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中阿含經 (No. 0026_ 瞿曇僧伽提婆譯 ) in Vol. 01

[First] [Prev+100] [Prev]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定不得久住。彼比丘應如是知。復次比丘。
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
無量識處成就遊。彼受此行念此相標。立
念如法令住一意。彼比丘應當知。我生此
法不退不進亦復不厭。我生此法能令我
住。而我此定必得久住。彼比丘應如是知。
復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空處。
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
不念此相標。唯行無所有處相應念想昇
進具。彼比丘應當知。我生此法。不退不住
亦復不厭。我生此法令我昇進。如是不久
當得無所有處。彼比丘應如是知。復次比
丘。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
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
此相標。唯行滅息相應念*想無欲具。彼比
丘應當知。我生此法不退不住亦不昇進。
我生此法能令我厭。如是不久當得漏
盡。彼比丘應如是知。復次比丘。所行所相
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
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
量識處相應念*想退轉具。彼比丘應當知。我
生此法不住不進亦復不厭。我生此法而
令我退。然我此定不得久住。彼比丘應如
是知。復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
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受此
行。念此相標。立念如法令住一意。彼比丘
應當知。我生此法不退不進亦復不厭。我
生此法能令我住。而我此定必得久住。彼
比丘應如是知。復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標。
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
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非有想
非無想處相應念想昇進具。彼比丘應當知。
我生此法不退不住亦復不厭。我生此法
令我昇進。如是不久當得非有想非無想
處。彼比丘應如是知。復次比丘。所行所相
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
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厭
相應念想無欲具。彼比丘應當知。我生此
法不退不住亦不昇進。我生此法能令我
厭。如是不久當得漏盡。彼比丘應如是
知。有想有知齊是得知乃至非有想非無
想處行餘第一有。行禪比丘者從是起。當
爲彼説。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
喜奉行
説經第六竟二千八百
二十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六六千三百
九十七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一七八)心品獵師經第七 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
哆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獵師飼鹿不如
是心。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樂長壽。獵師
飼鹿如是心飼。唯欲近食近食已。令憍
恣放逸。放逸已隨獵師獵師眷屬。獵師飼
鹿如是心也。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
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
屬。如是彼第一群鹿。不脱獵師獵師眷屬
境界。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獵
師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
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獵師
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不食獵師食離
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飮水耶。第二群鹿
作是念已便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
處食草飮水。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身體極
羸氣力衰退。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彼第
二群鹿亦復不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第三
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脱
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獵師獵師
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
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
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三群鹿作是念已。
便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
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
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
獵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諂黠。
諂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
今寧可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
群鹿所依住止。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
便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
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復不脱獵師
獵師眷屬境界。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
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脱獵師獵師眷屬境
界。我今寧可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
依住彼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
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
眷屬。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獵師獵
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便不近食獵
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
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獵師眷屬
復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㑺第一猛㑺。若
我逐彼必不能得。餘鹿則當恐怖驚散。我
今寧可捨罝第四群鹿。獵師獵師眷屬作
是念已。則便捨罝。如是第四群鹿。便得脱
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比丘。我説此喩欲令
解義。我今説此當觀其義。獵師食者。當
知五欲功徳。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
味身知觸。獵師食者。當知是五欲功徳也。
獵師者。當知是惡魔王也。獵師眷屬者。當
知是魔王眷屬也。群鹿者。當知是沙門梵志
也。第一沙門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間信施食。
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魔王
魔王眷屬。如是第一沙門梵志不脱魔王
境界。猶如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
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
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
當觀彼第一沙門梵志亦復如是。第二沙門
梵志亦作是念。第一沙門梵志。近食魔王食
世間信施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
已。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彼第一沙門梵
志不脱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捨
世間信施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
根第二沙門梵志作是念已。便捨世間
信施*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果*及根。
彼春後月諸*果根盡。身*體極羸氣力衰退。
衰退已。便心解脱慧解脱衰退。心解脱慧解
脱衰退已。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二沙
門梵志。亦不脱魔王魔王眷屬境界。猶如
