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光讃經 (No. 0222_ 竺法護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起不滅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識則爲
空。以是之故不起不滅。眼耳鼻*舌身意色
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二因縁三十七品。
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
法。諸總持門一切三昧。至*于本際不起不
滅亦不可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
如是者則近薩芸若。假使能近薩芸若者。其
身口意則自然淨。諸相清淨自然具足。其身
口意以能清淨。具足諸相。致清淨者應時菩
薩即不復起婬怒癡心。婬怒癡心已清淨者。
則便無有憍慢恚貪。亦不復起六十二見。諸
所邪疑貪恚之心已不復興。則能除於六十
二見諸所疑意。諸所生處不造常見。所生之
處諸佛國土。從一佛國遊一佛國。教化衆
生嚴淨佛土。常懷專一不離諸佛世尊。至于
逮得阿耨多羅三耶三佛。成至阿惟三佛。如
是菩薩摩訶薩爲行般若波羅蜜
讃經卷第



讃經卷第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行品第九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假使菩
薩摩訶薩。無漚惒拘舍羅。行般若波羅蜜。
若行色者則爲行想。行痛痒思想生死識者。
則爲行想。若行色常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
想生死識常者。則爲行想。若行色無常則
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則爲行
想。若行色苦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
識苦。則爲行想。若行色樂則爲行想。若行
痛痒思想生死識樂者。則爲行想。若行色我
所者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我所
者。則爲行想。若行色非我所者則爲行想。
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非我所者。則爲行想。
若行色虚無者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
死識虚無者。則爲行想。若使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行色寂寞則爲行想。
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者。則爲行想。假
使天中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漚
惒拘舍羅。若行四意止則爲行想。四意斷四
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則爲行想。若
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
佛之法。則爲行想。唯天中天。假使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而自念言。我行般若波
羅蜜。是爲菩薩摩訶薩而反行想。假使菩薩
摩訶薩。心自念言。作是行者。則爲行般若
波羅蜜。亦爲行想。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舍利弗問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
羅蜜。須菩提謂舍利弗。假使賢者。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立色想則不信解。若
立色者則不脱想。爲行生死想。若行色想。則
不得脱無明行識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
病死憂慼惱會。彼菩薩摩訶薩。爲不行般若
波羅蜜。則無漚惒拘舍羅。立於眼想則不信
脱。假使菩薩摩訶薩。立於耳鼻舌身意想。
則不信脱。設立於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
味識身細滑識意法識想。則不信脱。若習眼
更耳鼻*舌身意所習更。立是諸想則不信
脱。假使立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覺意八由行想。則不信脱。設立於十種
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想
者。則不信脱。而於佛法念行著想。念行想者。
則不信脱十二因縁苦惱之患。彼菩薩摩訶
薩。不應爲聲聞辟支佛造證。何況逮得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乎。所不能及也。如
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爲無
漚惒拘舍羅。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而有漚惒拘舍羅耶。須
菩提謂舍利弗。設使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不行色。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不行
色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想。不行色常。
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常。不行色無常。不行
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不行色苦。不行痛痒
