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資行鈔 (No. 2248_ 照遠撰 ) in Vol. 62

[First] [Prev+100] [Prev]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受衣。是以今云或是同活同意。凡云諸部結
犯不云得成。非同活同意人時事也會釋。故
記云和會上科出界別受犯越之文也。今記
意如是。餘記意不同也。謂上四分云若遣人
來出界分衣スルヲ遣人與分准僧祇文同活同意
人也證之也得意。搜玄云。僧祇受如法者。祇
二十八中。約分安居僧得成僧分衣。有囑使
取者。文云。分物人應問。誰取某甲分。若有取
者。乃至應問。彼囑者若二人。先是同意常相
爲取者應與。引此文意。謂上座夏有勞。來取
不虚應與。釋上四分遣使亦爾也簡正記亦
全同也
批云。立謂。引祇文決上四分文。若遣人來應
與者。謂是同活等人不忍。自來令人來取自
己衣分也。非謂將輕物依次分也。或可先在
界内合得衣分。爲移向餘處。遣取亦應得也。
上言諸部結犯不云得成者。謂但遣使取分不
得成。不廢僧法自成也會正記云。注上
若遣人來應與分者。要須是同活同意人耳
鈔注。不同白衣家法不可取五衆先來者

鈔。問將亡人物入界等抄批云。謂如有俗
人持無住處亡比丘物。來送與僧界内。有一
比丘見問言。是何物。答亡比丘物。比丘知已
爲先見者。即引之出界。不使界内人知。至蘭
若處或道中。如法集僧分之得成也。由當界
内不知。又往蘭若處如法同集故成也。分時
同法故者。立謂。向彼處當界依法集僧分之
故得成也 分時同法故
記。歸界同分云云問。彼抄批等意。至蘭若處
或道中如法休僧分見。全不見歸界。爾者今
釋如何哉 答。今記意如彼抄批不得意歟。
謂比丘在俗舍亡。其衣物俗人送彼本寺。覓
僧僧不見故。又以物出彼界時。道中比丘先
見者取。歸我本寺界分之爲言此本寺非謂亡
者本寺。先見者云本寺意歟。於此本寺同法
分之也。是以簡正記云。次問答中謂比丘在
白衣舍亡。有物無來攝。俗人遂將人僧。界内
覓僧付與。既不見僧。却將歸舍。此物雖曾入
界。僧且來至後分時。猶得同五衆先來之判
又義云。亡比丘衣物置他界。彼他界僧以
衣物送亡比丘死處。覓彼僧不見。又彼處僧
不知故。亦持出界。彼置衣物他界。先見者歸
我本寺同法分之也爲言



資行鈔事鈔下二分本也。
自卷始至儉開八事段
記。攝盡一切所食之物云云 問。如水湯四
藥中攝何哉 答。行宗三下云。五大開者無
所制之準此望所制物而云一切也。又義
云。水湯非食限也 若爾者。記云。治新故
二種之病 既水治湯病。何不云藥哉 
答。今且付受淨物標四藥故。大開量不攝之

記。對治新故二種之病 戒疏三下云。皆號
爲藥者。無非療患故也同記云。皆下示通
名。人有二患。飢渇爲故患。初二藥療之。四大
違反爲新患。後二藥療之
記。但時藥手口互塞云云時藥手受口唱三受
故云爾也。濟縁四上云。本唯手受。縁開口受。
以替手受隨一即成。不通兼互
記。淨謂説淨唯局七日云云濟縁記云。受
四藥。手口不同。淨唯七日。但收長藥問。即
有穀米説淨之法。何無時藥説淨之法耶 
