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選擇傳弘決疑鈔 (No. 2610_ 良忠述 ) in Vol. 83

[First]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已上出唐
宋兩傳
 四問曰下明相承中。自餘諸
宗者。三論相承者。文殊・馬鳴・龍樹・提婆・清
辨・羅什・知淨・吉藏等也。法相相承者。彌勒・
阿僧伽此言
無著
世親・護法・戒賢・玄奘・基師・慧
沼等也。今依道綽等者 問。何説爲正 答。
邪正難定。但先師云。唐宋兩傳似宜 問。
道綽所傳不可不會 答。私謂。慧竉・道場・
曇鸞三師皆師三藏。然而法門相傳之時前
後相付歟。今引二例以爲其證。一云。準佛
性論。如彼天竺迦葉・阿難・末田地迦三人。
同見釋尊而付法藏三代相承。二云。日本叡
山修禪・寂光・慈覺三師。皆禀傳教而座主
補任三師前後。今復如此也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一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二
  沙門良忠述
  第二捨雜行歸正行篇
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而捨雜行歸正行之文」
問。捨雜行者。爲其雜行不生淨土乎 答。
傳云。正・雜二行同得往生。雖得同生而雜
行弱正行強也。今望下機恐難生故且捨不
行。對堪能機非不生也。故所引文同擧
正雜。雜若不生何擧二行
文分爲二。一標列。二正釋。初中先標。次列」
觀經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
正行二者雜行 標中就行立信者。此有三
義。一云。總通正雜二行以立往生信心。故
初文云然行有二種。此就二行而立信也。
今此集云往生行有二種。一正行二雜行。既
云往生行有二種。得生之信何局正行。但
至分別正雜助正及得失者。立信之上探
經本意。約隨自機判其得失。不必廣勸隨
他之機。今此集云捨雜行歸正行之文亦
此意也。此乃觀經所説上六品行即是雜行。
十三定善及下三品即是正行。今順經文立
二行信也。二云。今文意者通釋五種正行立
信。不釋雜行立信之相。五正行下皆云一
心故。亦不判失故。三云。就行立信者。唯就
口稱正定一行以立決定往生信心。所謂文
首標正雜者。爲捨雜行取正行也。是故
更判得失以令取捨。次正行五種一一皆
就親近等義。雖云一心唯助正業以爲其
要。更分別助正二業者。爲傍於助業選正
業也。是故今文意者餘四正行非本願行。故
判屬助業。唯口稱一行獨順佛願。故萬行中
唯以念佛爲正業也。當文之意不出此義。
故引此文以爲捨雜行之證也。況正雜二
行即專雜二修。而雜修文擧十三失不言
立信。今之雜行亦以可然。總雖二行同立
信心得往生益。而今唯就念佛勸信。餘行
信相置而不論也。今云。凡信有三重。一者
正雜二行。同得生故廣信往益。二者五種正
行。有其得故信親近益。三者正定念佛。唯
信本願決定業益。信心通三前後無爽。次
然行下列二行
二正釋中三。一釋正行。二除此下略釋雜行。
三若修下判二行得失。初中亦三。一總釋
名正行由。二一心下別釋五種正行。三又
就下分別助正二業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
是也 初釋由中。專依往生經等者。上六品
行雖亦是依往生經説。有疎遠等五種失
故。非經正意不名專依。五種正行有親近
等五種徳故專經正意。故名專依。又云。上
六品行唯擧行名未明行相。故非專依往
生經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
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
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讃歎
供養即一心專讃歎供養是名爲正 次別釋
五種正行中。文中雖無一二之言。一心之
下五義分明。一心專讀誦者示讀誦行。一心
之言廣通理事定散起行安心。理一心者心
性平等無有差別。指此一理名爲一心。華
嚴經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事一心中
有定散異。定一心者三昧相應都息餘縁名
爲一心。玄義分云。想心都息。縁慮竝亡。散
一心者雖行散善隨分攝心。以等持分名
爲一心。論註云。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定
散一心竝屬起行。安心一心發三心已。心
中思定出離要道不假餘法名爲一心。故
論註下釋三信已云。是故論主言我一
心。又下文云汝一心正念直來。所云一心即
三心也。又玄義云。一心信樂求願往生。此
指誠心名爲一心。故知安心亦名一心。五
種正行皆云一心。應是安心。專讀誦等是起
行故。況譬説一心既是安心也。法説一心亦
可安心。言讀誦者對文爲讀。諳持爲誦。
讀誦行者大經下云。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
持讀誦。如説修行 問。讀誦正行與上上品
讀誦大乘同異如何 答。有寛狹異。謂上上
行廣通諸經。讀誦正行唯局三經 問。若爾
上上備有正雜二行。云何上六品行偏屬雜
行 答。從多分故。一心專注等者示觀察
行。觀察之行依十三觀。不能具出 問。觀
念法門唯明觀佛不論餘觀 答。十三觀
中觀佛爲宗。故約本意專明觀佛。然雖明
觀佛還觀十三觀。故彼文云。但依觀經十
三觀安心必得不疑。一心專禮者示禮拜
行。禮拜之行依往生論。一心專稱者示稱名
行。稱名之行廣出三經及以諸部。一心專讃
歎等者示讃歎行。讃歎行者大經上云。若有
衆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徳。日夜稱説至心不
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又淨土論及龍樹
論以偈廣讃。言供養者大經下云。懸繒燃
燈。散華燒香。以此迥向願生彼國。又般
舟經中明四事供
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
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
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爲助
業 又就下分別助正中。一者一心等者。總
明常念之相。行住坐臥等者。別釋常念之
相。謂人威儀雖多不出行住坐臥。各於其
中皆有久近。行久近者咫尺往來以之爲
近。千里遠行名之曰久。餘住坐臥例行可
知。若久若近不忘名號。是名念念不捨者
也 問。一食之間尚有間斷。如何一期念念
相續 答。此釋行者用心意樂。我等未出
三界火宅。今値本願大善名號。實是多生之
大慶也。豈不棄衆事常念名號哉。居諸如
矢迫我短壽。今生空過出離何時。著脱之思
旦暮何忘。凡夫行者雖住此思。而野馬難
繋。貪瞋雜起。隨犯隨懺之故實。豈非凡夫
之修行。謂其止惡則許念時日。謂其修善
亦勸一十萬。誰言初心實無間隔。只是行者
用意也已。是名正定等者。廣本云。稱名念佛
是彼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願必
得往生。由願不虚故。以念佛爲正定之
業。本願之義至下應辨。但正定者法藏菩薩
於二百一十億諸佛誓願海中。選定念佛往
生之願故云定也。選擇之義亦應候下。依
斯等意故以念佛名爲正定之業者也。讀
誦等行即非本願選擇之行。故名爲助。念佛
亦是正中之正。禮誦等是正中之助。助正雖
異同在彌陀。故爲正也。然而非無勝劣之
已上信知。彼佛願中唯明念佛。大願業力
引接衆生。百即百生無一失故。抑昔祖師
上人時年四十三。承安五年始歸此文唯修
念佛。此文意云。往生業雖多大分爲二種。
一者正行。二者雜行。疎阿彌陀佛以爲雜
行。親阿彌陀佛以爲正行。其義易解。然後
五正行中唯以稱名一行名正定業。其由雖
辨。其理易迷。是故疏主正憐迷徒以示津
云。順彼佛願故。其彼佛願者。即大經説四
十八願。唯以念佛一行誓爲往生行因。爰
上人得此文如闇得燈。如渡得船。即捨
本業一向念佛。所謂念佛即是生因本願之
行。餘行非本願行故也。是時求於往生之
人如雲而來如市而集。上人訓以念佛一
行。門人併信此勸年尚。所謂大原座主・安
居院・白川・先師・長樂寺・西山・竹谷等也。又
後禪林寺・毘沙門堂上人滅後同
歸此義
蓮華谷云。諸
行非本願。妙香院云。諸行非本願。十九來
迎。二十果遂。此等之人同祖師意。許雖諸
行非本願行而得往生也 問。今見當文
即有三重。一者雜行。二者助業。三者正業
也。然讀誦等四種正行猶成助業爲功。故
知。若離念佛不成往業。何況雜行。今何通
許正雜往生 答。夫機縁非一業因是多。
性習不同執法各異。是故經文隨他之前廣
説定散。隨自之日唯明念佛。其一一行皆
生淨土經釋分明。何勞苦諍。但其雜行有
機猶生。況四正行。四種一一各別行時不
得助名。各各得生。即上文中皆云一心同
得正名。即其義也。而今文中分助正者。專
約隨自機立正定業故。不遮雜行亦得往
生。故下文云雖可迥向得生。又私釋詞云往
生行雖多大分爲二一正行二雜行。本末盡
詞。餘流何疑。即名爲助業者 問。四種助業
云何能助念佛正業 答。若念佛者心念口
稱常能勇猛唯修念佛。不必兼助。若有行
