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弘明集 (No. 2103_ 道宣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必如其言。未若因東山萬仞之崖爲功差易。
帝深然之。但爲崔浩賛成難違其意。沈吟
久之曰。吾亦知其無成事。既爾何惜五三百
功。眞君九年謙之卒。葬以道士之禮。諸弟
子以爲屍解變化而去。靜輪天宮竟不成便

時京兆韋文秀隱中岳。世祖徴問方士金丹
事。對曰。神通幽昧變化難測。可以闇遇。難以
預期。臣昔受於先師。未之爲也。世祖重其豪
族温雅。遣與尚書崔賾詣王屋山。合丹竟
不成
時方士至者。前後數十人。歴出名行。河東
祁纖好相人。世祖賢之。拜纖上大夫
頴陽絳略聞喜呉劭導引養精。年百餘歳神
氣不衰。恒農閻平仙博覽百家不能逹意。然
辭對可録。帝授宮固辭。扶風魯祈遭赫連虐。
避地寒山教授數百人。好方術少嗜
河東羅崇之餌松脂不食五穀。云受道中
山。有穴通崑崙蓬莱。得見仙人往來。帝令
還郷立壇祈請。詔河東給所須。崇入穴百歩。
遂窮召還。有司以誣罔不道。奏罪之。世祖赦
之。以開待賢之意
東莱王道翼隱韓信山四十餘年。斷粟食麥
通經章符録不交時俗。顯祖令青州刺史召
赴都。仍守本操。遂令僧曹給衣食終身。太和
十五年。詔曰。夫至道無形虚寂爲主。自有漢
已後置立壇祠。先朝以其至順可歸。爲立寺
宇。昔京城之内居舍尚希。今者里宅櫛比
人神猥湊。非所以祇崇至法清敬神道。可移
於都南桑乾之陰岳山之陽。永置其所給戸
五十。以供齋祀之用。仍名爲崇虚寺。可召
諸州隱士。員滿九十人。遷洛移鄴。踵如故
事。其道壇在南郊。方二百歩。以正月七日九
月七日十月五日。壇主道士歌人一百六十
人以行拜祠之禮。諸道士罕能精至。又無
才術可高。武定六年有司執罷之。河東張遠
遊河間趙靜通等齊文襄王。別置館京師。重
其道術而禮接焉
余檢天師寇謙之叙陳太上老君所言。同夫
蓬莱之居海下。崑崙之飛浮天上也
又云。三十六土萬里。爲方三百六十等。何異
張角之三十六方乎。案後漢皇甫嵩傳云。鉅
鹿張角自稱大賢郎。師奉事黄老。行張陵之
術。用符水咒法。以治百病。遣弟子八人使於
四方行化道法。轉相誑惑。十餘年間衆數十
萬。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民莫不必
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之號也。大方萬
餘人。小方六千人。訛言蒼天死黄天當立。歳
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邑寺門。作甲
子字。中平元年三月五日内外倶起。皆著道
士黄服戴黄巾。或殺人祠天。于時賊徒數十
萬衆。初起頴川作亂天下。並爲皇甫嵩討滅。
熸不滅。今猶服之
  齊書述佛著作王劭
劭曰。釋氏非管窺所及。率爾妄言之。又引列
御寇書。述商太宰問孔子聖人事。又黄帝夢
遊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佛神遊而已。
此之所言彷彿於佛。石符姚世經譯遂廣。蓋
欲柔伏人心。故多寓言以方便。不知是何神
怪浩蕩之甚乎。其説人身善惡世事因縁。以
慈悲喜捨常樂我淨。書辯至精明如日月。非
正覺孰能證之。凡在順首莫不歸命。逹人則
愼其身口修其慧定。平等解脱究竟菩提。及
僻者爲之不能通理。徒務費竭財力功利煩
濁。猶六經皆有所失。未之深也已矣
廣弘明集卷第二



廣弘明集卷第三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歸正篇第一之三
