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破思假。初列思假名。云亦名正三毒
者。思惑有四慢入癡攝。故但云三。一非背
使二非習氣。故名爲正。歴三下頭數也。三
界九地下品數也。欲四上二各三。上界無瞋
故三界但十。欲界六天地獄洲異。同是散地。
故但爲一。四禪合處大意亦爾。無色無處
由生有四。言九品者。以智斷惑智分分明
惑漸漸盡。何啻有九。立教判果且略爲九。
如判往生據行優劣。何啻九品。亦爲接凡
大略而説。皆能等者明惑功能。於未斷位
一一皆能與力潤生。隨其何果斷盡不生。
初果七反者與見辨異。極至於七定不至
八。故名七反。不必一切盡至於七。故楞伽
第三云。下者至七中者三五上者即生入般
涅槃。成論云。於七世中無漏智熟。如服
酥法七日病銷。如迦羅邏等七日一變。如
親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歩蛇四大力故行至
七歩。蛇毒力故不至八歩。惑力至七道力
非八。婆沙云。應云十四何故云七。答。中
有本有數不出七。故但云七。又七處生故
人及六天。又修七道故斷七使故。言七
使者。一欲愛二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
七疑。又總論生。應云七人七天。十四中有。
合二十八生。且依前説不出七故。故但云
七。如燈滅方盛者。如前隨自意中引出曜
經。雖復有欲等者。道共戒力性離邪行。他境
自妻一切不犯。以於自妻亦離非時非處
等故。蟲常任運離刃四寸。已斷見惑得
人空智。雖有事中獨頭相應。了法從縁不
計性實。以於三毒無邪曰正。雖能潤生
不招四趣。不同下簡異見惑。見是著心隨
境生著。以能造四趣因故。故正三毒在於
具縛聖者身中。非但不爲四趣作因。起亦
離合有取有捨。故不同見瀾漫生著。稱思
惟下釋名也。此惑因於重慮思惟。方能斷
故。故名思惟。數人下明二部同異。成論難
數人者。初以上貪下愛相對並難。次若言
下以名異義同爲難。不應輕重而分貪愛。
言一並者。準彼論師復應更以瞋恚爲
並。上界既以輕貪名愛。何不上界輕瞋名
恚。而言上界不行恚耶。故彼阿毘曇心使
品中。亦列七使如前所列。唯改第一名
貪。此之七使界行分別有九十八。貪恚二使
界種分別各有五使。謂欲界五部各有一故
貪不
通上
愛以界種分別有十。謂上二界五部
各五愛不
通下
慢及無明界種分別各有十五。謂
三界五部各一故也。見使種有五。謂五利
也。四諦分別合有十二。謂苦下具五。集滅
一。道下有三。合有十二。三界合三十六。
疑四諦各一三界有十二。都成九十八。以
明貪愛上下互不相通。故招論師二並難
也。但佛有時下和通。但令下明立名之意。
爲令識境何勞苦諍。擧譬示本論結本
意並如文。○二明體觀者。空兼析體故
須標列。破見亦爾衍門初故。今復更明析
門用智者。明彼始終倶是析故。辯異故來
非正用也。正明觀法中初標。欲惑下且總
標一品各有三假。初釋因成。引女六欲以
爲外縁。對心爲因。所起欲想名所生法。六
欲境者。大論二十一。釋九想中云。此九種
者。能治行人七種染欲。一或有人染著於
色。謂青黄赤白。二或有人縱不著色。但染
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三或有人不著形
容。著於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屈伸
揚眉。頓&T030004;親近案摩。言恣態者。美容貌善
進止。四或有人不著威儀。但著言語軟美
辯捷隨時而説。應意承旨能動人心。五或
有人都不著此。但著細滑柔膚軟肌。熱時
體涼寒時體温。六或有人皆不著如上。但
著人相若男若女。七若有人雖得上六無
所著人猶無所解。捨世所重五種欲樂而
隨其死。此中第七所著人欲。既總於六求
所著人。今置總存別故但云六。以九治七