人其性懶惰數怠念佛。則於其時修助勵
正。所謂讀誦三經之時。經文專讃念佛功
能。是故讀誦勸心令行念佛。又觀察時心
縁相好。其相光明遍照十方念佛衆生攝取
不捨。乘此觀力除懈怠心進行念佛。又禮
拜時若禮彌陀瞻仰尊顏。始自烏瑟終至
金臺。莫非彌陀願力所成。倩思願趣唯攝
念佛。莊嚴佛身偏爲衆生。速生淨土奉
事彼佛。得生祕術專在名號。須救頭燃一
心稱念。我宿何罪アテ今懈稱名。如此思時。助
發其心能行念佛。讃歎供養助成之義。準
上可知。又助正之義隨機不定。或有正業
難成辨者更修助業大事方成云云
二略釋雜行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三判二行得失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爲無
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
衆名疎雜之行也 私料簡下分明釋之
私料簡中爲四。一明行相。二判得失。三引
同餘師。四引禮讃曲示得失。判行相中。先
釋正行。次釋雜行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
得矢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導和尚意往生之
行雖多大分爲二一正行二雜行初正行者就
此有開合二義初開爲五種後合爲二種初開
爲五種者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
行四稱名正行五讃歎供養正行也第一讀誦
正行者專讀誦觀經等也即文云一心專讀誦
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是也第二觀察正
行者專觀察彼國依正二報也即文云一心專
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是也第三禮
拜正行者專禮彌陀也即文云若禮即一心專
禮彼佛是也第四稱名正行者專稱彌陀名號
也即文云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是也第五
讃歎供養正行者專讃歎供養彌陀也即文云
若讃歎供養即一心專讃歎供養是名爲正是
也若開讃歎與供養而爲二者可名六種正行
也今依合義故云五種次合爲二種者一者正
業二者助業初正業者以上五種之中第四稱
名爲正定之業即文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
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
之業順彼佛願故是也次助業者除第四口稱
之外以讀誦等四種而爲助業即文云若依禮
誦等即名爲助業是也問曰何故五種之中獨
以稱爲念佛爲正定業乎答曰順彼佛願故意
云稱名念佛是彼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
佛願必得往生也其本願義至下可知次雜行
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
雜行是也意云雜行無量不遑具述也但今且
翻對五種正行以明五種雜行也一讀誦雜行
二觀察雜行三禮拜雜行四稱名雜行五讃歎
供養雜行也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往
生淨土經已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
悉名讀誦雜行第二觀察雜行者除上極樂依
正已外大小顯密事理觀行皆悉名觀察雜行
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已外於一切
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禮拜恭敬悉名禮
拜雜行第四稱名雜行者除上稱彌陀名號已
外稱自餘一切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名號悉
名稱名雜行第五讃歎供養雜行者除上彌陀
佛已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讃
歎供養悉名讃歎供養雜行此外亦有布施持
戒等無量之行皆可攝盡雜行之言 初正行
中先開爲五行。次合爲二業。開中亦有開
合。謂合爲五種。開爲六種。所以開者。讃歎
局口業。供養通三業。通局廣略其體別故。
所以合者。供時必讃。讃時必供。行法之常。
是故合之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
憶念不斷名爲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
斷雖可回向得生衆名疎雜之行即其文也案
此文意就正雜二行有五番相對一親疎對二
近遠對三有間無間對四不回向回向對五純
雜對也第一親疎對者先親者修正助二行者
於阿彌陀佛甚爲親眤故疏上文云衆生起行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
常念佛佛即知之衆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衆
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縁也次疎者雜
行也衆生口不稱佛佛即不聞之身不禮佛佛
即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衆生不憶念
佛者佛不憶念衆生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
疎行也第二近遠對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
於阿彌陀佛甚爲憐近故疏上文云衆生願見
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縁也次遠者雜
行也衆生不願見佛佛即不應念不現目前故
名遠也但親近義雖似是一善導之意分而爲
二其旨見於疏文故今所引釋也第三無間有
間對者先無間者修正助二行者於彌陀佛憶
念不間斷故云名爲無間是也次有間者修雜
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云心常間斷
是也第四不回向回向對者修正助二行者縱
令不用別回向自然成往生業故疏上文云今
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
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
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
已上 次回向者修雜行者必用回向之時成
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之時不成往生之因故
云雖可回向得生是也第五純雜對者先純者
修正助二行者是純極樂之行也次雜者是非
純極樂之行通於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
淨土故云雜也然者西方行者須捨雜行專修
正行也 二判得失中有五番相對。如文
問。得中既闕不回向純之二義也。失中亦
無遠之一義。何成五番 答。天必對地。陽
必對陰。陰豈無陽。地豈無天。物皆如此。今
之五番例此可知。失中既出回向。翻此寧
無不回向。失中既出雜行。翻此何無純
行乎。又得中既出近彌陀之行。翻此何
無遠彌陀之行乎。故疏上文云。衆生起
行等者。問。所言親者對雜行故通正助行。
而彼親縁約本願故唯局稱名。寛狹既異。
何引而同。答。寛狹雖異親義齊故且引釋成。
況以四行爲助業時。助業皆帶本願親近。
故彼此文無相違過也。親近似一等者。如
言親近知識等者。親之與近其義相似。又
親有近訓。故言似一也。若委論義別。又
非無別訓。故分爲二也。謂親者親眤志同。
近者隣近門同。故知。娑婆極樂徑路雖遙。
衆生及佛彼此三業不相離故。故名爲親。
衆生願見佛佛應念即現如影隨形。是名
爲近。故觀經云。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
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大師此文
屬稱名益
又有文云。極樂教主彌陀尊。隨順念佛諸衆
生。毎日千返來住處。踊躍歡喜無譬喩。淨
土所有諸菩薩。大慈大悲哀愍我。日日來至
勸往生。具故頂禮諸菩薩已上親近二縁至
下委釋。雜行有間者 問。設雖雜行若相
續者應云無間。設雖正行若懈怠者應云
有間。如何 答。今言有間者非機之勤怠。
只是行體在彌陀者繋心無間。在餘法者
縁佛有間也。正行不用回向者 問。設雖正
行不用回向何得往生 答。誰言正行全
無回向。若修正行極樂事故。就其行體即
有回向。若修雜行是餘業故。若無別回向
得果不一也。故今文云。修雜行者必用回
向時成往生因。若不用時不成往業即其
義也 問。準所引文唯稱名具不回向徳。
何無助業不回向義 答。稱名正行是正業
