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疏百條第三重 (No. 2538_ 聖憲撰 ) in Vol. 79

[First] [Prev+100] [Prev]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界儀軌初夜成道佛遍空如來彈指驚覺云汝
之所證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喩三昧及薩般若
智尚未能證知一道清淨天台之極理兼攝
花嚴。此上授五相成身祕觀。一道清淨佛在
五相前。何云開金剛寶藏乎。又五相中通
達心初地歟地前歟未決定。何未授五相
一道清淨佛返定初地之分齊乎。若又云一
道清淨佛第八住心也極無可在初地者。此
義甚不可爾。初夜成道佛何局第八云非
第九乎。若云非第九者。花嚴盧舍那佛可
云後夜成道之佛乎。設於極無有自分勝
進二位故勝進分雖非一道清淨之位。起
金剛座求五相祕觀之位故。未至通達心
也。況如常第九極佛自分位故可攝一道清
淨中也。加之十住心論中引大日經第三
劫説淨菩提心之文爲第十住心引證。八
九不置地前。何強以説初地經文獨證第
十乎但至諸教絶離爲密藏本分者開會意
也。開會顯極果屬密藏故。今尋分顯密界
畔云顯極果猶降地前歟爲初地歟諍也。
若約開會門者。以四家大乘爲四行菩薩
三摩地故。論義不可來也。次以非青非黄
等經文釋顯教理智法身事。或又開會意歟
或約遮情義門且同顯歟。但雖遮情之言
同也。顯密意大別也。顯以無相之空理爲
遮情理。密無空理。只表徳有相理遠離妄
情計執故。遮執情計法爲表徳理云非青
非黄等也。故被云非青非黄等理全表徳
理也。非理空無青等諸相説非青非黄等。
顯教一心本源無一物相故。直無諸相云
非青非黄等也。故云遮情空理。然以非青
非黄等之義相同。且顯極佛同初地遮情也。
次至横統諸教文者。彼又以諸教所説爲
一切智智無量乘意也。五種三昧道等其意
同也。非顯密界畔門故來不可成難。次至
云至到一處文約能寄齊云事不可然者。
凡案三劫説文。初二劫以所寄齊爲表。第
三劫以能寄齊爲本也。故第三劫標。復次
眞言門修行菩薩又第二劫結釋。心中祕
密種種不思議事從此已後方乃説之依之
於第三劫法華壽量長遠第八并華嚴善財詢
求知識第九倶釋祕密合第二劫結釋心中
祕密也。若爾於第三劫雖有八九。并是
約能寄齊不爲如常顯行也。然八九寄齊
如常故。對離待對第十尚以漸行義門
喩舟車也。所詮第三劫能越心爲八九能寄
齊度第三劫之樣。離待對眞言行者度第
三劫之樣。此兩邊義説&MT06279;喩舟車。倶初地菩
薩故云至到一處也。上餘教菩薩者非今舟
車菩薩。文勢相連未必見舟行菩薩乎。故
一乘不許經劫義ニテハ彼餘教菩薩爲第二劫
菩薩也

大疏百條第三重第五

    發心識體
經文。自心尋求菩提爾者眞言行者最初
發心之識體可云第八識也乎 答。 可第
六識也 兩方也。若云第六識也者。以
五點五智之次第案發心之識體尤可第八
識。是以心要釋中。夫修行者初發信心以
表菩提心即大圓鏡智紇哩娜野心大圓鏡
智第八識故。發心之識體非第六云事。誠以
分明也。若又依之云爾者。最初發心尤可
厭欣之心。然厭欣是第六識行解也。依之釋
論中。以意識中本覺智分熏意識中無明癡
分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樂爾者最初發心
能求之心豈非第六識乎
答。可第六識也。麁識煩惱未斷之時難顯
細識行解。薄地凡夫爭可起深細之第八
乎。是以瑜伽論以卒爾尋求等之心第六識
今既云尋求菩提。何云第八乎。但至一
邊難勢者。轉識得智之時無漏之第八也。是
則地上行解也。非最初發心也。如此可成
於發心有二義。一以厭求爲發心。戒
序云。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能求菩提心二
所求菩提心。能求菩提心者乃至求菩提之
心亦復如是。又如狂人解毒忽起歸宅之
心遊客事畢乍發懷土之思。求菩提之心
亦復如是。既知狂醉在三界之獄熟眠臥
六道之藪何不驅神通之車速歸本覺莊
嚴之床此則能求之心。所求心者所謂無盡
莊嚴金剛界身是也此釋以厭生死苦樂
求涅槃心爲菩提心又大日經因句菩提
心以尋求心爲菩提心故疏云。菩提心
名爲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又經云。自心尋
求菩提等云云又菩提心論。取名官財寶二
喩以樂求心喩菩提心二於自心成佛
教起眞實之信爲菩提心。故疏云。菩提心
者白淨信心義也又引智度論佛法大海信
爲能入文。不言施戒多聞忍進禪惠人能得
歡喜獨説信人凡釋菩提心一段文於寶
藏功徳離ルルヲ疑惑之心爲發心行相之由
往往釋之。又定識體行解。厭求行相在第
六識。故釋論第五。以意識中本覺智分熏意
識中無明癡分厭生死苦欣涅槃樂瑜伽論
以卒爾尋求等五種行相定第六識不共業。
又第六識不作唯心行解故。論第六心外見
佛云第六識。心内見佛云業識。又第四卷
釋第六識云。此識全縁事之境界。未以如
理爲自境界又第八識縁心内境。凡外
塵現相頼耶位初所現也。七轉識縁之作心
外行解。第八識行相微細故。縁心内所浮五
塵倶現之境。故起信論釋現相云。隨其五
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任運而起常在前
若境心外不可有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義也。以識行解對發心行相思之。若以
厭求定發心。可云六識發心。厭求心外行
相非第八識行解。故若聞自心即佛之教
生眞實信爲發心。心内信故可爲第八識。
若爾者此論義。厭求心内信以何云定自
宗發心可尋歟。隨發心行相識體可定故。
或義云。第八識有厭求之心。第六識有唯心
觀。此事不一定云云私云。第八厭求立所何
文乎。如釋論等性相者。縁五塵倶現之境
微細分位爭致厭求行相乎。第八有厭求
云事尤難思。又慈行釋。焔水虚乾如似實
濕。第六不了妄計爲法。焔水虚乾如似有
濟舟之用。第六不了妄計爲人厭求行解
源從實我實法實執起處也。第八既見焔
水位未生實解。何有厭求心乎。次第六識
雖非眞實證理識。分作唯心行解不可遮
之歟
凡名義意識長境也。初聞唯心之教文於是
生實信。於唯心名義轉故。尤可意識之作
能也。不可有第八識轉名義之義也。若
爾至修惠之位離名義起自心是佛之深
信之位。初地眞淨菩提心也。是可第八識。
即大圓境智也。白淨信心者約是歟。最初
仰信自心是佛之道理之位聞惠分齊歟。若
爾轉名義之上故可第六識也。故此尋第
八識之義以唯心之信定菩提心。任釋論
第四判文唯心之行解一向不關第六義
ニテ可立之也。第六識之義以戒序能求之
菩提心之釋爲立所。設雖眞言行者也。最
初發心可入自厭求之心故可第六識。設
又定以唯心之信解發心之體。第六識何
云不作此行解乎趣可立此義也。凡付
此論義能能可有用意也。六八行解不定。
又發心之行相不定。無其用意爲致難。答
者彼方此方難致取タル難也
問。經文自心尋求菩提爾者眞言行者最
初發心識體可云第六識也乎
答。依一義可爾也 兩方也。若云第六識
也者。疏中釋菩提心。白淨信心義也聞自
心是佛之教發決定信心可名菩提心。是
則唯心信解故可第八識是以釋論中。六
八二識如次定心外心内行解。加之釋第
六識未以如理爲自境界。信自心是佛之法
門。豈非以如理爲所縁乎。是以不空釋云。
夫修行者初發信心以表菩提心即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第八識故非爲八識發心乎。若
又依之云爾者。設雖眞言行者也。最初發
心之位未除一毫之惑之時。何起深細第
八乎。是以釋論中。地前四十心定意識熏
之分齊。況又大師戒序釋能求菩提心。云狂
醉在三界之獄等。以厭求心爲能求菩提
心。厭求行相豈非第六識乎。是以瑜伽中
以卒爾尋求等五心定第六識不共業。爾者
兩方。如何
答。可第六識存申意。於自宗發心有二貎
也。若以厭求爲發心。專可第六識之義。
難勢一邊顯。又釋論第五。以意識中本覺智
分熏意識中無明癡分厭生死苦欣涅槃樂
厭求心意識分齊也云事論家定判乎。設雖
眞言行者也。不發棄背生死之心難入佛
法故。最初發心尤可厭求心也。且菩提心
論以名官財寶貪求心喩菩提心又此意
也。於第八識縁心内虚幻境故難成厭求
行相歟。設又以自心是佛之信解爲菩提
心。第六識何無其分乎。凡意識縁名義境
故。聞自心是佛之教信之。初從名義可入
之條勿論也。觀行純熟之後亡能所之相之
位雖第八識也。初生信之時云第六識。在
何相違乎。是以南岳大師大乘止觀上云。以
何依止此心修習止觀也。答曰。以意識
依止此心修行止觀也。此義云何。謂以意
識能知名義故。聞説一切諸法自性空寂
本來無相但以虚妄因縁故有諸法然虚妄
法有所即非有唯一眞如亦無別眞相可取。
聞此説已。方便修行知法本寂唯是一心。
然此意識如此解時。念念熏於本識増益
解性之力。解性増畢更起意識轉變明利。
知法如實久久熏一心故。解性圓明。自已
照己體本唯眞寂。意識即息。爾時本識轉
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縁以意
識依止眞心修行止觀也但至云意識
以眞理不爲所縁者。意識遍縁之識也。
何強以眞如不爲所縁境乎。性相意釋
因唯第六發心修行。斷惑證理悉定意識作
能。設許釋論家第八識信惠相應作唯心觀
解。於淺位第六識分作唯心解事何遮之
乎。凡第八恒起識故。我等凡夫常恒雖非
不起之。更無證知分事。行解微細故也。若
證知第八識。極睡眠位六識滅之時。第八尚
不滅。何彼位無縁慮分乎。故知最初淺位之
發心可非第八云事。又釋論三賢位雖許
業識唯心之觀。於十信不許之。而或信眞
如三寶。或止輪門修行專修眞如三昧
是豈非意識乎。設又眞如三昧觀行雖第
八識也。發心信自心即佛之道理最初心故。
轉名義位云第六識。有何怪乎。次二識見
佛釋。心外自本第六識行解故。約位上下
配當識麁細一往釋也。次至未以如理爲自
