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大文第三十行。疏。十中初三三寶持下疏文
有四。一取論意釋。二然第十地下會論同
異。三既數名下會論同釋。四上辨陀羅下會
三處持字可知五十四經疏夫説法下即淨名目連
章中。時目連於里巷中。爲諸居士説法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爲白衣居
士説法。不當如仁者所説。所以者何。夫説
法者。當如法説法無衆生離衆生垢故。法
無有我離我垢故等。説法既權實下義取
淨名之意。疏。非但依戒者。阿難四問佛令依
戒爲師。彼以戒爲饒益。即是依止之義。疏。
豈畏衆生相惱害耶者。以無違逆行多約
耐怨害忍故。疏。八中十句五對者。疏文有
二。先標所依法相。而有二意。後然各有二
意下雙釋上二。言各二意者十句五對。各
具上二也。下依二意釋之。先直就法體
但約二諦以明。即釋前約境心等五。後二
約迷悟下即釋上約五法明通。就迷悟以
釋。上即約境不出二諦。今此約心不出迷
悟。悟即正智迷即妄想。由此二故説成
五法。五法即分爲五。一約相上以如對
之。故無相是如。二就妄想上以正智對
之。三就如如之上。唯就如如得失以明。四
就正智上亦約正智得失以明。五就名上
亦唯就名得失以明。五中皆通迷悟。然迷
即有名相妄想。悟則唯正智如如。智契於
如一味平等。餘如前後説。疏。九中初融三
事心佛衆生三無差故。後離融相故釋不
融。然不融中有二。一不壞相。二離融相。
離融相約理無可融故。約心無想念故。
不壞相約本自融不可融故。從三事下指
文引證。疏。仙陀四實。謂鹽水器馬前已
廣釋。九義瞿聲。即倶舍論云方獸地光。言金
剛眼天水。於斯九種事智者立瞿聲。唯金
剛二字一義餘八各一。疏。如寒得火等即涅
槃經。疏。五以異言説異法者。即攝論第四
祕密中第四轉變祕密。論云。復有四種意趣
四種祕密。一切佛語應須決了。四意趣義已
見普賢三昧品。四祕密者。一令入祕密。謂三
乘中依俗諦理説有人法。令入俗諦。二相
祕密。謂説法相三自性等。三對治祕密。治
八萬四千煩惱。四轉變祕密。欲令悟入總
名祕密。論釋第四轉變祕密云。謂於是處
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如有頌云。
覺不堅爲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
最上菩提。無性釋云。謂於義轉變差別。雜集
云。謂説無餘義名句文身隱密轉變更顯餘
義。無性釋上偈云。謂剛強流散説名爲堅。
此非堅固。説名不堅。即是調柔無散亂定。
即於此中起堅固慧。覺彼爲堅。世親釋云。
不堅謂定。由不剛強馳散難伏故名不堅。
於此中起尊重覺詺覺爲堅。釋曰。彼二
家釋論言異意同。皆能密説順得菩提。若
取顯了於散亂心起堅固慧。則遠菩提。今
取祕密於定不堅起堅固慧。則得菩提。
言善住於顛倒者。無性釋云。謂於四顛倒
善能安住。知是顛倒決定無動。釋曰。若取
顯了則住於無常計常等四倒之中。不得
菩提。今則祕密知於常等於無常等上横
計。而起決定知此名爲善住。住於顛倒能
得菩提也。世親釋云。是於顛倒中善安住
義。謂於無常等是能顛倒。釋曰。此則到彼
所計義名善顛倒。於此安住故得菩提。言
極煩惱所惱者。無性釋云。爲衆生故長時
劬勞精進所惱。亦引上偈云。一同無性二
釋無別。釋云。若取顯説爲貪嗔等惱亂行
者名煩惱。此即遠離菩提。今取祕密精進
勤苦劬勞行者。亦名煩惱則得菩提。其第
四句得最上菩提。該上二義。莊嚴論第八
對法第十二。皆同此説。疏。亦猶小乘十遍
處者。大乘亦有廣略不同。今順定十故引
小乘。至法界品當廣分別。疏。亦猶依禪
成八解脱者。亦如法界品。疏。念想觀除者。
即智論文。文云。般若波羅密實法不顛倒。念
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無量衆罪除。清淨心
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是也。念想觀
除約於内智。則不受外境。見色如盲等而
言善巧者。非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
善巧耳。疏。初有八句別知縁相者。十二因
縁相。二知迷下十二句知染淨者。即雙知性
相迷悟染淨猶是約相。廣如六地。第一義
中二倶叵得。即約性説。三知住下明知心行
者。即能知性相觀照之心。此中可以寂照
虚懷而了。亦爲明示心觀處也。疏。亦猶
三法印等等取四印五印。並如明法品説
五十六經疏。如善治船不懼海難。即大品經意。第
七地已引。疏。涅槃春池可於中説者。然此
經喩乃有二意。一約教説。二約理説。今引
涅槃乃是約教。即第二名春池喩。經云。譬
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遊戲失
琉璃寶沒深水中。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
覓是寶。競捉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
琉璃寶。歡喜持出乃知非眞。是時寶珠猶
