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疏文義要 (No. 2299_ 珍海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中。此是對偏中。二者盡偏中。立於中名
於偏病故。名盡偏中。又一意。只爲
病盡。得於中云云 又云。絶待中者。凡
二種。一者待苦説樂。名小涅槃
苦樂。乃名大樂猶是。二者涅槃。
其苦樂。強名爲樂乃稱大樂。方是
待。中義亦然取意
略抄
中義亦然者。望偏説
。*令非偏非中方名中。此絶猶是待也。
又非偏非中。不何。顯之強名爲中。
是眞絶待中也
  絶待獨空異如前已抄
中論玄云。所言四中者。謂對偏中。盡偏中。
絶待中。成假中也。又云。成假中者。有無爲
假。非有非無爲中。由非有非無故。説
。如此之中。爲於假。謂成假中云云
前三如上三中
論迹義云。然釋中有三種。一者對偏。二者
對邪。三者實義。○雖復三義。不一意。雖
復一意。三義不去。所以然者。只由偏故所
以邪。邪故所以不正。不正故不中。不中故
以不實。不實故所以是虚偏故。
以不邪。故所以正正故所以中。中故
以實。實故所以不虚。○問。偏與邪。若爲
已下
答也
無別論。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偏
有差別論。中論則對偏説中。百論對邪故説
云云
中論玄。引影師中論序云。寂此諸邊名。名
之爲云云偏同歟異歟 答。一意云。是
同故不別出之。一意云是別。謂邊名對中。
偏名形圓。二義中。前義爲
今案。中名唯是對邊之稱也。然更以二義
成之。謂正義實義也。論迹云。對邊者。直
是中義也。對邪正義也。實義者。對虚義
也。然對邪爲正。對虚爲實。此之二義。并離
邊故。既爲中義也。中論玄。依名釋但義
實及正二義。其離偏曰中者。唯是釋
正義或時三義別出。或
時但擧二義
深義也。謂三義
一意故。展轉相成。遂成中義。然三義不失。
故別出三義也。而出二義。不擧離偏者。
*以正實中義故。謂正中義者。
邪邊故。實爲中義者。離虚偏故。故不
別擧中名也。已上略論四種中道。更有
中複中等
又云。依名釋義者。中以實爲義。中以
義。中以實爲義者。如涅槃釋本有今無
偈云我昔本無中道實義。是故現在。有
量煩惱。叡師中論序云。以中爲名者。照
也。○此言正者。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
切言語道。○此之正法。即是中道。離偏曰
中。對邪名云云
名釋義者。四種釋義之中。初釋也
中論玄云。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
義。二就理教義。三就互相義。四無
方釋義
  具可
二諦章中卷云。一隨名釋義。二因縁釋義。三
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也
依名釋義。現教釋義。互相釋義。無方釋義
也 問。影師序云。寂此諸邊。此邊與
多種形勢。隨義廣論。中道無量也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三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四
        私  抄
五二智四種
二智
 二智於因果通局
 般若名正翻有無
 十對門二智又五時
二智
 實相般若境智
 般若方便二道位別
 同中方便變名種智
 二智斷惑有無又二
惠中何斷
 佛智斷惑
 金剛心有惑無惑
 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大頓悟小頓悟
 容入義本相如故
 容入實不實時長短
 有爲般若無爲般若
 二智惠相知
 竝觀義何位
 攝智門一智二智三智四智
乃至七十七智等
 正後二智今家用歟
 圓鏡等四智古譯有
 轉法輪義生滅無生
滅觀
 初轉法輪得益
 初轉法輪時五比丘倶得初果歟一人五
人相違
 三轉法輪於大千大小乘中
何樂勤證
自轉他轉
 智所生者何處
 二乘人空不著
 辟支佛智從遠離生縁覺果人界内迴心縁覺種
類華嚴説説法益人二乘同
 異中乘斷習
無經説等
  二智義
問。依二諦境。發生二智云云爾者二智者何
答。二智者權智實智也此二亦名般若方便又
此二在因名二惠。在
果名二智也。權智照
俗諦。實智照眞諦
玄二智義云。然昔在江南。著法華玄論。已
略明二智。但此義既爲衆聖觀心法身父母
必須精究。故重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衆
經。不言而自顯云云
 此義專依淨名經而作。故玄引淨名文
 云。故此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
云云此文與淨名玄宗旨卷大同也
法華玄第一云。餘流道禹川疏記零落同于
講次略撰所聞目爲評解云云 評解者。即法華玄
論目矣。指二智
。於法華玄者。
彼文可
問。第四卷云今明此經要具四種二智云云
一者三一二智三乘是權。
一乘爲
二空有二智。三
動靜二智。四常無常二智。此文前後廣辨
智義
問。權實二智。局在果位歟。爲當通因果
歟 答。正在果位。通言之者。寛通因果也」
玄云。惠名既劣。宜因中。智則決了。故居
果地云云又云。次翻爲智。凡有三義。一者
惠名既劣。智則爲勝。今欲嘆波若
智。二者欲其名語便。如智度。若
惠度。則言不便也。三者欲智即是惠
名異體同。故隨擧其一云云
 智與度者。即五音相通。故言便也。更約
 空有二名。約因果之。然今總通
 有因果。倶名智也
問。於般若名言。無正翻名。可云耶 答。正
翻智惠也
問。釋論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實相。甚深極
重。智惠輕薄。故不於波若云云 招提
。證般若
正翻義
夫般若具有智惠。遠離。明度。清淨
之五義。不正以智惠之耶 答
玄云。今謂不然。釋論乃明不可稱義。非
可翻云云又云。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
名。夫萬化非宗。而宗之者無相。虚宗非
契。而契之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惠
無相之虚宗。則内外竝冥。縁智倶寂。智
惠是智照之名。豈能稱絶觀波若云云
又云。則應智惠體深重。智惠名輕薄
云云
問。若爾何名智惠耶 答。玄云。不知何以
之強名智惠。雖智惠之名。實不
若之體云云
  十對門
問。般若方便二道云何分別乎 答。略有
云云
二智云。一者直照空有。名爲般若。行空不
證。渉有無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
。雖巧而照。故名爲實。雖照而巧。故名
便云云問。爾者空有二境。倶得稱眞耶
答。玄云。能照之智。皆名實智。所照之境。同
實境云云問。既有眞俗。云何皆實境耶
 答。玄答云。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
名。又實是眞俗。非妄稱之當體名云云
二智義云。二者照空爲實。渉有爲方便。如
釋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
。○雖復照空。即能渉有。此用既巧名爲
方便云云
問。若爾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
是方便乎 答。玄答云。此照雖巧。但實智
爲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體稱云云
二智義云。三者以内靜鑒實。外反動爲
權 問。此義與前何異 答。此明若照
巧。靜鑒之義。若名爲實。以外反動故。名
云云
又云。四者波若爲實。五度爲方便。所以然
者。波若爲空解。空解故名實。五度爲有行
有行故名云云
問。此與前何異耶 答。玄云。前照空照有。
皆是智惠。故以二解權實。今約解行。以
二門。空解爲實。有行爲權。與上異也云云
又云。五者照空爲實。知空亦空。即能不
空。故名爲權。初觀心妙故。但能照空。
既轉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
假名。即能渉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惠。
巧未巧。故分權實云云
問。此與第二門何異耶 答。但知空而渉
有。此知空亦空。而能渉有故爲異也
又六者知苦無常。故名爲實。而不滅。名
方便云云問。此與前何異耶 答。前門
空有相對以明。此中實知過患。而不滅。
身所疾。故爲異也
又云。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爲實。
而不厭離稱爲方便。此但就有一門。分
云云
又云。八者淨名託跡毘耶。不疾之身爲實。
現病之迹爲權。此據虚實之義。以明權實
云云
又云。九者以上照空有二。爲方便。照非空
有不二實。非空非有。即是實諦。照一實
。故名爲實
又云。十者空有爲二。非空有爲不二。照
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實。淨
名杜言。釋迦掩室。乃名爲實。權實多門。略
此之十對。即一途次第。竝有經論。可
文用云云
法華玄第一云華嚴法華
同異
六者華嚴但明
乘實惠。法華具三一權實二惠。故開方便
。示眞實相 問。若爾華嚴應二惠
答。照一乘實惠。鑑三乘權惠。華嚴
教門。但明一乘。故唯有實惠。就
二惠。或約動靜雙用。或就空有二行。亦
二惠云云
 問。華嚴經意。傍開方便。何唯有實耶
 答。即以傍正
  伍時二智事
玄二智云同異
