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No. 0220_ 玄奘譯 ) in Vol. 07

[First] [Prev+100] [Prev]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他心無所礙。如是行施無所染著。晝夜精勤
常無厭倦。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汝見上方百
千世界如是乃至無數殑伽沙數世界一一世
界無量菩薩心無染著而行施不。時舍利子
便白佛言。見已世尊。見已善逝。佛言。菩薩求
大菩提。皆應如是修行布施。又舍利子。於
意云何。彼諸菩薩施廣大不。舍利子曰。廣
大世尊。廣大善逝。彼諸菩薩布施善根量無
邊際。佛言如是。如汝所説。若有菩薩能觀法
空。縁一切智具勝功徳。愍念有情隨有所施。
於彼上方百千世界如是乃至無數殑伽沙數
世界一一世界無量菩薩所獲施福。百倍爲
勝。千倍爲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爲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
智。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應觀法空。縁一切智
具勝功徳。愍念有情受貧匱苦。應行布施波
羅蜜多。持此善根普施一切。令脱惡趣生死
衆苦。作是願言。十方世界諸有情類。由我善
根功徳威力。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
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
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
十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四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最初發
心。云何菩薩第二發心。云何菩薩住不退地。
云何菩薩坐菩提座。唯願世尊哀愍爲説。爾
時佛告舍利子言。若諸菩薩最初發心超阿
羅漢。應受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妙供養
故。若諸菩薩第二發心超獨覺地。普覺一切
我空法空所顯平等眞法界故。若諸菩薩住
不退地。超未受記不定菩薩定。當證得大菩
提故。不爲煩惱間雜心故。若諸菩薩坐菩
提座。不起定得一切智智。以諸菩薩坐菩提
座。若未證得一切智智。無處無容起斯座故。
又舍利子。過去未來現在菩薩坐菩提座。定
無未得一切智智於其中間起茲座者。又舍
利子。汝等應知。若時菩薩坐菩提座。即是如
來坐菩提座。所以者何。如是菩薩定證無上
正等菩提。號爲如來應正等覺。如實利樂諸
有情故
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即見東方無
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提座。無數
菩薩證大菩提。無數菩薩以正信心出趣非
家修菩薩行。無數菩薩以無染心現處居家
修菩薩行。佛神力故復見東方無量殑伽沙
等世界。無數菩薩能捨種種難捨珍寶施諸
有情。無數菩薩斬自身首施諸有情。無數菩
薩劓鼻割耳施諸有情。無數菩薩刖足截手
施諸有情。無數菩薩刺身出血施諸有情。無
數菩薩析骨出髓施諸有情。無數菩薩分解
支節施諸有情。無數菩薩捨愛妻子施諸有
情。無數菩薩捨上田宅施諸有情。無數菩
薩捨象馬等種種禽獸施諸有情。無數菩薩
捨諸奴婢僮僕作使施諸有情。無數菩薩捨
妙飮食衣服臥具種種財物施諸有情。佛神
力故復見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
薩作轉輪王行菩薩道。無數菩薩作天帝釋
行菩薩道。無數菩薩生覩史多天爲諸天衆
説種種妙法。無數菩薩從彼天沒來入母胎
化有情類無數菩薩初生即能爲諸有情説微
妙法。無數菩薩爲欲拔濟諸有情故受種種
苦。佛神力故復見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
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
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
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方
便慶懃勸誨少分有情。令漸受持十善業道。
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
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
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方
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彼歸依佛法僧寶。
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
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
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方
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漸受持八近住戒。
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
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
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方
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漸受持五近事戒。
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
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
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
方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彼受持諸出家
戒。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
百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
復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
種方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彼發心趣聲
聞果。精勤修學聲聞乘行。無數菩薩爲欲化
度少分有情。以足履地百踰繕那。或足履
地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或復乃至千踰繕那。
若復過此隨至其所。種種方便慇懃勸誨少
分有情。令彼發心趣獨覺果。精勤修學獨覺
乘行。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足
履地百踰繕那。或足履地二百三百四百五
百或復乃至千踰繕那。若復過此隨至其所。
種種方便慇懃勸誨少分有情。令彼發心趣
無上果。精勤修學無上乘行。佛神力故復見
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爲欲化
度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
或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
種方便示現教導讃勵隨喜。令勤修學或四
靜慮或四無量或四無色定。無數菩薩爲欲
化度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
百或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
種種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或
四念住或四正斷或四神足或五根或五力或
七等覺支或八聖道支。無數菩薩爲欲化度
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
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
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布施淨戒
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數菩薩爲
欲化度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
或百或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
所。種種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無
爲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
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
空無性自性空。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
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千或萬。
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方便示
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眞如法界法性
不虚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
實際虚空界不思議界。無數菩薩爲欲化度
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
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
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空無相
