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No. 0316_ 法護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之法聞已信解不生疑悔。入一切法無礙智
門。是故不著色受想行識。不著眼耳鼻舌身
意色聲香味觸法。不著眼界色界眼識界乃
至意界法界意識界。如是信解一切法自性
皆空。舍利子。菩薩若住如是信解即不減失。
常見諸佛亦不減失。常聞正法復不減失。常
承事衆。世世所生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
承事清淨之衆。現前値遇諸佛出世。在在所
生發大精進勤求善法。所發精進不爲無義利
事。謂舍宅居止無義利事。妻子眷屬財寶受
用。及奴婢等無義利事。及餘一切欲樂遊戲
取著過失無義利事。善能棄捨。於佛如來正
法之中淨信出家。以彼清淨出家心故。近善
知識而常不壞。思惟善法得善意樂。所聞善
法眞實修行。不著文字所成勝慧。深心具足
樂法無厭。勤求多聞如所聞法。爲他廣説無
愛著心。不爲悕求名聞利養。爲他説法不背
自語。爲他説法如其所聞如其所住一一
隨應爲他廣説。如所聞法。起大慈心。不越一
切衆生大悲之心。爲多聞故不惜身命。少欲
喜足樂寂靜處。離諸憒閙善能資養。隨所聞
法善觀察義。攝受正義不著於文。隨所攝受。
於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衆中。不獨行於自
利益事。但爲勤求無上大乘。利樂一切衆生。
所謂佛智無等等智。一切三界最勝智。於他
所作而不放逸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六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
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
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菩薩觀察品第三之
復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爲不放逸法。所
謂常當攝護諸根。云何名爲攝護諸根。謂眼
見色已不執其相。亦復不執隨形妙好。亦不
箸色等諸味。如實了知出離之法。如是耳
聞其聲。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覺其觸。意知
其法。皆不執相。亦復不執隨形妙好。亦不愛
*箸諸法等味。如實了知出離之法。如是所説
名不放逸
又舍利子。不放逸者。謂自調心已善護他心。
去除煩惱現證法樂。無所伺察。欲尋瞋尋害
尋無所伺察。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無所伺察。身業惡行語業惡行意業惡行。無
所伺察。不深固作意。無所伺察。總略乃至一
切罪業不善諸法。皆無伺察。如是所説名不
放逸
又舍利子不放逸。菩薩深固作意勤行相應。
若法是有如實知有。若法是無如實知無。云
何是有。云何是無。所謂正道勤行能生信解
即有。邪道勤行能生信解即無。諸業有報即
有。諸業無報即無。眼即是有。彼眼實性即無。
耳鼻舌身意即是有。耳鼻舌身意實性即無。
色是無常是苦。是不究竟。是不堅牢。是散壞
法即有。計色是常是樂。是究竟是堅牢。是
不散壞法即無。受想行識。是無常是苦。是不
究竟。是不堅牢。是散壞法即有。計受想行
識。是常是樂。是究竟是堅牢。是不散壞法即

復次無明縁行等諸法中。不實無明縁行。乃
至生縁老死即有。定實無明縁行。乃至生縁
老死即無。行布施者能感大富即有。行布施
者返招貧匱即無。持戒生天即有。破戒生天
即無。多聞大慧即有。愚癡大慧即無。修習相
應即有。修習不相應即無。深固作意相應即
有。不深固作意相應即無。發勤精進菩薩得
菩提果即有。懈怠菩薩得菩提果即無。無増
上慢人作出家事即有。増上慢人證涅槃即
無。於一切處通達空性即有。計執我人衆生
壽者即無
復次舍利子。是故當知。不放逸菩薩。能深固
作意勤行相應。即普遍世間。有諸智者廣爲
開示。普遍世間。若無智者即不能開示。於世
俗諦。不知其有。不知其無。何能隨順諸佛世
尊所説實義。舍利子。諸佛如來總略以其四
種法印。攝一切法。何等爲四一者諸行無常。
二者諸行是苦。三者諸法無我。四者涅槃寂
靜。而一切衆生於諸行無常中。計有常想。若
諸衆生斷除常想。此即是爲如來所説。又諸
衆生於諸行苦中。計爲樂想。若諸衆生斷除
樂想。此即是爲如來所説。又諸衆生於一切
法無我中。計爲我想。若諸衆生斷除我想。此
即是爲如來所説。又諸衆生於涅槃寂靜理
中。起有所得顛倒之心。若諸衆生斷除有所
得顛倒心者。此即是爲如來所説。又舍利子。
若能了知諸行無常。即能解入空無常性。若
能了知諸行是苦。即能離諸願求。若能了知
諸法無我。即能觀想空三摩地解脱法門。若
能了知涅槃寂靜。即能於諸相中有所修作。
亦不非時取證實際。舍利子。如是等法。若諸
菩薩勤行相應。即不減失一切善法。速能圓
滿一切佛法
  如來不思議品弟四之一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信心住菩薩。於佛如來
應供正等正覺十種不思議法中。信解清淨
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
悦之相。發希有想。何等爲十。一者於佛如來