問。凡有五時二智。一照事中
之法權。鑒四諦之理實。謂三藏
二智也。二照眞空實。鑒俗有權。此
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識藥爲權。應病授
藥爲實。淨名經二智也。四照一乘實。
三乘權。法華二智也。五照常住
實。鑒無常權。涅槃二智也 答。五
説。四宗之論。乖文傷義。古已詳之。今當
。○云云
又云。諸大乘經。通爲道。道既無二。教豈
異哉。但入有多門。故諸部差別。雖一經之
内具含五種。而明義傍正不同。三藏一教。
唯明事理權實。未餘門二智。大品以
正。餘義爲傍。法華三一爲端。餘皆汎
辨。涅槃以常無常正。餘悉兼明云云
統略上卷初云。波若正教直往菩薩。法華
正教迴小入大之人○但二惠不同。略明
。一者因果不波若以因爲宗。
法華以果爲
二前後爲大品前明實惠。後辨方便
法花前開方便。後辨眞實
三深淺
差別釋文無
四空有義異波若照空爲實。照有爲
權。法華照佛子空有
實。照二乘
空有
五有境無境不同波若眞俗
二境空有二惠
華實智有境。權
智無境云云
問。法華權實二智。倶有境耶 答。實智有境。
權智無境 問。而諸草木名有差別云云
智前何無方便三乘耶 答。統略云。權智
無境。以二乘究竟果若細尋之。非
方便二乘之法。但約破二明一。無
乘究竟。故且無境
問。法華經意。明果徳二惠。爾以何文。此
義耶 答。統略上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
眞。照佛乘之實。名爲實惠。能起權用
目爲權智。故云佛力無所畏。乃佛諸餘法
佛力無畏。謂佛實智。及佛諸餘法。即權智也。
故智是果中二智也云云方便品疏*云。佛力
無所畏。此明佛實智。及佛諸餘法。謂佛權智。
權智唯爲化他故。名餘法餘者
他也
問。以
佛諸餘法文。何云權智耶。凡佛徳無量也。
上且擧力無畏及解脱三昧等。未盡擧
。故爲攝諸餘種智 答。波若名惠。



















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從照境稱。
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
便就用爲因。一切種智。從境立名。而義
同。故經論不方便變爲一切種智。然
方便雖境立名。而體實照有。故變名
種智。雖復無文。理數應爾。又因中名
實二惠。果名權實兩智亦得。即是論文云云
有古人釋法華遊意云。一切種智有二種。一
者通一切種智。謂因中波若。至果變名薩波
二者別一切種智。謂照有名種智。照
一切智云云今謂。波若變名薩波若。即
眞諦之一切智也
大論第十八云。是般若波羅蜜。在佛中變名
一切種智。○已到彼岸。故名一切種智
云云古人意叶此文。此文以實智。名一切
種智
  二智斷惑事
問。菩薩修二惠。斷煩惱耶 答。實不斷惑
云云
問。小乘聖者。猶能斷惑。況菩薩大人何斷
惑耶
答。菩薩悟煩惱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故無
斷惑義也。若論因縁假名義。亦有解惑。而
斷義
二智義云。此經云。佛爲増上慢人。説
。實不斷也云云
量功徳故云餘法。所謂上擧定惠二門。未
戒行徳。如是法其類幾乎。而何云權智
哉。況力無畏中。可權實二智。謂力是自
徳。無畏化他徳也。化他徳中。權智何闕哉。又
處非處智力中。二智倶可具之。何以力無畏
偏故云實智。以餘法權智乎 答。云力
無所畏。智慧既顯。解脱三昧文。更擧餘功
。功徳智慧二門事周。而更云餘法故。智
上但擧自證實智。下更説化他權智云也
譬喩偈及佛餘
法文亦同
問。實相般若。唯是境歟。亦得是智耶 答。
有説。實相是境名。而名般若。是因中説果。
有説。會理圓通心意識。滅煩惱清淨。此無
爲波若。即是實相
二智正義云。有五句文。一者因中説果。如
實相波若。二果中説因。如波若
實相。三當因説因。實相非波若。四當
果。波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故論釋
文云。因是一邊。果是一邊。離此二邊。名
中道。縁統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此二
。名爲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亦非
。而隨縁逐義。有上四句不同。衆師不
汎引隻文。以通圓旨此約境智。辨
故。即得非境非智亦即得亦境亦智
也。然考正意。若論中道非境非智。若論
名實相。與波若是別。應熟思
問。般若方便二道。約位何判耶 答。云云
二智義引論文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
若清淨。變名方便。六地之時。波若體強。方
便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空不著。
用弱故。未空渉有。於有無滯。至
於十地。則體用倶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
有無著。故名等定惠。則波若用巧故
變。即從八地已上。二惠倶巧。若至佛地
則兩惠同變。實惠則變。名薩波若。謂一切
智。方便惠變名一切種知文 又云。故什公云。
薩波若即是老波
若云云
問。仁王般若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
平等道云云既於初地。得二諦竝觀。何言
六地滯於有無耶 答。菩薩實從初心。道貫
雙流。二惠常竝然。明無。差別故。作
此判耳。故初地望地前竝然。望七地
竝也。此約強弱。且言未竝。實非

問。因中波若。至佛果位。變名薩波若者。因
中方便。亦變名種智耶 答。爾也
玄二智義云。論云。因中名波若。既變名
波若。因中方便理數。變名一切種智。二惠變
二智。故不言 問。論云。波若變爲
波若。何處云方便變名一切
又云。如其實有。即不斷。○如其無惑。竟
斷。乃至以之。即無所斷。是以
智斷惑 問。若爾應斷。何
故經云一念相應惠斷煩惱習耶 答。如
之。即畢竟無斷。如此了悟。即是斷也。所
以然者。於一切處。求解惑從。即心無
所依。心無所依。即衆累清淨。故名爲斷也
法華信解品疏云。菩薩了惑本自不生。今亦
無滅。名無生滅觀。故無能除非所除
糞人云云
涅槃義云。今求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若
能如是知。前念爲無礙。後念爲解脱。故能
問。般若方便二惠之中。何能斷煩惱耶 答。
云云
二智義云。舊云波若。是空惠故斷。方便照
有即不斷也。今明。有所得空有二惠。倶不
斷。無所得空有。倶能斷也。但不二而
二。開二惠不同。方便實惠。即不斷而斷。實
惠方便。斷而不斷云云
意云。二惠不*二故。倶能斷惑。若約不二而
。即唯實惠斷
又云 問。爲中伏假斷。爲假伏中斷 答。
縁取悟。無定也。自中伏假斷
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有非無。目
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次明
有假無。即性有無始斷。以然者。識假有
假無。即畢竟無定性有無。故名
也。次明假伏中斷者。對性有無。説
有無。以伏性有無。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
有。假無無。非有非無。名爲中道。前
性有無。始得永斷。故名假伏中斷也。問亦
假伏假斷。中伏中斷。以答亦有此義
云云
今考此意。若從假入中。即假伏中斷。若從
中出假。即中伏假斷。若假觀相續。先伏後
斷中道亦爾 問。上云不二而二。開二惠
即實惠能斷惑。方便即不斷。爾者所言中與
假者。即二惠歟
答。假有假無。通是有也。非有非無。通是無
也。故知假名方便中名實惠也 問。若
爾。二惠倶斷惑。何上只云實惠斷惑
答。考實二惠倶斷。斷義一故。名不二門故。
無所得空有。倶能斷也。而且爲二惠
斷不斷。故云實惠斷。方便不斷也 問。
何故開二惠。明斷不斷時。但云實惠斷
 答。玄答此問云。有所依著。是諸煩惱根。
諸法實相。是無著之本。由實相無所依故。
波若。波若即無所著故。衆惑清淨故名
又云。二是假名不二爲中道。中道即是實
相。故名實法。迷因縁假名二諦。稱爲假惑
不二實相。目實惑也。二定二故。名
假。不二定不二。稱爲實。又二不二。皆名
假。非二不二。方爲實。迷此假實。名假實
 考此文意。有所得五句皆迷。無所得五句
 皆是正觀
問。以假斷假名惑。以中斷實法惑耶 答。
推云以二定二。名爲假。以不二中
道觀之。不二定不二。名爲實。以
假名二而斷之。亦以不二之二。斷定二。以
二之不二。斷定不二。此即或以假斷假。
中斷實。亦復以假斷實。以中斷
假。其義竝得
問。以果智慧。斷惑義有耶 答。亦有
云云
二智義答此問云。此義舊有二師。或言
剛心斷。是波若斷。或言佛智所斷。即薩波若
斷。今明。大品云。菩薩無礙道中行。佛在
脱道中行。無一切暗此文意。無礙解
脱。倶有斷不斷義。若一念正觀。惑不現前
即無礙正斷。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斷。
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無一切也。若
解脱於無礙。鎭前無惑之處。遮未來
。不*續生。即有遮斷。故亦名斷。無礙
正斷故。得金剛惑盡。未解脱遮未來
。得言盡。故盡與不盡。二説不云云
 意云。若約正斷。在無礙道。若遮斷
 在解脱也 問。其正斷云。遮斷云意何 答。
 無礙道現前時。闇障不起。名爲正斷。而
 未後念還生。至解脱道。方能決定。遮
 抑不起。名爲遮斷也 難云。若爾。無礙但
 是伏道。如小乘説。方便道中。見惑不
