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六施藏。疏如月光王施頭等者。即賢愚經
第五卷説月光王施頭。二十八經中因説如來
受波旬請却後三月當般涅槃。舍利弗聞便
白世尊。不忍見佛入般涅槃。當先涅槃。
佛便許之涅槃訖。佛告阿難。舍利弗非但
今日不忍見我*入般涅槃先取滅度昔亦
如是。阿難請佛爲説其事。佛便廣引經文
浩博今略意引。佛告阿難。過去久遠無量無
數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國王。
名旃陀婆羅脾晋言
月光
統閻浮提八萬四千國。
第一夫人名須摩檀晋言
華施
一萬大臣其第一
者名摩訶旃陀晋言
大月
有五百太子。大者曰
尸羅跋陀晋言
戒賢
王所住城名跋陀耆婆

廣説莊嚴王思善因廣行大施。告令
國内悉令大捨。時邊遠有一小國王。名曰
毘摩思那。心生嫉妬廣詔外人。乞取王頭
無肯從者。後復廣詔云。得月光王頭分國
半治以女妻之。有婆羅門名勞度叉。應詔
乞頭月光王。國先有變怪。大月大臣復得
惡夢。城神遮之不令得入。時首陀天託夢
令知月光睡覺。詔令見已。大月大臣思以
五百七寶頭換之。不得心裂七分死於王
前。王許其頭却後七日。而遍告國内。國内
皆至擗地請留。王不受之。言我計死所經
地獄。一日之中捨身無數竟無所益。今日施
頭持是功徳。誓求佛道當度汝等。言訖入
繋髮於樹。樹神以手搏婆羅門。王語
樹神。我此樹下已捨九百九十九頭。今當
滿千。汝莫遮我無上大道。樹神依之。婆羅
門斬下王頭。地六震動施頭之聲聲遍天下。
時毘摩羨王聞此語已喜踊驚愕心擗裂死。
時婆羅門嫌頭腥臭。擲地脚踏人又呵之。迴
來在道無施給者飢餓委悴。聞毘摩羨王
已復命終。懊惱憤憤心裂七分吐血而死。王
及婆羅門墮阿鼻地獄。其餘人民感激死者
皆得生天。月光王者我身是也。毘摩羨王波
旬是也。勞度叉者調達是也。其樹神者目連
是也。大月大臣者舍利弗是也釋曰。此即世
尊本行故云賢行。此明世尊無不能捨。則
令施心須成恐無巧慧不善籌量故。云未
全可準。奪萬姓之歡施二人之死向引已具。
疏若不爾下。成上須量之義。菩薩能施。而不
施者明是不宜即善量也
疏不自安處
求勝樂者。初發心住已會此文。疏非有處
所者與理冥故者。即明淨土四句之義。謂
有質不成無質不成等。如世界成就品。疏
十萬等殊者。十萬即阿彌陀經。從此西方十
萬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故。等者。等於餘
土遠近之數。疏若約通論未來法可以意
得者。未來未至故非有處所。縁會當成聖
智所知故。非無處所未來故非内。由心
故非外。未至何有遠近。疏異生果中此最
勝故者。上五聖居故。疏已得上品雜修靜慮
者。謂漏與無漏間雜而修故名雜修。倶舍
賢聖品論云前説上流雜修靜慮爲因能
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
由何等
位知雜修成
復有何縁雜修靜慮
云。先雜修第四答第
一問
成由一念雜答第
二問
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過答第
三問
釋曰。初句明夫
欲雜修必先修第四靜慮。由第四靜慮最
堪能故。二答成位。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成
由一念雜者。謂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
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
無漏現前。如是旋環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
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
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有一
念無漏。次復引起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
無漏。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
修。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勢
力亦能雜修下三靜慮。答何縁云雜修靜
慮。總有三縁。一爲受生生淨居天故。二爲
現樂受現法樂故。三爲遮煩惱過。若不還
一修由前三縁。若羅漢修除受生一。從此
第六明淨居處何唯有五。論頌云。由雜修
有五。生有五淨居。釋曰。由雜修第四有五
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無漏次起有漏。
復起無漏。二是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
成六。三是上品四上勝品。五上極品。亦皆同
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次五
品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
