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受。若有受者當破三昧。唯阿闍梨隨意
受用十三右問。一字經云施於水陸鳥獸。今文
言不應與狗鳥等。相違如何。答。瞿醯具文。
云不應與狗及鳥等下鳥已上瞿醯且嫌下
品鳥獸。一字偏施水陸有情。又宗叡請來護
摩法要云。供養設食不得人喫。可投水中。
及與鳥獸乞兒餓狗等已上此文與瞿醯説
相違。更決。問。七衆之中比丘沙彌二衆僧也。
何云若無僧當與七衆乎。答。雖言總云七
衆。而實除比丘比丘尼。只應是其餘五衆
也。又瞿醯具文。若無僧伽應施苾芻苾
芻尼及優婆塞優婆夷已上此文且乘語勢
云苾芻歟。例如釋第七識云執我我所耳
已上光云。惜乎鈔主出於亂世未住律儀。故
暗戒學作此問答。文言若無僧者。即指次
上四方僧等。是所作法結界十方僧坊。或招
提僧坊也。故若無此僧坊。則當與七衆耳。
七衆之中言比丘比丘尼。廣通僧坊別坊所
住者也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
  此卷之中多補其闕。是爲幼學且作之
地。負識遮梨冀點治之。寶永第二龍集乙
酉。仲冬後六慧光識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一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挍閲
疏第九卷之餘釋經二
具縁品
爾時毘盧遮那乃至故重言之也者。當品説
入漫荼羅具縁支分與所要眞言之中。上來
明具縁了。以下説眞言也。此於第三明阿
闍梨支分之下已料簡了。其眞言雖多且出
十六首。所謂大力明妃三部三昧耶金剛鎧
如來眼六種供養四種嚴身眞言是也。問。上
説具縁支分。中有眞言支分。何今別説十
六首乎。答。上支分中所説。如來應現五種
三昧道中各眞言也。今擧灌頂正作法時所
用眞言。故別説之。下品所説四處輪布字
百光王十二王等眞言。亦此中所攝也 將
顯示等者。此釋爾時毘盧遮那等文。當品初
説支分出現漫荼羅文。云毘盧遮那於大
衆會中遍觀察已經一之
十二右
 今對彼故言復觀
一切衆會等也。如來本爲令不失其機會。
而遍觀察此大衆也 如生身等者。釋有如
來出世等文。就中初擧生身廣長舌相。後今
者世尊下。明法身廣長舌相也 或示廣長
等者。密鈔七云。疏汝經書中等者。指外道
也。此因老婢施如來潘澱。如來受已祝願。
九十一劫不墮地獄。往來人天。傍有外道。
而詰佛言。瞿曇今時何故爲此少許所棄
作此妄語耶。如來爾時出其舌相。覆其面
門。乃至三十三天。而語彼言。汝經書中頗
見有如是相人而出妄語不等十右長爪梵
志請問經義淨譯云。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
汝獲得出廣長舌自覆其面。佛告婆羅門。
我於前生遠離妄語詭誑於人。由彼業力
今獲斯果一左智論第八云。是時一家有一
老使人。持破瓦器盛臭潘澱出門○佛○
受其施食○佛告阿難。汝見老女人信心
施佛食不。阿難言見。佛言。是老女人施佛
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間受福。快樂不墮
惡道。後得男子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入
無餘涅槃。爾時佛邊有一婆羅門。立説偈
言。汝是月種刹利姓淨飯國王之太子。而以
食故大妄語。如此臭食報何重。是時佛出
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
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婆羅
門言。若人舌能覆鼻言無虚妄。何況乃至
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三右經文有如來
出世無量廣長語輪相者。無量廣長者。名舌
相。語輪相者。舌所發眞言也。無量廣長之語
輪相。即依主釋意也。經第六百字果
相應品
云。祕密主
觀我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
如其本性表示○亦如今者釋迦牟尼世尊
六右第十八釋云。其廣者。横遍於一切衆生
界。其長云何竪窮佛界。故云廣長也二十
八右
此解釋意則以廣長横竪對生界佛界也
前已開示等者。謂當品初所現支分生曼荼
羅也。是約普門身曼荼羅也。今説普門語
曼荼羅也 如如意珠等者。釋如巧色摩尼
句。大日經指歸云。此舌如如意珠寂然無心
二十
六右
 巧色摩尼者。付法傳一云。一相摩尼隨
色分影一右第十云。費只多羅○亦是巧色
之義。隨類示現一切可愛樂身名巧色也。
亦是雜色義二十
一右
 從巧色摩尼等者。釋能滿
一切願句 如是應物等者。釋積集無量福
徳句 住不可害等者。牒釋住不可害句。結
合三世無比力等文 此是總説等者。此釋
句字。句者處義。如意珠輪諸眞言所出生處
故。名眞言句。眞言之句。依主釋也。總意云。
如巧色摩尼者。能滿一切願。乃至三世無比
力眞言所出之處也。如意珠輪者。即是本不
生實際也。以阿字爲寶珠種子。是此意也。
念誦結護云。眞如智中流出。非是作法顯現。
如巧色摩尼滿諸願三十
五右
可思之 爾時
一切大衆等者。釋如是言已等文 無量門
者。此欲令無量衆生從此門入法界故。同
聲請佛也。或義云。無量門者異口。各共同聲
者同音。口名面門。故云無量門也已上光云。
二義之中初義爲善。何者今此集會皆是諸
解脱門所現諸善知識。然各引無量當機衆。
同入法界曼荼羅。故曰以無量門。無量門者。
此各自所通達三摩地法門也 前時名迦
羅等者。智論第一云。天竺説時名有二種。一
名迦羅。二名三摩耶○佛法中多説三摩
耶。少説迦羅二十八右
至三十右
翻譯名義集二云。迦
羅刊正記云。即實時。謂毘尼中誡内弟子。聽
時食遮非時食。則實有其時也○三摩耶
刊正記云。名假時。亦名短時長時。智論云。
除邪見故説三摩耶。不言伽羅○三摩耶
説名時。亦是假名時。亦名長時短時者。不
同外人定執。蓋是假説長短而無其實。故
若短若長。悉名三摩耶。見陰界入生滅假
名爲時五十
六左
若依此文就三摩耶假時亦立
長短。此與迦羅實時長短太異 如一歳有
三分等者。倶舍頌疏第十一云。釋云。西國之
法分十二月以爲三際。謂熱寒雨。各有四
月。略述兩釋。泰法師云。從二月十六日至
六月十五日爲熱際四月。從六月十六日
至十月十五日爲雨際四月。從十月十六
日至二月十五日爲寒際四月。雨際第二
月後半第九日當此間八月九日。從秋分已
去夜増晝滅也。寒際第四月後半第九日當
此間二月九日。從春分已去夜減晝増也。此
約晝夜停等後説増減也。光法師云。西方
諸國時節不定。還隨方俗以立三際。從十
