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倶舍論指要鈔 (No. 2250_ 湛慧撰 ) in Vol. 63

[First] [Prev+100] [Prev]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事格量。依雜阿經云。由旬城高下亦爾。
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盡。劫猶不盡。按此
即爲別劫也。若據大劫。即以八十由旬城
爲量也。樓炭經云。以二事論劫。一云。有
一大城。東西千里南北四千里。滿中芥子百
歳諸天來下取一芥子盡。劫猶未盡。二云。
有一大石方四十里。百歳諸天來下取羅糓
衣拂石盡。劫猶不窮。此亦應是別劫也。
第二有成劫四十。壞劫亦爾。所以然者。世
間成時二十別劫。住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
別劫。空時二十別劫。此中以住合成以空
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此成壞合有八十
別劫爲一大劫。更舒之。別有六劫。一別二
成三住四壞五空六大。若更東之則有三劫。
一小劫二中劫三大劫。小則別○劫。中則
成・壞隨一。大則總成與壞。欲界中壽一劫是
小劫。初禪三天壽劫是中劫。二禪已去壽劫
是大劫已上
珠林
今小劫亦云別劫。又依大乘。廣
明九種劫。如瑜伽倫記一下六左又具如業
品中述第八之三
十九*左
如此人間有易盡期智論十三説寒地
獄壽量云。有六解胡麻。有人過百取
一胡麻等。玄應音義二十五十二左云。婆訶
比言𥫱。或云篅。麻則胡麻也。𥫱音徒損切
○佉梨此云一*解。謂十斗也寶疏云。佉
梨者受一斛器名。如此間升㪷解等名
麟云。准此説非正名斛也
及最後有瑜伽倫記二上八紙左云。若小
乘説云。一切三界皆有中天。唯除欝單越・
無想天・最後身菩薩。今此文雖不説最後
身菩薩無中天事理必應有故。下文云。非
自害非他害者。一切那落迦乃至住最後
身菩薩。然依大乘。最後身菩薩多據化相
非實後身。若據實者。初地已上即無中天。
何須遠後後菩薩無中天耶。故知下文説
彼後身菩薩無中天者。是權非實。故此不



阿毘達磨倶舎論指要鈔第十二

  分別世品第三之五
分析諸色爲色極少正理三十二三紙右
云。然許極微略有二種一實二假。其相云何。
實謂極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現量所得。
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謂聚色中以慧漸析
至最極位。然後於中辨色聲等極微差別。
此析所至名假極微。令慧尋思極生喜故。
此微即極故名極微。極謂色中析至究竟。微
謂唯是慧眼所行故。極微言顯微極義已上
論文
今謂。准此論文。有部極微亦通假實。其假
極微如大乘立細色是假。唯識述記二本
紙右云。經部十處麁假細實。大乘世俗麁實細
假。薩婆多等麁細倶實。一説部等麁細倶
已上惠暉云。大乘麁色實有。以頓變故。析
至不可析假立極微。經部細色實有麁色是
假。以聚細色成麁色故也。有部麁細二色
皆有。勝論外道麁細色皆實有是常。世界
壞即散作極微不滅。世界成即二二合生
子。即不増也
衆縁和合法得自體麟云。釋刹那中有
三説。初二經部後一者有部。初言法得自
體頃者。謂法先無體是未來。得成體已*滅
是過去。得體未滅名現在。即此得體未滅
之頃名一刹那惠暉云。是經部。過未無
體。現在有體。現在因縁合有爲法生。得自
體即滅。即是有部取果異名也
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麟云。極微是色量
促。刹那是時量促。若度二極微已上名刹
那。刹那量即有前後非時極少。若度一極
