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_ 智顗説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心是七支。業心是二支。苦心即法身是心體。
煩惱心即般若。是心宗。業心即解脱。是心用。
即開心爲三也。分別十二因縁心生。即有
六道差降。分別心滅即有四聖高下。是爲
教相。兼於開合也。觀心料簡者。問事解已
足。何煩觀心。答大論云。佛爲信行人以樹
爲喩。爲法行人以身爲喩。今亦如是。爲
文字人約事解釋。爲坐禪人作觀心解。又
論作四句評。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
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
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多聞
利智慧是所説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
身牛。今使聞慧兼修義觀雙擧。百論有盲
跛之譬。牟子有説行之義。華嚴云。譬如貧
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偏聞之失
也。下文云。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偏觀之失也。
何者。視聽馳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但貴
耳入口出都不治心。自是陵人増見長
非。把刃自傷解牽惡道。由其不習觀也。
若觀心人謂即心而是已則均佛。都不尋
經論墮増上慢。此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
由不習聞也。若欲免貧窮當勤三觀。欲
免上慢當聞六即世間。相常住理即也。
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名字即也。深信
隨喜觀行即也。六根清淨相似即也。安住實
智中分證即也。唯佛與佛究盡實相。究竟即
也。修心内觀則有法財。正信外聞無復上
慢。眼慧明聞具足利益。何得不觀解耶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七會異者。問佛有所説依四悉檀。今解五
義與彼會不。答此義今當説。先對五章。次
解四悉檀。世界悉檀對釋名。名該一部世
界亦冠於三。第一義對體最分明。爲人對
宗。宗論因果爲人生善義同。對治對用。用
破疑滯。與治病事齊。分別悉檀對教相。
教相如後説。問何不次第。答悉檀是佛智
慧。對利鈍縁則成四種。利人聞世界解第
一義。此對釋名辨體即足。若鈍人未悟。更
須爲人生善對治破惡。乃入第一義。則具用
四也。五重玄義意兼利鈍。四悉檀法專爲
鈍者。對義是同次第則異。問論專釋大品不
渉法華。何得指彼悉檀通此五義。中論通
申諸經。何意不用。答釋論云。四悉檀攝八
萬法藏十二部經。法華何得不預耶。中論通
申理宜須用。若具引論博而未巧。今取論
題申於五章。中字申體。觀字申宗。論字申
用。纓珞云。破法方便立法方便。利益衆生方
便。論有研覈破執立三寶四諦得四沙門
果。故知論字申用。中觀理不可思議申妙。
觀境是權實申法。觀智是因果申蓮華。觀詮
申經。論之三字合四悉檀。以對五義通申
意顯。若更以論申餘經者。取偈初句申三
藏。次句申通。次句申別。次句申圓。法華又
爲第四句所申也。豈止兩論申此五章。五
章通申諸經論也。次解四悉檀爲十重
  一釋名  二辨相  三釋成
四對諦  五起教觀 六説默
七用不用 八權實  九開顯
十通經
釋名者。悉檀天竺語。一云此無翻例。如脩
多羅多含。一云翻爲宗成墨印實成就究竟
等莫知孰是。地持菩提分品説。一切行無
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四
優檀那。此翻爲印。亦翻爲宗。印是楷定不
可改易。佛菩薩具此法復以傳教。此就教
釋印。如經世智所説有無無二。此法楷定
以此傳授經。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
此就行釋印也經増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
最上。衆共歸仰世間所無。此釋宗義。彼明
文了義釋優檀那諸師何得用宗印。翻四
