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三論大義鈔 (No. 2296_ 玄叡集 ) in Vol. 70

[First]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等道。述曰。初地菩薩。得善覺忍善覺眞
如之智
作四王。外統領四州。内竝觀二諦。大品經
云。第七地名爲等定慧地。智度論釋曰。前之
三地。慧多定小。後之三地。定多慧少。慧不
等。至於七地。定慧均平。是故名爲等定慧
地。述曰。般若靜照。名之爲定。方便動渉。稱
之曰慧。於六地時。妙於靜觀。拙乎動渉。
定慧未均。至於七地。二慧倶巧。定齊均
故。得竝觀。十地經云。至第八不動地。從大
方便慧。生無功用心。世界生滅等一切法。皆
悉了知。佛性論云。八地菩薩。眞俗雙觀。述
曰。大方便慧者。第七地二慧。於第七地時。
二慧時成巧。名大方便慧。第八地所起無
功用二慧。從前前第七地有功用之善巧
方便慧生。是故經文云。從大方便慧。生無
用。已上
經意
於第八地。無功用智。自然而
行。雙照眞俗佛性
論意
經論意爾。若是佛地。究
竟竝觀。何更責證 問。權實二智。攝智盡
不 答。三諦二智。其猶凾蓋。二諦既有盡
不盡義。二智例爾。二諦既有四重階級。二
智亦爾。准二諦。思之可知。恐繁不述 
問。所建二智。據何經論 答。方等深經。何
二。初始寂場。終訖鵠林。中間所説。若
大若小。皆是二智之所出。二智能説。二諦
所説。無有一教而非二諦。無有一言而非
二智。是故龍樹曰。欲知智在説已上通據
如是。若別而言。於大品經。初六十六品。明
般若道此明
實智
後二十四品。明方便道此明
權智
又須眞天子經頌竭品以二十番廣説二智。
今且憑玆矣。二智潜行。深而莫底。廣而靡
灌。嘉祥法師。開十一門。條貫義珠。令存
大節。恐繁不具上來略述
權實二智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一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二
 西大寺沙門玄叡集 
方言深密。尋之難識。今以三門。辨其機
一大意門。二釋名
門。三問答門。
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
焉。故能應方域。而設隨方教。開階級以示
機。微道陶誘之要。莫先自玆矣開道之術。
豈復若之哉。言釋名者。所言方者。是方域
也。是所縁域。衆生所縁域。名之爲方域。言
即是言教。能化隨縁教。稱之曰言教。總而
爲言。隨方之言。名爲方言。謂隨所化根機
之方。而能化聖。所設言教。是故名爲隨方
之言。故庾法師云。隨方之教。名爲方言。
都嘉祥二匠同云。衆生所縁之域稱方日本
舊師
傳有多釋
今略存一
依名釋義。粗爾如是。自餘三釋。
准二諦釋。後叙問答 問。方言幾何 答。
嘉祥師云。方言甚多。略出三種。謂初中後 
問。何但建三。而不增減 答。三種方言。
破病顯道。其義既周。故不增減 問。若要
具三。則破顯周。若於一一破顯各盡 答。
一一方言。破病顯道。其義乃周 問。若爾
一種方言。破執顯道既盡。何勞立三 答。一
一方言。雖破顯盡。而爲顯示破顯不同。立
三方言 問。破顯不同。其義若爲 答。破
病顯道。凡有二門。一破執病。而後顯道。
初二方言。即顯此義。二顯道理。則執自破。
第三方言。示乎玆義 問。初二方言。同倶
示於破病顯道。其二方言。有何差別 答。
據破病義。有縱有奪。彼初方言。就奪破
門。而示破顯。第二方言。約縱破門。而爲
破顯 問。其意若爲 答。衆生執病。雖有
無量。總而收之。但性與假第一方言。奪其
假執。而名性執。破病顯道。故名奪破。第
二方言。縱其假執。而名假執。雙破性假。
申道理。故稱縱破 問。三種方言。各
作三中。作法若爲 答。假生不可言生。不
可言不生。名世諦中。假不生。不可言不
生。不可言非不生。名眞諦中。無生滅生滅
爲世諦。生滅無生滅爲眞諦。無生滅生滅。
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
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合明中初方言
之三中
生假滅。假生不生。假滅不滅。不生不滅。名
世諦中。待世諦假生。明眞諦假不生。待世
諦假滅。明眞諦假不滅。不生不滅。名眞諦
中。無生滅生滅。爲世諦。生滅無生滅爲眞
諦。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
無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合明
第二方
言三中
假生假滅。假生不生。假滅不滅。不
生不滅。名世諦中。非不生非不滅。名眞諦
中。二諦合明中。與前方言同 問。三種方
言。同明三中。有何差別 答同明三中。而
語意異。所以然者。三種方言。二諦用中。
意倶異。彼合明中。語同意異 問。若爲云爾
 答。第一方言。二諦用中。竪而作中。後二方
言。二諦各中。横而作中。故言語異。第一方
言。二諦倶破性實之執。第二方言。二諦用
中。世諦破性。眞諦破假。第三方言。二諦各
中。據平等門。而説用中。非是破執。故言意
異。三種方言。合明中道。同非生滅非無生
滅。故云語同。初後方言。二諦合明。同泯二
假。而明體中。第二方言。合明中道。有其二
意。雙泯假性。而明用中。雙泯二假。而明體
中。故言意異 問。初方言與第二方言。同
明三中。有何意趣 答。於前三中。明四重
階。於後三中。明漸捨義。故前後異。所以
然者。於前方言。彼用中。竝因縁假名。倶
破性執。故名爲中。二諦合明。雙泯二假。稱
爲體中。故有四階。於後方言。世諦破性。而
明中道。眞諦不假。而辨中道。二諦合明。雙
泯性假。合論用中。故是漸捨 問。且置後
義。初方言明四重階級。何者是乎 答。破性
中焉。二諦假焉。用中焉。體中焉。謂之四階
 問。未曉其致。委曲散釋 答。外人執。有
性實有無。以就縁假求性。有無不可得故。
非有非無。名爲中道。謂之中實。外人既聞
非有非無。即謂都無眞俗二諦。便起斷見。
是故次説而有而無。以爲二諦。攝其斷心。
則稱之。曰二諦假也。而有而無。次爲欲
顯而有而無中道有無。不同於汝性有無
義。第三次明二諦用中。雙彈兩性。目之用
中。第四欲轉假有無。二而明不二。故明
體中 問。是四重階分體用何 答。初三
階用。第四階體 問。於於體用二。何處破
執 答。於用處破。體即不破。何者其用有
差別故。有藥有病。將藥破病。然其體中
無差別故。藥病倶淨。故不破執 問。於
用三階。何處伏斷 答。縁悟不同。伏斷不
定。或中伏斷。或假伏斷。或有中。中伏而
於假斷。或有假。伏而中斷。若約極鈍。具禀
三階。於第三階。破洗一切。執病悉盡 問。
論中與假。凡有四句。謂假前中也。假後中
也。中前假也。中後假也。與前四階。有何
差別 答。前之三句與四階同。後之一句。
階不攝。何者中實。是假前中。第二第三。即
中前假。第四體中。是假後中 問。云何如
是。配當之耶 答。彼中實在二諦假前。名
假前中。第二第三。其體但是因縁有無。名之
曰假。此假是在於體中前。目中前假。體中
即是。在於假後。謂假後中。此四重階。但悟
入門。無出用義。是故闕無中後假句。今爲
顯從體起用。加中後假。即體中後。方説
而有而無是也 問。於初方言。破何人執
 答。初言方破外道性執又云正破外
傍破内
問。
大小内外。同有執病。若初方言。但破外道。
而不破餘。云何得言破執既用 答。此
點同破故執盡。何者外道即攝内外大小諸
執而破析故 問。何故言爾 答。言外道
者。至妙虛通。稱之曰道。心行道外。名爲外
道。内外大小。有所得徒。生心動念。皆是其
心。行於道外。故目外道。此奪破耳 問。第
一方言。所破人爾。第二方言。所治何人 答。
一方言。據縱破門。而破熱病。即有四人。
謂世間流俗汎爾矣。小乘矣。有所得大乘
矣。此四種人。所起性執。於世諦破。禀世諦
破。或有存假。或有空假。倶迷假法。此二假
執。於眞諦破。合論用中。雙泯性假。是故
與前所破人異 問。第二方言。何説二諦
倶無生耶 答。欲據漸捨釋八不故。故
説二諦倶無生義 問。云何不説世諦是
生。眞諦不生。而釋八不。要須二諦倶無生
義。而釋八不 答。眞明空有。爲二諦者。
大小乘徒容。謂論主取我故。今明二諦倶
無生。雙破二偏。具顯中道 問。説倶無生。