  遂古篇 梁侍中江淹 歸心篇 北齊光
録顏之推 七録序 梁處士阮孝緒
  *遂古篇梁侍中江淹
僕嘗爲造化篇。以學古制今。觸類而廣之。復
有此文。兼象天問。以遊思云爾
聞之*遂古大火然兮。水亦溟涬無涯邊兮。
女媧練石補蒼天兮。共工所觸不周山兮。河
洛交戰寧深淵兮。黄炎共鬥涿鹿。川兮女妓
九子爲民先兮。蚩尤鑄兵幾千年兮十日並
出堯之間兮。羿廼斃日事豈然兮。常蛾奔月
誰所傳兮。豐隆騎雲爲靈仙兮。夏開乘龍何
因縁兮。傅説託星安得宣兮。夸父鄧林義亦
艱兮。尋木千里烏易論兮。穆王周流往復旋
兮。河宗王母可與言兮。青鳥所解露誠亶
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崑崙之墟海北間
兮。去彼宗周萬二千兮。山經古書亂編篇兮。
郭釋有兩未精堅兮。上有剛氣道家言兮。日
月五星皆虚懸兮。倒景去地出雲煙兮。九地
之下如有天兮。土伯九約寧若先兮。西方蓐
收司金門兮。北極禺強爲常存兮。帝之二女
遊湘沅兮。霄明燭光尚焜煌兮。太一司命
鬼之元兮。山鬼國殤爲遊魂兮。迦維羅衞道
最尊兮。黄金之身誰能原兮。恒星不見頗可
論兮。其説彬炳多聖言兮。六合之内理常渾
兮。幽明詭怪令智惛兮。河圖洛書爲信然
兮。孔甲豢龍古共傳兮。禹時防風處隅山兮。
春秋長狄生何邊兮。臨洮所見又何縁兮。蓬
莱之水淺於前兮。東海之波爲桑田兮。山崩
邑淪寧幾千兮。石生土長必積年兮。漢鑿昆
明灰炭全兮。魏開濟渠螺&MT02231;堅兮。白日
中誰使然兮。北斗不見藏何間兮。建章鳳闕
神光連兮。未央鍾&MT00457;生花鮮兮。銅爲兵器秦
之前。兮丈夫衣綵六國先。兮周時女子出世
間。兮班君絲履遊太山。兮人鬼之際有隱淪
兮。四海之外孰方圓兮。沃沮肅愼東北邊兮。
長臂兩面亦乘船兮。東南倭國皆文身兮。其
外黒齒次裸民兮。侏儒三尺並爲隣兮。西北
丁零又烏孫兮。車師月支種類繁兮。馬蹄之
國。若騰奔兮。西南烏弋及罽賓兮。天竺于
闐。皆胡人兮。條支安息西海漘兮。人跡所極
至大秦兮。珊瑚明珠銅金銀兮。琉璃馬腦來
雜陳兮。車渠水精莫非眞兮。雄黄雌石出山
垠兮。青白蓮花被水濱兮。宮殿樓觀並七珍
兮。窮陸溟海又有民兮。長股深目豈君臣兮。
丈夫女子及三身兮。結胸反舌一臂人兮。跂
踵交脛與羽民兮。不死之國皆何因兮。茫茫
造化理難循兮。聖者不測況庸倫兮。筆墨之
暇爲此文兮。薄暮雷電聊以忘憂。又示君

梁典云。江淹位登金紫。初淹年六歳。能屬文
爲詩。最長有遠識愛奇尚。年二十以五經授
宋諸王。待以客禮。初年十三而孤貧。採薪養
母以孝聞。及梁朝六遷侍中。夢郭璞索五色
筆淹與之。自是爲文不工。人謂其才盡。然
以不得志故也。有集十卷。深信天竺縁果之
文。余檢其行事與傳同焉。綴述佛理。不多録
其別篇。知明賢之雅志耳
  家訓歸心篇北齊光祿顏之推
三世之事信而有徴。家業歸心勿輕慢也。其
間妙旨具諸經論。不復於此少能讃述。但懼
汝曹猶未牢固。略重勸誘耳
原夫四塵五陰剖析形有。六舟三駕運載群
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慧。豈徒七經
百氏之博哉。明非堯舜周孔老莊之所及也。
内外兩教本爲一體。漸極爲異深淺不同。内
典初門設五種之禁。與外書仁義
智信
五常符
同。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
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
禁也。至如畋狩軍旅宴饗刑罰。因民之性不
可卒除。就爲之節使不淫濫耳。歸周孔而背
釋宗。何其迷也
