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顯揚大戒論 (No. 2380_ 圓仁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380
顯揚大戒論序

夫菩薩戒者。流轉不滅之教也。盧舍那佛
傳之於前。文殊師利弘之於後。故與彼談
小乘者。一道而二門。與此説聲聞者。異
器而同響。我本朝馳神眞際求法道邦。先
請業者偏執律儀。後研精者更傳圓戒。猶
如前途覆車而未返。晩進指南而必達。自
後師資不絶。積習爲常。論者車西互相矛
楯。殊恨保執者自謂除小律儀更無大乘
戒。遂毀梵網宗以爲沙彌宗。貶三聚教以
爲非僧教。悲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未
可與談道者也。先師傳教大和尚澄者。播
聲異域。得道遐方。痛此專愚。悲此紛惑。便
約三寺之香火。以討二途之是非。碩徳肩
隨。群賢目撃。仍撰顯戒論三卷。以獻嵯峨
皇帝。天聽已畢。官車晏駕。至天長皇帝。特
下勅詔。創築戒壇。將傳之不墮貽之後
際。慈覺大師仁者。法門之領袖也。銜詔
入唐。遊學異方十有餘載。不恥下問深
味道腴。帝殊賜褒寵待之如神。乃下詔修
建鎭國灌頂。尸羅之教所以恢宏。悉地之宗
由玆輈漲。田邑先帝親受大戒。百僚翹誠
萬姓改視。曁于今上即位。聽覽餘閑復受
此戒。太皇太后公卿宰相同大歡喜叉手服
膺。既而求之白業。天子有灌頂之儀。訪之
玄門。比丘設迴心之禮。道之爲貴亦復如
是。然而局學之人寔繁有徒。追攀之慕漸
存於心。毀剥之詞未絶於口。我大師仁慨
然長歎不捨晝夜。博窺三權之膏盲。新増
一實之脂粉。乃撰顯揚大戒論。藁草纔立條
緒未成。乍遭寢疾藥石無驗。即遺囑曰。貧
道適有宿善撰此一論。性命難期毘嵐忽
至。若有同宗遂此願言。縱雖瞑目死骨
不朽某甲定水長濁禪枝早寒。感先師之一
言備斯文於三覆。手驅緇蠧口吹紙魚。一
點一畫必加刪正。一二年來繕收甫就。合十
三篇勒爲八卷。庶幾傳之三際頒之十方。
使臆談者懸頭。膚受者割肉。聊製拙文附
之篇首。或後進之好事者。知先師之有此
意。時我大日本國第五十六葉。貞觀八年丙
戌歳三月十六日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一 凡二篇

              慈覺大師撰
    稽首蓮華臺藏海 自覺聖智淨滿尊
    本原寶戒甘露門 修性具徳圓三聚
    十重四十八輕戒 三千律檢八萬儀
    文殊妙海菩薩僧 十九大士賢聖衆
    我爲顯揚一乘戒 依附大教造玆論
    防止三惑盡後際 傳受永永紹佛種
    唯願三寶憐愍故 密借威靈冥加護
  大小二戒差別篇一
 小極不及大初篇二
大小二戒差別篇一
諸大乘經論。分別大小二戒。其文繁多。不
可具列。今且引清淨毘尼經菩薩善戒經大
涅槃經等文。顯示此義
初引清淨毘尼經文。明十七八種優劣。謹
案彼經云。爾時寂調伏音天子問文殊師
利。云何名爲菩薩毘尼。云何名爲聲聞毘
尼。文殊師利言。天子。怖畏三界毘尼是聲
聞毘尼。受無量生死欲化一切諸衆生等
生於三界毘尼是菩薩毘尼。輕毀功徳莊
嚴毘尼是聲聞毘尼。自集功徳莊嚴毘尼是
菩薩毘尼。自斷一切諸煩惱結是聲聞毘尼。
欲斷一切衆生煩惱是菩薩毘尼。不念成
就一切衆生一切佛法是聲聞毘尼。念欲成
就一切衆生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非爲一
切諸天所識是聲聞毘尼。一切三千大千世
界諸天識知是菩薩毘尼。一切魔捨是聲聞
毘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魔嗔哭一切衆
魔生於怨憎生摧伏相是菩薩毘尼。唯獨
照明是聲聞毘尼。普欲照明一切世間欲
照明成就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自觀之心
是聲聞毘尼。觀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漸
次毘尼是聲聞毘尼。一念悉知是菩薩毘尼。
斷三寶種是聲聞毘尼。持三寶種是菩薩
毘尼。如破瓦礫不可修補是聲聞毘尼。如
金銀器破還可修治是菩薩毘尼。無善方
便是聲聞毘尼。成就方便是菩薩毘尼。無
有十力四無所畏是聲聞毘尼。有十力四
無所畏是菩薩毘尼。小水菓樹是聲聞毘尼。
園林堂閣法樂可樂是菩薩毘尼。無六波羅
蜜無四攝法是聲聞毘尼。有六波羅蜜具
四攝法是菩薩毘尼。不斷一切習是聲聞
毘尼。滅一切習是菩薩毘尼。又復天子。毘
尼説有限所攝。有小法功徳。有小戒。聞定
惠解脱解脱知見。是聲聞毘尼。無量所攝。無
量功徳。無量戒。聞定惠解脱解脱知見。是
菩薩毘尼。爾時世尊讃文殊師利。善哉善
哉。文殊師利。汝快説此菩薩毘尼。文殊師
利聽。吾小説盛滿妙義。文殊師利。譬如二
人。一讃大海。二歎牛跡。文殊師利。於意云
何。是人能讃是牛跡中幾所功徳。文殊師利
白言。世尊。大海無量。牛跡甚小。當何所讃。
佛言。如是當知。聲聞毘尼猶如牛跡。小
無功徳。無可讃嘆。聲聞乘人亦復如是。文
殊師利。於意云何。彼第二人能讃大海功
徳不也。文殊師利言。世尊。而是大海有無
量功徳。無量可嘆。佛言。當知菩薩毘尼亦復
如是。譬如大海無量功徳無量可歎。當知
大乘亦復如是。説是法時。萬二千天子。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説是言。世尊。我
等亦當修學如此菩薩毘尼調伏無量一
切衆生。時寂調伏音天子問文殊師利。汝今
修學何等毘尼。聲聞毘尼。縁覺毘尼。菩薩
毘尼。文殊師利言。天子。於意云何。頗有大
海不納衆水。天子答言。文殊師利。無有大
海不納衆水。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毘
尼猶如大海。所有毘尼無不納受。所謂聲
聞毘尼。縁覺毘尼。菩薩毘尼。一切毘尼。天
子言。文殊師利所言毘尼毘尼者爲何等義。
文殊師利言。天子。毘尼毘尼者。調伏煩惱
爲知煩惱故名毘尼。天子言。文殊師利。云
何當修調伏煩惱。云何知煩惱。文殊師利
言。若自妄想若他妄想自他妄想不正憶念。
自想他想顛倒不實諸見所縛。無明爲首。如
是則能發生煩惱。若不自妄想不他妄想
不自他妄想。專正憶念。不自想他想。斷於
顛倒。不住諸見。除去無明。不行二行。如
是則便不起煩惱。煩惱不起是畢竟毘尼。
天子。是名畢竟毘尼。若以聖智知於煩
惱。虚妄詐僞。是無所有。無生無我。無所
繋屬。無來處去處。無方非無方。非内非
外。非中可得。無聚無積。無形無色。如
是名爲知於煩惱。天子。如人知於毒蛇種
性。能寂彼毒。如是若知結使種性。能寂煩
惱。天子問言。云何名爲煩惱種性。文殊師利
言。妄想是煩惱種。若不妄想則便不起。若
其不起則非煩惱。若無煩惱則無窟宅。若
無窟宅則無所燒。亦無所住。若無所住。
名畢竟毘尼。如是名爲知煩惱種性。天子
問言。云何文殊師利。是調伏煩惱。爲實爲
不實。文殊師利言。天子。如人夢爲毒蛇所
螫。以苦痛故服於毒藥。毒蛇消除。苦痛便
差。天子。於意云何。如彼人者爲蛇所螫。爲
實不實。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此是不實無
有實。故當除何毒。文殊師利言。毒蛇不
實。除亦不實。應如是知。諸聖毘尼亦復
如是。天子。汝作是言。云何是調伏煩惱。
爲實爲不實。天子。若我無我。煩惱無煩
惱。若我實者。煩惱亦實。是中若我無我煩
惱無煩惱都不可得。若如是者。當何調伏。
何以故。天子。一切法寂。以無生故。一切
法寂。不可取故。一切法寂。無形相故。一切
法盡。無所有故。一切法無盡。以無生故。一
切法無生。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有。無堅
實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故。一切法無
作。無有我故。一切法無我。以無主故。一切
法無主。如虚空故。一切法無來。以無體
故。一切法無去。以無除故一切法無住。無
住處故。一切法無住。無生滅故。一切法無
爲。以無漏故。天子。一切法無與畢竟調伏
乃至
又云
又問。頗有毀戒名尸羅波羅蜜耶。
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多
益一切衆生。不自觀戒。如是毀戒名尸羅
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菩薩捨於堪忍名
忍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
子。若菩薩捨外道禁戒堅住佛戒。是名羼
提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懈怠成精進波羅
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
菩薩於聲聞縁覺地生於懈怠。勤加修習
無上正道。是名毘梨耶波羅蜜。文殊師利。頗
有不定心名禪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
誰。答。天子。若菩薩夢中不生聲聞縁覺地
心。是菩薩不定心。是名禪波羅蜜。文殊師
利。頗有無惠名菩薩般若波羅蜜耶。答言。
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謂無惠者而是
菩薩不作一切世間蠱道諸惡呪術厭鎭顛
狂。若於一切衆生法惠。是菩薩成就具一切
智。是名般若波羅蜜。于時世尊讃文殊師
利。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説菩薩應作不應
作。汝如是説。文殊師利聽。吾小語。文殊師
利。如人飢羸。寧忍飢苦終不服於雜毒之
食。菩薩如是寧慳貪毀戒嗔諍懈怠亂心妄
念愚無智惠。不任聲聞縁覺地中正念施戒
忍進禪惠。何以故。菩薩於中應生怖畏。天
子問佛。菩薩不怖畏結使耶。佛言。應怖。
天子。但菩薩於聲聞地中倍應生怖。天
子。於意云何。如人護命。爲畏斬頭。畏斬
手足。天子白佛。彼畏斬頭不畏手足。何
以故。世尊。人斬手足能修福業。以是因
縁得生天上。世尊。若人斬頭。失於壽命
不修徳行。佛言。如是。天子。菩薩寧當毀
犯禁戒。終不捨於一切智心。寧爲菩薩具
諸煩惱。終不作於漏盡羅漢。天子歎曰。希
有世尊。是菩薩所行勝餘世間。世尊。諸聲
聞持戒勤加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佛
言。如是。如汝所説。天子。如貧人食是轉輪
王毒。如是天子。聲聞勤進斷諸煩惱。尚不
安樂閻浮衆生。況復一切諸衆生也。天子。
如大商主多財封邑。大捨勤進。多所利安。
多所養育。菩薩如是。行大慈悲於一切衆
生。興起大悲修行精進。養育無量一切衆
生。令得世間出世間樂。是時長老大迦葉
白世尊言。諸聲聞人證無爲法。菩薩唯
得有爲之法。云何有爲菩薩勝無爲聲聞。佛
言。迦葉。我今爲喩。諸有智者因是得解。迦
葉。譬如有人破折一毛以爲百分。是人復
以此一分毛點滿四大海中之蘇。迦葉。於
意云何。是人毛分取四海蘇。能作是念。我
所取多非海中者。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
言。迦葉。汝意云何。於此二分。何者爲勝。
何者爲大。何者爲多。何者大賈。迦葉白言。
假使令取千億由旬。餘者猶勝。猶大猶多。
有於大賈。況以毛分唯取一滴。佛言。迦
葉。如毛百分以一分毛取一點蘇。聲聞所
有無爲智惠亦復如是。佛智所知。迦葉。如
滿四大海中之蘇。菩薩有爲善根功徳亦復
如是。用以迴向無爲智故。迦葉。譬如蟻
子含持一粒。猶如秋月穀滿大地。迦葉。於
意云何。何者爲勝。世尊。秋月成就。穀滿大
地。有無量穀。救濟養育無量衆生以爲資
糧。世尊。蟻持一粒無所利安。迦葉。蟻持一
粒。如諸聲聞解脱之果亦復如是。如秋穀
成就滿於大地。當知菩薩六波羅蜜四攝之
法善根功徳亦復如是。成就養活無量衆生。
安置世樂出世間樂及涅槃樂。迦葉。譬如有
人百千水精珠擔而來入城。若一無賈琉璃
寶珠置之船上。若其安穏。達閻浮提救護
一切貧窮困苦。迦葉。於意云何。是百千擔水
精入城。是無賈寶一琉璃珠。可爲比不。不
也世尊。迦葉。是百千擔諸水精珠來入城
者。喩於聲聞無爲功徳。亦復如是。如一無
賈寶琉璃珠船上安穩至閻浮提多所安樂。
菩薩如是。不斷三寶種。發於一切智寶之
心。多所安樂。時大迦葉白世尊言。未曾有
也。如來善説。諸菩薩等發於一切智寶之心。
出過一切聲聞縁覺已上
經文
論曰。寂調伏音天子。何故問此大小二戒之
差別耶。答。由四因縁故發起此問。一者
爲欲五濁執小戒者悟知十方三世諸佛
成菩提戒故。二者爲欲拔濟未來之世謗
大乘者無間苦故。三者爲令衆生發大菩
提無上心故。四者爲令衆生不遇小乘直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故。由如是等四
因縁故。天子發是高問。文殊大聖因玆答
以十七大小差別。如來助答重述八種譬喩。
而爲顯示大戒與小戒永異也。所言十七種
差別者。謂一怖畏三界不畏三界別。二輕
毀功徳普集功徳別。三爲自斷結爲他斷
結別。四不念衆生。普念衆生別。五非諸
天識普諸天識別。六諸魔棄捨諸魔嗔哭別。
七唯獨照明普欲照明別。八自觀己心觀
諸佛法別。九漸次小知一念悉知別。十斷三
寶種持三寶種別。十一如破瓦礫如金銀
器別。十二無善方便成就方便別。十三無
十力等有十力等別。十四小水菓樹薗林
可樂別。十五無六度四攝有六度四攝別。
十六不斷諸習滅一切習別。十七有限所
攝無量所攝別也。言如來重述八種譬喩
者。謂一者讃嘆大海牛跡譬。謂聲聞毘尼猶
如牛跡。菩薩毘尼如大海故也。二者飢蠃
不服雜毒譬。謂聲聞小戒如雜毒。食之即
死。諸菩薩等於中生怖畏故也。三者忍斬
手足畏頭譬。謂破小乘戒如斬手足。破
菩薩戒猶如斬頭。然乃諸菩薩寧當毀犯
聲聞禁戒。不應棄捨菩薩戒心作阿羅漢
也。四者貧人好食王毒譬。謂諸聲聞等持
戒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如貧人食是轉
輪王毒也。五者多財封邑商主譬。謂聲聞戒
法猶如貧人。無有所施。菩薩大戒如大商
主。多財封邑多所利安也。六者一毛取蘇
四海譬。謂小乘智惠如一分毛取一點蘇。菩
薩善根如四大海滿中之蘇也。七者蟻子一
粒滿地譬。謂聲聞解脱譬如蟻子含持一
粒。菩薩善根猶如秋月穀滿大地也。八者
水精琉璃寶珠譬。謂小乘功徳譬如水精百
千其賈甚少。菩薩智寶如一無賈寶琉璃珠
多所安樂也。然近代有執小戒人。遠背大
聖之訓。近斷三寶之種者也。其執者云。小
乘二百五十戒外。更無菩薩戒。篇聚之戒即
菩薩戒。此義不然。今案此經。大聖世尊既
已開演十七差別及八種勝劣。何故固執小
戒之外更無大戒。若大小二戒同無差者。大
聖所説礫金兩譬已爲徒然。又經云。聲聞毘
尼如破瓦礫。菩薩毘尼如金銀器。明知所
説法二。能喩亦二。若唯有小戒而無大
戒者。豈有瓦礫而應無金銀乎。若許爾
者。全違經意。夫佛弟子寧捨身命。不應妄
説。違犯如來之所説故。努力努力而今而後
莫作是説。今將歴餘十六而辨差別。准
文可知。若別無菩薩戒者。牛跡之外應無
大海。若言無者。何異蝦蟆。若許有者。當知
小戒之外別有大乘菩薩戒也。且擧一譬
而示別有菩薩大戒。歴餘七喩明大小別。
亦應准知。又執者云。戒無大小。隨人意
樂。成大小戒。是故無別大乘戒。此義不然。
今作總別。當徴難之。先總難者。執者云。戒
無大小。此義不然。汝等所執不應道理。此
義云何。案涅槃經云。戒有二種。一者聲聞
戒。二者菩薩戒。又經文云。聲聞毘尼菩薩
毘尼。又以十七門及八種譬喩而明大小二
戒勝劣。如何固執聲聞小戒撥無大戒。若
人毀大戒。執過於五逆。誰佛弟子而不愼
之乎。次別示者。言隨人意樂成大小戒。其
意未詳。爲隨傳授師之意而成大小戒。爲
當隨受者之意樂而成大小戒。若言隨傳
授人者。此義不然。凡傳授師隨受者樂羯
磨授戒。如何得言隨傳授師。若言隨受
人者。此亦不然。乖教理故。言違理者。夫
如來善權隨機説戒。不得不別。四分律
所明二百五十戒即小乘律儀。梵網所説五
十八戒即大乘律儀。爾乃聲聞之機應受小
乘律儀戒。菩薩之機應受大乘律儀戒。道理
決定。不可致疑。如汝所言者。如來唯説
聲聞毘尼而不應別説菩薩毘尼。又如來
但説僧祇本律而不應別説梵網地持諸
大乘律。次言違教者。經既云聲聞毘尼菩
薩毘尼。明知小戒之外別有大戒。又違優婆
塞戒經云。先應受比丘戒後受菩薩戒。乃
至廣説。准此經意。受小戒後別受大戒。明
知小戒之外別有大戒。如何隨受者心而
成大小戒乎。是故汝執全違教理。如是之
失不可盡説。庶以後代賢哲莫輒許之矣。
今更爲汝教示此義。受戒人略有二種。一
者宿習發。二者宿習不發。其宿習發者。或
有昔曾偏修大乘。或過去世偏習小乘。如
是等輩。今現在世雖過大乘聞大乘戒。而
自發得小戒。或雖遇小乘聞小乘戒。而自
發起大戒。如是等類但由宿發而有差互。
如是之人豈只待傳授之縁而互得戒。亦
復須觀飛花落葉以得道果乎。雖能如是
有互發義。而宿習大小全無謬亂。汝未曾
解宿習之義。而謂戒無大小。甚以可愍。當
知如來爲諸聲聞説小分戒。爲諸菩薩説
滿足戒。是故經云。諸聲聞等解脱之果。譬
如蟻子含持一粒。諸菩薩等善根功徳。猶
如秋月穀滿大地。文意可知。若具論之。須
約二十餘門一一示之。恐繁且止。冀有智
君子。幸以一驗萬也。又執者引説文云。四
分鈔第二云。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
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云。若有
爲自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淨戒。及迴
施衆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先師亦
判入大乘己上
文也
據此誠文。四分律爲大乘
也。今謂。檢玄惲法師討要上卷云。問。此教
是小。云何得發大志。豈不與宗相違耶。答。
古代諸師多判四分爲大乘者。良恐非也。
教實是小。不妨得發大志。如佛説大乘
亦有發小乘心者。何妨説小得發大志
已上
文也
若據此義判四分律而爲大乘者。與
宗相違。若云先師所判以爲正者。先師所
判已乖教宗。況過有所歸。理必須改乎。經
云。於我所説若生疑者。尚不應受佛有
誠言。此非眞難。況凡情等准斯道理事須
詳簡也。自今以後莫噵大乘矣。彼律文