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爲熱際。從三
月十六至七月十五日爲雨際。従K2;七月
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爲寒際。雨際第
二月後半第九日當此間五月九日。此與夏
至稍得相當。此時日極長夜極短。從此已
後夜則漸増。若寒際第四月後半第九日當
此間十一月九日。此與冬至稍得相當。此
時晝極短夜極長。從此已後夜則漸減九左西
域記第二云。如來聖教歳爲三時。正月十六
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寒時也三右密鈔第七十左同記説矣 東
作之時等者。尚書第一云。寅賓出日平祑東
作。註寅敬。賓導。祑序也。歳起於東而始就
耕。謂之東作。東方之官敬導出日。平均次
序東作之事。以務農註疏二
之十二
東作時者春時。即
如迦羅時也 遇獲膏雨等者。春時之中更
獲雨時。如三摩耶時也 趣時者。光云。趣
逡遇切。説文疾也。又行之速也小補
去遇
 今宜趣
時連訓速疾義也
爾時世尊既受請已乃至如前已釋者。光云。
此釋大力大護章也 此中言出等者。光云。
意曰。出正梵云nirhale見金剛
界軌
發生正梵云
abhigata見第十
六卷
故今正翻梵本。當言發生。
而會意曰出也 梵云駄縛等者。釋幢旗
別御作金剛界次第號黄紙
次第
曰。大供養會幢菩
薩眞言dhvaja已上第四云。計都正翻爲旗
幢幡者。庭上立幢懸綵色幡以莊嚴也。
旗者。幡竿首懸龜龍鳥獸等形像也已上
云。鈔主解釋未得其意。幡幢旗別幡集韻幟
也。如今時所以莊嚴佛閣者是也。幢釋名
幢童也。其状童童然也。如今時法會所以
標幟法會者是也。幢爲橦義非也。旗如兵
家所以指麾軍衆者是也。若言幢幡幡即
幢也。若言幢旗幢即旗也 旗旗密號者。其
家旗文唯其徒黨軍士知之。而餘衆不知之。
故云密號也。光云。十四卷本入旒旗 三
軍節度者。三軍如前考之。密鈔第七云。言
節度者。三軍望此幢旗或進或止。而不失
於節則軌度也十左 有處亦翻等者。金剛界
羯磨會幢菩薩眞言。計都怛覽。胎藏諸尊梵
名寶幢佛囉怛曩計都。此於計都一名合幢
旗也指麾者。麾許皮切。一切經音義二十四
云。手麾許皮反。擧手曰麾。謂手指也十四右
 動止言一。光云。作言一非。宜改齊一
以戰必勝等者。密鈔七云。疏以戰必勝以攻
必取者。漢高祖曰。連百萬之衆攻必取戰必
勝吾不如韓信十一右光云。今考漢書高祖
紀。曰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
韓信一下
之五
 不旋踵者。光云。史記司馬相如
傳曰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百十七之
二十五左
健行三
昧者。此首楞嚴三昧之翻名也。然乃首楞嚴
與高峰觀一體異名歟。光云。今祕密宗意
安住阿字本不生際。或名高峰觀三昧。或
名健行三昧。只是隨事異名而已 爾時
世尊等者。釋時佛從定起句。謂佛從定起作
如是念也 即時發普遍等者。釋爾時發遍
等文 阿闍梨言等者。此釋明妃二字。明者
大慧。妃者大定。定慧相應成辨衆事。故名
明妃raja是王梵語。故云王字rajeja
加三昧點。故云作女聲也 如彼胎藏等者
十住毘婆沙論第二云。生勝由四義者。一種
子勝。信大乘法爲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
波羅密爲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爲
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爲乳母故已上
智論三十四云。復次般若波羅密是諸佛母。
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爲母。般
舟三昧爲父。三昧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
二十
四右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堅慧菩薩造
提雲般若譯
云。信
爲其種子。般若爲其母。三昧爲胎藏。大悲
乳養人二葉
取意
如此等文皆以定徳喩胎藏也
 是故説母恩等者。心地觀經第三云。慈父
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我若住世
於一劫説悲母恩不能盡○若有男子及
女人。爲報母恩行孝養。割肉㓨血。常供
給。如是數盈於一劫種種勤修於孝道。猶
未能報暫時恩○是故悲母有十徳○餘
恩不過於母恩三右至
五左
指此文歟。但此經者。
般若三藏元和年中譯之。然則疏主不可披
覽。或於天竺有高覽歟。將又指別經歟。廣
可考之。光云。疏主總指諸説。而非別有一
經。無鑿則可 從此三昧等者。上明從三
昧起作念之相。今正消釋其文句也 南麼
薩婆等者。此是眞言當段即名大力大護明
妃。經第四密印品亦名無堪忍大護明七左
力大護得名如前已釋。無堪忍大護者。第十
密印品云。此名無堪忍大護。由彼威光猛
盛。如初生小兒不堪視烈日之光。此亦如
是。一切不能堪忍而敢映奪之者。故名無
能堪忍大護。以此護眞言之行者也二十右
問。無堪忍者。此四大護中南方大護也。而第
八云。以四大護各護一方。又持無堪忍大
護皆普護之五左依此文者。無堪忍者。非
四方大護随一。歟如何。答。古義云。無堪忍
有二種。經二十一左疏九十四左又經四七左
十三二十右又經七十一右不思議疏上之二
十三
玄法上之
五左
廣大上之二
十二右
等經軌名無堪忍眞言
唯云唅缺。青龍軌上之
八右
亦出同名言云唅缺
嚩博索。唯云唅缺則四方隨一無堪忍也。
加後三字是總通無堪忍也。今私按之。四
大護中以南方無堪忍大護爲初。然今宗意
以初爲總。故南方一大護即具四大護徳。
檜尾胎藏次第云。 南方無堪忍大力大護○
ha@mkha@mva@hbha@hsa@h西八左是以南方爲總之
明證也。南方既爲總體。故縱雖無自餘三
字。即可兼四方大護徳。開之則成四字。合
之則收ha@mkha@m。是故於一種言。或爲別。或爲
總。二義果歸一致而已。今所以不説餘大
護唯説無堪忍大護者。即主四方總徳故
也。以其無後三字。不可言四方隨一也
初句歸命等者。南麼歸命薩婆一切怛他蘖帝
如來&MT01762;等也。第十三云。歸命一切如來等也
二十右即此意也。當段意&MT01762;爲諸義歟 次句
能除等者 明覺句義云sarva一切bhaya怖畏
vigatebhya@h離等也。連云除一切怖畏等已上
 又次句歎等者。同句義云vizva種種也。巧
mukhebhya@h門等也。合上云種種巧門等也
