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已。已對九法餘九法闕。謂無異想。無不定
心。無不知已捨。並止攝。欲精進念慧解脱解
脱知見無減。並應觀攝。三三昧三解脱至
七卷説。六度如隨自意及助道中説。乃至
下。入中行法。九種大禪並在地持。法界次第
中略釋。依彼略出名數。一自性禪。於聞思
一心修止觀。或止觀同類法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第二一切禪。於中又二。一世間。二出世
間。世及出世。各有三種。一現法樂。二出
三昧功徳。三利益衆生。第三難禪有三。一
禪而生欲界難。二具一切功徳二乘
難。三依禪得菩提難第四一切門有四。
四禪。五善人禪有五。謂四無量及不味
。六一切行禪有十三云云七除惱禪有八。
八此世他世禪有九。九離見禪有十。百八三
昧楞嚴居首。名出大品大論廣解。十八空
第五卷廣釋。十喩。偈曰。幻焔月空響城夢影
像化。在後略解。及五百陀羅尼聞持爲首。
大品。大論亦解此攝一切位者。
初來意中。先明位。欲於有。先辨
者夫次位之來出聖心。聖心本寂次位何
施。逗物根縁階級同異。自絶位極聖
能判於諸下。是故先明無位之理。次方約
事説於諸位。又無故約眞有即寄俗。眞俗
不二故先辨眞。故楞伽第四佛語心品云。第
一義中無復次第。今文從義故云寂滅眞
。又下文偈中云。十地則爲初。初地則爲
八第九則爲七。七亦復爲八。第二爲第三
第四爲第五。第三爲第六。無所有何次。唯
此是四卷經文。餘所引者。並是七卷經文。經
位唯此一文。上下諸文盡明次位。然
多辨通別少明藏圓。若論智行通具四教
方等部多斥三藏位義復少。當知楞伽
圓理邊次位。約事非無。縱明
多是界外相即法門。是故經中圓位又少。
故彼經別序中。世尊受請入楞伽城時。以
神通力無量寶山。山皆有佛。一一佛前
皆有羅刹及以衆會。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此
淨名合蓋現變何殊。尚未般若十方
請者。皆名釋提桓因。加説者皆名善現身
。驗知彼部方等明矣。次位既爾。所論法相
亦應四亦少三藏意如向説。即如羅刹
王本宮思佛。佛説幻化等法。即通教也。發
得善根離心意識如來藏。即別圓也。若
此意餘可知。別序之文序圓尚少。驗
知正説圓義不多。故正宗中大慧問曰。淨
切衆生自心現流漸爲頓。佛言。是漸非
頓。下文雖佛淨衆生自心現流頓現
。此語漸極之爲頓。即別妙覺位耳。況
復文立五種種性。謂佛菩薩聲聞不定無性
開權諸性尚隔。豈同法華敗種得記。
況復五法及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全是別義。
豈得一言次位耶。又大乘下明
。向明位亦是大乘。今復明有故云
也。良以下和會有無。如前所説非無位
位。復防愚夫偏執位。是故結
次位何嫌。若析下正明諸教次位。初三
藏。云七賢七聖者。七賢謂七方便。七聖謂
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時解脱不時解脱
二十七賢聖者。開初果向三。謂信行法
行無相行。及初果爲四。五第二果向。六第二
果。七第三果向八第三果。於此果中又開
十一。謂中生。行不行。樂定樂慧。轉世現。
信解見得身證。并前七學人十八。開
九。謂退護。住思。死不退。慧解脱倶解
脱不壞法。倶舍云。世尊説學人十八
向三果。信法行。信解見得。家家一間。五含。
中生。行不行。上流。無學九。謂退護思住。
達不動。不退慧解脱倶解脱。此二十七名爲
福田。問。何縁身證不其數。答。無漏三學
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
是依因。故不數。欲委悉知請尋本論。中
含四十。長者問佛。福田有幾佛答同倶舍
餘之二門既各有論。亦應位。今闕不論。
三乘共位如下次位中辨。通教之中。既無
門論部之異。故但依經列共十地。次別位
者。亦如楞伽初地菩薩爲佛所加。百千萬
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至法雲地坐大蓮
。今文正用瓔珞所列諸位。不得意成三十
心等者。事不已施設教道。權接物機
佛本意。意在初地中道實相猶居地前伏惑
之位。名意。得意即入破無明位。是故
即在第二觀後。或純假觀者。一者辨於失意
之人。二者初地既同初住。是故此教但成
。圓位中開示悟入。且證因位。等覺或在
十地中明。開合四句以判圓位。如前所説。
具在玄文。十四般若者。問。仁王釋行五
中。文列十四忍般若之名。今何故云
十四般若。答。忍因智果。忍伏智斷。伏必有
斷故從斷説。問下料簡者。爲曉者
重立疑。執前楞伽及諸大乘明空蕩相。何
位而云止觀攝次位耶答中。還以
來所明諸大乘經。皆明次位。雖説下。牒
良以已下諸文。汝避有入無意偏文局。況
外人邪無等耶。中論下。引論斥於執
位人。位即因果。汝言位即無因果。似
外人撥無世間及以出世三種四果。無何等
下重徴執者。汝爲於何等因果。見既下
無者。既未證入凡見灼然執云
則破生滅。尚不下況也。拙度尚有三藏因
。汝尚無之。況能有後三教因果。此斥下
結。言此斥外道者。意在位之人
汝云都無同彼外道。若斥下破小。一往與
之。汝若欲大乘小。謂小唯有三藏
因果後三番因果位者。汝能破者仍須
後三番因果。汝但破他全無諸位。故知
即同外人邪破。如我下正明今家用破之
。但以智破惑名之爲破。如汝所破
智。稱之爲破。不外道推與誰乎。問。