微經二刹那。即極微量有分析。非色極小。
由此故説度一極微名一刹那此以諸法
實無行動
相續道中假説動故。新
破此解。煩而不述也
惠暉云。據實即當處生
即當處*滅。相續位中假説動也。若度二極
微名一刹那。即刹那有前後。度一極微
名二刹那。即極微有分量。此論念與刹那
無別。世間行速疾無過日月。四天下經有
十二億此約大數。就實而論。有十
二億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
夜行略有三百萬踰繕那。一日夜共六百四
十八萬踰繕那。日行一歩名一刹那。尚
一日月行三百萬踰繕那此亦約大數。就實而論
有三百六十一萬三百五
十踰繕那。何者一四天下所依水金二輪周圍量有三
十六億一萬百五十踰繕那此十萬億爲一億也
不盡。何況度一極微名一刹那麟云。新
有二釋。初云。日夜刹那與此刹那不同。日
夜刹那唯是算數之法。如此秤尺寸等量極
少之名。無佛法時此數常定。此生滅刹那
見諸法生減之量
對佉諸師一刹那量婆沙百三十六
紙左曰。問。彼刹那量云何可知。有作是言。
施設論説。如中年女緝積毳時。抖擻細
毛不長不短。齊此説爲恒刹那量。彼不
欲説毳短長。但説毳毛從指間出隨所
出量是刹那。問。前問刹那。何縁乃引施設
論説*恒刹那量。答。此中擧麁以顯於
細。以細難知不可顯故。謂百二十刹那成
一*恒刹那。六十*恒刹那成一臘縛。此有七
千二百刹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
二百一十六千刹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
夜。此有少二十。不滿六十五百千刹那。此
五蘊身一晝一夜經於爾所生滅無常。有説。
此麁非刹那量。如我義者。如壯士彈指頃
經六十四刹那。有説。不然。如我義。如二
壯夫掣斷衆多迦尸細縷。隨爾所縷斷經
爾所刹那。有説。不然。如我*義。如二壯夫
執挽衆多迦尸細縷有一壯士以經那國
百練剛捷疾而斷。隨爾所縷斷經爾
所刹那。有説。猶麁非刹那量。實刹那量世尊
不説。云何知然。如契經説。有一苾芻。來
諸佛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壽
行云何速疾生滅。佛言。我能宣説。汝不能
知。苾芻言。頗有譬喩能顯示不。佛言。有。今
爲汝説。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攅
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失來語之曰。汝等今
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倶令不隨。於意
云何。此捷疾不。苾芻白佛。甚疾。世尊。佛言。
彼人六捷疾不及地行藥叉。地行捷疾不及
空行藥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衆天。彼天
捷疾不及日月輪。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
此是導引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大展轉捷疾。
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暫停。
由此故知。世尊不説實刹那量。問。何故世
尊不爲他説實刹那量答。無有有情堪能
知故。問。豈舍利子亦不知耶 答。彼雖能
知。而於彼無用。是故不説。佛不空説法故
已上
論文
惠暉云。一度彈指有六十五刹那。一指面
豈即有六十五極微。更有多釋。皆不殊前
意。亦皆不免前難。又准仁王經。一念有九