前二句歎佛。此一句歎法。何以知然。第
十三釋第二句云。亦是歎佛歸命也二十右
今亦釋第三句云歎無量法門已上或歸敬
三寶。成歸敬佛法。或唯歸命佛今眞言歸
命佛法也。又義云。唯歸命佛。謂能除恐怖
幷無量法門。皆佛所具功徳也。故次釋或云
一切如來如是功徳。或云諸佛如是功徳。功
徳者。即指上能除恐怖幷無量法門也 
云薩婆他等者。密鈔七云。此指字應是攝字
○梵語薩嚩他。此云總攝。或云一切攝故
十一右依此釋者。薩嚩一切他攝也 同入一
字門者。唅欠各一字故云一字門。或二字共
成一字故云一字門。或又種子字多分一字
故通途云一字門已上光云。今按釋義。則離
釋意唅欠各一字也。又合釋意二字合成一
字也 大乘因等者。南岳止觀云。大乘因者。
所謂菩提心也已上普賢觀經云。大乘因者。心
實相也。大乘果者。亦是心實相也已上光云。
恐是取意。今考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十左
以一切因等者。謂以諸字門義成立訶字離
因縁義。即多字成一之意也。離因縁者。是淨
菩提心也。問云。初云因義。後云離因縁。頗
似相違如何。答。若不離因縁何爲眞因
耶。譬如虚空離於他作還作諸法所依體
也 上加空點等者。此因果同歸之意也 佉
是太空等者kha是大空。上點是入證之義也
般若佛母者。如上所引。智論第三十四意也
 於此虚空藏等者。以上離釋。以下合釋。此
合釋中文有三節。初於kha@m字虚空藏中。含
ha@m字眞因種子。是即大護義也。吽字義即
科擁護義也。次復次佉字下。約能破怨敵
釋二字義。吽字義即科自在能破義也。後
又訶字門下。約能滿希願釋二字義。吽字
義即科能滿願義也已上光云。就又訶字門
等文別有大事。唯傳宗正統者乃能知之
今此眞言等者。梵本闕欠一字。漢本存唅
欠兩字。是準下品加之。下文者。即經第四
七左密印品也。梵字大儀軌又於當品眞言。
ha@mkha@m兩字也 菩提心王者ha@m字合上恃
怙有力大人也 般若胎藏者kha@m字合上高
城深池之固也已上光云。般若胎藏者。向所
謂般若佛母幷虚空藏是也 訶字菩提心等
者。吽字義即科大力義也 一切如來力者。
吽字義云一切如來十力等十三右第十三密印
註此眞言云。摩訶摩&MT00419;大力也。即是如來
十種智力也二十右 高祖即依此文加十字
歟。或疏有異本歟 佉字無量巧度門者。謂
虚空雜色輪圓故。云無量巧度也 猶如力
士等者。南本涅槃經第二云。譬如人王有大
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餘降伏之者。故稱
此士一人當千○所以得稱當千人者。是
人未必力敵於千。但以種種伎藝所能能
勝千故。故稱當千。如來亦爾。降煩惱魔陰
魔天魔死魔○以此因縁。成就具足種種
無量眞實功徳。故稱如來應供正遍知八右
 第七句釋者。具可云第六七句。句義云sa
rvatath@agata一切如來也pu@nya福也nirjate
已上 此大堅固力等者。約本性住種性。
釋大力所由也 又於無量劫等者。約習
所成種性。釋大力所由也 具修佉字等者。
吽字義云。具修法行。佉字等十三左法行二字
加之。或疏有異本歟 一推外障等者。蘇
悉地經疏第六云。内以惑障名爲障者。外
以毘那夜迦等名爲障者也五右 復次外
是等者。此於惑障中更分内外。煩惱障人
執。麁故爲外。智障法執。細故爲内也 若釋
字門等者。上約聲勢作釋。下約字義作
釋。吽字義即科恐怖義也 以此訶字門者。
吽字義改訶爲吽。疏有異本歟。作吽尤宜
也 下三昧畫等者h@u@mhauma三字合成
也。三字點畫表因根究竟三句也。吽字義
云。雖千經萬論亦不出此三句一字。其一
字中所開因行果等準前思之十二左 訶字
即是等者。訶字是菩提心爲因義也。菩提心
是萬行幢旗也。下三昧畫相應hama二字。故
云法幢旗三昧。又云高峰觀三昧也已上
云。此解未快。吾故和上讀曰。訶字即是法幢
旗。三昧空點合故。即是高峰觀三昧。今私釋
之訶字等者。此出𤙖字本體。即是恐怖諸
障法幢旗也。三昧者。下畫。空點者。上點。此
是汗摩二字相合以嚴訶字則淨菩提心法
幢旗翻法界頂。此云高峰觀三昧也 訶字
是一切如來種子者。菩提心爲因句 上點是
明妃之母者。方便空竟句 下畫是胎分日
増者。大悲爲根句。具如吽字義釋 魔事散
壞者。吽字義云魔軍散壞十四右十四卷本同
之 如師子等者。涅槃經北本二十
七之二
師子吼品
説此喩也。翻譯名義集二引新譯華嚴經
云。譬如大師子吼小師子聞悉皆勇健一切
禽獸遠避竄伏○佛師子吼○妄見衆生漸
伏退散四十左 界内煩惱等者。密鈔第七
云。疏界内煩惱等者。界謂三界。謂煩惱障惑。
三界内分段生死名爲界内。若所知障惑。三
界外變易生死名爲界外也。具如無上依
十一右
經云時一切如來乃至故末句更結成也者。
光云。此解大力大護功徳文也 六種震動
義等者。密鈔第七云。疏六種震動者。如華
嚴云。所謂震動踊運吼撃。初漸振爲震。漸大
爲動。上下爲踊。往來爲運。大聲爲吼。相鼓
爲撃。大般若云。所謂動踊震撃吼爆。動即搖
動。踊即出沒。震即隱隱。撃即扣撃。吼即發
響。爆即聲驚等十一左智論第八云。經爾時世
尊故在師子座。入師子遊戲三昧。以神力
感動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云何六種
動。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北踊南
沒。邊踊中沒。中踊邊沒。問曰。何以故正有
六種動。答曰。地動有上中下。下者二種動。或
東踊西沒。或南北或邊中。中者有四。或東西
南北。或東西邊中。或南北邊中。上者六種動。
有種種因縁。令地大動○復次地動因縁有
小有大。有動一閻浮提。有動四天下一千
二千三千大千世界。小動以小因縁故。若福
徳人。若生若死。一國地動是爲小動。大動大
因縁故。如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將滅度時三
千大千世界皆爲震動。是爲大動。今佛欲
大集衆生。故令此地六種震動。復次般若
波羅蜜中授諸菩薩記。當得作佛。佛爲天
地大主。是時地神大喜。我今得主。是故地動
○復次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福徳因縁故。有
此大地山河樹木一切衆物。而衆生不知無
常。是故佛以福徳智慧大力。動此世界衆生
福徳。令知微薄一切磨滅皆歸無常九右至
十二右
長阿含六動有三。一六時動。謂入胎出胎出
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二六方動。謂東涌西
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