答。殼米等是雖時食攝。説淨彼意全非爲
日別食物。只爲財寶畜之故。不開藥食説淨
也。私云。問。七日藥説淨亦非爲服食。只爲
畜。如何。答。同鈔畜寶戒中云。故文中諸比丘
得道路糧開受。淨人賞擧セシムヘシ。後具有説淨方
路中他施比丘班豆殼米。開爲施。受淨
人掌擧等故斯雜物體是繁積トモ。時トキトキ有濟道
故。曲開聽云云此文意爲食開淨施見。故言局
七日藥事。聊難思。如何 答。且云局七日藥
事。同衣物對比丘據作法爲言 問。説淨七
日藥得後食否 答。過日限有生罪過。故不
得食之。礪疏第四云。説淨竟藥得服用不。簽。
不得服用。問。若但不得。何用淨爲。答。内外
不同故。如衣本無著可得言。藥加淨法時。本
爲服。以有時過不得服故。若有下六恐染故
淨○若作非藥者。無法外用故
記。受淨二字從法云云受淨二字能被之法。
四藥二字所被藥體也
鈔。限分無違者。聖教開故。於非時限分雖服
之。無過也爲言
記。對病據體云云前二種對故病。後二種對
新病也 支柱張庚反
指也
記。並從時立云云盡形時也。如經一時之例

鈔。約能就法云云簡正記云。七日約能就法
者。准成論。服之七日。堅病得消。今約藥消之
功能。就其教法受服。開至七。以爲分限。用
療諸疾。利養深故以日限用モテスルニ
セリ
鈔盡壽藥云云戒疏三下云。薑椒辛若非人恒
噉。療患力微。要在延方能治病故。聽作法隨
形與服
鈔。雖少差損云云差讀差讀差讀
記。須期盡形云云鈔文標盡壽藥。又引了論
別證第三故云也。若盡病病差後法可謝故
任終
鈔。三護淨不同四淨法差別云云問。護淨之
語通何必以淨生相不入護淨之科與爲別科
意如何 答。實如來難。雖然護内宿等與淨
生相者。事相各別也。故分爲二科也
鈔。四分中有五種蒲闍尼云云問。戒疏云。
律中三名。一蒲闍尼。謂時藥也。二佉闍尼。謂
非時藥也。三奢夜尼。謂七日藥等此釋蒲
闍尼佉闍尼配當時藥非時藥見。何今此二
名配當時藥中正不正哉 答。於梵語有多
義故。蒲闍尼含時藥正食二義。佉闍尼含
非時藥不正食二義。故兩處釋出一邊一邊
翻名也。爾者何無相違歟
鈔麨云云師云。麥ホシイヲ云麨也 カタシ
キヒシ
 ヨハシ
マレナリ
 尤高
和云
龍云
粥也
記。米粉餻糜並歸不正云云戒疏三下云。世中
有人。用餻糜等。非是飯攝。如粥出釜盡成字
者。則是足正準此以求例矣。又用餻餅相同
飯例。此是細末磨不正所攝同記云。斥濫
中初出濫。餻糜。謂以飯爲餻ムシテ蒸令糜&T075540;者。如
下準決。粥分稠薄。文出善見。此同稠粥。義歸
正收。次科初示非。餻餅即粉麺餅即粉麺餅
之類。此下扢破依此文料簡。今米粉餻糜有
多義。一義云米粉與餻糜二物。故云並也云云
此義不審也。餻糜戒疏判正食。何云並歸不
正細未所收哉。一義云。米粉之餻糜以粉作
之。故餻糜共不正所攝也。此義同戒疏次科
意歟 問。此義意餻糜二物一向細末體。何
云細末所收哉 答。五種不正食中細
末廣故。彼所攝也爲言蔓菁    
 治毒草
鈔。僧祇時食云云彼第二云。一切根○如今
 
一切&T021389;十七
種穀
一切肉
記。又云北人名蔓菁井星祖禮奴禮甘菜
云云問。對何云又云哉 答。北人名蔓菁薺苨
爲言事歟。但名字置上條不審也。又允抄云。會
