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No. 1916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曰。何故大集明不苦不樂支爲第三。此中云
何爲初。答曰。前後皆有所以。今約發説。彼據
成就而立。例如三禪立樂支前後不定。第三
體用者如纓絡經説。四禪四支爲用。第五默
然爲體。第四淺深。第五進退。例上可解。第六
功徳者。四禪亦具離過善心二種功徳。如大
集經説者。離五蓋具四支。而獨四禪有離憂
喜苦樂之過善心。敬信慚愧等及六善法。悉
從不動定四禪而發功徳善根。深厚倍勝於
上。類前可解。問曰。今明行菩薩道。應説諸法
實相甚深空定等。何故説於凡夫四禪世間
有漏生死虚誑之法。答曰。不然。如釋論中設
問答。曰是般若波羅蜜論義中。但説諸法相
空。菩薩云何於空法中能起禪定。答曰。菩薩
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縁生。無自性。空無所
有。捨之甚易。衆生顛倒因縁。著此欲事。貪少
弊樂。而離禪中深妙定樂菩薩爲是衆生故。
起慈悲心。修行禪定。繋心縁中。離五欲除五
蓋。入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内清淨得微
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之故。離一切喜。得
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一切憂喜。及
出入息自斷。以清淨微妙捨。而自莊嚴。入第
四禪。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衆生不知
故。以禪相教化衆生。若有諸法空。是不名爲
空。亦不應捨五欲而得禪。無捨無得故。今諸
法空相。亦不可得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何能
得禪。復次若菩薩不以取相愛著故。行禪如
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爲美。爲戒清淨。智慧
成就故。行禪菩薩。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
禪無所依止。以五欲麁誑顛倒故。以細微妙
虚空法治之。譬如毒能治諸毒。復次釋論又
説。譬如國王見子從高崖墜落。恐必定死。即
以軟物接之。不令身命損毀。菩薩亦爾。見衆
生遠離波若。顛倒墜落故。説四禪空法。以接
衆生。不令損失法身慧命。是故今辨行菩薩
道。略明四禪。於義無過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五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法愼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二
釋四無量心開爲五。第一明次第。第二釋名。
第三明處所。第四明修證。第五明功徳。第一
釋四無量心。所以次四禪後者。明行人。有二
種。一者世間行人。二者出世間行人。就凡夫
行人。中則有三。一者樂高勝自在求作梵天
王。是故雖得四禪而更進修無量心。何以故
然。四禪但是色界自行具足。而無益他之徳。
淺薄。若生彼天不得王領。若修四無量心縁
於十方衆生而入三昧。慈悲普攝利他心大。
是故功徳轉多。若生彼天必作梵天王王領
自在。是故能得四禪。猶更修習四無量心。二
者外道行人。雖得四禪而見有心識之患。欲
求涅槃無想寂滅不知破色。直用邪智滅心
入無想定。三者或有凡夫外道行人。悉厭患
色猶如牢獄。一心破色修四空定。是爲凡夫
行人。同得此定志樂不同。各隨所習愛樂不
同。若佛弟子有二種人。所謂小大兩乘。是
二種人得四禪時。進修無量心者。小乘之人。
爲自調心増長福徳。易得涅槃故。大乘之人。
欲度衆生。必以大悲爲本故。次四禪明修四
無量心。問曰。如摩訶衍中假設問云。是四禪
中有四無量及十一切入等諸定。今何故別
説。答曰。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説人則
不知其功徳。譬如嚢中有寶。若不示人即無
人知者。若欲示大福徳。爲説四無量心。患
厭色如牢獄。爲説四無色定。於縁中不得自
在觀所縁。爲説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
爲説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
禪。爲説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縁遍照隨意。
爲説十一切處。問曰。若以論説今得四禪者。
亦應悉得四無量等諸禪定否。答曰。此依義
而説。若無漏四禪中説。有四無量心則於義
無過。何以故。無漏禪中具諸觀行法門故。若
有漏根本禪。説者當知乳中説酪耳。第二釋
四無量名者。一慈無量心者。慈名愛念衆生。
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二悲無量心者。悲名愍
念衆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三喜無量心者。
喜名欲令衆生從樂得歡喜。四捨無量心者。
捨三種心。但念衆生不憎不愛。縁此四法故
説於四心。遍十方平等無隔名無量心。修慈
心爲除衆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爲除衆生中
惱覺故。修喜心爲除衆生中不悦樂故。修捨
心爲除衆生中憎愛故。此四定次第階級之
相在下當釋。第三明修處所。自有二種。一爲
通明處。二者別明處。第一通明處者。四禪中
間定。悉得修四無量心。如釋論中説。是慈在
色界根本禪。亦在禪中間無色界。無色於縁
衆生爲不便。欲界未到地定淺。不任修諸功
徳問曰。欲界未到地利根之人能用此定。發
見思眞解。何故不得修四無量心。答曰。縁理
之慧利故。得發若神通無量等。是事法必假
