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滅故無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
故無可度。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衆生。無生
於化。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又大虚空藏菩
薩所問經偈云。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衆。實
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幻化及有情。諸佛法
亦爾。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爲性。所以先徳云。
八地已上菩薩得無生忍。恒河沙世界外有
衆生求救。菩薩都不起念。衆生自然見菩薩
到其前與其説法。四事供養。菩薩得如是智。
由是無心之心量故。我説爲心量。亦爲無量
之量耳 問。大涅槃經云。解脱之法亦非涅
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
如何是涅槃正義 答。欲知涅槃正義。即我
眞如心性。故經偈云。如無生性佛出興。如無
滅性佛涅槃。言辭譬喩悉皆斷。一切義成無
與等。是以非即三法。非離三法。不縱不横。
不並不別。豈可言一言三而指斯妙道乎。
清涼記釋云。法身爲所證。般若爲能證。解
脱爲離障。又佛身者。即是法性。有佛身義。作
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
脱義。性離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離。今三倶
不思議焉可縱。倶不思議。焉可横。倶不思
議。焉可並。倶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一而
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可作一
三等思故肇論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
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
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又涅槃無名論云。夫
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曠。不可以形名得。
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昇。量
太虚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
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潢漭
愡恍若存若往。五目莫覩其容。二聽不聞其
響。冥冥窈窈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
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眞。知之者
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躯。乃至
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郷而幽
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
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
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
道通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不可爲有。
至功常存不可爲無。然則有無絶於内。稱謂
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洎。四空之所昏昧。恬焉
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是
乎冥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郷。而欲以有
無題牓。標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是以心道孤標神無方所。豈在有無之朕迹。
見聞之影響乎。所以般若波羅蜜經云。文
殊師利。如是應知。彼一切法不起不滅。名爲
如來。又梵王問經云。第一義中。佛不出世。亦
不涅槃。從本已來無起滅故。般若燈論偈云。
不應捨生死。不應立涅槃。生死及涅槃。無二
無分別。乃至如般若波羅蜜經云。佛告極勇
猛菩薩言。善男子。色無縛無脱。受想行識無
縛無脱。若色至識無縛無脱。是名般若波羅
蜜。又如梵王所問經云。佛言。梵王。我不得生
死不得涅槃。何以故。言生死者。但是如來假
施設故。而無一人於中流轉。説涅槃者。亦假
施設。而無一人般涅槃者 問。宗鏡唯心者。
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義用約。
行布門中。相雖歴然體常融即。起信鈔 問
云。據其論旨初是一心。後亦一心。初後何
 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
所歸。雖前後體同。且爲始終義異。由是行布
諸門歴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絶相。任
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但唯一體。宗鏡
亦爾。爲廣義用前後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後。
前後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無
以立後。初等於後。非後無以成初。後等於
初。又理從事顯。理等於事。事因理成。事
等於理。故云。萬法雖殊不能自異也。況宗
鏡中一尚不能一。豈況異乎。所以起信論云。
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鈔釋有二。一謂眞性於
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鏡。二即諸法本空故
平等如鏡中
宗鏡録卷第八十九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九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説。涅槃非有。故經云。設有一法過
涅槃者。我亦説如幻如夢。即後學之人徒勞
景慕 答。斯言破著非壞法性。如觀和尚云。
難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縁生可許如幻。涅槃
眞實又不從縁。如何同幻。故牒釋有二意。一
明雖眞而亦從縁。雖非縁生而是縁顯。亦空
無性。二明涅槃非幻。爲破著涅槃心云如幻
耳。是則破心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眞而成
妙有。故知四種涅槃初後倶有。所以唯識論
云。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眞如
理。雖有客塵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徳。
無生無滅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
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
路絶名言道斷。唯眞聖者自内所證。其性本
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眞如出煩
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
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眞如出生死苦。煩惱
既盡餘依亦滅。衆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
處涅槃。謂即眞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
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
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問。夫言法身者。
心爲法家之身。身是積聚義積集含藏一切
萬法。故名爲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脱二