下引論偈。一一位中及以料簡。皆云
者何耶。答。前初明理。理全是惑故次破
惑。翻惑爲智惑爲所破。智破惑時業苦倶
破。破必前後淺深位別。是故明位還須
於所破三道。點此一語者。結要。直言曰言。
義曰語。亦是所引論序名爲一語。今且
直言。謂一言者即是破也。以大破小爲
内。以小破邪爲外。此引叡公中論
也。序云。百論破外以閑邪。斯文袪内之
留滯。今通用彼序兩論意以成一家破立
之式。廣雅云。閑者正也。破外故去有邊之
。治内故去無邊之小。此存漸法。大小邪
以論相破。準大乘經復應更云
偏。準法華意開偏顯圓。今但下憑教。
還依前來二諦釋義。是故不偏執有無
有無並皆憑教故也。無句是菩薩句。及點
空論位等。並是二諦之文。次引中論者。論
四句。且以三句於三觀觀觀於惑
落不倶。故使三觀各有諸位。當知論偈是
略辦位。云何言無。此中不初句
者。已從能破而立次位。因縁但是所觀之
境所破之惑。故不之。餘文對於三藏教
者。一往從義且借對初。非論本意。此論前
文正明衍門。是故偈意正在三教三觀意
也。若用三觀四教位者。三藏攝在初觀
之中。初空句中但云三道菩薩者。擧
勝兼劣。故云須陀洹智斷是菩薩無生。復
但云六地等者。以通菩薩明位不同。具如
第六卷中。今亦且略擧六地一邊。義實通
七地齊二乘也。若云七地齊二乘者。即應
八地爲方便。方便者具有二義。若未
即以出假方便。若被接者即以
方便。故下文云。八地聞中九地修觀破
無明。此語極下根者言。今言七地此據
中根。言爲如佛者。此亦二義。若別爲菩薩
忍位者。則第十佛地邊有菩薩位。故云
如佛。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無明。亦能
入相彼八相。故云佛。六地已前破
界内三道。至此則破界外三道。假名句中言
界外三道者。且據前句未接者説。
則前二句但斷界内三道。中道句中同異
説六攝教者。初略引婆沙諸教。凡言
教者。是通途之言。但有指撝分判辨説
名爲教。是故此中邪正偏圓倶皆有教。次別
心攝。初攝世間。僧佉衞世等者。一切外
道所尊有三。謂迦毘羅等。如第十卷釋。今
略列一人。僧佉此云鵂鶹。衞世是所造之
論有十萬偈。此云無勝。九十五種者通擧
諸道。意且出邪。準九十六道經。彼經兩卷
一一釋出所計相貌。於諸道中一道是正。
即佛道也。故大論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實
者是佛。今文但云九十五者。論邪道故。九
十五中。二名似正。謂修多羅及阿毘曇。餘
九十三名體倶邪。尋經識之。甚補正智。問。
華嚴云。九十六道悉皆是邪。此云何通。答。華
嚴斥小故皆云邪。故百論云。順聲聞道
皆悉是邪。故論二十五又云。九十六道並不
諸法實相。又四十一云。九十六道不
意生。信是小乘灰斷之説。故五十三五十
六七十三並同華嚴。斥云是邪。五行者。此
黄帝玄女星精此五行。白虎通曰。
火者陽尊。水者陰卑。木者少陽。金者少陰。土
者大包。故二陰三陽。尊者配天。水者唯也
養萬物。木者觸也觸動萬物。火者化也謂
變化萬物。金者禁也禁其始起。土者吐也含
萬物也。是故萬類皆爲五行之所攝盡。六
甲者。甲頭也。一甲五行。一行二日六甲六十
日。一年之中。甲經六匝行三十六。白虎通
云。甲有十干時有十二。所言干者數也。甲
者萬物之甲如甲未開。乙者屈也。如萠蟠屈
出也。丙者明也。謂萬物明也。丁者彊
也。戊者盛也。已者起也。庚者更也。辛者始也。
壬者任也。癸者度也。言十二時者。子者慈
也。丑者紐也。寅者演也。卯者茂也。辰者震也。
已者起也。午者長也。未者味也。申者身也。
酉者收也。戌者滅也。亥者該也。此干及時亦
一切。故以言之。乃至成閏度數等。非
論。廣如律暦。陰陽者。太玄經云營大功
萬物者曰陽。幽無形不測者曰陰。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
歳月時等乃至五行八卦莫並爲陰陽
攝。故陰陽之法布於世間。義不盡。八卦
者。謂震兌离坎乾坤艮巽。一卦六爻。爻謂
時之變。又爻者效也謂陰陽氣也。易曰。掛
一以象。有八變而成卦。五經者。白
虎通曰。孔子見周道陵遲衞反魯以定
五經而行其道。禮記經解曰。温柔敦厚詩教
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
精微易教也。恭儉謙敬禮教也。屬
春秋教也。今謂禮樂尚書詩易春秋。有云。傳
也。禮有三。謂周禮儀禮禮記。傳有三。謂
&T021389;梁左傳。故云九經。子謂百家諸子。史
諸國史藉。故以四類一切書。謂經史
子集。集謂古今賢良所抄。如御覽之流。今
略知世法同異煩廣出。意在總知
心起。云何下。明出世教二論不同。初文
喩有合。具如第一卷中所引華嚴。次空
經喩中具含七教。八中無祕密者。具如
開章後料簡。次從觀心因縁下至與如來
。即藏等四教也。次又觀心下頓觀也。次從
若觀心因縁酥之經漸觀也。法華不
諸文。但是會漸歸頓。涅槃四人皆知
。故四句相即。若準大經五時譬意。則以
華嚴乳。今且逐便即以華嚴別爲一頓
漸中仍更存於四味。故以三藏於乳味
共般若如酪。雖別部共般若文。取
等般若中或一會一時一章。獨明共意其流
亦多。又今論觀理攝法該廣。是故從容於
教中共般若。若的判教則不此文。漸
次教中對方等般若。皆云即空等者。能攝
體即所攝未即。雖復未即且從能説。故並
即。次明法華涅槃者。意顯止觀並攝
顯捃拾教故。涅槃意者。彼經四教皆知
。故本意在圓。權用三教以爲蘇息。實不
權以爲究竟。元意知圓是故相即。麁心
若息還依頓觀。問。方等亦作四句相即。與