具如禪門。此六下至貪相外現。即是向六
對内意根成所生法。擧初果況及無學況
如文。難陀欲習如前所引。法華欲想等者。
爲欲深防欲過故也。尚不起想況復形交。
言欲相者。倶舍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
婬。地居形交。但忉利天。以風爲事。夜摩抱
持。兜率執手。化樂視笑。他化但視。尚不生
想況復視笑。乃至婆沙又辨四洲人欲輕重。
此洲最多不復可數。東洲極至十二度中
下或十。西洲多至七八少者四五。北洲極多
至五少者三四。亦有修梵行者。故多欲者
不及畜生。此洲亦有少欲之人乃至梵行。
如是多少麁細想相。若取下正明因成。取
前六相内動意根。即是所生。相續中云致
行事者。爲防行事制内相續。非謂相續已
有行事。假虚下總知不實。言道理者。對境
生心尚知虚假。豈更計於以禮婚聘還精
益壽。一月二時通神養生。西方外道爲求
非想無想等定。尚除下界一切貪欲。況計此
理以爲正道。次正修觀推因成中亦先
例四句。若從下用觀推。四句下斷惑證眞
結成二空。無欲性空無句相空。利根下結
利鈍根二行不同。利根二行如上破見中説。
上根之人破有見竟即得入眞。若未相應
亦須用於六十四番。從設未下明六十四
番。若鈍下標相續示觀法。例因成説。次二
空中云四句無欲即性空。亦無於四即相
空。前破見中破三假後各結二空。此中一
一假後。亦皆結無生及以二空。文異意同。初
品下明餘品亦有三假。例初品説。破貪下
餘使亦例。九品下結成無生破遍也。問下料
簡。初問如文。答中明兩論判品。由用道
異故品不同。故阿毘曇造論縁起中云。問。
何故名阿毘曇。答。謂分別未分別者故也。
是方便道是勝進道。是無礙道是解脱道。下
諸楗度文中但云兩道伏兩道斷。若從下判
兩道不同。次破色界思中先明所用智不
同。言世智者。依於世禪六行欣厭。依無
漏理名無漏智。倶解脱人倶得二智。斷惑
之時隨用一智。若初習下判事性兩障。如
欲入初禪。若猶見有欲界定中床鋪等事。
名爲事障。欲惑未除性障仍在。此惑若破即
發初禪。二禪亦爾。覺觀未除不發中間。初
禪惑破方發二禪。三四兩障準説可解。於
初禪中初文即是初禪發相。次其中下明初
禪惑相。次品品下明初禪中三假之相。若不
下明破意。今用下亦明六十四番。次二禪去
明因成者。並以下地定體爲因。相續相待
比初禪説。第三禪中云此樂乃至爲難者。
聖人及佛弟子修此禪時。於地地中有聖
種觀。故捨爲易。凡夫以於諸地生愛故捨
爲難。無想定至禪境中略釋。五那含者。若
以地爲名但名第四禪。此禪九處。五是聖
居名正含天。無想唯凡。三通凡聖。生五含
者。然由修熏禪有五階差。大品九定通熏
九地。此中唯熏第四禪地。先修得已更以多
念無漏相續現起。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從
此復生多念無漏。如是後後漸漸減少。乃
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復引生二念有漏。無
間復生二念無漏。名熏加行成相。次唯一念
無漏。次復唯有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無
漏。名根本成。故倶舍云。成由一念雜。言五
差者。謂下中上上勝上極。一品有三後品
兼前。故第五品合成十五。如是五品如其
次第。三六九等生五淨居。言夾熏者。謂前
後無漏中間有漏。使多念等漏倶成一念無
漏。故名夾熏。言五天者。謂無煩無熱善現
善見色究竟。從此已上皆無煩雜。無煩之始
得無煩名。伏煩惱故名爲無熱。果易彰故
名爲善現。見清徹故名爲善見。色中無上
名色究竟。下之三禪復各三天。若依有宗
但十六處。於初禪中高勝之處名爲梵王。
故不別立。次破無色中言有對等三種色
者。從第四禪欲入空處。必作方便滅三
種色。大論二十一四十一云。三種色者。一可