中有迴向成佛之文者。此有二意。一云。與
而論之。三藏菩薩與小律儀同。是故不妨
有成佛文。不謂四分爲大乘律。二云。奪而
論之。彼律文中雖有迴向佛道之文。而非
是小乘中意。只是曇無徳比丘拾捃大乘兼
濟之言以安小乘戒律文中。何以知然。二
儀推之。一云。檢僧祇律。自始至終無載
此文。二云。據大品及智論。謹案大智論第
三十五。引大品經文云。聲聞辟支佛雖有
慈心。本不慈心願度一切衆生。亦不迴善
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
日修智惠過聲聞辟支佛上。舍利弗。於汝
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衆生令
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縁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
智惠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惠。百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已上
經文
既云聲聞
辟支佛本不慈心願度一切衆生。亦不迴
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菩薩善戒
經第一卷云。菩薩摩訶薩有四事勝於聲聞
辟支佛等。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方便
勝。四者得果勝。言根勝者。菩薩摩訶薩本
性猛利。縁覺性中聲聞性鈍。是名根勝。言
行勝者。聲聞縁覺爲自度故修集善法。菩
薩之人不自爲己。但爲衆生修集善法。施
衆生樂。大悲憐愍。是名行勝。又菩薩戒本
云。諸聲聞唯爲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
菩薩普爲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
是故得知。彼小宗中有迴向言。採拾大乘
廣濟之辭。非是小乘分濟。又四分鈔第一卷
云。初言正本者。僧祇律是根本部
餘是五部
曇無徳部
四分律也
鈔者所宗
薩婆多部十誦
彌沙塞部五分
迦葉遺部
解脱律唯
有戒本也
婆麁富羅部律本未至依
大集分別
毘尼母論善見
論摩得勒伽論薩婆多論并傳毘奈耶律明了
釋正量部并
眞諦三藏疏
五百問法出要律儀梁武帝
唯律儀
自餘衆
部文廣不列也。毘尼討要上卷云。問曰。佛
何故爲諸弟子制此五部毘尼輕重不同。
使諸衆生互起是非耶。答曰。佛爲比丘制
一部戒律。尚無二名。何況有五。但如來
御世善達群情。隨犯立制。開塞當機。迄
于雙樹在跡爲周。復有尊者波離。翼宣
斯教。實師資之翹楚。歴賢劫而一遇。自如
來滅影婆離晦跡之後。乃有迦葉阿難末
田地商那和修優婆崛多。此五羅漢繼踵傳
持。雖不逮前跡亦其亞聖。猶號爲八十誦
律。略著篇題而未分部品。至崛多之季。世
有哲王號爲阿育。雅尚玄宗。虚心佛果。乃
遠招名徳。更刊三藏。於是次後五人曇無
徳等。各據師宗競執同異。遂於毘尼一藏
分爲五部。致使篇聚參差開遮有異。難文
以乖而於義無失也云云今案兩文。佛在
世時。只是毘尼一藏。佛滅度後至曇無徳等
五人。各據師宗。競執同異分爲五部。四分
戒律是其一部。明知其時拾取大乘廣濟成
佛之辭。輒以安置小乘戒中。是故莫噵此
四分宗義當大乘也
    四事廣狹不同別二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彼經第一云。爾時優
波離。於其晨朝。從禪定起。即詣佛所。頭
面作禮。右遶三匝。却坐一面。白佛言。世
尊。如戒經中説。若我弟子有信者。於所受
戒。乃至失命終不毀犯。世尊現在若入涅
槃。我當云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縁覺禁戒
菩薩禁戒。世尊説。我於持律中爲最第
一。我今不知毘尼方便。云何當説。今者多
有大比丘僧諸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説。
佛言。善哉善哉。優婆羅。至心諦聽善思念
之。當爲汝説。優婆離。聲聞戒因縁異。菩薩
戒因縁異。聲聞戒心異。菩薩戒心異。聲聞
戒莊嚴異。菩薩莊嚴異。聲聞戒方便。菩薩
戒方便。優婆離。聲聞戒淨非菩薩戒淨。菩
薩戒淨非聲聞戒淨。聲聞之人乃至一念不
求於有。名聲聞戒淨。菩薩若不求於有。
名大破戒名不淨戒。聲聞求有。是名破
戒名不淨戒。優婆離。菩薩摩訶薩。於無
量劫中。常處有中。心不生悔。名菩薩戒
淨。非聲聞戒淨。以是義故。優婆離。汝應
宣説。聲聞戒急。菩薩戒緩。聲聞戒塞。菩薩
戒開。聲聞戒中應説因縁。菩薩戒中則不
應説。優婆離。菩薩之人隨衆生心。非聲
聞也。是故菩薩於戒小緩。聲聞護急。優婆
離。菩薩若於晨朝犯戒。猶故應念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自知罪過。晝夜三時皆
應如是。是名菩薩戒。優婆離。菩薩若時時
犯。是不名破戒。聲聞若時時犯。是名破
戒。是名失戒。是名不得沙門道果。何以
故。聲聞之人爲壞煩惱懃行精進。不應毀
犯。優婆離。菩薩若於恒河沙等劫受五欲
樂。亦不失於菩薩禁戒。不名破戒。不名
失戒。不名不得菩提之果。優婆離。菩薩
不能於一世中盡諸煩惱。當以方便漸
漸令盡。優婆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
須無上大莊嚴力然後乃得。非一世得。是
故如來不説菩薩於生死中而生悔心。亦
不宣説永斷貪愛。爲説喜法甚深法無疑
法空法。聞是法已。樂爲生死已上
經文
論云。優婆離何故發起此問。有二所以故
起此問。一者總顯大小二戒差別義故。二
者別示大小二戒不同義故也。初總顯二戒
差別義者。優婆離含別總問云。世尊現在若
入涅槃。我當云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縁
覺禁戒菩薩禁戒。乃至唯願如來具示廣説。
是即總問二戒差別也。次別示二戒不同
義者。如來別答二戒不同文中。自有四異。
一者大小二戒因縁異。二者大小二戒戒心
異。三者大小二戒莊嚴異。四者大小二戒方
便異。初因縁異者。經云優婆離聲聞戒淨非
菩薩戒淨菩薩戒淨非聲聞戒淨等文是也。
二心異者。經云優婆離菩薩之人隨衆生心
非聲聞等文是也。三莊嚴異者。經云優婆
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須無上大莊嚴
力然後乃得等文是也。四方便異者。經云
優婆離菩薩不能於一世中盡諸煩惱常
以方便漸漸令盡等文是也。如是如來擧
四種異。演説大小二戒差別。經文云。聲聞
禁戒縁覺禁戒菩薩禁戒。又云。今者多有大
比丘僧諸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説。如汝
所言者。但有二乘戒。應無菩薩禁戒。經
既云聲聞禁戒乃至菩薩禁戒。明知小戒之
外別有菩薩禁戒。聲聞僧外別有菩薩僧。又
經云。聲聞戒淨非菩薩淨戒。如汝所言者。
應聲聞戒淨即菩薩戒淨。既云聲聞戒淨非
菩薩戒淨。明知聲聞戒外別有大戒。又經
云。一念不求於有。名聲聞戒淨。菩薩若
不求於有者。名大破戒名不淨戒。如汝
所言者。應大小同不求於有。應大小同
名爲破戒。求與不求持犯求異。明知聲聞
持戒即是菩薩破戒。又云。聲聞戒急菩薩戒
緩。聲聞戒塞菩薩戒開。如汝所説者。應
聲聞戒塞即菩薩戒開。驗知塞之與開其理
不等。小戒大戒不可儡同。今問。經意與汝
所執同異如何。若云同者。用四種異義爲。
若云異者。如何不信聲聞戒外別有大戒
    見不見性不同別三
大涅槃經第二十六師子吼菩薩品之二云。
持戒之人復有二種。一性自能持。二須他
教勅。若受戒已經無量世。初不漏失。或
値惡國。遇惡知識惡時惡世。聞邪法。邪
見同止。爾時雖無受戒之法。修持如本無
所毀犯。是名性自能持。若遇師僧。白四羯
磨然後得戒。雖得戒已。要憑和上諸師同
學善友誨喩。乃知進止聽法説法備諸威儀。
是名須他教勅。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見佛
性及以如來。亦名聞見。復有二種。一聲聞
戒。二菩薩戒。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
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
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
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師子吼
菩薩言。世尊何因縁故受持禁戒。佛言。善
男子。爲心不悔故。何故不悔。爲受樂故。
何故受樂。爲遠離故。何故遠離。爲安穩
故。何故安穩。爲禪定故。何故禪定。爲實知
見故。何故爲實知見。爲見生死諸過患故。
何故爲見生死過患。爲心不貪著故。何故
爲心不貪著。爲得解脱故。何故爲得解
脱爲得無上大涅槃故。何故爲得大般涅
槃。爲得常樂我淨法故。何故爲得常樂我
淨。爲得不生不滅故。何故爲得不生不
滅。爲見佛性故。是故菩薩性自能得究竟
淨戒。善男子。持戒比丘雖不發願求不悔
心。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法性爾故。雖
不求樂遠離安穩禪定知見見生死過。心
不貪著解脱涅槃常樂我淨不生不滅見於
佛性。而自然得。何以故。法性爾故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何等勝義。且擧二異顯示
聲聞菩薩戒別。言二異者。一大小二果異。
二見不見性異也。大小二果異者。經云。從初
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是名聲聞戒者是也。言見不見性異者。經
云。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
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
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
涅槃是也。汝等所執聲聞小戒不證佛果。
不見佛性。菩薩大戒獲得無上大菩提果。
亦得見佛性也。大聖世尊。如是分別誨示
二戒差別之義。更不得説菩薩大戒而同
聲聞戒也
    六種譬況進否別四
又涅槃經第三十一迦葉菩薩品云。迦葉菩
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憐愍一切衆生。不調
能調。不淨能淨。無歸依者能作歸依。未解
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爲大醫師。作大
藥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
持讀誦分別解説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
得禪定。云何如來記説善星是一闡提。厮下
之人地獄劫住不可治人。如來何故不先爲
其演説正法後爲菩薩。如來世尊若不能
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愍有大方
便。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
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
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無
有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
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有信心。鈍根無知。
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先親愛誰。當先
教誰知世間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應
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
世事者。其次第二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
信順恭敬之心。爲慈念故。次後教之。善男
子。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喩菩薩。中喩聲
聞。後喩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
細之義我先已爲諸菩薩説。淺近之義爲聲
聞説。世間之義爲一闡提五逆罪説。現在
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爲生後世諸
善種子。善男子。如三種田。一者渠流便易
無諸沙鹵瓦礫&MT02056;刺。種一得百。ニ者雖無
沙鹵瓦礫蕀刺。渠流險難收實減半。三者渠
流險難多諸沙鹵瓦礫&MT02056;刺。種一得一。爲藁
草故。善男子。農夫春月先種何田。世尊。先
種初田。次第二田。後及第三。初喩菩薩。次
喩聲聞。後喩一闡提。善男子。譬如三器。一
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欲盛置乳酪蘇水。
先用何者。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
乃破者。其完淨者喩菩薩僧。漏喩聲聞。破
喩一闡提。善男子。如三病人倶至醫所。一
易治。二難治。三不可治。善男子。醫若治
者。當先爲誰。世尊。應先易治。次及第
二。後及第三。何以故。爲親屬故。其易治者
喩菩薩僧。其難治者喩聲聞僧。不可治者
喩一闡提。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愍故。
爲種後世諸善種子故。善男子。譬如大
王有三種馬。一調壯大力。二者不調齒壯大
力。三者不調羸老無力。王若乘御。當先何
者。世尊。應先乘御調壯大力。次乘第二。後
及第三。善男子。調壯大力喩菩薩僧。其第
二者喩聲聞僧。其第三者喩一闡提。現在世
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爲種後世諸善種
子。善男子。如大施時有三人來。一者貴族
聰明持戒。二者中性鈍根持戒。三者下性鈍
根毀戒。善男子。是大施主應先施誰。世
尊。應先貴性利根持戒。次及第二。後及第
三。第一喩菩薩僧。第二喩聲聞僧。第三喩
一闡提。善男子。如大師子殺香象時皆
盡其力。殺兎亦爾。不生輕想。諸佛如來
亦復如是。爲諸菩薩及一闡提演説法時。
功用無二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顯示何義。佛擧六種譬喩
演示。爲菩薩僧説十二部經微細之義。淺
近之義爲聲聞僧説也。六譬者。一者父母三
子譬。謂有信敬利智。無信敬而利智。無信
敬亦鈍根。二者農夫三田譬。謂得百。減半。
得一也。三者應用三器譬。謂完漏破也。四者
醫治三病譬。易治。難治。不可治。五者王乘
三馬譬。謂調壯大力。不調壯大力。不調老
無力。六者大施三人譬。謂貴族聰明持戒。中
性鈍根持戒。下性鈍毀戒。此等六譬於一一
譬。初是菩薩。次即聲聞。後一闡提。如經可
知。初父母三子譬者。如經譬如父母唯有
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
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不敬
父母。無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
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有信心。鈍根
無知。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先親愛
誰。當先教誰知世間事。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應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
智慧知世事者也。其第二及三子雖無信
順恭敬之心。爲慈念故次復教之。善男子。
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喩菩薩。中喩聲聞。
後喩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
義我先已爲諸菩薩説。淺近之義爲聲聞
説。世間之義爲一闡提五逆罪説。現在世中
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爲生後世諸善種
子也。於此譬中。汝所立戒爲是微細義。爲
是淺近義。若言是微細義者。即違經文。何
者。經云淺近之義爲聲聞説故。若言是淺
近義者。當信菩薩戒微細義也。約餘五譬
徴難教示在文易知。是故不委記也。汝若
云所受二百五十戒非是小乘是大乘菩薩
戒者。即相違白四羯磨法。其羯磨文云。譬
如大石破爲二分終不可還合。比丘如
是。犯此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是中
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能清淨毘尼經判
云。如破瓦礫不可修補。是聲聞毘尼。如
金銀器破還可修治。是菩薩毘尼。是以得
知。汝所執戒非是菩薩戒也。又汝羯磨云。
汝已受戒。已白四羯磨。如法成就乃至
若一
切如法教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懃求方
