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No. 1709_ 良賁述 ) in Vol. 33

[First] [Prev]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音。有説。諸佛實有色聲。其音圓滿無異韻曲。
如經説云。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
解。有説。諸佛實有衆多音聲。但以佛音無障
無礙。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圓
音。由具衆徳廣爲開演。讃語徳故。上三業徳
即三密門。事用之中即三示導。時衆得道百
萬億者。讃説。當根標所被也。從此第二讃所
被妙
經天人倶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 解
曰。天人倶修者。若天若人異類等受。倶能修
習大乘出離菩薩道也。由此言者。三乘種性
但詣斯會皆修大故。自上所明即三寶也。從
此第三讃所説深。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五
忍徳
經五忍功徳妙法門十四菩薩能諦了 解
曰。五忍如前。言功徳者。菩薩所修萬行功徳。
妙法門者。從凡至聖深妙法門。十四菩薩者。
三賢十地及以等覺爲十四也。能諦了者。見
解證修能諦了矣。從此第二明因果異
經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 解
曰。因中菩薩依此趣求。故忍中行。唯佛果圓
徳行倶滿。獨盡原故。從此第三明三寶藏
經佛法衆海三寶藏無量功徳於中攝 解
曰。佛法衆者列三寶名。一體眞如即忍性故。
能説所説諸修行者即別相故。所言海者。讃
忍深廣包含三寶。蘊積爲藏。無量功徳者。有
爲無爲恒沙功徳皆積忍中故云攝也。讃所
説深。明三業竟從此第二有二十六行半廣
讃五忍。於中分二。初有二十四行廣讃五忍。
後有兩行半讃佛悲深。初明五忍。於中分二。
初有二十三行廣明五忍。後有一行因果對
明。就明五忍大分爲六。初四行半偏明伏忍。
於中分二。初通讃四王。後總明伏忍。初文復
二。且初第一明十善位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一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
中二
經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
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 解曰。十善
如下。此十善位經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
故。發大心者。所度所斷所修所趣悉皆大故
名發大心。長別三界者。前發大心總有二類。
一者直往二者迴心。若前頓發心必堅猛。惑
雖未斷定當超。故若後漸悟。二乘有學及無
學果聖道斷障云長別故。苦輪海者。苦通三
界謂三苦也。依苦樂捨立爲苦故。往返不息
迴轉如輪。昇沈出沒深大如海。中下品善者。
所修十善時既長久。初中後位爲下中上。中
下二品作粟散王。小王衆多如彼粟散。從喩
立稱。又如劫初分香稻者。以粟散布名粟
散王。若上品者鐵輪王也。從此第三明三賢

經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
堅徳轉輪王七寶金輪四天下 解曰。十住
菩薩作銅輪王。十行銀輪。十迴向位作金輪
王。然四輪王王化別者。一二三四洲化境爲
異。故順正理云。從此洲人壽命無量乃至八
萬歳有轉輪王生。滅八萬時。有情富樂壽量
損減。衆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
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金銀銅鐵
輪應別故。若王生在刹帝利種紹灑頂位。於
十五日受齊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齊戒。昇高
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餘轉輪
王應知亦爾。輪主如佛無二倶生。一切輪王
皆無傷害。令伏得勝已各安其所居。勸導令
修十善業道。言七寶者。所謂輪寶象寶馬寶
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馬等五寶有
情所攝。珠輪二寶乃是非情。正法念經又有
七寶。所謂劍寶皮寶床寶林寶殿寶衣寶履
寶。此等諸寶皆由修習無嗔善根之所招感。
所有威徳及王風化。如正法念乃起世經。彼
廣明矣。從此第二總明伏忍。於中今三。且
初第一總明聖胎
經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三世諸
佛於中學無不由此伏忍生 解曰。住伏忍
者即名聖胎。三世諸佛從此生故。從此第二
明難得入
經一切菩薩行根本是故發心信心難若得信
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解曰。一切菩
薩行根本等者。此明入劫菩薩行本。即十信
心此心難發。如前經云。有恒河沙見佛法僧。
得入信者數極少矣。若得十信至第六心必
不退者信不退也。定證無生至初地故。雖七
住前容作二乘。設爾不久定當得故。又解若
得信心即十信心必不退者。十住第七位不
退也。已前容退。如瓔珞經云。淨目天子法才
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遇縁退故。從此第
三結名辯相
經化利自他悉平等是名菩薩初發心 解
曰。化利自他者辯發心相。若時菩薩觀他如
自得平等心而修二利。方名菩薩初發心相。
入初住也。明伏忍竟。從此第二有五行半廣
明信忍。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結斷
障。初明三地文分爲三。初明下忍文復分三。
且初第一明歡喜地
經歡喜菩薩轉輪王初照二諦平等理權化有
情遊百國檀施清淨利群生 解曰。歡喜等
者。標住地名明其王位。初照二諦平等理者。
謂此初證平等眞如斷分別也。權化有情者。
或王或佛權現化身。遊百國者明化境也。檀
度清淨者勝行利生也。從此第二明地得名」
經入理般若名爲住住生徳行名爲地 解
曰。入者證也。言般若者。無分別智證實相理
倶名般若。住者不動名住。依持義也。住生徳
行名爲地者。智冥眞理即能生顯爲無爲徳。
有爲功徳因此而生。無爲功徳因此而顯。五
相顯發住生二義故名爲地。道十地也。如唯
識第九云。如是十地總攝有爲無爲功徳。以
爲自性。與所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名爲
地矣從此第三初心具徳
經初住一心具衆徳於勝義中而不動 解
曰。言初住者。見道證如名爲初住。言一心者。
即一心眞見道也。具衆徳者。如前經云。具足
八萬四千徳也。於勝義者。境第七聲。謂智證
眞寂而不動。此初入地。例後應知。從此第二
明中品忍。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離垢地
經離垢菩薩忉利王現形六趣千國土戒
清淨悉圓滿永離誤犯諸過失 解曰。標其
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修勝行。戒度圓
滿明其離過。微細不犯矣。從此第二明修境

經無相無縁眞實性無體無生無二照 解
曰。上句明境。妄執縁生圓成異故。下句明智。
達無體故。了無生故。證無二故。明智照解無
分別故。雖於五忍勝劣有殊。論其境智准此
應悉。從此第三明發光地
經發光菩薩夜摩王應形往萬諸佛刹善能通
達三摩地隱顯自在具三明 解曰。標其地
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其得定。明所具
徳。言隱顯者。五通自在具有三明。如序品也。
從此第二總結斷障
經歡喜離垢與發光能滅色縛諸煩惱具觀一
切身口業法性清淨照皆圓 解曰。結上三
地能斷色縛。謂貪等三如前解故。具觀一切
身口業者。顯離色縛。色業自在。言法性者。色
心實性即是眞如智照圓也。從此第三有四
行偈廣明順忍。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
結斷障。初明三地文分爲三。且初第一明焔
慧地
經焔慧菩薩大精進覩史天王遊億刹實智寂
滅方便智達無生理照空有 解曰。標其地
名。明修勝行。明王居處。實智寂滅者證如智
也。方便智者縁事智也。達無生理者即是眞
如正智境也。照空有者即是理事方便境故。
從此第二明難勝地
經難勝菩薩得平等化樂天王百億國空空諦
觀無二相垂形六趣靡不周 解曰。標其地
名明修正觀。眞俗二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
故名平等。明王居處。空空諦觀者。初空顯
如。後空遣相。或云色心。或云我法。謂此地中
理事合照故云諦觀。無二相者。能合難合令
相應無二相故。垂形以下。明所化境。靡者無
也。從此第三明現前地
經現前菩薩自在王照見縁生相無二勝義智
光能遍滿往千億土化衆生 解曰。標其地
名。明王居處。照見縁生者。智常照解十二縁
生相無二也。勝義智光者。智縁勝義名勝義
智。智能照理故名光能。照解體圓故云遍
滿。往千億土明所化故。從此第二總結斷障」
經焔慧難勝現前地能斷三障迷心惑空慧
寂然無縁觀還照心空無量境 解曰。結上三
地。能斷三障迷*心惑者。如上見等三種障
也。言空慧者結實智也。言寂然者結平等也。
無縁觀者。結照見縁生相無二也。還照心空
者。自障既斷照自地如。如智徳廣云無量矣。
從此第四有兩行半明遠行地。於中分三。且
初第一明遠行地
經遠行菩薩初禪王住於無相無生忍方便善
巧悉平等常萬億土化群生 解曰。標其地
名。明王居處。無相無生忍者。此地菩薩純
無相觀故。云無相智證無生忍。方便善巧
者。明修勝行。濟利有情悉平等故。常萬已下。
明所化境。從此第二超分段生
經進入不動法流地永無分段超諸有 解
曰。此地菩薩必能進入後不動地法駃流也。
未無分段者。自此已前容有分段。受三界
生。今此地中功用分段最後邊故。超諸有
者。無漏定願資彼勝身。令所感報漸漸増
勝。乃至等覺受變易生。超三有故。從此第三
明所斷障
經常觀勝義照無二二十一生空寂行順道法
愛無明習遠行大士獨能斷 解曰。言常觀
者表無間斷。言勝義者明所證也。照無二者。
眞俗雙照無有二也。二十一生者明經生也。
地地有三。今第七地經二十一生。智皆照如
云空寂行。理實住地有二十生。最後終生必
當得故。順道法愛者愛善法也。婆沙論中名
善法欲。智度論云。頂位未伏順道法愛。不言
位。此説斷者。謂六地前有定有散。散位
起愛。今入此地。雖有加行以結無相。相續
現前無散忻求。永無愛故。無明習者。如下經
云。斷諸業果細現行相。諸業果者即分段
生。細現行者所知障也。執有生滅。細相現
行能障此地妙無相道。所知障體即是無明。
與前愛倶。入地止斷。故偈説云。遠行大士
獨能斷也。前長行中七八九地皆無生忍合
爲一文斷色心習。此別結者。永無法愛超分
段生。功用後邊具此三義故別結矣。又若大
劫數三無數。今第七地第二劫滿。又後二同
第三劫皆無功用故同結矣。從此第五有五
行偈明後三地。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
明斷障。初明三地文分爲三。初不動地文復
分二。且初第一明不動地
經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於百
萬微塵刹隨其形類化衆生 解曰。明中忍
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得勝身。常自在
者。現相及土悉皆自在。明所化境隨類化故。
從此第二明常不動
經悉知三世無量劫於第一義常不動 解
曰。悉知三世者明智照也。無量劫者。知過未
世倶無量也。於第一義者。此地菩薩雖常證
如。眞俗雙照常不動矣。從此第二明善慧