 也。其小乘無礙道。正遮未來惑起。解
 脱但在累外離繋倶生。今大乘斷
 惑。解脱初念。與小乘無礙道同耶 答。設
 許大小乘義不同。何咎耶 難云。若爾何
 故二智義。明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云大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
 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
 乘三十心伏。初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
 解脱。無礙正斷。解脱遮斷。如上釋云云
 豈以無礙正斷。同小乘伏斷耶 答。實不
 無礙正斷。同於伏斷也 難云。若
 爾如何異耶 答。方便伏道者。但可
 現前。未永拔。無礙正欲之。而未
 拔。解脱已拔竟。由此道理。小乘言無礙
 道與惑得。此時猶有惑可起義。故説
 爲有得。而大乘但云未來惑。解
 脱道時。無惑得故。於大乘義。説名遮斷
 也。若約無礙道功能。遮後念。但云
 脱在累外。不煩惱。若以無惑處。名
 遮斷。亦有斷義更思寶窟文如次下
問。佛智斷惑義。有何文證耶 答。勝鬘經
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唯如來菩提智之所
能斷云云正文多見
寶窟中云。實是金剛斷。而言佛菩提智斷
者。毘婆娑第三十六卷。明雙道斷惑。具有
此釋。謂忍能斷。忍屬於智。故云智斷云云
  裏書云
人引大品菩薩在無礙道中行文。金剛
心斷。佛智不斷。有人用勝鬘無明住地佛菩
薩智所斷文。成無礙道伏。佛果斷之義也。
大師約遮斷。釋勝鬘文也 今難云。勝鬘經
云。無明住地。二乘智所能斷。唯佛菩提
智斷云云此則大小相對。如法華云。無
。唯一佛乘。此經亦爾。爲佛乘所有智
慧能斷無明故。云如來菩提智斷。何的解
脱智慧耶。但可總相言耶 答。若爾但應
佛道。何云菩提智耶。菩提之名。正在

統略下卷。引地持云。一者惑障。障二乘解
。二者智障。障一切智此文
已上
裏書
問。金剛心位。有妄相生滅心耶 答。云云問。
若有者。但望遮斷。名煩惱未盡。故
知。現在無也。若言金剛現無妄想
者。何得無常。現無妄心生滅起盡故耶
答。此義甚難今案。以第六識智。正爲金剛心體。其
第七識。是無解識。即無明住地也。可
寶窟中云。佛智斷與不斷。自古爰今。凡有
兩釋。○今所明者檢衆經論。以金剛心斷。
而此文云。果斷者。詺佛果解脱道起證故。
斷耳。又無明常相續。金剛心斷其前念
佛果起。鎭惑無處。而遮後念。種類不生。故
名爲
 無明住地。本來常相續。金剛心時。
 前念。則知。此時無明不續起
問。金剛心爲無礙。以佛智解脱者。亦可
地前爲無礙。初地爲解脱耶 答。於
地中。自開無礙解脱
二智義。答此問云。有人云。亦得此。小
乘即苦忍之前。習行未久。但伏非斷。大乘
地前修行積時。是故能斷也。今謂不然。大
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格相以。
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乘三十心伏。
初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解脱。無礙正斷。
解脱遮斷。如上釋
 若依淨影。解行終心。爲無礙。初地初心。
 爲解脱。於初地中。漸漸勝進。前念爲無
 礙。後念爲解脱。金剛及佛智。各一念爲
 無礙解脱。以十地是漸得清淨。佛果頓
 得清淨故也。今有人義即當淨影釋
  大頓悟小頓悟事
問。地前伏惑。初地方便斷爾何釋論云
地時未結。七地方斷乎 答。云云
二智義。答此問云。衆師不同。生公用大頓
悟義。唯佛斷惑。爾前未斷。故佛名覺。爾
前未覺。瑤師用小頓悟義。七地方斷。引
之。今明皆無所妨。大經云。唯佛名
眼見佛性。十地已還。皆稱聞見。即唯佛斷。
爾前不斷也。初地已來。但斷麁累。未除
。故云不斷。七地除細。故言斷耳。故各有
其義。不應偏執
 仁王般若下卷云。從習忍頂三昧。皆
 名爲伏。唯佛願解云云此文契大頓悟
 義也。無量義經云。生死煩惱。一時斷壞。
 昇於菩薩第七之地者。當小頓悟義也。
 前第五第六等功徳。云雖煩惱。而成
 大功徳也。然今家釋。并約別義。不
 説
  容入義
問。淨名室内容高廣座。爾者。其室爲如本
方丈。爲當何 答。云云
問。若如本是方丈者。文云其室廣博。若令廣
博者。是轉變。何云不思議。又文云本相如
故耶 答。云云
淨名玄第三云。今明室内外。自
觀故。其室廣博。自外而觀即本相如故。是
以二文不相違也。○淨名既能令外不増。
亦能令内不廣。何以知之。世之小術。遂能
釋鏡入寸瓶。瓶不増鏡不減而容入
宛然。況諸佛菩薩遂。今室内廣者。凡有
二義一者待賓故今室廣。二者大小
内外。二不思議也云云
問。有人意。觀室容座。故云室廣。若直觀
本相如故。大師不之。爾者何破耶 答。
云云
又云。若見室大於座。云何復言本相如故。
若本相如故。即見室猶方丈。云何復見
於大座。此即事相不成。於巧義云云
問。此難不爾。本相如故。而見於大座
此即不思議事成。何事相不成耶 答。
此實難思且云唯見室容座。即唯廣博室
。何時如故耶。破意如
又云。今詳經文意者。三萬諸座。並來入室。
衆皆見其室廣博復猶方丈。但觀
外形本相如故。可前通。廢於後釋
 後釋者。有人釋也。私意云。方丈者。總顯
 室小。非方丈
問。小能容大者。實能容歟 答。此有三義
云云
名玄三云。大小容入。凡有三師。一云。大實
小。二釋云。大實入若不容者。諸佛菩
薩即無神通
第三釋云。具有二義。今明。第三宜可之。
*但此經正明容入。非容入云云
又云。問巨細殊形。復無増減。云何得相容
南方舊云。既稱不可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
測。凡豈有解耶。置而不釋。今請問之巨細
容入者。蓋是不思議之跡耳。六度四等。權實
兩智。不二法門。謂不思議之本。本迹雖殊。
不思議一。而既能解不思議本。云何不
等云云 更有他師釋。并正義
大同疏意
維摩疏第四云
不思議解脱菩薩。
須彌芥子
有人言。大實不小。但以
神力。令物見入。有人言。大實入小故使
。今謂具有二義。○適縁所宜 問。小大既
増減。云何容入 答。有人言。既稱不可
思議故。高推聖境。無以釋之。有人言。大無
大相。故大能入小。小無小相。故小能容大。
今謂二釋竝皆不然。若無大小相。何所容入
小大若定性不容亦有定性乃至今言容入
者。以因縁假名容入故。大稱小大。大得
小。小是大小。故小能容大 問。小既不
云何容大也 答。如一寸之鏡懸在於壁。而
見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宛然現鏡内。而
物不減。鏡亦不増也云云
 此文有三節。初直明實入不入。次有問
 答明相容所由。後問答明相容之相状
 也。言大稱小大者。謂大不自大小故
 大也。由小故大稱小之大也。小是大
 小。准此可知之
 新羅問答。出諸師説之中。初出嘉祥義
 云。大小因縁。故小能容云云
法華義疏二云 問。實六十小劫。云何能令
食頃耶 答。若長定長。不長令短。
短若定短。不便長。以長短無
定性。因短故。長長名短長。由長故。短短名
長短。○不二則長短無礙。如一夕之眠夢。
百年之事。注經云。維摩能申七日。以爲
一劫。促一劫。以爲七日此間又神通之釋
而此中無用故略
若依唯識者長短以心爲體。故長短無定。
世有稱意人共語者。不夜長等也
四論玄二智義云。古舊難云。若須彌入芥子
鳥雀呑芥子。鳥應須彌。若其不食。
信非實入芥子中也。舊説不同。一云。神力
見。其實不入。一云。實入而神力故。名
可思議。又開善寺論師。釋延促劫數問難云。
若實延七日一劫者。此人經一劫
其宗親哉 答。若神力。則山實入芥子
若業行山相如本。延促時亦爾。地攝兩論師
云。大無大相小無小相。故小能容大。攝論
師宗法師云。分別性入解也。依他性有法體
故如假相觀入。實無所入。又云。此是上地
菩薩不思議事。下位不度量也。難。若爾
因果道理。解惑相斷。金剛後成佛。亦是甚深。
事何得漫分別耶。又攝論師云。唯識義。大
能入云云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
既是因縁。大小何意不相容。小大又大
小。無礙故不大小也。如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而不相失取意
略抄
 新羅問答云。唯識宗云。大小種子。同在
 處。故能相容云云
維摩疏又云。或有衆生樂久住世。可度者。
菩薩即演七日。以爲一劫。令彼衆生謂
一劫以上
經文
人一夕之夢見百年受樂。而一
夕不長。百年不云云
淨名玄五云。○若淨名辨不思議巨細容
入。復爲深者。波若明指障風力。毛擧
。豈不明耶。又波若漚和。不思議之本也。
借座請飯。不思議之跡也云云
又三云。若明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此是俗
境。若權智。運令容入。則是權智用也
云云
華玄九明三世無礙義云。乃至一劫攝一切
。一切*劫攝一劫。因縁無礙故。得
此也。若定性。可猶能爾云云
又云。以法無定性故。菩薩得諸法實相。所
以能如此也云云 釋華嚴一念
無量劫之文
二諦上云。只就有中。一切法無礙。如華嚴
所辨三世無礙。淨穢長短佛刹無礙。通使
法無礙。良由諸法無礙云云
又云。以諸法自無礙故。菩薩得無礙觀
無礙通。得無礙辨云云
大論三十云。復次菩薩○以智慧力故。能
一切諸法。所謂小能作大。大能作小。能
千萬劫一日又能以一日。爲千萬
。是菩薩世間之主。所能自在。何願不滿
此。毘摩鞊經所説。以七夜劫壽云云
又五十云。佛有無礙解脱。菩薩有不可思議
