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放光般若經 (No. 0221_ 無羅叉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100] [Prev]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蜜空以六波羅蜜空空。内外空以内外空空。
及有無空以有無空空。三十七品空以三十
七品空空。十力空以十力空空。佛十八法空
以十八法空空。聲聞辟支佛空以聲聞辟支
佛空空。薩云若空以薩云若空空。須菩提白
佛言。般若波羅蜜所謂空者。是菩薩之大度。
菩薩有般若波羅蜜一切空故。得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亦無所逮覺而轉法
輪。亦無有法可爲轉者。亦不復轉還亦不見
法。何以故。索法可爲轉者亦不可得。以諸
法常無所有故。何以故。空無相無願亦無所
轉亦無所還者。般若波羅蜜有是教説有是
施設有是分別分部。有是宣示分流。般若波
羅蜜有是教者。如是爲大清淨教。般若波羅
蜜教。亦無説者亦無受者亦無取證者。若無
説無受無證。如是爲無般泥洹者。若無般泥
洹者。於是教法中。亦爲無有尊祐福田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等品第四十五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無有底。
答言。虚空無有際故。世尊。波羅蜜等。答言。
諸法等故。世尊。波羅蜜寂靜。佛言。常空故。
世尊。波羅蜜無能伏者。佛言。諸法無所有故。
世尊。種種波羅蜜空。答言。亦無字亦無身
故。世尊。波羅蜜空。答言。呼吸出入不可見
故。世尊。波羅蜜無有事行。答言。無所覺無
所行故。世尊。波羅蜜無有字。答言。痛想念
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無有去。答言。諸法
無有來故。世尊。波羅蜜無有等。佛言。諸法
無所取故。世尊。波羅蜜消。答言。以諸法常
盡故。世尊。波羅蜜不生。答言。諸法無所生
故。世尊。波羅蜜無所爲。答言。無有作者故。
世尊。波羅蜜無有智。佛言。智者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無所越。答言。索生死不可見
故。世尊。波羅蜜無所敗。答言。諸法無有壞
故。世尊。波羅蜜如夢。答言。夢中所有不可
見故。世尊。波羅蜜如響。答言。無有聞聲故。
世尊。波羅蜜如光影。答言。面像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如炎。答言。水流不可得故。世
尊。波羅蜜如幻。答言。術事不可得故。世尊。
波羅蜜無著。佛言。緒不可見故。世尊。波羅
蜜不斷。答言。無有緒故。世尊。波羅蜜不出。
答言。無有窟故。世尊。波羅蜜不戲。答言。
諸戲已滅故。世尊。波羅蜜無貢高。答言。諸
貢高已滅故。世尊。波羅蜜不動轉。答言。法
性住故。世尊。波羅蜜無住。答言。諸法審爾
等故。世尊。波羅蜜無所住立。答言。諸法無
念故。世尊。波羅蜜寂。答言。諸法想行不可
見故。世尊。波羅蜜無婬。答言。婬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無恚。答言。無有恚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不癡。答言。滅諸冥故。世尊。
波羅蜜無有垢。答言。無有狐疑故。世尊。波
羅蜜非衆生。答言。無有衆生故。世尊。波羅
蜜無所除。答言。諸法無所處故。世尊。波羅
蜜兩際不滅。答言。離於際故。世尊。波羅蜜
不破。答言。諸法不受故。世尊。波羅蜜無所
㧗。答言。度諸聲聞辟支佛地故。世尊。波
羅蜜無所分別。答言。諸法無有擇故。世尊。
波羅蜜無有限。答言。諸法不可平相故。世
尊。波羅蜜虚空。答言。諸法不可計故。世尊。
波羅蜜無常。佛言。諸法壞敗故。世尊。波羅
蜜苦。答言。諸法無有黨與師子戰故。世尊。
波羅蜜無有我。答言。諸法無所入故。世尊。
波羅蜜空。答言。諸法不可見故。世尊。波羅
蜜無有想。答言。諸法無所出生故。世尊。波
羅蜜内空。答言。内空不可得故。世尊。波羅
蜜外空。答言。外空法不可見故。世尊。波羅
蜜内外空。答言。内外空不可見故。世尊。波
羅蜜空空。答言。空空不可見故。世尊。波羅
蜜大空。答言。諸法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
至竟空。答言。無爲法不可見故。世尊。波羅
蜜有爲空。答言。有爲法空不可見故。世尊。
波羅蜜常空。答言。常空不可見故。世尊。
波羅蜜無有際空。答言。無有際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所作事空。答言。所作事不可
見故。世尊。波羅蜜性空。答言。有爲性法不
可見故。世尊。波羅蜜諸法空。答言。内外空
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自相空。答言。自相
寂故。世尊。波羅蜜有無空空。答言。有無空
不可得故。世尊。四意止波羅蜜。答言。身痛
意法不可見故。世尊。四意斷波羅蜜。答言。
善惡法不可見故。世尊。神通波羅蜜。答言。
四神足不可見故。世尊。五根波羅蜜。答言。
五根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力。答言。五力
不可得見故。世尊。波羅蜜覺。答言。七覺意
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道。答言。八字不可
見故。世尊。波羅蜜無願。答言。願不可見故。
世尊。波羅蜜空。答言。空事寂不可見故。世
尊。波羅蜜無相。答言。靜事不可見故。世尊。
波羅蜜脱。答言。八惟無不可見故。世尊。波
羅蜜定。答言。九次第禪不可見故。世尊。波
羅蜜檀。答言。妬嫉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
戒。答言。惡戒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羼。答
言。忍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惟逮。答言。精
進懈怠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禪。答言。定
以亂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慧。答言。惡智
與慧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十力。答言。諸
法無有可伏故。世尊。波羅蜜勇悍。答言。通
事慧不可見故。世尊。波羅蜜分別智。答言。
一切慧無礙故。世尊。佛法波羅蜜。答言。過
諸法故。世尊。如來波羅蜜。答言。所説無有
異故。世尊。波羅蜜自然。答言。般若波羅蜜
自然諸法中得自在故。世尊。佛法波羅蜜。
答言。諸法事阿惟三佛故
  ◎*摩訶般若波羅*蜜眞知識品第四十六
爾時釋提桓因意念。善男子善女人聞般若
波羅蜜過耳者。皆是過去佛時作功徳人。爲
已與眞知識相得。何況受持諷誦讀説行中
事者。是人已更供養若干諸佛。能爲人問能
爲人解。今復受持般若波羅蜜如其中教。善
男子善女人。聞般若波羅蜜不恐不怖者。其
人已於若干百千劫中行六波羅蜜中事所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
深般若波羅蜜不恐不怖不怯不懼。聞已便
能受持諷誦行其中事。當視是輩菩薩。當
阿惟越致。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甚深故。未能
行六波羅蜜者終不能解。如是世尊。若復有
善男子善女人。欲訾毀般若波羅蜜者。其人
本以輕易般若波羅蜜已。所以者何。聞説深
般若波羅蜜不信樂故。未曾從佛及弟子衆。
聞行六波羅蜜所致。不聞内外空及有無空
所致。不聞三十七品佛十種力及十八法所
致。釋提桓因問舍利弗。般若波羅蜜有何等
奇特。新學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云何解六
波羅蜜。云何解内外空及有無空。云何解三
十七品十種力十八法。釋提桓因語舍利弗
言。般若波羅蜜者有大名稱。諸不恭敬般若
波羅蜜者。爲不恭敬薩云若慧佛告釋提
桓因言。如是拘翼。不恭敬般若波羅蜜者。爲
不恭敬薩云若慧。何以故。諸佛如來薩云
若慧皆於中生。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欲住薩
云若者。當住般若波羅蜜。欲發道慧者當習
行般若波羅蜜。善男子善女人欲離諸習緒。
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轉諸佛法輪者。當習
行般若波羅蜜。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須陀洹
斯陀含阿那含羅漢辟支佛道三耶三菩佛道
者。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總持比丘僧者。當
習行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白佛言。菩薩云
何住六波羅蜜。云何習六波羅蜜。云何行般
若波羅蜜。習内外空及有無空。云何行三十
七品四無所畏十八法。佛告釋提桓因言。善
哉善哉。拘翼。承佛威神乃能作是問如來無
所著等正覺。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
不住於五陰。如五陰不住者爲習五陰。不住
於眼耳鼻舌身意。不住於色聲香味細滑
法。不住十二衰者爲習十二衰。不住六波
羅蜜者爲習六波羅蜜。不住内外空及有無
空者爲習内外有無空。不住三十七品四無
所畏十力至十八法者爲習十八法。何以故。
