衆生常得見佛。十令諸衆生
悉得通達一切佛法。無量解脱究竟到於無
上彼岸。釋曰。具足皆如初句。有一切諸佛
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之言。雖有此
無量而心無所依。九本性佛明了見明了即
是智身故。四十七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知一
切法盡無有餘。何等爲十。所謂一知過去
一切法盡無有餘。二知未來一切法。三知
現在一切法。四知一切語言法。五知一切衆
生心。六知一切菩薩善根上中下種種分位。
七知一切佛圓滿智及諸善根不増不減。八
知一切法皆從縁起。九知一切世界種。十
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諸差別事。釋
曰。十句皆有盡無有餘之言。十隨樂佛普受
見者。普能受領隨樂現故。即四十六諸佛世
尊於一切世界一切時有十種佛事。何等爲
十。一者若有衆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二
者若有衆生心不調順則爲説法。三者若
有衆生能生淨信必令獲得無量善根。四
者若有衆生能入法位。悉能現證無不了
知五者教化衆生無有疲厭。六者遊諸
佛刹往來無礙。七者大悲不捨一切衆生
八者現變化身恒不斷絶九者神通自在
未曾休息。十者安住法界能遍觀察是爲
十。釋曰。斯則普隨衆生之所受也。疏。
如瑜伽九十下重釋淨戒。先擧所治。後亦
有五相下擧其能治。此五亦可對前五。唯
三四不次。一由佛許還淨故不自責。二由
滅無知不懼天所訶。三已生無犯之意不
懼惡名。四於同行悔不懼同行之責。五
佛許悔除故不懼惡道。而其實義此五通
能治於前五。疏。倶舍十九云一慢等者然文
具有。疏引彼論以釋今經。恐不知主客
今重具引。倶舍云。慢七九從三皆通見修
斷。瑜伽雜集大同倶舍。今依倶舍。疏中三。
一依倶舍列名。二今文下對文開合。三前
三即慢下釋文。先別釋初三於中二意初
標。次故彼論下全引論文正釋慢義。初一
輕人下別釋三句。疏。四自高下釋過慢。從
是於他下全是論文。五中先指同會釋。二有
徳下將經。就論文具云於他勝謂己勝名
慢過慢。慢他過故。六邪慢。論具云於實無
徳中謂己有徳名邪慢。上皆論文下即論
釋。從自起誹謗下疏牒今經會通論文。七
卑慢中疏以經就論。即自求高座下是。論具
足云。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爲卑慢餘皆
疏釋。八亦邪慢者。即見有徳人下是也。嚬慼
麁獷即是惡行。此即將前論中成就惡行收
之。九言我慢所呑故者。以經釋成知是我
慢。若論具云。執我我所令心高擧名爲我
慢。恃我起故。釋曰。疏以易故不引論釋
十即増上慢下。疏中先以經會論。後其但以
下隨難重釋。前中具足論云。未得謂得名
増上慢。瑜伽云。己無實徳謂己有徳。雜集
云。謂於未得上勝證法計己已得上勝證
法。疏會釋論文易可知。上論偈云。慢七九
從三者。即是九慢從前七慢三慢而生。言
九慢者。發智論云。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
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
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
類。九無劣我慢類。言從三者。一慢。二過慢
三卑慢。初三中一我勝慢類。從前過慢出。
二我等慢類從前慢出。三我劣慢類從卑
慢出。四五六三如次。從卑慢及慢并過慢
出。七八九三如次從慢過慢卑慢中出。釋
曰。然上九慢既從三生。則成三三皆有別
相。論更不釋細詳可見。但有難云。問於多
分勝謂己劣卑慢可成。有高處故無劣我
慢。高處是何。答謂自愛樂勝有情聚反顧
己身。雖知極劣而自尊重得成無劣。我慢
類也。言皆通見修斷者。七九同故云皆通
也縁見所斷起者名見所斷。縁事起者名
修所斷。疏。若約八慢等者。即刊定意涅槃成
實者。皆有八慢。天台智者引文殊問經。釋
法華八鳥。明八慢。謂一盛壯慢如鴟。二性
慢如梟。三富慢如鵰。四自在慢如鷲。五壽
命慢如烏。六聰明慢如鵲。七行善慢如鳩。
九色慢如鴿五十九經疏諸經論中多用初縁
者。謂今此菩薩自然化生等。智論皆然。探
玄記有問云。據此經兜率命終即入胎等。
何故梁攝論明化身二十年在中陰。眞諦
三藏金光明疏中釋云。有小乘別部云。聽
待父母受生竟故二十年在中陰。釋曰。此
乃機見不同故。言二十年等多小劣見。疏。
五乘願化生者。明非沒生也。疏。誰能於佛
恃種族者。瑞應經云。從劫初已來代代相
承。作轉輪聖王。近來四代雖不作轉輪聖
王。而作人中之王明是萬代金輪之種。故種
族無上。疏。説智慧藏爲胎藏者。顯智徳生
佛。以離垢藏即是斷徳。以法界藏即五藏之
一。正是法身。八即般若九即解脱。乃用三
徳爲胎藏耳。故下疏合爲能所。證智之與
斷皆能證也。疏。十方各行七歩者。即涅槃第
四如來性品云。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
示現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東行七歩。
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
父母人天見以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
見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染法。
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
所成立。隨順世間衆生法故示爲嬰兒。南
行七歩示現欲爲無量衆生作上福田。西
行七歩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
七歩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歩示爲衆
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歩示現斷滅種種煩
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供正遍知。上行七
歩示現不爲不淨之物而所染汚。猶如虚
空。下行七歩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衆生
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疏。顯自在
奇特下。總顯大意。疏。如瞿波者。七十
中廣説因起。疏。三一言罵佛。六載受饑縁
如大乘方便經第二者經有三卷。亦編入寶
積部中。當第一百六十八。此即當一百七經。
先總云。善男子汝今善聽。以何因縁菩薩苦
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薩宿業餘報受此苦
也。欲令衆生於一切惡業報中生厭患心
歸向菩提。釋曰下經文廣今當略引。復次善
男子昔迦葉佛時。有婆羅門子名樹提。有
親友五人久近惡友失菩提心。奉事外道
不能信解佛語佛法。彼師自言我是世尊。
樹提欲引五人轉其邪心。至瓦師所作如
是言。我不欲見禿頭道人。何有禿人能
得菩提道。菩提之道甚深難得。後經少時
與彼五人在一屏處。瓦師往彼讃佛功徳。