最勝身相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適悦之
相。發希有想。二者於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
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三者於佛如
來最上大智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
有想。四者於佛如來微妙光明不可思議。信
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五者於佛如來圓滿
戒定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六
者於佛如來廣大神足不可思議。信解清淨
乃至發希有想。七者於佛如來十種智力不
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八者於佛
如來四無所畏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
希有想。九者於佛如來大悲之心不可思議。
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十者於佛如來不
共佛法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如是十種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可思議希有
之法。住信菩薩精進勤求。不怖不懈心無動
轉。乃至身肉皮骨筋脈血髓乾枯焦瘁。若未
能得如來十種不思議法。於其中間不生疲
倦。精進勤求必當獲得。舍利子。住信菩薩於
佛如來如是十種不思議法。應當如是信解
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説伽陀曰
    如來身相不思議 應觀微妙淨法身
    無相亦無對礙門 菩薩能生於信解
    乃至諸趣廣分別 音聲惟佛不思議
    於一切處寶法門 應當信解佛境界
    所有一切衆生類 上中下根有差別
    惟佛勝智普能知 信解智力不思議
    諸佛無邊大光明 淨光明網不思議
    廣大照曜於十法 無邊刹海皆洞徹
    牟尼出世淨妙戒 而不依止世間法
    住信菩薩淨信心 信佛神足不思議
    諸佛神通境界門 而諸菩薩不能知
    諸佛常住等引心 佛解脱門不思議
    法界廣大無分別 惟佛勝力悉能知
    具足智力大仙尊 無邊無際虚空等
    假使一切衆生類 互發問端辭猶海
    隨問遍答生喜心 如來無畏不思議
    爲一衆生作利益 無邊衆生亦復然
    普令安住調伏心 如來大悲不思議
    如來諸相皆具足 而能覺了一切法
    不共佛法功徳門 於一切處智顯示
    如是十種不思議 攝諸佛法入法性
    若能遍起信解心 菩薩善住於淨信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爲住信菩薩於佛如來
最勝身相。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謂佛如
來其身清淨。於彼一切不善法中。普能除斷。
復於一切善法之中。皆悉具足。如來身者。已
離一切不淨穢惡筋骨血肉流散漏失諸染汚
法。如來身者。自性明亮清淨瑩潔。永離一切
煩惱垢染。超出世間。不爲一切世法所染。如
來身者。積集無量福智妙行。長養衆生。修習
無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等諸善法。嚴具
一切勝功徳花。如大圓鏡現衆色像。復如清
淨水月影現。又如來身者。如虚空界普攝一
切。復如法界最上最勝。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佛身無爲不墮諸數。如虚空身。無等等身。一
切三界量勝之身。又如來身者。不可喩身。無
所喩身。清淨無垢離諸染汚。自性光明非先
際可觀。非後際可觀。非現在可觀。非種族
可觀。非色可觀。非相可觀。非隨形妙好可觀。
非心可觀。非意可觀。非識可觀。非見可觀。非
聞可觀。非念可觀。非表了可觀。非蘊可觀。非
處可觀。非界可觀。非生可觀。非住可觀。非
滅可觀。非取可觀。非捨可觀。非出離可觀。非
行可觀。非顯色可觀。非状貌可觀。非形色可
觀。非來可觀。非去可觀。非戒可觀。非定可
觀。非慧可觀。非解脱可觀。非解脱知見可觀。
非有相可觀。非離相可觀。非法相可觀。非諸
相成辦可觀。非無所畏可觀。非無礙解可觀。
非神通可觀。非大悲可觀。非不共佛法成辦
可觀。諸佛出現如幻如焔如水中月。自性妙
身。空無相無願無際岸身。無種類身。無積聚
身。無分別身。無依止身。無別異身。已得善
住不動轉身。無色非色自性身。無受非受無
想非想無行非行無識非識自性身。無實無
生非大種身。未曾有未曾有業身。非眼所生
不從色中出。亦非在外。非耳依止不從聲中
出。亦非在外。非鼻所嗅不從香中出亦非在
外。非舌了別不從味中出。亦非在外。非身和
合不從觸中出。亦非在外。非心所轉。非意所
轉。非識所轉。亦非不轉亦非隨轉。得安住無
動等虚空身。法界最上混入虚空界。舍利子。
如是等法。住信菩薩。能於如來不可思議淨
妙身相。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