三昧能令多時作少時。小時作多時。亦能
大色。入小。小色作大。又如六十小劫説
法華經。人謂旦至食 問曰。色有
見。時無形但有名。云何得近爲遠。
遠爲近 答曰。以是故。説以不可思議
神通力。如人夢中。夢有所見。自以爲覺。夢
中復夢。如是展轉。故是一夜文 無礙解脱者。佛
眼無障礙也
  有爲般若無爲般若事
問。就觀照般若。有爲無爲別。爾者。何名
爲般若。何名無爲般若耶 答。因位般若。是
有爲般若。果位般若。是無爲般若也 問。初
地以上菩薩。悟無生之眞理。得無生正觀
法性身。所有智慧。何云有爲無常法
答。障累未盡。惠解猶在生滅之分齊故也
 問。以佛果智慧。何云無爲般若耶。夫依
實相境。發生般若之解既是因縁生法。何
有爲法耶 答
玄二智義云。○無爲波若有二種。一者以
相境。名無爲波若。所生觀智。名有爲波若
二者以佛果法身。名無爲般若。菩薩因惠。
有爲波若。大品經。正明境智爲無爲義
傍明因果爲無爲也。是以論云。有爲
波若。當無爲波若。此明觀智。當
實相境。若言於因。當果者。於
義不便也。又云。實相能生波若。正是以
智。若果生因義。名不便也云云
問。其云傍正意如何 答
又問。所引文云實相能生波若者。實如
。實相境能生觀照智也。然不爲無爲
。如何以此證境智爲無爲耶 答。學
爲波若。得有爲波若。故有爲無爲言明也。而
境得智云也
  一義云。次文唯證境智爲正歟
又云。如來二智。則是無爲。菩薩二道。猶是有
云云二道者波若方便二道也
又云。涅槃盛明果徳。故因位以來。皆是無
常。如來法身。始是常位云云
又云 問。北土論師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
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 答。須
説。若以能證之智。爲法身常者。是事不然。
釋論云。在菩薩心。名波若。在佛心。變名
薩波若。若是常者。則無明昧。不改變
也。又涅槃經云。此常法攝。是如來長壽品。凡
三法常義。一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薩。
竝無常住故。以佛性。常爲法身者。此猶是
論江南舊宗。非北方異説云云
寶窟下卷云。佛解脱道起。此是常智起。常智
起。即是常身起。常身起故。無常身云云
名玄四云。○三者。實相常無爲般若。文
是有爲般若。觀照亦爲無爲。菩薩累猶未盡。
則爲。佛則無感無不淨。無復生滅。故是
無爲般若 問。何故有煩惱。即有生滅耶
答。以煩惱。不本自無生。故
生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生。即
是無爲。不有爲般若故成無爲
云云
又云。今明未菩提則無爲成有爲。若得
菩提。則有爲成無爲。豈離有爲。別有無爲
云云
又云。地論人眞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縁修
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涅槃亦爾。
此猶是舊本始之義云云
 問。眞修縁修者。其義如何 答。則與性淨
 方便淨同。但又中別擧之者。上明般若
 下明涅槃。又名義異。故爲顯異門。兩度
 擧之而已 問。若爾其縁修者。即淨影
 之所明。六七識中。縁照無漏歟 答難知。
 然且思之。與二淨例以明之。故知。*但
 就眞證中。以修顯眞修。以修生
 縁修更可
又後案云。眞修縁修。約
 位論。縁修即有爲般若。是妄識智。眞修
 即眞智也。性淨方便。淨約果位論。然類
 言亦爾者。只是本始義同。故以類之。非
 眞妄同。故二淨者。竝是眞證也 問。何以
 得眞修縁修。約因位耶 答。上文問
 答權實二惠。故知因位。若約果位。應
 二智。故名玄四云。惠名既劣。宜
 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云云
涅槃疏十三曰。從具縛凡夫。至十地已來。
皆是有爲。佛始是無爲也云云
仁王般若云。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
湛然
本業下。説等覺地云。唯有累無常生滅。
心心無爲。行過十地。解與佛同。佛座
云云無常生滅者。顯觀照猶有生滅
也。心心無爲者。照實相無爲故從境且云
無爲歟。或心心相續。無功用施爲故。云
無爲
又云。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
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
亦常。佛子古昔。諸佛二身。道同佛子。一切菩
薩二身。*但是無常身云云
大論六十五云經無常波羅蜜。是般若波
羅蜜。佛言。一切法破壞故
般若波
羅蜜中。有無常聖行。故名無常波羅蜜。佛
言。非但般若中有無常。觀一切法無常故。
無常波羅蜜。問曰。上來説般若波羅
。是智慧觀法。從因縁和合生。是有爲法
故。無常般若波羅蜜所縁所如。法性實際。無
爲法故。常須菩提説。有爲般若。故言般若無
云云
又云。有二種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與五
波羅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讃。有
用般若波羅蜜。能破無明黒闇。能與眞智
。是故佛説。常住般若波羅蜜。癡愚不可得
云云
八十四文已下裏書此以下別本在
同八十四云。般若有二種。一者有爲。二者無
爲。學有爲般若。能具足六波羅蜜。住十地
。學無爲般若。滅一切煩惱成佛道。今
須菩提。問佛世尊。菩薩學無爲般若。得
切智。云何言無義。佛答。雖薩般若。不
二法故。得分別取相者。是名二法云云
問。菩薩學佛智耶 答。云爾歟已上裏
  已上別本有
同第十一卷云。○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惠有人
言。
成佛時。轉
薩婆若
復有人言。菩薩有漏無漏智慧。
總名般若波羅蜜。復有人言。菩薩般若波羅
蜜。無漏無爲。不可見無對。復有人言。是般若
波羅蜜。不可得相乃至衆界隱入所攝。非
有爲。非無爲等文
 義章三種般若義。引此云。六家説可
 
問。因位智慧。通常無常耶 答。無常也
問。正觀一開生滅之迷。永去内外。竝冥縁
觀倶寂。所證法性。已與妙覺果地同。能證
智慧。何常住之徳耶。設地前淺位之悟。
。地上眞悟菩薩。留有爲般
耶。依之淨影大師所釋。於十地菩薩。有
縁修無漏。眞證無漏眞證無漏。即無爲常
住法也。今此中何因位智慧。是有爲般若乎
云云 文如
上之
佛性義云
皇釋
故一師云。涅槃所明十地。
是地前。未眞悟菩薩故。見性不明。
而華嚴所明十地。從佛智慧出。此是眞悟菩
薩。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云云難文
二智義云。不二義故。開常無常。境智二義
耳。既云不二智即雖二不二。如大經云
我無我。無二相。常無常亦爾。經曰。愚人
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云云
 今爾有二意。一云。眞悟菩薩。得佛智慧
 分故。得常智慧。而無明未盡。故望佛果
 有明昧異。此則因果。境智倶常屬。二而不
 二之門也。然爲北土諸師故。且於
 二而二門中。因位智慧。爲無常也。又一
 義云。若論不二即境智因果不分。何常
 何無常。若論二門即因位智慧未是常
 也。然言眞悟十地。從佛智慧者。佛智
 即眞如。一體無二。體是常住。菩薩智慧。
 從法性生。體是有爲。望地前眞悟。而
 非即佛智。故云從佛智慧出也。後義云。
 因位智慧無常。尤契宗旨文 一義云。十
地開出於
 佛智之
 瓔珞經佛母品云。殺首菩薩。白佛言。佛
 及菩薩二初照智。從何生。寂照照寂之
 義。復云何云云
  二惠相知事
問。般若實惠。能知般若相耶 答。般若實
惠。但能照實相境。若能照般若者。是方便
權智也 問。若以般若。不般若者。何有
反照義耶。又豈局聖心。失無礙
妙用乎 答。以方便般若。即是反照義
也。只是一念智慧。以法相義分。名方便
故。此豈非無礙妙用乎。若以知諸法。即
名般若者。二惠何以分。本是一體。亦是用
同故。當時疎學有。多不此旨。宜善厲
其宗致而已
二智義云 問。波若照諸法實相。漚和照
相諸法。則波若不諸法。漚和不實相
將非局聖心無礙妙用。若波若爲
和之體。漚和是波若之用。體鑒實相。用照
諸法故。問。此二門。則智無圓。照無
盡若同照實相。竝鑒諸法。則二境不分。
兩惠相濫云云
又云。波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知爲
故。無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知皆不。故波
若有知有無知而方便但有知也 問云。何
波若具知無知 答。波若知實相。則縁觀
倶寂。是故無知。而境智宛然。故不云云
又云。大乘境智倶常。凡有三義。一常智照
實相境。如果徳觀照波若。照實相波若。二常
智照虚究常境。如大經云。一切常中。虚空
第一此非釋論所説
實相虚空
三者常智還自照智。即
是反照智義也。次常照無常。凡有二義。一
衆生無常。二照迹無常也。次無常照
常。凡爲三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實相境
。三照法身佛性常倶是照境非智。
常以因中未常智故也。次無常照無常
二句。一照無常境。二者無常自照無常
○常智智常。唯有一義。無常智知無
常。有二義。一者後念智。知前念智。二者一
念智。即自能知得。竝觀者。具有二義。未
竝者。但有前後相知也。常知於常。但有
念自知。無前後知云云
 問。無常智。能知常*智耶 答。不