思想生死識苦。不行色樂。不行痛痒思想生
死識樂。不行色我所。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我所。不行色非我所。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非我所。不行色虚無。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虚無。不行色空。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空。
不行色無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想。
不行色無願。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願。不
行色寂寞。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不行
色無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想。所以者
何。色者則空。色無異空。色則爲空。空者爲
色。色自然空。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則無有
識。無有異空。識則爲空。空者爲識。四意止
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爲
空。無有異空。三十七品計則爲空。無別異
空。三十七品空。空者三十七品。十種力四
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則爲
空。無有異空。佛法則空無他別異空。空者
則法法者則空。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爲成漚惒拘舍羅。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者逮得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阿惟三佛。彼行般若波羅蜜已。無所受
無所行。不受不行。不行不受。不有所行亦
非不行。是故無所受亦不有所受。賢者舍利
弗謂須菩提。何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已無所受。須菩提答曰。所以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自然不可得。由是之故。般
若波羅蜜爲無所有則爲自然。以是故。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所受無所
行。不受不行。不行不受。不有所行亦不非
不行。是故無所受亦不有所受。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爲無所有。則謂自然。是故無所
至無所犯負。是名曰一切不受三昧之定。菩
薩摩訶薩廣普玄遠而無所量。諸聲聞辟支
佛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以是三昧。疾得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舍利弗謂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不離是三昧。疾得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復有餘三昧乎。須菩
提答舍利弗。復有餘三昧疾得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阿惟三佛。舍利弗謂須菩提。何所餘
三昧行。菩薩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阿惟三佛。須菩提謂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行首楞嚴三昧。疾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
惟三佛。須菩提謂舍利弗。復有三昧名曰寶
印。復有三昧名曰師子娯樂。復有三昧名曰
月曜。復有三昧名曰月幢英。復有三昧名
一切印。復有三昧名曰無能見頂。復有三昧
名曰了法界。復有三昧名曰分別幢英。復有
三昧名曰喩金剛。復有三昧名曰入法印。復
有三昧名曰立定意王。復有三昧名曰印王。
復有三昧名曰勢力精進。復有三昧名曰超
等。復有三昧名曰入應順分別。復有三昧名
曰入辯於十方界。復有三昧名曰總持意。
復有三昧名曰度無爲。復有三昧名曰等
諸法海印。復有三昧名曰普周虚空。復有三
昧名金剛道場。復有三昧名曰執英幢。復有
三昧名曰帝英如門閫。復有三昧名曰起本。
復有三昧名曰師子吼。復有三昧名曰精進
立。復有三昧名曰勝寶。復有三昧名
明。復有三昧名曰不眴。復有三昧名曰不住
於下。復有三昧名曰決了。復有三昧名曰
明廣普。復有三昧名曰無量行。復有三昧名
曰光造。復有三昧名曰有所曜。復有
三昧名曰莊嚴淨。復有三昧名曰離垢光。復
有三昧名曰有所造樂。復有三昧名曰電*燈
明。復有三昧名曰盡索。復有三昧名曰威神
跡。復有三昧名曰離盡索。復有三昧名曰無
能勝。復有三昧名曰開通。復有三昧名曰燈
明。復有三昧名曰離燈垢。復有三昧名曰嚴
淨辯才。復有三昧名曰有所光耀。復有三昧
名曰造事。復有三昧名曰慧英。復有三昧名曰
住惟。復有三昧名曰普明。復有三昧名曰善
立。復有三昧名曰寶積。復有三昧名曰超諸法
印。復有三昧名曰普法。復有三昧名曰勝娯
樂。復有三昧名曰度法頂。復有三昧名曰有
所毀壞。復有三昧名曰一切明句。復有三昧
名曰等字所作。復有三昧名曰趣字。復有三
昧名曰斷因縁。復有三昧名曰無事。復有三
昧名曰無牆。復有三昧名曰決了入號。復有
三昧名曰無卑行。復有三昧名曰除冥。復
有三昧名曰修行跡。復有三昧名曰無動。復
有三昧名曰廣界。復有三昧名曰決一切徳。
復有三昧名曰住無心。復有三昧名曰淨於
嚴整。復有三昧名曰度覺意。復有三昧名曰
無量燈明。復有三昧名曰等不等。復有三昧
名曰度一切。復有三昧名曰斷諸事。復有三
昧名曰離意了除。復有三昧名曰離建立。復
有三昧名曰一勝。復有三昧名曰行諸事。復
有三昧名曰一事。復有三昧名曰除怨事。復
有三昧名曰滅諸所有不當。復有三昧名曰