故。願行之義亦分明故。且約念佛而判之
耳。四種正行非無此義。行因皆在彌陀淨
土而不雜故也 問。心無歸命口唱南無。
此亦爲有願而得往生乎 答。不然。意若
闕者身口焉成 問。執師子國第一往生。豈
非無心而得生乎 答。思業感果佛教所
定。本願既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此名南
無也。故知。心中歸命彌陀口唱南無則順
本願。若無歸命何言至心。彼彌陀魚與其
老翁。倶是彌陀引愚衆生耳。第二已下皆
知善巧信夢見蓮。是實凡夫心行具足。何
言無願。大權化現非凡所測。無謀汲引唯
聖能應耳。純雜對者。正助二行偏極樂行不
通餘事。故名爲純。雜行不爾非純極樂之
行廣感人天等果。故名言雜。總而言之。修
雜行者其去行違所求所歸。故成一一失。
修正行者其去行順所求所歸。故成一一
徳。謂西方行人以極樂爲所求。以彌陀爲
所歸。行彌陀事相順所歸及所求故成親
近等徳也。又西方行人雖以極樂爲所求。
以彌陀爲所歸。若其去行依餘業者相違
所歸及所求。故成疎遠等失也
問曰此純雜義於經論中有其證據乎答曰於
大小乘經律論之中立純雜二門其例非一大
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雜藏當知七藏是純一
藏是雜小乘即於四含之中而立雜含當知三
含是純一含是雜律即立二十犍度以明戒行
其中前十九是純後一是雜犍度也論則立八
犍度明諸法性相前七犍度是純後一是雜犍
度也賢聖集中唐宋兩傳立十科法明高僧行
徳其中前九是純後一是雜科也乃至大乘義
章有五聚法門前四聚是純後一是雜聚也亦
非啻顯教密教之中有純雜法謂山家佛法血
脈譜云一胎藏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二金剛
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三雜曼陀羅血脈譜一
首前二首是純後一首是雜純雜之例雖多今
略擧小分而已當知純雜之義隨法不定因茲
今善導和尚意且於淨土行論純雜也亦此純
雜名不局内典外典之中其例甚多恐繁不出
矣 大乘八藏者。廣本云。安然和尚教時義
中引菩薩處胎經云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
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藏。六雜藏。
七金剛藏。八佛藏也。四阿含者。一増一阿含。
二長阿含。三中阿含。四雜阿含也。律二十犍
度者。一受戒犍度。二説戒犍度。三安居犍度。
四自恣犍度。五皮革犍度。六衣犍度。七藥犍
度。八迦絺那衣犍度。九鳩睒彌犍度。十瞻婆
犍度。十一訶責犍度。十二人犍度。十三覆藏
犍度。十四遮犍度。十五破僧犍度。十六滅諍
犍度。十七尼犍度。十八法犍度。十九房舍犍
度。二十雜犍度。八犍度者。一業。二使。三智。四
定。五根。六大。七見。八雜。又法寶標目云。阿
毘曇八犍度論三十卷。阿毘曇者此云無比
法。犍度者此云聚。即法聚也。此論三十卷分
爲八犍度。八部法類不同故。一雜。二結使。
三智。四行。五四大。六二十二根。七定。八見。
小乘經量部五藏者。廣本云。一修多羅藏。二
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五呪藏也。唐宋
兩傳十科者。一譯經。二義解。三習禪。四明
律。五護法。六感通。七遺身。八讀誦。九興福。
十雜科也。大乘義章五聚者。一教聚。二義聚。
三染聚。四淨聚。五雜聚也。外典之中其例甚
多者云云問。今純雜者全各別法。所引純雜
或是位別非必別法。若爾何成其例證乎
答。是且擧純雜詞。非必正例也
但於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導一師若依道
綽禪師意者往生之行雖多束而爲二一謂念
佛往生二謂萬行往生若依懷感禪師意往生
之行雖多束而爲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諸行
往生慧心
同之
如是三師各立二行攝往生行甚得
其旨自餘諸師不然行者應思之 三引餘
師中。如是三師各立二行者。安樂集下云。
依觀經及餘諸部。所修萬行但能回願莫不
皆生。然念佛一門將爲要路。群疑論五云。又
修諸行往生西方。雖有聖言經文説少。念
佛得往生其教極多。慧心全同感師所立。
合爲一義。而加大師言三師也。又廣本先
出綽義已釋云。念佛是正萬行是雜。次引
感師已釋云。念佛如前諸行是雜。如是三
師言異意一。各立二行攝往生行。甚得其
旨。最可歸依。餘師不然。行者思擇已上言異
者大師正行雜行・綽公念佛萬行・感師念佛
諸行也
往生禮讃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四引禮讃中。專雜二修者。專修即正行。雜
修即雜行也 問。若言專雜二修即是正雜
二行者。疏中既立正雜二行分別得失已
竟。今至行儀卷。偏就正行中委判專雜也。
謂正行中無三心等。具十三失嫌名雜修。
有三心等具十三徳讃名專修。更不可
言雜行即雜修正行即專修。故往生要集下
云。問。若凡下輩亦得往生。云何近代於彼
國土求者千萬得無一二。答。綽和尚云。信
心不深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決定故。
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不相應者不
能往生。若具三心不往生者無有是處。
導和尚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已上廣本中
引此文竟云。又綽禪師三信三不亦是專雜
二修之義。答中二文爲成一意。師資雷同無
差而已已上既以彼師三信三不同二修義。
而彼文者唯就正行論信不信。明知。專雜
亦正行中所建立也 答。看禮讃文正行
即專修。雜行即雜修也。即文云若欲捨專
修雜業者。所言欲者行者樂欲。所謂樂欲
捨專修雜也。若如所解。有何行者樂欲
捨心行具足專修行心行不具雜修。故知。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是別解行者欲捨正
行修雜行也。上文云不雜餘禮。又云不雜
餘業。又云不以餘業來間。指此等行云
雜業也。加之觀念門云餘雜業行者。疏四云
不同雜散之業。全與今同。又今文云百時
希得一二等。若以心行不具足者名雜修
者。設雖少分何許往生。故祖師觀經釋云。
修雜行往生者。百中一二。千中三五已上 今
文云解行不同專雜有異。是則依所解別
論專雜異。更所不言於一行中依心行具
不具差別有專雜異。又云二行得失如前
已辨。計知。專雜只是行之得失而不關機之
善惡也。準斯等解釋。二修即二行。是以擇
瑛小經疏云。善導和尚立有專雜二修。雜修
者。謂散漫修諸善業回向莊嚴也。專修者。
謂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禮餘佛。口須專
稱阿彌陀佛不彌餘號不誦餘經呪。意
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
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雜修者。百中或得一
兩人生。千中或得三五人生已上此師依今
家判專雜二修即正雜二行也。何致謬解
枝本相違。加之今集亦引二修同於二行。
何居愚誚賢乎。但至廣本引要集者。彼要
集意併擧師資各別解釋。會通得生淨土
者少。謂據道綽三不信故往生者少。若據
善導修雜行故往生者少。三信正行得往
生義亦可準知。非兩師説同故引合也。而
廣本中令雷同者。三信與專修心行雖異
定生惟同。三不與雜修心行雖異不生是
等。故令雷同耳。非言其體一。所以知者。
要集問意只問近代欣求行者生不生故。答
亦順問而答生不生之義耳。非辨專雜二
修與三信三不之同異也。留心思之 問。
猶以不明。若言二修即二行者。上足感師
引今二修合胎經執心牢固與執心不牢
固也。明此師意偏屬機失 答。不然。正行
易行而無失故至心易成即合執心牢固。
雜行難行而多失故至心難成合執心不牢
固。是則爲嫌雜勸正強判得失也。總而言
之。雜行之中有其二種。一至心行。謂生報
土。希得一二之類是也。二不至心亦有二類。
一生懈慢。二留生死。此二類倶不屆極樂。
以依此義故判萬不一生。是述本文千中
無一之意。略不至心言者讓本文也。若消
希得一二之文。雜修亦可言生極樂。故一
論始終盛申諸行往生之義。具如下引。若能
如上等者。慧心云。言如上者指上三心五
念四修。祖師云。念念相續畢命爲期者。別指
無間長時二修也 問。如上言内備有四修。
何故重擧二修 答。再言者志之鄭重也。謂
六時救頭燃。十念待畢命。是要中之要。故
別標而已。如彼敬禮如是如理師文如是之
言雖廣指佛三徳。益物勝故別標恩徳言
如理師。此例非一
何以故無外雜縁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
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無外雜縁等者。
翻下失則得亦十三。而擧其四且出勝耳。
第一無外雜縁等者。正行之外是名爲外。雜
謂雜行。外即雜故名爲外雜。所言縁者。謂
行教人處之四縁。言行縁者雜行名縁。失
正念縁故。言教縁者勸雜行教。言人縁
者修雜行人。言處縁者修雜行處。前一雜
行即縁。後三雜行之縁。今正行中無有失
正念之四縁。故云無外雜縁得正念故也。