悉檀如此既謬。餘翻亦叵信。南岳師例大
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
遍。檀翻爲施。佛以四法遍施衆生。故言悉
檀也。二辨相者。世界如車。輪輻軸輞和合
故。有車無別車也。五衆和合故有人。無別
人也。若無人者佛是實語人。云何言我見
六道衆生。當知。有人人者世界故有。非第
一義。第一義可是實餘不應實。答各各實
如如法性等。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人等第一
義故無世界故有。有於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一切名相隔別。名爲世界。外人迷此世界
不達法相。或計無因縁有世界。或計邪因
縁有世界。大聖隨順衆生所欲樂聞。分別
爲説正因縁世界法。令得世間正見是名
世界悉檀相。二各各爲人悉檀者。大聖觀人
心而爲説法。人心各各不同。於一事中或
聽或不聽。如雜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
受。更有破群那經説無人得觸無人得受。
爲二人疑後世不信罪福墮斷常中。故
作此説。此意傍爲破執正是生信増長善
根施其善法也。故名各各爲人悉檀。三對
治悉檀者。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對治者。
貪欲多教觀不淨。瞋恚多教修慈心。愚癡
多教觀因縁。對治惡病説此法藥。遍施衆
生故。名對治悉檀相也。四第一義悉檀者。
有二種。一不可説二可説。不可説者。即是
諸佛辟支佛羅漢所得眞實法。引偈云。言論
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説諸行
處名世界。説不行處名第一義。二約可
説者。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
切非實非不實。皆名諸法之實相。佛於如是
等處處經中。説第一義悉檀相。此亦是一家
明四門入實之意故。中論云。爲向道人説
四句。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若聞四句
心生取著。皆是戲論豈第一義耶。私十五番
釋其相令易解。隨説事理聞者適悦是世
界。舊善心生是爲人。新惡除遣是對治。得
悟聖道是第一義。雙説假實是世界。論輪
輻軸輞故有車。五陰和合故有人。單説假
人即爲人。論或説有人。或説無人。單説實
法即對治。論對治則有實性。則無雙非假
實即第一義。論言語道斷心行亦訖云云。因
縁和合有善人惡人之異是世界。善縁和合
有善人是爲人。惡縁和合有惡人是對治。
雙非善惡是第一義。五陰實法隔歴是世界。
從善五陰生善五陰是爲人。以善五陰破
惡五陰是對治。無漏五陰是第一義。善法惡
法異是世界。説今善法生後善法是爲人。
以今善法破今惡法是對治。非善非惡是
第一義。問曰。人通善惡何得言生善是爲
人。答善業爲人所乘令生其善。故言爲人。
問爲人生善秖應生善。那復斷惡。答爲人
者生善是舊是正。斷惡是傍是新。治中治惡
是舊是正。生善是新是傍云云。三世隔別是世
界來世是爲人。現世是對治。非三世是第一
義。四善根内外凡隔別是世界。煗煖頂是爲人。
總別念處是對治。世第一法近眞是第一義。
見道脩道異是世界。見道是爲人。脩道是對
治。無學道是第一義。非學非無學是世界。見
學是爲人。修學是對治。無學是第一義。世界
悉檀中有爲人。爲人中有對治。對治中有
第一義。第一義中無三悉檀云云。一悉檀通
有四悉檀。論云。陰入界隔別是世界。因縁和
合故有人是爲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對
治。聞正世界得悟入是第一義。爲人有四
者。雜業因縁得雜觸雜受是世界。於一事
中。或聽是爲人。或不聽是對治。無人得觸
無人得受是第一義。對治中有四者。佛三
種法治人心病。藥病異故是世界。治人是爲
人。對病是對治。實性則無是第一義。第一義
中四者。一切實乃至四句是世界。佛支佛心
中所得法。豈非理善是爲人。一切語論一切
見一切著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義。能
通是對治。言語道斷法如涅槃是第一義。又
通作者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檀也。四悉
遍化衆生通是爲人。四悉檀皆破邪通是對
治。隨聞一種皆能悟道。通是第一義也。別