法。答。法身即是人。人須有靈智。故名般若。
若得般若照。則顯現法身。故經云。隱名如來
藏。顯名爲法身。又若得般若。則一切處無著。
不爲境縛。即是解脱。若顯法身得解脱。功全
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萬行皆由般若成
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布施無般若。唯
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
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
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
功不趣眞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
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
契無爲果。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
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檝。煩惱病中
之良醫。碎邪山之大風。破魔軍之猛將。照
幽途之赫日。警昏識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
沃渇愛之甘露。截癡網之慧刃給貧。乏之
寶珠。若般若不明萬行虚設。祖師云。不識玄
旨徒勞念靜。不可刹那忘照率爾相違。以此
三法不縱不横非一非異。能成涅槃祕藏如
大涅槃經云。佛言。我今當令一切衆生及以
我子四部之衆。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
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爲祕密之藏。
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
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
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
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爲衆生
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種智圓。解脱具。
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徳相冥
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別有法。故不横。能
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雖三
而一。雖一而三。一則壞於三諦。異則迷於一
實。在境則三諦圓融。在心則三觀倶運。在因
則三道相續。在果則三徳周圓。如是本末相
收。方入大涅槃祕密之藏。古徳云。此之三徳
不離一如。徳用分異。即寂之照爲般若。即照
之寂爲解脱。寂照之體爲法身。如一明淨圓
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脱。圓體法身。約用不
同。體不相離故此三法不縱不横不並不別。
如天之目。似世之伊。名祕密藏爲大涅槃。又
台教類通三軌法。一眞性軌。二觀照軌。三資
成軌。即是三徳。以眞性軌爲一乘體。此爲法
身。一切衆生悉一乘故。以觀照軌爲般若。只
點眞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第一義空。以資
成軌爲解脱。只點眞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
衆善。即如來藏。三法。不一不異。如點如意珠
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
不横。三法亦如是。今更廣類通十種三法。
一三道。二三識。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
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槃。九三寶。十
三徳。此十種三法通收一切凡聖因果諸法。
今引金光玄義觀心廣釋十種三法門者。淨
名經云諸佛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若不
觀自心非己智分。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
論凡夫地之珍寶。即聞修故明觀心釋也。一
觀心明三道者。一煩惱道。過去無明現在愛
取三支。二業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三苦道。
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死憂悲苦惱七
支。今觀心王即苦道。觀慧數心即煩惱道。觀
諸數心即業道。淨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
然者。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
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若頭
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
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横竪
求身畢竟不可得。則是無無亦不可得。亦有
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名
字名字爲身。如是名字。不在内。非四陰中
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
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得物
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如
此觀身。是觀實相。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
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即爲苦道觀也。觀煩
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爲
身因而觀也。淨名經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
者。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倶壞。誰身因果
倶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云何
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身因。貪
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
等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斷名
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俗之流名衣
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自惱惱
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
是名因果倶不壞。如犯王憲付栴陀羅。如怨
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爲壞
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淪生死無得脱
期。是爲壞果不壞因。以無常觀智斷五分下
因縛。五分下果身由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
身果。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而隨
一相者。所謂修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
爲自起。爲對塵起。爲根塵共起。爲離根塵起。
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
滅故起。非生非非生。亦非滅非非滅。如是横
竪求心叵得。心尚無本。何所論壞。是名不
壞身因而隨一相。觀業道者。如淨名經云。擧
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觀擧足
時爲是業擧。爲是業者擧。爲是業業者共擧。
