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來陰變名老生。未來陰壞名死生。心中内熱
名憂生。發聲大喚名悲生。身心顦悸名苦
惱生。是名眼見色時即有三世十二因縁大
苦聚生非不生。耳鼻舌身。意眼界乃至法
界亦如是。是爲入界生非不生。云何不生。
觀眼色時。不種苦種不生苦芽。不漏
臭汁不集蛆蠅。若種不生則*芽不生。則
臭汁不生。則*蛆蠅不生。故名不生。云何苦
種。眼見色時起貪恚覺是爲苦種。念於五
欲法是生苦*芽。六根取六塵是名臭汁流
出。於六塵中善惡競起是名*蛆蠅。若知眼
色無常苦空無我。則貪恚不生念欲不生。取
境不生善惡行不生。是爲不生。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是眼界乃至法界亦如是。阿若最初
得此三藏不生智故。名阿若憍陳如。通教
無生觀。譬如幻人執幻鏡以幻六分臨幻
鏡覩幻像。像非鏡生非面生。非鏡面合
生。非離鏡面生。既不從四句生。則非内
外中間。不常自有亦無滅處。去不至東西
南北方。性本無生。非滅生無生。性本無
滅。非滅滅無滅。無生無滅故曰無生。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又觀幻色如幻鏡像。觀
受如泡。觀想如炎。觀行如芭蕉。觀識如
幻。幻不從幻物生。不從幻師生。非物師
合生。非離物師生。四句求幻生生無從
來。四方求幻滅滅無去處。性本無生。非滅
生無生。性本無滅。非滅滅無滅。無生無
滅故曰無生。觀根塵村落結賊所止。從本
已來一一不實。妄想故起。業力機關假爲空
聚。無明體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縁和合而有。
有本自無因縁成諸。煩惱業苦如旋火輪。
觀其本無。皆如上説。此通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一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一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別觀無生智者。鏡譬法界。眼譬觀智。青
黄赤白小大長短譬十法界。青譬地獄因果。
黄譬餓鬼因果。赤譬畜生因果。白譬人天
因果。小色像譬二乘因果。大色像譬通菩薩
因果。短色像譬別菩薩因果。長色像譬佛因
果。皆於鏡中分別無謬。若欲自正。令九因
果不生一因果生。若欲正他。令他九因果
不生一因果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次第
用析體觀智。斷四住生令不生。次用恒沙
佛法。斷客塵煩惱。令無知不生。後用實相
智慧斷無明。令根本不生。若無四住。則分
段不生。若無無知則方便不生。若無無明
則實報不生。生亦不生。不生亦不生。故名
不生。是名別教無生智也。約圓教觀無生
智者。觀鏡團圓。不觀背面不觀形像。非
背非闇非面非明。不取種種形容。不取
種種檠像。但觀團圓。無際畔。無始終。無明
闇。無一異差別者。譬於圓觀。不取十法界
相貌。無善惡。無邪正。無小大等。一切皆泯。
但縁諸法實相法性佛法。若色若香無非實
相。觀煩惱業生。即無生無生不生。故曰無
生。陰入界苦即是法身。非顯現故名爲法
身。障即法身。貪恚癡即般若。非能明故名
爲般若。無所可照性自明了。業行繋縛皆
名解脱。非斷縛得脱。亦無體可繋。亦無
能繋故稱解脱。解脱即業不生。般若即煩惱
不生。法身即苦不生。是三不生即一不生。是
一不生即三不生。非三非一故言不生。況
變易煩惱業苦而非不生。此即圓無生觀智
云云。本迹者。是憍陳如本自不生。非始不生。
欲引乳爲酪。故迹爲初教不生。引酪爲生
蘇。故迹爲通不生。引生爲熟。故迹爲別
不生。引熟爲醍醐。故迹爲圓不生。而其本
地住阿字門。謂一切法初不生故。若聞阿字
門。則解一切義皆非生非不生。垂迹引化。
能爲生不生。衆生若能會圓不生。則同阿
若。非本非迹非生非不生。大事因縁於
茲畢矣。故下文云。富樓那種種變化事。我若
具足説。衆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即其義
也。阿含云。阿難持傘蓋燈隨佛後。大梵王
持傘蓋燈。隨陳如後。斯皆示迹而欲顯本
也。觀心不生者。約三觀。不生可知不煩更
説。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其先代學道。