 問。菩薩以無常智。知佛性法身之常。何
 復不佛智常耶 答。若以信知。亦得
 此義。而言無常智不常智者。以
 因位劣故。不知佛果智
 問。未得竝觀者。以一念智。即能知自心
 耶 答。不知 問。權智自知權智者。設
 未竝觀何不之耶 答。智慧本來
 照知前境。若自知即難。要至眞俗竝觀之
 位。方能得反照之
  竝觀義
問。菩薩何位能眞俗竝觀耶 答。從初發心
於竝觀。初地已上。始得眞竝觀。然於
佛。有四重階級
迹義云 問。何位菩薩。能眞俗竝觀。應
物顯形如水中月。濟度人耶 答。靈味
師云。初地得無生。即能眞俗竝觀。什肇師
云。七地竝觀。成論師云。八地竝觀。今謂。從
初發心。則學無生習於竝觀。故涅槃云。發
心畢竟。二不別。有四重階級。一者對地前
凡位。但明順忍。未無生。亦未眞俗竝
初地稱聖。始得無生正觀方便。仁王攝論竝
此文。二者初地已上。六地已還。無生尚
淺。與順忍之名。於七稱等定惠地。始是無
生。名爲竝觀。智度論云。前三地惠多定少。
後三地定多惠少。故定惠不等。至於七地。定
惠均平。云等定惠地。此説。般若靜鑒爲定。
方便動照爲惠。○三者七地雖無生。已
能竝觀。但猶有功用。八地於功用心。永不
復生。四者八地。雖無功用。猶未究竟。究竟
無生。在於佛位云云
三卷章下云。仁王經。瓔珞。皆明初地二諦竝
。故仁王經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
平等道云云大同上釋
法花玄第四玄。經論具有三種竝義
王經及攝大乘論等云。初地竝。大品發趣品
釋。七地名等定惠地。則七地竝。仁王經等及
地經云。八地竝。有三文。宜竝用也
云云廣釋所由之
又淨名第二。第四卷。釋七地竝觀之文。可
考而知
  福智門
二智義云。經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
至七十七智。皆二智攝云云
一智。如實*智。即是佛眼如實而知故。具攝
二智
  一切智。一切種智。謂一切智。爲空智
  一切種智爲有智。亦以總別
二智。略因果大小二智。又一切種爲
空。一切智爲有智也。此即以性名種。即實
相理。爲諸法根本。故名種也
波若。毘婆舍那。闍那。又一切智。道種智。佛
一切種智。謂二乘。菩薩及佛智也
三智。此三智一一具空有也。又地持三智。
一清淨智。二一切智。三無礙。又攝大乘三智。
一加行智二正體智。三後得智也
四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無礙智。無功用
智。又四無礙智。又我生等四智。今考攝論顯
了等四智。見下之。新譯之圓鏡等也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無淨智。四願智。五邊
際智
十一智。十智如常。加如實智。爲十一智

四十四智。十二因縁。一一皆具四諦觀也。
老死苦即在老死。言老死集者。在生支
故。十二因縁。爲十一對。而四諦。故但
四十四。非四十八
七十七智。且於老死。有生縁老不
。老死於三世 各分此二合爲六。此
是法住智。更加泥洹智七。於十二因縁
之。亦是十一對。故七十七智也
問。地論所説。三智對權實二智。如何相攝

答。初是實智。後二爲云云
問。知法無功用。名無礙智。何權智耶。
權實二智也。例如攝大論。法華經等
説。四智之中。無功用智等。即通空有
又淨影
二智義云。次地持論。有三智。一清淨智。斷
五住惑盡。故云清淨。即第一義空智也。二
一切智。即照有也。三無礙智。無功用智。照
一切法。無復功用。故云無礙。初是實智。後
二爲
又云。又四智攝入二智者。攝大乘論云。一
切智。一切種智。無師智。無功用智。前二智空
有。次一不從師。後一無功用。即法華經
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也。前二別
空有。後二通空有
 攝論。但有顯了等四智耳。今
案。此四智。即顯了等智得意歟
法華疏云方便
或開三智。如此經屬累品説
○佛智一切種智也。如來智一切智也。自然
智即無功用智。上之二智。任運而知。不
作意。故稱自然。又云。四智。如譬喩品説。三
於上。第四稱無師智。無師智者。上三智
不從師得也云云 三智之中。無功用智。通照二諦
地持無礙智。唯是權智。即爲
異也。以經論所
説不必是同
問。五智中。願智通縁三世事耶 答。願
未來一切事。即便得知。名爲願智
云云
問。新譯藏中所明。正後二智。今家所用歟
 答。文義但有文。則攝大乘論。三智。於
後二智。加加行智。義則權實二智也
玄二智義云。次攝大乘論。有三智。一加行
智。即進求上地心。二正體智。證如之智。謂
實智也。三後得智。即寂而動。謂權智也。此三
智。即爲次第。前有進求之智。次正得實觀
後從實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云云
攝論第九云論曰。般若三品者。一無分別
加行般若。二無分別般若。三無分別後得般
云云
同第十二云。此無分別智。有三種。一加行
無分別。加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
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
謂道果
又云。論云。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
多義同云云又云。前説。無分別有三種。一
加行。二正體。三後得。加行無分別。自有
。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云云
 二種加行者。地前與初地加行。此顯
 可知。地上有者。今有二義。一云。初地正
 後二智。望第二地。即名加行。後後亦爾。
 二云。於初地中。三智各別。於自分中。有
 正後二智勝進分。有加行智。若依
 義。但於正後二智之上。*於自地分。雖
 明了。望*於二地。未分明義。亦名
 行。非正後。別有加行。若依後義。正後
 二智。亦是一念正觀。義分説二。亦於
 念正觀。於自分正後。*於勝分
 行。雖是義分。何妨三別。若依前義
 之云。正後二智。約二諦分。故應二。自
 分勝分。但是淺深。非別境。故一種智。
 *於淺明了。即此智慧。*於深未了。但是
 觀待異非是有別用。故不別也。還依
 後義之云。*於百法中。得明了。仰觀
 千法猶不了。此亦望境。其用有別。若言
 百法千法只是開合義分。爲淺深
 此階級者。二諦亦是二而不二。只是中道。
 約縁義説。何得定別。故知。地上三智各
 別。已上二義。優劣可見之
問。圓鏡等四智。見古譯論耶 答。名雖
。其義先有。又言。辭雖異。名義不殊。如
無垢稱。淨名等異玄二智義。釋
法華四智同也
梁攝論第十三云三身
文中
論曰。五顯了。平等。
迴觀。作事智。自在。釋曰。如來*於一切法。無
過失。證知非現前境。如現前。譬如
人憶持熟習文句。是名顯了智。從達眞
以來。*於一切衆生。得平等心。由
等清淨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
羅尼門。於此法門中。所取法。如意無礙。
譬如財主守其庫藏。取用無礙。是名迴觀
。能受兜率院天生。及般涅槃。爲
聞及下地菩薩。無善根能顯如來事。是
作事智。於此事中。皆得如意。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識陰依故。釋曰。識識爲識陰。了
別爲識體。故轉識陰依。得此自在
 此顯佛果有四智也。顯了即大圓鏡智。
 平等即是平等性智。迴觀即妙觀察。作事
 即成事智成事亦名
成所作智
轉識陰依得此自在者。
 在凡夫位。八識皆是依他。成佛時。轉
 依他。成眞識心。以眞妄合。名爲依他。捨
 妄契眞。名爲轉依。此轉依位所有眞識。
 即了別性。了別只是了知義。故即名智慧
 非心體。別有惠數。然約總相。名爲
 體。取別相用。名爲智慧。今此論云。了別
 爲識體者。意顯識體即名智也。*於
 眞智。有四義用。分爲四智。非各別體。若
 隨義別建立八識。如四徳等。亦應
問。今於攝智門中。何不此四智耶 答。
必盡
攝論相法師疏七云辨相法師者。
淨影門
初解顯了智
二從通達不解平等智。三能守已下。解
觀智。明備諸徳四諸受已下。解作事智
立教五於此等下。解其自在又上文云。
五顯了下。明轉識隱得作事智自在
  轉法輪事
法華玄第八云法轉
輪者大乘以無生滅觀
體。小乘爲生滅觀云云輪義及轉義。
具如玄文
  初轉法輪事
問。大智論中云。初轉法輪時。八萬諸天。得
無生法忍云云爾者。大乘益歟。答。大師釋
云。小乘益也。問。無生法忍名。專在大乘。況
論文。云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陳如一
人得初道云云小乘法 輪是生滅法輪。故
法華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説
諸法五衆之生滅又中論云。聲聞法中。説
生滅義云云大師釋文。盛申此義。今何以。
無生法忍。云小乘益耶 答小乘得道。實亦
無生之分。但對大乘。於教中。説生滅

法華玄第八云。次明。別釋聲聞三轉義。問
鹿苑三説生何物耶 答但生未知欲知根
而具生三惠。至見道時。是修惠位也 問
以知然耶 答*以五人及八萬天皆得
初道故也
法華方便品疏云。問八萬天得道。是何天耶
 答正法念經云。是炎摩天子。問智度論云。
八萬天子。得無生法忍。餘經云得法眼淨
此事云何。答小乘法眼淨。即是小乘無生忍
 此得益見訶耶經也。涅槃文云。得
 陀洹果。如
玄教迹義云。今此摩訶衍論。無作品末云。初
轉法輪時。非唯八萬諸天人得須陀洹果。又
云量人發無上菩提之心。乃至無量人。得
一生補處摩訶衍論。即智論也。無
作品末。是第六十五卷也
大論六十五云。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