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説伽陀曰
    無量倶胝那庾多 歴劫廣修菩薩行
    身業三種善淨中 勤求無等善逝身
    十方世界起慈意 廣以身命行布施
    常離欲邪行染心 勤求無上虚空身
    清淨微妙上衣飾 無量劫中行布施
    施波羅蜜妙行圓 廣施最上諸佛子
    犛牛愛尾猶護戒 能捨身命忍無怨
    願求佛身無懈心 廣修精進波羅蜜
    樂觀諸佛定境界 内心樂起慧方便
    法界最上善逝身 願我如是當獲得
    諸佛善行廣作已 得菩提果人中上
    當獲廣大虚空身 善離塵染淨無垢
    離我人相自性空 無相無言無所得
    出過諸眼境界門 大牟尼身如是得
    離色離聲意清淨 無生無作本來空
    當得如來無動身 十力善逝亦如是
    如幻化出種種身 諸象馬等及人相
    愚癡虚妄顛倒心 佛十力尊色相見
    過去無量諸善逝 未來諸佛亦復然
    同一無等法性身 法界最上虚空等
舍利子。彼住信菩薩。於如是等諸佛如來最
勝身相不可思議。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
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有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爲住信菩薩。於佛如來
妙好音聲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
想。舍利子。謂佛如來於彼一切衆會之中。所
出音聲皆爲調伏。隨順作諸善利。所有十方
世界一切衆生。普遍意樂悉令生喜。然佛如
來不作是念。我能爲此苾芻衆會宣説諸法。
爲此苾芻尼衆會。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刹
帝利。長者居士梵衆會等。爲其説法。又佛如
來隨宜宣説契經諷頌記別應頌自説譬喩縁
起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等法。普爲
一切衆會乃至梵衆。如應宣説。所有上中下
根。種種差別諸衆生類。悉聞法句。而彼法句。
皆從如來口門而出。隨諸根性各得解了。於
其中間亦無語言互相違礙。各各於法明了
知解。此即如來宿福果報現轉妙音。令諸衆
生隨轉解入
又舍利子。如來聲者。所出細滑悦意可樂。清
淨無垢美妙樂聞。復善明了不麁不惡。聞者
身喜心無厭倦。聞者心喜喜樂隨生。分明解
了咸生愛樂。心意調適如師子音聲。雲雷音
聲。海潮音聲。迦陵頻伽微妙音聲。清梵音聲。
太鼓音聲。吉祥音聲。柔軟音聲。振響音聲。令
彼衆生諸根適悦淨妙音聲。一切衆會忻樂
音聲。諸相具足最勝音聲。諸佛如來若此若
彼。皆悉具足無量功徳清淨音聲。舍利子。此
如是等。是爲住信菩薩於佛如來妙好音聲
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説伽陀曰
    如來梵音妙聲相 所出音聲善調伏
    梵衆不及佛音聲 如是諸法皆具足
    佛聲能與慈相應 廣大悲心復高勝
    喜捨相應亦復然 牟尼聖尊妙音出
    聞聲能息衆生類 貪火瞋毒諸不善
    愚癡暗冥亦消除 如是音聲皆具足
    種種方處諸人衆 普遍一切人類中
    乃至極此閻浮提 種種語言佛善了
    衆生隨聞佛音聲 地居空居諸天衆
    得聞牟尼妙音聲 隨佛音聲能解入
    二足四足及多足 無足等類聞佛聲
    隨觸隨聞寂意生 彼一切處隨聲轉
    三千大千世界中 開明調伏衆生類
    普攝上中下諸根 隨佛音聲而善轉
    應調伏者聞解脱 離諸分別非分別
    等引心説聖諦門 是中無執亦無縛
    無邊衆生聞佛聲 聞已息除諸煩惱
    志誠歸命佛法僧 聞已戒忍皆具足
    如來最上妙音聲 是聲深廣無邊量
    音聲無邊智無邊 菩薩智信無疑悔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八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傳梵大師賜紫 沙門臣法護
等奉         詔譯 
  如來不思議品弟四之二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爲住信菩薩於佛如來
最上大智不可思議。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
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
有想。舍利子。諸佛如來以無礙知見轉一切

復次舍利子。我今爲汝譬喩宣説發明如來
智波羅蜜多。令彼住信菩薩。信解清淨乃至
發希有想。舍利子。譬如殑伽沙等諸世界中。
一切草木枝葉莖幹。總取爲四指分量。中或
有人攝聚一處。聚一處已用火焚之。焚已一
切悉成灰燼。散擲於彼殑伽沙數一切世界大
海之中。其灰在海經百千歳分布。而有如來
智力圓滿具足。能於彼彼大海之中。取彼彼
灰。分布於彼一切世界。謂若干灰。若干世界。
若干根本。若干蘊聚。若干枝葉。悉布在於若
干方處。而無減失。何以故。諸佛如來。於法界
中善覺了故。以其覺了而悉能知。如是若干
一切世界廣大所作。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
大威徳有大神通廣大名稱世間若有諸善男
