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注維摩詰經 (No. 1775_ 僧肇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75[cf.No.475]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并序
 後秦釋僧肇選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絶妙
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
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絶有心之境。眇
莽無爲而無不爲。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
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倶照。法
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
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
物成務。利見天下於我無爲。而惑者覩
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
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而謂之權。夫道之極
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
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
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
集毘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
權智爲主。樹徳本則以六度爲根。濟蒙
惑則以慈悲爲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爲
門。凡此衆説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
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
議之迹也。然幽關難啓。聖應不同。非本無
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
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爲名焉。大秦天王俊
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
道化於千載之下。毎尋翫茲典以爲棲神之
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
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
歳次鶉火。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侯
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
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眞
境。既盡環中。又善方言。時手執梵文口自
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復。陶冶精求務存聖
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
顯然矣。余以闇短時預聽次。雖思乏參玄。
然麁得文意。輒順所聞爲之注解。略記成
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維摩詰所説什曰。維摩詰秦言淨名。即
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遊此境。所
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徳以澤群生。
顯迹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
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疾也。何以知之。同
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徳修善。動靜必
倶。*命淨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擧明其
有疾。有疾故有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淨
國之集。淨國之集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
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説而觀則衆聖齊
功。自本而尋則功由淨名源其所由故
曰維摩詰所説也。肇曰。維摩詰秦言淨名。
法身大士也。其權道無方隱顯殊迹。釋彼妙
喜現此忍土。所以和光塵俗因通道教。常
與寶積倶遊爲法城之侶。其教縁既畢將
返妙喜。故欲顯其神徳以弘如來不思議
解脱之道。至*命寶積獨詣釋迦自留現
疾。所以生問疾之端建微言之始。妙唱自
彼故言其説。竺道生曰。維摩詰者此
無垢稱也。其晦跡五欲。超然無染。清名遐
布。故致斯號。貴名求實者必重其説。説本
表實。重之則終得所求。因斯近接有過聖
言矣
經 肇曰。經者常也。古今雖殊。覺道不改。
群邪不能沮。衆聖不能異。故曰常也
一名不可思議解脱 什曰。亦名三昧亦名
神足。或令脩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
意。於法自在解脱無礙。故名解脱。能者
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議。亦云。法身
大士念即隨應。不入禪定然後能也。心得
自在。不爲不能所縛故曰解脱也。若直
明法空。則乖於常習。無以取信。故現物
隨心變。明物無定性。物無定性則其性虚
矣。菩薩得其無定。故令物隨心轉。則不思
議乃空之明證。將顯理宗故以爲經之標
也。肇曰。微遠幽深二乘不能測。不思議也。
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脱也。此經始自
于淨土。終于法供養。其中所明雖殊。然其
不思議解脱一也。故總以爲名焉。上以人名
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
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生曰。
無垢之稱或止形迹。心不必然。故復言其
解脱更爲一名。不可思議者凡有二種。一
曰理空。非惑情所圖。二曰神奇。非淺識
所量。若體夫空理則脱思議之惑。惑既脱
矣則所爲難測。維摩詰今動靜皆神奇。必脱
諸惑。脱惑在于體空。説空是其所體。是
以無垢之名信而有徴。名苟有徴。其求愈
到。到於求者何患不悟乎
佛國品第一 什曰。經始終由於淨國。故以
佛國冠於篇也
如是 肇曰。如是信順辭。夫信則所言之理
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
故建言如是
我聞 什曰。若不言聞則是我自有法。我
自有法則情有所執。情有所執諍亂必興。
若言我聞則我無法・則無所執。得失是
非歸於所聞。我既無執彼亦無競。無執無
競諍何由生。又云愛有二種。一五欲愛。二
法愛。外道出家能斷欲愛不斷法愛。故情
有所執。佛弟子兼除二愛。法愛既盡執競都
息。經始稱我聞存於此也。肇曰。出經者
明己親承聖旨無傳聞之謬也
一時 什曰。説經時也。肇曰。法王啓運嘉
集之時也
佛在毘耶離 什曰。據佛所在方也。毘言
