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汝等當速求 見佛聞正法
    若聖涅槃已 雖悔難可追
    魔網深可怖 汝等爲放逸
    既被覉羅已 寧有解脱期
    獨有求佛法 汝爲衆生資
    汝等但速求 三十二妙相
    佛能救世間 餘無可依者
    世雄甚希有 大慈難思量
    無量億數劫 所行不可量
    集功徳智慧 成就釋師子
    闡揚微妙法 甚深難覺知
    何處有衆生 及我人壽命
    如是破常見 斷已自無餘
    放捨一切相 爲衆生説此
    宣明眞實際 世間絶心行
    唯彼空無相 無願亦無作
    虚空本無形 不起亦不滅
    無來亦無去 智者之所説
    無盡無所生 本淨無所有
    無相貌可見 無思想能説
    衆生本無生 云何得言死
    寂滅無衆生 衆生在何處
    言音爲説法 法不住言音
    亦不可文字 世尊如斯説
    諸處遍推求 不見風水火
    地亦無分別 慧眼之所宣
    色受及與想 行識同虚空
    假言彼五陰 其實無積聚
    眼耳鼻舌身 心意等諸根
    雖説本性空 空亦不可得
    色聲香味觸 及以種種法
    斯由分別生 分別體空寂
    欲界與色界 及彼無色天
    皆説如幻化 虚僞不眞實
    如是諸世尊 爲衆生説法
    欲求出衆苦 速歸大導師
彼諸化佛。説此偈時。於是三千大千世界。咸
得聞之。有九十六億欲色諸天。遠塵離垢得
法眼淨。二萬天子。厭離衆欲。三萬二千天子。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萬行菩薩
乘諸天子。得無生法忍。爾時彼化如來。所可
勸召。無量無邊阿僧祇億那由他百千諸天
大衆。於須臾間悉皆雲集。釋迦如來應供正
遍覺所。稽首足下。右遶三匝退住一面。以天
花香。所謂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
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及諸花鬘
末香塗香。奉散世尊。及餘供養。復以種種天
妙樂音。歌詠稱讃滿彼虚空。時大集衆。其數
甚多難可稱計。周遍充滿此四天下。無有空
地如一杖頭而不遍者。是諸天人具大威徳。
所散諸花滿四天下。積至于膝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三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二開實義品
第二
爾時大集衆中。有上首天。所謂善住意天子。
善寂天子。慚愧天子。與如是等九十六億諸
天子倶。一切皆行菩薩之道。咸共往詣文殊
師利所。至其門外右遶七匝。遶七匝已。然後
雨天曼陀羅花。其所雨花遍覆虚空。高十由
旬成花網臺。形如寶塔。時文殊師利持此花
臺。供養世尊。供養已。即以神力。令此三千大
千世界一切國土。虚空之中花網遍覆。是花
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皆大明盛。復雨天
曼陀羅花。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閑雅
詳從精舍出。更以神力。令所居地。自然
而有七寶妙座。其座巍巍具足莊嚴。文殊師
利斂容整服。昇此寶座。時善住意天子。見文
殊師利昇寶座已。即以頂禮文殊師利足。退
住一面。一切諸天。亦皆頂禮文殊師利足。爾
時文殊師利。如是思惟。誰於今日。堪任與我
在世尊前對揚深法。誰爲法器。能受如是不
思議句。甚難證句。無處所句。無所著句。無戲
論句。不可得句。不可説句。甚深句。眞實句。
無礙句。不可壞句。空句。無相句。無願句。如
如句。實際句。法界句。無形貌句。不取句。不
捨句。佛句法句僧句。智慧滿足句。三界平等
句。一切法無所得句。一切法無生句。師子
句。勇猛句。無句句。如斯説已誰聽者乎。於是
文殊師利。復更思惟。今此唯有善住意天子。