境界論釋者。是尤難會。古會通云。釋分別
事識得名故如此釋。非遮此識眞理爲境。
此會通難信用。若許理爲境界。如分別事
識名又可有分別理識之名。出意識諸名
之時既無其名。故知此識地體以理不爲
境之識故名分別事識爲言私會云。意識縁
名義故。約眞如名義可許縁眞理也。然
名義尚是事法非眞實理體故。眞實理證智
境界故。遮彼云未以如理爲自境界也。如
彼相宗識變如屬依他也。然識變如非不
名眞如也。故釋百法時。於六無爲各分
識變依如二。故知釋論意。證眞如無漏智與
第八識相應起證發心三心中業識心是也。
有漏智位有縁眞理微細能所之相故可
第六識之分齊也。次至心要釋者。古會通
云。彼釋阿閦佛之位故初地發心也。約無
漏之第八故云大圓鏡智。今所論者凡夫薄
地最初發心故可第六識也。最初發心問題
簡異地上發心之辭也云云或義云。所求菩
提心也故云訖哩娜野心。若約能求心。可
質多心。故釋末所觀義故夫修行者初發
信心者能求菩提心。即第六識也。以表菩提
心已下所求菩提心。所觀境也。當菩提心論
圓明淨識云云私云。兩義倶不審也。初會通。
夫修行者初發信心言取最初發心若釋
阿閦位不可云修行者故。次會釋又難思。
以表菩提心詞可指初發信心。何其體別乎。
甚不順文勢 一義云。此文釋令初心行
者同五方佛位之義也。其中今文令同阿
閦佛釋也。謂以行者初發信心表示五轉
中菩提心。菩提心四智中大圓鏡智也。五佛
中阿閦佛也爲言故釋終此表東方阿閦如來
金剛部也即大圓鏡智是結釋。行者信心能
表。阿閦圓鏡所表也。能表第六識。所表第八
識也。若共第八識。何必爲能所表乎。初發
信心直云大圓鏡智者。表字尤難思。爲何
乎。又釋次當禮南方福徳聚寶生如來乃至
禮西方阿彌陀如來乃至次禮北方不空成就
如來也乃至次入十六大菩薩三摩地位等文
初心行者入三十七尊三摩地次第修行義
相。以能修心爲第六識不可有相違。若
堅以所同體定能修心。不空成就前五識也。
以前五識可爲能修心乎。初心行者上曾
不可有事也。又云大圓鏡智故云八識發
心也者。今所論最初發心識體者地前薄地
發心也。大圓鏡智無漏智故地前不可起。何
以薄地之發心云大圓鏡智乎。可知彼阿
閦位故。佛果上五轉發心歟。或初地發心歟。
更不可爲地前發心證。若地上等發心。非
今所論。大圓鏡智。性相釋。釋大圓成事唯
佛果起云唯佛果初起也。若又自宗意。初
地之位同金剛薩埵故。金薩大圓鏡智一分
也。此義可云初地起也
一。心地觀經於凡夫賢聖發心識體各出二
種。凡夫二心者五同縁意識獨頭之意識也。
可見經文。賢聖二心者正後二智也。凡夫
發心可意識 問。獨頭意識可爾。五同
縁意識如何成發心體乎。五識既非發心
識。同縁意識與五識同一行相也。何爲發心
識乎 答。五同縁意識直不可成發心識。
見聞覺知爲前導引生獨頭意識發心故
爲發心識歟 問。若爾者五識可爲發心
識體乎 答。獨頭意識正發心識體也。同縁
意識與彼同類而成加行故爲發心識也。
五識非同類故不爲自悟心也。此經文六
識發心之誠證也。其故凡夫二心定意識至
下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
同菩提心論之三摩地之菩提心以圓明之
淨識爲所觀。若爾者云普賢大菩提心故。
可第八識云事未一定也。此宗菩提心。何
識可云普賢大菩提心也 問。此經會釋如
何 答。心地觀經權多實少經故明顯乘發
心也。此義不爾。以月輪爲所觀事非顯
法門歟。故先徳引此文證心月輪義
一。金剛界儀軌。煩惱習種子善惡皆由心。心
爲阿頼耶。修淨以爲因。六度熏習故。彼心
爲大心以此文爲八識發心證。其故是
五相成身修菩提心段明菩提心之體文也。
菩提心體觀清淨滿月輪之時。爲顯自心
清淨義有此證文。意云。煩惱等種子依第
八識之故。可云第八識不清淨之物。善惡
皆由心之故。此第八又成淨業因六度熏習
之時。彼第八識成大菩提心也。所詮以藏
識爲菩提心之旨分明也。具見儀軌文。引
可見之。六識發心義會此文。五相成身修
菩提心所觀菩提心也。非能求心。所求菩提
心雖第八識也。云能求心第六識也也。故
儀軌文修淨以爲因者正能求菩提心也。因
者菩提心爲因義故。是則第六識也。若第
八識。以此修淨之力令第八識成大心
由第八力不可云令第八成大心。刀不
剪刀眼不見眼道理分明故。依第六識修
淨因可令第八識成大菩提心義。如大乘
止觀云依意識力本識轉成無分別智
一。八識發心義ニテ戒序能求菩提心云何可會
之乎 答。第八有云可有厭求心義。厭六
趣果心專以心外實執爲先。是麁強行相
也。第八縁心内虚幻境。不可作心外實執
故。不可起厭生死之心。故知八識發心義
可會即順常途歟。其故彼文對平城嵯峨
等帝皇所授文也。無厭俗塵之心者難入
眞言上乘故。先勸此厭心令信自心是佛
之教也。於自心是佛教起深信第八識也。
以之可爲正發心也
    大悲爲根
就明三句且可云大悲爲根者大悲即根
之義也乎 答。可爾也 兩方也。若云如
講答者。疏中猶如世間種子藉四大衆縁故
得生根以四大爲根之能生。而下疏云大
悲地界等四大即爲大悲。無爭大悲根能生
非直根也。是以疏中從大悲生根若又依
之云爾者。疏家解大悲爲根之義。猶如樹
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莖葉花果喩
萬行。能執持之根可大悲被得爾者兩方
答。可大悲即根也。凡所修萬行大悲所發行
故。萬行能生之根尤可大悲也。依之經文
説此等悲爲根本。疏家釋以五字門爲縁生
大悲根。經疏文相誠以分明也。但至令出
難釋文者。大悲居中爲智門五義成所生
爲萬行成能生也。故知四大衆縁者智門
五義非大悲也。次大悲地界等者。大悲能生
五大故云大悲地界等。依主釋也。不可有
相違
大悲生根義三句總釋云。藉四大衆縁故得
生根以四大爲根能生縁事分明也。而至
下云大悲地界乃至大悲虚空。以五大爲大
悲。可知大悲爲根云事 問。第二句中有
大悲與萬行。大悲爲根者。以萬行可云根
歟。若爾違下疏。下疏云。根是能執持義猶
如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以菓
實可喩方便究竟。若爾者芽莖枝葉非喩
萬行乎。故疏爾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由如
芽莖枝葉次第莊嚴萬行既根所持也。可
知根直非萬行云事。若爾者既大悲所生
爲萬行之能執持根當何法乎。又疏處處
釋以第二句或爲大悲或爲萬行二義門
見。此外無別法。可喩根法體尤不審也。如
何 答。此事先達了簡未分明。加愚推云。
可喩萬行也。於萬行之上有上求下化二
用。以下化衆生用喩根。以上求菩提用譬
莖葉花果也。下化用向下喩根。上求用向
上喩芽莖枝葉也。喩如世間種子殖大地
之時被五大養育向下生根向上生長芽
莖技葉終得果實。三句法門又如此。菩提
心種子落凡夫妄想之心地以大悲心加此
菩提心之時起萬行。此萬行大悲心所生也。
故專有下化衆生作用。積下化衆生行之
時。菩提心次第生長終得一切智果也。此菩
提心生長又萬行體故。萬行通根與莖葉花
果二喩也 問。若爾者以依大悲所生萬
行二作用喩根喩芽莖枝葉。何必以根爲
莖葉花果之能執持乎 答。望大悲雖所
生兩用也。二用相對之時。下化衆生用可成
上求菩提行能持也。其故菩薩修萬行求
菩提。爲成就下化衆生之用也。故知上求
行可成下化衆生所持也。此根義近成萬
行能執持故。望行雖名根。果實此根所成
故。望第三句第二句云根也。故疏云。且如
行者修供養時若奉一花或塗香等即以遍一
切處淨菩提心因句
種子
興供養雲普作佛事萬行
根句
起悲願大悲
乃至
即是普於一切智地乃至無餘有情
界皆悉生根也此釋於一切智地并無餘有
情界所生之根悲願所生廣作佛事也
知以萬行爲根體云事。此義迄違文此等
悲爲根本并生大悲根等文也。悲爲根本文
悲爲根本可訓也。與大悲爲根文同事也。
生大悲根文大悲所生根故。云大悲根依
主釋也 問。以大悲喩五大。智門五義其
位同歟 答。不爾。智門五義菩提爲因句
也。五義者五大也。五大者五智也。以本有五
智爲菩提心體故。住心品所住心菩提心
也。以自心發菩提等之五轉釋心故。五轉
即五智也。住本有五智云發菩提心也。大
悲此菩提心上縁無餘衆生所發悲願心也。
故直第二句攝也。根能生不可云屬因句
也。此大悲心養育前大悲心令到一切智
地之果事。如世間五大養育種子令得果
實。故大悲喩五大也。若約法説者。五智上
有大悲用。以悲門五智爲大悲五大也
問。大悲爲根經文讀大悲爲根訓甚不可
爾。三句問得一切智智果事。問何爲因何
爲根云何究竟也。答之云菩提爲因大悲
爲根等。出根體非云大悲乎。況又菩提爲
因既因句體即菩提也。大悲又可同彼乎
答。此事實難思。但大悲生根義勢。金剛手問
以何爲根可訓也。方便爲究竟有向上向
下讀文有異釋故。云方便爲究竟訓釋在
之。若爾大悲爲根讀有何相違乎。次菩提
爲因可准之。故依本有菩提爲修生因可
意得也。故知金剛手問三句倶問能成因
也。此會釋猶不審也。問三句能作之體。自
此問之前三句體聞。爾者此三句何法所成
可問也。而上未無三句説。何閣三句體越
問能作之法乎
大悲即根之義處處疏釋。第二句云大悲句
故。可知大悲即根也云事。又釋第二句。猶
如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取喩畢。次
擧法説釋梵音謂悲爲迦盧拏若非大
悲即根者。法譬釋文不相順歟。又疏上擧
發起悲願皆悉生根結成。若以悲不爲根。
上下釋文不可符順。且第七卷生大悲根之
釋分明歟。但至云大悲地界等文以大悲
喩五大上以四大爲根能生以大悲可
爲根能生者。見解釋鉤鎖。隨行者以無住
心所修萬行即由大悲地界等五大所
養育萬行也。若爾者何以彼文云大悲生
根之義乎。故古文點云。大悲地界所執持
云云云大悲即根故大悲被四大養育時
萬行功徳増長也。故以上所擧萬行直非
爲五大所養育也。隨所修萬行者。爲釋
萬行生長因由標萬行也。意云。菩提心所
起萬行大悲根蒙五大養育之時開榮増長
爲言此義不審也。文勢所推萬行直可被
五大之養育又五大各擧大悲。隨五大
大悲體可各別。若一種大悲。一處擧之可