入隨因縁音。復有三昧名曰聲跡言無盡度。
復有三昧名曰威神跡。復有三昧名曰光耀
熾盛。復有三昧名曰清淨樹。復有三昧名曰
證而閑。復有三昧名曰一切勝。復有三
昧名曰不樂一切諸苦樂。復有三昧名曰無
盡事。復有三昧名曰總持句。復有三昧名曰
等於正邪師子座。復有三昧名曰入響離
*響。復有三昧名曰無*響得*響。復有三昧
名曰離垢明。復有三昧名曰御跡。復有三昧
名曰滿月離垢光。復有三昧名曰電錠光。復
有三昧名曰大嚴淨。復有三昧名曰普照世
間。復有三昧名曰普定意。復有三昧名曰應
無染離染。復有三昧名曰御空一切等御。復
有三昧名曰無青不青寶。復有三昧名曰立
無本念。復有三昧名曰身時第一。復有三昧
名曰言時除空念。復有三昧名曰脱虚空礙
滅護。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是諸三昧。疾
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及餘不可
計會無有限量。諸三昧門諸總持門。菩薩摩
訶薩所當學者。疾逮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阿惟三佛。於是須菩提。承佛聖旨而歎頌曰。
舍利弗。欲知往古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
佛。則爲授此等菩薩摩訶薩決。及今現在十
方世界諸現在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
悉已授此諸菩薩摩訶薩決。其行是三昧者。
彼不見三昧。亦不念三昧。亦無所三昧。亦
不想我當三昧吾當三昧乎。亦不念我空三
昧。是菩薩摩訶薩無想念。舍利弗謂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爲住古三耶三佛所
授決乎。答曰不也。舍利弗。所以者何。唯舍
利弗。般若波羅蜜三昧不爲異也。菩薩摩訶
薩亦不爲異。菩薩摩訶薩則爲三昧。三昧則
爲菩薩摩訶薩。舍利弗謂須菩提。如仁者所
云。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及諸三昧。不爲
各異。菩薩則三昧。三昧則菩薩。一切法皆
平等則不知三昧。以是故。舍利弗。於是三
昧。善男子亦不知亦不了。舍利弗又問。何
故不知不了。用無明故而爲三昧。以是故。
菩薩不知不了。爾時世尊讃賢者須菩提。善
哉善哉。須菩提。如吾讃仁。行空第一歎之最
尊。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當如是檀波
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
羅蜜般若波羅蜜。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
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
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舍利弗白佛言。
菩薩摩訶薩學如是。爲學般若波羅蜜乎。佛
言如是。菩薩摩訶薩如是學。爲學般若波羅
蜜。所學者亦無所得。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亦復如是。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
八不共諸佛之法。自然具足。雖有所得亦無
所得。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學如是作
是學。爲學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乎。佛
言。如是學。爲學般若波羅蜜得無所得。舍利
弗白佛。云何得無所得。世尊答曰。不得吾我。
亦不得人壽命。亦不得所見。五陰究竟本末
普悉清淨。亦不得見也。陰種諸入本末究竟
如是悉清淨亦不得。無明之原本末究竟而
悉清淨。行識六入名色所更痛愛受有生老
病死。本末究竟而悉清淨。苦無所得本末
究竟而悉清淨。習盡之路亦不可得。本末究
竟而悉清淨。欲界亦不可得。本末究竟而悉
清淨。色界無色界亦不可得。本末究竟而悉
清淨。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
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
不共諸佛之法亦不可得。本末究竟而悉清
淨。六波羅蜜亦不可得。本末究竟而悉清淨。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亦不
可得。本末究竟而悉清淨。菩薩亦不可得。
本末究竟而悉清淨。佛亦不可得。本末究竟
而悉清淨。舍利弗白佛言。何所清淨。世尊
答曰。無所起無所生。無所得無所行。則爲
清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菩薩摩訶薩如
是學者爲學何法。佛言。菩薩摩訶薩學如是
者。爲學無所學法。所以者何。舍利弗。是諸
法者。計其所有而愚凡夫之所倚立。舍利
弗白佛言。唯然世尊。誰致是法。佛言。如無
所得。以是故得如是逮者。故曰無所逮。又
問。世尊。誰無所得而有所得。佛言。色無所
得。其内亦空外亦復空内外亦空。所謂所有
自然無有而悉爲空。色痛痒思想生死識亦
無内無外亦無内外。所有自然無有悉空。四
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
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
佛之法。亦無内亦無外亦無内外。所有自然
無有悉空。彼愚凡夫從無明教依倚著愛。而
有想念。以依無明明爲兩盲倶。則爲不知
而無所見。已不知不見。彼則思想不可得。
名色。又著於佛法。已有所*倚。而欲了知
無所有法故不知不見。何謂不知不見。
色痛痒思想生死識亦不知不見。十二入
十八種。三十七品。十二因縁。十種力四
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亦
復不知不見。由是之故名曰爲愚。彼不捨
施。何所不捨。不捨欲界不捨色界不捨無
色界。不捨聲聞辟支佛地。則不篤信。何所
不信。不信色空。不信痛痒思想生死識空。