遣二偏何 答。世諦無生。破於性生。即小
乘人。性有偏除。眞諦無生。是因縁生。宛然
無生。故大乘人。性偏息。故明二諦倶無生
義。而破二偏 問。若爾應説世諦不生。
彼眞諦是即非不生。而釋八不。何必須説
二諦不生。而釋八不 答。若説世諦是不
生滅。眞諦即是非不生滅。則非八不。非非
八不。何釋八不。是故不應得言眞諦非不
生滅 問。若爾二諦合明中處。言非生滅
生滅。何釋八不 答。八不言約意豐。若
生有無生猶生義。若非生非無
始無生。是故二諦合明。雖泯生及無。猶是
釋八不義 問。合明中處。泯生無生。爲
用中爲是體中 答。日本衆師相傳二釋。
一云用中。二云體中。今竝存之 問。取
捨意耶 答。案疏上下。可言體用。若偏
言用。若偏言體。有多過故 問。第三方言。
有二意何 答。相即相因。名之一意。階漸
明義。謂之二意 問。彼二意趣若爲 答。
即世諦生。是不生故。名之相即因。世諦生
眞諦不生。是相因義。此之二義。是師正意。
以世諦中。爲眞諦假。是階漸義 問。且就
初義。言相即者。爲一諦即。爲二諦即 
答。一諦相即。非二諦即。何者世諦有假有
中。中假相即。故云世諦生即不生 問。世
諦生滅。云何今言世諦不生 答。世諦生滅
是不生滅之生滅故。是生滅即不生滅也 問。
若爾與眞諦假不生何異 答。以世諦中。
爲眞諦假。故不異也。即是階漸明義而也
 問。何以眞諦假。而爲世諦中。名爲階漸
義 答。言不住爲端。心無得爲主。是故説
世諦。而令悟眞諦。故以眞諦假。爲世諦之
中 問。何得知説世諦者爲悟眞諦 
答。涅槃經云。欲令衆生深識第一義。故
説世諦 問。三種方言。憑何經論而建立
 答。八不方等之心骨。正觀之旨歸矣。攝嶺
興皇。將釋八不。變文易體。方言甚多。而今
略出三種方言。若爾方言。爲釋一切方等
大乘。而爲建立。若的爲論。本業瓔珞經。具
列八不。龍樹牽之。安造論首。依此經論。
立三方言 問。何依八不立三言 答。
經論八不。凡有二意。謂破病顯道焉。互道
因縁焉。爲釋八不之初義故。建立第一第
二方言。爲釋八不之後義故。立後方言
 問。立初二方言。以釋初義。立後方言。而
釋後義。其義若爲 答。經論八不。破病之
義。凡有二種。一者二諦八不。倶破性病
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出。立初方言。
而釋此義。二者世論八不。破其性執。眞諦
八不。破乎假執。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來
不出。立中方言。而釋此義。經論八不又
乎道因縁道理。立後方言。而釋此

佛性義第五
夫佛性之河。疾而且深。群免競渉。誰敢徹
底。今因嘉祥。開之三門。而尋深底一大
意門。
二釋名門。三
問答分別門
大意者。竊以。甜藥停山。由來已
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矣。隨流處而六趣
殊途。競瓦礫以三乘分轍焉。治疾流而
莫識源。失郷土以弗知及。庶莫假鄧功
號康木箇困濤波而澄深水如蕩妄識而
還心深迴。殊跡而歸本郷歟。次釋名門。佛
者覺義。性是因義也。自體義也。據二不
二。而爲言之。因之與果通稱佛性。約不二
二。而爲談之。因詺佛性。果之因故。果號性
佛。因之果故。釋名粗爾。後叙問答 問。三
論一家。建立佛性。有幾何種 答。凡有五
種。謂境界佛性。觀智佛性。菩提果佛性。涅槃
果果佛性。非因非果正因佛性 問。若爲稱
曰境界等耶 答。十二因縁。本自不生。今
亦無滅。如是而觀所觀之境。境界佛性。能
觀之智。觀智佛性。觀智明了。菩提果性。菩
提無累。涅槃佛性。夫非縁因亦非縁果。不
知何目。强號正因 問。境界是境。觀智
即智。何境與智。名爲佛性 答。興皇師云。
境智因縁。能開佛性。境之與智。則種子。何
者境智能生菩提及以涅槃。亦開正性。是故
境智。名爲佛性 問。云何境智。能生智斷。
亦顯正性 答。境界近與觀智作因。
與菩提而根本能生佛果。觀知延生縁
果菩提。是故境智能生智斷。境之與智。倶
是因縁。境智非智。智境非境。非境非智。
稱之正性。是故境智。亦闕正性 問。三論
宗立五種佛性。大況若爲 答。欲顯有識
含靈之類。一切皆當齊成佛道。故立佛性
 問。何故云爾 答。於十二因縁。建立五
性故 問。言十二因縁具五性者。爲是
自推。爲是依據 答。涅槃經中。十二因縁。
具足十不。而具五性故。彼經云。善男子以
是義故。十二因縁。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不一不二。不來不去。不因不果。是因非果。是
果非因。是因是果。非因非果。名爲佛
巳上配釋五性。如下具明 問。何言十二
具五性故一切成佛 答。十二因縁。一切
衆生。平等皆有。無一衆生而無十二。是故
十二。具五性時。即顯一切皆當成佛 問。
何以得知十二因縁一切皆有 答。涅槃經
云。十二因縁。一切衆生。平等有之。此其
良證 問。若爾五陰十二入等。亦一切有。
何故於此不立五性 答。十二因縁。其體
是心。但是内法。而今欲顯凡有心者。皆當
得佛。但於十二而立五性。五陰等法。非
但心法。通内外法故。非於此而立五性
 問。有心皆成爲是義推。爲是誠文 答。
涅槃經云。一切衆生皆悉有心。凡有心者。
悉皆當得阿耨菩提 問。云何有心皆得
成佛 答。心迷悟體。一切衆生。皆有迷心。
既有迷心。後必應有覺悟之理。譬如眠夢
必有覺義。是故經云有心皆成 問。五種
佛性據何經論而爲建立 答。涅槃經云。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又云。是
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非因非果。名
爲佛性。中論云。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
不異。不來不出。依此經論。立五種佛性 
問。且就經文。配當五種佛性若爲 答。言
有因者。境界佛性。有因因者。觀智佛性。有
果者。菩提果佛性。有果*果者。即是涅槃果
果佛性。此四句中無
正因性
次文云。是因非果。境界佛
性。是果果佛性。是因是果。觀智菩提。非因
非果。正性佛性。此四句中
正因性
問。初後二文。
何故如是配當之耶 答。境界佛性。與觀
智性。而作其因故名有因。觀智佛性。與
菩提果。而作其因故名爲因。此因因於境
界性。因故名因因。菩提果性。是觀智果故
名有果。涅槃佛性。是菩提果之果故名爲
果。初四句意
如是
境界佛性。但能生他。而不他
生。是故名爲是因非果果佛性與他生。
而不生他。是故名之是果非因。觀智菩提。
有三義同。謂因果義同焉。智義同焉。能生所
照義同焉。合爲一句。是故稱之是因是果。正
因佛性。夫非縁因。亦非縁果。故名之。爲非
因非果。後四句
意如是
問。因果同等三義意何 
答。觀智菩提。同望前果。形後是因。故因果
同。觀智菩提。明昧不同。而體同智。故名智
同。觀智菩提。同起境界。亦還同照於彼境
界。兩性能生。及以所照。同是境界。是故名
能生所照同。問。初後四句。同明佛性。有
何別耶 答。初四句明佛性車輪無始終
義。後四句明佛性三世有始終義故。初後
別 同二義趣那 答。初四句明境界名
因。觀智因因。觀智名因。境界因因。菩提名
果。涅槃果果。涅槃名果菩提果果。明義無
始。亦無有終。謂無始終。後四句明境界但
因而無果義。始而
不終
涅槃但果而無因義。
終而
不始
觀智菩提望前名果形後稱因。兼始
終義
由是義故。名有始終 問。據論八不。立
五佛性。其義若爲。答。論八不明十二因
縁。不生不滅。不常斷等。所觀八不。境界佛
性。能觀八不。觀智佛性。觀智明了。菩提果
性。菩提無累。名涅槃性。泯上四性。稱之正
性 問。何以得知。中論八不。明十二法不
生滅等 答。論次偈云能説是因縁。言因
縁者。即是十二因縁之法也。佛説八不。即
是能説十二因縁故。言能説是因縁。於
涅槃經。令十二因縁具十不。而具五性。今
此論中。令十二因縁具八不。而具五性 
問。若於八不。具五性者。未詳八不爲是佛
之所觀八不。爲是論主所觀八不 答。倶
是也。何者。菩提果之二智。照於二諦八不境
界。因位觀智。亦照二諦八不境故 問。今
者。八不具五性者。何八不乎。爲是佛耶。
爲是論主 答。倶是也 若爲如是 答。
若據曾得。於佛亦有觀智佛性。故具五
種。若約當得。菩薩亦有果與果果。亦具五
性。若於現得。或有或無 問。於何等法。立
佛性耶 答。中論疏云。因縁一法。轉而爲