經善慧菩薩三禪王能於千恒一時現常在無
爲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 解曰。明上忍
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修
觀。智常證如。眞俗平等皆空寂故。恒沙佛藏
者明具徳也。恒沙諸佛所流至教。此地菩薩
於一念中四無礙解皆能了矣。從此第三明
法雲地。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雲地
經法雲菩薩四禪王於億恒土化群生始入金
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解曰。寂滅忍
中此下品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
始入金剛者後勝定也。始者初也。入者證也。
此地末心起金剛定。初無間道證理。現前惑
障永無。照解圓極名一切了。此等覺位法雲
地收。上下各半顯前後故。明所超生如文悉
矣。從此第二明下品忍
經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無等等 解
曰。標忍之名明下忍觀。言一轉者。*辯忍位
也。此無間位轉爲解脱名爲一轉。即名妙覺
佛果圓也。無等等者。若前刹那以因望果名
爲無等。至解脱位佛佛道齊即名爲等。此下
忍位明當轉故。從此第二總明斷障
經不動善慧法雲地除前所有無明習無明習
相識倶轉二諦理圓無不盡 解曰。標上三
地。除前所有無明習者。所知障也。除前七地
各治一分色心障外餘之細障。於此三地各
別斷故。無明習相識倶轉者。謂修所斷煩惱
障種及第七倶所有無明彼微細種至等覺位
由與識倶故云倶轉。又如起信。根本無明與
業識倶。云轉捨也。二諦理圓無不盡者。明等
覺位。照解體圓所斷所棄無不盡矣。從此第
六有一行半明正覺位。於中分二。且初第一
明正覺圓
經正覺無相遍法界三十生盡智圓明 解
曰。梵云三菩提此云正覺。無上覺也。言無相
者。能證所證倶無相也。遍法界者。恒沙功徳
一一無邊乃至毛端皆遍法界。三十生盡者。
超過十地彼生盡故。智圓明者智圓極也。從
此第二明佛具徳
經寂照無爲眞解脱大悲應現無與等湛然不
動常安穩光明遍照無所照 解曰。言寂照
明智徳圓。無爲眞解脱者明斷徳圓。大悲
應現者明恩徳圓。無與等者。明上三徳倶無
等也。湛然不動者顯恩徳也。由佛大悲利他
願力。應現大小種種類身。動而常寂故云湛
然。雖示去來體常不動。言安隱者示現化也。
如食馬麥及現出血。未曾動搖常安隱也。光
明遍照者。恩徳之體如淨摩尼。體周法界照
而無照。大文第二結前因果
經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有
情皆暫住登金剛原常不動 解曰。三賢十
聖住果報者。約人明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
若身若土乘因感果住果報故。唯佛一人居
淨土者。如來亦名無上覺者。隨身所居。皆淨
土故。一切有情皆暫住者。約法明也。等覺已
前若賢若聖有爲生滅刹那不住。設令證如
亦暫住故。登金剛原常不動者此有二義。有
説。佛果眞解脱位。智常證如。如智平等故名
不動。凝然相續倶名常故。有説。佛果金剛
定後證寂滅原。身智湛然常不動矣。從此第
二有兩行半讃佛悲深。於中分三。且初第一
總讃悲深
經如來三業徳無量隨諸衆生等憐愍 解
曰。總讃三業徳無量也。隨諸衆生等憐愍者。
正讃悲深。如來大悲憐愍平等。隨其種性示
無上乘。實悲深故。從此第二別讃三業
經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衆無量光口常説
法非無義心智寂滅無縁照 解曰。人中樹
者擧喩明也。讃佛身業。蔭除執惱。光能破
闇。口常説法者讃語業也。説即是聲。甚深如
雷具梵聲也。非無義者。外道異生有字無義。
二乘狹劣。菩薩未圓。唯佛所説有字有義皆
圓滿也。心智寂滅者讃正智也。智冥眞理常
寂滅故。無縁照者讃業用也。冥眞起化。悉
皆無相照而無照。化而無化。從此第三讃説
甚深
經人中師子爲演説甚深白義未曾有塵沙
刹土悉震動大衆歡喜皆蒙益 解曰。人中
師子者。師子出聲百獸潜伏。如來演説諸障
雲消故以喩也。爲演説者讃五忍也。甚深等
者。二乘不測故云甚深。曠劫難聞未曾有故。
塵沙等者。以法威力聞所未聞。塵沙刹土皆
震動故。大衆等者。大衆聞法領解歡喜。若凡
若聖皆蒙益故。具斯衆徳故讃悲深。三示道
中偏讃此者。後誡示導利樂廣故。從此第三
結讃敬禮
經世尊善説十四王是故我今頭面禮 解曰。
文易可知。此結讃矣。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爾時百萬億恒河沙大衆聞佛世尊及波斯
匿王説十四忍無量功徳獲大法利聞法悟解
得無生法忍入於正位 解曰。無生忍者。隨
其所應。此多地前無生忍也。入於正位者即
初地也。偈與長行有差別者。修行諸忍自利
行増。化生爲王利他行勝。偈總上二。即爲異
矣。從此第三忍位智於中分三。一印述所
説。二忍位境智。三讃忍徳深。初印所説於中
分四。且初第一明往昔因
經爾時世尊告大衆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
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爲四地菩薩我爲八地
菩薩 解曰。引昔因中明同事也。從此第二
明今偈讃
經今於我前大師子吼 解曰。讃於佛前得
決定説。從此第三印可所説
經如是如是如汝所説得眞實義不可思議
解曰。重言如是者。如汝所説印能詮文。得眞
實義者。印所詮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不可
思議者。讃其文義心言路絶。從此第四唯佛
能知
經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解曰。唯佛等者。菩
薩修證諸忍未圓。設後如前悉皆分故。唯有
諸佛。佛道齊證解忍圓故盡知也。從此第
二忍位境智。於中分三。一標忍難量。二
相徴問。三分別解釋。且初第一標忍難量
經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
思議不可稱量 解曰。前長行中佛説十王。
次於偈中王別讃忍。忍之境智若因若果此
具明也。此十四忍者牒前文也。諸佛法身者。
謂應化身皆法身也。諸菩薩行者。等覺已前
一切行也。思議等者。心不能思口不能議。過
稱量境云不可也。明佛菩薩皆依此忍。忍之
性相思議稱量倶不及矣。從此第二總相徴

