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者。數人云。八解脱以定爲體。論人。八解脱以
慧爲體。私云。皆不爾云云。復次善男子下。第
五番。但解九。五種樂者。河西云。一因樂。受
樂。斷樂。遠離樂。菩薩樂。因樂者。因内外縁
得樂。受樂者。從内外縁身得増長。心得安隱
名爲受樂。修習聖道斷除諸受。令道増長名
斷受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以常
樂故名菩薩樂。五樂皆從淺至深。出菩薩
地經。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答第六問。先牒問
後正答。答爲二。先答後勸。初答又爲兩。先明
了與不了。次明眼見聞見。初了不了中有五
番。最後釋一切覺者。一心三智照一諦三諦。
名一切覺十住亦得此覺。比佛猶昧故不了
了。地前十住全不見性。是故不論了與不了。
次眼見聞見中有兩番。初以十住爲聞見。佛
地爲眼見。次番以九地已還爲聞見。第十住
爲眼見。此中應作四句。第十住亦聞見亦眼
見。九地已下但有聞見。佛地但有眼見文中
自出此之三句。若衆生聞不信者。非聞見非
眼見云云。若十住與十地異者。非唯初住不見。
十住亦不見。即是別位。若十住與十地同者。
豈第十住見初住亦見。今文云住。又復云地。
故知此中住地不異。即是圓位。而簡九地是
聞者。以其見不了了。抑之爲聞。第十住勝加
之以眼。蓋是圓位得作此釋。餘位不得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四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二
起卷是第二勸修。初勸修後論義。上云十住
聞見至佛眼見。若欲聞見眼見。應當受持十
二部經。故有勸修。師子吼言下。第二論義。六
番問答。初一番明見義。中間四番明能見之
行。後一結成。初文者先問次答。初問文者。
上云如來妙絶凡夫。云何見聞是故興問。次
善男子下答中二。初明實不可知。次若欲觀
察下。明亦有可知。上就究竟證爲眼見。分證
爲聞見。今約凡夫修習中取聞見。得道力強
眼見。色身則弱。上徳王品説。見佛初生出家
不達妙本。悉是曲見。今覩如來生行七歩。知
是方便則得見佛。各有所據不得一&T019657;。於中
三。先標章。次解釋三結。初標如文。就解釋文
有六番。初身口二業。次形聲兩勝。三身通心
通。四受身説。法五身口忍。六身形聲説。前五
可見。第六文中。於聞見文末。云爲梵王説中
道者。約顯露教。説四諦五人得初果。約密教。
説中道無量菩薩。得無生忍乃至補處。又鈍
根聞生滅四諦。中根聞無生四諦。則不聞説
中道。利根聞説無量無作四諦。即説中道。明
中道有五番。或雙捨論中道。或相成論中道。
或雙照論中道。私云。兩捨是兩教。相成是別
教雙照是圓教。在文可尋。如來心相下第三
結成如文。爾時師子吼下。第二有四番問答。
明能見之行。初番先問次答。問又二。先擧僧
寶問。次擧佛説難。初文者即四依人問。心是
内本行是外迹。言初二種者。以初二濫後二
故不可知。如佛所説下。第二正擧佛難。直置
僧寶尚已難知。況乃如來。但見色身聞説法。
云何依此二事知是如來。佛答又二。先答僧
次答佛。初答僧爲三。一結問。以難知下。次以
四縁故知。具足四事下。三結成可知。戒有二
種下。第二答佛問。復有六番。初番持戒究竟
不究竟。復有二種下。第二番爲利不爲利。後
四番悉如文可尋。師子吼言下。是次番問答。
前云持菩薩戒得見佛性。爲作要求。爲不要
求。要求者是市易法。若不要求行而無願。未
知云何故有此問。佛答有兩。初發起十四句。
法性自爾而相隣接。任運法爾非作要求。若