作者。約苦集諦明世界。約道諦能治明爲
人。約道諦所治明對治。約滅諦明第一
義。問依論解相已足。何用多釋。答論云。四
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私約十五法分別何
咎。三釋成者。四悉檀是龍樹所説。四隨禪經
佛所説。今以經成論於義彌明。所謂隨樂
欲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樂欲從因得
名。世界從果立稱。釋論云。一切善惡欲爲
其本。淨名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佛
經擧脩因之相。論明得果之相。擧隨樂欲
釋成世界悉檀也。隨便宜者。隨行人所宜之
法。各各爲人者。是化主鑒機照其可否。論
云。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宜聽不宜不聽。
如金師子宜數息。浣衣子宜不淨經擧行
者之堪宜。論明化主之鑒照以釋成也。餘兩
種經論名義同云云。四對諦者。直對一番四
諦如前説。廣對四種四諦者。四種四諦一
一以四悉檀對之。復總對者。生滅四諦對
世界。無生四諦對爲人。無量四諦對對治。
無作四諦對第一義。五起觀教。幽微之理非
觀不明。契理之觀非悉檀不起。脩從假入
空觀時。先觀正因縁法。此法内外親疎隔
別。若不殷勤樂欲。則所習不成。必須曉夜
精勤欣悦無斁。此即世界悉檀起初觀也。
若欲觀假入空。須識爲人便宜。若宜修
觀。即用擇精進喜三覺分起之。若宜修
止。則用除捨定三覺分起之。念通兩處是
爲隨宜善心則發。若有沈浮之病須用對
治悉檀。若心沈時念擇進喜治之。若心浮時
念捨除定治之。若善用爲人善根則厚。若
善用對治煩惱則薄。於七覺中隨依一覺
怳然如失。即依此覺分研修。能發眞明見
第一義。是爲用四悉檀起從假入空觀。成
一切智發慧眼也。若從空入假觀。巧用四
悉檀。取道種智法眼亦如是。若修中道第
一義觀。巧用四悉檀。取一切種智佛眼亦如
是。若一心三觀巧用亦如是。起教者。大論
云。佛常樂默然不樂説法。淨名亦論杜口。
此經云。不可以言宣。大經云。生生不可説。
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説。又云亦可得説十因
縁法爲生作因。亦可得説十因縁者。從無
明至有此十成於衆生具四根性。能感如
來説四種法若十因縁所成衆生。有下品樂
欲。能生界内事善拙度。破惑析法入空。
具此因縁者。如來則轉生滅四諦法輪。起
三藏教也。若十因縁法所成衆生。有中品樂
欲。能生界内理善巧度。破惑體法入空。具
此因縁者。如來則轉無生四諦法輪。起通
教也。若十因縁所成衆生。有上品樂欲。能
生界外事善歴別破惑次第入中。具此因
縁者。如來則轉無量四諦法輪。起別教也。
若十因縁所成衆生。有上上品樂欲。能生界
外理善。一破惑一切破惑圓頓入中。具此
因縁者。如來則轉無作四諦法輪。起圓教
也。復次一一教中。各各有十二部經。亦用
悉檀起之。若十因縁法所成衆生。樂聞正
因縁世界事。如來則爲直説陰界入等假實
之法。是名脩多羅。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
頌世界陰入等事是名祇夜。或直記衆生
未來事。乃至記鴿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羅
那。或孤起偈説世界陰入等事。是名伽陀。
或無人問自説世界事。是名優陀那。或約
世界不善事而結禁戒。是名尼陀那。或以
譬喩説世界事。是名阿波陀那。或説本昔
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或説本昔受生
事。是名闍陀伽。或説世界廣大事。是名毘
佛略。或説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陀達磨。
或問難世界事是名優波提舍。此是世界悉
檀。爲悦衆生故。起十二部經。或作十二種
説生衆生善或作十二種説破衆生惡。或
作十二種説令衆生悟。是名四悉檀起三
藏十二部經。若十因縁法所成衆生樂聞空
者。直爲説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無不即空。
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頌陰界入即空。或
説能達陰入界即空者便與授記。或孤然
説陰界入即空。或無問自説陰界入即空。或
説知陰界入即空名爲禁戒。或擧如幻如