涅槃何殊。答。方等但大小相對一時共聞。四
相離義同相即。不涅槃即解即修。又
此方等亦中論四句即文。非四教即
能相即。又此中文是寄五時。順彼經部或即
或離。故修行者隨幾句而得實。又若
微塵經卷以譬八教。其文雖略大意亦
足。謂初小後大。漸也。大小不定。不定也。漸
中具四即七也。次不定觀中。云若觀因縁。
又觀因縁即是佛性者。此有兩意。一者現在
圓成不定人。謂元知圓理或時且觀
縁生法重觀因縁。成即中觀即見佛性
三止觀中云。或指世界第一義。或事或
理即其相也。二者發圓宿習現在
生滅。後復數數觀於縁生。即見佛性。是
故初觀因縁乳。因因縁佛性
故云如乳殺人。空假皆有又觀之文意並準
此。至中道亦有又觀之言。則闕一意
但是利根超入深位。若作發習者。如五品
但是伏惑因宿習發即破無明。亦是不
定。略攝下以略例廣。復次下明心攝
之意。文具二意。即是能化所化之別。一
所化。謂衆生心塵一切法。二者佛
既先得。今教衆生即是化他。能所相成。義
闕。上六下。次明六法更互相攝即不
思議。問。如前所説理乃至教。自他因果一
切備足。何須更明一一攝五。答。如前所
明。一一門中皆具偏圓其義似備。一一法
中自不相收權不實況餘五耶。今言
攝者。此之六法未互相收。六義前後次第相
生。故今文云。次第可解。言直以者。擧一例
諸。直以一文尚攝一切。況復六耶。如理不
惑智行位等。但理而已不諸法。況權
實之理似相收。猶如六度雖各自圓。仍
一一宛轉相攝。無法界方名具足。是
故前六但似相待。故須更明絶待之相。何
者。一理必攝一切諸理權即實。即理論
惑故理攝惑。性徳般若不於理。又離
智故理攝智。性徳解脱縁因無缺。又離
理無行故理攝行。理性十界凡聖位足。又
理無位故理攝位。心塵具含大千經卷
又離理無説故理攝教。次惑攝一切者。亦
一惑攝一切惑。但是文略。乃至教亦
是。初一惑一切惑者。心具三惑一貪心
諸惑具足。彊弱相翳而不現行。故惑攝
惑體是理故惑攝理。惑既即理。智行位教
惑約理一一説之。次智攝一切者。一空一
切空空即假中故。一智攝諸智。智冥如境
智不二故智攝理。煩惱般若體相本一。又以
能破對於所破。以能攝所故智攝惑。般若
即脱。縁了體同。又凡所有智皆能導行。故智
行。性徳般若照十界位。又若無智者無
位可階。又有惑則有智惑亡則智息。故以
智攝位。權實二智無教不收。故智攝教。次
行攝一切者。六度法界收一切行。脱即法身。
縁正體一。又依理起行毫善理均。故行攝
理。縛脱體一逆即菩提。又有惑即有行。惑
窮即行息。故得行攝惑。解脱即般若。行能
於智故得行攝智。非行不位位滿行
方終。故得行收位。依教以修行教本譚
。故得行收教。位攝一切者。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約行初品尚具諸位。若證得
者。初住具一切一住一切住。是故得一位
遍收一切位。初住即法界乃至六即位。位位
皆云即故得位收理。有位良由惑。惑窮則
位終故得位收惑。無位不智位滿故智
極。又由智故進位位窮則智亡。故得位收
智。入位必由行行遍一切位。故得位收
行。進位故設教教譚不位。故得位收
教。次教攝一切者。如阿字門則解
切義。以一佛乘分別説三故。故得教收
教。教詮一切法文字即實相。故收一切理
教生諸惑教詮一切惑。故得教收惑。依
教生於解解滿故教興。故得教收智。依
故生行。行窮一切教。故得教收行。教詮
切位教生一切位。故得教收位。如上相攝
仍約教法相生而説。若直約頓一向説者。
理中具五乃至教體即五。並法界故。思
見。不偏圓一一皆爾。故此六法不
寂照不思議中一妙止觀。止觀攝六六互
相攝。即是理性止觀。乃至教他止觀彼彼
不二。此之六法即是前來不次第體。體中
所攝不思議法次明偏圓中。初明來意
者先牒前章。正指前來體所攝法。指前六
番一一番中攝一切法。及一一法更互相攝
故云無法不收。收法既多下。正明來意
法既多。故一一法應須知大小乃至不
思議意。大小即是略標初二兩門。共不共
三四二門。半滿既與大小義同。故
別列。故知圓頓實三一向不共。偏漸權三
共不共。藏通是共。別是不共也。權實雖
前四義。須權實以簡前四。小半
一向是權。大滿有權有實。圓頓二種一向
是實。偏漸二種一向是權。以思議不思議
五雙。例此可解。故此五章文五義三。半
滿同大小。漸頓同偏圓。權實判前四意唯
於開。夫至理下明章意。意者。秖是無
説而説。無説即是自行爲他故説。説必不
此之五雙。問。此是判前攝法顯體。云何
乃言他故説。答。判即是説。乃至果成以
此五雙他而説。説不五。以小下明
章意。言須識所以者。豈以方便名同而令
大小理一。況復大中仍須簡擇。乃至權實亦
復如是。是故方便種種不同。如三藏教一向
是小。全是方便。況三藏教復有初入名爲
便。故有體外體内等別。具如疏文釋方便
。不淨名報恩方便品。如華嚴經有
壽量品。不法華壽量品。小者下。次正
釋中先釋於小。初即小乘觀法之相。如釋論
下。示邪析相以顯於正。初二句立定。次若
下二句釋責。次若析下破。言方分者。無
而已。有必是色。色必在方方必有分有
方分。次破其更析極微。析故則盡。若一塵
盡則諸塵皆可盡。若可盡者如何和合而
於身。故盡不可。若不盡者。若一塵是常
諸皆是常。若是常者身滅。故非佛法
正析相也。析心亦爾。若一刹那心不
者。如何復有後刹那生。後刹那生前心必滅。
若永滅者如何復有後刹那生。故知刹那念
念生滅非斷非常。論文下示正析相。三藏
析法非論本宗。故云仍明。亦先觀色次觀
於心。觀色心時但觀麁細無常無我。不
盡及以不盡。言從無明生者。從於過去
一念無明而生諸行。復由諸行中陰時。
我之一念無明之心。復與父母一念無明心