不信十二入十八種十二因縁三十七品十種
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爲
空。不能建立。不建立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不住阿惟越致地。復不建立諸佛之法。以是
之故名曰爲愚。有所倚著眼耳鼻*舌身意。
倚著諸種諸陰入。倚著依求於婬怒癡。倚著
依慕諸疑邪見。倚著依慕於佛道也。舍利弗
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作是學。爲不學般若波
羅蜜乎。不生薩芸若耶。佛言。菩薩摩訶薩。
作是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芸若。舍利弗白
佛言。唯然世尊。菩薩摩訶薩作是學。不得
薩芸若。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作是
學般若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有所思想有
所依倚。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
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而反想求依
倚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
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而復想求薩芸若
慧。已想求薩芸若而依倚。是故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芸若
慧。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作是學般若
波羅蜜。爲不學般若波羅蜜。爲不行薩芸若
慧乎。佛言。如是舍利弗。作是學般若波羅
蜜。爲不得薩芸若。舍利弗問。唯天中天。菩
薩摩訶薩。當云何學般若波羅蜜。而隨順學
得薩芸若慧。佛告舍利弗。假使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如是菩薩
摩訶薩爲行般若波羅蜜。爲學般若波羅蜜
得薩芸若慧。得無所得無所得無所得。亦
復不得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
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不得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亦
復得薩芸若。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作是行。爲行般若波羅蜜。爲學般若波羅蜜
得薩芸若得無所得。舍利弗白佛言。何謂
無所得。世尊答曰。於内亦空於外亦空内外
亦空。一切法空
  *摩訶般若波羅*蜜幻品第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假使問
者。此幻士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薩芸若。問
者如此以何報答。又斯幻士。學檀波羅蜜尸
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欲
用逮得薩芸若慧。學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欲用逮得薩芸若
慧。又學薩芸若慧欲以逮得薩芸若。假使來
問如此誼者。以何報答。佛告須菩提。我故
問汝。於須菩提意云何。從其所知而報答
吾。於須菩提意云何。色異乎幻異乎。痛
痒思想生死識異乎幻異耶。須菩提。答曰不
也。天中天。於須菩提意云何。幻爲異乎。眼
復異*乎。耳鼻*舌身意異乎。幻復異乎。眼
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細滑識意法
識異乎。幻復異耶。所習因縁痛痒之樂異乎。
幻復異耶。答曰不也。天中天。於須菩提意
云何。四意止異乎。幻復異耶。四意斷四*神
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異乎。幻復異耶。
空無想無願異乎。幻復異耶。答曰不也。
天中天。於須菩提意云何。幻爲異乎。十種
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復爲異耶。答曰不也。天中天。於須菩提意
云何。幻爲異乎道復異耶。答曰不也。天中
天。幻不爲異色亦不異。色則爲幻幻則爲色。
唯天中天。幻不爲異。痛痒思想生死識亦不
爲異。識則爲幻幻則爲識。唯天中天。幻不
爲異。眼耳鼻*舌身心亦不爲異。幻則爲眼
眼則爲幻。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
細滑識意法識。識則爲幻幻則爲識。所習因
縁痛痒之樂不爲異也。痛樂則幻幻則痛樂。
唯天中天。幻不爲異。四意止亦不異。四意
止則爲幻幻則四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意由
行。則爲幻幻則由行。唯天中天。十種力四
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法則
爲幻幻則爲法。於須菩提意云何。所謂幻者。
爲有塵垢及瞋恨乎。答曰不也。天中天。於
須菩提意云何。所謂幻者。有所起有所滅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於須菩提意云何。其不
起不滅者。彼學般若波羅蜜已。逮得薩芸若
慧。獲致一切大哀乎。答曰不也。天中天。
於須菩提意云何。於此興乎所知思想。從
習俗教因五盛陰爲菩薩乎。答曰如是。唯天
中天。於須菩提意云何。有知思想。隨其習
俗而發言教。以五盛陰。而有所起而有所滅。
寧可復得塵勞瞋恨。答曰不也。天中天。於
須菩提意云何。其無思想無習俗。無所言教。
無所興立。無有名號。無身無身事。無言無
言事。無意無意事。不起不滅。無有塵勞無
有瞋恨。又以此事學般若波羅蜜成薩芸若
