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般若經賛述 (No. 1700_ 窺基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參訂宋本明本麗本焉。並掲注之上方。如
疏中所引二論。文又有不同前三本者。非
其所正釋。故不煩加挍注。觀者當自撿知

一余所得六本。皆略有國訓。而莫全備者。今
請典壽律匠撿閲之。參訂合議。悉附邦讀。
以便初學。更見古點本可依者。當是正之
一凡上梓者。必借書手。而往往不免脱謬。今
余不自揣書之拙。親寫繕完。以授剞劂。雖
缺於觀美。庶不致誤人
文化十年癸酉冬十月
 丹山野衲順藝志道謹識 


金剛般若經賛述卷上

 大乘 基撰 
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釋本文。初中有二。一
明經因起即謂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
世後九百年。上請慈尊爲開中道説。瑜伽十
七地中邊分別論等竝彌勒所談。竝如廣章
説。有少差異如別紙。二明論因起者。攝大乘
云有二種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於中有三
謂素怛覽阿毘達磨毘奈耶。謂華嚴般若等
名菩薩藏中素怛覽。解深密阿毘達磨經名
阿毘達磨藏。毘奈耶瞿沙經名第三藏。然上
諸經唯依梵本各有多頌。以漸隱沒卷軸便
小。或此方翻者偏略。所以漸約也。即阿
毘達磨經中有攝大乘品佛當加持菩薩所
説佛去世後九百餘年。無著菩薩撮集諸經
統攝其義。爲二萬七千頌名對法論。後有其
資名浮陀僧訶此名覺師子。造六萬三千頌
釋。與前師造兩本別行。後有菩薩名安慧
爲一部。故稱爲雜集。即瑜伽十支中之一支
也。謂三十唯識等各爲一支。故如迦旃延
三百年後造發智論。而後有六足諸論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二明年主者。一
明經二明論。經者然此般若上代已來總有
五譯。出其年代具如玄記。然三藏貞觀十九
年初從西至。最初翻譯其論也。對法爲先。至
貞觀二十三年三藏隨駕玉華。先帝乖
頻崇功徳。共藏譯論遍度五人。更問良因藏
令弘讃。遂制般若之序名三藏聖教序。其時
太子亦製顯揚論序當許雜翻經論竝讃
幽靈。既有違和不暇廣*製也。于時帝問藏云。
更有何善而可修耶。藏報云。可執筆以綴般
若。帝既許之。藏便譯出其夜五更三點翻譯
了。帝索讀之即遣所司寫一萬本。既不重
綴詞句遂疎。後欲重譯無由改採前布也。當
爾積代梵本文竝付三藏。藏討諸本龜資
梵文即羅什譯同崑崙之本與眞諦翻等。然
經文舛異隨文乃知眞謬。題名不同。三藏
獨名能斷。即先所譯。無著論本亦名能斷。何
意然也。彼意説金剛有三義。一所破義。無著
論本云。正見行邪見行。解云正邪雖異
作是同。故行該兩種見。即喩金剛雖一能所
有殊。雖曰金剛亦有物能破之。故如白羊角
即破金剛也。二能摧義。無著云一者細是智
因故者不可壞故。解云聞思兩慧能
伏染故。漸生修慧故名能摧稱爲智因也。二
*牢者即謂修慧。既是定心正能破障故名*牢
也。或修慧中有有漏無漏二別。以分細*牢。或
就無漏中有折伏道斷惑道。二分亦行。然煩
惱障通理事兩觀伏以欣上厭下伏故。所知
障唯理觀伏可知也。又約無間解脱亦分細
牢者。至佛果位解脱道中名斷者三種斷中
斷性斷類名斷。而非斷用及斷體。以非所斷
不名爲斷體。已斷非正斷故不名爲能斷也。
三者闊狹義。無著論云如彩畫金剛形兩
頭寛而腰狹。解云地前佛果喩寛十地喩
以地地之中各修一行爲首故。或七地已前
分是寛皆隨義准之。應知今若所破名金剛。
金剛之般若能破摧名金剛。金剛即般若也。
然經云般剌若者因中慧言薩筏若者此云
一切智是果中智也。言般剌愼若者斷惑慧。
即此中所標故云能斷也。論者然今唐國有
三本流行於世。一謂世親所制翻或兩卷或
三卷成。二無著所造或一卷或兩卷成。三金
剛仙所造。即謂南地呉人非眞聖教也。此或
十一卷或十三卷成也。若唯學有以非空妄
之心更長。唯學空而非有。眞智無因而不
生起。滅妄想於空門起眞心於有府。有空
雙鏡説教有二種。一謂隨機如四諦二空



等理。二謂顯理而如説無相實相等。佛以
一音等。華嚴云如來一語中演出無邊契經
海等。法華唯明攝入以彰一乘。勝鬘通據
出生及攝入也。然法華云若人行五波羅蜜。
不及受持聽聞法華者。約菩提涅槃總名一
乘。故牛車喩於菩提。經云吾爲汝等造作
此車。故應當等心各各與之。故勝鬘云行六
波羅蜜不及手捉經者。彼據眞如爲乘也。如
彼經文具顯其相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第三判本文者。此經始終有其三分。初文
由致分。次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下發請廣
説分。後佛説是經已下喜悟修行分。前中有
二。初明通由致。次爾時世尊下別由致。前中
有五。一爲令生信總顯已聞。説如是我聞。二
説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總説一時。三
化必有主。主若勝法可尊故標於佛。四化必
有處要託勝處説妙法。故言舍衞國祇樹給
孤獨園。五明教所被機。謂千二百五十人倶
據實亦有菩薩衆如婆伽婆説。亦有八部
*衆如下流通分説。今此略故但擧聲聞也。餘
文可知。言説處者謂筏蘇顯輕呼度舊云五
天竺者訛也。今釋顯度者此云月氏。此五國
中多有賢哲。如月照暝能除炎熱故以爲名
也。舊云月支等者竝非也。其舍衞國者訛也。
應云室羅筏悉底布羅。此云豐徳城
多聞豐欲境豐解脱故。此城之主即是鉢剌
摩那侍特王此云勝軍。即謂中印土之都
城之名也。國名憍薩羅爲別恒河南憍薩羅
故以城名標別也。其南憍薩羅國城無有別
名號。即以國爲名故。祇樹者即謂誓多太子
之林。誓多者此云戰勝也。給孤獨園者謂須
達多。於太子處所買得也。今合標彼故雙擧
之。廣説縁起如餘疏陳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 述曰。此
第五*彰教所被機也。謂佛共兼會名之爲
與。龍樹釋云。一同處豐徳城。二者同時
同此説聽究竟一時故。三者同心共取一味
法故。四者同見同證一解脱理故五者同戒
各具別解脱戒故。六者同解脱三乘同坐解
脱床故。具如是義總名爲與。大者有五義一
名稱大。大衆大人所知識故。二位次大。皆住
聖果非凡位故。三功徳大。或諸漏盡證智斷
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廣業故。五徒衆大
千二百五十人故。龍樹釋云。如有七寶處金
爲最大。乃至無好物處鐵鋤爲最大。如是有
三寶時佛爲最大。乃至於末後時破戒僧爲
最大。故經云瞻博迦華雖萎萃猶勝諸華鮮
潔時。破戒惡行諸比丘猶勝外道持戒者故。
今言大者且對有學也。比丘者此有五義。一
怖魔。創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
齊自他故。三淨命。離五邪命正三業故。五
邪命者一爲利養故而現希奇。如坐行人念
數珠等。二爲利養故自説己徳。三爲利養故
占相吉凶。四爲利養故高聲現威。五爲得利
養故説先所得以動人心。四持戒性。威儀曾
不缺故。五破惡。修道獲果斷煩惱故。僧伽名
衆。證理法事二倶和故。千二百五十人者佛
初成道初一時中度五人倶隣等第二時
度耶舍等五十人。第三時度舍利子等一百
人。第四時度目犍連等一百人。第五時度優
樓頻螺迦葉等五百人。第六時度迦耶迦葉
等二百九十五人。第七時度那提迦葉等二
百人。如是總有千二百五十人。此擧常隨徒
衆也。准下亦有比丘尼衆等今此略故也。然
阿含經唯爲發趣求聲聞乘説。般若空教唯
爲發趣求大乘者説。故下云爲大乘者説爲
最上乘者説也。涅槃法華解深密等通爲發
趣一切乘者説謂説有爲無爲名之爲有。我
及我所説爲空。故今列聲聞衆者即是爲令
發趣求大乘故。菩薩已發趣故此略不標也。
上來明通由致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衞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
洗足已」敷座而坐 述曰。第二明別由
也。此文有十。一明化主謂世尊。二辨化時謂
食時。三彰衣服謂著衣。四顯執器謂持鉢。
五陳化壤謂入舍衞大城。六明求膳謂乞食
也。七辨均普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八彰攝
化謂還至本處。九顯濯足謂飯食訖收衣鉢
洗足已。十陳安住謂敷座而坐。言世尊者謂
具六徳破四魔四魔者可知。六徳者佛地
論説。一自在義永不繋屬諸煩惱故。二熾盛




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具諸相好
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徳圓滿無
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
讃故。六尊重義具一切徳常起方便。利益安
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言食時者謂齋時也。
此下一一皆有所表。故無垢稱經云。佛告阿
難陀。諸佛凡所有威儀進止無非佛事也。何
故今云食時也。此顯食訖説經日即正中。表
其所説大乘無相理捨離空有二邊執。故食
時者謂即説經差別時分也。此表欲説無相
之教。先觀無相之理。如欲説無量義經。先入
無量義處三昧觀無量義處之理。佛以慧
爲命無相爲食。欲説無相之教先以慧觀無
相妙理。後方説之故言食時也。著衣者事衣
有三。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惠。此中初衣
著入王城聚落。次衣處衆説法。次衣可知。
今欲入城即顯著初衣也。法中亦有三衣。一
者精進亦名甲鎧。謂能策勵宣説利樂等
事。不避寒熱等事猶如著衣也。二柔和忍辱
衣。謂由忍辱。故拒外怨害。不能侵猶如著衣
寒熱不觸也。三慚愧之上服。由崇重賢善輕
拒暴惡。羞恥爲相故如衣也。今此表佛策勵
宣説無相妙法故言著衣也。持鉢者應量器。
一者應自所食量。二者應外所施量故。不大
不小名應量也。爲表佛無分別智内證於理
如鉢受食。心起於智故復名持。入舍衞大城
者表欲入正法大城飡無相食也。或正法如
城。故無垢稱云爲
護法城也。菩薩如守城
故。或正法如城中人。菩薩如城即爲
護法
城也。或入法界大城飮無相味。爲表此故言
入舍衞大城也。乞食者正表以無分別智内
證無相理也。次第乞者謂從一巷至一巷。從
一家至一家等。爲顯於一一法皆遍證至無
相理也。還至本處者爲表將説無相之教還
須起後得智爲他廣演也。洗足者爲顯外有
垢洗足即除。内心有染聞法自滅也。敷座而
坐者謂欲顯所説法最勝。故世尊自敷其座
覩尊位不令餘人敷座具也。而坐者無著
論釋云。顯示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説。故此
顯世尊端身正念者。爲表内能覺了眞理外
能説無相法故也。能斷金剛云住背面念者。
背謂疎遠義面謂觀向義。謂以智觀理如鏡
鑒面也。所言背者背生死。面者向涅槃。背者
捨煩惱。面者證眞理。背者離有空。面者處
中道。如是應知。或云對面念者是視矚義。謂
以智達理如視矚其面故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衆中即從座起偏袒右
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述曰。此大
文第二發請。正説分中依世親科文有其二。
謂從此唱至果報亦不可思議是初周説。次
爾時須菩提乃至云何應住已下訖至應作如
是觀是第二周説也。謂初周中三問未發心
者如何成發心乃至已修行者如何斷障。第
二周中説者若菩薩於自身三種修行生如
是心。云我能發心。乃至云我能斷障爲除
如是増上慢故第二周説也。謂即初周説法
明未發心者教發。第二周説法者謂已發心
者言我能發故爲説也。或修行斷障二周
別釋。舊釋云。初周爲生是善。第二周
斷障障即所知也。故下論云於内心修行存
我爲菩薩即障於不住道也。謂菩薩不住道
中無分別智内冥眞理。方證得故非起我能
心也。又解爲利鈍兩機初後二衆故作兩周
説也。就初周中有二 謂始從應如是降伏
下乃至如所教住是正宗。可以身相見如來
不下明斷疑。謂能斷道般若所斷者謂二障
也。前中有四。初善現虔恭讃請。次如來嘆
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隨問別答。前中復
三。初明虔恭。次明讃嘆。後正陳請。此初
也。然無著菩薩説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
波羅蜜即得成立。謂種姓不斷等。此七
初三科判此經總有三段。後四彰此經中所
有之義非別判文也。三段文者。一善現讃嘆
名爲種姓不斷。二善現發請名爲發起行相。
發問修行之相故。三者如來印答訖至應
作如是觀名行所住處。謂依佛所説此一部
義以行其行。即是行所住處也。四對治者非
別有文。即於行所住處中。有能所對治也。故
論云彼如是相應行。相行諸住處時有二種
對治。應知謂邪行及共見正行。此中見者謂
分別也。於初住處中若説菩薩應生如是心
所有衆生等。此是邪行對治。生如是心是菩
是邪行。若復説言若菩薩有衆生想等。
此爲共見正行對治。此分別執菩薩亦應斷。
謂我應度衆生故。於第二住處中若説應行
布施。此爲邪行對治。非無布施是菩薩邪行。
若復説言住於事等此爲共見正行對治。此
分別執菩薩亦應斷。謂應行布施故。就此之
中有能對治所對治。應准釋之。五不失者謂
不失正道此遮増減執也。謂於行所住處之中
執有人法。故名爲増執。撥無眞如妙法故名
爲減執。若作此者便失正道。今遮二執故云
不失。故論云於中若説言如來説福徳性即
非福徳性者。此遮増益邊。以無彼福聚分別
自性故。若復説言是故如來説如來福徳
聚。此遮損減邊。以彼雖不如言詞有自性
而有可説事。以如來説福徳聚故。乃至云所
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是等皆應准釋名爲不
失也。六地者此有三種。一信行地。謂凡夫修
位始從唱乃至是名一切法也。二淨心地。謂
十地始從譬如人身長大下。三佛地。從若菩
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乃至經末也。七立
名者謂釋能斷之名可知也。然南地有金剛
仙釋。科此論總爲十二分者。但是此方凡情
浪作圖度。不可依據也。爾時長老者西方以
耆尊爲長老也。若少而有徳故有大徳之名。
非此有方周須菩提者訛也。應云蘇補底。
此云善現。即世尊弟子之中解空第一也。謂
應佛之世即能現生。或善能現前了達空義。
或初生現時其室空寂。相師占之名爲善現。
現者出也。生時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長大善
解空義故名善現。新翻能斷名具壽善現者。
命有二種。一出世命謂慧。二者世間命謂連
持色心相續。若單標慧命不攝世間。若獨言
壽不通出世。顯雙具二故云具壽也。即善現
有二。一者得出世慧命。二者爲得世間長命
故亦云長老也。即從座起者爲表捨二乘之
非實。趣一乘之究竟也。偏袒右肩者顯示敬
相。彼以右爲吉祥故也。爲表般若能與衆作
吉慶也。右膝著地者顯降伏生死過失也。謂
無始來以右手脚造衆罪故。爲表此法能伏
生死苦也。合掌者爲表聽者之心與法冥合
也。恭敬者表法可尊也。無著論云有六因縁
故須菩提問。一者斷疑。謂諸衆生無始已來
無明在身。煩惱迷覆而生疑惑。謂於四諦或
於三寶等而生疑惑不能生信。若發問時所
有是諸疑惑者皆悉斷故。二爲起信解故者。
謂若雖有信於諸經法不知於何而起信解。
故爲發問令於般若起信解故。三爲入甚深
者。謂若雖於般若生於信解。然於甚深之義
未能進解。故爲發問令解甚深義也。四爲不
退轉故者。謂雖於甚深而得解悟。然逢蚊虻
鬪諍疲懈等縁。或時退轉。一爲發問永無退
故。五爲生喜故者。謂衆生久殖生死恒懷
無量種種憂苦。一爲發問憂苦永除故生歡
喜也。六爲正法久住故者。謂若不説如是般
若。或諸正法速即隱滅無人住持。一爲發問
當令正法永得久住也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述曰。依世親科。初周之中有二。一當宗請
説分。二可以身相下廣破衆疑分。初中有四。
一虔恭讃請。二嘆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
隨問別答。初中有四。一彰所在。謂大衆中二
顯虔恭三明讃嘆四正發請上來二文竟。此
爲第三讃嘆也。言希有世尊者謂住劫之中
咸時方有佛出世也。只如賢劫千佛之中
已有四佛出世。謂此住劫之中初之五劫無
世現。第六劫中人壽四萬歳時拘留孫佛
世第七劫中人壽三萬歳時拘那含牟尼
出世第八劫中人壽二萬歳時迦葉佛出
世。第九劫中人壽百歳時釋迦牟尼出。
第十劫中人壽八萬歳初減劫時彌勒佛
至第十五劫九百九十四佛共出一劫。至後
住劫中有樓至佛獨出一住劫。從此已後更
經十二大劫方有星宿劫中第一日光佛*出
從此已後更經三百劫方有餘佛出世故法
華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値遇難等也。善護
念者世親云加彼身同行。一加其身二加其同
梵行者。謂有菩薩曾已發心逢遇諸佛。機根
已熟者如來即護念之一切加其身。令得
自利増長善法。二加同行。謂即菩薩有同共
梵行者。令轉教授之。加其利他也。善付
者謂根未熟菩薩即是。雖已發心機根未熟。
此有二種。一者曾未有功徳。二者曾來雖有
功徳已唯退失。以此二人付授根熟菩薩。令
其教導。於未得已退者令得於曾得已退
者令其進修。故名付*囑。又得不退者令不捨
乘者。前將根未熟付授根已熟者
世尊以法付授根未熟者令不捨大乘。於大
乘中欲令勝進名爲付*囑世義云准論付
囑有二。一者菩薩之中有得退未得退者。但令
其不捨大乘令其勝進名爲付囑也。然無著
釋意與此稍殊。彼意説云。如來初成道時有
菩薩。曾於過去已積善根根已成熟者。佛即
爲説彼行所住處。於住處中説聖道爲能對
治。分別爲所對治。又説斷除増減二執不失
正道。凡夫修菩薩修及佛地。又説成立般若
名故。如是名爲善護念也。善付囑者即根未
熟菩薩未能發心修行。故如來臨涅槃付囑
已攝受菩薩。令其以此五種義爲説。亦令成
熟佛法也。已攝受者即謂根熟菩薩故也。然
護念有六。一者時。謂如來能爲現在及未來
二時護念也。謂於現在令其安樂之時。即不
令作惡招未來惡果名爲利益。非如慈母令
兒子現在得樂故反令造惡也。二者差別。謂
善能知機差別爲説故名善護念也。三者高
大。謂以般若攝益有情更無過上故也。四牢