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徳命族故言龜氏。眞
諦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踊能映餘
光。使不現故言光波。亦云飮光。迦葉身光
亦能映物。名畢鉢羅。或畢鉢波羅延。或梯毘
犁。畢鉢羅樹也。父母祷樹神求得此子。以
樹名之。跋耆子生此聚落。人以爲號。其家
大富。増一阿含云。羅閲祇大富長者。名迦毘
羅。婦名檀那子名畢鉢羅。子婦名婆陀。
其家千倍勝瓶沙王。十六大國無以爲隣。
付法藏言。毘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
有貧女匃得金珠倩匠爲薄金師歡喜治
瑩佛畢。立誓爲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
上身恒金色心恒受樂。最後託摩竭提國尼
拘律陀婆羅門家生。畏勝王得罪。減一耕
犁。但用九百九十九雙牛金犁。又經云。其
家有&T073554;。最下品者。直百千兩金。以釘釘入
地七尺。*&T073554;不穿破如本不異。六十庫金
粟。一庫容三百四十斛。庫倉類也。又經云。
以麥飯供養支佛。怛越忉利各千反受樂。
身有三十相。直論金色剡浮那陀金。在濁
水底光徹水上。在闇闇滅。迦葉身光勝於
此金。身光照一由旬。闕二相。應是無白毫
肉髻也。故諸天請結集時讃言。耆年欲恚
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
比目明清淨如蓮花。捨此家業。又納金色
婦迭臥無欲。捨而出家。身披無價寶衣。截
爲僧伽梨。四疊奉佛爲座。如是三捨世無
倫匹。是爲捨大。於跋耆聚落。値佛奉寶衣。
佛授糞掃大衣。此衣是大聖大衣。又不麁重。
故迦葉云。我受佛衣師想塔想未曾頭枕。
況以覆臥。如此大衣大進我行故言受大。
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等。皆是
大人。於諸同名中最長故標大迦葉也於
跋耆聚落。初從佛聞増上戒定慧。即得無
漏。受乞食法。行十二頭陀。逾老不捨。後時
佛語汝年高。可捨乞食歸衆受食。可捨
麁重糞掃衣受壞色居士輕衣。迦葉白佛。
佛不出世我當爲辟支佛終身行頭陀。我
今不敢放所習更學餘者。又爲當來世作
明。未來世言上座迦葉爲佛所歎。我亦當
學難行苦行。佛言善哉。是爲行大。増一阿
含。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
一。頭陀既久鬚髮長衣服弊。來詣佛所諸比
丘起慢。佛命令就佛半座共坐迦葉不肯。
佛言吾有四禪。禪定息心從始至終無有
耗損。迦葉亦然。吾有大慈仁覆一切。汝亦
如此體性亦慈。吾有大悲濟度衆生。汝亦
如是。吾有四神三昧。一無形二無量意三清
淨積四不退轉。汝亦如是。吾有六通汝亦
如是。吾有四定。一禪定二智定三慧定四戒
定。汝亦如是。増一阿含云。一婆羅門白佛。
昨有婆羅門至我家。何者是。佛指迦葉。又
問。此沙門非婆羅門。佛言沙門法律。婆羅門
法律。我皆知迦葉亦爾。迦葉功徳與我不
異。何故不坐。諸比丘聞佛所讃。心驚毛竪
佛引本因縁。昔有聖王號文陀竭。高才絶
倫。天帝欽徳遣千馬車造闕迎王。天帝出
候與王同坐。相娯樂已送王還宮。昔迦葉
以生死座命吾同坐。吾今成佛以正法座
報其往勳。對佛坐時天人咸謂佛師。又迦
葉共阿難。爲比丘尼説法。有一比丘尼不
喜云。販針兒在針師前賣針。迦葉語阿難
言。此比丘尼以汝爲針師。我爲販針兒。迦
葉語尼言。佛説月喩經。日日増長常如新
學者唯大迦葉。汝聞不。於大衆中分半座。
汝聞不。於大衆中讃同佛廣大功徳。汝聞
不。云何此人是販針兒。如此等是被佛印可
大也。位大者。於大衆中爲大。於千二百五
十中爲大。於五百中爲大。於四大弟子
中爲大。爲五山寺主。作閻浮提知事上座
故言位大。佛燒身後灰場生四鉢多羅樹此
表迦葉集三僧祇劫法爲三藏四阿含。僧
肇序云。宗極絶於稱謂。賢聖以之冲默。玄
旨非言不傳。釋迦以之致教約身口防之
以禁律。明善惡則導之以契經。演幽微
辨之以法相。此即明戒定慧三藏也。増一
明人天因果。長破邪見。中明深義。雜明禪
定。皆大迦葉之功也。若別論集者阿難誦出
修多羅優波離誦出毘尼。迦葉誦出阿毘
曇故。言結集大也。如來去後法付迦葉。能
爲一切而作依止猶如如來。何者。若有頭
陀苦行人我法則存。若無此人我法則不
存。迦葉能荷負佛法令得久住。至未來
佛付法授衣竟然後入滅故言持法大。而
迦葉將隱密上天禮佛髮爲諸天説法云。
爲善生天爲惡入淵五欲無常如花上露
見陽則晞。於是別去諸天泣歎曰。里巷窮酸
苦厄羸劣貧窮孤露彼恒矜愍。今捨滅度誰