無願解脱門。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
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千或萬。乃
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方便示現
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或八解脱八勝處
或九次第定或十遍處。無數菩薩爲欲化度
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
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
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淨觀地
姓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
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無數菩薩爲欲化度
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
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
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極喜地
離垢地發光地焔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
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無數菩薩爲欲化
度少分有情。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
或千或萬。乃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
種方便示現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或五
眼或六神通。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
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千或萬。乃
至或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方便示現
教導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或陀羅尼門或三
摩地門。無數菩薩爲欲化度少分有情。以神
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或千或萬。乃至或
往無量世界隨至其所。種種方便示現教導
讃勵慶喜。令勤修學或如來十力或四無所
畏或四無礙解或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或十八
佛不共法或三十二大士相或八十隨好或無
忘失法或恒住捨性或餘無量無邊佛法。佛
神力故復見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
菩薩外道法中出家修行。不聞不見波羅蜜
多相應法故。多百千劫流轉生死。不能證得
一切智智。無數菩薩於佛法中出家修行。數
聞數見波羅蜜多相應法故。受持讀誦如理
思惟爲他演説。疾能證得一切智智。無數
菩薩雖勤精進無間訪求波羅蜜多相應之
法。無方便故而不能得。無數菩薩精進訪
求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方便故雖少用功
而便獲得。無數菩薩修行種種難行苦行。無
數菩薩棄捨苦行修學中道。無數菩薩詣菩
提樹。無數菩薩坐金剛座。無數菩薩降伏無
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神力故復見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
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
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
無常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蘊樂無樂相不可
得。宣説受想行識蘊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
説色蘊我無我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
我無我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蘊淨不淨相不
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淨不淨相亦不可得。
宣説色蘊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受想
行識蘊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蘊
寂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寂
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
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眼處常無常相不
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處常無常相亦不可
得。宣説眼處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耳鼻
舌身意處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處我
無我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處我無我
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處淨不淨相不可得。宣
説耳鼻舌身意處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
眼處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
意處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處寂
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處寂
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
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處常無常相不
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處常無常相亦不可
得。宣説色處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聲香
味觸法處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處我
無我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處我無我
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處淨不淨相不可得。
宣説聲香味觸法處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
説色處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
觸法處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色處
寂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處
寂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
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眼界常無常相
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界常無常相亦不
可得。宣説眼界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耳
鼻舌身意界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眼界
我無我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界我無
我相亦不可得。宣説眼界淨不淨相不可得。
宣説耳鼻舌身意界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
説眼界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
身意界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眼界
寂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界
寂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
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界常無常相
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界常無常相亦不
可得。宣説色界樂無樂相不可得。宜説聲香
味觸法界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色界我
無我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界我無我
相亦不可得。宜説色界淨不淨相不可得。宣
説聲香味觸法界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