五 問。疏意若爲 答。十二因縁一法。轉而
爲五性也。即於十二因縁之法。建立五性
 問。疏云一法。如何今言十二法耶 答。
十二不同。而同是一有爲法故。名之一法。故
不相違 問。因縁一法。轉而立五。其義若
爲 答。因縁一法。有能生義。有所生義。有
明了義。有無累義。有體法上。有此五
義。將此五義。展轉而立五種名字。是故疏
云。因縁一法。轉而爲五 問。所謂轉者。爲
是義轉。爲是體轉 答。日本衆師。傳説
不同。有云體轉。十二擧體。轉而爲五。有云
義轉。一體法上。以義而轉。立爲五性。有云
以能生義。呼十二法名境界時。十二擧
體。即是境也。以所生義。呼十二法。稱觀智
時。十二擧體。亦是智也。故言義轉。亦言體
轉。倶無有妨 問。若於衆生。得言有理
内理外不 答。有也。何者。一切諸法。有生
滅者。理外衆生。一切諸法。不生滅者。理
内衆生 問。於二種人何有佛性 答。於
理内外。凡有二種。一據得失而論内外。謂
無所得。名之理内。有得理外。二約無得而
談内外。謂於無得有體有用。用名理外。體
理内。今且就初而論有無。謂理外人。
無有佛性。理内即有 問。理内外人。是誰
等耶 答。有得凡夫乃至羅漢。名之理外。
非但草木無有佛性。如是等人。亦無佛性。
無所得之凡夫聖人。謂之理内。如是等人。
皆有佛性。非但衆生有其佛性。草木亦有 
問。衆生無佛性。草木有佛性。昔來未
聞。爲有明證耶。爲當自語耶 答。於涅
槃經中。失珠得珠喩。喩衆生迷故。無
有其佛性。悟故有佛性故。彼經云。一闡
提人。無有佛性。殺亦無罪。維摩經云。二
乘之人。猶如燋種。豈非是明凡聖無性。大
集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初諸法。無非是菩
提。若外萬法。是非佛性。云何得言諸法菩
提。又涅槃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由
是得知。理内草木。皆有佛性 問。理内草
木。有佛性者。非情草木。亦應加行成佛
 答。有二種門。謂依正不二門。若據不二
門。實如所問也。若約爲二門。衆生修成佛。
草木不能。何者。衆生有迷心故。有覺悟
期。彼草木等。無迷心故亦無覺悟 問。就
後體用論有無性。其義若爲 答。理内無
佛性。理外有佛性 問。云何如是 答。於
寂滅理。無衆生故。亦無佛性。於其用中。
有衆生故。亦有佛性 問。五種佛性。分
體用那 答。前四性用第五爲體 問。若
爾菩薩不二境智。於何處攝。爲用處耶。爲
體處耶 答。本朝群師。相傳不同。有云不二
之境界性攝。不二之智。觀智性攝。所以者
何。不二境智。有發照義。第五不爾故用攝。
有云於第五攝。於用不攝。所以然者。不
二境智。名之爲體。故用不攝。若用處攝。即
有體用混亂之過 問。二傳誰是 答。二
傳各有義。不可判是非。但以據理檢後
傳以爲勝。不二境智。即是體故。自外無有
甚深理故 問。十二因縁。三乘同觀。取誰
境智。以爲滿性 答。但取菩薩所觀之境。
名境界性。取能觀智。爲觀智性。不取二乘
境之與智。彼生滅故。生滅境智非佛性。
 問。六度萬行。可出佛果。何故但取智名
佛性。不取餘行而爲佛性 答。萬行皆
可因佛性。而稱觀智。從主立名。於萬
行中。慧爲主故 問。菩提涅槃。於總別中。
爲是何乎 答。凡有三句。謂倶總也。倶別
也 一總一別也 問。何故爾耶 答。佛地
般若果徳涅槃皆具總別故。有三句勿得
偏執 問。第五正性。爲智爲理爲非理智
 答。凡有二門。若怙名門。名理名智。若離
言門。非理非智。心言絕故
不二法門義第六
夫解脱之源剋沖酙酌之性罕測。今分三
門。以叙玄趣。一大意。二釋
名義三辯問答
不二者。蓋是衆
教之旨歸群聖之靈府。淨名現病之本意。妙
徳問疾之所由矣莫二之玄室。入之諒確。八
萬肇啓。絕句之嵩臺。陟之未易。三階聿起。
則使悕玄之流。&MT04497;内玄室。迥悟之賓。遂登
嵩臺。寔斯玄寂絕言幽致。至人環中之妙
也焉。次釋名義。一道淸淨。名之不二。
眞極可軌。稱之曰法。至妙虛通。門之謂也。
體不二之道故。有不二之智。由不二之智
故。能適化無方。是則不二道。體與用。境將
智者也。後叙問答 問。言不二者。爲是
教耶爲是理耶 答。二名爲教。不二即理
 問。理既無二。云何得言三階。不二豈理
三階 答。三階之説。爲顯不二。顯理之教。
有其三階。非謂三階即是理矣 問。理既
無二輒。何有三階 答。顯理之音。有淺
有深。故成三階。何者衆人言。於不二未
明不二。是無言故。稱之爲淺。文殊雖明
不二無言。猶言無言。名之爲次。淨名鑒照
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矣。目之曰深
 問。至理無言。然彼文殊。言於無言。應得
爲教。淨名鑒於理。是無言而能無言之。於
無言此即是理。何稱爲教 答。淨名寄乎
黙然之相。顯無言理。所詮無言。名之爲理。
能表之相。稱曰教矣。是以教有三階不同。
而理無二 問。至理無言。然彼文殊言無言。
故猶未極者至理也。亦無有相。而淨名相
之於無相。豈詣理耶 答。文殊既言於其無
言。亦相無相。淨名既體理無言。故無言無
言。亦能體乎理無相。故無相無相。名相斯
寂。乃窮不二。何稱未詣 問。淨名既體理。
是無相。何相無相 答。不相無相何
得止言。爲欲止言。相無相耳 問。若也
然者在言既止。而相復存。逃峰起&MT90153;。奚免
患乎 答。言猶名也。名則爲細。相猶形也。
在形則麁。若免細患。必雖麁患。麁患時
未必免細。淨名離細。何有麁患。峰&MT90153;
逃。患難何有 問。言不二者。泯二辭。無
何二故。名爲不二 答。如色心等。一切諸
法。無別體故。爲不二 問。若爾色即是心
故。名爲不二耶 答。言不二者。非色成
心。故名不二。但非色心。故曰不二。何者色
心自性。本來寂滅。體無二故 問。若言諸法
本來寂滅故名不二。是則應無能化所化。
若爾衆生。不應成佛 答。以二不二義。衆
生即是佛。何更成言佛。但據不二二而言
成佛耳 問。據不二義。若言衆生即是佛
者。佛應具足一切煩悩 答。既言衆生
本來是佛。若爾煩惱本來寂滅。何有煩惱
 問。若言衆生即是佛者。亦應得言佛即
衆生 答。於迷衆生。亦得云如爾。如言
未得菩提之時。即以菩提而爲煩惱 
問。衆生即佛之不二教。若二縁説。若爲不
二縁。若爲前縁者。彼之二縁。盛起二見。何
説不二。若爲後縁者。不二之縁。既悟不二。
何更爲説 答。爲彼二縁。而説不二。何者
二縁二見之病將滅。不二之悟垂生。爲説
不二。故智度論云。惡將滅時。善將生時。見
佛聞法 問。言不二者。爲是強名。爲是定
法體之名耶 答。此是強名。非定體名。何
者至理未曾是二及以不二。而強稱之曰不
二矣。是故強名 問。至理未曾二與不二。
若爾云何。強名不二而非強名之爲二耶
 答。失道之流。多滯二見。爲泯斯二。強名
不二 問。彼之二見何者是乎 答。佛與
衆生。謂之爲二。生死涅槃。謂之爲二。
二見今爲欲泯此見故。説一切衆生本來
是佛。故稱不二 問。汝所明義有憑據
 答。華嚴經云。佛及衆生。是無差別。淨名經
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涅槃論云。衆生
即佛。故名爲密。中觀論云。生死涅槃。本無
二際。故知衆生與佛不二 問。衆生即是佛。
何由有六道 答。斯處幽微。難以言辯。必
須觀心乃契玄宗。今髣髴言。於道未曾二。
於縁未始一。於道未曾二。衆生即是佛。於
縁未始一。六道異法身。六道異法身。六
道覆法身。名爲如來藏 問。斯乃由來舊
轍。何謂即曰虚宗 答。隱顯之説。親經金
吻。言不可異。意即不同。問語言既同。意
因何異 答。非別有六道而爲覆法身。亦
非別法身以隱乎六道。若別有法身。隱在
六道内。猶壁内有柱蓋。是身見流。云何得
名爲中道佛性耶 問。若非別法身隱乎
六道内。能覆所處所覆義。云何得成哉 
答。道本無六。衆生顚倒。横謂六道。而不
得悟。六道即是本自法身。是故六道覆於
身。故法身隱之於六道。名曰如來藏若
悟六道本自法身。即法身顯。隱顯大宗。其意
若斯 問。六道衆生。覆法身者。何故大經
云。佛性遍覆。猶如虚空。豈容得言六道衆
生覆法身耶 答。佛性廣大。六道衆生。常
在佛性。倒謂衆生。常出佛性。常在佛性
故。佛性即覆於衆生。恒出佛性故。衆生即
覆乎佛性。言佛性者
法身異名
問。既得互覆。應
得互藏。若互藏者。六道衆生。覆法身故。
名如來藏。佛性法身。覆衆生故。亦應名
如來藏耶答。亦有斯義。衆生無六。横
謂六道。是故六道。覆乎法身。即隱於六道
内。六道能藏法身。所藏名如來藏。横謂六
