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 (No. 0293_ 般若譯 ) in Vol. 10

[First] [Prev+100] [Prev]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者不隨嫉妬所行。七者不隨慳吝所行。八者
不隨憍慢所行。九者不隨名稱讃譽眷屬所
行。十者不隨親近供養財利所行。善男子。由
此不隨貪等行故。不爲四魔之所屈伏。遇諸
毀辱。心不怯弱。設有尊重。亦不貢高。由此名
爲心不隨順諸染惑行。善男子。是爲菩薩具
足十法圓滿成就不隨染衣妙行功徳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
成就依常乞食。何等爲十。一者慈心攝取。二
者次第行乞。三者不自生惱。四者成就知足。
五者普共分食。六者不嗜美食。七者飮食知
量。八者疾得善法。九者願滿善根。十者離
和合相。善男子。云何菩薩慈心攝取。乃至
遠離諸和合相。善男子。若時菩薩。見諸苦
惱逼迫衆生。乏少善根。爲欲圓滿彼善根故。
隨順衆生。慈心攝取。菩薩爲順平等慈心次
第行乞。於行乞時。若至城邑。齊整威儀。善攝
諸根。一心不亂。諦視徐行。無踰七歩。正念安
住。於善法中。不選高門。不棄微賤。除惡律儀
旃荼羅等。爲護譏嫌。悉不應往。若以慈心。平
等攝取。究竟不捨。菩薩隨順次第乞時。不自
生惱。設不得食。亦不生瞋。菩薩如是成就知
足。隨與而取。不擇精麁。菩薩如是次第乞已。
持至佛前。或塔廟前。以尊重心。恭敬供養。供
養畢已。還本所居。分爲四分。取第一分。待同
梵行。以第二分。施諸貧苦。以第三分。施諸囚
繋。以第四分。然自充食。於所食中。亦不貪
嗜。但念於身作除病想。乃至爲令身得安住。
受飮食時。不令太少。以自虚羸。妨修善業。亦
不過多。令身困重増長睡眠。因此食故。能勤
精進。疾得善法。菩薩爲欲圓滿一切菩提分
法諸善根故。又應遠離取和合相。離是相已。
離於我執。成就無我。乃至自身内外血肉。一
切財物。不生悋惜。能與衆生共所受用。善男
子。是爲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依常乞食
妙行功徳。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
圓滿。則得成就常一坐食。何等爲十。一者如
諸菩薩。一坐道場。二者降伏魔怨。心不移動。
三者於出世定。成就不動。四者於出世慧。成
就不動。五者於出世智。成就不動。六者於諸
法空。成就不動。七者於證眞道。成就不動。八
者於眞實際。成就不動。九者於如如性。成就
不動。十者於一切智成就不動。善男子。此一
坐者。謂一法坐。菩薩依彼而得不動故。説菩
薩成就一坐。善男子。是爲菩薩具足十法圓
滿成就常一坐食妙行功徳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脱境界普賢行願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
一食。何等爲十。一者成就食時性不貪求。二
者成就食時性無染著。三者隨得食時常知
止足。四者恒依時食不墮非時。五者若爲利
養悉不應食。六者若得甘美亦不應食。七者
若見他食亦不生瞋。八者見他食時亦無慳
妬。九者乃至命盡亦常一食。十者於所食時
當起藥想。善男子。是爲十法成就一食妙行
功徳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阿蘭
若法。何等爲十。一者成就久修梵行。二者成
就清淨律儀。三者成就諸根不亂。四者成就
常樂多聞。五者成就一切處力。六者成就遠
離我執。七者成就不計著身。八者成就常樂
遠離。九者成就正法現前。十者成就樂於獨
處。善男子。云何菩薩久修梵行。乃至成就樂
於獨處善男子。如是菩薩。得出家已。於諸如
來所説教中。具足三輪戒印清淨。於諸戒中。
獲得善巧。不由他教。能自開解。所謂隨義善
巧而能修行。隨文善巧受持不忘。於出要道
善巧隨順。於五犯聚善巧悔除隨所行住。離
諸犯境。於諸惡人。心常怖畏。乃至小罪亦不
覆藏。於諸學處。有罪無罪。悉能了知。知如是
等業之久近。墮三惡趣。復生人天。如是菩薩。
善調六根。令無動亂。以是方便。住阿蘭若。居
無惱害。無過難處。不親一切居人境界。不遠
城邑。乞食便易。藥草滋茂。清淨泉流。遠惡禽
獸。空閑寂靜。依如是處而爲居止。於所習誦。
應自精勤。諷誦之時。調其氣息。聲離高下。心
不外縁。專想憶持。思惟文義。離諸惛掉。止觀
相應。若見大臣婆羅門等來至其所。當於來
者起愛敬心。先意問訊命令安坐。觀其根性
爲説正法。咸令歡喜信受修行。若見國王。應
善迎奉。方便承意。作如是言。唯願大王。就此
敷座。王既坐已。請其所欲。一切供給。或時彼
王心無信樂。應以善言讃美王徳。我觀大王。
妙得善利。今王境内。持戒多聞一切沙門。及
婆羅門。良祐福田。悉於中住。以王威力。一切