土之所宜也。耶離言廣嚴。其地平廣莊
嚴。肇曰。毘耶離國土名也。秦言廣嚴。其
土平廣嚴事因以爲名也
菴羅樹園 什曰。菴羅樹其果似桃而非
桃也。肇曰。菴羅果樹名也。其果似桃而非
*桃。先言奈氏事在他
與大比丘衆八千人倶 肇曰。比丘秦言或
名淨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淨持戒。或
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言無一
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別本云摩訶比丘
僧八千人倶。什曰。共聞經人也。擧時方人
三事以證其所聞也。摩訶秦言大亦言勝
亦言多。於一切衆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
大。能勝九十六種論議故言勝。其數八千
故言多。比丘秦言破煩惱亦言乞士。除五
種邪命養法身故言乞士。比丘菩薩不合
數者。以比丘盡是肉身。菩薩多是法身。身
異故。若肉身菩薩未正位取證心異故。以
二因縁比丘菩薩不合説也。所以先羅
漢後菩薩者。人謂菩薩未盡諸漏智慧
未具。羅漢三漏既盡智慧成就。隨人情所
推以爲先後耳
菩薩三萬二千 肇曰。菩薩正音云菩提薩
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衆生。有
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別
本云菩薩三萬二千得大神通。什曰。大士凡
有三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三者他方來。復
次一者結業身。二者法身。此中菩薩多是法
身。然應感之形與物同迹。物或齊其所
見而生劣想。故擧大數然後序徳也。
本云。神通智慧本事已作。六度諸法即通慧
之因。通慧之因即本事也
衆所知識 肇曰。大士處世猶日月升天。
有目之士誰不知識。別本云。衆所敬仰。什
曰。梵本云。多知多識。顯徳應時故物咸知
識。物咸知識故敬之者衆。此義則出也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肇曰。大智一切種智
也。此智以六度六通衆行爲本。諸大士已
備此本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曰。佛威神建立言
佛所念也。爲佛所念則莫能沮壞。猶如魚
子爲母所念必得成就也。肇曰。天澤無私
不潤枯木。佛威雖普不立無根。所建立
者道根必深
爲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實相法
也。使物無異見故言護也。復次一切經法
皆名法城。護持宣布令不壞也。有能持正
法者亦兼護之也。肇曰。外爲護法之城。内
有受持之
能師子吼 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
説不畏群邪異學。諭師子吼衆獸下之。
師子吼曰美演法也
名聞十方 什曰。上言多知多識者謂現迹
二方化淳一國。物沾其惠又識其人。今
云名聞十方者。謂道風遐扇聞其名也。肇
曰。行滿天下。稱無不
衆人不請友而安之 什曰。爲利有二種。若
今世後世。物以利交故請而後動。聖以慈應
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爲護。故曰不
請友而安之。肇曰。眞友不待請。譬慈母之
赴嬰兒也
紹隆三寶能使不絶 肇曰。繼佛種則三寶
隆別本云。興隆三寶能使不絶。什曰。非
直顯明三寶宣通經法之謂也。謂能積善
累功自致成佛。成佛則有法。有法則有
僧。不絶之功事在來劫。今言不絶則必
能也。又於其中間自行化人。我既化人人
亦化物。物我倶成。三寶彌隆。衆生無盡故
三寶亦不絶也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什曰。魔四魔得無生
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法身則更不得
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三
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也。伏外
道如令舍利弗與外道論議。七日七夜然
後得勝。斯其類也。肇曰。魔四魔也外道九
十六種道
悉已清淨永離蓋纒 什曰。離蓋纒有三
種。一者持戒清淨蓋纒不起。二者世俗道斷。
斷而未盡。當其不起亦名爲離。此中得無
生法忍滅盡離也。肇曰。蓋五蓋纒十纒。亦
有無量纒。身口意三業悉淨則蓋纒不能累

心常安住無閡解脱 什曰。不思議解脱即
其類也。於事無閡故言無閡。無閡故解脱。
或於一事乃至百千。或於一國至恒沙國。
於中通達自在無閡。未能如佛一切無閡。
肇曰。此解脱七住所得。得此解脱則於諸
法通達無閡。故心常安住也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肇曰。念正念。定正定。
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忘
謂之持。持有二種。有心相應持。不相應持。
辯才七辯也。此四是大士之要用故常不斷
別本云。其念不遠斷乃至辯才成就。什曰。
念者無上道念也。不斷。不中斷也。不斷義
通貫下三法也。菩薩得此四法深入堅固。
逕身不失歴劫愈明。故*言不斷也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
具足 什曰。上言道念不斷。道念不斷然
具行六度六度具足自事已畢。自事已
畢則方便度人。度人之廣莫若神通。神通
既具乃化衆生。如是次第如後淨國中説
也。肇曰。具足謂無相行也。七住已上心智
寂滅。以心無爲故無徳不爲。是以施極於
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七徳殊
功而其相不異乃名具足。方便者即智之別
用耳。智以通幽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
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
有不失無。在無不捨有。冥空存徳。彼彼
兩濟。故曰方便也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什曰。有識已來未
見法。於今始得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
住不動故名爲忍。肇曰。忍即無生慧也。以
能堪受實相故以忍爲名。得此忍則於法
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故曰無所得不起法
忍*也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肇曰。無生之道無有
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圓通無繋于一人
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能隨順而轉
之。別本云。轉不退轉法輪。什曰。法輪無生忍
也。以輪授物。物得此輪故名轉。授者得
而不失名不退轉。自乘轉進亦名爲轉也」
善解法相知衆生根 肇曰。諸法殊相無不
解。群生異根無不知也
蓋諸大衆 什曰。*梵本云。衆不能蓋。衆不
能蓋明其超出。今言蓋衆其言亦同也
得無所畏 什曰。菩薩自有四無畏。非佛無
畏也。恐畏之生生於不足。無不足故無畏。
能説而不能行亦所以畏也。今能説能行
故無畏也。能説能行名曰法也。肇曰。菩薩
別有四無畏。一得聞持總持。二知衆生根。
三不見有能難己使己不能答者。四隨
問能答善決衆疑。有此四徳故能映蓋大
衆*也九十六種外道各有部衆故言諸
*也
功徳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 什
曰。明備此徳所以無畏也。肇曰。心以智
徳爲嚴。形以相好爲飾。嚴心所以進道。
飾形所以靡
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什曰。色相瓔珞飾好
已備故不假外飾也。肇曰。爲尊形者示