色界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
法界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色界寂
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界寂
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
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眼識界常無常相
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識界常無常相亦
不可得。宣説眼識界樂無樂相不可得。宣
説耳鼻舌身意識界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
説眼識界我無我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
身意識界我無我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識
界淨不淨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識
界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識界遠離
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識界遠
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識界寂靜不
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識界寂靜
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
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眼觸常無常相不可
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常無常相亦不可得。
宣説眼觸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
觸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觸我無我相
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我無我相亦不
可得。宣説眼觸淨不淨相不可得。宣説耳
鼻舌身意觸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觸
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
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觸寂靜不
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寂靜不
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
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常
無常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
生諸受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觸爲縁
所生諸受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
意觸爲縁所生諸受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
説眼觸爲縁所生諸受我無我相不可得。宣
説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我無我相亦
不可得。宣説眼觸爲縁所生諸受淨不淨相
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
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眼觸爲縁所生諸
受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
觸爲縁所生諸受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
宣説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寂靜不寂靜相不可
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寂靜
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
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地界常無常相不可
得。宣説水火風空識界常無常相亦不可得。
宣説地界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水火風空
識界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地界我無我
相不可得。宣説水火風空識界我無我相亦
不可得。宣説地界淨不淨相不可得。宣説水
火風空識界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地界
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水火風空識界
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地界寂靜不
寂靜相不可得。宣説水火風空識界寂靜不
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
薩摩訶薩衆。宣説因縁常無常相不可得。宣
説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常無常相亦不可
得。宣説因縁樂無樂相不可得。宣説等無間
縁所縁縁増上縁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
因縁我無我相不可得。宣説等無間縁所縁
縁増上縁我無我相亦不可得。宣説因縁淨
不淨相不可得。宣説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
縁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因縁遠離不遠
離相不可得。宣説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
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宣説因縁寂靜不
寂靜相不可得。宣説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
縁寂靜不寂靜相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
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無明常無常
相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生老死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宣説無明樂無樂
相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生老死樂無樂相亦不可得。宣説無明我無
我相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
有生老死我無我相亦不可得。宣説無明淨不
淨相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
有生老死淨不淨相亦不可得。宣説無明遠
離不遠離相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遠離不遠離相亦不可得。
宣説無明寂靜不寂靜相不可得。宣説行識
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寂靜不寂靜相
亦不可得。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大衆。宣
説種種有無有等差別法門。佛神力故復見
東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應正等
覺爲欲饒益諸菩薩故。多倶胝劫不般涅槃。
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其發心。已發無上菩
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
退者令其圓滿一切智智。無數如來應正等
覺爲欲饒益諸聲聞故。經多劫住方便成熟。
未發心者化令發心。已發心者令勤修行。已
修行者令其證得阿羅漢果。無數如來應正
等覺爲欲饒益諸獨覺故。經多劫住方便成
熟。未發心者化令發心。已發心者令勤修行。
已修行者令其證得獨覺菩提。無數如來應
正等覺爲欲饒益諸有情故。經多劫住方便
成熟。或令無量殑伽沙等諸有情類。隨其種
*姓得般涅槃。或令無量殑伽沙等諸有情類。
脱惡趣苦得人天樂。無數如來應正等覺以
神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
安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
躍。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
是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東方無量殑伽
沙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
差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
情。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
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