心不悔持戒不淺。次持戒下。心任運成得見
佛性。住大涅槃云云。第三番問答。問中又三。
先領旨。次作難。三結。初如文。次難中。初難
戒是衆行之本。有果而無因。應是眞是常。涅
槃居在諸行之末。有因而無果。應是無常。後
偏結一邊可見云云。佛答先歎。次答。歎中爲
三。一歎因深。二歎持力。三誡聽。初如文。次
文中善得時長釋迦日短者。以縁宜故也。例
如日月燈明。六十小劫此間食頃云云。二佛答。
初答持戒無因之問。有法譬合。法中爲二。一
唱有因。二遮無盡。初有因者。以聽法善友等。
爲作戒因。從信心因於聽法下。二遮恐無窮
之難。故指二法互爲因果。次譬如下凡擧三
譬。初爲遮無窮作譬。諸師多言。尼乾淨行不
以瓶著地。三木爲拒以支一瓶。瓶由拒立拒
藉瓶成。二梁武云。尼乾口啖牛糞身裸穢根。
有何淨行而可稱耶。拒者。今之渇烏取水者
是。亦名轆轤。井上施之更互上下。即是互爲
因果之義。而言尼乾者。指其家有此拒。次擧
十二因縁譬。若克定三世譬。此不便取輪迴
不窮。更互義成。三擧小乘中八相爲譬。大生
直名爲生。小生言生生。成論人破毘曇大小
生義。解此文云。一期之壽是大生。念念生滅
是小生。由一期有念念。由念念有一期。解文
不了。而復不許用毘曇義。此不應然。破立適
時借譬何爽。私謂。古人以一期與念念更互
相生。何以不得然不及刹那。八相只一刹那。
是生是生生。故一刹那中。大相是因小相是
因因。小相是果大相是果果。是則更互爲因
更互爲果。如一信心。即此信心是聽法心。即
聽法心是於信心。雖同一念而更互相因。既
互相因即互成果。信心聽法下合譬。答前初
難。明戒有因。從是果非因下答後難。明涅槃
是果而無因答。後又三。初唱兩章門。一是果。
二非因。次何故名果下。釋是果章門。是出世
果故言上果。是習果故故是沙門。婆羅門果
是佛果故。故言斷生死是絶待果故故言無
煩惱。煩惱名過過者。體是死因。一過復得苦
果。故言過過。又無明能迷理。復能障智故是
過過從涅槃無因下。二釋非因章門。無生滅
者無世間因。無所作者無報因。非有爲者無
生因。常不變等三句。是無相待因。三善男子
下。結無因義。次第四番問答。問爲三。初領旨
仰非。次擧六無爲難。三結。次畢竟無但是語
勢。非是正意。正取有時無故爲難。言有因者。
有習因了因。言無因者。無生因報因。故擧有
時無以之爲難。如池沼之雨旱。如日月之籠
散。因之有無。似同於此。少無者。以少故無非
是全無。不受無者。只是不受爲無。非無彼法
不受惡亦如是。不對亦爾。後之三無。倶是互
無之意。三結如文。佛答爲二。先明無因。次明
有因。初答無因爲三。先非五就一。次六喩併
非。三結無因。初非五就一者。汝以畢竟無以
爲正難。尚不全是有少分是。是故就之。況以
五喩寧得會耶。次併非六喩。六是世法。不可
對於出世之法。而復重非畢竟無者。以其墮
斷無我無我所。故與涅槃乖。涅槃有我故重
説之。三善男子下。結意如文。是因非果下。二
答涅槃是因而非於果。文爲二。初標章次釋。
標者。明涅槃是因以佛性爲因。即是了因。復
簡出非因即非生因。標其非果非沙門小果。
前云沙門果者。指佛果爲沙門婆羅門果。因
有二種下。釋文爲三。一明有生了二因。二擧
三譬譬之。三三番擧法門合之。合中悉用親
爲生因疏爲了因。此雖明不可思議之法。略
須分別。前一番事理相對。六度是事爲生因。
佛性是理爲了因。次定散相對。後横竪相對
云云。而初文中云菩提者。此欲明因取果。又擧
果成因。問涅槃無因而義説生因了因。亦應
義説生了二果。答了因所成即是了果。生因
所出即是生果。何不得並別有二果。生果即
是無常。了果即是於常。世人謂屈。此並此乃
不思議法門。何所不得。且用首楞嚴通之譬
如術人於衆前死。得財物已而復還生。今經
二鳥雙游即是其義。近是下。文云佛身二種
一常二無常云云。師子吼下。第三有一番問答。
結成本宗。此問從前眼見聞見如來佛性生。