復覆護云云。約教明抖擻。抖擻十二種過。謂
好衣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生懊惱。糞
掃衣無水火盜賊王難五怖。若多畜者縫治
浣負其勞亦多故但三衣。若僧中食則營佐
僧事故乞食若受殘食小食。擾動喪時故一
坐食。多食難消生睡懈怠。少食饑縣乏力
故節量食。多器洗持多妨故一鉢食。須漿
勞動故不飮漿。房舍生著故樹下。樹下又
著故塚間。冢間憂悲妨故露地若臥消功増
懶故常坐二是衣法。六是食法。四是住處
法。且約乞食明抖擻者。乞易得生喜。難
得生瞋。得好則愛得惡則憂。憂喜依色而
起即色陰。受此憂喜即受陰。取憂喜相即
想陰。憂喜即是行陰。分別憂喜即識陰。憂喜
即意法二入三界。界入陰即苦諦。我能乞食。
計有我無我。以乞爲道以乞爲實。如是諦
當讃喜毀瞋我能被呵即疑不了爲癡。是
爲十使。歴三界四諦。即八十八使名集諦。
若識乞食中四倒相似相續覆故謂常。適
意謂樂動轉所作覆故謂我。薄皮覆故謂
淨。識四覆無四倒勤遮二惡生二善。修
四定根力覺道。是爲道諦。於乞食中不計
我則癡滅。癡滅故愛滅。愛滅故瞋滅。瞋滅故
不自擧則慢滅慢滅故被呵則無疑。無我
故我見滅。我見滅故邊見滅。不執是道則
戒取滅。不計爲實故見取滅。不邪執故邪
見滅。此十滅故則八十八滅。八十*八滅
故子縛滅。子縛滅故果縛滅。果縛滅故二
十五有滅。是爲滅諦。若於乞食中。不見
四眞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
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盡已。更不受諸有。
是爲乞食中抖擻觀慧。衣法住處法亦復如
是。是三藏頭陀也。通教抖擻者縁眞證寂
則是住處空慧爲食空心行諸行爲衣。常
性空無不性空時。空慧抖擻皆如幻化。妄
想諸惡寂滅不起。心心數法不行故。以不
可得故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爲第一。諸苦行
中空行第一。諸抖擻中。空慧抖擻最爲第一。
略説竟別教抖擻者。依於法身以爲住處。
般若智慧以爲食。一切諸行莊嚴遮覆。遮覆
抖擻黒業之惡。般若抖擻煩惱之惡。法身
抖擻生死苦惡。前抖擻分段煩惱業苦。次
抖擻變易煩惱業苦。是爲中道正觀頭陀。
出過二乘所行苦行云云。圓教抖擻者。住處
即衣即食。但是一法分別説三。一抖擻一切
抖擻。一切抖擻一抖擻。非一非一切。於一
切抖擻無非實相。諸佛所行是如來行。過
諸菩薩所行清淨云云。本迹者。本與如來同
坐畢竟空理。同得廣大法身。同得無礙智
慧。同得無量功徳。内捨法愛外無垢染。内
外抖擻本已清淨。欲引乳味事中抖擻。次
引酪味空中抖擻。次引生蘇別中抖擻。次
引熟蘇圓中抖擻。觀心者。即空抖擻取相。
即假抖擻塵沙。即中抖擻無明。一心中抖
擻五住云云。三迦葉。迦葉如前釋。優樓頻蠡。
亦優樓毘。亦優爲。此翻木瓜林。那提。此翻
河。亦江伽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
舍城南七由旬。毘婆尸佛時共樹刹柱。縁
是爲兄弟。兄爲瓶沙王師五百弟子。兩弟
各二百五十。行兄法。佛作十種變。謂龍毒
不中。龍火不燒。恒水不溺。三方取果。北
取粳糧忉利甘露。知嫌隱去。知念現來。
火滅不然。斧擧不下。廣出瑞應雖覩衆變
邪執未改。故言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眞。佛即
語云。汝非羅漢亦不得道。霍然開悟師徒
皆伏。二弟見相亦隨歸佛。是則一千比丘。
約教者。如増一阿含云。優留毘 能將護四
衆供給四事。令無所乏最爲第一。那提比
丘心意寂然降伏諸結。精進最第一。伽耶比
丘觀了諸法都無所著。善能教化爲最第
一。是爲酪教中意。若轉入生蘇。即應耻小
慕大。例則可知。若轉入熟蘇。即應委業
領教。若轉入醍醐。如此經中得記作佛也。
本迹者住於三徳。林即般若。城即法身。水即
解脱。是爲祕密本藏。而迹依林城水以度
衆生也。觀心者。正觀心性。中道不動如城
防敵不動而動。如水淨諸邊顛倒。雙照枯
榮如林蓊欝。三法相資即是連枝兄弟也。舍
利弗具存。應言舍利弗羅。此翻身子。又翻
舍利爲珠。其母於女人中聰明。聰明相在
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
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時人以子顯母。
爲作此號也。父爲作名。名優波提舍。或