正云。蔓菁。案本草云。蘆菔是今漫菘。其根可
食。葉不中敢。蕪菁根乃細於温菘。而葉似菘。
好食。又云。北人名蔓菁。根葉及子乃是菘類。
與蘆菔全別故。郭&MT00701;云。蘆菔蕪タクヒナリ菁屬。薺苨
上祖禮切
下奴禮切
企雅云。苨菧。注云。齊苨也。神農云。
味甘。準此又云者本草文歟。又義云。可訓
又云北人名ケテ蔓菁齊苨也。但記云薺苨
某菜也。釋針注也。爾者不可互蔓菁事歟。注
井星等皆反字也 蕪菁 温菘
記。酒醋等並時漿云云僧酒非謂用時漿。
定時漿體計也
鈔。乳酪漿云云乳酪是時食。和水故是時漿

鈔。此是廢前教云云簡正記云。廢前教者。
律在前。涅槃經在後。經是能廢在後。律是所
廢在前。故云廢前也 滋味 於己
トニ沈潜飛走 無所トシテ不收
鈔。經云○但化現耳云云會正云。第四卷如
來性品○化肉。但菩薩接機化作問。四生
之中化生與佛菩薩化作有何異哉 答。古
來有此不審。雖然四生中化生同是實類有
情也。佛菩薩化現是非情類。假令如羅漢等。
則結手巾忽擲出之成小兒形。斯之類也
鈔。稜伽云云云簡正記云。彼第八有遮不食
肉品
鈔。略説十種等云云問。十種中第二與第十
如何異哉 答。記釋云。二恐食其同類。云十
謂由此乃至同類。此釋文聊可分其異歟
鈔。二狐狗人馬云云問。四類共所忌歟。將但
人忌之歟 答。如記釋者。但人可忌之。非仁
心禽畜交合精血所成 腥臊穢物自
口 其血氣。衆生聞之以染味
記。易其血氣云云人氣分則及成畜生氣故 
クサシ臭草
 人形班足 一日掌膳
者闕肉 龍云
食也
 之○覺ヘテタルヲ
鈔。殺生分云云 抄批云。言沽殺生分者。古
人言。食肉之人十方殺命並皆有分。何以故。
如婬一女人遍縁諸色境。如盜一家財貪心
遍法界。食一衆生身盡縁含識命如向列
記。以同沽佛戒意所通謂能施人意也。
雖爲一衆而制之。志施有戒人故也。不見不
聞不疑爲我故殺 爲行解 シテ
記。皇唐之世華竺交通云云唐代總云皇唐也
 西龍云往也
遠行也
且如此土禀大高僧至有身不
服於繒綿キヌハタ足不於皮葷辛乳密多
沽甞蚤虱蚊虻咂齧斯之學大豈非大

鈔。閻羅之將吏云云會正云。牛頭夜叉之類
簡正記云。閻羅將吏者。如牛頭夜叉等。常食
肉血煎煮罪人。今此亦爾抄批云。謂牛頭
阿傍即獄卒是也。以常在地獄煮炙罪人。今
比丘自煮何異彼也。又解。其惡業既多死作
閻羅獄卒故曰也。以其生則爲佛之賊。死則
爲鬼之囚トラルル是也苦行食風自餓。信是同倫
 兄治男事妹治女事
鈔。四分云若此殺者云云科云。四分下密斷正
食中許肉。今文云。若持十善等故云密。又云
前與食等
鈔。大處肉云云會正云。大祀母論云。祀天
之祭畢欺與人。故曰心無定主。大同上四
分也。獲罪除師子殘以不食
冷肉故
餘一切鳥獸食者
皆吉スルト我大祀 以辨ヘン 具來者
無定主 前ヘノフル 須ヘシ行十善 何由
得肉 唯自死ナルヘシ
鈔。鳥殘猶獲罪云云簡正記云。謂律通明一
切鳥獸殘取得吉。以不斷後望故。唯師子殘
得取無犯。以制望故
鈔。酒肉ソウサンキクカイ葱蒜韮薤之屬云云問。當時服藥服
五辛等。如何哉 答。爲治病無苦歟。是以抄
批云。案祇云。比丘若病時。醫言。若服決差不
服更無方法者開。服已應七日行隨愼法。住
一小邊房。不得臥僧床蓐。不得上僧大小行