固者。謂世間物可有破壞唯其般若畢竟堅
牢也。五普遍者。謂遍能攝益於自他。故非如
二乘但自利也。六異相者。謂信行地中凡夫
修位有種種別。隨其差別以別異法而爲説
故也。善付囑者亦有六種。一入處者謂所
歸投處名爲入處。處謂安處也。謂佛付囑根
未熟者言。我涅槃後歸餘菩薩諸佛等。故以
諸善友爲所歸投也。二法爾得者。謂已根熟
者於他之所法爾能爲攝益。如母於子也。三
轉教者。謂令傳説般若深法使傳燈紹繼不
絶故也。四不失者。即是入處由有所歸投故
不失正法正道也。五悲者。即是法爾由有悲
故能法爾攝益他。六尊重者即轉授也。由尊
重般若故而能展轉傳教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
正發請也。善男子等者即謂烏波索迦等也。
若不受別解脱戒不能親近承事。故不名爲
善也。發者生也起也。阿耨多羅者此云無上
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又名正菩提稱覺
應云無上正等正覺及等正覺謂初是總名
次簡外道邪覺。次簡二乘偏覺次簡菩薩缺
覺。擧圓滿故如是名爲無上正等正覺也。
謂此體者即是法身。故勝鬘云如來者即是
法身。法身即涅槃界也。言發心者謂趣向於
波若。故名爲發。云何住者問住何心而成
發也。謂於何處安住其心而成發也。世云何
修行既發心已如何修行耶。云何降伏其心
者既修行已煩惱所知如何除斷耶。云何住
者即謂深念衆生心也。云何修行者謂求菩
提心也。云何降伏者謂厭離有爲心也。又斷
一切惡者即是云何降伏其心也。修一切善者
即云何修行也。度一切衆生者即云何住也。
又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亦此配之
也。此上竝依世親意釋。依無著者與上不同
也。彼云應住者謂欲願故。欲者正求也。謂即
正求佛故。願者爲所求故作心思念也。謂發
正願斷一切惡等故。應修行者謂相應三摩
鉢帝故。三摩鉢帝者無分別三摩提也。謂爲
對治分別故。而起無分別三摩提引無分別
智也。此意云由有分別故是非遂生。是非生
故煩惱起。煩惱起故造惡業。造惡業故生死
轉。今爲斷彼故起無分別行也。分別者即所
知障故。應降伏者謂折伏散時。折伏散時者
若彼三摩鉢帝心散制令還住也。此意云若
折伏分別心不令散亂故名爲降伏。正起無
分別三摩鉢帝故名爲修行也。問何故不得
言若善男子等於三乘菩提應云何住等。而
獨言於大乘耶。如勝鬘云荷四重擔者。即有
姓無姓皆攝益。故答論釋云不可得義。謂善
現既是聲聞。若問大乘住行爲不可得。若問
二乘住行者非爲難事。世尊不嘆善哉也。又
爲三種菩提差別故善問。故唯問發行菩薩
乘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説如來善護
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爲汝説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
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二嘆印許
陳於中有三。一者嘆二者印三者許陳。嘆者
謂善哉也。謂若善現少有合理佛但印可未
必重嘆。爲問既極深廣故佛重讃善哉也。印
謂印述其言。許陳者爲擬宣説。諦者審也。令
其諦審聽受故曰諦聽。故經説言聽者端視
如飢渇。一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心悲喜
如是之人乃爲説也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述曰。此第三敬諾希聞
也。唯者敬詞然者可然其事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
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
非無想 述曰。此第四隨問別答。於中初答云
何住次復次下答云何修行。後須菩提菩薩
應如是下答降伏。就初之中有四。初明廣大
心。次明第一心。次明常心。次明不顛倒心。此
初也上依世親科。依無著者就第三彼修行所
住處中差別言之有十八。約地言之有三。謂
初十六是地前資糧加行二位凡夫。修行即
信行地。第十七證道是十地。菩薩行即淨心
地。第十八上求地即佛地也。謂我莊嚴佛土
已下文若約住處言之有六。謂一攝住處二
波羅蜜淨住處等於中初二住處即是十八
中初二。第三欲住處者即十八中二。謂欲得
色身法身故第四離障礙住處者即餘十二
住。第五淨心住處者即第十七證道。第六究
竟住處者即第十八上求佛地。總雖有八住
處後二不離前六。故通一切住處故但言住
處言之有六種也。謂且如初二住處中即有
廣大及甚深二種住處。如論具顯餘例應然。
就六住處之中初四是信行地。於中初二資
糧位。次二加行位也。然無著之意不同世親
論。十八差別一一皆有答前三問也。故論云
言菩薩應生如是心者。顯菩薩應如是住
中欲願也。若菩薩衆生相轉。即非菩薩者。顯
示應如是修行中相應三摩鉢帝時也。若菩
薩起衆生相人相壽者相。則不名菩薩者。顯
示應如是降伏其心中攝散時也。其世親以
十八差別中初二差別合答三問。不同無著
一一皆答三問。撿論應知。此答云何住者謂
如何安處其心而成發也。謂諸修行者欲證
菩提作大利樂。要先發起大菩提心方興正
行。故經説言如竹破初餘節速能破。見
道初除障餘障速能除。若發菩提心一切功
徳自應圓滿故發菩提心。經説譬如大海初
有一滴。能爲諸寶作所依處。最初發心亦復
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
起即爲荷負諸衆生因。此心亦爾。能爲五趣
無量種類荷負依止。又如空界無不含容大
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爲皆厭離故如空。
菩提皆求證故盡空。衆生皆深念故。此初發
心雖爲下劣一念福聚尚説難盡。況經多劫
發心修行利樂功徳。因何發心。一者見聞佛
等功徳神力。二者聞説菩薩藏教。三者見聞
佛法將滅。念言法住能滅大苦。四者末劫多
見衆生癡無慚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
不信念。言濁世多起如是惡煩惱。時我當發
心令餘學我起菩提願。由此便發大菩提心
將欲發心先具十徳起三妙觀。十勝徳者一
親近善友。謂情同道合雖遠名近。若非同合
者雖近不名善友也。故涅槃云。善知識者如
法而説如説而行。謂自不殺生教他不殺生。
乃至自不邪見教他不邪見等名如説而行也。
又善知識者猶如初月至十五日漸圓勝故
也。二供養諸佛。謂行十種供養。謂現前不現
前等三修集善根。謂凡所爲作共集善故。四
者志求勝法。謂好作勝善好聞勝法。如是等
五心常柔和。謂性不穬戻猶如良馬。六遭苦
能忍。謂爲菩提不憚寒熱等苦故。七慈悲淳
厚謂濟拔一切。八深心平等。謂怨親無二好
惡齊故。九信樂大乘。十求佛智慧。法華有
五故彼云。又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
佛所而行深妙道。三妙觀者一厭離有爲。謂
觀生死惡趣無暇等衆苦逼迫。自身之中五
蘊四大能生惡業。九孔常流臭穢不淨。三十
六物之所集起。無量煩惱燒煮身心。如沫如
泡念念遷謝。癡覆造業六趣輪迴。諦審思惟
深心厭捨。二求菩提。謂觀佛果相好功徳莊
嚴。法身本淨具戒等蘊力無畏無量勝法。成
二妙智慈愍衆生。開導愚迷令行正路。諸有
情類遇皆除惱見是功徳修集名希求。三念
衆生。謂觀衆生癡愛所惑受大劇苦。不信因
果造惡業因。厭捨正道信受邪道。四流所流
漏所漏。雖畏衆苦還爲惡業。而常自行憂
悲苦惱。愛別離苦見已還愛。怨憎會苦覺已
彌怨。爲欲起業生苦無厭求樂犯戒。懷憂縱
逸作無間業。頑弊無慚謗毀大乘。癡執生慢。
雖懷聰敏具斷善根妄自貢高常無改悔。生
八無暇匱法無修雖聞不持。翻習邪業得世
妙果謂證涅槃。受彼樂終還生惡趣。見是等
輩深心悲愍。次應發心如是發願。願我決定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或
隨意樂諸佛之名。如釋迦佛初發希願。如倶
舍頌於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
初釋迦牟尼佛。無著菩薩由此説言。清淨増
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先起信精進念定慧根降伏障染。次發大願
常逢善友以爲勝縁。雖遇惡友方便沮壞。終
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法運運増長。以不
退屈而爲策發。齊是名爲最初修行。依如上
説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
諸菩薩數。於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當速
登彼岸。今此一唱名廣大心者。謂十方無邊
世界無邊衆生無邊。如是無邊衆生我無始
來於彼起於十惡。今發心已於此衆生皆擬
濟拔攝受。故名廣大心也。竝欲度脱故。無著
論云。有想無想等境界所攝別故者。謂觀此
三爲境界故。有想者謂七有想。無想者謂五
無想。非想非無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釋。大
乘解者謂。識處名有想。無所有處名無想。無
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識處。故非非想者非
前無少所有處故也。餘如論易詳。又論問云。
彼卵生等四如何得入無餘涅槃。答有三因
縁故。謂難處生者待時故者。謂彼答意云。卵
生等難處衆生待出難處時即令入。無妨也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述曰。此第
一心也。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謂在纒名
如來藏。二有餘依。謂生死因盡。三無餘依。
謂生死果盡。四無住處。謂大悲般若二行
親證。或加方便淨涅槃爲五。謂菩薩作是
意樂無邊衆生皆欲具得無餘涅槃故名第一
心也。無著論云。何故不直説涅槃耶。若如是
便與世尊所説初禪等方便涅槃不別故者。
謂初禪等涅槃是世間道。離欲但是士夫果。
今言離繋果故也。何故不説有餘涅槃界。彼
共果故者。無餘涅槃惑苦依盡所顯故。是不
共果。又非一向者謂非一向苦依盡故
云何故不説無住涅槃耶。爲顯三乘共通故」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
滅度」者 述曰。此顯常心也。謂菩薩攝他
同己他度。即我己外無他故能常度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
壽者相即」非菩薩 述曰。此第四不顛倒心
也。若起我等四執即分別之障未除。妄想以
之更長故。是顛倒既無有四執故名不顛倒
心。服藥本除其病。無實反増。故世親云我者
總觀三世五蘊差別執。見過去我相續至現
在不斷名衆生相。見現在命根不斷住故名
命者相。見命根斷滅過去後生六道名壽
者相。然婆伽婆説。命者即是此名人相。無
著稍不同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述
曰此依世親答第二問也。然標布施者有二
義。一者順在家三福業事。出家六波羅蜜之
中施爲先故。二者體寛通攝六故也。在家三
福業者謂。施戒修也。此三能於今世後世可
愛樂故。賢良君子所稱讃故名爲福業。非福
翻此。初行施者謂諸衆生無始已來生死繋
縛都爲慳貪。創令行施使於未得財色等不
生貪著。於已得財色等不起慳吝。名之爲施。
戒者謂教持五八等戒。修者謂修行諸善習
禪定等。出家六波羅蜜者謂出家修行。先行
施度。謂從淺至深從麁至細從難至易。故經
據勝者謂衆聖之府據最勝。故各依一義亦
不相違。第二體寛通攝六故者。世親云檀度
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
住。無著意亦同。謂檀度有三一者資生。此有
二種謂内財外財施。二者無畏。謂令離苦得
樂等不令怖畏故。三法施。謂隨機應病爲説
法。故於中資生攝一謂檀度。無畏攝二謂
戒。於已作惡未作惡令不生怖畏。故法施攝
三謂進定慧。正説法時不疲倦。故觀知機明
簡擇故也。無性論亦作是説。施性中現有六
波羅蜜多。財施無畏施法施所攝故。解云有
釋此與波若次同。有釋此説。三種施中一一
皆攝於六。由如是義故唯檀施也。不住於事
應行布施者。謂不著自身也。謂行施時不求
自身端妙等。故但爲菩提也。應無所住者不
著報恩也不住色香等者不著外増上果錢
財奴婢等行施也。故論云自身及報恩果報
斯不著。護存已不施防求於異事。此中初兩
句配之文。次兩句釋前意。於中初一句釋不
著自身。次一句釋不著報恩及果報。如論易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述曰。
此答第三問也。於中有二。初正答前徴。次釋
疑難。此初也。應云不住相想。想者分別心相
者所著境。言不住者除内分別心。於外不著
外相也。謂不見受者施者及所施物故而熾
然施也。若見空而不施即是空執。若但施而
不見空便有病。要見空而且施方貫中道得
成波羅蜜多。故唯識云要七最勝之所攝受
方可建立波羅蜜多。謂安住與依止意樂及
事業巧便迴向竝清淨由七度復成。此言
無相者即是彼第五巧便最勝。下釋疑中有
四。一者標二擧喩三者合四者勸。上來依世
親意釋竟。依無著者自不住於事已下明十
八住處中第二波羅蜜相應行六種住處中
第二淨心住處也。於中文有二。初乃至
於前正明淨心住處。次不住於相已下明於
此不堪爲令堪故顯示不住行施也。又論云
從此已下有五種。隨所相應而解釋應知者。
謂從第二住處已去也。五種者謂一者依義。
依謂所依即以所對治爲所依也。二者説相。
相謂状也。三者攝持。謂依處所得當來菩提
果名爲攝持也。四者安立。謂安立處眞如妙
理也。五者顯示。謂顯示相應三摩鉢帝及折
伏散時也。然就此正明淨心住處中云不住
於事者。是依義依所對治住有能對治不住
故。行布施者是説相亦是攝持。欲願當來菩
提果故。不住行施者是第四安立。謂不著自
體等三事。即是安立第一義故。以第一義爲
無住也。故無垢稱云無住即無本也。謂行施
時安立於心住於無住。故云不住行施也。不
住相想者此是顯示也。謂相應三摩鉢提及
攝散心於此二時不住相想。故判文如此。
釋者論説六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未來二
者現在。如論具顯。云不住於事此説不著檀
波羅蜜未來果。應無所住者此不著餘五度
未來果也。若求現在果故行施名爲住色聲
等行施也。若求現法涅槃故行施者名爲住
法行施也。子云准此故知應無所住者脱一
法字也。理應云無所住法行於布施。故餘見
論文自當決了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徳」不可思
量 述曰。依世親釋答第三問中上來正答前
徴竟。自下釋疑文有其四。初法説次喩説次
合説後勸信。此初也。謂有疑曰若三事體
空故而行施者如何能成施福。如來爲釋此
疑故答云。若無住相施其福最多也。何以
故者佛語須菩提云。我何以教令無住相施
故。謂有相施者是順世間施可破壞故可毀
責故。得世間果不堅住故。是可思議是可計
量。無相施者順出世間不可破壞。當得出世
菩提果故。堅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數所不能
量也。又有相我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無相
施者無其分限寛廣無邊無有拘礙。是故得
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數計量多少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
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虚空可思
量」不不也世尊 述曰。此第二擧喩。於中
初擧東方虚空。次擧餘九方。一一中皆初佛
問次善現順佛而答也。此意若山河大地星
月等諸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如有相布施。唯
有虚空無其大小分量限礙。故喩無相布施
也。故有經説唯有虚空可喩法身也。謂十方
虚空皆無邊限。不可算量。同無相施福多無
限不可計量也。然世親之意於其事物有種
種不同。謂若男若女若好若惡若此若彼等皆
由有相行施等。故所有差別衆多分限。若以
心契無相無差別理而行施者。福無限礙。當
來成佛。其福遍滿無此彼自他差別也。無差
別理者謂空無我理也普遍一切如虚空故」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徳亦復如是」不
可思量 述曰。此第三合也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述曰。此第四
勸信也。謂勸令如佛所教行無相施。福定無
邊不久當成廣大果也。此意云汝等雖復未
解但應如佛所教。後證之時方自了達也。上
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就此一段明淨住
處。中初正明*淨住處。次不住相。已下爲令
堪故世尊顯示不住行施福徳最多也。謂或
有菩薩聞説無相施故不生堪忍欲樂修習。
而作是説本所行施求自體殊勝及以得恩竝
諸果報。既無相施何所得耶。謂但貪有相施
福徳而求自體等。於無相施不能堪樂。故俗
有言曰。少不學長無能。有不施思所窮老不
教死無名。所以有菩薩貪其福徳也。世尊爲
令堪故而以虚空爲喩也。謂説猶如虚空有
三因縁。一者遍一切處。謂於住不住相中福
生故。解云此説虚空遍一切處無間。有色無
色之處。皆能遍故。不同於色不遍一切亦不
長久。行無相施其若虚空。成佛已去周遍一
切福量圓滿長久不絶也。於住不住相中福
生故者。謂行無相施時近即感得十王果報。
遠能獲悟菩提法身。其十王果爲住福也。菩
提法身是不住福。若有相行施尚不得十王
報。寧得佛菩提二者寛廣高大殊勝故者。謂
虚空能廣能高又復殊勝。風所不飄水所不
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但由高廣殊勝故。行
無相施。亦復如是。三者無盡究竟不窮故者。
謂如虚空畢竟常住永無窮盡。無相施福亦
復如是無限無盡不窮竭故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述