化等。喩陰界入即空。或説本昔世間國土
即空。或説本生陰界入即空。或説即空廣
大或説陰入界即空希有或難問陰界入即
空。是爲隨樂欲世界悉檀。起通教十二部
經。或作十二種説即空生善。或作十二種説
即空破惡。或作十二種説即空令悟理。是
爲四悉檀起通教十二部經也。若有十因
縁法所成衆生。樂聞一切世界一切陰界入。
及不可説世界。不可説陰界入等事者。如來
即直説一切正世界及陰入等。一切翻覆世
界及陰入等。一切仰世界及陰入等。一切倒
住世界及陰入等。一切穢國一切淨國。一切
凡國一切聖國。如是等種種世界。不可説世
界。種種陰入界。不可説陰入界云云。或作四
言乃至九言偈重頌。或孤起偈。或能知國土
陰入界者。即與記成佛。或能知者即具禁戒
或譬喩説。或説昔國土事。或説昔受生事。
或説廣大事。或説希有事。或説論議事。如
是等十二種説悦其樂欲。或生其善或破
其惡。或令悟入。是名四悉檀起別教十二
部經。若十因縁所成衆生。樂聞不可説國土。
不可説陰界入。皆是眞如實相。即直説一切
國土依正即是常寂光。一切陰入即是菩提
離是無菩提。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離是無
別中道。眼耳鼻舌皆是寂靜門。離此無別寂
靜門。或作偈重頌。或作孤起偈。或作無問
自説。或知者與記。或知者具戒。或作譬説。
或指昔世界。或指本生。或説廣大。或説希
有。或作論議。是爲赴樂欲世界悉檀起圓
教十二部經。或作十二種説生妙善。或作
十二種説頓破惡。或作十二種説頓會理。
是爲四悉檀起圓教十二部經。復次用別圓
兩種四悉檀。説十二部經者。是起華嚴教
也。但用一番四悉檀説十二部經者。是起
三藏教也。若用四番四悉檀説十二部經
者。是起方等教也。若用三番四悉檀説十
二部經者。是起般若教也。若但用一番四
悉檀説十二部經者是起法華教也。大論
云。四悉檀攝十二部經其義如是。地持云。
菩薩入摩得勒伽造不顛倒論。爲令正法
得久住禪而作論也。菩薩住是禪觀衆生。
於佛去世後。根縁不同作論通經。天親用
兩番四悉檀。造地論通華嚴。舍利弗用初
番四悉檀。造毘曇。五百羅漢造毘婆沙通
三藏。見有得道意也。訶黎跋摩。亦用初番
四悉檀。造成實論通三藏。見空得道意
也。迦栴延亦用初番四悉檀。造毘勒論通
三藏。見空有得道意也。龍樹用四番四悉
檀造中論。三番正通大乘。一番傍通三藏。
彌勒用二番四悉檀。造地持通華嚴。無著
亦用二番四悉檀。造攝大乘。龍樹用三番
四悉檀。造大智度通大品。天親用一番四
悉檀通法華。世人傳。天親龍樹各作涅槃
論。未來此土準例可知。又五通神仙種種
諸論。釋天善論。大梵出欲論。皆用初番悉
檀方便利益意也。書云。文行誠信定禮刪
詩垂裕得昆。即世界也。官人以徳賞延于
世。即爲人也。叛而伐之刑故無小。即對治
也。政在清靜道合天心人王無上。即是世
間第一義悉檀也。六起聖説聖默者。思益云。
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行二事。若聖説法若
聖默然。聖説如上辨。聖默然者。夫四種四諦
並是三乘聖人所證之法。非下凡所知故不
可説。假令説之如爲盲人設燭。何益無
目者乎。故不可説名聖默然。華嚴中數世界
不可説不可説明理極不可説不可説。約無
量無作兩番四諦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
可説不可説名聖默然。若三藏中。憍陳如比
丘。最初獲得眞實之知見。寂然無聲字。身
子云。吾聞解脱之中無有言説者。是約生
滅四諦生生之法。明不可説不可説。名聖
默然。淨名杜口。大集無言菩薩。不可智知
不可識識。言語道斷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
如涅槃。此約四番四諦不可説不可説。名
聖默然。若大品句句。悉不可得不可得者。不
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口得。此
約三番四諦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
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可説不可説名聖默然。
此經明。止止不須説我法妙難思。是法不
可示言辭相寂滅。不可以言宣。非思量分
別之所能解。此約無作四諦不生不生法。
明不可説不可説。故名聖默然。問爲樂他
故有聖説法。爲自樂故名聖默然。默然則
不益他。答正爲自樂傍亦益他。若人厭文
不好言語。爲悦是人故聖默然。如律中。
爲福他故受供。聖則默然。如脇比丘對破