不見五陰有可住可習者。乃至十八法亦不
見可住可習者。復次拘翼。菩薩於五陰不
合者爲習五陰。乃至佛十八法不合者爲習
佛十八法。何以故。菩薩索過去五陰不可
得見。當來五陰不可得見。現在五陰亦不可
得見。乃至佛十八法亦如是。舍利弗白佛
言。般若波羅蜜甚深。佛言。五陰如亦甚
深。舍利弗。乃至十八法如亦甚深。世尊。
般若波羅蜜甚深難持難受。佛言。五陰難
持難受故。般若波羅蜜難持難受。乃至十
八法難持難受故。般若波羅蜜難持難受。世
尊。般若波羅蜜不可平相。佛言。五陰不可
平相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平相。乃至十八法
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平相。佛告舍
利弗。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行深五陰。爲
行般若波羅蜜。乃至十八法深不行。爲行般
若波羅蜜。何以故。以五陰深爲非五陰。乃
至十八法甚深爲非十八法。佛言。若菩薩行
般若波羅蜜。不行五陰難持難受。爲行般若
波羅蜜。何以故。若五陰難持難受者爲非五
陰。若十八法難持難受者爲非十八法。舍利
弗。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行不可平相五陰。
爲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若五陰不可平相
者爲非五陰。乃至佛十八法不可平相者爲
非十八法。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羅蜜甚深
難解不可平相。不當於新學菩薩前説是深
般若波羅蜜。聞者或恐或怖狐疑作礙不信
不樂。當爲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説是深般
若波羅蜜。聞是終不恐怖終不疑閡聞則信
解。釋提桓因問舍利弗。正使於新學菩薩前。
説深般若波羅蜜有何等過。舍利弗語釋提
桓因言。若於新學菩薩前説者。便能恐怖便
能誹謗。便不得度脱便受劇惡之罪。更倍久
難乃能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釋提桓因問
舍利弗。頗有未受記&T040879;菩薩聞是深般若波
羅蜜不恐不怖者不。舍利弗言。有聞是深般
若波羅蜜不恐不怖者。今受記&T040879;不久。不過
更見一佛兩佛便受記前。爾時世尊告舍利
弗。如是如是。若有聞深般若波羅蜜不恐不
怖者。當知是輩菩薩摩訶薩人發意。已久行
六波羅蜜。已久供養諸佛。所行轉轉出於本
所聞所行者上。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説者。
我已解所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
意者。若於夢中行六波羅蜜。若坐於佛座。當
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久近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悉於夢中所作如是。當近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不久。何況行六波羅蜜。求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而不疾成三耶三佛。善男子善女
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能奉行者。於善本功
徳爲已成就。已曾供養過去無央數諸佛。爲
與眞知識相得。受持諷誦般若波羅蜜。得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記&T040879;不久。當知是菩薩於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復動轉。今現在信者
亦當如是。甫當來信者亦復如是。世尊。譬
如有人。若行百喩旬若二百喩旬至四百喩
旬。所經過處飢饉賊寇梗歰劇難。遙見樹
木若放牧之地。當知居家去是不遠。便自歡
喜今我爲得脱此諸難。不復恐畏不復飢
餓。受持深般若波羅蜜者。當知是菩薩爲已
受記。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復久。是菩薩
不畏當墮羅漢辟支佛地。是者則菩薩摩訶
薩應成之兆。佛語舍利弗。汝所説辯才者皆
是佛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欲
見大海。便發往趣大海不懈止。亦不見樹亦
不見山。便作念言。今近大海不久。雖不見
大海於中生想言。如我所見相知我今至海
不久。世尊。菩薩摩訶薩當作是知。聞受持
般若波羅蜜諷誦讀者。雖不面於諸如來無
所著等正覺前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劫數之
記。然自知成三耶三佛不久。何以故。已得
見般若波羅蜜受持諷誦故。世尊。譬如人見
春天諸樹痱癗含氣。當知是樹枝葉花實將
生不久。何以故。是樹先有瑞應故。閻浮提
人見瑞應莫不歡喜者。世尊。菩薩得見聞般
若波羅蜜。聞已受持諷誦念習行中事。當知
是菩薩功徳已成滿。已供養若干百千諸佛。
逮前功徳之所扶接。便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天上諸天曾見諸佛皆歡喜言。前過去諸
菩薩皆受記&T040879;瑞應亦如是。世尊。譬如母人
懷姙稍稍長大。坐起不安行歩無便。氣力
轉微食飮損少。臥起不寧稍稍覺痛。厭本所
習皆受諸惱。異母人觀見瑞應。知是婦人今
産不久。菩薩摩訶薩已作善本。供養若干百
千諸佛從久遠作行。常與眞知識相得功徳
成就。菩薩摩訶薩行諸功徳故。便得般若波
羅蜜已。便受持諷誦習行中事如法住者。世
尊。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記&T040879;終不復久。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
汝乃作是問者皆是佛事。須菩提白佛言。甚
奇甚特。世尊。悉豫知菩薩所應。佛語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欲益
衆生安隱一切及天與人。欲以四事受行菩
薩道者。何爲等四。一者施與二者仁愛三者
利人四者同義。勸彼令行十善。自行四禪及
四空定。勸彼使行四禪及四空定。自行六波
羅蜜。勸彼令行六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勸
令人得須陀洹道。自於内不爲勸人行羅漢
辟支佛道。自於内不爲不受羅漢辟支佛證。
勸助無央數億百千菩薩令行六波羅蜜。自
過於阿惟越致地勸彼住阿惟越致地。自淨
佛國土勸彼淨佛國土。自具神通勸彼修神
通。自淨陀隣尼門勸彼令淨陀隣尼。門自行
具足辯才勸彼令行辯才。自成就身相勸彼
令成身相。自成童眞地勸彼令修淨潔行地。
自得佛十力勸彼使行十力。自建薩云若勸
彼令*建薩云若。自離諸習緒勸彼令離習緒。
自轉法輪勸彼令轉法輪。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甚奇甚特。菩薩摩訶薩爲衆生普具足作
功徳。行般若波羅蜜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世尊。菩薩摩訶薩念般若波羅蜜。云何當得
具足。佛言。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五陰有増
有減。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具
足念。乃至薩云若亦不見有増有減。是爲菩
薩得具足念。復次須菩提。行般若波羅蜜菩
薩亦不見是法亦不見非法。亦不見過去當
來今現在惡法善法。亦不見受記&T040879;亦不見
不受。亦不見有爲法亦不見無爲法。亦不見
三界。亦不見六波羅蜜。乃至薩云若亦無所
見。是故菩薩般若波羅蜜得具足念。何以故。
諸法法之相法不壞空。無堅固侵誑之貌。法
亦無生無壽無命故。須菩提言。世尊所説不
可思議。佛語須菩提。以五陰不可思議故。
所説不可思議。六波羅蜜乃至薩云若不可
思議故。所説不可思議。須菩提。若有菩薩行
般若波羅蜜。知五陰不可思議。則知具足般
若波羅蜜乃至薩云若。知不可思議則具足
知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深般若
波羅蜜誰當信解者。佛言。菩薩久行六波羅
蜜多。作諸善本已供養過去無央數諸佛。已
與眞知識相隨者。是輩菩薩乃信解深般若
波羅蜜。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行六
波羅蜜。作諸善本以來。幾時供養若干佛與
眞知識相得。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有
名五陰不分別五陰。亦不以想有名分別五
陰。亦不有名分別五陰有實及諸六情三界。
六波羅蜜内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佛十
八法道慧及薩云若。亦不有名分別。亦不以
想有名分別有虚有實。何以故。須菩提。以
五陰不可思議。乃至薩云若亦不可思議。以
是故。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多作諸善
本與眞知識相得。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
若波羅蜜者甚深。以五陰甚深故般若波羅
蜜甚深。以薩云若甚深故般若波羅蜜甚深。
世尊。般若波羅蜜者珍寶之積聚。是須陀洹