夫佛性之性絶色非色。云何可見。佛答此爲
二者。皆悉再答悉開兩意。故有可見不可見。
如文。佛性非内非外下。是品中第二大段。前
作佛性説。此作中道説。文爲三。一略標中道。
二廣破邊執。三結歎佛性。初標中道有三句。
初句云非内非外者舊解云。不定在衆生身
内。故言非内。復不離衆生。即此識神而得成
佛。故言非外。觀師解云。非在衆生身内故言
非内。亦不在衆生身外故言非外。今皆不然。
舊説取捨如歩屈蟲。次説如鳥除二翅。何者。
衆生五陰是因縁生法。即是空不在俗諦故
非外。此法即假不在眞諦故非内。此法即中
故不倶在二諦。此法遍一切處故不獨在中
道諦。此法不可思議。不縱不横不並不別。豈
作單能説之。上文云。一切覺者名爲佛性。諸
師單説。非一切覺則非佛性。不名中道。三點
具足名一切覺。是名佛性乃是中道。只以即
空非外不在俗諦。只依此意任運破諸師所
説。標第二句。云雖非内外而不失壞。此還成
上意。舊云。非外故不失。非内故不壞。若定在
外應東西散失。若定在内應同於死身有臭
壞。故言非失非壞。觀師云。其本無成所以不
壞。其本無得所以非失。今明。二師解初句未
成。釋後句無託。此句釋成上非内非外。而復
即中故言不壞。而復雙照故言不失。標第三
句。云故名衆生悉有者。觀師云。雖非内外亦
不有無。而假名爲有。今相。釋上不失不壞。即
遍一切處故名悉有。師子吼言下。第二廣破
邊執文爲二。先破因中有果執成上非内。次
破因中無果執成上非外。此執若除不失不
壞。佛性中道悉皆可解。就破因中有果更爲
四。一據佛教。二據世情。三據縁因。四據正
因。初據教者。近據前文。故名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遠據前品貧女寶藏力士額珠。此皆内
有寧言非内。世情者。世人求酪取乳求油取
麻。若無油酪人何故取。擧縁因者。内若無正
何須外縁。如穀無芽不須水土。擧正因者。由
外有縁使正得生。此皆據於因中有果。顯衆
生中悉有佛性。性應在内。就初據教有六番
問答。初引品初及如來性品爲問。佛答明乳
即是空故不定説有。但言酪從乳生。乳即是
假故從因縁有。如文。第二番問答。問一切法
各有時節。乳中有酪待時而生。如穀有芽春
來方出。佛答爲三。初作即空奪破。故言乳時
無酪。二作縱答。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
字。如文。三從因有二種下。更示乳即是假。是
故言有。第三番問答。若乳無酪何不從角而
生。此擧非因作難。佛一往縱答角亦生酪。第
四番問答。即取此爲難。求酪之人何不取角。
佛答乳是正因是故取之。角是縁因是故不
取。第五番擧非果爲難。佛先縱答。乳亦生樹
如文。次則奪答。若一因生者可得如難。須兩
因乃生乳。非樹之正因。因縁各異何得生樹。
尋文可見。第六番問答。直問衆生佛性復有
幾因。佛答亦具二因。正謂衆生。縁謂六度。莊
嚴家據此文。明假名是正因佛性。觀師不用
云縁因。不但唯有六度。復有境界及道品等。
皆是縁因。正因何得但是假名。亦有五陰及
心神等。今明。莊嚴覽陰成衆生此據外。觀師
取五陰此即據内。豈可然耶。上文云。佛性非
内非外不失不壞。今謂衆生是正因時。衆生
假名。爲定在内爲定在外。内外求不可得。還
是非内非外。雖非内外而有六度。生其陰躯
則不失不壞。一切衆生悉有於陰。還是向義
不應餘解。雖作此消文可更思之。師子吼言
我今定知下。二據世情執有爲難。佛答爲二。
初正破執。次示正義。初文二。初作三番。次更
重破。初三番者。初番問取乳不取水據乳有
酪爲問。佛答爲二。先非問。次並難。初如文。
次難中云汝言求酪取乳不取水者。並云如
人求面而取於刀。不擧鏡者欲作横竪並之。
又鏡亦得爲刀。仙人孫博。屈刀爲鏡伸鏡爲
云云。第二番即執刀有面爲問。佛答。若定