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
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
不絶也。然大涅槃經判云。從初發心乃至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
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
戒。是故當知。汝所受戒是小乘戒。更不得
噵是菩薩戒矣。又執小者云。戒無有異。只
是改心即大乘戒。今問。若爾者。未改之時
戒。已改之時戒。同異如何。若云同者。何更
改心。若云先期小果。今期大果。又先期盡
形壽。今期未來際故云改心者。此意未詳。
爲改心更不受戒。爲當更受戒乎。若云
受者。當知大小異。若云不受者。迴心之者
先小後大。況受戒之儀照然可見。不殺不
盜等雖其名字同。而其旨全別。譬如牛乳驢
乳其色雖同。牛乳枰則成蘇。驢乳枰則成
糞。汝所執小戒終成就小果。猶如驢乳枰則
成臭糞。菩薩大戒終證得佛果。猶如牛乳
枰則成醍醐。又復假令汝改心。而汝所受
戒但是菩薩律儀之一分。全闕攝善饒益有
情。云何得成圓滿大戒。又菩薩授戒羯磨
中。遠盡未來際兼期成佛果。汝授戒羯磨
中。近限盡形壽只期證羅漢。若汝欲同菩
薩大戒者。早應刪改四分羯磨之文而作
菩薩羯磨之式。若不刪改者。全不許四分
戒而爲菩薩戒也
小極不及大初篇第二
小乘極果不及大乘初。況具戒入位頂禮初
心。諸大乘經已有誠言。不能具陳矣。今且
引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優婆塞戒經守護國
界經大智度論入大乘論等而示此義。初引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者。印彼經云。文殊師
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
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一
切衆生。如是乃至恒河沙劫。常如是施所
有福徳。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
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
優婆塞信入三歸受持五戒於佛法中清
淨心者。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
善男子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
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諸優婆塞
信入三歸受持五戒於佛法中信清淨心
者。如是乃至恒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徳。
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善女人。唯
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八輩僧中最
初一人。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
善男子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
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八輩僧中
初第一人。如是乃至恒河沙劫中常如是施
所有福徳。文殊師利。若復更有善男子善女
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須陀
洹。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
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
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須陀洹
人。如是乃至恒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徳。
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
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斯陀含。此
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善男子若善女
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
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斯陀含人。如是乃至
恒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徳。文殊師利。若
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
一日中一時施與一阿那含人。此福勝彼
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
以天衣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
世界微塵等數阿那含人。如是乃至恒河沙
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徳。文殊師利。若復更
有若善男子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
一時施與一阿羅漢。此福勝彼過阿僧祇。
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
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
等數阿羅漢人。如是乃至恒河沙劫常如是
施所有福徳。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
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施與一
辟支佛。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
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
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辟支
佛人。如是乃至恒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
徳。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
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羊乘
行菩薩衆生。此福勝彼過阿僧祇。何以故。
文殊師利。菩薩何時何所攀縁發菩提心。彼
心生時。乃至無有一不善業而不捨離。無
一佛法而不生者。文殊師利。菩薩如是不可
思議功徳成就。文殊師利。譬如世間迦羅頻
伽可憙鳥王。在卵藏中殼未開時。深嚮美
音已勝一切群衆諸鳥。如是如是文殊師
利。菩薩初發菩提心者。在無明殼雖業煩
惱翳闇障礙蔽覆其眼。而勝一切聲聞縁覺。
已能攝取善根。願行妙音聲説。又文殊師
利。若有善男子若有女人。若奪若偸無量
無數聲聞縁覺若衣若食所有罪聚。文殊師
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以瞋惡
心若奪若偸信大乘人若一小食若一中
食。此罪多彼過阿僧祇。何以故。文殊師
利。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聲聞縁覺。於無量億
阿僧祇劫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惠。皆
爲自斷己身煩惱。菩薩不爾。乃至微小捨
一揣食施於畜生。皆爲不斷三寶種子。文
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瞋心破壞無
量無數聲聞縁覺所有戒聚定聚惠聚及解脱
聚。破其解脱知見之聚。如是破壞乃逕劫
數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
若是女人。以瞋惡心破信大乘一菩薩戒。
若令他破乃至一戒。此罪多彼過阿僧祇。
何以故。文殊師利。所有一切聲聞縁覺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惠解脱解脱知見如是等
聚。皆爲自斷己身煩惱。菩薩不爾。乃至一
日乃至一戒所有福聚。皆爲斷除一切衆生
墮惡道因一切惡業。乃至爲證一切智智。又
云。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
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縁覺之人。劫數墮
於地獄畜生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
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斷一菩薩發菩提
心。菩提心斷。此罪多彼過阿僧祇。文殊師
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十方一切世
界微塵等數緑覺退還所有罪聚。文殊師利。
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令信大乘
一菩薩退。此罪多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
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若於十方一切世界
微塵等數諸辟支佛。供養財利。生嫉妬心。
斷其供養財利因縁。四方四維惡説毀呰
彼辟支佛而不讃説所有罪聚。文殊師利。
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於一菩薩信
大乘者。供養財利。生嫉妬心。斷其供養
財利因縁而不讃説。此罪多彼過阿僧祇
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且以六門顯示小極不及
大初。一者寄施善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
經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
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
塵數等一切衆生以下文是也。二者寄偸
惡而顯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
有善男子若有善女人若奪若偸以下文
是也。三者寄瞋惡而顯小極不及大初。如
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瞋心破壞
以下文是也。四者寄墮惡而示小極不及
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
能令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縁覺之人以下
文是也。五者寄退還而示小極不及大初。
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
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縁覺退還等文是
也。六者寄斷利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經
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若於十方
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諸辟支佛供養財利等
文是也。據斯以言。頻迦殼聲頓勝群鳥。小
乘極果不逮大初。今當隨順大聖之慈訓。
必應讃説菩薩之大戒。無邊勝利從斯而
生。廣大善芽由彼扶疎矣
次引優婆塞戒經者。即彼經第一集會品云。
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薩
奉持八重具足完淨。是名不退。在家菩薩
奉持六重具足清淨。亦名不退。善男子。外
道斷欲所得福徳。勝於欲界一切衆生所有
福徳。須陀洹人勝於一切外道異見。斯陀含
人勝於一切須陀洹果。阿那含人勝於一切
斯陀含果。阿羅漢人勝於一切阿那含果。辟
支佛人勝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
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即顯在家菩薩發菩提心所有福
徳勝於小乘極果。意謂。一箇外道斷欲所
得福徳。勝於欲界一切衆生所有福徳。一
須陀洹勝於一切外道異見。一斯陀含勝於
一切須陀洹果。一阿那含勝於一切斯陀含
果。一阿羅漢勝於一切阿那含果。一辟支佛
勝於一切阿羅漢果。一在家人發菩提心
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如是展轉從淺至深
以爲比況。以是義故。當知小乘極果不
及大乘初發心人矣
次引守護國界經者。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第三大悲胎藏出品云。復次善男子。菩薩復
有無量事業。何以故。謂衆生無邊。衆生煩
惱亦復如是無量無邊。菩薩隨彼一切衆生
煩惱差別。亦説無邊解脱法門。善男子。假
使恒河沙數世界滿中衆生所有之行。或聲
聞行或縁覺行所有事業。比此菩薩最初所
發菩薩之心所有事業。百分不及一。千分
不及一。如是百千分倶胝分百倶胝分千倶
胝分算分歌羅分數分喩分優波尼沙陀分皆
不及一。何以故。二乘自爲斷除煩惱。菩
薩事業不爲自身。普爲除斷一切衆生諸
煩惱故。是故菩薩所有事業比於二乘。最
爲殊勝。所得功徳無量無邊。何以故。凡夫
衆生所修事業皆與一切顛倒相應。二乘所
作其心狹劣。菩薩事業遠離顛倒無量無邊。
是故菩薩所得功徳亦復如是無量無邊。以
是義故。超過一切凡夫二乘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即就事業而明小極不及
大初。如經。假使恒河沙數世界滿中衆生所
有之行。或聲聞行或縁覺行所有事業。比此
菩薩最初所發菩薩之心所有事業。百分不
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百千分倶胝分百
倶胝分千倶胝分算分歌羅分數分喩分優婆
尼沙陀分皆不及一。既云恒河沙數世界衆
生聲聞縁覺所有事業不及菩薩最初發心
所有事業。明知小極不及大初。在文易知。
故不委記也
次引大智度論者。彼論第二十八云。如寶
頂經中説。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
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所貴重有眞轉
輪聖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爲諸
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
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
胎必能紹冑聖王。是故恭敬。諸阿羅漢辟支
佛雖得根力覺意六神通諸禪智惠力於實
際得證爲衆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
菩薩雖有諸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
無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爲諸佛所貴。
以其漸漸當行六波羅蜜得方便力入菩
薩位。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衆生。不斷
佛種法種僧種。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縁
故。又如迦羅頻伽鳥在殼中未出。發聲微
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未
出無明殼。説法議論之音勝於聲聞辟支佛
及諸外道。如明網經中説。惠命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是諸菩薩所説若能解者大得功
徳。何以故。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字得
大利益。何況聞其所説。世尊。譬如人種樹。
不依於地而欲得其根莖枝葉成其菓實。
是難可得。諸菩薩行相亦如是。不住一切
法。而現住生死。在諸佛世界。於中自恣
樂説智惠法。誰有聞是大智惠遊戲自恣樂
説法。而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即寄二種譬喩顯示小極不及