乎。答曰不也。天中天。佛言。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作是學般若波羅蜜。成薩芸若
者則無所有。須菩提白佛言。菩薩摩訶薩
當作是學般若波羅蜜及學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若欲學者當如學幻。所以者何。唯天
中天。當觀五陰亦如幻士。於須菩提意云何。
又此五陰學般若波羅蜜成薩芸若慧乎。答
曰不也。天中天。所以者何。其五陰者自然
無所有。其有自然無所有者亦不可得。又問。
於須菩提意云何。自然之喩五陰如夢。學般
若波羅蜜成薩芸若乎。答曰不也。天中天。所
以者何。計於夢者自然無所有。其爲自然無
所有者則不可得。於須菩提意云何。呼聲之
*響喩於五陰。又復譬如水影野馬所化之
喩。譬如五陰學般若波羅蜜逮成薩芸若
耶。答曰不也。天中天。所以者何。其呼聲*響
水影野馬所化。自然無所有。其爲自然無所
有者則不可得。所以者何。唯天中天。分別
了色猶如幻也。痛痒思想生死識及十八種
六根五陰及五盛陰自然如夢。唯天中天。色
痛痒思想生死識十八種六根五盛陰猶如夢
也。於内則空了不可得。而無自然則爲空矣
了不可得。須菩提白佛言。今説於此般若波
羅蜜。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聞斯説者。得無
恐懼畏難懷懅。佛告須菩提。假使新學大乘
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不解漚惒拘舍羅
者。不親善師。或恐或怖或懷畏懅。須菩提
問佛言。唯天中天。何謂菩薩摩訶薩善師。
行般若波羅蜜有漚惒拘舍羅。菩薩摩訶薩
不恐不怖而不懷懅。佛言。此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志在專精。於薩芸若慧不觀色
無常。色亦不可得。不觀痛痒思想生死識無
常。識亦不可得。志觀薩芸若。不察無常亦不
可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漚惒
拘舍羅。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志在薩芸
若慧。不觀色苦亦不得色。不觀痛痒思想生
死識苦。亦不得識。不觀色是我所。亦不得
我所。不觀痛痒思想生死識是我所。亦不得
我所。不觀色非我所。亦不得非我所。不觀痛
痒思想生死識非我所。亦不得非我所。復
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志學薩芸若。觀於
色空亦不得空。觀痛痒思想生死識空。亦
不得空。不觀色有常。亦不得常。不觀痛
痒思想生死識有常。亦不得常。不觀色非
常。亦不得無常。不觀痛痒思想生死識非
常。亦不得無常。觀色寂*寞。亦不得色寂
*寞。觀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亦不得識
寂*寞。觀色虚無。亦不得色虚無。觀痛痒
思想生死識虚無。亦不得識虚無。是爲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漚惒拘舍羅。復次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觀無常亦無所得。苦
空無我非身亦無所得。不觀無常亦無所得。
空無*想無願寂*寞虚無。亦無所得。痛痒思
想生死識。不觀無常亦無所得。眼耳鼻*舌
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不觀無常亦無所得。
非常苦空無我非身。空無*想無願寂然虚無。
觀於斯事了無所得。彼爲衆生如此意。吾爲
一切衆生之類。説無常法。爲顛倒施令不
迷惑。又分別法。爲苦無我空無*想無願寂
*寞虚無。爲顛倒者令不迷惑。是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漚惒拘舍羅。復次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學行薩芸若
慧。思惟其誼。不觀色無常。不墮顛倒亦
無所得。不觀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不墮
顛倒亦無所得。無苦無我爲空。空無*想無
願寂*寞虚無不令顛倒亦無所得。色痛痒思
想生死識離四非常。空無*想願寂*寞虚無。
觀此諸事。不令顛倒亦無所得。假使在於
薩芸若慧。念此不捨。此則菩薩摩訶薩惟逮
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志不
思惟聲聞辟支佛事。亦不聽志勸隨其行。是
爲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不恐不怖亦不畏
懅。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當造斯觀。不用色空而爲空也。色則爲空空
者則色痛痒思想生死識。不專爲空。色者則
空識自然識。空者爲識。眼不專空眼自然空。
眼者則空空者則眼。不專爲空。耳聲識鼻香
識*舌味識身細滑識意法識。不專空識自然
空。識者則空空者則識所習因縁痛痒之樂
則爲空矣。所習因縁痛痒之樂。自然爲空。所
習因縁痛痒之樂。觀之則空。其心自空。所
習因縁痛痒之樂。則亦爲空。其四意止不專
爲空。四意止空故由是爲空。其四意止自然
爲空。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
行。不專爲空。三十七品則自然。空者則三
十七品。三十七品則空。十種力四無所畏四
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不專爲空。則自
然空。空者則爲佛。法則空空者則法。是爲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恐不怖亦不
畏懅。須菩提白佛言。何所菩薩摩訶薩善
師。説般若波羅蜜。有所擁護。聞之不恐不
怖不據不畏。於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善師。
爲其説法。不論色不常。色亦不可得亦無
所著。以是徳本。不以勸助令立聲聞辟支佛
地。唯學薩芸若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色
痛痒思想生死識。不説無常。亦不可得亦無