俗之謗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
化無方。爲迂誕也。其二以吉凶&MT02324;福或未報
應。爲欺誑也。其三以僧尼行業多不精純。爲
姦慝也。其四以縻費金寶減耗課役。爲損國
也。其五以縱有因縁而報善惡。安能辛苦今
日之甲。利益後世之乙乙乎。爲異人也。
今並釋之于下云
釋一曰夫遙大之物。寧可度量。今人所知
莫若天地。天爲精氣。日爲陽精。月爲陰精。星
爲萬物之精。儒家所安也。星有墜落。乃爲石
矣。精若是石。不可有光性。又質重。何所
屬。一星之徑大者百里。一宿首尾相去數萬
百里之物數萬相連。闊狹縱斜常不盈縮。又
星與日月光色同耳。但以大小爲其等差。然
而日月又當石耶。石既牢密。烏兔焉容石在
氣中。豈能獨運日月星辰。若皆是氣。氣體輕
浮。當與天合往來環轉。不得偝違。其間遲
疾理寧一等。何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
度數移動不均。寧當氣墮忽變爲石。地既滓
濁。法應沈厚。鑿土得泉。乃浮水上積水之
下。復有何物。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東流到海
何爲不溢。歸塘尾閭渫何所到。沃焦之石
何氣所然。潮汐去還誰所節度。天漢懸指那
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騰。天地初開便有
星宿。九州未劃列國未分。剪疆區野若爲躔
次。封建以來誰所制割。國有増減星無進
退。災祥禍福就中不差。懸象之大列星之夥。
何爲分野止繋中國。昴爲旄頭。匈奴之次
西胡東夷彫題交趾。獨棄之乎。以此而求。
迄無了者。豈得以人事尋常抑必宇宙之外

凡人所信惟耳與目。自此之外咸致疑焉。儒
家説天。自有數義。或渾或蓋乍穹乍安。斗極
所周筦維所屬。若所親見不容不同。若所測
量寧足依據。何故信凡人之臆説。疑大聖之
妙旨。而欲必無恒沙世界微塵數劫乎。而鄒
衍亦有九州之談。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
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漢武不信弦膠。魏
文不信火布。胡人見錦不信有蟲食樹吐絲
所成。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氈帳。及來河北
不信有二萬石船。皆實驗也。世有呪師及諸
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千
變萬化。人力所爲尚能如此。何妨神通感應
不可思量千里寶幢百由旬座化成淨土踊
出妙塔乎
*釋二曰。夫信謗之興。有如影響。耳聞眼見
其事已多。或乃精誠不深業縁未感。時儻差
簡終難獲報耳。善惡之行禍福所歸。九流百
氏皆同此論。豈獨釋典爲虚妄乎。項託顏回
之短折。伯夷原憲之凍餧。盜跖莊蹻之福
壽。齊景桓魋之富強。若引之先業。冀以後生
更爲實耳。如以行善而偶鍾禍報。爲惡而儻
値福徴。便可怨尤即爲欺詭。則亦堯舜之云
虚。周孔之不實也。又安所依信而立身乎
*釋三曰。開闢已來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
恚責其精潔乎。見有名僧高行。棄而不説。
若覩凡猥流俗。便生非毀。且學者之不勤。
豈教者之爲過。俗僧之學經律。何異士人之
學詩禮。詩禮之教格朝廷之士。略無全行者。
經律之禁格出家之輩。而獨責無犯哉。且闕
行之臣猶求祿位。毀禁之侶何慚供養乎。其
於戒行自當有犯。一被法服已墮僧數。歳中
所計齋講誦持。比諸白衣猶不啻山海也