見有對。二不可見有對。三不可見無對。大品
云。爲過一切色相滅有對色相。不念種種
相。入無邊空處。過一切色滅可見有對色。
滅有對色滅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種種色
相滅不可見無對色。一切色法唯十一種。
謂五根塵法入少分。少分者無表色也。阿毘
曇云。一可見。謂色是。二有對有十。謂五根
塵。若云不可見有對。應但云五根四塵。三
不可見無對。謂法入少分。大經二十一云。眼
見色壞名爲過色。五根塵壞名過有對。於
二種餘及無教壞名過異相。此之三色並
在色界。欲入無色故滅此三。今此應云
及背捨勝處一切處中八色等也。若無表色
雖非今文空觀所過。得空觀時必定離於
表無表色。又於可見有對等中。復應明於
三有對義。非今正意是故不論。滅色方便
具如禪門。先想此身如甑。如籠如網乃至
漸空。大論十九云。如鳥在瓶瓶破得出。問。
無色界中爲定有色爲定無色。具如釋籤。
又曾聞有一比丘得無色定定起摸空。他
問。何求。答。覓我身。旁人語言。身在床上。於
此得定尚不見身。故生彼界於小乘定
判爲無色。若大乘中如大經諍論中云。無色
界色非諸聲聞縁覺所知。今且依小。是時
下正修觀以入空處識處。次無所有處中先
破古謬。如禪門中。問。彼無所有處取少許
識縁之入定。此事云何。答。不然。應云一
切時中但縁無所有處。説有少識者。但以
意根對無所有法塵。生少識想。非取少識
縁之入定。今文因此便破所有及有用等。
先識處下次明非想非非想處。依八聖種此
中文略。應云空處如病識處無所有處如
文。非想非非想處如刺。今不云者且寄有
漏。謂此爲極故云勝定。若其通途依聖種
觀。用病等四及無常等四。前四對治後四縁
諦。故以此八縁於無色有總有別。總者。
總以八觀觀彼四陰和合不實。別者。前之
四種治四陰事。受如病想如癰。行如瘡識
如刺。以無常等治四陰理。無常觀識苦觀
於受。空觀於想無我觀行。以有此八心易
生厭。疾能捨離修習無漏。問。四禪但以苦
麁障三而爲方便。空等四處何須用八。答。
空處定細不説八過。過患難識。凡夫亦有
依六行者。不及聖種離之速疾。阿毘曇下
釋非想名。引文存略。立世云。非如四色及
以三空故名非想。非無想天及無心定。名
非非想。文引婆沙仍不盡語四禪。人師尚
不許引色無想天。況總引四禪。既是論文
取亦無失。人師釋義亦未全非。今家倶存故
無破斥。望前三空展轉離患。以爲釋名。故
知非想。依同界釋不無其義。不破人師
意在於此。大論云一常有漏者。小乘經論非
想一地並唯有漏。故婆沙云。漏是何義。答。住
是漏義。凡夫至此被留住故。浸漬是漏義。
至三有頂常浸漬故。流出是漏義。垂盡三
有還出下故。持義醉義在内義放逸義並是
漏義。準初意釋。是故有頂專受漏名。論云。
何故非想及以欲界無無漏耶。答。非
器故。無漏之法住中道故。又欲地不定非
想愚騃。聖法反此故二處無。若準大論成
論。非想同無欲界則有。此定下明非想具
惑。言細法者。彼地猶有四陰二入三界故
也。所言十種者受乃至慧。受謂識之所受。
想謂識之所想。行謂法行。觸謂意觸。思謂
法思。欲謂欲入定。解謂法勝解。念謂念
三昧。定謂心如法住。慧根慧力。此之十法
及無色愛無明掉慢。心不相應諸行。苦集因
縁和合得生於彼。欲入滅定先滅此等。應
知下明用觀意。既知彼地具細煩惱即有
三假。用觀破之使入無生。煩惱盡故名事
無生。眞諦理窮名理無生。故不由地而住
有漏。若用下次判二智得名不同。是名下
結遍也。此即破思假遍也。○三明破
位中初明三藏位。先出異部者。成論之外
並屬異部。諸阿毘曇並明見道在十五心。
次正釋中先釋聲聞。且依修道至盡等者。若
釋家家應須先辨欲惑九品能潤七生。斷
品多少對果高下。謂上上能潤二生。上中
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
之三品共潤一生。斷多少者。倶舍云。斷欲