馬鳴。是故默然如佛。結跏正念身心不動。
令無量人得悟道跡。是故默然皆是四悉
檀。起此默然利益一切。何謂無益。問論云。
四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其相云何。答賢劫
經云。從佛初發心去。乃至分舍利。凡三百
五十法門。一一門各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度。
用是度對破四分煩惱。合成八千四百。約
一變爲十合八萬四千也。若作八萬四千法
藏名是世界悉檀攝。若作八萬四千塵勞
門名爲人悉檀攝。八萬四千三昧。八萬四千
陀羅尼門。亦如是。若作八萬四千對治。八萬
四千空門對治悉檀攝。若作八萬四千諸波
羅蜜。八萬四千度無極。第一義悉檀攝。又一
説。佛地三百五十法門。一一門有十善。合三
千五百善。治四分則一萬四千。又治六根
即八萬四千也。七明得用不得用者。夫四悉
檀獨有如來。究竟具得微妙能用。下地已去
得用不同。凡有四句。不得不用。得而不用
不得而用。亦得亦用。凡夫外道苦集流轉。尚
不能知四悉檀名字。誰論其得。既其不得
云何能用也。若三藏教二乘殷勤自行者。知
苦斷集修道證滅入眞。亦名爲得。不度
衆生故不能用。假令用者差機不當故淨
名訶滿願云。不知人根不應説法。無以
穢食置於寶器。如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反
被蚩笑。文殊暫往師徒皆伏。此是不知樂
欲。不能用世界悉檀也。如身子教二弟子。
善根不發更生邪疑。此不能用爲人悉檀
也如五百羅漢爲迦絺那説四諦。都無利
益。佛爲説不淨觀。即得破惡。此不能用
對治悉檀也。如身子不度福増。大醫不治
小醫拱手。五百皆不度。佛度即得羅漢。此
不能用第一義悉檀也。支佛亦然。是名得
而不用也。次明三藏教菩薩者。雖知苦集
修道止伏結惑。未有滅證。但得三悉檀。雖
未得一而能用四。所以者何。如病導師具
足船栰。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常以化人
爲事。自未得度先度人。是爲不得而用。通
教二乘體門雖巧得而不用。與三藏同也。
通教菩薩初心至六地。亦得亦用。用而未
巧。七地入假其用則勝也。若別教十住。但
得析法體法兩種四悉檀。而未能用。十行
方能用。十迴向進得相似四悉檀。亦能相似
用。登地分眞得亦分眞用。圓教五品弟子未
能得用。六根清淨相似得用。初住分眞得用
也。唯佛究竟得究竟用。八明四悉檀權實者。
四諦各辨四悉檀者。此通途説耳。釋論云。
諸經多説三悉檀。不説第一義者。此指三
藏。三藏多説因縁生生事相滅色取空。少
説第一義。就三藏菩薩。但約三悉檀明四。
若就佛即具四。雖爾終是拙度權逗小機
也。若通教四諦明四悉檀。體法即眞其門
則巧故。釋論云。今欲説第一義悉檀故。説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佛菩薩皆得有四。
而約方便眞諦以明悉檀。猶屬權也。若別
教四諦明四悉檀約於中道。此意則深。而
猶是歴別。別相未融教道是權。此則非妙。
今圓教四諦明四悉檀。其相圓融最實之説。
故四悉檀是實是妙。若用此權實約五味教
者。乳教則有四權四實。酪教但有四權。生
蘇則有十二權四實。熟蘇則有八權四實。涅
槃十二權四實。法華四種倶實云云。問三藏菩
薩雖得四悉檀。望通教但成三悉檀。今通
教望別教云何。答有二義。當通是得四。望
別但得三。問別教望圓亦爾不。答不例圓
別證道同故。並曰三藏通教倶證眞諦。亦應
倶得四。答三藏眞諦雖同。菩薩不斷惑故
闕一。圓別倶斷惑是故倶四。又並三藏通等
雖四而三可是權。別教四而不三應非是
權。答三藏通教教證倶是權故。但三無四別
教教道權證道實。從證則四。從教則權。又
並證道有四。教道應三。答若取地前爲教
道應如所問云云。九開權顯實者。一切諸法
莫不皆妙。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衆生情隔
於妙耳。大悲順物不與世諍。是故明諸權
實不同故。無量義云。四十餘年三法四果二
道不合。今開方便門示眞實相。唯以一大
事因縁。但説無上道。開佛知見悉使得入
究竟實相。除滅化城即是決麁皆至寶所。
即是入妙。若乳教四妙與今妙不殊唯決
其四權入今之妙。是故文云。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即此意也。決酪教四權。生蘇十
二權。熟蘇八權。皆得入妙故。文云。千二百
羅漢悉亦當作佛。又云。決了聲聞法是衆經