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是
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
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
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得一
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復見
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提
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魔怨敵
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力故
復見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應
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蘊常無
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相亦
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應正等覺以神
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安
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躍。
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是
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南方無量殑伽沙
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差
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情。
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
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
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
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
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
提。由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復見西方無
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提座。廣説
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力故復見西方無
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
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
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廣説
乃至無數如來應正等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
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
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
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是大威神力。能
令我等得見西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
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
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
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
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
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
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
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由
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時舍
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復見北方無量殑
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提座。廣説乃
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力故復見北方無
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
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
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廣説
乃至無數如來應正等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
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
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
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是大威神力。能
令我等得見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
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
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
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
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
菩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
所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
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復見東南方
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提座。廣
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魔怨敵令退散
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力故復見東南
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應正等覺
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蘊常無常相不
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相亦不可得。
廣説乃至無數如來應正等覺。以神通力往
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安樂無量
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躍。便白
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是大威
神力。能令我等得見東南方無量殑伽沙等
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差
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情。
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
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
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
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
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
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得一
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復見
西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坐菩
提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魔怨
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力故
復見西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如來
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蘊常
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相
亦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以神通力往
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善巧利益安樂無量
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事歡喜踊躍。便白
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成就如是大威
神力。能令我等得見西南方無量殑伽沙等
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薩行種種差
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便饒益有情。
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就廣大妙法。
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
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如
是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大妙法。能
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法。所謂
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圓滿。疾能證
得一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力故。
復見西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
坐菩提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量天
魔怨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神
力故復見西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
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説色
蘊常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
常相亦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應正等
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善巧
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事
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
成殑如是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西北方
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
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
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
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
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
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大
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妙
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圓滿。
疾能證得一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衆佛神
力故。復見東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
菩薩坐菩提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無
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神力故復見東北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
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
説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
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應
正等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
善巧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是
事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
逝。成就如是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東北
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
菩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
方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
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
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
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
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
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
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
衆佛神力故。復見下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
無數菩薩坐菩提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
伏無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
菩提。佛神力故復見下方無量殑伽沙等世
界。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
宣説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
蘊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
應正等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
便善巧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
是事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
逝。成就如是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下方
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行菩
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種方
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佛成
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
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告
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就廣
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廣大
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粮圓
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時舍利子及諸大衆
佛神力故。復見上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
數菩薩坐菩提座。廣説乃至無數菩薩降伏
無量天魔怨敵令退散已。證得無上正等菩
提。佛神力故復見上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
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爲諸菩薩摩訶薩衆。宣
説色蘊常無常相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
常無常相亦不可得。廣説乃至無數如來應
正等覺以神通力往餘無量無邊世界。方便
善巧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時舍利子。見如
是事歡喜踊躍。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
善逝。成就如是大威神力。能令我等得見
上方無量殑伽沙等世界無數菩薩摩訶薩衆
行菩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應正等覺種
種方便饒益有情。甚奇世尊。希有善逝。諸
佛成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
所成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
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諸佛成
就廣大妙法。能令菩薩發心趣求諸佛所成
廣大妙法。所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修資