*釋四曰。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若
能誠孝在心。仁惠爲本。須逹流水不必剔落
髦髮。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戸以爲僧
尼也。皆由爲政不能節之。遂使非法之寺妨
民稼穡。無業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
也。抑又論之。求道者身計也。惜費者國謀也。
身計國謀不可兩遂。誠臣徇主而棄親。孝子
安家而忘國。各有行也。儒有不屈王侯高尚
其事。隱有讓王辭相避世山林。安可計其
賦役以爲罪人也。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場。
如妙樂之世儴佉之國。則有自然粳米無盡
寶藏。安求田蠶之利乎
*釋五曰。形體雖死精神猶存。人生在世。望
於後身。似不連屬。及其歿後則與前身猶老
少朝夕耳。世有魂神示見夢想。或降僮妾。
或感妻孥。求索飮食徴須福祐。亦爲不少矣。
今人貧賤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徳。以
此而論可不爲之作地乎。夫有子孫自是天
地間一蒼生耳。何預身事而乃愛護道以基
趾。況於己之神爽頓欲棄之乎。故兩疏得其
一隅。累代詠而彌光矣
凡夫曚蔽不見未來。故言彼生與今生非一
體耳。若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
可不怖畏耶。又君子處世。貴能克己復禮濟
時益物。治家者欲一家之慶。治國者欲一國
之良。僕妾臣民與身竟何親也。而爲其勤苦
修徳乎。亦是堯舜周孔虚失愉樂。一人修道
濟度幾許蒼生。免脱幾身罪累。幸熟思之」
人生居世。須顧俗計樹立門戸。不得悉棄妻
子一皆出家。但當兼修行業留心讀誦。以爲
來世資糧。人身難得。勿虚過也
  七録序梁處士阮孝緒
日月貞明。匪光景不能垂照。嵩華載育。非風
雲無以懸感。大聖挺生應期命世。所以匡濟
風俗矯正彝倫。非夫丘索墳典詩書禮樂。何
以成穆穆之功致蕩蕩之化也哉。故鴻荒道
喪。帝昊興其爻畫。結繩義隱。皇頡肇其文
字。自斯*以往&T021952;襲異宜。功成治定各有方
册。正宗既殄樂崩禮壞。先聖之法有若綴
旒。故仲尼歎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未逮也。而有志焉。夫有志以爲。古文猶
好也。故自衞反魯。始立素王。於是刪詩書定
禮樂。列五始於春秋。興十翼於易道。夫子
既亡微言殆絶。七十並喪大義遂乖。逮乎戰
俗殊政異。百家競起九流互作。嬴正疾
之。故有坑焚之禍。至漢惠四年。始除挾書之
律。其後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閣
廣内祕室之府。開獻書之路。置寫書之官。至
孝成之世。頗有亡逸。乃使謁者陳農求遺書
於天下。光祿大夫劉向及子伋歆等。讐校
篇籍。毎一篇已輒録而奏之。會向亡哀。帝
使歆嗣其前業。乃徙温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歆遂總括群篇。奏其七略。及後漢蘭臺。猶爲
書部。又於東觀及仁壽闥。撰集新記。校書郎
班固傅毅並典祕籍。固乃因七略之辭。爲漢
書藝文志。其後有著述者。袁山松亦録在其
書。魏晋之世文籍逾廣。皆藏在祕書中外三
閣。魏祕書朗鄭默刪定舊文。時之論者謂爲
朱紫有別。晋領祕書監荀勗。因魏中經更著
薄。雖分爲十有餘卷。而總以四部別之。
惠懷之亂。其書略盡江左草創十不一存。後