優波替。此翻論義。論義得妻因論名子。
標父徳也。釋論云。我名提舍。逐我作字。
字優波提舍。優波此言逐。提舍者星名也。
又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言舍利弗。
弗子也。姓拘栗陀婆羅門種。増一云。我佛法
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昔
生經云。過去舅甥倶爲織師。知王寶藏。
因穿土盜之大獲珍寶寶&MT01142;白王。王云。勿
揚彼盜尋來伺而執之。甥因令舅倒入被
執。甥恐人識即級舅頭。王令以屍置四交
道引取其親。後因賈客群集猥鬧。甥載兩
車薪覆之。王又伺取。又因童兒舞戲投火
燒之。又行置酒。伺者大醉。酒瓶盛骨而去。
王憂狡猾出女嚴防。在水邊先誡其女。來
者執喚。其浮株於水。防者謂人視之乃株連
日不備。因是得來通女。女執其衣其即授
死人手而去。女大喚視之乃死手耳。因是
有身生男端正。王令乳母抱出有嗚者執
之。連日飢渇至煮餅爐下。餅師與餅而嗚。
王更令出。因酤醇酒伺人大醉。抱兒而去
出過他國。他國賢其謀。以大臣女妻之不
用。因字之爲兒。聘本國王女許之。疑是
前盜。其人以五百騎鞍馬衣服一種相似。往
迎婦時。本王見之問是前盜。歎其姦詐以
女婦之。甥者舍利弗是。舅者調達是云云。胎
者。父名優波提舍。學通典籍。鐵鍱其腹頭
戴火冠。獨歩王舍打論議鼓。國師陀羅自
知陳故兼則相不祥。義屈奪封以女妻之。
妻夢見人身被甲冑手執金剛杵碎一切
山後立一山邊。夢覺體重以問其夫。夫云。
汝所懷者。破一切論師唯不勝一人當
爲弟子。舅名拘絺羅。論常勝姊。既懷智
人論則勝弟。弟自念言。此非姊力。必懷智
人寄辯母口。在胎尚爾何況出生耶。委家
更廣遊學不暇剪爪。時人呼爲長爪梵志
云云。難陀跋難陀二龍。護王舍城雨澤以時。
國無饑年。王及臣民。歳設大會置三高座。
王太子論師。身子以八歳之年身到會所。
問人三座人具答之。即越衆登論床。群儒
耻不肯論議。勝此小兒無足顯譽。脱
其不如屈辱大矣。皆遣侍者傳語問之。答
過問表。盡墮諸幢無敢當者。王及臣民稱
慶無極。國將太平智人出世。及年十六
究盡閻浮典籍。無事不閑博古覽今演暢
幽奧。十六大國論議無雙。五天竺地最爲第
一。師事沙然梵志。梵志道術身子皆得。師有
二百五十弟子。悉附身子而成就之。沙然
臨死欣然而笑。身子問故。答世俗無眼爲
恩愛所親。我見金地國王死。夫人投火聚。
願同生一處。言已命終。後見金地商人問
之果然。身子追悔我未盡師術而不授此
法。爲我非其人師祕乎。自知未達更求
勝法。而無師可事。雖不逮此一法餘
通。於外道衆中最爲第一。於道見頞
&T058462;威儀庠序。因問師法。頞&T058462;答云。諸法從
縁生。是故説因縁。是法縁及盡。我師如是
説。一聞即得須陀洹果。來至佛所七日遍
達佛法淵海。又云。十五日後得阿羅漢。爲
羅云和尚。憍梵作師。聲聞衆中右面弟子。調
達破僧。引五百比丘去。身子往化五百人
云云。勞度差捔力。度差爲花池。身子爲象
拔花&T050460;池。度差爲夜叉鬼。身子爲毘沙門
王。種種皆勝度差降伏。中阿含云。身子是四
衆所生母目連是所養母云云。中阿含第二云。
生處安居比丘。稱歎滿慈子。少欲知足精進
閑居。一心正念智慧無漏。勸發亦稱説此等
法。時身子聞念我何時得見此人。此人
時到佛所。他示云。白哲隆鼻鸚鵡嘴者是其
形相。後於安陀林。此云勝林。相見身子問。
賢者於瞿曇所修梵行耶。答如是。又問爲
戒淨修梵行耶。答不也。爲心淨見淨度
疑淨知道非道淨道迹知見淨道迹智斷淨
修梵行耶。答不也。又問向言如是今言不
也。此義云何。答爲無餘涅槃故修梵行。又
問以戒淨故。設無餘涅槃。答不也。乃至道
迹智斷淨故。設無餘涅槃。答不也。又問此
義云何。答若以戒淨設無餘者。此以有餘
稱無餘。乃至道迹智斷淨設無餘者。亦是
有餘稱無餘。若離此七者。凡夫人當般涅
槃。凡夫離七故。以不離故。從戒淨至心
淨。乃至道迹智斷淨。仁者聽我説喩。如波
斯匿王欲從拘薩羅至婆雞帝。中間布七
車。捨初乘二。乃至捨六乘七。婆鷄帝人問。
爲乘初車。答不也。乃至乘第七車。答不也。
問離此七車。答不也。此喩問可知。身子問。
賢名何等。梵行人云何稱汝。答我父名滿。
我母名慈。梵行人稱我爲滿慈子。身子稱嗟
善哉賢者滿慈子。爲如來弟子。智辯聰明決
定安隱無畏。逮大辯才得甘露幢。於甘露
自作證。値汝者得大饒益。諸梵行人應縈
衣頂載。滿慈子問。賢者何名。梵行人云何
稱。答我父字優波提舍。我母名舍利。故稱
我爲舍利子。滿慈子嗟曰。今與世尊等弟
子共論而不知與第二世尊共論而不知。
與法將共論而不知。與轉法輪復轉弟子