盜賊不來侵擾。由王徳化。一切惡獸悉皆遠
離。王聞語已。歡喜誦躍。諸根調伏。其心寂
靜。堪任法器。當爲宣説種種正法。或爲演説
厭生死法。或爲演説如來功徳。廣大自在甚
深妙法。如是一切皆令歡喜。菩薩成就如是
多聞一切處力堪修正行。菩薩成就自利利
他。遠離一切我執煩惱。菩薩成就不計著身。
於阿蘭若心無恐怖。菩薩成就常樂遠離。住
阿蘭若。其心寂靜。菩薩成就正法現前。於諸
世間悉皆捨離。菩薩成就樂於獨處。猶如野
鹿無鹿恐怖。善男子。是爲菩薩具足十法圓
滿成就住阿蘭若妙行功徳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成就樹下
而坐。何等爲十。一者不近村邑聚落。二者不
依太遠城邑。三者不依荊棘之處。四者不依
多毒草處。五者不依無枝葉樹。六者不依多
&T026260;狖處。七者不依衆鳥集處。八者不依惡獸
住處。九者不依近怨賊處。十者不依造作非
法惡律儀處。如是等處悉不應依。能令身心
安隱喜樂。可修善行即應安住。善男子。是爲
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樹下而坐妙行功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露地
而坐。何等爲十。一者隨寒熱雨。不擇温涼。二
者不依牆壁。三者不依樹林。四者不依草𧂐。
五者不依危險。六者寒不覆障。七者雨不覆
蓋。八者熱不覆障。九者風不覆障。十者若有
病苦。得居房舍。菩薩應當作如是念。若於露
坐。正念現前。隨所修行。速除煩惱。隨順佛説
頭陀功徳。我當勤求而得圓滿。設住房舍。不
生貪著。亦不應言此好彼惡。應作是念。我居
寺舍。利益一切。修福衆生。露坐不能爲大利
益。又露地坐。但能自利。不能利他。而彼菩薩。
雖居房舍。晝夜常作露地坐想。善男子。是爲
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露地而坐妙行功徳」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能成就住止
塚間。何等爲十。一者厭離世間想。二者死
相現前想。三者初死未壞想。四者青瘀現前
想。五者胮脹現前想。六者膿流敗壞想。七者
禽獸食噉想。八者火焚半然想。九者肢節分
離想。十者骨鎖現前想。善男子。若諸菩薩。
住塚間時。於諸衆生。恒住慈心及利益心。堅
持淨戒。攝護威儀。澡潔其身。不應食肉。何以
故。止住寒林。應防二過。一離外道所譏毀故。
二離非人得其便故。善男子。若彼菩薩。入僧
伽藍。先禮佛塔及諸形像。上中下座。隨應禮
拜。如是畢已。應當守護威儀法式。爲住塚間。
諸菩薩等。逆生死流。順聖法故。善男子。若彼
菩薩。入僧伽藍。舊住比丘。應以床敷。請令就
坐。菩薩審觀。若有妨難。隨事思惟。若無妨
難。乃可就坐。應當如是謙下其心。善男子。是
爲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住止塚間妙行功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
常坐。何等爲十。一者不爲己身疲勞。二者不
爲其心熱惱。三者不爲嬾惰睡眠。四者不爲
久立不安。五者爲滿菩提法聚。六者爲修心
一境性。七者爲求正道現前。八者爲欲坐菩
提場。九者爲欲利益衆生。十者爲欲滅除煩
惱。善男子。是爲菩薩具足十法成就常坐妙
行功徳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
隨坐。何等爲十。一者隨所遇座心不貪著。二
者隨舊敷座不自施設。三者亦不教人敷設
床座。四者於諸敷具不作因縁。五者遇草葉
等隨時而坐。六者多毒蟲處應當遠離。七者
若欲臥時右脇著地。八者心無放逸念當時
起。九者繋想在明順法寢息。十者爲欲修行
令身安樂。善男子。是爲菩薩具足十法成就
隨坐妙行功徳。善男子。此十二種頭陀功徳。
菩薩修行具足成就能令一切善知識法。圓
滿清淨。能於一切善知識法永無退轉。爾時
善財童子。得聞如是清淨妙行頭陀功徳。種
種讃歎諸善知識。種種隨順菩薩行門。及能
顯示一切佛法。身心柔軟。歡喜踊躍。速疾増
長愛敬之心。頂禮童子及童女足。遶無量匝。
慇懃瞻仰。一心戀慕。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善知識教。潤澤其心。正念
思惟諸菩薩行。漸漸前行。向海岸國。自憶
往世。經多生死不修禮敬。即時發意。深自
剋責。勤力而行。復憶往世。久處輪迴。身心
不淨。即時發意。專自治潔。願達彼岸。復憶往
世。隨順世間。作諸惡業。即時發意。正念觀察
諸菩薩行。復憶往世。煩惱覆心。起諸妄想。即
時發意。恒正思惟諸法實性。復憶往世。所修
諸行。但爲自身。即時發意。令心廣大。普及含
識。復憶往世。追求欲境。常自損耗。即時發
意。修行佛法。長養諸根。復憶往世。起邪思
念。顛倒相應。即時發意。生正見心。起菩薩
願。復憶往世。日夜劬勞。作諸惡事。即時發