曰。依世親上來當宗正明竟。自下廣破衆疑
分。於中論有十三分。今科爲十二。謂初周説
中於此已下有四重校量第一校量者謂以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
偈。第二校量者謂如一恒河沙。一一沙數復
是一恒河。如是恒河一一沙數是一世界。於
爾所世界中皆置七寶滿。而以布施。不如受
持四句偈等也。此二以財施校量也。第三校
量者謂以一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
一四句偈。第四校量者一日三時於一一時
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聞此經典信
心不逆。此二以法施校量也。謂以内身行法
供養故。或初二外財施以校量。次二内財施
以校量也。於四之中第二第三合爲一文
故總爲三段一一段中皆有四文。謂初三破
疑第四正校量。故合之爲十二段也。就初
校量之中文有四。一者謂可以相成就得見
如來不。二者須菩提白佛頗衆生得聞如
是。三者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四
者正校量。就四之中初三破疑後一正校量
不破疑也。前三之中初於無相因以生疑。次
於無相因果以生疑。後於無相果以生疑。就
此之中初世尊却問次善現順答後如來
成。此初也。此有疑曰若不住於相行布施者。
所行之因既是無相。何故所得之果是有相
耶。謂覩佛化身有三相故而生疑也。三相者
謂佛未成道已前名爲生相。成道已後説法
度人名住異。入涅槃時名爲滅相。住異合説
者如常釋之。謂現形權應隨機接物以示三
相之身。衆生覩之謂得有相之果。便與無
相之因不順。今爲解此疑故言不可以相見
如來也。謂法身無相是如來故離彼三相。即
是法身如來故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
來所説身相即」非身相 述曰。此第二善現
順答也。於中初正答次釋意。但爲善現俊
爽孤標佛兼加衞聰敏情得意答順佛
心故言不也。所説身相即非身相者。謂所説
三相之身相者即非是法身之無相也。所説
身者謂三相身即是有相也。即非身相者非
無相身也。以無相爲相故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見諸相
非相」即見如來 述曰。此第三佛重印成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謂虚妄有三。一者眞
如法身無生滅故名爲眞實。諸餘事法皆名
虚妄即此所説也。二者諸無漏法皆名眞實。
諸有漏法*皆名爲虚妄。故中邊分別論云三
界虚妄心心所也。三者依他圓成名爲眞實。
遍計所執名爲虚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非
相。乃至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也。今言虚
妄者即有爲無漏皆名虚妄也。若見諸相者
謂三相。非相者謂法身無相也。上來依世
親釋竟。自下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十
八住處中第三爲欲得色身住處也。於六種
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欲住處中有二。謂
得色身及法身此初也。於中文有其三。如前
科判。言欲得色身者謂有菩薩既發心已次
修行時。見佛三相之身相好具足便欲求得。
故佛意曰三相身者不是如來。却問須菩提
成顯此義。爲遮欲得色身菩薩故也。依義説
相攝持安立顯現等五義竝如論自配。謂
説相即非相者是攝持也。謂由欲願攝持當
來菩薩果故名攝持餘思可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得聞如是言説
章句生」實信不 述曰。依世親意就初校量
中此破第二疑也。上來既説行無相因得無
相果。義既甚深不同有相。佛滅度後一切衆
生及佛在世諸惡衆生不生信心。如來是不
成空説耶。設生信來世惡人如何能信。爲破
此疑故佛答云。未來有菩薩備三徳者。曾已
積集善根故能生實想亦不空説也。偈言不
空以有實者謂以有能生實想故佛不空説也。
言三徳者謂戒定慧學。又説一者修行謂具
三學。二者逢善友謂値諸佛。三者離空有執
謂證二無我理。今此文中初問次答。此初也。
言説章句謂能詮教也。生實想者謂能起智。
順其無相因果也。謂有惡衆生於其無相不
智順。於其有相返生順智。故善現作此問
也。無著論意者上來三差別竟。此爲第四欲
得法身住處也。六種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有
二。上來欲得法身也。於中有二。一者欲得言
説法身。二者欲得證得法身。言説法身者謂
能詮教。證得法身者謂所詮理。此意云上爲
修行求證色身。佛言有相虚妄法身是實。因
此便求法身無相。將欲證其無相先起四親
近行。謂近善知識從彼求聞。思惟修習故先
欲得言説法身也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説如來滅後後五百歳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爲
實 述曰。此第二答中無著世親皆有三段。
且世親者初明修行。次當知是人下明逢善
友。如來悉知已下明具福徳。達二空理不著
空有也。無著科者初顯示修行。次顯示集因
後顯示善友攝受。兩科雖復有異。皆是答
須菩提生疑問已莫作是説者佛語善現。汝
莫言不生實相。亦有生實相者故。若依無
著釋者須菩提問佛云。頗有衆生能
言説法身不。佛答云有得也。後五百歳者謂
釋迦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
年。未度比丘尼已前時正法一千年也。然法
有三種。謂教行證法。於中正法住時三種有。
像法住時而無證法更不得果。故但有教行
像似於正法時故名像也。於末法時唯教法
而無行證。設有持戒修行者多爲名聞利養
故。今言後者即是第三五百年。後正法滅時
也。故能斷云正行滅時也。又月藏經説佛滅
度後第一五百年解脱堅固。謂修行者多分
竝得解脱出離故。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謂
修行者多分得禪不得聖故。第三五百年多
聞堅固。謂多因經論博達多智故。第四五百
年福徳堅固。謂多福徳造塔寺等故。第五
五百年鬪諍堅固。今言後五百年者謂於五
時中皆有持戒修福等也。謂於後五百年有
具戒定慧者。於無相因果經教中能生淨信
心。起隨順智以爲實相也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
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
至一念生」淨信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無著
天親隨義如前科判。謂説若有於此經句生
一念信尚曾供養無量諸佛。況起多念。乃至
受持聽聞等者曾集善根更多也。若生實想
者曾善又多也。何故爾耶。謂雖於此生一念
信熏習在身。當來成熟能破無量廣大生死
故也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得如是」無
量福徳 述曰。此第三明達二空理離空有邊
也。無著云此下明善友攝受也。於中初標次
釋。此初也。世親云如來悉知者簡肉眼見。謂
以智知故。悉見者簡比量智。皆現量見故。謂
諸衆生。達二無我所有持戒等福徳如來悉
以佛智現量知彼也。餘經中説菩薩生福
徳者謂初起。取福徳者謂久熏修。今此但總
故云得如是無量福徳也。無著釋云悉知者
知名身。四蘊爲名故。悉見者見色身。謂於一
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見其依止故。即是顯
示善友所攝也。生取無量福者生謂福正起
時。取者即是彼滅時攝持種子也
何以故「是諸衆生無復我相人相衆生相」壽
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初明無我。次明無法
相四種。此意云後五百歳時有菩薩。了達身
之生起衰滅成無本非有我。又了怨親是非
之類本由自心都無定實。既聞人法二空之
復積持戒等福。所以如來以佛智知眼
見也。謂總縁三世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
是妄取是名爲我相。見身相續不斷謂從過
去我而至現在名爲衆生相。見現在一報命
根不斷名爲命者。見命根斷滅後未來復生
餘六道中者名爲壽者。今人替於命者也。無
著釋稍不同。謂取我自體相續名爲我。我所
取爲衆生想。此二我即及我所也。謂我乃至
壽住取爲命相。展轉趣餘趣取爲人想。解云
彼説壽者此説爲人也。上來四執妄情謂有。
總了爲空故云無我相等也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述曰。此第二明法相
之中初明四法相。次結成如筏喩。前中有二。
初明空有相次明依言離言相。初中有二。初
總標次別釋之。此初也。此文闕略故科有參
差若觀餘本不爾也。謂初標四法相次別釋。
釋中有二。初云有法相即著我人。有非法相
亦著我人者。即釋前不著空有相。次云不應
取法不應取非法者。釋前依言離言相也。今
此標中但標空有相。略無標依言離言相。釋
中具有也。無法相者謂凡情妄執執法我。爲
有名爲法相。既達爲空知法體而非實故云
無法相。無其所執實有法相故。亦無非法
者。謂愚者妄情撥圓成而是無名非法相。空
無有體故。智者了此圓成是有故無非法相。
無其所執爲空相故。二無我理是實有。故此
中更應云無相亦非無相。言無相者謂無我
理不可以言宣説爲有爲無。諸小菩薩乍謂
可説名之爲相。聖者了之爲不可説故云無
相也。亦非無相者以於無言處依言相説也。
謂愚者既聞不可説故即謂有言皆非。智人
達之故依言辭而説。然不執著故言亦非無
想也
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
壽者 述曰。釋前不著空有相中有二。初總
次別釋此初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何以故若取
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 述曰。此別釋
也。謂若執法我爲有。即亦著我人。執圓成爲
無。亦著人我。取是執義。雙無二執故即契中
道。故云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者。離二執也。故
偈云一切空無物者人法二我無也。實有者
二無我理體非無也。不可説者不可以言説
爲有爲無也。法性離言故依言辭而説者易
知也。又云若取法相則爲著我人等者。此義
云何。但有無明使無現行麁煩惱亦無我見
故者。解云但有無明使者謂無明住地。即是
分別法執也。無現行麁煩惱者謂無現行煩
惱障也。但有種子隨逐故。此意云由有法執
現行故煩惱障隨起也。無著論亦云。然於我
想中隨眠不斷故則爲有我取。是故經言是
諸衆生若取法相則爲著我等。意亦同世親
也。由法執取法相故我等便生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述曰。此釋第二
依言離言相也。不應取法者不應如聲取法
謂。不如言而取故。不應取非法者隨順第
一義智正説。如是取者謂必因言而悟眞故」
是故如來「常説汝等比丘知我説法如筏喩
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述曰。此結成筏喩
也。謂將欲證眞必因言説。及其正證即不假
言。如筏至岸即無所用也。上來依世親釋竟。
依無著者論云此取顯示實相對治五種
取故。何者五取。一者外道。二者内法凡夫及
聲聞。三者増上慢菩薩。四者世間共想定。五
者無想定。第一者我等想轉第二者法相轉。
第三者無法相轉。此猶有法取。有法取者謂
取無法故。第四者有想轉謂執有想定。第五
者無想轉執無想定故。是諸菩薩於彼皆不
轉也。於中言生實想者此爲依義顯示對治不
實想。故言於此修多羅章句中者此爲説相。
顯示言説法身故。即彼當生實想中。言
生者是欲願攝持。是諸菩薩。無復我想轉等
者是安立第一義。不應取法非法者顯了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耶如來」有所説法耶 述曰。依世親此破
第三疑也。謂有疑曰上言無想因還得無相
果。何故釋迦佛於道場成覺。説法度人雙林
入滅等耶。眞諦引經偈言。七年作嬰兒八年
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欲樂。二十九出
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廣度諸衆生。此
等即是有相之果。豈彼不行無相因耶。爲破
此疑故有此文也。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此
初也。然佛有三種。一者法身謂離妄之眞理。
二者報身會眞之妙智。三者化身應物之權
迹。謂法身妙理菩薩所不測。報身實智二乘
所不知故。應物現形隨方化接。有覩斯質便
謂實證菩提眞能説法。便是有想。今破此疑
故約眞如法身以問善現也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説義無有定法名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説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初答次釋此初也。善
現意云。若據世諦報化二身可有得菩提。可
有説法。若約第一義諦者眞如法身内自堪
寂。本無得菩提。亦無能説法。無有定法者謂
法身無相中無有定法得菩提。亦無定法而
可説也。但欲無定可得可説。不遮世諦報化
之身亦有不定得不定説也
何以故「如來所説法皆不可取不可説非法」
非非法 述曰。此釋也。於中兩重展轉釋前。
此初也。謂何以故無定法可説。内既不可説
於外亦不可取。故於外若有可取是應於内亦
有可説。既無可取明無可説也。不可説非法
非非法者。謂愚夫執人法爲有名之爲法。撥
圓成是無名非法。聖者達人法爲無名爲非
法。了圓成爲有*名非非法。法身寂淨不可説
非法。亦不可説非非法也。故論云應化非眞
佛。亦非説法者。説法不二取無説離言相。應
化既非眞佛眞説。即明亦是假佛假説也。於
内既無二説於聖者亦不二取。謂取法及非
法也。眞理離言無其説相故。何故釋中但言
説不言證。論云若不證者即不能説。故謂要
先證方能説也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述曰。此又釋前也。謂諸聖者皆以無分別智
契證眞理。方能斷惑而立差別故聖人説彼
無爲法。彼聖人所證法既不如是説。何況如
是取。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説相非可説故。上
來世親釋竟。無著意者此段經文即是第四
欲得法身。於中上來明得言説法身竟。此第
二明欲得證得法身。於中有二。謂一者智相
至得法身住處。謂無分別智能契得眞如法
身。即以智相爲住處也。二者福相至得法身
住處。此明初也。謂前欲得色身佛言色身虚
妄。教求法身。欲求法身先修諸眞之智。即是
菩提法身故名智相。由求智相法身故佛以
眞如法身。爲問謂外事中而有執他可得菩
提。隨衆生機有可説法。於内無相法身之中
本無智身菩提可得。亦無法而可説故以爲
問也。善現答言義亦同。然解佛意故約眞如
理彼二倶無也。謂於内眞如理不可説非法
非非法。故即無説無取也。於外聽者依眞如
理不可取故無聞無得也。此即説聽皆依眞
如也。世親釋意説證眞如故不説法非法。聽
離妄執故不取法非法。謂法者所執人法爲
有故。非法者所撥圓成爲空故也。依等五義
配文者如論自顯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
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徳」寧爲多不 述
曰。依世親釋初校量之中上來三段。釋疑自
下正校量也。外意云眞理之中既無説無取。
無菩薩而可得者所行無相之福。豈不空施
耶。世尊挾此意故問善現也。於中初佛問次
善現答後如來成此初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徳即非福
徳性是故如來説」福徳多 述曰。此第二答
中初標次釋。言是福者謂擧財施福徳。即非
福徳性者謂非是感出世之福徳性也。謂要
聽聞發生無分別智方得出世無相果故。是
故如來説福徳多者。謂是故如來説此財施
福能感世間福徳多
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
等爲他人説」其福勝彼 述曰。此第三佛爲
校量之中初正校量次釋所以。此初也。乃至
四句偈者謂下至受持四句也。謂領納在心
名受。記令不忘稱持。四句偈者謂明此宗義
之處。義圓足者即爲一句。如説廣大第一常
心不顛倒。此四心各爲一句也。又如不住於
事應行布施即爲一句。如是准知。此經宗者
謂無分別。破於分別爲宗也。如言色聲香味
觸等者是集名。雖有多句義非足故終不成
句也。如説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等亦非
句義也。謂由受持爲他説故能生智慧。證無
相果。此福不空。唯此二種能趣菩提故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述曰。此釋也。
謂由因聽聞此經故依教思惟修習引無分
別智。契會眞。智圓滿故。從此生理先妄覆
故名之爲出今此總合説故但言出也。謂
一切諸佛者報化二佛從此經生也。及諸佛
阿耨菩提者諸法身佛從此經出也。論云
於實名了因者謂於無爲實相了因所得也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述曰。更釋受
持福勝之意也。謂以無分別智契證眞理。理
智圓明名爲佛法。此唯十方諸佛同得名爲
佛法。餘人不得故即非佛法。又初一法唯
佛自解餘人不解名非佛法。此第一法即以
受持此經及爲他説爲因。故説此二福徳勝
也。上來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彼説欲得證得