深定。而欲界未到。非全不得修無量心。但發
得即屬初禪。是故不説。如初禪五支覺觀二
支分別。欲界則生悲易。喜支生喜易。樂支生
慈易。一心支生捨易。故説爲修證之處。問
曰。第四禪及中間無喜樂。云何以喜樂與衆
生。答曰。内雖無有喜樂縁。取外喜樂人相。而
平等與樂。譬如離欲行人。自不須五塵。亦不
與塵欲交染而爲大福徳故。亦以五欲勝妙
樂具給。施前人。而於自心無所染汚。於四禪
中與他喜樂。亦復如是。未到中間類即可解。
第二別明修處者。如初禪以覺觀爲主。深識
欲界衆生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則易。二禪内
有大喜。此處修喜無量則易。三禪内有遍身
之樂。此處修慈則易。四禪妙捨莊嚴。此處修
捨爲易。此則隨地各有其便。問曰。若爾佛何
故。説住四禪修四無量易得耶。答曰。第四禪
名念清淨。得不動定。於此中修一切佛法功
徳易成故。作是説耳。問曰。上説初禪行悲。此
則壞於次第。如慈在前。應初禪而修慈二禪
修悲三禪修喜四禪修捨。何故不爾。答曰。此
逐義便不隨次第。譬如佛十弟子各有第一。
若問何人智慧第一。應答身子是。若以夏臘
大而答第一者則於義大僻。第四正明修證。
約四無量心即自有四。一修慈證慈。二修悲
證悲。三修喜證喜。四修捨證捨。第一明修慈
證慈者。即開爲二。第一正明修習方法。此如
佛處處經中説。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
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習。云何名以慈
相應心。如釋論説。若念十方衆生令得樂時。
心數法中生法名爲慈。善是相應欲入禪定
當先作誓願。一切衆生悉受快樂。我於定中
悉得見。受想行識。是名心數法。諸身業口業
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爲慈。是法
皆以慈爲主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數法皆
是後世因縁。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
力故。是名慈相應相。復次行者初修時用念
清淨心。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若父母兄
弟隨取一最愛者。一心縁之。若有異念攝之
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樂之
相。其心愛念乃至中人怨人餘五道亦如是。
復次行者如是修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及
發諸禪中事。悉不得取。但一心觀於親人得
樂之相心心相續。是則略説修慈方法。第二
明慈定發相。行者禪定智慧福徳善根力清
淨故。如是一心慈念衆生時三昧即發。三昧
力故即於定心中見所愛親人受於快樂之
相。身心悦豫顏色和適了了分明。如是見親
人得樂已。次見中人乃至怨人亦復如是。於
定心中見一人。次見於十人千人萬億一聚
落一國土一閻浮提一四天下乃至十方世界
一切衆生悉皆受樂。行者於定中見外人受
樂。而内定轉深。與外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慈
相應心。即是相應受想行識陰入界等法。如
前説。問曰慈相應定見衆生時。爲當如上説。
從一至十漸漸而見。爲當一時併見。答曰。行
者根有漸頓不定。一種慈相應心者。慈名心
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煩惱。譬
如淨水明珠置濁水中。水即澄清。無恚無恨
無怨無惱者。於衆生中若有因縁若無因縁。
初生名爲瞋。瞋増長籌量持著心中而未決
了。是名爲恨。亦名爲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
欲損於他。是名爲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
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以是讃歎慈心功徳廣大無量者。一
心分別有二種名。如慈相縁見一方爲廣。四
方爲大。縁四維及上下爲無量。復次破瞋恨
心名爲廣。破怨心名爲大。破惱心名爲無量。
慈縁親人爲廣。慈縁中人爲大。慈縁怨人得
福多。故名無量。復次爲狹縁故名爲廣。爲小
縁故名爲大。爲有量縁故名無量。善修者是
慈心牢固。初得慈不名爲善修。非但愛念衆
生中。非但好衆生中。非但益一衆生中。非
但一方衆生中。名爲善修行者。於上親中親
下親。上中人中中人下中人。下怨。中怨上怨。
是九種人中愛憎正等無異。乃至愛念五道
衆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
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利益安樂。如是之心
遍滿十方。是名善修。復次若但與衆生欲界
樂。不名善修。但與初禪樂不名善修。但與二
禪樂不名善修。若能具足與欲界樂乃至三
四禪樂。是名善修。如是慈心名衆生縁。或在
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亦行此悲
爲調心。得大福徳入無漏故。法縁者。諸漏盡
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
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縁相續生。以慈念衆生
時。從和合因縁相續但空。五陰即是衆生念
是五陰此慈念。衆生不知是法空定。衆生常
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爲世俗
法故。名爲法縁。無縁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
故。諸佛不住有爲無爲性中。不依上下過去
未來現在。知諸因縁爲不實。顛倒虚誑故。心