爲離業業者擧。若業擧不關業者。業者擧。不
關於業。各既無擧。合亦無擧。合既無擧。離那
得擧。擧足既無。下足亦無。觀行既然。住坐臥
言語執作亦復如是。是爲觀業道實相。二觀
心明三識者。諦觀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即是
觀心識於三識。何者意識託縁發意。本無其
識。縁何所發。又縁中爲有識爲無識。若有識
縁即是識。何謂爲縁。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
縁合發。二倶無故。合不能發。離亦不可。當知
此識不在一處從衆縁生。從縁生法我説即
是空。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
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識若定空
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
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
識中三觀具足。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觀。故淨
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
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雖不得識。不得識如
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以照
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頼耶識。
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是名觀心中三識。
三觀心三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佛名爲覺。性
名不覺。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内金藏。天魔
外道所不能壞。二了因佛性。覺智非常非無
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
壞。三縁因佛性。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徳善根
資助覺知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
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
假是縁因佛性。復次佛是覺智也。性者理極
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智境相稱。合而言之。
名爲佛性。今觀五陰心。稱五陰實相。名正因
佛性。觀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
心數實相名縁因佛性。故經云。佛性者。不即
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四觀心三般若者。
一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二觀照
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非寂
而寂即道種智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
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
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
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爲喩。日夜常生無量百
千萬億衆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鎖。從闇入闇。
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
是則凡夫所迷沒處。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
生厭皆自持出。如世小火燒大𧂐薪。置一小
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心無
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
所迷沒處。非究竟道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
非一切。大經云。依智勿依識。識但求樂。凡夫
識求妄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
依止。智則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即
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
種智。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是三智一
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別。
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爲觀心三般若。五觀
心三菩提者。一眞性菩提。以理爲道。二實智
菩提。以智慧爲道。三方便菩提。以善巧逗會
爲道。今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菩
提心。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横嫽亂。如絲如
砂。如蠶如蛾。爲苦爲惱。若知即空眞諦菩提
心。度妄亂心數之衆生。通四住之壅。若即假
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言空亂意衆生。
而智眼甚盲闇。復是三無爲坑。是大乘怨鳥。
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若知即假俗諦
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衆生。通塵沙之壅。分
別可否。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
住無爲。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心對治。
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
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
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衆生。
通無明壅。以不住法住於中道。故言即中。説
時如三次第觀則不然。一心中具三菩提心
也。六觀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虚通任運
荷諸法故。二隨乘。智隨於境如蓋隨函。三得
乘。若得果故自解脱。若得機故令他解脱。觀
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雖觀
一念心。而實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未
念欲念正念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
運至正念。從正念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
無窮。不知休息。如閉目在舟不覺其疾。觀一
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
心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
至三諦。無不三諦時。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
隨四運運入涅槃。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
眞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即中之
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乘。是乘微
妙第一觀智普賢大人所乘故。七觀心三身
者。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徳
法聚名應身。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