合生於色身。依報亦由共無明業同感
。是故依正莫皆從無明而生。無明之
體從因縁有。故使造色亦從因縁。當知因
果皆從無常。如何計之爲盡不盡。觀心亦
爾。過去刹那感今刹那。況今刹那復對
因縁故有。是故念念皆悉無常。如是推時
何但識於色心無常。進推心念本來非有。乃
法性眞如常住。如前所明。不定教相若
無常。又觀無常即見佛性。即此意也。若
幻化。又觀幻化及以假等亦復如是。作
是觀者乃是究竟三道本壞。何但界内無明
壞耶。析名下得名之由。此之析名本在外道
極微色及一刹那若盡不盡。今觀無常等
亦名析者。對破外道汝析非正。何但下。明
此析法所破功能。乃至圓教四門生著。亦能
破盡。佛法如甘露見著如多服理如
。於外生計如鐵鎖。於内生計如金鎖
計由内心故名爲自所起我人與外不別。
皆悉能爲生死因。故大論下明破意
謂破能計能計是著。不所計所計是教。
乃至未涅槃而生計著。豈破涅槃。此明
敵對破見功能。若復有人忽宜於餘觀
而破見者。如第十卷用四種觀。破見不同。
凡有下依門修觀。觀即十法。世人亦云
習觀法十。乘壞驢車正南而遊。
故知下正判在小。次明大者。亦初示觀法
大人下引能乘人及能詮教。驗知是大。衍中
下引證共乘。譬如下譬也。今下合。可知。例
如下引例。凡有例義有反有順。此中反以
小乘大。如小中有大仍名爲小。何妨
中有小仍名爲大。所言下對辨法體。有
重法譬。先析次體。初析中云三藏名假等
者。總攬五陰假名衆生。生是假名。陰是實
法。既計法實析令空。今大乘下次明
者。陰與衆生皆不得是故皆假。此中雖
鏡像衍。借使少宗聞鏡像喩。亦謂爲
實。如婆沙四十二問云。水鏡中像爲實不
實。譬喩者言。不實。以鏡面不相入故。毘曇
者言。像是有法。何者。是色入故爲眼識
得。問。既不相入云何是實。答。既若干生
色入故。非一種生色而爲色入。如
日因珠生大。因月因珠生水。雖所生各
其實。縁鏡縁面而生於像
像用。能生眼識其實。響化亦然。故毘
曇人計像縁起別有一具四大造色。故是實
有。衍人所見一切不實。以像不實外不
。故以易譬難。言婆沙譬喩師者。即正量
部異師所見。計不實故亦似衍門所見如
。而非婆沙之宗。故毘曇師不斯見。引
佛在一方木上者。正示體觀。論十二云。佛
耆闍崛山。與諸比丘王舍城。道中見
一大方木。佛敷尼師壇其木上
比丘。若比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此木作
地則成實地。何以故。木有地水火風分故。
一美色。婬人見之爲人。不淨觀者見爲
不淨。無預之人心無適。故隨人見
同。令文從義。而云變金爲土等者。亦
金中有土分故。如木爲土。又引端&T073554;
者。論釋三種有中。初云端&T073554;析至極微。總
而觀之。無常無我。是爲析空。復有空如
&T073554;&T073554;本不生今亦不滅。是故亦與
土喩同。金爲土時。金本無金亦不滅。
土爲金時。土本無生*金亦不云云乃至
十八空如第五卷説。故引&T073554;空性
土性。以證即空。此十八空義通三教
復次下釋隨情隨理者。文中具作共及不
共兩理意者。重以此文於大小。初明
佛性。故知三藏空拙。一向判屬
。大乘去。約隨理以明大空。何者。三藏雖
空。此空由於滅事而得。故名隨事。若大乘
空。此空由於即事而得。故名隨理。理即
故即義該深。故即空中含於不空。名爲
。故幻化空通通通別。所以用於尋幻等
。言尋幻得幻師者。譬幻化以見通
。言尋幻師得幻法者。譬空理以見
。夢喩亦爾。尋夢得眠尋眠得心。比
見。若爾。尋幻色心得無明下。即是合文。
云何以喩而不相應。但云幻得無明
無明佛性。而不幻得眞尋眞得
佛性耶。答。眞諦之理即是無明。但深觀
即見佛性。即是觀於無明性。又世人秖
心見性。不色而得性。且置
外色直爾觀陰。世人何曾見陰佛性。次明
體法依門修觀。亦應具含三種四門。今亦
總故但云四。此觀下正判也。既云大小
諸門生著並用幻破。故知一向屬大乘也。
前小門中即云諸著皆觀無常。此中衍門既
三教。即是三教。同用幻化計若用
計不同。兼前成四。全與第十破見意
同。若得下斥奪也。大乘三教十二門著。尚須
幻化即空破之。終不下比斥也。老莊尚自不
小乘能著所著能破所破。況大乘中若著
若破。是故不佛法少同。然世講者迷
名相。濫禪者惑於正理。欲道徳逍遙之
。齊於佛法解脱之説。豈可得乎。王瞀音目
夜云。逍遙者調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無
時不適亡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遊
故曰逍遙。又云。理無幽隱逍然而當。形
巨細遙然倶適故曰逍遙。而不知以
理以何爲形。亡何煩惱何天下。故知
法既不齊人亦可判。且置法報應比之。
優降天殊是非永隔。捨金輪聖帝之位。何如
於柱史微官。光明相好丈六金躯何如凡
容六尺之質。異相無量不具云。委如
仲卿著十異九迷以斥佛法。南山作十喩
九箴用形邪説。今略其五用甄邪正。一曰。
老君逆常託牧女早出。世尊順化因
而誕生。二曰。老聃有生有滅畏患生之
反招白首。釋迦垂迹示生示滅。歸寂滅
之滅。乃耀金躯。三曰。重耳誕形居陳州之
苦縣。能仁降迹出東夏之神州。四曰。伯陽
職處小臣忝充藏吏。不文王之日。亦
隆周之師。牟尼位居太子身證特尊。當
昭王之盛年。爲閻浮之教主。五曰。李氏三隱
三顯無教可依。假令五百許年猶慚龜鶴之
。法王一生一滅示現微塵之容。八十年間
演恒沙之衆。凡諸比決其事實多。具如
甄正辨正。笑道心鏡。破邪二教。牟子等論。廣