漏感五淨居非無漏感。今善現天是第四
品。第五善見是極上品。故障至微。疏一旦背
恩如小兒故者。即智論文審諦觀此身終
畢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疏故
智論云由無我故下。亦同此卷已前亦引。
第七慧藏。疏今初以四諦慧等者。疏文有四。
一料揀句數開合。二釋如實知義。三隨文
解釋。四結彈古義。今初有二。一攝十爲五。
後三即爲三。故今初言以四諦慧等者。即
無作四諦也。故下四諦差別門中云。若約菩
薩能觀皆無作也。二收此五下。攝五爲二
自有四門。一凡聖差別。二又若後三就果下。
四諦差別門。三又初二流轉下。是流轉還滅
門。四又前是所知下能所知見門。於四門中
前三皆約所知。後一方具能所。四諦之義已
見本品。疏前有滅道下。此通妨難。謂有難
言。初二流轉即五蘊有支而皆有四諦。謂色
滅色道等滅道即是還滅。何言流轉。後有苦
集亦然。故今通云。前五陰等中有滅道者。
於蘊等中方始修道期得滅耳。若已證滅
則無蘊等言後有苦集者。即三乘中亦以
四諦。則有苦集既是還滅何得有之。故今
答云。雖是聖人苦集未盡。無餘涅槃方始
盡故。疏又前是所知下。第四門中二。先正明。
後人中有法下通妨。經云聲聞法如實知。縁
覺法如實知等。何言但是能知之人。故爲此
通。謂三乘聖人歴前諸法成三乘耳。歴於
四諦下。示其以法成人之相。其四諦之法
遍在前七。所縁有支即無明有愛。能如實知
諸法故名菩薩。疏皆言如實知下。第二總
釋如實知可解。疏十中前七下。第三隨文
解釋。於中二。先解前七。後解後三。前中先
總後別。總中云。無明與愛有漏性下釋妨。謂
有問言。無明與愛此是煩惱。云何而言七皆
是苦。故爲此通。明三義是苦縁生是集。七
皆縁生無性。是滅七皆無性。結是理滅。顯滅
爲道者顯無性理。言從詮顯者。釋上顯滅
爲道。謂縁生之法是顯滅之詮。若不從縁不
知無性故。亦如修行止觀顯得滅理故。
次結云此則總説及就理滅。疏若別説者下。
歴色等七一一別明四諦之相可以思準。
言由他言説等皆瑜伽意義皆可知。不正思
惟亦涅槃意六地當明。謂無明觸爲縁等
者。亦瑜伽意。大般若等皆説眼觸。眼觸爲
縁所生諸受等。如眼根境識三和合名觸。
若以明爲縁不成有支。由無明迷而受諸
受。樂受生愛故是愛因。疏十二支中唯擧二
下。釋文略妨。先牒從發業下。解釋略引
三文。唯識生引門説。無明發業。愛能潤業
能引有。二但擧無明能潤有。三但擧於愛
已攝取有。二從癡下。引淨名釋。三從涅槃
下。引涅槃經證。即是北經當三十四。南
經三十二明二十一對諍論之中。此當第十
四有心數無心數義。此文稍略。若具引者經
云。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説。聖人色陰
乃至識陰。皆是無明因縁所出。一切凡夫亦
復如是。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是無明。
從愛生取。當知是取即無明愛。從取生有。
是有即是無明愛取。從有生受。當知是受
即是行有。從受因縁生於名色無明愛取有
行受觸識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善男
子。我諸弟子聞是説已不解我意。唱言。如
來説無心數。釋曰。此中有三。先明聖人五
陰從無明生。二例凡夫。三就凡中明心法
展轉相生更無別數。此中即三世十二因縁
隱顯互論。文中先列後結。列中先明過去之
因從無明生。言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
是無明者。謂無明之心對境染著。即名爲
愛。是故此愛即是無明。言從愛生取當知是
取即無明愛者。即前愛心取著境界。即名爲
取體性不殊。是故此取即無明愛。言從取
生有。當知是有即是無明愛取者。前取心起
業名有。是故此有即無明等。次論現果。云
從有生受。當知此受即是行有者。此詺識
支。以之爲受。識支即是現報之體。從因
得故名爲受。即前有支轉爲此受。是故此
受即前行有。亦應即前無明愛取。就近言
之耳。言從受因縁生於名色者。受増爲名。
所託識立以之爲色。從受生於無明愛取有
行者。從現報受起後因也。從受因縁生於
愛觸識六入等者。從現報色轉。起未來生
老死也。亦應宣説名色即是受。乃至宣説
六入即受。而文略耳。以下經云是故受者
即十二支故。故此末句即是總結。無別受
外心法。向前即於過去無明愛等。向後即於
名色等故。受即十二支。以今疏引但引初
段。證無明愛是十二支本。其即無明愛等。等
字等餘經文。然其彼經本意爲明無別心
法。非成無明及愛是有支本。故疏結言亦
似斯義。疏又約三際無明爲本下。即瑜伽
論。至下六地當廣分別。今且略釋無明横
起是本可知。不了第一義諦名無明故。
言愛取爲際者。即現在所起。若更起愛取
則有未來生老死支。若不起者當苦不生。
有無由之故名爲際。言是二中間有識等
五者。是無明支後愛取支。前中間五果。言
及生老死者。即愛取支。後望未來世未起
愛取支。前爲中間耳。以未來更起展轉無
窮故。疏今悟無明下。出愛取爲際之由。義
如上釋。疏後三約淨下。第二釋後三段。於
中三。初案文釋。二又知聲聞即是知苦者。
會通四諦。以前標云以四諦慧照十法故。
三前釋通因下。會通二釋。雖因果云異亦
不殊四諦之意也。疏若定以前二爲分段