無所縁。佛以衆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
道心著諸法而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
慧令衆生得之。是爲無縁。譬如給濟貧人。或
與財物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神珠。衆生縁法
縁無縁亦復如是。此義如摩訶衍中廣説。復
次衆生縁慈但見受果報樂相。法縁慈則見
受諸法門及涅槃樂相。無縁慈則見一切同
是佛性常樂平等相。復次衆生縁慈則在根
本禪中。法縁慈多在特勝通明背捨諸無漏
禪中。無縁慈多是首楞嚴。法華三昧及九種
禪中。第二釋修證。悲即爲二。一者正明修悲
方法。如佛説。若有比丘以悲相應心。無瞋
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悲相應心者。
行者於慈定中常念欲與衆生樂。從慈定起。
猶見衆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
是念。衆生可念莫令受是種種身苦心苦。復
更念言。我今無目五道之中親中怨入並受
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
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衆生
受種種苦我。於定中悉願得見勤加救護。作
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定念淨心先取一所愛
親人受苦之相。繋心縁之。若有異念攝之令
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其心憐愍悲念無極。
如是乃至中怨憎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五
道亦如是。是則略説修悲方法。二明悲定發
相行者。福徳智慧善根清淨。作是觀時三昧
便發。即於定中見於親人受苦之相了了分
明。其心悲愍欲加救護。既見親人受苦。生憐
愍心已。次見中人怨人如是。乃至十方五道
衆生受苦之相。行者於定心中見外人受苦。
而内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心與外
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悲相應心。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廣大無量皆如上説。善修者。於悲定
中。非但見親人受苦深憐愍。乃至中怨九種
十方五道諸受苦者憐愍救護。其心平等。故
名善修。復次若見是受苦之人生愍念。受樂
者受不苦不樂者而不憐愍。不名善修。若見
三種之人悉皆是苦憐愍不二。是名善修。復
次見五道衆生受苦差別。名不善修。若見受
苦不異憐愍平等。名曰善修。亦可得言若見
五道衆生受苦一種。名不善修。若能分別五
道衆生受苦差別不同。名曰善修。如是略説
善修之相。問曰。五道衆生果報不同苦樂有
異。如三塗衆生多苦報。人道衆生半受苦樂。
天道衆生多受樂果。云何行慈因縁皆見一
切受樂。行悲因縁皆見一切受苦。豈非顛倒
耶。答曰。不然。是爲得解之道。行者欲學是慈
無量心時。先當作願。願諸衆生受種種樂。取
受樂人相攝心入定。即見衆生皆悉受樂。譬
如鑚火先以軟草乾牛糞等。火勢轉大能燒
大濕。大慈心初發亦如是。初生之火唯及親
人。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受樂無復苦相。
復次一切衆生五道輪轉苦樂不定。即雖暫
樂後必大苦。今雖大苦後當得樂。雖即未然
必有其事。是故行者用得解之心。縁於一切
皆樂。不墮顛倒。悲喜捨心亦復如是。第三釋
修喜證喜。即爲二。一者正明修喜方法。如佛
説。若比丘以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善修喜相應心者。行者入悲定已。
其心愍傷一切衆生長夜爲諸苦惱之所逼
迫。我當云何而拔濟之。令是等衆生從苦得
樂從樂生歡喜。爾時深觀衆生雖受苦惱此
苦虚妄本無今有。易可除滅。所以者何。如人
有病苦若遇良藥即便差愈。更以衣食供給
快樂無量。復次如人火熱身受苦惱。若得清
冷之水火苦即滅歡樂便生。如人現受貧困。
以是因縁慳貪造惡。若給施珍寶教修布施
行善。則現在離於貧弊。身心慶快。未來之
世長受安樂。復次又如世人愚癡顛倒縈纒
煩惱受種種苦。若聞無漏清淨妙法如説修
行。煩惱病除即便獲得禪定智慧及涅槃樂。
如是種種因縁苦無定性。易可除滅令得歡
樂。行者作是觀已即發願言。願諸衆生一切
諸苦悉皆除滅受樂歡喜。我於定中悉皆得
見。作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於親
人。從苦得脱受樂歡喜相。一心觀之令於念
心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悦豫
欣慶無量。次縁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衆
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悦。是則略明修喜方法。
二者明喜定發相。行者如是修已。念慧福徳
善根力故作是縁時。即發三昧力故。即於定
中任運見於所愛親人離苦得樂歡喜之相了
了分明。於三昧中其心悦豫不可説。乃至十
方五道衆生受於歡喜亦復如是。行者於三
昧中見於外人受喜之相。而於内心無有動
轉。定漸増深。是名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之義如慈心中説。問
曰。慈心令衆生樂。喜心令衆生喜。樂之與喜
有何等異。答曰。如摩訶衍中説。身樂名樂。心
樂名喜。五識相應名樂。意識相應名喜。五塵
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復次欲界中
五識相應名樂。初禪中三識相應名樂。三禪