道。不出法身。六藏恒在於法身内法。法
身常覆六道衆生。法身能藏。六道所藏。是故
亦得名衆生藏 問。六道衆生覆法身故。
法身不現。法身佛性。覆衆生故。六道亦應
不顯現耶 答。倒義不成。何者六道衆
生覆法身者。是隱覆故。名之爲覆。法身
佛性。覆六道者。是廣大故。稱覆而已。由隱
覆故。名之爲覆。法身不現。廣大義故。稱
之曰覆。於縁六道每常現前 問。於縁
六道常現前故。可覆法身。於道未曾六道
生死。法身云何覆六道耶。答。六道異乎法
身。法身不異六道。六道異於法身故。六道
覆法身。法身不異六道故。六道常在法身。
法身廣大故。名覆六道耳。故大品經云無
有一法出法性外 問。於迷六道常現前。
故但見六道。不見法身。於悟未曾六道
生死。但見法身。而應。不見六道衆生答。
誠如所問 問。若爾迷者。不見法身故。凡
夫叵接乎聖矣。悟者不見六道衆生故。聖
容不化于凡耶。豈非凡聖兩隔。感應斯
絕乎 答。蓋是未領不見之崇。故與隔絕
之難而已。向言不見。此是於了悟。曰無
六道。故言不見耳。若有六道猶尙斯迷。何
名了悟。夫雖了悟無有六道。而復見於
迷恒六道。是故凡聖之道交接。感應莫絕。
 問。若不見於六道生死。可得異迷。若
見於迷恒是六道。則應與迷同亦迷矣 
答。雖見於迷六道生死。而不如迷人之所
見。故不同迷。是故法華云。不如三界見
於三界。華嚴經云。隨順衆生故。普入諸世
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 問。不二
爲盡以不 答。攝法即周。何者不二莫言
不窮。靡理不周。文約義豐。意遠理深。斯乃
不二之矣 問。不二之言。但是主理。未互
二教據三諦言。但是非眞非俗中道。未論
二諦。云何得言攝法即周 答。不二之言。
通理與教。以不二教顯不二理故。不二言
該羅理教一。不二亦通三諦。是故不二。亦
兼體用。若爾不二理與教圓。體與用備。豈
非攝法周哉 問。以二爲教。而顯不二。若
理與教。同不二者。何以得判理教異耶。以
指示同。云何以*同還示*同乎。中道之
理。法應不二。泯二諦故。眞俗二諦。既是二
法。何稱不二 答。教門不定。或二爲教。不
二名理。或不二教而顯不二。貴在得悟。教
即不定。若據機縁。鈍根之人。要因二教而
悟不二。其猶因指而見空月。若利根者。因
不二教。而悟不二。其如唱月即見月體。非
自性二。故名不二。是世諦中。非因縁二。故
稱不二。即眞諦中。非眞俗二。故曰不二。是
第三諦故。不二言即通理教及以體用 問。
不二之言。唯絕二耳。未泯不二及二。不二
乃至名言。何稱深理 答。總収諸二。凡有
五階。一曰空之與有。名之爲二。二曰空有
爲二。非空非有。名爲不二。此二不二。還
復成二。三曰二與不二。皆名爲二。非二不
二。方名不二。此二不二。還復成二。四曰
上來六句。上來三階復即三階單
即成六。故云六句
名之爲二。非非
二。非非不二。名爲不二。二不二相對。還復
成二。五曰不泯生心動念。稱之曰二。若泯
生心動念。方名不二。自二之外。更無有法。
但唱不二。教無不周。理無不足。縁無不
盡。觀無不淨。非深何如 問。若言不二
攝法皆周。三種般若。五種佛性。二諦二智。
八不等法。亦攝盡不 答。不二之言。含有
三義。謂不二教焉。不二理焉。不二觀焉。據
此三義。凡有二門。謂能化門也。所化門也。
若據能化。由不二理。發不二觀。由不二智。
説不二教。若約所化。藉不二教。悟不二
教。悟不二理。生不二智。於此二門。攝法
皆周。三種般若。五種佛性等法。皆在於不二
内。不二不二。深玄義門衆多。今存大要。恐
煩不具
容入義第七
容入難測。略以三門。辨容入義。大意門。名
體門。問答
門。大意者。夫容入者。蓋斯碩仙神化之美
稱。飮光歎息之奇事。悟物之勝境。入道之由
路。是以借座於燈王。請飯乎香土。接乾川
諸掌裏。内妙喜於忍界。厭智之儔。聞之振
歎響三千。逈悟之徒。見之萠心魂無上。難
可思。而測之者。蓋寔大士神變焉。言名體
者。釋名四門。具如二諦依名釋義。容納受
義。入趣内義。能納受他。能趣内他。故言容
入。論其體性。若據能運。即以權智而爲
其體。權智運之。令容入故。若約所運。即大
小物。是其體性。容入是用。故嘉祥云。俗諦之
境。具有體用。大小是體。容入爲用。已上
是體用。且據用門而爲論耳。若談本體。
非眞非俗。非權非實。名之體性。若俗若權
智是用耳。問答門者 問。維摩經不思議
品。維摩詰現神力時。須彌燈王佛。遣三萬
二千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肇法師云。
由旬天竺里數不定。上由旬六十里。中由
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來入維摩詰
室。其室廣博。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
所妨閡。於毘耶離城及閻浮四天下。亦不
迫迮。悉見如故。乃至若菩薩。住是解
者。以須彌之高廣。内芥子中。無有增減。須
彌山王大相如故巳上疑曰。高下相傾。大小
相避。世法數矣。大座小室。竝世上事。高山細
芥。咸斯俗法。高廣之座。入方丈室。高大之
山。内芥子中。情未所識。若實不入。而以
神力。令見入耶。若實容入。而令見入。若
謂不入而令見入。諸佛菩薩。轉變神力。即
無功能。若謂實入。事則相容。大應容小。
小何容大。豈有此事 答。世上術猶
感動人者。神明呪。呪諸佛菩薩。不思議之
神變。斯下之所測度乎。然釋大小容入由
來。凡有三釋。第一釋云。大實不入小。小亦
不容大。但以神通力。令應度之人見其容
入耳。第二釋云。大實入小。小亦實容大。
若不容入。諸菩薩無此功能。第三釋云。具
有二義。一實不容入。而見容入。二實能容
入。令見容入。今三論家。用第三釋。何者菩
薩神通。適縁無方。或實不容而令見容。或
實容入而令見入。但於此經。正明容入。非
不容入。故。高廣座來。入於方丈小室内。小
室容於高大之座。大座小室。無有增減。容
入宛然。故不思議 問。若無增減。名不思
議。何得經云其室廣博 答。經明室相。凡
有二文。一云其室廣博上文二云本相如故。
下文此上下文。自相違背。既云其室廣博。何
言本相如故。若謂本相如故。云何得言廣
博。今正釋曰。室有内外自内而觀其室廣
博。自外而觀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相
違也 問。若爾内大外小。何名不思議耶
 答。唯是一室。自内而觀其室廣博。自外而
觀本相如故。是故名之爲不思議 問。外
觀如故。無外增故。可不思議。内觀既廣。即
内是增。何不思議 答。内之廣博。遠令外
增。非不思議。然内廣博。不令外增。是故内
廣。此不思義 問。内小容大。應不思議。内
既廣博。而容大座。是大容大。何不思議 
答。淨名既能不令外增。亦能應令内不增
廣。所以然者。世間小術。尙能尺鏡入於
瓶。則瓶不增。鏡亦不減。容入宛然。況乎諸
佛菩薩神力。然今遂令室内廣者。凡有二
義。一欲令待賓事員故。二欲示二不思
議故 問。二義若爲 答。淨名待賓。凡有
四事。一有廣之室。二設端嚴之座。三有甘
露味飯。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廣。四中闕
一。今待賓事*員故。令室廣博。彼室雖廣。
遂令外增。則非奇特。外既如故。故不思議。
斯乃内大外小。各有深致矣。言欲示二
不思議者。一大小不思議。二内外不思議。
大座小室相形則顯大小不思議。室内室外。
相望則表内外不思議。若内外倶是小者。
但有大小不思議。而闕内外不思議。淨名
增内。令外如故。有深所以矣 問。大小容
入。於二智中。何智所爲 答。權智所爲。何
者權智。密照根藥應機説教。隨病授藥。然
今欲令應機縁見奇特事而悟道故。大
小容入。斯乃權智。不思議本。大小容入。不
思議迹 問。權智令彼大小兩物而容入者。
爲是本來未容入法。今始容入。爲是從
本恒容入法。今亦容入。若謂初者。佛智有
過。本不容入。今容入故。如大品之若法
前有。後無者。諸佛菩薩。有過罪。例準可言。
若法前不容入。後容入者。諸佛菩薩。有過
罪。若謂後者。既本容入。非適今也。是則大
小因縁。天然之所爲耳。何得關權智。既不
關權智。何得言權智不思議之本 答。有
爲諸法。本無自性故。皆是因縁。因縁法故。
本自容入。故無初過。若非權智。示物無由。
良由權智内照因縁無礙之法。外應物
現無礙相。是故權智不思議本 問。權智所
照。世俗諦境。巨細殊形。何得容入 答。大