足。毎度擧之事頗文繁無用歟。一義云。大
地界等讀依主可意得。五大非大悲施
功能。又萬行施功能也。然五大大悲施功
能作用展轉成萬行能生故。云大悲地界
等也。意云。執持大悲地界持萬行。潤大
悲水界潤萬行等也 問。五大者何物乎
答。智門之五義也。即本有五智也。故可當
菩提心。菩提心所具五智功能發大悲。此大
悲譬根故。爲譬樹根能長養之世間五大
以智門之五義釋此義也問。今云爾時
無量度門任運開發由如芽莖枝葉次第莊嚴。
上云執持莖葉花果不傾拔也。可云其體同
也乎 答。其體可同也。上下倶萬行故。但
上直大悲所生萬行故云根所執持莖葉花
果也。今明所修萬行猶被五大養育之義
故。其義聊異也。然置大悲之言又爲顯根
之所持之義也。其意同也。一義云。上執持莖
葉花果者。萬行屬根方便究竟果喩莖葉花
果也。故上下莖葉其體別也云云此義不爾。
以三句喩種根果之時。芽莖枝葉可屬根
也。以究竟果爲方便究竟。尤局果實不可
譬芽莖等乎。又開三句爲十心之時。因
位皆爲根句。芽莖等屬根之條分明也。何是
屬果實乎。故於根有二義邊。一望芽莖枝
葉云根義。二望果實云根義也三句表望
究竟云根故似局初義。爲果實根事爲芽
莖枝葉根故也。故二義返一義也 問。此義
從大悲生根釋云何可會之耶 答。古點云。
大悲生セルヨリ云云意根大悲故云大悲トシテセル
根也也。但此義生字甚無用也。爲令知
根體即大悲也。只可云大悲根。云生何用
乎。若爲顯第二句生起置生字。可云從大
悲根生。云大悲生根。無爭大悲能生根所生
也云事。愚推一義云。從大悲生スル讀大悲
即根可意得也
一。根是能執持義乃至皆悉生根一段文料簡
事 大悲即根義。莖葉花果萬行菩薩萬行
大悲起故。大悲能執持譬樹根莖葉花果執
持也。梵音謂悲爲迦盧拏者雖釋經大悲文。
本大悲トハ法譬二故。今正明根法説兼爲
經大悲釋也。且如行者等者。爲顯大悲爲
根之義擧萬行也。修供養時一花一香等
即萬行體也。遍一切處淨菩提心者即因句也。
萬行依因句生而大悲根執持也。譬莖葉花
果種子生長而如被樹根執持也。樹根雖
種子所生也。今且萬行望菩提心所生望大
悲爲顯爲所執持之義。根種子所生邊不
釋也。發起悲願迴向群生等已下正釋大悲
爲根之義也。此大悲心爲上求下化修行成
能生根也。迴向群生者。下化衆生行依三力
加持上求菩提行也。發起悲願文可被下三
力也。意發起悲願迴向群生之行蒙三力
加持。成佛果故。云所爲妙業皆悉成就也。
即是一切智地等者。依悲願所修行蒙三
力之加持成佛果因。以悲爲一切智地根
之義也。發起悲願迴向群生於無餘有情
界生根義也。故望兩邊成根義結成云即
是一切智地乃至無餘有情界皆悉生根也。大
悲生根義料簡一段。大悲生根義萬行爲根
爾所執持莖葉花
果可譬究竟句
萬行有二重義爾莖葉花
果可譬
萬行
萬行各別義根譬願云云依悲發願
依願修萬行也。梵音謂悲等者。是非根法
説。只經大悲爲根中根釋先畢。釋大悲文迄
也。且如行者等者。約萬行明根事如先義。
但根即云萬行義。若奉一花或塗香等供養
直擧根體也。若根萬行別義。大途如成前
大悲即根之義也。發起悲願迴向群生等者。
迴向群生萬行也。蒙三力加持萬行也。此
二種萬行即根故結皆悉生根。又此萬行云
發起悲願故。於萬行令有根用悲願故。
云大悲生根也
    顯行事度
疏中爾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可云今此度
門中有顯行之事六度乎 答。約行體可
有也 兩方。若云有者。今此度門眞言行者
所修也。何用顯行事度乎。是以宗家釋中。
開得本有六度萬行功徳更不勞事六度
用事之六度云事解釋誠分明也。若又依
之云爾者。眞言教事理倶密之宗也。何強
遮事六度乎。是以疏中如摩訶般若所明
六度十八空皆入大悲句中可知有顯行
事度云事。爾者兩方也 答。自本所答申
約行體可有也。凡眞言行者普門方便之行
業一切智智之諸乘也。簡何行乎。是以菩提
心論。乃至身命而不悋惜且一邊其理顯。
但至難勢者。自本事六度者取所修行體
也。非取顯乘用心也。次宗家釋已云不勞
非遮事六度之詞。是以一處釋中。若且依
此説偏棄捨六度等者無有是處也。又此
即身成佛之深道也此釋豈以事六度非
爲即身成佛之直道乎。不可有相違。無失
可答申也顯行事六度者常檀戒等六度
也。所謂檀度者財施法施無畏施等。戒度者
五八十具戒等也。簡密行六度是云顯行事
度也。密行六度者是又有事理六度。常事理
供養是也。事六度者檀飮戒香忍辱花進燒
定水惠燈明精進遍六置中間是密行事六
度也。又五供印明爲理六度。此事理六度對
前顯行事六度皆云理六度也。雜問答云。
此眞言行人初發心時即住頓覺成佛神通乘
於此生中逮見無盡莊嚴界生無邊三昧總
持門即於此中開得本有六度萬行功徳更不
勞事六度住於自性不生六根過故此釋意。
顯縁起法門故。行事六度對治六根弊無
六弊之處得六功徳名六度功徳也。此宗
意。無盡莊嚴本具徳有六度功徳故。以印
明加持之時開顯本具之徳故云不行事
六度也 問。見眞言行者祖師先蹤。往往
行事六度。高祖龍猛爲引生王太子與其
首。青龍和尚四分秉律。高祖大師絶穀漿
顯精進道。又禪定智慧何祖師不學之。菩
提心論云乃至身命而不悋惜。勝義深般若
釋眞言行者應觀彼等。又供養法卷若無勢
力廣増益住法但觀菩提心是説檀度經
也。文意若有錢穀等勢力之人直可行事
度。無勢力人以菩提心可充檀度又於
戒大師御遺戒云。顯密諸戒以十戒爲戒
出常十善戒。云祖師行迹云經論釋文。眞
言行者行事度事不可及異義。何釋不行
事度乎 答。雜問答云。何行六度稱劣惠人
稱劣惠人行度偏故暫得劣名深惠人之不
行事耶兼能行事等云云此釋深惠人者眞言
行者也。劣人者顯行者也。顯人云行度偏。
知有相事一邊不知事理不二無相境界。
故云劣人既云同行度。眞言行人行
事度迄勿論也。付其以用心爲顯密差別。
謂顯人依對治門行度故。知事一邊不知
事理不二度事。密人知六度之體性自性界
具徳事住事理不二觀解行故云密行也。
是則用心不同所行六度體同也 問。
既眞言行者以三密加持力開得本有六度
故。不勞事六度云云事六度本有六度其旨
別也聞而云兼能行事時。不依本有六度
用事六度歟。爾者上下釋文似參差。如何
  答。上且任宗正意釋不行事六度之處
依印言加持開發本有具徳之由。是則自
宗心内修行不見心外相意也。行事六度
事。以心外相爲先。謂檀度我外見有所
施境致施行。戒作止持犯多分對他人。又
以止身語過非爲戒體。身語過非在心外
者也。自性界無身語過非故也。忍忍八風。
八風悉對他人也。所詮向對治門可云心
外行相也。簡心外云非密行者。不可許
行事六度也。故上以行六度定劣人。而
云兼能行事。設雖眞言行者也。引他劣機
之時可行事六度也。四攝法方便有勝劣
重重化導故。對所化之邊心外相故偏雖
事六度也。能行人知事理不二道理故。不
可云一向事度。故成勝人所行也。故釋云。
深惠於事覺理。理即事事即理。不是理不
非事。無心取捨。菩提淨故問。兼能行
事者。深惠事度者事理不二故云兼歟。如
何 答。不爾。深惠以心内行爲本故。行事
不爲正。然爲利他兼行事度故云兼能行
事也。然兼所行事不同劣人所行。即事理
不二事也爲言又五重結護擧事六度畢。又
是即身成佛深道也引劣人化他方便云
行事六度者。何云即身成佛之深道乎
答。凡眞言行者以三種菩提心爲至要。行
願菩提心以化眞言行者強不爲本。衆生
愚朦不可強度。眞言行者方便引進者。以
化強剛難化人爲眞言行者用心 既
爲菩提心體。何不云即身成佛之深道乎。
若於眞言行中存傍正。非眞言正意故傍
行也。故云兼能行事。而五重結護對一向可
思可棄捨事度之人顯爲眞言行者所
行之旨。云即身成佛深道也。不行事六度
非云不可即身成佛
    方便究竟
經文方便爲究竟今此方便究竟爲局佛
果。將如何 答。依實義可局佛果也 兩
方也。若云如講答者。疏中解觀察三心之
文雖有長短二釋。未見局佛果之説。何
云局果位乎。是以疏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
若又依之云爾者。疏中釋究竟之句或
云萬行所成一切智智之果説名方便。或述
醍醐妙果三密之源。非局佛果乎。爾者兩

答。可局佛果也。三句是因行果之次第也。
若爾究竟之句既當果徳。何不局佛果乎。
是以宗家釋中。從凡位修行六度圓滿成
佛故曰以方便爲究竟。成佛以後以大悲
濟度衆生故曰方便爲究竟。向上向下讀
文有異雖出向上向下之二義。究竟之句
但名果位且一片令出疏家釋分明也。
但至一邊難者。依八地已上純無漏相續義
暫同果位也。引八地已上境界皆同之文
專顯此意也凡於三句有長短廢立。
短三句於十地地地具三句。又於十地分
別長三句之時。初地爲因。七地已前爲根。
八地已上爲究竟。此等廢立不同也。若爾
者何唯可尋方便究竟局佛果歟乎。又於
方便究竟有向上向下二義。向上之時方便
與究竟其位別也。若爾者云方便究竟唯
局佛果歟問約究竟之邊歟。若約方便邊。
第三句通因也。故旁此問題大樣也。謂受今
題答不局佛果。難者長三句之時以八地
已上爲第三句故。答通因意得難唯可
局佛果。答者若通因果諸位分別三句之
時可局果。短三句廢立一一地皆有三句
故云答通因者。如何可加重難乎。又設長
三句佛果爲究竟。尋方便究竟句通因歟。
向上方便前方便在因故答通因。究竟句答
通因意得重難。論義可相連也 問。爾者
問題如何 答。尋通因果二位長分別三句
之時究竟句唯爲局佛果乎問題。不可有
相違
一。三句是因行果次第故。於因果諸位長
分別之時。唯以佛果可爲第三句也。故
疏家處處釋以究竟至極果爲第三句之旨
分明也。豈非局佛果乎。故疏云。方便爲
究竟者。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増。應物之權
究盡能事即醍醐妙果三密之源也又云。
即彼萬行所成一切智智之果説名方便
二十卷云。又知有勝法無上心稍進引入第
二第三皆是大悲句也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
方便句也然此八葉及中胎五佛四菩薩豈異
身乎即一毘盧遮那耳爲欲分別如來内證之
徳表示于外故於一法界中作八葉分別説耳