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獵師
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隨獵
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獵師獵
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捨獵師食離於恐
怖。依無事處食草飮水耶。第二群鹿作是
念已。便捨獵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
食草飮水。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身*體極羸
氣力衰退。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第二群
鹿亦不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
二沙門梵志亦復如是第三沙門梵志亦作
是念。第一第二沙門梵志。一切不脱魔王魔
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魔王魔王眷屬依
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世間信施*食。
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
隨魔王魔王眷屬。第三沙門梵志作是念
已。便離魔王魔王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
已。便不近食世間信施*食。不近食已。便
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
眷屬。然受持二見。有見及無見。彼受此二
見故。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三沙門
梵志。亦不脱魔王魔王眷屬境界。猶如第
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
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獵師獵
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
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
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三群鹿作是念已。
便離獵師獵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已。
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
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彼獵師
獵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諂黠*極
諂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
寧可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
鹿所依住止。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便作
長圍罝。作長圍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
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不脱獵師獵師眷
屬境界。所依者當知有見也。住止者當知無
見也。當觀彼第三沙門梵志亦復如是。第
四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沙門梵
志。一切不脱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
依住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
不近食世間信施食。不近食已。便不憍
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
第四沙門梵志作是念已。便依住魔王魔王
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間信
施*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
已。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四沙門
梵志。便脱魔王魔王眷屬境界。猶如第四群
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
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獵
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已。不近食
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
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屬。第四群鹿作是
念已。便依住獵師獵師眷屬所不至處。依
住彼已。不近食獵師食不近食已。便不
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隨獵師獵師眷
屬。彼獵師獵師眷屬復作是念。第四群鹿甚
㑺猛第一*㑺猛。若我逐彼必不能得。
餘鹿則當恐怖驚散。我今寧可捨罝第四群
鹿。彼獵師獵師眷屬作是念已。則便捨罝。
如是第四群鹿便脱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當
觀彼第四沙門梵志亦復如是。比丘。當學
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離欲
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
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
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心與慈倶。遍滿一
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
切心與慈倶。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
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
喜心與捨倶。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魔王
魔王眷屬所不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
屬所不至處。謂比丘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
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
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
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
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知。是謂魔王魔王眷
屬所不至處。比丘。如是所依住正命魔王
魔王眷屬所不至處。當學如是。佛説如
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獵師經第七竟二千三百
九十六字
(一七九)中阿含心品五支物主經第八 
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五支物主平旦出舍衛國往詣
佛所。欲見世尊供養禮事。五支物主便作
是念。且置往見佛世尊。或能宴坐及諸尊比
丘。我今寧可詣一娑邏末利異學園。於是
五支物主便至比道遊戲歡樂近巾頭阿
梨。往詣*一娑邏末利異學園。彼時*娑邏末
利異學園中。有一異學沙門文祁子。在於
彼中爲大宗主。衆人之師衆所敬重。統領
大衆五百異學師。彼在擾亂衆。發高大音
聲。其聲喧鬧。説若干種畜生之論。謂論王。
論賊。論鬪諍論飮食論衣被。論婦人。論
童女。論婬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如
是比聚集。論若干種畜生之論。異學沙門文
祁子遙見五支物主來。便自勅己衆令默
然住。汝等默然。莫復語言。宜自收斂。此沙
門瞿曇弟子五支物主來。若有沙門瞿曇在
家弟子。居舍衛國者。無過於五支物主。所
以者何。彼愛樂默然。稱説默然。若彼見此
衆默然者。或能來前。彼時異學沙門文祁子
止己衆已自默然住。於是五支物主往詣
異學沙門文祁子所。共相問訊却坐一面。異
學沙門文祁子語曰。物主。若有四事。我施
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
門。云何爲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
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者。
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
質直沙門。五支物主聞異學沙門文祁子所
説。不是不非。從坐起去。如此所説。我自詣
佛當問此義。便往詣佛稽首作禮却坐一
面。與異學沙門文祁子所共論者。盡向佛
説。世尊聞已告曰。物主。如異學沙門文祁子
所説。若當爾者。嬰孩童子支節柔軟仰向臥
眠亦當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
直沙門。物主。嬰孩童子尚無身想。況復作
身惡業耶。唯能動身。物主。嬰孩童子尚無
口想。況復惡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嬰孩童
子尚無命想。況復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
主。嬰孩童子尚無念想。況復惡念耶。唯念
母乳。物主。若如異學沙門文祁子説者。如
是嬰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
質直沙門。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
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