子善女人等。於佛如來最上大智。信解清淨
離分別者。皆是如來慈心建立。現證一切善
根邊際。而復作盡諸苦邊際。何以故。諸佛
如來於法界中善覺了故。若有能於佛如來
所發生一念信解心者。所獲功徳而不壞失」
又舍利子。我今復説譬喩顯明斯義。或有智
人於我喩説而能解了。譬如有人壽限百歳。
或於一時取以一毛端量一渧之水。析作百分
持詣佛所。作是白言。世尊。我今持此水渧寄
置佛所。後復來取。佛當與我。佛即受之。以其
水渧置在殑伽河中。隨流汎溢次*弟入於大
海之中。爾時彼人過百歳已。來詣佛所作是
白言。世尊。我昔以水渧寄佛所。願佛今時還
當授我。舍利子。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最上大
智圓滿具足。即於大海之中。取彼先寄一毛
端量析百分者一渧之水。授與彼人。其一渧水。
不爲海水損觸壞失。舍利子。我所説喩表示
分明。況復有人能見是義。如是水渧經久時
中。以如來智力而不能壞。如來應供正等正
覺。亦復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如來如
是大智。信解清淨離分別者。皆是如來慈心
建立。縁佛功徳空中雨華。現證一切善根邊
際。而復作盡諸苦邊際。何以故。諸佛如來於
法界中善覺了故。若有能於佛如來所發生
一念信解心者。所獲功徳而不壞失
爾時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離
如來智能轉諸法不。佛言。不也舍利子。是時
舍利子復白佛言。當何名爲智。何名爲識。舍
利子。當知識者住於四處。一者識隨色住色
縁色住。而常親近。増長堅牢廣大所成。二者
識隨受住受縁受住。而常親近。増長堅牢廣
大所成。三者識隨想住想縁想住。而常親近。
増長堅牢廣大所成。四者識隨行住行縁行
住。而常親近。増長堅牢廣大所成。此説名識。
何名爲智。謂住五取蘊中智蘊了知。此説名
智。若復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各了知
住於識界。此説名識。若復識於法界有所分
別。此説名智。若復眼所了知色中施設。耳所
了知聲中施設。鼻所了知香中施設。舌所了
知味中施設。身所了知觸中施設。意所了知
法中施設。此説名識。若復内心寂靜外無所
行。以智收攝。無有少法而可分別。亦不離
分別。此説名智。若復所縁識生。作意識生。分
別識生。此説名識。若復無所執。無所取。無所
縁。無表了。此説名智。若復有爲所行法中識
有所住。識於有爲中行。此説名識。若於無爲
法中無識可行。若無爲智即説名智。若是識
於生住滅法中。了別無生無滅無住。此説名
識。舍利子。於如是等諸法之中。如是名識。
如是名智。是故當知如來大智不可思議。住
信菩薩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
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説伽陀曰
    所有殑伽沙數等 十方世界諸草木
    若人焚爇悉成灰 置大海中百千歳
    佛十力尊微妙智 後復能取海中灰
    若干根種及諸方 而悉分布無減失
    心持十方衆生界 貪瞋癡行悉了知
    一切意樂及所行 無増無減皆悟解
    大智十力世間尊 十方乃至遍法界
    調御不生分別心 一切佛子皆信解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爲如來微妙光明不可
思議。住信菩薩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
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有想。
謂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於法界中善能覺
了。所有光明廣大微妙。而此三千大千世界。
總攝一切。普遍光明炎赫照曜。如無雲覆翳
日光高出。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於
此三千大千世界。廣大光明炎赫照曜。映蔽
大地所有一切星宿山石藥木燈光及大火聚。
超出最勝廣大微妙明焔熾盛。至于日月光
明。及四大王天。所化宮殿。身莊嚴具等諸光
明。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
在天。所化宮殿。身莊嚴具等諸光明。彼梵衆
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所化宮殿。身莊嚴具
等諸光明。超出最勝廣大微妙明焔熾盛。彼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
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
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所化宮
殿。身莊嚴具諸光明中。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清淨光明。超出最勝廣大微妙明焔識盛。何
以故。如來圓滿廣大無量戒定慧解脱解脱
知見故。舍利子。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光
明施設表示。比佛如來所有光明。百分不及
