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 (No. 0374_ 曇無讖譯 ) in Vol. 12

[First] [Prev+100] [Prev]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樹花果繁茂衆鳥能壞。如多乾草小火能焚。
衆生受身爲苦所壞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
若能觀苦八種如聖行中。當知是人能斷衆
苦。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次觀苦因。苦
因者即愛無明。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求
身。二者求財。求身求財二倶是苦。是故當知
愛無明者即是苦因。善男子。是愛無明則有
二種。一者内。二者外。内能作業外能増長。又
復内能作業外作業果。斷内愛已業則得斷。
斷外愛已果則得斷。内愛能生未來世苦。外
愛能生現在世苦。智者觀愛即是苦因。既
觀因已。次觀果報。苦果報者即是取也。愛果
名取。是取因縁。即内外愛則有愛苦。善男子。
智者當觀。愛因縁取取因縁愛。若我能斷愛
取二事。則不造業受於衆苦。是故智者爲
愛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
觀者。是則名爲清淨梵行。是名衆生毒身
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六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清淨梵
行。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迦葉菩薩言。世
尊。一切法者義不決定。何以故。如來或説是
善不善。或時説爲四念處觀。或説是十二入。
或説是善知識。或説是十二因縁。或説是衆
生。或説是正見邪見。或説十二部經。或説即
是二諦。如來今乃説一切法爲淨梵行。悉是
何等一切法耶。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
微妙。大涅槃經。乃是一切善法寶藏。譬如
大海是衆寶藏。是涅槃經亦復如是。即是一
切字義祕藏。善男子。如須彌山衆藥根本。是
經亦爾。即是菩薩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虚
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是經亦爾。即是一切
善法住處。善男子。譬如猛風無能繋縛。一切
菩薩行是經者亦復如是。不爲一切煩惱惡
法之所繋縛。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是
經亦爾。雖有外道惡邪之人不能破壞。善男
子。如恒河沙無能數者。如是經義亦復如是。
無能數者。善男子。是經典者爲諸菩薩而作
法幢如帝釋幢。善男子。是經即是趣涅槃城
之商主也。如大導師引諸商人趣向大海。善
男子。是經能爲諸菩薩等作法光明。如世日
月能破諸闇。善男子。是經能爲病苦衆生作
大良藥。如香山中微妙藥王能治衆病。善男
子。是經能爲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
善男子。是經能爲一切惡人而作橋梁。猶如
世橋能渡一切。善男子。是經能爲行二十五
有者。遇煩惱熱而作陰涼。如世間蓋遮覆暑
熱。善男子。是經即是大無畏王。能壞一切煩
惱惡魔。如師子王降伏衆獸。善男子。是經即
是大神呪師。能壞一切煩惱惡鬼。如世呪師
能去魍魎。善男子。是經即是無上霜雹。能壞
一切生死果報。如世雹雨壞諸果實。善男子。
是經能爲壞戒目者作大良藥。猶如世間安
闍那藥善療眼痛。善男子。是經能住一切善
法。如世間地能住衆物。善男子。是經即是毀
戒衆生之明鏡也。如世明鏡見諸色像。善男
子。是經能爲無慚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
障蔽形體。善男子。是經能爲貧善法者作大
財寶。如功徳天利益貧者。善男子。是經能爲
渇法衆生作甘露漿。如八味水充足渇者。善
男子。是經能爲煩惱之人而作法床。如世
人遇安隱床。善男子。是經能爲初地菩薩至
十住菩薩。而作瓔珞香花塗香末香燒香。
清淨種性具足之乘。過於一切六波羅蜜受
妙樂處。如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善男子。
是經即是剛利智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即
是利刀能割習氣。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
智火焚煩惱薪。即因縁藏出辟支佛。即是
藏生聲聞人。即是一切諸天之眼。即是一切
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處。即是餓鬼解
脱之處。即是地獄無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
衆生無上之器。即是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
佛之父母也。善男子。是故此經攝一切法。如
我先説此經雖攝一切諸法。我説焚行即是
三十七助道法。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
品。終不能得聲聞正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果。不見佛性及佛性果。以是因縁梵
行即是三十七品。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顛
倒能壞顛倒。性非惡見能壞惡見。性非怖畏
能壞怖畏。性是淨行能令衆生畢竟造作清
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亦
復能作無漏法因。如來何故不説有漏爲
梵行。善男子。一切有漏即是顛倒。是故有
漏不得名爲清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
尊。世第一法爲是有漏是無漏耶。佛言。善
男子。是有漏也。世尊。雖是有漏性非顛倒。何
故不名清淨梵行。善男子。世第一法無漏因
故似於無漏。向無漏故不名顛倒。善男子。清
淨梵行發心相續乃至畢竟。世第一法唯是
一念。是故不得名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
言。世尊。衆生五識亦是有漏。非是顛倒復非
一念。何故不名清淨梵行。善男子。衆生五識
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顛倒。増諸漏故
爲有漏。體非眞實著想故倒。云何名爲體非
眞實著想故倒。非男女中生男女想。乃至舍
宅車乘瓶衣亦復如是。是名顛倒。善男子。三
十七品性無顛倒。是故得名清淨梵行。善男
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
増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如是菩薩
則得名爲清淨梵行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知根乃
至知畢竟耶。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菩薩發
問爲於二事。一者爲自知故。二者爲他知故。
汝今已知但爲無量衆生未解啓請是事。是
故我今重讃歎汝。善哉善哉。善男子。三十七
品根本是欲。因名明觸。攝取名受。増名善思。
主名爲念。導名爲定。勝名智慧。實名解脱。畢
竟名爲大般涅槃。善男子。善欲即是初發道
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
故我説欲爲根本。善男子。如世間説。一切苦
惱愛爲根本。一切疹病宿食爲本。一切斷
事鬪諍爲本。一切惡事虚妄爲本。迦葉菩薩
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此經中説。一切善法
不放逸爲本。今乃説欲。是義云何。佛言。善男
子。若言生因善欲是也。若言了因不放逸是。
如世間説。一切果者子爲其因。或復有説。