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衆乃
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虚空月形。是
時衆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
寶珠。遠公釋云。此即對前比丘歎昔所
解無常苦空無我。眞法教其甄揀。於中先喩。
後約喩教勸喩中有三。一求眞取僞喩。二
歡喜持出下知僞非眞喩。三是時寶珠猶
在水下捨僞取眞喩。上方喩意下約喩教
勸比丘。文別有四。一約初喩呵其取僞。
經云。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集無常苦無
我想不淨想等。以爲實義。如彼諸人各以
瓦石草木砂礫而爲寶珠。二約第三喩教
其取眞。經云。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
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三約第二喩勸知
昔僞。經云。復應當知先所修集。四法相貎
悉是顛倒。四重約第三喩勸修令眞。經云。
欲得眞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
謂我想常樂淨想。關中釋云。譬如春時有諸
人等在大池浴者。全爲設譬使知昔非
而學今得。是爲用也。春既可樂又開浴之
端而大池清曠濯之。甚宜除垢合時。寔唯
昔説無常想者。沐浴來集如林集聽本爲
滌累。以譬在大池浴。今喩不稱故云有
諸人等。經言乘船遊戲者。既聽致惑遂有
失言。言跡似漫。義曰浮虚而在言先則應
過聽者。乘以爲實。是泛舟之像。離内之
外無有實功爲遊戲也。經失琉璃寶沒深
水中者。常與無常理本不偏。言兼可珍。而
必是應獲由乘漫乖之爲失寶也。乖則永
隱爲深沒矣。經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
寶者。聽本應取言旨。以從失成求。豈曰知
之理數然耳。求必就説爲人入水矣。經競
捉瓦石至乃知非眞。言旨雖倶以乖爲隱。
然一本顯譬浮。一本密譬沈而取互其實
非寶。爲草木瓦石之沈浮也。皆謂得眞莫
不歡喜持出。於伊字之譬及佛判非。明外
乃知非也。經是時寶珠至水皆澄清。於取
不得爲故在水中。於知非爲義眞旨始現
乎語。旨現不復渾跡則是珠力使澄清矣。
經於是大衆至虚空月形者。既自知謬方見
語旨。猶在言下明顯如月。無復有暗而理
可仰故。如仰觀虚空中月也。經是時衆中
至即便得珠。如説修行爲安徐入水。要在
修習我常四法而不廢替方便之義。先修
於常後知無常。如是得成在我豈非智
哉。經不應修習無常等想乃至而爲寶珠者
合也。譬中已悉故略合耳。昔修都非而以爲
似彼癡人也。經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
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者。處處常修此
四法者。必以得之爲方便也。經復應當知
先所修習四法相貎悉是顛倒者。知是則知
非。知非則知是。對觀然後無惑矣。經欲得
眞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所謂我
想常樂淨想者。要常修得我常樂淨。然後都
得眞實如彼智人也。上生公釋遠師大同。
而不委此此上約權實教旨故引涅槃。若
直就經宜用心觀約理以説。經中初法次
喩。後合。以一切智清淨妙法而爲寶者具
三徳故。明爲般若淨即解脱妙爲法身。即
體之智曰明。即照之寂爲淨。斯二不二爲
法身體妙之至也。凡夫如泥二乘有淺智如
潦。光色不改不壞自心令濁水清。即是利
他。遠見煩惱。異於凡夫。求一切智異於二
乘故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也五十
七經
疏。初一明清淨對治等彼有四分。今具其
三。但略無果果非正地故。然諸門一一皆
與彼本分相應。有不曉者尋前自了。疏。今
初前三地下疏文有四。初明以此門釋四
地所以。二謂離有爲下釋總名。三地經有十
下會通彼經。四結云下揀大異小耳。然此
中離生有二。一離却生。二離生澁出生亦
二。一從無之有曰生。二生長名生餘可
思。疏瑜伽四十六明菩薩隨徳假名者。彼
論云。一切菩薩當知。復有如是等類無有
差別隨徳假名。所謂名爲菩提薩埵摩訶
薩埵。成就覺慧最上照明最勝眞子最勝住
持普能降伏最勝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
聖。亦名商主。亦名大名稱。亦名憐愍。亦
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師。如是十方
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無邊。菩薩當知乃至
内徳各別無量無邊假立相號。釋曰下引二
論與此全同。一二小異義無以別。疏。又商
主天子經有五義者。一於菩提分住持入
故。故名菩提薩埵。二入大乘故。滿大
智故。故名摩訶薩埵。三不可求法智徳入