已於過去供養多佛。入深法忍具足辯才。當
能與我處世尊前共談實義。爾時文殊師利
如是念已。即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汝今
已得甚深法忍。又能具足無礙辯才。今當與
我詣世尊所。對論如是深妙義乎。時善住意
天子。報文殊師利言。大士我如是説。彼若於
我無有語言。不爲演説。不存諮問。亦無報
答。無佛法衆。斷滅三乘。無生死無涅槃。不合
不散。不啓不發。不出聲音。除諸文字。如是
説者我當共談。文殊師利語善住意天子言。
天子。我如是説。彼能於我。無聽無聞。無讀無
誦。無受不持。不思不念。不取不捨。不覺不
知。不聞我言。不爲他説。所以者何。諸佛菩提
本無文字。無心離心。無有覺悟。雖假名説其
名亦空。善住又言。大士。今者且爲諸天子説。
斯諸天子。於大士説樂欲聽聞。文殊師利言。
天子。我終不爲樂聽者説。又亦不爲聞受者
説。所以者何。凡有聽受則爲取著。云何取
著。所謂我著。人著。衆生著。壽命著。士夫著。
以取著故便有聽受。如是聽受。當知彼住三
種縛中。何謂三縛。一見我縛。二見衆生縛。
三見法縛。天子。若無如是三種見縛。而聽法
者。當知彼住三種淨中。何謂三淨。一不見自
身。不分別。不思念。不證知。二不見説者。不
分別。不思念。不證知。三不見所説。不分別。
不思念。不證知。天子。是則名爲三種淨也。
天子。若有能作如是聽者。是平等聽非不平

爾時善住意天子讃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
快作斯説。大士。若有能作如是説者。當知即
是不退轉説。文殊師利言。且止天子。汝今不
應妄想分別菩薩退轉。何以故。若使菩薩有
退轉者。彼終不能成等正覺所以者何。是菩
提中無退法故善住復言。大士。若如是者。當
於何處有斯退轉。文殊師利言。天子。當知從
貪欲故有退轉。從瞋恚故有退轉。從愚癡故
有退轉。從有愛故有退轉。從無明故有退轉。
乃至從十二有分生死所生故有退轉。從因
故有退轉。從見故有退轉。從名故有退轉。從
色故有退轉。從欲界故有退轉。從色界故有
退轉。從無色界故有退轉。從聲聞行故有退
轉。從辟支佛行故有退轉。從分別故有退轉。
從執著故有退轉。從相故有退轉。從取相故
有退轉。從斷見故有退轉。從常見故有退轉。
從取故有退轉。從捨故有退轉。從我想故有
退轉。從衆生想故有退轉。從壽命想故有退
轉。從士夫想故有退轉。從福伽羅想故有退
轉。從思想故有退轉。從繋縛故有退轉。從顛
倒故有退轉。從我見故有退轉。從我見爲根
本六十二見故有退轉。從諸蓋故有退轉。從
諸陰故有退轉。從諸入故有退轉。從諸界故
有退轉。從佛想故有退轉。從法想故有退轉。
從僧想故有退轉。如是乃至。我當成佛。我當
説法。我度衆生。我當破魔我得智慧。從是諸
想故有退轉。如是天子。若能不分別如來十
力。不分別四無所畏。不分別十八不共法。不
分別一切根力覺道。不分別諸相好。不分別
莊嚴佛國。不分別聲聞。不分別菩薩。乃至不
分別一切分別退轉者。是名不退轉
爾時善住意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若
如是者。當於何處得不退轉。文殊師利言。天
子當知。從通達佛慧故。得不退轉。從空故不
退轉。從無相故不退轉。從無願故不退轉。從
如如故不退轉。從法性故不退轉。從實際故
不退轉。從平等故不退轉。善住意言。大士。若
如是説。一切諸分別無分別。二倶不異。所以
者何。皆從思惟分別生故。是故得言彼有退
轉。又問如是退轉爲有法耶爲無法乎。文殊
師利言。非有非無如是退轉。善住意言。大士
若爾。何處退轉。文殊師利言。若有若無。是虚
妄取。是顛倒取。是不如取。彼則不取亦非不
取。以是義故。得言退轉。而彼退法不可説有。
不可説無。何以故。若有無中有退轉者。彼即
爲過所以者何。若有法退轉則墮常邊。無法
退轉則墮斷邊。然世尊説不住常中。不住斷
中。非斷非常。世尊所説。天子。若彼於先不眞
實想。而彼證知。則名非斷非常。天子。是爲菩
薩退轉法門。説是法時。十千天子得無生法

  文殊神變品第三
爾時善住意天子。白文殊師利言。大士。今可
倶行詣如來所。奉見頂禮諮受未聞。亦因此