處。不得入僧濕室講堂食屋。不得受僧次差
會。不得入僧中食。不得入禪房中及説法布
薩僧中。一切僧集處不得往。不應遶塔。若
塔在露地者。得在下風。遙禮過七日已。至八
日澡浴院衣。勳已得入衆中。不病噉者吉羅
記。酒肉兼五辛云云酒肉上釋斥畢五辛斥故
云兼也
記。文缺與渠云云通紀云。生熟皆具葉。如蔓
菁。其臭如蒜。經音義云。生于國。即阿魏
サンノ蒜サン算キウ韮キウ久カイ薤胡介反。クン葷クサキテ菜也 熟
發婬。生噉増恚 唇吻クテヒルヲ
鈔。市脯不食云云簡正記云。書云。酤酒
市脯不祭先祖。以不專心爲先靈故。又恐於
身有患故。俗護色身尚然。豈現出家之人法
身惠命。不可護以食肉之比丘情懷。足可見
記。論語卿黨説云云師云。卿黨篇名云云濟沙
云。見彼本文云。孔子居於卿黨云云知處之
名也。而以處爲篇名也 孔子居凡祭祀
。不飮沽來之酒。不食市得之。爲僧嗜
希貪口腹 爲意旨 令昏醉悶
鈔。謂無酒性云云會正云。酒性體性爲貪
服之。必加苦毒。亦不附口
記。二途即上貪美棄惡凡庸之情故可知云云
棄惡者必加苦毒句也。會正云。必加下若酒
中加苦澁毒味。終不肯附口。二途即氣味具
足則貪。苦毒酸澁則惡
鈔。僧祇一切豆穀麥煮之頭不之汁
云云彼第二十八云。非時漿者。一切豆一
切穀一切麥漬不忻酥油密石蜜。是名非
時漿。若比丘有病。醫言與食便活不與食便
死者。應淨洗器七遍濤穀緻嚢繋已器中煮令
頭不破。然後與飮諸部之中僧祇本意也。
故非時漿獨新病上令飮之歟。此文少不審
也。有云。豆麥等吐下病比丘可用之。不同餘
非漿也。事鈔非時食戒中云。律不犯者○有
病者服吐下藥。日時欲過。煮麥令皮不破。漉
汁飮同記云。有病開麥汁者。雖似時漿。以
清澄故
鈔。若蘇油蜜等云云問。蘇油等是七日藥。何
此出之哉 答。穌油體唯七日藥。和水作漿
故出之也。是以戒疏三下云。僧祇中一切豆
穀頭不破者。蘇蜜生果汁。得作非時漿
記云。豆等頭不破者明澄清破即時漿不得
飮也。下酥油等例皆如之又行宗三三下
云。又復七日可轉非時盡形。如蜜爲漿。石蜜
燒灰類菴羅 二拘梨 三安石榴。四
巓哆梨 五蒲桃 六波樓沙 七犍犍ンコン
芭蕉 九罽伽提 十却頗羅 十一波籠渠
十二甘蔗 十三呵利陀 十四吐波利
記注。上多列梵言云云三五八十二漢語也。
餘梵語也
鈔。若器底殘水云云器物底水殘。以之爲水
渧淨也 被
鈔。十誦若蒲萄云云用火淨爲自造故。也蒲
萄必時中也。若時中即爲漿不用記識。若至
中後爲漿。中前必可記識也。若不爾者。過午
失受。又變造轉味失受也
鈔。準此通四藥云云業疏云。文雖在漿。義通
四藥。如衣須揲爲壞色故草履令淨人著爲
壞好故。食須水淨爲壞味故
鈔。善見舍樓伽漿云云彼云舍樓伽者。此是
優鉢羅杓頭花。根舂取汁使清。是名舍樓伽
○一切木果得作非時漿。惟除十七種穀。一
切諸業惟除菜。一切諸花惟除摩頭花汁。一
切草中惟除羅多樹草椰子草波羅甜瓠
アマヒサコ 冬苽モウリ 甜苽マウリ 此六種草不得非
時服今鈔文云一切木果一切花皆悉可
許見。然本文中皆有簡除也 擣タウツク
鈔。一切葉除菜云云行宗記云。善見諸物並
須清澄。菜瓜二物必不能清。所以除也
徒兼反
甘也
胡胡反
胡瓢也
瓢子之類
鈔。冬瓜云云會云。冬瓜霜後皮上白如粉
亦名白瓜