雖鳩集。淆亂*以甚。及著作佐郎李充始加刪
正。因荀勗舊簿四部之法。而換其乙丙之
書。沒略衆篇之名。總以甲乙爲次。自時厥後
世相祖述。宋祕書監謝靈運丞王儉齊祕書
丞王亮監謝朏等。並有新進。更撰目録爲七
志。其中朝遺書收集稍廣。然所亡者猶太半
焉。齊末兵火延及祕閣。有梁之初缺亡甚衆。
爰命祕書監任昉躬加部集。又於文徳殿内
別藏衆書。使學士劉孝標等重加&T015636;進。乃分
數術之文。更爲一部。使奉朝請祖&MT01184;撰其名
録。其尚書閣内別藏經史雜書。華林園又集
釋氏經論。自江左篇章之盛。未有踰於當今
者也。孝緒少愛墳籍。長而弗倦。臥病閑居傍
無塵雜。晨光纔啓緗嚢已散。宵漏既分録帙
方掩。猶不能窮究流略探盡祕奧。毎披録内
省多有缺然。其遺隱記頗好搜集。凡自宋齊
*以來王公搢紳之館。苟蓄聚墳籍。必思致
其名簿。凡在所遇若見若聞。校之官目多所
遺漏。遂總集衆家。更爲新録。其方内經
至于術技。合爲五録。謂之内篇。方外佛道
各爲一録。謂之外篇。凡爲録有七。故名七録。
昔司馬子長記數千年事。先哲愍其勤。雖
復稱爲良史。猶有捃拾之責。況總括群書四
萬餘卷。皆討論研覈標判宗旨。才愧疏通學
慚博逹。靡班嗣之賜書。微黄香之東觀。儻欲
尋檢内寡卷軸。如有疑滯傍無沃啓。其爲紕
謬。不亦多乎。將恐後之罪子者。豈不在於
斯録。如有刊正。請俟君子。昔劉向校書。輒爲
一録。論其指歸辯其訛謬。隨竟奏上。皆載
在本書。時又別集衆録。謂之別録。即今之別
録是也。子歆探其指要。著爲七略。其一篇
即六篇之總最。故以撮略爲名。次六藝略。
次諸子略。次詩賦略。次兵書略。次數術略。次
方*技略。王儉七志改六藝爲經典。次諸子。
次詩賦爲文翰。次兵爲軍書。次數術爲陰
陽。次方*技爲術藝。以向歆雖云七略。實有
六條。故立圖譜一志。以全七限。其外又條
七略及漢藝文志中經簿所闕之書。并方外
之經。佛經道經各爲一録雖繼七志之後。而
不在其數。今所撰七録斟酌王劉。王以六
藝之稱不足。標榜經目改爲經典。今則從
之。故序經典録爲内篇第一。劉王並以衆史
合于春秋。劉氏之世史書甚寡。附見春秋誠
得其例。今衆家記傳倍於經典。猶從此志。
實爲繁蕪。且七略詩賦不從六藝諸部。蓋由
其書既多。所以別爲一略。今依擬斯例分出
衆史。序記傳録爲内篇第二。諸子之稱。劉王
並同。又劉有兵書略。王以兵字淺薄軍言深
廣。故改兵爲軍。竊謂古有兵革兵戎治兵用
兵之言。斯則武事之總名也。所以還改軍從
兵。兵書既少。不足別録。今附于子總以子
兵爲稱。故序子兵録爲内篇第三。王以詩賦
之名不兼餘制。故改爲文翰。竊以傾世文
詞。總謂之集。變翰爲集。於名尤顯。故序文集
録爲内篇第四。王以數術之稱有繁雜之嫌。
改爲陰陽。方*技之言事無典據。又改爲藝
術。竊以陰陽偏有所繋。不如數術之該通。術
藝則濫六藝與數術。不逮方*技之要顯。故
還依劉氏各守本名。但房中神仙既入仙道。
醫經經方不足別創。故合術*技之稱以名
一録爲内篇第五。王氏圖譜一志劉略所無。
劉數術中雖有。歴譜而與今譜有異。竊以圖
畫之篇。宜從所圖爲部。故隨其名題各附本
録譜。既注記之類。宜與史體相參。故載于記
傳之末。自斯*以上皆内篇也
釋氏之教實被中土。講説諷味方軌孔籍。王
氏雖載于篇。而不在志限。即理求事未是所
安。故序佛法。録爲外篇第一。仙道之書。由來
尚矣。劉氏神仙陳於方*技之末。王氏道經書
於七志之外。今合序仙道。録爲外篇第二。王
既先道而後佛。今則先佛而後道。蓋所宗有
不同。亦由其教有淺深也。凡内外二篇合
爲七録。天下之遺書祕記。庶幾窮於是矣
有梁普通四年。歳惟單閼仲春十有七日。於
建康禁中里宅。始述此書。通人平原劉杳。從
余遊。因説其事。杳有志。積久未獲操筆。聞余
已先著鞭。欣然會意。凡所抄集。盡以相與