異相。今猶見有不肖之。尚云同是出
家之徒。有何彼此而相是非。螢日懸殊者圓
門生著。著心不小賢之數。尚爲三藏有
門所破。況復莊老凡鄙見心。而欲於佛
法圓理。如螢對日如山比毫。大品中云。聲
聞如螢火菩薩如日光。今借比老莊饒之
分。山毫相絶者。彼齊物云。秋毫不小泰
山不大。今不彼齊物之儀。借用大小永
絶之文。故云相絶。自言道眞等者。迦葉見
佛現大神變。内心已知佛力難量。仍爲
自憍慢彼。而云。瞿曇雖神不我道眞
此等僻寧不破耶。在迦葉縁起中。廣如
律文及瑞應等○次明半滿者。名在大經
菩提流支用此判教未盡理。故玄文破
之。今此但約法門以論。況復餘四共成
。是故且與大小門同。非一期義可
。一往且以別判之。故以九及十二
半滿。通義具如玄文分別。或大小倶九倶
十一十二等也。世傳下破教義。多師所計
總云世傳。涅槃是滿義稍可通。餘兼法華
乃至華嚴。如何並半。流支所判復非通方
般若去滿不二乘義復不可。三藏爲
義稍可爾。今明已下正出今意。既扶成大
彼所明。滿通二理帶小人。半唯在
小永隔於大。方等則具存半滿。般若法華
涅槃華嚴唯滿不半。鹿苑唯半不滿。故知半
滿之語有兼有全。故不他剋定齊限
次明偏圓前二章以辨通局。兼以譬顯
於義自明。初文釋名。言通別者。若通途論
之。名小爲偏於理不失。但偏義則遠與
同。是故須此門別。譬如下譬也。若
此土論月則以十五日半。今云半者。一
西方黒白各半。二取月形増減至半。月
末爲晦。晦暗也。月初爲朔。朔*穌也。朔譬
漸初即弓娥是。十五日曰望謂十五日日月
相望。即滿月也以譬漸極。故説文云。月者亦
望舒。月望則舒。今云半者即用此土上
下兩半。名爲弦也。月形如弓滿張弦也。上
弦月初八九。下弦二十二三。前月大小
故。致使後月兩弦&T049271;。今但以弦譬
於半小。時剋定故從朔至望。餘闕一日
於偏。偏義長故。故云始自弓娥終十四
。以月初出如似娥眉復如弓滿。故説文
云。月者亦名恒娥亦名常娥。月初月末恒
常如娥。故知偏半二義不等。小半下合。故
大經下引證者。邪故同偏。當知迦葉未
圓伊常住已前。皆名爲偏。唯以下結示。如
文○四明漸頓者。初釋名也。三觀三智次
第而入。藉者由也。因空入假因假入中。故
藉淺。爲中道故先修二觀。爲利他故先
己縛。故云由深。足極二名有通有別。通
則倶通初後。別則極後足初初心所觀萬法
具足。惑盡徳滿至後方極。此亦下明同異
也。漸扶於偏頓扶於圓。旁出異義更互相
成。大小半滿亦復如是。三教下略解。今更下
料簡。亦是廣解。於中初約四句料簡。乃至
下文約七教簡。義正明開但未權實章
中。其名委悉。初四句中前之二教是漸非
者。據教意而得漸名。非教者得
漸稱。別教得第三句者。解頓行漸。解但
於頓理而已。行必經歴恒沙劫數。故知
此教初從方便。故方便之言兼具二義。一
地前之方便。二聞但中之方便。復次下
觀教行證四法分別。於中且約教證二
以釋四法。故使四法各有權實。前之二
教四法倶權。別教則三權證實。圓教則四法
倶實。言唯此等者約人則對斥二乘。約
則對斥二諦。教行二種此説可知。言入室
者。慈室解脱。忍衣法身。空座般若。觀
三徳故云行實。約六即位諸可見。次前
兩觀下約教行證人四法。以簡前之四法將
於三法證以簡。此中合觀入行。三法對
教以簡權實。則三法及教因通果塞故前之
二教在因則四法倶有。禀於權教於權
。以入因位而成因人。在果則但有成佛
之教。無實行人來證此果。是故無也。何以
故下釋出無意。以灰身故故並無於行證
及人。假使用於三十四心但成滅盡。非
果相。又入滅者語未前。若至法華轉成
因位。二乘尚會況復三祇。別教有無似同前
。但至初地自會入圓。故不前貶成
。初地尚爾下擧淺況深。言後果者應
妙覺。初地尚無何況妙覺。以別初地亦能
眞因似果。故須之。以因顯果是故擧
因。以我之果他之因。故云無人。初地入
住此爲正文。於教道文疑也。又教證
之名亦可圓。未初住名爲教道。若
無明方云證道。若判權實別不同。
於地義以釋圓義。故四念處云。別教唯
斷教道説故。圓具二意。教道云斷證道不
斷。故知因人不到果者。有二義故。一者因
人縱破十二品妙覺位。但成圓家第二
故。二者初地即入初住。況到妙覺。是故
文云何況後果。復次前三下約開會簡。別
亦知中。今言不知者。前三不圓理故也。
法華開竟倶名爲頓。言雖非即者。
行開仍非即。但判其人昔日所行今開
頓。昔行得頓家之漸。非昔日漸即
是頓。故云非即。昔行不開尚不漸。豈是
漸頓及以即頓。今若開竟漸即是頓。故云
菩薩道。但爲於初後倶頓。從昔因説故
漸頓。依本習入故云各乘。稱本習故故
適願。開其所習故云決了。法若猶漸何
經王。經王本説未開之前。理元圓妙豈待
會耶。會已仍漸何名得入。況從頓開漸以
機生未轉。是故致別接之言。言別理者。
是通別之別非圓別之別。然又別理義通
。別帶教道今置不論。故涅槃下引例助
釋。若二乘開權不入者。何故大經得
乘果情慕圓常。但法華已前情隔謂異。大經
隔功由法華。故云亦名開漸顯頓。又別
接之言義兼二意。一者法華已前彈斥洮汰。
此意正當別理接 但實隱在權説未
。二者至法華會會爲接。此是接引之
接非交際之接。是故二義前異後同。復次四
種下約不定者。初漸頓四句義當八教中
。次兩重四法義當漸中開四。是故更約
不定之。不祕密其意準前。不必併待
等者。前三教人隨位進入必是菩薩。故云
必併待開漸。所以下譬也。譬昔聞了因
味能發言。五味者。泛云味變仍能殺人。非
法華名第五味。法華名定非不定故。此
是法華已前約行五味。今此文中但約機縁
不定相。故非全約法華前文。衆生下合
譬。言&T049271;者。理教行證遞論&T049271;。約
行兩種五味。隨其近遠遞論&T049271;。如辟