下。第四結彈古義。即刊定記釋。疏先敍之。
後則小乘三果下。示其過相。後之三乘通
因通果。今爲變易則三果已受變易。變易
入無餘竟方始受之。何得三果便受變易。
又此三果非此所知。三果是分段故。言直往
七地等者。迴小入大初地已上容受變易。
直往菩薩八地已上方受變易。今總爲變易
故。七地已還非此所知。亦可直往七地已前
應受變易各有二過。疏文影略耳。然分段
變易者。勝鬘經云。有二種死。何等爲二。謂
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虚僞凡
夫。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
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釋曰。據
此明知小乘三果。七地已還未受變易
也。四變易義前已廣説。疏亦顯所知之相者
所知者即下性相。要顯所知方識能知耳。
疏知相知性下。此中有三。一知相。二知
性。三知無障礙。無障礙有二。一上性相無
礙。二以性融相重重無礙。即四法界是此所
知。言無知之知者。是菩薩能知也。即般若
無知對縁而照耳。疏又二段中。含前五類等
者。謂前以如實知。一一歴前五類之法。在
文昭著。今明文中義含前法故疏具示。疏
自色已上種智已還者。大品略列八十餘科。
大般若更廣。謂色爲首是五蘊初故。次歴四
蘊。次歴十二入十八界。次眼等觸等所生諸
受。次四念住四諦四禪八解脱陀羅尼十地
五眼十力大慈大悲四等相好無忘失法一切
種智四果菩薩行無上菩提。釋曰。上即所歴
也。疏現見諸法猶如聚沫等者。擧五蘊不
實破壞之義。以難不壞釋意前已頻有。疏
已無得等爲少方便者。疏以無得
少方便。下經云以無所得而爲方便。若準
大般若。亦以無生爲方便。無住爲方便。無
依爲方便。皆般若相也。然爲方便略有二
意。一爲入有方便。令有無所得等。二
入空方便亦不住無得。故今正取爲入有
方便。疏亦如上酥無不入者。解深密經歎
眞實智無不入也。第八念藏。疏十一分教
今當略釋者。即第五演教也。文中三。一釋
總名。二各有二相下釋相。三料揀通局。二
中先總明。後修多羅者下別釋之。此一部
分二。先辨二相。其長行綴緝等者。次下當
知。二然更有下。辨異名。便彰三相。於中二
先列四名。亦如初卷。後言法本下。別釋。於
二。一正述遠公釋。二以彼立下。爲出所
以。即立三相。以五中後三即三修多羅相
故。於中先列。後總。不異前下釋。於中二。一
正釋三相總不異前二相中總也。餘二可
知。然其後二下。遮破會通。以刊定記自立
兩重總別。如第一疏鈔不許立三。彼第一
疏中破云。隋遠法師雖説修多羅總別略三。
初順涅槃。二無聖教亦乖正理。三違雜集。
雜集論云。修多羅者。謂長行綴緝略説所
應説義。彼自釋云。略説所應説義即是長行
綴緝。曾無先略標擧後廣釋之相。言略者
總之異名。謂修多羅一分是總。餘十一分是
別。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
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
何。修多羅業用能貫攝故。故餘藏餘部所詮
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云。始從
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攝。釋
曰。此即彼之立破。今疏知其所立但是總相
更不敍之。言違雜集故。爲辨相却用雜
集故云不違。此成別相故云長行綴緝。是
十一所不攝者。恐義未顯故引涅槃。賢首
品示之以總長行綴緝即是總相。總相何得
揀偈頌耶。疏其略説所應説義。通略相
修多羅。即雜集論文而爲兩段。出別略之
據。只用上賢首品一文雙證二義。如云
爾時文殊師利説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徳已
者。但是長行綴緝。若云欲顯示菩提心功徳
故即略示相。標下文之所説故。次明不
違成實可知。從斯則通十二分者。明略
相通也。不同別相十一不攝。疏若十二分
中修多羅下。雙結藏部二修多羅通局之
異。此文正爲刊定立二總別。彼云但藏部立
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爲總名。
修多羅等爲別稱。二謂修多羅爲總號。毘柰
耶應頌等爲別目。自古相傳唯辨前門不
論其後。釋曰。其後一總別彼爲挺拔。今正
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機名修多羅。則律
與論皆有契合。豈不得名修多羅耶。故今
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羅耳。
此約義該何須更立兩重總別。則三藏修
多羅唯局總相。十二分中却分三相故。從總
相立於經藏揀異二藏也。疏但開雜集下。
結示遠公之據。疏有不曉下。結彈。刊定違
雜集言却在彼已餘十二分文並可知。然
隨一一分便引當經爲證。則顯此經具十
二分耳
疏涅槃云。佛昔爲諸比丘等者。即
十五經云。長行具云何等名爲祇夜經。佛告
諸比丘。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