及羅漢辟支佛寶之積聚。亦是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寶之積聚。亦是十力四無所畏四無
礙慧。四等四空定五神通。三十七品佛十八
法及薩云若。乃至諸法寶之積聚。世尊。般
若波羅蜜者是清淨之積聚。以五陰清淨乃
至薩云若清淨故。世尊。深般若波羅蜜甚可
奇怪。於是中云何而有留難。佛言。有是有
留難。善男子善女人欲書是般若波羅蜜者
當疾疾書之。若欲受持若欲諷誦若欲守行
者亦當疾疾爲之。所以者何或未受書行之
頃能有留難。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月書成
者。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一歳成者。要當書
持受之諷誦學習。若一月書成持學受者亦
當竟之。若至一歳亦當竟之。所以者何。多
於珍寶中起諸因縁有留難故。須菩提言。世
尊。是深般若波羅蜜。有書持學諷誦守行念
中事者。諸魔波旬常念欲斷絶之。佛語須菩
提。正使波旬欲斷絶者。會不能斷絶令不守
行書持學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何誰
恩。令魔波旬不能斷絶學深般若波羅蜜者。
佛告舍利弗。是佛之事。令魔波旬不能斷絶。
亦復是十方諸佛之恩擁護是菩薩。受持般
若波羅蜜者。令魔波旬不能斷絶。所以者何。
舍利弗。菩薩受持般若波羅蜜爲佛所護持
者。天魔波旬終不能斷絶爲作留難。何以故。
舍利弗。諸有菩薩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念
諷誦者。諸佛之法當應擁護。令魔波旬不
能中道令有留難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
人當作是念。我今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者。
皆是諸佛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者。皆爲
佛恩之所護持。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弗言。世
尊。十方現在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頗知是
善男子善女人。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念諷
誦者不。頗持佛眼頗知頗見不。佛告舍利弗。
諸有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諷誦行者。十方
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已見已知。諸善男子
善女人行菩薩道者。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
諷誦行者。當知是人今近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不久。舍利弗。若復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
道者。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諷誦守習行如
中事。愛樂供養般若波羅蜜。名花擣香澤香
雜香繒綵花蓋幡幢所有作是供養者。諸佛
以天眼悉見是善男子善女人已。是善男子
善女人。有書持般若波羅蜜奉行學者。得最
大福得大功徳爲得最行。善男子善女人。持
善本功徳終不墮惡趣至阿惟越致。終無有
離諸佛。六波羅蜜時。終不離内外空及有無
空時。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終不離三十七
佛十八法時。舍利弗。如來去之後。是般
若波羅蜜當在南方。南方諸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亦當受學書持是深般若波羅
蜜。持是功徳終不至惡趣。受天上人中之福。
以奉行六波羅蜜。明六波羅蜜已。當復供養
承事諸佛。承事之後當以三乘而得度脱。舍
利弗。般若波羅蜜所在方面所至到處。四輩
學士亦當受持是深般若波羅蜜書持諷誦。
持是功徳不至惡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亦當
復奉行六波羅蜜。明六波羅蜜已。當復供養
承事諸佛。承事之後以三乘法而得度脱。舍
利弗。是般若波羅蜜當轉北去。北方四輩亦
當復受書持諷誦行深般若波羅蜜。持是功
徳不生三惡趣。受二道之福。亦當奉行六波
羅蜜。亦當承事諸佛世尊。復以三乘而得度
脱。舍利弗。深般若波羅蜜是時當行佛事。所
以者何。舍利弗。我泥曰後法欲盡時。我已
豫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深般若波羅
蜜者。我復知是善男子善女人。盡意供養般
若波羅蜜。所有名香繒綵華蓋。持是功徳不
墮三惡趣。受二地之善福。行六波羅蜜供養
諸佛。以三乘法而得度脱。何以故。舍利弗。如
來已見是輩人已稱譽是人。我已署是人所
在。十方現在諸佛亦復稱譽。亦見是人亦署
是人已。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
蜜後當普在北方耶。佛言。如汝所説。乃後
世時善男子善女人受學書持行般若波羅蜜
者。當知是人久發大乘意已。更供養若干諸
佛作諸善本。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後北方
面當有幾所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受持
般若波羅蜜諷誦解者。佛告舍利弗。後北方
世雖多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
者。少有成大乘者耳。舍利弗。是善男子善
女人行菩薩道者。聞説深般若波羅蜜。不難
不厭而不恐怖。所以者何。善男子善女人。已
爲見佛已從諸佛聞深法已。所以者何。是善
男子善女人已爲具足六波羅蜜。爲已具足
内空外空及有無空。已爲具足佛十八法三
十七品。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作諸功徳發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爲一切衆生故。舍利弗。我
爲是善男子善女人説薩云若慧。過去諸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亦復説應薩云若慧。諸求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皆爲生老病死故亦
復爲彼説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諸慧之事。是
善男子善女人。從小至竟求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魔及魔天終不能壞。何況其餘有惡行
者。而欲誹謗深般若波羅蜜。舍利弗。是善
男子善女人聞深般若波羅蜜者。便得最妙
歡喜。立多所人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佛言。
我爲菩薩時亦復作是誓。我等亦當立無央
數衆生勸令行菩薩道。我等亦當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不動轉記。若有菩薩發意者我
代歡喜。諸有勸人使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者我亦代歡喜。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羅
蜜者。爲已於過去諸佛前作是誓已。今復於
我前誓願衆生。我當饒益安隱衆生。我當勸
助一切衆生。立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意使不
動轉。所以者何。過去諸佛亦復代諸發意菩
薩作是誓者代其歡喜。舍利弗。我代歡喜者。
善男子善女人亦爲復欲安隱一切。勸助衆
生使立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離於六衰得淨
妙行。已自清淨復以淨施。淨妙施已便受淨
妙功徳之福。受淨妙福已。復爲衆生故分別
内外所有。令衆生得淨妙福。持是功徳遍至
十方諸佛國土説般若波羅蜜處而得聽受。
聞受已亦復於彼勸發衆生。令立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意。舍利弗白佛言。甚奇世尊。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所説。過去當來今現在之
法。無所不知衆生之行無事不知。乃復知諸
當來過去現在佛事衆僧之事。或有善男子
善女人得六波羅蜜欲諷誦受。或意進退便
不能得學六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六
波羅蜜意不進退。精進不懈便能一時具足
六波羅蜜。舍利弗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
是行者便得深經。爲應般若波羅蜜耶。佛言。
如是深經者爲應般若波羅蜜。何以故。用能
勸助安立衆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
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於六波羅蜜不捨
生老病死。精進不怠如般若波羅蜜教。淨佛
國土教化衆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志