所著。以是徳本。不用勸助令立聲聞辟支佛
地。常建立之薩芸若慧。復次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善師者。爲説經法。不論色苦。色不
可得亦無所著。痛痒思想生死識。不可得亦
無所著。色我所非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識。
我所非我所。不可得亦無所著。又爲説法論。
色空無*想無願。不可得亦無所著。痛痒思
想生死識。空無想無願。不可得亦無所著。
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亦無所著。色聲香
味細滑法及十八種。我所非我所。不可得亦
無所著。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善師者。
爲其説法論。色寂*寞虚無。不可得亦無所
著。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空無。不可得
亦無所著。以是徳本。不用勸助於聲聞辟支
佛地。常以勸助薩芸若慧。是謂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善師。又復講説。眼寂*寞虚無。不
可得亦無所著。耳鼻*舌身意寂*寞虚無。不
可得亦無所著。色聲香味細滑法寂*寞虚無。
不可得亦無所著。眼之所習因縁痛痒。説法
無常。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細滑
識意法識。所習因縁痛痒之樂。説無常法。
寂*寞虚無。不可得亦無所著。以此徳本。
不用勸助於聲聞辟支佛地。常以建立薩芸
若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復次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善師。爲人説法不論無常。四意止
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其
所行者。無苦無我爲空。空無*想無願寂*寞
虚無。雖説此法。不可得亦無所著。以此徳本。
不用勸助於聲聞辟支佛地。常以建立薩芸
若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復次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善師。爲人説法。十種力四無所
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不論無常
苦空非身。空無*想無願寂*寞虚無。而不可
得亦無所著。是菩薩摩訶薩善師。以此徳
本。不用勸助於聲聞事辟支佛地。常以建立
薩芸然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復次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善師者。爲人講法。現説色無常
苦空非身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苦空非身。
現説眼耳鼻*舌身意無常苦空非身。色聲香
味細滑法無常苦空非身。眼色識耳聲識鼻
香識*舌味識身細滑識意法識無常苦空非
身。現説無明無常苦空非身。行識名色六入
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無常苦空非身。色
我所非我所寂*寞虚無。痛痒思想生死識我
所非我所。空無*想無願寂*寞虚無。雖説此
法以開化人。而無所得亦無所著。以此徳本。
不用勸助於聲聞事辟支佛地。常以建立薩
芸然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復次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爲人説經法。現論四意止四意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無常苦空
非身空無*想無願。是我所非我所寂*寞虚
無。以此徳本。不用勸助於聲聞事辟支佛地。
常以建立薩芸若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復
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爲人説法。現論十
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
法。色無常苦空非身。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
苦空非身。我所非我所空無*想無願寂*寞
虚無。以此功徳本。不用勸助於聲聞辟支佛
地。常以建立薩芸若慧。是菩薩摩訶薩善師。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何謂菩薩摩訶薩於般
若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親近惡師而聞説
此般若波羅蜜。或恐或怖而心畏懅。世尊
告須菩提曰。是菩薩摩訶薩離薩芸若行。而
不親近般若波羅蜜。假使遇此般若波羅蜜。
而心著念禪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羼波羅蜜
尸波羅蜜。以檀波羅蜜逮得所施。而以念
著檀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離薩芸若而不思惟。念著内
色而想爲空。謂色無有自然。念之爲空。痛
痒思想生死識念著内空。而謂識無有自然。
想念於空。又得内色無有自然。想著於空。
已想著空謂有所得。念眼内空。自然無有自
然爲空。又覩得空想念逮致。是菩薩摩訶薩
惡師。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離於薩芸若。
亦不肯於諸通慧。而反於内念色爲空。色無
所有。念著思惟色自然空。痛痒思想生死識
念於内空志於識想。而無所有念自然空。而
於内空得内外空。至無所有自然之空。有所
獲致想念所得。念眼内空。至無所有自然爲
空。念逮於空想有所得。耳鼻*舌身意亦復