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況
復深論。善哉善哉爲如來弟子。乃至縈衣頂
云云。佛説一句。身子以一句爲本。七日
七夜作師子吼。更出異句異味使無窮盡。
況佛多説。而身子智辯寧可盡耶。申阿含第
二十云。佛在阿耨達池。龍王云。此衆不見
舍利弗。願佛召之。佛命目連往祇洹呼身
子。正縫五納衣。答云。汝但前去我在後來。
目連云。我爲佛使人云何前去。目連以手
摩衣衣即成。身子念目連弄試我。我亦試
之。即以衣繩擲地。汝能擧此耶。目連念身
子弄試我。即盡力擧不起。身子于時以繩
繋閻浮樹。一天下動。繋二三四。四天下亦
不立。又繋小千中千大千亦不立。又繋他
方佛座脚。十方佛世界。皆鎭鎭不動。目連自
念我神力第一。今不能動將不失神力。因
催促令去。答汝前去。目連還佛所。已見身
子在佛前。龍王見地動問佛。佛答二人之
力。龍王及五百比丘。於目連生輕心。佛言
舍利弗。於四神力得自在。目連亦自在而
不能拔者佛力耳。語目連云。現汝神力。目
連以鉢絡。盛五百比丘。擧著梵宮。一足躡
須彌。一足至梵宮。身在彼方而説偈滿大
千國。五百心伏云云。約教者。若三藏智慧即
是無學十智斷結證眞輔佛揚化。釋論四
十稱爲右面大將。即其義也。通教智慧者。
如般若中自説所以爲摩訶薩。謂我見衆
生見佛見菩提見轉法輪見。破如此等見
故。名摩訶薩。諸賢聖自説己法。不如即今
人妄有所説。當知身子非但破生死見。亦
破佛見菩提法輪涅槃等見。此慧異初教
也。別教智慧者。當約五味分別。若從元初
但聞乳酪不聞餘味。發心修行但行乳酪
者。此是初教智慧也。若但聞酪。酪不由乳。
善惡之性性本自空。不由修善破惡滅色
取空。但修即空者是。通教智慧。若從元初
得聞醍醐爲醍醐故。&T021355;牛求乳烹乳
爲酪。轉酪爲生蘇。轉生爲熟蘇。方得醍
醐。修如此行。者即是別教智慧也。若從元
初但聞牛食忍草。即出醍醐若能服者衆
病皆除一切諸藥悉入其中。爲此修行。即是
圓教智慧也。本迹者。本住實相智度爲母。
從境生智慧。境即是身智慧即是子。悲愍
衆生。迹爲五味身子。欲轉煩惱惡血令成
善乳。示爲外道智慧。作大論師。欲*烹乳
爲酪。示三藏智慧。爲第二世尊。欲引酪爲
生蘇。訥大現小受淨名之屈。欲引生蘇
爲熟蘇。安慰饒益同梵行者。於般若領
教。欲引熟蘇爲醍醐。於法華初悟。斯皆
迹中外現。而本地内祕其實久矣。觀心者。一
心三觀。攝得一切智慧。觀心即空故。攝得
酪智慧。觀心即假故。攝得兩蘇智慧及世
智慧。觀心即中故。攝得醍醐智慧。是名觀
心中一慧一切慧一切慧一慧非一慧非一
切慧云云
大目揵連姓也。翻讃誦。文殊問經翻莱茯
根。眞諦云。勿伽羅。此翻胡豆。二物古仙
所嗜。因以命族。釋論云吉占師子父也。名
拘律陀。拘律陀樹名。祷樹神得子。因以名
焉。又目伽略兮度。未來因果經云。大目連羅
夜那。同名者多故擧大也。釋論云。舍利弗才
明見貴。目連豪爽取重。智藝相比徳行互
同。増一阿含云。我弟子中。神通輕擧飛到十
方者。大目連第一。釋論四十一。稱左面弟
子。外道師徒五百。用呪移山。經一月日簸
峨已動。目連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損害。即
於山頂虚空中結跏山還不動。外道相謂
我法山動計日必移。云何安固還若於初。必
是沙門使爾。自知力弱歸心佛道。令無量
人正法出家也。難陀跋難陀兄弟。居須彌邊
海。佛常飛空上忉利宮。是龍瞋恨。云何禿
人從我上過。後時佛欲上天。是龍吐黒雲
闇霧隱翳三光。諸比丘咸欲降之。佛不聽。
目連云。我能降是龍。龍以身遶須彌七匝。
尾挑海水頭枕山頂。目連倍現其身。遶山
十四匝。尾出海外頭枕梵宮。是龍瞋盛雨
金剛砂。目連變砂爲寶花輕軟可愛。猶瞋
不已。目連化爲細身入龍身内。從眼入耳
出。耳入鼻出。鑚齧其身即受苦痛其心乃
伏。目連攝巨細身示沙門像。將是二龍來
至佛所。調達引五百比丘爲己徒衆。目連
厭之令眠大熟。鼾吼雷鳴下風出聲。瞿伽
離以脚&T050460;之猶故不寤。身子説法迴五百
人心。目連手&T016254;將還僧得和合。雜阿含二十
九。佛在舍衞十五日説戒。佛默然不言。阿
難四請。佛言衆不清淨。吾今不復説戒。汝
可令上座若持律者誦戒者唱。目連尋入
定。觀誰不清淨。見馬師滿宿二比丘。即手
執牽出閉門更請佛説。佛言吾無二言。今
不復自説戒。目連云。衆不清淨。我亦不復
爲維那也。耆域此翻固活。生忉利天。目連
弟子病。乘通往問。値諸天出園遊戲。耆域乘
車不下。但合掌而已。目連駐之。域即云。諸
天受樂匆遽不暇相看。尊者欲何所求。具
説來意。答云。斷食爲要。目連放之車乃
得前。帝釋與脩羅戰勝。造得勝堂。七寶樓
觀莊嚴奇特。梁柱支節皆容一綖。不相著