四眞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何等
爲四苦集滅道。如佛昔日爲諸比丘説契
經竟。下全同疏。疏後等字有二。一等餘偈。
更有一偈云。若能見四諦。即得斷生死。
諸有既已盡。更不受諸有。是名祇夜經
是也。二等取餘經文。疏如記彌勒者。涅槃
云。何等名爲授記經。如有經律如來説。時
爲諸天人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
曰穰佉。當於是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
是名授記經。四伽陀。涅槃中引諸惡莫作
偈。二相即是二意立偈
疏二因事方説知
本末故。涅槃云。何等名爲尼陀那經。如諸
經偈。所因根本爲他演説。如舍衞國有一
丈夫。羅網捕鳥得已籠繋。隨與水草而復
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縁。而説偈言。莫輕
小罪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疏七
本事二相中。瑜伽八十一但有初相。云本
事者。説佛前際所有事。後際所生事。雜集
但有後意論。云本事者。謂宣説聖弟子等
前世相應事。疏八本生等。一説如來者。涅槃
云。如佛世尊本爲菩薩時。修諸苦行。所謂
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獐作兔
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如是等行
菩薩道時捨所可愛身。疏九方廣可知。所
引雜集皆第十一。開總菩薩藏相應言爲四。
并總爲五餘即可知。疏此之十二於大小
下。第二料揀通局。於中三。一揀通局大
小。次通會。後揀十二互有互無。今初言涅
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者義引經云。
若有比丘。供身之具亦常豐足。復能護持所
受禁戒能師子吼演説妙法。謂修多羅祇夜
授記伽陀憂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
阿浮達磨以如是等九部經典。爲他廣説利
益安樂諸衆生故等。疏法華第一即是方便
品。後偈下半云。入大乘爲本以故説是經。
下引瑜伽小唯十一。疏然諸經下會通可知。
疏然契經等下。料揀互有互無餘可知。第
九持藏可知。第十辨藏。明七辨十地廣明。
第四會竟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第五
疏。菩薩大乘藏
經者。或單名菩薩藏經。唯一卷。亦名禮佛
懺悔隨喜等。後廣説迴向等功徳。先明七寶
布施滿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後
云行此迴向功徳勝前功徳等。即引無量
果乃是義引耳。疏迴向心爲大利故。即暗
引淨名佛道品。普現色身菩薩之偈。偈云。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説修行。迴
向爲大利。言故行後明之者。迴前行故。疏
亦有三義者。一約處名兜率天宮會。二約
人名金剛幢菩薩會。三約法名十迴向會。
疏處此説下。此句徴。從表位下答。答有六
意。一前行在夜摩。今迴向超前故居兜率
上。但約次第。二取知足天名。三約天主説
之。四再就知足釋之。前約自利足。此約
利他足。五約中道説之。六約均平釋。言又
生此天而修三福者。即涅槃三十二。應言修
施戒者得上下天身。修施戒定得兜率天
身。疏三約功用滿等者。故第八地初有總
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爲八地方便。
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滿足地分是也。疏未必
神境通等者。此亦即前第十二經初。各
隨其類爲現神通。餘説四會等例可知
大文
二中
疏或可第二段明迴向者。以初約位。
是十住三明十度全同十行。故二配迴向。四
配十地則竪位具足。以第二段中神通不壞
等亦有迴向意。第四段普入佛刹等亦有十
地體勢故爲此配。由二三前却二四不顯
故。前正釋後三通諸位正報
疏情動於中
形於言等者。即子夏詩序。具云。情動於
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
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第五觀佛勝徳。疏而
此文義兼廣者。以離世間品初歎佛有名無
釋。今文有釋無名。四紙餘經次第具釋二
十一徳。故云文義兼廣。四紙餘經文廣。其中
句義該收諸論異釋無遺故云義廣。由此
故於此中引於諸論。將論釋經將經證論
故云隨便。古人亦引諸論在離世間。既
無經文論無憑據。由此無名。故古徳同迷
藏和尚以下總結十句分爲十段。刊定以
十六三業配之。並如下引今並不用。疏離
世間品名妙悟皆滿者。上釋經中總句。此
下會其總句異名。然攝論本論即無著所造。
世親無性二倶有釋。唐三藏倶譯皆有十卷。
此並當第五。今依無性釋。所知相中因云。
若欲釋大乘法。略由三相。一由説縁起。