如是。念於内空思惟著想。於無所有自然得
空。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思四意止而得四意
止。即自念著而獲於斯。四意斷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得三十七品。即自念著
而獲於斯。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
八不共諸佛之法。自謂逮得諸佛之法。已有
望想。離薩芸若心所當惟念。是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聞説般若波
羅蜜。或恐或怖而心懷懅。於是須菩提白佛
言。唯天中天。云何菩薩摩訶薩而爲惡師之
所攝録。隨惡師教。聞説般若波羅蜜。或恐
或怖而心懷懅。佛告須菩提。於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惡師。制止行者。令不得學般
若波羅蜜禪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羼波羅蜜
尸波羅蜜檀波羅蜜。而反教之不當教此六
波羅蜜。是非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所
説。人所合禍横作此經不當聽。是不當受持
諷誦讀。已不當思惟爲他人説。是菩薩摩
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惡師者。
而不肯爲分別覺事。不令觀見魔之瑕穢。於
是弊魔波旬化作佛像。而即往詣菩薩摩訶
薩所。而抑制之。令不修學六波羅蜜。言善
男子。用爲學此般若波羅蜜。用爲學此禪波
羅蜜惟逮波羅蜜*羼波羅蜜尸波羅蜜檀波
羅蜜。何爲奉行。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惡師。
復次須菩提。於時弊魔化作佛像。爲菩薩摩
訶薩。説聲聞辟支佛經。而爲講論當捐施
與。爲分別解誼理所趣。敷演美辭。令離菩
薩摩訶薩大乘之法墮於聲聞辟支佛地。當
知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於
弊魔化作佛像。往詣菩薩摩訶薩所。而謂之
言。唯善男子。今仁所學非爲道心。非阿惟
越致。卿之所學。終不逮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阿惟三佛。如是色像魔之罪縁。不能觀察
亦不覺了知。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爲精進行。於時弊魔化作佛
像。往詣菩薩摩訶薩所。而謂之言。善男子。
知眼則爲空。便是吾許。亦是我身耳鼻*舌
身意。則亦爲空便是吾許。亦是我身爲説經
法。色則爲空色是吾許。亦是我身痛痒思想
生死識是吾許。亦是我身色聲香味細滑法
是吾許。亦是我身眼所習者因縁痛痒。計則
爲空。謂是吾許。亦是我身耳鼻*舌身意。
所習因縁痛痒之樂十八種。計則爲空謂是
身許。亦是我身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計則爲空謂是吾許。亦是我身。四意止四意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計則爲
空謂是吾許。亦是我身十種力四無所畏四
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計則爲空謂是
吾許。亦是我身用此求慕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阿惟三佛乎。其不分別如是色像魔之所
興。所分別説亦不覺了。如是菩薩摩訶薩
惡師。復次須菩提。弊魔復變化作佛像。往
詣菩薩摩訶薩所言。善男子。東方諸佛世尊
及諸菩薩聲聞辟支佛。亦無諸佛聲聞辟支
佛及與十方世界。其如是輩興魔事者。不能
分別。亦不識知。不能覺了。當知是菩薩摩
訶薩惡師。弊魔波旬復化作聲聞像。往詣菩
薩摩訶薩所。而謂之言。此輩往古皆學精進
薩芸若慧。思惟空事。亦復修學聲聞辟支佛
事。思惟分別而見教授。不爲分別如是魔事。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爲惡師。復次須菩提。弊
魔波旬化作和上形體被服。往詣菩薩摩訶
薩所。爲菩薩行空寂。志於精進薩芸若慧。
思空寂*寞。色痛痒思想生死識爲空寂*寞。
眼耳鼻*舌身意亦空寂*寞。十八種十二因
縁。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
八由行。亦復寂*寞。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
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亦復寂*寞。空無
*想無願而爲教授。善男子。覺了是法在聲
聞地。何所造求。不如於是自求滅度。用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乎。當知是菩薩
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惡師
者。弊魔波旬化作父母形像。往詣菩薩摩訶
薩所。而謂之言。此善男子已得證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而精進行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三佛。乃往古世不
可計會無央數劫。周旋生死布施手足而修
精進。不爲分別。如是色像無所益誼。當知
是菩薩摩訶薩惡師。復次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以是比像觀其惡師。已逮見者以得見
者。而遠離之。爲分別説苦空無常非身無*想
無願。則爲寂*寞。爲其分別顛倒之事。有
所思惟。四意止四意斷神足根力覺意由行。
亦無所得。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
不共諸佛之法。不爲解説。如是之法魔所興
事而不分別。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惡師。是菩