意。起大精進。成就佛法。復憶往世。受五趣
生。於自他身。皆無利益。即時發意。願以其
身。饒益衆生。成就佛法。發起一切衆生善根。
承事一切諸善知識。恒與正願。心共相應。如
是思惟。生大歡喜。復觀此身。從無始際。常是
一切生老病死。恩愛離別。衆苦之本。願盡未
來。修行一切菩薩之道。教化成熟一切衆生。
見諸如來。成就佛法。遊行一切諸佛刹土。承
事一切善説法師。住持一切如來正教。尋求
一切正法伴侶。見一切善知識。集一切諸佛
法。與一切菩薩願智身。而作因縁。作是念時。
速疾増長不可思議無量善根。即於一切諸
菩薩所。發起深信尊重之心。生希有想。生大
師想。諸根清淨。善法増益。起一切菩薩恭敬
供養。作一切菩薩曲躬合掌。生一切菩薩普
見世間眼。起一切菩薩普念衆生想。入一切
菩薩無量平等門。現一切菩薩無量願化身。
出一切菩薩清淨語言願。欲莊嚴一切佛土。
想見過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威徳圓滿。於
一切處。示現成道神通變化。乃至無有一毛
端處。佛菩薩身。而不周遍。又得清淨一切菩
薩智光明眼。見一切菩薩所行境界。其心普
入十方刹網。其願普遍虚空法界。隨順一切。
盡無餘處。普修一切三世平等無分別行。相
續不斷。無有休息。普入一切甚深法門。如是
一切。皆以信受善知識教之所致耳。善財童
子。以如是尊重。如是供養。如是稱讃。如是觀
察。如是加持。如是願力。如是想念。如是隨
順。如是思惟。如是出生。遍滿無量智慧境界。
於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前。五體投地。恭
敬禮拜。暫時斂念。思惟觀察。發起甚深廣大
信解。廣大願力。變化自身。遍一切處。入智
慧身。住平等門。普現其身。在於一切如來
前。一切菩薩前一切善知識前。一切如來塔
廟前。一切如來形像前。一切諸佛一切菩薩
住處前。一切法寶堂宇前。一切聲聞辟支佛
及其塔廟前。一切聖衆福田前。一切父母尊
者前。一切十方衆生身前。遍一切處。皆如
上説。尊重禮讃。如是充滿。一切縁中。無盡
願力。加持變化。盡未來際。遍一切處。無有
休息。等虚空無邊量故。等法界無障礙故。等
實際遍一切故。等如來無分別故。猶如影隨
智想現故。猶如夢從思等起故。猶如像表示
一切故。猶如響善縁所發故。無有生更遞興
謝故。無有相應心遷動故。無有性隨縁轉變
故。又決定知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諸報。
皆從業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諸果皆
從因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諸業。皆從
習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如來。出興於
世。皆從信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化
現。諸供養事。皆悉從於決定解起。甚深信解
如是如是。一切如來所變化佛。皆從尊重愛
敬心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佛法從
善根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化佛從方
便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佛事從大
願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菩薩所修諸
行。從迴向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法
界。廣大莊嚴。從一切智境界而起。甚深信解。
離於斷見。知迴向故。離於常見。知無生故。離
無因見。知正因故。離顛倒見。知如實理故。離
自在見。知不由他故。離自他見。知從縁起故。
離諸邪見。知因果力故。離邊執見。知法界無
邊故。離往來見。知如影像故。離有無見。知不
生滅故。離一切法見。知空無生故。知不自在
故。知願力出生故。離一切相見入無相際故。
知一切法如種生芽不失壞故。如印印文相
續起故。知質如像故。知聲如響故。知境
夢故。知業如幻故。了世心現故。了果因起故。
了報業集故。了知一切諸功徳法。皆從菩薩
善巧方便之所流故。了知一切法非法性平
等現前増長成就眞法界故。善財童子。入如
是智。如是思惟。如是作意。端心潔念。於樓閣
前。擧體投地。慇懃頂禮。不思議善根。速疾
現前。流注身心。清涼悦澤。然後安徐。從地
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暫捨。合掌圍遶毘盧遮
那普莊嚴藏廣大樓閣。經無量匝。思惟作意。
發起深心。曲躬恭敬。作是念言。此大樓閣。是
解甚深空無相願三解脱者之所住處。此大