二由説從縁所生法相。三由説語義。論曰。
説語義者。謂説初句後以餘句分別顯示。
或由徳處。或由義處。釋中云。已得在已圓
滿饒益故名爲徳。未得在已隨順趣求故
名爲義。論曰徳處者。謂説佛功徳即二十一
種殊勝功徳。釋中云最清淨覺即是初句。由
所餘句開顯其義疏。親光釋云者。親光即
佛地經論主。二本攝論不解總句。此菩薩解
自有三釋。疏便以義揀斷釋之。然此三釋
有其二意。一別釋總句。一釋正字。二釋最
清淨字。三釋等字。彼無等字義符今經。二
者於所覺法影略出之。一爲無爲爲所應
覺境。二云一切爲所應覺境。三以如所有性
等爲所應覺。故小異也。又一爲與無爲總
明所覺不出二故。二一切法曲盡差別故。
三如所有等通能所故。其如所有性等今當
略説。即雜集論第十一云。事邊際所縁者。謂
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彼疏釋云。事
邊際等者。事有二種。一是自相事。二是共相
事。初能縁心盡法分量。後能縁心如諸經中
所有共體倶稱邊際。此中事即是境。就文
分三。初標章。次開二義。後別釋。此上是初
二段下即別釋。論云盡所有性者。謂蘊界處
爲顯所知諸法體事。唯有爾所分量邊際。
是故建立蘊界處三。彼疏釋云。謂盡有爲無
爲諸法自相。論云。如所有性者。謂四聖諦十
六行。眞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
我涅槃寂靜等。空無相無願。彼疏釋云。此中
略明四種共相。第一諦門。謂四聖諦。第二行
門。謂十六行及眞如。第三鄔陀南門。謂一切
行無常至寂靜。第四解脱門。謂空無相無願。
本論擧境不擧能了。論云。由如是等義差
別門。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疏先釋通
名次別釋此初也。謂由如是四諦十六行等。
是盡所有性中差別義。其能縁心如諸法中
所有差別。皆悉了知故。名如所有性。論或
以諦門了所知境。彼疏云。謂即前所説諸
蘊界處。隨其所應了知是苦乃至是道。彼
疏釋四差別即爲四段此初文也。謂總觀
前盡所有性中蘊界處。有漏者觀於苦集。其
無漏者觀其滅道。故云隨其所應。論云或
以行門了所知境。説一一諦各有四行。及
一切法無有差別皆眞如行。彼疏云。前諦
及法門約所縁得稱。此下就能縁得稱。即
是四諦各別有四行即是。前總作諦解而
了蘊等。今約一一諦中。別作四相解。而起
四行。及一切法作總相。眞如縁而起眞如
行。即名了無常及眞如等行解名行。即前
十六行是縁安立行處。後眞如行是縁非安
立行。論或以諸法鄔陀南門了所知境。即
諸行無常乃至涅槃寂靜。彼疏鄔陀南門者。
舊爲憂陀那訛也。正翻爲説。義當無問自
説。隨義作名。亦總略義。或名標相義。謂一
切行無常是有爲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爲標
相。論或解脱門了所知境。謂空*無相無願
如是等。彼疏云。謂離繋涅槃稱爲解脱。空
定諸心所是趣入涅槃所依之門。此中即以
空等三空門。以了前境即了所知諸法是空
及無相。釋曰。二性之義已略備矣。其盡所有
唯是世諦。其如所有通於二諦。則顯如來自
相共相。若教所説。若法本性。無不證知如
實覺故。故疏中但云雙照二諦平等覺故。然
二諦平等則二性無礙。無所不收。既無不
知即是遍義。疏謂雙照下。疏釋第二義。彼
經無正等下會四。經文言有影略。總皆含具
於中。先例四別。後妙者微妙下會釋。疏妙
正遍最名義倶別。所揀異故者。妙揀取相。
正揀於邪。遍揀不周。最揀未極。如初會説
餘義可了。疏今各句句配屬者。以論中三節
各一時併擧。謂第一列經二十一句。第二本
論一時立二十一徳之名。第三釋論次第一
時牒釋故。今各配摘成二十段。疏中文各
有二。先釋名義。後釋經文。今初不二現行。
先釋名義中具指經論及釋三段可知。但
無性釋論中先牒本論功徳之名。後方指經
如此段云。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徳者。
此即開示不二現行。下皆準此。世親則先牒
經。今疏皆先牒經。後引本論立名故。釋名
義中。且分爲二。一牒經立名。二引釋論。
釋初中其即觀察如來五字。是疏義加。順於
此經觀佛徳故。餘皆是彼論文。今初不二現
行。先牒經立名可知。疏無性二釋下。即第
二引釋論釋。於中三。初無性釋。二會二論。
三無性生起。今初第一釋内又三。初是論釋。
二此約離所知障下。疏取下生起中意以
出徳體。三非如下疏釋論。第二釋中此釋二
處下。疏會二義。疏世親同於後釋者文全
同也。然世親有四。一牒經名。二自解釋。三
擧本論帖。四重釋。如此段云。此中不二現
行者一牒
謂二現行中無有是故名不二現
二釋
即是於所知一向無障礙轉功徳
本論
非聲聞獨覺智亦有障亦無障故四重
釋也
多如此。疏親光下。會親光釋一同此消
文。疏無性生起云下。第三段此是無性釋論。
總畢重復牒初生起次第。而不曉者謂爲
再釋。今亦摘其生起爲二十段。句句別配
此即躡前總句生此別中第一句也。故前
釋云。此經約離所知障不染無知。即所知
障體揀異染汚無知耳。疏文中二下。二釋
文雙用二論。初廣利樂是親光意。離所知
故即無性意。下離煩惱即唯親光意。若約
親光不二現行。雙離二障雙異凡小。疏定
慧莊嚴生物善根者。釋經以佛莊嚴至安住
善根。言定慧者。即法華第一云。佛自住大