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云云
又云。諸佛事有二種。一者蜜。二者現。初轉
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諸菩薩
無數。阿僧祇人。得聲聞道。無數人種
支佛道因縁。無數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
乃至無量衆生。得無生法忍等文
 大小樹受雨之
無量義經云。○鹿野園中。爲阿若拘隣等五
。轉諦輪時。亦説諸法本來空寂。代謝
不住。念念生滅。○此間亦本空生滅
而因縁六度爲異耳。
今復。
此演説大乘無量義經亦説諸法本來空
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文辭是一。而義別
又云。初説四諦。爲聲聞。而八億諸天。
來下聽法。發菩提心涅槃第十三云。
聖行
我昔於彼波羅奈城。初轉法輪。八萬天
人。得須陀洹果。今於此間&T025632;尸那城。八十
萬億人。不退轉於阿耨菩提
此文。前後二識義顯然也。又師引之。
以爲證據此文直云八萬天人須陀洹

同疏十一云。昔者八萬天人。得初果者。此
是天人合謂。天有八萬。人只有五人。天有
八萬。八萬天皆得初果。人有五人。五人中。
&T025632;隣一人得初果。四人不得也。問此八萬
天。是何界天。解云。上色界天等。無初得
道義云云
法華疏云。炎摩天子云云具文見次上之。同
卷文見梵天那含果。又大乘於上界入聖。
小乘入聖已爲梵王
問初轉法輪時。五比丘倶得初果歟 答云云
 問云云玄八云。以五人及八萬天皆得
故也文 三惠三根次第
三説
然此中唯生三惠
三道。唯得初道。故若細尋之。亦各具
道也
大論云。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
法華疏第四云 問陳如得初道。餘四人住
在何位 答婆沙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
夏初得道
  裏書云
 毘奈耶雜事第十九云。爾時。世尊。説
 法時。具壽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云云
問五人者是誰耶 答法華疏云。言五人者。
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拔提。五摩
&T025632;
三論玄云。結集時。界外上主。婆師波羅漢。即
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於迦葉取意涅槃
疏十八云。跋婆比丘。即是阿薩。具別名。是五
比丘中第四人問涅槃疏云&T025632;隣一人
初果者。爲是第五摩*男&T025632;
答應是陳如異名。以陳如一人。得初道時。
餘四人住燸等故也
問依何義。名阿若憍陳如耶 答法華疏
云。憍陳如者。本姓也。阿若者。得道時。
名也取意
又云。阿之言無。若之言智。以無而生
故。名阿若。○悟無在前。故受斯目也。○無
量壽經云。尊者了本際。即其人也。餘處又翻
阿若。名爲初智云云
即引經云。淨居
天立此名
此言無者。空之異名。悟衆生
。生智慧故。云無智也。即准此文。智論
云。無生法忍者。或是由無而生法忍也。忍
即八忍也。*或空無衆生。但有五陰法。故名
無生法。悟此生忍。名無生法忍
 後義應勝之。即可
此答前問
問維摩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
常清淨云云爾者。大小乘中。明何法輪
答小乘法輪也 問云云
法華玄云。如淨名序小乘法輪。三轉
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華嚴性起品
小乘法輪。無轉。無還。名轉法輪
問・答大乘中。序佛説小乘轉法輪意。如
云云問三轉法輪者。何等耶 答示勸證
也。玄云。教十二者。即示勸證四諦。成十二
。十二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云云 教爲
。行
所轉。更有佛智。爲
能轉。以教爲所轉
又云。一諦三輪。謂是苦示轉
苦應勸轉
我已知證轉
集等亦爾也
又云。謂苦法忍爲眼。苦法智爲智。此忍爲
明。此智爲覺。餘三諦皆爾云云此義局
三根故有三轉故成十二
問。此等勸證三轉法輪者。在何時耶 答。
此在初轉法輪時此於一初轉法輪
更論三轉
玄云。三世十方諸佛法語。不三鹿薗之
。此是初轉法輪。示諸佛法所以三説
云云
 又有三根故三説。引釋論第百竝婆沙
 爲證也
問。若爾。一代所轉。通論有幾法輪耶 答。
初轉故唯一轉法
玄云。釋論云。但初説名轉法輪。後去因初亦
轉法輪云云
大論第六十五云初説法名定實。一法輪因
。乃至法盡通名爲轉。是諸天見是會
中多有無上道無生法忍。見是利
○讃言第二轉法輪云云
 此文明大小二種轉法輪義。言定實者。
 小乘明四諦生滅定實相也。乃至法盡通
 名爲轉者。此約小乘總爲一轉。言是會
 中等者。明第二無生滅法輪簡別初轉
 也
 問。論結云。今轉法輪似如初轉又云。
 初時無數人等發無上心。乃至得
 場是法。疾成佛道取意
 答。論云。有密有現。約密轉法輪故。云
 如初轉取意若約顯論。初轉唯劣故。
 分大乘第二轉也 又彌勒經遊意
 明七佛轉法輪中云。釋迦唯一轉法輪
 云云此應且約小乘論故耳。所以然者。
 顯示教中釋迦唯化聲聞衆故。云
 二百比丘衆也
問。付轉法論凡有幾轉耶。答。有二種。謂
自轉他轉也。問。何名自轉。何名他轉耶。
 答云云
玄八云。此二種轉開三種成佛。一者法身成
佛。謂生無生觀道場。無師將滿不二念。若
諸佛爲作因縁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
名爲他轉。二者應身成佛。謂十地行滿。坐
於道場。無師自悟。名爲自轉也。此二皆是
大乘三藏所無。次明三僧祇劫行滿。三十四
心成佛。亦無師自悟。得眼智明覺此三藏成
佛。成佛雖多不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
一爲本。後二爲迹。次就應身成佛後有自
。婆沙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
自得無漏行四諦境於鹿薗他身
等文 次就應身。復有自他等者。正約小乘
成佛之。兼亦通大乘應迹成佛
問。就法身成佛諸佛因縁者。其相如
何 答。十地滿。於摩醯首羅智所生。受
佛智水而得成佛 此即受識灌頂之相也。
 問。此與第二應身成佛何異同。是十地滿
故。又智所生。是第四禪頂。即三界所攝故也」
答。此約眞身成佛此合内應
眞身
第二是迹中
而論。故不同也。又由他力及自悟故爲
也。十地菩薩在智所生。是變易生。非三界
。爾時菩薩内自心中發無生觀。坐無生滅
法性道場。見法身諸佛縁而成佛也
問。受識灌頂第二應身成。何
法身成佛
答。案釋文。應身無師自悟。故知。受識灌頂而
成佛者。即法身成佛也。應知十地菩薩於
生觀中足二惠故。實智證平等法性。方
便智見無盡色相等乃至二惠平等。故*於
色相中不動眞際也
問。應身成佛何不他佛縁耶 答。若論
實成必須縁力。佛法要具因縁力故。然應
化身現爲特尊故不餘佛以爲其縁。但
以所化機爲其外縁而已
問。智所生者何處耶。答。摩醯首羅天。此
大自在天色究竟智論
淨居天之上
菩薩
淨居天
問。何故名智所生耶 答云云
十地義記一智處者。汎釋有四。一
凡以論。於三界中此處惠勝故名智處
○第二就其二乘以釋。二乘之人以無漏
勳禪彼故名智處。第三就其菩薩
辨。十地菩薩智波羅蜜最爲殊勝。此勝智人
報生彼故云智處。四就佛釋。十地菩薩
彼天中。即於彼天一切智故云智處
報在彼名智處生又云。説成有三。
一隨化説成。在閻浮提。二寄相顯實。在
色究竟。三就實辨實妙出三界。是則不
時處以定
又第七云得位者。如世王子受職之時
大轉輪王今子在於閻浮檀金白𠌵實上手
金鐘盛四海水灌不頂上即名受位菩薩。如
是受佛職時。昇妙華坐。十方諸佛眉間白
豪放一切智。入菩薩頂。名爲得位
云。○此釋有三。一據化相。諸佛身流入菩
薩色身之頂。二約相顯實。諸佛智光流
菩薩行心之頂。三就實論實。自己當來所得
果相。顯照心源。名光入頂。今此所説依第
二門故。了論家名爲如來。菩薩等智迭互
攝受
第一云。因行窮滿。得佛智職名爲受位。汎
釋有三。一就化相以明受位。如彌等現居
學窮。聖説當果以授其人故名受位。二約
相顯實。如下文説。十地學滿。如來豪光從
其頂入。名爲受位。三就實論實。十地學窮。
己家當來法身之相。顯自心源。名爲得位
云云
十地論第一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
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云云記一末云。生
報名云云
此文意。先受佛位。然後生彼大自在天
歟。地論義記七末云。隨在佛數成人同也。
*以佛徳佛數。如始出家。雖
。已隨僧數。次*以喩顯云云此明得位也。
又云。良以十地佛境相應故。九地中順入
。即名向第十地云云又云。十地菩
薩。於修分中佛十力四無畏等云云又云。
菩提時。諸佛迭現因行入果爲佛
覺知果現因心菩薩覺知名爲迭苦現前知耳
云云
問。准此等文。菩薩入第十地始心時。已受
佛位。然後生大自在天而成正覺。而何云
受職灌頂法身成
答。第十地菩薩修分之中。同佛功徳故。得
成佛相此。故知。金剛心後證法身時正
此事也。又一義云。十地菩薩得不二正
。即名法身成佛更可
定之
瓔珞經下卷云。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
處。千寶相蓮華。受佛記。位學化功云云