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皆不及一。譬如世間
常等眞金。置於閻浮檀金聚中。而彼常金無
有光明。亦不炎赫不能照曜。而此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一切光明施設表示。於佛如來最
上光中。悉無光明炎赫照曜。如來光者。無
有過上廣大最勝。亦無分限。極善業報現前
隨轉。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廣大照曜。不
以日月晝夜時分所照爲明。如來悲愍世間
一切衆生。普令安住淨圓光中。如來應供正
等正覺。乃於阿僧祇世界之中。廣大照曜。何
以故。如來已得最上波羅蜜多及般若波羅
蜜多故
舍利子。我今復説譬喩以明斯義。譬如有人
取此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土。盡末爲塵持
詣東方。過一世界下一塵點。第二世界復下
一點。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各各世界悉下塵
點。舍利子。於汝意云何。而彼塵末於諸世
界盡邊際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舍利子。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
於彼一切世界之中。以淨光明廣大照曜。而
諸光明比佛光明。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
殺曇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如來應供正等
正覺。已得最上波羅蜜多及般若波羅蜜多

又舍利子。大地所有草木樹林鐵圍諸山。乃
至須彌山王。皆是如來大光明力所任持故。
乃於三千大千世界。廣大照曜。然其下劣衆
生不能信解。或有衆生。不能瞻見如來圓光。
或有衆生。於圓光中廣大瞻覩。或有一倶盧
舍見佛光者。或有一由旬内見佛光者。或有
三千大千世界之内見佛光者。又舍利子。如
來光明何人能於百千世界悉瞻覩者。謂諸
登地菩薩。能於無邊一切世界見佛光明。如
來悲愍一切衆生。盡虚空界及衆生界。以淨
光明普遍照曜。彼住信菩薩聞是説已。信解
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
喜適悦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説伽陀曰
    所有日月諸光明 帝釋梵王光明等
    乃至色究竟天光 而悉不及佛光相
    色究竟天等諸光 乃至三千大千界
    比佛一毛孔中光 十六分中不及一
    虚空光明爲廣大 衆生廣大亦復然
    若覩如來淨光明 無邊無際虚空等
    應化度者見佛光 不比世間生盲類
    彼不能見日光明 返謂日光無所有
    下劣衆生亦如是 佛以光明常照曜
    自不能覩淨光明 返謂佛光無所有
    諸有見佛圓光者 或倶盧舍或由旬
    或復三千世界中 而能覩佛光明相
    八地九地及十地 已登地位諸菩薩
    悉能安住大地中 覩佛光明具大慧
    菩薩趣向佛大慧 依止無邊光明輪
    作諸佛事利衆生 諸佛刹土不思議
    諸佛如來不思議 不思議光亦復然
    不思議開淨信心 諸福蘊門不思議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爲如來圓滿戒定不可
思議。住信菩薩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
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悦之相。發希有想。
舍利子。如來正實之語作如是説。世間所生
一切衆生。若淨戒蘊清淨身業。清淨語業。清
淨意業。而諸衆生於世間生。於世間老。不染
世法。得婆羅門離罪之法。復得沙門寂靜觀
想三摩地法。當得最上波羅蜜多。如來又以
正實之語作如是説。我不見有世間一切若
魔若梵。若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等。而能
清淨戒蘊定蘊。同佛如來無量清淨戒定蘊
者。何以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已得最上波
羅蜜多。已得戒定波羅蜜多
舍利子。我今復説譬喩以明斯義。可樂聞不。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時願佛爲説。若
諸苾芻得聞如來清淨戒定波羅蜜多法者。
隨所聞已信奉受持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八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九
 西天譯經 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
等奉          詔譯 
  如來不思議品弟四之三
復次佛告舍利子言。於汝意云何。地界與衆
生界孰爲多邪。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地界非