法身中有二。上來明智相法身竟。此明爲得
福相至得法身住處也。謂外有疑曰。上説於
眞如理中無智相法身可得。又無法可説者。
欲受持此經爲欲得福耶。故如來爲校量也。
謂於如來言説法身若有諸受之者。能生福
相至得法身。故若受持一四句者生福甚多。
依等五義如論應詳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
陀洹果不 述曰。依世親説此下有二校量。
合二爲一文。於中二。初釋疑次校量。釋疑有
三。一者約二乘以生疑。謂前説一切聖人以
無爲法得名。無爲法中無説無取者。何故預
流等云我能取自果。復云我得我證耶。第二
疑云。若言無説無取者何故如來昔於燃燈
佛所聞法。故從七地入八地耶。是即有説有
取故。第三若無説無取者何故菩薩取莊嚴
淨國土等耶。此三種疑皆於前説一切聖人
以無爲法。而有差別故生疑也。不同前段校
量中所生疑者皆於應不住相想以生也。就
此破初疑之中有四。一一文中皆佛問次善
現答。此爲初問也。流有二種一者生死流。二
者出世流類。若望生死即是逆流。若望出世
便是預流也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爲入
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
洹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初標答次釋答也。
此答意云。若正在觀中證理之時。而無趣入
不作趣入之解。故但爲其立名稱曰預流也。
又若入色聲香等是有分別。正證眞理之時
但冥契理。而不入色聲等法。故名預流也。餘
皆據觀中而答也。謂在觀時不作能得能證
解。故名與前無違也。上來世親意。無著
上來四差別竟。此第五爲修道勝得中無
慢也。若八種住處之中第四離障礙住處中
有十二。此初離慢障也。謂諸聖者云我能得
果我是預流等。故名之爲慢。今答若在觀中
之時而無我得之慢也。然前三果出觀
起。第四果者煩惱定無所知容起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
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
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
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
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
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
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
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
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爲著我人」衆
生壽者 述曰。此後之三果皆應准前通釋。
然前三果之中皆應有即爲著我人等譯家略
故無也就第四果中初佛問次善現答。中初
正答阿羅漢。次善現引己爲證令他信故
世尊佛説「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爲第一是
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
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
説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
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述曰。此第
二引證也。言我是第一離欲者謂能離煩惱
障及定障故也。以是倶解脱故不同慧解脱
但離煩惱障也。就引己爲證之中有三。初明
佛與勝名。次彰不念。後釋成前義。若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等者。是則有我人等執還有煩
惱不能無諍。世尊即不説我爲無諍行也。以
有諍故世尊説。即知我無不念得無諍行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
於法」有所得不 述曰。依世親釋此破第二
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言然燈者即謂定光。謂
釋迦佛昔爲菩薩之時。七地將滿當爾摩納
仙人。聞定光佛欲來入城。遂從一女人買華
將以散佛又表己之深敬。布髮掩泥當。爾
佛爲説法即入八地。第三僧祇初也。其賣華
女人聞言供佛遂不取錢。便共同願。因此而
來恒爲夫婦作善知識即耶輸也。謂外有疑
曰。上言聖人以無爲差別故無説無取。何
故釋迦於燃燈所而取法。定光復爲説耶。今
爲破此疑故以爲問也。言有所得者謂分別
心妄所執法也。無所得者謂智證眞時無彼
分別之心所得法也。但言無彼分別心之所
得名無所得。不遮智内冥眞亦爲所得也。此
意云。佛於定光所聞法時無於分別所執有
所得法。但智内冥眞如於所執中都無所得。
證智不可説不可取故亦無説無取也。故今
問言佛於燃燈佛所智證於法時爲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述
曰。此第二答可知也。論云不取理實智者。謂
不取者不分別之心執取也。理實智者謂以
智證實理時。分別取執者都無所得也。世親
釋竟。無著者此第五爲不離佛出時。故離障
住處十二中此第二離少聞障也。謂若行無
所得名爲多聞。若作有所得是少聞。然佛於
定光佛不作分別取執有所得。故是離少聞
障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述曰。
依世親此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無爲法中
既不可取不可説者。何故菩薩取莊嚴淨佛
國土。復云何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復云何
餘世間復取是法王身耶。此中有二初破彼
疑菩薩取莊嚴淨土。次破疑佛取自法王身。
初中有三。初佛問次善現答。後世尊示勸。
此初問也。菩薩取莊嚴佛國土者。謂初地已
上菩薩生報淨土。隨其分量於一一地見佛
不同。自身有異既處淨土之中。即是取自莊
嚴淨佛土。何故前言聖人以無爲有其差別
無説無取耶。今破此疑者。謂諸菩薩以無分
別智内證眞理莊嚴。故於外事形相之中即
得七寶莊嚴。於内證莊嚴之時無説無取也。
若於外事形相之中而言我莊嚴佛土者。此
可爲取。菩薩便是住色等境中。既證無相之
莊嚴。何名取淨土。故偈云智習唯識通。智習
謂修習無分別智。唯識謂智相應淨識。通者
謂達眞理。即眞莊嚴也。故攝大乘解十八圓
滿淨土中云。出世善根之所集起者。此説淨
因也。謂要發菩提心修行出世善根。積集長
時即能證會。故名爲因。又廣大自在淨識爲
相者。謂以淨識爲淨土體也。心淨即佛土淨
故也。又云大念慧行以爲遊路。大止妙觀而
爲所乘。廣大法味喜樂所持。空無相願爲所
入門也。菩薩莊嚴佛土者。佛問善現云於外
形相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
名莊嚴 述曰。第二答中初總答次別釋。但
諸菩薩要内證莊嚴。方住外七寶。非如觀西
方池水等名莊嚴也。有形相莊嚴即是住於
色等境界中。故言莊嚴佛土者。謂内莊嚴也。
即非莊嚴者非外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
是無相無取眞莊嚴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
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 述曰。此第三示勸也。應
如是生清淨心者。謂應修習淨智淨識清淨
心。不應住色等生心者。謂不於外形相起莊
嚴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要以智證於
無住。無住即無因也。無著釋者。十八差別
之中此爲第七願淨佛土。離障住處十二之
中第三爲離小攀縁作念修道。故小攀縁者
謂作有形相莊嚴淨土。如求西方觀日水等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
是身爲」大不 述曰。此破第二取自法王身
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謂有疑曰。前説聖人
無爲而有差別。無説無取。何故報身自受用
法樂取自法王身。謂身無限遍周法界。故一
切世間復取彼。云是法王身。爲除此疑也。偈
云如山王無取者。謂如須彌山居衆山而彼
無心我是山王。衆生有分別心自取彼爲山
王。報佛亦爾。已無分別心故自不言我是法
王身。衆生有分別故起分別云彼是法王。佛
無分別心故不自取爲法王身也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説非身」是名
大身 述曰。此第二答也。佛説非身者謂非
有分別身。是名大身者是無分別身也。無著
釋云。此爲第八成就衆生。又是離障住處中
第四離捨衆生障。故此意云。如來雖知不取
形相名離小攀縁。然其報身廣大無量。羅睺
阿修羅王如須彌山。大衆生尚不見其自體。
何況欲界小衆生。是則如來捨離衆生不度
也。爲此故有此文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
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爲多不 述曰。依
世親釋就大文第二重校量之中上來破疑
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復二。初以財施校。次
命施校。初中復二。初正校量次隨説。是經已
下釋所以。前中有三。初世尊寄喩以問。次善
現順佛以答。第三如來正爲校量。此初也。阿
耨達池出四大河所以偏將恒河爲喩者。阿
含經説有四義。一者有多沙故。二者世間以
爲福故。謂將爲淨於彼求福故。三者經劫名
不改故。四者佛近彼説法故也。如恒河中所
有沙數者。謂取一恒河中沙也。謂方廣深
四十里爲一恒河沙也。如是沙等恒河者謂
以一恒河中沙。一一沙復作一恒河也。取此
無量恒河中沙。一一沙是一佛世界。以此
數恒河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尚不如
受持此經乃至一四句偈也。何以故。此少分
受持功徳與菩提爲因。一切外縁所不能壞
故。其財施者爲生死因易可破壞王賊等所
侵故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
況其沙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也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
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
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
偈等爲他人説而此福徳」勝前福徳
述曰。此第三佛正校量中有三。一佛問二須
菩提答三佛校量也
復次須菩提「隨説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
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
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
即爲有佛若」尊重弟子 述曰。自下第二釋
所以也。於中有三復次。何以多財布施不如
少受持耶。由釋此意故有三復次也。謂一者
在處處勝在人人尊故。二當何名此經
能摧二障故勝。三者三千大千已下明財施
爲染因法施爲淨因故勝。此即初也。於中復
二。初明在處處勝。次明在人人尊。如佛塔廟
者此是十方諸佛眞法身故。謂碎身舍利
但一化佛之體。此般若經一切諸佛眞法身
故也。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是十八差別
中第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故第四離障住
處十二中第五離樂外論散亂也。謂令依此
般若修學。不令習讀外典籍故。文中有二。初
以四種因縁顯示此法勝異。次當何名此經
下爲對治如言而執義。就前四因縁中即爲
四。一者攝取福徳如經得福多彼。二者天等
供養如經隨所有處等。三難作如經成就最
上希有。四者起如來念如經則爲有佛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
云何奉持
述曰。依世親此第二。復次釋所以也。謂諸煩
惱如山如石。而有金剛能破。或煩惱如金剛
般若能除斷故。或如彩畫之金剛。廣如無著
釋。謂由有此種種堪能故受持般若功徳勝
多財施也。於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此初也」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爲金剛般若波羅蜜以
是名字」汝當奉持 述曰。第。二如來答中初
示名勸持次釋所以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説般若波羅蜜即非般
若」波羅蜜 述曰。此釋中初明諸佛同説同
讃。次顯己不獨有説。此初也。佛説般若波羅
蜜者十方佛同説也。謂雖無分別而説亦有
因巡。而談如説但無分別取自法王非無因
巡而有自體也則非般若波羅蜜者非一佛
獨陳也。此意云。由般若是諸佛本母能出生
諸佛。故諸佛同讃故。若有受持乃至四句者
勝以多供養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説法不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説 述曰。此第二顯
己不獨説。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問意云頗
有一法如來獨説耶。善現答云無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爲多不 述曰。此第三復次釋所以也。於中
初釋前受持福多所以。次轉釋疑。前中有
二。初問次答。此初也。謂碎世界以作塵者。有
其二喩。一者勝喩。謂因少受持便生多功徳。
世界者喩少持碎爲塵者喩生多福。二者劣
喩。如以財施故多煩惱因。謂由所受施人因
此而起種種鬪諍故。謂世界者喩財施。碎爲
塵者喩生長煩惱。世界既爲塵因財施亦作
染因也。今此意云。持法雖少生福甚多。財施
雖多但増煩惱。故説雖多財施不及受持一
四句也。故寄此意以爲問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説
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説世界非世界」是名
世界 述曰。此答中初順佛稱多。次釋非如
實。是微塵者謂碎世界以作塵。説非微塵者
非如衞世等所執有實微塵也。謂但寄微塵
以喩貪等。非即如言而有微塵故也。又釋但
借微塵以喩貪等。非即微塵是貪體也。是
名微塵者謂是寄喩之微塵也。説世界者謂
以世界喩財物施。非世界是貪等因。財施爲
貪因但借世界爲喩故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如來説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述曰。此第二轉釋疑也。謂前所説受持經
者。生福甚多。即謂其福徳有相果故今破之。
謂法身是如來非三十二相化身也。於中初
問次答。説三十二相者謂化身。相即是非相
者非法身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是化身三十
二相也。上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經言大
千世界已下此一段文十八差別中第十爲色
身及衆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即是離障
住處中第六爲離於影像相自在中無巧便。
故此意云。衆生於色身及名身摶取中無巧
便故作一合相。今起方便破一合相故有此
文也。然破中有二。一者破色身。二者破名身。
色身有二。一者細謂微塵。如經所有微塵寧
爲多不。二者破麁色身。如經諸微塵如來説
非微塵。破名身者如經説世界非世界。以名
無形段。不可有其麁細。故以世界爲喩也。如
經可以三十二相等者。第十一爲供養給侍
如來故。又是第七爲離不具足福資糧故。此
意云。若欲供養如來求福資糧者。不應以相
見第一義法身故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
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
等爲他人説其福」甚多 述曰。依世親釋。上
來以財校量竟。自下以身命校量。於中初正
校量。次釋福徳多所以。此初也。無著釋云。此
第十二爲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於精進
若退若不發故。又離障礙住中此第八爲離
懈怠利養等樂味故。解云此説若有衆生。樂
欲味著懈怠。或味著利養不發精進。或曾起
功徳而復退失。爲令遠離此等故而以身
校量。意令進趣故也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深解義趣涕涙悲泣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説如是甚深經典我從
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述曰。
世親云自下釋所以。於中有四一悲捨苦身
聞法悲涙。二世尊若復下。明於此生信則生
實相。三世尊是實相者下拂疑除病。四世尊