故。故名最勝薩埵。四不與煩惱共住爲諸
衆生滅煩惱故。發精進故。故名淨薩埵。五
令諸衆生行淨道故。故名極淨薩埵。疏。言
義唯實教者。總生下六段。四以迴向無休
爲實。五以定知三昧出入爲實。六通天眼
但見三千等。三明十力方見過未今。見死
此生彼便同力義。非是實教無此義耳。七
以加悲念衆生爲實。又云亦是廣七覺中
一念覺者。地經約道品等明治。今五根八
正即是道品。此廣念覺。兼有七覺則與前
文影略明耳。八正中以順一切智異於二
乘爲實。九定權實雙行爲實。如初禪離欲
恚害是實。而能逆化是渉權故異權小之九
定也。下並可思。對前三地九次第定。則知
此中權實雙行。以實教定故。下指前文。疏。
四門同顯道義下出經總標。所以約義須
分下出疏。別配所以四中前二是五地修道
爲六地。莊嚴道是七地。故云約義須分後二
屬後。恐是譯人一時標耳。疏。十中前四
一無量者。會五無量界也。疏。二無量
道下疏文有四。一顯同前文。然彼有三分。
一勝慢對治。二不住道行勝。三彼果勝上十
平等是治他地慢。隨如道即治自地慢。倶是
第一分。今此即二三兩分。二以智契如
釋成不住道義。便仍前釋正道。三今以圓
下通難釋成難云。今是助道豈是不住
道行勝等中行耶。故答云。倶爲正道並爲
助道。則助道中有正道故。得合爲不住
道耳。四然正道不隨事轉下復有問言。既
倶互通那得經中分成二名。故答云。雖
則互通而文之中密已揀異。則顯文中
已同用空等。顯互通義。隨事不隱顯二
別義。疏。第六無量修道下文四。一顯修道
是六地所由。二無去來下顯其同相。上顯義
同此顯文同。三十中前四下別科配屬。四四
中下隨文別釋。於中有二。先釋十平等言
云。彼從別義開成前八者。一無相故。二無
體。三無生。四無成。五本來清淨。六無戲論。
七無取捨。八寂靜故。平等言今總明之。下
略有三義。一不起心者約定故。經釋云無
動作故。二稱本性約觀智了本性心境冥
故。故經釋云如本性故。三遣修相者。即上
二修亦不立故。釋云無自性故。疏。亦可配
三性等者。如初來去即遍計所執性。以不
不之即相無自性性下。二以依他圓成。對
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可以意得。疏。
四擧七喩通顯無著者。七喩全同彼文。
論釋云。此明遣我非有相而有二釋。一者
前七句以無破有。七喩以有遣無。令不著
無故。二者例同於前。亦以無遣有故云我
非有相。幻夢影像不壞虚相取不可得。疏。
今別明五藏者。謂脾腎心肺肝也。上總擧一
腹所有。此唯此五藏下唯一心約事即然。
約法皆十融無盡故。疏。初明十眼等者。疏文
有五。一指前經文釋成眼義。如實知見爲
眼義故。二十中下隨文會釋。三出體。四明
次第。五餘如別章示。原然諸教章門多分爲
七門。一釋名得名。二辨體。三修成次第。四
類差別。五見境不同。六約人辨異。七問
答分別。今但義合五段之中。初一義當釋名。
照矚名眼故。別名隨釋中辨。二隨文會釋中。
對餘五眼辨開合同異。於中先釋前五。
但明業用同異。後五即開合同異。前中先總
明同異。後別釋即分爲五。一肉眼中然明
見不見。略有五義。一見麁不見細。二見近
不見遠。三見明不見暗。四見前不見後。
五見障内不見障外。斯即亦是見境不同
故。疏。釋及引論影出其三而言等者。等取
麁細明暗。言天眼方見遠等。等取餘四。此
乃成不見遠等非釋天眼。今肉眼下擧此
顯勝。四十四下引彼指此。其應字合言説
字。此中不説者。即智論指摩訶般若爲此
中。疏。然天眼下二釋天眼中。先序五眼。
言假和合者。即是出體以肉天二眼皆是清
淨四大。不可見。有對色爲體。但人天趣別
耳。言不見實相者。即是所見境但翻前見
近不見遠等。則前五不見。天眼皆見而不
見實相。實相是慧眼境故。從今明見心下
顯此十眼。言似同彼者。心若約相非實相
故。今具性相故亦不同。疏。此中慧眼下
釋慧眼。言似法眼者約所見境異。以彼法
眼見事及根欲等。今見衆生諸根境異故
同彼法。此中法眼似彼慧眼者。彼中慧眼見
理境故。即如實相也。從所以互下出不同
之由。以慧眼但見理故。不見盡滅一異。今
擧彼不見故云過彼。則顯慧眼亦能見。理
但同者不擧耳。疏。此中法眼下四釋法
眼。亦擧彼不能顯此之能。則一切法如實
相言通事實理實。若爾云何分於法慧。然法
慧二眼倶以慧數爲體。五眼中明自有二
義。一慧眼以正體智爲體。法眼以後得智
爲性。二云。法眼從所知法爲名。所知亦通
於理。慧眼從能知智爲名。今正取後義則
顯慧眼亦通二慧。疏。彼佛眼下五釋佛眼。
先擧他宗亦約所知境。後今擧下會釋今
文。而有二意。一直案文則十力狹於一切
法也。故云擧勝。下又云十力下別顯同。彼
不出十力之所知。故顯唯屬佛揀異法慧。
故擧十力耳。然彼釋名有三義。一云。四眼
在佛皆名佛眼。此即佛身之眼從主爲名。
二云。佛者覺義覺即是眼當體爲名。三亦可
照達佛性名爲佛眼者。涅槃云。若人能見
身中佛性。雖是肉眼即名佛眼故。以十力
當體照達名爲眼耳。彼出體云。佛眼即以
無功用智爲性。或以圓鏡等四智爲體。
皆十力義耳。疏。後五中下釋後五眼。言義
兼法慧者。根本智即慧眼攝後得智兼於
法慧。又能知即慧所知即法。其出生死眼者。
亦前慧眼。慧眼見理故。釋無礙眼先正明。後
爲不壞相下通妨。妨云。若爾一眼即足何用
説十。故爲此通釋。一切智眼中言即是普
眼者。名異體一。晋名普眼即佛眼總義。然普