支佛者。次引支佛以例理發。小乘之人至
無佛世。未教行而發悟故。故名理發。理
發亦爾下引同也圓修之人亦復如是。若佛
出若聞華嚴。總名不定總得乳。何
者。凡夫全生。道理如乳。華嚴約時復名爲
乳於華嚴中四法復判五味發者。聞教如
乳發。觀行如酪發。相似如二*酥。増道如
醍醐。相似發證故云相似證發。於證復發
故云亦是。問。増道是定何名不定。答。次第
増道名之爲定。若超證者名爲不定。亦可
聞教及觀倶名乳發。相似位中兼於三味。則
七信已前名之爲酪。八信已上名爲二*酥
若前三教下。約前三教教行證位而發
。名爲三家入則不定。是則 家博地聞
名爲教發。内外凡位名爲行發。至聖位
名爲證發。言賢聖者即賢家之聖。方便是
賢。豈更從賢。復有下。重更通途釋不定義
不定名同以義異故。而非殺人。先例眞諦
五停無漏。發得煖解。非本所
。亦得名爲求自發。此解起時猶屬
。故云有漏不求自發。三惑全在。故云
不殺於二死。惑爲死因因中説果。是故云
也若修中道去。正約修中以明不定。亦非
殺人。從初發心本修圓常。麁惑前去義當
無漏。此之無漏不求自發。不無明而非
殺人。人不之謂爲漸頓。復次四種止觀
下。約漸圓等簡同異。先立四教。各以
之爲漸。各以極果之爲圓。以
圓漸二名濫故。從圓圓下二句互簡。故知
下結也。雖復簡之二義仍在。是故圓果非
三教果名爲圓圓漸圓也。圓因不
三教因。故云圓漸非漸漸也。亦應更云
圓非圓圓漸漸非圓漸。下文釋義四句即
足。法華疏者指玄文中。彼亦具明兩種圓
漸。及賢聖等四句料簡。然漸漸下料簡開通
則有開不開故。故須之。三教佛人
開故。開前三教因位之人並皆入圓。
漸漸開之並成圓漸。何者下釋也。前三權果
本是圓果。垂爲三迹。豈可更開
。例下例餘四章。開通亦爾。大小兼得半
滿漸頓復兼偏圓。是故但云大小權實。故
不煩文 然大小半滿先須分別。通途
之。如者。或指衍中三教因人。或
衍中二乘之人。大小者或指三教果頭
之人。或指圓教因位之人。或唯指圓極果之
。小大者。或指三藏菩薩之人。或唯指
三藏佛果。大小既然。半滿亦爾。是故不
權實等三。今若開通準例説者。亦望餘三分
而説。言小大者謂三藏佛。小小者謂
藏因人。大大者即指三教佛果。大小者謂
三教因人。半滿例説亦應可解。開通進否例
前可知。觀心往推等者。諸佛契心如契而
説。大師亦是推觀而説。心與法合。故觀心推
法相。爲信者。復引證成頓漸等
。四教之文當分漸圓。第六撿文未見恐是
文誤。文中不菩薩者。以惑同
故。二十二文具如引。第九文同。經最
後云。善男子。如牛新生血乳未別。今迴在
前取義便故。以和血乳在淨乳前。雪山等
文在二十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
若食者即得醍醐。第八又云。雪山有草名
肥膩。牛若食者鈍出醍醐。醍醐無
黄赤白。水草因縁令其色異。是諸衆生亦以
無明業因縁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即變爲
明。次文又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
者即得醍醐。衆生薄福不是草。佛性亦
爾。煩惱覆故不佛性。三文同有醍醐之
。合文少別。前文修八正道次云轉即爲
名。並是圓意正當今文。後云煩惱覆故即
別意也經語意密善須明鑒。次第八文證
者亦恐文誤 應二十七經。師子吼難
云。衆生之身六道差別。云何而言佛性是一
佛言。譬如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
毒。乳不酪乃至醍醐。名字雖變毒味
失。若服醍醐亦能殺人。實不毒於醍
醐中。佛性亦爾。雖五道別異身。而是
佛性常一不變。問。經譬五道今譬五味。云
何得同。答。人必約法。大經約人。遍五道
身宿種不斷。於五道中毒發不定。今以
法歴味義不相違。既約聞教必歴
。即諸經初八部等是。方等亦有地獄衆來。
故經一五以譬二五。於理無傷。今約下引
例。以此一科前後文。皆應此料簡引
。雖此不小異。如向分別開通文
。觀之可知○五權實者。初釋名。此權本
是諸佛妙體。體内方便故名權謀。如不思議
而設於謀。故曰權謀。謀謂謀度。此是不
謀而謀故曰權謀。非藏通等有謀之權。此
謀權。故引法華以釋權實。即是體内之
權故也。暫用等者暫用法華釋名之文。來
以釋權實之名。問者。何意用權復用實耶。
答意者。初總明用教之意。衆生機薄以
成熟。若機熟已開權廢權。施開廢等。皆約
四悉。爲是義故具用權實。次明興廢之相
五味判者。若不五味以顯於法華實
。是故下結教意。今更下開也。前約四悉
展轉興廢。未是約時約部永廢。故知前文
但是判也。故約料簡以明於開。則四教皆
實。又四種下。以教望理而論權實。則理實
教權。教中雖權實之名。並是爲他不
而説。故名爲彊。等是下徴難也。教中權實
既並彊名。何不實爲權名權爲實。以有
下答。今言彊者。約説邊名爲彊説。彊即
是權名説爲權。直約説邊權實互相
混雜。又此下。更判教中。若權若實皆非
。何以故下釋也。以此權實皆非權非實。
權實。此非權非實下示同。雖
權實。不於如向所明開權之實。向
以下重示異之理。以開權故見於實理
此之實理秖是向來兩重雙非。一者雙非
實二理。二者雙非説權理實。皆是約理不
説故。故知此理即前實理。若異者下遮
於異義。若雙非之理異於實理。實理之外應
別理。既無能照別理之慧。又無所照別
理之境。故實理外無別雙非。對權下釋
別理所以。對破權教故説實教。是則有
實實亦詮理。若廢權實之教則云非權