  二乘入空不著不證事
二智義云。二乘入空不四句。但是不著
而能不證。菩薩入空既無存。又即能渉
有故名不證。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
何故聲聞住空。菩薩不證。答。二乘以空爲
妙極。依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
妙極。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此。
依故能不證云云
 問。二乘既住但定。以空爲妙極。而何云
 不存四句是不著耶 答。於空無斷見邪
 見。亦無我我所等故。云不存四句歟。且
 
  辟支佛事
中論法品云 若佛不出世 佛法已滅盡
 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 長行釋云。若
佛不出世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
智。若佛度衆生已。入無餘涅槃。遺法滅
盡。先世若有得道。少觀厭離因縁。獨
山林憒鬧得道。名爲辟支佛
中論法品疏云卷第
花嚴云。菩薩將下生
前。以道眼大千界。有辟支佛。放光照
之。若覺知者。即取滅度。不覺知者。徒著
他方。與此文同也 問。其人何故不
也 答。其恥聲聞從師憚佛道長遠。二盈
之間。故出無佛世問。辟支佛既不師。於
何時中小入大 答。法華玄義。已具辨
之。今略論四句。一者縁覺果人。既不佛。
三界外法華經。迴三入一。二者縁覺
因人及聲聞三果。於三界内法華經
小入大。三者羅漢之人。若値佛聞法華經
界内入道。若不佛。生三界外。聞法華
。方受一乘。四者増上慢二乘。保二摳
大。於界内外並不一乘。問。劫初劫後。
縁覺何時出世 答。雜心云。劫初轉輪王。
劫末佛興世。二時間辟支佛也
問。縁覺果人。有界内迴心義耶 云云
問。若有界内迴心者。論四句中。但云縁覺果
人。界外聞一乘。若無於界内迴向心者
退心縁覺。何不界内一乘經。又先聲
聞縁覺。本欲見佛何不界内
少入大耶 答。縁覺果人。多在無佛世故。
本乘亦不佛故。於界内
。然亦可少分有之。故華玄五云。非
乘縁覺本是聲聞初果。十四生滿。若不
佛。成辟支。已佛便出世故有佛。此人本
願見佛。故若佛出世便得見也取意
法品疏云。有退菩提心辟支佛取意先聲
聞理。亦應佛。然應不定。如智勝結縁人
中其下根者。雖退大人界内不一乘經
也。縁覺於大乘亦應下根者
  裏書云
 華玄五云。二者非本乘縁覺。其人本是聲
 聞。於佛法中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
 生滿。値佛則成羅漢。不佛成辟支。如
 此之人。*或有佛義。以其成辟支
 而佛便出世。故有佛義也 問。華嚴
 云。放光照之令滅及移他方。云何得
 佛耶。答。此人本願見佛。與前人異故
 不例也云云 已上
裏書
法華授記品疏明四句。如中論疏。然引
。菩薩下生證已。云若有縁覺値
。亦有界内經得記。此義少耳
問。凡縁覺人幾種耶 答。依法華
玄第五。凡有四種。一本乘縁覺。釋論及餘
論。略擧有二。一極遲百劫。是大辟支。倶舍
犀角喩百劫也。二極速四世。中間不定。
此二成縁覺果。決定不佛。故花嚴云。菩
薩放光。覺知者滅。不知者置他方。大
經譬之慧星。中論云。若佛不出世等。此大
小縁覺未果時。或有佛。二者非本乘
縁覺。是聲聞人。得初果已。十四生滿不
佛成辟支。此人成辟支已。若佛出世。便
見也。倶舍云。二果不佛。亦成
。而不三果。但得那舍。若不佛。亦
縁覺。然此義少故。經論不之耳。
三者倶舍復有部行縁覺。其人自有徒衆
部儻。如佛有弟子眷屬故名部行。不必滿
百劫亦六十劫。此亦不佛也四者變化
縁覺取意
略抄
 問。第三人既不佛。應是第一本乘人
 中小辟支佛。何故別出耶 答。先非必部
 行小者。雖多而非師資相依。此有弟子
 爲此義。且別開耳。實是第一之所攝
 也
中論法品疏云。略有五種。一本乘辟支。謂百
劫修行。乃至極疾四世成道。二者退菩提心
辟支。智度論云。菩薩若證四諦辟支佛
三聲聞辟支。如初果果人。於第七生中
佛。法成少辟支身子
倶舍論云。往外道法中出家。著木皮袈裟
也。又云。住山林中。淨居天等施其法眼。四
者有犀角喩。辟支獨自出世。則大辟支也。五
者有部行辟支。亦有部黨眷屬也 問。辟支
亦有多人。共出世不 答。經云。五百辟支
一時出世。別有因縁。略不具述。諸義委曲
法華玄章已論之也
 今見此文不出應化者。直就實類耳。又
 前三種攝略盡然第四第五爲別相
 分出之。前三但是本乘非本乘異。後二部
 黨有無不同。由此門別重復論
問。部行縁覺爲是本乘非本乘耶 答云云
既云犀角喩百劫云云故知。本乘不滿
者。是部行也。然更須尋問。退心縁覺證
據如何。論作假設言。何以此證退心縁
耶 答。問百劫大辟支有退大取小者
耶 答。花玄云。問。大辟支百劫行。行聞
華一説即悟如身子耶 答。而不例者。此
中三根聲聞久劫習大乘故。今始得悟縁
。雖利不大乘者。則未得悟
 今准此文。大辟支佛定是本乘。何故爾者
 若先學大者。雖退大取小。而其性寛不
 徒衆。不見佛。若偏求獨善。必是本
 乘耳。又一義云。縁覺雖久劫習
 子等。而本小時發大乘心。習大乘時小
 故不身子。亦樂獨善。厭弟子衆。即得
 是退心縁覺也。准仁王疏。大辟支佛亦
 有見佛。而法華玄云。大辟支若聞法華略
 説便悟。即勝身子。而言不例者。且據
 乘大辟支言
問。小乘義忍法位有三乘相作義耶 答
花玄五云。問。小乘義。忍法已前猶有退
。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義。忍法已去。則
三根已定。無相作義。迦葉今住何位
耶 答○迦葉劣身子。復勝七生滿人。則是
中根辟支可煗頂二善根。不佛而
縁覺也 問。縁覺住二善根聲聞
退根性。○答○倶舍論云。縁覺住二善根
時。但聞佛教教得道。轉名聲聞耳。實
退中根下根也。今謂可二人。一
者退中根下根。故縁覺成聲聞。二者迦
葉之流不佛則成縁覺。値佛則事佛爲
師。弟子故名聲聞耳。根性如故。○如
七生人不佛成縁覺。實非進根義云云
 問。倶舍云。博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云云
 聲聞忍位不成佛者。於惡趣非擇滅
 故。聲聞忍位亦成辟支。何故今云忍位
 已去無相作義耶 答。此明忍法於
 乘已得決定種性成立故不轉也。即與
 舍聲聞忍位。轉作辟支相違也。佛性
 論云。忍位已上得自乘性
  倶舍意。雖退。而得進歟。可
  更尋思之
問。七生須陀洹。若不佛。成辟支佛者。中
間二果亦有此義耶 答。中間二果亦有
故玄具云。倶舍論云。二果不佛。亦成
縁覺。而不三果但得那含竟。値佛成
羅漢。脱不佛亦有縁覺。但此義既
少。故經論不之耳二果不佛亦成
縁覺之文可舊倶舍也。先考之時不
悟僻事歟。重可
問。第三果聖者。不欲界生。何得中間不
佛成縁覺耶。答。此義尤難。試通云。
初二果人經生之間。若不佛而起聖道
欲惑盡。得第三果。得三果已。若不
佛成縁覺也。難云。此是初二果。要經第三
耳。何得二果縁覺外別説之耶。
設義分別説。不小。以初果二果各別
二人要經第三果故耶。又云。一義云。有
人先於佛法中第三果已。即於此身
佛法滅。後方漏盡。便成縁覺故此義少耳
難云。此人既證聖道。後亦般勝進。何得
間佛法滅耶 答。如法滅時而無捨戒
此約更無始入正道者等也。涅槃疏。十
八引善見律云。受戒中間。若値佛法滅者。
戒則失。如年少受戒。至年二十五佛法便
滅。此人爾時戒自然失也。○後有師解。法滅
盡時不戒。佛法雖滅而戒不失。但法滅
後而受戒。不復得云云難云。若有教法
縁覺無佛世義耶 答。爾時亦無誦
教法如雖經生聖者亦名法滅也。
此猶未之。更思云聞正法。得第三果
已。入滅盡定。設經多時。未法滅已乃至出
定須臾得涅槃。便滅者也
  裏書
 倶舍第十二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
 果時。轉名獨勝。有餘説。彼先是異生云云
 泰法師釋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三果後
 得第四果時。無佛出世。得第四果。轉名
 獨勝。或先聞佛説法聲聞初果。乃至
 或受七生滿無佛出世。得後三勝果
 名獨縁云云
 光法師之。但評取前解爲勝也已上
裏書
統略下云普門
辟支有八人八實行。八方
便。八實行。謂小大一雙。七生人是鈍根。但
聞教即成鈍根羅漢。自悟成鈍根辟支
極利取百劫又次於本乘辟支復有利鈍
一雙。極鈍四世。極利百劫。次獨覺及部行一
雙有。從衆名部行縁覺。無眷屬。獨靜山林
獨覺。次菩薩辟支。本乘辟支。智度論云。
菩薩不佛法。退證四諦。成辟支。此可
利鈍。應八人
 實行應化各有八人。總爲十六
問。辟支佛人。能令人得煗法及聖果
答。無煗法聖道
華玄五云。問。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説法不
人得煗法乃至聖果耶 答。辟支出
佛世時。此是正法已盡。乃至亦無末法。此時
衆生根鈍故。無煗法耳。辟支不
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鈍
聲聞。能化所化則通云云
婆沙論明人得順決擇分善根
正道
問。若縁覺根利者。何故唯現神通
。設有説法唯説一偈耶 答云云
  裏書云
涅槃疏十二云。問。縁覺爲都不説。亦多
少説耶。解云。依大論云。縁覺之人。若説教
者。能説一偈兩偈。而不多説也。而與
相違者。此中云廣説故。名
。大論取小説故有取説文 已上
裏書
大乘義章云。縁覺出世。無九部經。無教可
依故不云云
義疏云化城
縁覺多爲人現通。假令説法。唯
一偈云云
又云。縁覺出無佛世。衆生薄福鈍根。雖
説法而不深悟。亦不多説
問。若爾。縁覺亦無能令人得辟支佛耶。
答有