經何以故 解曰。何故諸佛菩薩皆依十四忍
不可思量也。從此第三分別解釋。於中分二。
初別明境智後釋結難量。初明境智於中分
二。一明佛境智二明菩薩境智。初佛境智於
中分三。一標佛生化滅。二釋無生化滅。三結
如虚空。且初第一標佛生化滅
經一切諸佛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般若
波羅*蜜多中化般若波羅*蜜多中滅 解
曰。實相般若無生化滅。諸佛化現圓應十方。
於般若中示生化滅。即王宮生轉法輪化。雙
林後滅則其事也。從此第二釋無生化滅。於
中復二。且初第一釋無生等
經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
解曰。謂明諸佛體遍相圓動而常寂無生化
滅。從此第二境智倶寂
經第一無二非相非無相無自無他無來無
去 解曰。言第一者勝無等故。言無二者如
智不異故。言非相者不同色像故。非無相者
不同兎角故。無自無他者。所現應化勝劣有
殊。與法性身無自他故。無來無去者。化現應
物示有去來。體常不動。無來去故。從此第三
結如虚空
經如虚空故 解曰。靜不違動。動而常寂。即
動而靜。如虚空故。從此第二明菩薩境智。於
中分二。一即境觀空二即智觀空。初即境中
文分爲二。一別相觀空二總相觀空。初別相
中文分爲二。初即法觀空後即受觀空。初即
法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無生滅
經善男子一切衆生性無生滅 解曰。顯依眞
也。一切衆生者。通能所化一切生也。蘊等自
性體即眞如無生滅故。從此第二明法不實」
經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散
解曰。謂無始來迷自眞性。爲相所動令知幻
也。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者五蘊法也。五蘊和
合故名爲集。此無實體幻化有也。蘊處界者
明幻法也。言無合者蘊從縁起。縁自性空故
無合也。言無散者。衆縁假集暫有顯現故非
散矣。從此第三明法性空
經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解曰。上言法者蘊
等法也。同法性者同眞如性。性相依持體不
相離。了相即性寂然空故。從此第二即受觀
空。於中分三。一體性清淨。二明行不實。三總
結明空。且初第一標性清淨
經一切衆生自性清淨 解曰。此標衆生眞
性清淨。與前別者。前明蘊等體無生滅。此明
作業自性清淨。前果後因。前法後受。前苦後
集。是二別*故。從此第二明行不實。文復分
二。且初第一明行不實
經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
解曰。明作業也。所作諸行者。諸即衆也。行謂
造作。依身口意造作善染六趣之業名諸行
也。無縛無解者。由妄所動爲煩惱縛。求離繋
解故有縛解。了體即眞本自無縛。誰復求解
即無縛解。非因非果者。所作諸行妄故見有。
妄自性空非因果也。非不因果者。未了自性
妄想漂馳乘因感果如幻有也。從此第二明
受不實
經諸苦受行煩惱所知我相人相知見受者
解曰明妄受也。言諸苦者。三界通論總有三
苦。三苦不一故名爲諸。言受行者。受謂
納。順違倶非境相爲性名受行也。或於所受
染境中起愛爲業。領彼所作爲行相也。言
煩惱者。煩勞擾惱諸有惱故。言所知者。礙
慧不生。障所知故。即二障也。我相等者如前
已解。障依執生。障寛執狹具生二障故別明
也。從此第三總結明空
經一切皆空 解曰。明所作行乃至受者
隨彼妄情流動以有。皆無自性故一切空也。
從此第二總相觀空文分爲三。一標境界空。
二釋境界空。三結如虚空。且初第一標境界

經法境界空 解曰。法境界者。即前蘊等所
作諸行法受二中。三性六趣及以三寶皆名
爲法。標倶空故。從此第二釋境界空。於中分
三。且初第一明三性空
經空無相無作不順顛倒不順幻化 解曰。
言空者妄倒空故。無相者眞如無相故。無作
者有爲不實無自作故。不順顛倒者。妄體本
空無所順故。不順幻化者。相無自性體空寂
故。從此第二明無相空
經無六趣相無四生相無聖人相無三寶相
解曰。所趣所生無記三性彼無自性。照解空
故。無聖人者。二乘聖者十地菩薩無自性故。
無三寶者。別相住持二種三寶佛身示現
無自性。達無實體皆無相故。從此第三結如
虚空
經如虚空故 解曰。照境空寂如虚空故。從
此第二即智觀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智
照空
經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縁不
捨不受 解曰。甚深般若者謂正智也。言無
*知者無分別故。言無見者無推求故。言不行
者智冥眞故。言不縁者無縁相故。言不捨者
不易脱故。言不受者無領納故。此之六義
倶正智也又解。無所不知知而無知。無所不
見見而無見。乃至第六無所不受受而無受。
此後六義通眞俗也。然後六中。行謂萬行。縁
謂理事。捨謂財法或大捨故。受謂眞俗不變
變故。證眞達俗得無住故。從此第二明無照

經正住觀察而無照相 解曰。無分別智正
住現前照而無照。不住相故。從此第三結智
明空
經行斯道者如虚空故 解曰。行斯道者。謂
諸菩薩依此證修。境智倶寂如虚空故。又以
此文對不知亡相生正解者。爲立量云。觀
般若爲宗。有法定無照相爲*宗之法。法及
有法和合爲宗。無知無見等故。別三合一。以
爲因法。由如虚空。此是喩法。若爾對佛弟子
宗有相符。小乘諸師因犯隨一。若有空者若
無空者。喩犯有倶無倶不成。略有四過。若對
外道宗有所別。能別不極成。同有隨一彼不
許。此無知見等取彼無想。非此極成喩。對
空論對無空論。有倶無倶二二不成。略有六
過。有過之量豈能立破耶。此亦不然。爲對
大乘初心菩薩未解亡相生正解者。此無過
量。小乘諸宗慧解狹劣。外道倒執。耳初不聞。
寧以摩尼爾無目者。然此置中改經而
字以爲定字。取文不次。性相求故。由此自上
明忍境智一一文中有多比量。皆無過失。能
生正解。樂者叙焉。又於菩薩境智之中。如次
亦爲苦集滅道。從此第二釋結難量。於中分
二。初釋難量後結難量。釋難量中文復分三。
且初第一標不可得
經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
解曰。法相如是者前境智也。有所得心者取
相之心也。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皆不可
得者。前有得心妄故不得。後無得智眞故不
得。設非親證相似縁如亦不可得。即四句中
初標次列後總結矣。從此第二釋非即離
經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衆生非
離衆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
解 解曰。釋上四文體皆般若。由心迷悟解縛
異也。是以般若者標可釋法。非即五蘊。幻
妄有故。此非幻妄故即非也。非離五蘊者。
實相平等體遍一切故非離也。此釋上云由
諸法集幻化有也。非即衆生者。衆生妄倒。
此非妄倒故*即非也。非離可知。釋次衆生所
作諸行也。非即境界者。前諸境界不了故妄。
實相非妄故*即非也。非離可知。釋次境界
文也。非即行解者。行解即是觀照智也。若住
於相故云非即。若無分別云非離也。釋觀照。
故知斷證修是四別矣。從此第三總釋難量
經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解曰。如是上來諸
佛菩薩忍之性相。不可思惟不可稱量能知
其徳過思量矣。從此第二明結難量。於中分
三。且初第一結菩薩行
經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
而於中行 解曰。此結標中諸菩薩行也 言
是故者結上之詞。言一切者地前地上諸菩
薩也。從初發心至未成佛。皆於思中而修行
矣。雖忍之性體無聖凡。依忍*辯修故明菩薩
也。從此第二結諸佛化
經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
解曰。一切諸佛者。此結標中諸佛法身。知如
幻化者。知所化生如幻不實。若非教被無脱
幻縛。故起化也。得無住相者。一切凡夫樂住
生死。二乘聖者樂住涅槃。諸佛世尊得無住
道。大悲大智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
身或異同恒利樂故。而於中化者。界趣聖賢
忍所攝故。於中化故。從此第三結忍難量
經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解曰。結也。然據標
中釋結別者。釋後結前文越次也。又復結中
人亦越次。標據果因結依行化。是二別矣。從
此第三讃忍徳深。於中分三。一標利益廣。二
喩説難量。三諸佛稱讃。且初第一標利益廣
經善男子汝今所説此功徳藏有大利益一切
衆生 解曰。讃所説忍是功徳藏。生聞思等
廣利樂故。從此第二喩説難量
經假使無量恒河沙數十地菩薩説是功徳百
千億分如海一滴 解曰明徳廣也。假使無
量恒河沙數者明其多也。十地菩薩者明其
勝也。菩薩之中十地最勝。説是功徳者忍功
徳也。百千億分等者擧喩以明。謂忍徳圓量
同法界猶如大海。十地讃説於百千億分
中其如一滴耳。若爾波斯所證極唯十地。何
故十地讃乃劣耶。答波斯説忍與佛説同。讃
忍功徳亦同前説。如一滴矣。從此第三諸佛
稱讃
經三世諸佛如實能知一切賢聖悉皆稱讃是
故我今略述所説少分功徳 解曰。此十
四忍所有功徳。三世諸佛如實能知。一切菩
薩若賢若聖依忍修行悉皆稱讃。是故等者。
若佛具説者恐生犯亂。故佛略述少分功徳。
從此第四諸佛同修。於中分三。初諸佛同修
後明起淨信。初同修中文分爲二。初三世同
修後明必修習。初文復三。且初第一過現同