嚴相耳。豈俗飾之在心哉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肇曰。名自有高而不
遠遠而不高。前聞十方取其遠也。今踰
須彌取其高也。高謂高勝也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肇曰。七住已上無生
信不可壞也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肇曰。法寶光無不照
照癡冥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喩海有
神寶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
槁也
於衆言音微妙第一 肇曰。殊類異音既善
其言而復超勝
深入縁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肇
曰。深入謂智深解也。解法從縁起則邪見
無由生。有無二見群迷多惑。大士久盡故無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 什曰。上明一切時無
畏。此明説法無畏。上師子吼明徳音遠振。
此明能説實法。衆咸敬順猶師子吼威懾
群獸也
其所講説乃如雷震 什曰。正智流潤譬如
天雨。辯者發響猶如雷震。人有慧而不
或辯而無慧。既云無畏又言雷震。明
辯慧兼也。肇曰。法音遠震開導萌牙。
猶春雷動於百草*也
無有量已過量 肇曰。既得法身入無爲
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
無量。六住已下名有量也
集衆法寶如海導師 肇曰。引導衆生入
大乘海採取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
善導商人必獲夜光也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肇曰。如實義也
善知衆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肇曰。六趣
往來心行美惡悉善知也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什
曰。諸佛智慧無與等者。而此佛與等。復次實
相法無有等比。唯佛與等。菩薩隣而未得
故言近也。肇曰。佛道超絶無與等者。唯佛
佛自等故言無等等。所以辯其等者明第
一大道。理無不極。平若虚空。豈外降之
有也。自在慧者。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即
其事也。大士雖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肇
曰。法身無生而無不生。無生故惡趣門閉。
無不生故現身五道也
爲大醫王善療衆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肇
曰。法藥善療諭醫王也
無量功徳皆成就 肇曰。無徳不備*也
無量佛土皆嚴淨 肇曰。群生無量所好不
同。故修無量淨土以應彼殊好*也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肇曰。法身無形聲。應
物故形聲耳。豈有見聞而無益哉
諸有所作亦不虚捐 肇曰。功不可虚設。
別本云。所作不虚。什曰。所作必成。兼以度
人。故不*虚也
如是一切功徳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
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什曰。等觀四等
觀衆生也。不等智慧分別諸法也。等不等
者兼此二也
定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諸定中得自在

法自在王菩薩 什曰。説諸法中*得自在

法相菩薩 什曰。功徳法相現於身也
光相菩薩 什曰。光明之相現於身也
光嚴菩薩 什曰。光明莊嚴也
大嚴菩薩 什曰。明其身相大莊嚴也
寶積菩薩 什曰。積聚智慧寶也
辯積菩薩 什曰。積聚四
寶手菩薩 什曰。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也
寶印手菩薩 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寶之
相。亦曰手中有寶印也
常擧手菩薩 什曰。現以大慈之手撫慰
衆生令不恐畏。是以常擧手向人。唱言勿
怖也
常下手菩薩 什曰。常垂下其手。現慈心屈
下無傷物之像也
常慘菩薩 什曰。悲念衆生也
喜根菩薩 什曰。喜根喜等也。亦於實相法
中生喜及隨喜也
喜王菩薩 什曰。喜有二種。一不淨二清
淨。清淨喜故言王也
辯音菩薩 什曰。辭辯也
虚空藏菩薩 什曰。實相慧藏如虚空也
執寶炬菩薩 什曰。執慧寶炬除衆

寶勇菩薩 什曰。勇於徳寶亦得寶故能勇

寶見菩薩 什曰。以慧寶見*於諸法也
帝網菩薩 什曰。幻術經名帝網也。此大士
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故借帝網以名
明網菩薩 什曰。明網自説手有縵網放
光明也
無縁觀菩薩 什曰。觀時不取相無縁。亦深
觀時莫見其所縁也
慧積菩薩 什曰。積聚慧也
寶勝菩薩 什曰。功徳寶超於世也
天王菩薩 什曰。一假名天。二生天。三賢聖
天。言天王則賢聖天也
壞魔菩薩 什曰。行壞魔道*也
電得菩薩 什曰。因事爲
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法自在。如王之於
民也
功徳相嚴菩薩 什曰。功徳之相莊嚴其身

師子吼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令衆生伏」
雷音菩薩 什曰。所説能令天人歡喜群
邪振悚。猶若雷音聞者喜懼也
山相撃音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消伏剛
強。音聲震撃若山相搏也
香象菩薩 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
身香風亦如此也
白香象菩薩 什曰。其香最勝。大士身香亦
如是也
常精進菩薩 什曰。始終不退
不休息菩薩 什曰。不暫廢也
妙生菩薩 什曰。生時有妙瑞也
華嚴菩薩 什曰。以三昧力現衆華。遍滿
虚空大莊嚴也
觀世音菩薩 什曰。世有危難稱名自歸。
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脱也。亦名觀世
念亦名觀自在也
得大勢菩薩 什曰。有大勢力也。以大神
力飛到十方。所至之國六反振動惡趣休息

梵網菩薩 什曰。梵四梵行。網言其多也
寶杖菩薩 什曰。或物寶或法寶以爲杖也」
無勝菩薩嚴土菩薩 什曰。淨國土也
金髻菩薩 什曰。金在髻也
珠髻菩薩 什曰。如意寶珠在其髻中。悉見
十方世界及衆生行業果報因縁*也
彌勒菩薩 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
波羅門之子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什曰。秦言妙徳也。
數從小至大。故二人在後。復次二人在此
方爲大。餘方爲小。亦應在後也。妙徳以
法身遊方。莫知其所生。又來補佛處。故
言法王子也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肇曰。歎徳列名。所
以存人以證經也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 肇曰。尸棄梵王名。
秦言頂髻也
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復有萬二千天
帝 什曰。擧其從餘四天下來者。據此
四天下以明梵耳。復次天有二種。一者地
天。二者虚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
又爲地主。擧釋則地天斯攝。擧梵王則虚
空天盡攝。復次帝釋得道迹。梵王得不
還常來聽法衆所共知。故經序衆所知
識以爲會證也。復次一切衆生宗事梵天。
所宗尚來則知餘人必至
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 肇曰。一佛土有