粮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若有欲得人趣増上無
動轉者。應修感彼殊勝善業如轉輪王。若有
欲得天趣増上無動轉者。應修感彼殊勝善
根如天帝釋。若有欲攝壽量長遠無動轉者。
應修能感彼殊勝定如生非想非非想處。如
是菩薩摩訶薩衆。若有欲作世間第一眞淨
福田。及作三千大千世界最大法師。亦作如
來應正等覺無動轉者。應定發心求一切智。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若
定發心求一切智。彼必當作世間第一眞淨
福田。及作三千大千世界最大法師。亦作如
來應正等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
十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五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初心勝後心
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深
義。汝應諦聽。當爲汝説亦有初心勝後心義。
謂阿羅漢諸無漏心。雖離自身一切煩惱。而
不能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菩薩
初發大菩提心。雖於自身煩惱未斷。而能普
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展轉饒益
無量有情。是謂初心勝後心義。復有獨覺諸
無漏心。雖離自身一切煩惱。而不能化無量
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菩薩初發大菩提
心。雖於自身煩惱未斷。而能普化無量有情
皆令發心捨諸煩惱。展轉饒益無量有情。是
謂初心勝後心義。又舍利子。菩薩所發大菩
提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具引發布施淨
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
邊佛法。疾能證得一切智智。由斯化度無量
有情。令得聲聞獨覺乘果。或證無上正等菩
提。或修人天殊勝善業。得人天樂捨惡趣苦。
聲聞獨覺諸無漏心。雖令自身證涅槃樂。而
不能引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
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亦不能得一切智智。
不能化度無量有情令得聲聞獨覺乘果。或
證無上正等菩提。或修人天殊勝善業。得人
天樂捨惡趣苦。是謂初心勝後心義。又舍利
子。菩薩所發大菩提心。威力殊勝若善修習。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授有情無顛倒記。謂
記如是如是有情。於當來世經爾所劫。流轉
生死修菩薩行。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
情作大饒益。或記如是如是有情。於當來世
經爾所劫。流轉生死修獨覺行。於人天中遇
縁證得獨覺菩提。具六神通自在安樂。或記
如是如是有情。於當來世經爾所劫流轉生
死。修聲聞行於人天中得聲聞果。或記如是
如是有情。於當來世作善惡業經爾所時生
人天趣。或墮惡趣生死流轉。非諸獨覺能授
有情無顛倒記。謂不能記諸菩薩言。汝於未
來經爾所劫。當得作佛號某名等。亦不能記
如是有情。於當來世經爾所劫。決定當得獨
覺菩提。或聲聞果或善惡趣受諸苦樂。亦非
聲聞能授他記。設有能記皆從佛聞。是謂初
心勝後心義。又舍利子。菩薩既發大菩提
心。欲盡未來饒益一切。爾時大地諸山大海
六返變動。魔王驚怖諸天龍神皆大歡喜。咸
言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拔濟我等生死
大苦令得安樂。聲聞獨覺安住最後無漏心
時無如是事。是謂初心勝後心義。又舍利
子。假使教化一切有情。皆住獨覺阿羅漢果。
不能攝受波羅蜜多及一切智。若有教授教
誡菩薩。令發無上正等覺心。即能攝受布施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
智。所以者何。聲聞獨覺不能成辦無上菩
提。以所發心極羸劣故。要諸菩薩乃能成辦
無上菩提。是謂初心勝後心義。是故欲證無
上菩提。皆應發心求一切智。時舍利子復白
佛言。云何應知諸菩薩相。修何等行得菩薩
名。爾時世尊告舍利子。若有能發大菩提心。
精進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
蜜多心無厭倦。雖遇種種惡友退縁而不退
屈。是菩薩相。具此相者名爲菩薩。又舍利
子。若諸有情修諸善法。心無厭倦。受持淨
戒終不毀犯。常樂利樂一切有情。雖遇苦縁
而無怯弱。隨所修學願與有情同證菩提畢
竟安樂。是爲菩薩摩訶薩相。具此相者名爲
菩薩
時舍利子復白佛言。云何解佛所説深義。謂
菩薩心勝諸獨覺及阿羅漢無漏之心。惟願
世尊爲解斯義。令我等解無倒受持。爾時世
尊告舍利子。汝謂菩薩心尚有貪有瞋有癡
及有慢等隨煩惱不。舍利子言。如是世尊。
如是善逝。我謂菩薩心尚有貪有瞋有癡及
有慢等諸隨煩惱。世尊復告舍利子言。汝謂
獨覺及阿羅漢心已離貪離瞋離癡及離慢等
隨煩惱不。舍利子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我謂獨覺及阿羅漢心已離貪離瞋離癡及離
慢等諸隨煩惱。世尊復告舍利子言。汝謂獨
覺及阿羅漢諸漏永盡。有時能入慈悲無量。
普縁無量無邊有情。欲令得樂及離衆苦。彼
頗能令諸有情類眞實得樂及離苦不。舍利
子言。不爾世尊。不爾善逝。彼諸獨覺及阿
羅漢。其心都無方便善巧。云何能入慈悲無
量。普縁無量無邊有情。實令有情得樂離苦。
唯暫假想作如是觀。諸菩薩衆發菩提心。決
定趣求一切智智。爲欲利樂一切有情。窮未
來際常無間斷。是故菩薩入慈悲定。欲令無
量無邊有情皆得安樂及離衆苦。無重障者
即此刹那。實皆得樂及離衆苦。況得無上正
等覺時。而不能令諸有情類實皆得樂及離
衆苦。由此因縁若言菩薩實能利樂一切有
情常無間斷斯有是處。若言獨覺及阿羅漢。
滿贍部洲具八解脱。同時現入慈無量定。欲
令無量無邊有情皆得安樂。於中有一實得
樂者無有是處。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
是。如汝所説。由此縁故諸菩薩心。於諸獨
覺及阿羅漢無漏之心。爲最爲勝爲尊爲高。
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又舍利子。假使十
方一切有情皆盡諸漏成阿羅漢。具六神通
八解脱等種種功徳。一一化作百億魔軍。此
諸魔軍寧爲多不。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
多善逝。諸阿羅漢其數尚多。況彼一一復能
化作百億魔軍。是諸魔軍寧可知量。世尊復
告舍利子言。如是無邊諸阿羅漢所化無量
無數魔軍頗有力。能暫時令一不退菩薩心
轉變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如
是無量無數魔軍。不能令一不退菩薩心有
轉變。世尊復告舍利子言。於意云何。如是
一切永盡諸漏阿羅漢心。與一不退菩薩之
心威神勢力何者爲勝。舍利子言。如我解佛
所説義者。不退菩薩心力爲勝。非無數量阿
羅漢心。佛言如是。如汝所説。汝今應觀如
是無量永離貪欲瞋恚愚癡及憍慢等諸阿羅
漢無漏之心。一一復能化作百億勇健魔軍。
此諸魔軍盡其神力。不能令一有貪瞋癡慢
等煩惱菩薩心變。由此應知菩薩心力。勝諸
漏盡阿羅漢心。又舍利子。於意云何。誰於
如是離貪瞋癡慢等煩惱阿羅漢心。爲最爲
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舍利
子言。諸不退轉菩薩之心。雖有貪欲瞋恚愚
癡慢等煩惱。而於無漏阿羅漢心。爲最爲勝
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所以者
何。如是無漏無量無邊阿羅漢心及所化者
盡其神力。不能令一具貪瞋癡慢等煩惱不
退菩薩心轉變故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
意云何。若有積聚迦遮末尼。其中置一吠瑠
璃寶。迦遮末尼光彩價直。頗能映奪吠瑠璃
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一吠瑠璃
光彩價直。普能映奪大迦遮聚。所以者何。
吠瑠璃寶内外明淨。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
瑠璃寶光彩潤澤。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瑠
璃寶本色紺青。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瑠
璃寶族類殊勝。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瑠璃
寳威徳廣大。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瑠璃寶
價直無量。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瑠璃寶尊
貴有情業増上力生大海渚。迦遮末尼若貴
若賤同所受用工業所造故。吠瑠璃光彩價
直映奪一切迦遮末尼。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不退菩薩摩訶薩心亦復如是。普能映奪一
切獨覺聲聞之心。如吠瑠璃映迦遮聚。我
觀此義作如是説。不退菩薩摩訶薩心。於諸
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惱無漏之心。爲最爲
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不退
菩薩慈悲倶心。能使有情得樂離苦。聲聞
獨覺慈悲倶心。但有假想而無實用。又舍利
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脱等
種種功徳。能以神力擲此世界置於餘方。而
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又舍利子有阿
羅漢永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脱等種種功
徳。能以神力涸大海水。而不能令不退菩薩
心有轉變。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脱等種種功徳。能以神力吹
壞殑伽沙數世界。其中一切妙高山王皆如
灰粉。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又舍利