是三身。何者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
種五陰。若心縁破戒事即地獄身。縁無慚憍
慢即畜生身。縁諂曲慳貪即餓鬼身。縁嫉妬
諍競即脩羅身。縁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縁十
善防十惡。縁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縁無常苦
空無相願聲聞身。縁十二因縁法即縁覺身。
縁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縁眞如實相即佛身
登難墜易多縁諸惡身。故知諸身皆由心造。
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牙。若觀五受陰。洞
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所
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若即空者
永沈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
能得遊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
度者爲現佛身。應以三乘四衆天龍八部種種
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爲此失故。故
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觀身墮在二邊。
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不得身
相。乃至畢竟清淨。爲此義故云即中。言即中
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
應身。八觀心三涅槃者。一性淨。二圓淨。三方
便淨。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
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
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
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
生。此生非生縁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
名方便淨涅槃。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
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
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爲性
淨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
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
不能受者。名圓淨涅槃。以無縁慈無生示生。
以同體悲。無滅現滅。一切生滅境界外道天魔
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方便淨涅
槃。九觀心明三寶者。佛法僧是爲三。可尊可
重爲寶。至理可尊名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
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
名僧寶。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
寶。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
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
智不發。無智諦不顯。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
衆生。二種皆可尊可重。是故倶稱爲寶。十觀
心明三徳者。云何三。云何徳。法身般若解脱。
是爲三。常樂我淨。是爲徳。一法身者。法名
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云。諸佛所師
所謂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
故名爲身。經云。我身即是一切衆生眞善知
識。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
覺了三諦之法。解脱者。於諸法無染無住。此
三法皆具常樂我淨之四徳。諦觀一念之心。
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
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
爲徳。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
假攝諸法亦名爲藏。藏具足故名之爲徳。即
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
切亦名爲藏。藏具足故稱之爲徳。不可思議
不縱不横不並不別。諸佛即中爲體故名法
身。以即空爲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爲力故名
解脱。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三徳。
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稱祕藏。故淨名云。
諸佛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當知我心亦
然衆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衆
生。是三無差別。上十種三數亦一非一。非
一非非一。不思議三法也。始終只是一種三
法。在凡爲三道。若入聖成三徳。其餘約理智
行解等。成諸三法。以爲眷屬。究竟不動衆生
因地三道。成滿諸佛果地三徳。本末相在因
果同時。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虚故
名三諦。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輪轉
攀縁不息故。名十二因縁具足三苦。若欲反
本還原。了達今日三障即是本來三性。故名
三觀。妙理顯現故名三徳。又軌即行人呼爲
三法。所照爲三諦。所發爲三觀。觀成爲三智。
教他呼爲三語。歸宗呼爲三趣。得斯意類一
切皆成法門。今又以三軌類通因中三道。一
苦道。二煩惱道。三業道。苦道即眞性軌。經
云。世間相常住。豈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
煩惱道即觀照軌。觀照本照惑。無惑則無照。
一切法空是也。資成軌即業道。惡是善資。無
惡亦無善。書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師。不善者
是善人之資。經云。我等念佛故皆當忍是事。
惡不來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識者。提婆
達多是。又云。苦即法身非顯現故名法身。貪
恚癡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無所可照性
自明了業行繋縛。皆名解脱。非斷縛而脱。
亦無體可繋。亦無能繋。故稱解脱。又先徳
云。應説。佛地障累盡故稱解脱。體色實性即
如來身。種智圓明爲大般若。三事即我。何處
縱横。我即三事。若爲成別。如是安住乃大涅
槃。良爲一切諸佛即一色心。心爲能變。色爲
所變。所變即相見。能變即自證。體既無別。誰
復縱横。直由不了心縁生二妄想。相縛麁重
遂成羈礙。迷執色相爲我所身。我所身生實
由癡闇。癡闇覆故見死見生。生死相漂心亦
流轉。流轉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則
妄想不生。相縛既除麁重亦遣。永絶羈礙遂
成解脱。通達色相皆藏性現。無復我所即如
來身。照阿陀那甚深細處。癡闇不覆爲摩訶
般若。悟斯本性由來不生。體用無窮終亦不
滅。又三徳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後
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維摩經云。衆生如彌勒
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衆生即菩
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得般若。一切衆生即