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釋梵。故言餘。
亦或從他方佛土來
并餘大威力諸天 肇曰。除上梵釋餘大天

龍 什曰。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虚空龍。
曰。龍有二種。地龍虚空龍。種有四
神 什曰。神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
天也。肇曰。神受善惡雜報。見形勝人劣
天。身輕微難見*也
夜叉 什曰。秦言貴人亦言輕捷。有三種。
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
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
故能飛行。佛轉法輪時。地夜叉唱空夜叉
聞。空*夜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也。
肇曰。夜叉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
在虚空三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門

乾闥婆 什曰。天樂神也。處地上寶山中。天
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
肇曰。天樂神也。居地上寶山中。天須樂時。
此神體上有異相現。然後上天也
阿修羅 什曰。秦言不飮酒。不飮酒因縁出
寶藏。此是惡趣。男醜女端正。有大勢
力常與天共鬪也。肇曰。釋同上也
迦樓羅 什曰。金翅鳥也。肇曰。金翅鳥神」
緊那羅 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頭
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
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闥婆肇注同上
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 什曰。是地龍而
行也。肇曰。摩睺羅伽大蟒神也。此上八
皆有大神力。能自變形在座聽法也
諸比丘比丘尼 肇曰。比丘義同上尼者女
名也。已上八千比丘別稱得道者也
優婆塞 肇曰。義名信士男*也
優婆夷 肇曰。義名信士女也
倶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衆恭敬圍遶
而爲説法譬如須彌山王顯于大海安處衆寶
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衆 肇曰。須彌
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
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如來
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絶光蔽大衆。猶金山
之顯溟海*也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 肇曰。
寶積亦法身大士常與淨名倶詣如來共
弘道教。而今獨與里人詣佛者。將生問疾
之由啓茲典之門也
與五百長者子倶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
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肇曰。天竺貴勝
行法各別持七寶蓋即以供養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
世界 什曰。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
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
必獲可珍之果。來世所成必若如此之
妙。明因小而果大也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肇曰。蓋以
不廣而彌八極土亦不狹而現蓋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 什曰。秦言
妙高山也。凡有十寶山。須彌處其中。餘九
圍之*也
雪山目眞隣陀山摩訶目眞隣陀山香山寶山
金山黒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
源 別本云顯彼大海。什曰。山金色海水
清淨水映發也。縁水顯發金光亦復如
是也
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
中 肇曰。此佛世
又十方諸佛諸佛説法亦現於寶蓋中 肇
曰。將顯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現十方也。
諸長者子皆久發道心而未修淨土。欲
説來供之情啓發淨土之志。故因其蓋而
之也
爾時一切大衆覩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什曰。信樂發中相現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什曰。
以身力供養。今以心口供養。上以財養今
以法養。復次衆雖見其變未知變之所由。
欲令推宗有在信樂彌深。故以偈讃也。肇
曰。形敬不足以寫心。故復讃之詠之者矣」
目淨修廣如青蓮 什曰。面爲身之上。目爲
面之標。故歎形之始始於目也。復次佛以
慈眼等視衆生。重其等故歎之。肇曰。五情
骸目最爲長。瞻顏而作故先讃目也。天
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
目相。故以爲諭也
心淨已度諸禪定 什曰。心淨則目明。故擧
心以證目。復次目爲形最。心爲徳本。將歎
徳故美其心也。度諸禪定釋所以淨也。
肇曰。形長者目。主徳者心。故作者標二爲
頌首也。禪定之海深廣無際。自非如來清
淨眞心。無能度者
久積淨業稱無量 什曰。淨業無量故名亦
是。肇曰。於無數劫積三淨業故名稱

導衆以寂故稽首 什曰。*梵本云寂道。寂道
即八正也。肇曰。寂謂無爲寂。滅道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
演説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肇曰。既見合蓋
之神變。已不可測。方於中現十方國及諸
佛演法。於是忍界一切衆會悉遙見聞。
爲希有*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肇曰。
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
法力超衆故能道濟無
能善分別諸法相 肇曰。諸法殊相能善分
別*也。自此下至業不亡盡歎法施*也
於第一義而不動 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
相義也。雖分別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
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動謂乖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曰。
世王自在於民。法王自在於法。法無定相
隨應而辨。爲好異者辨異而不乖同。爲
好同者辨同而不乖異。同異殊辨而倶適
法相。故得自在也
説法不有亦不無 肇曰。欲言其有有不自
生。欲言其無縁會即形。會形非謂無。非
自非謂有。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
有無故有有。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
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説也