時如法問難。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莫分別取
著如來。善住意言。大士。如來何在而言莫著。
文殊師利言。即在現前。善住意言。若如是者
我何不見文殊師利言。天子。汝今若能一切
不見。是則名爲眞見如來。善住意言。若現前
者。云何誡我莫取如來。文殊師利言。天子。
汝謂今者現前何有。善住意言。有虚空界。文
殊師利言。如是天子。言如來者即虚空界。何
以故。諸法平等如虚空故。是故虚空即是如
來。如來即是虚空。虚空如來無二無別。天子
以是義故。若人欲求見如來者。當作斯觀。如
實眞際覺了。是中無有一物可分別者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復以神力。化作
三十二所重閣寶堂。輦軒具足。四面正方。四
角有柱。周匝欄楯。寶網交絡。殊特妙好。高
顯巍巍。具足莊嚴甚可愛樂。諸堂閣内咸有
勝床。衆寶所成天衣覆上。其床各有化菩薩
坐。具三十二大人之相。爾時文殊師利。普現
如是莊嚴事已。遂更與彼蓮花化佛。并化菩
薩。及此寶輦重閣殿堂諸菩薩衆。倶往佛所。
繞佛七匝。并亦圍遶比丘衆已。踊在虚空。光
明普照衆會道場。四面而住。爾時文殊師利。
後善住發。忽然在前。先至佛所。善住意天
子反更後到。白言大士。吾發在前。更在後
至。仁從何路乃至於斯。文殊師利言。天子。假
使供養滿恒河沙諸如來等。稽首爲禮。終不
見吾往來進止。爾時花臺諸化菩薩。及寶堂
中諸菩薩衆。同聲説偈讃嘆如來
    已曾供養過恒河 不可思議諸世尊
    熾然修行求菩提 是故超出天人上
    光明妙色三界雄 牟尼衆相實奇特
    爲衆宣説甚深法 無有壽命及人我
    世尊行施持淨戒 忍辱精進具修禪
    智慧清淨三界表 我禮彼岸最勝尊
    其有發意求菩提 則受天人妙供養
    若於深空無疑惑 當紹出世大法王
    過去諸佛等正覺 現在一切兩足尊
    常説如是諸法空 本來無相亦無作
    衆生體性不可得 何有生者及死滅
    本既無來亦無去 一切諸法如虚空
    如彼化人觀衆事 雖復示現而無眞
    世尊説法亦如是 斯皆虚誑同幻夢
    恒沙世界滿中寶 持以布施一切人
    若能修忍善説空 如是行施超於彼
    復於恒沙諸劫中 供養諸佛天人上
    奉獻香花及衆具 爲求菩提離世間
    得聞如是甚深法 無有衆生及命人
    當知彼得明淨忍 是爲供養十方佛
    於無數劫行布施 衣食象馬及衆珍
    當知彼非解脱因 以有我人衆生想
    歸命滅度人中尊 救濟衆生無量數
    諸法皆空本清淨 如是解脱智莊嚴
    諸佛出世甚難値 得聞正法生信難
    人身難得今已獲 善哉佛法汝順行
    已得蠲除斯八難 永絶迫窄處空閑
    於諸正法得信行 應當勇猛發精進
    若聞法已應正思 不可聞聲即取著
    汝等常行阿蘭若 必當速疾成人雄
    近善知識及法師 應速遠離諸惡友
    汝於衆生平等想 愼勿妄起我人心
    常樂多聞持禁戒 捐棄舍宅坐林間
    腐藥治病莫詐善 亦恒乞食受糞衣
    一切有爲即無爲 等同一相如陽焔
    若了實際見眞如 疾成無上菩提道
    當觀五陰猶如幻 内外諸入如空舍
    世尊常説如斯法 法等於彼莫生著
    貪欲瞋恚性自空 愚癡我慢分別起
    彼法已滅今亦無 如是知者得成佛
如是諸化菩薩。説是偈時。彼會衆中二萬二
千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
比丘。漏盡意解心得解脱。三百比丘尼。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七千優婆塞優婆夷。二萬
五千諸天子。亦離塵垢法眼清淨。三百菩薩
得無生法忍。於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
振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
涌。遍涌。等遍涌。乃至吼起覺等。亦復如是
