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No. 0227_ 鳩摩羅什譯 ) in Vol. 08

[First] []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7[Nos.220(4or5)224-226,228of.229]

小品經序
 釋僧叡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
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
歸。性不盡則物何以登道場成正覺。正覺之
所以成。群異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
異教慇懃。三撫以之頻發。功徳疊校。九増以
之屡至。如問相摽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而
忘其忘。道行坦其津。難問窮其源。隨喜忘趣
以要終。照明不化以即玄。章雖三十。貫之者
道。言雖十萬。倍之者行。行凝然後無生。道足
然後補處及此而變一切智也。法華鏡本以
凝照。般若冥末以解懸解懸理趣。菩薩道也。
凝照鏡本告其終也。終而不泯則歸途扶疎。
有三實之跡。權應不夷。則亂緒紛綸。有惑
趣之異。是以法華般若。相待以期終。方便實
化。冥一以俟盡。論其窮理盡性夷明萬行。
則實不如照。取其大明眞化解本無三。則照
不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法
華之用微。此經之尊。三撫三囑。未足惑也。有
秦太子者。寓跡儲宮。擬韻區外。翫味斯經。夢
想増至。准悟大品。深知譯者之失。會聞
摩羅法師。神授其文。眞本猶存。以弘始十年
二月六日。請令出之。至四月三十日。校正都
訖。考之舊譯。眞若荒田之稼芸。過其半未詎
多也。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化廣
略之説也。其多者云。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
此之大品。乃是天竺之中品也。隨宜之言。復
何必計其多少。議其煩簡耶。梵文雅質案
本譯之。於麗巧不足。樸正有餘矣。幸冀文悟
之賢。略其華而幾其實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丹本摩訶上
有小品二字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初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倶皆是阿羅漢。諸
漏已盡如調象王。所作已辦捨於重擔。逮得
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脱心得自在。唯除阿
難。爾時佛告須菩提。汝樂説者。爲諸菩薩説
所應成就般若波羅蜜。舍利弗。即作是念。須
菩提。自以力説。爲承佛神力。須菩提知舍利
弗心所念。語舍利弗言。佛諸弟子敢有所説
皆是佛力。所以者何。佛所説法於中學者。能
證諸法相。證已有所言説。皆與法相不相違
背。以法相力故。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
使我爲諸菩薩説所應成就般若波羅蜜。世
尊。所言菩薩。菩薩者何等法義。是菩薩我不
見有法名爲菩薩。世尊。我不見菩薩不得菩
薩。亦不見不得般若波羅蜜。當教何等菩薩
般若波羅蜜。若菩薩聞作是説。不驚不怖不
沒不退。如所説行。是名教菩薩般若波羅蜜。
復次世尊。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學
不念是菩薩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
淨故。爾時舍利弗語須菩提。有此非心心不。
須菩提語舍利弗。非心心可得若有若無不。
舍利弗言不也。須菩提語舍利弗。若非心心
不可得有無者。應作是言。有心無心耶。舍利
弗言。何法爲非心。須菩提言。不壞不分別。
菩薩聞作是説。不驚不怖不沒不退。當知是
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行。若善男子善女人
欲學聲聞地。當聞是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
如説修行。欲學辟支佛地。當聞是般若波羅
蜜受持讀誦如説修行。欲學菩薩地。亦當聞
是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如説修行。所以者
何。般若波羅蜜中廣説菩薩所應學法。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得不見菩薩。當教何等
菩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我不見菩薩法來去。
而與菩薩作字言。是菩薩我則疑悔。世尊。又
菩薩字無決定無住處。所以者何。是字無所
有故。無所有亦無定無處。若菩薩聞是事。不
驚不怖不沒不退。當知是菩薩畢竟住不退
轉地。住無所住。復次世尊。菩薩行般若波羅
蜜時。不應色中住。不應受想行識中住。何以
故。若住色中爲作色行。若住受想行識中。爲
作識行。若行作法。則不能受般若波羅蜜。不
能習般若波羅蜜。不具足般若波羅蜜。則不
能成就薩婆若。何以故。色無受想。受想行識
無受想。若色無受則非色。受想行識無受則
非識。般若波羅蜜亦無受。菩薩應如是學行
般若波羅蜜。是名菩薩諸法無受三昧廣大
無量無定。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何以故
是三昧不可以相得。若是三昧可以相得。先
尼梵志。於薩婆若智不應生信。先尼梵志以
有量智入是法中。入已不受色。不受受想行
識。是梵志不以得門見。是智不以内色見。
是智不以外色見。是智不以内外色見。是智
亦不離内外色見。是智不以内受想行識見。
是智不以外受想行識見。是智不以内外受
想行識見。是智亦不離内外受想行識見。是
智先尼梵志信解薩婆若智。以得諸法實相
故得解脱。得解脱已。於諸法中無取無捨。乃
至涅槃亦無取無捨。世尊。是名菩薩般若波
羅蜜。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識。雖不受色不受
受想行識。未具足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
法。終不中道而般涅槃。復次世尊。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應如是思惟。何等是般若波羅蜜。
是誰般若波羅蜜。若法不可得。是般若波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