大初。一者轉輪聖王王子譬。二者迦羅頻伽
在殼。初譬約貴不貴而明不及也。次譬
就説法議論之音而明不及也。初貴不貴
者。如經云。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復六神通
諸禪智惠力爲衆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
貴重。如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
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菩薩亦爾。雖有
諸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
未能有所作。而爲諸佛所貴。以其漸漸
當行六度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衆生。
不斷三寶。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縁。故
如有眞轉輪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
爲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
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
雖在胎必紹冑聖王。是故恭敬。是故當知
不及大初也。次譬者。又迦羅頻伽鳥在殼
中未生。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雖未出無明殼。説法議論音
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譬意可知
又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云。欲在一切聲聞
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爲諸佛内眷屬。
欲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淨報大
施。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若菩薩未得漏
盡。云何在漏盡聖人前。答曰。菩薩初發意
時。已在一切衆生前。何況積劫修行。是菩
薩功徳智惠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
支佛。衆生知菩薩恩故推宗敬重。乃至畜生
中亦爲尊重。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
角七寶。五百鹿隨逐宗事。若在人中如世
作轉輪聖王。惡世恒作大王。護持佛法利
益衆生。若出家値有佛法。則爲世作大度
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爲外道大師。
行四無量。羅漢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
少。譬如一升蘇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薩
雖有漏智惠。及其成就利益無量。復次羅
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
如首楞嚴經説。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支
佛化辟支佛。又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
聞辟支佛前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略明有四事故勝小極果。一者
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衆生前故。二者世
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衆生。三者羅漢
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菩薩雖有漏
智惠利益無量故。四者羅漢辟支佛四事供
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故。以是義故。菩
薩初心勝於小乘極果。尋文可知也
又大論第七十八云。阿羅漢等雖漏盡。不
如初發心菩薩。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
胎中已勝餘子。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
勝諸大臣有位福貴者。發心菩薩有二種。一
者行諸波羅蜜等菩薩道。二者但空發心。此
中説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
切衆生。何況成就。如歌羅頻伽鳥。在殼
中未發聲。已能勝諸鳥。何況成就。成就菩
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説諸法
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
佛。有人言。若有能一發心言我當作佛滅
一切衆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
心口業重故。勝於一切衆生。一切衆生皆自
求樂。爲自身故愛其所親。阿羅漢支佛雖
不貪世樂。自爲滅苦故求涅槃樂。不能
爲衆生。菩薩心生口言爲度一切。是故
勝。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
衣鉢。修路而行。沙彌思惟。我當以何乘入
涅槃。即發心。佛爲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
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鉢自擔。
推沙彌在前行。沙彌復思惟。佛道甚難。久
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
復以衣鉢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如
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状如小兒
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後。何其大
迷。師答。汝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則
住我師道中。如是人諸辟支佛尚應供養。
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
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懸遠。是故
令汝在後。沙彌聞已驚悟。我師能知我
心。我一發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
堅固住大乘法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略明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
發心菩薩。於中有三譬。及正指現事而
明不及。一者轉輪聖王太子譬。二者國王太
子譬。三者歌羅頻伽在殼譬。並喩阿羅漢等
不及初發心菩薩。在文可見。言正指現
事者。如六通羅漢。有一沙彌。作此思惟。我
當以佛乘入涅槃也。彼沙彌初念發心作
佛。是心貴重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是故
當知小極不及初發心菩薩也
次引入大乘論者。即彼論下卷云。問曰。若
未入菩薩地者受具戒。比丘得爲禮不。答
曰。得禮。以初發心菩薩勝於一切聲聞辟
支佛故。如尊者羅睺羅所説偈。若發深心
必生菩薩。故爲一切之所恭敬。問曰。云何
具足戒比丘而禮不具足戒未入正位菩
薩耶。答曰。應禮菩薩。何以故。聲聞戒要
須受得盡壽便捨。菩薩發心成就自性第一
義戒解脱戒。是故聲聞雖受具足戒。猶應
禮彼未入正位菩薩。以菩薩體性不殺
遠離刀杖。乃至虫蟻盡無殺心而有慚愧。
如是廣説。體性不盜。乃至體性不邪見。如
波羅提木叉戒。命終時捨罷道時捨。菩薩
大士性戒成就。乃至道場終不中捨。以是
義故。雖受其戒應爲作禮。問曰。成就體
性戒者。乃至供養不應禮拜。答曰。不然。
以有戒功徳故亦應禮拜。豈但供養。汝
言不受戒菩薩不應向禮。我今復當爲汝
廣説。不但以白四羯磨故而受具足戒。如
比丘毘婆沙中説。有十種受具足戒。菩薩
有種種受戒。何等爲十。如佛自言。善來比
丘自然已得受具足戒。摩訶迦葉自誓因縁
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
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法受具足戒。如達
摩提那比丘尼遣使受具足戒。如須陀尼
耶沙彌論義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
來受具足戒。如跋陀羅波提伽三歸受具
足戒。如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中國白
四羯磨受具足戒。是以菩薩常受具足戒未
曾捨離。問曰。若被法服菩薩得禮白衣菩
薩不。答曰。菩薩方便具足五通。隨順衆生
一切形相而同其服。亦隨一切衆生入於
諸趣同其状類。大菩薩等隨順衆生業報
變化受身。如尊者&T025632;摩羅陀所説偈言。諸趣
悉變化。唯除淨居人。隨業種種轉。無處
不受生。以是故知。諸菩薩常同利益。隨其
受生而化導之。以方便力。但爲衆生。不
隨煩惱業報所繋。如尊者提婆所説偈曰。
或現作師長。或復爲弟子。以種種方便。爲
化諸凡愚。自在於諸趣。常爲衆恭敬。若
不恭敬者。是大憍慢業。是以菩薩雖形服
在俗。應得禮敬。猶如如來。爲化衆生作
若干種形。亦如化弗迦沙王。作老比丘形。
作凡師形。作力士形。作琴瑟仗術師形。示
現種種在家人形。雖爲種種無量形状。一切
皆應恭敬禮拜。是故雖同俗服。應加禮
敬。如佛所説偈言。嚴飾諸行而寂滅。調伏
決定修梵行。於諸衆生捨刀杖。是名沙門
婆羅門。是以於諸菩薩不應取其形状相
貌而生分別。菩薩但爲三界衆生作大舍
宅。或化爲佛。或化爲天人。乃至化爲種種
畜生。一切皆應禮彼菩薩功徳妙聚。不應
作心禮其状貌。如彼世人致禮形像遠敬
法身。豈存金石泥團土木而尊事乎。是故
菩薩以諸方便作内外形利益衆生。禮無
咎耶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即納禮拜供養以明不及。於中
四義。一者受具足戒。比丘應禮未入地菩
薩故。二者成就體性戒者不但供養亦應
禮拜故。三者於不受戒菩薩亦應作禮拜
故。四者被法服菩薩應禮白衣菩薩故。其
中細事在文可見。如是等諸經論咸云小
極不及大初。具如上所引諸經論中説。勸
進諸執小者。冀捨所執小徑。四應赴大乘
廣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一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凡三篇

              慈覺大師撰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顯示菩薩爲僧篇四
  授三聚戒爲僧篇五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凡言菩薩。略有二類。謂共小及以直往。諸
經論中廣明斯義。諸執小輩。但解共小之
戒行。未知直往之律儀。今亦引入印經梵
網經大智度論等。顯示此義
初言引入印經者。即彼不必定入定入印
經云。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
世尊。爲諸菩薩説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
門。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薩必定。此菩
薩不必定。此不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
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此中則有五種
菩薩。何等爲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
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聲聞神通乘行。五
者如來神通乘行。文殊師利。如是名爲五
種菩薩。文殊師利。初二菩薩不必定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後三菩薩必
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
殊師利言。世尊。何者二菩薩不必定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世尊。何者
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
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羊乘行菩薩。象乘
行菩薩。此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日月神通乘
行菩薩。聲聞神通乘行菩薩。如來神通乘行
菩薩。此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應云何知羊乘行
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
世界微塵等數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大因
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
重。爲彼事故。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
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
界得到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
者乘於羊乘。則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
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
發行彼道。逕長久時到百由旬。大風輪起
吹令迴還八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云何。
如是之人乘彼羊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
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
不可説不可説劫。彼人能過一切世界不。文
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
有是處如是之人又乘彼羊乘。若逕一
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
不可説劫。能得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
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
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恭敬供養聲
聞乘人共爲知識。財物交通與共同住。若
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
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
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乘攝
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
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
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
不成。文殊師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
有目瞑。如是之人爲開眼故。一月療治勤
不休息。過一月已眼得少開。彼有怨惡常
伺其便。把碎蓽茇著其眼中。令彼人眼轉
闇更閉不得開眼。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
彼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
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