經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
菩薩之所修行 解曰。明此忍門菩薩同修。
從此第二明佛顯示
經一切諸佛之所顯示 解曰。明同説也。從
此第三合明未來
經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解曰例
過現也。從此第二明必修習。於中分三。且初
第一明必修習
經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
處 解曰。言不由者由謂因由所以之義。若
佛菩薩不因於忍不入是門得成佛果一切
智者。無有是處。從此第二徴之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修忍者不成佛也。
從此第三釋無所由
經諸佛菩薩無異路故 解曰。諸佛菩薩不
依忍門次第修證。更無異路得成佛故。從此
第二明起淨信。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信超

經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
忍發光忍焔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
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
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
苦難不生惡趣 解曰。生死長劫無由聞名。
若有得聞不生疑謗深生淨信。乃至極少一
念淨信者。是人即超百千等者。即超沙劫諸
苦八難不生惡趣。何況多時受持讀誦起聞
思修。而不越哉。從此第二明得菩提
經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曰。
由前淨信豈唯越苦。亦乃不久當得菩提。從
此第三大衆修行。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聞
法人
經是時十億同名虚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
無數諸來大衆歡喜踊躍 解曰。聞忍之時。
同名菩薩與諸大衆即序品中所列大衆。悉
皆歡躍。從此第二明見諸佛
經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恒沙諸佛各於道場説
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説無異 解曰。以聞法
故承佛威神。即見十方恒沙佛也。各於道場
等者。謂一切佛各居本土道場海會説十四
忍。如今世尊所説無異。表能説同表所説同。
以法威力得聞見同。如華嚴經。法慧菩薩説
十住。功徳林菩薩説十行。金剛幢菩薩説十
迴向。金剛藏菩薩説十地。一一會終莊嚴道
場。後後轉勝。阿僧祇數寶幢幡蓋種種嚴飾。
令彼時衆普見十方同名菩薩同説修行。今
者此經世尊自説。故見十方恒河沙數諸佛
會海皆同説也。從此第三如説修行
經各各歡喜如説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解
曰。歡喜修行如文易了。從此第三答觀察問。
於中分三。一總標前問。二別相對治。三結正
觀察。標前問中文分爲三。且初第一總標前

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
而住觀察 解曰。牒前問也。初明五忍自利
行増。次説十王利他行勝。若自他利倶令觀
察。總此顯示。觀謂照慧察謂審諦。觀照審諦
故云觀察。從此第二明住平等
經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而見幻化
正住平等無有彼我 解曰。應如是觀者標
示觀行。以幻化身者觀自如幻。而見幻化者
他如幻。正住平等者。無分別智正住現前
無自他相即平等也。無有彼我者。達有如幻。
所修二利長時無間則彼我亡故。從此第三
結示修行
經如是觀察化利衆生 解曰。應如是觀行
化利故。從此第二別相對治。於中分二。初別
觀諸假。後結示正觀。初別觀中文分爲七。一
明法假。二明受假。三明名假。四相續假。五相
待假。六縁成假。七因成假。初明法假於中分
三。一明心法。二明色法。三總結對治。明心法
中文分爲二。初別明二依。後明爲心廣。初
文復二。且初第一明迷悟依
經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刹那識異於木石
解曰。然諸有情者。等覺已前一切聖凡皆通
攝也。於久遠劫者。時無始故但言久遠也。初
刹那識異於木石者。此有二義。有説。初識隨
於何趣續生位中最初刹那第八識也。識有
縁慮。異於木石無縁慮故。有説。初識如四卷
楞伽第一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眞
相。言眞相者海東法師云。本覺眞心不藉妄
縁名自眞相。業轉如次也。又起信論説業轉
現。大同楞伽名有少別。海東解云。言業相者。
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爲業識。極微細故。言
轉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縁。雖有
能縁而未能顯所縁境故。言現相者。即境界
相依前轉相能現境故。故楞伽云。譬如明鏡
持諸色像。現識所現亦復如是。又經下云。
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
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
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若爾經初識言爲
目。何者依何熏習爲因縁生。答最初業識即
爲初識。依生起門爲次第故。又遠劫來時無
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爲初。違眞起
故。又熏習者楞伽經云。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是現識因。海東解云。根本無明熏彼本覺名
不思議熏。本覺隨動説爲熏也。又彼本覺體
雖不變。由隨縁故故説爲變。若熏若變心言
路絶名不思議現識因者據麁顯説。然
理實是業識因。又因縁者。海東法師解楞伽
經流注雖等辯因縁者。本覺爲因無明爲
縁而起業識。異木石有同前解故。從此第二
明染淨依
經生得染淨各自能爲無量無數染淨識本
解曰。生得染淨者與身倶生。生便得故。此亦
無始所生得也。染有二種。有覆不善。淨有二
種。無記及善。倶生得故。言各自者。從染生染
從淨生淨。如同類因引等流果爲各自也。能
爲無量無數者。一則長劫時無量數。二則所
生染淨二種無量數也。染淨識本者。由前生
得引後自類。前爲後本名識本也。諸識別者
此有二義。有説。第八唯淨無記。趣生本故。第
七亦恒有覆善故。前六間斷倶通三性。唯第
六識染淨皆増。修斷事中最爲勝故。雖
熏習爲因故生。此倶本來本有種起。各從自
種生染淨識。爲後本故。有説。業識謂無明力
不覺心動故。依於動心而起轉識能見相。故
依於能見而起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故。
依於現識而起智識。分別染淨起我法。故依
智識起相續識。住持過去善惡之業。令不
失故成熟現未苦樂等報。無差違故。前之三
雖無明起。由不相應淨無記故。後二染淨
劣勝雖殊。從前而生。業爲本故。有差別者業
從本覺起。本覺爲業本。業生餘染淨。業爲染
淨本故。以業相爲染淨本。若爾識有幾種。如
何熏習爲因縁生。答楞伽經云。大慧略説有
三種識。廣説有八相。三謂眞識現識及分別
事識。海東解云。眞謂本覺。現謂第八。餘七倶
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縁外塵。縁第八故
名分別事。若對前師不須問答也。又熏習者。
依楞伽經。現識及分別事識展轉因故。第八
種識爲因生七。前七能熏復重生八。無始時
來展轉因故。又因縁者自種爲因。現識所
現諸境爲縁。能合染淨諸識生故。若謂
若無八識者。經無遮來故引成文。釋染淨
言。乃得盡理。不爾。初識爲目何者。然於増一
已説頼耶。引此釋經。幸詳察矣。從此第二明
色心廣。於中分二。一標陳初後二明色心
廣。且初第一標陳初後
經從初刹那不可説劫乃至金剛終一刹那
解曰。前據生起從細至麁。此擧始終明中多
故。從初刹那者即前初也。不可説劫者。生死
長遠不可説其塵沙算數。故經但云不可説
也。乃至金剛者。菩薩後定明其終也。雖二乘
人至無學位。亦起此定。彼未究竟。略不明故。
終一刹那者。等覺菩薩依金剛定無間道時
爲最後也。於此中間有幾生滅者。如楞伽
云。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
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海東解云。言流注
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不斷名爲流注。
由無明縁初起業識故説爲生。相續長劫故
名爲住。至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
注滅。相生住滅者。謂餘七識心境麁顯故名
爲相。雖七縁八。望六爲細。具有四惑。亦云。
麁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縁和生七説爲相
生。長劫熏習名爲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
至七地滿名爲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
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是二別矣。然
今此文即前生滅相生住*滅在其中矣。從此
第二明色心廣。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從心生