而能相持。天福之妙力能如此。目連飛往。帝
釋將目連看堂。諸天女皆羞目連。悉隱逃
不出。目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即變化
燒得勝堂。赫然崩壞。仍爲帝釋廣説無常。
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又絡嚢。盛
五百羅漢如前説。如來梵聲深遠。遠聽如
佛邊不異。目連欲知佛聲遠近。極去遠遠
猶如近聞。仍用神力飛過西方恒河沙土。
聞釋師子聲。如本不異。去去不已神力盡
身疲。正値他方大衆共食。仍息鉢縁上經
行。彼人驚怪此人頭蟲從何處來。彼佛言。
此是東方無量佛土有佛名釋尊。神足第一
弟子。尋聲極此非蟲也。涅槃云。佛求侍者
心在阿難。如東日照西璧云云。約教論神
通者。依四禪十四變化。依觀練熏修十一
無漏事禪。能作十八變。此即初教中神
通。依空起慧。以空慧心修諸神通。即通教
中神通。次第依三諦習得神通。展轉深
過於二乘。即別教神通。依於實相所得神
通。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從眞起應不動
眞際遍十法界。是則圓教神通云云。往昔曾
助辟支佛。剃頭浣染縫袈裟。發願得神通
云云。本迹者。本住眞際首楞嚴定。能於一念
遍應十方。種種示現施作佛事。以慈悲故。
迹爲五味神通引令入極云云。觀心者。觀
於一心欻有一切心。觀一切心倏無諸心。
心無有無。通至實相。即神通觀也。摩訶迦
栴延。此翻爲文飾。亦肩乘。人云字誤。應言
扇繩。亦好肩。亦名柯羅。柯羅此翻思勝。皆
從姓爲名。増一阿含云。善分別義敷演道
教者。迦栴延最第一。如長阿含云。有外道
執斷見謂無他世。凡有十番問答。外道言
無有他世。答言。今之日月爲天爲人。爲此
世他世耶。若無他世則無明日。又問。我
見人死不還。云何説其受苦。故知無他
世。答云。如罪人被駐寧得歸不。又問。若
生天何故不歸。故知無他世。答云。如人
墮厠得出寧肯更入厠不。又天上一日當
此百年。生彼三五日。未遑歸心。設有歸者
而汝已化寧得知之。又問我&T055114;煮罪人。密
蓋其上。伺之不見神出故。知無他世。答
云。汝晝眠時。傍人在邊見汝神出不。又
問。我剥死人皮臠肉碎骨求神不得故。知
無他世。答云。如小兒析薪寸寸分裂求火。
寧有可得不。又問。我秤死人更重。若神
去應輕。若無神去則無他世。答云。如火與
鐵合鐵則輕。鐵失火則重。人生有神則輕。
死失神則重。又問。我見臨死人。反轉求神
不得故。知無他世。答云。如人反轉求於
貝聲。寧得聲耶。又問汝雖種種破。我執此
甚久而不能捨。答云。如人採穭。初見麻
取麻。次捨麻取麻皮。次捨麻皮取縷。次
捨縷取布。次捨布取絹。次捨絹取銀。次
捨銀取金。捨劣。取勝云何不能捨。又問
非但我如是説。諸人亦如是説。云何謂我
爲非。答云。兩商人逢鬼。鬼爲人像語言。前
路豐米足草載之何爲。一商人便棄。前路
人牛皆飢。遂爲鬼所噉。一商人云。若得新
米草。可棄故米草。人牛皆不爲鬼所食。
諸人妄説如鬼誑言。汝不納我言。如棄故
米草。今既得新何不棄故。又問我不能捨
勸我則瞋。答曰。汝如養猪人路上遇糞頭
&T016254;將還。在路逢雨汁下汚頭。傍人令棄倒
更瞋他。謂汝不養猪故令我棄。反瞋勸者。
如是番番析破廣演諸義。外道便伏而讃歎
言。尊者前説日月。而我已解。欲聞智辯故
番番執難。善哉妙説。迦栴延善論義相亦復
如是。律中云。善能教化歸戒。令屠受夜
戒婬者受晝戒。後受報時各於晝夜見前
樂相云云。又世典婆羅門。語五百釋。能與我
論不。五百釋言。有瞿蜜釋。國中無黠無聞
言語醜拙。有周利槃特。於出家中亦爲下
者。汝能與此二人論。勝者我與汝能名。世
典思惟勝此二人無足可尚。脱不如者甚
爲屈辱。後時於路遇槃特。問何名。答汝
當問義何勞問名。又問汝能與我論義耶。
答我能與梵王論。況汝盲無目者乎。又問盲
即無目無目即盲。豈非煩重。周利作十八
變。即云。此人但能飛變。更不解義。迦旃延
天耳遙聞。即隱槃特示身如彼。從空而下
問。汝字何等。答字男丈夫。又問男即丈夫。
丈夫即男。豈非煩重。世典答。止止置此雜
論可論深義。問頗不依法得涅槃耶。答
不依五陰法能得涅槃。又問五陰依何生。
答因愛生。又問云何斷愛。答依八正道即
能斷愛。世典聞此遠塵離垢。例皆如此。約
教論義者。依無常苦空無我。破斷常見等。
是初教論義。依空無所有不可得。破斷常愛
見者。通教論義。故天女云。我無所得故辯
如此。依總持四辯。觀機照假以藥逗病。
破斷常見者。是別教論義相。依實相畢竟
不有不無。破斷常見者。是圓教論義。約本
迹者。本住福徳智慧二種莊嚴。能問能答。