廣其聞見。實有力焉。斯亦康成之於傳釋。盡
歸子順之書也
古今書最
  七略書三十八種六百三家一萬三千二
百一十九卷 五百七十二家亡 三十
一家存
  漢書藝文志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
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九卷 五百五十
二家亡 四十四家存 袁山松後漢
藝文志書 八十七家亡
晋中經簿四部書一千八百八十五部
二萬九百三十五卷 其中十六卷佛經
書簿少二卷不詳所載多少一千一百一
十九部亡 七百六十六部存
晋元帝書目四部三百五帙三千一十四

晋義熙四年祕閣四部目録
宋元嘉八年祕閣四部目録一千五百六
十四帙一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五十五帙
四百三十
卷佛
經也
宋元徽元年祕閣四部書目録二千二十
帙一萬五千七十四卷
齊永明元年祕閣四部目録五千新足合
二千三百三十二帙一萬八千一十卷
梁天鑒四年文徳正御四部及術數書
目録合二千九百六十八帙二萬三千一
百六卷祕書丞殷鈞撰祕閣四部書
少於文徳書故不録其數也
新集七録内外篇圖書凡五十五部六干
二百八十八種八千五百四十七帙四萬
四千五百二十六卷六千七十八種八千二百
八十四帙四萬三千六百
二十四卷經書二百三種二百
六十三帙八百七十九卷圖符
内篇五録四十六部三千四百五十三種
五千四百九十三帙三萬七千九百八十
三卷三千三百一十八種五千二百六帙三萬七
千一百八卷經書一百三十五種一百八十
七帙七百七十
五卷圖*也
外篇二録九部二千八百三十五種三千
五十四帙六千五百三十八卷二千七百
五十九種
二千九百七十八帙六千四百三十
四卷經書七十八帙一百四卷
七録目録 經典録 内篇一
  易部本四種九十六帙五百九十卷
尚書部二十七種二十八帙一百九十卷
詩部五十二種六十一帙三百九十八卷
禮部一百四十種二百一十一帙一千五
百七十卷 樂部五種五帙二十五卷
春秋部一百一十一種一百三十九帙一
千一百五十三卷 論語部五十一種五
十二帙四百一十六卷 孝經部五十九
種五十九帙一百四十四卷 小學部七
十二種七十二帙三百一十三卷
右九部五百九十一種七百一十帙四千
七百一卷
  記傳録 内篇二
  國史部二百一十六種五百九帙四千五
百九十六卷 注*歴部五十九種一百
六十七帙一千二百二十一卷 舊事部
八十七種一百二十七帙一千三十八卷
職官部八十一種一百四帙八百一卷
儀典部八十種二百五十帙二千二百
五十六卷 法制部四十七種九十五帙
八百八十六卷 僞史部二十六種二十
七帙一百六十一卷 雜傳部二百四十
一種二百八十九帙一千四百四十六
卷 鬼神部二十九種三十四帙二百五
卷 土地部七十三種一百七十一帙八
百六十九卷 譜状部四十三種四百
二十三帙一千六十四卷 簿録部三十
六種六十二帙三百四十八卷
右十二部一千二十種二千二百四十八
帙一萬四千八百八十八卷
  子兵録 内篇三
  儒部六十六種七十五帙六百三十卷
道部六十九種七十六帙四百三十一卷
陰陽部一種一帙一卷 法部十三種十
五帙一百一十八卷 名部九種九帙二
十三卷 墨部四種四帙一十卷 縱
横部二種二帙五卷 雜部五十七種二
百九十七帙二千三百三十八卷 農部
一種一帙三卷 小説部十種十二帙六
十三卷 兵部五十八種六十一帙二百
四十五卷
右一十一部二百九十種五百五十帙
三千八百九十四卷
  文集録 内篇四
  楚辭部五種五帙二十七卷 別集部七
百六十八種八百五十八帙六千四百九
十七卷 總集部十六種六十四帙六百
四十九卷 雜文部二百七十三種四百
五十一帙三千五百八十七卷
右四部一千四十二種一千三百七十五