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
來果。釋曰。斷上三品則損四生。餘三生在
爲六品潤名三生家家。進斷中上又損一
生并前損五。餘二生在名二生家家。更斷
中中未損一生但名二向。更斷中下兼
前中中成損六生。餘下三品但潤一生名
爲一來。問。何縁無斷一品二品及斷五品
名家家耶。答。必無斷二不至第三而命
終者。亦無斷五不至斷六而命終者。謂由
聖者起大加行。必無不斷大品惑盡。而命
終者。言大品者謂三品也。離三成九故三
名大。若斷至二必至於三。是斷初大品也。
若斷至五必至六者。是第二大品。又無一
品能障於果。是故斷五必至於六。此次斷
義與今文同。問。若無不斷大品而命終
者。何故斷八不至於九而有命終。答。斷
九二義故異三品。一者得果。二者越界。第
九一品以有障果及能越界。故斷至八有
命終者。六唯得果無越界義。是故斷五必
至於六。二三品中全無二義。斷二必三於
理不疑。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小超
之人。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
未斷。此人至十六心超斷五品。名爲家家。
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隨其本斷品之多少。
而得名爲家家種子及以無學向果等名。然
大師所用並準舊婆沙。若欲知者更檢彼
文。又家家者。有二不同謂人及天。天謂欲
天二三家生而證圓寂。人謂人處或三二
家或三二洲而證圓寂。若天三生天三人二。
若天二生天二人一。人生三二反此可知。故
天家家先於人中得見道已。若超若次進
斷三四。後於天中三二處生。人中反此。天
家家者。於最後生天中餘殘結斷名得圓
寂。人中家家準此説之。六種那含位在其中
者。大論三十三云。五那含者。謂中。生。行。不
行。上流。復有六種。五如上加現。復有七
種。六如上加無色。倶舍不立現般但取
無色般并五爲六。頌曰。此中生有行。無行
般涅槃。上流若雜修。能往色究竟。超半超遍
沒。餘能往有頂。行無色有四。住此般涅
槃。釋曰。不還有五。一中。謂欲界沒於色中
陰而般涅槃。二者生般。生色界已而般涅
槃。三者有行。生色界已長時修行方般涅
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四者無行。生色界
已不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
進二道倶無。五者上流。於色界中要轉經
於四禪天處方般涅槃。上流又二。一者
修。即樂慧是。二無雜修。即樂定是。有雜修
者往色究竟。無雜修者往於有頂。頌中餘
字是不雜修。又有三種。一全超者。謂在欲
界於四禪中已遍雜修。遇縁退失。從梵衆
沒生色究竟。中間盡越故名全超。二者半
超。梵衆沒已中間漸受十四天處。或超一二
乃至十三。後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
非全超故通受半名。全不能超名爲遍沒。
無雜修者生無色界。唯不能生五淨居天。
從廣果沒生三無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
故此那含縱生無色猶屬色攝。若欲界沒
生無色天即無色攝。復有九種中生上流
各三種故。如釋籤引。此六九中未入般前。
或得名爲羅漢向攝。在色界時或有勤修
速進故也。第九無礙等者。從斷九惑各一
無礙及一解脱。斷名無礙證名解脱。阿毘
曇中加二如前。三界下結成無生。言盡無
生者。毘曇云。盡智者。謂我知苦乃至知道。
無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不復更知。乃至我