住見佛。樹提思惟五人根生。我若讃佛
必彼生疑。自護本願故。般若波羅蜜報行
方便故作如是言。我不欲見禿頭道人。何
有禿人能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難得。云
般若波羅報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有
菩提想。無有佛想不見佛菩提。不於内
外中間見菩提。知菩提空故行於方便。作
如是語。後於一時與五人在河水邊。瓦
師承佛神力即至其所。讃佛難遇固不肯
去。瓦師遂捉其髮牽至彼所。五人隨往彼
之國法。執人髮者罪應至死。時人見之皆
言佛有何徳。乃令瓦師忘死引之。既至佛
所。五人禮敬發心呵責樹提。又聞佛徳辯
才發菩提心。爲説菩薩藏不退轉陀羅尼金
剛句無生法忍。五人得無生忍。釋曰。是如
菩薩爲化五人般若觀空而發於言。即大
乘方便豈有報耶。疏。四五濁衆生皆有重
罪至亦如彼説者。即其後經云。復次菩薩爾
時爲化五人示自業報。使餘若知不知苦
樂報者念言。一言誹謗迦葉佛而彼菩薩得
解脱。況我不知而作惡言。是故我今當自
悔除一切過業更不得作。釋曰。然化五人
言義明顯示六年之意。事猶未顯恐是五人
兼已爲六耳。彼五人似當五倶輪。經文又
云。爲伏諸外道日食一麻一麥。故又爲化
五千二百麁行諸天及外神仙麁行菩薩。是
名菩薩摩訶薩行於方便。疏。皆言示者。
已降故者即涅槃第二。佛許受純陀之供
云。純陀。施食有二果報無差。何等爲二。一
者受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受已
入於涅槃。純陀不受此言廣難如來。謂二
女先施。是雜食身非金剛身常身法身等。豈
得言同佛。答云。爾時破壞四魔今入涅槃。
亦破四魔。是故我言亦施果報等無差別。末
後云。如來之身已於無量阿僧祇劫不受
飮食。釋曰。此身不受飮食。則顯此身久已
降魔。疏。魔王多是大菩薩者。即淨名經
第二卷不思議品。因説室句廣坐。皆不思
議解脱之力方便廣説不思議事。迦葉悲歎
竟。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言。仁者十方
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
思議解脱菩薩。以方便力教化衆生現作
魔王。即其文也。疏。無有惡魔下。亦大乘方便
經意。下指經文。具足經云。菩薩坐菩提樹
下。使惡魔波旬至菩提樹下。不欲令菩薩
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魔本
不能至菩提樹下。若我不召而能來者無
有是處。善男子。爾時菩薩坐菩提樹下。如
是思惟於四天下誰最尊第一。此四天下
今爲屬誰。菩薩即知惡魔波旬欲界最尊。今
我與魔共鬥。魔若不如一切欲界所有衆生
悉皆不如。爾時諸天人衆和合。而來到菩
提樹下。到已必發清淨信心。下取意引。魔
衆天衆八部見菩薩遊戲發菩提心。盡得
解脱故。疏云勝降餘伏。疏。一示徳諍者。小
人力諍故。二破魔佛誰愈者愈猶勝也。經文
自顯亦方便經意。第三縁即彼經次文云。善
男子菩薩如是思惟已。放眉間白毫相光。能
令波旬宮殿黒暗。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光
明照故。普令大明。此光明中出如是聲。彼
釋種子出家學道。今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過魔境界勝出魔衆。減損當來一切
魔衆。令彼菩薩與魔共戰。善男子爾時波旬
聞是聲已。心大憂愁如箭入心。時魔波旬
嚴四種兵。滿三十六由旬欲爲留難。菩薩
爾時住大慈悲及大智慧。以智慧金色之手。
而以指地。一切魔衆尋即散壞魔衆。壞已八
萬四千億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
那羅魔睺羅伽拘槃茶。如是大衆見菩薩威
徳身體殊妙容顏端嚴威力勇健。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於方
便。釋曰。疏但義引耳。疏及本行集者。大意
則同但文廣耳。故彼經意。諸天本見魔王自
在將謂勝佛。故決彼疑令知佛勝。七一
被者。亦涅槃經云。爾時欲界主魔王波旬。
與其眷屬諸天采女無量無邊阿僧祇衆。開
地獄門施清淨水。因而告曰。汝等今者無
所能爲。唯當專念如來應正遍知。建立最
後隨喜供養。令汝等長夜中獲安隱樂。時
魔波旬即於地獄息諸刀劍等。次云。持諸
供具勝過一切人天所設。其蓋小者覆中千
界。來至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我等今者
愛樂大乘守護大乘。世尊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爲供養故。爲怖畏故。爲誑他故。爲
財利故。爲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眞或僞我
等爾時當爲是人除滅怖畏。説如是呪。啅
枳咤咤羅啅枳盧訶隷摩訶盧訶隷訶囉遮
囉多囉莎訶。釋曰。此即翻護法文也。疏。小
以眼智明覺繋於四諦等者。已見出現法
輪章中。疏。次四智具即四悉檀者。問明已
廣。即智論第一論別有解釋。總名悉檀者。諸
三藏譯皆云義宗。具云悉檀多。有云遍施
乃意釋耳。疏第十涅槃下初總明。後初二下
別釋。此中即用涅槃第二經因三修比丘
歎無常等以爲上想。佛廣訶之。後爲正説
云。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想。是三
種修無有實義。我今當説勝三修法。苦者
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
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
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如是
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汝諸比丘
於苦法中生於樂想。於無常中生於常想。
於無我中生於我想。於不淨中生於淨想。
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
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法者。有字有義。何
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
者何。有想倒心倒見倒。以三倒故世間之
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
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
義。何等爲義。無我者名爲生死。我者名爲
如來。無常者聲聞縁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
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爲法。
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
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