統略下卷云普門
問曰。辟支不人得
法及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
五百仙人初人成辟支竟。教餘四百九十九
。竝成辟支。所以然者。聖人應在無佛世
根熟故能今辟支。既無佛法。無復聖教
及鈍根故。不人成聲聞
  裏書云
 泰法師引正理云。雖此理
悲等
 今測量彼。知爾時有情根。欲見諦等
 不他教。故不説法。以調伏他此。
 所餘攝有情事無勞。設教現通即成。又
 諸獨覺闕力無畏等文
 問。正理論文云。入見諦者。不獨覺教
 餘事已上
裏書
問。寶窟云。以人爲縁。如獼猴教仙人坐禪
逐得云云此當伊師迦山五百外仙
辟支佛也。既由獼猴。何言初人成辟支
。已今餘同類成辟支耶 答。寶窟約
且云獼猴。説略約餘人辟支教
也。又推功歸本。五百皆由獼猴教力。寶
窟據之。又一義云。獼猴於餘處一辟
支威儀。見已教五百仙人也。初時所見一
辟支佛。知此獼猴有化用。故現威儀
獼猴見故云教也。所化仙人實是四百
九十九人。統通初人五百耳。或約滿
五百
  裏書
倶舍神泰疏云論第
十二
有餘師説。先是異生曾
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聖道。得獨勝名
本事經中説。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
一獼猴。曾在山中。供養獨覺。見彼獨覺
結跏趺坐入定威儀。時彼獨覺入涅槃後。展
轉獨行。至外仙所。見諸外仙拔髮懸。修
苦行。不得道。現先所見結跏趺坐獨覺
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習此威儀。須臾
皆證獨覺菩文 已上
裏書
問。問五百辟支佛者。凡夫仙人。依獼猴教
始入聖道歟。爲當先世入聖道者。今成
無學耶 答云云
統略云。聖人應無佛世根熟云云
涅槃疏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則獨出不竝。名
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獨覺。○小辟支
佛。則得竝出。故云五百辟支佛倶出。明
此小辟支佛。竝是七生須陀洹云云
問若爾。應是聲聞。亦是鈍根。此人不轉根
何故言鈍根故。不人成聲聞耶 答」
問。縁覺發心得道。由教力耶 答發心
教。得道可分別
法華譬喩品云。若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
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惠。樂獨善寂。深知
諸法因縁。是名辟支佛乘云云
 此文發心由教。得道離教也
寶窟中卷云求縁覺者。
縁覺乘
亦有種授義。一
者諸佛菩薩。以神通。起風動樹。因而葉
落。令其思量。故云授與。二者以人爲縁如
獼猴教仙人坐禪。遂得縁覺。亦是授義
略云。辟支佛能令人成辟支佛
問仁王般若會座。大仙縁覺衆來云云本乘人
歟。爲當何。答應是退大以遇佛。故非本乘
是最大。故非先聲聞
仁王疏上。昔因中作國王。樹林妙色。忽爾
綵女毀壞。王即思惟。以外況内。成大辟
。名大仙縁覺。二佛去世。閑居靜室。獨悟
思惟。忽然成道。名獨覺辟支。三七生須陀
小辟支。三種之中。前者最大。從因縁。得
道。故名大仙略抄
又云。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因縁以得道。
今聞如來放光動地。尋光而來
問。論疏并玄論。引華嚴云。菩薩將欲下生
光照之。若覺知者。則捨壽入。不
覺知者。從置他方無佛世界云云爾部行麟
喩之中何 答。一云麟喩。而經云。諸辟支
佛者。於一世界。雖多人。而不相依。各
山林。故云麟喩。又利種性。是獨一故。如
舍利弗。雖竝出。而與無量鈍根人倶。此
亦如是。自雖極利。獨一無二。而與衆多鈍
辟支佛倶也。一義云。此是部行。部黨
眷屬。而不見佛出世也。如佛有弟子
故。問若爾搆弟子。亦應見佛。何入
耶 答此應是本乘部行。本於長時。求
自然惠。不見佛。由此因縁。不見佛
問若爾何故衆人相依耶 答見佛必由
佛勝業。見部黨者。不佛勝業。此是
業力所致。故不覺者。從置他方更尋又有
法相宗人。於最勝講。會釋云。諸辟支佛者。
通明諸補處下生相。故云
問。從佛聞十二因縁。得道者。名縁覺
答若依淨影釋。此名聲聞縁覺。以所觀
縁覺也。嘉祥大師釋中。未分明見之。但
得道。因縁以別。聲聞縁覺。若本來樂觀
十二因縁過佛得涅槃。但名聲聞。而言
聞觀四諦者。約大宗之。因縁亦是諦觀
故。從宗但名諦觀而已
問聲聞縁覺相對。有幾同異耶 答淨影釋
云云今依嘉祥。二乘相對。十一異。七種同義

法華化城品疏云。異義乃多。略明十一種
撰疏
一根有利鈍
二修因長短異三世六十劫
四世百劫
三出時異聲聞與
佛同世。
縁覺
四有悲無悲異智論云。三狩被園聲聞。如鹿。
但免自身。故無悲。縁覺如羊。雖
 圍。迴願念弟子。則
少悲。或本云。縁覺如犀之
五福徳厚薄異縁覺必有相好。或具
不具 聲聞或有或無
即字有無異縁覺無羊中有十二因縁*即字
聲聞羊中無四諦*即字
七現通説法異聲聞多爲人説法。縁覺多爲人現
通。假令説法。唯説一偈
八利益淺深異聲聞説法。能令七賢七聖。與
佛同世衆生利故。縁覺説法。不
 人得煗法。頂法。乃至羅
。出無佛世人鈍故
九境界異聲聞天眼。依智論雜心。以二千世界
境。縁覺天眼。以三千界
十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
縁覺隱處山林
十一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縁
覺頓證二果
  所言七種同義者
斷惑 同。謂同斷見思二
二出義 同。同出三界
三智同大乘同得一切智
小乘。同得盡無生智
四涅槃同 同得有餘無餘二涅槃
五見同 同見四諦理
六知同 同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事
七同名小乘
問。縁覺人。與聲聞同。不四住習氣耶。
云云
華疏云譬喩
問。爲三智三車優劣。爲
三斷耶 答有人言。具約智斷優劣。聲
聞但斷正使。縁覺侵斷小習。菩薩結習都
盡。今謂。中乘斷習。經論無文。但取智有
。譬三車不同
統略下云化城
又即昔小乘人。亦總智遠近。二
乘人但斷正使四住。在正使門外。佛斷
智習氣。則佛果。在無知習氣門外
又云。次合離門。開小乘爲二車。合二乘
一城也者。昔遂其智有優劣。根性各異。欲
出之故。説二車。今明二乘。同斷四住
同出分段。同得無爲涅槃。是故合一城
統略。釋化城品末。合譬文云。説二涅槃。依
涅槃經。聲聞小涅槃。縁覺中涅槃。爲二涅槃
者。同性經。縁覺有十地。十地中。有習氣薄
。以根利故。長斷習氣中涅槃。聲聞不
斷。名小涅槃
問。縁覺斷習既見。同性經。而何義疏文云
乘斷習。經論無文耶。答有云。義疏。先時
制餘時未同性經文。統略。後乃時乃見
此文。不相違也。人破此義云。大師既鑒
已。然後方有所制。何言先時未此文
若爾此義幾愚頑乎。今云。大師先後所制。或
改易。或有覽經未盡。故不定非之。然
今會通。有多意。一云。經論分別二乘不同
習斷有無之別。如十地論第四地等
義疏據之。云經論無文。不別經乃有
。二云。約多分故言無文。約少分之。
三云。約分明無文。約&MT00408;之。四云。
有人但云中乘斷習。而不文。故云無文
然自鑒照故。有之。五二乘得滅。或同或
異。二義兼通。明同義時。隱文不引。爲
異義。探希微出之。此等義門。兼通用之。非
五義意樂相隔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四終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五
六八識列名眞妄
 七法不住淨影釋異
 略明八門
 染淨縁起四句無明住地
是妄識等文
 有始無始文
 性染有無
 心數有無
 八識非究竟
 勝鬘二藏
 三性三無性
 相識見識
 種子義不失法
 依方等懺悔滅定業不二障
 五住
 性成煩惱
 無始無明
 凡位起無明地不
 無明住地體
  八識事
問。八識者何等耶 答。眼等六識。即爲六。
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梨耶識。是八識也
問。爾第八識眞妄中何 答。有二種阿梨
耶識
中論疏第七云行品又舊地論以七識
。八識爲眞實。攝大乘師以八識虚妄
九識爲眞實。又云。八識有二義。一妄。二眞。
有解。性義是眞有。果報識是妄用。起信論。生
滅無生滅。合作梨耶體。楞伽經。亦有二文
一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梨
 又云。等者。更出攝大乘師義
同因果品疏云。又攝論師云。梨耶體無
滅名。用生滅亦是。此義違楞伽。楞伽明
識滅義
玄教迹義云。攝論云。無常有二種。一者因中
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常。二者佛果本無今
有。已有不無無常。而不因中生滅無常
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
無常
 言上報梨耶者。佛地所得果報梨耶識。
 在因位之上故名上報梨耶。又言八識
 者。通擧體用。上云梨耶。別擧識體也」
統略下云壽量
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二依
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識。次是陀那。後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