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得解脱。此約道前圓
性得。道中圓分得。即從十住位至等覺。
十一位圓修智斷等。道後圓究竟得。即果上
義。既了性得。須具歴後二徳以五忍六即簡
其訛濫。直至圓滿妙覺究竟之位。如入此録
中。智眼明淨圓修圓解雙照雙遮。二鳥倶遊
不墮偏見。一義不動分別了然。如懸鏡高堂
無心虚照萬像斯鑑不簡妍媸。以絶常無常
之靜心。照常無常之圓理。遮照無滯破立同
時。即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常與無常唯
論眞性。一一之性性攝無邊。淨名經云。畢
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遠大師云。實相理窮
名爲畢意。體寂無爲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
彼無常眞實性故。名無常義。肇法師云。畢
竟者。決定之詞也。小乘觀法。以生滅爲無
常義。大乘之士。以不生滅爲無常義。無常名
同而幽致殊絶。其道虚微故非常情之所能
測。妙得其旨。其唯淨名乎。遣常故言無常。非
謂有無常。無常與常倶無故。云畢竟不生不
滅是無常義。又非常者。性徹相故。非無常者。
相徹性故。如庵提遮女經云。生滅與不生滅。
交絡而釋。經中答文殊師利言。若知諸法畢
竟生滅變易無定如幻相。而能隨其所宜有
所説者。是爲常義。以諸法生不自得生滅不
自得滅故。云何無常。謂若知諸法畢竟不生
不滅。隨如是相。而能隨其所宜而有所説。是
無常義。以諸法自在變易無定。明不自得隨。
如是知説者。爲常義也。釋曰。此意正顯性相
交徹二義相成。生滅相盡無常即常故。不生
不滅是無常義。隨縁變易常即無常。則生滅
是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相即性故生滅是常義。互奪則雙非。互成則
雙立。雙樹中間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常無常
既爾。我樂淨等乃至一切諸法皆然。即處處
而入大涅槃。非獨雙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
墮邊邪。即塵塵而盡成生死。豈止閻浮之中。
若入宗鏡即一切法趣無常。無常攝法無遺。
義理無盡方眞無常。總收諸義以爲一致
問。涅槃三徳眞如一心果上因中收盡無邊
義理。豈唯十種三法。乃至無盡法門息化凝
神究竟指歸何法 答。總別指歸。還即指歸
三徳祕藏。如止觀指歸者。大涅槃經云。安置
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總
相指歸。別相者。身有三種。一色身。二法門
身。三實相身。若息化論歸者。色身歸解脱。法
門身歸般若。實相身歸法身。復次三法。非三
非一不可思議。所以者何。若謂法身眞法身
者。非法身也。當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
身住。首楞嚴經云。種種示現作衆色像。故
名爲身。所作辦已歸於解脱。智慧照了諸色
非色。故名非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實相之
身。非色像身。非法門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
作辦已歸於法身。達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
爲歸。説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爲指。倶入祕
藏故言指歸。當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
知。道種智般若。遍知於俗。故名爲知。所作
辦已歸於解脱。一切智般若。遍知於眞。故名
爲非知。所作辦已歸於般若。若一切種智般
若。遍知於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辦已歸
於法身。達三般若無一異相。是名爲歸。説三
般若無一異相名爲指。倶入祕藏名指歸。當
知解脱亦脱非脱非脱非非脱。方便淨解脱
調伏衆生。不爲所染名脱。所作已辦歸於解
脱。圓淨解脱不見衆生及解脱相。故名非脱。
所作辦已歸於般若。性淨解脱則非脱非非
脱。所作辦已歸於法身。若達若説。如此三脱
非一異相。倶入祕密藏。故名爲指歸。當知種
種相。種種説。種種神力。一一皆入祕密藏中。
何等是指歸。指歸何處。誰是指歸。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永寂如空。是名指歸。故知能化所
化無盡法門。未有一法不指歸宗鏡。所以普
智禪師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無體蕩無
明。莫怕落空沈斷見。萬法皆從此處生
宗鏡録卷第九十
 *戊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九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凡聖之道同一法身。彼此倶亡物我咸絶。
則心内無得身外無餘。如何起應化之身。攝
機宜之衆 答。只爲衆生不了自他唯心横
生彼此。若自達眞空則諸佛終不出世。菩薩
亦無功夫。古徳問云。若言自他倶是自心
現。離心無實我人者。諸佛亦見有衆生。豈可
有妄心未盡耶答。諸佛見有衆生。倶是縁生
幻有。不知謂實有我。所以造業受報枉有輪
迴。此由無實我感諸佛慈悲。若實有我非是
妄有者。諸佛何故妄救衆生。以我實有不可
救故。今爲救者。定知無我。妄計有也。故知衆
生不離佛果。迷不覺知。華嚴經頌云。佛身
非是化。亦復非非化。於無化法中。示有變
化形古釋云。此則依眞起化。眞化各有二義。
初眞中二者。一不變義。雖化而常湛然。則佛
身非是化也。二隨縁義。謂不守自性無不現
時。則亦復非非化也。化中二者。一無體即空
義。謂攬縁無性故。則於無化法中也。二從縁
幻有義。則示有變化形也。以隨縁幻有不異
不變體空。是故現化紛然。未甞不寂。眞性湛
然未曾不化。若不達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
他。又以無縁慈如石吸鐵。豈分能所之化。以
同體悲猶若虚空。誰見自他之身。故先徳
云。窮源莫二執迹多端。謂若據本以討源則
千途無異轍。若三江之浩渺。並源出於岷山
也。乃窮源莫二若執迹多端。則據末以適本。
不知多端是應迹耳。故光明覺品頌云。一身
爲無量。無量復爲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
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衆生分別故。見
佛種種身。即其義也。但是一法身。義分二
三四五乃至十身。且如説五身者。叡公維摩
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徳法身變化
法身實相法身虚空法身。詳而辯之一法身
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
推其因則是功徳所成。故言功徳法身。就其
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
綸虚空。所謂虚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
爲。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縁分
矣。故云同時異處決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現
故非多矣。其猶一月一刹那中百川齊現皆
即一即多。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如智
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
雖無量。本月未曾二。是也。又經頌云。如來清
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疋。以出世間言語
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往。雖
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劃夢所見。當於佛體
如是觀。由非眞非應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眞
應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覺品頌云。佛見無
生超戲論。非是蘊處差別法。故難思也。又云。
皆是自他相作之身。能所共成之化。自他相
作者。如華嚴經云。此菩薩能隨衆生心之所
樂。能以自身。作國土身衆生身。業報身。聲聞
身縁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虚空
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隨衆生心之所樂。能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