師利。此羊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云
何知象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
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大因縁。彼
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
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
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
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
者有八分相應象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
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
已。即乘八分相應象乘發行彼道。百年當
行二千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一千由
旬。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
象乘。於一世界爲能過不。若逕一劫。若一
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不可説
劫。彼人能過一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
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
之人乘彼象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
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不可説劫。若能得
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
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
人習聲聞人。共爲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
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
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
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智。攝聲聞
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
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種菩根行安
住大乘。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
還鈍愚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大木。廣
千由旬。大海所&T023738;。於大海中濟度衆生。空
行夜叉出置陸地。繋縛在於五百由旬大鐵
塊上。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大木。彼大
海水彼復能&T023738;不。復能海中濟衆生不。文殊
師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
彼菩薩修菩提心種善根行 修行一切智
智海道。牽迴令退則不能向一切智智大
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衆生。文
殊師利。此象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
云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
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
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
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
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
若我今者乘於月日神通乘者。則應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
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發行彼道。
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乘於月日
神通之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
答言。世尊。久時即能。佛言。如是。文殊師
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
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
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交。不共同住。若在林
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亦不讀
誦聲聞乘法。不思不學信聲聞乘法。不教
他人讀誦信學。乃至一偈亦不學習不讀
不誦。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
大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乃至一偈。文殊
師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
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大力小壯。隨意
所念須彌山頂能到異處。如是如是。文殊
師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戒聞深心。大力少
壯勇健。能得隨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過
到。於諸如來衆會林中。皆能示身。文殊師
利。應云何知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
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
縁有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
重有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
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
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
之人既思惟已。即便乘聲聞神通。發行彼
道。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聲聞神
通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能
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
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
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
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
不受。不同修行。不共語説。不共同住。若
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
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
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
乘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
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
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彼於解信大乘菩
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
乘人。敬重正信。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
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爲知識。與共
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與共
同行。於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
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
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
之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爲他人説。心不
輕蔑末學菩薩。正面言説。先問訊不作惡
語。不麁鑛語。常説愛語。説美妙語。如是之
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縁。不捨大乘。常攝一
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
乘人。攝大乘人。如力攝取。如法攝取。如
心可勘。彼人如是無人憎惡。無與諍對。常
求一切未曾聞經。心常敬重所從聞者。心
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
説。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學慈悲喜捨。文
殊師利。此是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
師利。應云何知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文殊
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
有因縁有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
有所重有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
微塵世界到於彼所。如是思惟。乘何神通
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
是便思惟。我今若乘如來神通。則應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
既思惟已。即便乘如來神通發行彼道。文
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如來神通於
彼世界能速過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
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
人相隨上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
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不同
修行。不共語説。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
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
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
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
讀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
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
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
淨。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淨令住善
法。彼於修行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
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意隨順
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
養。共爲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
舍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大乘人。攝大
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
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
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之人讀誦大乘。第一
喜心教他人讀。教他人誦。心不輕蔑末學
菩薩。安住令學。常説愛語。説美妙語。如是
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縁。不捨大乘。常攝
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
大乘人。攝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
設大供養。亦令他人如是修學。有大深
心。彼人如是無人憎惡。不與諍對。常求一
切未曾聞經。第一深心慇重心求。心常敬重
所從聞者。於彼人所生於師子。亦令他
人如是修學。心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
過若實不實不説。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
人如是修學。文殊師利。如是菩薩恒自觀
察失菩提心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
察失大菩提心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
觀察失菩薩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菩薩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
觀察失菩提業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菩提業諸衆生界。如是恒自觀察
失菩薩道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
菩薩道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
於一切菩薩威儀。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於一切菩薩威儀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菩薩意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菩薩意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便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
便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菩
薩有爲行力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
察失於菩薩有爲行力諸衆生界。如是菩薩