修道已不復更修。又云。我漏已盡不復更
生。又云。世智無漏智斷。又云。慧解脱人倶解
脱人。並從此等得二智名。分別相状等
廣如諸論。次釋通位中初列經正判。言共
聲聞等者。通教二乘七地已前與菩薩共
名共聲聞。若爾。八地已上過二乘地。何故
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
不同別圓始終別故。三藏教中雖有二乘
菩薩行遠。始終伏惑永異二乘。故不名共。
不聞別理復非不共。問。七地思盡何故六
地名共聲聞。八名支佛地何故七地名共
支佛。答。通位從容具如後簡。所言下略釋
也。此意正言三乘共地。何故諸教判斷惑位
高下差別。何故三乘惑斷前後。智行不同。雖
復不同而渉共位。以由此故而得共名。乾
慧下正釋也。初釋聲聞中五停四念。略如
玄文及釋籤引。並望三藏立内外凡。若論
觀行巧拙雖別。總別等相何妨稍同。未有
理水故名爲乾。薄有理解故名爲性。忍者
因也。見謂見諦。欲惑稍輕故名爲薄。欲惑
全亡故名爲離。智斷功畢故名爲辦。三別名
名通位中。先破立序舊明斷見思位皆
不同。今覈下先總破其斷見位殊。秖是不
解通教義耳。何者下別責也。通位斷見兩
地不同。斷見復應不出入觀。人師下人師
不曉推過與經。故今折言不解經意。今言
下略示。別見下略釋。然名下判斷。例如下
引例。此十六心同是一位。尚判兩道。何妨
斷見二地不同。問。當通教中判斷見位。自
分二地。何須破他自立借別。立斷見位還
同通教。答。秖縁同通故得名通。通雖二
地斷時仍促。三乘共故雖促復長。是故須
分三地四地。或時借別別見更長。仍有二
意。若約理説通至佛地。若約教道云三四
地。雖二意各別見義並長。以別長故故借
教道用判兩地斷見無爽。若依通義云不
出觀。若依別義但云地地皆能破見。以
此爲異。以別長故故後兩番。通用四地皆
斷見位。人多不見謂通義足。何須借別。此
是大師通申經論。有此判者屬借別名名
通位也。何者。若定屬通不應地前而立伏
位。若定屬別不應行向屬四善根。乃至四
地共斷見惑亦復如是。故立北式示後
學者。使古今異説冷然可見。言借別下正明
借位。先借別教始終名通。通教地前無位
可論。故借別教内外凡位。但名通教初地
二地。通教地後亦無復位。故但以別教法雲
佛地。以名通教九地十地從容不定。故有
或言。大品既云十地如佛。當知即是別名
名通。故楞伽第七偈頌品云。遠行善慧法雲
地是佛種性。餘者悉是二乘種性。此亦別名
名通位也。若是別位豈遠行已前屬二乘
耶近代釋位地前伏惑正是斯例。若借下次
單借別十地名通十地。則彼此地前通爲
伏惑。通雖無位即未斷惑不入地故。四別
名名通菩薩位者。此單約菩薩故。修觀斷
見不定。如此下。略以菩薩斷見之位。斥前
舊師三地四地斷見義也。薄即去菩薩斷思
位。舊云下重序舊師六七兩地爲斷思位。但
六地下今家難也。先難六地。六地離欲。止
離欲惑。如何即云與羅漢齊。次縱云。縱帶
三果行四果向。餘一品在亦名爲向。如何
復得與羅漢齊。若七地下次難第七地。若
最後品盡名第七者。此則可然。前六地中
既但名離欲將向來屬果。初禪初品亦屬
已辨。斷初一品實未辦故。故亦不可與
羅漢齊。今若下。今爲申之則不取通十地
之名。但用十度對果名便。以別教義多以
十度對於十地。故亦依此以申今意。立此
意者。亦恐後人不曉經論對果高低不
識別教名通之意。次此皆下謙退推功。次
問者。三乘共位借義已成。別立菩薩恐無
誠證。次答意者。經論各有兩處明文。意並獨
語菩薩智斷。初引大論三處焦炷者。意引
乾慧別在菩薩斷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
初焔。初焔即是斷位故也。論別立菩薩故
以初地而爲斷位。故大論七十八燈炷品
云。十地有二。一菩薩初地爲初焔。二聲聞
見地爲初焔。若獨菩薩地即歡喜地爲初焔。
論文既以菩薩初地而爲初焔。故今取之