子爲生因地爲了因。是義亦爾。迦葉菩薩言。
世尊。如來先於餘經中説。三十七品佛是根
本。是義云何。善男子。如來先説衆生初知三
十七品佛是根本。若自證得欲爲根本。世尊。
云何明觸名之爲因。善男子。如來或時説明
爲慧。或説爲信。善男子。信因縁故親近善友。
是名爲觸。親近因縁得聞正法。是名爲觸。因
聞正法身口意淨。是名爲觸。因三業淨獲得
正命。是名爲觸。因正命故得淨根戒。因淨根
戒樂寂靜處。因樂寂靜能善思惟。因善思惟
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壞無量
諸惡煩惱。是名爲觸。善男子。受名攝取。衆
生受時能作善惡。是故名受爲攝取也。善男
子。受因縁故生諸煩惱。三十七品能破壞之。
是故以受爲攝取也。因善思惟能破煩惱。是
故名増。何以故。勤修習故。得如是等三十
七品。若觀能破諸惡煩惱要頼專念。是故以
念爲主。如世間中一切四兵隨主將意。三十
七品亦復如是。皆隨念主。善男子。既入定已。
三十七品能善分別一切法相。是故以定爲
導。是三十七品分別法相。智爲最勝。是故以
慧爲勝。如是智慧知煩惱已。智慧力故煩惱
消滅。如世間中四兵壞怨。或一或二勇健者
能。三十七品亦復如是。智慧力故能壞煩惱。
是故以慧爲勝。善男子。雖因修*習三十七
品獲得四禪神通安樂。亦不名實。若壞煩惱
證解脱時。乃名爲實。是三十七品發心修道。
雖得世樂及出世樂四沙門果及以解脱。亦
不得名爲畢竟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
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説畢竟者即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善愛念心即是欲也。因善愛念
親近善友。故名爲觸。是名爲因。因近善友故
名爲受。是名攝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
名爲増。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所謂欲念定智。
即名爲主導勝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脱。除
斷愛故心得解脱。斷無明故慧得解脱。是名
爲實。如是八法畢竟得果名爲涅槃。故名畢
竟。復次善男子。欲者即是發心出家。觸者即
是白四羯磨。是名爲因。攝者即是受二種戒。
一者波羅提木叉戒。二者淨根戒。是名爲受。
是名攝取。増者即是修*習四禪。主者即是須
陀洹果斯陀含果。導者即是阿那含果。勝者
即是阿羅漢果。實者即是辟支佛果。畢竟者
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善男子。欲名爲識。觸名六入。攝名
爲受。増名無明。主名名色。導名爲愛。勝名爲
取。實名爲有。畢竟者名生老病死迦葉菩薩
言。世尊。根本因増。如是三法云何有異。善男
子。所言根者即是初發。因者即是相似不斷。
増者即是滅相似已能生相似。復次善男子。
根即是作因即是果。増即可用。善男子。未來
之世雖有果報。以未受故名之爲因。及其受
時是名爲増。復次善男子。根即是求得即是
因用即是増。善男子。是經中根即是見道。因
修道。増者即是無學道也。復次善男子。
根即正因因即方便因。從是二因獲得果
報。名爲増長。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説。
畢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善男
子。若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爲十。
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
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
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想。九者滅想。十者
無愛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
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
名眞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爲菩薩乃至優婆
夷等修無常想。善男子。菩薩二種。一初發心。
二已行道。無常想者亦復二種。一麁二細。初
心菩薩觀無常想時作是思惟。世間之物凡
有二種。一内二外。如是内物無常變異。我見
生時小時大時壯時老時死時。是諸時節各
各不同。是故當知内物無常。復作是念。我見
衆生。或有肥鮮具足色力去來進止自在無
礙。或見病苦。色力毀悴顏貌羸損不得自在。
或見財富庫藏盈溢。或見貧窮觸事尠乏。或
見成就無量功徳。或見具足無量惡法。是故
定知内法無常。復觀外法。子時芽時莖時葉
時花時果時。如是諸時各各不同。如是外法。
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當知。一切外物定
是無常。既觀見法是無常已。復觀聞法。我聞
諸天具足成就極妙快樂神通自在。亦有五
相。是故當知即是無常。復聞劫初有諸衆生。
各各具足上妙功徳。身光自照不假日月。無
常力故光滅徳損。復聞昔有轉輪聖王統四
天下。成就七寶得大自在。而不能壞無常之
相。復觀大地。往昔之時安處布置無量衆生。
間無空處如車輪許。具足生長一切妙藥。
藂林樹木果實滋茂。衆生薄福令此大地無
復勢力。所生之物遂成虚耗。是故當知。内外
之法一切無常。是則名爲麁無常也。既觀麁
已次觀細者。云何名細。菩薩摩訶薩觀於一
切内外之物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
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壞相故。若未來色非無
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時差別。云何十時。一者
膜時。二者泡時。三者疱時。四者肉團時。五者
肢時。六者嬰孩時。七者童子時。八者少年
時。九者盛壯時。十者衰老時。菩薩觀膜若非
無常不應至泡。乃至盛壯非無常者終不至
老。若是諸時非念念滅終不漸長。應當一時
成長具足。無是事故。是故當知。定有念念
微細無常。復見有人諸根具足顏色暐曄。後
見枯悴。復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無常。復觀
四大及四威儀。復觀内外各二苦因飢渇寒
熱。復觀是四若無念念微細無常。亦不得説
如是四苦。若有菩薩能作是念。是名菩薩觀
細無常。如内外色心法亦爾。何以故。行六處
故。行六處時。或生喜心或生瞋心。或生愛心
或生念心。展轉異生不得一種。是故當知。一
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無常。善男子。菩薩若
能於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
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
離常慢常倒想倒
次修苦想。何因縁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
於無常。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
縁故名爲無常。無常因縁故。受内外苦飢渇
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苦皆因無常。復次智
者深觀此身。即無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
所受盛法亦復是苦。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
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
所修無我想。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
若苦無常智者云何説言有我。苦非是我無
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衆生云何説言