直沙門。云何爲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
不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
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
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物主。身業口業
者我施設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設是心所有
與心相隨。物主。我説當知不善戒。當知不
善戒從何而生。當知不善戒何處滅無餘何
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
戒耶。物主。我説當知善戒。當知善戒從
何而生。當知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
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戒耶。物主。
我説當知不善念。當知不善念從何而生。
當知不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
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耶。物主。我説
當知善念。當知善念從何而生。當知善念
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
云何行滅善念耶。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
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物主。此不
善戒從何而生。我説彼所從生。當知從心
生。云何爲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知不
善戒從是心生。物主。不善戒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
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此
不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
何行滅不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
不善戒也。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
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説
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爲心。若心無
欲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物
主。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
聖弟子行戒不著戒。此善戒滅無餘。敗壞
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戒。若多聞
聖弟子觀内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
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戒也。物主。云何不
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謂不善念。物主。
不善念從何而生。我説彼所從生。當知從
想生。云何爲想。我説想多種無量種若干
種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衆生因
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物主。衆生
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若
有想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
此不善念從是想生。物主。不善念何處滅無
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
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
就遊。此不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
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内
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
行者。滅不善念也。物主。云何善念耶。無欲
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物主。善念從
何而生。我説彼所從生。當知從想生。云何
爲想。我説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行。或無欲
想。或無恚想。或無害想。物主。衆生因無欲界
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
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物主。衆生因無
恚無害界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若
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
應。此善念從是想生。物主。善念何處滅無
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樂滅苦滅
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
成就遊。此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
弟子云何行滅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
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
者。滅善念也。物主。若多聞聖弟子以慧觀
不善戒知如眞從生不善戒知如眞。此不
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眞以慧觀。賢
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知如眞。以慧
觀善戒知如眞。從生善戒知如眞。此善戒
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
子如是行者。滅善戒知如眞。以慧觀不善
念知如眞。從生不善念知如眞。此不善念
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
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知如眞。以慧觀善
念知如眞。從生善念知如眞此善念滅無
餘。敗壞無餘。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子如
是行者。滅善念知如眞。所以者何。因正見
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語。因正語故
生正業。因正業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
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
正定。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脱一切婬
怒癡。物主。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脱已。便
知。一切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
有知如眞。是謂學見跡成就八支。漏盡
阿羅訶成就十*支。物主云何學見*跡成
就八*支。謂學正見至學正定。是謂學見*
跡成就八*支。物主。云何漏盡阿羅*訶成
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
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
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
質直沙門。佛説如是。彼五*支物主及諸比
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五*支物主經第八竟二千一百
七十八字
(一八〇)中阿含*心品瞿曇彌經第九 第四
分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釋羇痩。在加鞞羅
衛尼拘類樹園。爾時摩訶簸邏闍鉢提瞿曇
彌。持新金縷黄色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黄色衣。我
自爲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世尊告
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衆。施比丘衆
已。便供養我亦供養衆。<#0721_16/>大生主瞿曇彌
至再三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黄色衣。我自
爲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世尊亦至
再三告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衆。施比
丘衆已。便供養我亦供養衆。爾時尊者阿
難立世尊後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白
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曇彌於世尊多所饒
益。世尊母命終後乳養世尊。世尊告曰。如
是阿難。如是阿難。大生主瞿曇彌實於我
多所饒益。我母命終後乳養於我。阿難。我
亦於大生主瞿曇彌多所饒益。所以者何。
大生主瞿曇彌因我故得自歸於佛法及比
丘衆。不疑三尊苦習滅道。成就信戒多聞
施慧。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斷