我今得聞下進發信心。此爲初也。謂須菩提
聞説捨身忍苦。又聞此經深義能得菩提。喜
嘆自揚故懷悲泣也。無著釋云。自此下有其
三文。初悲苦捨身聞法傷感與世親同。次若
復有人下明發起精進生如義想。三我今得
聞下爲令在坐味著懈怠諸菩薩生慚愧故。
此爲初也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
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徳 述曰。此
第二文也。謂有聞經生信心者。當來定得無
分別智。除妄分別證達二空名生實相。由如
是故。雖復捨多身命不如受持也。以欲捨身
恒輪生死非求慧行不趣菩提故也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説名實
相 述曰。此第三拂疑除病也。是實相者謂
無相爲相也。即是非相者。謂則非是虚妄分
別所執差別之相。説名實相者。謂無虚妄之
相説名實相也。謂有聞説實相言故。謂是虚
妄分別所執之相。今言不是故有此文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爲
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歳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
解受持是人則爲」第一希有 述曰。此爲第
四進發信心。即是無著第*三爲令菩薩生慚
愧也。謂説未惡世尚有衆生能生實相。況今
現在菩薩聞説般若而不進修。謂惡人信解
乃可希奇。菩薩受持蓋不足嘆。故有此文也。
就此文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問中有三。初
標問次釋後結。此初也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有二。世親云。初明所取空
次明能取空。子云此唯説法空也。無著云初
明人空次明法空。離人家執故。此初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衆生相壽者
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空也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述曰。此第三
結也。謂若有分別即有業生死起。既除分別
之相妄想生死都無則名諸佛也。此意云。縱
捨多身命非證理之因。若暫聽經便是離
相之福。謂因受持聽聞故當證二無我理。既
是勝因故多捨命之福
金剛般若經賛述卷上



金剛般若經賛述卷下

 大乘 基撰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
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爲希有。述曰。
此第二佛答。初標次釋。此初也。世親意云。驚
謂驚恐。謂有衆生恐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怖
者謂怖懼。依般若修學不能斷疑故。畏者謂
由驚怖故畢竟不肯修學也。若有遠離彼處
者名爲不驚不怖不畏也。無著云。謂聲聞乘
中世尊説有法及有空。於聽聞此經時聞法
無有故驚。聞空無有故怖。思量時於二不有
理中不能相應故畏。更有別釋。爲三種無自
性故應知。謂相生第一義等無自性故。解云
謂於遍計所執無體相故名不驚。於依他起
無自然生性故名不怖。於圓成實中無彼所
執人法故不畏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説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
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述曰。此第二讃
釋勝也。世親云。如來説第一波羅蜜者。謂十
方諸佛同説讃能爲大因故名爲第一。顯此
經勝餘經也。非第一波羅蜜者。謂非餘人所
得也。無分別智證無我理。唯十方佛得餘人
不得。故是名第一波羅蜜者唯佛所得也。無
著釋云。第一波羅蜜者。謂般若於餘五中最
勝故也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説非忍辱波羅蜜
述曰。世親云。上來大文第二段竟。自下第三
段文第四校量。於中初釋疑。次正校量。釋疑
中有三。一者於前捨身命以生疑。謂有疑曰。
向説彼身苦以彼捨身苦身而果報福是劣。
若爾依此法門受持演説諸菩薩行苦行。彼
苦行亦是苦果。云何此法門不成苦果。此
意云。前説捨身命苦還得苦果身得福即劣。
若爾者菩薩爲此法門故行諸苦行亦感苦身
果。何福即勝。謂如薩陀波崙菩薩。於曇無竭
菩薩所。求般若波羅蜜故打骨出髓而行供
養。是苦得福應少。今答意。若爲慧行而捨身
得福即多。若雖捨身不行慧行求菩提者。生
死因故其福下劣也。就此文中大文有四。一
者正破前疑。二者指事以顯。三者菩薩應離
一切已下引初地菩薩爲示無住理。四者菩
薩爲利益下勸益衆生住二空理。此初也。忍
辱波羅蜜者。謂十方佛同得故或求慧行之
忍辱也。如來説非者。非是餘人所得故或非
求慧行故不名波羅蜜也。謂前説捨身命者
非慧行故不名波羅蜜。故言説非忍辱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爲歌利王割截身體我
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何
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
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述曰。此第二指事。
於中初引昔一身。次引餘多身。此初也。於中
初明離相成忍。次反説擧成前。歌利王者亦
云苦楚。多行楚毒故。謂如來往昔爲忍辱仙
人在山修道。其王將諸綵女入山遊獵。王倦
而睡女等於仙人所求聞正法。王寤便看正
見圍繞其仙。王便問仙汝何人也。乃至問云
汝是離欲凡夫不。答言未離欲。王聞生恚便
割截之。當無我相遂還如故。今引之也
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
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述曰。此第
二引餘多身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 述曰。此第三引初地菩薩。得
忍辱故名不住心。示不住生心義故也。於中
初總示次別示。此初也。發心有五。一者種姓
發心。謂地前。二者信發心。謂初三地相同世
間修施戒忍故。三者明發心。謂四五六七地
相同出世故。謂四地作菩提分觀相同預流。
五地作四諦觀相同羅漢。六地作縁起觀相同
縁覺。七地純無相觀正是菩薩也。四者不退
發心。謂八九十地。五者無上發心。謂佛地。亦
云五種菩提。謂名種姓菩提等。今言發心者
謂信發心。即初地菩薩内觀眞如無住理故
名爲不住生心也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述
曰。此第二別示。於住之中初令不住於相。次
令住無相。次釋所由。後總結。此初也。謂住色
等生心者。便是有住即著我人故不應住也」
應生無住心也 述曰。此第二令住無相也。
謂觀無相名爲無住。要證此理方滅我人也」
若心有住即爲非住 述曰。此第三釋上所
由也。謂若住色等生心者便爲非眞住故也」
是故佛説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述曰。此
第四總結也
須菩提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應如是布施
述曰。此大文第四除疑示理也。於中初令行
無住施。次正破其疑。次別釋道理也。謂有疑
曰。前言不住生心者。云何爲利衆生修行而
不名住於衆生事。爲斷此疑故有此文
如來説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
別顯道理。於中初明法空次明人空。此初也。
説一切諸相者謂虚妄相。即是非相者謂無
實相。虚妄本空故
又説一切衆生即非衆生者 述曰。此顯生空
也。説一切衆生者謂所執實衆生。則非衆生
者非實有衆生也。或復翻此釋應知。上來依
世親釋第一疑竟。依無著者。經言如來説忍
辱波羅蜜下第十三爲忍苦故。即是離障住
處中第九爲離不能忍苦故。謂餘人不能忍
發勤苦行此般若波羅蜜者。如來引己昔事
令能忍苦離不忍障也。就此文中有二。初明
三種忍以離不忍苦障。次須菩提菩薩應離一
切相下明不忍因縁者有三種苦。前中有三。
一者明能忍。謂達法無我。如經如來説忍辱
波羅蜜故。二者明忍相。謂他於己起惡等時。
由無有我等相故不生瞋想。亦不於忍辱波
羅蜜中生有想。於非波羅蜜中不生無想。如
經如我昔爲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有
我等相。三者種類忍。謂極苦忍相續苦忍。如
經如我昔爲歌利王割截身體及言我念過去
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等。就第二不忍因縁
有三。一者流轉苦忍。謂由不忍故即流轉生
死。爲對治此故令離一切相發無上心。若住
色等則於流轉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故。
如經言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心
等。二者對衆生相違苦忍。如經如是菩薩爲
利益一切衆生應如是布施等。謂既爲衆生
行無住施。云何於彼應生瞋也。三者顯示乏
受用苦忍因縁對治。如經須菩提若菩薩心
住於法而行布施等。謂若著於果報等施即
便於取用而有乏少。若行無住布施擧事虚
空珍寶無量也
須菩提如來是眞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
者不異語者 述曰。依世親釋此破第二疑
也。謂有疑曰。向説無相因得無相果。於證果
中無道。云何彼於果能作因。此文意云。所證
法既無相空寂無住等行云何能作因耶。爲
斷此疑故也。此文有二。初明不妄語次遣外
執。此初也。論云。以如來如實智不妄語佛菩
提及小乘大乘受記之事皆不妄説。以是四
境故次第説四語。今此經中加不誑語也。無
著云。此何所顯示。欲令信如來故能忍。於中
眞語者爲顯世諦相故。實語者爲顯世諦修
行有煩惱及清淨相故。於中實者此行煩惱
此行清淨故。如語者爲第一義諦相故。不異
語者爲第一義諦修行有煩惱及清淨相故。
説此眞語也。此意總云。如來三界獨尊天人
師既爲法界主。作五趣醫脱屣在家之上飾。
棄捨輪王之大祚。道成正覺所欲皆成。既不
規名利。復不求安樂。何忽有妄語乎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虚。述曰。
此第二遣外執也。如來所得法者謂所證理。
無實者謂不可如言而取實。無虚者亦不可
離言而別求。由不虚故依佛教修學。由不實
故離妄想而證眞也。謂凡夫妄想所執無有
故不實。如來無妄想説故不虚也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
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
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述曰。世親釋云此
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若聖人以無爲眞如
得名。彼眞如一切時處有。云何不住心。得佛
菩提則非不住。若一切時處實有眞如。何故
有人能得有不得者。爲斷此疑故説入闇等
喩。於中有二。初明住事爲生死因。次彰不住
爲出世業。此初也。偈云。時及處實有。而不得
眞如。無智以住法。餘者有智得。此意云。眞雖
一切時處實有。由無智以心住法故不解出
離。猶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而不得之得者
翻此説。無著釋云。此爲顯示第三乏受用苦
忍因縁對治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
經受持讀誦則爲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
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徳 述曰。世親
云就第三段第四校量中。上來別破三疑竟。
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初校勝劣次以要言之下
釋所以。前中有二。初明行三種行功徳至多。
次擧事校量 此初也。三種行謂一者受二者
持三讀誦。無著云。自下第十四爲離寂靜味
即十二離障中第十爲離闕少智資糧故。謂
有耽禪定不肯聽聞而修智慧。爲闕少智資
糧。今令受持讀誦發生智慧故方得菩提。定
是福門故但能助道也。就此之中文有其五。
謂顯示與法相應有五種勝功徳。一者如來
憶念親近。如經受持讀誦修行則爲如來以
佛智慧等。二者攝福徳。如經皆得成就無量
無邊功徳聚等。三者讃歎法及修行。如經以
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等。四者天等供養。
如經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等。五者滅罪。如經
受持讀誦此經爲人輕賤乃至當得等故。此
則初文也。謂要受持讀誦此經者。是正報菩
提之因眞法供養。所有世間財寶供養如來
所不能及。由如是故如來恒以佛智悉知是
人。恒以佛眼悉見是人。親近憶念是人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
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
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
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
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説 述曰。
世親釋云此擧事校量也。於中初明施命至
多。次顯信經福勝。日以三時捨身者假設有
斯也。信心不逆者。謂若有人聞此經典。雖未
能受持讀誦。但生淨信隨喜功徳比前其福
過彼。何以故然也。謂於生死中雖捨身命。終
無能契菩提法身。一生信心雖亦未生慧解。
然由信故因即聽聞生長智慧定當成佛。其
福即多也。已生隨順之意故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無邊功徳如來爲發大乘者説爲發最上乘者
説 述曰。世親云自下釋二釋所以。中有六
復次。一者示現希聞而能生信法故。謂大機
能入小機不能。如經以要言之等。二者示現
受持眞妙法故。謂受持妙法即是荷擔菩提。
如經如是人等。三者示現是人必定成就無
量功徳。謂此經在處皆可尊重。如經在在處
處等。四者示現遠離一切諸障故。謂轉障。如
經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等。五者明速
證佛菩提法。如經若復有人於後末世等。六
者示現成就種種勢力得大妙果故。謂明經
威勢。如經善女人於後末世等。就初中有二。
初彰經徳大次持誦福圓 此初也。不可思議
者非情思之可議。不可稱量者非語言而可
稱説。爲大乘者説者謂定性大乘。爲最上乘
者説者。謂不定性大乘。謂亦有二乘性故。謂
此妙法最極難量。小乘意樂下劣不能於此
經而發趣。故云爲發大乘者説也。無著云。就
此讃法及修行之中有三。一者讃歎教法。二
嘆修行者。三若樂小法者下雙明二種。此初
嘆法也。爲發大乘者説等者。成前不可思議
等也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説如來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
可思議功徳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明持誦
福圓也。謂由此法爲大乘説故。有受持等者
必獲無上菩提不可思議功徳。故於彼生少
信者便勝捨多身命也。無著云。就此第二嘆
修行之中有三。初持誦等故佛所攝受。次
明此人成就勝徳。後明肩負菩提重擔。此初
二文也
如是人等則爲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述曰。世親云此爲第二示現受持眞妙
法故。於中初明大機持誦爲荷菩提。次顯二
乘凡夫不能聽受。此初也。謂受持之者當能
證獲菩提。雖現未得後必得故故言荷擔。荷
謂荷負擔謂擔掲。言受持者則爲負掲得菩
提故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
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説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文。樂小法者謂即二
乘 著我等者謂即凡夫也。無著云。此大文第
三雙明前二也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
脩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爲是塔皆應恭敬
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述曰。世親
云第三在處皆可尊重也。無著云此爲第四
天等供養也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
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
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云此第四轉障也。如