樓閣。是於諸法了達法性無分別者之所住
處。此大樓閣。是了法界本際平等無差別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知一切諸衆生界不
可得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知一切諸法
無生住滅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執著
一切世間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執著
一切窟宅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愛樂
一切聚落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依著
一切境界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能遠離
一切相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能壞散一
切妄想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知諸法無
自性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斷一切分別
業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離一切想心意
識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於一切法不來
不去不入不出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入
一切甚深般若波羅蜜者之所住處。此大樓
閣。是能方便安住一切普門法界者之所住
處。此大樓閣。是能寂靜息滅一切煩惱火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以勝慧除斷一切見
愛慢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出生一切諸
禪解脱等持等至三昧通明而遊戲者之所住
處。此大樓閣。是觀察一切諸大菩薩三昧境
界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安住一切諸如
來所親近依止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以
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於一劫。而不壞
其相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以一刹入一
切刹。以一切刹入於一刹。而不壞其相者之
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
切法入於一法。而不相雜亂者之所住處。此
大樓閣。是以一衆生入一切衆生。以一切衆
生入一衆生。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此大
樓閣。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於一
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於
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處。此大樓
閣。是於一念中往詣一切國土者之所住處。
此大樓閣。是於一切衆生前悉現其身者之
所住處。此大樓閣。是心常利益一切世間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得自在力能遍至一
切處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雖已出。一切
世間。爲欲教化諸衆生故。而恒於中普現其
身。不捨離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依著
一切刹土。欲爲供養一切佛故。而遊一切諸
佛刹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動本處。能
普往詣一切佛刹。而莊嚴者之所住處。此大
樓閣。是能遍親近一切諸佛。而不起佛想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能遍依止一切善知
識。而不起善知識想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