眼略有三義。一見普法故。二普見諸法。三
所見即眼故。以前二義況出第三。具如毘
盧遮那品。若法相宗言。後佛眼下五眼皆
佛眼攝。一切智眼即是佛眼。疏。故知十眼下
第三出體。隨相別體以見於前。此即圓融總
相體耳。疏。若辨次下第四辨次。唯約十眼
明次。次別知根境即慧眼。次引入如實即是
法眼。次令得佛力即是佛眼。次尋光而見
即通智眼及光明眼。光有智光即同智故。
次同歸寂滅即出生死眼。後等同法界即一
切智眼。其無礙眼以是總故通於前後。若
法相中明次第者。約修以明。爲導養身先
修肉眼。肉眼見麁不見細等。次修天眼。天
眼見色未見眞境。故修慧眼。慧眼見理不
能見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圓故修佛眼
疏。餘如別章者。諸章門中皆廣説之。然大意
要妙上已略具。今更出其見境寛狹。然所見
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實。陰界入等差別
是事。苦無常等衆生根性是法。二空眞如是
理。如來藏中眞常佛性是實。此之四法五眼
所見。一肉眼所見見障内等。然凡夫肉眼見
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見。菩薩肉眼如大
品説。極遠見三千界。如來肉眼與菩薩同。
見境分明。天眼有二。一報得隨在諸地及於
下地。下不能見上。若修得者。智論云。凡夫
天眼見一四天下。以小聲聞見小千界。大
聲聞見中千界。阿那律見三千界。縁覺小
者見中千。大者見大千。菩薩修得者隨人
大小所見不定。遠者見一切世界。故地持
云。菩薩以一切世界爲天眼境。報得者大品
經説。極喜見三千如來見一切。後之三眼
不可以方所定論。唯約得法深淺以辨。二
乘慧眼唯見生空。菩薩慧眼具見二空。不能
窮盡。如來畢竟。二乘法眼但見苦無常等諸
法總相。麁觀不能微細。若約不知根欲即
無法眼。菩薩法眼了根欲性及一切法。若總
若別。若麁若細。而無不窮盡。如來與菩薩
同皆悉窮盡。佛眼二乘全無。菩薩人中進退
不定。地前菩薩聞見佛性。未有佛眼。地上
眼見故有佛眼。若準涅槃。九地已還聞見
佛性。十地眼見而未了了。但見自身所有佛
性。不見衆生所有佛性。於自身中十分見
一。如來佛眼窮盡。此明見實。若約人辨餘
則可知。佛之三身化身具五。報身無肉眼。
法身無五眼。若約法性之眼亦得具五。然
隨法相宗差別。斯法性宗中一一圓融。具
如上説五十
八經
疏。與三施九施等者。三施即財
法無畏。九施即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一
切門。五善士。六一切種。七遂求。八二世樂。九
清淨。乃至六度四攝皆有此九。十行之初已
廣説竟。故隨顯直釋者。財施若顯。即名財等
難行等。不更廣引九中別義三中別義。疏。
今初十施等者。言一無向背即清淨中別
者。清淨有十。今但有無向背之一耳。彼
當第八。二遂求施者。遂求皆八今但有一。
三二世樂者。二世樂有九。今亦唯二所以引
梵本者。不亂之言不順二世樂。以應時濟
難順二世樂故。疏。餘七皆一切施者。一切即
是三施。然亦九中之一。然一切有二。一内
外之二。二有其三即財法無畏。故下結中十
皆通三。今前三有其別相。後七無餘施別
相故。云即一切耳。五雖兼清淨之義不求
異熟。即十中第二也。六亦難行者。以兼一
切施故云亦耳。難行皆三即三中第二。七内
外財等者。内外即一切中初義也。財等通一
切中三也。八九下通釋後三。先總標。此迴
向巧即別釋第八。治第一過即經中遠離有
爲。治第二過即遠離無爲。上解釋句行不
住道下結成標句也。疏。十度皆有三輪
者。梵行品已説。輪即施家三輪。疏。又四難行
忍下上約三忍。今約九忍難行有三。今是
其一。於下能忍是一難行。對於上流生忍
則易。童僕子息生忍則難。彼合敬順我合
責罰故。言恕不逮者。即晋書中意。晋衞洗
馬凡所發言皆爲實録。時有一人非理相
忤。後有僕使所爲非理於此二人並無慍
色。人問其故。彼對之曰。非理相忤可以
理遣。人之不逮可以情恕。故云恕不逮故。
以釋經中爲上能寛。此亦外典。謂居上能寛
爲下能敬。君子之行也。疏。又前五於所知等
者。上約攝論三慧以明。今此下文即瑜伽論
説三相以釋五六七。疏。第二二門明福智
者下疏文有二。一總標二門。二福智即道
下釋二助道具言。乃有三義。一單福是道
單智亦然。二合二爲道。三雙絶爲正道。助
道具亦三可知。疏。六堅順位等者。十忍品
已廣引瓔珞明竟。十智即智論二十
疏。倶舍云大種謂四界者。次句即地水火風
即是界品。具云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能
成持等業堅濕煖動性。釋云。初句標三義
稱大。一體寛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
體寛廣。二増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等。三
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等。一義釋
種與所造色爲所依故。大即是種能持自
性故名爲界。次句辨業。地能持用。等取
水能成相火能成熟風能成長。後句出體