對法論説故。思造業有五。謂一者他所教勅。
謂自無喜樂。二者他所勸請。謂俛仰而作。三
者無所了知。謂嬰孩畜生之類。四者根本執
著。謂知罪而作。多分出家之類。五者顛倒分
別。謂不識爲作。多分在家之類。前三造業
未必墮地獄。後二造業定墮地獄。此後二業
造已應受。由能受持讀誦此經故。轉先重業
現世爲人輕毀。故應墮惡道之業竝即消滅
也。此據中容受持之者若起増上心持誦之
者罪頓消滅。亦非爲人輕毀轉重令輕也。若
其下劣心受持之者未必罪滅也。又釋若時
報倶不定者即總消滅。報定時不定者即當
來應受之者轉之現世輕受也。由如是故。雖
少信受其福多前所捨身命也。無著云此爲
第五滅罪。於中有三。初明滅罪。次於後末世
等顯示多福故。次當知是經等顯示福體及
果不可測量故。前中有二。初明罪滅次我念
過去等顯示威力。此初也。謂由聽聞持誦此
經故。依學無分別智證二空理。二障都亡盡
名眞滅罪也。謂由愚癡故分別惡業罪生。若
聽聞經得智慧故斷除分別。即是罪從心生
還從心滅也。由持此經當得眞滅罪故。於現
在中亦得迴重輕受也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
得値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
事無空過者 述曰。此依世親第五文速證
佛菩提法也。於中初擧自所得福。次校他受
持徳。此初也阿僧祇劫者。小乘教説從一至
十。十十成百。十百成千。十千成萬。十萬成
億。如是六十番積數故名一阿僧祇也。今大
乘准華嚴。一百二十番積數成一阿僧祇。仍
萬萬爲億。億億成兆等也。於燃燈佛前即謂
第三僧祇已前也。第三僧祇初逢燃燈佛故。
那由他者千萬數。謂在燃燈佛前逢八百四
千萬億箇那庾多佛。於中二法供養承事無
空過者。然此但其數不論恒沙者。謂所逢佛
極少也。謂此且説隨於一地二地等中所逢諸
佛。非謂前二僧祇但逢爾所佛也。且依古舊
相傳説。釋迦佛於初僧祇逢五恒河沙佛。第
二僧祇逢六恒河沙佛。第三僧祇逢七恒河
沙者。是則前二僧祇逢無量佛。何獨爾許耶。
故知且據隨何時分逢者説也。又涅槃説。初
依菩薩逢五恒沙佛。第二依六恒沙乃至第
四依菩薩逢八*恒沙佛。其第四依者即第十
地菩薩。故知二僧祇逢無量佛也。然有宗説。
初僧祇逢七萬五千佛。第二僧祇逢七萬六
千佛。第三僧祇逢七萬七千佛也。無著云此
顯示威力。謂遠絶高勝故名威力。於中有二。
此初文也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
徳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徳百分不及一千萬億
分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述曰。世親釋
云此第二以他受持功徳而校量也。謂供養
諸佛但是福門助菩提法。聽聞持誦能生慧
解破裂生死故也。謂菩薩雖復餘行百千諸
行。若不修習慧波羅蜜。終不能得識達道理
契證眞如斷除分別生死根本。是故聽聞速
證菩提也。無著云此文。第二文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
誦此經所得功徳我若具説者或有人聞心則
狂亂狐疑不信 述曰。世親第六文也。於中
初明勢力廣大聞或狐疑。次顯所得果妙非
思量境。此初也。此意云。謂無始來於一切衆
生所有殺盜等心行殺盜等業爲怨爲害。一
聞一讀此經發菩提心永除怨害。於一切衆
生所永無殺盜等心。與諸衆生爲父爲母津
濟教導。恒爲勝友方便。共爲親眷而行孝義。
示爲朋友而行篤信。示爲臣輔而有忠良。示
爲君王方便撫救。乃至示爲男女或下賤等。
若作長者。長者中尊如無垢稱廣説其行。當
來成佛功徳無窮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如是
功徳廣大無邊但由聽聞而得生故。故若具
説愚夫無智聞或狂疑也。言狂亂者。謂或聞
經不信返生憎謗因狂亂故也。或由不信當
來感得狂亂之果也。無著云此第三顯示多
福也。於中亦二。初明徳多難信聞或狂疑。次
明福果甚深不可量測。此初也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
議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經詮無相之義。持
之者當獲菩提大果。教義既自難量。果報亦
難思測也。故經説有三種物覆之即好露之
即惡。謂愚癡人外道典籍及婦人也。有三種
物露之即好覆之即惡。如智慧人佛法經典
及日月。謂此般若未開卷時與外典無別。既
開卷已或講或讀。能破衆生百千罪障能得
菩提。故受持者功徳甚多。縱捨多身命不可
比量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
心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周説也。謂上來
未解發心者教令進發。未解修行者教令修
行。未能伏斷諸障者教降伏竟。今此一周爲已
發心菩薩言我能發心乃至第三已斷障者言
我能斷。由生分別故則障於菩提。分別者謂
所知障正障於不住道也。謂若發心修行等
時。以無分別智冥契眞理。不生分別言我能
然名不住道。不住生死及涅槃故。若有分別
則爲非證故名爲障也。故二乘有法執爲涅槃
所拘便即取寂。凡夫有生執爲生死所縛不能
出離。菩薩具大悲智故不爲兩邊所拘。故名
不住也。若行而有執是則爲涅槃所縛。若不
行而執爲生死所拘名爲有住。要熾然行三
而不起我能之執。方得住於不住道也。或前
爲初機利機。後爲後機鈍機也。就此之中初
當宗正明。次於燃燈佛下廣釋衆疑。初中有
二。初善現爲問次如來爲答。此初也。無著云
此第十五爲證道時遠離喜動故。即是離障
住處中第十一爲遠離自取故有此文。謂菩
薩於發心修行時自見得勝處作是念。我能
發心修行等。如是自取爲勝言餘不是。爲令
遠離此取故名爲遠離自取也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
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
者相」則非菩薩 述曰。世親云。就此佛答之
中。初答其初問以例餘二擧一隅故。次釋違
不住義。此初也。此意云。發心修行等本擬除
病。既存我執病乃轉生。欲令雖復發心内亡
其我勿念我能。修行亦然降伏例爾。故答初
問餘令例知也。然此文中准前亦有四心。云
我應滅度者是第一心。一切衆生者是廣大
心。餘二准文詳之易了。無著釋云即此之中
答前三問也。謂當生如是心者答初問。滅度
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此答第
二問。謂度衆生時不生自取云我能然。要須
外不作有衆生相。内不起我能執。契順眞理
而度有情方名修行。若菩薩有我相等者答
第三問。要證人法二空之理二障乃能除方
名降伏。若云我能便非契會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者 述曰。世親云此釋障不住道
義也。謂以無分別智内證之時。我法本空都
無所有。不作我能發心之念。故言無有有法
發心之者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述曰。世親云就此
第二廣破衆疑有六。第一疑云。既言實無有
法名爲菩薩者。云何釋迦如來於燃燈佛所
以華供養。及布髮掩泥如是行菩薩行耶。第
二須菩提菩薩亦如是下疑云。若無菩薩者
諸佛亦不成大菩提。衆生亦不入大涅槃等。
若如是者爲何義故菩薩發心欲令衆生入涅
槃等耶。此二種疑依前當宗正明處起。下有
四疑因展轉釋疑而生。至下當悉。此即爲破
初疑也。於中有三。一者破謗無菩薩故。謂作
是念。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是則無菩薩。云
何如來燃燈佛所行菩薩行。如經言如來於
燃燈佛所等。二者爲除謗無諸佛故。論云若
無菩薩者是誰成佛。是則諸佛亦無也。故論
云若無菩薩即無諸佛。有如是謗。謂一向無
諸佛也。如經言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等。三者
爲破謗無菩提故。論云若無諸佛者是則無
菩提而可得。諸佛不得菩提也。如經如來所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虚等。
前中有三。初佛問次善現答後佛成。此初問
也。無著菩薩云。此第十六爲求教授故即離
障住處中第十二爲離無教授故也。謂前説
實無有法名爲菩薩者。於燃燈佛所何求耶。
亦無言教而可求聞故。爲離此障故有此文
也。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爲離無教授故。
如經言如來於燃燈佛所等。二者明菩提不
可説。燃燈佛語不稱菩提不如言故。如經言
若有法如來得等。三者釋諸法離言義。如經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等。四者有言。釋迦於燃
燈佛所不得菩提。後時自得正覺。爲離此取
故。如經若有人言如來得菩提等。五者顯示
眞如不二故。如經須菩提如來所得等。前中
亦有三如世親科。此初問也。世親釋意云。虚
妄執是有所得。如來當於燃燈佛所發心證
人法二空之理。於其所執都無所得。然於無
所得以得菩提也。言有法得菩提不者。謂問
善現云。於眞理中有法得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佛於燃燈佛所
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
第二答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三如來成
也。於中初印可次釋成。此初也。謂眞如理中
無有所得亦無授記。我皆空故維摩云。若依
如生得授記者如無有生。若依如滅得授記
者如無有滅等也。眞如現無授記故但説眞
理之中無有實法而可發心。非謂亦無眞智
能契菩提名爲菩提。故於事菩提亦不無也。
無著云正契眞時無法可得故。言無有法而
可發心。非謂事中亦無言教而可聽聞也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
佛號釋」迦牟尼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釋成
中有二。初却顯次順成。此初也。謂若於燃燈
所有法得菩提者。是則爲有所得。有所得者
即謂所執有。所執有故不契眞如。不契眞如
此爲凡類。如何與我授記。但由心證眞如。於
我法二塵都無所得。無所得故名契會眞。契
會眞故二執都盡執既盡故得可成佛。所以
燃燈與授記也。知我會眞無所得故。無著云
此爲第二燃燈語不稱菩提。不可如言而取
也。於中有二。初反釋次順成。此初也。彼意釋
迦如來不於燃燈之説如言而得菩提。謂智
證眞無所得故。若菩提燃燈可説釋迦如言
而取者。則有分別執心未契眞。如何燃燈與
我授記。以不如言而取得故與我記也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
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 述曰。此第二順成也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述曰。此世親
第二文爲除謗無佛疑也。於中初明有法身。
次遮虚説。此初也。謂有疑曰。若無菩薩無人
成佛。佛亦應無。爲破此疑言有法佛。由衆生
妄執故以五蘊爲身。智者了之速朽速壞都
無有實。唯有眞理常而復眞如故是常不變
異也。眞故離妄不顛倒也。此之眞理水火不
能害風賊不能壞。有佛無佛其性恒然。若説
不説其義不改。但凡夫妄倒故執身爲身。不
觀身理淪溺長久。聖者正知故不著於身。但
觀眞理既能契悟。生死永消妄覆都盡理明
顯故名曰如來。以此即明不無佛也。無著云
此第三釋離言義也。謂何故彼法別説
耶。謂諸法之本理要而復淨智契而方眞非
言詮而可悟也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人不實語 述曰。此遮虚説也。初遮他言次
成無得。此初也。如來既眞如。豈言説而稱實。
故若説者是不實語。但是分別故。無著云此
第四破外疑。疑云釋迦於燃燈所不得菩提
後時自得。爲斷此取故也。於中亦爲二。初遣
彼外取次自彰無得。既無有法可得。何有後
自取也。故作此言名爲不實。今此經中漏不
實語字。餘本皆有也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述曰。此第二文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
是中」無實無虚 述曰。此世親第三文也。於
中初破外疑執次擧喩彰身。前中有三。初明
所得無實無虚。次顯法唯是佛得後總結成。
此初也。無著云此爲第五明眞如不二義。於
中有三。初明眞如依言離言。次彰法性法唯
是佛得。後總結。此初也。世親釋曰。謂有謗云
如來不得菩提。爲斷此疑故云如來所得菩
提無實無虚也。謂如來得彼菩提故。故曰不
虚。非實有爲相故。故曰不實。無著釋云。不
可如言而取故不實。亦非離言以求故不虚。
凡夫言而虚妄故不實。諸佛説而可依故不
虚。凡夫言不得故不實。寄佛語而可詮故不
虚也。若離言而有求即菩提無因名爲不實。
要因聞教方得證故菩提有因名爲不虚。若如
言而取著生死無出。故不可如言即稱法。必
因言方契眞也。但順佛言而修後證會時自悟」
是故如來「説一切法」皆是佛法 述曰。此第
二明法唯佛得也。一切法者。謂眞理萬法之
本體故名爲一切。皆是佛法者獨唯佛證餘
不得故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
一切法」述曰。此第三總結成也言一切法
者謂佛所證法即非一切法者非餘人所得法
或非分別之相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説
人身長大則爲非大身是名大身 述曰。世
親釋云此第二擧喩彰身也。初佛擧喩次善
現順成。謂長者喩報身。餘經亦云妙。大者喩
法身。此二種身由離所知煩惱二障如次得
故。説人身長大者謂法報二身也。則非大身
者謂非諸妄想分別身也。無著釋云。自此已
下是第十七爲入證道故。又即八種住處中
第五爲淨心住處故。謂上來十六差別四住
處是信行地地前凡夫一僧祇修。此爲淨心地
十地菩薩修也。於中初顯示入證道時得智
慧。故菩薩亦如是下明離慢。此初也。謂入地
菩薩得二種智。一者攝種姓智。二者平等智。
若得智得生如來家。得決定紹佛種。此爲攝
種姓智。謂清淨法界是佛所居名如來家。入
地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中證會。説之爲生。如
此菩薩決定得紹佛種故名爲攝種性智。當
知地前菩薩未生如來家故。雖是佛子稍疎
遠故。不名紹佛種也二乘人雖亦佛子。但求
自利亦非堪紹故。攝論説聲聞人如無智婢
子也。一切凡夫。雖亦佛所攝受亦所覆護等
生憐愍。未發菩提心故亦非堪紹。唯入地菩
薩從眞法界親所生。故堪紹佛種也。論云若
於此家長夜願生。既得生已便得彼身。是名
妙身者謂地前菩薩爲此家長夜精懃欲願
故得入初地便得妙身也。平等智復有五種
平等因縁。謂一者麁惡平等。謂入初地已女
人身第八有三惡趣竝已捨故總皆平等也。
二者法無我平等。謂得二空平等理故。三者
斷相應平等。謂斷性即是所得擇滅也。與斷
相應故名斷相應平等也。四者無希望心相
應平等。謂見道前學觀眞如。有欲希望入初
地已證眞法界與無希望心所證平等而相
應也。五者一切菩薩證道平等。謂如百川異
流同歸大海之湛。萬行雖異一入初地同證
眞大海也。得此平等故得爲大身也。解云此
得攝種姓智者名曰報身。得平等故名爲法
身。妙身大身如次爲喩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
量衆生」則不名菩薩 述曰。世親云此爲第
二段釋疑也。於中有三。一者於本宗上生疑。
謂前説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是則菩薩既無
亦應無菩薩可成菩提。若無衆生者教化誰
令入於涅槃。若無菩薩者誰莊嚴淨土耶。二
者因此破疑而起説菩薩不見彼是衆生不見
存我爲菩薩等者。是則如來不見故名爲無
衆生等。爲實無衆生等故佛不見耶。三者有
疑云。向説心住顛倒。若如是福徳亦是顛倒。
若是顛倒何名善法。爲此疑故。如經若有滿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等。就初有三疑。一者若
無菩薩諸佛亦不成菩提。二者若無衆生亦
不入涅槃。三者若無菩薩亦無嚴淨佛國土。
此則釋初兩疑。於中初標次釋。此初也。此意
云。若菩薩執云我得菩提有異衆生可度即
不名菩薩。以有我人等故。若爾者如何能得
菩提。能令衆生入涅槃耶。謂有假衆生。譬如
幻人爲幻人説法故。謂有五蘊和合假衆生故
令得無餘涅槃。無如所執實衆生故不見有
衆生而滅度也。謂有假菩薩而求證故諸佛
得菩提。而無所執實菩提故亦無菩薩也。故
涅槃經十三云。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之
人謂爲實有稱言某甲。有智之人解陰無有
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有某甲名字也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爲菩薩是故佛
説一切法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 述曰
此第二釋也。無有法名爲菩薩者。謂若有其
實法。皆以法成其衆生故可名菩薩。法既
無有其實。亦無所成菩薩也。佛説一切法無
我人等者。證眞時達無我理。不見有人法二
執故是爲菩薩也。無著云。上來譬如人身妙
大身等示入證道。此爲第二明離慢。謂地前
言我能修行等而障不住道。入地已去證達
法界二空平等。分別我法一切都亡。永無我
能之慢故云離慢也。論云若菩薩有衆生念
則不得妙身大身故。於中妙身者。謂至得身
成就身得畢竟轉依故。大身者一切衆生身
攝身故。子云轉依者即謂所得菩提涅槃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
名菩薩 述曰。世親云此破疑也。謂有疑曰。
若無菩薩者不應嚴淨佛土也。於中有二。初
標次釋。此初也。此意云如欲嚴淨佛土必須
嚴淨自心。聽經學慧證法眞理蠲除二障。内