以爲況釋。於共伏道尚得以爲菩薩初焔。
今但退取共斷位者。爲獨菩薩初焔。有何
不可。故知此文別判通教菩薩位也。下文自
有獨菩薩位。即別菩薩位也。所言三種菩薩
者。即共地菩薩中根之人。亦同二乘三四地
斷。又大品下次引大品況釋也。第十佛地尚
名菩薩。況前諸位無菩薩耶。故云豈得無
中及以初耶。言隣極者。以別佛地過十地
故。今借別名乃云十地隣極故也。若無下
重引大品。從初地來。皆云菩薩修治地業。
故大品云。初十。二有八。三五。四有十。五十
二。六六。七二十。八五。九十二。十佛今略
爲頌
文一一具列釋之。當知此亦獨開菩薩。次
引大論。於菩薩邊別得忍名乃至遊戲神
通等名。故知此名別屬菩薩。大品忍名亦復
如是。如此下正申今意。依向所引尚得別
開菩薩地位。準此以爲借別名通。別對菩
薩何咎。次問者。斷欲九品那制兩果。答意
者。聖制果名休息疲怠。散地惑重名爲多
難。恐爲難退立兩果名。次問者。凡禪爲治
散。欲散既多應多立治。答意者。禪從地立
定散相違。豈可於欲而多立禪。次問意者。
前別爲菩薩立忍名者。六七地前所有智
斷與二乘同。何故菩薩別立忍稱。答中有
三義故菩薩名忍。初引十五十六心例。如
十五心。雖已有於七智八忍。未入果位故
道比忍猶名爲因。菩薩雖斷諸地見思習
未盡故。位未滿故。故但名忍。餘二意可
見。次約別教破思假者。前借別名但顯
通義。今正在別復顯竪義。故次明之。問。開
章之初不列別圓。何故至此便釋別圓。答。
但論空位正在藏通。爲顯通義更借別
名。若論始終竪義似別。若論文旨須知
圓融。故於此中明別圓位。言十行出假不
復關前者。此中竪意從假入空。故別十行
不關前空。但列藏通意在於此。故顯體中
云。若論三人則有諸位大小。次圓位中。但
云八信至第十信斷習盡者。習通界外塵沙
無明。例亦應云不復關前。此不云者。從
初已來三諦圓修。與次第義永不相關。此
論麁惑任運斷處與次第齊。是故不須云
不相關。引華嚴者。恐人不了麁惑先除。
初證初住却望十信故云界内習盡。次華
嚴下證初住位。近代釋義地前咸伏。云何
銷通住過牟尼。此是第二番示文圓旨。云
何下釋華嚴意。初文略釋。若爾下徴難。既
有菩薩過佛。豈無聲聞過菩薩耶。然以下
答。佛道屬於別圓地住。尚能過於藏通牟
尼。灼然過於藏通菩薩。此約當分作此比
決。復次下辨同異。同斷見思得名功用。巧
拙不同。此雖辨前破思假位智用各別。亦
是遙判諸經論中智斷異同。初文且列四教
斷思智用各別。次若言下判向所辨同異
文也。初文是當通教三乘自相比望。次若言
下即以別圓菩薩比望。通藏二乘同斷見
思而智各異。亦可云智斷倶異。即是通教
不斷別惑。此中未論斷於別惑。故不論
也。又通三乘自相望者。亦可云智同斷異。
習有盡與不盡異也。次問下料簡超果等
四。初問可解。答中初明有超。雖不下明果
雖超而品數不失。如神通人及常人行遲
疾不同。豈無里數。次問者。夫論超者。應是
利根。身子利根何不超耶。初聞三諦但得
初果。答中言七日或十五日者。大論三十八
云。身子見舅與佛論議。有云。聞頞鞞説三
諦。或云。經七日。或云。經十五日得無學
果。阿難爲侍者者。大論云。佛求侍者心在
阿難。如東日照西壁。至結集時至法會中。
迦葉訶云。汝如驢入馬群。阿難聞已。於閑
靜處精勤修習。未得無學。放身欲臥將頭
就枕。未至枕間得阿羅漢。故知爾前非無
智力。以阿羅漢不合爲侍。故不取證。如
羅什入天竺。國人敬重以沙彌五人爲侍。
據此降佛已還。並不應以大僧爲侍。通
教菩薩下一往且明不超之義。故云亦應有
超。菩薩無不荷負衆生故不論超。論超
自約人行不同思假不得不破故也。超果
下四種論超。言本斷者。本在外道修世
禪時已斷思惑。名爲本斷。隨本時斷品數
多少。故使於今入十六心超果不同。本
得非想即是已斷下八地思。至十六心應
名阿羅漢向。但名那含者。以凡地時用有
漏智智力弱故但名那含。得那含時此十
六心起無漏得替前有漏。名印持定。本得