  破魔品第四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今此瑞相誰
之所爲。能令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
振動。又是寶輦殿堂蓮花座上諸菩薩等。放
大光明照斯衆會。演説如是微妙深法。復令
如是無量億數諸天子衆皆來集會。復有
數諸菩薩等。亦來集也
爾時佛告舍利弗。斯乃文殊師利威神之力。
故現如是妙莊嚴事。亦令菩薩諸天雲集。所
以者何。舍利弗。是文殊師利與善住意天子。
將諸大衆欲來我所。請問如是。破散諸魔三
昧法門。具足成就不思議甚深佛法故。時舍
利弗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何因縁故我
觀此衆。竟不見彼文殊師利。佛告舍利弗。汝
宜且待。今文殊師利。已與一切魔王一切魔
衆一切魔宮。作大衰耗。所爲神變極妙莊嚴。
將至我所。汝當自見。於是文殊師利。即入破
散諸魔三昧。三昧力故。即時三千大千世界
百億魔宮。朽故暗冥若將毀壞。其變已現無
復威光。令一切魔不樂其所。各自見身。
耄羸瘠柱杖而行。諸天女輩變成老母。一切
衆魔見是事故。心大憂愁身毛皆竪。惶怖思
念是何變怪。令吾内外不祥若斯。將無死沒
時至。果報離散耶。爲是世間將壞劫災事乎。
彼諸魔衆如是念時。文殊師利復以神力。即
現百億天子住在魔前。告魔衆曰。汝勿憂懼。
此非汝災亦非劫盡。所以者何。今此適有住
不退轉菩薩大士。名文殊師利有大威神道
徳超世。即時正入破散諸魔三昧法門。以彼
大士三昧威神。其事若此。非有他也。諸化天
子説是語時。一切魔王及諸魔衆。聞諸化天
説文殊師利大士名號。更増惶恐戰悼不安。
一切魔宮皆大震動。時諸魔王。答化天曰唯
願仁慈救我危厄。諸化天子復語魔言。勿怖
勿怖。汝等今宜速疾往詣釋迦牟尼佛世尊
所。所以者何。彼佛如來有大慈悲。若諸衆生
憂恐煎迫。但往歸依。皆蒙安樂除諸憂苦。時
諸化天如是語已。即於其處忽然不現。爾時
一切魔王及諸魔衆。聞化天教莫不歡欣。
皆共同心。於須臾項羸弊*柱杖。皆來住於釋
迦牟尼佛前。同聲白言。大徳世尊。願見救護
願見救護。免茲變怪困苦大厄。世尊。我等寧
受百千萬億諸佛名號。不願聞彼文殊師利
一菩薩名。何以故。我即聞是文殊師利菩薩
名時。便大驚恐。若喪自身
爾時世尊告諸魔言。波旬。汝今何忽發如是
言。所以者何。是文殊大士。凡所開導利益衆
生。億百千佛昔所未作。今亦不作當亦不作。
唯此文殊師利去來現在。常爲衆生建斯大
事。衆生熟已置解脱中。是故汝等雖復聞彼
百千佛名。不生苦惱亦無驚怖。云何而言。我
今忽聞一文殊師利名。皆大驚恐。時彼魔衆。
白言世尊。我誠慚恥。此弊老身加以惶懼。發
斯言耳。世尊。我等從今歸依正覺。唯願哀愍
復我本形。佛告之曰。且待須臾。文殊師利亦
既來已。自除汝恥。於是文殊師利從三昧起。
遂與無量百千天衆。復與無量百千諸大菩
薩摩訶薩等。及無量百千諸龍夜叉乾闥婆
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前後圍
遶。復作無量百千微妙樂音。復雨如是無量
妙花。所謂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
分陀利花。具大莊嚴。有大神通威徳無極。倶
來佛所。頭面禮敬右遶三匝。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汝入如
是破散諸魔三昧耶。文殊師利。白言世尊。唯
然已入。佛言文殊師利。汝從何佛聞是三昧。
修經幾時而得成滿。文殊師利言。世尊。我本
未發菩提心時。從佛得聞如是三昧。又問文
殊師利。彼佛世尊名號何等。説是三昧令汝
得聞。文殊師利。白言世尊。我憶過去無量無
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曼陀羅
花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世時。宣