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名
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
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名樂。歡心
内發樂相外現歡喜踊躍是名喜。樂根相應
名爲樂。喜根相應故名喜。如是等種種分別
喜樂之相異。問曰。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行慈心時。愛念衆生猶如赤子。心願
與樂出慈三昧。猶見衆生受種種苦。深心愛
念欲拔其苦令得安樂。當如初樂後喜中隔
於悲故。不次慈記喜也。譬如人母。雖常念子
令得安樂。而未名喜。後見染病其心愁毒病
既得差家業付之大歡喜。故次悲説喜也。問
曰。何故約禪明喜樂。喜即爲麁。約無量心明
喜則爲細。答曰。禪則以定爲貴。樂心恬靜與
定相扶故爲勝。無量則心縁衆生。因縁衆生
歡喜爲勝故細。復次行者初定既淺但以樂
縁衆生。何以故。若取喜相心散難攝。後縁
三昧漸深。雖歡喜踊躍心不散亂故爲細。第
四釋修捨證捨亦爲二。一者正明修捨方法。
如佛説。若比丘以捨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
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捨相應心者。行者從喜
定出心自思念。若慈與衆生樂。悲欲拔苦。喜
令歡喜。而計我能利益不忘二事即非勝行。
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徳乃曰眞親。復次衆
生得樂有多因縁。不獨由我。若言我能與樂
則爲過分。復次慈心與樂但是得解。然諸衆
生實不得樂。若以爲實即是顛倒。復次是諸
衆生受苦樂憂喜心生。憂喜心生即是結使
難得解脱。我今欲與清淨善法不應住此三
心。復次我雖慈悲愛念。於彼無益。今當捨此
三心行諸善法實利衆生。如是念已即捨三
心。一心發願。願一切衆生皆得妙捨莊嚴令
我悉見。作是念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
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縁之。若有異
念攝之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前人
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縁中人怨人十方五
道一切衆生。皆是不苦不樂其心平等。是則
略明修捨方法。二者明捨定發相。行者如是
修已。正念福徳善根力故。作是縁時。三昧便
發。即於定中不加功力。任運見於所愛親人
受於不苦不樂之相了了分明。於禪定中雖
見衆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衆生亦復
如是。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諸衆生皆是捨
相。三昧開發無有動轉深妙堅固。其心安隱
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
惱廣大無量善修之義。並如上説。問曰。前
三種心中應。有福徳。是捨心於衆生不苦不
樂有何等益。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衆生離
苦得樂。失時即是苦皆是惱累。得不苦不樂
則心安隱始終無患。以捨饒益故得福亦大。
復次行者慈喜心時或時愛著心生。行悲心
時或時憂悲心生。貪憂故則功徳尠薄。入是
捨心除此貪過無諸煩惱。當知行捨福徳甚
大。復次行者於捨心中能作種種益衆生事。
是故福徳増多。略説捨無量心竟。問曰。悲
喜捨中。何故不説法縁無縁。答曰。義類前慈
心可見。不煩重説。問曰。是四無量心樂爲二
分。悲喜捨何故不作二分。答曰。樂是一切衆
生所愛重故作二分。苦不愛不欲故不作二
分。問曰。四無量發願入定見衆生。爲實見爲
心想見。答曰。見有二種。一得天眼無量心。此
實見。二者但用得解憶想。縁衆生而入三昧。
既證三昧。三昧力故。入則得見。出則不見。此
爲三昧得解之力。非實見。問曰。證四無量
心。何故不分別支及體用淺深進退等相。答
曰。證無量心時亦非全無其義。但既無的文
故不須分別。第五釋四無量功徳。即爲二。一
者現世。二者未來世。一現世功徳者。如佛阿
含中説。若入慈心三昧者。現世得五種功徳。
一入火不燒。二中毒不死。三兵刃不傷。四終
不横死。五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衆生故。得
無量福徳。二未來功徳者。善修四無量心。若
生色界多作梵王。以無量心廣攝衆生故。若
於初禪得即作初禪王。乃至四禪亦爾。問曰。
三藏中但説初禪號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今
何故説。乃至四禪悉有梵王。答曰。纓絡經中
明四禪。禪禪並有梵王。問曰。若爾佛何以故。
説慈報生梵天上。答曰。以梵天衆生所尊皆
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
法所有福徳盡願生梵天。若聞行慈生梵天。
聞多信教修行慈法。以是故説行慈生梵天
上。復次斷婬欲天皆名爲梵。説梵則攝四禪
四無色定。如五戒中律儀但説一種。不妄語
則攝三事。復次若於四禪中修四無量心。隨
是禪中悉得受生。既隨禪生無量心福徳大
故。果報亦應有異。豈得生於彼天而無君民
之別。復次如佛於人王經説十八梵。亦應有
王民之異。又云。四禪中有大靜王。而佛於
三藏中。但説初禪有大梵王者。以初禪内有
覺觀心。雖則有語言法主領下地衆生爲便。
上地無此故不別出。問曰。若爾佛何故。説四
無量功徳。慈心好修。善修福徳極遍淨天。悲
心好修。善修福徳極虚空處。喜心好修善修
福徳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徳極無所有
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答曰。佛法