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滅。如何此論言刹
那細耶。答。有二説。一云日夜刹那是算數
法。如尺寸等常。是生滅刹那佛出世方有。
此論刹那即是算數法。不可將生滅難也。
二云。日夜刹那數量時之通名。既時極少名
一刹那。時多名一劫。劫既有大小。刹那亦
更有細分。故一刹那有九百生滅也已上
論第十五云。彈指頃有六十時言壯士者。
禮記曲禮曰。三十曰壯。鄭玄曰。氣力浸強之

謂七極微爲一微量舍頭諫經曰。七微爲
二十
二左
方廣大莊嚴經第四曰。七極微
塵成一阿耨塵二十
對法鈔一末四十一
紙左
曰。梵
云波羅摩阿拏。此云極微。微者少義。色中
至小立極微名。徒七波羅摩阿拏成一阿
拏。即從七極微方成一微義。舊語音訛。故
名阿耨。詳如上辨
二十四指横布爲肘頌疏冠經云。竪積太
長横布甚短。婆沙既言二十四節成一肘。恐
是爲正者。今謂大非也。己指自布其量可知
何向他求。牆面之已至於茲何乎。然論肘
量諸師不同。花嚴音義云。依毘曇中。一尺
五寸爲一肘。光師一肘一尺六寸。頌疏一尺
八寸。寶疏二尺尺。有不同故致斯別。尺之
長短如別章記。若約一尺八寸則當聖教
所言。由句一十六里。具如下辨。舊倶舍云
十二指爲一磔手。二十四指爲一肘
四肘爲弓中間道量婆沙百三十六四紙
云。四肘爲一弓。去村五百弓名阿練若
處。從此已去名邊遠處。即五百弓成摩掲
陀國一倶盧舍成北方半倶盧舍。所以者何
摩掲陀國其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
北方高下。遠猶聲及。是故北方倶盧舍大。八
倶盧舍成一踰繕那已上
論文
瑜伽倫記一下二十
二右
云。倶盧舍者。即五百弓量。依梁朝尺丈量
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已上一倶盧舍
雜寶藏經其量五里。天台亦同。又依律中。
界義多端。聚落練若種類不鮮。飾宗記四
二十
四左
云。見論十七云。有市故名聚落界。
無市名村界。第八云。聚落者。一家一屋如
摩羅村。此是一屋亦名聚落。五分第一云。
若城塹籬柵周迴周圍遶三由句乃至一屋。是
名聚落。六蘭若者。一盜戒蘭若。如此戒村
外空地。二頭阿蘭若。如謗戒云阿斷若阿
練若共同。三攝衣蘭若。如離衣戒八樹護
衣。四夜蘭若。如六夜離衣戒。五安坐蘭若。
如不安坐受食戒此第四第五律師並
云去村五百弓
六攝僧蘭
若。如十誦律。𤘽盧舍見論八。槃陀羅等如
説戒犍度辨也已上
記文
又靜法花嚴音義第一
紙左云。阿蘭若法。若然也切。阿蘭若者。或
曰阿蘭那。正云阿蘭壤。此翻爲無靜聲。然
有三類。一名達摩阿蘭若。即此所明者也。
謂説諸法本來湛寂無起作義。因名其處
爲法阿蘭若處。此中處者即菩提場中是也。
二名摩登伽阿蘭若。謂塚間處要去村落
一倶盧舍。大牛吼聲所不及處也。三名
檀陀迦阿蘭若。謂沙磧之處也。磧音千歴
已上
音義
惠琳音義五五左意同靜法。彼云阿
練若或云阿蘭若或云阿蘭那或但云蘭
若。皆梵語訛轉耳。正梵語應云阿蘭。暫舌
上聲。孃此土義。譯云寂靜處。或云無
地所居不一。或住砂磧山林壙野或塚間寒
林棄死屍處。皆出聚落一倶盧舍之外。遠離
諠譟牛畜鶏犬之聲。寂靜安心修習禪定已上
音義
玄應音義第一二十
八左
大同。然阿蘭若有多差別。
望聚落界有遠有近。是故二界動有混淆。
善見律八十八右云。聚落者。或聚落或阿蘭若
處律中已説。我今更分別演説。聚落者。一家
一屋如摩羅村。此是一屋亦名聚落。以此汝
自當知。無人者夜叉所住處。或人暫避因縁
後更還住。有籬者。塼爲初乃至下以草木
作。依𤚩牛住者。隨牛處處住。或一屋或二三
屋亦名聚落。佔客住者。歩擔估客車行估客
亦名聚落。城邑及村亦名聚落。聚落界者。
爲欲明阿蘭若界。門闑住者。若聚落。如何
㝹羅陀國有二門闑。於内門闑以外悉是阿
蘭處。若無門闑。可當門闑處。亦名爲門
闑。此是阿毘曇阿蘭若法中人者。不犍不
羸。擲石者盡力擲也。至石所落處。不取