是住一切魔宮。而不耽著欲境界者之所住
處。此大樓閣。是知一切心意識法。而永離
一切心想見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雖於
一切衆生中而現其身。然於自他不生二相
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能普入一切世界。
而於法界無差別相者之所住處。此大樓閣。
是願住未來一切劫。而於諸劫無長短想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不離一毛端處。而普
現身。隨順十方一切世界者之所住處。此大
樓閣。是能演説難遭遇法者之所住處。是能
安住難知解法者之所住處。是能安住甚深
法者之所住處。是能安住無二法者之所住
處。是能安住無相法者之所住處。是能安住
無對治法者之所住處。是能安住無所得法
者之所住處。是能安住無戲論法者之所住
處。是能安住大慈大悲者之所住處。是已越
度一切二乘所知境者之所住處。是已超過
一切魔境界者之所住處。是已能於一切世
法無所染者之所住處。是已能到一切菩薩
所到岸者之所住處。是已能住一切如來所
住處者之所住處。是雖已離一切諸相。而亦
不入聲聞正位者之所住處。是雖已了諸法
無生。而亦不住無生法性者之所住處。是雖
已觀貪欲不淨。而不證離貪法。亦不與貪欲
倶者之所住處。是雖修於慈而不證離瞋法。
亦不與瞋垢倶者之所在處。是雖觀一切十
二縁起。而不證離癡法。亦不與癡惑倶者之
所住處。是雖住四禪。而以大悲願力。不隨禪
生者之所住處。是雖住四無量。爲化衆生故。
而不生於色界者之所住處。是雖修四無色
定。以大悲故。而不住無色界者之所住處。是
雖勤修止觀。爲化衆生故。而不證明脱者之
所住處。是雖行於捨。而以大悲。不捨一切化
衆生事者之所住處。是雖觀於空。然不起空
見者之所住處。是雖行無相。而常教化著相
衆生者之所住處。是雖行無願。而不捨菩提
一切行願者之所住處。是雖於一切業煩惱
中而得自在。爲欲教化成熟衆生。而現隨順
業煩惱者之所住處。是雖無生死。而爲化衆
生。示受生死者之所住處。是雖已離一切諸
趣。爲化衆生。示入諸趣者之所住處。是雖行
於慈。而於諸衆生。無所愛戀者之所住處。是
雖行於悲。而於諸衆生。無所取著者之所住
處。是雖行於喜。而觀苦衆生。心常哀愍者之
所住處。是雖行於捨。而不廢捨利益他事者
之所住處。是雖行九次第定。而不厭離欲界
受生者之所住處。是雖知一切法無生無滅。
而不於實際作證者之所住處。是雖入三解
脱門。而不取聲聞解脱者之所住處。是雖觀
四聖諦。而不住小乘聖果者之所住處。是雖
觀甚深縁起。而不住究竟寂滅者之所住處。
是雖修八聖道。而不求永出世間者之所住
處。是雖超凡夫地。而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者
之所住處。是雖觀五取蘊。而不永滅諸蘊者
之所住處。是雖超出四魔。而不分別諸魔境
界者之所住處。是雖不著六處。而不永滅六
處者之所住處。是雖安住眞如。而不墮實際
者之所住處。是雖説一切乘。而不捨大乘者
之所住處。此大樓閣。是住如是一切無量諸
功徳者之所住處。爾時善財童子。合掌瞻仰。
恭敬一心。而説偈言
    此是大悲清淨智 利益世間慈氏尊
    灌頂地中佛長子 隨順思惟入佛境
    一切名聞諸佛子 住大智境解脱門
    遊行法界心無著 此無等者之住處
    施戒忍進禪智慧 方便願力及神通
    如是大乘諸度法 悉具足者之住處
    智慧廣大如虚空 普知三世一切法
    無礙無依無所取 了諸有者之住處
    善能解了一切法 無性無生無所依
    如鳥飛空得自在 此無所畏之住處
    了知三毒眞實性 分別因縁虚妄起
    亦不厭彼而求出 此寂靜人之住處
    三解脱門八聖道 諸蘊處界及縁起
    悉能觀察不趣寂 此善巧人之住處
    十方國土及衆生 以無礙智咸觀察
    了性皆空不分別 此寂滅人之住處
    普行法界悉無礙 而求行性不可得
    如風行空無所行 此無依者之住處
    普見惡道群生類 受諸楚毒無所歸
    放大慈光悉除滅 此哀愍者之住處
    見諸衆生失正道 譬如生盲踐畏途
    引其令入解脱城 此大導師之住處
    見諸衆生入魔網 生老病死常逼迫
    令其解脱得慰安 此勇健人之住處
    見諸衆生嬰惑病 而興廣大悲愍心
    甘露智藥以除滅 此大醫王之住處
    見諸衆生沒有海 沈淪憂迫受衆苦
    大悲法船以救之 此善度者之住處
    見諸衆生在惑海 能發菩提妙寶心
    悉入其中而拔濟 此善漁人之住處
    恒以大願慈悲眼 普觀一切諸衆生
    從諸有海而拔出 此妙翅王之住處
    譬如日月在虚空 一切世間靡不燭
    願智光明亦如是 此照世者之住處
    菩薩爲化一衆生 普盡未來無量劫
    如爲一人一切爾 此救世者之住處
    於一刹土化衆生 盡未來劫無休息