經有不可説不可説識 解曰。不可説識者
此有二義。有説。本識從初結生一期壽命
乃至最後刹那滅識於二中間刹那不住。識
之生滅不可説也。擧其邊者。如有頂地及無
間中。從初至後有不可説。況於長劫豈可説
業乎。有説。業識從初起後。至末斷前。然於
中間無始生滅造業受果。於界趣生從心生
心。染淨諸識刹那相續皆不可説故。經重云
不可説矣。從此第二從心生色
經生諸有情色心二法 解曰。生諸有情色
心二法者。唯起信論。從轉相後而起現相。
現境方有色塵。即轉識後而生色也。此亦不
然。現識現境因前六熏。豈以現境便從心起。
鏡中之像從鏡生邪。如依唯識。三類境中
且如性境。於相分中熏色之時。種因心熏現
從識起。從心生色。有何過耶。此亦不然。縁慮
質礙一各別故。能熏持種皆自類生。豈以熏
持體即是色。此亦不然。熏持由心故説心
生。若不生何名唯識。況楞伽第三云。謂津
潤妄想大種生内外水界。湛能妄想大種生
内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内外風界。斷截
色妄想大種生内外地界。彼經既云妄想種
生。説心生色。斯有何過。若礙慮異。定別有
體。云何修斷得無漏耶。又佛菩薩毛容巨海。
芥納須彌。色若定礙。何不礙彼。但對妄情説
礙慮異。得自在者實無異矣。是心之相從心
而生。聖教云理之爲定量。從此第三色心
蘊義
經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眞實
解曰。五蘊之中初一色蘊後四心蘊 皆積聚
性者明蘊義也。隱覆眞實者明障眞也。清淨
法界其體湛然。由蘊隱覆不顯現故。從此第
二別明色法。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色生色
經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 解曰。此總明
也。所言色者質礙爲性。從一色蘊無始時來
於諸界趣備受衆身。自類相生生無量故。從
此第二明所造色
經眼得爲色耳得爲聲鼻得爲香舌得爲味身
得爲觸 解曰。擧根取塵不明根也。五塵自
類名數多大。大小乘教如常釋矣。從此第三
明能造大
經堅持名地津潤名水煗性名火輕動名風
解曰。於觸塵中有四大觸堅持等者。堅濕煗
動別其體也。地水火風列四名也。持攝熟長
辨業用也。文有具聞。義類應知。望前所造
爲縁。多少如常分別。從此第四明五色根
經生五識處名五色根 解曰。然五色根淨
色爲體。根之形量・取境離合・界地有無・并
前伏斷。如常分別。從此第三總結對治
經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説無量色心皆
如幻故 解曰。如是展轉者。謂無始來依一
色心生不可説無量色心。此明多者令生厭
患若不治遣永劫輪迴皆如幻故者。令觀色
心如幻不實離諸過患即對治也。從此第二
明觀受假。於中分三。一總標受假。二明受行
相。三顯示對治。且初第一總標受假
經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 解曰。言有
情者簡彼非情五蘊。受者總名受蘊。若別明
者。有別領納故云之受。體即心所。遍行中受。
法假五蘊。受假受蘊。前總後別是二別矣。依
世俗立者。世俗兩字如次當釋。明不實故。從
此第二明受行相。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受
作業
經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
名世諦 解曰。若有若無者受所領也。領對
現前色心之法故云若有。縁實我法過未無
法。不對現前及無體法故云若無。境雖萬殊
此並攝故。但生有情妄想憶念者。明受妄倒
也。領納有無順違倶境。起三性等種種妄想
種種憶念。隨所應故。雖想與念體非是受。因
受由受相應所領也。作果受果者。福及非
福不動等業故云作業。能感順生順後及不
定報故云受果。雖業與果體是思議。由所領
故名爲受也。皆名世諦者明不實故。從此第
二明受所依
經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羅門刹帝利毘舍首
陀 解曰。言三界者受所依處。言六趣者受
所生趣。一切有情者能起受者。婆羅門等者
明受妄分別也。婆羅門者此云靜志。刹帝利
者此王種也。言毘舍者順古譯也。新云吠舍。
此爲商也。言首陀者亦順古譯。新云戍達羅。
此爲農也。受於四姓領解勝劣令別作業。皆
名爲受。從此第三顯妄對治
經我人知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 解曰。我
人知見者受妄倒也。色法心法者受所依也。
受依色心起。我法倒領解種種虚妄法故。如
夢所見者明不實也。夢中謂實。覺已都無
故。唯識云。未得眞覺恒處夢中。諸佛説爲
生死長夜。是故應知作業受果界趣往還皆
如夢中。悉不實也。若得眞覺當自了矣。從
此第三明觀名假。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標名
不實
經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 解曰。言一
切者。爲無爲法世出世法故云一切。言諸名
者名謂表詮。一切諸法隨方萬異。故云諸名。
皆假施設者明不實也。名詮諸法自性之共
相。是意長縁不得法體故云假也。如唯識云。
名詮自性。此何乃云不得法體。説火所燒説
食不飽。若稱法體。應令貧者多説寶藏故。
假施設明無實故。從此第二明本無名
經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無義亦無體相無
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字 解曰。世諦幻
法者。法受二假皆如幻故。明不實也。無名無
義者。名謂能詮。義謂所詮。世俗言論隨情
横設。不稱法境。彼皆不實故云無也。又諸世
間世俗言論毀其過失。無名義故。亦無體相
者。有爲幻法藉諸因縁無自體相。類前名義
云亦無故。無三界等者。不因佛説不知三界
處之上下及大小故。善惡果報者。作善惡業
當得何果勝劣報也。六趣名字者。於六趣中
受生差別皆無名字。悉不知故。從此第三明
佛建立
經諸佛出現爲有情故説於三界六趣染淨無
量名字 解曰。諸佛世尊所出現者。爲諸有
情令出離故立種種名。説於三界者示勝劣
故。説六趣者示所生故。説染淨者。示染令斷
示淨令修。世出世間無量名故。從此第四明
對治相
經如是一切如呼聲響 解曰。如是一切者。
世出世間一切言故。如呼聲響者正示對治。
世諸言論皆不實故。出世言教離相脩故皆
如響矣。從此第四明相續假。於中分三。且初
第一標相續假
經諸法相續念念不住 解曰。諸法相續者。
蘊等不一名爲諸法。生滅遷流故云相續。
如維摩云。生者是虚誑法相續之相。沒者是
虚誑法敗壞之相。相即續也。念念不住者正
明假也。從此第二明相續義
經刹那刹那非一非異速起速滅非斷非常
解曰。刹那刹那非一非異者。標生滅法非定
一異也。速起速滅非斷非常者。釋生滅法非
定斷常及一異也。若執蘊等過未無者。以速
起故故非斷也。若執蘊等體是常者。以速滅
故故非常也。由非常故故非定一。由非斷故
故非定異。妙離斷常一異倒者。是謂觀察相
續假也。從此第三結示對治
經諸有爲法如陽炎故 解曰。如陽炎者指
事明也。春陽發生郊野氣動。若謂實有轉近
轉無。若謂今無能誑渇者。故有爲法體非有
無。示其不實如陽炎矣。從此第五明相待假。
於中分二。一明觀待假。二明觀待假。且初
第一明觀待假
經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
意界意識界猶如電光。解曰。諸法相待者
此總標也。待者藉待。謂蘊處界諸有爲法闕
縁不起。相待藉也。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者
明行相也。根境識三若不同世及互闕者。識
定不生。境正現前根正發識正了境。必相藉
待方照解故。乃至已下擧後例中。皆具三和。
明待藉也。猶如電光者結不久也。假不實故
即滅無故。從此第二明形待
經不定相待有無一異如第二月 解曰。不
定相待者此初標也。諸法形待好醜高下及
長短等。色心形待皆不定故。有無一異者。
有不自有待無故有。無不自無待有故無。一
異亦爾。更相形待無定體也。又假有以形
無。得無而有遣。待無而觀有。立有而無去。
遞爲往返倶無體也。一異亦爾。故密嚴偈云。
世間妄分別。見兎等有角。不了角非有。因
兎角無。分折至極微。求角無所有。要待
於有法。而起於無見。問此有無等爲一法前
後爲雨法倶時相形待耶。答有無倶時待唯
一法。如將一丈對丈五等。即彼一丈而有短
相。對五尺等即無短相而有長相故。彼一丈
短長二相體倶無故。一法前後例此應知。如
第二月者結無實體。由眼病故見第二也。開
一觸一。見一謂二。閇一觸一及眼無病即無
二也。由心病故。妄見有無一異好醜及長短
等。示令觀察如月無矣。從此第六明縁成