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方等般若所
論妙者。亦與今妙不殊。開權顯實其意在
此。問曰。決諸權悉檀同成妙第一義爲
當爾不。答決權入妙自在無礙假令妙第
一義不隔於三。三不隔一。一三自在。今且
作一種解釋也。若決諸權世界悉檀。爲妙
世界悉檀者。即是對於釋名妙也。亦是九
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攝
一切名也。亦是會天性定父子。更與作字
名之爲兒我實汝父汝實我子也。若決諸權
第一義悉檀。爲妙第一義悉檀者。即對經
體妙也。即是開佛知見示眞實相。引至寶
所也。若決諸權爲人悉檀。爲妙爲人悉檀
者。即是對宗妙也。如此經云。各賜諸子等
一大車也。若決諸權對治悉檀。入妙對治
悉檀者。即是對用妙也文云。以此寶珠用
貿所須。又云。如此良藥今留在此。可用服
之勿憂不差。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説無
上道。動執生疑。佛當爲除斷。令盡無有
餘。又云。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也。若是
分別諸權四悉檀同異。決入此經妙悉檀中。
不復見同異。昔所未曾説今皆當得聞。
即是妙不同異。即對教相妙也。即如文云。
雖示種種道。其實爲一乘。雖分別諸同異。
爲顯不同異説無分別法也。十通經者。問
今以四悉檀通此經。此經何文明四悉檀
耶。答文中處處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
引迹本兩文。方便品云。知衆生諸行深心之
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
以種種因縁譬喩亦言辭。隨應方便説。此豈
非是四悉檀之語耶。欲者即是樂欲。世界悉
檀也。性者是智慧性。爲人悉檀也。精進力即
是破惡。對治悉檀也。諸根利鈍即是兩人得
悟不同。即是第一義悉檀也。又壽量品云。
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衆生有種種性
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
善根。以若干因縁譬喩言辭種種説法。所作
佛事未曾暫廢。種種性者即是爲人。種種欲
者即是世界。種種行者即是對治。種種憶想
分別。即是推理轉邪憶想得見第一義。兩
處明文四義具足。而皆言爲衆生説法。豈非
四悉檀設教之明證也
△第二別解五章。初釋名爲四。一判通別。
二定前後。三出舊。四正解妙法蓮華。名異
衆典別也。倶稱爲經通也。立此二名。凡約
三意。謂教行理。從縁故教別。從説故教通。
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
別。名從理故通。略説竟。夫教本應機。機宜
不同故部部別異。金口梵聲通是佛説。故通
別二名也。約行者泥洹眞法寶。衆生以種種
門入。如五百比丘各説身因。佛言無非正
説。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文殊稱善。
大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求那跋摩云。諸
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云云。約理者。理則不
二名字非一。智度云。般若是一法佛説種
種名。大經云。解脱亦爾多諸名字。如天帝
釋有千種名。名異故別理一故通。今稱妙法
之經。即是教之通別。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行之通別。或言實
相。或言佛知見。大乘家業一地實事。寶所繋
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別。約此三義
故立兩名也。問教主不同設教亦異。云何
而言金口梵聲名爲教通。答此有兩義。一
當分。二跨節。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縁
説種種教。縁異故教別。主一故教通。依此
教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理無種種。經
言。即脱纓珞著弊垢衣。語言勤作勿復餘
去。并加汝價及塗足油。此則身口行理齊