終不懈怠
  *摩訶般若波羅*蜜覺魔品第四十七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歎説是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行六波羅蜜者。攝取
佛國教化衆生其徳乃爾。是善男子善女人
云何而趣斷絶留難。佛告須菩提言。辯不即
者當知魔事。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薩辯
不即發知是魔事。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具足六波羅蜜久久乃成。以是故菩薩辯不
即生當知魔事也。須菩提。菩薩辯才卒起
亦是魔事。世尊。何以故。辯才卒起復是魔
事。佛言。是菩薩行六波羅蜜卒起辯事。所
以者何。學無本末。辯起咃卒不能究竟。是
故當知魔事。菩薩書是經時轉相形笑。志
亂不定衆意不和。如是菩薩則爲魔事。書
是經時意自念言。我不得是經中慈味便捨
而去。當復知是魔事。須菩提。説是經時若
受持之。貢高綺語隱置他人者復是魔事。受
持諷誦學是經時。各自貢高轉相形笑。菩薩
當覺是爲魔事。須菩提。受是經時各各志亂
意不和同者。當知是爲菩薩魔事。須菩提言。
世尊。云何不得經中滋味便棄捨去當覺魔
事。佛言。是輩菩薩未曾習行六波羅蜜。不
聞般若波羅蜜自生意念言。我無有記&T040879;
六波羅蜜。以是故。聞般若波羅蜜。不喜樂
悦便棄捨去。當知是爲菩薩魔事。世尊。云
何菩薩言我無記&T040879;不樂便去。佛言。未得菩
薩道者。終不記阿耨多羅三耶三菩&T040879;。是故
言我無有&T040879;於六波羅蜜。便棄捨去。當知是
爲菩薩魔事。若有菩薩意念言。我郷里不聞
般若波羅蜜。及所生處亦不聞是。復棄捨去
不復欲學般若波羅蜜。意轉一念輒却一劫。
隨其轉意多少之數。當更乃爾所劫。甫當復
更學餘經。不住薩云若亦不至薩云若。是輩
菩薩爲棄其根而攀枝條。當知是爲菩薩魔
事。須菩提言。世尊。何等經不從薩云若中
出。而欲學誦餘經。佛告須菩提。聲聞所應
三十七品法及三脱門。善男子善女人住是
中。求取須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道。
不取薩云若然自作礙。須菩提。是爲捨本攀
枝者。所以者何。是菩薩亦復出生於般若波
羅蜜中。般若波羅蜜者亦出道法俗法。菩薩
學般若波羅蜜者。亦當學道法亦當學俗法。
譬若有狗得大家所食不肯食之。得使人之
食而更食之。須菩提。當來有學菩薩道者。
得深般若波羅蜜更棄捨去反攀枝條。須菩
提。當知是爲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譬如有
人欲得見象。得象捨去反求象跡。於意云何。
是人爲黠不。須菩提言。爲不黠。當來之世有
行菩薩道者。得深般若波羅蜜。反棄捨去更
學聲聞辟支佛經法。於意云何。是菩薩爲黠
不。須菩提言。爲不黠。佛言。是菩薩當覺魔
事。須菩提。譬如有人欲見大海已見捨去。反
觀牛跡之水。便言海之大小孰愈於此。於意
云何。是人爲黠不。須菩提言。世尊爲不黠。
佛言。當來有學菩薩道者得深般若波羅蜜
亦棄捨去。反學聲聞辟支佛經法。於中受學
諷誦。須菩提。是輩菩薩當覺魔事。須菩提。譬
如工匠。欲以揆則日月殿舍之模。竪立安造
作釋之殿。於意云何。彼匠雖巧寧能作不。
須菩提言。世尊。此事甚難。非是凡夫世愚之
士所能作者。佛言。當來之世有行菩薩道者
得學深般若波羅蜜。中道而棄捨去。更於聲
聞辟支佛經法中。欲以具足薩云若薩云若
事。於意云何。是人寧能成薩云若不。須菩
提言。所不能成。佛言。是菩薩當覺魔事。須
菩提。譬如有人欲見轉輪聖王。見已反觀小
王諦熟視之。便言聖王之體與此何異。是人
爲黠不。須菩提言。世尊爲不黠。佛言。當來
有少徳之人學菩薩道者。得聞深般若波羅
蜜學持守行中道捨棄。更受羅漢辟支佛經
法。復言。我當於中具薩云若。於意云何。是
菩薩爲黠不。須菩提言。世尊。爲不黠。佛言。
是爲菩薩魔事。譬如飢人得百味食。更念欲
得六十味食。捨百味去食六十味。於意云何。
是爲黠不。須菩提言。世尊。爲不黠。佛言。
當來有學菩薩道者。得深般若波羅蜜棄捨
去已。更於聲聞辟支佛經法中求薩云若。是
菩薩爲黠不。須菩提言。爲不黠。佛言。是爲
菩薩魔事。譬如士夫得無價摩尼寶已反比
水精。於意云何。是爲黠不。須菩提言。世尊。
爲不黠。佛言。當來有學菩薩道者。得深般
若波羅蜜已更棄捨去。反持比聲聞辟支佛
經法。於聲聞辟辟佛經法中欲得薩云若寧
爲黠不。須菩提言。爲不黠。佛言。是爲菩薩
魔事。復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般
若波羅蜜已。於中他因縁起便不得書。或復
有色聲香味細滑法之留難。或復有檀波羅
蜜留難尸波羅蜜留難羼波羅蜜留難惟逮
波羅蜜留難。禪波羅蜜留難。乃至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皆爲作留難。何以故。須菩提。般若
波羅蜜者非是留難。不可思議亦非選擇。不
生不滅不著不斷。無礙非見非行非猗。所以
者何。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象法。若有
菩薩書是經時。若有是輩留難事者當知是
爲魔事。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
蜜可得書耶。佛言不也。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者其實不可見。至檀波羅蜜實不可見。乃至
薩云若亦不可見。諸所有者皆不可見。何以
故。無所有故。無所有者不可書也。須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者。作是念言。是深般
若波羅蜜無所有者。是爲菩薩魔事。須菩提
言。世尊。諸行菩薩道者。書是深般若波羅蜜
經字已入是字中。便言我書般若波羅蜜。世
尊。是六波羅蜜無有字法。所以者何。六波
羅蜜無有文字。五陰亦無有文字。乃至薩云
若亦無文字。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
者。從六波羅蜜。乃至薩云若。作無文字入
般若波羅蜜者。亦是菩薩魔事。須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者。書般若波羅蜜時。
若起想念郡國縣邑丘聚村落。若聞父母所
尊之聲。意念父母。若念兄弟姊妹。若念兵
賊婬欲之事。作是念已復生餘念。魔波旬復
益其念作是留難。欲令中斷使不書持。須菩
提。是爲菩薩魔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
道者。書持般若波羅蜜時。若供養事起衣被
財利飮食床臥病痩醫藥。言我書般若波羅
蜜故得是供養。於是樂者當覺魔事須菩提。
書是經時魔波旬於菩薩前。説種種異深經
之事。菩薩有漚惒拘舍羅者不受魔所説。
何以故。是經不能令人至薩云若故。須菩
提。若是菩薩無漚惒拘舍羅意者。聞深般
若波羅蜜便欲捨去。佛言。我廣爲諸菩薩説
漚惒拘舍羅事。欲得漚惒拘舍羅事者。當從
深般若波羅蜜中索之。須菩提。善男子善女
人求菩薩乘者。捨深般若波羅蜜。欲從聲聞
辟支佛經法中求漚惒拘舍羅。須菩提。當知
是爲菩薩魔事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一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佛告須菩提。有人樂聽樂受般若波羅蜜。爲
法師者身體疲極不能所説。當覺魔事。佛言。
若法師者身體安隱欲有所説。而受法者著
餘因縁各自罷散。當覺魔事。須菩提。受經之
人欲書般若波羅蜜。爲法師者欲有所至。是
爲魔事。爲法師者欲得供養床臥飮食病痩
醫藥所有衣被。受經之人少欲知足寂無與
心。便不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法師之人
少欲知足守戒不貪。志常精進樂在禪定。受
經之人不知厭足。貪求供養。兩不和合是爲
魔事。須菩提。法師之人阿練寂晏行十二
法。受經之人不能宴坐。又不奉行十二法事。
須菩提。受經之人持十二法能獨宴寂。爲法
師者永無此志。兩不和合不得書學是爲魔
事。須菩提。受經之人。精進有信奉戒如法。
樂般若波羅蜜。爲法師者多欲犯律不能守
戒。須菩提。爲法師者精進信樂奉律禁戒行
般若波羅蜜。受經之人多有所毀犯戒違律。
兩不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爲法師者無所
貪求。好喜施與志願廣普。受經之人多求有
欲貪悋愛惜。志礙意狹兩不和合。須菩提。若
受經之人更無所欲。好施不貪志願無礙。爲
法師者反更貪求無有止足。志意狹小。兩不
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受經之人欲供養。與
爲法師者所有之具。爲法師者不肯受之。不
得學持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爲法師者悕望
供養衣服所有。受經之人更廉潔守節不慕
利養。復不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爲法師者。
明於經道勇辯智猛。然受經者。闇塞遲鈍志
不時寤。須菩提。受經之人志明意達智辯纖
寤。爲法師者。貪闇不達。而不和合是爲魔事。
須菩提。爲法師者明十二部經。次第解説無
所乏短。受經之人不知次第未了逆順。須菩
提。若受經者。明解次第解十二部經知逆順
事。爲法師者更不能了。志不和合是爲魔事。
須菩提。爲法師者具足六波羅蜜。受經之人
不能具足。或受法者具足六波羅蜜。爲法師
者更不具足。兩不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爲
法師者具足六度。兼有漚惒拘舍羅。受經之
人既無六事。復無漚惒拘舍羅。兩不和合是
爲魔事。須菩提。爲法師者得陀隣尼。受經法