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脱等
種種功徳。以神通力能吹殑伽沙數世界。大
劫火聚猛焔熾然皆令頓滅。而不能令不退
菩薩心有轉變。由此縁故我作是説。不退
菩薩摩訶薩心。於諸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
惱無漏之心。爲最爲勝爲尊爲高爲妙爲
微妙爲上爲無上。時舍利子便白佛言。甚奇
世尊。希有善逝。不退菩薩摩訶薩心具足如
是大威神力。聲聞獨覺不能轉變。爾時佛告
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説。何以故。舍
利子。諸佛世尊其言無二。佛所説義皆實不
虚。汝應受持廣爲他説
又舍利子。十方世界諸有情類無量無邊。假
使十方無量無數殑伽沙等諸世界中。諸殑
伽沙一一皆變。復爲爾所諸有情類。假使十
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地水火風碎爲極微。
一一皆變復爲爾所諸有情類。是諸有情寧
爲多不。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
言。如是一切有情。假使一時成阿羅漢。永
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脱等種種功徳。成就
廣大自在神通一切皆如大採菽氏。如是一
一大阿羅漢。皆能化作爾所惡魔。一一惡魔
復能化作爾所勇健象軍馬軍車軍歩軍。如
是諸軍可知數不。舍利子曰。不也世尊。不
也善逝。佛言。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量
等三千大千世界能知其數。以神通力破諸
魔軍皆令退散。於意云何。此善男子或善女
人神通威力爲廣大不。舍利子曰。廣大世尊。
廣大善逝。此善男子或善女人神通威力。不
可當敵不可思議。佛言。假使如是所説男
子女人。如前所説諸有情數。如是一一男
子女人。各如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殑伽
沙等大劫而住念念。化作如前所説無量惡
魔。一一惡魔各復化作如前所説無量勇健
象馬軍等。亦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又
舍利子。於意云何。爾所有情成阿羅漢。一
一化作爾所惡魔。一一惡魔具大神力。如是
神力與不退轉一菩薩心所有神力何者爲
勝。舍利子言。不退菩薩摩訶薩心所有神
力於彼爲勝。所以者何。不退菩薩摩訶薩心
所有神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可宣説。世
尊復告舍利子言。於意云何。不退菩薩摩訶
薩心所有神力。於前所説無量無邊具大神
通諸阿羅漢所有神力。誰能説彼爲最爲勝
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舍利子
言。如我解佛所説義者。唯佛世尊乃能説彼
不退菩薩摩訶薩心所有神力。於前所説無
量無邊具大神通諸阿羅漢所有神力。爲最
爲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所以
者何。不退菩薩摩訶薩心所有神力。除一切
智相應之心所有神力無能及者。由此因縁
不退菩薩摩訶薩心所有神力。唯佛能知唯
佛能説。於餘神力爲最爲勝爲尊爲高爲妙
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
是如是。如汝所説。何以故。舍利子。不退
菩薩摩訶薩心。無餘有情能令轉變。亦無如
實知者説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知彼菩薩
不退轉心。爲諸有情如實宣説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何因縁故不退菩
薩摩訶薩心不可轉變。舍利子言。如諸菩薩
行布施時。無不皆縁一切智智。其心堅固不
可傾動。如是證得不退轉時。心不隨縁而有
轉變。又滿慈子。譬如有人善解斷事。曾於
無量長者居士商賈衆中。數數斷事有匱乏
故。頻於長者居士等所借便財物。恐他來索
無力酬還。遂依附王冀免拘縶。時諸債主怖
畏王故。不敢牽掣挫辱彼人。所以者何。彼
所依附王力甚大難可當敵。如是菩薩若初
發心若不退轉。皆由依附一切智智有大神
力。一切獨覺及阿羅漢。皆不能令心有變
動。又滿慈子。如人依王雖極貧匱而不被辱。
如是菩薩依一切智智。二乘惡魔不能傾動。
而能降伏一切惡魔。於彼二乘爲最爲勝爲
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是故菩薩
欲不退轉。常應依止一切智智。修菩薩行勿
樂餘乘。滿慈子言。何等菩薩爲諸獨覺聲聞
所勝。舍利子言。若諸菩薩聞説獨覺聲聞勝
事。心生欣慕作是念言。我當云何得如是法。
亦深樂著讃二乘教。是諸菩薩由起如斯非
理作意。便爲一切獨覺聲聞之所勝伏。時滿
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何縁説此菩薩作
意名非理耶。舍利子言此能障礙一切智智。
令能引發一切智心漸微漸遠故。名菩薩非
理作意。如瑜伽師欲證實際。欣樂趣入正性
離生。若貪瞋癡遇縁現起。令能引發阿羅漢
心。有障有礙漸微漸遠。是故説爲非理作意。
如是菩薩求大菩提。若起二乘相應作意。
障一切智損菩提心。是故名爲非理作意。若
諸菩薩有此作意。便爲二乘之所勝伏
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若諸菩薩發
起二乘相應作意。便爲二乘之所勝伏。當
知不入諸菩薩數。何以故。舍利子。夫爲菩
薩唯求無上正等菩提。若起二乘相應作意。
違本所欲不能證得一切智故。如預流者煩
惱現行。便違所求若智若斷勤求智斷故名
預流。非煩惱行有勤求義。何以故。舍利子。
夫預流者求二遍知。一智遍知。二斷遍知。
煩惱現行二求倶壞故。預流者常應精勤求
智遍知滅諸煩惱。如是菩薩若起二乘相應
作意。便違菩薩本所希求一切智智。若諸菩
薩遠離希求一切智智心及心所。則不名爲
眞實菩薩。何以故。舍利子。夫菩薩者要常
希求一切智智心無間斷。若諸菩薩住菩薩
心。二乘惡魔不能勝伏。而能勝伏二乘惡魔。
如善射夫住所習處。不爲一切怨敵所伏。能
伏怨敵離諸怖畏。如是菩薩住菩薩心。一切
惡縁所不能壞。能壞一切衆魔事業。若聞宣
説二乘法教。便作是念。我當證得無上菩提。
爲諸有情亦當宣説如是法教。如今世尊能
寂如來應正等覺。爲諸獨覺聲聞種性補特
伽羅。宣説二乘相應法教。我未來世得作佛
時。亦爲如是諸有情類。説如是教令獲利樂。
如是菩薩方便善巧住菩薩心。雖聞二乘相
應法教而無所損。謂雖聞彼相應法教而於
二乘無所貪染。如是菩薩住菩薩心。不爲二
乘惡魔勝伏而能勝伏二乘惡魔。如瑜伽師
於境及定倶得善巧不可勝伏。所以者何。心
於境定已善修治得自在故。如是菩薩住菩
薩心。二乘惡魔不能勝伏。所以者何。是諸
菩薩於菩薩心常不離故
爾時舍利子問滿慈子言。一切菩薩若初發
心。若已得不退。若坐菩提座。皆不可勝伏
耶。滿慈子言。一切菩薩若初發心若已得不
退。若坐菩提座。當知一切不可勝伏。何以
故舍利子。是諸菩薩一切惡縁。不能令捨本
誓願故。謂諸菩薩發菩提心。於諸有情欲常
饒益。如是二事誓願堅牢。一切惡縁不能傾
動。若諸菩薩安住此心。二乘惡魔不能勝伏。
又舍利子。如諸如來若初成佛。若已成佛住
百千歳。倶不捨離一切智心。於一切時成一
切智。如是菩薩若初發心。若已得不退。若
坐菩提座。於一切時縁一切智。求證作意
未嘗暫捨。舍利子言。若如是者菩薩諸位有
何差別。滿慈子言。菩薩諸位心無差別。但
有成佛遲速不同。謂菩薩心初中後位。皆求
引發無上菩提。安住此心常無退轉。又舍利
子。如阿羅漢終不退失阿羅漢心。謂無漏心
必無退轉。菩薩亦爾終不退失大菩提心。又
舍利子於意云何。若阿羅漢心有退失。彼是
眞實阿羅漢不。舍利子言。不也具壽。若阿羅
漢心有退失。當知彼爲増上慢者。決定未得
阿羅漢果。滿慈子言。菩薩亦爾若有菩薩退
菩提心。當知彼先自稱菩薩非眞菩薩。是増
上慢汚菩薩衆。如穢螺蝸汚澄清水不堪飮
用。舍利子言。如是如是。當知彼類無知蔽
心自稱菩薩。實未得入眞菩薩數但有虚名。
譬如丈夫男根成就有根缺者自稱丈夫。彼
有虚言而無實義。菩薩亦爾退菩提心。但有
虚名非眞菩薩。如缺根者名半擇迦。退菩提
心名僞菩薩。是故菩薩初中後位決定不退
大菩提心。若退此心便非菩薩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若諸菩薩欲證無
上正等菩提。當起何等相應作意。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正發起一
切智智相應作意。一切菩薩法應安住如是
作意。若諸菩薩住此作意修行布施。是諸
菩薩即能迴向一切智智。若諸菩薩如是迴
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攝受布施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不能迴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所
行布施。不名布施波羅蜜多。又滿慈子。若
諸菩薩行布施時作是思惟。我捨少分不捨
少分。我施此物不捨此物。我施彼類不施
彼類。是諸菩薩由此思惟障一切智。經久乃
能得一切智。多時布施波羅蜜多乃得圓滿。
是故菩薩欲不障礙一切智智。欲疾證得一
切智智。欲令布施波羅蜜多疾得圓滿。應離
如是分別思惟。應捨一切分。應施一切物。
於一切類應平等施。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欲
證無上正等菩提。應住布施波羅蜜多。應於
布施波羅蜜多如是而住。若諸菩薩於日初
分。能以種種上妙飮食。供養殑伽沙數有情。
既供養已復施上妙黄金色衣。於日中分亦
以種種上妙飮食。供養殑伽沙數有情。既供
養已復施上妙黄金色衣。於日後分亦以種
種上妙飮食。供養殑伽沙數有情。既供養
已復施上妙黄金色衣。於夜三分亦復如是。
如是布施經於殑伽沙數大劫常無間斷。是
諸菩薩如是施已。若不迴求一切智智。雖名
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若能迴求一切智
智。乃名布施波羅蜜多。謂布施時不作分限。
隨多隨少發廣大心。普縁有情總施一切。如
是菩薩行布施時。雖不捨多布施一切而成
布施波羅蜜多。所以者何。爲欲證得無量佛
法而行布施波羅蜜多。若布施時心有限量。
定不能證無量佛法。若諸菩薩心有限量而
行布施。是諸菩薩定不能證一切智智。定於
布施波羅蜜多不能圓滿。是故菩薩欲證無
量一切智智。應當發起無限量心而行布施。
若諸菩薩有限量心而行布施。是諸菩薩攝
受慳悋不能永捨。不能攝受一切智智。與此
相違乃能證得一切智智。圓滿布施波羅蜜

又滿慈子。諸菩薩衆欲行布施應起是心。我
當修行無限量施。乃至未證無上菩提。於諸
有情且行財施。若證無上正等菩提。於諸有
情當行法施。謂若未證無上菩提。且於有情
以財攝受。令離貧苦得世間樂。若證無上正
等菩提。當於有情以法攝受。令離煩惱得出