心淨故外土亦淨。所以蠡髻見淨舍利覩穢。
但由内心有其垢淨不同。外土亦有淨穢兩
異也。故若嚴淨佛土者。先除我法二執。我法
分別亡故内具莊嚴外住七寶若言我當莊
嚴者。是則我執未亡不名菩薩也。故論云智
習唯識通也。又無垢稱云心淨故等。又云忍
辱持戒等十善道等是菩薩淨土也
何以故「如來説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
莊嚴 述曰。此第二釋中有二。初明無相是
眞莊嚴。次明達理是眞菩薩。此初也。如來説
莊嚴者謂無相之莊嚴。即非莊嚴者非有相
之莊嚴。是名莊嚴者是眞實莊嚴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説名眞」
是菩薩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若菩薩達我
法空證無我理。是眞菩薩亦眞莊嚴。若有我
法本非菩薩亦非莊嚴也。無著云。自此已
皆求佛地。謂從此已下訖至經末。差別之
中是第十八。住處之中是第六究竟住處。三
地之中是第三佛地也。於中有六。一者國
土淨具足。如經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
等。二者無上見智具足。如經如來有肉眼不
等。三者隨形好身具足。如經佛可以具足色
身見不。四者相身具足。如經如來可以具足
諸相見不。五者語具足。如經汝勿謂如來作
是念等。六者心具足。如經頗有衆生於未來
世等。此爲初也。此意云。謂諸菩薩於前十地
修行圓滿。斷除人法二執。成就菩提法身。名
爲國土淨具足。於中文科爲四。一者爲國土
淨具足三摩鉢帝故。如經若菩薩作是言等。
二者爲斷彼故安立第一義。如經如來説莊
嚴等。三者爲二種無我故。如經若菩薩通達
無我法者。四者爲於彼二種無我中二種正
覺故。如經如來説名眞是菩薩。此等云何顯
示。若言我成就即爲人我取莊嚴國土者是
法我取。此非菩薩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
如來有肉眼 述曰。世親云此破第二疑也。
謂有疑曰。前説菩薩不見彼是衆生不見我
爲菩薩不見清淨佛國者。何以故。爲諸法無
故不見。爲諸佛自不見耶。今此之文有其二。
初明佛有能見故説五種眼。次如恒沙中已
下明有所見。前中五眼即爲五段。一一中初佛
問次善現答。此初明有肉眼也。無著云自下
第二爲無上見智淨具足故。於中文有其三。
初明爲無上見淨具足故説佛有五眼。次如
恒河中下明爲無上智淨具足故説佛知衆生
心。後若有人滿下明爲福自在具足故。初中
五眼爲五段。如前可知也。謂外有疑。向説以
無分別智内證眞理是眞莊嚴。於諸外相證
眞理時都不見故。謂佛唯有慧眼觀理無餘
眼也。爲釋此故説佛有五眼也。論意如此。又
論云於中略説有四種眼。謂色攝第一義諦
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色攝復有二
種。謂法果修果。此爲五眼麁境界故。是初色
攝。解云肉天二眼色根爲性。謂淨色四大所
造或異熟長養説名肉眼。此謂法果也。此通
餘界及四禪。若修禪除擁而得者此謂修果
也。唯四禪地有。謂於諸色内外兩邊裏表上
下皆悉能見也。論云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
顛倒轉。是故第一義諦攝在先。於中爲人説
法。若彼法爲彼人施設。此智説名法眼者。謂
要慧眼觀理故。法眼知機説法得不顛倒爲
人説也。此意云所詮能詮觀理觀事觀理知
機如次慧法眼也。論云一切應知中一切種
無功用智説名佛眼。龍樹菩薩説約人差別。
謂在凡夫名肉天眼。在二乘名慧眼。在菩薩
名法眼。在如來名佛眼。此亦無妨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
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
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
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述曰。此明有後四眼也釋義如上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説是
沙不 述曰。世親云。上來説如來有五眼明
有能見自下明知衆生種種差別亦顯有所見
謂雖無遍計所執實衆生而可度可見。非無
因縁假衆生而可見也。雖無作用縁。而有功
能縁可得故。謂於因果之上不見彼所執實
人法不得。故名衆生及國土空。非佛無眼而
不見。亦非實無衆生可見。有彼因縁顛倒虚
妄假法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初佛問恒沙。
次善現答是沙。次寄恒沙爲喩問。次善現答
甚多。第五佛廣成。此初也。無著云。上來爲應
知中證故安立見。爲教彼彼衆生寂靜心故
安立智者。謂以肉天眼爲其前導故。而起慧
法眼觀理知機爲他説法故也。前説爲見淨
者顯證故。今説爲智淨者顯教授故。謂衆生
中若有貪心無貪心等。如來悉觀知而教授
之令捨染進善也。言所有沙佛説是沙不者。
謂於因縁沙中佛説爲所執實沙不。問意如
此也
如是世尊「如來」説是沙 述曰。此第二答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
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
是」寧爲多不 述曰。此第三寄沙喩多也。謂
此且擧少分。談實衆生無有邊限。非只如爾
許沙也
甚多世尊 述曰。此第四文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衆生若干種
心」如來悉知 述曰。此第五如來成。於中初
標次釋。此初也。若干種心者。謂六識差別顛
倒心諸虚妄心皆顛倒故。以離實念故説名
顛倒。離實念者。謂遠離四念處故名不住彼
實智。如是等心如來悉知也。無著云若干種
心者應知有二種。謂染及淨即是共欲心離
欲心等。記如是等衆生心如來知故。竝教令
斷惡起善名爲智淨故。論云爲教彼彼衆生
寂靜心故安立智也
何以故「如來説諸心皆爲非心」是名爲心
述曰。此釋中初明顛倒心非眞住。次顯虚妄
之相。此初也。如來説諸心住者謂虚妄心。皆
爲非心者謂非眞住心。住四念處名眞住故。
住眞如理名眞住故。是名爲心者謂是虚妄
顛倒心也。無著云。此智淨中説心住即非心
住。如是見淨中何故不説眼則非眼耶。以一
住處故見智淨後安立第一義故初亦得成就。
子云凡夫之心初妄後可成眞故。於智淨中
説心住非心住。佛眼一得已去圓滿足更無
初後轉別異故。不説眼即非眼也。其意論
文難曉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
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述曰。世親云此示彼
相續顛倒也。謂以過去未來故不可得。現在
心虚妄分別故不可得。如是示彼心住顛倒
諸識虚妄。以世觀故。無著云。過去未來已滅
未生故。現在者第一義故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縁」得福多不
述曰。世親釋云此爲第二段疑第三文也。謂
復有疑。向説心住顛倒。若如是福徳亦是顛
倒。若是顛倒何名善法。爲斷此疑故。示現心
住雖顛倒所行福徳非也。以是佛智根本故。
由行施時不著自身等但求無上菩提。所以
功徳甚多也。此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後如來
成。此初也。謂若將七寶等施。爲求般若聽聞
修學。當成佛故其福甚多也。無著云。此即無
上見智淨中第三爲福自在具足故也。謂若
爲般若行施等故福法成滿也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縁得福」甚多 述曰。
此第二答也
須菩提「若福徳有實如來不説得福徳多以
福徳無故如來説」得福徳多 述曰。此第三
如來成也。若福徳有實者。謂説若爲般若故
行施。如爲自體故行施。實有者佛則不説爲
得福多也。以三事體空行施不同著果報等
行施故。如來説福多也。以此准知。前以財命
等施校量不及受持此經者。謂不能亡相故
不求菩提故也。謂若捨身命之時。但於少少
飢餓衆生有益非能廣利。若持般若者。當得
成佛濟利甚多故功徳勝也。若横望言之捨
身極苦。望竪説者不及持經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述曰。世親云。上來破於本處生疑竟。自下第
二有四疑。展轉釋疑故生也。此爲大段第三
破疑顯是展轉中第一大段也。於中文三。一
者以相好身爲佛疑。二者汝勿謂下疑佛有
説。三者頗有衆生下疑無人信。此爲初也。謂
疑曰若諸佛以無爲法得名。云何諸佛成就
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而名爲佛耶。解云此於
前説云如來者即諸法眞如以生疑也。就此
之中有二。初破於色身生疑。次破於相好生
疑前中復二。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也。問意
云法身眞佛可以作報身形好而見不。又可
圓光一尋等隨好色身以見法身佛不。無著
云。此第三爲隨形好身具足故。問意云。佛隨
機故而有報化隨好之色身。眞理法亦有色
性無差別之好。今問法身可差別之形好以
見不。爲令衆生内證法身圓滿故外得形好
之身具足。故有此文也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述曰。
此第二答中初標次釋。此初也
何以故「如來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
名」具足色身 述曰。此釋也。如來説具足色
身者。謂報化隨好之身。即非具足色身者。非
是法性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者。是名報
化身也。無著云。隨機現形有報化之形好。内
證無相而有法身之好色性。由内證法性色
身故。外具形好之身皆得圓滿。然形好之身
即非法性之具足色身也。謂法身猶如虚空。
雖無形相而於鏡中現虚渙影像。法身亦爾。
雖無形相而於鏡智現報化身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破於相好生疑也。於
中初問次答。此初也。問意云。可以三十二相
見法身無相佛不。無著云。此第四爲相身具
足故。問意云。佛有三身。謂法身報化身。然
報化身有三十二差別之相。法身亦有無差
別法性之相。今問法身可以差別之相好以
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述曰。
此第二答中初標也
何以故「如來説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
相具足 述曰。此第二釋也。世親云。如來
諸相具足者。謂差別三十二相也。即非具足
者。非法身無差別相具足也。是名諸相具足
者。是外形相也。無著云。法身雖無形相而有
法性之相。謂理媚曰相也。於外化中亦有形
相。爲令衆生得此種圓滿故。謂内證眞理無
相之相故。而外具有相之相也。然有相之相
即非無相之相。是名諸相具足也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
 述曰。世親云此第三段疑第二文也。謂有
疑曰。若如來具足色身成就不可得見。若相
成就不可得見。云何如來説法耶。爲破此疑
故也。於中初勅勿懷疑。次人言謗佛。後總
結成。此初也。佛告善現云。汝勿謂法身如來
作是念言我當有所説。法身佛本無有念亦
無有所説故。無著云此第五爲語具足故。謂
化報隨機而有言説。法身幽寂無説無形。内
證無言理外能爲他説。爲令得此故言爲語
具足故也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即
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説故 述曰。此第二文
也。謂若有法身有所説法者。即謗法佛也。寂
寞無言故。問若爾者何故前言應化非眞佛
亦非説法者耶。答彼推功歸本故。要内證眞
説於外可能説。所以喚法身無説。是眞説也
問何故楞伽經云。法身説離相離言法。報身
説十地法六波羅蜜法。化身説三乘法耶。准
此法身亦説故。答説有二種。一者起作説謂
有説説也。二者無起作説謂無説説。前是報
化後即法身。彼據不説之説。此約有説之説
故不相違。云何法身爲不説説。謂由衆生證
達理故了解一切名法身説。如聞説法而了
達故名之爲説也。猶如有人若語若不語令
他解了名説法也
須菩提「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 述曰。
此第三結也。説法者者謂總擧説法也。無法
可説者。謂眞理中無有少法可説也。謂要
達遍計所執空無而説。是名説法也。若執眞
如爲實無説即非説法也。無著云。報化有説
法身無説。若言法身有説如報化者。即爲謗
法佛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於
未來世聞説是法」生信心不 述曰。舍衞漏
此文。世親此第三疑中第三文也。謂有疑曰。
若言諸佛説者是無所説法不離於法身亦是
其無。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耶。就釋
此疑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此初也。無著云。
第六心具足中復有六種。一者念處。二者正
覺。三者施設大利法。四者攝取法身。五者不
住生死涅槃。六者行住淨。此爲初也。問意云。
如來在世慈悲平等爲衆生説。有能聽聞而
起思念如理作意如法修行法隨法行當得成
佛。如來滅後後五百歳。諸惡衆生聞説此經
之時。有能生信起於思念如佛在世時不。佛
答言有。爲顯有衆生能思念故名爲念處
佛言須菩提「彼非衆生」非不衆生 述曰。此
第二佛答中初標次釋。此初也。彼非衆生者。
謂非是闡提無佛性等衆生。非不衆生者。是
聽聞般若發心成佛衆生也。無著云。彼非衆
生者第一義故。非不衆生者世諦故。衆生衆
生者顯示説第一義。是不共及相應故
何以故「須菩提衆生衆生者如來説非衆生」
是名衆生 述曰。此釋也。初言衆生謂凡夫
衆生。又衆生者者。謂發菩提心修行衆生也。
如來説非衆生者。謂非是闡提無佛性衆生
衆生是名衆生者是發心衆生也。此上意云
此經典生信心者。即是發心修行成佛衆生。
非是無性衆生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爲」無所得耶 述曰。世親云此大段中
破第四疑也。即是第二展轉釋中第二疑也。
於中曲有二疑。此初也。謂有疑曰。若如來不
得一法名無上正等正覺者。云何離於上上
證轉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就此文
中有二。初善現問次如來即廣辨其義。此初
也。爲無所得耶者。謂耶是問詞。不是不定詞
也。直問佛云。如來無所得耶。所以佛即印之。
若不定爲問云爲得不得耶者。佛如何即印
耶。故今問意云。眞如理中佛得無上菩提不。
無著云。此是心具足中第二爲正覺故。即謂
能證所證觀照實相也。故解深密云。菩提菩
提斷倶名爲菩提。大智度云。説智及智處倶
名爲般若也。謂此爲令衆生斷除二障得二
菩提而有此文。故言爲正覺故也。於中文有
其五。初顯示阿耨多羅語。謂無上覺即是法
身菩提也。次已下顯示三藐三菩提。謂正覺
即是報身菩提也。以無我人下雙成上二。前
中初問次印。此初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印問愜眞也。謂眞
理之中無如所執少有所得名爲菩提也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云此爲第三
廣辨其義也。於中有三。初明不増減。次顯無
差別。後修一切善下彰方便滿足。此初也。是
法平等者。謂眞如理無増減故。無有高下者。
謂有爲法有取捨。菩薩於十地中得勝無漏
而捨劣故。無爲無勝劣可取捨故言無高下
也。無著云。此顯示三藐三菩提。即謂正遍知
也。是法平等者。謂一切諸佛共得菩提。智無
勝劣故也。無高下者。謂一切諸佛起化身。各
類共等乃至壽命亦等也。子云平等者謂法
高下者約報化。謂一切佛報身報身等化
身亦爾也
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 述曰。世親云
此第二顯無差別也。謂一切諸佛法無我法
執故。法身平等無有差別若勝若劣也。無著
云。自下雙成上二。初成上阿耨多羅法身
菩提。次成上三藐三菩提報身菩提。此初可
知也
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云此第三彰方便滿足也。於中初
正顯次結成。此初也。謂要近善知識聽聞
念如法修習法隨法行善根滿足故契證眞
理。名爲成就阿耨菩提也。無著云。此成上三
藐三菩提也。於中初正成次結釋。此初也。謂
前言無我等除其有執也。今言修善者破其
空執也。我人空故須遣自妄心。依圓有故須
存其善法。所以唯學有以非空。妄想以之而
更長。唯學空而非有。眞智無因而不生。滅妄
想於空門。起眞心於有府。有空雙觀方成中
道也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説即非善法」是名
善法 述曰。此第二文也。所言善法者者。謂
求菩提善法或無漏法順無漏法也。説非善
法者。非是有漏生滅惡善法也。是名善法者
是出世善也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
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述曰。世
親云自下破第二子段疑。謂有疑曰。若一切
善法滿足得菩提者。則所説法不能得大菩
提。何以故。以所説法無記法故謂此意云。其
能詮教有名句文。體是無記。如何聽聞而生
善耶。此是小乘人疑也。就破此疑中。初擧功
徳次以受持校量。此初也。無著云。此即心具
足中第三爲施設大利法故。於中有二。初明
大利法。次汝等勿謂下彰所利生。初中先擧
財施。次以受持校量顯於福利。此初也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
持讀誦爲他人説於前福徳百分不及一百千