沒。邊涌中沒。三六相動。謂動涌震撃吼爆。搖
颺不安爲動。颺聾凹凸爲涌。隱隱有聲爲
震。有所扣打爲撃。砰礚發響爲吼。出聲
驚異爲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謂動等極
動。餘五皆爾已上 一切衆生心地等者。法華
義疏第十一神力品云。依法花論意。舌相謦咳
屬口業瑞。放光彈指屬身業瑞。動地謂意業
二十
二左
 爾時一切等者。釋一切菩薩等文
已上光云。淺略深祕等者。謂以餘經所説
地動即爲淺略。以此宗所釋地動即爲深
祕也 各見彼佛等者。此有二訓。一各見彼
佛前亦皆説之訓之。謂十方世界諸菩薩等。
各見彼佛前亦皆説此眞言也。二各見彼佛
前亦皆説之訓之。謂諸菩薩各見於彼佛前
説此偈也已上光云。二訓之中初訓尤合十
四卷本文旨。何者彼無前字。但此淺略。後訓
深祕。謂上已釋一切諸佛菩薩以無二境界
故皆悉同聲而共説之。其意可見 即寄此
文等者。密鈔第七云。疏即寄此文等者。寄託
也。此文者。下領解之偈文也。謂毘盧遮那從
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起。説此大力大護明
妃。説已普遍佛刹六種震動。時會諸菩薩幷
十方世界諸菩薩等。覩如是不思議神變。
聞此明妃眞言之句。無不心開意解。如蓮
華敷。寄外發之語言。表示内心之領解。同
一音聲而説伽陀。復能證成此明妃大護威
神之力也十一左 猶如金剛城等者。謂高城
表大智。深池表大悲也已上光云。演密鈔七
十二引北齊顯祖之事。解此段文勢。此尚本
乎漢&T041833;通語。漢書&T041833;通説武信君曰。皆爲
金城湯池。不可攻也。註師古曰。金以喩堅。
湯喩沸熱不可近四十五
之一左
經云薄伽梵廣大法界乃至不敢違越也。光
云。此釋入佛三昧耶章也 梵音毘富羅等
者。釋廣大法界加持句。於中正釋約本有。
復次釋約修生。初中梵音毘富羅下。釋廣
大二字。如是諸法下。釋法界二字。深廣無際
諸法自體即名廣大法界。謂廣大者。深廣無
際義。法者諸法。界者自體也。諸法自體者。
下釋云。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法界體性
十九右此眞言以阿字爲體。合則爲阿字本
不生。開則爲六大法界。諸佛・眞言・衆生・三
種實相正指此六大法界也。以此更相下。
釋加持二字也 復次如男子等者。三種實
相則雖從無始來法爾加持。而復諸佛不
施修生加持。無發種子力用。於是慧王定
妃和合加持。則於一切衆生本有法界。起佛
樹花菓可敷實功能。故云生毘富羅種子
也 世尊普遍等者。此釋即於是時等文
聖胎倶舍者。密鈔七云。天人即是凡夫未立
聖胎之衆生也。今衆生與佛感應因縁時義
契合。佛現加持説此眞言。衆生信入。即是
初於大悲胎藏。而託聖胎共生毘富羅法
界種子。即當地前三十心也。故仁王云。伏
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二右私按。
以此眞言名入佛三昧耶。入佛即有總別
二意。總者一切衆生依法界加持力。皆悉託
入佛母聖胎。故名入佛。當段釋此意也。別者
若人纔結誦此印明則入佛地。故名入佛。
立印軌説此印明云。由此加持故身即同
如來十右要略念誦經云。此印威力能令佛
地顯現已上即此意也。然密鈔約信入人釋
當段文。今意不爾。有信無信無一衆生不
託聖胎。宜得總別兩意隨處而消文耳
世尊如是等者。此釋從此定起等文。入佛
二字向釋法界加持等文其義自顯。故不
用別釋也 三昧耶等者。即釋三昧耶四
義。此是四義又各分二。初約如來。後約衆
生。且釋平等義之中。如來現證等者。即約
如來。是故出誠等者。約衆生。自餘三義準
此知之 如來現證者。密鈔七云。疏謂如來
現證等者。即初證得之時。簡異宣説之時
二左 見一切衆生等者。衆生旦暮所作種種
身語意。皆與三重曼荼羅諸尊等。故云悉
皆與如來身等。本有性具禪定智慧。與中胎
本地身等。故云與實相身亦畢竟等也。如
來者。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即約化他立
名。三重曼荼羅以方便示現加持妙用故
名如來身也。中胎本地身以本有常住不壞
眞實故名實相身也 出誠諦言者。即阿三
迷等眞言也 能作金剛事業者。若有衆生
誦此眞言。無盡莊嚴與如來等。從此以後
所有所作無非佛業。一一事業爲内外諸
障不所破壞。故云金剛也 言驚覺義等
者。疏鈔二云。第四義通能所三十
六右
 如來以
一切等者。此約警覺所化人也 亦以此驚
覺等者。此約驚覺能化尊也 令起深禪
定窟等者。光云。此依涅槃經文作釋。南本
二十五曰。如來正覺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
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勇猛大悲爲尾。安住
四禪清淨窟宅爲諸衆生而師子吼二左
曰。晨朝出穴頻伸欠呿二右 若有眞言行人
等者。以上約如來。以下約衆生。此中約
驚覺能化作釋。其驚覺所化義準此釋
之 持明者等者。持明訓之。此約法體即
云明門。亦約修行即云明行。謂一一法門
一一修行。皆以破無明顯實智云明。今
持此明。故曰持明也 乃至者。初從發三
昧耶本誓願。終至盡此誓願。永不漏失。若
有人疑。此三昧耶誓願盡後即可漏失。故
今爲遮此疑次云盡此三昧耶等也。而實
雖無盡期。且約容有作此釋也 初句歸
命等者。此總約句義作釋也 次句云無等
等者。即身義云。初句義云無等。次云三等。
後句云三平等已上當段釋第二句云三平
等聊相異也。第十三卷釋密印品亦同今
也 復次阿是等者。此約字義別釋無等
句也 迷是三昧義者。此加e點故也 世
尊證此三昧等者。謂阿字法界體性三昧也
諦觀者。娑字義也 一一衆生心中普門漫
荼羅者。即自證大空也已上光云。現流布本
作心力非。宜改心中 等者。三昧義也
我者。麼字吾我義也 是故更無等者。還約
句義釋無等句 三等爲三世等者。此就
句義別釋三等句也 三因者。即是正了縁
三因佛性也 咀&MT01414;等者。密鈔七云。疏咀&MT01414;
謂心等者。若句義時咀&MT01414;名三。若字義時咀
字是如如義。故云心如實相。&MT01414;是塵垢義。謂
咀字下有阿聲。故云一切塵垢本來不生
三右三迷字義如前句。故略不釋也 三世
如來等者。又云。言三世等者。謂三世諸佛
出現於世。以種種方便隨宜説法。皆爲
衆生。以囉字門開示悟入咀字門中佛知
見。故名一大事因縁。言即是等者。此咀&MT01414;
字即是此中除障之義也已上光云。古來一傳
此存亂脱。即是除障之義也七字移下開淨
知見故次。以爲除障義結句也 結云三昧
耶等者。此一段具四義 即是必定等者。平
等義也 立大誓願等者。本誓義也 欲普