多衆生界多。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衆生界
多。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衆
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
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
普及諸有情界。於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
無前無後。悉得人身。即彼如上得人身者一
切衆生於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悉證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即彼一切所成諸佛如
來。一一如來現前所化各有千頭。而一一頭各
有千面。其一一面各有千舌。是諸如來。具足
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無礙辯才。舍
利子。而彼如來。同共稱讃如來所有戒波羅
蜜多及戒蘊功徳。經倶胝那庾多劫。而悉不
能得其邊際。又舍利子。一佛如來戒蘊功徳
無有邊際。如是諸佛如來戒蘊功徳。無上大
慧解入辯才。乃至入大涅盤。於其中間皆悉
同等。何以故。於無性中起有性思義。是故如
來戒蘊功徳無上大慧最勝辯才。無量無數
無有邊際與虚空等。舍利子。且置如上所説
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普遍十方殑伽沙數等諸世界。一切衆生於
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悉得人身。乃至悉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總略廣説。乃至
於無性中起有性思議。是故如來戒蘊功徳
無上大慧最勝辯才。無量無數無有邊際與
虚空等。何以故。如來已得最上波羅蜜多。圓
滿清淨戒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我今復以顯明事相。宣説如來
定波羅蜜多。汝樂聞不。舍利子白佛言。世尊。
今正是時願佛爲説。令諸苾芻聞所説已信
奉受持。佛言。舍利子。後時後分當有七日出
現世間。於彼時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熾遍
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焔聚。彼時如來。若行若
住若坐若臥。具有十種希有之法現彼地方。
何等爲十。一者地平如掌。是爲第一希有之
法。二者於彼時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熾遍炎
熾。極遍炎熾都一焔聚。彼時如來。若行若住
若坐若臥。彼地方中。悉無荊棘涌出金寶。是
爲第二希有之法。三者於彼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焔聚。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其地廣闊如來受用。是
爲第三希有之法。四者於彼時中。三千大千
世界。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焔聚。彼時
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彼地方中。自生異
草青潤柔軟右旋宛轉。如迦喞隣那寶。復有
妙香。是爲第四希有之法。五者於彼時中。三
千大千世界。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焔
聚。彼時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彼地方中。
自然涌出八功徳水。所謂一冷二輕三軟四
香五美六清七飮時無厭八多飮無患。如是
具足八功徳水。是爲第五希有之法。六者於
彼時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熾遍炎熾極遍炎
熾都一焔聚。彼時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臥。
彼地方中。有清涼風自然吹觸。舍利子。譬如
夏月盛熱之時。人極疲倦時。或有人往詣殑
伽河岸。承彼清涼漸入河中。澡沐身體去除
熱惱。乃得輕安調暢適悦。出河在岸往復經
行。其去不遠見大樹林。青潤蓊欝枝葉扶
踈。影癊清虚周匝垂覆。其中殊麗。宛如珠
寶間錯嚴飾。是人即時詣彼林所安詳而坐。
四面涼風散來吹觸。舍利子。如來亦復如是。
以宿善業果報。煥明清淨涼風自然吹觸。是
爲第六希有之法。七者於彼時中。三千大千
世界。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焔聚。彼時
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彼地方中。自然而
有水生諸華。所謂優鉢羅華。鉢訥摩華。倶母
陀華。奔拏利迦華等。是爲第七希有之法。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