鈔。甜瓜云云會云。有青白二種入藥當用。青
者一名甘瓜
記。古云南海樹生者云云此暗破會正也。彼
記云。指歸云。南海樹生也意云。若樹生者
可木果。而今鈔木果不在簡除。草果簡除出
之。故知非木果爲言有云。椰子果ヤシノヒ
サコ也云云又云ウヘ也。又云。エヒカツラ
云云壓碎
鈔。毘尼母得種種藥云云抄批云。案母論云。
於一時中諸比丘大得種種果。但人少果多。
食不可盡。殘者不知何用。佛言。聽捺破汁。至
初衣得飮。若不至初夜。汁味有異成。苦酢者
不得飮也。何以故。此酒兩已成故此論意
非時漿。以初夜爲其限分歟。故未至初夜。是
雖其時分。酒兩成故。不得飮也
鈔。變成苦酒云云有云。苦酒雖酢名。今目酒
也。又義云。是酢也。果汁變作苦酢。而其酢亦
傍有酒味也。下轉變門云。如蒲萄漿○若變
作酒不應飮云云若酢有酒氣味可有之歟。
依之抄批云。酒兩已成故者。上言苦酒者酢
是也問。轉味失受故不飮歟。將又酒兩成
故不飮歟。如何 答。此文先酒兩成故制不
令飮之見。轉味失受之事未分明歟。又義云。
簡正記云。變成苦酒不得飮者。謂無記識。其
體既變失本受法○今上既變失。若服便飮
酒故不合也
鈔。米令焦黒云云簡正記云。黄白是時藥
收炒尤云。初巧反。
大乾物也
餘藥投中以爲漿 
女從反。作酒也。サ
カツクル。アタヽム
 米藥
鈔。酸棗云云會正云。酸棗今出東山。即是山
棗樹。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乃噉之以
醒睡抄批云。言酸棗者。此地多有樹。高
五六尺。其子亦小味酸。非今時乾棗也
鈔。甘蔗云云會正云。廣州年生。皆如大竹。長
丈餘。取汁以爲沙糠。蕤味甘。從北方來
鈔。蕤果云云抄批云。言蕤果者郭
曰。小木叢生。有刺。實紫赤。可食也儒侍反
記。波樓師漿云云抄批云。礪云。此似菴羅果
鈔。飮則如法治云云一義云。此如法治非吉
羅名。雖汁既有醉人能。隨記釋即同酒判故
提也云云又云。業疏幷事鈔餘處文。非酒無
酒色香味而醉人吉羅也見。故可得意吉羅
也。又云即同酒判。雖本是果汁。今醉人故。同
酒得吉云事何苦哉。今鈔飮酒戒中云。四分
中。但使是酒乃草木作者無酒色香味。若
非酒而有色香味。並不可飮○一切隨。若甜
醋酒食麹糟一切吉羅同記云。初明是酒不
論色香味草木作者。律云梨汁酒○蒲蔔酒
等。若非下。明非酒具三同酒。必不具者如下。
甜酢但犯吉羅○若甜下。明結輕。律作甜味
酒醋味酒。今文合之私云。此約醉不論之
故。不具三。猶犯吉也
又羯
磨經非時藥下注云。佛言。聽以梨棗蕤蔗等
汁作漿。若不醉人。應非時飮業疏四上天
云。二受漿中○若不醉人。聽非時飮。故知醉
者即時藥也。今有用草木合釀爲酒。具色香
味如酒不異但不醉者佛令屏飮之。非酒色香
味若飮醉者。如法治同記云。初定藥體。今
下指時事。色香味三具面不醉開飮。非具醉犯
吉。境縁不具故不至提此約非酒論之故。具三不
醉人無犯。醉者即犯墮也。
兩處文一同。非酒不具三
而醉人但犯吉旨分明也
須漉除滓澄清如ナルヘシ水」
鈔。石蜜等云云行宗三下云。西土石蜜有二。
黒石蜜似此砂糖。白石蜜如此米糖資持非
時食戒中云。黒石蜜者。用庶糧和糯米煎成
其堅如石
鈔。不令麁現云云抄批云。次解此非。時藥相