石勢轉處。若聚落無籬者。住欄木所落
處擲石也。又法師解。老嫗在戸裏。擲糞箕
及舂杵所及處立。在此擲石所及處。又法
師解。若屋無籬。於屋兩頭作欄。當欄中央
擲石所及處還。是名屋界。問曰。若本聚
落廣大。今則狹小。齊何以爲界。答曰。聚有
人。住屋漏所落處。中人擲所及處以
還。是聚落界。阿蘭若界者。從門闑以外五
百弓。名爲下品阿蘭若已上
律文
又村落有中邊
別練若亦有遠近。則若練若界近落界。或
開或合無有妨害。猶有如無想・廣果二天開
合不同。村落中邊等者。舊婆沙三十八十七左
云。如村落中若村落邊住處。雖有大聲不
能作患。阿練若住處雖復小聲猶以爲患。
彼亦如是。復次欲界多諸非法想煩惱。如
恨很誑諂憍害。如是等煩惱障覆於掉。不
得明了。是故欲界掉不立是結。色無色界
無非法想煩惱。彼中掉明了。是故立結。如
村落中村落邊住處多諸行惡比丘而不可
識。若至阿練若住處遠來可識已上
論文
又開合
同者。新婆沙百五十二六左云。問。滅盡等
至即非想非非想處繋。何故佛説超過一
切非想非非想處耶。答。雖即彼繋。寂靜勝
故。佛説*超彼。譬如村邊阿蘭若處雖即
村界亦以寂靜説離於村已上
論文
百五十四
八左云。問。無想天在何處攝。答。外國師説
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
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引
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已上
論文
准上二文。
無想・廣果開合不同。異部相諍。天數有殊。
色天或立十六。或爲十七等。聚落練若可
以准知
説八倶盧舍爲一踰繕那玄應音義二十
十二右三倶盧舍。諸經中或作句盧舍。或
作拘樓賖。亦作拘屡舍。皆梵音輕重也。謂
大牛鳴音聲開五里。又云。五百弓八倶盧
爲一踰繕那。即四十里。古者聖王一日所行
已上西域記二云。踰繕那。舊曰由旬。又目
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自古聖王一
日軍行。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
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已上慧琳音
義一十二左云。踰繕那。上半朱切。繕音善。古
云由旬。或云由延。或云踰闍那。皆梵語訛
略也。正云踰繕那。上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
前後翻釋。諸經論中互説不同。文句繁多。略
而不述。今且案西域記云。踰繕那者。自古
聖王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有四十里。印
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如上
經論所説。差別不同。考其異端。各有所據。
或取聖王。或取凡肘。或取古尺。取捨雖懷
異見。終是王軍一日行程。適中取實。今依
西域記。三十里爲定。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
此行記奉對太宗皇帝所問。其言眞實故以
爲憑。餘皆不取・南山業疏云。此無正翻。乃
是輪王巡狩一停之舍。猶如此方館驛。大論
云。由旬三別。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
四十里。謂中邊山川不同。致行里不等
三十臘縛爲一牟呼栗多舊論臘縛云羅
婆。牟呼栗多云牟休多。立世阿毘曇論亦同。
瑜伽云目呼剌多
十二月中智者智夜減立世阿毘曇論
六紙右日月行品。明日月行路差別・大小𨳝
月等義。瑜伽第二明十種時。知論第四十八
三十