説如是破散諸魔三昧。我於彼時初得聽聞。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三昧云何修得。文殊師
利。白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二十
種法。則能得是破魔三昧。何等二十。所謂一
者訶毀貪欲破壞貪心。二者訶毀瞋怒破壞
瞋心。三者訶毀愚癡破壞癡心。四者訶毀嫉
妬破壞妬心。五者訶毀憍慢破壞慢心。六者
訶毀諸蓋破壞蓋心。七者訶毀熱惱破壞惱
心。八者訶毀想念破壞想心。九者訶毀諸見
破壞見心。十者呵毀分別破分別心。十一
*呵毀取事破壞取心。十二訶毀執著破壞執
心。十三訶毀諸相破壞相心。十四訶毀有
法破壞有心。十五*呵毀常法破壞常心。十六
訶毀斷法破壞斷心。十七訶毀諸陰破壞陰
心。十八訶毀諸入破壞入心。十九訶毀諸界
破壞界心。二十訶毀三界壞三界心。世尊。
是爲菩薩摩訶薩具二十法。畢竟成就如是
三昧。世尊。菩薩摩訶薩復有四法。具足修行
得是三昧。何等爲四。一者建立心行清淨調
柔。二者心性淳直無諸諂曲。三者心無攀縁
入深法忍。四者外内所有一切能施。是爲菩
薩摩訶薩。具足四法成就三昧。世尊。菩薩摩
訶薩復有四法。能得三昧。何等爲四。一者畢
竟深心。二者成就實語。三者常樂空閑。四
者不取諸相。是爲菩薩具足四法成就三昧。
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得是三昧。何等爲四。一
者親近善友。二者常知止足。三者獨坐思惟。
四者不樂諠猥。是爲菩薩具足四法成就三
昧。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得是三昧。何等爲四。
一者不破壞戒。二者不缺犯戒。三者無所依
戒。四者不望報戒。是爲菩薩具足四法成就
三昧。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得是三昧。何等爲
四。一者捨聲聞心。二者離縁覺心。三者住菩
薩忍。四者不捨衆生。是爲菩薩具足四法成
就三昧。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得是三昧。何
等爲四。一者修空捨我。二者無相離相。三
者無願除願。四者捨諸所有。是爲菩薩具足
四法能得三昧。世尊。時彼曼陀羅花香如來
應供正遍覺。説此破散諸魔法門。我從彼佛
聞已初修。次復有佛。號一切寶電蔽日月光
如來應供正遍覺。我時於彼具足成就。彼佛
世尊説此法門時。彼衆會中十千菩薩。皆得
成就此三昧門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今此文
殊師利。乃能久遠成就如是降魔三昧。三昧
力故。能令波旬及諸魔衆。髮白老耄形志倶
衰。一至斯也。佛告舍利弗。於意云何。汝今言
此文殊師利。獨是三千大千世界。變此衆魔
如斯老耄耶。舍利弗。汝今不應作如是見。所
以者何。舍利弗。今者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
世界所有諸魔。一切皆悉如是變壞。盡是文
殊師利威力所爲。於是世尊告文殊師利言。
文殊師利。汝今當且攝汝神力。令彼衆魔得
復本形。爾時文殊師利受佛教已。告諸魔曰。
衆仁者實爲厭患此身儀耶。諸魔報曰唯然
大士。文殊師利言。若如是者。汝今亦當厭患
貪欲。勿著三界。諸魔報曰。善哉大士。敬聞嘉
誨豈敢有違。唯願少假威神除此慚苦。文殊
師利遂攝神力。令一切魔復彼天形。莊嚴如
故。爾時文殊師利。告諸魔言。波旬。汝所有
眼。何者爲眼。何者眼想。如是何處是眼。著是
眼相。是眼攀縁。是眼障礙。是眼思。是眼我。
是眼依止。是眼喜樂。是眼戲論。是眼我所。是
眼護。是眼念。是眼取。是眼捨。是眼分別。是
眼思量。是眼成就。是眼生。是眼滅。乃至是
眼來去。如是等法。爲汝境界魔業障礙。如眼
乃至身意亦如是。又如色乃至觸法。爲汝境
界魔業障礙。亦復如是。汝等皆應如實了
知。復次波旬。汝所有眼。即爲非眼。亦爲無
眼。爲無眼想。無眼著。無眼相。無眼攀縁。無
眼障礙。無眼思。無眼我。無眼依止。無眼愛。
無眼戲論。無眼我所。無眼護。無眼念。無眼