不可思議。隨衆生應度者如是説。復次從慈
定起入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虚空處易。從喜
定起入識處易。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復次
慈心願令衆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
中遍淨天最爲樂故。言福徳極遍淨。悲心觀
衆生老病殘害。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
苦。若除内苦外苦復來。若爲除外苦心苦復
來。行者思惟。有身則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
苦。虚空能破色。是故福徳極虚空處。喜心欲
與衆生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虚
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繋心虚空處無得礙。於
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故以喜
福極在識處。捨心者捨衆生中苦樂故得眞
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
處。若作如是明四無量心功徳。但諸聖人智
慧方便自在故如是。非諸凡夫。何以故。凡夫
之人住初禪乃至四禪修。四無量隨。禪受報
不。能方便巧入無色修四無量。復次佛知未
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説四無
量相。是四無量心聖人所知。衆生縁故但是
有漏。但縁欲界故。無色界中無。所以者何。無
色界不縁欲界故。爲斷如是人妄見故。説四
無量心。無色界中亦以四無量心。普縁十方
衆生故。不重言不縁無色界。如是説者多存
法縁無縁。復次行者若於衆生縁中。具足入
法縁無縁。是時衆生縁四無量心是摩訶衍。
復次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此衆生縁四
無量心。雖是凡夫所行亦應知應證。證已以
不可得空無所著。善巧方便即能於此定中。
具足一切善法度諸衆生。即是行菩薩道。復
次四無量心中觀行功徳衆多。更欲論餘事不
具明也。次四無量心後應釋無想定。何以故。
有諸外道深厭有爲心識生滅。欲求涅槃寂
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眞實。得四禪時不見
細色之過。但覺心識生滅虚誑。則厭患其心。
既不知破色斷色繋縛。直以邪智滅却其心。
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繋
縛。若捨命時即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
不得解脱。亦名客天。猶如阿那含人修五品
熏禪。爲色界思惟惑未盡。寄生色界亦名客
天。此無想定既是邪法。非佛弟子所修。今
欲具足明三界定。所以略明示知邪正相耳。
第三釋四無色定。四無色定者。一空處。二識
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有想非無想處。今釋
此四定爲二意。一總釋。二別釋。一總釋者。
前四禪四無量定悉依色法故有。今此四定。
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故云無色定。是故經
云。四空滅色道。心心互相依。亦名四空定。
無形無質即是義同虚空故。名四空定。亦名
四空定處。此四種定心亦名定處。此四種定
心以所觀之境爲處。如念處勝處一切處悉
從所觀處得名。四空定次第之相在下當明。
而不名禪者。前已受名不應重立。今應更立
勝名。復次此四無色自體支林有闕。不得名
禪。問曰。纓絡經説。五支爲因默然爲定體。此
復云何。答曰。此但約義方便立支。非如四
禪具足成就支林之法。故諸經論中並不説
有支也。第二別釋空處即開爲三。一釋名。二
修行。三證相第一釋名。所以名空處定者。此
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縁虚空。既與無色相應
故。名虚空定。今此空處及上三無色定。並
是無覺無觀聖默然及捨倶所攝故。摩訶衍
云。得虚空處定。不苦不樂其心轉増。問曰。若
虚空無色名空定者。上來諸禪亦見空想。何
故不名虚空定耶。答曰。不爾。彼六地中但是
入定心細不見麁色之相。意謂爲空。而實未
能觀色破散色法斷色繋縛。所以定中或時
見色或不見色。非如空定一向永絶色相。是
故六地定中。雖有空相。不名虚空無色定也。
第二明修空方法。就中有二。一明所修之境。
二明能修之心。一明所修之境中有二種。一
者障境。二者相成境。一障者行者欲入空處。
要須滅三種色。一可見有對色。二不可見有
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故經中。説過一切色
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入無邊虚空處。摩
訶衍云過一切色相即破可見有對色。滅有
對相即是破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種種相是
滅不可見無對色。一切色法不過十一。謂五
塵五根及一入少分。即是色法塵。如阿毘曇
説。一則見十則説有對。一入少分是不可見
無對。行者欲入虚空處定。必須破此三色。此
三種色即是障境。二成定境者。虚空爲智所
縁因此入定。即是成定之境。第二明能修之
心即爲二。一訶讃。二觀析修習。言訶讃者。
如行者欲求虚空處定。應深思色法過罪。所
謂若有身色則内有饑渇疾病大小便利滓穢
麁重弊惡欺誑虚假等一切諸苦。外受寒熱
刀杖枷鎖刑罰等一切諸苦。從先世因縁和
合報得此身。即是種種衆苦之本不可保著。
復次一切色法繋縛於心不得自在。即是心
之牢獄。令心受惱無可貪樂。是則略説訶色
過罪之相。讃者讃歎虚空。無色則無此過虚