九紙
説大小月・四種月・𨳝月・日月増減。又六
月減夜如上所引嘉祥疏辨
諸有地獄他方獄中泰云。業猶未盡者
業力引置他方獄中。寶云。應生不生名爲
壞劫。麟云。謂此界中若不定業者。容後時
故或全不受。若定業者。他方受也。今謂。
泰約已墮者。寶約未墮者。寶釋符合論
文。下論云。餘十方界一切有情感此三千世
界。業盡者。此約未隨者也。又婆沙一百三
十三云。然此天遍淨天壽六
十四劫也
若劫初成時。即生
容有六十四劫。若後生者皆不具也。若有
定業。應移他界。正理三十二云。由此證
知。餘界無淨居天。若餘世界有淨居天者。
應如地獄移住他方。寧説不塵更往餘

唯器世間七日輪現泰云。明壞器世
界。餘下方界一切有情共業感此三千世
界。業盡於此時。持雙山後大海下。漸有七
日輪現
燒上天宮無遺灰燼惠暉云。破外道
世界壞。極微散居虚空不減。成即二二
合生子等。若壞時無極微者。成時積何物
成。有部積風成風爲種子。准智度論。劫
火無灰。隨火起。即盡。若有灰者。灰是何物
能壞。若中灰者。即壞劫義不成也
自地火焔故作是言惠暉云。問。色界無
日。誰爲縁引生火。答。由衆生業力隨處
引生火也
等住二十成劫便麟云。謂壞劫中無刀
兵等別。但與住劫時等。名等住劫。成・空等
劫皆准此説惠暉云。等住者。成・壞劫無
有情。設有未増減。空劫全無。此三劫時歳
等住劫。有二十中劫。或約十辨住○麁量
名中劫。空劫無體不論也
然初成立起風輪等麟云。謂夜摩等已
上是空居故。從上來下。忉利天等是地居
故。從風輪先成惠暉云。成世界。 從上成
下至夜摩天。即下成風輪・九山・四列。方成
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中心合成。若有情世間。
即從上成至下。地獄有有情。名住劫初。大
乘成有情同外器故。文言先一切有情
生忉*利成劫終。滿住劫初也。成劫時人壽
無量。住劫初即有八歳。已後増亦即至八
萬。大乘即至八萬四千歳
劫性是何謂唯五蘊惠暉云。欲色界即五
蘊無色界即四蘊爲體。空劫即以二蘊。以
晝夜不離五蘊生滅故。五蘊爲體也瑜伽
倫記一下十一右云。問。劫體是何。解云。若據
小乘。時無別體。約法以明。故五蘊爲體。大
乘即以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時爲體
解脱經説是其一數證眞止記五云。藏
中無此經。倶僞經録中有四事解脱經。未
得經本。唯識第五引解脱經。疏云。此大小乘
通許之經。又智度論第六引解脱經。是指花
嚴。瑜伽倫記云。三藏云。小乘數有六十。名
阿僧祇。若依大乘。數有六百名一阿僧祇。
唯識第五引解脱經。基疏云。此大小乘通許
之經。非是解脱義名解脱經。然四阿含不攝
零落之經。此經解脱阿含故名爲解脱經。
若言零落經。名字惡也。演祕云。解解脱義
名解脱經。於理爲勝。故經頌云。若解脱諸
惑等云云有云。智論指花嚴經言不思義解
脱經。舊攝論中引解深密經曰解節經或相
續解脱經。然花嚴正説阿僧祇品有百二十
轉。恐小乘見單爲六十數不可亦定也者。
今謂非也。其稱花嚴爲不思議解脱經者。
此就大乘家而言之。小乘不信故。今謂。唯
識所引解脱經名。慈恩撲揚所解不同。撲揚
引經於理爲勝。然今此論所引經名。如慈
恩解應是阿含不攝零落之義何者以經部
有部相諍之日言四阿含零落之經其數幾
許故。正理四十六十四右意謂。傳聞。増一阿
含中從一法増乃至百法。佛滅度後此土有
情念慧衰退不能具持如來聖教故。今増
一經中唯有從一増至十。在中猶有多分
零落。況於過十。今更略引。多經今已隱沒。
如佛於彼婆柁梨經告婆柁梨等。彼經今
者已沒不現。又苦蘊經・慶喜大空經・鄔陀夷
經・他經・出愛王經・瞿轉經・滿經・藍薄迦經・
聖者護國趣經・慶喜涅槃經。有如是等無量
契經。皆於今時隱沒不現。本所結集多分
彫零等。准此文意。四阿含經多分零落。今
指阿含零落之經名解脱經應非説解脱
故名解脱經。是是解脱經非別經目。非