此等説文悉第三句非局佛果乎。但至
以八地已上爲方便究竟句者。彼信解行地
觀察三心文釋故。約十地且分別三句之
時。八地已上純無相觀不同七地已前有相
無相間雜故。八地已上爲究竟句也。彼文
不開佛果故。不可成通因之證也。十地
佛果並立而以八地已上爲究竟之句時。
可成通因證文也 問。第三疏云。復次初
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
羅時前七地已來爲大悲萬行之所含養
如居胎藏無功用已去漸學如來方便如
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
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此釋
雖存佛果八地已上爲第三句 如何
答。此釋三句開四句釋。謂無功用八地已去
爲方便。如來一切智地爲究竟。若爾者向
上方便義。八地已上有親成佛果因之義
故。別爲方便因也。以八地已上爲方便故。
七地已來爲大悲句也。實十地皆大悲句。且
八地已上爲方便句也。是一往説也。實向上
方便之時。大悲句方便其體可同也。故大師
釋云。從凡位修行六度圓滿成佛故曰以方
便爲究竟因位行悉爲方便豈非大悲
句乎。若第三釋八地已上混爲方便究竟。至
如來一切智地已下釋無用歟。又喩意無功
用以去云習諸伎藝。一切智地云伎藝已成
施于從政。究竟與未究竟其重分明也。何
以無功用以去爲究竟句證乎 問。八地
已上境界皆同釋何云不開佛果乎。故至
下就前三句義中更開佛地爲上上方便心
八地已上言非收佛果乎 答。如佛果開
合論義委細記之
    云何菩提
問。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今此菩提者
可云問能求乎 答云云 兩方。若云問
能求者。上疏釋菩提心。以寶藏爲所求。
於寶藏功徳離疑惑心爲能求菩提心。菩
提心者即是白淨信心義也者此意也。而疏
釋如實知自心文。即是開示如來功徳寶處
答。説既約所求問。若能求非問答乖
角乎。若又云爾者。如來答説粗擧三句畢。
其上付因句重徴釋云云何菩提若爾何
非能求乎。爾者兩方也
答。可問能求也。上云菩提心爲因徴釋
云何菩提。豈非問能求乎。若問所求。可
問云何究竟也。究竟之果所求故。但至疏
釋者。可有二義。一云。答説能求也。自心實
雖擧寶藏所在。知字指能求菩提心也。以
知寶藏所在之心可爲菩提心故。但至疏
釋者。答説自元擧所求顯能求菩提心故。
云開示寶處也 一云。問雖能求也。答以
所求答也。無相違
付之有二義。一雖云知自心以自心爲答
至要也。故疏先總標開示如來功徳寶所。
開示開説義也。此文云説功徳寶處也。而
寶處者指自心之條無異論者歟。加之人
聞寶藏發意雖勤求。不知其所在無由
進趣云云今文示寶藏説文也云事誠分明
也。若爾者答説非約所求乎。是則問者且
思能求所求各別也故。雖問能求之心。答
者爲顯心自證心之旨。答汝所問能求菩
提心即所求果也能求心外別不可求所求
也。此文若能求心即非云所求果。下菩提
心名爲一向志求一切智智若一切智智即是
菩提心者此中誰爲能求誰爲所求等云云
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者。躡今云何菩提
謂如實知自心文也。不爾爲指何文。故知
今文能求菩提心即所求一切智智果也云文
意也云事。一可所求。大途起盡如前。但以
知字即爲所求一切智智也。此答説見所
求事源起從下疏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
釋。然自心寶藏之所在也。知之能知心可云
一切智智也。其故上釋菩提心以白淨信
心爲體義。引智論我第一甚深法微妙無量
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倚不著無所得法非一
切智人則不能解故以信力爲初文證之。此
中信能求菩提心第一甚深之法。所求寶藏。
一切智人寶藏能證人也。故寶藏一切智能
知所知雖有不同。倶望菩提心在所求果
也。疏如實知自心位爲佛果之旨分明也。故
知以知字可云一切智智也。依之具縁品
横統諸教文。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云云
釋豈非以知字云一切種智乎。又當段疏
即是行者自心耳者釋經自心。若能如實觀
察者釋如實字。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者知
字釋也。以知一字爲一切智智之條分明
者乎。此義如先義違問直非爲答所求。
如實知爲菩提心。如實知位佛果故。佛果所
求果故。自成答所求也。若問所求。非違
因句徴釋。又深違下疏若一切智智即是菩
提心者牒文。問所求答所求。無能求即爲
所求之説文故。又菩提心者依主釋故。菩提
二字所求也。今略心字故問所求云事不
可爾。設依主釋。菩提心三字倶爲因句名。
徴彼菩提之時何非因句云徴所求邊乎。
凡六種釋皆得名釋也。依主爲能依名也。分
之不可爲二名乎。又心字起盡強不可
一定。故菩提心論引此經文之時。菩提爲因
云云無心字。是豈非菩提直爲因乎
重難云。先付問能求答能求之義難思。
以功徳寶處爲所求既共許處。以今文既
定示功徳寶所之文。豈非所求乎。以此
文約所求顯能求成申事。意趣難量。答説
若所求 何云顯能求乎。若知字能求故擧
所求自心爲取能求知字。答至要在知字。
疏家釋專可釋知字。然即。是開示乃至故復
指言釋一向寶藏釋也。何云以能知爲所
用乎。又即是開示者知字釋云事常義歟。此
義甚不可然。開示者云今此經文開説寶
藏文也意。若以行者開曉云開示者。此上
可有説字也。謂可云説開示寶藏功徳
也。其上開字有開解開曉等義故雖可名
能知心。示字不可名行者開悟。是知識教
示義故。若爾開示者開説之義可非開悟義。
非詞不足ノミニ。背示字起盡。故知今文説所
求寶藏文證也云事。加之問答倶約能求
違下疏釋。其故下疏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
者指此文歟。彼文意牒能求即爲セハト所求
其上搆難也。此文若問能求答能求。一切
智智即菩提心者躡何文言乎。次付問能
求答所求云義難思。問答尤可相順。問答
乖角豈非大難乎。其上如實知自心文。綴
文起盡以知字可爲至要。故知可云如實
知自心者名菩提心也。見問所求時云
知自心。爲取所知自心擧能知無相違
者也。其故菩提心者求菩提心也。而爲顯
其所求體問云何菩提之時。如實知自心
云菩提心故。爲顯所求是自心也答如實
知自心也。若問既能求答如實知自心之
時。可取能知之義極成故。全非答所求
也。問既所求時雖擧能知意爲取所求也
顯者也。故疏家釋知字不爲本付所求寶
藏釋。全無相違。次以能知名一切智故
答所求成申事又不可爾。此義意所求既
定寶藏。一切智是寶藏能知心也。何云所
求乎。又上釋菩提心之時。菩提心云白淨
信心。所求寶藏云第一甚深法。一切智爲彼
能證體。三種既區別也。此中能求白淨信心
所求第一甚深法條。疏家釋義分明也。若以
一切智答之。非能求非所求爲付何答
乎。又如實知自心有十重淺深。何必定一切
智乎。而是定一切智而以所求答成申。甚
不順道理乎
答。先付云答能求之義。此義知字正答能
求菩提心文也。但至開示功徳寶處之難
者。以開示二字見知字釋事。古來一義也。
云説字不足也難。如此解釋文廣略常事
也。殊今疏未再治草本故。文句不首尾事惟
多。蘊古智嚴再治專此意也。又示字事行者
開悟可云開示歟。開示悟入四佛知見
行證入配之示字既當行。未必教示乎。
次釋文偏釋所求寶藏知字釋無之云事不
可爾。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已下釋豈非知
字釋乎。但釋寶藏結釋故復指言事。自元
所成申。問者意以欣求寶藏名菩提心迄
領解。未知此寶藏所在故。失進趣之方便。
故重徴云何菩提也。徴意云。徴所求法知
在何處可發菩提心也。徴問既雖微菩提
心。不審專在所在之處故。答殊物立所在
釋也。故復指言結釋此意也。然正答在知字
故。已下諸文皆約知字成釋也。設又開示
雖開説義也。不可有相違。約功徳寶處
成答故。且閣知字釋先云開説寶處也。寶
處爲本答之旨以前往往顯畢。次至云問
答倶約能求違下疏者。謂如實知自心文。
菩提心爲一切智智之旨未顯。此挫云是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故。云一切智智即是
菩提心等也。委如上成。次付以所求答初
義。至問答乖角難者。以相違問爲此答
肝要。不可准常例。其故問者意能求所求
定思可有二物故。求何法物名菩提心
徴問スルヲ爲顯自心自覺深義答以所求體
直爲能求心。顯不行而行之軌則。示不到
而到之得果。成自心即佛之旨也。故違問
爲答巧妙也。故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等釋
悉明自心即佛之道理也。下一切智智即是
菩提心者所躡專此故也。但至知字者。此義
前依云何菩提徴答謂自心可順此義。加
如實知三字以知字可爲本故以結句言
爲一段肝
要因明
習也
若爾可云以能求答。何云乍置知
字自心爲要耶。難只云ハハ自心トノミ其義可不
定。一切衆生無不具心。悉不云發心人
故。如實知自心體性之時。其自心可云一
切智果體也。故加如實知三字顯自心即
所求體之旨也。文意云。顯如實知自心自
心之外無所求之果也。或又讀文點云。如
自心ナリ云云如實知之時。此自心即被
云寶藏之所在也。若如實不知者。雖聞自
心言豈有得寶藏期乎。了了證知已下釋
明如實知時自心即道之旨也。次以能知
名一切智義難。此義專任横統諸教文也。
但至云一切智直非所求者。如上成於所
求有二物。謂所證寶藏能證一切智也。發
求寶藏意之時。不得一切智不到寶藏
故。一切智爲所求也。若一切智不可云所
求。何下疏云菩提心名爲一向志求一切智
智即是菩提心者此中誰爲能求誰爲所求