或雜縁者造像起塔供佛檀施等諸事善奔波
之縁也。故樂天云。作福畏奔波。即其義也
問。若有行人正雜竝修。爲得。爲失 答。斯
猶屬失。闕於無間無餘兩修。猶有亂動之
失故也。有人爲求往生。正唱彌陀如來名
號。兼誦決定往生眞言。是人雨夜獨行。自
高橋落。中巖絶入。良久蘇生云。我正落時
思之最後欲修往生行。即心中思念。可誦
眞言。可唱佛名。心有猶預。二行未決。中
石而絶。平生之時若專一行豈不行之。今
度若死徒歸黄泉云云寔有現證哉。第二
與佛本願相應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
明專念名號得生。故行念佛即是相應彼
佛本願也。第三不違教故者。釋迦一代多讃
念佛。故行念佛亦復不違釋迦佛教也。第
四隨順佛語者。彌陀經中六方諸佛各出舌
相證誠念佛往生不虚。故行念佛即是隨
順諸佛實語也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
五三何以故乃由雜縁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
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係念不
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眞實故貪瞋
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
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
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樂近雜縁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若欲捨專
修雜業者等者。雜修之失即有十三。前之四
失翻得可知。第五係念不相續者。若修正行
行彌陀故。係念淨境念念相續。今修雜行
行餘法故。其念不係極樂境界故云係念
不相續也。第六憶想間斷者。若修正行行彌
陀故。留想淨境憶想不斷。今修雜行行餘
法故。其想間斷不想極樂故云憶想間斷
也 問。五六何異 答。言係念者專制餘縁
住心淨境。言憶想者一住境已。念念起行相
續不忘。取淨境相。此乃於一行中初名係
念。後名憶想。如經説言。汝當係念諦觀彼
國。又云。係念一處想於西方。又係念者欣
求之心。言憶想者起行之心。第七回願不慇
重者。若修正行行體自親彌陀事故。心行
專一回向發願亦慇重也。今修雜行行體自
疎非極樂故。業果參差。回向發願亦不眞
實。例如隨願往生經云十方淨土實無差
別。令諸衆生專心有在。第八煩惱來間者。
若修五行貪瞋諸見不來間斷。今修雜行
煩惱來間 問。貪瞋等起不起不必依行正
雜。若有善心者設雖行餘業煩惱可微薄。
若無道心者亦雖行念佛。惑豈不來間
答。會有二義。一云。依觀佛經六譬之意。念
佛不爲煩惱所染。是故二人雖同起惑。染
與不染豈無得失。二云。今言貪瞋者即煩
惱濁也。言諸見者是見濁也。倶舍云。煩惱
濁損在家善。見濁損出家善已上在家善者。
造像寫經供佛檀施等也。而末世俗人貪著
財寶不行斯等事善。出家善者。四諦十六
行相觀法等也。而惡世比丘邪見盛起觀心不
當正理。今乃驗諸雜行不出事理二善。將
住理觀諸見競起。欲修事善貪瞋由生。
至念佛者不須財寶貪瞋不故起。不用
觀法諸見無故發。故樂天云。予年七十二
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
阿彌陀。縱饒忙似鑚不廢阿彌陀。日暮而
途遠。吾生已蹉跎。普勸法界衆。同念阿彌
陀。達人可冷笑。多却阿彌陀。達人作恁麼。
不達又如何。旦暮清淨心但念阿彌陀。第九
無有慚愧者。修雜行時煩惱雖起。行中起
惑微細難辨。不知其過無懺悔心。此乃鉤
鎖上失有此失也。又若修正行常修慚
愧。故安樂集云。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恒
懺悔人。般舟讃云。念念稱名常懺悔。今修雜
行即不如是。又惡取空者無懺悔心。此過
起自縁理心故且屬行失也。先師云。十三
失者容有説也。非謂一一雜行必具十三
失也云云第十不相續念報佛恩者。若修正
行時機相應利益遍故。正順佛意名眞報
恩。故經説云。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
悲傳普化。眞成報佛恩已上教益異他。報
恩有在。譬如文王代好文之子令喜父心
也。今修雜行非教益普。故不名眞報佛
恩也。第十一心生輕慢名利相應者。若修
正行信知自身罪惡凡夫。偏憑佛故不生
輕慢。遠離名利。今修雜行。或念身有戒定
慧學。或起貴己等佛見故。若生慢擧。若
起名利 問。正行者何都無名利 答。正
行行人起名利者即是機失不關行失。第
十二人我自覆等者。若修正行知自機故
不生貢高親近知識。今修雜行念有三
學。心懷高慢不求知識也。第十三樂近雜
縁等者。若修正行離雜縁故不障正行。今
修雜行近雜縁故妨礙正行。若正行者離
俗務故不障往生行。若雜行者樂近世縁。
故障往生行也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
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
者千中無一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願一切
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己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
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爲期上
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
時永劫常受無爲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
非快哉應知私云見此文彌須捨雜修專豈捨
百即百生專修正行而堅執千中無一雜修雜
行乎行者能思量之 何以故余比日等者。
上已釋專雜得失訖爲出現證更作此問。
謂今師在世求淨土者中。見近聞遠解行
非一。若讀華嚴者即行法界。若解涅槃者
即行佛性。諸餘解行亦復如是。若解淨教
者即專修正行。依此異故二修有殊。而於
其中專修皆生雜修難生。依此現證判其
得失也。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者 問。
上文既於雜修許於一二三五之往生也。
今云無一。非相違乎 答。如此與奪釋義
法也。所謂上文廣擧堪不堪機。故與云三
五。此文即約於多分機。故奪云無一。此乃
餘行不堪者多故。爲使人不行餘法而作
奪釋也。既云不至心。如何成相違 問。不
至心之者正行亦不生。何以此義偏屬難
失 答。餘行難成故信心亦難起。是故不
至心即成行失也。念佛易行故信心亦易
起。故行念佛時多分至心也。不遮亦有
念佛者中少分不具至心。只是約多分機
耳 問。上六品明諸行往生。此文何故強
嫌雜行 答。上六品約隨他之機。今此文
約隨自之機。故不相違 問。有云。群疑論
云。雜修之者爲執心不牢固之人。故生懈慢
國也已上爰知。雜行之者唯生懈慢不生
報土。然諸經説生極樂者。以生懈慢名
極樂也。同一處故。此義如何 答。雜行之機
自有二類。一謂至心即生報土。如觀經上
六品是也。説具三心故。三輩皆有至心文
故。異譯經中説中輩云至誠忠信故此經
三輩
不説
念佛
二不至心。謂生懈慢。群疑論六云。又
菩薩處胎經説。衆生作西方業多分不得
生於西方生於懈慢國中者。此非是專修
西方之業至心發願之人。以行業不專發願
不至不當本願。故不來迎。佛若來迎即是
西方淨土業成。豈容佛迎而生懈慢國也
已上今案此文。極樂懈慢不同非一。一至心
不至心如上二來迎不來迎。謂經上六品皆
有來迎。懈慢無來迎。如上所引。三二土遠
近。謂小經云過十萬億。胎經云西方去此
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故十因云。
亦於道中且有化城。謂懈慢國。四二土名
別。謂極樂懈慢得名既別。何言一處。凡案道
理。若爲懈慢名化土攝極樂内。若爾唯報
之義便可破壞。若爲懈慢名報土攝極樂
内。若爾還成雜行即生報土。進退有難。義
何得成。上在一形似如少苦等者。初心未練
修行是苦。後心熏習不憚苦勞。故云似如。
一劫之中所飮母乳多於四大海水。一劫之
中所積身骨如似毘富羅山。如是遠劫已來
徒受生死大苦。至於今日猶作凡夫之身。
一生空暮再會何日。豈不抛萬事而救頭
燃乎。故慧心云。我等未曾修道故。徒經無
邊劫。今若不勤修未來亦可然。如是無量
生死之中得人身甚難。縱得人身具諸根
亦難。縱具諸根遇佛教亦難。縱遇佛教
生信心亦難。而今適具此等縁。當知應離
苦海往生淨土只在今生。而我等頭戴霜
雪。心染俗塵。一生雖盡希望不盡。遂辭白
日下獨入黄泉底之時。墮多百踰繕那烔
然猛火中。雖呼天扣地更有何益乎。願諸
行者疾生厭離心。速隨出要路。莫入寶山
空手而歸。又云。行人不能恒時勇進。或心
蒙昧。或心退屈。爾時應寄種種勝事勸勵
自心。或以三途苦果比淨土功徳應作是
念。我已惡道經多劫。無利勤苦尚能超。修
行少行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或縁往