分而説。不得作餘解也。通別圓等教行理。
當分亦爾。斯義易解而理難融云云。二跨節
者。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説。
秪隱其無量功徳莊嚴之身。現爲丈六紫金
輝。不説甘恬常樂之味。説於鹹酢無常辛
辣。棄王者服飾執持糞器。名爲方便。若開
方便門示眞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法
是圓法。向行向理皆即眞實。如此通是一音
之教。而小大差別。能契有長短所契唯一。
極種種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應於衆名。
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
易明云云。二定妙法前後者。若從義便應
先明法却論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難思。若
從名便應先妙次法。如欲美彼稱爲好
人。篤論無人何所稱好。必應先人後好。
今題從名便故。先妙後法。解釋義便故先
法後妙。雖復前後亦不相乖云云。三出舊
解。舊解甚多。略出四家。道場觀云。應物説
三三非眞實。終歸其一謂之無上。無上故
妙也。引經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
爲無有上。又云。寄言譚於象外。而其體絶
精麁。所以稱妙。又引經。是法不可示言辭
相寂滅。會稽基云。妙者表同之稱也。昔三因
異趣三果殊別。不得稱妙。北地師云。理則
非三三教爲麁。非三之旨爲妙。此意同而
辭弱。光宅雲云。妙者一乘因果法也。待昔因
果各有三麁。今教因果各有三妙。昔因果麁
者。因體狹因位下因用短。聲聞修四諦。支佛
修十二因縁。菩薩修六度。三因差別不得
相收。因體是狹。昔第九無礙道中行。名菩
薩伏道不斷。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第九
無礙止伏四住不伏無明。故言用短。是爲
昔因三義故麁也。昔果麁者。體狹位下用短。
有餘無餘衆徳不備。故言體狹。位在化城
不出變易。故言位下。第九解脱止除四住
不破無明。又八十年壽前不過恒沙。後不
倍上數。是故用短。是爲昔果三義故麁。今
因體廣位高用長者。會三爲一收束萬善。
故言體廣。不止界内無礙道中行。出於界
外行菩薩道。故言位高。無礙伏惑不止四
住。進伏無明故用長。今因三義妙也。今果
三義妙者。體廣位高用長。體備萬徳衆善普
會。故言體廣。位至寶所故言位高。斷五住
惑神通延壽。利益衆生故言用長。今果三
義故妙。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今古諸釋
世以光宅爲長。觀南方釋大乘多承肇
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今
先難光宅餘者望風云云。因體廣狹四難者。
若謂昔因體狹爲麁。指何爲昔。若指三藏
等可然。若指法華已前皆稱爲昔。此不應
爾。何者。般若説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
載。思益明解諸法相。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
界不動祇洹。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爲坐
道場。昔因如此無所不收。若爲是狹。若言
今因體廣。那忽言法華明一乘是了。不明
佛性是不了。那復言法華明縁因是滿。不
明了因是不滿。那復言前過恒沙後倍上
數。猶是無常因。既以無常因那得常果。因
果倶無常。此無常人那見佛性。非了義故
體不收行一。非滿字故體不收教一。非
常住故體不收人一。不見佛性故體不
收理一。當知。今因狹中之狹。狹則是麁。昔
體既廣昔還是妙。此一難已知麁妙。薳復具
作後難耳。因位高下四難者。般若是無上明
呪。無等等明呪。上人應求上法因。教則不
下。大論云。菩薩出三界外受法性身。行菩
薩行因位則不下。淨名歎菩薩徳近無等
等佛。自在慧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
思議解脱。則因人不下。淨名云。雖成佛道
轉法輪。而行菩薩道。又云。諸佛祕藏無不
得入。則見理不下。如是因位四一皆高。云
何言麁。若言今因位高者。教那忽是第四
時。位那忽住無礙道伏無明。人那忽是生