豁安樂。此處寂靜無衆惱患。今明訶責讃歎
者。即是修習六行之相。類前可知也。二明
觀析修習。行者於四禪中應作是念。我今此
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何故不見。作此念已。
即當一心諦觀己身。一切毛道及與九孔。身
内空種皆悉虚疎。猶如羅縠内外相通。亦如
芭蕉重重無實。作是觀時即便得見。既得見
已復更諦心觀察見身。如簁如甑如蜘蛛網。
漸漸微末。身分皆盡不見於身及五根等。如
内身既盡外色亦然。所以者何。内身四微四
大一切色法。不異外身。四微四大一切色法
故。復次行者。如是觀時眼見色壞故名過色。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覺壞故。名滅有對相。於
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不分別故。名不念
種種別異相。一切色法既滅。但一心縁空念
空不捨。即色定便謝而空定未發。亦有中間
禪。爾時愼勿憂悔。勤加精進一心念空當度
色難。是則略説修習禪定方法。第二明證虚
空定亦爲六意。一證相。二明有支無支。三
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徳。第一明證相
者。行者既一心念空不捨則。其心泯然任運
自住空縁。此亦似如前説未到地之相。於後
豁然與空相應。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更増
長。於深定中唯見虚空無諸色相。雖縁無邊
虚空。心無分散既無色縛。心識澄靜無礙自
在。如鳥在籠中籠破得出飛騰自在。證虚空
定亦復如是。復次得空處定出過色界故。名
過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而不得起
故。名滅有對相既得勝妙空處。決定能捨色
法心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相。是故經中多
以此義。明證虚空處定。第二明有支無支者。
餘經論中明四無色定。例不立支。唯纓絡經
云。四空定五支爲因。第六默然心爲定體。方
便道同體用相似故。若依纓絡所説。虚空定
即有五支。五支者。如經説一想二護三正四
觀五一心。但上來四禪悉有支相貌可見。今
此空定既無別證支離之法。此恐是據修空
方便義立爲支。故經言方便道同體用相似。
故餘經論悉不立支者。當是爲自體無有別
證支林成就之相。而於纓絡中説有支者。多
是據方便及約義故説支。約方便立支其義
云何。一想者修空定時。想身如簁如甑想二
護者即是捨支。捨於三種色相。又護者名護
持。遮三種色不令破於空心。三正者。不邪
爲義。今修空定爲正。若念色相是則爲邪。四
觀者。觀達正念。破三種色。達於空理。若觀心
住虚空無有分散名一心支。通明支者謂。支
離爲義。因此五法支離非一故名爲支。約修
方便論支正應如此。佛意難知既無的文不
可定判。或是證空定時於空定中義立五支。
何以故。經亦説言五支爲因。第六默然心爲
定體。今約修空立支。隱顯明因果體用如似
不便。若約證空定時。義立五支亦復宛然似
如可見。深推自解不煩多釋第三體用者前
五支爲因。第六默然心爲果。果後更起五支
則爲用。默然爲體。例如前四禪不異。問曰。
向言無證支那得例上。答曰。還用方便支義
支對。隱顯例作亦當於義無失。第四淺深者。
初得虚空定即離三種色。心與十方虚空相
應。於後定既重發。復覺心識明淨見空亦廣
定又増深。自覺初淺狹今則漸廣深。如是乃
至九品類前可知。第五進退者。得虚空定亦
有四。種人不同。所謂退分住分進分達分。類
如上四禪中説。今不廣明。第六明功徳者。亦
有共不共共如上説。不共離過者。始於此空
定中方得離三種色過。善心不共者得離色
證空。更得増勝信敬慚愧等諸功徳。第二明
識處定者亦爲三。第一釋名。二修行方法。三
證相。第一釋名者。所以名識處者。捨空縁識
以識爲處。正從所縁處受名故名識處。第二
修行方法者有二種。一者訶毀空處讃歎識
處。二者觀破空處繋縁念識處。云何名訶責
空定。行者知空處定與空相應。虚空無邊心
縁虚空。縁多則散能破於定。復次虚空是外
法。縁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隱過罪多。
是名訶虚空定識處。既是内法縁内法入定
則多寂靜安隱。是故讃歎識處。第二觀破空
處者。觀縁空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
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欺誑不實。此即是
八聖種觀。前四是對治方法便是事觀。後無
常等四即是縁諦理觀。就此八種觀中即有
總別。總者用此八法。總觀空處定。四陰和合
故有此定可患無實。別觀者用此八法。前四
對治觀四陰事。如病者對治受陰。如癰者對
治想陰。如瘡者對治行陰。如刺者對治識陰。
復次四無常等即對觀四陰理相。無常觀識
陰苦觀受陰空觀想陰無我觀行陰。此事理
二觀總別觀虚空處。事理無可貪樂。即心易
生厭疾能捨離。善用念處中意尋此別對之
義可見。問曰。離四禪時。何故但説三方便。今
離四空定説八聖種耶。答曰。空定既細。若
不説聖種往觀則過難見。問曰。若爾凡夫無
八聖種。云何得離。答曰。善修六行亦得離之。
但不如八聖種疾。問曰若修有漏禪得用八
聖種者。與無漏復有何異。答曰今此中用八
聖種。但是欲疾離下修上地定。不能即深觀
自地發無漏慧故。與無漏有異。次明繋心縁
識行者既善知空定過罪。心不喜樂便捨空
處。一心繋縁現在心識念念不離。未來過去
亦復如是。常念於識欲得與識相應。加功專
至不計旬月。一心縁識無異念。問曰過去識
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云何可縁而入定
耶。答曰心識之法實如所問。雖三世心識不
可得而亦可憶持如過去瞋心已滅不可復
得。猶可憶知。亦如得他心智即能知他三世
之心。諸法雖空而不斷故。何況自縁已三世
識心而不得作入定因。縁此而推之亦得有
縁識入定之義。是故行者一心縁識空定即
謝。識定未生。中間亦例如前。問曰若爾亦説
中間禪相耶。答曰上已解之其義可見。第三
證相亦有六義。一證相。二明支。三體用。四淺