爲愍衆生。迹爲五味論義師耳。觀心者。觀
智研境境發於智。智境往復即觀心論義也。
&T072933;樓馱。亦云阿那律。亦阿泥盧豆。皆梵音
奢切耳。此翻無貧。亦如意亦無獵名也。昔
於饑世。贈辟支佛稗飯。獲九十一劫果報
充足故。名無貪。姓者劫初大水風吹結構以
成世界。光音天命盡。化生爲人。身有光飛
而行。歡喜爲食。無男女尊卑。衆共生中
呼爲衆生。自然地味。味如醍醐色如生蘇
甜如蜜。多食失光憔悴不能飛。少食者猶
光澤。便有勝負遂相是非。致失地味。食自
然地皮轉相輕慢。失皮食地膚。轉生諸惡。
失膚食自然粳米。食米則男女根生遂爲
夫婦。羞故造舍多儲取米。後米生糠&T032671;。刈
已不生枯株現。更相盜奪。遂立一平能者。
爲田主理諍訟。是爲民主。民主有子名珍
寶。珍寶有子名好味。始自民主草創之後。
金輪相繼。迄至善思。從懿摩至淨飯。四世
是鐵輪。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一十王。十二
遊經云。久遠劫有王。早失父母。以國付弟。
事一婆羅門。婆羅門言。汝當解王衣體瞿
曇姓。因而從之。時人號爲小瞿曇。住甘蔗
園。賊盜他物從園過。捕賊尋迹執小瞿
曇。木貫射之血流汚地。大瞿曇悲哀。收血
土。還園器盛。置左右呪之。此瞿曇若誠心。
天神變血爲人。逕十月左爲男右爲女。從
是姓瞿曇。瞿曇此言純淑。亦名舍夷。舍
夷者貴姓也。仁賢劫初。當寶如來出世時。瞿
曇識神始託生。若尋此意民主已來即姓瞿
曇。從懿摩王四子。一面光二象食三路指四
莊嚴。被猜徙雪山北直樹林中。國人樂從者
如市。欝爲彊國。父王歎曰。我子有能。四子
因此爲姓。又其地釋迦樹甚茂。此翻直林。
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爲姓。外國語多含。釋
迦亦直亦能。今淨飯所承。承莊嚴王後。莊
嚴即是烏頭。烏頭生烏頭羅。烏頭羅生尼求
羅。尼求羅生尸休羅。尸休羅即師子頬。師子
頬生三飯。斛飯二子。長名摩訶男。季阿那
律。乃是淨飯王之姪兒。斛飯王之次子。世尊
之堂弟。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非聊爾人
也。故周公歎曰。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
王之叔。於天下非賤人也。而沐三握。餐三
吐。禮賢尚爾況餘人乎。賢愚經云。弗沙佛
末法時世饑饉。有支佛名利吒。行乞空
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
受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
更採稗。有兎跳抱其背變爲死人。無伴
得脱待闇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
用脚更出取之無盡。惡人惡王欲來奪之。
但見死尸。而其所覩純是金寶。九十一劫果
報充足。故號無貧。其生已後家業豐溢日夜
増益。父母欲試之。蓋空器皿往送發看百味
具足。而其門下日日常有一萬二千人。六千
債六千還直。出家已後隨所至處人見
歡喜。欲有所須如己家無異。阿那律精進
七日七夜眼睫不交。眠是眼食既七日不眠
眼則喪睛失肉眼已。佛令求天眼。繋念在
縁四大淨色半頭而發。徹障内外明闇悉
覩。對梵王曰。吾見釋迦大千世界如覩掌
果。増一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
丘第一。那律既失肉眼。佛與諸比丘恒爲裁
縫。佛在舍衞拘薩羅窟。佛與八百比丘集。
爲阿那律作三衣。佛自爲舒張。諸比丘截
者縫者。一日即成。佛廣爲説出家受衣進止
共倶。無量人得道。約教者。依禪定發天眼。
凡夫外道也。依無漏事禪發天眼。三藏義。
依體法無漏慧發諸行。依諸行發天眼。通
教意。依散善發肉眼。依定發天眼。依眞
發慧眼。依俗發法眼。依中發佛眼。別教
意。依實相發天眼。天眼即佛眼圓教意。又
依散善修肉眼。依定修天眼。三藏意。依
空修肉眼天眼。是通意。次第修五眼。是別
意。不次第修五眼。是圓意。本迹者。本住實
相眞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國。迹示半頭
天眼。觀心者。觀因縁生善心。即肉眼。觀因
縁生心空。即天眼。觀因縁生心假。即法眼。
即中即佛眼云云。劫賓那者。此翻房宿
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星以名生身也。