有面何故顛倒竪長横短。若有己面何故狹
長。實不狹長而見狹長。若因己面見他面者。
何故不見驢馬面。第三番仍併通。佛並眼光
到刀中則見己面像。不見驢馬面像。又眼光
到刀中。同刀竪而長。同刀之横闊。是故見之。
佛答爲三。一奪破光實不到。二縱破假到則
多過。三結奪。初奪如文。光若到下。縱破有四
過。一若光到火火應燒眼。眼既不燒知光不
到火。二若光到遠那忽生疑。三光若到者不
應見水精中物。水精閡眼不見外物。淵中魚
石水應閡眼。眼何得到。四光若不到能見者。
何故不見壁外。若見壁外應見外物。是故下
第三結奪。善男子下二重破。上未委悉故更
重破。文亦爲三。一縱二奪三結訶。初縱爲三。一
應責酪駒。二應壞子孫。三應含五丈。其既擧
世情爲執。佛亦用世情破之。若乳有酪。賣乳
之人應責酪直。縱若有酪亦應五味一時。若
無醍醐那獨有酪。賣&T060401;馬者應責駒直。駒復
有駒駒駒無己。如其不然知馬無駒。世人爲
子騁妻。妻若有子不得名女。女則無子有子
非女。若女有子子復有孫。孫孫無窮。一腹所
生併是兄弟。世豈然乎。如其不然知女無子。
子中有樹應具五丈。已是亭亭雲外交柯接葉
布濩八方。如其不然知子無樹。乳色味異下
二是奪破。色異者乳白酪黄。味異者乳甜酪
酢。果異者乳治熱酪治冷。既無此等云何有
酪。譬如服酥下。第三結訶。明當服酥今已患
臭。亦當明當醪渜今已飽飫得酪食。用何有
是事。譬如有人下。第二示正義文爲四。一擧
譬示正義。二引偈證。三下約衆生。四高推佛
境。初擧三譬又二。先譬次合。初譬中示於無
性假縁而有。譬如文。一切諸法下合譬。以是
義故下。第二引偈證成。但取初二句證無性
足。若定有性不應本無而今有。亦不應本有
而今無。本有應常有。本無應常無。既其不定。
云何而言乳有酪性。下二句相仍而來。此偈
是第四出。以證今義。若諸衆生下。第三約衆
生。身空以示正義。自有法譬合。重譬如文。衆
生佛性諸佛境界下。第四高推在佛如文觀
上經文。縱奪破竟明佛性即空。次擧三譬明
佛性是假。次引偈證佛性即空即假。次明衆
生身空。譬於佛性遍一切處。引諸佛境界明
佛性即中。觀文甚會。亦與上文佛性名爲第
一義空。空名智慧等。義甚相應。私謂。章安依
經具知佛性遍一切處。而未肯彰言。以爲時
人尚未信。有安示其遍。佛性既具空等三義
即三諦。是則一切諸法無非三諦。無非佛性。
若不爾者。如何得云衆生身中有於虚空。衆
生既有餘處豈無。餘處若無不名虚空。思之
思之。師子吼下。第三據縁能發因中之果。若
都無者何用縁耶。又有五番問答。初番問意。
若乳無酪性何用縁因。虚空無性不俟二因。
答如文。第二番轉縁因作了因名。問中有三
譬。次引乳譬合如文。佛答爲四。一明性即是
了因。二明了應自了。三應能兩了。四擧正因
爲決。初言性即是了者了本了。其令出若己
有性。性自是了何須他了。乳已有酪性性自
是了。何須酵渜而了出之。次若是了因下。正
言酵渜爲了。應能自了。若不自了何能爲乳
而作了因。初若自了者。應能自了而出於酪。
不須了乳令乳出酪。若言了因有二下。第三應
能兩了。只酵渜自能了出於酪。復能了乳出
酪。若有二者下。第四擧正爲決。欲明酵渜能
兩了者。乳亦應能作於兩正。自作酪正復爲
酵渜作正。第三番問意。前雖四難正執。第三
自了了他故。言我共八人者。如數他爲七己
足爲八。此是自數他數。他亦如是自了了他。
佛答爲二。先破執二示正義。初破又二。初破
若爾則非了因。次何以故下釋。夫智能自數
己色。復數他色。色不能自數數他。了因如色
何能自了復能了他。別有一法自了了他故
言了因即非了因。一切衆生下。第二示正義。
欲明非本定有藉縁能有。第四番更復轉難
還引佛言。明有乳有酪故知是有。佛答爲二。
先汎擧三答。轉答即隨問答。默答即置答。疑
答即不定答。後正用轉答如文。師子吼下。第
五番不許當有之説。故設此難問爲二。先仰