者無。若受法者得陀隣尼。爲法師者無。兩不
和合是爲魔事。須菩提。受經之人欲書般若
波羅蜜以爲經卷。爲法師者而不肯與。爲法
師者適欲與經。受法之人不欲書寫。亦不和
合是爲魔事。須菩提。爲法師者五陰蓋所見
纒裹。受經之人無有覆蓋志不和合。若受經
者迷於五蔽。爲法師者陰蓋已盡。兩不和合
是爲魔事。須菩提。書是般若波羅蜜時。或
有人來説三惡趣苦難之劇。語其人言。我能
使卿離勤苦事。用是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學
爲。是爲魔事。須菩提。書般若波羅蜜。若欲
説時。反有人來稱譽天上欲天快樂。五欲自
恣飮食服御伎樂自然色天所有以禪爲樂爲
食。無色天以寂爲食爲樂。從四王天至無有
思想。無有思想慧天。三界雖樂是亦無常苦
空無我。皆當滅盡不得久立。不如更受羅
漢辟支佛法。莫樂三界受是生死。是爲菩
薩魔事。爲法師者欲得寂志獨處。其受經法
者多將人衆樂在憒閙。若法師者意樂人衆。
而受經者更樂寂獨。亦不和同當覺魔事。若
法師者意樂人衆多畜弟子。受經之人不同
比輩欲得獨爾。若受法者欲樂多輩。法師欲
寂。亦不和合是爲魔事。爲法師者而自尊重
欲得恭敬。受經者慢意無恭敬。若法師者無
欲於時不喜順敬。然受法者好行恭敬。亦不
和合是爲魔事。若法師者書般若波羅蜜時
意欲受取。受經之人永無與心意不和合是
爲魔事。若受經者書般若波羅蜜時。念欲
轉從般若波羅蜜。於中起意欲得財利。是爲
魔事。若法師者欲至危命穀貴之處。受經者
不樂不能隨從亦不和同是爲魔事。法師之
人欲至豐樂穀賤之處。其受經者皆悉樂從。
法師中道更作留難。波輩但欲貪於供養欲
隨我取。不知前至當得與不。其受經者見發
遣相稍稍還去。是爲魔事。若法師者語受經
法者言。我欲所至。道過空澤。彼有盜賊野人
獵師。又多虎狼蛇虺毒蟲。汝能隨我忍此苦
不。受法者聞意不喜樂不能隨去。作是罣礙
不得書成學受是經。是爲魔事。法師之人曾
所教授數往之處。其受法者欲隨詣彼中道。
法師語受經者言。今我暫當有所經過。卿且
還去。受經者愁憂不得隨從不聞不得受持
般若波羅蜜。是爲魔事。復次須菩提。彼魔波
旬。意常計念。欲作沙門被服。常欲壞亂。不
欲令有書持諷誦學般若波羅蜜者。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波旬何以故常作沙門被服
壞敗。不欲令人有受學般若波羅蜜者。佛語
須菩提。波旬作沙門被服。欲敗壞別離學般
若波羅蜜者。復語人言。案我經中教法。觀
卿經中事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未受記&T040879;
聞是説者便有狐疑。適有疑意。便不復書持
受學般若波羅蜜。是爲菩薩魔事。須菩提。波
旬復作比丘形像。語學般若波羅蜜者言。善
男子善女人。有學諷誦受持般若波羅蜜者。
得眞際之證。得須陀洹羅漢辟支佛道。作是
留難事。便不復學受書持般若波羅蜜。是爲
魔事。須菩提。説是深般若波羅蜜時。多有魔
事起欲令斷絶。是故須菩提。當覺魔事。須菩
提言。世尊。菩薩云何當覺魔事。遠離魔事。佛
語須菩提。其事但像類六波羅蜜有覺是者。
是則爲護遠離魔事。菩薩常當遠離羅漢辟
支佛。所應行經法當遠離之。復次須菩提。波
旬於菩薩前説内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
至三脱門。是爲羅漢所得道事。是爲魔事。波
旬復化作如來身金色光相。來至菩薩所。令
諸菩薩起想。起想者於薩云若則爲耗減。當
知是爲魔事。須菩提。波旬復作佛形像。諸比
丘衆相隨。到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是善男子
善女人便起想言。當來之世令我得身。諸弟
子衆於中説法亦如今日。作是想者於薩云
若則爲耗減。波旬復化作無央數百千菩薩
行六波羅蜜者。於是善男子善女人前。見已
復於中起想。起想者則爲耗減薩云若。是爲
魔事。何以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者無有五
陰。乃至於道亦無所有。無有五陰無有道者。
亦無佛法及弟子衆。所以者何。諸法盡空無
所有故。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書是般若
波羅蜜時。若諷誦讀。多有起因縁。譬如閻
浮提大長者家。多有金銀眞珠琉璃上妙珍
寶。多有憎嫉者。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般
若波羅蜜者。多有憎嫉而欲壞者。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多有魔事多憎嫉者。何以故。愚
癡少智之士爲魔所使。專行斷壞受學般若
波羅蜜者。是輩壞法之人。意終不復在是妙
法之中。佛言。如須菩提所言。是愚癡之士
爲魔所使。專行敗壞。是輩愚癡壞法之人。新
學適聞法所致。不作功徳善本不多所致。未
與眞知識相得所致。不供養過去諸如來無
所著等正覺所致。須菩提。若書持般若波羅
蜜諷誦讀説受行守時。無有留難魔事不起。
無此難者便能具足六波羅蜜。至薩云若亦
無有難。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書持諷誦般
若波羅蜜者。便具足五波羅蜜及薩云若已。
當知是爲佛事。若復具足内外空及有無空。
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及十種力。具足薩云若
者。當知是亦爲佛事。十方現在諸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亦以佛事。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行
般若波羅蜜者。十方現在諸阿惟越致菩薩
摩訶薩。亦復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
波羅蜜者。亦復勸助之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品第四十九
佛告須菩提。譬如母人一一生子。從一數至
于千人。母中得病。彼諸子等各各求救療治。
所進寒温燥濕將育所宜令母安隱。所以者
何。長我曹等得見日月。我不孝養永不報恩。
如是須菩提。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常以佛
眼視行般若波羅蜜者。何以故。深般若波
羅蜜者爲世間之大明也。十方諸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亦以佛眼常視行般若波羅蜜者。
何以故。深般若波羅蜜者。生諸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使得見薩云若慧。以是故諸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常等視行般若波羅蜜
者。諸如來五波羅蜜者亦生是中。内外空及
有無空三十七品皆於中生。十力十八法薩
云若亦皆於中生。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辟支佛道三耶三佛道。皆從般若波羅
蜜中出生。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皆從深
般若波羅蜜中出生。自致得成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阿惟三佛。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書持受學般若波羅蜜者。諸佛常以佛
眼視是輩行般若波羅蜜者。諸佛常擁護之
使不動轉。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令不耗減。
須菩提白佛言。如世尊所説般若波羅蜜者。
是菩薩之母。爲世間之大明。世尊。般若波
羅蜜。云何是菩薩之母。云何是世間之大明。
云何出生諸佛。云何爲示現世間明。佛告須
菩提。般若波羅蜜者。生佛十力及十八法。生
薩云若。如來示現是諸法已具。是故諸如來
從般若波羅蜜生世間者。謂如來説五陰。世
尊。云何深般若波羅蜜示現五陰。佛言。般
若波羅蜜亦不生。五陰示現亦不滅。五陰示
現亦不著亦不斷。亦不増亦不減。亦不持亦
不捨。亦不過去當來今現在。何以故。空無
相無願亦不成敗示現。亦不現有爲亦不現
無爲。亦不示現無所生亦不示現無所有。亦
不示現實諸法。如是不示現成敗。須菩提。是
爲般若波羅蜜示現世間。須菩提。般若波羅
蜜。亦知一切衆生意行。般若波羅蜜不知衆
生之處。亦不知諸陰六情之處。乃至薩云若
亦不知處。須菩提。是爲深般若波羅蜜示現
世間。深般若波羅蜜者。亦不示現五陰。乃
至薩云若亦不示現。何以故深般若波羅蜜。
亦不見深般若波羅蜜。何況當見五陰。乃至
薩云若當有所見。須菩提。所謂名衆生。欲
界形界無形界是。普世及十方衆生亂意定
意如來悉知。復知一切無央數事。須菩提。云
何如來悉知衆生餘無數事。以法故。有亂意
無亂意如來悉知。以何等法知衆生亂意定
意。佛告須菩提。法尚不可得見。何況欲得
衆生有亂有定。以是故知。須菩提。如來無
所著等正覺。知衆生意有亂有定。云何而知。
以無常故知。以脱故知。以寂故知。以盡故
知。是故知有亂有定。復次須菩提。如來知
衆生有婬怒癡者盡知。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悉知。佛言。知婬怒癡所有意。爲非
婬怒癡意。何以故。所有及念不可見故。何
況當有婬怒癡而可得者。以是故如來悉
知。須菩提。如來復知衆生無婬怒癡意者
悉知。何以故。知所可知無婬怒癡意。意亦
非有意。何以故。兩意不合故。是故如來悉
知。須菩提。如來因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
意。有廣大者悉知。云何悉知。須菩提。如
來亦不廣大衆生意。亦不狹衆生意。亦不
増衆生意。亦不減衆生意。亦不來衆生意。
亦不遣衆生意。何以故。意不可得進退故。