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
故。疏能住所住二倶廣大者。所住即法界身
遍一切處故。廣大智稱法身等。彼眞性如
日光合空。疏具上二義下。結歸總句兼例
下文。疏第二智慧下。第二徳中亦二。先牒經
立名。後無性下引釋論釋。於中又二。一
明無性生起。即無住涅槃五字是疏。餘皆
是論。二然無相法下。疏取釋論釋。然疏雙
用二釋論文消經及本論名。理無不盡。而
文或取捨無性具云謂此眞如有圓成相。無
遍計所執相。由此道理明無二相。無有無
相是實有故。無有有相所執無故。最勝清
淨能入功徳者。謂即眞如最勝清淨一切法
中最第一故。遠離一切客塵垢故。於此眞
如自覺能入。亦令他入。是故説名最勝清
淨能入功徳。世親釋云。趣無相法者。謂清淨
眞如名無相法。趣謂趣入即是於有無無
二相。眞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徳。謂此眞如非
是有相。諸法無性以爲相故。亦非無相自
相有故。於此無相眞如最勝清淨能入故。
釋曰。觀上二論以對疏文昭然可見。疏遍
住物身心眞如性者。如有偈云。我今解了
如來性。如來今在我身中。我與如來無差
別。如來即是我眞如。疏爲欲得上下。第二引
釋論釋但有生起義在釋文之中。疏文中
下。釋文爲二。從多而言。前段即釋經。後段
即釋論。在文易了。而取論意。若具引釋
論者。無性論云。謂不作功用於諸佛事有
情等中能無間斷。隨其所應恒正安住聖
天梵住。非如聲聞要作功用。方能成辦利
有情事。非如外道雖有所住而非殊勝。天
住謂四種靜慮。梵住即是悲等無量。聖住即
是空無相等。世親云。謂住佛所住無所住
性空
謂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大悲
今用二論以釋經文。疏大悲性空是佛家
故者。大悲是利他家。性空是自利家故。法華
經明大悲爲室淨名云畢竟空寂舍。況二相
導眞實家也。故雙安住從故能不住下。即上
大悲般若所輔翼故。疏如上佛住下。無性生
起也。疏一切諸佛下。躡上生起以爲問端。
故今答云和雜而住此亦釋經。從一切諸
佛下。釋論此但標名。文中別釋三事。皆
先牒名擧釋論釋。後隨經別解。初中放大
已下是。疏二中普使之言下是。疏三中先明
下是。疏此徳世親但配屬而已。疏利他之中
下。無性生起。謂已慣習下。釋功徳名。全是
無性論文。從故論詺爲修治者。是疏釋。又
已到下。復是無性論釋。疏將屬經故結云
二文互顯。從文中下。疏取釋論意以釋經
文。疏由有上能治下。無性生起。從謂教證
下是無性釋。疏顯示如來下。生起謂世八風
下釋即疏取意略釋兼會親光。以色等五塵
是魔境故。至釋文中方出釋論。文中言不
以無信生盲等而不現者。即第一迴向中
意。疏如有頌云。即無性論。疏由依前方便
下。生起。*從謂十二下。即疏取論意釋。無性
具云謂契經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
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諸愚夫覺所行
故。出世間故。此所安立不可思議即是功徳。
疏云以上加行下生起。謂於三世下釋義。即
無性釋。然前更有文云。謂於三世平等法
性能遍遊渉。謂於三世平等下。全同彼論。
故下經下。證成以遊三世。經不明顯故以
餘義文中具之。疏顯上利益下生起。義在
文中易故不釋。無性云。謂隨所化遍諸世
界示現兩身利樂彼故。疏第十一下以於
上十方下。生起。諸於諸境下。釋義全無性
論。文中二疑亦是論文。論但有兩句云非
於諸法自不決定能決他疑此反
釋也
非離決
定能斷
疏但用上句。若準梁論。具
四無礙智能自決疑。具四無礙辨能決他
疑。疏菩薩智光月者。即五十九經偈。疏亦可
屬上現受用身者。此文通二勢。上約屬十
一爲自斷疑。亦通第十其身流布一切世
間。則別斷他疑方屬第十一。以屬後爲
正故云亦可屬前。疏深入縁起疑見亡故
者。故淨名云。深入縁起斷諸邪見。有無二
邊無復餘習。寶積偈云。説法不有亦不無。
以因縁故諸法生故。由見因縁能斷疑故。
疏由所化生性有差別者。即生起也。謂入種
種下。釋義二論易故但以經屬論而已。今疏
釋意以成就大覺屬所知。即隨種種心行
差別化之。究竟至於一切智故。如釋文中。
故以法華開示悟入意釋耳。疏由即於前下。
生起。謂聖聲聞下釋義。皆無性意。疏如求度
者遠劫採薪者。即大莊嚴論第九。因説供
養聲聞得無量福。何況如來。便引此縁。昔
有一人因縁力故發心出家。往至僧坊値
佛不在詣身子所。身子觀其無少善根。詣
諸比丘。比丘先問誰不度汝。云舍利弗。如
是展轉皆不度之。如來大慈至僧坊門爲
説偈云。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爲體。佛於三
界中見諸受化子。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
息。以手摩頂。其人悲泣。具説不度因縁。佛
説偈云。身子舍利弗。彼非一切智。亦不
解體性。不盡知中下。彼識有齊限。不能
深解了。無有智能知微細之業報。遂牽入
僧坊與度得道。身子問云。我觀此人無少
善因。云何與度便得道耶。佛言。汝智微淺。此
人過去無量劫前爲一貧人。入阿蘭若。山林
取薪爲虎所逼。以怖畏故稱南無佛。種子
今熟故吾度之得羅漢耳。故上云微少善根