知如是常樂我淨。釋曰。上具引經者。以此
十句多分用故。三明涅槃是樂者。翻上無
樂即是第二。言以涅槃下出得樂名所以。
四翻色身無常者。文中有三。初正釋。即上
涅槃。云常者如來法身。二故晋經下引證成
是常義。以今經文闕常字故。恐人誤謂此
顯淨徳。故次引證。三以法身下釋成法身
遍得常名之所以也兼顯此用法身之言。
以是三徳大涅槃故。今已出下顯與涅槃
經小異之相疏。次三明生死無我者。即上
經云無我者。所謂生死。疏。八明涅槃是堅
即自在我者。涅槃二十七云。我者謂大涅槃。
上第二云。我者即是如來。自約別義至下
當釋。今明涅槃故説涅槃爲我義耳。言亦
兼常義者。以有堅牢言故。然常已配法身
故此屬我。疏。九翻有爲等者。疏文有三。初
正釋。即上涅槃。云淨者諸佛菩薩正法無生
無起。般若體故亦名正法。遠公云。正法偏
名淨者。以治障故。彼約三寶之中法寶説
之。二然是下正顯今經淨法之體性淨涅槃
三徳本具不由治淨隨縁生死。即經云。而
有聚集散壞即相之性即無生無。起如是方
是涅槃正法。以約涅槃説於淨徳。不同涅
槃第二別約正法。三涅槃第二下會通涅
槃。第二涅槃就於義如來爲我。今説涅槃
故不同彼。疏然常等四徳下二正釋上文
與涅槃不同之由。涅槃二十七云。空者所謂
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無常者所謂生死。常
者謂大涅槃。無我者所謂生死。我者謂大涅
槃。苦者所謂生死。樂者謂大涅槃等。即具四
徳則如來正法亦具四徳。言從其別義。
各顯不同者。即涅槃第二意也。遠公亦云常
樂我常理實通遍一切佛法。然今隱顯我偏
就人。餘三就法。我是佛者自在名我。自在
之用在於佛人故説爲我。又復我者人之別
稱。故就佛人而説其我常法身者。佛體顯
本法成。性出自古體無變易。順常義顯故
説爲常。樂云涅槃者。涅槃是滅滅離衆
苦寂滅義顯故説爲樂。淨是法者謂三寶中
法寶之體。能治超勝故説爲淨。釋曰。上來疏
中多已用之。就義穩便小有改易。疏。上以
四榮下結成破倒。廣如四地略如上引涅
槃之文偈中。疏菩薩迦樓羅下。其中第五
偈云菩薩智光月等者。論經云。菩薩清涼月
遊於畢竟空。乘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
餘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疏。初來意等者。分來品
來二意。先約四分以明來意。後亦遠答下
就前總別以明來意。九會共答十海問故。
疏會品下此中亦合有三來意。然離世間
雖亦一會一分一品。而其所對分會品差有
三來意。此中前無分會品別對故但爲一
疏。三品名者。疏文有三。初總明。二得名。三
釋名。疏。然法含持軌下第二得名先釋法後
界有下釋界於中二。一約理法界。二雙約
事理法界。前中言梁論十五者。彼本論云。
復次諸佛法界恒時應具有五業。釋論云。此
中明法身業。而言諸佛法界者。欲顯法
身含法界五義等餘同。疏。論下結云由法
身含法界五義。諸菩薩應見法身恒與五
業相應。無時暫離其五業。謂除有情災患
業等。上文引竟。然正是此下論文。若世親
論無此五義但説五業耳。五義可知。疏。
復有持義下第二雙約事理釋法界。於
先標三義。後然持曲有三下別釋持義。及以
法持自體義餘二可知。疏。於中下三釋名。
然直語一法則無六釋。故會六釋唯釋界
字。於前五中除前二兼於後三故有六
義。皆唯持業從心境合目下即通品名會
六釋耳。疏第三宗趣。其無始時來界已見
問明。疏。及五種色并八無爲者。五種色即雜
集第一云法界處所攝色者。略有五種。謂極
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定自在
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迥色者。謂
離餘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
所起色者。謂影像色。定自在所生色者。謂
解脱靜慮所行境色。前釋迥色云。謂離餘
礙觸方所可得。又釋空一顯色云。謂上所
見青等顯色。就此二色析至極少名極迥
色。餘之色義已見上文。言八無爲者。已見
十藏。謂六中開眞如爲三性故。其無礙門
亦見問明。不合不散即不一不異義也。疏。二
無寄門者。然形奪要二相假無寄則當法自
離故不同也。相及俗諦皆有爲性。及眞諦皆
無爲。言非二名言所能至者言語道斷故。表
義名言不能至也。心行處滅故。顯境名言所
不能至。從解深密下引證倶非。疏一普攝
門者。謂不壞前四門之相而爲一致故。故
引善財隨事差別。皆入法界後圓融門。纔
擧一門即融諸門。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
以事顯理令理如事。故云理非無分。謂
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爾眞理不
即事故。理既如事隨擧一法即一法界。若
擧多法即多法界。然由一非一故下。復融
上一異。一若定一不能即諸。以一即理故
即非一。以非一故能即諸也。以非一故與
諸不異。下句翻此準事顯理既互相即。則
渉入重重方成無障礙義。引善財證暫時
執手明時圓融。纔入樓閣明處圓融。疏。上
來五門下總結圓融。總即法界別有五種。同
則十門皆同法界。異則有爲與無爲等相
望有差。成則五義共成法界。壞則有爲自
住有爲。餘四亦爾。疏。二明能入下先別列
五門。後此五下對前料揀。言如其次第各是
一門者。一有爲法界本有種子差別之法。但
在明信。二無爲之理性淨妙徳皆須明解。
三亦有爲亦無爲。法界事理有異必須雙行。
四非有爲非無爲界。雙遣玄寂唯證方契。五
無障礙非滿不窮顯義多門。爲此別配取
義圓備互遍方周。若無信心安能見理。況
無障礙無信安窮。疏。第二法界類別者。上來
雖有五界通該諸法。今於總法開從別
類。然類開五門。五門各五。初二文顯。後三
文隱。疏。五無障礙法界者。此中亦有五義。
一前四融爲一味。二四相歴然故云一異無
障礙。三一異雙存。四一異互奪雙泯絶。故云
存亡不礙。五自在圓融。謂欲一則一欲異則
異。欲存即存欲泯便泯。異不礙一泯不礙
存。方爲自在。常一常異常存常泯名爲圓
融疏此五能所如次及通可以意得者。通則
隨一能入遍入五所。入隨一所入皆用
五能斯爲正意。言如次者一身入法法界。
二智入人法界。三身智倶存入無二法界。四
身智倶泯入人法倶泯法界。五人法圓融入
無障礙法界。此爲第三能所渾融無二中之
五句也。疏。四能所謂融形奪倶泯者。此亦有
五。一以所奪能唯法界。二以能奪所唯能
入。三能所倶存。四能所倶泯。五此四圓融無
有前後。疏。五一異存亡無礙具足者。亦有
五句。一能所一味。二能所歴然。三一異雙存。
四一異雙泯。五上之四句無礙具足。故令如
理思之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三約位明入法界者標也。於中有三。
初約所入有因有果。次明能入唯漸與
頓。後因果既其無礙下雙結能所。疏。次正
釋文。然科二會總有四義。從總別圓融下
融上四義。一總別圓融融第四總別本末無
礙融第一本末二會略無第二因果相即第
三漸頓該羅至下末會之初重會釋之。從又
前即亡修下通正圓融。兼前五對。而前四唯
對本會故一時併擧。後一通對諸會正宗
故別明之。疏。西域記云。昔有古老仙人等
者。即第六卷。然室羅筏即舍衞國。梵音楚夏
耳。疏。多出聰敏博達人物者。總相言耳。然
其此城説有四徳。一者塵境徳。六塵之境
多美麗故。二財物徳。七寶珍奇無不有故。
三聖法徳。三藏聖法無不備故四解脱徳。人