小是因縁。大是由小大。小是由大小。大由
小大故。大得入小。小由大小故。得容大。
容入亦如是。容是不容。容不容。是容不容。
入是不入。入不入。是入不入。不容是
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得容。不
是不入故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 
問。若言由大故小。由小故大者。由大故
小。小成大耶。由大故小。而猶小耶。就大
亦爾。若言由大故小。小即成大。由小故
大。大即成小者。是猶小入大耳。何名不
思議耶。若言由大故小。而小猶是小。由小
故大。而大猶是大者。大小二相何得容入
 答。説由大故小。由小故大時。執大相
非小相。小相非大相。定性之病息。又執大
相非小相。小相非大相。定性病將止息時。
大小容入。故應度者。得見而悟 問。若爾
大不定大故能小。小不定小故能大。而得
容入者。此是小入大耳。何名不思議 答
大不定大。能小而礙於大。小不定小。能大
而礙於小者。應受此難。大小無礙故。大有
能小能大。小有能大能小。由是義故。小入
於大時。即顯大入於小義。相待故即能容
入。由能容入。故悟因縁。悟因縁故。契不二
理。契不二故。諸佛現前。是故觀佛三昧經
云。觀一切法不生不滅。諸佛現前。觀一切
法非大非小。諸佛現前。巨細容入。觸事衆
多。且擧一事。顯容入相 問。法華經云。五
十小劫謂如半日。又云。六十小劫謂如食
頃。維摩經云。或有衆生。樂久住世。而可度
者。菩薩即申七日。以爲一劫。令彼衆生謂
之一劫。或有衆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
菩薩即促二劫。以爲七日。令彼衆生謂
之七日。疑曰。四像迭遷捉。機更轉。百兎未
爲夭。一烏何脩乎。然則脩短皛然。久近可
驗矣。今促一劫。以爲七日。申七日以爲
一劫。若爾白首反紺鬢。姟子即衰耄。何致
斯事哉。答。中山之酒。一醉千日。雖謂一
寢。已歷三年。一夕之夢。見百年事。雖經百
年猶一夕耳。酒夢尙爾。矧乎大士神化者
也。促長延捉。有何奇怪耶 問。促一劫
以爲七日延七日以爲一劫。彼一劫之與
七日。若有以不 答。雖促一劫爲七日。
而一劫宛然。雖延七日爲一劫。而七日如
故 問。一劫七日。既已如故。何言延促 
答。促是轉心。於彼七日。令謂一劫。非謂
轉時。例如中山美酒。轉心而於三年。令
謂一寢。又如睡夢。轉於神明。於其一夕。令
謂百年。彼酒之與夢。猶尙轉一生魂。何況
大士神力。不轉人者神明哉
一乘義第八
一乘深妙。窮學尙暗。況乎像季庸愚。誰敢測
量。而今日徇先哲貴籍。開之三門。以述一
一叙大意。二釋
名。三述問答
觀夫。小操創萌於仙苑
内。馳乎羊鹿。大操晩發於靈鷲間。駕之白
牛。然則一乘者。斯窮理盡性之格言。究竟無
餘之極説。佛性之異名。衆經之祕藏矣。三
聖之所揄揚。四依之攸頂戴。三乘迴跡之曠
津。四生歸源之寶梁焉。開兩權門。顯二實
相。假三車門。説化城路。謂乘權矣。等賜大
車。同到寶所。謂乘實也。王宮誕生。雙林唱
滅。曰身權焉。六趣莫攝。力負靡化。則身
實如。借一破三。三除一舍。假脩斥短。短息
脩忘。然則言窮慮絕。何三何一。名泯相寂。
誰脩誰短。難可得而測之。蓋斯一乘之妙
旨歟。次釋名義。一是無二之稱。乘即運出之
義。因無異趣。果無別酬。唯有一理。唯教一
人。唯行一因。唯感一果。因果相成。其體不
二。稱之爲一。即此一體。備有萬行。行能運
致。名之爲乘。依名釋義。粗爾如是。後叙問
答 問。一乘有宗體。同異若爲耶 答。諸
法本來。常寂滅相。何宗何體。但以爲縁。於
無名相假名相。説一與異矣若就通門。宗
亦是體。體*亦是宗。若約別門。輪輞喩宗
内空譬體。宗如綱領。體如毛目。宗體一異。
其義如是 問。通別之致。情未所曉。請重
陳矣 答。所表之理。是乃宗旨。能詮之文。
還宗旨。故宗體一通門義
能詮之教。以爲經
體。所詮之理。即爲經宗故。涅槃云。知法知
義。知法者。謂十二部經。知義者。謂教所表
理。理之與教。豈得爲一。明知宗體叵以
爲一別門義
如是一異。隨時順機。而應用
之。貴在得悟。義乃無定 問。宗體一異。其
義實爾。未詳所表宗旨。何等爲陳述之 答。
衆師紛紛。各述所悟。未爲符契。今明宗旨。
有體有用。若是一乘因果。稱之爲用。非因
非果。中道正法。名之曰體 問。有何明據
 答。因果及以非因果文。亦甚不少。今且牽
一。方便品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此
因果義。次偈文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
滅。此因果由是故知。非因非果。名之爲
體。因果是用。非因非果。因果既爾。於餘例
然。三一近遠權實。皆名爲用。非三非一。非
近非遠。非權非實。目之曰體 問。若非因
果。亦應非中非偏。非正非邪。何故名爲中
道正法 答。實如所問。非中非偏。非正非
邪。不知何名。强名中道正法而已 問。一
乘之體。是何等法 答。乘體不同。略明四
種。謂眞如法身焉。無上菩提焉。萬行焉。惠
焉 問。云何一乘。有此四體 答。體用因
果。倶是一乘。在體名體。在用稱因果亦
然。故四體異 問。於其四體。何者體用。何
者因果 答。初二名體。後二稱用。第一第
三。名之爲因。第二但果。後通因果。何者初
二。其體即如。初有垢如。後無垢如。於一體
如。隱顯異故。分之爲二。後二因果故。名爲
用。第三但因稱。萬行故。第四之體。通因與
果。智慧萬行萬徳主故 問。第一有垢。第二
無垢。第四因果。有何明據 答。勝鬘寶窟。
釋初二云。初是佛性故説爲本。然後方有
修因得果。後顯時果乘體也巳上法華云。論
判初二云。初明佛性。爲一乘體。後明佛
果。爲一乘體。此二隱顯。而爲果耳。實無兩
已上明知初二有垢無垢。勝鬘寶窟。釋第
四體云。此就主言一乘。雖具萬行萬徳。而
慧爲主已上明知第四。通因與果 問。此之
四體。爲是義推。爲是依據 答。僉有依憑。
取自作。法華論云。一乘體。謂諸如來平
等法第一
體證
同論又云。無上菩提爲一乘
第二
體證
智度論云。六波羅蜜。以爲乘體
第三
體證
攝大乘論云。乘以智爲體第四
體證
 問。理智
因果。倶名一乘。此義實爾。但以乘者運出
之義。萬行名乘。理數應然。理及以果。無運
出功。由何名乘 答。運出之義。有自有他。
若因乘倶兼兩運。若理及果。有運他義。而
無自運他義故名爲乘 問。自運運他二
義。若爲 答。自行因至果是自運之義。令
他出生死得至佛果。此運他之義 問。理
以果。運他義那 答。凡有三義。一
理運人。從因至果。謂理不動。能令衆生運
出生死得至涅槃。故大品云。是乘從三界
出。到薩婆若中住此理
運他
二以徳運人。故法
華云。得如是乘令諸子等喜戲快樂。三以
自運他。故涅槃云。乘涅槃船。入生死海。
運度衆生。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
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此果
運他
 問。理
之與果。但有運他。無自運耶 答。佛果衆
徳縱任自在。名運載者。亦有自運。非謂
未究竟故更有所至稱運 問。言一乘者。
若會三乘。而爲一乘。若會二乘。而爲一乘
 答。凡有二義。一曰會三歸一。故名一乘。
二曰會二歸一。稱曰一乘 問。言會三
則三外一。若言會二則三内一。此義云何。
如是相違 答。會三會二。猶是一義。何者。
智度論云。於一佛乘開爲三乘。譬如有人
分一斗而三聚。亦可得言合於三聚
而爲一聚。亦可得言會於二聚而歸一
聚。由是義故。會三會二。猶一義耳 問。若
爾但有歸三中。而無有歸三外一耶 
答。亦可得言歸三外一 問。義趣若爲 
答。欲顯於三乘攝出世乘盡故。歸三中
一。就佛乘中。復開眞應。是故亦言歸三外
一。何者雖有五乘。往収不過二種。謂世間
乘。出世間乘。因果差別。來而収之但是三
乘。三乘之外。更亦無有出世間法。於彼佛
乘。雖有權實。同名佛乘。由是義故。歸三
中一。於一佛乘中。有眞有應昔爲二乘。説
方便身。是故佛乘。名之方便。今教所明佛
乘眞實。是眞實佛。異方便佛。其猶師子座
上長者異著弊垢之長者。由是義故。歸
三外一 問。譬喩品。明乘有三事。謂車。與
牛。及以賓從。此三何異 答。車之與牛。竝
通因果。賓從但因。所以然者。萬行萬徳。竝
稱之車。諸佛菩薩。中道正觀。喩之曰牛。
明知車牛竝通因果賓從
後辨
 問。何以得知