世樂。如人事王。先得衣食養活妻子。後得
王意多獲珍財。自身妻子倶受富貴安隱快
樂。如是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修多百千
難行苦行。先以財施攝受有情令離世間諸
貧窮苦。後證無上正等覺時以無染法教誡
教授諸有情類。令其解脱生死衆苦。又滿慈
子。如多百千諸有情類。奉事王子晝夜精勤。
王子爾時隨分資給衣服飮食臥具等事。後
登王位隨昔勤勞。量所堪任重賜爵祿。或
主事業或主川原。或主大城或主關防。或主
村邑或主軍戎。如是菩薩求一切智。未證無
上正等覺時。先以資財攝有情類。後證無上
正等覺時。隨諸有情覺慧差別。以無上法教
誡教授。令其安住阿羅漢果或不還果或一
來果或預流果或十善業道或菩薩勝位。又
滿慈子。是諸菩薩求大菩提以菩薩行。未證
無上正等覺時。於諸有情作大饒益。若證無
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
後亦於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譬如王子
未紹王位。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若紹王位亦
與有情作大饒益。若命終後亦與有情作大
饒益。又滿慈子。如人事王如如精勤經時漸
久。如是如是爵祿漸増。如是菩薩求一切
智。如如精勤經時漸久。如是如是功徳漸増。
又滿慈子。是諸菩薩未證無上正等覺時。於
諸有情以財攝受。謂以種種衣服飮食臥具
醫藥及餘資財。方便善巧攝受饒益。若證無
上正等覺時。於諸有情以法攝受。謂以種種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
無量無邊佛法攝受饒益。或以種種念住正
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攝
受饒益。或以種種施福業事戒福業事修福
業事及餘無量世間善法攝受饒益。般涅槃
後亦於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供養佛
設利羅故。或於如來無上正法。受持讀誦如
説修行。皆得無邊廣大饒益。謂人天樂
般涅槃或大菩提究竟安樂
爾時滿慈子謂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誠如所
説。仁者所説無不如義。是故如來應正等覺。
常説仁者聲聞衆中智慧辯才最爲第一。又
舍利子。譬如眞金。常與有情作大饒益。謂未
出礦若出礦時若轉變成諸莊嚴具。若復出
賣轉買。餘物皆與無量無邊有情。隨其所
應作大饒益。如是菩薩修菩薩行。未證無上
正等覺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謂以財法隨
其所應方便善巧攝受饒益。若證無上正等
覺時。轉妙法輪作大饒益。謂宣説色蘊常無
常等不可得。宣説受想行識蘊常無常等亦
不可得。宣説眼處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耳
鼻舌身意處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色處
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處常無
常等亦不可得。宣説眼界常無常等不可得。
宣説耳鼻舌身意界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
説色界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聲香味觸法
界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眼識界常無常
等不可得。宣説耳鼻舌身意識界常無常等
亦不可得。宣説眼觸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
耳鼻舌身意觸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眼
觸爲縁所生諸受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耳
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常無常等亦不可
得。宣説地界常無常等不可得。宣説水火
風空識界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因縁常
無常等不可得。宣説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
縁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無明常無常等
不可得。宣説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
老死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宣説我常無常等
不可得。宣説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
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常無常等
亦不可得。宣説欲界常無常等不可得。宣
説色無色界常無常等亦不可得。如是宣説
種種法門。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後正
法像法及設利羅。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聲聞
獨覺無如是事。是故菩薩摩訶薩衆修菩薩
行。常與有情作大饒益。由斯故説諸菩薩
衆於彼二乘爲最爲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
爲上爲無上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汝應受持舍利子等所
説。菩薩摩訶薩衆被大願鎧趣大菩提具勝
善巧増上意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捨法捨
財無染無著。時薄伽梵説是經已。具壽舍利
子具壽滿慈子具壽阿難陀及餘聲聞。諸菩
薩衆并餘世間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掲路
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聞
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三



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戒波羅蜜
多分序
 西明寺沙門玄則撰 
夫欲儲淨法。先滌身器。將越愛流。前鳩行檝。
居其選也。特有戒焉。所以復指名區。更申玄
集。切身口而流訓。則一言一行。斯佛事矣。
因動靜以研機。則擧足下足。斯道場矣。誠嶮
道之夷蹬。闇室之凝釭。度疫之仙丸。出
苦之神馭。鑒徳者之明鏡。嚴心者之寶鬘。渉
象季之大師。處塵俗之善友。雖目之無朕。
摶之不觸。而芬郁布寫。類迷迭之盈空。潔映
澄華。比醍醐之洞色。含靈所以埏埴。法界所
以彌綸。善逝法王。抗之以爲明足。具壽尊
者。養之而爲淨命。但簡以行處。或非處而難
遵。格以正乘。或他乘而致爽。十七群之喧
浴。尚動王譏。五百生之掉影。仍貽佛誡。矧
復臭蓮馥而爲盜。分釧響以成婬。涅槃爲求。
保專精而尚犯。菩提入願。受欲樂而猶持。輕
嫌與重性同科。意防與身遮共品。諦故住故。
能行所行。導以隨喜。融以法性。豈止草繋
情殷。木叉義遠。毒龍卷毒。怖鴿忘怖。將被之
黎蠢。棲之常樂。使八寒流煦。五熱浮涼。薜
荔失其炎河。輪圍發其闇渚。行門允備。種
智克圓。其五軸單譯。一如施分。凡息心之士。
豈不諏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
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
給孤獨園。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
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汝今應爲欲證無上
正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宣説淨戒波羅蜜
多。時舍利子。蒙佛教勅承佛神力。先以淨
戒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時滿
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云何應知菩薩持
戒。云何應知菩薩犯戒。云何菩薩所應行處。
云何菩薩非所行處。時舍利子。便答具壽滿
慈子言。若諸菩薩安住聲聞獨覺作意。是名
菩薩非所行處。若諸菩薩安住此處應知是
爲菩薩犯戒。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是諸菩薩
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決
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捨本
誓願。若諸菩薩捨本誓願應知是爲菩薩犯
戒。又滿慈子。若諸菩薩修行布施。迴向聲
聞或獨覺地。是名菩薩行於非處。若諸菩薩
行於非處。應知是爲菩薩犯戒。若諸菩薩安
住居家受妙五欲。應知非爲菩薩犯戒。若諸
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不
無上正等菩提應知是爲菩薩犯戒。譬如王
子應受父王所有教令。應學王子所應學法。
謂諸王子皆應善學諸工巧處及事業處。所
爲乘象乘馬乘車及善持御弓弩排&T030607;刀矟鈎
輪奔走跳躑書印算數聲因論等及餘種種工
巧事業。若諸王子能勤習學如是等類順益
王法。雖受五欲種種嬉戲。而不爲王之所訶
責。如是菩薩勤求無上正等菩提。雖處居家
受妙五欲種種嬉戲。而不違逆一切智智。若
諸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是諸
菩薩行於非處。於一切智便爲非田。若時若
時於一切智已成非田。爾時爾時不能攝受
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時若時不能攝受菩
薩淨戒波羅蜜多。爾時爾時遠離所求一切
智智。若時若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爾時爾
時行於非處。若時若時行於非處。爾時爾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