以衆生等者。除障義也 以此驚覺等者。驚
覺義也 若不先念等者。要略念誦經説入
佛三昧耶云。若更有餘印欲結之者。亦先
結此印已然後結之已上立印軌云。欲作諸
事業。先結三昧耶十右七支念誦軌云。眞言
行菩薩先住無等誓。語密・身密・倶。後作相
應行初葉第十三密印品云。此三昧耶印若初
修行作諸善品之時。若先不作者不合作
諸法也。非直作此。亦須誦前眞言。作法
先以三摩耶印置頂上誦前眞言一遍十二
 世尊以遍滿等者。光云。此釋即於爾時
等文也 身語心輪等者。密鈔七云。疏身語
心輪者。謂世尊三業猶如車輪。心爲轂。語
爲輻。身爲輞。三法和合成一輪故。如是之
輪有能運載摧壞之功。故以爲喩。又輪者轉
也。佛三業各能轉入衆生心故。即是三轉法
輪之義也十三左 所以然者等者。以下明四
種越三昧耶。是即如次違越三昧耶四義。初
若菩薩下違越平等義。二若於此平等下違
越本誓義。本所立願是爲平等利濟。而背平
等誓作限量之心。即越三昧耶也。三諸有所
作下違越除障義。次上釋云。三世如來種
種方便。悉皆爲此一大事因縁故。即是除障
之義也已上又云。普爲衆生開淨知見故
隨順世間名利。而不爲佛知見。是越三
昧耶也。四放逸解怠下違越驚覺義。不能驚
悟等文其意明也
經云時薄伽梵復説乃至 當以字門廣釋之
者。光云。此解法界生章也 復説法界生
者。上釋云。諸法自體名爲法界十七左
取意
此是
法界在胎内位名入佛三昧耶。出胎内時
名法界生。成辨二利事業名轉法輪。如次
法報應三身功徳也。三種悉地儀軌云。菩提
心此金剛部。大悲蓮華部。方便此應化身也。
是故a阿字是胎内。指位在等覺已前。sa
字是胎外。指位妙覺。va嚩字是用一切法轉
咸依此字門。縱恣二化濟度十界也十三右
亦是佛金蓮三部三摩地也 世尊前入法界
等者。約平等義三種皆名三昧耶也。初三
昧耶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爲平等。第二三
昧耶生在佛家。無盡莊嚴與如來等。故爲
平等。第三三昧耶事業成就。無盡莊嚴與如
來等。故爲平等也 復次由入佛等者。約
本誓義三種皆名三昧耶也。下釋云。以衆
生不自覺知故。從無量金剛智門作種種
金剛事業。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實際是本
誓義二十
一右
今準此釋。則不令夭折離諸障
礙。同明本誓義也 又以入佛等者。約驚
覺義三種皆名三昧耶也。此有二意。初入
佛三昧耶者。一行者以入佛三昧耶眞言加
持中胎八葉九尊。而驚覺之。故九尊從定起
向行者也。二以此眞言驚覺諸佛。故諸佛
還以入佛三昧耶眞言。加持行者本有祕密
中胎藏法界生金剛薩埵。法界生轉法輪準
例可解 以法界生等者。金剛第一重。菩薩
第二重。種種隨形第三重也 如蓮花藏者。
約除蓋障義三種皆名三昧耶也。上釋此
義云。於一生中獲無垢眼云云十八左下釋
云。名爲無垢眼云云二十
一左
無垢眼者。蓮花眼
也。以其眼膜淨除而開清淨知見名蓮花
眼。佛眼喩青蓮花即此意也。問。如今配釋
平等本誓驚覺除障不次第意如何。答。此有
二義。一文存爛脱即此疏通例也。二四義列
次本有二説。或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即如當
段前後明之。二祕藏記云。一平等義。二誓願
義。三驚覺義。四除垢障義也上之
五右
即今所列
同此次第。不可怪也 達磨駄覩等者。此
約句義而釋。明覺句義云dharmadhatu法界也
svabhava自性也k@aha@m我也。合上云我即法界
自性也。私云sva自也本也bh@avaka性也uha@m
我也已上問。如此釋者。可云法界自性。何
云法界生乎。答。自性與生名異意同。謂生
在佛家時正成其自性。譬如子在胎中則
其種姓未顯出胎而正顯其種姓也 以必
定等者。釋三昧耶四義。其意易知 當以字
門等者。此當約字義而廣釋之也
南麼三漫多乃至三三昧也者。光云。此釋
金剛薩埵加持章也 南麼三漫多等者。經
第七幷當段名金剛薩埵。聖觀音軌十七右
轉法輪。法花軌十左名金剛薩埵轉法輪也。
安然立印軌私記云。次轉法輪印以此印印
五處。即成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大日應身
也。能轉法輪。故云作是印同於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是一切菩薩萬行主宰也。佛成道
時。衆中有一菩薩。名轉法輪。以輪奉佛。
佛受説法已上 初句等者。明覺句義云nama@h
如前samanta同上vajra@na@m諸執金剛也vajr@a
tmakoha@m我是金剛身也。私云vajra金剛也@a
tmaka身也uha@m我也已上 金剛即是等者。釋
法界生金剛薩埵承來也。法界自性者。指前
法界生。猶如出胎時。此法界自性漸長成
堅固力。即名金剛薩埵。其體雖一力有強
弱。故立此異名也 如來以普眼等者。約
四義釋三昧耶義如文配知 無垢眼金
剛眼者。略出經第二云。爾時一切如來復以
金剛眼名號而爲灌頂。于時金剛眼菩薩摩
訶薩。彼蓮華葉以開敷故。貪愛自性清淨
無染汚二右今依此文無垢眼金剛眼。倶西
方蓮華部徳也。約清淨義名無垢。約不壞
義名金剛。準此按之。三昧耶四義即是四
智功徳也。初平等義者。是東方功徳也。理趣
經説東方云金剛加持三昧耶智。釋經一左
釋三昧耶云平等戒故也。次本誓義者。謂
作種種金剛事業。要摧大障令至實際。是
南方修行功徳也。次除障義者。要開淨知見
辦大事因縁。是即西方證菩提功徳也。後驚
覺義者。北方佛菩薩從深禪定起赴利生
門。即是事業智作能也 復次眞言行者等
者。以下釋建立三種三昧耶之旨趣。此中
亦有四義。即是約三昧耶四義而釋。第一
約平等義。故云得同。又云而自圍繞。就此
文有三義。一智證心目云。復次眞言行者
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來祕密身口意平
等之身。言以大菩提心力即時證得本地
平等身。此處微妙寂絶出過心量。非籌度之
境。非度人之地。故言身口意平等之身。三
密平等同虚空。所以出過籌量之境矣。諸
教中平等眞言法界佛不度衆生。及唯佛一
人居淨土之言。乃在此句耳。以第二三昧
耶故。得同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言證本
地正體已後。更現如來加持受用身。於一
切實報所生最爲微妙第一。法界王位局在
此句。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身土皆如金
剛。與無量持金剛衆自圍遶。言本地法身爲
土。尊特法身爲身。此理與智和合一體曾
無破壞。而三重海會自然圍如明境。現形