非次正問爲三。法譬合。佛答爲二。先譬次合。
譬爲四。一明過去有。二明未來有。三重明過
去有。四重明未來有。未來有即是當有。答問
即足。而復更明過去者。當由異部不同衆計
非一。薩婆多計三世皆有。曾有當有正有。曇
無徳計過去未來是無。唯現在爲有。已上破
有竟。今若用之。但是假名隨俗之用。且法王
所爲。豈可以人情測。前云種橘芽甜熟酢。後
之酢味本在前甜。證過去有。今時此橘初酢
後甜者。或是國土物異。或是取爛熟時爲後。
此時味酢。衆生佛性下合譬。正明當有即衆
生當得。師子吼下。第四據正因執有。凡四問
答。初番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結。初法中言
正因佛性者。即中道正性。尼拘陀下擧譬又
四。一正擧譬。二旁擧瞿曇姓。三合譬。四猶如
下。以譬帖姓爲難。難意。若尼拘陀子無樹性
者。云何得名尼拘陀子。應名佉陀羅子。乳無
酪性亦不名乳。應別生餘事。佛性亦復下。合
佛答爲二。初擧八事不可見。尼拘陀子若有
樹性何故不見。次若言細障下。更破二事又
二。先總非。次何以故下正破。破中又二。先破
細次破障。初破細者。夫樹相甚麁何得不見。
若本細者後不應大。後若大者初亦應大。次
破障者。若尼拘陀子障尼拘陀樹不可見者。
障常應障常不可見。第二番問答。問中還擧
兩因。了因了無正云何無耶。良以了細成大
所以可見。佛答有五重。一明本有本無皆不
須了。若尼拘陀下。二擧非果爲難。難於本無。
尼拘陀子本無尼拘陀樹麁相者。亦無佉陀
羅之麁相。何故不生佉陀羅樹。若細下三難
麁應可見。四擧燒相爲並。若樹樹本有性後
生樹者。亦應本有燒相後時可燒。子性被燒
不應生樹。五更取意破其先生後滅。文擧一
切法生滅一時。且就尼拘陀子生滅一時者。
云何先生而後方滅。既生滅一時。遂得先生
後滅。亦應先滅後生。第三番問答。擧非因爲
問。等是無性何不出油。次佛云。亦得出油。壓
子汁出汁即是油。第四更問。亦應得稱爲胡
麻油。佛答隨縁各異受名不同。不得名麻
油。得名尼拘陀油。衆生佛性亦爾。衆生中有
佛性。草木中無佛性。而有草木等性。師子吼
言下。第二破因中無果執既非外義。唯一番
問答問爲三。一領旨二正難三結歎。領旨仰
非者。領無果之旨不復致疑。因中既其不得
有果。衆生之中亦無佛性。此義可信。衆生即
執定無爲實。既其定無不復得言一切有性。
故云是義不然。不然者豈非執無。何以故下。
第二正難又二。先難次答。初文凡作七番。一
據業行。二據斷善。三據發心。四據退轉不退
轉。五據修萬行六度。六據退萬行。七據僧寶。
初就行業爲難者。人天無性但有業縁。五戒
得人十善得天。天得作人人得作天。菩薩亦
爾。但以業縁而得成佛。非謂佛性。次就斷善
作難者。若衆生有性善。不可斷墮於地獄。以
佛性力應止地獄。夫佛性是常。常何可斷。既
斷於善即知無常。若無常者則無佛性。三據
初發心難者。若本有性應本發心。心既始發
知本無性。又佛性無發發則非性。四據退不
退爲難者。若本有性不應毘跋致。只應阿毘
跋致。唯應不退不應有退。既其有退知無佛
性。五據萬行難者。若本有性何須萬行。修萬
行者知無佛性。六據退萬行爲難者。佛性是
常何得有退。既見三惡而有退者。知無佛性。
七據三寶爲難者。如佛所説三寶是常。僧既
是常只應常住。何得進修令後成佛。進修則
無常無常故無性。何故云一切衆生悉有。次佛
言下正答七難。但不次第。第一答第一業行問。
第二答第三發心問。第三答第六退轉萬行
問。第四答第二斷善問。第五答第五萬行問。
第六答第七僧寶問。第七答第四退不退問。
此答第一問。止有八字具答。問意擧人天由
業不關佛性。亦應由業致佛不關佛性佛答。
人天不須佛性。只由於業致有往反。不關佛
性。佛性常故作佛亦常。知有佛性。汝言下第
二超答第三發心。先牒問次正答。汝言何故