可知。今但要初句以證界爲毒蛇耳。疏。二
明了法者。下疏文有三。一來意。二總。以普賢
下顯能了智。則是圓智了法無法非圓。今
但約相則所了通小耳。三一是凡夫下隨文
解釋。以稚釋經之童。以昧釋經之蒙。易蒙
卦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初筮
告再三涜。涜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
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
童蒙童蒙來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
再三涜。涜則不告涜蒙也。蒙以養正聖功
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有徳。
注云。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釋曰。
今正取蒙昧未知所適義耳。言長四善根
即煖頂忍世第一法。初地已廣。疏。二謂隨
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隨信行等者。倶舍賢聖
品論云。且於十五心位建立衆聖有差別
者。頌云。名隨信法行由根利鈍別。釋曰。見
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
根利鈍別立此二。謂鈍者名隨信行。彼於
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
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閲契經等法隨行
義故。此二若至修道。初名住信解。後名見
至。疏已具用。疏。然今既云下揀實異權。先
正明小乘。但知我空尚謂法有。安覺自性。
而云等者。見眞實諦是須陀洹。知無往來
是斯陀含阿那含人。不念受生法阿羅漢
人。成就四義辟支佛人。一味縁起言義皆
通大故有等言。疏。是以智論下。引證成前
通大之義。天台引此立於通教。通大通小
通淺通深。今先列名。後當釋義。初列名
者。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
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九菩
薩地。十佛性地。大品云。菩薩從初乾慧地
至菩薩地。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故云通三乘法也。二解釋者。乾慧地者三乘
初心通名乾慧。即是大乘三賢之位。小乘
*即是五停心等。謂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
觀。三總相念觀。總觀無生四眞諦理故名乾
慧。意云。未得定水故。二性地者。若用總相
念成三十七品。初發有漏善入煖法頂法
忍法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成内凡故。三八
人地。謂信行法行二人體解見道假。以發
眞斷見惑。在無間道即八人地。四見地。即
是三乘同見第一義諦之理。同斷八十八使
盡也。五薄地者。發六無礙斷欲界六品惑。
證第六解脱。欲界煩惱薄故。六離欲地。謂
斷欲界五順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釋
曰。五順下分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四
欲貪。五嗔恚故。倶舍頌云。由二不超欲即
四五也。由三復還下即上三也。七已辦地
者。即發眞無漏斷五順上分結八十八品
修惑。盡斷三界事究竟故言已辦。釋曰。五順
上分結者。一色愛。二無色愛。三上二界掉擧。
四二界慢。五二界無明也。貪過重故二界別
明。餘三過微二界合説。有此五結不超上
界名順上分結。八辟支佛地者。縁覺功徳力
大故能侵餘習氣故。九菩薩地從空入假。
道觀雙流深觀二諦。斷習氣色心等無明。得
界外法界道種智。遊戲神通學佛十力等故。
十佛地者。大功徳力資於智慧。一念相應
慧觀眞諦究竟習氣究竟盡也。故智論云。
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
在縁覺。智力強如大火燒木。木然炭盡餘
有灰。在諸佛智力大如劫火炭灰倶盡。亦
如兔馬等喩。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言
通。答名字雖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
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名同義。
究竟倶同也。廣如天台四教。疏。此上二下
結。第二三即上所引倶舍意也。疏。四第八人
者。倶舍二十三賢聖品釋住果極七返偈。先
問云。此預流名爲何義。若初得道名爲預