人皆有解脱分善得解脱者實繁廣故。具
此四徳遠聞諸國。故人物言爲道相耳。亦
表此經具此四徳。一五種法界皆佛境故。二
七聖財寶無不備故。三因果能證皆聖法故。
四契入法界眞解脱故。廣説如來解脱海
故。疏。逝多者。梵音華言戰勝者。即波斯匿
王所生太子。太子初生王戰得勝故以爲
名。表依善友勝出魔軍及凡小故。故上文
云以表依人。疏。給孤獨者梵云須達多者。經
出太子梵語。疏出長者西音擧長者徳表
具法財。能令一切證法界故。從長者側金
下出雙擧二人之由。西域記智度論莊嚴論
等皆説祇桓記中其事更廣。疏。一得現觀者。
大乘唯識有六現觀。一思二信三戒四智諦。
五智諦邊智諦六究竟現觀。十地已辯。小乘
倶舍有三現觀。一見現觀二縁現觀三事。現
觀。今此正當見現觀也。義兼後二。疏。二入
正性離生者已見四地。無方便慧已見七地。
若有方便不證實際。疏。三所學已窮者。謂
於其自乘所學之法名爲深入。非謂深入
甚深法性。故引法華即三乘同入之法性耳。
三獸渡河已見八地。疏。古人亦將上三等者。
疏意云。見修是前三果。今是羅漢正當無學。
後必具前理則可通故不言非。疏。四生分
已盡等者。上即我生已盡。若具大悲留惑
潤生處有化物。今由闕悲但自速出如獐
透圍。疏。即逮得己利者。己利即證涅槃。有
餘依者名爲有爲。無餘依者即無爲耳。疏。六
已盡有結者。經云離結使縛故。以九結釋
經結字。亦已見上。今略示名。一愛結二恚
結三慢四無明五疑六見七取八嫉九慳。由
此九種數數現起損惱自他。招當苦増偏
名爲結。十使謂六根本開見成五。此等以
爲生死因故名爲有結。言現行離者故。法
華經論此句即諸漏已盡。論爲現行異得煩
惱是種子故。疏。八心善解脱等者。二種解
脱亦見上文。今略解云。離定障故名心解
脱。離性障故名慧解脱。又離無明貪愛等
體名慧解脱。彼相應心得離縛故名心解
脱。由證此二獲得第五有爲無爲二種功
徳。疏。十明非定性者。定性二乘非此宗故。
言信入佛智者。法華第二汝舍利弗信佛語
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此經即佛惠故
疏。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者。此是第一列衆之
中。經云。時有他方諸佛爲欲莊嚴毘盧遮
那道場衆故。示菩薩形來入會坐。復有無
量百千億菩薩。下與疏全同。引此明實彰
前定跡。疏。善入無際際者。深入無際實際故。
然皆反上聲聞之徳類例可如。疏。九佛不
共徳等者。發心品菩薩於佛十力中。雖未
證得亦無疑故。疏。十一切種智證信入者。證
信即初地已上揀異聲聞未得此信。十地皆
依佛智海故。疏。大文第二請分下。疏猶葉
公好龍者。事出莊子。葉公姓沈名諸梁。故春
秋注云。葉公子高沈諸梁。食采於葉。僣以
稱公。亦有云。與楚同姓楚姓芊綿婢切
弭音
即子
張見衞君君不全待子張云。公之好士猶
葉公之好龍。葉公好龍。井厠之間皆畫其
像眞龍知其好乃現其庭。葉公絶倒不敢
視。葉公之好好於似龍。非好眞龍。今君好
士但好似士。非好眞士也。今聲聞之請
法。若彼好龍不覩希奇若不識眞物也
疏。以初十句明自體圓著下出所問法爲兩
段所由。以前三十句内唯初十句是所請法。
謂佛境等是佛自體圓滿著明故。同果海
絶言。最後十句化用普周者。然後三十句
請隨機演有二十句是所請法。以前十是
請説往故偏擧。後十化用正合開化故。疏
故晋本揀擇下。釋上修在思前。晋經則聞思
修不失次也。疏又此十句通有二意等者。謂
既唯諸佛加等方知明是顯深佛加既知故
請佛加而演説也。非器難解有器可聞也
疏。一財等有殊者即十自在。謂一財二命三
心四業五生六解七願八通九智十法。廣如
八地離世間品。疏。七與初會名義全同者。則
有二事名異義同。有一事此彼互無故有
三類。第三類中乃有二意。後意亦是名異義
同。疏。一因圓果成即佛海下上總明。此下
別釋。毎一句内皆有二意。一當句解釋。如
云因果成。即經云往昔趣求一切智心一
切智即果趣求之心即因。二云即佛海者。
二即會同初會十海下諸句皆然。而當句釋
皆躡前起如二云成必演法成必二字。躡
果成而起餘可思準。九即安立海。大文第
三三昧分。疏。今初無方大用下疏文有四。一
明入定之由。二即以下辯次第。三佛自入下
辯能入人。四不言答者下通妨。疏。就入因
中等者。四悲即因。疏。又此四悲亦是從佛向
機之漸次者。依悲之體入悲之門。以悲向
前爲化生之方便也。疏第三正明入定。疏
文有三。初總標。二言嚬申下釋名。三故依
古徳下釋義。二中二先敍昔即刊定意。後
然舊經下辯順違。於中三。初明漢梵非類。
如云修多羅修妬路素呾&MT01169;。雖則不同聲
勢一類。其奮迅毘實言勢天隔故。*二涅槃二
十五下引二文。證明是此言。三但敵對下
縱成引梵爲自在義。疏。故依古徳下第三
釋義。先略後廣。略中三。初二句結前生後。次
嚬申奮迅下就喩辯相。後總相釋下就法辯
相。疏若別解者下第二廣釋。於中二。先總
明所據。後開章正釋。前中引於二文欲釋
師子。今初涅槃師子吼品。即南經二十五。若
準北經當二十七。言廣有喩合者。今當具
出。此是師子吼菩薩請問如來。如來對衆稱
讃令敬菩薩。即説其徳名之由。故云今於
我前欲師子吼。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
力牙齒鋒鋩四足據地安住巖穴振尾出
聲。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
吼。釋曰。此下即説爲十一事經一時合今先
別合師子。經云。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爪
四如意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
爲尾安住四禪清淨窟宅。釋曰。此即具有
喩合合師子也。疏。又離世間品下二引當
經。言爲身等者。等取下經。下經云。四諦爲
其足正念以爲頸。慈眼智慧首。頂髻解脱
繒。勝義空谷中吼法怖群魔。言未必楷定
者。生下喩合不全依於上二經文。又如寶
雲經第三亦云。善男子。復有十法譬如師
子。何等爲十。謂無所畏。不畏大衆去終不
還能師子吼。具足辯才樂處林野在於山
窟。摧伏大衆具勇猛力善能守護。彼廣釋
之。故此師子與上二經又復不同。明知
不必楷定喩合但取義便耳。疏。今會取諸
文下。第二開章正釋先標二章。後今初
別釋。但取此中義便故。總取諸意會成一
説。結云如此師子隨一一毛皆稱法界者。即
金師子章意。如金師子毛。毛盡金法界師子
何非法界可知。疏。次言爲十一事下釋第
二章。於中又二。先合十一事而又此中法
喩雙辯。仍取涅槃之意。以就今經。今先具
引涅槃之文。未見彼文難曉會故。彼經喩
云。眞師子王晨朝出穴。嚬申欠呿四向顧望
發聲振吼。爲十一事。何等十一。一爲欲壞
實非師子詐作師子故。二爲欲試自身力
故。三爲欲令住處淨故。四爲諸師子知處
所故。五爲群輩無怖心故。六爲眠者得覺
悟故。七爲一切放逸諸獸不放逸故。八爲
諸獸來依附故。九爲欲調大香象故。十爲
教告諸子息故。十一爲欲莊嚴自眷屬故。
一切禽獸爲師子吼。水性之屬潜沒深淵。
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
走失糞。諸善男子如彼野干。雖逐師子至
于百年。終不能作師子吼也。若師子子
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釋曰。此下
經合喩。先合師子已如上引。次合爲十一
事云。一爲諸衆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二