有退下。第三超答第六退轉萬行。明實無退
只是遲得謂之爲退。而不答萬行。爲下答可
酬之。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下。第四追答第二
斷善問明菩提心非佛性。闡提不發菩提心。
而佛性不斷。善男子汝言下。第五答第五萬
行之問爲二。一正答二更取意難。前無此言。
一解云。前應有此問翻者脱落。二解云。本無
此問直是取意。善男子汝言僧寶下。第六答
第七問有四。復次初有二種和合。次十二部
經和合。三十二因縁和合。四諸佛和合。皆明
僧常。乃是一體之僧非今事僧。善男子汝言
衆生若有佛性下。第七追答第四退不退問。
文爲二。先牒問誡聽。次正答其難。云若有佛
性。豈合跋致阿跋致異。答文爲四。一明退轉
行。二明不退願。三雙明退不退兩人。四重明
不退行。佛答意者。不關佛性有退不退。只由
志願彊弱不同致退不退。雖退非失遲得名
退。初論退行又爲四。一明十三法。二明六法。
三明五法。四明二法。初十三法如文。次六法
中有營世務者。出家學道經營俗法巨有所
妨。言俗法者。眞修之外皆名爲俗。春秋中。臧
文仲有三不仁。使妾編蒲席賣爲外邦所彈。
曰汝國之大夫失徳。與百姓爭利。俗人尚誡
貪。況驅馳耕販。必應休道。設使彈訶何足以
言。又句句應論觀慧。文煩不書得意自在。夫
觀解者。非但執來運斤名爲俗務。坐馳五塵
六欲即是世務。又專念空無相願亦是世務。
又念蒼生塗炭慈悲慰拔亦是世務。若能無
念念於無念。非念非無念。一心中覺方非世
務。私謂。如大師釋經。句句之中依文消竟。即
句句觀解於文非要。但爲法行者隨語起觀。
故處處明。二云何下第二明不退之願。願作
心師有二解。一云。只是前後兩心。前心起惡
後心隨流者。此非心師。前心起惡後心能止。
是則心師。二解。以假人制心不隨心作。所作
假人人是心師。今明太近。上文云。諸佛所師
所謂法也。心縁於法法爲心師。深淺自在。善
男子不可以下。第三雙明退不退。兩人正酬
其問。有譬有合如文。師子吼下。第四重明不
退之行。先問次答。通論六度皆是不退之行。
今趣擧三十二相業。約求佛心。便上文明百
福成一相。今文或一業成一相。或多業得多
相。此就相似因果爲語。一業一相多業多相。
示因果不差。佛實有四牙。而文但二牙者。二
牙大二牙白。兩白爲一兩大爲一。故言二牙。又
一解。若論牙則有四。若論邊則有二。今明二
邊牙故言二牙。善男子一切衆生下。第三結
歎佛性。此文具五種佛性。衆生即正因。諸佛
境界即果性果果性。業果即了因佛性。即境
界性。又一解。衆生是正因。諸佛境界是境界
性。業是了因性。果是果性。果果性後佛性是
總結章耳。又一解。一切衆生明凡夫。諸佛明
聖人。業即是因性因因性。果即是果性果果
性。佛性即正因性。下總結四法即指此爲四。
皆稱不可思議者。不可以定相取。即一性是五
性。五性即一性。非一五性而一五性。不縱横
不並別。如是乃名不可思議。若得此意望上
兩番破義。無性即有性。有性即無性。非有性
非無性。而有性而無性。即是非内非外。雖非
内外而不失壞。名諸衆生悉有佛性。若失此
意全非祕藏之宗。文理抗行焉釋涅槃。文云
四法者。衆生諸佛境界業果是爲四法。文云
衆生煩惱覆障故常者。只名此爲常。以其煩
惱起故是常。又一解云。只衆生中有佛性之
理。是故名常。今謂此解淺近常義亦不成。衆
生煩惱障覆即是常者。衆生是生死。生死即
涅槃。煩惱即菩提。既言即是寧不是常。問果
果了因萬善如何是常。一解云。能了佛性故
云是常。今謂此不然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故常。明文在茲何勞餘解。不可思議故常。此
是圓義。無常覆障破無常已得受樂故。此是