以因縁故諸法生 肇曰。有亦不由縁。無亦
不由縁。以法非有無故由因縁生。論曰。
法從縁故不有。縁起故不無
無我無造無受者 肇曰。諸法皆從縁生耳。
無別有眞主宰之者。故無我也。夫以有
我故能造善惡受禍福法。既無我故無造
無受者也
善惡之業亦不亡 肇曰。若無造無受者。則
不應有爲善獲福爲惡致殃也。然衆生心
識相傳美惡由起。報應之道連環相襲。其
猶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無差
毫分。復何假常我而主之哉
始在佛樹力降魔 肇曰。道力之所制。豈魔
兵之所能敵。自此下至禮法海。歎初成
如來功徳也
得甘露滅 什曰。*梵本云寂滅甘露。寂滅甘
露即實相法也
覺道成 肇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
神諭若甘露。於菩提樹先降外魔。然後
成甘露寂滅大覺之道。結習内魔於茲永盡

已無心意 什曰。無別意也
無受行 什曰。無受想行。肇曰。心者何也。
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樂是行。至人冥眞
體寂空虚其懷。雖復萬法並照而心未嘗
有。苦樂是逕而不爲受。物我永寂。豈心受
之可得。受者三受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也
而悉摧伏諸外道 肇曰。無心伏於物。而
物無不
三轉法輪於大千 肇曰。始於鹿苑爲拘
隣等三轉四諦法輪於大千世界*也
其輪本來常清淨 肇曰。法輪常淨猶虚空
也。雖復古今不同時移俗易。聖聖相傳其道
不改*矣
天人得道此爲證 什曰。證明佛初轉法
輪。肇曰。初轉法輪。拘隣等五人八萬諸天得
道。此常清淨之明證也
三寶於是現世間 肇曰。覺道既成佛寶也。
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於
是言其始也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肇曰。
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
但其道不眞要還墮三塗。佛以四諦妙法
濟三乘衆生。無有既受還墮生死者。故
曰一受不退。永畢無爲故常寂然矣
度老病死大醫王 肇曰。生老病死患之重
者。濟以法藥故爲醫王長*也
當禮法海徳無邊 肇曰。法輪淵廣難測。法
海流潤無涯。故徳無邊*矣
毀譽不動如須彌 肇曰。利衰毀譽稱譏苦
樂八法之風不動如來。猶四風之吹須彌
*也
於善不善等以慈 肇曰。截手不慼捧
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
心行平等如虚空 肇曰。夫有心則有封。有
封則不普。以聖心無心故平若虚空也」
孰聞人寶不敬承 肇曰。在天爲天寶。在
人爲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
物莫不敬承也
今奉世尊此微蓋 什曰。自欣所獻小而覩
大變也。肇曰。微是小也
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
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肇曰。所奉至微。所見至廣。此是如來哀
愍之所現也。十力是如來之別稱耳。十力
備故即以爲名。自十號之外諸有異稱類

衆覩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曰。
覩蓋中之瑞也
大聖法王衆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
在其前 肇曰。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現
百水也
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不與二乘共也
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
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密口一音
殊類異
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
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
説一法。衆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
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
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適也
佛以一音演説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
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衆生聞苦
報則恐畏。聞妙果則歡喜。聞不淨則厭
離聞法相則斷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
歡畏異生。此豈二乘所能共也
稽首十力大精進 肇曰。此下一一稱徳而
致敬也
稽首已得無所畏 肇曰。四無畏也
稽首住於不共法 肇曰。十八不共法也
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衆結縛稽首已到
於彼岸 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
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耳
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衆生
來去相 肇曰。衆生形往來於六趣。心馳騁
於是非。悉知之也
善於諸法得解脱 肇曰。我染諸法故諸法
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肇曰。
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
達諸法相無罣礙 肇曰。萬法幽深誰識其
涘。唯佛無礙故獨稱達
稽首如空無所依 肇曰。聖心無寄。猶空無
依*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
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
聞得佛國土清淨。肇曰。阿耨多羅秦言無
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
上也。其道眞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諸長者
子久已發無上心而未修淨土。所以寶積
倶詣。如來現蓋皆啓其萌也。既於蓋
見諸佛淨土殊好不同。志在崇習。故願聞
佛所得淨土殊好之
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肇曰。土之
所以淨豈技飾之所能淨之。必由行故請
説行也。凡行必在學地。故菩薩。此問乃是
如來現蓋之微旨。寶積倶詣之本意也。別本
云佛國清淨之行。什曰*梵本云清淨之相。下
言衆生是佛土。則是其相兆於今。故事應
於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爲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
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説於是是寶
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言寶積衆生之
類是菩薩佛土 什曰。寶積問淨土之相。故
以淨相答之。淨相即淨土因縁。淨土因縁
有三事。一菩薩功徳。二衆生。三衆生功徳。三
因既淨則得淨土。今言衆生則是者。因中
説果。下釋義中具三因縁也。肇曰。夫至人