經諸法縁成蘊處界法如水上泡 解曰。諸
法縁成者標有爲也。如穀生牙藉水土等。何
不言生言縁成者。因生縁成是二別故。蘊處
界法者顯示諸法。此三具攝一切有爲。但言
色心亦皆攝故。雖於處界亦通無爲。唯取有
爲藉縁成矣。如水上泡者明不實也。水上
起泡。泡無實體。從縁成法法豈實乎。從此
第七明因成假
經諸法因成一切有情倶時因果異時因果三
世善惡如空中雲 解曰。諸法因成者。標諸
有爲必藉因生。此言成者是生成也。前爲増
上此爲因縁。是二別也。一切有情者表此有
因。遮餘非情無因縁故。外草木等雖從種起。
是増上縁非因縁故。倶時因果者。於本識中
有漏三性無漏萬行一切種子悉皆具故。
如現身中同一刹那從種生現現能熏種。三
法同時有二因果故。唯識云。如炷生焔焔生
燋炷。三法展轉更互同時。如二束蘆倶時依
住故。二因果必倶時也。異時因果者如識中
種。前後相望或種現在果未來世。不倶起故
名異時也。三世善惡者。業種識種必唯現在
作業感果有三世也。如空中雲者示對治也。
如於晴空不見雲状。遇縁彌滿雷雨霈作。種
於識中亦無形。遇縁界地苦樂顯然。又蘊等
種有無如雲。蘊從種生。如雲故假。然上七種
觀蘊體用。觀體用名。生滅藉待。現及因故。對
治實常。領納名字。斷常自然空無因例有斯
七矣。從此第二結示正觀。於中分三。且初第
一明菩薩行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無
自他相常行化利無化利相 解曰。明正觀
也。住無分別者。定慧相應無分別故。無彼此
相者。由無分別無彼此故。無自他相者。由無
彼此自他平等無二相故。常行化利無化利
相者。菩薩利物遂己悲心。雖常利他不住相
故。從此第二明愚夫行
經是故應知愚夫垢識染著虚妄爲相所縛
解曰。言愚夫者。舊云愚癡凡夫亦云小兒凡
夫。今此文略但云愚夫。愚無智也。言垢識者。
無始塵垢妄分別故名爲垢識。染著虚妄者。
不能觀察蘊處界等。如衣潤濕塵垢隨住故
云染著。不了眞實故云虚妄。爲相所縛者。被
虚妄法相所縛故。如顯揚十九云。相縛縛衆
生亦由麁重縛。善雙脩止觀方乃倶解脱。由
不了境唯是自心。見被相拘故云相縛。從此
第三結示正觀
經菩薩照見知如幻士無有體相但如空花
解曰。菩薩照見等者。明諸菩薩住無分別。照
有爲達如幻士無體相故。但如空花者明
無體也。目翳見花。無翳無花。同處同時見不
見異。照蘊處界有無亦爾。從此第三結正觀