車牛竝通因之與果 答。諸佛所乘。名之
爲果。故下合譬。擧佛衆徳。而合牛車。菩薩
所乘。稱之曰因。故下文。云乘是寶車直
至道場。故知車通因與果 問。般若正觀。
既是車也。何復喩牛 答。一正觀法。兩
分之。導引之義。喩之曰牛。運出之義。譬
之爲車。自餘衆徳。有運無引。唯有運故。
譬之於車。無道於能。故無牛義 問。
因位衆行有引運。故容譬車牛。佛地萬徳。
既無引運。何有車牛 答。於果地内徳。
則取眞慧爲牛。外用宜取六通。無垢以
爲白牛。駕之遊於五道生死。運出衆生。因
何無有車與牛耶 問。若言正觀。譬之
牛者。何故統略取慈悲心。而譬白牛 答。
彼統略言。自利利他分之車牛。之運動。
必由牛力。大乘化物。要頼慈悲。故利他徳。
譬之於牛。自利衆徳。喩之曰車 問。統略
所明。有何依據。 答。合牛車文。初擧四
智。而合大車。從愍念下。擧慈悲徳。以合
白牛。又涅槃經。歎如來曰大悲牛也。故知
慈悲以喩白牛 問。何一師言。彼此乖角 
答。大師自叙撰統略意。凡有六焉。彼第二
云。全癡舊通用。今新意。如合大事及火
宅譬已上以是爲言。全癡玄釋。應用統略
 問。車牛既爾。賓從何物 答。大論賓從。凡
有五階。一者果地萬徳。爲申因人賓從。二
者三界内外爲言。七地得無生忍。既出三
界。名爲登車。六地界内。名之賓從。三者約
眞似判。初地已上。稱爲發一車。地前賓
從。四者三十心内凡。詺曰登車。十信外凡。
目之賓從。五者三十心十信。竝爲登車。擧
手低頭等賓矣。一乘之義。深而且廣。略述
大體。恐煩不具
教迹義第九
教迹之論紛紛然。是非之數難楷定。今因龍
樹之遺風。而開三門程指南大意門。釋名
門。問答門
原夫。至人玄心冲如。有無絕於内。宮商希
然。稱謂淪乎外。三明弗韜乎輝。而七辨競
流。撫會莫失之功。以八音雷動矣。睿機百差。
靈緒千端。致令玄籍彌布。聖教萬殊焉。萬
殊之教。歸從難測。是以西夏東楚。競諍教
迹。江左江右。各論教相。三教四衆。妄判佛
經。四時五時。謬牽五味。競論是非。各判得
失。誰免衆盲之愆哉。而今正牽佛經誠文。
以釋教相。後進以爲龜鏡者也。次述釋名。
達摩欝多羅。釋教迹名云教。謂上聖被下
之言。迹即蹤跡之謂也。言聖人布教。各有
歸從矣。此釋爲宜。好老彭而不作焉。後
叙問答 問。南北衆師成地群家。各釋教
相。爭判佛教。今龍樹宗。何以攝教 答。凡
有十門。謂菩薩藏聲聞藏焉。大乘小乘焉。有
餘無餘焉。有作無作焉。了焉。有邊無邊焉。
頓漸焉。半滿焉。常無常焉。有量無量焉。聖教
萬差。往収則盡。不以具足。十門方収。但
一一門。攝之各盡。攝門非一。故有十門 
問。且就初門。以其二藏。攝教若爲 答。説
小乘法。一切諸經。聲聞藏攝。説大乘法。一
切諸教。菩薩藏攝 問。阿含經中。説菩薩
法。是菩薩法。何藏攝耶 答。聲聞藏攝。何者
小乘法中説佛。從凡至聖。教即未圓。理不
具足。故攝屬聲聞藏也 問。於菩薩存
三破二。其義不同。云何渾亂。名菩薩藏 
答。凡有四句。一但教菩薩。不化聲聞。謂華
嚴是。初成道時。大機已熟。是故顯教大菩
薩等。會無二乘。又機未熟。是故不密化二
乘人。二顯教二乘。不密化大。三藏教是。小
機已成。故顯教之。菩薩大器。不須小化。三
顯教菩薩。密化二乘。般若。深密。淨名等經。
菩薩大機。已成熟。故顯了教之。二乘之人。小
執將移。大機遠動。是故密化。命説付財。即
其事也。四顯教菩薩。顯教二乘。法華。法鼓。
楞伽。涅槃等經是也。法華經云。菩薩聞
是法。疑網皆已除。謂顯教菩薩。千二百羅
漢。悉亦當作佛。謂顯教二乘。若爾存三
之大乘教。是菩薩藏中密意教。破二一乘。
是菩薩藏中顯了教。於諸大乘。常住無常。
不空異。准上可釋 問。既有三乘。應立
三藏。云何倶立於二藏耶 答。唯立二藏。
凡有二義。一大小義。謂以小乘。爲聲聞藏。
以其大乘。爲菩薩藏。二乘倶小故。合一藏。
二禀教義。謂聲聞人。因果二時。皆得禀教。
其辟支佛。因果二時。皆不禀教。或有縁
覺。因時禀教。而小分耳。由此義故。但立
聲聞藏。不立縁覺藏 問。不立縁覺藏。其
義實爾矣。何不立佛藏 答。亦有二義。
一大小義。對小立大。佛與菩薩同是大
故。合立一藏。二不禀教義。菩薩禀教。佛不
禀教。由此二義。不立佛藏 問。何據禀
教。而立二藏。於不禀教。而不立之 答。
將所禀教。從能禀人。而判教相。不禀教
人。即無有教。因何得論教迹之義。是故但
據禀教之人。而立二藏 問。或處明五藏。
謂三藏。雜藏。及以菩薩藏。今何故但立聲
聞菩薩藏 答。三藏雜藏。即二藏攝。何者
三藏及以雜藏。但通大小。若是大乘三藏。
雜藏菩薩藏攝攝大乘論説大乘有三藏也雜
阿含序云方等大乘爲雜藏也
是小乘三藏。雜藏聲聞藏攝言雜藏者一一
明戒定慧名三
藏雜説三
名雜藏
 問。所明二藏。出何經論 答。
涅槃經云。十一部經。二乘所持。方等部名菩
薩所持。維摩經云。此經菩薩藏所攝既云此
經菩薩
藏。明知小乘聲聞
藏攝即有二藏
智度論云。迦葉。阿難。於王舍
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
山。集摩訶衍爲菩薩藏。地持論云。唯方廣
部。菩薩藏。餘十一部。名聲聞藏。摩得勒伽
説方等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由是經論。建立二藏 問。第二大乘小乘
何 答。説大乘法。名之大乘。説小乘法。目
之小乘 問。與前何異 答。前之二藏。從
人立名。此之大小。據法立名。名各異。攝
教全同。於前二藏。既有四句。下九例然
 問。此大小乘出何經論。 答。品大經云。
諸天子難曰。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龍
樹釋曰。鹿苑已轉小法輪於今復轉大法
輪。涅槃經云。昔於鹿林。轉小法輪。今於雙
林。轉大法輪。中觀論云。前爲聲聞説小法。
後爲菩薩説大法。由此經論立大小乘。以
攝教也 問。菩薩法中。二乘實滅。無性定
性。不得成佛。是既有餘。何名無餘 答。大
小相對。論餘無餘。小乘有餘。大乘無餘。據
具不具。於大乘内。具餘無餘。若深密等。存
三大乘。是有餘大。法華涅槃等。無餘大。於
大乘中。具餘無餘故。名無餘。聲聞法中。但
有有餘。而闕無餘。故稱有餘。例如大乘具
了不了。爲了義。小乘法中。但有不可而
無了義故不了後了不了廣
辨此義
 問。有餘無
餘。出何經論 答。勝鬘經云。羅漢辟支。四
智究竟。得蘇息處。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
義説既云二乘實滅是有餘説。亦可
得言二乘無滅是無餘説。
涅槃經云。善
男子。我所説亦有餘義亦無餘義乃至
葉菩薩。白佛言。何等名爲無餘義也。云何
復名一切義乎。佛告迦葉。一切者。唯除助
道。常樂善法。是名一切。亦名無餘。其餘法
者。亦名有。亦名無餘。由是經故。立餘無
餘。以攝教矣 問。第四門那 答。二乘所
觀。名之有作。大乘所觀。稱之無作。何者小
乘所觀。望後更有應作。名爲有作。大乘所
觀。形後更無餘觀可作。稱曰無作 問。此
二攝教。其趣若爲 答。説二乘所觀法。一
切皆名有作。説大乘所觀法。一切悉稱無
作 問。第六邊無邊。第十量無量。與有作
無作。是有何差別 答。此之三門。於四諦
法。由義不同。而立三名。 問。義不同那 
答作無作名。從行而立如前所釋又從人
立名如寶窟釋
無邊。及量無量名。隨人而得。謂二乘智。乃
有限量。如來之智。無有限量。名量無量。
二乘之智。有岸極故。名爲有邊。如來之
智。無有*岸極。名之無邊。是故此二從人
立名又據所觀之法立名二乘所觀法名有量有
邊大乘所觀法目無量無邊如法華疏明
 
問。據何等義。名量無量 答。小乘法中。雖
觀四諦。總相麁智。名爲有量。大乘法
中。別相細知。稱曰無量寶窟有四義法華疏
三義如彼明矣
 
問。此之三門。有何明據 答。勝鬘經云。有
作聖諦。無作聖諦。有量聖諦。無量聖諦。有量
即有邊。無量是無邊 問。但擧一種義
矣。何勞須三。 答。義實爾也。但以爲示名
義不同。具題三名 問。第五義何 答。説
二乘法。名之不了。説大乘法。稱曰了義
 問。就大乘教。自有了義及不了義。爲
新發意。説生死是如。涅槃不如化。名爲不
了義。爲久學人。説一切皆如化。稱爲了
義教。若爾大乘中。具有了不了。云何今言
小乘不了大乘了義 答。大小相對。小乘不
了。大乘了義。據具不具。於大乘内。具了不
了。故名了義。彼小乘。但有不了義。而無了
義。故稱不了 問。此了不了。出何經論 