薩摩訶薩所以惡師。有十二縁常當棄之。何
況其餘
讃經卷第四



光*讃經卷第五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薩品第十一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然天中天。何故
號菩薩之誼。何所趣乎。佛告須菩提。無
誼之句爲菩薩號。所以者何。其菩薩者。無
有句跡無有吾我。故曰無句誼爲菩薩號。譬
如須菩提。飛鳥飛虚空中無有足跡。如是須
菩提。欲求菩薩無有句誼。譬如夢中無足跡。
如是須菩提。欲求菩薩句誼而無所取。譬如
幻變野馬呼。響現影。如來之化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欲求菩薩無有句誼。譬如須菩
提其無本者無有足跡。又察法界則亦無本。
其法法者。亦復寂然無有足跡。如是菩薩無
有句誼。譬如本際無有句誼。須菩提。菩薩
者無有句誼。譬如幻師所化作人彼無足跡。
化人無色痛痒思想生死識。如是須菩提。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爲菩薩者無有句誼。譬如
幻士無有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心無跡
色聲香味細滑法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
誼也。譬如須菩提欲求内空無有行跡。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察其菩薩無有句誼。
我所非我所。苦樂善惡。若有所有自然空。
其所行者無有行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不能逮得菩薩句誼。譬如幻士。化現
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
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
佛之法無有足跡。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如怛
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所現色像無有足
跡。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則無有菩薩句誼。譬如須菩提怛薩阿竭阿
羅訶三耶三佛無有内空之足跡也。如是須
菩提。無菩薩句誼也。譬如須菩提我所非我
所苦樂善惡。及其所有自然空者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無有菩薩之句誼
也。譬如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菩薩句誼。譬如須菩提怛薩阿竭無四意
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
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
法。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如須菩提無爲
之界。其無爲界無有足跡。有爲界有爲界無
有足跡。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亦復如是。無菩薩之句誼也。譬如須菩
提無所生者無有足跡。如是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所滅者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亦無
有行無所作者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
如不可得者。無有塵勞無有瞋恨無有足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
菩薩之句誼也。譬如無所起者不有處所無
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
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如無有諍訟不爲
瞋恨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
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須菩提白佛言。
何謂無有色而無所起無有足跡。佛言。色無
所起。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所起則無足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
菩薩之句誼也。譬如色者。無有塵勞亦無
瞋恨無有足跡。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有塵
勞亦無瞋恨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如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諸種衰入。
本無所趣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譬如
四大六衰之入。無有塵勞瞋恨亦無足跡。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
薩之句誼也。譬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無有足跡。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無有菩薩之
句誼也。譬如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
八不共諸佛之法無有足跡。菩薩摩訶薩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