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爲預
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
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爲預流。以超斷
者不定初得故。倶舍大疏寶公但云若預
流名目初得道。即初見道第八人應名預
流。亦不釋於第八所以離欲等言。小疏釋云。
其苦法忍即是第八人。於八忍中從後
之爲第八故。若義林法師大疏鈔云。八人
地謂預流向也。四向四果從後數之爲第八
故。婆沙三十六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
行從勝數爲第八故。又更一解。與小疏同。
探玄引大般若。亦初果向同於林公從後
數之。澤州遠公引古婆沙論。詺須陀洹向
以爲第八。而對見道前七方便故名第八
故。彼論中問言。云何爲第八人。所謂信堅及
法堅。鈍根之人見道名信堅。利根之人名法
堅。釋曰。此上全同林公引文。而取義逆順
爲別。倶未見文。以義取人遠公理長。第八
之名所以順故。遠公又云。外國相傳云。
有八人者初發心人而未有行。二有相行
人憎厭生死樂修善法。三無相行人學觀
空理破離欣厭。見人行惡心無忿怒。見人
修善亦不欣慶。四方便行人雖見法空而
常隨有起諸善行。此四在於善趣地中。五
者習種。六者性種。七者解行。八者聖種。初
依地前未同聖種故非第八。第八人者不
名凡夫。彰異於前云不名凡夫。揀異
初依名爲菩薩。當相以論不名爲佛別異
於後。釋曰。遠公解前順今文。後非今意。彼
釋四依故可用之。因便引來以彰異轍。今
疏正意取初果向。而倶舍小疏亦是初向而
局苦忍。義成大局亦彰異轍。非用指南
下引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
約超斷容餘果向。疏。故智論中有八人地
者。證前文是初果向。案前十地。第三八人
在於見道無間道故。五十九云。八人地者。
所謂見諦道中信行一。法行二。須陀洹極六
七世生三有須陀洹今世煩惱盡得阿羅漢。
四有家家須陀洹三世生已入涅槃。五有
中間須陀洹。六除第三餘中間入涅槃。七
住六住無礙五解脱中者八。皆是須陀洹
向。釋曰。此則初果向中有八種人故名八
人地。非獨第八。然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
第八。二義倶成。謂亦名第八亦名八人地
也。故疏引來證成初向。望後第五既是初
果。此爲初向次第分明。若唯取於苦法忍
者。餘之七忍何以揀之。又十四心何以不取。
又十五心皆未得果。論主何獨將苦法忍
而爲難辭。林公成立爲初果向理則無違。
而從勝進數亦無所以。正義如前。疏。若約
超斷等者。此下揀濫正取初果之向。不取
二三果向。以超斷人不定初得故。經略無。
以義合有故復出耳。即倶舍云。具修惑斷
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三
向。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至。
亦由利鈍別。釋曰。今疏取意展彼頌文以
成長行。理皆已具耳。上智論文名家家。亦
倶舍義頌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
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初兩句明家家
下兩句明向果。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
縁具轉名家家。一由斷修惑三四品故。二
由成根徳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
受欲界三二生故。頌中但説初後二縁不
説成根者。預流果後進斷修惑諸無漏根
理必合有。義準已成故頌不説。言斷三四
品受三二生者。若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
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惑能潤七生。且上
上品能潤兩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
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上
三品能潤四生。故斷上三品四生便損名
受三生。既言中上亦潤一生。故斷中上品
惑。復損一生兼上損四。都損五生受二
生也。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
耶。答必無有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中間
死生。無有斷五品不斷六品而有死生。
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
必無未斷一大三品名二大品有死生故。故
斷一品二品必斷三品也。斷第五品不