謂別有經本。是故舊論及正理・顯宗等論
唯言有經。無解脱名。可以准知故。然舊倶
舍第九十三左中間八處忘失如此。大劫次第
數至第六十處。説名一阿僧祇已上
論文
准此舊
論。無數之目在第六十處。與此論別。又舊
論中。矝羯羅下八數亦闕。如前八處。都合
闕脱一十六數。是故於六十中唯有四十
四數。新舊二論優降可知智論第九亦
名無數
從此洲諸佛出現智論第四云。阿毘
曇中。迦旃延尼子輩言乃至時有八種。佛出
其中。第一人長壽八萬四千歳時。第二人壽
七萬歳。第三人壽六萬歳。第四人壽五萬
歳。第五人壽四萬歳。第六人壽三萬歳。第七
人壽二萬歳。第八人壽百餘歳乃至若諸佛常
憐愍衆生。何以止八種時中出世餘時不
出。佛法不待時。如好藥服時便差病。佛法
亦如是。不待時乃至諸天壽出千萬歳。有
先世因縁。雖多樂染愛厚能得道。何況
人中不大樂。三十六種不淨易可教化。以
是故人壽過八萬歳佛應出。是中人無病
心樂故。人皆利根福徳。福徳利根故應易得
道。復次師子鼓音王佛時。人壽十萬歳。明
王佛時。人壽七百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國。人
壽無量阿僧祇劫。汝云何言過八萬歳佛不
出世已上瑜伽略纂十一云。二十住劫合爲賢
劫第一住劫已有四佛。餘劫餘佛出世。此西
方傳釋已上彌勒上生經慈恩疏上云。有云。住
劫中初五劫無佛出世。第六劫有倶留孫佛。
第七劫有倶那含牟尼佛。第八劫有迦葉佛。
第九劫有釋迦。第十劫有彌勒。有曰。四
佛并第九劫。彌勒當賢劫第五佛也。又云。
問。長含云毘婆尸佛人壽八萬歳時出世。
尸棄佛人壽七萬歳時出。毘舍浮佛人壽六
萬歳時出。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歳時出。拘那
含牟尼佛人壽二萬歳時出。迦葉佛人壽二
萬歳時出。釋迦一百歳時出。彌勒佛人壽八
萬歳時出世。豈前三佛同住劫耶。答。五濁經
明。賢劫前四佛同出第九住劫。或云。住劫中
初五劫無佛。阿含經説佛出世時人壽長短
不説同劫。亦不相違已上麟云。即賢劫中
四佛出世。以倶在此第九劫漸減位中。又
前八劫無佛出世。彌勒佛第九劫出。又准彌
勒經。今劫是刀兵劫。又准此文。後十一劫更
有九百九十六佛出世。時恐大促。新云。詳
其賢劫似是風災劫。於六十四劫中。此爲
第一劫。總六十四劫爲一賢劫。於中千佛理
亦可然。應更詳撿
何縁減百無佛出耶彌勒上生經慈恩疏
云。問。何故釋迦劫減百歳出世。彌勒劫増出
世。答。釋迦願於惡劫教化行苦行等。並
異彌勒。彌勒願好時教化。所以不説超劫。
又釋迦衆生遭苦發心樂即退散。彌勒衆生
樂即發心苦即退*散。如倶胝耳樂妙樂具
故所以不同。見惡時出厭心深故。樂時出者
欣心勝故
由本事中等婆沙四十六十八右云。伊師
迦山泰云。由本事中説。山處總有五百苦行
外仙。有一獼猴。曾在山中供養獨覺。見彼
獨覺結跏趺坐入定威儀時。彼獨覺入涅槃
後。展轉猶行至外仙所。見諸外仙拔髮倒懸
修諸苦行不能得道。現先所見結跏臾坐
獨覺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習此威儀。
須臾皆證獨覺菩提
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惠暉云。修苦
行是戒禁取。故知是凡夫。又准下文。聲聞
至上忍世第一法皆不許轉。如何至第三
果許轉作獨覺也
言獨覺者不調他故麟云。此有二義
得名。一至取果時不禀聖教二已得果不
覺於他。具此二義名爲獨覺。非唯因位
不禀聖教也
論曰名轉輪王法花玄賛四云。諸論云。
劫減佛興世。劫増時轉輪王。乃至此説。金輪
必劫増出。銀・銅・鐵輪王出時不定。是以無
憂王出。佛滅百年。鐵輪王也
謂鐵輪王王四洲界西域記云。金輪王
乃化被四天下。銀輪王則政隔北倶盧。銅輪
王除北拘盧及西瞿耶尼鐵輪王則唯瞻部

紹灑頂位臣僚輔翼舊倶舍云。若王生
刹帝利種已受灌頂位。於布薩時白半十五