非實廢教亦是顯於一實。對破理教亦是
於一實。是故雙非之理不一實之理
即教下開教顯理。廢教廢權尚即顯理。況
文字是實相理。當知權實之教亦不
於權實。此之雙非又不於前雙非故。故
無二無別。隨説異故不合。理不殊故不
散。非權非實下。以一止觀結。觀故下辨
。此非但下總結也。如向所開權實倶理
理無權實故皆不權之與實。猶屬等者。
雙非復謂實。是故結云祇是顯
。問。玄文諸義並先開後廢。如向所引何
故先廢後開。答。玄文約喩如世蓮華必先開
後落。此從法便故先廢後開。既廢權已實
則可見。義之如開。又此廢文與彼稍異。彼
法華前權部權教。復須前權部權
。今約諸文展轉相廢。猶似未開故在
。今具二義故廢在前。又廢同於待開同
於絶待前絶後未常規。又楞伽人云。此
經開權與法華義等。若爾。何故前後諸文。
皆斥二乘及以外道。故第三云。一切愚夫禪
者謂二乘。此斥三藏也。二觀察禪。謂
人無我。亦離外道。豈非通教。三眞如
禪。謂知念不起。豈非別教。四如來禪。謂
佛地。豈非圓教。故知彼經猶存權乘。以
小亦與前明位義意同。卷末又云。一乘
道者。唯如來得。非外道二乘梵天之所
也。豈與法華邪見嚴王。五逆調達。畜生龍
女。敗種二乘。皆悉得記作佛耶。問爲實施權
下。更料簡理教接義也。從初至接入何位
總有五問。以一問字下五文。一問爲
實。二問何意不四數。三問何故但接
於通。四問何位被接。五問接入何位。答中
具答五問。仍爲兩重。初約教。次約諦。初
教中。答初問者。被別接人不必盡證
是故則有權實不同。四教下答第二問。以
別接者但用別教之終。已如前説。諸教下
第三問。玄文具明圓接通以圓接別。
彼約教道。於教道中或以權教權。或
實教接權。今但約教所詮理邊。但以
理被實理接義略足。是故但云内外交
際須一接。餘如前辨。若齊下答第四問
八地方接。此據下根。九地下答第五問。從
下根來多至初地。中上入者此即不定。又案
位入則在地前。勝進入者則至初地。言
地伏十地破者。仍本立名名九十地。入
圓教。應初地及以初住。若就下約諦以
答。但答四問第二。以第二問但問
意不四數。非正顯理。故略不答。答
中仍不次第。初答第一問者。空中合論。
空即是權。中即是實。破見思下答第四問。即
第八地方被接也。問。何故須至第八方接。
答。爲於眞内中故。故待空方爲
點示。令深觀空即見不空。若爾。中上二根
其義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見眞已方示
。但前二根眞空尚淺是故説教多附下根
聞已下答第五問。但云別位位名者。
一以入者不其位。二者別在初地。以
前位與前教。故指初地名爲別位。猶如
圓教始終倶圓。若判圓位則在初住三藏
菩薩下答第三問。菩薩伏惑已如前説。兩教
二乘法華方會。亦不接。問。法華玄云。接
會義。今約法華秖應會。何故論接。
答。前後諸文會義非一。今論修觀亦可
法華前教以例行人。論於教門通塞之
。是故明之未於會。況接在菩薩
殊。又前後文處處皆明可思議等。但
顯爲不思議故。前待後絶。次第應然。何須
問言接。問三權下簡理教機實。有
二問答。初文可見。次問答中。初問文中含
於二意。初問若知何意名權者。問通別兩
教仍名權耶。次問若言知二經相違者。
三藏教初後不知。即與涅槃勝鬘相違
彼之二經皆有明文。云三藏答中。先答
初意。別帶方便。雖初聞實從教成權。通教
八地可接者知。故教亦權。若言下答第二
。初先牒難。次大經下通難。於中先通
。仍先出大經彼難辭。準應前文先列
二經以爲難辭。後方結難。爲煩文
答中。方始引經難辭竟。後方正答以申
經旨。故大經三十二云。雖別相
體無差別相。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
亦不具足。信不具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
第三云。善男子。應當修習佛法及僧而作
常想。此三寶者無異相。無無常相
異相。若於此三異相者。當知此輩清淨
三歸無依處。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終不
聲聞縁覺菩提。若修常想則有歸處
立問此二文合爲一問。牒難辭
竟。次此義下今家爲通。初明聞則不知。
自力者。若無諸佛菩薩願力。加彼
。尚不方等彈般若加説。況於
法華親蒙&T040879;。次擧譬者。天眼未開譬
力不知。若聞而知譬彈等。羅漢下合
知。故法華下。引證自力不知他力方知。又
云下。結前不聞則自力不知兼擧菩薩以
聲聞。次經稱下正申經意。若其不知經
云何通。故次申云己理。所以大經作
此説者。擧昔斥今。聲聞不眞諦常住一
體不變。小乘歸戒尚不具足。況復未
乘常住。豈能具足菩提之道。故準法華
此已前佛眼未開。未授記。仍於所得
滅度想。故於淨名自悲敗種。若佛滅後
縱生滅想。亦遇四依而聞常住。南嶽釋云。
餘佛者四依也。若決了已復非二乘。故知法
華已前不彰灼云知。所以經云知者。但
眞諦。故引須菩提不色身者。以
石室小乘法身無去來故。亦如陳如得
無生證。無生證者秖是常住。此並小乘眞諦
常住耳。又律儀下。次申兩文歸戒之難。若能
空尚得無漏律儀與道倶發。名爲具足
何況不事律儀耶。故華嚴下。引證眞諦
常住。既云常住二乘亦得。復不佛。
知常住語通。何必局大。若不下結成申
難之意。若據聲聞不知之文。則不能具
於禁戒。禁戒已具。常名不局在於大。又
擧例下引例釋成。先引經。欲名下例並結
成。故三藏下結答。如前所釋。實不於涅
槃文也。是則涅槃經文意兼兩向。在昔則須
小常。在今則須妙常。勝鬘下次通