空洞無象。應物故形。形無常體。況國土之
有恒乎。夫以群生萬端業行不同。殊化異
致令報應不一。是以淨者應之以寶
玉。穢者應之以沙礫。美惡自彼。於我無
定。無定之土乃曰眞土。然則土之淨穢繋
于衆生。故曰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或謂
土之淨穢繋于衆生者。則是衆生報應之土。
非如來土。此蓋未喩報應之殊方耳。甞試
論之。夫如來所修淨土以無方爲體。故
令雜行衆生同視異見。異見故淨穢所以生。
無方故眞土所以形。若夫取其淨穢。衆生之
報也。本其無方。佛土之眞也。豈曰殊域異
處凡聖二土然後辨其淨穢哉。生曰。淨土
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造於土者衆生
類矣。容以濫造。不得不先明造本以表
致義然後説行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衆生而取佛土 什
曰。自此以下二章列三因釋則是之義。梵
本云隨化幾所衆生。似是隨化人多少故
國有大小也。義者云。隨以何法化衆生。
若施若戒等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亦隨
三因深淺以成嚴淨之異。若因持戒則其
地平正。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擧二法。
餘皆類此。肇曰。此下釋所以衆生則佛土
也。佛土者即衆生之影響耳。夫形修則影長。
形短則影促。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
隨所化衆生之多少而取佛土之廣狹也。
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恒
沙爲一國者也。生曰。夫國土者是衆生封疆
之域。其中無穢謂之爲淨。無穢爲無。封疆
爲有。有生於惑無生於解。其解若成其惑
方盡。始解是菩薩本化自應。終就使既成就
爲統國。有屬佛之跡。就本隨於所化。義
爲取彼之國。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謂。若
自造則無所統。無有衆生何所成就哉
隨所調伏衆生而取佛土 什曰。*梵本云毘
尼。毘尼言善治。善治衆生令棄惡行善
也。隨其棄惡多少行善淺深以成其國。調
伏旨同而語隱。故存其本也。肇曰。隨所調
伏衆生之深淺而取佛土之好醜。生曰。化
雖已兼而名在始。彼不容無調伏。故宜
明之。若不調伏則無七珍土矣
隨諸衆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什
曰修淨國時。逆觀衆生來世之心。於未來
世中應見何國而得解脱。先於來劫
位國優劣。然後與衆生共攝三因以成
其國。使彼來生。言攝攝先所期者也。此
言佛慧。下云菩薩根。明將來受化有淺深
也。肇曰。衆生自有見淨好慕而進修者。亦
有見穢惡厭而進修者。所好殊方。略言之
耳。所因雖異然其入佛慧一也。故隨其所
應而取佛土焉。生曰。隨化雖已從解。容
濫其疆。故復宜明。如或有濫則同彼惑
必不能統成之矣
隨諸衆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肇
曰。上爲入佛慧。佛慧七住所得無生慧也。
今爲菩薩根。菩薩根六住已下菩提心也。
生曰。入佛智慧亦已兼矣。而名在始渉。容
無深大。故復宜明。若無深大則無一乘
土矣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爲饒益諸衆生故
 什曰。釋所以先立國土優劣然後造行
也。若爲我取國者。應任行之所成。今爲
饒益衆生故從物所宜而制國也。肇曰。法
身無定。何國之有美惡。斯外何淨可取。取
淨國者皆爲彼耳。故隨其所應而取焉。*生
曰。所以上四句也。若自無造國又不在彼
疆。然後能成就衆生耳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 什
曰。*梵本云。空中造立宮室自在無礙。空不
可用爲宮室。如是不離衆生得淨國也。
又云。空中得爲宮室。不可用空爲宮室。
要用材木然後得成。如是菩薩雖解
空。不可但以空心得。要以三因成其國
也。又意異故經文不同也。*生曰。造立宮
室譬成就衆生也。空地是無妨礙處譬
取無穢。穢則礙也
若於虚空終不能成 生曰。於虚空謂無
物可用作宮室也。譬如自造國無衆生

菩薩如是爲成就衆生故願取佛國 生曰。
無礙處也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肇曰。淨土必由衆
生。譬立宮必因地。無地無衆生。宮土
無以成。二乘澄神虚無不因衆生。故無淨
土也。*生曰。非無衆生也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土之淨
者必由衆生。衆生之淨必因衆行。直擧
衆生以釋土淨。今備擧衆行明其所以淨
也。夫行淨則衆生淨。衆生淨則佛土淨。此必
然之數不可差也。土無洿曲乃出于心直。
故曰直心是菩薩淨土也。此則因中説果。
猶指金爲食。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
乃是萬行之本。故建章有之*矣
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不
諂直心一行異名也。菩薩心既直化彼同
己。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縁相及
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自下二*句
相對。或前後異名。或前略後廣。或前因後
果。類因行耳。凡善行有二種。一行善二報
善。自此下諸衆生所習皆報善也。*生曰。
致國之義已備於前。今但明衆行是淨國之
本。居然可領故云寶積當知。知如前也。答
其所問。故偏據事淨表以無穢眞實之
心也。斯則善行之本故首明之也。不諂衆
生是淨之一事。菩薩皆語其行。衆生皆言其
報。而對説之者。明衆生昔受此化今有此
果。菩薩行成應之則屬於佛。豫總於國故
云來生也
深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樹心衆徳深固。
故難拔深心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徳衆生來生其國 肇
曰。深心故徳備也
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衆生來
生其國 肇曰。乘八萬行兼載天下不遺
一人大乘心也。上三心是始學之次行也。夫
欲弘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眞直然後入
行能深。入行既深則能廣運無涯。此三心
之次也。備此三心然後次修六度。別本云。
直心深心菩提心。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
心之始始於誠實。道識彌明名爲深心。深心
増廣正趣佛慧名菩提心。此皆受化者心
也。受化者行致淨土。人又來生。以因縁成
菩薩國。善有二種。一者行善二者報生善。凡
言來生其國具足善者皆報生善也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衆生
來生其國 肇曰。外捨國財身命。内捨貪愛
慳嫉。名一切能捨也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
衆生來生其國 什曰。持戒獨言滿願者戒
是難行亦兼攝衆善。故所願滿也。肇曰。十善
菩薩戒也。亦有無量戒。略擧十耳。戒具則
無願不得故言滿也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
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忍辱和顏。故繋以
容相。而豈直形報而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徳
衆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
攝心不亂衆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