同飯乾飯。比丘今若服。可隱處服。勿令俗見。
恐彼譏呵。故言不令麁現
鈔。伽論糖漿云云有云。砂糖未就云水糖也。
簡正記云。伽論糖者。此是甘蔗糖也會正
記云。甘蔗今出東○如大竹。長丈餘。取汁
爲砂糖砂糖下鈔七日藥體出之。但砂糖
其體堅如雪也。故知今云糖漿水トモトモ。可
薄稀物也
鈔。乃至未捨自性云云抄批云。伽論文云。問。
糖漿得七日受不。答。得飮。幾時飮。乃至未捨
自性也
鈔。僧祇加脂一種者。案祇云。蘇油蜜脂生蘇
熟蘇。此諸藥清淨。無時食氣。一時頓受七日
服。故七日藥問。四分即説脂。方有何不足
更引僧祇哉 答。於脂一種異見頗有之。仍
引本宗他部文證成之也。抄批云。今鈔文先
引祇後引四分者。已疑故爾。古人有言。脂是
時藥。以脂從肉生故也。今故示僧祇文列脂
在七日藥中也メクマオクシイノシシウサキムマイヲ
音雄羆音碑。似熊而長頭高脚
鈔。風大百一等云云問。四大中何無地大病
幷治之藥哉 答。抄批云。略無地大之病 
問。此釋不審也。何略地大之病許哉。若有地
大病。以何藥可治之哉 答。可尋之也
鈔。五分見作石蜜米著中云云會正云。搗
米者西土法也。本草云。自有以水牛乳煎沙
糖作者。亦名石蜜 同字也
鈔。佛言作法應爾云云抄批云。案五分云。時
有離婆多比丘。非時食石蜜。阿那律語言。莫
非時食。我見作石蜜時。搗米著中。彼即生疑
白佛。佛集諸比丘。問阿那律。汝見作石蜜時
搗米著中。彼何故爾。答云。作法應爾。佛言。
從今聽非時服也
鈔。十誦石蜜云云會正云。十誦云。憍薩羅國
無水。居七施水及石蜜。六群但喫石蜜。招譏
因制。和水飮即第五數也抄批云。案十誦
云。憍薩羅國諸居士。道中無水處。以水施幷
施石蜜。六群比丘遊行到此處。但噉石蜜不
飮水。居士言。何不飮水獨噉石蜜。六群報言。
嗜石蜜。不喜飮水。居士譏慊之。諸比丘聞
白佛。佛言。從今五時聽噉石蜜。其五是何。一
遠行來。二若病。三若食少。四若不得食。五若
施水處。是五時聽噉石蜜。從今若不飮水。不
聽噉石蜜。若噉得吉羅第五人必水蜜同
時用之時可開之也
記。自餘時中不許輒噉云云病人外。設雖時
中。不許輒噉。故遠行等縁許之也爲言
鈔。五分飢渇二時以水和飮云云彼文云。聽
諸比丘飢時食渇時以水和飮抄批云。若
准五分。飢時聽食。渇時聽以水和飮也
鈔二時共云以水和飮矣 問。此爲病人爲
餘人歟。如何 答
鈔。僧祇食。多得酪云云僧祇第十卷文也。
多得酪者。酪是時食也。會正云。僧祇云。從乳
得酪。從酪得酥得醍醐○注中生熟二蘇○
麁細體別。不名重受四分意。七日藥體必
不出熟酥歟
鈔。動作生蘇七日受服云云若時中即練得。
不用記識。若至中後練之。時中必可記識也」
鈔。若煎作熟蘇七日受云云問。前已加
法七日服之。後若煎之失本味故。可失本受。
又有惡觸不受之罪。如何又加法哉 答。當
篇末云。四展轉受生酥作熟酥已上注云。應與
淨人煮。亦得自煮。二種煮已。更從淨人受之。
雖是先受。以味轉失受。不名惡觸謂七日
中若自煮。若令淨人煮。本受既失。又從淨人
受之。即加法也。受知轉味。失受後不觸之歟。
下記釋云。四中注釋展轉之義。油蜜不轉。
經煮不失。是以文中。唯簡二酥。得自煮者。以
生酥先熟非變生故。二煮即上自他據本生