日。王從頭次第洗竟。持八戒布薩昇上高
樓。大臣等集皆悉圍繞
彼有密意舊論云。此言是不了説義。説
何義不了
其七者何有情數攝明四輪王及七
寶別及次第等。諸經論中異説區別。不遑
牧擧

地皮餅生林藤出現惠暉云。地味如
密。希密盡即地皮卷如餅。欝馥即盛貌。
林藤。藤如林。如蒲桃蔓。果如蒲桃也
炭經云。地肥不生。更生兩枝葡萄。其味亦

失意猖狂玄應音義云。齒揚切。謂變易
情性也。亦狂騃也莊子云猖狂妄行也
銓量衆内玄應音義云。又作 硂。同七泉
切。廣雅稱云之詮。言知輕重也。漢書應劭
曰。銓稱衡也。量斗斛也。頌疏作僉
復名大三末多王末字作未形誤。舊論
云摩訶先摩多王。瑜伽第二名大等意。倫記
一下云。摩訶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衆齊等
意樂共同立以爲尊者也
爲非法貪&MT02552;其心光解。相續謂身。
頌疏。謂前後相續故云爲非法貪相續増
盛。暉解爲優。又光師云。從強過重偏説貪
瞋。今謂。今明刀兵本主瞋恚。貪明其因。瞋
因貪起也。非謂一切皆悉如是
若能以一訶梨怛雞本草綱目三十五下
十六紙右
蘇恭曰訶子又名訶梨勒。出交州及廣州
已上最勝王經第九除病品云。訶梨勒一種具足
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藥中王云云十
五紙左
南海傳第三二十
紙右
云。又訶梨勒。若能毎日
嚼一顆咽汁。亦終身無病二十右玄應音義
云。訶梨怛雞。舊言訶梨勒。翻爲天王持來。
此果堪爲等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
斛等也
由雨霖淫頌疏。淫字作霔。玄應音義云。
霖淫。力金切。左傳云。雨三日已上爲霖。爾
雅又雨謂之淫。淫謂之霖南山戒疏云。滯
雨多者名爲淫雨。滯書多者名爲書淫
如蟻行等光師云。如蟻行等。離蟻之外
無別行歩體。勝論亦許無別行體故。引極
成爲喩。唯識俗詮云。若有方分。如蟻列行
伍曲直無恒。以喩方分極微可折非常云云
下十三論五紙左曰。如衆蟻等有相不殊然
有行輪安布形別。光記十三十四左云。然有時
長行圓輪安布形別。今謂。光師意謂。行即行
歩。昱師。行爲行伍。各有其理。然昱師義爲
優。成業論二紙左云。是故形色無別有體。即
諸顯色於諸方面安布不同。起長等覺。如
樹蟻等行列無過
謂若離縷不可得故光有三解。於中
第一爲精
又於一火應不得成光亦三解。於中第
二爲優
又如醫目視散髮時光記及應音義並作
瞖字。翳瞖與醫三字並通。玄應音義云。醫
目一計切韻。集云。目障病也。説文作*瞖。目
病生翳也
又燒毛㲲紅花等時光云。毛隨作何色。
㲲作白白。紅花赤色。今謂。光意毛㲲二物。
或可毛㲲一物非二。古今韻會。㲲毛。布也。
字彙云。細毛布也。然爲二物非有巨害。舊
倶舍云毛・古貝・紅花・欝金等。然古貝或劫
*貝或劫波育。此翻爲㲲。南史云。商昌國
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曰白㲲子。
國人取織以爲布。甚軟白首楞嚴云劫波
羅天花巾是也。又光解等字亦有二解。第
一爲優。順舊論故
猶如行伍記識瓶盆光有三解。初約地
上。次約極微。後約穀等。於中第二爲善。初
後疎


阿毘達磨倶舍論指要鈔第十三

  分別業品第四之一
但由有情業差別起光有三解。初解順
文。殊爲穩暢
欝金栴檀等玄應音義云。欝金此是樹
名。出罽賓國。其花黄色。取花安置一處待
爛壓取汁。以物和之爲香。花粕猶有香
氣。亦用爲香也
若約所依意等起故正理三十四十九
紙左
云。何故語表體即語言。身表意業非即身
意。以離語言無別聲能表離身及意有
色表思業故。立身業名從所依。語業約自
性。意業隨等起由此於中無相違過
毘婆沙師所等起故見等起能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