斷第六品者。謂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
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餘如
彼説。所以引此文者。即下一來不還斷惑
多少皆要此故。疏。五初果等者。即前共十地
中見地也。然倶舍等以第十六心先已見理
明見道見。道要須未見今見故。今道
已先見乃重慮修行。故名修道。智度論意至
第十六是解脱道。斷惑方終見諦始圓故名
見地。疏。釋衆結斷乃有二意。先總後別總
有三正三隨者。三正即涅槃經。謂身見戒取
疑。倶舍説斷其六故加三隨。邊見隨身見。
執斷常者必依身故。見取隨戒取非因計
因必計勝故。邪見隨疑疑無之心斷善根
故。亦可下二別明八十八使。前倶舍中共引
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
見上界不行恚故。欲苦有十集滅各七爲
十四。道下有八成三十二。上二界四諦各
除一嗔。兩界各二十八。故成八十八。
此見所斷。若語修道欲界斷四。謂六根本
除見及疑。但有貪嗔癡慢。上二界各唯除
嗔。二界各三故有六。合欲之四共成十使。
即三果已後斷之。復合前名九十八使。更
加十纒爲一百八煩惱。疏。由見諦斷無
明漏者。無明漏亦名無明流。四流之一。疏。
六一來果者。更一往天上一來生欲界故。
而知無往來者即般若意。金剛十八住處中。
第五勝中無慢住處。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
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下。是意
明。小乘四果尚得離慢。豈況菩薩求大菩
提於初迴向不離慢哉。故判此文是十迴
向初救護衆生離衆生相迴向。言離慢者。是
離我慢。文中四果皆有三段。此初果中上即
如來反問。二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此即答也。
意明無念。三解所以者。經云。何以故須陀
洹名爲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
法是名須陀洹。釋曰。意云。須陀洹梵語此
云入流。入聖流故。謂至第十六道類智心
即入聖流。所以入聖流者。由了第一義諦
無所入故。則不起心念言我入流。若有
念慮言我入流不契諦理。則不入聖流。
而此無念無入即無漏聖智。故不入於六塵
之境。故上疏云。由見諦理斷無明名生
無漏。二一來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
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問也須菩提言
不也由尊答也下釋云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
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釋曰。斷六品
惑解脱道中契於諦理更不生於一往來
念。若有心念即有我慢。豈得聖果。故今疏
云知無往來。三不還果。經云。須菩提於意
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
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釋曰。大意同前
亦無心念斷五順下分結名爲不還。疏乃
至八地惑皆斷者。非但斷欲修惑。更進斷
四禪三空并前欲界故云八地。當處不還。
以非想惑皆斷盡者。成阿羅漢故。八地則
已該於三界。故云不樂三界。上之二界猶
不愛樂。故云而實無來。四無學果。經云。須
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
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實無有法
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
羅漢道。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釋曰。阿羅
漢斷五上分結。總説所斷之惑。有八十九
種。若見所斷總有八品。即上下八諦。若修所
斷三界九地。地地有九成八十一品。亦證
八十九品無爲爲應果體。言應果者。應受
人天一切供養。若有心念不契無爲。即是
我慢著我人等。由無心念故名應果。故實
無有法名阿羅漢。今經略無無念之義。八
無學下辨羅漢法。六通等義前後已具。今取
前後曾未説者即八解脱。略示名相。倶舍
頌云。解脱有八種。前三無貪性。二二一一定
四無色定。善滅受想解脱微微無間生。由
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三境欲可見。四境
類品道自上苦集滅非擇滅虚空。釋曰。初句
總標。次*兩句別名前三解脱。第四句別
明次四解脱。第二行頌明第八解脱。後一
頌總明所縁。言解脱有八種者。一内有
色觀外色解脱。謂於内身有色想貪。爲