乎。上云聞寶藏發意欣求。下云菩提心名
爲一向志求一切智。所求果通菩提心一切
智事無異論者乎。但至云如實知自心有
十重淺深者。約所寄齊且釋淺深也。於能
寄齊不可有淺深。若不到極底者。何云
如實乎。故知以眞言行者一念如實知自心
從所離妄執之淺深寄齊如常判有十重
淺深云事。爭是知一念乎。云三大僧祇
越於一念a字。是如實知自心位也
付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問答有重重義。
一云。問所求答所求如常此義以所知自心
爲答詮也。自心寶藏所在也。寶藏既所求體
也。教彼所在以所求答也。問答不可乖
角故。問問所求也。付此義雖問所求。所
問菩提心也。初地淨菩提心望生死之善所
求果故。雖問三句中因句。約爲所求之邊
問之也云云此義不爾。上釋菩提心之時。釋
於寶藏功徳離疑惑之心爲菩提心菩提
心者即白淨信心義也畢。今又忽以菩提心
爲寶藏體乎。故知言問所求。直可云問
一切智智果也。一云。問問能求答以所求
答。顯自心之外無一法之義。返明能求所
求一體之旨也。此義答詮自心也。故疏云。如
人雖聞寶藏發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無由進
趣故復指言故復次言者如實知自心文也。
釋意上明菩提心聞寶藏功徳發意進趣
也。而不知彼寶藏所在。菩提心向何進趣。
故云示其所在也。所在者自心也。以自心
爲答詮之條分明也。此義文點或如實知ント
自心讀。或如實知ラルル自心ナリト讀也。所詮爲
取自心也。若此文問能求菩提即非答所
求果者。下疏菩提心名爲一向志求一切智。
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等云云此釋誰尋求
一切智智等經文也。上有一切智智即爲
菩提心云云文云誰尋求等問起也。説一切
智智即菩提心也文何乎。非今問答文無
可指之處也。故知問能求菩提心之時即
答所求果也云事。一云。問答倶約能求。答
又以知字可爲本故。如實知自心者爲
菩提心故 問。此義此疏釋如何得意乎
答。此有二義。一云。云謂如實知自心雖
明能求菩提心。挫此文云是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等故。菩提心即云爲一切智智
果也 問。經何如此説乎 答。爲顯初地
即極之義歟。一云。答如實知自心爲菩提
心之時。如實知自心之外無佛果故。自
成菩提心即爲一切智智果義也。故疏如
實證知名成菩提又問即心是道者何故
衆生輪迴生死不得成佛答以不知如實知
故。如實知自心即爲佛果之旨分明也。故
指此文云一切智智即是菩提也。故疏第
三具縁品横統諸教文如説如實知自心名一
切種智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之條分
明歟。有此意故經此位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也 問。能求菩提心云如實知自心
而此坪フハ成佛分證成道ニモヤアラン。何直云一
切智智果乎。若約究竟果答。非理不盡
乎 答。一家意本覺門法門故。云因云果
我等介爾汎汎所起妄想等心念之外全以
云無其體爲規模。故云如實知自心強
非謂究竟佛果。只云菩提心者如實知自
心也。然如此知自心之外無佛果覺故。即
是爲一切智智果也。三句五轉自元横徳
故也。品號釋自心發菩提乃至見心正等覺者。
五轉皆云自心也。自心言甚有味 問。自
心外有何法喩寶藏自心云示彼所在乎
  答。實無二體。寶藏者無盡莊嚴具徳也。
此萬徳備自心故自心且爲所在也。自心
行者妄心寶藏佛果徳相故。且約此義邊喩
寶藏所在之二也。剋論其體何有二物乎。
一雖有重重義。云問所求義不得其理。
違下疏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文故。又
若問所求。展轉此文有諸法無相謂虚空
相文。以彼文宗家證第八住心。以第八住
心可爲眞言究竟果乎。乃至至末結上諸
文。我説諸法如是令彼諸菩薩衆菩提心清
淨知識其心以略心字之起盡云問所
求者。結成文菩提心清淨置心字。如何可
意得乎。故疏釋彼文。佛已開示淨菩提心
三句中因句之條更無異論者乎。又彼諸文
不可云不鉤鎖云何菩提問答。鉤鎖相連
次第疏釋分明也。謂誰尋求菩提等三問依
菩提心即爲一切智智起 彼所徴云何
菩提等之文事不可及異論。又自下諸文
答三問次第轉徴釋下故。云問所求義只
一往義也。不可爲始終所立義。又知自心
文或讀或讀知ラルル自心。共不順文章。大
師釋如實知自心有十重淺深。無爭如實
知自心可讀也已上
大意
    又樣第二重古
百條樣
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今此菩提可云
問所求菩提乎 答。可爾也。兩方也。若
云所求之菩提者。思疑問生起依三句中
菩提句彼既因句故可能求菩提心。今所
問何忽所求乎。若又依之云爾者。即是開示
如來功徳寶處也寶所言豈非指所求乎
  答。可所求也。是以疏釋如人雖聞寶藏
功徳發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無由進
若約能求作問。此釋如何消乎。但至
一片難者。可有二意。一上云菩提心爲因
故。心字能求也。今唯云云何菩提略心字
故可所求也。一於初地菩提心有因果二
義。望地上根究竟能求因也。望生死之善
即究竟果故。今約所求邊致問也。如此成
申不可有相違
    裏書云
私云。云何菩提問問能求心也。躡因句故。
如實知自心答約所求也。問能求心答所
求一切智也。自心本具果徳爲令知別不
可求之道理也。故下疏。菩提心名爲一向
志求一切智智。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
此釋非指今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是阿耨多羅等文乎。若爾問問能求答答
所求義分明者歟又一義云。問所求也。答
行者自心也。所求一切智智果則本有金剛
寶藏也。行者能求自心全所求果也此義實
順疏上下者乎
    初地即極
即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爾者今此正覺可
云究竟大牟尼之位也乎 答。依實義可
爾也 兩方。若云究竟之位也者。今此文
釋菩提心爲因之句。設雖自宗也。立十地
次位。何無初後明昧乎。無爭初地分證成
佛也云事。是以下疏解初地位。然非究竟大
牟尼位若又依之云爾者。問不得成佛之
言必不見分證。答便成正覺何非究竟乎。
況又上菩提心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分證云事誠以分明也
答。可究竟正覺也。凡自宗意。遮那總徳且
約功徳品數開爲十地也。佛徳無隔礙。行
者同於本尊之時。何契一徳有隔餘徳乎。
爰知十地横平等位一成一切成義決定云事。
依之宗家釋中以横竪十地判顯密之差
異。但至一邊者。以初地爲分證云事所
不共許申也
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爾者今此正覺可
云究竟大牟尼位乎 付此題聊有不審。
住心論云。是因是心望前顯教極果於後祕
心初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宜其然也此釋
意。密初發心位顯佛果故云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 若爾今分證究竟尋於密中所
論也。今便成正覺顯正覺故。不可云分證
究竟。若思違論義者。答究竟成佛也初地
故難可分證。約密爾也。而今成佛指顯圓
滿正覺位故。云答究竟成佛者。論義可違
也。且置此事。自宗意付云初地位分證歟
究竟歟之義第二重
如百條
重難云。自宗意。開舍那果徳爲十地次位
事所不諍申也。然約行者修顯之門。非無
智品明昧。故於十地可有二種。開佛徳
爲十地所同徳體也。是名本有無垢十地。行
者入證之地位能同智品也。是爲修生顯得
之行位喩月十六分明増加。若爾何無初後
明昧乎。是以疏中或釋四十二地階次不
同。或以十地位述逾廣逾深等。判等覺位
云更有一轉法性生補于佛處。或云於常寂
之體如在羅縠。如此諸文一部之間彌淪。
若非宗實義。往往設此釋何用乎。但至云
問成佛不見分證者。對生死云成佛。何非
分證乎。例如因句云若望生死中所殖善
根則名爲果。望根究竟是因句故。可分證
之條勿論也。次至指菩提心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者。祕密最上菩提心故云無上
菩提心。有何相違。次至以横竪十地爲顯
密差異者。凡於一家於諸法門有横平等
竪差別二門。竪差別義同顯故非密乘規
模。横平等義一家不共之談故。賞此一邊
云密教横義也。是則以本有無垢十地爲
正十地體故。密教云横義也。不同顯教一
向於能證智立十地故局竪差別一門。故
知以本有無垢十地定十地實體奪能證
智之時。雖非無初地即極之義。約行者實
行門無始間隔頓難除故。可存十地明昧
也。次一斷一切斷等事。是花嚴宗事事圓
融法門也。一家未見此釋。若以之爲宗規
模。花嚴宗可云不劣密乘歟
答。今宗意釋從初地即得入金剛寶藏。金剛
寶藏者自心本具無盡花嚴藏也。以是爲究
竟至極之理。若一迷ラハ。何到究竟實際之
理地乎。又約能證智云者。得一智之時可
圓滿五智。各具五智無際智者此意也。不
覺即已。覺必可得無際智。況又宗意人法
一體也。故十地即十六大生也。一門即普門
道理。疏家處處判文分明也。若爾者約人之
時既有一得一切得義。約法地位何強遮
一成一切成之旨乎。又當段文鉤鎖尤可初
地即極之義也。其故釋除蓋障三昧文。見
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