有我。復次觀。一切法有異和合。不從一和合
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
合皆無自性。亦無一性亦無異性。亦無物性
亦無自在。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説
言有我。復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能爲
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衆法和合亦不能
作。一切諸法性終不能獨生獨滅。和合故滅
和合故生。是法生已衆生倒想。言是和合從
和合生。衆生想倒無有眞實。云何而有眞實
我耶。是故智者觀於無我。又復諦觀何因縁
故衆生説我。是我若有應一應多。我若一者
云何而有刹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人天地獄
餓鬼畜生大小老壯。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
若多者。云何説言衆生我者。是一是遍無有
邊際。若一若多二倶無我
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於厭離食想。作
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云何爲食
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衆生爲貪食故。起
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衆皆共之。後受
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衆生
爲飮食故身心受苦。若從衆苦而得食者。我
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
貪心。復次智者當觀。因於飮食身得増長。
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爲欲捨身。今貪此食
云何當得捨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
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
揣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剥牛爲無
量虫之所唼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
如三百矛。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四食已。
於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淨。何
以故。爲離食愛故。於一切食。善能分別不淨
之想。隨諸不淨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
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塗癰瘡藥。終不生
於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
名成就厭離食想。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
食作不淨想。爲是實觀虚解觀耶。若是實觀。
所觀之食實非不淨。若是虚解。是法云何名
爲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想者。亦是實觀亦
是虚解。能壞貪食故名爲實。非虫見虫故名
虚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爲虚。亦能得實。
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
乞食願得好者莫得麁惡。願必多得莫令尠
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晩。如是比丘不名於食
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
當増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
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
我若得食爲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
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増長。不善之法漸當
消滅。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
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
樂想。作是念言。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
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
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
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
無常。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衆
生周遍經歴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
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
惡道中。雖爲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
生於畜生道中。或爲師子虎豹豺狼象馬牛
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
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
生於世間不可樂想。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
謂舍宅衣服飮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
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爲離苦。而是等
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善男子。智
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
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
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
非歸依處。非解脱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
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
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
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
我樂世増長黒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
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
結雖是繋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
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