以是故悉知。復次須菩提。如來因般若波羅
蜜悉知衆生有大意者。何以故。知以衆生意。
無來無往無生無滅無住無變。以是故知。復
次須菩提。如來以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意
無有限。云何悉知。須菩提。亦不見衆生意
有増有減有所住止。何以故。以衆生意無有
窟不可見故。以是故知。復次須菩提。如來
因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意不可見。云何悉
知。以衆生意意無有形無所有故悉知。復次
須菩提。如來因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意不
可觀。云何而知。須菩提。如來以五眼悉見
衆生意之對故。以是故知。復次須菩提。如
來因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屈申卷舒。云何
而知。須菩提。衆生意之屈申卷舒者。皆出
五陰窟之所生生。不知五陰。但知出息入息
有我及世。但知是事其餘不識不知。五陰亦
復不知出息入息。但知有我及世其餘不識。
身則是命。命則是身。是身非命。是命非身。
是故須菩提。如來因般若波羅蜜悉知衆生
屈申卷舒。須菩提。佛知五陰。云何知知五
陰如知如如。知無作如知無相如。知無進如
知無戲如。知無我如知無猗如。是故須菩提
如來以衆生之如。屈申出入五陰之如。
五陰如者是諸法之如。諸法之如者則六波
羅蜜如。六波羅蜜如者則三十七品如。三十
七品如者則十八空如。十八空如者則八惟
無禪九次第禪如。八惟無九次第禪如者則
佛十力如。十力如者則四無礙慧四等心四
無所畏大慈大悲佛十八法如。十八法如者
則薩云若慧如。薩云若慧如者則一切諸善
法惡法道法俗法有漏無漏之法如。此諸法
如者則過去當來今現在之如。去來今如者
則有爲無爲法如。有爲無爲法如者則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之如。羅漢如者則
辟支佛如。辟支佛如者則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之如。三菩如者則是道如。道如者則如來
之如。如來如者則是一如。亦不可壞。亦不
可別。亦無有盡。亦無有二不可令異。須菩
提。是則諸法之如。如來因般若波羅蜜。悉皆
逮覺諸法之如。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者。則
諸如來之母。則是世間之大明。是故須菩提。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知諸法之如。爾非不
爾無能令不爾。悉知諸如諸爾。以是故。諸佛
世尊名曰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諸法之
如及爾非不爾。甚深甚深。世尊。因如分流
道化。如佛所説甚深之法誰當解者。唯有阿
惟越致菩薩摩訶薩漏盡羅漢。乃能解之耳。
佛語須菩提。無盡之如者是誰無盡之如。則
諸法無盡之如。須菩提。如來無所著等
正覺。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時。説是諸法之

  *摩訶般若波羅*蜜問相品第五十
爾時三千大千刹土諸欲天子諸色天子。持
諸名花名香而散佛上作禮却住。各白佛言。
世尊。所説般若波羅蜜者。甚深甚深。何等
是般若波羅蜜相。佛告諸天子言。深般若波
羅蜜者。空則是相無相無願相。無行之相無
生滅相。無著無斷相無所有之空相。無所依
相虚空之相。諸天子。般若波羅蜜甚深如是。
如來者。爲世俗故。亦不爲道不爲滅盡。諸
天子。是相者諸天龍鬼神世間人民。所不能
作無能長養者。所以者何。諸天龍鬼神及世
間人民亦是相也。是故相相不相長養。相相
不相識。相亦不識無相。無相亦不識相。相
以無相是二皆空。無能成者。無能答者。無
能識者。諸天子。是相者非五陰所作。非六
波羅蜜所成。亦非内外空及有無空所作。亦
非薩云若所成諸天子。是相者亦非人亦非
非人。亦非漏亦非不漏。亦非道亦非俗。亦
非有爲亦非無爲。爾時佛告諸天子。若有人
問是虚空是何等相。云何諸天子。是人所問
爲等問不。諸天子言。世尊。爲不等問。所
以者何。虚空無有相無有作者。佛告諸欲
天子諸色天子言。有佛無佛相體性常住。以
如來如實逮覺相性故名爲如來。諸天子白
佛言。如來所逮覺相甚深。如來從是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無礙之慧住於相。聚於般若波
羅蜜甚奇。世尊。深般若波羅蜜者。是諸佛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藏。於是藏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於是藏中作行。逮諸
法相。逮五陰相。逮薩云若相。佛告諸天子。
色者形之相。所更者覺之相。所受者想之相。
善惡者行之相。所知者識之相。如來以無所
受相故。逮得正覺。無所愛惜者爲檀波羅蜜
相。無所腐敗者尸波羅蜜相。不起恚意者羼
波羅蜜相。無能伏者惟逮波羅蜜相。合聚衆
事者禪波羅蜜相。所聞即覺即知者般若波
羅蜜相。如是諸天子。無所受相。是故如來得
逮正覺。四禪四等四空定者則無恚之相。如
來不以是相得逮正覺得出三界者是三十七
品之相。如來不以是相逮得正覺。苦相者無
願脱門是。寂相者則空是。淨相者則無相是。
如來不以是相逮得正覺。寂相者無所起是。
無所共相則十八法是。如來不以是相逮得
正覺。露現相者則薩云若是。如來不以是相
逮得正覺。如是諸天子。如來不以諸法相逮
得正覺法。是故如來名爲無礙慧。於是佛告
須菩提言。般若波羅蜜者。是諸佛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之母。般若波羅蜜者是諸佛如來
世間之大明。如來依是法而得有所作。以是
故諸如來尊敬禮事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
諸佛如來皆從般若波羅蜜中出。是故如來
之所報恩。須菩提。其報恩者無過如來。復次
須菩提。云何如來爲知恩云何爲報恩。如來
所可乘來法。所可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
惟三佛法。逮守持是所乘來法。恭敬承事作
禮。須菩提。是爲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所知
恩之所報恩。復次須菩提。如來之所逮法者。
亦無作者。作者不可見故。如來盡逮是法得
無作法者。是爲無諍法。須菩提。如來知恩報
恩因般若波羅蜜。於無作之法得逮覺法。復
次須菩提。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般若波羅
蜜故。逮諸善法而無所逮。是故般若波羅蜜
者。是諸佛之母。爲世間之大明導。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諸法無所知無所見無所出生。云
何般若波羅蜜是佛之母。云何生如來。云何
爲世間之大明導。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一
切諸法無知無見。云何無知無見。以一切諸
法空故。無所有不堅固無所生。以是故一切
諸法無所出生。復次須菩提。諸法無知無見。
云何無知無見。以諸法無所入無所著故。以
是故般若波羅蜜是如來母世間之導。不見
五陰是故爲導。乃至薩云若亦無所見是故
爲導。以是故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世間之
導。須菩提問佛言。世尊。云何不見五陰爲
世間導。須菩提。不以五陰因縁起識者。是
爲不見五陰。不以薩云若起想者。是爲不見
薩云若。以是故般若波羅蜜諸如來母爲世
間導。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云何是如來
之母爲世間導。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現世
間空。云何示世間空示五陰空。十二衰十八
性現世間十惡之法。從癡有愛十二因縁示
吾我根本。六十二見示世間空。四禪四等及
四空定示世間空。三十七品六波羅蜜内空
外空及有無空示世間空。有爲無爲之性十
種力佛十八法示世間空。至薩云若示世間
空。是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者是諸佛之母
世間明導。復次須菩提。如來以空示於世間。
以空念世間知世間空。以是故般若波羅蜜
諸佛之母爲世間導。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
蜜者。示現如來示世間空。示何等空。現五
陰空十二衰空十八性空。現薩云若空。是故
般若波羅蜜諸佛之母爲世間導。是故須菩
提。示現如來示現世間不可思議。示現五陰
不可思議。乃至薩云若示世間不可思議。復
次須菩提。深般若波羅蜜。示現如來世間
之寂。示現何等寂。示現五陰寂及薩云若寂。
以是故般若波羅蜜示現如來世間之寂。須
菩提。般若波羅蜜示現如來世間常空。示何
等空。從五陰至薩云若示現世間常空。復
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現如來世間所有
空。示何等空。從五陰乃至薩云若示世間
所有空。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現如
來所有無所有空。從五陰乃至薩云若所有
無所有空。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現如
來世間之滅。示何等滅。從五陰至薩云若。是
爲世間滅。以是故般若波羅蜜爲如來母世
間之導。般若波羅蜜示現世間無有今世後
世之想。何以故。是法無有今世後世之相。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者爲大事