示衆十力。三開佛行處。四爲諸邪見作歸
依所。五安撫生死怖畏之衆。六覺悟無明睡
眠衆生。七行惡法者爲作悔心。八開示邪
見一切衆生令知六師非師子故。九破富
蘭那等憍慢心故。十爲令二乘生悔心故。
爲教五位諸菩薩等生大力故。十一爲令
正見四部之衆。於彼邪見四部徒衆不生
怖畏等。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嚬申而出。
爲欲令諸衆生等破憍慢故。欠呿爲令諸
衆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顧望爲令衆生得
四無礙故。四足據地爲令衆生具足安住
尸波羅蜜故。師子吼者。名決定説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善男子
聲聞縁覺雖復隨逐如來世尊無量百千阿
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師子吼。十住菩薩若
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釋曰。
上兩節引經喩合一段義盡。既知彼意今
當正合。今此疏文分二。初合十一事。二合
隨逐略不合嚬申欠呿等。以彼經文對觀今
疏則主客自分。如初摧破詐師子吼故。即
是喩文。若云摧破魔軍即是合文。此全同
彼故無別義。二示衆等者。如云示身力
故。即是彼喩。若云示衆十力即是彼合其
神力及等力。即是今經是彼之例非同彼文。
此中正明如來入法界定現神力故。故加神
力。而言等力者。十力但明十種智力。今等
力者。謂法界力。若三昧力若功徳力但有力
義。即是身力耳。下出所因中即是力相。三
中彼經但以開佛行處合令住處淨。此經則
以淨法界土則法合小異。餘七同異可以
意得。疏。又野干下。第二合隨逐師子可知。
疏。五十七中十奮迅等者。經云。佛子菩薩摩
訶薩有十種奮迅。何等爲十。所謂牛王奮迅
映蔽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諸大衆故。象
王奮迅心善調柔荷負一切諸衆生故。龍王
奮迅興大法蜜雲曜解脱電光。震如實義
雷降諸根力覺分禪定解脱三昧甘露雨故。
大金翅鳥王奮迅竭貪愛水。破愚癡&T021400;
撮煩惱諸惡毒龍。令出生死大苦海故。大
師子王奮迅。安住平等大智以爲器仗。催
伏衆魔及外道故。此五有喩下但約法六勇
健奮迅七大智八陀羅尼九辯才十如來奮迅
一切智悉成滿等。廣如彼説。疏。謂嚴閣顯自
體縁起者。法界體上縁起萬徳。依此自體有
爲無爲中。故此三縁起即光統意。謂破情顯
法者。約心即事會眞約境。疏下之三段兼
亦別答前來問中。後二十句者。上來七方唯
通答二十句。中前十中一句。此下三方通答
二十句中三句。而上下二方兼別答耳。疏。九
下方毛孔中十句。答前九問者。以前十中神
通一問前七方答竟故據下釋中既五句答
因五問四句答果五問何名答九以神通
問重別顯故然則前已廣答故但云九疏此
句應顯趣求者以文云出説一切三世菩薩
行方便海音聲雲故標云答行以互正答
行故此一句義顯趣求一切智心以是行
始言修行耳。疏。然問就如來因中等者。通
將此中對問辯異。疏。其助道下出不答
餘因句之相上通答方便更加此助道出
離。則此下方通答三因別答五因兼上方
便又通答二問一本事因縁二所入諸地故
具答十因其上方中波羅蜜問義便故重。疏
別約初句答入一切衆生所住處等者上辯
通答因中二句此下別答果中三句前下方
有五句問答此有三句并第八問答第十
影像及現相答國土故十問具矣。疏其答問
中或不次者下料揀次第。疏。又皆言下通釋
本事之言。此約法性宗釋文中有三。初正
釋以法性常住相即性。故相亦常矣。此即與
體非異不壞三世。與體非一性相本爾。即
徳相門。隨其令見即業用門故雙結二皆
得自在。凡但理然不得徳相成業用耳。二
故密嚴下引證。先證業用。後乃至云淨所依
止者證徳相門。三若理事別修下揀異他宗。
現法體用倶有等即大乘義。況於小乘即有
宗義。以彼過未有體無用者出異所以。有宗
過去冥伏有未來性有故有體也不同現法
事有故無用也。今以體性融故。體用倶有。
斯即有即非有非有之有耳。疏亦名三種三
業者一名近佛三業。二攝化三業。三神通三
業。疏下四倒明四辯者。初句樂説無礙。二得
一切下詞無礙。三於虚空法界下義無礙。
知一切法下法無礙。大文第五擧失分。疏。今
初舍利弗然諸弟子古今譯殊。今多依羅什
三藏。言鶖鷺者。大乘法師云。是百舌鳥。亦
云春鶯。古徳引經亦云。其母辯才如彼鳥
故。此中是舊梵語。新云奢利弗怛羅弗怛羅
即子也。又舍利亦翻爲身。母好身品故。或舍
利云珠。母之聰利相在眼珠故。並從母之
稱。増一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
者。舍利弗第一。智論四十一。稱爲如來左面
弟子。父名優婆提舍。疏。目連梵語即古譯義
即新譯。新梵語云摩訶沒特伽羅。然疏約
從母氏得名。若從父稱此名倶利迦。亦
云倶儷多。亦云倶律陀。此云吉占。智論
云。舍利弗以才明見貴。目連豪彦最重。智
藝相比徳行互同。増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輕
擧飛到十方者。大目連第一。智論四十一稱
爲右面弟子。焚徳勝之殿蹴耆域之車。壓
調達五百之徒。尋佛聲過恒河沙界徳難
稱也。疏。此云飮光者。眞諦等同譯爲飮光。
上古譯云龜氏。其先學道靈龜負圖應之。
因以命族。増一阿含云。羅閲祇大富長者名
迦毘羅。婦名檀那子名畢鉢羅。子婦名婆
陀。其家千倍勝瓶沙王。十六大國無與爲
隣。畢鉢羅即迦葉名也。其父祷此樹而生
故。付法藏傳云。毘婆尸佛滅後。其塔中像金
色缺壞。時有貧女得金珠請匠打爲箔。金
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爲夫婦。九十一劫
天上人中。身恒金色恒受快樂。最後爲迦葉
夫婦。畏勝王得罪減一犁。但用九百九十
九雙牛金犁。又經云。其家有&T073554;最下品者直
百千兩金。以釘釘入地十尺。氈不穿破如
本不異。六十庫金粟。一庫管三百四十斛。
又經云。以麥飯供養辟支佛。恒趣忉利各
千返。受樂身三十二相。但論金色耳。剡浮那
陀金在濁水底。光徹水上在暗暗滅。迦葉
身光。勝於此金光照一由旬。増一云。佛法
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言揀
餘迦葉者。即如十力迦葉優樓頻螺等。疏。離
波多此云室星。其言即古今同釋。法華云離
婆多。新云頡麗伐多。當梵音輕重。或云所
供養者。即音義釋也。假和合古今同也。疏。
即智論二鬼食人之事者。謂此人行渉空亭
止宿。見二鬼爭屍。皆言我先持來。二鬼共
言取其分判。此人實見小鬼持來。及被鬼
問。竊自思惟。我隨言一持來。彼不得者必當
見害我。寧實語而死終不虚誑而終遂如
實答小者持來。被其大鬼拔其手足。隨而
食之。得屍之鬼便取其死屍手足隨安。彼
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憂惱不惻誰身言
假和合。初常疑云。若我本身眼見拔去。若是
他身復隨我行住。疑惑猶預逢人即問。汝
見我身不衆僧見之云此人易度。而語之
云。汝身本是他之遺體非己有也。悟此假
合因即得道。以常問故。故云常作聲也
疏。生而室空者。相師占云。是善相故亦云善
吉。亦云空生。其義一耳。解空第一得無諍
三昧有供養者。現與其福故云善吉。疏。阿
&T072933;樓駄等者。亦云阿泥&T072933;豆。或云阿那律。
亦云阿泥嚕多。並梵音楚夏。皆云無滅。亦