無前無後也。以此理大智大行大故。言大
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已上依此釋者。
第一三昧耶理。理爲智所依。故以義名土。
第三三昧耶令初二土身堅固。故以金剛自
圍繞也。二信日料簡云。第一三昧耶能住身。
第二三昧耶所住土。故名法界宮。此法界宮
非世間器界。即是佛身故名尊特身。上説
從佛身現諸尊還入佛身之相。云還入法
界宮。是其證也。第三三昧耶令此身土者。
此指第一爲身。指第二爲土也。三學者料
簡云。第一行者平等智身。第二本地法身。常
途諸教法身談無色無形。報身相好具足名
尊特相海身。今此宗意談法身色相。故即立
尊特名。此尊住法界宮。故云法界宮尊特之
身。第三令此身土者。法界宮爲土。尊特身
云身也已上光云。三義之中以信日義且爲
穩當。但私淑之。今此三種三昧耶者。如上
釋異門説。其一法界本有之位名平等身。其
多法界修生之位號尊特身。此是一多無礙
渉入。而顯其一以爲尊主。亦顯其多以爲
眷屬。此主伴會稱轉法輪。只是一法之異名
而皆自證之境界也已更詳住處成
就釋。已上
第二約本誓
義。本誓者。除衆生大障而令至實際。其衆
生有地前地上不同。謂攝受地前之人第三
三昧耶。成就地上菩薩第二三昧耶。令至
實際第一三昧耶也 爲自受用故者。正契
當實際故 法性身菩薩者。指十地菩薩也
 隨類衆生者。地前菩薩二乘凡夫等也。第
三約除障義。初三昧耶爲除内外諸障建
立大悲漫荼羅也。建立此漫荼羅。有阿闍
梨事業。有弟子事業。若輒作之衆難競起。
然作第二三昧耶。住法界本性故。即同毘
盧本身堪作阿闍梨事業。作第三三昧耶
同金剛薩埵身。亦堪執務衆事。是以爲除
障義也。第四約驚覺義。三種三昧耶如次
加持佛蓮金三部眷屬。此有二意一約行者一
約諸佛如上
法界生
段釋之
 準上可知。問。上釋三部三昧耶有
四重義。與今四重云何異乎。答。智證心目
云。釋文有七重別。即一經眉目冷然可見。
初三重釋約從因至果門。後四重釋專約從
本垂迹門已上初釋亦有四重。智證大師即
爲三重。其意如何。今以向果垂迹二門爲
二段別光云。初段指法界生眞言
章。後段指金剛薩埵章也
最順文歟。但初
四重中第三釋。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祕密中
胎藏等者。似從本垂迹。然此宗意因果次第
有二分別。一約從内出外。中胎藏爲因。第
三重爲果。二約從外入内。第三重爲因。中
胎藏爲果。此文約初意故非相違也
次説金剛鎧乃至大歡喜也者。光云。此釋金
剛鎧章也 次説金剛鎧等者。經第七十右
名擐金剛甲。當段名金剛鎧。第八卷四左
金剛甲者。即指此眞言也。前金剛薩埵眞
言雖身力成就。未備莊嚴具。故今被服金
剛甲冑。能赴四魔軍也已上光云。果後方便
化他大誓。今以喩金剛甲冑也 且如六波
羅蜜等者。釋甲冑體。於中有二。初約理釋。
後若就淺略下約事釋。初中一一如實相者。
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
行檀波羅蜜等二十
二左
即此意也 又一一度中
等者。六度互具五度之義。具如智論八十之
十一
釋之 若就淺略等者。今教意以即事而眞
爲其大宗。然當段釋以理爲深。以事爲淺。
頗似常教。但今探疏主意。世間天龍所見唯
見事不知理。故爲淺略。若即事而表理
則爲深祕。應知非是離事別談理也 是
故一切等者。仁王念誦軌説護身印云。結
印契及誦眞言。五處加持。所謂額右肩左肩
心喉五處。於頂上散。即成被金剛堅固甲
冑。由此加持遍行者身威光赫奕。一切諸
魔作障惱者。眼不能覩。疾走而去十左
次字皆轉釋等者。密鈔第八云。疏次字皆
轉釋之等者。謂嚩折三字轉相釋。之何故
va嚩字諸法離言説。以ja惹字生不可得故。
何故惹字生不可得。以ra羅字自性清淨故。
三事和合爲薩埵身也十四左 次明甲義等
者。又云。疏若法是造作等者。釋成甲義。即
迦嚩左三字也。若法是造作所成即迦字也。
當知。但有假名即嚩字也。從縁遷變即左
字也十四左 蔽捍。光云。防遮之意也。捍本
作扞。侯肝切衞也。禮記註扞堅不可入之
小補
去翰
 今觀金剛體等者。上約三字字相
作釋。此約字義而釋。離諸造作者。迦字。堅
固不壞者。嚩字。百非所不能干者。遮字也
以定慧具足等者。h@u@m字上點慧。下畫定。以
此定慧爲能證。以本體ha字因本不生爲
所證也 摧壞諸障者。此承上無所畏聲也
 普護衆生者。此承上自在力義也 是故
大歡喜者。此承上歡喜義也。今此三義h@u@m
hauma三字義也。涅槃經説ha字字義云。呵
者名心歡喜南本八之
二十三
上言摧壞諸障者h@u@m
u點損減義故也。上言自在力者h@u@m字空
點也。第七云。若加空點者具自在之用二十
八右
可知之
次説如來眼乃至漸得眼清淨也者。光云。此
解如來眼章也 次如來眼等者。經説如來
眼又觀眞言。密鈔七云。經如來眼又觀眞言
者。此一眞言有二名也。一名如來眼。二名
如來觀十五左金翅鳥王威力具足等者。指金
剛薩埵眞言也 又得極明利眼者。即如來
眼眞言也 遮道法者。謂障道因縁也 
如非異等者。法華經第六壽量品云。如來如實
知見三界之相○非實非虚。非如非異。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明見無有
錯謬已上如者平等義。亦非平等。故云非
如。此結上如如亦不可得義也。異者差別
義。亦非差別。故云非異。此結上諸法如如
義也。已非平等。非差別故。非思議境。雖
不可見之。而亦以中智明見。故名如來
眼觀也。此一段釋即借用法花文也已 眼
清淨者。光云。此見阿字眞勝義諦之眼根也
次有塗香等乃至普熏一切也者。以上説結
大力
大護
護身三部被甲
如來眼
眞言。以下説六種供養眞
言。就中此塗香章也 定慧均等者。密鈔七
云。嚩字本體是慧。加傍畫是三昧。如是定
慧相合名爲均等十五右 住無戲論等者。住
三昧畫。三昧是住義故。無戲論嚩字離言説
義。執金剛同字金剛義也 如是戒香等者。
密鈔七云。言如是戒香者。此戒因何名爲
塗香。謂以定慧二法均等。和合置於阿字法
界性淨水中。遍塗法身。普薫一切。是故此
戒名塗香也十五右光云。吾故和上言。以縁
起香塗本有香。還發熏氣熏一切法也。因
位萬行已同本覺了。還能作普現色身等
此義也
次華眞言乃至廣釋之者。此華鬘章也 莽
是心義等者。莽字出三義也 此心蓮華者。
釋心義也 妄我所纒等者。釋我義也
今自證知等者。釋大空義也。大空遍定慧。
定慧相應是證義也 從慈悲藏中等者。應
是三昧畫。此外無其釋。今此花鬘即以大悲
萬行三昧爲其體也。問。今約蓮花示慈悲
藏。於其莖葉花實等中正是何乎。答。或義
云。第三十五左云葉藏者。即指八葉。此以
覆護其中臺故云慈悲藏。從此藏中鬚蘂
開敷。故云從大慈生。八葉鬚蘂可訓之。雖
擧八葉意取鬚蘂也。此義無謂。從大慈