興。爲不可思議事興。爲不可稱量事興。爲不
可限事興。爲無有與等事興。佛言。如是須
菩提。是爲大事不可思議事興。云何爲大事
興。答言。須菩提。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救
護一切衆生故不捨衆生。云何爲不可思議
事興。諸佛事自然薩云若不可思議。是故般
若波羅蜜爲不可思議事興。云何爲不可稱
量事興。佛告須菩提。一切衆生受身有識。無
有能知稱量佛事及自然薩云若者。云何爲
不可限事興。須菩提。佛事不可限。如來事亦
無有限。一切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是故般若波羅蜜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爲無
有限事興。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事如來
事自然事。薩云若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爲不
可限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是佛事
自然事如來事薩云若事不可思議不可稱

語須菩提。五陰乃至薩云若不可思議
不可稱限。須菩提。諸法之法。索意以想亦不
可得。佛言。五陰不可思議不可稱限。乃至薩
云若不可思議。須菩提言。何以故。世尊言。五
陰不可思議無有與等者。乃至薩云若亦不
可思議無有與等者。佛言。五陰不可爲作限。
乃至薩云若亦不可爲作限。須菩提言。世尊。
何以故。五陰薩云若不可爲作限。佛言。五陰
乃至薩云若不可思議故。不可與作限。於須
菩提意云何。不可思議不可限中。寧可得五
陰及與道不。須菩提言。世尊。不可得。以是
故須菩提。諸法不可思議不可得限。如來之
法不可思議無有與等。不可得限亦不可量。
是爲不可思議。所説亦不可思議。虚空不可
思議。亦無有與等者。須菩提。是如來之法。
非世間人及諸天阿須倫所能思議。説如來
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不可得限。説無有與等
品時。五百比丘二千比丘尼漏盡意解。六萬
優婆塞二萬優婆夷。遠塵離垢法眼生。二千
菩薩得無所從生法忍。皆當於是賢劫中作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事興品第五十一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甚
深甚深爲大事興。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有
與等不可得限。佛言。如是須菩提。般若波
羅蜜爲大事興。爲無有與等事興。何以故。須
菩提。五波羅蜜者。等從中得成。與般若波
羅蜜相應。内空外空及有無空。等從般若波
羅蜜中出。三十七品十力十八法。等從中出。
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佛地薩云若慧。等從中
出。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佛告須菩提。譬如
轉輪聖王。諸小國有事各自成辦。轉輪聖王
亦無所憂。所以者何。諸小國王素已受聖王
教令故。是故不復憂。諸弟子法辟支佛法諸
菩薩法及諸佛法。等從般若波羅蜜出。般若
波羅蜜者爲辦其事。是故須菩提。般若波羅
蜜爲大事興。爲無有與等事興。不受五陰不
入五陰。爲應不受不入。乃至薩云若亦爾。須
陀洹道至羅漢道辟支佛道亦不受不入。乃
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受不入。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云何五陰不受不入。乃至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不受不入。佛告須菩提。於意
云何。頗見五陰有所入有所受不。須菩提言
不見。世尊。乃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受
不入。須菩提言。世尊。亦不見五陰有受有
入。亦不見三耶三佛有受有入。佛言。善哉
善哉。須菩提。我亦不見五陰我亦不受持五
陰。乃至三耶三菩。我亦不見亦不受持。不見
所入。須菩提。我於佛地亦不見。薩云若亦
不見。如來事亦不受亦不持。是故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亦不當受五陰。亦不當入五陰。於
佛事薩云若事如來事。亦不持亦不入。諸欲
天子諸色天子倶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
甚深難了。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是智者所知
解。深般若波羅蜜者。世尊。皆是過去佛時。
所作功徳善本所致。與眞知識相得所致。世
尊。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皆信三尊。
盡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
是諸聖賢所可有慧所有道徳。不如是善男
子善女人。於是深般若波羅蜜中。可念觀稱
樂一日之中。其徳出彼上。何以故。從須陀
洹上至辟支佛智。及信至無所從生法忍。諸
天子。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於深般若波羅
蜜中。書持諷誦守行一日。疾得泥洹。勝羅
漢辟支佛道所作功徳。或過一劫奉行餘經。
離般若波羅蜜不住薩云若也。何以故。於是
深般若波羅蜜中。廣説三乘令諸羅漢辟支
佛。各得其信不失所應。諸菩薩摩訶薩。亦
於中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於是諸色天子
諸欲天子。同時歎言。世尊。是摩訶般若波
羅蜜不可思議。於是中出信樂。使諸聲聞各
得所應。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
支佛道。又使諸菩薩摩訶薩。得成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深般若波羅蜜亦不
増亦不減。諸色天子諸欲天子。各以頭面著
地。爲佛作禮遶佛三匝已去。去是不遠忽然
不現。各還天上。須菩提白佛言。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即解者於何
所來而生是間。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
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即解不厭亦不狐疑又
亦不礙。意常思念欲樂得聞終不遠離。若行
若起若坐若臥。常隨法師意不遠離。須菩提
譬如新生犢子。意終不欲遠離其母。是善男
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諷誦上口樂
憙守行解其中義。意亦不欲遠離法師須臾
之間。是善男子善女人。本從人道中來。今生
是間復得爲人。所以者何。以是善男子善女
人。前世時聞是深般若波羅蜜。書持諷誦守
行中事。供養花香繒蓋幢幡。以是功徳從人
道中來。今得深般若波羅蜜聞便即解。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菩薩摩訶薩。如佛所
説所作功徳。善本具足供養諸佛。復有從彼
來生是間。復得深般若波羅蜜。書持諷誦信
樂守行。有是者無。佛告須菩提。有從他方供
養諸佛。從聞深般若波羅蜜。以是故來生是
間。復得深般若波羅蜜。聞便即解信樂守行。
復次須菩提。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從兜術天
上。亦復具足功徳善本。何以故。是菩薩從彌
勒菩薩所聞是深經。以是故今來生是間。得
深般若波羅蜜聞便即解信樂守行。須菩提
若有菩薩於深般若波羅蜜。有狐疑厭意者
是人前世時。聞深般若波羅蜜不問中慧。是
故今來雖生是間聞六波羅蜜。意續狐疑不
信不受亦不喜樂。復次須菩提。是人本聞内
空外空及有無空。亦不問中事。是故今續不
信不樂。是人前世聞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不
信不樂不問中事。是故今來聞般若波羅蜜。
驚怪狐疑不信不樂。復次須菩提。若有菩薩
聞般若波羅蜜。從一日至五日常問中事。用
是故所生處。常得聞深般若波羅蜜。終不離
所問。何以故。須菩提。是菩薩但能得聞問
其中事於行未備。須菩提。若有人或時欲聞
般若波羅蜜。若不欲聞。志不堅固。或能於
中起餘因縁。譬如輕衣隨風東西。當知是菩
薩適學未久。不得眞知識。未供養過去諸佛。
不作功徳善本所致。不勤學諷誦所致。未得
六波羅蜜所致。未得内外空及有無空所致。
不學六通三十七品薩云若所致。當知是新
學少樂於法。不能書持般若波羅蜜受學諷
誦。亦未能習行其事。須菩提。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行菩薩道者。得深般若波羅蜜。不念
書持諷誦守行。乃至薩云若亦復不念學受
親近故。當知是輩或墮二地。所以者何。是
善男子善女人見深般若波羅蜜。不念書持
受學親近故也。是故其人便入二地。當墮羅
漢辟支佛道地
  *摩訶般若波羅蜜*譬喩品第五十二
佛告須菩提。譬如大海中船卒破壞。其船中
人不取板木。取死人而抱持者。知彼人
終不能得渡皆當倶沒。所以者何。用各不取
所依持故。其人若取板木檣者。徑便得渡身
得安隱。用取所依而以自濟。須菩提。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者。於信樂少雖得