計煩惱種類不過八萬四千。彼悉見寶聚
門之上有何所殘云初地不極乎。且疏家
宗家釋。三劫見地前初地即極起盡也。其
故三劫成佛之義顯密同之。顯約時分故
經遠劫成佛。密約妄執故一念度三妄即
頓成佛。釋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
何論時分耶專此意也。凡一生二生成佛約
究竟成佛云事。更所不及異論也。而云
度三妄一生成佛。又三妄斷位初地 是
豈以初地非爲究竟成佛乎。但至疏家處
處釋立地位淺深者。可初地即極道理分
明。雖有諸文悉可云即順常途也。又於今
經第三劫無量無數百千倶胝那由他劫乃至
皆悉成就文疏家作二釋。一餘乘菩薩於無
數阿僧祇劫所集功徳眞言行者於初地位
云頓具足之釋。一云眞言行者於二地已
上經無數阿僧祇劫所集功徳智慧於初
地位悉成就之釋。付此後釋取輪王太子
喩。既云不行二地已上普賢衆行其功徳
智慧初地悉得之。豈以初地非爲自證圓
極位乎。故知二地已上普賢衆行者果後方
便也云事。又三妄上立微細妄執。是則十
地所斷也。超三妄雖得初地。微細妄執尚
殘故。初地不極也。就中以三妄斷位寄齊
如常。十地獨云出過待對。若於三妄斷盡初
地得究竟果。以顯乘極佛直可云眞言佛
乎。若爾不可有顯密淺深歟云事。三妄外
立微細妄執事。祕藏記過此修上上方便斷
微細妄執至佛果故釋也。彼以佛果一障爲
微細妄執 今所論付地前三劫義沙汰
也。十地所斷云微細妄執事不分明。又云
三妄外立微細妄執歟事一箇尋也。治定
不可成難。但一義云。顯密自本本始二覺
義門也。一家先達盛成此義。若爾者於同妄
執情有邊云三妄執爲顯人之所斷。云眞
言行者所斷寄齊門之意也。理無所斷邊云
微細妄執故。約眞言行者云三妄斷。微細
妄執開三重寄齊如常三妄也。微細妄執
外無所斷惑故。三妄斷盡位究竟果也。然
非情有三妄故。顯乘極佛與密佛其位遙
異也。法門廢立區故。三劫斷位寄齊如常之
時。以微細妄執爲地上所斷。顯在地前。地
上密行位故。極無自性心云於業煩惱解脱
而業煩惱具依此意也。初業煩惱三妄後業
煩惱微細妄執也。以顯極果爲初地又此
意也。或寄齊如常時分三祇談妄執三劫
之時。後二劫置地上故。第二第三妄執爲
十地所斷佛果一障爲微細妄執。祕藏記釋
也是以顯爲因以密爲果判文。又以天台
花嚴爲十地等覺釋文等此意也。或以微
細妄執名三妄不依寄齊門直爲眞言行
者所斷。云三大僧祇越於一念阿字。或云
頓越三妄入心眞等。初地即極見判文悉是
也。次祕藏記料簡不可爾。既以横竪二義
判顯密差異。何云密中有竪義乎。總密教
中雖有横竪二義。祕藏記釋簡竪義故不
爲密乘義也。其故若密中竪差別。十地
功徳品數差別云竪差別故。全不背横平等
之義。而祕藏記横竪二義。以初地即極爲
横義。以不極爲竪義。故二義相違背難一
混者也。又行者實行之時初地不極故。乍
存竪差別義立横平等之義云初地與十
地無高下意如何。十地佛徳故。約徳體以
無淺深。云爲横平等之義。祕藏記釋不爾。
彼釋源自云十念往生起。謂問西方初地
菩薩所生土也以十念爲十波羅蜜十波羅
蜜即十地也若爾者一念當初地故可云一
念往生何云十念往生乎。答之以横義會
意。十地自元無高下故。得初地位即十地
滿足故。十念具足生初地所生土無相違
爲言若爾者專約行者實行釋。實行前非成
初地即極之義乎
    尋求菩提
問。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今此文爲前
三問悉答之。將如何 答。具答之也 兩
方。若云具答者。見前三問尋求成覺發智
也。今此答説唯初尋求答説未及第二第三
答説 若答二三問。尤可安成覺發起
言。既不然。何云三問具答乎。若又依之云
爾者。鐘谷應何局一種乎。爾者兩方
答。可具答也。道理如一邊。但至一邊難勢
者。尋求菩提一切智三種答説也。問言雖
重重也。案其肝要。第一疑尋求。第二疑菩
提。第三疑一切智智也。以自心答爲彼三
種。三問悉被遮故。不可有相違。若如難
勢。自心尋求菩提分可成第一答。菩提所
求故。若爾者及一切智智文非無用乎
重難云。凡思三問三問悉亙能所。答尋求
菩提等。何能所倶會之乎。加之尋求問答
自心尋求。誰爲能求分雖被答。誰爲所求問
不被答。第二問問能覺人所覺體也。而
以菩提一言可爲何答乎。況又菩提言名
能求所求。第二問全非能求所求義邊。何設
菩提答乎。第三問問起源以自心爲一切
智故。依之生起三問也。而答自心即一切
智智。豈散問者疑殆乎。可知可局第一答
云事。但至云一切智智文無用也者。第一
問既亙能求所求之兩邊故。自心尋求菩提
答能求邊。自心一切智智答所求邊故。讀
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智ナリト。能求所求倶
自心也顯爲第一問答。更無相違也。爾者
如何
答。如難勢尤治定三問可得此答義也。
第一問先立既顯畢。第二問問能覺智所覺
法也。經誰爲菩提者能覺智也。菩提智故以
自心爲能覺以一切智可爲所覺法。自心
即一切智ナラハ無能覺之法。問以何爲能覺之
菩提體也。又問所覺法爲能覺所覺也能
覺既無何爲所覺也。是第二問意也。雖疑
能所之兩邊。以疑能覺爲本故。以菩提言
答之也。但問誰爲覺者者。強非疑人。理
智相對判人法之時。以智爲人故。菩提云
覺者也。第三問經疏意頗似異。經直問發
起一切智。疏云誰發起此心令至妙果故。
發起言不被一切智。若從疏見經。發起言
含兩邊。謂發起心發起一切智也。若爾經
疏影略互顯歟。所詮第三問以疑果爲本。
問意云。一切智果以心修行所可得果體也。
而以自心爲一切智。無能到心故。問不
可有所到果也。答意云。能到心自心也。所
到果自心也。心自證心道理故。是則經當知
眞言果悉離於因果者此意也。然第三問疑
在所到果邊故。答自心即一切智智也。但
至云自心依云一切智智生疑問又用同
辭何爲彼答乎者。成問答事不可依同
辭。例如長水子&MT01805;以首楞嚴本性湛然云何
忽生山河大地文問瑯瑘覺覺朗聲答云
本性湛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云此時子&MT01805;
大悟。是豈非問答同辭證據乎。但此例證
禪機縁故不可爲教相問答例證。所詮領
解自心即一切智智之旨。云不可有所得
之果疑不可生也。而不達彼旨生疑殆
故。再擧自心一切智辭示之也
此論義先治定前三箇問意可定悉答歟
否也。問答先達畢義多端也。且任疏顯文
存一義云。疏釋三問云。菩提心名爲一向
志求一切智智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此
中誰爲能求誰爲所求釋第
一問
誰爲可覺誰爲覺
釋第
二問
又復離心之外都無一法誰能發起此
心令至妙果者文 釋
第三問
如釋文。三問悉有能
所。第一能所分明也。第二可覺所覺也。覺者
能覺也。第三發起此心能發起令至妙果所發
起也。三問各雖亙能所。第一第二問難在能
邊。第三問難在所邊。疑能對是所故所有
疑難所對是能故能有疑。故三問皆亙能
所也。付之第一問問者意。以自心爲能求
以一切智智果思爲所求處。聞説自心即
一切智智可爲能求。云自心所求一切智
智故成無可爲能求之法。故問誰爲能
求也能求既無。對何有所求果。故問誰爲
所求也。雖有兩問能求方正問也。第二問
問者意思自心是能覺之心一切智是所覺
法也處。聞説自心即一切智智也。自心已
所覺法也。以何物爲能覺心。故云誰爲覺
者。所覺之法爲能覺心成所覺者也。能
覺既無之。何有所覺法。故云誰爲可覺也。
是問正有能覺邊能所難准前。此義經誰爲
菩提成正覺者菩提可爲能覺之智也。菩
ナルカヲハ&MT06279;菩提スル正覺可訓
也。第三問發起菩提心思可至一切智智
果之處説自心即一切智智也故。所到一
切智智果既自心。所不發起此心可到
妙果。何強用發起菩提心乎。此問正疑在
果也。謂思妙果發起菩提心終可至處
聞自心即所到果故。成無所到果。故云
令至妙果。若無所到果者。望何發起菩
提心。故云誰能發起此心。此義經誰發起彼
一切智智文可讀誰發起一切智智ナラント
歟。其故疏誰能發起此心釋經誰發起。疏
令至妙果釋經彼一切智智。故如是訓合疏
釋也。如經見文。可讀誰發起セント彼一切
智智。如是讀違疏發起此心釋也。疏此心
云發起經一切智云發起故。又疏令至妙
果句釋何經乎。故經文微隱ナレ&MT01302;。如是讀合
疏釋也。或又發起言可亙心妙果二。發起
果者即得果義也。經自元第三問問果故唯
云發起彼一切智也。疏三問齊爲顯通能
所加誰能發起此心釋也。令至妙果句正經
文釋也。
一。三問具答者。自心尋求也菩提也及一切
智智也。第一問可爲能求之自心云所求
果故。問誰爲能求故。爲所求果自心返
答爲能求菩提心也。如是答顯密教意無
能所能所義也。第二問難自心即一切智
無能覺智故。又答云。爲所覺之一切智
自心返爲能覺之菩提故。云自心菩提也。
自心兩字三次讀之。自心尋求自心菩提自
心一切智可意得也。第三問聞自心即一
切智智果故。難一切智果發起菩提心所
可到也然此心直爲一切智智果誰發菩
提心到妙果乎故不可有妙果故。答以
能起菩提心直爲所起一切智智果也。如
是答。不行而行不到而到之旨顯也。下經當
知眞言果悉離於因果者專此意也。所詮問
者依如常顯乘謂情。三問悉酬因感果義門
爲定量難也。答者依宗實義以眞言果非
修因所得之義答也
    又樣第二重古
百條樣
經文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今此文可
云三問悉答之乎 答。可爾也 兩方也。
若云悉答者。思前三問。尋求成覺發智
也。今文自心尋求スト菩提一切智トヲ可讀
也。若爾但答尋求一問不通餘兩問
若又依之云爾者。問既三種也。答説豈局
一種乎 答。可三問具答也。案疑問來由。
問菩提心即依爲一切智智果能求所求義
亡成覺得果理不可有也。故今答答尋求成
覺等悉行者一心上義門也欲顯自心本具
曼荼也。故知經文自心尋求ナリ菩提ナリ一切智
ナリト讀之爲三問答事。更不可有相違
    地前信行
疏中即生諦信如説而行今此信行可喩
生死所殖善乎 答。爾也 兩方。若云如