酒。阿難。若有人因人故得自歸於佛法及
比丘衆。不疑三尊苦*習滅道。成就信戒多
聞施慧。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
斷酒者。此人供養於彼人至盡形壽。以飮
食衣被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不得
報恩。復次阿難。有七施衆。有十四私施。得
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徳。得大廣報。阿難。云
何七施衆。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徳。得大
廣報。信族姓男族姓女。佛在世時。佛爲首。
施佛及比丘衆。是謂第一施衆。得大福。得
大果。得大功徳。得大廣報。信族姓男族姓
女世尊般涅槃後不久施二部衆。施比丘
衆。施比丘尼衆。入比丘僧園而白衆曰。衆
中爾所比丘來布施彼也。入比丘尼僧房
而白衆曰。衆中爾所比丘尼來布施彼也。
是謂第五施衆。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徳。
得大廣報。阿難。當來時有比丘。名姓種不
精進。著袈裟衣。彼不精進。不精進故施。依
衆故。縁衆故。上衆故。因衆故。我説爾時施
主得無量不可數不可計福。得善得樂。況
今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
除事。成就質直成就柔軟成就質直柔軟。
成就忍。成就樂。成就忍樂。成就相應。成
就經紀。成就相應經紀。成就威儀。成就行
來遊。成就威儀行來遊。成就信。成就戒。
成就多聞。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聞
施慧耶。是謂第七施衆。得大福。得大果。
得大功徳。得大廣報。是謂有七施衆。得大
福。得大果。得大功徳。得大廣報。阿難。云何
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徳。
得大廣報。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布施如來。
縁一覺。施阿羅訶。施向*阿羅訶。施
阿那含。施向阿那含。施斯陀含。施
斯陀含。施須陀洹。施向須陀洹。施離
欲外仙人。施精進人。施不精進人。布施畜
生。阿難。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人
得福千倍。施精進人得福百千倍。施離欲
外仙人得福億百千倍。施向須陀洹無量。
得須陀洹無量。向斯陀含無量。得斯陀含無
量。向阿那含無量。得阿那含無量。向*阿羅
訶無量。得*阿羅訶無量。*縁一覺無量。況復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耶。此十四私施得大福。
得大果。得大功徳。得大廣報。復次阿難。有
四種布施三淨施。云何爲四。或有布施因
施主淨非受者。或有布施。因受者淨非
施主。或有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或
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阿難。云何布
施。因施主淨非受者耶。施主精進行妙
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説。有施有施果。
受者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
是見如是説。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因施
主淨非受者也。阿難。云何布施因受者淨
非施主耶。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
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説。無施無施果。受
者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説。
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
也。阿難云何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
耶。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
如是見如是説。無施無施果。受者亦不
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
是説。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非因施主淨
亦非受者。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淨受者
亦然耶。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
見如是説。有施有施果。受者亦精進行妙
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説。有施有施果。
是謂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於是世尊
説此頌曰
  精進施不精進 如法得歡喜心
    信有業及果報 此施因施主淨
    不精進施精進 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業及果報 此施因受者淨
    懈怠施不精進 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業及果報 如是施無廣報
    精進施於精進 如法得歡喜心
    信有業及果報 如是施有廣報
    奴婢及貧窮 自分施歡喜
    信業信果報 此施善人稱
    正護善身口 舒手以法乞
    離欲施離欲 是財施第一
佛説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説。歡
喜奉行
瞿曇彌經第九竟千五百
二十字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 第四分
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尊者阿難獨安靖處宴坐思惟。
心作是念。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
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
生不從智慧。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
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
曰。世尊。我今獨安*靖處*宴坐思惟。心作是
念。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
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
從智慧。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諸
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
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
慧。阿難。猶如從葦𧂐草*𧂐生火燒樓閣
堂屋。阿難。如是諸有恐怖從愚癡生不從
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
不從智慧。阿難。昔過去時若有恐怖。彼一
切亦從愚癡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
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當
來時諸有恐怖。彼一切從愚癡生不從智
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從愚癡生
不從智慧。阿難。今現在諸有恐怖。從愚癡
生不從智慧。諸有遭事災患憂慼。彼一切
從愚癡生不從智慧。阿難。是爲愚癡有恐
怖。智慧無恐怖。愚癡有遭事災患憂慼。智慧
無遭事災患憂慼。阿難。諸有恐怖遭事災患
憂慼。彼一切從愚癡可得不從智慧。於是
尊者阿難悲泣涙出。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
何比丘愚癡非智慧。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
丘。不知界。不知處。不知因縁。不知是處
非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愚癡非智慧。尊者
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愚癡非智慧。世
尊。云何比丘智慧非愚癡。世尊答曰。阿難。
若有比丘知界。知處知因縁。知是處非
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尊者阿
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世尊。
云何比丘知界。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
見十八界知如眞。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
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
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
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六界
知如眞。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阿難
見此六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
眞。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阿
難。見此六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六界
知如眞。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阿
難。見此六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四界
知如眞。覺界想界行界識界。阿難。見此四
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欲界