取。無眼捨。無眼分別。無眼思量。無眼決定。
無眼生。無眼滅。無眼去。無眼來。如是等法非
汝境界。汝於是中不能爲主。無法無力。不得
自在。亦無取著。如眼乃至身意亦如是。又如
色乃至觸法亦如是。汝等皆應如實了知。文
殊師利説是法時。衆中一萬魔王波旬。皆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萬四千諸魔眷
屬。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菩薩身行品第五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等願請
文殊師利。令我覩見彼諸菩薩摩訶薩等。所
以者何。世尊。斯諸大士難可値遇。爾時世尊
即告文殊師利言。汝應當知。今此大衆咸皆
渇仰。思願覩見十方所有諸來菩薩摩訶薩
身。今正是時。汝應顯現。於是文殊師利蒙聖
教已。即便告彼法輪菩薩。月光菩薩。除魔
菩薩。妙音菩薩。離垢菩薩。寂滅菩薩。選擇菩
薩。法王吼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言。
諸大士。汝等今宜各於宮殿自顯其身。分明
現汝本國形状也。文殊師利發斯語已。於是
諸菩薩衆從三昧起。各現本身令諸大衆一
切咸見。或有菩薩。其身高大若須彌山王。或
有菩薩。身大八萬四千由旬。或有身大百千
由旬。或九十千。乃至五十四十三十二十千
者。或有身大十千由旬。乃至或有五千四千
三千二千者。或有身大一千由旬。乃至或有
五百四百三百二百者。或有身大一百由旬。
乃至或有五十四十三十二十者。或有身大
十由旬者。乃至或有五四三二一由旬者。如
是乃至或有菩薩。身量大小長短寛狹。如此
娑婆世界人身無異。當爾之時。此三千大千
世界。大衆充滿。無有空處如杖頭許。其中所
有諸大菩薩摩訶薩衆。一切多是功徳巍巍。
智慧深遠。具足威力成就神通。放大光明。遍
照十方無量百千諸佛世界。乃至一切大威
徳天。及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小諸王皆悉
充滿。爾時文殊師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
偏袒右髆。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
我於今者。欲少諮問如來應供正遍覺所有
心疑。未審世尊。見垂聽不。佛告文殊師利。如
來應供正遍覺。恣汝所問。當爲汝釋決汝所
疑。令汝心喜。文殊師利言。唯然世尊。願爲宣
説我當聽受。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爲菩
薩摩訶薩。言菩薩者義何謂也
佛告文殊師利。汝問云何爲菩薩。菩薩有何
義者。以能覺了一切法故。名爲菩薩摩訶薩
也。文殊師利。彼一切法菩薩覺者。所謂言
説。文殊師利。菩薩云何覺一切法。所謂覺眼
覺耳覺鼻覺舌覺身覺意。文殊師利。云何菩
薩。覺眼覺耳。乃至覺意。文殊師利。所謂菩薩
覺彼眼法本性空故。如是覺已。終不生念我
能覺知。如是覺耳乃至覺意。皆本性空。如是
覺已。亦不生念我能覺知。菩薩如是覺眼等
已。復覺彼色本性自空。如是覺已。亦不分別
我能覺知。如是覺聲乃至覺法。皆本性空。亦
不分別我能覺知。是爲菩薩覺一切法也。復
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覺彼五陰。所謂菩薩
觀見陰體本性自空。如斯覺故觀無相。如斯
覺故觀無願。如斯覺故觀無欲。如斯覺故觀
寂靜。如斯覺故觀遠離。如斯覺故觀無所有。
如斯覺故觀無實。如斯覺故觀無動。如斯覺
故觀無生。如斯覺故觀無來。如斯覺故觀無
去。如斯覺故觀無眞。如斯覺故觀無主。如斯
覺故觀無證。如斯覺故觀無知。如斯覺故觀
無見。如斯覺故觀無人。如斯覺故觀無想。如
斯覺故觀不可説。如斯覺故。覺但有名。如
斯覺故觀無我。如斯覺故觀分別起。如斯覺
故觀從縁生。如斯覺故觀如幻。如斯覺故觀
如化。如斯覺故觀如夢。如斯覺故觀如鏡像。
如斯覺故觀如聲響。如斯覺故觀如芭蕉。如