薩成佛時正定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得正
智慧決定法相。三聚衆生中名正定聚*也」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
喜捨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此四心周備無
際故言無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 肇曰。以四等法攝
衆生爲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
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
適。三者利語。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
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
其善。故名同事也
菩薩成佛時解脱所攝衆生來生其國 什
曰。或有見佛而不解脱者。由功慧淺也。
能行四攝必慧深而功重。故於佛前得解
脱也。亦四攝能令衆生得解脱。故行者後
致解脱義。肇曰。解脱則四攝所成無爲
果也同行*故衆生皆爲此果所攝也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
無礙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方便者。巧便慧
也。積小徳而獲大功。功雖就而不證處
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爲而無所不
爲。方便無礙也
三十七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
勤神足根力覺道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念
處四念處。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
力五力。覺七覺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義
在他經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二乘三界各有
別行。若情無勝期則隨行受報。大士標心
佛道。故能迴向彼雜行向于一乘。此迴向
心也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徳國土 肇曰。
遇善迴向。何徳不備。此下三句雖不言
衆生。言國則在矣
説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
三惡八難 肇曰。説除八難之法。土無
八難也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
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肇曰。犯禁惡名出于
譏彼而不自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 什
曰。迴向善向佛道故言迴向。迴向則己
兼擧衆生。故説具足功徳。具足功徳則無
八難。故復説除八難。除八難爲行。故受
無難之報。既無八難則無衆惡。無衆惡則
無犯禁。故次説無犯戒。上説戒度今復言
戒者。義不在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譏彼
闕。不譏彼闕故莫知其闕。莫知其闕則
無犯禁之名。以此爲行故獲此爲果。獲此
爲果則衆惡都息。故以十善次也。肇曰。不
殺報也
大富 肇曰。不盜報也
梵行 肇曰。不婬報也
所言誠諦 肇曰。不妄語
常以軟語 肇曰。不惡口*報
眷屬不離善和諍訟 肇曰。不兩舌*報
言必饒益 肇曰。不綺語*報
不嫉不恚正見衆生來生其國 肇曰。嫉恚
邪見心患之尤者。故別立三善也。生曰。
於十善者會上諸行成身口意淨爲淨土
之本也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肇曰。
夫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迹造行。然則
始於萬行者其唯直心乎。此章明行之次
漸。微著相因足以始于直心終于淨土。譬
植栽絲髮其茂百圍也。直心樹其萌。衆
行因而成故言隨也。生曰。前唯明衆行各
是淨國之因。而未知所以得也。故次序其
意以釋之焉。如是者謂上諸行如下意
也。言任直心之勢。自然能發行衆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肇曰。既能發行則得
道情彌深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肇曰。道情既深則意
無麁礦*也
意調伏則如説行 肇曰。心既調伏則
聞斯能行*也
隨如説行則能迴向 肇曰。聞既能行則
迴其所行標心勝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肇曰。既能迴向大乘。
則大方便之所由生也
隨其方便則成就衆生 肇曰。方便之所立
期在成衆生也
隨成就衆生則佛土淨 肇曰。衆生既淨則
土無穢
隨佛土淨則説法淨 肇曰。既處淨土則有

隨説法淨則智慧淨 肇曰。既有淨説
淨智慧生也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 肇曰。淨智既生則淨
心轉明也
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徳淨 什曰。直心以誠
心信佛法也。信心既立則能發行衆善。衆
善既積其心轉深。轉深則不隨衆惡。棄惡
從善是名調伏。心既調伏則遇善斯行。遇
善斯行則難行能行。難行能行故能如所
説行。如所説行則萬善兼具。萬善兼具故能
迴向佛道。向而彌進是方便力也。方便大要
有三。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
三善化衆生。具此三已則能成就衆生。成
就衆生則三因具足。三因具足則得淨土。土
既清淨則衆生純淨。衆生純淨則不説雜教。
故言説清淨。受法則具下三淨。具下三淨
則與化主同徳。故曰一切淨也。上章雖廣
説淨國行。而未明行之階漸。此章明至極
深廣不可頓超宜尋之有途履之有序。
故説發迹之始始於直心終成之美則一
切淨也。肇曰。積徳不已者欲以淨心。心既
淨則無徳不淨。*生曰。功徳者殊妙果也。本
其所從故以名之焉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
淨則佛土淨 肇曰。結成淨土義也。淨土蓋
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
端必正其形。此報應之定數也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 別本云承佛聖旨。
什曰。聖旨*梵本云神力。神力所轉能令無
疑者而發疑念也
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爲
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肇
曰。土之淨穢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來將
明佛土常淨美惡生彼。故以威神發其疑
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生曰。既聞事淨
便封在事。還昧無穢謂石沙與行爲乖。
故示難決之。舍利弗誠無不達而居不足
之地。可傍爲不悟故設斯念以申衆懷應
機而作。本從佛慧中來。今示非已。豈虚
也哉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
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
咎舍利弗衆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