色界無色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
阿難。見三界知如眞。色界無色界滅界。阿
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三界
知如眞。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阿難。見此
三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
妙界不妙界中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善界不善界無
記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阿難。
見三界知如眞。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
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二
界知如眞。有漏界無漏界。阿難。見此二界
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二界知如眞。有爲界
無爲界。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眞。阿難。見此
六十二界知如眞。阿難。如是比丘知界。尊
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界。世尊。云
何比丘知處。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
十二處知如眞。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
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阿難。
見此十二處知如眞。阿難。如是比丘知處。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處。云何
比丘知因縁。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
因縁及從因縁起知如眞。因此有彼。無此
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縁無明有行。
乃至縁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
滅則老死滅。阿難。如是比丘知因縁。尊者
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因縁。云何比丘
知是處非處。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
處是處知如眞。見非處是非處知如眞。阿
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
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必有是處。阿難。若
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
來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故害父母。
阿羅訶。破壞聖衆。惡心向佛。出如來
血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故害父母。殺*
阿羅訶。破壞聖衆。惡心向佛。出如來血者。
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故犯戒捨戒罷道
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故犯戒捨戒罷道者。
必有是處。若見諦人捨離此内。從外求尊
求福田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離此内。
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
諦人從餘沙門梵志作是説。諸尊可見則
見。可知則知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從餘
沙門梵志作是説。諸尊可見則見。可知則
知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信卜問吉
凶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信卜問吉凶者。
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從餘沙門梵志。
卜問吉凶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眞者。終
無是處。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卜問吉凶
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眞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
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捨離此内
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
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呪。令脱我苦是求
習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
捨離此内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持一
句呪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呪。令脱我
苦。是求苦*習苦趣苦苦盡者。必有是處。阿
難。若見諦人受八有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
受八有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身惡行口意
惡行。因此縁此身壞命終趣至善處生於
天中者。終無是處。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因
此縁此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者。
必有是處。阿難。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
縁此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者。終
無是處。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縁此身
壞命終。趣至善處生天中者。必有是處。阿
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受樂報者。終無是
處。阿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受苦報者必
有是處。阿難。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苦報。
者。終無是處。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樂報
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
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必有是處。阿難。若
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欲
修七覺意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
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
處。不修七覺意。欲得無上正盡覺者。終
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
處。修七覺意。得無上正盡覺者。必有是處。
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
處。不修七覺意。不得無上正盡覺盡苦
邊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
立四念處。修七覺意。得無上正盡覺盡苦
邊者。必有是處。阿難。如是比丘知是處非
處。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是處
非處。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此經名何。云何奉持。世尊告曰。阿難。當受
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鏡
四品。是故稱此經名曰多界。佛説如是。尊
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多界經第十竟二千二百
三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
三十字
中阿*含心品第三竟二萬一千
二十二字
 第四分別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雙品第四有五經雙品本有十經分後
五經屬第五誦故曰雙品
第四分
別誦
    馬邑及馬邑 牛角娑羅林
    牛角娑羅林 求解最在後
(一八二)中阿含雙品馬邑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衆
倶。往至馬邑住馬林寺及比丘衆。爾時世
尊告諸比丘。人見汝等沙門。是沙門人問
汝等沙門。汝自稱沙門耶。諸比丘白曰。爾
也世尊。佛復告曰。是以汝等。以此要以此
沙門。當學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學如沙
門法。及如梵志法已。要是眞諦沙門不虚沙
門若受衣被飮食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
活具者。彼所供給。得大福。得大果。得大
功徳。得大廣報。汝等。當學如是。云何如沙
門法。及如梵志法。身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
無缺。因此清淨不自擧不下他。無穢無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