種子所隨。疏。則第十一是自斷疑者。若準
無性世親。皆十一斷他疑。今順親光故爲
此説。疏由上善巧別知下。生起。此上是疏躡
前生後。無性但云即於所化有情邪正倶行
中。所應現相不可分別耳。義在文中。疏而
無性云下。會通釋論。然無性具云。謂隨有
情種種勝解現金色等。雖現此身而無分
別。如摩尼珠等及簫笛等。廣説如彼如來
密經。釋曰故疏斷之則順今文。疏瞿波觀
佛毛孔即七十五經。疏。第十五中從爲欲引
發下。生起。*從言等所求下。是疏釋經義
在釋文。於中言此所求智即是無量菩薩
所依者。即無性釋。而言道下是疏釋經。疏
謂由無量菩薩至獲得妙智。皆無性釋。本論
此下更有文云。異類菩薩攝受付囑。展轉相
續無間而轉。由此證得一切菩薩等所求智。
釋曰。此即疏中所成之智。謂依此智化生令
生。成於此智故菩薩皆求。疏爲遮所化下。
生起。從由滿諸度下。疏取意答前疑也。從
言無二者。即無性菩薩以彼經文會於本
論。從平等有二下。釋義二義皆無性論。
云。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位成滿故即前
意也。論云。或平等者無減無増。於法身中
波羅蜜多一切成滿。其中無有或増或減。非
如於彼菩薩地中波羅蜜多有増有減。釋
曰。即後意也。二中前義平等屬於法身。後義
平等屬於諸度。然依法身是所滿。諸度是能
滿。下親光法身即是波羅蜜多。世親同無性
前義。疏和合識破即起信意。前文已有下復
重明。疏以外人聞下。生起。謂一切如下釋
義。此是疏家總釋經中不間雜義。疏但經云
如來解脱下。會經論異。於中第一引二
釋論明本論同經。故云勝解名爲解脱。云
何勝解得名解脱。勝解於境印持爲性。如
於大地作黄金解便成黄金。一作多解便
爲多矣。斯則不思議作用解脱。如淨名
是解脱能令須彌入芥子等。二又勝解
下。通能所化可知。三親光下明離障解脱。
四觀今經下總收諸論。五加佛自離障者。
以親光但令衆生離故。疏所以名不間雜
下。隨難別釋。即是釋經於中先問。後故所
屬不同下。釋所屬不同即無雜義。如千燈
各異重重皆遍。是無間義。如光光渉入故上
總言如冥室千燈。疏上則心有高下。即淨
名經意。螺髻語舍利弗。仁者心有高下。不
依佛慧故見此土爲不淨耳。今指上化
土是隨心高下。今見受用是依佛慧。疏由
疑上如來妙智下。生起。此但發揮前義耳。
疏言方處者。即下疏略會彼本論及經。從
此無中邊略有四義下。總會論以釋其義。
初之四釋皆無性意。然此四意者。一以世
界爲喩。二佛身滿世界中。上二皆用世界。
三法身遍佛地中。四以契中道故。然疏取
意義則已周。若具無性之文云。謂如世界
無中邊。佛地亦爾。功徳方處無有分限。或
復世界方處無邊。諸佛三身即於其中稱
世界量。平等遍滿以法身即住如是諸世界
中非餘處故。或法身等於佛地中。平等遍
滿無中無邊無有分限。或此法身等遍一
切處。爲諸衆生現作饒益。然非自性無中
無邊。釋曰。以疏四段對之可知。則親光意
同後一。疏以無礙智身無所依故者。即
引出現品。成大圓鏡智是無依義智。故彼
文云。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
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然無礙
慧即根本智。收根本智收大圓鏡故。餘轉
依等義如十地説。四智之義已如前説。疏因
惑爲種下。釋法身清淨。清淨字兩遍用之。
故云悉已。謂七識在因四惑相應。但能領
攬内縁内熏而成種子。今無四惑即此七
識能生自在。更不内熏故云爾也。疏總上
諸義則有十身者。一就覺他翻明自覺是
菩提身。二成就法身及顯如如即法身。三
四智即智身。四莊嚴妙好即相好莊嚴身。五
無能映奪即威勢身。六無數功徳即福徳身。
七或現菩薩等即意生身。八令生離惑即是
願身。及九變化身。十業行所成現於世間。即
力持身。故云具十。疏以上言無中邊相
下。生起。謂此法界下。釋義即無性釋。疏以
則法界言下。疏會二論以就經文。常即
前無性意。清淨即親光意。疏如來亦爾下。善
友七事略無次第義無不具。前三通諸教。
從此已下即法華意。則於一佛乘分別
説三。爲權覆實會三歸一示眞實相。即以
實覆虚上即法説周意。五著弊垢衣即信解
品意。謂不説十蓮華藏之相。故云脱珍御
服而説三十二相等。爲著弊垢衣。久證菩
提示以三十四心斷結等。爲執除糞器。六
即安樂行品輪王解髻明珠喩。一乘圓旨
喩若明珠。昔爲權覆如在髻中。開權顯實
爲解髻與珠。七意亦通。疏謂於上利樂下。
生起。從深密佛地下。疏辨開合。於中六。一
約經論開合。二親光開。三無著義合。四世親
下二論皆開。五同顯無盡下。疏斷開合。六今
文下顯今經意。雖合具無性二利義故。前
段中已顯常隨不捨者。謂無性即自利。無
盡虚空下。二句明二利無盡。今顯極於法
界。中已有利樂無盡。從爲順二論下釋文。
疏降老死怨者。淨名云。譬如勝怨乃可爲
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今借
用之。疏。如涅槃説純陀施福者。經云我今
所供養雖復微少下。佛令汝具足檀波羅
蜜。爲果多也。疏則是如來最清淨覺者。以
在最後故復結之。句句亦皆合結也。疏。上
所引下總顯用文之意。兼結彈古人。疏若
別配屬義成偏近者。五彈賢首以後十結
句科上二十一徳之經。彼云然此所現佛法
界身豈有限量。今且依下結文分爲十門。
於中二。先顯十門之徳。後如是下正結