深般若波羅蜜。不諷誦受不依親近不習行
六波羅蜜。乃至薩云若亦不親近。當知是人
中道有礙。不能逮得至薩云若。當取羅漢辟
支佛證。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
道。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有信樂。有能有
念有解有施有行。得深般若波羅蜜。書持受
學親近諷誦。當知其人能受持深般若波羅
蜜。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至薩云若終不中
礙墮羅漢辟支佛道。能教化衆生淨佛國土。
須菩提。譬如有人持坏瓶行取水。當知不久
如是爛壞。所以者何。用未成熟故。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者。雖有信樂
有念有施有解有親近有行。於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亦不受持六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
又不受持内空外空及有無空。不受五通三
十七品。至薩云若亦不親近。當知是人中道
妨礙。須菩提。何等爲中道妨礙。墮於羅漢
辟支佛道。譬如有人持成熟瓶。若詣河井若
詣陂池而行取水。當知是人得水來歸安隱
不失。所以者何。用瓶成故。須菩提。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有至信樂有施念解有行有慧。受六波
羅蜜漚惒拘舍羅親近薩云若。當知是人至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終無罣礙。須菩提。譬如
大海有始成船。未牢敞治亦未莊算。便持
財貨著於船中乘有所詣。當知是船不久中
道而壞。亡散財物各在一處。用是賈客無有
方便。失所持物亡其大寶。須菩提。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事。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雖有信樂信施念解。於功徳少得深般
若波羅蜜。亦不書持諷誦受學。於六波羅蜜
亦不受學。亦不親近薩云若事。無漚惒拘舍
羅。須菩提。當知是人中道妨礙離失大寶。大
寶者薩云若。是中道墮羅漢辟支佛道。譬如
有智之人先治其船。算莊牢固。持物著中。乘
有所至。當知是人必到所至。得其珍寶安隱
無失。所以者何。用其船具牢強所致。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有大信樂。有施有
念有解有行。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深般
若波羅蜜。便受學書持諷誦守行。於六波羅
蜜皆有功徳。於薩云若意常親近。乃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終不罣礙。不墮羅漢辟支佛
道。須菩提。譬如有人年百二十。其人有病
若風若寒熱。於意云何。其人寧能自起止行
歩不。須菩提言。世尊不能。所以者何。是人
已老。正使無病。猶尚不能起止行歩。況復有
病。筋力消盡。豈復能行有所至到。須菩提。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於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雖有信樂有施有念有能有行。於六
波羅蜜功徳中少。亦不親近薩云若事。無漚
惒拘舍羅。當知是人中道妨礙。墮羅漢辟支
佛道。何以故。不得深般若波羅蜜漚惒拘舍
羅故。須菩提。向者老公所病已愈。取兩健
人各扶一腋各持一臂。語老人言。安意莫懼。
我當將公在所至處終不相棄。是人寧能有
所至不。須菩提言。世尊。能至所處。佛言。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於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有至信樂有能有施有行有慧。於六
波羅蜜皆有功徳。於薩云若意常親近。有漚
惒拘舍羅。知是菩薩終不罣礙。堪任於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而不動轉墮聲聞辟支佛道
也。是時世尊歎須菩提言。善哉善哉。爲諸菩
薩摩訶薩今問如來是事。若有菩薩以吾我
意想奉行六波羅蜜言。我所爲行六波羅蜜。
已便貢高菩薩。作是行者終不得度六波羅
蜜。是善男子善女人亦不知彼岸亦不知此
岸。不爲六波羅蜜所持。不爲薩云若所持。
中道墮羅漢辟支佛地。亦不出生於薩云若。
須菩提。云若菩薩無漚惒拘舍羅。是善男子
善女人行菩薩道。不以漚惒拘舍羅。行六波
羅蜜。於六波羅蜜皆有吾我想我有所爲。行
六波羅蜜而自貢高。何以故。六波羅蜜中初
無有是念有所分別。有是念者常住此岸。但
知此岸不知彼者。不爲六波羅蜜所持。亦不
爲薩云若所持。中道墮羅漢辟支佛道。亦不
出生薩云若中。須菩提。如是菩薩不爲漚惒
拘舍羅所持。便墮羅漢辟支佛中。須菩提。云
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爲漚惒拘舍羅所持。
不墮羅漢辟支佛道。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無吾我念。於六波
羅蜜而不貢高。何以故。六波羅蜜中亦無有
念亦不貢高。菩薩知此岸知彼岸者。爲六波
羅蜜所持。爲漚惒拘舍羅所持。出生薩云若。
不墮羅漢辟支佛道。須菩提。菩薩作如是行
者。爲不墮羅漢辟支佛道。爲六波羅蜜所持。
爲漚惒拘舍羅所持。爲薩云若之所護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一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二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隨眞知識品第五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新學菩薩云何學
六波羅蜜。佛告須菩提。新學菩薩欲學六波
羅蜜者。當與眞知識相隨。常當承事。又復當
與能解説般若波羅蜜者相隨亦親近。有能
解説是般若波羅蜜者。常當呼人勸助。令學
六波羅蜜。當守奉行。當持是得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莫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中㧗於五
陰。亦莫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中㧗六波羅
蜜。莫㧗於内外空及有無空。莫㧗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莫㧗薩云若。所以者何。不㧗五
陰者便逮得薩云若。不㧗六波羅蜜者便逮
得薩云若。不㧗内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者便逮得薩云若。當言善男子。行
般若波羅蜜。於五陰中莫起想著之意。所以
者何。善男子。是五陰非可著者。亦莫於六
波羅蜜有所著。善男子。六波羅蜜亦非可著
者。亦莫著於内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乃至薩云若亦莫有著。所以者何。
薩云若者亦非有著。亦莫起著於須陀洹斯
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亦莫起著於菩
薩乘。亦莫起著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所以
者何。善男子。是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非可著
者。何以故。諸法之相皆悉空故。須菩提白佛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甚謙苦於空無相之
法。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欲得阿惟三佛。佛
言。如是須菩提。菩薩甚謙苦於空無相之法。
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阿惟三佛。須菩提。
爲世間故。愍念世間。安隱世間。欲救世間一
切衆生。以衆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爲
世間歸。爲世間作護。爲世間作燈明。故發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爲世間作將。爲世間導。
爲世間舍。爲世間趣。故發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須菩提。云何菩薩爲諸衆生故發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度脱五道安隱衆生。著無畏岸
坦然泥洹。以是故爲世間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云何菩薩欲安隱世間。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諸有衆生有苦惱憂悲者。皆悉度著無
憂之岸坦然泥洹。是故菩薩爲世間安樂。須
菩提。云何菩薩爲世間作救。是菩薩摩訶薩
世間諸有生死。勤苦救世衆生令脱衆苦。以
救化次以三乘而度脱之。是故菩薩爲世
間救。須菩提。云何菩薩爲世間護。世間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