    如於一刹十方然 此堅固意之住處
    十方諸佛所説法 一坐普受咸令盡
    盡未來劫志無厭 此智海人之住處
    遍遊一切世界海 普入一切道場海
    供養一切如來海 此修行者之住處
    修行一切妙行海 發起無邊大願海
    如是經於衆劫海 此功徳者之住處
    一毛端處無量刹 佛衆生劫不可説
    如是明見靡不周 此無礙眼之住處
    一念普攝無邊劫 國土諸佛及衆生
    福智無礙波羅蜜 此具徳人之住處
    十方佛刹碎爲塵 一切大海以毛滴
    菩薩發願數如是 此無礙者之住處
    成就總持三昧門 大願諸禪及解脱
    一一皆住無邊劫 此眞佛子之住處
    無量無邊諸佛子 種種説法度衆生
    亦説世間衆技藝 此修行者之住處
    成就神通方便智 修行如幻妙法門
    十方五趣悉現生 此無礙者之住處
    菩薩始從初發心 具足修行一切行
    化身無量遍法界 此神力者之住處
    一念成就菩提道 普作無邊智慧業
    世情思慮悉發狂 此難量者之住處
    成就神通無障礙 遊行法界靡不周
    其心未嘗有所得 此淨慧者之住處
    菩薩修行無礙慧 入諸國土無所著
    以無二智普照明 此無我者之住處
    了性如空平等智 本來寂靜無所依
    常行如是境界中 此離垢人之住處
    普見群生受衆苦 發大仁慈智慧心
    願常利益諸世間 此悲愍者之住處
    佛子住於此 普現衆生前
    猶如日月輪 遍除生死暗
    佛子住於此 普順衆生心
    變現無量身 充滿十方刹
    佛子住於此 遍遊諸世界
    一切如來所 無量無數劫
    佛子住於此 稱量佛境界
    無量無數劫 其心無厭倦
    佛子住於此 念念入三昧
    一一三昧門 闡明諸佛境
    佛子住於此 悉知一切刹
    無量無數劫 衆生佛名號
    佛子住於此 一念攝諸劫
    遠離諸妄想 隨順於衆生
    佛子住於此 修習諸三昧
    一一心念中 了知三世法
    佛子住於此 結跏身不動
    普現一切刹 諸趣利衆生
    佛子住於此 飮諸佛法海
    深入智慧海 具足功徳海
    佛子住於此 悉知諸刹數
    世數衆生數 佛不思議數
    佛子住於此 一念悉能了
    一切三世中 國土之成壞
    佛子住於此 普知佛行願
    菩薩所修行 衆生根性欲
    佛子住於此 見一極微中
    無量刹道場 衆生及諸劫
    如一極微内 一切微悉然
    種種咸具足 處處皆無礙
    佛子住於此 普觀一切法
    衆生刹及世 無起無所有
    觀察衆生等 法等如來等
    刹等諸願等 三世悉平等
    佛子住於此 教化諸群生
    供養諸如來 思惟諸法性
    無量千萬劫 所修願智行
    廣大不可量 稱揚莫能盡
    彼諸大勇猛 所行無障礙
    安住於此中 我合掌敬禮
    諸佛之長子 聖徳慈氏尊
    我今恭敬禮 願垂顧念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脱境界普賢行願
爾時善財童子。以如是等一切菩薩無量稱
揚讃歎之法。讃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
諸菩薩已。於樓閣前。恭敬頂禮。住立一心。曲
躬合掌。渇仰欲見彌勒菩薩。親近供養。乃見
彌勒菩薩。從樓閣外別處而來。無量天龍夜
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
非人等。釋梵護世。及本生處内外親戚。無量
眷屬。婆羅門衆。及餘無數百千衆生。前後圍
遶。而共來向大樓閣所。善財見已。歡喜踊躍。
即前作禮。五體投地。時彌勒菩薩。觀察善財。
指示大衆。歎其眞實無量功徳。而説偈言
    汝等觀善財 智慧心清淨
    爲求菩提行 而來親近我
    善來圓滿慈 善來清淨悲
    善來寂滅眼 修行無懈倦
    善來清淨意 善來廣大心
    善來不退根 修行無懈倦
    善來不動行 常求善知識
    了世心無染 調伏諸群生
    善來行妙道 善來住功徳
    善來趣佛果 與世爲依怙
    善來徳爲體 善來法所滋
    善來無邊行 世間難可見
    善來離迷惑 處世如蓮華
    利衰毀譽等 一切無分別
    善來施安樂 調柔堪受化
    諂誑瞋慢心 一切悉除滅
    善來眞佛子 普詣於十方
    増長諸功徳 調柔無懈倦
    善來三世智 遍知一切法
    普生功徳藏 修行不疲厭
    文殊徳雲等 一切諸佛子
    展轉令汝來 示汝無礙處
    具修菩薩行 普攝諸群生
    廣大不思議 今來至我所
    爲求諸如來 清淨之境界
    問諸廣大願 而來至我所
    去來現在佛 所成諸行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