是比丘初出家未見佛。始向佛所夜値雨。
寄宿陶師房中。以草爲座。晩又一比丘亦
寄宿。隨後而來。前比丘即推草與之在地
而坐。中夜相問欲何所之。答覓佛。後比丘
即爲説法。辭在阿含可撿取。豁然得道。後
比丘即是佛也。共佛房宿
得見法身。
從得道處爲名故。言劫賓那。毘沙門持蓋
隨賓那後。毘沙門是宿主。主既侍奉星宿亦
然。此比丘善占星宿。明識圖像從解得名。
名劫賓那。増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
宿日月者。劫賓那比丘第一。約教者。析破
根塵之舍。同佛棲眞諦之房。是三藏意。體
達根塵。即共如來同宿眞諦之房。是通教
意。分別十法界根塵房舍。悉得見佛。是別
教意。於一根塵房舍。即見一切房舍。見一
切佛。即圓教意。約本迹者。本與如來同棲
實相。迹示諸房宿耳。觀心者。觀五陰舍析
空即空。與化佛同宿。觀五陰舍即假。與
報佛同宿。觀五陰舍即中。與法佛同宿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一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憍梵波提。此翻牛呞齝。無量壽稱牛王。増
一云牛跡。昔五百世曾爲牛王。牛若食後恒
事虚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爲牛
呞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
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噉馬麥。而
憍梵獨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王供養。増一
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跡比丘第一。
樂在天上者。是隨樂欲。世界悉檀也。供
雁王福所致者。爲人也。避人笑者。對治
也。天不笑者。第一義也云云。又云。人但觀形
不知有徳。若*笑羅漢即得罪。避人*笑
故常居天上。天知有徳不笑其形故居天
也。佛滅度後。迦葉集千大羅漢。遣下座僧
使追憍梵。憍梵問佛及和尚。答言皆滅。
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四道流
注大迦葉所。水説云云。大象既去象子隨。
世尊*和尚既滅度。我今在此復何爲。斯亦第
一義也。約教者。住天園是示善。有牛嚼是
示惡。三藏意也。以牛嚼身得道。此示惡
非惡也。居天園而嚼示善非善。通教意。
示界内外善惡者。別教意。示善惡實相者。
圓教意。本迹者。本住四無所畏。安住聖主
如牛王第一義天迹。示牛呞齝樂居天上
也。觀心者。觀於心性中道之理。安歩平正其
疾如風。即牛王觀也。離婆多。亦云離越。此
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問經稱常作
聲。父母從星辰乞子。既其感獲因星作
名。雖得出家猶隨本字。假和合者。有人
引釋論。空亭中宿。見二鬼爭屍。告其分判
設依理枉理倶不免害。故隨實而答。大鬼
拔其手足。小鬼取屍補之。食竟拭口而去。
其因煩惱不測誰身故。言假和合。常作聲
者其疑此事。若我本身眼見拔去。若是他身
復隨我行住。疑惑猶豫逢人即問。汝見我
身不。故言常作聲。衆僧云。此人易度。語云。
汝身本是他遺體非已有也。即得道也
。増一云。坐禪入定心不倒亂者。離越比丘
第一。約教言析破五陰非我所有。三藏意。
體達五陰本非我有。通意。分別十法界五
陰皆非己有。別意。達五陰非我有非他
有。見陰實相。即圓意。本迹者。本住日星宿
三昧。迹示此名。觀心者。觀心念佛見十方佛
多。如夜觀星云云。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
五百世爲婆羅門餘氣猶高。過恒水咄小
婢駐流。恒神爲之兩派神往訴佛佛令懺
謝。即合手小婢莫瞋。大衆*笑之懺而更罵。
佛言。本習如此實無高心。増一云。樹下苦
坐不避風雨者。婆蹉比丘第一。約教者。滅
慢無慢。三藏意也。即慢。無慢。通意也。分
別十法界高下。別意也。八自在我具足佛法。
圓意也。本迹者。本住常樂我淨八自在我。微
妙梵聲。迹示慢心惡口耳。觀心者。觀麁言
軟語皆歸第一義云云。薄拘羅者。此翻善
容。或偉形。或大肥盛。或腬嚢。或楞鄧。或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