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述曰。世
親云此第二以受持校量也。此經稍略。餘本
不同此也。世親云。此法雖言無記而能得菩
提。以遠離所説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
爲菩提因故。又言無記者不然。汝法是無記。
我法是善故。此就彼宗釋。佛語是善也。又大
乘義一得佛已。聲及名句竝是善。是故一受
持時即爲菩提廣大因故。勝餘無量珍寶布
施也。此正破前疑。百分不及一等者。論家有
四種校量勝。謂一者數勝。二者力勝。三者無
相似勝。四者因勝。解云數勝者謂以數校量。
謂小乘有六十二數。華嚴有一百二十番數。
此方有十五故。謂一十百千萬等如是諸數
校量者。於生死果報悉可得知。若受持此經
當得成佛所有功徳非此數等之所校量。故
云數勝也。力勝者名爲情計勝。謂布施等所
獲世間人天善果情計可知。今此受持之因
情計所不計度也。不相似勝者謂喩勝也。世
間福果喩可能喩。受持之因所得勝果無喩
以可喩也。因勝者謂時勝。世間福果可以時
限校量多少。此所得果盡未來際無時分限
不可校量也。如論四名。當人立數計喩時等
名也。無著意可知也。以此校量受持既多即
是施設大利法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
當度衆生 述曰。世親云此即曲文中第三
段疑也。即是展轉中第三段疑。於中曲有四。
至文當悉。此即初也。謂有疑曰。若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者。云何如來名爲度衆生耶。就破
此疑中。初勸彼除疑。次廣成自義。此初也。謂
報化二身隨機利物有高有下。可有思念當
度衆生。謂慈悲本願縁故。法身眞理湛寂無
思。如何有念當度生耶。但起智作證即名爲
度故。又化身隨現可示度生之思念。報體久
無分別之思。如何起念。如末尼珠隨求雨故。
又凡夫執由遣而念我當度。諸佛分別永亡。
當度之思不有。但隨所化應機示念也。如是
重汝無作念也。又眞理之中都無所得。亦
無衆生當可度也。無著云。此爲第二明所度
衆生。科釋其文大意無別也
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衆生」如來
度者 述曰。此第二成自義中。初慰喩其心
示實道理。次成無實度説假我非眞。此初也。
謂眞理中無有衆生如來可度。隨於外化可
度假生也
若有衆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衆生」壽
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於中初成無實度。次
説我非眞。此初也。謂如來若説實有衆生實
可度者。是則我執未亡。不名爲佛也
須菩提「如來説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
人以」爲有我 述曰。此第二説我非眞中。初
説我非眞凡夫妄取。次明凡亦非實但假施
言。此初也。如來説有我者。謂因縁和合而假
説之。則非有我者非實執之我也。凡夫以爲
有我者所執取故。此意云。如來説有我者。爲
除無我怖故。所以初修習必依於我。後漸契
眞我相自遣。若言無我唯欲造修。我即空故」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説」則非凡夫 述曰。此
第二明凡亦非實但假施言也。謂於貪嗔未
亡之類假名凡夫。非如其言即實凡夫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述曰。世親云此即展轉疑中第三段疑也。
於中曲有三段。此即爲初文也。謂有疑曰。
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以非彼體。以如來
法身爲體。而如來法身以見相成就。比知則
知如來法身爲福相成就。此疑意云。報化二
身即以法身爲體。其外報化身既有相好。以
外比知内法身亦應有其相好也。如覩人面
即知心事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如來
問。二善現不正答。三如來却質。四善現正答。
五擧頌以成。此初也。問意云。可於報化身三
十二相觀法身如來。不無著云。此即心具足
中第四爲攝取法身故。謂欲令諸衆生内觀
眞理清淨法身外自具其形相。不可以其形
相而觀法身如來。就此之中文有三。初問答
略顯。次擧頌廣成。後釋外意難。前中有四。
如文可知。然准餘本無善現不正答。亦無如
來却質之文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
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
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述曰。義可知也」
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
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彼如來妙體即法
身諸佛法體不可見」彼識不能知 述曰。此
擧二頌以成前義。於中初偈顯不應以色聲
以觀法身如來。若取色聲不契眞理。是行邪
道不見法佛故。次偈明法身妙體超尋思故
凡夫不可見。亦非分別之識所能知故。涅槃
云。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
依語。依智不依識也。無著云。初偈顯示如所
不應見。不可見故。次偈顯示不應見及不能
見因縁。云何不可見。諸見世諦故。何因縁故
不可見。以彼法眞如相故。非言説而知。唯自
證故。如是等説如論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云此第
三段釋展轉疑中。曲文第二疑也。謂有疑曰。
若不依福徳得大菩提。如是諸菩薩則失福
徳及果報也。此疑意云可説如須彌山王七
寶有人持用布施。不及人受持此經至四句
者。是則福徳不得大菩提果。准此即福徳空
果報亦空則法斷滅。是則佛相好身亦無。唯
有法身空理也。就斷此疑之中有三。初顯相
好非無。次汝若作是念下明因果不失。後若
菩薩以滿下校量功徳。前中有二。初述彼疑
心。次勸勿邪念。此初也。述彼疑云。既以法爲
佛。是則無報化形相身也。無著云。此即爲攝
取法身中第三文釋外疑難也。論云若爾如
來雖不應以相具足見。應具足爲因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爲離此著故。明相具足體
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爲因也。以相是色性
故。於中有二。初逆招彼心。次勸令除念。此初。
謂述彼念言。法身如來以具足相爲因故得。
應除不字。撿能斷及婆伽婆文竝無不字也」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第二文也。世親
云。汝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以
報身化身具足相得故。無著云。莫作是念者。
勸令勿生前念以相爲因而得法身。何以故。
如來不以具足相爲因得菩提故。故論云。以
相是色性故。謂要以智爲因方得菩提。非用
相也。相是色故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者説」諸法斷滅相 述曰。世親云。此第
二明因果不失也。於中初述彼心。次勸勿念。
後釋所以。此初也。謂有念曰不依福徳得大
菩提者。是則福徳無果報亦無。若爾發菩提
心者便説諸法斷滅也。以無福徳因及果故」
莫作是念 述曰。此第二勸勿念也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
不説」斷滅相 述曰。此第三釋所以也。謂諸
菩薩知因知果去離斷常。但無所執實福徳
因及果。非無因縁假因果也。但遮作用縁。非
無功能縁故。無著云。自下明心具足中。第五
爲不住生死涅槃故。於中有二。初明不捨生
死。次若菩薩以滿下明不捨涅槃。上來初文
竟。謂不捨生死故不住涅槃也。不捨涅槃故
不住生死。爲令得此故有此文。於法不説斷
滅者。謂發心菩薩知因説果去離斷常故不
説斷滅也。謂雖得涅槃還住生死然不令斷
生死。若斷滅生死者即同二乘住涅槃故。以
此故名不説斷滅相也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
用布施 述曰。世親云此第三功徳校量也。於
中初正校量次釋所以。前中初擧施次以福
校量。此初也。無著云。此第二明不捨涅槃也」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
勝前菩薩」所得功徳 述曰。此第二以福校
量也。謂因了達二我空故而得於忍。其福過
彼所施功徳也。得成忍者忍有三種。一者本
性無生忍。謂觀遍計所執人法二相本無體
故。二者自然無生忍。觀依他假因縁非自然
生故。三者惑苦無生忍。觀於眞如惑苦本不
生故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徳故 述曰。此第
二釋所以之中。初佛略標釋。次善現問。後佛
答。此初也。不受福徳故者。謂菩薩所行福徳
不著自體等故。但希出世故云不受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徳
述曰。此第二善現問也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徳不應貪著是故説。不
受福徳 述曰。此第三佛答也。以不貪著自
體等而行福徳故名爲不受也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
是人不解我所説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述曰。世親云此第三
大段中曲文第三釋疑也。謂有疑曰。若諸菩
薩不受彼果報。云何諸菩薩福徳衆生受用。
此意如釋迦佛捨第五分壽留福徳與未來衆
生。故知菩薩亦受福徳。如何言不受耶。如是
等菩薩受福徳無量故。就釋此疑中有四。初
明報化外利物故亦受福徳。法身無去來故
無受福徳。次碎爲微塵下明法身一化身有
多。次若人言佛説我等下明我法無實。次若
有人以滿下明化身有無盡福。此初也。若來
者謂成道來。若去者入滅去。若坐者説法利
益時。若臥者謂唱滅相。化身有此而法身無。
故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如天上月影現
水中。水清即現水濁便隱。月體本無來去。由
水致有生滅。法身本湛寂由心故見去來也。
子云法身本無來。由衆生向佛故見來。此即
不來來。猶如趕遠質以臨臺睇影顏而府己
也。法身本無滅。衆生厭佛故不去之中而見
去。猶如汎駛舟而東邁矚凝沼而西流。此即
不去去也。無著云。此心具足中第六爲行住
淨故。於中復有三種。一者威儀行住。二者破
名色身自在行住。三者不染行住。此初也。謂
化身有威儀行住等。法身無此也。行者即謂
去來。住者即謂坐臥也。法身無有威儀故云
無去來等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
碎爲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衆寧」爲多不
述曰。世親云此第二明法身一化身多也。於
中有二。初以微塵爲喩。次以世界爲喩。前中
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也。然此喩中含其二
意。一者聚塵爲界喩。如攝指成拳。二者散界
爲塵喩。如開拳作指。初名聚喩次名開喩。若
聚喩者。塵喩煩惱多。聚塵成一世界。喩斷多
煩惱成一法身也。若開喩者。世界喩法身。散
界作多塵。如依一法身起無量化身也。今問
多不挾此二意也。無著云。此爲第二破名色
身自在行住。於中有二。初明二種方便。次若
人言下明入相應三昧不分別。前中有二。初
明破色身方便。次明破名身方便。前中初明
細末方便。次明無所見方便。前中復二。初問
次答。此初也。謂以世界漸次析至於極微。是
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衆實有者佛則
不説是微塵衆所以者何佛説微塵衆則非微
塵衆是名」微塵衆 述曰。此第二也。世親云
但寄微塵爲喩。非如言而有實如衞世師等
所執微塵也。佛説微塵衆者。謂寄微塵以喩
化身也。則非微塵者。非如外道等所執實微
塵也。無著云。但破一合執故。觀解分析至不
可析假説微塵。非實有也
世尊如來所説「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
名世界 述曰。此第二以世界喩法身也。於
中有二。初標次釋。此初也。如來説世界者。謂
寄世界爲喩也。則非世界者。非如外道等執
以衆多實極微成實世界也。彼執兩兩極微
生第三。如是等故。無著云此破名身方便也。
世界者謂衆生世間也。彼唯名身得名也」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述曰。
此第二釋中。初却質。次説非。後明執實。此初
也。謂若如其所執有世界者。即非是執。是正
見故非虚妄也。以無實執實故一合相也。一
合相者謂我執。謂執一身總聚五蘊以爲我。
故名一合相也
如來説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説非也。謂佛但於假蘊因縁和
合之上假説一合。非則如其所執一合相也。
則非一合相者非是所執一合相也。但假説
一合既非。即明世界亦非有實也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
事 述曰。此第三明執實也。謂如來假説一
合相。凡夫於中起執爲實也
須菩提「若人言佛説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
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説義不
述曰。世親云第三明法我無實。於中有二。初
明無我。次發阿耨多羅下明無法。前中初佛
叙其外疑問其解不。次善現懸解答明不閑。
此初也。謂小乘人等説言必有體。心不縁
無。言有體故佛説我見等。明有我實心不縁
無故。所執之義必成其有令能彼言故云若
有人言也。無著云。此下第二明入相應三昧
不分別。於中初明如所不分別爲入之方便。
次發菩提心下明何人何法不分別。前中初
問次答。此初也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説義何以故世
尊説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
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
見 述曰。此第二答也。謂於諸法本無我法。
衆生妄情執爲實有。佛爲破彼執故。隨其情
説其解而説爲我法。非謂言詮即有實體。縱
令心取何廢無眞。大乘之義縁無得生心。言
詮不稱實故。謂世尊隨情逐解假説我人。非
如其執即實有體。故云即非我見人見等也。
是名我見等者謂如來假説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
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無法也。於中初勸知見次
總結之。此初也。謂若發心者證眞如時不見
所執法相名爲正智也。無著云。發菩提心者
顯示何人是無分別也。於一切法者顯示於
何法不分別。應如是知見等者。顯示増上心
増上智故於無分別中知見勝解。於中若智
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毘鉢舍那故見。此二
依止三摩提故。勝解以自在故。解内攀縁影
像。彼名勝解。謂知與見但是一。無分別智與
意相應。今言依止觀爲別者。據前加行而説
也。謂前欲修止故發智名之爲知。欲修觀故
生智名之爲見也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説即非法相」是名
法相 述曰。此總結也。所言法相者者謂假
説法相也。即非法相者非是實執之法相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
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
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説」
其福勝彼 述曰。世親云此爲第四子段中
第四文也。於中初福校量。次明離相而説。此
初也。謂法身不受福徳其化身福徳無盡也。
以化身福徳無盡故能爲人説。故發心成佛
者受持及爲人演。其福勝以七寶布施也」
云何爲「人演説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述曰。
此明離相而説也。謂化身説法不取於相而
説。已無分別執故不言我是化身等。是故得
福多也。如如不動者。謂下一如字是眞如。上
一如字是比喩。謂化身説法之時不取有爲
相。猶如眞如湛寂不動也。無著云。此段文下
即是第六行淨住中第三爲不染行住故。彼
不染復有二種。一者説法不染。即上來所陳
受持演説此經福勝七寶布施也。謂有大利
益故決定意應演説而無所染也。二者流轉
不染。謂説九喩。此顯示不可言説故。不演説
彼法有可説體。應如是演説。若異此者則爲
染説。以顛倒義故。又如是説時不求信敬等
亦爲無染説也
何以故「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
電應作」如是觀 述曰。世親云此釋展轉疑
中大文第四也。謂有疑曰。若諸佛如來常爲
衆生説法。云何如來入涅槃。爲破此疑故立
九喩。如玄記説。無著云。此即第二爲流轉
不染故
佛説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
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述曰。此第三大段
喜悟修行分也
金剛般若經賛述卷下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