十門之名。前中即爲十段。然案後結文少
不次第。從初至清淨善根來超明第十見
佛示現不可思議自在神力門。彼約晋經與
今小異。恐尋不曉會取今經。今經即至功
徳善根悉已清淨爲第一段神通自在第二
已去全依今經。謂第二從色相第一下。却
明第一如是信解門。第三獲一切智放大光
下。第二觀察正覺門。第四示現色身不思議
下。明入智慧門。第五恒以佛日普照法界下。
第四入功徳海門。第六以大慈悲現不可説
無量佛身下。明第七正念現前觀察門。第七
以智慧月下。明第五普至虚空智慧門。第八
放光明網普照十方下。即第八觀察如來諸
業相好門。第九爲大法王如日普照下。却明
第六如是而知衆生福田門。第十清淨第一
離垢光明下。却明第九如是觀佛普現世間
門。釋曰。此即賢首解爲十門。以其總名收
其別義。皆不盡理故云偏近。況結中不出
内徳外相。内徳不出福智。如何攝得前文。
諸徳又刊定記科爲十六三業。而段段之中
三業多闕。亦消文不盡。故皆偏近。依今之
釋一句無遺矣。疏句各一位者。初信位。二
増長是住位。三清淨是行位。四成熟是向位。
五調伏是地位。疏亦稱五號者。一世尊。二
善逝。三如來。四應供。五正遍知。然尋常略
擧下三。今加上二故爲五徳。疏有云下。敍
刊定破經二未必然也總非。三謂初請入下。
出其正理。彼破意云。謂入殿即坐。坐竟方
歎。故合迴文。今明初入殿竟。次即歎處請
坐。後方受請。於理何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兜率宮中偈讃品第二十四。疏。文中幢者略
有五義者。刊定有七。今略其二。言一高出
二建立者下。施幢旛中皆有其文。一高出者
亦云高顯。顯即顯現亦出義也。下經云願一
切衆生建高顯幢。然智慧燈普照世間。二
建立者下。經云願一切衆生立堅固幢。悉能
摧殄一切魔業。其刊定七中。一堅固義。二滅
恐怖義。三歸向義。四建立義。五高顯義。六摧
殄義。七不爲他壞義。今以堅固即不爲他壞。
準上引經即建立中攝。又他不壞在滅恐怖
中攝。故涅槃三十一云。修戒定慧如帝釋
幢不移轉故。故略其二。謂不爲他壞及堅
固義。疏。歸向義者。列衆中有如燈幢爲衆
所歸。四摧殄者。七十八云。菩提心者如猛將
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言滅怖者。智論二
十四明修八念能除恐怖。言八念者。於六
外更加息怨。於念三寶中引經證云。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與阿修羅鬥。在大
陣中時告諸天衆。汝與阿修羅鬥時。設有
恐怖當念我七寶幢恐怖即滅。若不念我
幢。當念伊舍那天子帝釋左
面天王
寶幢。恐怖即除。
若不念伊舍那寶幢。當念婆樓那天子帝釋
右面

寶幢。恐怖即除。以是故知幢爲滅怖畏義。
疏故下文慈氏座前等者。即六十七經優鉢羅
華長者中經云。善男子。兜率天中有香名
先陀婆。於一生所繋菩薩座前燒其一丸。
興大香雲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
供養一切諸佛菩薩是也。疏一離障成身對
等者。以文易故。疏不指經今當指之。二入
一切土下入刹對。三於一念下。是四無量無
數下是。五恒以淨念下是。六以小入大下是。
七獲一切智下是。八一切如來下是。九則金
剛下是。十已得諸佛自在神通下是。初得通。
後於一切數下立法。疏從由離數下。釋上立
法。疏謂世俗幻有下。別示眞俗鎔融之相。相
從縁生擧體即空。理非斷滅。故常自有。然
有三意。此上第一當體以明。二有是空有下。
明二諦交徹成上即有是空即空是有。三
有空空有下。結成鎔融。即仁王云。於諦常
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眞入第一
義也。從菩薩智契下。結成能立。第三偈
讃。疏總顯迴向不出悲智下。總文分四。
摽。二即悲下雙出悲智爲金剛義故。三七
十八下。引證悲得金剛之文。四故知金剛
下結彈。以今古諸師皆唯般若喩金剛故。
不觀文中下。成上失意。以金剛經具悲智
爲金剛故。彼經云。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
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之
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
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悲濟九
類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
滅度者等大智而無
所度也
故疏結云悲智雙運。疏
然夫進修略有五法者。釋此三偈。自有二
重。一約五法。即智論文。天台取之爲二十
五方便。此第五五。止觀具云。謂前二十法雖
備。若無樂欲希慕心。身心苦策念想
方便一心決志者止觀無由現前。釋
曰。上即反釋。下順釋。云若能欣慕無厭
夜匪懈念念相續善得其意一心無
此人能進前路。一心喩船柁。巧慧如
點頭。三種如篙櫓。若少一事則不安穩。無
此五法。事禪尚難。何況理定。疏又慈氏論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