恒自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
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菩薩慈悲喜
捨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菩
薩慈悲喜捨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布施。
亦教他施。如是菩薩自不狂他。亦教他
人令不狂他。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佛
法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佛
法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離善法
欲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離善法
欲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縛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縛衆生界。如是菩
薩恒自觀察長久遠時病衆生界。亦常教他
如是觀察長久遠時病衆生界。如是菩薩恒
自觀察失正法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
是觀察失正法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
自觀察失於具足福徳智等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具足福徳智等諸衆
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如來善根種
子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
來善根種子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
一切孤獨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
切孤獨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久睡
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切久睡諸
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下劣種姓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下劣種姓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大乘信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大乘信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持戒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持戒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順入法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順入法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忍樂行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忍樂行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奢摩他毘婆舍
那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奢摩
他毘婆舍那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
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
是觀察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念意行知足慚愧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念意行知足
慚愧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念
次第入波羅蜜道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念次第入波羅蜜道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佛善根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佛善根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善知識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善知識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利益一切衆生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利益一切
衆生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法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法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智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智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義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義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
了義修多羅義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於了義修多羅義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四正勤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四正勤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實法律語説善行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實法律語説善
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貧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貧衆生界。如是菩
薩恒自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亦常教他
如是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有如是心。
彼諸衆生無主無歸。彼諸衆生一切炎然。彼
諸衆生一切無舍。彼諸衆生一切無救。彼
諸衆生一切無明。我於何時能爲作主。與
作歸依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燈明。文
殊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少壯多力。隨
心恒念。何所希望。則能飛上須彌山頂。爾
乃下入大海之中。取龍婦女擧在虚空。如
是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有
大福徳。善根勢力速疾奮迅。隨何尊處如
來衆會隨心欲往則能疾到。一切惡道惡業
衆生所生之處皆悉能到。能與作主作歸依
處。令離諸惡。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
燈明。文殊師利。此是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應
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顯示何義。寄五種乘顯示
決定不決定義。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而有決定成就有不決定成就。是故如
來擧五種乘以説其別。如經羊乘象乘。二
種菩薩不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附近聲聞聲聞同住。讀誦聲聞經法等故。
月日神通乘及聲聞神通乘與如來神通乘。
此三菩薩決定成就阿耨菩提。不近聲聞
不同住止不讀誦聲聞經法等故。具如經
文。不更繁記。爲欲顯示直往菩薩。是故
先陳羊乘象乘二種菩薩。然後陳説三種
直往。若有菩薩附近聲聞。必退無上法王
妙果。是故直往與聲聞人不同住止。何況
學習其戒律等也。聲聞戒行於菩薩之毒
藥。以是義故經云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
也。直往菩薩更有三品。雖與聲聞不同
住等。而有根性上中下故。所修行相有優
劣故。是故佛説三種神通乘菩薩也。雖三
不同。而不迂迴終倶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無上佛果故。倶名爲直往菩薩也。然
一卷善戒經云。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
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
利益諸衆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
重。不犯者爲貪著小乘經律者。又云。菩薩
摩訶薩成就戒。成就善戒。成就利益衆生
戒。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
言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
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
不具如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
處。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
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
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菩薩具足
三種戒已。欲受菩薩戒。應當至心以無
貪著捨於一切内外之物。若不能持不具
三戒。終不能得菩薩戒也。又菩薩善戒經
第一云。一切戒者。在家出家所受持者名
一切戒。在家出家戒有三種。一者戒。二者
受善法戒。三者爲利衆生故行。云何名
戒。所謂七衆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
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摩訶薩若欲受
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
者。即是淨心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
王。先當淨持所居屋宅。是七種戒倶是在家
出有所受。菩薩戒者亦復如是。倶是在家
出家所受。是名爲戒已上
經文
又瑜伽論第四十一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云。若諸菩薩安住
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
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
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
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
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
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爲令一向習
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説。准此等經
論者。必應先受七種戒後受菩薩戒。何故
令建立直往菩薩以爲寂勝。今釋云。汎言
菩薩有兩種差。一者漸次。二者直往。彼經
文意。且約漸次菩薩明義。今據直往菩
薩明義。故云不應讀誦聲聞經法等也。問。
漸次直往兩種菩薩終同獲得阿耨菩提無
上佛果者。何必偏受菩薩戒。答。漸次菩薩
雖發菩提心。而與小乘同戒行故。終爲
聲聞熏習所牽得小鈍智。退無上智破壞
不成。故上文云。羊乘行菩薩。如是之人住
聲聞乘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
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
慧根。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
愚鈍破壞不成。是故直往菩薩不與小乘
同住止。等不受小乘經法律等。直爾得受
菩薩大戒。又大智度論第九十云。若阿羅漢
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
何以言迂迴稽留。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縁
捨衆生捨佛道。又復虚言得道。以是因
縁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
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已上
經文
是故直
往菩薩全不用受聲聞戒也。問。彼經既云。
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
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衆生故。若
作是言犯重。直行菩薩不受聲聞戒者。豈
不犯重耶。答。先既陳説。彼經且約漸次菩
薩而作是説。非是直往菩薩之分。若有漸
次人不許受讀聲聞戒經。如汝所問。必應
犯重。漸次菩薩尚爲貪著小乘經律者。律
不許受聲聞戒律。何況直往菩薩豈爲受哉。
又大般涅槃經等三十云。是大涅槃微妙經典
亦復如是。有八不可思議。一漸漸深。所謂五
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須陀洹果斯陀含
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經説是等法。是
名漸漸深。是故此經名漸漸深。二者深難得
底。如來世尊不生不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轉法輪。不食不受不行惠施。
是故名爲常樂我淨。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佛
性非色不離色。非受想行識乃至不離識。
是常可見。了因非作因。是故名深已上
經文
今此
等文義當漸次及以直往。何者。從五戒乃
至菩薩戒。從須陀洹果乃至阿耨菩提果。如
是次第從淺至深故。義當漸次也。次言深
難得底者。如佛所悟直爾得入色心諸法
實際。故義當直往也。如來世尊不生不滅
者。是如來身業善也。不得阿耨菩提者。是
如來意業善也。不轉法輪等者。是如來口
業善也。不行惠施者。是如來饒益有情戒等
善也。意謂。如來世尊所有三種戒善皆悉
安住眞如法位。終日動作終日不動作。故
云不生不滅不得不轉不行等。所行之事能
行之者倶是法界。無彼此想。雖無二相不
礙二事。名爲寶戒也。言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等者。是約衆生明有佛性寶戒。何以
得知佛性是戒。梵網經云。復從天王宮下
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地上一切衆生凡
夫癡闇之人。説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
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
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
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者。