斯覺故觀不久住。如斯覺故觀不牢固。如斯
覺故觀虚妄。如斯覺故觀無物。如斯覺故。是
爲菩薩覺一切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貪恚癡。
所謂覺彼貪欲因分別起故。覺彼瞋恚因分
別起故。覺彼愚癡因分別起故。而亦覺彼分
別。空無所有。無物無戲論。不可説不可證故。
是爲菩薩覺一切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於三界。
所謂覺彼欲界無我人故。覺彼色界無所作
故。覺無色界空無有故。覺彼三界皆遠離故。
是爲菩薩覺一切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衆生行。
所謂覺是衆生貪欲行故。覺是衆生瞋恚行
故。覺是衆生愚癡行故。覺是衆生等分行故。
如是覺已。如是證知。如是爲説。如是教化衆
生。如是令得解脱。是爲菩薩覺一切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一切衆
生。所謂覺一切衆生但有其名。離彼名已無
別衆生。是故一切衆生即一衆生。彼一衆生
即一切衆生。如是衆生即非衆生。若能如是
無分別者。是爲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又復
云何。覺一切法。能如是覺菩薩道故。是爲
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爾時世尊。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覺眼及與耳 自體常空寂
    不言我能覺 是名爲菩薩
    觀鼻及與舌 本性無所有
    不分別我覺 是名爲菩薩
    智慧觀察身 亦覺意自然
    覺已爲他説 是名爲菩薩
    色聲香味觸 意所樂諸塵
    覺知本性空 是名爲菩薩
    覺色及受想 諸行與識心
    一切斯同幻 是名爲菩薩
    五陰聚如夢 覺彼無一相
    不分別我知 是名爲菩薩
    不生亦不出 無作復無言
    如是説唯名 彼名亦非物
    覺貪欲瞋恚 斯由分別起
    彼分別無體 畢竟終自空
    癡亦分別生 分別因縁
    縁此生諸見 諸見不可得
    覺察三界空 一切無眞實
    於彼不可動 故名爲菩薩
    欲界不成就 皆縁分別起
    色有無色有 一切不牢固
    衆生之所行 智者悉明了
    貪欲與瞋恚 及彼愚癡等
    一切諸衆生 即彼一衆生
    智者無所覺 不念彼衆生
    諸法之所起 悉因顛倒生
    覺彼顛倒者 知顛倒眞相
    智慧甚微妙 不取諸音聲
    覺已無所著 故名爲菩薩
    能捨已肉身 終亦無依止
    如是覺眞實 乃名爲菩薩
    至持戒彼岸 亦不念彼岸
    覺戒行法如 無生亦無盡
    慈心遍衆生 不得衆生相
    覺彼衆生際 但以假言宣
    勇猛大精進 深心厭有爲
    見三界空虚 證無上等覺
    常入微妙禪 無著無所依
    無住無攀縁 智者定如是
    能以利智刀 斷除諸見縛
    觀察法界性 無割亦無傷
    若人眞覺了 一切法如實
    應時利衆生 乃名爲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三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四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三破菩薩相
品第六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菩薩
摩訶薩初發心者。以何義故名初發心。佛告
文殊師利。若有菩薩。等觀三界一切想生。
如是得言最初發心。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初