經是爲菩薩摩訶薩住利自他如實觀察 解
曰。明諸菩薩能如上觀。是脩二利正觀察矣。
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説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衆有得伏忍空
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
補處 解曰。由聞法故各得勝進。若劫外者
進得伏忍。三賢位也。空無生忍者。空謂三空
及無生忍。此之二忍通別如前。言一地者即
初地也。乃至勝進至十地故。一生補處者如
瑜伽説。知足天身補處尊故
  二諦品第四
將解此品辯來意者。前之二品別明果因。此
彼依總明二諦。然於上文觀如來品。明實
相中略明眞俗。此處彼文具明一二。境智文
字如前次也。釋品者。題云二諦。一者世諦二
者眞諦。二智之境萬行皆宗。空有對明故云
二諦。帶數釋也。言世諦者。謂有爲法體從縁
生。假而非實故名世諦。言眞諦者。實相眞如
本性清淨。實而非假故名眞諦。經言世俗及
以勝義。初世俗者。梵云三佛栗底。此隱顯義。
護法釋云。世謂隱覆。可毀壞義。俗謂顯現。隨
世流義。如結手巾幻爲兎等。相現隱眞顯
俗准此應悉世即俗之俗具二釋故。言勝義
者舊云第一義也。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
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眞理名義。勝即義也。依
他圓成二智境故勝智之義。依主釋也。諦者
實也。事如實事。理如實理。理事不謬倶名爲
諦。如瑜伽説。諦有二義。一如所説相不捨離
義。二由觀此故至究竟處故名爲諦。即諦隨
應二釋。依人*辯者。涅槃經云。上智所知名
爲勝義。中智所知名爲世俗。二智所知皆通
空有。依法*辯者。法有勝劣。互相形待而爲
眞俗。總依五法建立四重。一假實二諦。瓶
軍林等假爲世俗。蘊處界等實爲勝義。二理
事二諦。蘊等事法麁爲世俗。四諦道理細爲
勝義。三淺深二諦。四諦安立淺爲世俗。二空
眞如深爲勝義。四詮旨二諦。二空眞如帶詮
世俗。一眞法界亡詮勝義。初一唯俗後一唯
眞。中間三法亦眞亦俗。唯識第九顯揚第六
皆廣明故。今此經中依境智*辯。有無一二至
文當悉。品第四者如文悉矣。釋經文者。大分
爲三。一問答分別。二明佛同説。三聞法獲益。
就初問答於中分三。一問答境智。二問答脩
證。三問答理事。亦得名爲二諦不二文字不
二法門不二。如文悉也。初問境智文分爲二。
初波斯匿王問。後如來正答。問中復三。且初
第一問諦有無
經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
俗諦不 解曰。此問境也。勝義眞常而爲主
故。世俗生滅如客住故。故問勝義中有
諦不。從此第二難智一二
經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
解曰。若言無等者此雙難也。若俗無者智不
應二。何故説有眞俗二智。若言有者智不應
一。何故眞智證解之時無有二也。約人辯
者。凡夫迷眞智唯縁俗。二乘理事定散別
縁。地上菩薩實智唯眞。五地已前根本證眞。
後得達俗。於眞俗諦二智不倶。八地已後乃
至諸佛境雖有二智容倶故。總依此義隨應
問者。若言無者俗智不應見二。若言有者眞
智不應照一。牒境難智有斯異矣。從此第三
雙結云何
經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解曰。一二等者。境
一智二境二智一。雙結境智其事云何。從此
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二。初答二諦後明正
智。初二諦中文分爲二。一長行略答。二説偈
廣明。初中復三。且初第一明昔已問
經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
義 解曰。擧昔問故。從此第二略答一二」
經我今無説汝今無聽無説無聽是即名爲一
義二義 解曰。我今無説等者。如本記云。有
説有聽即是不一。無説無聽即是不二。不一
不二即是第一義諦。古釋此文乃有二解。
一云。不一即是二諦。一眞二俗。不二即是第
一義諦。非眞非俗故名第一義諦。二云。不一
即是二諦差別義。不二即是二諦無差別義。
非二諦外有第三諦也。今又解云。見有説聽
俗故不一。無説聽相眞故不二。即相無相明
一二矣。從此第三勅聽爲説
經汝今諦聽當爲汝説 解曰。令審聽也。從
此第二説偈廣明。於中分二。且初第一世尊
説偈
經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解曰。如文悉也。從
此第二説偈廣明。於中分二。一別明二諦二
結勸正觀。初明二諦於中分三。一明二諦體。
二對明境智。三喩明俗諦。初二諦中文復分
三。且初第一明二諦體
經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因縁如幻有亦非
自他作 解曰。此下三行上半明眞。下半明
俗也。無相勝義諦者明眞諦體。無彼十相故
云無相。勝智所證體即眞常故云勝義。體非
自他作者遮我我所也。體非我作故云非自。
非我所作故云非他。我我所空非彼作故。因
縁如幻有者明俗諦體。色心之法種爲以因。
惑爲似縁。或因即縁生諸有爲。如幻有故。
亦非自他作者。如大品云。十二因縁是誰所
作。佛言。非佛所作非菩薩作。乃至非一切人
作也。故縁生法無自他作。又如論説。諸有爲
法不從自生故非自作。不從他生故非他作。
如前勝義。是故略云亦非自他作。若具應云
亦不共作不無因作。謂有爲法現種熏生無
我我所。如幻有故。從此第二明體有無
經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諸有幻有法三假
集假有 解曰。法性本無性者。諸有爲法眞
實之性常自寂滅無相爲性。勝義諦空如者。
即此法性不生不滅常不變易故云空如。諸
有幻有法者。三有不一故名諸有。言其體者。
蘊等色心名爲諸有。以不實故名幻有也。三
假集假有者。由法・受・名三假集故有而不實
名假有矣。從此第三結明空有
經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諸法因縁有有無
義如是 解曰。無無諦實無者。我法倶無故
云無無。實相眞無名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者。
惑相永滅故云寂滅。聖智所諦。結勝空也。諸
法因縁有者。明前諸有似因縁故名爲有。有
無義如是者。結勝義無。智證之無。結世俗有。
幻有之有。義如是也。從此第二對明境智。
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體一二
經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
常不即 解曰。無有本自二者明諦體也。俗
有眞無故云有無。從本已來性相依持體非
即離故云自二。譬如牛二角者。謂眞俗諦若
俗智縁故見二也。照解見無二者。明其眞智
離相絶待證無二也。二諦常不即者。謂由證
解無二相也。若眞俗有二可相即。眞俗諦無
無所即。從此第二明遣一二
經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
不可得 解曰。解心見無二者明智證也。求
二不可得者。此遣二也。智現證如求眞俗諦
二相別者不可得也。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
得者。此遣一也。非謂證如無二有一。求其一
相亦不可得。從此第三結成一二
經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眞入
勝義諦 解曰。明前問中境智一二。於解常
自一者。無分別智於相無相解常一也。於諦
常自二者。於眞俗諦不以解一。即無二也。了
達此一二者。了達智諦。俗故不一。眞故不二。
眞入勝義諦者。眞是智證。勝義諦者了達智
諦無定一二。即眞證也。從此第三喩明世諦。
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喩明世諦
經世諦幻化起譬如虚空花如影如毛輪因縁
故幻有 解曰。世諦幻化起者。總明有爲幻
化起也。次下兩句別擧三喩。譬如虚空花者
喩妄有也。謂計執性無實體故。言如影者。水
鏡等影皆託質生。喩依他性業縁現故。如毛
輪者合明前也。由翳有異故見毛輪。若眼翳
無二倶無矣。由心迷故妄見前二。若智證如
二倶無故。因縁故幻有者。結世諦法由似因
縁如幻有故。從此第二擧幻已明
經幻化見幻化愚夫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幻
悉皆無 解曰。幻化見幻化者。明諸世間能
見所見悉皆不實。是幻化故。愚夫名幻諦者。
謂諸異生愚無慧目。常處幻中名幻諦也。幻
師見幻法者。謂諸菩薩得如幻身。能見世諦
幻不實故。諦幻悉皆無者。了人法空悉皆無
矣。從此第二結勸正觀
經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遍於一切法應作
如是觀 解曰。上之兩句結示上文。了前性
相境智如是。解一二義。下之兩句勸令正觀。
性相眞俗不相離故。如是觀也。從此第二別
明正智。於中分三。一明境智空。二明迷悟空。
三明染淨空。初境智中文分爲四。且初第一
標境智空
經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一
而無二 解曰。明觀照也。同如來品實相下
文。前對二諦*辯智一二。此明智體照解皆
空。菩薩摩訶薩者明觀行人。住勝義諦者。
智相應行此自利也。化諸有情者。明利他行。
佛及有情。一而無二者此有二義。一者眞理
不二。性平等故。二者事相不二。無分別智
不取二相起勝劣故。如維摩説。乃受瓔珞施
最下乞人。奉難勝如來無所分別等。爲法施。
即同此中一而無二。從此第二徴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故佛及有情一無二也。
從此第三釋境界空
經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解曰。言有情者悲
所度生。言菩提者智所求覺。菩提有二。性淨
菩提即本覺故。無上菩提究竟覺故。此二菩
提與所度生照解平等二皆空也。從此第四
結境*界空
經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
空 解曰。以有情空等者。以所度生與菩提
空無有二也。謂性淨菩提自他平等此倶空
者。有情諸法無自性空。清淨菩提性淨故空。
明脩二利無能所相。故以此二性反明空。從
此第二明迷悟空。於中分四。一標諸法空。
二徴之所以。三釋境智空。四結境智空。且初
第一標諸法空
經以一切法空空故空 解曰。以一切法者。
所謂二諦生死涅槃境智倶空。空空故空者。
能所倶空我法倶空故云空空。照解空寂故
云空也。從此第二徴之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彼皆空也。從此
第三釋境智空
經般若無相二諦皆空 解曰。般若無相者
能照智空。二諦皆空者。生死涅槃彼二皆空。
從此第四結境智空。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智
因果空
經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 解
曰。明本末空此有兩釋。有説。無始十二縁生
從無明行乃至最後一切智位無人相故名無
自相。無法相故名無他相。人無我我所彼二
空故無自他矣。有説。無始根本無明順自違
他故眠生死。覺迷反本。違自順他成一切
智。迷悟自他依對待立。照解絶待。彼皆無故。
從此第二境性相空
經於勝義諦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
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一
切法皆不取著 解曰。於勝義諦者標所
也。見無所見者。無分別智照解理事悉皆平
等。即見無所見也。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者。下
別明也。明三賢位所有修行雖未亡相修無
分別。於諸法中而不執取起染著也。下取著
言准此應悉。如前義故云亦也。若不修行
者。謂根本智正冥眞理而無修相名不修行。
非謂馳散不修行也。又設散位如不散時。於
諸法中亦不取著。此依前解。非行非不行者。
謂後得智由帶相故。非親證如名爲非行。了
幻利樂非不行也。於一切法皆不取著者。明
於理事皆不著矣。從此第三明染淨空。於中
分三。一標染淨位。二徴其所以。三釋染淨空。
且初第一標染淨位
經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爲煩惱菩薩成佛時以
煩惱爲菩提 解曰。菩薩未成佛等者此有二
義。有説。煩惱菩提互有勝劣。如於凡位煩惱
現増菩提種劣。於諸聖位菩提現増煩惱種
劣。於前位中説爲煩惱。於後位中説爲菩提。
於成未成説爲二故。有説。煩惱菩提其性無
二。於隨染位性染菩提動爲煩惱。於性淨位
煩惱妄滅即爲菩提。染淨雖殊性不異矣。從
此第二徴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染淨相違如何不異也。從
此第三釋染淨空。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染淨
倶空
經於第一義而無二故 解曰。於第一義等
者。謂智證如煩惱菩提倶不可得無二體故。
從此第二明相皆空
經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 解曰。由
智證理。理無二故。由智達事。事相皆如故。
説諸佛與一切法悉皆如矣。從此第二問答
修證。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云何
不離文字而行實相 解曰。問文字也。同如
來品觀照下文。十方諸佛者明已修也。一切
菩薩者明現修也。云何已下問所修法。不離
文字者云何不離也。而行實相者如何修習
而行實相。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二。初
別答修行。後結護果等。初別答中分爲三。
一明文字相。二明修實相。三遣文字相。初文
字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總標文字
經佛言大王文字者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
説縁起譬喩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論議 解
曰。佛言等者牒前問也。謂契經下列其名也。
能説之人有五。如上所説教法數等塵沙。彙
聚區分唯有此等十二分教。梵語列者。所謂
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他・優陀那・尼陀
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闍多伽・毘佛略・
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敵對翻者如經所列。
牒名*辯相如上卷初。義理徴求如別章矣。從
此第二明皆實相
經所有宣説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
非實相 解曰。此出體也。所有宣説者標所
説也。音聲語言者。諸説佛教聲爲體者。
蘊所攝即此句也。文字章句者。諸説佛教名
爲體者。行蘊所攝即此句也。一切皆如無非
實相者。謂契經等彼能所詮攝事歸如。無非
實相。又佛説法正爲顯如。離如之外更無一
字。故聲及字悉皆如矣。從此第三及結非