講答者。今文菩提爲因之譬説也。何云地
前行乎。是以下疏初地菩薩得此虚空無垢
菩提心乃至即是菩提心爲因菩提心初地
也云事無異論者乎。若又依之云爾者。開
發金剛寶藏初地之位也。今文聞寶藏功徳
懸信位也。何云初地乎。可知生死之信行
非登地行相云事
答。自元所答成可地前信行也。凡雖自宗
也非無地前行。是以或云然此信力本從
眞言門供養儀軌行法如説修行得至淨菩
提心。或述若不以三種祕密方便供養行門
消融百六十心鑛石之垢。何以得此淨菩提
心。此等豈非地前信行乎。若爾今文寶藏開
發以前也。可地前事誠以分明也。但至一
邊者。於三句可有兼正。正雖有地上不
遮兼通地前事也。故一花一香等微行爲
根句如此成申不可有相違信行爲
地前義。上菩提心望生死所殖之善釋云
爲果義畢。述其由覩佛法前相故云云
見佛法前相定菩提心事分明也。其上取
寶藏喩釋即生諦信如説而行。其次乃至施
功不已漸見前相漸見前相位當前以覩佛
法前相之法説。若爾漸見前相既初地之位
也。即生諦信如説而行在自此前。何非地前
信行乎。但至云諦信信言當白淨信心如
説而行指根句大悲萬行者。凡於信行可
有重重。有以初地淨菩提心爲白淨信心
以二地已上大悲萬行爲修行事。又有於
地前分信知識言教修生死所殖之行事。
所詮信行可當因根二句。今疏意於三句。
有地前地上二廢立歟。地上三句處處釋文
是也。地前三句地前信行爲因根二句以初
地爲究竟句也。故疏云。且如行者修供養時
若奉一花或塗香等即以遍一切處淨菩提
心興供養雲普作佛事等云云此釋因根二
句在地前之旨也。若地上行。不可云一花
一香等。此判今時我等所修一座行法爲三
句所攝之旨也。又第三卷具縁品大悲胎藏
生大曼荼羅釋。地前地上三句之旨見歟。凡
一家意。全開佛果之功徳爲十地行位。以
十地行位爲眞言行者最初始行行體也。故
大師釋釋眞言行者超越十地之義云。越所
行也非越所得果云云是豈以初心行者所
行非云超越十地乎。因根義若通地前。即
生諦信如説而行何必地前簡之乎。即生諦
信爲初地義。一段上下文悉以信定初地
淨菩提心體也。故上今行者觀心實相亦復
如是乃至得深信力乃至萬行功徳從此増長故
曰菩提心爲因也深信力者菩提心也。萬
行功徳者指大悲爲根次取喩畢釋菩
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引佛法大海信爲
能入智論文證之。乃至釋根句生起。爲令
如是淨信心堅牢増長以信悉判初地淨
菩提心之釋段。即生諦信文。何忽違前後
云地前信乎。但至佛法前相之文起盡者。
是尤難會。但設會釋。即生諦信初地如説
而行地上行也。乃至言立歸地前明生死所
殖行云施功不已。漸見前相者即生諦信位
也。故爾時於寶藏功徳離疑惑心者釋上即
生諦信義。堪能發起殊勝加行文釋上如説
而行句也。故菩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者
終結釋以信爲初地淨菩提心之旨也。乃
至施功不已文立歸明地前行事。善知識言
應自勤修方便而開發之開發之位淨菩提
心也。故下疏即是開示如來功徳寶所
修方便地前行故。彼思云施功不已也。又九
句答説云。然此信力本從眞言門供養儀軌
行法如説修行得至淨菩提心依地前行
生信心爲初地淨菩提心事。處處釋文分
明也。何局此一處以信降地前乎。但地
前有三句云事所不共許申也。於地上三
句配位分明也。何處有以因根二句置地
前分明釋文乎
    無相至極
疏文即是無相菩提心亦名一切智智爾者
自宗意可云以無相爲極乎 答。可爾也
  兩方。若云無相爲極者。凡留無相爲顯
家極理。開有相定表徳實義。依之六大四
曼悉遮那内證境界。字印形像併性徳輪圓
法門也。若爾何云以無相爲極乎。若又云
爾者。第七卷經説甚深無相法劣惠所不
堪。當卷疏述凡有相者皆是虚妄。以無相
非爲極乎。爾者兩方。如何
答。以無相可爲極也。凡如來内證之境界
絶言語域超心行處。何云有相法乎。是以
經中禀金剛手佛法離諸相法住於法位何
故大精進而説此有相不順法然道問答
於當來世時劣惠諸衆生乃至爲度彼等故
隨順説是法。無相實義也云事誠以分明也。
但至難勢者。有相無相重重故。爲下機明
顯乘無相。爲上根説表徳之有相。是向預
機領解施設也。如來内證智之境界五言十
心不及處。離言心之相且云無相也。宗家
釋五居足斷十慮手亡顯此意也。如此成
申不可有相違
先於自宗云有相無相法門重數有二義。
一自證説學者義。無相遮情法門即淺略重
也。有相表徳法門即法佛自内證法門故深
祕也。六大四曼五相三密等之諸法門皆是
表徳有相之重也。住自證極位説兩部大
經。其所説法門者此表徳有相法門也。此位
非被機法門故。無淺深重故。宗意以無
相爲淺以有相爲至極也。二加持説學者
於宗法門存四重。先大分二。遮情表徳也。
表徳中有三重。初二重被機法門。第三重自
證極位法佛内證法門不被機之位也。故初
重遮情。第二重被劣惠有相。第三重被勝
惠無相。第四重不被勝劣二機法住法位
自證法門也。此中第三重雖云無相。擧足下
足皆成密印開口發聲悉是眞言意之所念妙
三摩地之三密體故。非無相之空理。又有
爲勝惠機情施設之相故。猶是有相也。故
大師釋。若入阿字門悉離一切相。離相之
相無相不具是第三重釋也。第四重自證
極位爲無相事。凡相者形貎也。於法法爲
他所縁之時有他領解之形。是名相。法法
自性不落他領解之處無他可領解之貎
之故云無相。謂假令約水云。他人所知有
濕潤性圓白相灌濯用。是人知水之相也。是
則水上一相也。不盡水體。其故水者六大無
礙故。一水大處備六大色形。隨有六大作
用。是住自位水體也。又諸法能造故十界依
正悉收此一水。如此具無盡無盡水是住
自位水也。法佛證知水大之時。遍智作用
無涯畔故。一念中證知無盡無盡水。而爲
機説此水大之時。應機情之局見。故終説
水一邊相。不契水自體是云相也。他宗倶舍
釋住自位云性他縁邊云相此意也。又立
第四重無相學者擬花嚴因果二分法門案
立此義云云至相釋云。理圓言偏。言生理喪。
法無想相。思則亂生是釋果性不可説義
釋也。非謂無果分可説之法。法圓滿也。所
説一片也。以圓滿法爲果分故云果性不
可説也。今又如是。六大四曼等各各自體
一處具足一切。是爲自證極位之法。爲機
説時施。設一相故。不云自證法也。然非
説非自證之法。故異顯乘。四重證文。初重
遮情淨菩提心非青非黄等説也。第二重證
文。具縁品所明擇地造壇眞言手印諸尊儀
軌等也。故經説七日作壇曼荼羅之時。金剛
手擧疑問云。佛法離諸相法住於法位所説
無比類無相無爲作何故大精進而説此有相
及與眞言行不順法然道云云佛答之云。於當
來世時劣惠諸衆生以癡愛自弊盲冥樂求果
爲度彼等故隨順説是法文。略抄是以第二重
劣惠有相對自證無相説也。又第四重自證
云無相説文也。又第三重證文供養法經云。
甚深無相法劣惠所不堪爲度彼等故兼存有
相説甚深無相法者簡劣惠故被勝惠法
門聞。然成機所解故不及第四重。故爲
第三重也。此文並證第二第三二重。甚深無
相法第三重兼存有相説第二重也。第四重
證文祕經云。我本無有言但爲利益説
利益説云我本無有言。故自證極位聞。不
見機故而此位云無有言。自證位無説法
又有言可有相。既云無言。知無相也
云事 問。言相可一轍云事有證文乎
答。釋論云。既絶言説豈得有相無言此經
文自證後三重。但爲利益説中可有勝劣二
機之利益故。先達相傳云。兩部大經大途説
第二重有相法門間交無相。祕經被勝惠
第三重也。故祕經所説法悉爲深祕。兩部所
説法多分淺略也 問。疏第四云。若著相之
人而輒爾爲説甚深空義。即令怖畏疑惑
増其不信若利根深智而輒授以淺略法門。
即以爲不順無爲正道而生輕慢等云云
淺深二重何重乎 答。是即同第七卷經。甚
深空義者甚深無相法也。下淺略法門以簡
利根深智見。甚深空義者利根所解也被
得。淺略法門授著相人故當劣惠有相
又問。彼疏釋擇地造壇問答文也。彼問答自
證位云無相。劣惠法門云有相。若爾甚深空
義者指自證位。又若以第七卷爲本。被勝
惠之法門故。金剛手問佛法離諸相之位第
三重無相 答。如前成金剛手問答以第
四重自證對第二重劣惠有相也。故疏釋
爲度彼等故隨順方便説文。若我捨方便直
爲衆生説如是自證之法。彼等云何悟解
自證之法釋分明故。法然道者第四重也。又
甚深空義者。著相人利根深智二機相對。甚
深空義授利根教門。淺略有相法門授著相
人教文全同供養法經。可知甚深空義者
第三重無相也云事。是空者無鈍根所解有
相故云空。非豁虎無物空。又二教論上云。
初重二諦與常談同次二諦有八種人爲
不知名字相等四人説眞諦中無佛無衆
生爲後四人故説眞諦中有佛有衆生
有相至極義云。二重眞諦中。初眞諦顯眞諦。
顯無相爲極故。云説眞諦中無佛無衆生也。
後眞諦密之眞諦也。密以有相爲極故。云
説眞諦中有佛有衆生也。佛生者云十界依
正歴然眞諦中具也。誠顯法性離一切諸相
故云無相空理。又云一心本源。而無明妄
起熏此一心之時。一心和合無明成色心
諸法。此位成十界也。佛界至極覺智故居
無相一心。應化色相尚隨染業幻故。云十界
悉無明縁起也。或又對九界立佛界故。云
無明縁起也。釋論等意也。一人覺眞還源
之時。漸漸空縁起色心終至佛果歸一心
本源之時。色心萬差相悉盡只證顯無相空
理也。是眞實覺悟境界故爲眞諦。故以無
相爲至極也。自宗意。顯所談一心本源六
大四曼三密法相歴然備。是云無盡莊嚴藏。
又云金剛寶藏。又云恒沙已有也。是則舍
那内證之境界故。以之爲眞諦。無過之位。
故以有相爲至極也。此位非凡夫妄計相。
又非四言假説之相故。可云無相。故大
日經説此位佛法離諸相乃至無相無爲作
然對顯乘之一心無相之極理無佛無衆生
具無盡莊嚴有佛有衆生故。云有相至極
也 問。此義於自宗唯有眞諦無俗諦法
乎 答。二義。一以遮情爲俗諦以表徳
爲眞諦故。俗諦無相眞諦有相也。遠異顯。
堀也以顯爲俗諦以密爲眞諦。又有一
義。爲勝劣二機所説有相無相法門也。以
有相爲俗諦以無相爲眞諦。雖云無相
不同一心無相。法法自爾無方便相故云
無相也
無相至極學者義。説眞諦中無佛無衆生如
先。述顯眞諦無相之義也。説眞諦中有佛
有衆生者。眞諦言尚呼前顯眞諦也。意顯無
相眞諦説有佛有衆生。成密俗諦法門也。