生者花也。花者正指開敷八葉蓮也。今私按
之。衆生本有心蓮爲妄我所纒。而不得増
長。是其種子位也。然今了知心實相故。子
實漸長。葉蘂開敷。是正其花位也。第八云。所
謂花者是從慈悲生義也。即此淨心種子於
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故説
爲花三右大悲胎藏者。指穀皮。種子者指中
實。謂從穀皮悲藏中。漸次滋長。八葉鬚蘂次
第開敷。故云從大慈生。上言葉藏者。即八
葉。今言悲藏者。是穀皮。隨文依處其意
別也 復次淨菩提心等者。私料簡之。則正
釋穀皮爲大慈。復次釋大地爲大慈。是兩釋
之別也
次燒香眞言乃至即是燒香義也者。此燒香
章也 弩蘖帝等者。密鈔七云。疏是隨至義
者。謂一切衆生有發起始覺菩提心。處無
不隨至。即是dha達字菩提心爲因。亦是遍
至義者。謂大悲心於衆生界悉遍至故。即是
dh@a駄字大悲爲根。亦是逝義者。十地行滿妙
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dha@m曇字方便爲究
竟。言進不住義者。謂得果不捨因門。而
起化用。亦屬方便爲究竟。攝利他爲異爾。
即是dha@h籜字門也十六右 衆生界本不生等
者。此準上廣大法界釋。亦有衆生・眞言・諸
佛三種。今擧衆生乃至之言攝眞言諸佛
也。此三種本不生名法界。若存法界相。亦
非眞法界。故言法界定相亦不可得。此處即
是深廣無際眞法界也。凡法界有二種。一理
法界。二事法界。今且擧理法界顯事法界
也 恒殊勝進等者。燒香有二徳。一精進。二
遍至。恒殊勝進者。是精進徳。悉遍法界者。
即遍至徳。三業所作隨在何善遍至法界。
即是燒香徳也。乃至最下修善至捧一花。皆
悉遍諸佛法界也
次飮食眞言乃至 不求有量之食也者。此飮
食章也 此中正以等者。以六種供養配六
度法門。則禪定爲飮食。謂如人得飮食除
其飢渇悶亂。今此禪定能治散心。故上言
是止不善高聲等。即此意也 法喜禪悦
者。法花義疏第九云。法喜禪悦食者。則定慧
能資養法身。故名食也。又外從佛聞法歡
喜爲法喜。内如説修行爲禪悦。又聖説法
名法喜。聖默然名禪悦七右 若就字輪等
者。以下約字門釋。初釋阿囉囉。後復次若
人下釋迦囉囉。釋阿囉囉中。初約字相。後
今以諸法下約字義。初中阿是本初者。縁起
法必有本有始。若法有本初皆是妄作。其
妄者煩惱所知二障也。囉囉二字表二障也。
或義云。本初者根本無明。二種塵垢者枝末
無明也。密鈔七云。謂諸衆生無始無明本初
具有煩惱所知二障十六右即此意歟。釋迦
囉囉中。亦有字相字義。初釋字相。後今以
諸法下明字義也。問。阿囉囉迦囉囉字門解
釋。各存二重分別何也。答。阿囉囉字相約
作惡。迦囉囉字相約作善。雖是作善若住
有所得心。隨造作故二障還生。密鈔七云。
初有造作義。勤修萬行中無懈息。如渇思
甘露既有希望。障習不無。有相還拘。故華
嚴疏云。有作之修終成敗壞也十六左又阿囉
囉字義約修生。迦囉囉字義約本有。謂諸
法無造作故本有常住。而於此中所證法
味。不隨他得。密鈔七云。二無作義。由前功
行勵強不息。以有所得未契眞極。此心無
間無作功全内證如如。豈能宣示。故清涼云。
無心體極便契佛家。即其義也十六左當知
以前阿囉囉字義即爲迦囉囉字相。故云
二障還生。又云非眞甘露。似在後簡前也
已上光云。此非強在後簡前釋。阿囉囉迦囉
囉釋相雖殊義趣此一。著眼看取。問。釋字
義中。無囉囉釋如何。答。比來次第分明顯
了。故不須別釋耳。謂釋字相中。已云以
造作故二障還生。當知以無造作故二障
不生也 如食乳糜等者。密鈔第七云。疏如
食乳糜更無所須者。乳糜是一切食中極無
比味無過上味。如人貪求美味。若得乳糜
則更何所須以喩。行者欣求勝果若得涅
槃。更何所欣。又釋迦菩薩修苦行時。日食
麻麥。即是此中阿囉囉義。曁浴泥連食牧
牛女乳糜。即是此中迦囉囉義。故云如食乳
糜等十六左 享祭者。新華嚴音義云。享虚
兩反。玉篇曰。享當。杜註左傳曰。享受也二之
十三
字書曰。享虚掌反。奉上謂之享也。當也。受
也。祭也已上
次燈明眞言乃至即是諸供中最也者。此燈
明章也 如於心之實相者。此如如不可得
ta字故也 體即是明者。涅槃經云。明與
無明愚者爲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北本八之
九右取意
決定義者。第七云。眞言決定義二十
九左
可思之
 諸供中最者。燈明即主般若。然六度中般
若最勝。故云爾也。貞元録第二十二云。施燈
功徳經一卷一名燃
燈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
舍譯已上委説燈明功徳。更詳
  一 貧女一燈
賢愚經第十一貧女難陀縁
品第五十三
云。佛在舍衞。有女
名難陀。乞匃自活。見諸國王人民供養佛
僧。心自思惟。我之宿罪生處貧賤。雖遇福
田無有種子。便行乞匃以作微供。唯得
一錢。持詣油家。具語所懷。油主懷愍。増倍
與油。得已歡喜。足作一燈。奉上世尊。自
立誓願。我今貧窮用是小燈供養於佛。以
此功徳。令我來世得智慧燈除滅一切衆
生垢暗。作是語已禮佛而去。乃至竟夜諸燈
盡滅。唯此獨燃。爾時目連次當直日。欲取
滅之即擧手扇。復次衣扇。燈明不損。佛語
目連。今此燈者非汝聲聞之所傾動。正使
四大海水以用灌之。隨嵐風吹之。亦不能
滅。此是大心人之所布施。佛説之已難陀
復來。以面作禮。佛即授記。於未來世於二
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號曰燈光二十
二左

次閼伽眞言乃至眞實之義也者。此閼伽章
也 復次阿娑摩等者。於無等義即作二
釋。正釋其意易知。復次釋未詳。第十有委
釋準知之。彼釋云。伽伽那虚空也娑摩平聲中
有阿聲
娑麼娑麼無等義也。即是等同虚空也。是行等空無邊清
淨也。於一切自在無礙同於名字也。下句與阿相連
是無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也。以有所
闕故名無等。即是施權之意 十二左
若已入等虚
空眞實之理。還能施彼二乘不等之權。故云
施權也已上光云。今此二段解釋叵了。其正
釋者。如來法身以其本性淨等三徳。且況喩
之。即言等虚空也。然復有不思議功徳。更
無可以能比類者。次言無等也。其復次釋
者。不等是不平等之意。如彼二乘以有所
闕即名無等亦名
不等
也。然今如來法身已住法
性大空。還爲施權同此不等。故云等虚空
無等也 以最初伽字等者。密鈔七云。疏
來去亦不可得者。謂此伽字正音誐字。誐字
通於去來之義。梵語誐蹉此方云去。若言
誐多。即名爲來。故名來去十七右 大空性
淨之水者。世間以空中水爲淨。何況於此
大空性淨水乎。或又空水二輪倶是圓形。表
空水不二義。其意粗見于四曼義。又第十六