死想觀。是壽命常爲無量怨儲所遶。念念損
減無有増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
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歩歩近死。如牽牛羊
詣於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
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
各射一方倶作是念。我等四箭倶發倶墮。復
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
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説疾不。
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
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
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
速日月。衆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
眴衆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
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繋
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
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
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
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
猶如渇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衆
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
觀。是則名爲修*習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
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
勤修道護持禁戒。説法教化利益衆生。是名
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爲多。若得六
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
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説
法教化利益衆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智者
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
修想。二者樂修想。三者無瞋想。四者無妬想。
五者善願想。六者無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
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門名婆
羅門。是名寂靜。是名淨潔。是名解脱。是名智
者。是名正見。名到彼岸。名大醫王。是大
主。是名善解如來祕密。亦知諸佛七種之語。
名正見知斷七種語中所生疑網。善男子。若
人具足如上六想。當知是人能呵三界。遠離
三界滅除三界。於三界中不生愛著。是名智
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稱
可沙門之相。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以偈
讃佛
    憐愍世間大醫王 身及智慧倶寂靜
    無我法中有眞我 是故敬禮無上尊
    發心畢竟二不別 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禮初發心
    初發已爲人天師 勝出聲聞及縁覺
    如是發心過三界 是故得名最無上
    世救要求然後得 如來無請而爲
    佛隨世間如犢子 是故得名大悲牛
    如來功徳滿十方 凡下無智不能讃
    我今讃歎慈悲心 爲報身口二種業
    世間常樂自利益 如來終不爲是事
    能斷衆生世果報 是故我禮自他利
    世間逐親作益厚 如來利益無怨親
    佛無是相如世人 是故其心等無二
    世間説異作業異 如來如説業無差
    凡所修行斷諸行 是故得名爲如來
    先已了知煩惱過 示現處之爲衆生
    久於世間得解脱 樂處生死慈悲故
    雖現天身及人身 慈悲隨逐如犢子
    如來即是衆生母 慈心即是小犢子
    自受衆苦念衆生 悲念時心不悔
    憐愍心盛不覺苦 故我稽首拔苦者
    如來雖作無量福 身口意業恒清淨
    常爲衆生不爲己 是故我禮清淨業
    如來受苦不覺苦 見衆受苦如己苦
    雖爲衆生處地獄 不生苦想及悔心
    一切衆生受異苦 悉是如來一人苦
    覺已其心轉堅固 故能勤修無上道
    佛具一味大慈心 悲念衆生如子想
    衆生不知佛能救 故謗如來及法僧
    世間雖具衆煩惱 亦有無量諸過惡
    如是衆結及罪過 佛初發心已能壞
    唯有諸佛能讃佛 除佛無能讃歎者
    我今唯以一法讃 所謂慈心遊世間
    如來慈是大法聚 是慈亦能度衆生
    即是無上眞解脱 解脱即是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憍陳如品第十三之一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
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
是識。獲得解脱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
苦。因滅是色。獲得解脱安樂之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獲得
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
色是無我。因滅是色。獲得解脱眞我之色。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不淨。因滅是
色。獲得解脱清淨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生老病死之相。因滅是色。獲得
解脱非生老病死相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憍陳如。色是無明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脱
非無明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乃
至色是生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脱非生因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者即是四顛
倒因。因滅倒色。獲得解脱非四倒因色。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無量惡法之
因。所謂男女等身食愛欲愛。貪瞋嫉妬惡心
慳心。揣食識食思食觸食。卵生胎生濕生化
生五欲五蓋。如是等法皆因於色。因滅色故。
獲得解脱無如是等無量惡色。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憍陳如。色即是縛。因滅縛色。獲得解
脱無縛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
即是流。因滅流色。獲得解脱非流之色。受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