初禪至二三四。比説可知。欲界九品隨以
世智斷之多少者。若本斷九今名三向。若七
八品得名二果。斷六品等名二果向。斷五
四等但名初果。不同次斷意如向説。或三
兩品名家家者。應云三四品。或恐文誤。或
婆沙不同。善來者如第四説。正習盡者秖是
三藏佛耳。圓人云最超者。問。前云荷負是
故不超。云何不同。答。此言超者。以圓望別
故得超名。故引瓔珞證超不超。彼本業經
敬首菩薩白佛言。諸佛菩薩以大方便平等
大慧照諸法界。爲頓等覺爲漸漸覺。佛言。
我昔法會有一億八千無垢大士。即於法會
達法性源頓覺無二。一切諸法皆一合相。
各於十方説此瓔珞。大衆皆見一億八千
頓覺如來。故知彼經唯有頓覺。玄文第五判
爲初住。龍女亦爾。並名頓覺。言無垢者。且
約六即以明無垢。淨名者。雖成佛道。明初
住超。行菩薩道。此即不超。實相理下即第四
句。○三四門料簡者。初文者明須門意。爲
通理故故十六門並破見思。今明入空破
見思竟。應須更簡能入之門。爲是義故須
明諸門。諸門雖即倶有智斷有次不次。見
思並障故須明門。若即門通中是今文正
意。餘三能所爲顯圓極。彼此乃成一十六
門觀於是思。又若識諸門。觀諸經論冷然
可見。以諸經論不出十六故也。初釋三藏
四門。初明有門中。初引論起觀。如此下
用觀破惑。鹿苑下明得益之人。言倶隣五
人者。謂陳如頞鞞跋提十力迦葉拘利太
子。佛初成道欲度二仙。以初出家於二仙
所習世間定。欲報往恩故欲先度。空聲報
曰。二仙已死。次思度五人往到其所。五人
立制。佛到制破。五人恭敬爲敷具等聞法
得道閻浮提中五人得道。最在一切人天之
前。並是有門之力故也。又頞鞞説三諦者。
論偈曰。一切衆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
舍利弗。智慧及多聞。於十六分中。猶尚不
及一。因見頞鞞威儀庠序而就問之。汝師
是誰。誰之弟子。頞鞞答曰。悉達太子捨生老
病死出家修道得三菩提。是吾師也。身子
又問。師説何法。答。我年尚幼稚。學戒日初
淺。豈能演至眞廣説第一義。身子言。略説
其要。頞鞞曰。諸法從縁生。是法説因縁。是
法縁及盡。我師如是説。身子聞已而得初
果。初頞鞞晨出佛已告之。今日所見必是利
人。應略説法。是故略説四諦中三。諸法從
縁生苦諦也。是法説因縁集諦也。是法縁及
盡滅諦也。身子聞已還其所止。目連見之先
起迎逆而謂之曰。汝得甘露應可共嘗。身
子便爲如聞而説。目連聞之亦得初果。
人見佛。佛命善來並得羅漢。千二百人者。
三迦葉千人。優樓迦葉五百。二弟各二百五
十。目連身子二百五十。今文闕五十。大論問
曰。此諸比丘何故常隨世尊。答。如病者得
差常隨大醫。如衆星繞月顯佛徳尊高。大
論下明用門者善須方便。言方便者。般若
以無著爲宗。若無方便於門起著。用有
則墮有中。乃至諸門亦復如是。大集下引
佛世人依門得益。次明空門。故彼下證門
體。云是老死誰老死者。大論引雜含云。十
二因縁從無明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
若言誰老死。皆生邪見。乃至無明亦復如
是。若説無誰老死當知虚妄。是名生空。
若説無是老死當知虚妄。是名法空。乃至
無明亦復如是。彼經佛在調牛聚落。告諸
比丘。初中後善乃至梵行清淨。所謂大空經。
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即言。我
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若無明離
而生明者。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老死則斷。
斷其根本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諸行滅。具
二空故名爲大空。故知小乘空於我所。名