除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今貪不起故
名解脱。第二内無色想觀外色解脱。謂
於内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爲堅牢故。
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爲解
脱。第三淨解脱身作證具足住。謂觀淨色
令貪不起名淨解脱。觀淨色者顯觀轉勝。
此淨解脱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
住此定名具足住。四無色定爲次四解
脱。四解脱各能棄背下地貪故名爲解脱。
後第八滅受想定解脱身作證具足住。棄背
受等名爲解脱。依婆沙論此言解脱者。
謂棄背義。前三無貪性者。初三解脱無貪爲
體。近治貪故。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
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脱清淨轉。作光鮮行
相轉故。此三助伴皆五蘊爲性。二二一一定
者。上二即初二解脱。下二即初二禪以初二
解脱依初二禪起。故云二二。一一定者。上
一謂第三解脱。唯依第四禪起云一一定
也。以第四禪離八災患慧心澄淨故。有淨
解脱。四無色定善者。四無色定解脱以善定
爲體。非無記染非解脱故。亦非散善性
微劣故。無散善者如命終心也。滅受想解
脱微微無間生者。滅受想解脱也。有解厭背
受想。有解背一切有所縁心。有云。解脱定
障故名解脱。微微心後此定現前。入滅定心
總有三種。一者想心。二者微細心。三者微微
心對前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名微微。
從微微心入滅盡定。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
出者。明出滅定心也出滅定心。或有頂淨心
或起下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
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三境欲可見者。初
三解脱唯以欲界色處爲境。有差別者。初
二境可憎。第三境可愛。四境類品道自上苦
集滅者。四無色解脱各縁自地上地苦集滅
諦。及縁九地類智品道。爲所縁境非擇滅
虚空者。無色解脱亦縁自地上地苦諦集諦
上非擇滅。及縁九地類智品上非擇滅及虚
空。爲所縁境。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脱。答第
三定中無眼識所引欲色貪故。自地妙樂所
動亂故。故無解脱。問行者何縁修淨解脱。
答爲欲令忻故修淨解脱。前不淨觀令心
沈慼令修淨觀。策發令忻或爲審知自堪
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脱爲成不成。若觀
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問何故經中第
三第八解脱得身證名非餘六耶。答以八
中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得身證名。第三解脱
唯取淨想。令惑不起名爲殊勝第八解脱
以無心故爲殊勝。第三解脱在色界邊。第
八解脱在無色邊。疏文對會可知。言餘義
已見上文者。謂六通即三地及十通品説。九
定即此品。滅定亦如六七地辨。廣如九地。
諸論即瑜伽智論唯識等説。然薩遮尼揵子
經第五亦廣説六通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今初十魔下分三。一總釋爲魔之義。二
然四魔下對四辯異。三若欲下與四相攝
疏。二有十魔下分二。先總釋業相。二十中
下釋文。疏。二於蔽度下釋第二句分二。一
總釋文意。二夫眞道者下立理。於中有二
先約智説則蔽度兩亡。後又悲化惡故下約
大悲説先正明。後況惡爲善資下。即借老子
意釋成上義。即道經無轍跡章結文。彼章具
云。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
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無結繩
約而不可解。釋曰。意云。無心於此五何
有轍跡等耶。次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
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釋曰。心無所係無可無不可。何所棄哉。次
云。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爲要
妙。釋曰。此有二意。一約密意。謂雖師法善
人資取惡人而不貴。不愛師資兩亡以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