深。五進退。六功徳。一證定發相者。行者一心
縁識即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縁因此後豁然
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唯
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
無量無邊。亦於定中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
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亦無量無邊。悉現定中
與識法相應。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隱
清淨寂靜。心識明利不可説也。問曰行者未
得三通。云何知三世心。答曰此是三昧之力
類上四無量心其義可知。二明支者。如纓絡
經説。四空五支方便道同用相似故。例如空
處不煩更説。三體用及淺深進退功徳等並
類可知。今不別釋。第三明不用處亦爲三。一
釋名。二明修行方法。三明證相一釋名者。不
用處者。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内外境界。外境
名空内境名心。捨此二境因初修得名。故言
不用。處亦名少。處亦名無所有處。亦名無想
處。此三名從定體得名也。二明修無所有處
定方法爲二。一者訶讃。二觀行修習。云何訶
責識處。行者深知識處過故。所以者何識定
心與識法相應。若於定中心縁於識過去現
在未來心識悉無量無邊。若心縁無邊縁多
則散壞於定。復次上縁空入定名爲外定。今
縁識入定名爲内定。而依内依外皆非寂靜。
若依内心以心縁心入定者。此定已依三世
心生非眞實。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名
安隱如是知已讃無所有處。二觀行修習者。
觀於縁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
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虚誑不實。義如前釋。
如是知已即捨識處繋心無所有處。無所有
處既無所依。縁心識則内靜息。求不用一切
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爲法塵
無有分別。如是知已靜息其心念無所有法。
是時識定即謝少定未起。於其中間證相如
前説。問曰有人言。修無所有取少識縁之入
定。此事云何。答曰不然。應捨一切但念無所
有法。故名無所有處。而説言少處者。但意根
對無所有法塵生於少處。非是縁少識入定。
名爲少處也第三明證相亦爲六。一者正明
證相。二者明支。三明體用。四淺深。五進退。
六功徳。第一明無所有定發相者。行者於中
間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内淨空無所依
不見諸法。寂然安隱心無動搖。此爲證無所
有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絶諸想不起。尚不
見心相。何況餘法無所分別。是名無所有處
定。亦名無想定。二明支。三明體用。四明淺
深。五進退。六功徳。例如前説。第四釋非想非
非想定亦爲三。一釋名。二修行方法。三證相。
一釋名者。言非想非非想者解釋不同。有言
此定名一存一亡觀。所言非想者。非麁想此
則亡於麁想。非非想者。非非細想此則存於
細想。又解云前觀識處是有想。不用處是無
想。今雙除上二想。非想遣識處有想。非非想
遣不用處無想故。又解言。若非有想者。此定
中不見一切相貌故。言非有想。非無想者。行
人或作是念。若一向無想者。如木石無知云
何能知無想故。言非無想也。問曰非有想非
無想中實有想。云何言無想耶。答曰非想有
四陰共成豈得言無。但凡夫人入此定中陰
界入細故。不覺謂言無想。佛法中説有四陰
共成。但因其本名故。言非有想非無想。亦有
解言。約凡夫説言非有想。約佛法中説言非
無想。合而論之。故言非有想非無想也。第二
修行方法亦有。二一者訶讃二者觀行。修習
訶責者深知無想中過罪。是無所有定如癡
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
樂故。摩訶衍云。觀於識處如瘡如箭。觀無
想處如癡。皆是心病非眞寂靜處。更有妙定
名曰非想。是處安隱無諸過罪。我當求之。二
明觀行修習行者爾時諦觀無所縁受想行
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
不實和合而有非實有。如是觀已即便捨離
心。觀於非有非無。何法非有謂心非有。何以
故。過去現在未來求之都不可得。無有形相
亦無處所。當知非有云何非無若言。是無何
名無爲心是無爲離心是無。若心是無不名
爲心。以無覺無縁。故若心非無更無別無。何
以故。無不自無。破有故説無。無有則無無。
故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縁
中不念餘事。是名修習非有想非無想定。如
是即依非有非無常念不捨。則不用處定便
自謝滅。而非有想非無想定未發。於其中間
亦如上説。第三明證相亦爲六意。一者正明
證相。二明支。三明體用。四明淺深。五進退。
六功徳。第一明證相者。行者既一心專精加
功不已。其心任運住在縁中於後。忽然眞實
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絶心無動搖。恬
然清淨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
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涅槃常樂我淨。愛著是
法更不修習。彼若正觀如歩屈蟲行至樹表。
更不復進到退迴還。如經中説。凡夫證此定
法如繩繋鳥繩盡則還。已其不知四陰和合
而有自性。然其雖無麁煩惱。而亦成就十種
細煩惱。以不知故謂是眞實。外道入此定中