爲法空。空於我人名衆生空。若諸菩薩以
空涅槃恒沙佛法。名爲法空。人謂小乘不
明法空者。未曉經意。縱有誠教云聲聞
人但得生空。且讓菩薩與奪之言
須菩提空智偏明等者。雖得羅漢何廢
偏長。石室觀空者。佛在忉利一夏安居。佛
以神力制諸人天。不知處所。夏受歳已。佛
攝神足欲還閻浮。爾時須菩提於石室中
住。自思惟言。佛忉利下當至佛所禮佛耶。
爲不至耶。復自思惟。佛常説法。若人以智
慧力觀佛法身。是名見佛中最。佛時已從
忉利下閻浮提。四衆皆集人天相見。座中有
佛及轉輪王諸天大集。衆會莊嚴先未曾有。
須菩提念。今此大衆雖復殊特勢不久停。
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
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
時一切衆皆欲先見如來禮拜供養。有蓮
華色比丘尼。常爲他人呼爲婬女。欲除惡
名便化爲輪王。七寶千子。衆人見之皆悉
避座。化王見佛還復本身。爲比丘尼最先
禮佛。佛告尼言。非汝先禮我。唯須菩提最
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爲見
法身。得眞供養供養中最。非供養生身名
供養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大品被加等者。凡言加者加於可加。以
須菩提空與般若空相應相似。是故佛加令
其説空。般若是智故亦加身子。所以但加
此二人也。故云欲以大空並小空等。以般
若中盛明此二。是故但加此二人也。法華
云。我等雖爲諸佛子等説菩薩法。大品中
佛告須菩提。汝當爲諸菩薩説般若波羅
蜜。如諸菩薩所應成就。須菩提説已。時諸
菩薩聲聞四衆天龍八部作是念言。爲須菩
提自力。爲是佛力。須菩提知大衆心念語
身子言。豈佛弟子有所説法。皆是佛力。佛
説法相不相違背。二乘之人無力能説。大
論五十三云。爾時須菩提作是念。三世諸佛
從般若波羅蜜生。須菩提小人。佛云何讃
言欲説般若。當如汝所説。答。須菩提説皆
承佛旨。正使諸大菩薩大梵王等不承佛
意。尚不能説。況須菩提在於佛前能自恣
説。身子有説亦復如是。大論下善用方便。
意亦同前有門中説。斥非中盪狄朗
第三門
比説可見。第四門中言車匿者。引人簡濫。
佛臨涅槃阿難心沒憂海。阿泥樓豆言。如
來不久當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問。何
以憂愁以失法利。阿難因是前白佛言。一
切經初安何等字。乃至惡口車匿云何擯治。
佛言。一切經初皆安如是我聞等字。惡口車
匿依梵法治。若心調柔軟當爲説那陀迦
旃延經。離有離無乃可得道。言離有無
者即是雙非。若觀境者。亦應云假無同前。
非前實法有無倶是。是故雙非此即境也。
作此觀者即名爲觀。如此下明門中得益
之位。言溝港者。古來翻譯方言未通。便以
預流譯爲溝港。通水曰溝隈水曰港。四門
下明門異理同。初正明門異理同。有法譬
證。依理通諍中初正通。跋摩者。宋文帝時
來至此土勅住祇洹。臨終遺書自説已證。
傳與此土及外國僧衆。偈有四十六行。先
歸敬三寶已。次説不淨觀。後説得二果。末
後云。那彼阿毘曇説五因縁法。實義修於
智名者莫能見。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
等。求那依毘曇得道。故斥成論不得道
者。但計異端無行契理。然眞諦寂寥等非
偈文也寥亦寂也。
空無人也
袪者去惑也。論主者。訶黎
跋摩造成實論。何故下辨諍有無。論文雖
分大小辨諍今通用之。順理必無失理故
諍。菩薩無諍中。釋迦初値至三祇等者。倶
舍云。於三無數劫各供養七萬。又如次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