此有佛有衆生重可有被勝劣二機有相無
相之二重也。此二重於密尚俗諦故。此上
五居足斷十慮手亡至極無相爲眞諦也。彼
位又可云無佛無衆生也。此義顯眞諦密俗
諦合云此二諦也。先義顯密各眞諦取云二
諦也。眞眞二諦也
    犢子人執
問。五衆和合有人法今此有人法計直可
云人執品煩惱也乎 答。不可爾 兩
方也。若云不爾者。思此宗計。立五法藏時
三世法外云不可説藏有人。豈非人執品
惑乎。是以西明釋是我執故煩惱障攝。嘉祥
判出於俗諦別有人體。若又依之云爾者。
二十部異計雖不同也。齊斷三界惑同證
羅漢之聖果。若不盡人執惑。爭有此等義
乎。無爭所計我法我也云事。是以處處釋同
薩婆多擧之。彼既不計人我。此豈非法我
乎。爾者兩方也
答。可法執也。既五衆和合有人法乍許
和合爭云人實乎。是以宗家釋中。唯蘊無
我句中攝諸部小乘盡犢子已諸部隨一
也。何不攝唯蘊無我乎。加之慈恩大師釋
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淄洲大師述實是法執。
但至一片難勢者。約凡位情解云人。論
所計實體法我也。是以淄洲釋或云唯有學
凡作如是計。或釋今據情解妄謂爲我。專顯
此意也
重難云。凡思犢子所計。即蘊離蘊非即非離
三類外道中同計非即非離我之犢子外道
故。得犢子部名。外道所計非即非離我可
人我之條。不可及異論。同彼犢子部何法
我乎。況又人法二我迷從計執相可判之。
以執諸法體實爲法執。而非即非離計以
我爲實故。全非法體實計。何是云法執
乎。加之此計源嫌外道以我計即蘊離蘊
云可我非即非離宗計也。雖有即離非之
不同。我體返可一物被得即蘊離蘊我既非
法我。非即非離我何忽相違乎。抑以犢子我
定法我。犢子外道所計可云法執乎。彼此
異因不可得故。且西明煩惱障攝釋全非自
義。擧三藏解淄洲實是法執釋頗非背
祖師解釋乎。但至云計五衆和合有人
法故可非實人執者。云五衆和合上非即
非離有此人也。若以和合體直爲人。即蘊
計云何別乎。彼即蘊計中計五蘊總我。以
五蘊和合雖計人尚爲人執。不可定執
和合故可非人執。其上今非即非離計故。
和合處直可非云人也。次至云二十部雖
異倶斷三界惑證應果故可非人執者。
西明釋未成羅漢時解。淄洲釋唯有學凡作
如是計。羅漢位不帶此計故非難也。次至
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慈恩釋者。是又約有學
位情解也。於有學位設證羅漢。思可有
此我也。然實到羅漢位時我執斷盡故。不
可起此計
答。凡思二十部宗計。根本上座大衆二部也。
此二部餘流有三明六通大阿羅漢各作異
計之時。二十部分者也。若犢子部於應果
位不作此計。何強爲一部計乎。故知犢子
大阿羅漢計非即非離之我云事。若爾如難
勢雖分二十部。倶斷盡界内惑得無餘涅
槃迄所共許之上。於應果位不可作此
計之條治定。以此計不可爲人執之段
又勿論也。又於有學位作此計云事不可
爾。設雖未斷。入佛法初逢人無我教信
其理。豈褒賞非即非離我爲所存實義乎。
此計若人我執。計我故可我見歟。若不爾
者僻執故可邪見歟。是倶見道所斷也。於
有學位何存此見乎。未成羅漢釋尤難思
處也。就中釋犢子計。諸師釋義雖不同。多
分存法我義歟。淄洲實是法執釋。嘉祥出於
俗諦釋。僧偘假名釋。此三釋可法執。嘉祥
釋。入眞觀之時既得人無我理畢。而出俗
諦之時誤猶思有我。計相雖似人我。實所
是可法實計。人我已斷故。俗智誤以法我
思人我也。又僧偘假名釋所計我定名字
故。可法執也。名字法數隨一故。是當情
計相雖似人我。以我執已斷道理執我名
字計我。釋非計實我故可爲法實執也。
但至云外道所計非即非離我人我犢子我
可人我者。外道所計人我之條無異論。犢
子所計同彼故。約計相可云人我也。然
我執已斷人所計故。實挍法執也。例如云
二乘斷惑本宗不知第八識故雖不知種
子斷之義大乘見之得煩惱永不生事可
依種子斷故斷種子。又寂然界一重法倒
并成實所談法空。是等本教雖談法空。實
不許之也。初劫人無我分齊也。知我蘊兩倒
者約情解。實云人我空分齊也。又成實法
空小乘教可人空分齊故實人空也。是等皆
不依情解。以道理定二空之分齊也。今亦
如是情解人執。以道理定法執也。次至云
計有五蘊和合之上非即非離之我者。任
智度論文見五蘊和合之處。直計非即非
離之我其故我若離蘊五蘊和合之處不
可云有我。既依五蘊有故。我若即蘊者
依和合不可有。云依和合有意。不五
蘊和合之時無我故知五蘊體直非我
也。依之以和合計我云非即非離我也。
故知和合之處云有我可非實我。和合假
故。而是執實。下地法體實ナルヲ所計見成
思實我也。挍實處在法體實故云實是
法執也。實是法執釋實言所顯計相且許人
被得次凡夫五蘊總我事。凡我者常一主
宰義故。全合多物不思爲一我也。凡夫
妄認自身思實有一物是我身也。是云五
蘊總我。自聖教判之。判彼計一身之物五
蘊體和合妄思一物也。故云五蘊總我也。
全當計執無五蘊思也。今以四大和合有
眼法之例云五蘊和合有人法故。計和合
之條分明也。若許和合非實人我之條。又
無異論者乎。次慈恩乃至成佛釋約學位
見云事不可爾。釋次第直述犢子計相
無云擧學位見辭。何枉云約學位乎。次
至云西明述三藏解者。慈恩大乘付囑正
嫡也。淄洲又慈恩付囑正統也。法相三祖
定判トテ慈恩淄洲撲揚三師釋爲定判。而淄
洲設實是法執釋。若爾云西明三藏解。釋恐
難信用乎。若又非玄奘別三藏
一。淄洲釋未必二釋歟。約情解人執也。云
其體實法執也歟。情解迷至阿羅漢位不
可有之。於有學凡作此情解釋唯有學
凡也
古題云。兩部計爲屬人執云云此尋起。犢子
部立五法藏時。以非即非離我爲第五不
可説藏。唯識論意即蘊離蘊非即非離之三
類我倶爲外道所計我故。人我之段勿論也。
同彼第三我故云人我執歟尋也。薩婆多
説一切
有道人
雖立三世無爲。無立不可説藏。又攝
二十部異計爲六宗之時。犢子云我法倶
有宗。薩婆多云法有我無宗。薩婆多不計
人執云事更所無異論也。若爾合二部計
不及有人我歟尋事也。若爾者別局犢子
可作問題也 問。邊見聲聞中別出此二
部。非其宗計同乎。又下三十事中補特伽羅
下出犢子有部兩計同有數取趣者二部
倶非云計人我乎 答。當段擧實有執迄
也。諸部中此二部殊談有事増勝故。計相
別也見。故犢子ヲハ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
五衆和合有人法是人法在不可説藏中
釋薩婆多云。神人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陰
界入實有自性云云犢子擧人法實有執。薩
婆多擧陰界入實有執。人法計執不同。倶帶
實有偏執故。邊見聲聞擧之也。既有部宗計
云神人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遮犢子計
何是尋計人我乎。又同數取趣者計事。
如計有神我從今世趣後世之外道計
犢子薩婆多兩部計三世法法實有。故人法
三世不同。以三世實有義邊同同彼外道
也。全非二部宗計云人我也。犢子計不可
説藏ヲコソ云人我義ハマレ。三世法藏云人我義更
無之也
犢子所計五法藏者。三世無爲不可説藏也。
三世法藏如薩婆多三世法實有故。分三世
爲三。其體七十五法中除三無爲餘七十二
法也。無爲者三無爲也。此外佛法説無我
遮即蘊我離蘊我。此二種所斷迷也。於五
蘊非即非離我佛法不遮之。此我不説爲
即蘊不説爲離蘊。故云不可説藏。佛在世
有云犢子外道一類外道。計非即非離我。
同彼所計故云續子部。是薩婆多分也。於
此非即非離我諸師解釋區也。一西明述三
藏解。煩惱障攝云云故於有學位有此計云
無學無之也。犢子部斷盡三界見修之惑
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若實人我執何如
此乎。成此計犢子大阿羅漢三明六通大
阿羅漢也 問。宗計者各宗極所計ナルヘシ。斷惑
未究竟之位所起迷執何爲宗計乎 答。
餘部有學位無許我意。入佛法初信無我
道理故。而此一部有學位計有此我。故爲
宗計也。凡立宗名事強不約無學究竟覺。
隨應得名。故此一宗約因位計立其名也。
二淄洲釋云。實是法執計非即非離人我
樣。人我分即蘊離蘊二種盡。非即非離處不
可有實人。故法體實謂我也。約犢子計人
我相ナレ&MT01302;。校所執實體只法我分也。此釋慈恩
釋犢子計。計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故。成佛
者阿羅漢也。阿羅漢位不可有人我故。設
實是法執釋也。三又淄洲釋。有學凡成此計
云云此釋所計我爲人我歟。若法我。阿羅漢
不嫌之。何強云有學凡乎。此釋有學凡二
位歟。若此我爲人我執。於有學可云成此
計。如西明未成羅漢釋。若此我爲我見。凡
位有此見故云凡。我見見道所斷故。於聖
位無之也。若此釋讀有學凡。有學中凡位
起此見爲言問。倶舍分別三學之時。學
無學倶於無漏分之。何學位通凡乎 答。
可尋之 問。此第三義ニテハ慈恩乃至成佛此
我常在之釋如何消乎 答。是約凡位所見
謂。於凡位先計有非即非離我。此我成佛マテ
計可有之有也。此我不思過失故也。四嘉
祥釋云。入眞觀故即見我空出於俗諦別有
人體此釋不云有學無學。入空觀之時
知我空人我執自元所斷故出觀後縁俗
諦時思有非即非離我也。是俗智有迷亂
故。思已斷人我尚可有也。是即謬見也 問。
有學位煩惱未盡故可有謬見起。於無學
位何迷亂智生乎 答。唯識論云。阿羅漢尚
有赤塩迷云云又光釋云。暫迷亂故率爾於
境欲貪現前小乘意。阿羅漢位俗縁智有
漏心故有暫時迷亂也。然以眞諦觀可爲
定。故不可云人我未斷也。五智論僧偘記
云。犢子但計假名。異ナルヲ以テ於外道不妨是羅
此釋意當于犢子計無思計假名。人
執已斷人作此計故。只計人我名字云無
當執之實體也。計名字之分非實人執故。
云不妨羅漢也 問。此計名字法執歟。如
何 答。於名字作實計可云法執歟。名
字法數故。或又無覆無記心歟爾可似工巧
心等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