va@m字點即是kha@m字。空水相通可思之
次下有四眞言乃至其頂相也者。以下明嚴
身眞言中。此如來頂相章也 有四眞言等
者。作阿闍梨事業之法必同佛身。是故以
如來頂等眞言加持自身。則忽同佛莊嚴。
故云阿闍梨莊嚴之相也。如來身會三十二
箇眞言之中。此四眞言以其嚴身功徳殊勝
故。今特出之耳 從法界胎藏生者。指入
佛三昧耶爲法界胎藏。以法界生云從生
也 以去來相等者。密鈔七云。疏以去來相
觀之等者。如來頂髻猶如虚空。不可以去
來之相而觀覩之○除蓋障菩薩等。以有
去來相觀之。尚不見其身相邊際。何況如
來之頂相耶十七右 阿闍梨自作等者。此大
日如來首陀會天俯同相貎故現髮髻之形也
 解髻而更等者。最珍鈔云。解髻更結之意
何。答。解生死髻結如來頂髻也已上 若出
家人等者。蘇悉地經上云。次結頂髻。眞言
曰○此眞言眞言髮三遍。當頂作髻。若是
比丘右手作拳。舒大拇指屈頭指。押大指
頭上。令頭指圓曲。眞言三遍置印頂上已上
和本
之文明本
與此少異
同儀軌上云。結頂髻契。其契相右手
作拳。直舒大拇指。以屈頭指押大指頭上。
令頭指圓曲。結此契已加持三遍。置於頂
上即成結髮通三部唵蘇悉地羯哩莎
一左如來身會之中如來頂相印也
  一 三部結髮
同經上云。次結頂髮眞言曰。唵同上一蘇古
悉地迦履去二合此眞言眞言髮
三遍當頂作髻○佛部結髮眞言曰。唵一尸
祇尸契莎嚩訶蓮華部結髮眞言曰。唵一
尸契莎嚩訶金剛部結髮眞言曰。唵
莎嚩訶三 已上
一切諸天等者。青龍儀軌云。如來頂相○阿
闍梨右手爲拳。置於頂上加持。一切諸天神
不能見頂相也上之十
三右
 六波羅蜜經第七云。
以此毫相所有功徳至百千倍成佛。 上肉
髻之相所有之功徳。無有人天能見頂者
如來頂相者。即肉髻大人之相也。圓城寺僧
正胎藏次第云。次如來頂相亦名肉髻已上
翻譯名義集云。嗢瑟尼沙。此云髻。無上依經
下之
三左
云。欝尼沙頂骨涌起自然成髻。故名肉
五之三
十三右
大般若經云。如來頂上瑟膩沙。高
顯周圓猶如天蓋第三百八
十一卷文
依此等文。如來頂
相・如來頂髻・無見頂相。皆是一種相也。梵志
請問經義淨譯云。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今
汝獲得頂上肉髻圓滿殊好佛告婆羅門。我
於前生於三寶二師沙門婆羅門父母尊長
應恭敬處。五輪著地。以無慢心虔誠致
禮。由彼業力令獲斯果二左
次如來甲乃至更當訪餘梵本者。此如來甲
章也第八云。阿闍梨言。作如來身時用如
來甲。作金剛身時用金剛甲。當轉換用之
四左金剛甲即金剛鎧。此眞言前出之。今所
出是如來甲眞言也。大日薩埵如次如來金
剛二部三摩地也。嘉會壇第四圓城寺胎藏
次第準例用蓮花甲。然乃有三部甲。如第
八卷鈔註 上有曩字者h@u@m字空點。或云a@m
字。或云ma字。或云na字。或云kha字。本説不
同。如別考之 下有鄔字等者。鄔字損減義
也。然諸字門皆帶阿點。 故歸本不生義即
釋無作解脱。無作亦曰無願 如是三門等
h@u@m字具三解脱義。三解脱門亦有光明功
徳。故云以此慧光遍嚴身也。不空心要云。
由此三相空故。即入解脱法門。悟斯正理。
即身有光明。廓周法界即同毘盧遮那正
體智也三十左 理趣經文殊曼荼羅三解脱門
幷光明般若爲四眷屬。準之思之 檢密
印等者。十四卷義釋云。檢密印品中梵本似
有殘缺六之六
十二右
七卷本同之。第十三密印品云。
次如來甲印○其眞言闕之。更勘本。次如來
舌印亦闕之。勘本二十左密鈔第八密印品云。
更勘本者。此眞言在第二卷經第十紙中。謂
南麼○吽此文在第六疏四十三紙釋之
四十
三右
  私云。此演密釋任經現文。以此眞言爲
如來甲。依疏疑意此非如來甲歟。其所
以作疑者。若如來甲眞言則合有怛他誐
多迦嚩遮句。既無此句。蓋是金剛薩埵圓
光眞言。然乃薩埵圓光如來圓光。相續説
之。尤得其便。雖然攝大廣大青龍玄法
諸軌幷梵字大儀軌大師數本次第等。一
同此眞言歸命句次加鉢羅戰拏句。爲如
來甲明也
  一 餘經所説如來甲印明
一字佛頂經菩提流
志譯
第三云。如來甲印○當以
右手當心以大拇指横屈掌中。以頭指中
指無名指小指急握大指作拳。是一法印。
名最一切頂輪王心印。智者若常以印印
於頂項左右肩髆。及印心上。則令持者得
大威力○雖復精勤若無甲印。則爲魔嬈
無所成効。印呪曰。娜莫縒曼嚲一勃駄南
唵𤙖入嚩攞二合五 十三右菩提場
經第四云。以右手握大指作拳。加持五
處。名如來甲印。一切佛頂中是印大威徳○
如是修行者。若闕甲冑印爲諸魔得便。悉
皆不成就初右
次如來圓光乃至不得其便也者。此如来圓
光章也。文相可解
次如来舌相乃至皆當以字門廣釋之者。此
如來舌相章也 摩訶阿摩訶者。密印品所
説眞言無此句。胎藏諸軌諸師次第皆依密
印品説也 爾語嚩者。梵語雜名云。古ji
hva賀嚩二合已上 此大更無等者。此以三
故釋無大義。初更無過上故者。從此更無
大法。故云無大。次無可待對故大相亦不可
得故者。阿字不生無相寂滅。故云無大。前
約表徳。此約遮情。或大相亦不可得者。此
結釋無可待對義。第三故字即屬句頭亦不
可得。故名爲無大 如來無量劫者。第
十三釋如來舌眞言云。如來者。即是如語如
實也。猶如來舌。常作如語不誑語不異語。
以如是眞實故常住也二十左涅槃經第二十
北本二十五
之十六左
説如來廣長舌相因縁。淨影義
記第七云。若言得廣長舌。當知如來於無
量劫已離妄語。正自勉過彰己非虚已上
阿闍梨以此等者。此總結加持巨益也
延文二年丁酉十二月十五日夜。於隨心院
挑燈令口筆了。于時皎月光冷素雪色鮮金
剛乘賢寶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一
  此卷之中往往補闕。是只後學以謀道耳。
寶永第二歳次乙酉季冬初九慧光記
又此卷所解本疏有亂脱曰(一)法界生
(三)又以普眼○三昧耶也(五)復次由○三昧
耶也(二)南麼○廣釋之(四)南麼○三昧耶也
(六)復次眞言以下如文此外存亂未
佳故不出之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二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九卷之餘釋經二
息障品
息障品第三者。光云。吾故和上云。當品本
文所牒釋者。是未會也。後來讀者得意可

  一 來意
開題云。第三息障品者。上品明入曼荼羅行
法竟。今此品金剛手問佛。畫曼荼羅。及眞
言等持誦時。爲障者云何得息云何眞言果
等云云。於此佛言。障雖無量以要言之。
但從心生。然此障何爲因者。慳貪等爲因。
若除彼因諸障自息。此中能對治是則菩提
心也。若念菩提心故能除諸障因。如是種
種宜説故。次上品此品來二十
六左
密鈔第七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