勝鬘經意。亦先牒難辭。次申經意。若欲
通勝鬘經意。須兩種初業之。初文且
久遠初業。故云根本。莫縁十六王
。且指迹化故曰遠尋。若取下近指此生
初聞四諦滅理眞常。此意同前。若古昔下重
久遠。即是順前問答。今日聲聞具禁戒
者。良由久遠初業聞常。若昔不聞小尚不
具。況復大耶。若全未曾聞大乘常既無
。誰論禁戒具不具耶。爲實施權覆相論
具。逗彼久遠初業聞常。此世顯論得記方
具。畏怖生死等者。如舍利弗度布施河。故
大論十二云。舍利弗六十劫中行菩薩行。有
婆羅門其乞眼。舍利弗言。當
堪者。此眼無堪。婆羅門言。不身及財物
唯須於眼。若汝實行檀者。當眼與我。便
一眼之。婆羅門得已嗅之。語言。此眼
臭唾而棄之以脚踐之。舍利弗言。此弊惡
人何由可度。實無所用而彊索之。不如自
度早免生死。退大已後輪迴生死不到
彼岸。法才王子者。本業瓔珞上卷云。第六住
菩薩止觀現前。値佛菩薩及善知識之所
故。入第七住已得不退。人無我畢竟不生。
若不爾者。一劫乃至退菩提心。如我初會
八萬人退。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
七住惡知識退入凡夫。乃至千劫
大邪見及五逆罪惡不造。及涅槃中
退轉菩薩者。二十六經師子吼白佛言。佛性
若常何故有退。佛言。譬如二人倶聞他方
七寶山。一人患路遠多難乏少糧食。便
退不往。一人以命往至於彼多獲珍寶。退
者見已心熱復去。其退轉者喩退菩薩。不退
轉者喩不退菩薩。豈以退故令道無常。譬
如下擧譬。大地者。初發菩提心也。依初發
心而有小乘初業等用。故。小乘初業如
萌芽。皆由菩提地而得成就。小乘下合譬。
羯磨不成者。所謂久遠必無大者。則令
小乘秉法不成。以本故諸行不成。如
根不華果。時機未熟權立小名。汝等
行是菩薩道。非始得記方名大人。故知
於寶渚。化城之路一歩不成。豈能
城生安隱想。不常住聲聞禁戒皆不
具足。斯言有徴。此斥都未大心者。則
本。雖復無本據受者心。據佛本懷
已施大化。有無之意須審思之。若作此釋
等者。此顯兩解初業意也。四念初業不
於小。久遠初業不於大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二十五方便。初且通明漸頓二種。次今
就下。方始別明今文方便。初文通論頓方
便者。初釋名云善巧。迴向令妙因
善巧。又泛引證及功能等。未的委示
十五相。故名爲通。言善巧者。從初發心
實不二。以不二解調停事儀。能使一行一
切行成三軌眞解。一發一切發。入圓初住
功由善巧。大論下次引論證善巧之相。以
種智導。毫善不停。能過二乘極果之上。論
第九云。小善能作大果者。如佛果
一偈一南謨。燒一捻香。奉獻一華。如
是小行必得作佛。又第三十二問云。菩薩云
何少施。答。夫施在心不事。菩薩或貧。或
他説施無多少。或畏多集財物
善心。或惱衆生。惱衆生故而供
。佛所許。是故少施迴向菩提。故知善
巧名方便者。由迴向故由智導力。所以下
文明二十五法。堪圓方便者。正由迴向
及智導故。又方便下重釋也。以善能和合
故名方便。若爲果立因。因立必能剋果。故
剋果之因名爲和合取果。大品下引證
和合。既無量諸法方成佛因。是故和合方名
方便。是故下文二十五法。和合調停方得
於圓初住因。剋妙覺果。若依下明漸方便
問。四中有圓。何故此四通名爲漸。答。先歴
三教故得漸名。然第四圓即同初頓。此四
通途各以内外凡遠近方便。但列初後
中間可知。次明今文二十五法。於向所
圓教遠近方便之前。更論方便者。以
方便故。於六即中是名字即。故云
。故知今意並在四教内外凡前。通爲四教
遠方便也。言十種者即十境也。若觀若發
品非遙。故名爲近。二十五法去眞遙故。
故名爲遠。問。陰是正修。餘九待發。如何以
此而名方便。答。今論十境皆是方便者咸
是所觀。若能觀之方屬正行。是故前八但
凡夫。後二名爲聖人方便。故知十境並是
圓行近方便也。若前三教差降不同。別於
薩境但觀二教。通但觀一。三藏全無。但觀
九境。通二乘人觀八境半。三藏二乘觀八境
。通論雖爾今意在圓。横竪下明觀境功
。十境横竪如第五初十雙互發。由境發
觀法縱横。復名横竪。至第五卷更委明
觀横竪相。今意且明二十五法。初列五科。次
生起。即以初住名爲所在。從初住去非
文意。故下文云。入住功徳今所論。譬如
下擧譬以譬五科。陶者大刀
今濮州南陶丘
城。堯曾居之故曰堯城。故謂堯爲陶唐氏
陶即作瓦宇也。今以此名人故云陶師。若
所造名應匋。瓦器也。初譬
。息餘下譬呵欲。雖息下譬棄蓋。身雖下
五事。上縁下譬五法。止觀下合。具合
及提譬帖合。世間下結勸。世間淺事謂
界内禪定。尚須二十五法而爲方便。故云
縁不合。何況出世圓頓之道。約事爲觀等
者。釋中二十五法一一皆悉託事爲觀。以
圓解。言調麁等者。若直就二十五法。則
二十五法以爲能調。三業麁散以爲所調。若
事理合論則二十五法。以爲所調。對事興
解解爲能調。且約二十五法爲能調麁。又
通別二意。若如起五科。一一皆爲調
麁檢散。即通意也。若別論者。前三調麁後
二檢散。此五法下引證。五法秖是五科。明
此五科所行有據。大論釋禪度中問曰。云
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却五事
五法

五法
具縁出禪經故引禪經云等。良
師即善知識也。調五事者。雖是人立行之
要故。故今用之。此之五科文五義二。所謂事
理。理復爲二。謂次不次。意唯在一。專期
○次依章解釋中初釋五縁。大小兩乘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