生淨土衆生應作是念。十方世界諸有情念
念往生安樂國。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
輕生退屈已上無量壽經云。雖一世勤苦須
臾之間。後生無量壽佛國快樂無極。長與
道徳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
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萬憶劫。自在隨
意皆可得之。無爲自然次於泥洹之道
  第三念佛往生本願篇
彌陀如來不以餘行爲往生本願唯以念佛爲
往生本願之文 此篇意者明彌陀佛四十
八願不以餘定散行爲生因本願。唯以稱
名念佛爲生因本願也 問。若言餘行非
本願者違理背文。言違理者。菩薩發願皆
自平等慈悲而起。然諸衆生樂欲不同。執
行各異。何故法藏不以諸行亦爲往生本
願。但以念佛爲生因願。若願一行則忘衆
機。以此義故生因之願廣通定散念佛諸
行。言背文者。第十九願云修諸功徳。第二
十願云植諸徳本。雜想觀經云然彼如來宿
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疏云直是彌
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般舟讃云。或想或觀
除罪障。皆是彌陀本願力。玄義云。逢遇小
縁授其小戒回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
也。又云。正由託佛願致使五乘齊入。此等
經釋豈非餘行亦爲本願乎。加之觀念法
門釋攝生縁。引第十八・十九・二十之三箇
願。明知。三願皆生因願 答。諸佛果徳雖是
平等。而因行時各依意樂局分發願千差萬
別。故名別願。謂如藥師・彌陀等願。各願一
途。若言唯願念佛一行不願諸行即不平
等者。藥師無往生願。彌陀無除病願。豈言
是不平等願乎。況令集言法藏比丘被催
平等慈悲。普爲攝於一切唯以稱名念佛
一行爲其本願。是則各別發願之上立平等
理也。加之念佛・諸行相對具有勝劣難易二
義。捨劣取勝。捨難取易。願意最巧。攝萬
機義何不成立 問。此義似巧猶未極成。
所以然者。誰言但立諸行往生願而不立
念佛往生本願。攝機遍故。先願念佛。又對
機意樂更可願餘行。若如此者即能相應
平等慈悲。攝機彌遍。此義如何 答。不願
餘行即有二由。一云。佛若竝願念佛・諸行。
人見願文難取一行。例如彼隨願經云娑
婆世界人多貪濁信正者少習邪者多。不
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十方淨土實
無差別。令諸衆生專心有在。是故讃歎彼
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
已上彼約所求。今約去行。其義雖異嫌於
心亂勸於專一其意惟同。是故法藏但願
念佛不願餘行有何妨耶。二云。四十八願
皆是選擇。其中發第十八願時。唯選取念
佛選捨餘行畢。何亦一類願中取已捨行
還立本願。故疏四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
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又云。然望佛願
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
之業。又云。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
彌陀佛名。法事讃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
念佛最爲親已上此等解釋明示四十八願
之中生因之願唯局念佛也。但至十九・二
十願者全非生因。第十九者是來迎願。第二
十者是果遂願。故彼文中或言現前或言果
道不云若不生者。不可儡同第十八願正
誓生因。修諸功徳者來迎所由。擧修善相。
植諸徳本者果遂所由。擧其宿善。十九願意
者來迎引接以爲願體。而擧諸善爲顯所
迎修善之人。故修善言爲來迎由出來而已。
二十願意者宿善果遂以爲願體。而擧衆善
爲顯所果遂者善本。故徳本言。爲果遂由
出來而已。故植諸徳本者語其本善。不果遂
者者明遂往生。即以過現・現未二門可述
願意。過現門者。過去世中植衆徳本。現在世
中至心回向。第三生時方得往生。現未門者。
現在世中植衆徳本。未來世中至心回向。第
三生時方得往生 三生往生就勝爲言。亦
可有通四生已後。徳本有淺深。至心有遲
速故也。又一義云。本願利益可限三生。例
如普賢行者極大遲者不出三生。又如華
嚴三生成道。況二箇願若皆諸行生因本願。
豈不招繁重之失耶。先師云。諸佛大悲當
機頓化。結縁遠護。結縁之後如影隨形。生
生世世大悲覆護。由護念力故。促無窮生
死。不久出生死即入淨土也。譬如呑鉤之
魚在水不久。第二十願即此意也。御廟・大
谷・蓮華谷・前後安居院・毘沙門堂・妙香院。
皆同立非順次往生願云云次宿願力故及
或想或觀等者。此有二義。一云。由總願力
故令成行。看觀念法門。由三念願力成見
佛三昧。彼文云。言三力者即如般舟經云。
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
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徳
力加念。故得見佛。已下見佛縁中例同此
義。故名見佛三昧増上縁。又云。瑠璃地下一
切寶幢地上衆寶室内莊嚴等。專心注意亦
同上夫人得見乃至何以故。乃由彌陀佛
三昧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淨土三
昧増上縁。又云。如觀音勢至普雜等觀乃至
亦是彌陀三力外加。故得見佛已上明知。見
佛見土必由三力。三力之中大誓願力唯是
諸佛通總之願也。所以知者。本經云。欲見
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
功徳力。用是三事故得見。又觀念門引月
燈經云。念佛相好及徳行乃至能見千億
諸如來。亦遇無量恒沙佛。又引文殊般若
云。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備令見已上既通
諸佛。豈非總願 問。觀成見佛遂生淨土。
生淨土者必託別願。若言得生託別願者。
見佛亦可由別願力 答。見佛由總願。見
佛縁中廣引諸佛通總三力不引別願故。
得生由別願。至攝生縁正引彌陀四十八
願述得生義故。例如群疑論云。説佛地經
時佛在他受用淨土。諸聲聞等見彼淨土
聞佛地經。此由如來不思議力。彼是一時化
縁令暫得見。今此是不可思議本願力令亦
得生。此有何過也已上爰知。得生難故必
託別願強縁。見佛易故。或由神力。或由總
願。有何妨哉。二云。由攝凡夫本願力故亦
令成行。非是親託生因本願。此乃凡心狹
小。聖境寛廣。假使注想凝觀恐行難成。而
彌陀尊本發攝凡夫深重誓願能加被故。致
使想者皆成就也。定觀既爾。餘散亦然。故
群疑論明地前五乘由本願力生報土竟
云。如觀經第九觀云。阿彌陀佛眞色身高
十萬億那由他恒沙由旬八萬四千相好。唯
是他受用身佛。非是地前所能觀見。下文
言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
就。故知。乘宿願力觀見受用之身。亦乘宿
願之力生受用土已上經雖似限定善。觀
成。釋廣證成五乘往生。明知。經言宿願力
者指攝機願。非是生因。若彼宿願即生因
願。六八願中何是聲聞生因願乎。何是菩薩
生因願乎。若言指第二十願者。觀念法門
定判攝取凡夫本願。何況四十八願願願其
意不同。攝五乘之本願各不混亂。何獨第
二十願雜攝凡聖。又玄義二文・般舟讃等皆
述由乘攝凡夫願凡夫生相。是非言如念
佛行體即生因願。祖師傳云。若人問諸行皆
本願行乎。應答而言。不爾。若人問諸行往
生之時皆乘本願乎。應答而言。唯然。故處
處釋述乘願邊非明行體也。觀念法門引
二十願者是約過現門。同上二願順次攝
生故。故所引文中闕植諸徳本之文也 問。
若言不説若不生者故非生因願者。何故
莊嚴經願諸行下置無不得生之言。且寶積
經有若不生者之言。明知。果遂即得生義也。
又言諸行皆由本願力故成淨土業亦生
淨土者。萬行皆應生因本願。何唯以念佛
獨名本願行 答。莊嚴・寶積二經不分直
生・果遂。只約得生邊言無不得生。亦言若
不生者。翻譯不正。不足爲難。凡彌陀本願
異譯雖多。諸師悉皆用康僧鎧以爲指南。
非啻本願數滿與觀經・智論合。亦指灼直
生・果遂更差別念佛諸行。何以餘譯難此
譯乎。例如法華記云正妙二本同一梵文乍
可信羅什而侵法護。次諸行亦由本願力
生淨土者。只是所牽於攝機本願耳。非
乘選行生因之願。是故業行難成往生不
易。不如念佛行體即本願故十即十生百即
百生。和尚判以爲正定之業。感師讃以立生
勝之名。是生因願唯限念佛不通餘行故
也。莫謂願力隨分相加令成淨業故餘行
亦是生因本願。凡生淨土總有三類。一斷
證機。自淨其心。能生淨土。二諸行機。乘攝
機。願成業往生。三念佛機。乘生因願業成
往生。斯三品如次是機上中下。初機自證二
空妙理以感眞智所變淨土。故不假他佛
本願勝縁。次機進未斷人法二執。退未乘
生因本願。彼佛即有攝凡夫願垂加念故。
被攝彼願即得往生。後機最劣。若不乘於
生因本願。行業往生倶難成就。必由念佛
方得往生也。故知。諸餘之行雖乘本願非
本願行。何處解釋明諸行亦是本願行。但至