發心也。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如我所解
佛説義者。若有菩薩。貪欲心生是初發心。
瞋恚心生是初發心。愚癡心生是初發心。世
尊。所説將無謂是爲初發心。爾時善住意天
子問文殊師利言。大士。若諸菩薩。起貪恚癡
名初發心者。所有一切具縛凡夫。皆即名爲
發心菩薩。所以者何。彼諸凡夫從昔至今。常
發如是貪恚癡等三毒心故。文殊師利語善
住意言。天子。汝言一切凡夫從昔已來常能
發是三毒心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凡夫
心力羸劣。不能發起是貪恚癡。唯有諸佛世
尊。一切阿羅漢辟支佛。不退轉地諸菩薩等。
乃能發是貪恚癡耳。是故凡夫不能得發。善
住意言。大士。仁今何故作如斯説。令此會
衆不識不知陷諸疑網。深可怖畏
爾時文殊師利語善住意言。天子。於意云何。
如彼飛鳥往來空中。彼鳥足跡在虚空中。有
發行乎無發行也。善住意言。非無發行。文殊
師利言。如是如是。天子。以是義故。我作此
説。若有能發貪欲恚癡。唯彼諸佛聲聞縁覺
不退菩薩。乃能發耳。天子當知。無有依處是
名爲發。無有取著是名爲發。既無依處。又無
取著。是即無句斯謂爲發。是無分別句斯謂
爲發。是不可生句斯謂爲發。是不實句斯謂
爲發。是非物句斯謂爲發。是不來句斯謂爲
發。是不去句斯謂爲發。是無生句斯謂爲發。
是無攀縁句斯謂爲發。是無證句斯謂爲發。
是不諍句斯謂爲發。是不思句斯謂爲發。是
不壞句斯謂爲發。是無言句斯謂爲發。是不
破句斯謂爲發。是無字句斯謂爲發。是無執
句斯謂爲發。是無住句斯謂爲發。是不取句
斯謂爲發。是不捨句斯謂爲發。是不拔句斯
謂爲發。天子當知。是爲菩薩初發心也。天
子。發心菩薩。若於如是一切諸法。不愛著。不
思想。不見不知。不聞不識。不取不捨。不生不
滅。是則名爲眞發心也。天子。是菩薩摩訶薩。
若能依止如是法界。如是平等。如是實際。如
是方便。則彼貪欲瞋恚愚癡等發。又若決能
如是依止。則彼眼耳及意等發。則彼色取乃
至識取等發。如是則一切諸見發。無明有愛
發。乃至十二因縁有分發五欲衆事發。愛著
三界發。我見發。我所見發。我見爲根本。六十
二見發。佛想發。法想發。僧想發。自想發。他
想發。地想發。水想發。火想發。風想發。空想
發。識想發。四顛倒發。四識住發。五蓋發。八
邪發。九惱發。十惡業道發。天子當知。我今擧
要言之。一切分別。一切分別處。一切語言。一
切諸相。一切進趣。一切希求。一切取著。一切
思想。一切意念。一切障礙。菩薩皆當發。汝應
如實知。天子。以是義故。汝今若能於此諸法。
不愛著不思想者。是則名爲眞實發也。爾時
世尊讃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
今乃能爲諸菩薩。具宣如是初發心義。文殊
師利。汝於往昔。已曾供養無量無邊過恒沙
數諸佛世尊。能説斯耳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今此文殊師
利。所説菩薩最初發心。及獲無生法忍。先後
二事平等無差耶。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
汝所説。舍利弗。昔然燈世尊。授我記言摩那
婆。汝於未來過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釋迦
牟尼如來應供正遍覺。舍利弗。我於彼時。亦
不離此心得無生忍。如是舍利弗。汝當知彼
一切菩薩初發心義。如文殊師利所言。無有
異也。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
所説義者。皆是初發何以故。如世尊説。一切
初發皆是不發。其不發者。即是菩薩最初發
心。説是法時。二萬三千菩薩。證無生忍。五千
比丘於諸法中漏盡解脱。六十億諸天子。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尊者大迦葉白佛言。世尊。今此文殊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