此即其文也。一切衆生皆有陰故。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若隨倒想。陰非佛性。故云佛
性非色乃至非識。若隨佛智。陰即法界故。
云佛性非離色乃至非離識等。如是妙法凡
夫二乘及偏菩薩難解難知。但是諸佛所知
之境。故云深難得底。若諸菩薩受是諸佛
金剛寶戒者。疾得成就大菩提果。是故不
用聲聞小戒。但授三世諸佛菩薩成佛大
戒。以爲直往戒。是義應知也
次引梵網經者。彼經心地法門品云。若佛
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説。而受持
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
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
律。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
心十金剛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
以惡心嗔心横教二乘聲聞戒經律外道邪
見論等。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
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
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
律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縁。非行菩薩道。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護持禁戒。
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
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繋。比丘常生大
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
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
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文顯示直往菩薩不用二乘小
戒也。初文制止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而受
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次文制止
不令一切人受持大乘經律。横教二乘聲
聞戒經律等。次文制止有大乘律而不能
勤學修習。反學邪見二乘外道阿毘曇雜律
書記。後文制止起一念二乘外道心也。如
來世尊如是慇懃制止諸執小輩偏執小戒
壞亂三世諸佛成佛大戒也
次引大智論者。論第二十七云。問曰。入法
位中過老病死。及斷諸結使破三惡道等。
如先説。何以故但説過聲聞辟支佛地亦
住種種功徳。何以故但説住阿鞞跋致地。
答曰。捨諸惡事得諸功徳。後當次第説。及
所住功徳諸法當須次第。不可一時頓説。
復次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
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
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
爲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摩梨。觚枝廣
大衆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觚
即時押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住
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此鳥
從我怨家尼倶盧樹上來。食彼樹菓來栖
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爲害
必大。以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愁。寧捨
一枝所全者大。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於諸
外道摩衆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
漢辟支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
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以是故
但説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者。
從初發意已來。常喜樂住阿鞞跋致地。聞
諸菩薩多退轉故。發意時作願。何時當得
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以是故
説住阿鞞跋致地。問曰。何等是阿鞞跋致
地。答曰。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
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
界得脱。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
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
名無生忍法。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復
次入菩薩位是阿鞞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
地亦名阿鞞跋致地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獨顯小乘是大乘之怨家。故此
文云。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
辟支佛地。正使隨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
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
爲永滅。譬如尼倶盧樹爲舍摩梨樹之怨
家。所以菩薩怖小乘者。若暫小乘而共宿
者。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故。具在論文。冀
細披之。直往菩薩豈以怨家戒爲心地戒
哉也。非但如來慇懃制止。龍樹菩薩亦立此
制。應以謹愼。是故法華經云。又不親近求
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
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
止。或時來者隨宜説法。無所怖求。又云。
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爲
解説。令得一切種智。如來大師豈妄立此
制。庶以諸求道衆莫違慈訓也
顯示菩薩爲僧篇四
諸執小輩。但知聲聞爲僧。未信菩薩爲僧。
爾乃愚昧之流泯菩薩僧名而濫聲聞之次。
庸未之比貶大乘戒品而爲沙彌之戒。謗
大乘罪因斯而興。背佛制業從此而重。永
淪惡趣。解脱無期。今引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及大涅槃經等顯示此義
初引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二
報恩品云。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
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
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
僧。若有成就別解脱戒眞善凡夫。乃至具
足一切正見能廣爲他演説開示衆聖道法
利樂衆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
及慧解脱。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
名眞福田。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
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
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宜正法。讃歎一
乘。深信因果。當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
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
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衆
生。如欝金花。雖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
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衆生百千萬
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縁名福
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
僧者。所得福徳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眞實
僧寶所獲功徳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
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
議恩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何義。陳説世出世間中僧寶
有四福田僧。如經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
凡夫僧。四正見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
薩僧。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
別解脱戒眞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
廣爲他演説。開示衆聖道法利樂衆生。名
凡夫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聖所制
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
法。讃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
過犯悔除業障。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
是因縁名福田僧也。言別解脱戒者。不
犯一一別條名別解脱。又一一別條只是
同一清淨心故。云別解脱戒。然於此中受
別解脱戒眞善凡夫僧而有二種。一者菩薩
眞善凡夫僧。二者聲聞眞善凡夫僧。並是内
外凡位之人。故經結云。雖未得無漏戒定
及慧解脱。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名眞福田。
次正見僧。是未入位。故經結云。雖毀禁
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縁名福田僧也。若
依此經者。當知聲聞僧外別有菩薩僧也。
然執小者引智度論文云。如彌勒菩薩文
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
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若准此文者。當知
聲聞僧外應無別菩薩僧。今釋云。於彼般
若而有二種。謂共般若及不共般若也。若
共般若。三乘共行三乘同坐解脱床。以此
義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僧次第中坐。無
別菩薩僧。若不共般若。是獨菩薩法。三乘
不共行。若依此義者。別有菩薩僧。汝不
解此義執一非一。甚以爲愚。當知今所
立述獨菩薩法。是故別有菩薩僧。又智論
第三十二云。眷屬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
者雜。上者但菩薩。若依汝義者。釋迦如
來但有下眷屬。應無中上眷屬。如來既説
菩薩僧聲聞僧別。汝復不可致孤疑也。今
更粗引諸經論文顯示別有菩薩僧。菩薩
善戒經第一云。優婆離白佛言。我今當云
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縁覺禁戒菩薩禁戒。
世尊説我於持律中爲最第一。我今不知
毘尼方便。云何當説。今者多有大比丘僧諸
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説。既云大比丘
僧菩薩僧。明知菩薩爲僧。大涅槃經第三十
一迦葉菩薩品云。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
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次盛置乳酪蘇水。先
用何者。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及
破者。其完淨者喩菩薩僧。漏喩聲聞僧。破
喩一闡提。又云。如三病人。其易治者喩
菩薩僧。其難治者喩聲聞僧。不可治者
喩一闡提。又云。譬如大王有三種馬。調
壮大力喩菩薩僧。其第二者喩聲聞僧。其
第三者喩一闡提。又云。如大施時有三人
來。第一喩菩薩僧。第二喩聲聞僧。第三
喩一闡提。又菩薩善戒經第一云。南無佛。南
無法。南無僧。南無十方佛及菩薩僧也。菩
薩羯磨云。又爲師之法。是出家菩薩僧具足
五徳。大智度論二十二云。四雙八輩應受供
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行者應念
如佛所讃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薩
僧功徳。是聖僧五衆具足如上説。又其論
第三云。是中實聲聞僧六千五百。菩薩僧二
種。有羞僧實僧。聲聞一種謂實僧。以是實
僧故。又第五十四云。又亦愛敬過去諸菩薩
及弟子。能説法教示。故今世尊亦因此得
成。須菩提深心信三寶。故説我知今世尊
及法。過去諸佛及弟子。思法即是法寶。今
佛過去佛即是佛寶。諸菩薩及弟子是僧寶。
又第三十四云。時當以無量阿僧祗菩薩摩
訶薩爲僧。我一説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
皆得阿鞞跋致。菩薩所以作此願者。諸佛
多以聲聞爲僧。無別菩薩僧。有佛爲一
乘説法。純以菩薩爲僧。有佛聲聞菩薩雜
以爲僧。如何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
少。以是故願以無量菩薩爲僧。有佛初轉
法輪時無有人得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薩
願言。我一説法。無量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
已上
論文
今案經論。菩薩爲僧其文繁多。不可任胸
臆泯失菩薩僧也。執小者云。所以菩薩名
爲僧者。初受聲聞戒。既得僧名號。而後
受菩薩戒。依其初號爲僧。非是菩薩獨
受僧號。今徴云。若如汝所執者。有佛爲一
乘説法。純以菩薩爲僧。無有聲聞僧。若
爾者。彼土無聲聞。依止何人而菩薩得僧
號。是故汝所執義無有道理。又淨業障經
云。佛告阿難。此無垢光比丘。於未來世。彌
勒佛所逮無生忍。亦當供養現賢劫千佛。
過是之後復逕十劫。供養二十億諸佛已。
得成爲佛。號名功徳蓮華最勝妙行師子
雷音如來。復告阿難。功徳蓮華最勝妙行
師子雷音如來應正遍知。彼佛世界名無量
音。七寶所成。無有縁覺聲聞弟子。純諸菩
薩。彼佛世界常轉平等不退法輪。阿難此無
垢光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
者何。所乘妙勝淨佛土故已上
經文
若如汝執者。
彼雷音如來世界應無有僧。何以故。彼佛
世界無有縁覺聲聞弟子。純菩薩故。若無
僧者。彼佛世界三寶不具。三歸受戒羯磨
等事何得成立。故優婆塞戒經第七淨三歸
品云。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
別者。如來出世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
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
者。佛弟子衆能禀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
僧。正道解脱是名爲法。無師獨覺是名爲