答。涅槃經云。其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
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
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佛性論
云。説無性經。名不了義。説有性經。名了
義經。如是經論。是其良證。 問。第七頓
漸。其義若爲 答。頓説深理名之頓教。
之深稱教。 問。此門與前有何差別 
答。頓漸一門。與餘九異。何者頓教全是大
乘。於漸教内。兼大小教故九異 問。於
漸教中。有幾何教 答。於漸教中。四雙八
隻。謂漸教中。開之爲二。一世間教。即人天
教。二出世教。鹿薗已去。終竟涅槃。就出世
中。又有二種。一小乘教。阿含等是。二大乘
教。般若已去。就大乘内。又有二種。一曰自
教。即大品是。二他教。大品已後。諸方等經。
就他教内。又有二種。一曰密教。法華已前。
諸大乘經大品亦是
密教大乘
二曰顯教。法華已後。諸
方等 問。於漸教中。從淺至深。爲是一人。
爲是二人 答。此是人同時異義耳。法寶
師之所立五時。與此符契。但是攝教枝流而
已。非是攝教之正意焉 問。頓漸二教。出
何佛經 答。楞伽經云。如來淨除衆生現
流漸淨非頓。如菴羅菓漸熟非頓。如來淨
除衆生現流。頓淨非漸。譬如明鏡頓色像。
由是得知。有頓漸教 問。第八門那 答。
説聲聞法。名之半字。説大乘法。稱曰滿字
菩提流支亦
立半滿
 問。半滿之言。出何處耶 答。
涅槃經。爲諸聲聞。説半字經。爲諸菩薩。説
毘伽論毘伽羅論
即是滿字
 問。第九門那 答。説無常
法。名無教。説常住法。稱之爲常 問。此
言何出 答。涅槃經云。昔於鹿薗。説無常
等。今於此間。説常樂等 問。涅槃經云。二
乘名有所得。菩薩名無所得。若爾應立有
得無得而爲攝教。今何不立 答。有得
得。據禀教人。有得失也。今立十門。正叙
佛説。故不立之 問智度論云。小乘顯示
教。大乘祕密教。又法華經云。昔波羅奈。説
生滅法。於今復説無生滅法。中觀論云。初
爲小乘人。説生滅十二。後以生滅無生滅
教。而攝教那 答。生滅無生滅。與前常無
常。義則不異。故不更別立之。不立顯示
祕密教者。或可小攝教非但十門。不言
唯有十門攝云云。大品疏。列於十門
迦通別教祕密顯示。 問。嘉祥亦立三種
法輪根本法輪枝末法
輪攝末歸本法輪
攝一代教。其義若爲 
答。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純爲菩薩開示
一因一果法門。謂之根本。即華嚴是。於彼
二輪。則有二義。謂三一義。及空有義。若
據三一鈍根之流。不堪能聞一因一果故。
於一乘。分別説三。名之枝末。華嚴已後。
法花以前。三乘教是。四十餘年間。説三乘
教。陶練其心。至今法華。始得會乎彼三乘。
而歸一道。稱之攝末歸本法輪。若約空有。
波若經等。攝末歸本。説一切法本性空故。
阿含深密等。是枝末法輪。依圓有故 問。
與前十門。有何差別 明義小異。何者二
藏以大小別。開而爲二。據三法輪。即有二
意。若一往義。華嚴根本。自華嚴後。法華之
前。若大若小。存三之教。盡稱枝末。法華一
乘。名之攝末。若再往義。法華束一化始
終。該羅頓漸。則具三輪 問。三輪之言。
出何處耶 答。於法華經。文處甚多。且牽
二文。信解品云。長者居師子座。眷屬圍遶。
羅列寶物此指華嚴會
即根本法輪
喛子不得故。密
遣二人。脱珍御服。著弊垢衣。隱一説三
即枝末教
如彼長者。知子志劣。柔伏其心。乃教大智
攝末
歸本
譬喩品云。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
不用之。隱根
本教
但以慇懃方便。濟諸子火
宅之難起枝
末教
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攝末
歸本
是故
知有三種法輪。一家教疏。粗爾如是。於教
迹内。應辨三藏十二部經等義。恐煩略而
已矣
三身義第十
一家三身博播難。今以三門。束而論之。
叙意門一。辨名門
二。問答門三。
三身者。蓋是至徳之妙唱。撫
會之義稱矣。積萬善於曠劫。蕩遺塵於終
心。薩芸冥乎無壃。而靈覺獨存。如如融乎
性相。以名相斯三。弗知何以目之。強稱之
法身。照而後現。等水鏡之像。感而後應。同
鐘谷之響。對之莫知所以來。隨之罔識
所以往。怳兮而有。忽焉而無。動始逾寂。
隱而逾彰。開八正之平路。示衆庶之夷途。
馳六通駿馬。乘五御之安車。撫會之功。難
可得而稱之者。斯乃應跡之化用焉。次釋
名義。實相正法。以爲身。故稱之法身。又
恒沙功徳法之所依止故。目之法身。内契應
如。外起應機。總詺應身。而忽有。稱之曰
化。色形積聚。名之爲身。故言化身。身有
五義。謂自體焉。所依焉。眞實焉。積集焉。相
續焉。若是法身。體依實義。名之爲身。若應
化身。即是通五義。非血肉之所成名實。
後叙問答 問。三身次第若爲 答。陳列
三身。凡有二門。一謂行門統略云從本
至末之次第
即列
法身應身化身。二謂説門統略云從末
至本之次第
即列化
身應身法身。問。二門意那 答。有佛性故。
發心修行。法身即是本有佛性。是故列初。修
行滿足。佛性顯現。稱爲報佛。故次報身。報
身自徳。自徳既次合化物。故後化身。若説
説門。示現八相成道化物故。前化身。此之
化身。由報身現故。次報身。報身亦由於法
身。故後明法身 問。此二次第。出何處
耶 答。金光明經。法華論云。化身應身報身
此説
門次
金剛般若論云。法身佛報佛化佛此行
門次
 
問。是經論中。但説三身。而不増減。有何意
趣 答。三身義圓故。不増減。何者。佛徳
無邊。往収但二。謂自徳與化他徳矣。於
自徳中。有隱顯故。開之爲二。化他之徳。以
爲一身。故但三身法華
論意
又於化他。分之爲
二。能化菩薩。名爲應身。能化二乘等。名
化身。自利之徳。名曰法身。故立三身
攝論
等意
若依金光明經爲言。由滅三相之與
三心故。得三身。故但立三。而不増減 
問。三相三心。何者是乎 答。分別相。依他
相。成就相。謂之三相。起事心。依根本心。根
本心。名之三心。能解分分相故。得化身。
能滅依他相故。得應身。能淨成就相故。
得法身。滅起事心故。得化身。滅依根本
心故。得應身。滅根本心故。得法身 問。
三相三心。其體何耶 答。分別相者。是六塵
界。能與六識。所分別故。名分別相。依
他起者。六七八識。不能自起。名依他起。六
識依他根塵故生。第七陀那。依他本識。而
得生起。第八本識。依他種子故。得生起。是
故八識皆名依他。成就相者。即是眞如。六塵
當情。不解境空。不得依身。不滅染分依
他識。故不得應身。未斷障故。眞如不顯。
不得法身。反此即得。起事心者。是六識也。
於六識中。能起業事。依根本者。第七識也。
能縁本識。起我慢等。名依根本。根本心者。
即是梨耶。能與六七及以諸法。而作根本。
名根本心。由能伏斷此三心故。得三身
也 問。前云佛徳無邊。往収但二。謂自徳與
化他徳也。若爾但以應立二身。何立三身
 答。佛經所説。各各不同。或説一身。或説
二身。或説三身。或説四身。或説十身。言一
身者。如三寶中之佛寶也。言二身者。謂
眞身。及與應身。故金光明云。佛眞法身。猶
如虚空眞身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應身
三身者。如前已説。言四身者。應佛。功徳
佛。智慧佛。如如佛出楞
伽經
又法身。報身。舍那
身。釋迦身出五凡
夫論
言十身者。無著佛。願
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
昧佛。性佛。如意 問。佛經何故如是不同
 答。開合不同。故佛經異。何者開合凡有四
句。一本迹倶合。二本迹倶開。三開本合迹。四
開迹合本 問。四句意那 答。迹合者。此
有二義。一謂本迹合而爲一。故本迹合。如
言佛寶。二謂本迹開而各各故本迹合。何
者。本身雖有理智。令爲眞身。於其迹身。
雖有麁細。*令爲迹身亦是自徳爲一
化他爲一之義
言倶
開者。於本隱顯。分之爲二。隱名法身。顯
曰報身。於迹麁細。開之爲二。細化舍那。
麁化釋迦五凡夫論之
意如是
開本合迹。此有二義。
一就隱顯。開本爲二。隱名法佛。顯稱報
佛。此並
自徳
化他之身。合而爲一。名應化身
法華
論意
二據理智及功徳異。開本爲三。謂理
法身。名如如佛。於智法身。具有衆徳。取彼
智徳。稱智慧佛。取餘衆。目功徳佛此三竝
自利徳
化他之身。合爲一身楞伽
經意