云無貧。言一食之施者。賢愚經説。弗沙佛
世時饑饉。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鉢
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憐白言。勝士能受
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更
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爲死人。無伴得脱
待暗還家。委之於地成金人。拔指隨生用
却還出取之無盡。惡人告王欲來奪之但
見死屍。而其所覩即是金寶。乃是現報若
是。九十一反即果報也。又其生已後家業豐
溢日夜増益。父母欲試之。蓋空器皿往送
撥看百味倶足。而其門下日日常有一萬六
千。取債一萬六千。還直出家已。後隨所至
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己家無異。即
世尊之堂弟斛飯王之次子也。疏。難陀等者。
即放牛難陀。疏。劫賓那者。疏釋即音義中大
乘及天台等舊譯爲房宿。然有二義。一以父
母祷此宿星感此子生故。二云與佛同房
宿故。謂初出家時未見佛。始向佛所夜値
雨。寄宿陶師房中以草爲座。晩又一比丘
寄宿。即推草座與之自在地坐。中夜相問
欲何所之。答云覓佛。後比丘即説法辭去豁
然得道。後比丘即佛也。増一阿含云。我佛法
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第一。則亦從
所知爲名。疏。迦旃延者。即大乘法師釋。謂
上古多仙山中靜處年歳既久。鬢髮稍長無
人爲剃。婆羅門法要剃髮故。一仙有子兄
弟二人倶來觀父。小者乃爲諸仙剃之。諸
仙願護後成仙道。爾來此種皆稱剪剃。疏富
樓那具云滿慈子者。梵語云彌多羅尼子。滿
願。是父名。父於江邊祷梵天求子正値江
滿。又夢七寶器盛滿中寶入母懷。母遂懷
子父願獲滿。從此立名。母名彌多羅尼。此
云慈行。亦云四圍陀中有此品名。其母誦
之以此爲名。尼者女聲也。以母詺子名
爲慈子。増一云。善能廣説分別義理。滿願
子最第一。疏。如智論及音義説者。音義略
説已如上引。智論多説縁起即引四阿含
等經。然其列名或從徳行勝劣。或從出家先
後。如法華阿若憍陳如在初等故。報恩經
説。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人。次度
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
次度那提門徒二百。次度身子門徒一百。
次度目連門徒一百。今擧大數成一千二
百五十人。若十二遊經兼出其年云。佛成
道第一年度五人。第二年度三迦葉。第五年
度身子目連。則爾後更多。故法華初有萬二
千羅漢。後二千學無學等。今此但擧五百
以從勝劣列之。即法華第三周第一與記
者。體徳大同故。故成佛名號等亦皆同也。望
今本門即皆大菩薩故偏擧之。疏。多同念請
果中初之十句者。神力即前如來力。嚴好即
前如來身。境界全同。遊戲即前自在神變亦
是三昧。三昧現故。尊勝即如來智。如來智最
勝故。妙行即前智行。威徳即前無畏。住持即
前加持故皆同也。前來心念佛向示之皆不
見耳。重閣同空下略示向來神變及遊戲相
疏。法華遊戲神通等者。擧法華揀異亦是通
妨。今云揀異者。即法華信解品四大聲聞
自敍云。世尊往昔説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
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心不喜樂。即聞而不樂
也。下偈兼出不樂所以。云一切諸法皆悉空
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是思
惟不生喜樂。釋曰。既了無生故不喜樂。是
以結云勿滯冥寂。故八地云。諸法眞常離
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也。言通妨者。此何
令其不聞彼何令其得聞。此義至下釋之。
既本下結勸修實。疏。所無在前者。即前無
如是善根故。無如是智眼故等。疏。此段亦
同法華自釋等者。亦信解品。言自釋不喜樂
者。彼前文心不喜樂。後便云何以故等。如
疏意云。世尊昔説聲聞有究竟極果。我今
已證故。菩薩法非我所學故不樂也。既已
得證即住自乘故。雖上根身子樂十力等。
而復自嗟我無此物。疏一道者。即釋經成
就聲聞道。言見修等者等取方便及無學
也。言斷惑集者。集即集諦通於業惑。菩薩
無住等者。等取教道證道一道二道乃至無
量道。而教證等名二乘亦有。特與異者。即
無住道。若約其義教證亦殊。故云等也。第
二喩顯中先總料揀。次隨文釋後逆配闕因
十句前中二先敍昔總許。後今解有二下
申今正義。便彈古義以擧今正。揀昔成
非故。於中先通中二。一總辯摽通。通
有二義。一通因果二通喩諸句。後以合文
下引證辯通。文有三節。一正引文證通於
菩薩。二又不喩下反以義證。合通菩薩。三
又合文中下。正引文證通喩諸徳。疏二者別
喩等者。亦擧正以揀昔非。於中有八。一總
出別喩之由即反顯也。二然雖別下揀異昔
非。三而前九下通明十喩異相。四於前九中
下總示別喩徳相。五又第一五十下約迷悟
之人揀其喩相。六又唯約聲聞下別示迷者
異相。七且就前九下將欲釋文重揀第三諸
喩別相。八前九徳中下通收通別二意。疏。
今初鬼對恒河下疏文有二。先總顯喩意。後
言餓鬼等下牒釋經文。十喩皆然。言生分
已盡爲鬼者。如鬼已捨生人故疏。即是業
餘者三。餘之義已見上文然。總相説以無
漏有分別業名爲業餘。今未得無生未
得法界未證眞解脱皆分別也。行苦所
遷者苦餘。即變易生死意生身。此約已入無
餘者。今約未入無餘已得有餘餘苦依身
即苦行也。疏空見爲烏鷲下皆是煩惱餘。然
煩惱餘通是無明住地。即是智障。智障有二。
一所知之障。即以業障喩所知之障。故云
蔽其眼故。二所知即障故。經云智障甚盲
冥。謂眞俗別執。今於有無作決定解。即眞
俗別執故。是知障鳥歸虚空故喩空見。獸
依於地故喩有見。不同法華鴟梟鵰鷲等
喩界内煩惱。疏。雖覩世尊下此明二乘但
見自分境界耳。五倶隣等最初受道。豈見
世尊始成正覺身遍十方智入三際等。疏。
不曾已下合裸形等者。無生忍衣法界行食。
皆一切智諸善根也。疏。及菩薩大會下十一
句者。謂一菩薩大會。二菩薩普入。三菩薩普
至四普詣五神變六遊戲七眷屬八方所九莊
嚴師子座十宮殿十一菩薩住處。今文夢往
彌。即普至普詣普入善見大城等宮殿。即
菩薩宮殿。城池園林即是住處。天子天女即
眷屬。開華奏樂即是神變。歌詠戲樂即是遊
戲。住止周旋即有座矣。疏。然此下八喩亦
約二乘料揀。以初一喩聲聞。但有不得
法喜之一徳耳。故此下八具於通別。疏。喩菩
所入三昧及觀察嚬申勇猛供養如喩思
者。然合文自具。若約喩者。伏藏猶如三
昧。聰慧分別即是觀察。隨欲而取即是嚬申。
福力即當勇猛。奉養父母即供養也
疏。喩菩薩受記等者。不能採取即無勇猛
不得受用。即無受記成就義也。疏。喩菩薩
法身下五句者。即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
圓滿願身示現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釋
曰。五句不出菩薩形相威儀。疏。言遍處等
者。疏文有三。初釋名二會釋三會通經意。
今初倶舍頌云。遍處有十種八如淨解脱。
後二淨無色縁自地四蘊。論云。謂八自性皆
是無貪。若并助伴五蘊爲性。又云。有餘師