佛。能如法受是名爲僧。若無三歸。云何
説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
具足。云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
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
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戒。善
男子。如佛縁覺聲聞各異。是故三寶不得
不異。又云。觀有爲法多諸罪過。獨處修
行得甘露味故名爲佛。一切無漏無爲法
界故名爲法。受持禁戒讀誦解説十二部
經。故名爲僧已上
經文
若如汝執者。彼雷音如來
世界之中。而有三寶不滿之失。三歸不具
之失。受戒無依之失。四不壞信不足之失。無
能禀受佛説人之失。無能受持禁戒讀誦解
説十二部經人之失。如是衆失依汝迷執而
所生者也。涅槃經第三十一三子譬文云。其
子三者。初喩菩薩。中喩聲聞。後喩一闡
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
爲諸菩薩説。淺近之義爲聲聞説。世間
之義爲一闡提五逆罪説。若依此説者。菩
薩在前悟微細之義。聲聞在後悟淺近之
義。若爾者彼聲聞人依菩薩僧應得僧名。
何者。聲聞在後悟故。何以得言菩薩依聲
聞人而得僧號。又復何故悟微細義者特
不與僧名。悟淺近義者獨得僧號。又二
十六云。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
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
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
性如來涅槃。如何得見佛性之戒而不與
僧名。不見佛性之戒獨得僧號。又善戒經
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
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者。即是淨心
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王。先當淨持
所居屋宅。若准此文者。聲聞如下民。菩薩
如大王。爾乃下民依順於大王。大王不可
依下民。如何大王戒由受下民戒。方得僧
號焉。又智度論第三十六引大品經文云。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
爲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佛告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
道場。於其中間常爲諸聲聞辟支佛作福
田。此文意云。菩薩從初發心至於究竟。常
爲二乘而作所依廣大福田。彼文又云。若
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
辟支佛。當知佛道是聲聞辟支佛之根本。大
般若經所説與此意同。若據此文者。菩薩
是根本。二乘即枝末。如汝所説執者。貶所
依之福田而令沒貧賤底。褒能依之枝葉
而反置根本中。顛倒之甚莫過於焉。智者
審思之。又言僧者天竺語略。若具存者。應
云僧伽。智度論第三云。云何名僧伽。僧
伽秦言衆。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
大樹叢是名爲林。一一樹不名爲林。除一
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爲僧。除
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因縁和合。故僧
名衆已上
論文
若爾者。僧號従比丘一處和合而
得其名字。若爾菩薩亦一處和合。那不稱
僧。又諸經論中咸云菩薩衆聲聞衆。衆即
僧伽。汝未解僧伽義。甚以應哀愍也。義淨
三藏亦復不許呼一人以爲僧。是故彼三
藏南海寄歸内法傳第三卷云。然西方行法
受近圓已去。名鐸曷。譯爲小師。滿十
夏已名悉地薜欏譯爲
住位
得離依止而住。又
得爲鄔波馱耶。凡有書疏往還。題云求寂
某乙。小苾芻某乙。住位苾芻某乙。若其學
通内外徳行高著者。便云多聞苾芻某乙。
不可云僧某乙。僧是伽。目乎大衆。寧容一
已輒道四人。西方無此法也已上
傳文
今案此傳。
所言僧號總名大衆。非是一人。可謂義淨
所傳與智論釋不相違背。汝執僧號局在
聲聞不渉菩薩。非只不解僧義。亦闇乎梵
語矣
次引涅槃經者。涅槃經第ニ十六卷師子吼
菩薩品之二云。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衆生
無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
種。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
名聲聞僧。義和合者名菩薩僧。世尊無常。
佛性是常。如佛性常。義僧亦爾。復次有僧。
謂法和合。法和合者謂十二部經。十二部經
常。是故我説。法僧是常。善男子。僧名和合。
和合者名十二因縁。十二因縁中亦有佛
性。十二因縁常。佛性亦爾。是故我説。僧有
佛性。又復僧者諸佛和合。是故我説。僧有佛
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三寶各有和合僧義。謂一
僧和合有二種。如經。一者世和合。二者第
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義和合者
名菩薩僧也。二法和合亦有二種。一者經
和合。二者因縁和合也。言經和合者。謂十
二部經和合也。言因縁和合者。謂十二因
縁也。三者佛和合。即諸佛和合也。前既陳示
大小兩乘各有僧義。今更引誠文重示和
合之異也。和合義別。當知大小各有僧號。
安得寄世和合僧而有義和合僧名。又菩
薩瓔珞本業經上卷釋菩薩僧云。常行六
道與六道衆生和合故名僧寶。轉轉一切
衆生流入佛海故已上
經文
諸大菩薩安有依憑
聲聞小乘之類覓得僧號哉。和合之義雖
其辭同。而其旨趣如天與地。不得雷同也。
比年見聞國内。習學大乘諸徳。徒不顧所
宗之高重。自屈大乘師子之戒品。抑入野
干孔穴之律儀。甚以爲不可也。當知汝等
所學大乘只是羊乘象乘行之菩薩。驗知必
定退轉阿耨菩提勝果。如來大師已有所説。
若有所疑。冀披閲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矣 
授三聚戒爲僧篇五
諸執小之類或云。大僧之號由別解脱方得
其名。三聚淨戒只是利他之義而已。非是
僧戒。此義不然。所以者何。大僧之名雖大
小同而天地殊。由是義故。聲聞教中制二
百五十戒及三千威儀名爲僧戒。大乘教中
制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及八萬威儀名
爲僧戒。若其出家於内五衆而分先後。若
其在家二衆於外二衆而爲次第。諸大乘中
總授三聚戒名爲大僧。已有誠言。驗知
今菩薩僧即三聚戒以爲僧戒也。今且引文
顯示其義矣
占察經上卷云。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
出家諸衆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
作増上重罪不得受者。亦當知上修懺
悔法。令其至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
受。若彼衆生欲習摩訶衍道。求受菩薩根
本重戒。及願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衆生戒。而不能得
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應當至
心。於道場内恭敬供養。仰告十方諸佛菩
薩請爲師證。一心立願稱辨戒相。先説十
根本重戒。次當總擧三種戒聚。自誓而受。此
亦得戒。復次未來世諸衆生等。欲求出家。
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
衆。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
學發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
未出家者。應當剃髮。初服法衣。如上立
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
獲婆羅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爲比丘比丘尼。
即應推求聲聞律儀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
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若雖出家。而其
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願受十根本戒
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既受戒已。亦
名沙彌沙彌尼。即應親近供養給侍先舊
出家學大乘心具受戒者。求爲依止之師。請
問教誡修行威儀。如沙彌沙彌尼法。若不
能値如是之人。唯願當親近菩薩所修摩
徳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
佛法僧寶。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
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
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
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
丘尼。若彼衆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
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梵網經云。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
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
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
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
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
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
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
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
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
内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
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
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爲善友。而新學菩薩
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一一不
好答問者。犯輕垢罪已上
經文
寂法師疏下云。第
三好心教授戒。見器不授違教訓之道故
制也。大小道俗倶制也。文中有二。一辨新
學得戒之縁。二明法師不好教授。得戒縁
中有三。一明自誓受法。二明從他受法。三
霍結二受。聲聞法中出家五衆必從他受。在
家二衆通自他受。如瑜伽論五十三中廣
説其相。菩薩法中。此經不分七衆之受。若
准占察。七衆受戒皆通兩受。如彼上卷廣
分別也。若法師下惡説成犯。與前第十六
戒異者。彼制爲利倒説。此制慢心惡説開
縁因彼。曠法師疏云。第二十三輕人僻説
戒。菩薩理應謙虚攝物。不憚劬勞。今乃
依猗勝人恃勢輕物。故制犯也。別具四
縁。一自稱大乘。二新學請問。三恃勢輕慢。
四不好爲答。便犯就文爲三。初明求法
之人。次若法師下明自恃之相。三而新學
下擧非結犯。初明時節故云佛滅度後。發
圓三聚四弘之心。是以言好。言於諸等者。
示其勝境。故經云。敬像如眞佛。得福亦
復然。於佛像前自制要期領納戒品。名爲
自誓。好相者如下明之。便得受戒者得好
相竟。即自受三歸。自宣懺悔。自受十戒。自
牒羯磨。但出自口與師爲異。言若現前
等者。明從師受。師身有戒故。不須好
相。餘二如文。天台戒義記下卷云。第二十
三憍慢僻説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衆同
犯。大小倶制。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
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
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
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故犯。若
千里内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
相方得。二明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
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
而新學。擧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
倚恃憍慢不好酬對故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 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分別三聚戒相篇第六
依隨聖教既已分別大小二戒差別之相。若
不知所持戒相者。何由得知所期之果。是
故今引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守護國界
主經大智論等。兼添震旦解釋令知戒相。
此編以下直依誠言應以修行。是故不加
論曰。貴在得意。庶以不俟重言
初引菩薩地持經者。彼經第四卷方便處戒
品云。云何菩薩一切戒。略説二種。一者在
家分。二者出家分。是名一切戒。一切戒復
有三種。一者律儀戒。二者攝善法戒。三者
攝衆生戒。律儀戒者。謂七衆所受戒。比丘
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夷。在家出家隨其所應。是名律儀戒。攝善
法戒者。謂菩薩所受律儀戒。上修大菩提身
口意業。是名略説一切攝善法戒。何者是。
謂菩薩依戒住戒。修聞惠思惠奢摩陀毘婆
舍那。修惠。空閑靜默。恭敬師長禮事供
養。有疾患者起悲心。愍心瞻視供給。聞説
法者嘆言善哉。實功徳者稱揚讃善。一切
衆生所作功徳。心念口言隨喜歡悦。有侵
犯者悉能安忍。身口意業已作當作一切迴
向無上菩提。隨時修習種種勝願。常勤精
進供養三寶。於諸善法心不放逸。念惠護
持身口淨戒。守攝根門飯食知量。初夜後
夜未曾睡眠。親近善人依善知識。自省己
過。知已不犯。隨其所犯於佛菩薩及同行
所如法悔除。如是等護持修習長養善法戒。
是攝善法戒。攝衆生戒者。略説有十一種。一
者衆生作饒益事悉與爲伴。二者衆生已起
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爲伴。三者
爲諸衆生説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
得智慧。四者知恩。報恩。五者衆生種種恐
怖。師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救護。若有衆
生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爲開解令離憂
惱。六者見有衆生貧窮困乏。悉能給施隨
其所須。七者徳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
衆。八者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飮食。
説世善語。進止非己。去來隨物。如是等事
安衆生者悉隨順。若非安者皆悉遠離。九
者有實徳者稱揚歡悦。十者有過惡者慈
心呵嘖。折伏罰黜令其改悔。十一者以神通
力示現惡道。令彼衆生畏厭衆惡奉修佛
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云何菩薩住律儀
戒住攝善法戒住攝衆生戒。善護持戒善
攝善法戒一切行攝衆生戒。菩薩住波羅提
木叉戒。捨攝輪王出家學道。不顧尊位如
視草土。捨離五欲如棄涕唾。乃至來世
魔天亦不願樂。終不爲彼修持梵行。心常
恐怖如實見過。捨現在樂如畏風雹。正
見觀察而不味著。其性恬靜好樂空閑。若衆
若獨心常安住。不限持戒生知足想。依戒
住戒修習菩薩正受所生無量功徳。若近四
衆不説非法。於空閑處不住惡覺。設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