所難文者。只明乘攝機願。不關行體
問。縱令有攝凡願。佛若不願生因。凡夫劣
善何生報土 答。所難意趣暗以難測。若
欲難所修善根者。一切功徳眞善妙有尚
達佛果。況生淨土有何所妨。故經説云。三
世諸佛淨業正因。群疑論云。有所得心通於
三性。善・不善業咸能感報。今三福等悉是善
業。經言。是三世諸佛善業正因。既是善業。寧
容不感淨土之報已上若欲難能修凡夫
者。彼佛既有攝凡夫願五乘倶攝。故玄義
難垢障凡夫云何得入。而答正由託佛願
五乘齊入。群疑論難地前凡夫云何得入。而
答由託如來本願勝力。此等皆明由攝凡
夫願凡夫生相也
無量壽經上云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設
我得佛十方衆生等者。此願生因。謂三心具
足稱名念佛若不成生因者。誓願不成佛
也。祖師觀經釋云。至心者至誠心也。信樂者
深心也。欲生我國者回向發願心也已上乃至
十念者正願行體。即稱南無阿彌陀佛也。
仰看願文涙浮雙眼。萬劫希聞。今始奉値。
詣彼寶刹今幾曉夕
觀念法門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衆生願生
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往生禮讃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
方衆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
覺彼佛今現存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虚衆
生稱念必得往生 問。何故觀念門略至心
信樂。禮讃引文三心都無 答。讓經略之。
無別由歟。又願生我國言自含三心義。彼
佛已下文總有三心義。又稱我名號等二句
有願行具足之義三心自籠。故讓下文省
略之也。又乃至十念文有觀稱異義。故簡
異觀念別云十聲也。至心信樂文不可有
異義。故略不引之 問。誓・願意何 答。憬
興云。汎言願者即烯求義。設我得佛等。又言
誓者即邀制義。不取正覺是也。諸願若不滿
終不成佛故。假使願不滿而得成者。誓終
不取故。諸餘諸願皆有此二。應如理思。大
賢古迹下云述不生
自要戒
雖發大願若不要心。串
習之惡難可棄之。傾貝酌海。潤羽灑林。
獲珠感帝之至。莫不由於誓願。是故制立
要契之戒
私云一切諸佛各有總別二種之願總者四弘
誓願是也別者如釋迦五百大願藥師十二上
願等是也今此四十八願者是彌陀別願也問
曰彌陀如來於何時何佛所而發此願乎答曰
壽經云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
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與出於世教化度脱無
量衆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
乃至次名處世如此諸佛五十三
佛也
 皆悉已過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聞佛
説法心懷悦豫尋發無上正眞道意棄國捐王
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
自在王如來所乃至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爲廣
説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天人之善惡國士之
麁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説
嚴淨國土皆悉覩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
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
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
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
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
已上 又大阿彌陀經云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
億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爲
選擇心中所欲願樓夷亙羅佛此云世自
在王佛
 説經
畢曇摩迦此云
法藏
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
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
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
四願經平等覺經
亦復同之
 天人善惡國土麁妙者。淨影
云。天人善惡汎説一切諸土之因。國土粗妙
汎宣一切諸土之果。粗猶麁也。説惡説麁
令其捨遠。説善説妙使其修習。憬興同之。
義寂云。即爲廣説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者。
應其器量廣説諸刹。此即通説受用・變化・
及淨・穢土。以穢土中有天人別。淨土之中
有麁妙異。麁即變化。妙即受用已上 具足五
劫等者 説。爲發願時。爲修行時 答。發
願時節。所以知者。經云具足五劫思惟攝
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又次下云我已攝取
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案此等意。指願名行。
謂彼菩薩五劫之間攝取諸佛淨土行已。詣
彼佛前述已攝取淨土之行。而佛聽許令
説所行。時彼比丘重白佛言。唯願聽察シ玉ヘ
如我所願當具説之。即説四十八大誓願。
故知。清淨之行者即是發願。此乃因位。若願
若行。一切所作説名爲行。非行願別論意
而已。例如十度行中有願波羅蜜也。又淨
影云。言所行者彰彼如來本昔所修無量行
已上此師分一經文以爲三門。一是所行。
二是所成。三是所攝。所謂所行者指因位願
行。其例非一。不可述盡。義寂法師述今義
意大合經説。故彼記云。經具足五劫思惟攝
取至其佛壽命四十二劫。述曰。此即思惟成
就其願。又云。經時法藏比丘至我已攝取莊
嚴淨土清淨之行。述曰。此下第四如所思
惟對佛宣願。又云。經比丘白佛至當具説
之。述曰。此下第三對佛正宣。於中先請聽
察。後正宣願。此即請也已上 加之悲華經説
念王見寶藏佛所現諸佛國土已云。聖王白
佛言。我今還城。於間靜處專心思惟當作
誓願。如我所見國土相貎離五濁惡。願求
清淨莊嚴世界。大莊嚴經云。即時會中頭面
禮足辭佛而退。往一靜處。獨坐思惟。修習
功徳。莊嚴佛刹。發大誓願。經於五劫已上
但淨影・法位・憬興等師判修行時。恐不順

此中選擇者即是取捨義也謂於二百一十億
諸佛淨土之中捨人天之惡而取人天之善捨
國土之醜而取國土之好也大阿彌陀經選擇
義如是雙卷經意亦有選擇義謂云攝取二百
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是也選擇與攝取
其言雖異其意是同然則捨不清淨行而取清
淨之行也上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麁妙其義亦
然準是應知 謂於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
等者。有師雖立唯淨土義。義寂・憬興及
集意判通淨穢。是故應言諸佛刹土。而今
文唯言淨土中。取淨爲要故。若不爾者執
筆者謬耳 問。所現淨土爲通報化 答。
準義寂釋即通報化。如上已引 問。夫人
所見光臺諸土既無穢土。法藏菩薩何見淨
穢 答。興云。機欲既異聖應非一已上機欲
異者。彼先厭穢願生淨土。是故釋迦唯現
淨土。此請他願欲爲自誓。是故饒王廣現
淨穢也。捨不清淨行取清淨行者。以穢土
行名不清淨。以淨土行名爲清淨 問。今
所引之五箇願中。前四種願捨穢取淨其
義揭焉。第十八願捨於萬行偏取念佛可
非捨不清淨行。何 答。準大品等淨土行。
多捨穢取淨。約此大旨言捨不清淨。取
清淨行。不遮亦於淨土行中意樂不同故。
或捨難取易。捨劣取勝。是故法藏此丘選
捨諸行選取念佛。一一諸願隨應例知 問。
四十八願名選擇願證據如何 答。此有二
證。一大阿彌陀經如集
所引
二智度論云。觀十
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
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
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已上 前是祖師勘文。後即先師所勘也。先師
云。然師入滅之後。弟子自勘得此文。上人科
簡符合龍樹聖意・彌信所解之深。以致渇
仰之誠耳。又選擇念佛行不局彌陀一佛。
亦諸佛同選擇。菩薩念佛三昧經云。斯念佛
三昧過去諸佛之選擇也乃至 一切諸佛之財