説。唯風遍處縁所觸中風界爲性。言八者。
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風。如今經辯。論云依第
四靜慮者。縁欲可見色。如淨解脱。後二如
次空識二處。若無色爲其自性凡縁自性
各縁自地四蘊爲性。應知。此中修行者。從
諸解脱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此遍處。
以後後智勝前前故爲修解脱。但於所縁
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黄赤白。後四勝處
雖能分別青黄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
前四遍處謂觀青等一一無邊。餘如疏辯。
言勝處者。頌云勝處有八種。二如初解
脱。次二如第二。後四如第三。謂前二解脱
各分多少有四。後四即青黄赤白。能制伏
心縁境處故名勝處。疏。然瑜伽智論下第二
引論會釋。於中五。一雙標經論。二先觀青
等下依倶舍釋相。三前八依第四下辯所
依定已如上引。四瑜伽十二云下明其建立。
於中有二。先問。後由此二種下答問。言色
觸者。問意云何。以十二處中唯依二處。謂
青黄赤白是色處。地水火風是觸處。以堅濕
煖動是身所觸故。答中二。先明立二之由。
此有三義次下當知。後從眼等下明於十
處不立遍處所以。亦有三節。次第對上。
一眼等根色唯屬自身者。對上通自他身。二
香味二塵不遍一切者。對上遍有色界。以
二禪已上無鼻舌識故。亦無香味二塵。三
聲塵有間者。對上常相續故。聲發即聞不
發不聞故。有間斷言是故不説者。通結
上三節。於十色處中不説八色處爲遍處
也。五無色界下釋於後二。可知。疏。今已宗
別下第三會通經意。於中二。先以經會論。
後例此下以論例經。重釋前天遍處。謂上
論所揀今皆取之例天遍亦可通所揀
疏。第九二天隨人可知。疏。第十滅定不行喩
者。然滅定之義六地已略明。今當更説。薩
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頂地起。以下諸地皆名
有想。行相麁動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爲
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
盡定。倶舍頌云。滅盡定名體爲淨住有頂。謂
滅盡定以二十二法爲體。謂修定前有二
十一心所及心王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謂
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厭隨一爲滅定故。有
二十二法不相應行替處名爲滅定。隨滅
爾許心心所法爲定體也。若成實論第十
六滅定品云。問曰。若此中意以泥洹爲滅
者。是汝先言。九次第定中滅定心心數滅是
則相違。答曰。滅定有二。一諸煩惱盡。二煩
惱未盡。煩惱盡者在解脱中。煩惱未盡在
次第中。一滅煩惱故名滅定。二滅心心數
法故名滅定。滅煩惱是第八解脱。亦名阿
羅漢果。若唯識第七云。滅盡定者謂有
無學即羅漢及
覺辟支
或有學即三果身證
阿那含
已伏惑障
無所有貪謂無所有已
下諸貪滅
上貪不定已上貪
未滅也
由止息
想作意爲先。令不恒行六識恒行染汚染汚
第七
心所滅合上二識倶
不行故
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心定令身令心平等安怗和悦爲安和今無心定由定
前心力能令身心平等和悦如有心定故亦名定
由偏厭想受亦名滅彼定也即加行心顯揚第一
云。滅盡定者。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或入非
非想處定。或復上進入無想定。或復上進由
起暫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縁不恒
行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諸心心法滅。餘文
可知。疏又上十喩從後逆次配前闕因。後之
十句者。疏但出三。謂一鬼對恒河喩。喩無
法喜法喜爲食故。二夢遊天宮喩。喩不知
菩薩如夢幻故此相甚顯。三愚對雪山喩。
喩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故。彼合經云。以
諸菩薩入智境界。具自在力得見如來神
變自在。即如來加被之力。其捕獵者。即無加
被也。四伏藏難知喩。喩本不發一切菩薩
諸大願力故。謂無福力即闕大願。五盲不
見寶喩。喩本不求超出世間。不共菩提
諸善根。故無眼不見於寶即闕不共善根。
六淨眼無障喩。喩本不得諸菩薩眼所知
境故。此喩更顯諸人不見。喩於二乘不見
淨眼境故。七遍處定境喩。喩本不得嚴淨
佛刹神通智故。青等遍淨即淨刹也。八妙藥
翳形喩。喩本不成就如來出世諸善根故。
翳形藥即出世善根。九二天隨人喩。喩本不
修習生一切智諸善根故。二天見之。即一
切智人不見天故無此也。十滅定不行喩。
喩本在生死流轉之時。不勸衆生求於最
勝大智眼故。諸識不行豈當有眼。故於六
境都不見知。是故十喩對前十因。文相甚
顯令如理思。疏。其前十句但通爲不見之因
者。即前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本不
讃説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刹清淨功徳等別
相。不顯逆順配之倶不全似故。但通爲不
見之因。欲顯具於通別義故。疏第三何以
故下。徴以結成。疏文分二。先正釋文。後通
妨難。今初言餘皆如次者。一如來境界甚
深。結鬼對恒河喩。二廣大結夢遊天宮喩。
三難見結愚對雪山喩。四難知結伏藏難知
喩。五難測結盲不見寶喩。六難量結淨眼
無障喩。七超諸世間結遍處定境喩。八不思
議結妙藥翳形喩。九無能壞者。結二天隨人
喩。十非是一切二乘境界。結滅定不行喩。
六根作業皆不行故。其間文意極相順故。疏。
上來法喩下。第二會通妨難。於中三。初結
前文以爲難本。二難三釋。二中引於三經
而有二難。一引大品難無現縁。言若智若
斷者。彼經具云須陀洹若智若斷皆是菩薩
無生法忍。斯陀含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
法忍。阿那含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
阿羅漢辟支佛皆別之。若智若斷皆是菩薩
無生法忍。下結難可知。疏。又文殊巡行經
下。後引二經難不令聞。今此一經略以義
引耳若具引者名文殊師利巡行經。以經説
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見寂定因以爲
名。最後難舍利弗。以顯甚深般若。問舍利
弗言。我時見汝獨處一房結跏趺坐。折伏
其身。汝爲當坐禪耶不耶。答云坐。難云。爲
當欲令未斷者斷故坐禪耶等。因此廣
顯性空無得之理也。時五百比丘從座而
起。於世尊前高聲唱言。從今已去更不須
見文殊身。不須聞其名字。如是方處速
應捨離。所有文殊一切住處亦莫趣向。所以
者何。文殊煩惱解脱一相説故等。舍利弗令
文殊爲決了。文殊言。實無文殊而可得故。
若實無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見等。廣爲
説法四百比丘漏盡得果。一百更謗陷入地