不見有無。而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即計
此心謂是眞神不滅。故言神至細不破神能
知。若佛弟子知是四陰和合而有虚誑不實
是中心想故。知無別神知。復次前虚空處破
色故説空。識處破空故説識。説識爲有想不
用處破識故無識。説無識爲無想。今此定破
無所有説非無想故。言非有想非無想。此定
於世間中沈浮等故。智定空有均平。是定安
隱於世間中最爲尊勝。等智所不能破。故數
人言一常有漏。復次無想有三義。一無想天
定。二非有想非無想定。三滅受想定無方便
外道。滅心入無想天定。有方便凡夫外道。滅
心入非有想非無想定。佛弟子滅心入滅受
想定。問曰無所有處亦名無想定。何故不入
三種滅心耶。答曰不善滅無所有中心數法
故非妙。復次若在色界無想爲極。若在無色
界非有想非無想爲極。若佛法中自有滅受
想。不用處於三處中。皆非勝定故不取也。第
二明支。三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徳。義類
前可知。般若滅一切法而能生一切法。如從
初禪來滅憂。乃至非想非非想滅不用處之
想。皆是般若中前方便。滅諸法爲入空。以其
滅諸法故能生後勝法故般若能生萬法故。
此十二門禪皆般若氣分所攝。問曰菩薩行
菩提道。入實相空尚不得空。今云何隨此不
實顛倒之空分。別有四耶。答曰如釋論解四
空義中説。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四無色
中。無有顛倒。是摩訶衍中四無色。問曰何等
是諸法實相智。答曰諸法自性空是。問曰色
法和合分別因縁故空。此無色中云何空。答
曰色是眼見耳聞麁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
無有對。不覺苦樂而不空耶。復次色分別乃
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
節。乃至一念中不可得。是名眞實四無色空
義。菩薩如是知已。亦能分別種種諸相。以大
悲方便爲一切衆生故。行而不著。以此功徳
迴向菩提具一切佛法普施衆生。即是行菩
薩道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七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弟子法愼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三修證亦有漏
亦無漏禪
今約三種法門。以辯亦有漏亦無漏禪。一者
六妙門。二者十六特勝。三者通明觀。此三法
門亦得説爲淨禪。此中明淨禪與阿毘曇有
小異淺深位次。並如前第五卷中説。但教門
分一息道立三種禪爲化衆生。今須略推此
教意。多是對三種人根性不同。一者自有衆
生慧性多而定性少。爲説六妙門。六妙門中
慧性多故。於欲界初禪中即能發無漏。此未
必至上地諸禪也。二者自有衆生定根多而
慧性少。爲説十六特勝。慧根性少故下地不
即發無漏。定性多故以具上地諸禪方得修
道。三者自有衆生定慧根性等爲説通明。通
明者。亦具根本禪而觀慧巧細。從於下地乃
至上地皆能發無漏也。此是隨機之説。若隨
對治則與此相違。如前五門中意可解。初釋
六妙門爲三。一者釋名。二辨位次。三明修
證。第一釋名者。所言六妙門者。一數二隨三
止四觀五還六淨。通稱六妙門者。妙名涅槃。
此之妙法能通至涅槃故名妙門。亦名六妙
門。此六妙門。三是定法。三是慧法。定愛慧策
亦有漏亦無漏義在於此。二辨次位者。此六
妙門位即無定。所以者何。若於欲界未到地
中巧行六法。第六淨心成就即發三乘無漏。
況復進得上地諸禪而不疾證道。雖此與前
有異。是以瑞應經云。因此六法遊止三四。出
生十二。此而推之故知此六妙門位則不必
定耳。三明修證者。若廣明此六法修證則諸
禪皆屬六妙門攝。今但取次第相生入道之
正要。以明六妙修證之相。今明修證六妙門
開爲十二門也。所以者何。如數有二種。一者
修數。二者數相應。乃至修淨與相應亦如是。
今約修證分別有十二門。一修數。二與數相
應。一者修數。行者調和氣息不澁不滑安詳
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
數。二與數相應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
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漸細患數爲
麁意不欲數。爾時行者應當放數修隨。隨亦
有二種。一者修隨。二者與隨相應修隨者。捨
數法一心依隨息之出入。心住息縁無分散
意是名修隨。二者與隨相應。心既漸細覺息
長短遍身入出息任運相依意慮怡然凝靜是
名與隨相應。覺隨爲麁心厭欲捨。如人疲極
欲眠不樂衆務爾時行者應當捨隨修止。止
有二種。一者修止。二與止相應。修止者三止
之中但用制心止也。制心息諸縁慮不念數隨
凝靜其心。是名修止。二與止相應者。自覺身
心泯然入定。不見内外相貌。如欲界未到地
等定法持心任運不動。行者爾時即作是念。
今此三昧雖復寂靜而無慧方便不能破壞生
死。復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屬因縁。陰入界
法和合而有虚誑不實。我今不覺應須照了。
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觀分別亦有二種。一
者修觀。二者與觀相應。一修觀者。觀有三
種。一者慧行觀。觀眞之慧。二者得解觀。即假
想觀。三者實觀。如事而觀也。今此六妙門十
六特勝通明等並正用實觀成就。然後用慧
行觀觀理入道。所以者何。名實者如衆生一
期。果報實有四大不淨三十六物所成。但以
無明覆蔽心眼不開明。則不依實而見。若能
審諦觀察心眼開明依實而見。故名實慧行
觀。及得解觀在下四諦十二因縁九想背捨
等中當廣分別。云何修習實觀。行者於定心
中以心眼諦觀此身中細微入出息想如空中
風。皮筋骨肉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内外不
淨甚可厭惡。復觀定中喜樂等受悉有破壞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