別義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五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六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三
起卷。第三明縛解。衆生雖有佛性。爲惑所覆
不能得見。須修萬行解生惑盡。佛性理彰故
明縛解。文有五番問答。初問答中初問爲二。
先領旨唱無。次是五陰下。生滅爲難。若正性
不生不滅故無縛解。縁性念念不住。又無縛
解。此惑體性即起即滅。云何此惑能縛衆生。
既其無縛即亦無解。有法有譬有合。答爲二。
初誡許次正答又二。初明縛後明解。就初縛
爲三。一死陰二中陰三生陰。就初死陰中三。
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云。日既西沒。雖
殘光東照終不歸東。人命將盡。雖有餘氣終
不更生。此陰滅已彼陰續生。此乃即死明生。
衆生下合又二。先正合。次如燈生闇滅重更
引譬。次如蝋印印泥下。第二明中陰又二。先
譬後合。蝋譬死陰。泥譬中陰。印滅文成者。譬
死陰若滅中陰即起。文非泥出者。此身非是
中陰所出。又非無因亦不餘來。藉於死陰而
得現也。不可求其處所。但因縁故有。問亦有
不受中陰者不。答通論皆受。如大理獄責定
行刑。中陰亦爾。覈定善惡惡墜善升。若有別
從猛利善惡。如五逆者徑墜。十善者徑升。&T030607;
矛離手遂到彼方。則不論中陰。現在陰滅下。
第二合譬。初正合次二眼三食。初又二。初正
合次擧譬帖合。二料簡二眼三食者。自無摶食
既是改報。寧得有飯而摶。既有想陰則有思
食。有身故則有觸食。以有意故則有識食。倶
舍中廣明中陰等。古人有四食章等。於此非
要。父母交會下。第三明生陰。通論六道並有
生陰。且就人道。初明起三煩惱。次明具四顛
倒。所以爲縛。不得難言念念滅故故無有縛。
三煩惱者。一愛二瞋三謂己有。此是我見亦
即是癡。是人若得下。第二明解又四。初明近
聽思行。皆如文。師子吼言空中無刺下。第二
番先問後答。初問又二。初作逆喩擧空中無
刺。後擧陰無繋者。云何繋縛。上徳王云。心
本無貪。云何貪欲能繋於心。即是此義。答爲
二。謂法譬。初法者就理爲論。謂續故不斷。壞
故不常。不斷不常非縛非解。若未達斯理即
有縛解。擧屋擧拳。約掌合時論縛。掌離時論
開。本不合時論不縛不開。繋縛等三即此意
也。縛即論假。脱即論眞。不縛不脱即論中道。
乃是三諦相即之相。師子吼言如眼下。第三
番先問次答。此問躡前答文作難。前云名色
縛衆生衆生縛名色。名色只是衆生。云何自
縛。如刀不自割。故後復難。若其衆生只是名
色者。還是名色縛於名色。云何名色能縛衆
生。答如文。師子吼言若有名色是繋縛下。第
四番問答。問如文。答中有法譬合。初法説
中。羅漢子爛故無縛。報在故有縛。而言未見
佛性者。大乘望之子果倶縛。小乘不爾。次譬
合如文。師子吼言燈之與油下。第五番亦先
問次答。初問意者。佛前言燈喩衆生油喩煩
惱。今難此語有兩解。一云。燈覽衆法。明油器
等共成一燈。明名燈明器名燈器。二云。明與
油異正取明爲燈。燈是火性油是濕性。正取
後意爲難。燈之與油二性各異。衆生煩惱本來
不異。云何爲喩。佛答爲二。初擧八喩。後合燈
喩。八喩爲二。初列章次解釋。從小向大爲順
喩。從大向小爲逆喩。現者取現事爲現喩。前
逆順亦是現事。除逆順邊取餘現事。非者都
非其類。先者先喩後合。後者先法後譬。渧此
是帝音。滴此是的音。先後可解。此中應作養
音上。看下爲養。下看上爲樣音。遍喩者盡其
始末。師子吼言衆生五陰下。大段第四明修
道。既其有縛云何得脱。故論修道而脱其縛。
文有四問答。初明道可修。二正明修道。三修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