寶也乃至 一切諸佛之舍利也。一切諸佛之
體性也已上 是先師勘文也
夫約四十八願一往各論選擇攝取之義者第
一無三惡趣願者於所覩見中之二百一十億土
中或有有三惡趣之國土或有無三惡趣之國
土即選捨其有三惡趣麁惡國土選取其無三
惡趣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第二不更惡趣願
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雖國中無三惡道其國
人天壽終之後從其國去復更三惡趣之土或
有不更惡道之土即選捨其更惡道麁惡國土
選取其不更惡道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
一無三惡趣願者。一切穢土必有惡趣。今願
即願我淨土無地獄餓鬼畜生衆生趣約所
趣。除善染・外器・中有。故云無三惡趣。淨影
云自國無苦願。亦與今同。第二不更惡趣願
者。釋意可見。淨影名不向他國受苦願。與
今大同。但今集云國中無三惡道。是約壞
劫惡趣壞時彼師意趣暗以難測。若約雖
自國有惡趣而依別業生他惡趣。發願由
致容與今異。若存自國雖無惡趣生他惡
趣義。則應與今同。其約壞劫時菩薩發此
願者。倶舍論云。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
置他方獄中。由此準知榜生・鬼趣已上若壞
劫時一切有情法爾得定生上界天。最可哀
者定受業者。獨更惡趣也。依之法藏比丘
普捨穢惡境時。見壞劫時定受業者墮他
方惡道。發起大悲心即立此願也 問。此
義不然。所以者何。經云。廣説二百一十億
諸佛刹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麁妙。應其心
願悉現與之已上 既云諸佛刹土。然四劫中
唯有住劫諸佛出現。餘三劫中全無佛出。
法藏此丘何緑不見壞劫行相。而發不更惡
趣之願 答。聖應隨機現土亦廣。但言佛
土者此約多分。或約住劫雖言佛土意
通成壞。住劫猶有無佛之時。更有何意唯
現佛時不通無佛。法藏大悲普厭苦境。何
見彼類不發此願。故悲華第二説念王願
縁云。寶藏佛即入三昧。其三昧名見種種
莊嚴。入三昧已作神足變化。放大光明。以
三昧力故現十方世界。一一方面各千佛刹
微塵數等諸佛世界種種莊嚴。或有世界。佛
已涅槃。或有世界。佛始涅槃。或有世界。其
中菩薩始坐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怨。或
有世界。佛始成道。便轉法輪。或有世界。佛
久成道方轉法輪。或有世界。純諸菩薩遍
滿其國。無有聲聞縁覺之名。或有世界。佛
説聲聞辟支佛乘。或有世界。無佛菩薩聲
聞縁覺。或有世界。五濁弊惡。或有世界。清
淨微妙無諸濁惡。或有世界。卑陋不淨。或
有世界。嚴淨妙好。或有世界。壽命無量。或
有世界。壽命短促。或有世界。有大火災。或
有世界。有大水災。或有世界。有大風災。或
有世界。劫始欲成。或有世界。成就已竟。有
如是等無量世界。微妙光明悉皆遍照令得
顯現・爾時大衆悉見如是等無量清淨諸佛
世界乃至 時轉輪王白佛言。以何業故取
清淨世界。以何業故取不清淨世界。佛告
聖王。諸菩薩等以願力故取清淨土。以願
力故求五濁惡。聖王白佛言。我今還城。於
間靜處專心思惟。當作誓願。如我所見國
土相貎離五濁惡。願求清淨莊嚴世界已上
寶藏既通現成住壞。饒王何局現有佛國。故
問非也
第三悉皆金色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一土
之中有黄白二類人天之國土或有純黄金色之
國土即選捨黄白二類麁惡國土選取黄金一
色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第四無有好醜願者
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醜不同之國
土或有形色一類無有好醜之國土即選捨好
醜不同麁惡國土選取無有好醜善妙國土故
云選擇也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彼諸
佛土中或有以布施爲往生行之士或有以持
戒爲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爲往生行之土
或有以精進爲往生行之上或有以禪定爲往
生行之土或有以般若信第一
義等是
爲往生行之土或
有以菩提心爲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爲往
生行之土或有以持經爲往生行之土或有以
持呪爲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飯食沙
門及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種之行各爲
往生行之國土等或有專稱其國佛名爲往生
行之土如此以一行配一佛土者且是一往之義
也再往論之其義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
爲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中以一行通爲往
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可具述
也即今選捨前布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等諸
行而選取專稱佛號故云選擇也且約五願略
論選擇其義如是自餘諸願準是應知問曰普
約諸願選捨麁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
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
爲往生本願乎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
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初
勝劣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
是萬徳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
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内證功徳相好光明説
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徳皆悉攝在阿彌陀佛
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徳最爲勝也餘行不然各
守一隅是以爲劣也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
攝棟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棟梁等一一名字
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然則佛名號功徳勝
餘一切功徳故捨劣取勝以爲本願歟次難易
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雖修是故往生禮讃云問
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衆生障重境細心麁識颺神飛觀難
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
名易故相續即生已上又往生要集問曰一切
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
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
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縁修之不難
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已上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
然則爲令一切衆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爲
本願歟若夫以造像起塔而爲本願則貧窮困
乏之類定絶往生望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爲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絶
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癡者甚多若以多聞多
見而爲本願則少聞少見輩定絶往生望然多
聞者少少聞者甚多若以持戒持律而爲本願
則破戒無戒人定絶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
者甚多自餘諸行準是應知當知以上諸行等