開迹合本。謂於
本身。有理有智。合而爲一。名之法身。
此自
利徳
利他之身。開而爲二。謂應身之與化身
也。又於迹身。而開三句。化而非應。應而
非化。亦應亦化。其本身名非應非化。此亦
是開迹合本義竝金
光意
嘉祥法師。釋十佛云。
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願佛。出生
故。業報佛。信成就故。諸行皆成。但略説信。
住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絕故。涅槃佛。取滅
度故。法界佛。於一切處。無不現故。心佛。
善安住故。三昧佛。成就無量諸功徳。而無
所著故。性佛。善決定故。如意佛。以普覆故。
未詳何開。有人解云。且隨麁相。配三身者。
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後三受用。若准此釋。
應言本迹倶開之義 問。爲横論三身。爲
竪談三身耶 答。有横竪義。横者法身以
爲本身。應彼二縁故。現二身。應地上
機。而現應身亦名
舍那
應地前機。而現化身
亦名
釋迦
竪者本身現舍那。迹舍那現釋迦迹
身。舍那身是末中之本。本地法身。是本中之
本 問。何以得知有横竪義 答。金光明
云。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
故。衆生有感故。現應化二身巳上明知本
地法身。照機而現二身故。是横義。梵網經
云。盧舍那佛言。千釋迦。是吾化身。千百億
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已爲本巳上
由是得知竪談三身 問。舍那釋迦。爲是
一佛。爲是異佛。若言一佛云何得言舍那
名本釋迦爲迹。若言異佛。何華嚴經云。或
名舍那。或名釋迦 答。二佛有一義。亦有
異義也。華嚴明一。梵網明 問。異義可
爾。既言二佛。何復言一 答。一體異名。何
者。一佛有其二名。若據功徳。名盧舍那。
慮舍那者。名普遍淨。故功徳名。若約種
姓。名爲釋迦。釋迦翻能。是本姓故。種姓
名。又據見者。爲二佛。二乘見釋迦。菩薩
見舍那 問。若爾功徳之與種姓。有二名
耳。何盧舍那。名爲本身。釋迦名迹 答。此
是異義。若言但一。即失本迹。若言但異。
亦失一體。故具一異 問。攝論法身。與法
華論所明法佛。有何差別答。異。攝論隱
顯眞如。倶名爲法身也。法華經論。隱法佛。
顯稱報佛 問。攝大乘論。法華經論。同天
所造。何由明義。各不同耶 答。嘉祥法
師。凡作二釋。一云或可。譯人不解其意
攝論眞諦三藏所譯。法華
經論菩提留支三藏所譯
一云。開合不同。二論各
異。非譯人咎。何者。攝論開迹合本。法華經
論。開本合迹。天親菩薩。造二部論。各示
一義 問。旦就開本無垢眞如。何名報佛
 答。酬因所顯。故名報佛 問。若爾法身。
有二種身。謂理法身矣。智法身矣。無垢眞
如。既稱報。修成報佛。於何處攝 答。還
攝報佛。酬因同故。彼體同故。彼法華論。以
利他用。合爲應化。開自利徳。爲二佛故。
問。酬因義同。名報佛者。應化亦爾。何不名
報 答。據通義。三身皆是酬因之故。倶
名報佛。何者自徳及化他徳。酬萬行因之
所得故。倶名報佛。別而爲論。化他之用。
從本法身。而現起故。非正酬因。是故不名
爲報佛也 問。若爾舍那。亦是化用。何名
報身。若不名報。像法決疑經云。我爲報身。
千萬釋迦之所圍遶。攝大乘論云。化菩薩
故。示現報身。是何佛耶 答。此是通義。或
可。應機而現身故。名之報身。化身亦應機
而現故。可名報身。然所化機。有勝有劣。是
應勝。名爲報身。應劣且隱 問。三身
命根。是如何耶 答。眞如理是法佛命根。
二智即是報佛命根。隨縁是即應化命根
問。云何如是 答。命連持義。眞如體性能
持。即照而令凝然。名法身命。二智爲主。能
持衆徳。而令常住。名報身命。隨縁長短。而
現色形。決定久近。謂縁長時。色形久持。物
感短時。色形近住。故以感縁。名應化命 
問。三身命根。長短若爲。 答。法佛命根。無
始無終。報佛之命。有始無終。應化之命。有
始有終 問。云何始是 答。眞如體性。無
始無終。命根亦爾。二智始起乎金剛後心。一
得已後。湛然不及。是故名之有始無終。
若以衆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應言應化無
始無終。但以此沒彼現義故。有始有終 
問。佛有三身。土亦有三以不 答。身是能
栖。土即所栖。能栖既三。土何不然 問。三
佛土何 答。法報二身。同栖光土。應化二
身。倶居應土 問。光土是何 答。普賢觀
經云。毘盧舍那。處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
眞如理。法華論及以瓔珞經。名爲中道第一
義土。仁王般若。名曰淨土仁王經云。唯佛
一人居淨土
 
問。一眞如理。何有如是衆多名耶 答。於
一眞如。望義別故。立多名字。形於二遍。
名之中道。望乎世諦。稱之第一。望於報土。
目之淨土。隨義名異。體即無二 問。智身
以如爲所栖土。身與土別。於一眞如。分身
土何 答。於一眞如。有照了義。有寂靜義。
照了是智。寂靜即境。智住於境。境是所栖。
智即能栖。能栖名身。所栖目土 問。應化
身所栖土。何名應土 答。於所化土。佛應
而住。故名應土 問。應化二身。所栖淨與
之穢。二土倶是應土而無報土之義以不 
答。所化衆生。四住爲縁。有漏業因。感三界
内淨穢二土。無明爲縁。無漏業因。感總三
界外之淨土。故名報土。佛斷内外業既盡。
故無有報土。但佛應入所化報土。而土位
故。名爲佛土。亦名應土。一淨穢土。於所化
縁。名之報土。於能化佛。名爲應土。亦名
佛土。三身及以淨土之義。捌而且博。難
以具述。略叙大體而已。宗致幽邃。確而
窮。今題十條。以叙大況。一家又或悉檀涅
槃等衆義科。恐煩不述矣
大乘三論大義抄卷第二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三
 西大寺沙門玄叡集 
將叙諍論。開之爲二初諍論可不。後正述
諍論。言可不者。夫自他之見。自古紛綸。是
非之情。今亦罕夷。如來在世。親禀金吻。莫
彼己意。泥洹而後。唯有金牒。人根亦鈍。或
翫輕葉。而謂之根。或攀枝條。以稱曰莖。所
以偏競之生者也。是故二百之首。兩部名興。
三百之尾。三六見生。豈唯小筌之脱亂乎。
諦亦爭跡。故千餘之始諍乎空有。二千
之末。競於宗途。岐路彌衆。去城彌遠。蓋謂
之歟 問。自他兩宗諍論以不 答。心有所
寄。言有所當。而諍論者。是則府墜之根。
沈淪之本以爲不可。虚中織羅。空間種樹。
而是非者。實寔清昇之因。浮渡之縁。是則
爲可 問。所寄之諍。所當之論。斯有何失。
固以爲禁 答。有自有他而爲是非。此是
三塗之因。滅法之縁。衆累之根。所以禁制
矣 問。向前三者有何誠證 答。僉有誠
文。非自專言。一妙勝定經。佛自云。我往昔
作多聞士時。共文殊諍有無二諦。文殊言
有。我言無也。因此諍論故。而不能定二
諦有無。死墮三惡道。服熱鐵丸。逕無量劫。
從地獄出。値迦葉。佛爲我解説有無二諦。
佛言。一切法皆無性。述曰。文殊是釋迦之九
世祖師。釋迦是過去之久證法身。於彼跡
中。起有無論。示*府墜相。正爲禁止末學
之謬。而今唐和所論。空有二諦之諍。的此是
矣。諍論之失。顯在玆焉。明識君子。詳而
攬之。明知諍論之三塗因矣。二百喩經云。譬
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脚。使二弟子各
按一足。其二弟子。互相憎嫉。迭折兩脚師
即便死。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
非其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大聖法典。
而令破滅。涅槃經云。我諸弟子。起諸諍論。
互相是非如來正法。不久住世巳上則委諍
論滅法相也。三涅槃經。二十餘諍論。竟云。
如是諍論是佛境界。非二乘知。若人於是。
生疑心者。摧破煩悩。如須彌山。若於是
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名爲不善。不能
摧壞諸煩惱故。述曰。尋夫諍論起。自執
著於自他宗。而生疑心。何因諍論。良由各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