帙一萬七百五十五卷
  術*技録 内篇五
  天文部四十九種六十七帙五百二十八
卷 緯讖部三十二種四十七帙二百五
十四卷 暦算部五十種五十帙二百一
十九卷 五行部八十四種九十三帙六
百一十五卷 卜筮部五十種六十帙三
百九十卷 雜占部十七種十七帙四十
五卷 刑法部四十七種六十一帙三百
七卷 醫經部八種八帙五十卷 經方
部一百四十種一百八十帙千二百五十
九卷 雜藝部十五種十八帙六十六卷
右十部五百五種六百六帙三千七百三
十六卷
  佛法録三卷 外篇一
  戒律部七十一種八十八帙三百*三十
九卷 禪定部一百四種一百八帙一百七
十六卷 智慧部二千七十七種二千一百
九十帙三千六百七十七卷 疑似部四
十六種四十六帙六十卷 論記部一百一
十二種一百六十四帙一千一百五十八卷
右五部二千四百一十種二千五百九十
五帙五千四百卷
  仙道録 外篇二
  經戒部二百九十種三百一十八帙八百
二十八卷 服餌部四十八種五十二帙
一百六十七卷 房中部十三種十三帙
三十八卷 符圖部七十種七十六帙一
百三卷
右四部四百二十五種四百五十九帙一
千一百三十八卷
  文字集略一帙三卷 序録一卷
  正史刪繁十四帙一百三十五卷序録一
卷 高隱傳一帙十卷序例一卷 古
今世代録一帙七卷 七録一帙一十
一卷 雜文一帙十卷 聲緯一帙

右七種二十一帙一百八十一卷阮孝緒
撰不足編諸前録而載於此
孝緒陳留人。宋中領軍歆之曾孫。祖慧眞臨
賀太守。父彦太尉從事中郎。孝緒年十三。略
通五經大義。隨父爲湘州行事。不書南紙以
成父之清。年十六丁艱終喪。不服綿絋。雖蔬
食有味即吐之。在鍾山聽講。母王氏忽有
疾。孝緒於講座心驚而反。合藥須生人蔘。
自採於鍾山高嶺。經日不値。忽有鹿在前行。
心怪之至鹿息處。果有人*蔘。母疾即愈。齊
尚書令王晏通家權貴。來候之。傳呼甚寵。孝
緒惡之。穿籬而遁。晏有所遺拒而不納。嘗食
醤而美。問之乃王家所送。遂命覆醢。及晏被
誅。以非黨獲免。常以鹿林爲精舍。環以林池
杜絶交好。少得見者。御史中丞任昉欲造之
而不敢。進睨鹿林。謂其兄履曰。其室則邇。
其人甚遠。太中大夫殷芸贈以詩。任昉止之
曰。趣舍苟異何用相干。於是朝貴絶於造請。
惟與裴貞子爲交貞子即子
野之諡
天監十二年。祕書
監傅昭薦焉並不到。天子以爲苟立虚名以
要顯譽。自是不復徴聘。故何胤孝緒並得遂
其高志。南平元襄謂履曰。昔君大父擧不以
來遊取累。賢弟獨執其志何也。孝緒曰。若
麏麚盡可驂馭。何以異夫騄驥哉。王作二闇
及性情義。並以示之。請爲潤色。世祖著忠
臣傳。集釋氏碑銘。丹陽尹録妍神記。並先簡
居士。然後施行。鄱陽忠烈王孝緒姉夫也。
王及諸子歳時致饋。一無所受。嘗自筮死期
云。與劉著作同年。是秋劉杳卒。孝緒睨曰。吾
其幾何。數旬果亡。年五十八。皇太子遣使弔
祭。賵贈甚渥。子恕追述先志固辭不受。門
人諡曰文貞處士
緒博極群書。無一不善。精力強記學者
所宗。著七録削繁等諸書一百八十一卷。並
行於世。編次佛道。以爲方外之篇。起於

廣弘明集卷第三



廣弘明集卷第四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歸正篇第一之四
  捨事李老道法詔梁高祖武皇帝
廢李老道法詔北齊高祖文宣皇帝
通極論隋沙門釋彦琮
  捨事李老道法詔梁
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
年。雖億兆務殷而卷不釋手。内經外典罔
厝懷。皆爲訓解數千餘卷。而儉約自節。
羅綺不縁。寢處虚閑。晝夜無怠。致有布被莞
席草屨葛巾。初臨大寶即備斯事。日惟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