死身非法性身。理那忽無常不見佛性。當
知。今因皆無四一其位下而麁。昔因具四
一高而妙。因用長短四難者。釋論云。處處
説破無明三昧。是教用長。是事不知名爲
無明。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明無明無二。
若知無明不可得亦無無明。是爲入不二
法門。是則行長。又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
勝螢火蟲。若人入薝蔔林不嗅餘香。誰復
樂二乘功徳。座不須禮華不著身。皆是阿
惟越類。則人用長。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受
想行識無邊故般若亦無邊。是則理長。當知。
昔教行人理倶長。長故是妙。若謂今因用長。
那復言法華是覆相教。教則短。行覆相行則
短。覆相不明佛性理則短。四一既闕。今短
而麁。昔用既長長則是妙。果體廣狹四難者。
若昔果體是有餘無餘。不備衆徳爲狹爲
麁者。此豈然乎。般若是佛母。十方佛皆護。淨
名云。未曾聞此實相深經。當知。昔果體備
衆徳也。若謂今果體廣應備滿了。何故復言
亦滿不滿亦了不了。何故復言佛果無常亦
無我樂淨等衆徳缺然。廣義安在。若體廣
者。法身應遍一切處。何故復言壽止八十或
七百阿僧祇。灰斷入滅去此不至彼耶。若
言體廣。應備五眼見佛性。當知。今果闕
於四一。狹而是麁。將今望昔昔還是妙。果
位高下四難者。今果位若高。設教何得在
第五教下行那不出無常。人那不出變易。
理那不窮祕藏。當知。今果之位闕四一。皆
下皆麁。昔果位具四一。皆高皆妙。果用長短
四難者。若今果用長。教何不明常住。行何
不頓破無明。人何不即是毘盧遮那。理何
不即是祕藏。當知。今果無有妙法豈非麁
云云。而復言神通延壽是何神通。若作意
神通同彼外道。若無漏神通同彼小乘。若
實相神通則非延非不延。能延能不延。能延
何止延壽。而不延眼令見佛性。何不延舌
説於常住。眼不見性則知非實相神通。非
麁何謂。前一難已知麁。後難重來耳。彼作
因果六種以判麁妙。又以四一專判妙。今
難其麁。皆備四一則昔麁非麁。難其妙全
無四一。則今妙非妙。於其一句設四句難。
四六二十四耳。用彼矛盾自相撃。故不盈
不縮應爾許耳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下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四正論今意爲二。先略用彼名顯於妙義。
因具三義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體廣。九
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
中名用長。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非各
異亦非横亦非一。故稱妙也。果體具三義
者。體遍一切處名體廣。久已成佛久遠。久
遠名位高。從本垂迹過現未來三世益物名
用長。是爲因果六義。異於餘經是故稱妙。
又乳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一種因果狹下短。
則一麁一妙云云。酪經唯一種因果狹下短。但
麁無妙。生蘇經三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
廣高長。則三麁一妙。熟蘇經二種因果狹下
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二麁一妙。醍醐經一
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麁。又醍醐經妙因妙
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故稱爲妙也。復
次觀心釋。若觀己心不具衆生心佛心者。
是體狹。具者是體廣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
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衆生心佛心。
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
者。是用長。復次於一法界通達十法界。六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