經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 解曰。若取文
字等者明取著也。謂無分別不著文相。是修
實相取文字相即非實相。從此第二明修實
相。於中分二。一依文字修二明佛智母。初文
字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如文字脩
經大王修實相者如文字修 解曰。修實相
者牒能修人。如文字修示所修法。文字所説
理事皆如。如文字修得實相故。從此第二明
是智母
經實相即是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解曰。上兩句明諸佛已修實相。下兩句明有
情現當修故。謂契經等文字實相所詮理事。
事有斷修。修有萬行。萬行雖別實相體同。
故言實相爲佛智母也。有情智母者。謂諸有
情實相平等聞名信解。即本母也。又實相者
即是本覺。由本覺故發生正智。至究竟覺。一
切智圓。本覺即是諸佛智母。有情智母者。有
情由斯爲衆行本。故以本覺爲智母矣。從此
第三結爲智體
經此即名爲一切智體 解曰。即此實相爲
智體矣。從此第二明佛智母。於中分三。且
初第一明佛智母
經諸佛未成佛與當佛爲智母諸佛已成佛即
爲一切智未得爲性已得爲智 解曰。諸佛
未成佛者明在因也。與當佛爲智母者。謂前
實相即是本覺。因中本覺爲無明覆。望後當
果必正智圓。與自當佛爲智因也。如如意寶
垢穢暫時垢盡體圓。説初爲母。諸佛已成佛
即爲一切智者明果徳圓。覺解圓極即爲智
也。未得爲性已得爲智者*辯因果也。因中
障覆即爲佛性。果徳顯現名一切智。問爲復
實相爲縁生智。爲復實相即爲智母。答有二
義。有説。實相體常不變因聲詮顯名言故熏。
熏發識中本無漏種。從種起現證實相理。因
彼縁彼正智得生。故説實相名爲智母。有説。
實相即是本覺。因中本覺有勝堪能。合未無
明漸次微劣初地分顯名爲始覺。果位頓圓
名一切智。説因本覺即爲智母。法相法性幸
而參詳。從此第二明三乘性
經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 解曰。言
三乘者三乘之人。言般若者實相等也。不生
不滅者明體常也。自性常住者。謂彼實相體
不生滅不變易也。雖三乘者證解不同。論其
智體等無異矣。從此第三總明覺性
經一切有情此爲覺性 解曰。豈唯諸佛及
三乘人。不以巨細一切有情實相平等爲覺
性故。從此第三違文字相。於中分三。且初
第一遣文字相
經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
文字 解曰。若菩薩者明修行人。不著文字
者遣如言執。不離文字者不應撥無。無文字
相者不應住相。非無文字者。謂離分別如文
字修。一一文字皆得實相解脱智也。初離執
有。次離撥無。次不住相。後順解脱。從此第二
遣修行相
經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即名爲修文字者而
能得於般若眞性。解曰。初之兩句遣修行
相。次之兩句明順文修。後之兩句得般若性。
從此第三結修般若
經是爲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能如上者智
隨文字而證實相。是即名爲至彼岸矣。從此
第二結護果等
經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
情爲若此也 解曰。此文結上果因兩品。顯
別依總彰此勝徳。無倒修習即護國也。從此
第三問答理事。於中分五。一波斯匿王問。
二世尊總答。三總徴所以。四別釋一多。五結
非一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眞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
無量法門爲一爲無量耶 解曰。此下經文
近明二諦。遠結上也。如前長科。觀如來品初
九行經爲總標問。從佛告下至此上結爲問
答也。此下至終即是第三總結上文。明前理
事。文有遠近義含通。爲讀者悉矣。眞性是
一者。標所證理。眞如法性體是一也。言有情
者。通諸聖凡一切有情也。言品類者。聖中三
乘凡中六趣也。且如人中種類無數。況餘界
詎可測乎。言根行者根有三種。上中下
根。行有頓漸利鈍等異。言無量者通上四類。
一者有情 二者品類 三根 四行。從寛向狹悉
皆無量。標其多也。法門爲一爲無量者發二
問也。如來所説般若之法。爲如眞性法門是
一。爲如有情法門無量耶。從此第二如來總

經佛言大王法門非一亦非無量 解曰。法
門非一者。佛對根宜當病設藥。一音演説隨
類各解故非一也。亦非無量者。當病之教雖
等塵沙。隨所證理非無量也。又以所證就有
情心。一一門中皆得解脱故非一也。有情畢
竟行無不修。障無不盡。至無上覺佛果圓滿。
非無量矣。從此第三總徴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非定一多也。從
此第四別釋一多。於中分二。一明法一多二
明諦一二。初明一多中復分二。且初第一明
法門多
經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蘊相我人知見種
種根行品類無邊法門隨根亦有無量 解
曰。明非一也。由諸有情者總標類也。言色法
者有色界中色差別也。言心法者三界之中
心差別也。五取蘊相者合明色心也。取謂煩
惱。執取生死故名爲取。言取蘊者蘊從取生
故名取蘊。從因爲名。如草糠火。或蘊生取故
名取蘊。從果爲名。如花果樹。或蘊屬取故名
取蘊。從屬爲名。如帝王臣。三界色心皆名取
蘊。我人知見者明妄倒也。種種根行品類無
邊者如前悉也。法門隨根亦有無量者。應病
之藥教等塵沙故。云隨根亦無量矣。從此第
二明非無量
經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無量 解曰。明
其一也。此諸法性者即實性也。言非相者非
十相也。非無相者。智所證故非如兎角畢
竟無也。而非無量者。隨證雖多。解脱之理一
相一味非無量矣。從此第二明諦一二。文復
分三。且初第一標見一二
經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二是即不見一二之
義 解曰。若菩薩等者。謂若菩薩不能亡相。
見無所見而起分別。見實相一見有情多。故
云二也。是即不見一二之義者。即是取相妄
見一二不能悟解。眞不違俗。隨修證多解脱
門多。俗不違眞。實相體一萬行歸一。此之眞
俗一二義矣。從此第二釋勝義諦
乃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 解曰。了
知一二者了上一二也。非一非二者。了眞非
定一。了俗非受二。如上悟解即無分別勝義
諦也。從此第三釋世俗諦
經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解曰。取
著一二者。取相執著見一定一見二定二也。
若有若無者。執俗定有勝義定無。此皆妄情
世俗諦故。從此第五結非一二
經是故法門非一非二 解曰。是故等者。可
以虚心融其妙旨。是故法門非一非二。破
計也。自上三門境智文字及法門者。由依説
聽如文字修。悟解法門非一非二。從淺至深
明二諦故。從此第二明佛同説。於中分三。一
明佛同説。二明功徳多。三明受持勝。初明同
説文分爲二。且初第一標佛同説
經大王一切諸佛説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説般
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 解曰。顯同説也。
從此第二明受持等
經汝等大衆受持讀誦如説修行即爲受持諸
佛之法 解曰。一者受持二讀三誦四如説
行。四法行也。即是受持一切諸佛所説之法。
非唯世尊獨説法也。從此第二明功徳多。於
中分三。一標功徳多。二明多佛説。三明少況
多。且初第一標功徳多
經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功徳無量 解曰。
此般若等者。攝此一部能詮所詮總名般若。
人不唯爾。塵沙教法皆名般若。功徳無量
者。般若功徳猶如虚空不可量矣。從此第二
明多佛説。文須分二。且初第一明能説多」
經若有恒河沙不可説諸佛是一一佛教化無
量不可説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諸
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説有情亦皆成佛 解
曰。若有恒沙等者明多佛也。是一一佛者化
多成佛也。是諸佛等者復化多佛也。此上三
重喩説。諸佛所有數量唯佛能知。顯能説多。
從此第二顯所説多
經是諸佛等所説般若波羅蜜多有無量不可
説那庾多億偈説不可盡 解曰。是諸佛等
者明各説般若也。有無量等者明所説多也。
此上所明。於前般若所有功徳有爾所佛。各
各説有爾所偈。讃般若徳説不可盡。從此第
三明少況多
經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爲千分復於十分
而説一分句義功徳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
句義所有功徳 解曰。於諸等者。明取一偈
分爲千也。復於千等者。明説一分尚無窮盡。
何況等者。況多佛説無量句義。所有功徳而
能測量。從此第三明受持勝。於中分二。初
明受持勝。後當得菩提。初文復二。且初第一
明受持勝
經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
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 解曰。明一
念信超多劫苦。從此第二明等諸佛
經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説所得功徳即
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 解曰。何況等
者彰持説勝。即與等者同諸佛説。諸佛所説
文句甚深。顯書寫等皆佛所説。人雖勝劣教
理無差。所有功徳等無異矣。從此第二當得
菩提
經當知此人諸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解曰。諸佛護念者顯法勝也。當
得菩提法力修行也。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説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
大空忍無量菩薩得住十地 解曰。依本記
者。一得三空。即三賢位三假空也。二得大空。
即登地也。三得十地。隨地増進皆蒙益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
良賁奉    詔述 
  護國品第五
解曰。大文第二後之三品明其外護。初護國
品正陳外護。不思議品表殊勝徳。後奉持品
彰奉持人除諸災難。先明外護王等廼誠示
法令遵。現難思力依持具徳。内潔外清。由是
故有後之三品。辯來意者。依本記云國土有
二。一世間。二乘凡夫土。二出世間。信至十地
土。賊有二種。一外劫盜賊。二内煩惱賊。護有
二種。一謂鬼神二謂智慧。内外悉是佛菩薩
護。已明内護。此明外護。遂諸王願有此品故。
釋品名者。上釋總名。即此別號。恩惠曰仁。自
在曰王。覆攝爲護。率土爲國。具如上解。明
護義者略以四門。一能護人者。若佛菩薩攝
生如子。爲不請友如母之慈。維摩經云。如菩
薩者。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
而不忽忘。教化衆生終不厭倦。又諸菩薩現
種種身。隨念而應。如觀音等。即其護也。
諸王仁惠慈育爲心。大臣百察奉法陳令。亦
其護也。若爾自護何待于經。世出世間此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