而爲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然則
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爲普
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爲往生本願
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爲其本顧也故法照禪師
五會法事讃云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
迎來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
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迴心多念
佛能令瓦礫變成金已上問曰一切菩薩雖立
其願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審法藏菩薩
四十八願爲已成就將爲未成就也答曰法藏
誓願一一成就何者極樂界中既無三惡趣當
知是則成就無三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願
成就文云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是也
又彼國人天壽終之後無更三惡趣當知是則
成就不更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願成就文
云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更惡趣是也又極樂
人天無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當知是則成就
具三十二相願也何以得知即願成就文云生
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如是初自無
三惡趣願終至得三法忍願一一誓願皆悉成
就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豈獨不成就乎然則念
佛之人皆當往生何以得知即念佛往生願成
就文云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
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
也凡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閣無非願力
何於其中獨可疑惑念佛往生願乎加之一一
願終云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而阿彌陀佛成佛
已來於今十劫成佛之誓既以成就當知一一
之願不可虚設故善導云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虚衆生稱念必得往生已上
問曰一切菩薩雖立其願等者。此問意者一
切菩薩皆發別願。而於其中或有已唱正
覺願成就者。或有猶居因位願未成者。今
法藏願爲成就否也。又經中問言法藏菩薩
爲已成佛等。此經則直問正覺而顯果位
利益。今釋則直問願成而顯本願利益。問
辭趣異義意互通。先師常語云。上人毎對爲
已成佛等文數有感涙之氣。道心顯色隨喜
至深云云故今探經意致此問歟。次答意
者金口誠言以爲證誠。立四十八願皆成就
義。令信念佛往生之不虚也。有云。感・興二
師依華嚴等。倶判一切菩薩一一雖發
量別願。由縁熟不熟有願成不成之義。今
準此義以問四十八願成就未成就義也。
次答如上云云今云。不爾。何必依彼二師
疑成不乎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答曰
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
絶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
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
念念即是聲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日藏經云大
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
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念
聲是一者 問。念之與聲色心各別。何云
同耶 答。念即是聲集文分明。如彼誦經
方云念經。及云散心誦法華念法華文字
等。又六祖壇經下云。世人終日口念本體不
識自性。由如誦食。口但説空萬劫不得見
乃至口念心不行如幻如電。口念心行即
心口相應等。通賛云。念佛有三。一心念。心
中繋念。二輕聲念。自耳聞故。三高聲念。有
十種功徳乃至應作四句分別。一心念口不
念。二口念心不念。三心口倶念。四心口倶不
念。此豈非念有唱訓也。一云。念通觀稱。本
願十念是稱念也。爲顯此義簡略觀念云
念聲一同。再往論之。念是等起意。念聲則所
發語聲。色心體異能所義別。不可言念直
爾聲也 問。若爾何故廣本云唱訓耶 答。
爲強遮觀以義言訓也。大念見大佛等者。
日藏經云。於寂靜處莊嚴道場。正念結跏。
或行或坐。念佛身相。無使亂心。更莫他縁
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業。
至心念佛乃至見佛。小念見小。大念見大。
乃至無量念者見佛色身無量無邊。彼佛身
形三十二相。於一一相亦念亦觀皆令明
乃至若復有人如是樂者。能如上習念
佛三昧一日一夜。口能誦持一切佛法已上
群疑論釋曰。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
小聲稱佛也。斯即聖教。有何惑哉。現見即
今諸修學者。唯須勵聲念佛三昧易成。小
聲稱佛遂多馳散。此乃學者所知。非外人
之曉矣。子若不信。請試學爲。無得不修但
生疑惑矣
問曰經云乃至擇云下至其意如何答曰乃至
與下至其意是一經云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
也多者上盡一形也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也
釋云下至者下者對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聲
一聲等也上者上盡一形也上下相對之文其
例惟多宿命通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
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
正覺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
置下至之言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
例上八種之願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
故今善導所引釋下至之言其意不相違 問。
宿命等願中所言下至者。是自少之多。餘
願亦復爾。何同十八從多至少之義 答。不
爾。彼亦從多至少。所謂那由他者即是無數。
謂擧數量顯非數量。此願意云。無數劫事
若能悉知爲上名多。若不悉知爲下名少。
斯乃從多向少之義。餘七種願準之可知。故
知。七願下至亦同第十八願乃至而已 問。
第十三願至那由他不取正覺。此那由他
正是所超。何云無數。若是無數則爲文言
不順餘願 答。此亦無數。言無量之劫數
中間。若佛壽命有所至者不成正覺。謂那
由他無數更不可有所至。以之即亦爲上
名多。若有所至即可有限爲下名少。若
爾何云文言不順。故九種願下至・乃至。從多
向少其意一同耳
但善導與諸師其意不同諸師之釋別云十念
往生願善導獨總云念佛往生願諸師別云十
念往生願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捨一
形下捨一念故也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者
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
也 諸師別云十念往生願等者。懷感等意。
又智光・慈慧等諸師同言十念。是故云別。
和尚處處判云一形十念一念皆是本願。是
故云總云云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二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三
  沙門良忠述
 第四三輩念佛往生篇
三輩念佛往生之文 問。見所引文三輩一
一皆有餘行。故要集中念佛諸行兩門之證
同引此文。如何偏云念佛往生 答。是就
觀念法門云佛皆勸專念佛名之文。唯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