獄。後還得道廣如彼説。故云五百比丘聞而
不信。意云何。以此會不令其聞而不信耶。
*疏。法華不輕亦令其聞者。引意同前。即第
六經常不輕菩薩品。不輕遍禮四衆云。我不
輕汝等。汝等行菩薩道皆當作佛。即宣一
切衆生皆有佛性。如來知見平等之理爲令
聞也。衆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復於
千劫入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從地獄出還
遇常不輕教化。即跋陀婆羅等菩薩。既二經
之中皆令其聞。一時之謗後皆成益今何不
爾也。疏答爲顯不共下。第三會釋於中五。
一顯不共般若。二顯化儀不同。三明通局
有殊。四約開顯有異。五者結成縁起。今初。不
共般若已如前引。若準天台意前以通教
難於圓別。今以圓別揀異於通。疏。又大聖
化儀下。第二化儀不同也。於中四。一通上
巡行法華之問。二或以威力下。揀外謗顯。
彼經云衆中之糟糠佛威徳故去。三或令在
會下。即通前所難。四然法華下。會釋二經
此依化儀漸頓二教通釋經意法華是漸者
化儀漸故。先説三乘引導衆生。然後但以
大乘而度脱之。故云漸也。非法門爲漸。言
將收敗種者義如前引。謂二乘結斷如根
敗士無利五欲。如燋穀子不能生芽即昔
教意。今至法華三根聲聞皆得記別。不在
此會亦爲宣陳則燋穀生芽。盲聾視聽死屍
再起。寒灰重熱。而言將收者尚未廣説。先
且斥之使在會者自欣多幸故云篤勵。是
以經云。此衆無枝葉唯有諸貞實。關中云。
繁柯既亡則貞幹存焉。廣説之後方復收之。
故不在會亦合爲説。言此經頓教之始者。
初成頓説故未有滯權不須引斥。直彰
不共顯法難思。在會不聞由無因種。若修
因種于何不聞。故云令修見聞種。疏。又
復大乘該於小乘下。第三通局有殊也。小乘
猶如百川不攝大海。大乘猶如大海必攝
百川。言小智不知大智者。即莊子意。彼云
小智不測大智。小年不測大年。朝菌不知
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乘螢光豈知日照
疏。又若以開顯下。第四開顯有殊。法華對
昔以權覆實故。今開顯萬行同歸華嚴。直
顯一實深玄。須對權令知故如聾唖。於中
三。初法説。二其猶下況喩。三是以若約下法
合。疏。既非其器下。第五結成縁起。即是華
嚴圓教別來之意也。大文第六偈頌分可知
大文第七開發分。疏。此法句望前方便。即
是所用者。此有三重能所。一普賢是能有方
便是所有。二方便是能用法句是所用。三法
句是能開三昧境爲所開。大文第八毫光示
益分。疏。即此能入亦是所益者。此有兩重能
所。一遮那光照是其能益。得解等十即是所
益。二此解三昧等是其能入。法身色身等即
是所入。不因佛光不得能入。不得能入
安得所入。故能所入皆是成益也。疏。總句
即前三昧結中者。前總明所入有十一句。初
一是總今不別廣。即前三昧結中是廣上總。
上總云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
三昧。盡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今廣中三昧
結。云菩薩以如是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三
昧。入毘盧遮那如來。念念充滿一切法界三
昧神變海。是故三昧結即前總句。此下但廣
前別十句耳。而言不次者。此一即前六。二
即前五。三即前四。四即前九。五即前三。六
即前一。七即前二。八即前十。九即前八。
十即前七。文並可知。大文第九文殊述徳
分。大文第十大用無涯分。疏。故知善財諸友
此會之菩薩者。如獨一無侶即徳雲等。
二沙門即海雲善住等。三婆羅門即最勝寂
靜等。四苦行即勝熱等。五充盛即善見休捨
等。六醫王即普眼彌伽等。七商主即無上勝
等。八淨命亦婆羅門。義當不動具足等。八
妓樂者義當婆須等。九奉事天身即大天
等。十工合伎術。即自在主童子等故皆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末會疏。今初夫圓滿教海下。此文有二。
先標。後故非頓下釋。前標有三對。今疏釋有
二。一出三對之由。二明該羅等義。今初。若
無頓證法界。豈顯此經圓妙。若無善財漸
進衆生如何趣入。若無本會佛爲其主。何有
末會皆得成經。若無末會善財成益。豈顯
本會頓證之實。然此一對語出肇公維摩注
序。彼以不思議中以分本末云。此經所明
統萬行則以權智爲主。樹徳本則以六
度爲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爲首。語宗極
則以不二爲言。凡此衆説皆不思議之本
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
室包乾象。不思議跡也。然幽關難辯聖應
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
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今但借其言不取其
義。自以二會爲本末耳。非人無以證法者。
法無廢興弘之由人故。非法無以成人者。
不證性原豈名菩薩。故中論云。以法知有
人以人知有法。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
法。疏。故前明不異漸之頓下。第二明該羅
等義。三對爲三。一明漸頓該羅。二互不異
即該羅義。其多門而衆人同契。即不異漸之
頓相也。上不壞多門入法身等。十種別故
即是漸義。衆人同契即是頓義。或一人證
多。或多人同證故即頓也。一人歴位即是漸
相。而圓修故不異頓也。二前即不異末之本
等者。本末交映也。雖卷而恒舒即不異末
之本相也。卷謂不離祇園。而恒舒者而羅身
雲於法界也。言雖舒而恒卷者。謂雖羅
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是不異本之
末也。本末無礙下結第二門。三今託人進修
釋人法融會也。語則不似前二但似
結成。今會意亦具矣。謂託人修進者。人融法
也。使大教弘通法成人也。言即斯本意
者。語則正結第三意。則通結上二成總
顯會意也。疏。二會數開合中二。先局。言
二諸乘人會者。即初至福城東會也。後若
約能所下明通。於中三。一標數。就第三
會開五十三成五十五。二雖人有五十四
下。次釋成上義。言五十四者。善財初遇文
殊從徳雲至瞿波。有四十人寄於三賢十
聖。摩耶已下天主光等有十一人。已五十二
及彌勒普賢故五十四。擧此五十四者。乃
成會違。一向都望人五十四。兼比丘諸乘
二會則合有五十六會。若望善財並見
五十四人。即合自有五十四會。何以惟五
十三。故下釋云。文殊一人四會説故。故雖五
十四人有五十五會。若爾一人四會。即五十
四中加三成五十七。何言五十五。故次下
云。徳生有徳同一會故。又減其一遍友不
成會。又減其一人亦五十五。若取遍友
成一會故。善財有五十六兼前五十六。爲
遍友不成主伴。但標五十五耳。疏是以唯
就能化下結成通義。疏若約主伴下開成
百一十。下有三釋。正義一人當兩故。故前
案定爲五十五。從若約散説下三約教結
成。疏三會主多少。如上開合應自知之。
疏四定會名義者。謂無佛説而稱經會者。
以本統末故。言濫觴者濫泛也。觴杯也。
謂江出岷山。初出之源但可泛一杯而已。
所出雖少源在於此。故雖千里萬里而云
江出岷山。故雖散在諸方而云經會。疏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