如來咎 肇曰。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
目。佛土豈不淨。罪穢故不覩。*生曰。日月
之照無不表色。而盲者不見。豈日月過耶。
佛亦如是。昔之爲行以化衆生。無有不
致無沙石之土。而衆生有罪故得斯穢
不見之耳。非佛咎也
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肇曰。向因此
土生疑。故即此土明淨也。*生曰。既明不
淨罪在衆生。則爲淨之旨居然屬佛。故云
我此土淨。而舍利弗據穢致疑爲不見也。
言而者傷嗟之也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
土以爲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
淨譬如自在天宮 什曰。佛土清淨階降不
同或如四天王。乃至如六天或如梵天。
乃至如淨居。或有過淨居天。過淨居天
者。唯補處菩薩生此國也。稱適衆心故現
國不同螺髻所見如自在天宮者。復是其
所應見耳。而未盡其淨也。下言譬如寶莊
嚴佛國。始是釋迦眞報應淨國。淨國即在此
世界。如法華經壽量品中説。此淨穢同處
而不相雜。猶如下一器中有二種食應二
種衆生。肇曰。夫同聲相和同見相順。梵王即
法身大士也。依佛淨慧故所見皆淨。因其
所見而證焉。且佛土眞淨超絶三界。豈直
若天宮世淨而已哉。此蓋齊其所見而爲
言耳。舍利弗在人而見其土石。梵王居天
而見如天宮。自餘所見亦各不同。佛土
應義在于此。*生曰。螺髻梵王迹在生死。
邪推己同在三界受福爲淨。知無福者自
取斯穢釋迦之土便與天宮無異。以質舍
利弗之不達爲甚惑矣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
諸山穢惡充滿 肇曰。各以所見而爲證
也。生曰。雖聞向語猶封穢惡。故復言己所
見以申疑焉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
此土爲不淨耳 肇曰。萬事萬形皆由心成。
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也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衆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
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肇曰。若能
等心群生深入佛慧。淨業既同則所見不
異也。*生曰。心有高下者。據石沙致疑。則
就衆生之優劣也。又是不依佛慧爲應之
趣在乎必悟之處。故唯見不淨耳。若取出
惡之理。則石沙衆生與夫淨土之人等無有
異。又是依佛慧而觀故無往而不淨也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
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徳寶莊
嚴土一切大衆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肇曰。佛土常淨。豈待變而後飾。按地者。
蓋是變衆人之罪所見耳。寶莊嚴土淨土之
最故以爲諭。*生曰。神力變地者。以明出
穢爲淨。喩石沙雖穢至於離惡之處不
容有異。又現此變示無定相。以遣封穢
之情。使取爲淨之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生曰。且
觀者且寄嚴淨以明無穢。於實乃現亦無
事淨土矣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
國土嚴淨悉現 肇曰。顯淨土於未聞猶
開聾瞽於形聲也。生曰。既悟其義。而據
自疑已前爲本。故云本不見聞也。從不見
聞而悟之。則佛土爲好淨悉現也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爲欲度斯下
劣人故示是衆惡不淨土耳 什曰。若隨其
罪福自致淨穢者。非示之謂也。而言示
之者有示義也。諸佛能爲衆生現淨而隱
不淨。現淨而隱不淨則無益衆生。任而不
隱義示同也。肇曰。自佛而言故常淨若
此。外應下劣故不淨同彼也。生曰。既云是
同則與彼無異。俯就下劣故示若不淨」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徳飯色有異如是
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徳莊嚴 肇
曰。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功徳多少。要共一
寶器中食天上膳。天饌至白無白可喩。其
福多者擧飯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
向口飯色變異。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飯
豈有異。異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生
曰。喩梵天舍利弗也。慧心明淨則見功徳
莊嚴。以闇心而取故謂之穢耳。非佛土然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
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 肇曰。佛國之興其正爲此。無
生忍同上不起法忍。忍即慧性耳。以見
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
忍也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肇曰。非分
不可以久處。故還彼所應見也
求聲聞乘 肇曰。下乘道覺非獨覺。要師
而後成。故名聲聞乘亦名弟子乘也
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爲法皆悉無常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 肇曰。國土穢而可淨。淨而復
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淨。法眼淨須陀洹
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塵垢八十八
結也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肇曰。無著
之道於法無受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
盡。故意得解脱成阿羅漢也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後秦釋僧肇選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淨名徳者。非
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
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徳耳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
養無量諸佛 什曰。將序其徳先明修徳
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徳業也。肇曰。樹徳先
聖故善本深殖也。此經之作起于淨名。其微
言幽唱亦備之後文。出經者欲遠存其人
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徳也
得無生忍 什曰。慧明業也。如來已盡則以
智爲名。菩薩見而未盡而能忍受不退。故
以忍爲名也。肇曰。所以菩薩無生慧獨名
忍者。以其大覺未成智力猶弱。雖悟無生。
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閑任故名忍。如來智
力具足。於法自在常有閑地。故無復忍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