酥限滿有觸。味轉失受事同新物。再受而捉
故成觸若長謂猶有飮
鈔注。驗知酥油各受作法云云於一病不重
受同藥事。古今共許也。而今師於一病而重
受異藥事。尤所許之也。彼古師不許之。故注
顯之也。戒疏三下云。問。服過七日。不得重加。
病復未差。現有新藥。得加法不。答。同藥不
得。異者應成○僧祇中生熟二酥展轉加法
易味故開同記釋云。問中以古師一向不
得重加故問決之。答中同藥不得。如前後倶
蜜也。異應成者。如先蜜後酥等○初受生酥。
七日受已。煮爲熟酥。復加七日
鈔。若乞食時多得酥云云抄批云。立謂此是
因中彰果之名。非謂食時歟得蘇也。但是食
時得酪耳。食既不盡。故須時中加記識。擬變
爲蘇。得七日服。若中前不加記識。過中雖變
爲蘇。不得復噉。即名不淨也細緻キヒシ 
&T073554; 淨 
鈔。此中淨物生我當作七日藥受云云師云。
時食氣雜是不淨。無時食等氣清淨七日藥
成。可受持故。云淨物生也
鈔。若忘誤不受等云云彼第十卷云。若設忘。
不受。不作淨時過。是名不淨簡正記云。若
忘誤不受者。謂雖記識後得淨蘇。忘不對人
加受及不説淨。亦名不淨。故知記識後得淨
蘇須加受法過時者。過七日歟。不淨者。未
可犯提。不加法故。只藥體不淨也爲言
記。記識法者恐忘故令憶而和之云云今且就
名言如是釋也。實依作記識免二也。一過
午失受。二轉變失受也。事鈔不受食戒中云。
五轉變如出油。漿變成酒。酒變成醋。生變
成熟。並失本受。若爾僧祇中何故轉變不失。
答。此謂時中加記識故。後得無過。若時中不
記者。皆不成法
鈔。若得多油如蘇中説云云抄批云。立謂。如
上蘇中明記識念。當轉作七日油也。此亦因
中彰果。還是乞食時多得麻。食不盡。加記後
轉作油。得七日服
鈔。如上進不云云會正第十云。進不有時食氣
加記識。無食氣作七日藥。受各進。反上曰不
鈔。受酪記酪中蘇爲七日云云師云。記記識
酪中酥七日間作淨物也。謂酪雜時食故。去
其時食氣蘇生セハ。記加法セント之也
鈔。云云會正云。鑚即鑚酪爲蘇通
鈔。八日犯捨云云問。犯捨藥本依加法藥。而
此只記識非加法。何過七日犯捨哉。加之上
僧祇意。云過時是名不淨。但藥體不淨犯捨
不見。如何 答。一向不作法。雖過七日可無
過。此既加記識法。是當作法故。過七日犯
捨也。是以記云此明記識即入法限也。此即
善見論也。上僧祇意也。律論不同不始今事

鈔。非時受甘蔗作法不成云云簡正記云。謂
含時食。受不成。既受不既受不成。作記識
法亦不就。時内並成者。受與記識倶成故 
此含時食氣故。中後不成手受見。今記少不
同也 問。三藥記識必可中前耶 答。必中
前也。處處解釋皆中前記識故。實准簡正記
解釋。含時食故。不成手受。手受既不成故。記
識又不成也。此道理亦三藥皆具之故。三藥
記識云中前義。尤有其謂者歟 問。三藥加
法可通中前後耶 答。可通前後也。若爾者。
伽論作法不成之文。今記云受持記識。如何
可得意哉 答。此依藥體非法故。判不成也。
彼本文第九云。問。若比丘非時受甘蔗。非時
非時非時煮非時受得食否。答。不得。八
種漿五種脂亦如是。乳油肉等亦如是若爾
者。何故五分律第二十二云。有諸比丘得風
病。應服牛驢駱鱣脂。諸比丘爲乞不得。而得
四種肥肉。以是白佛。佛言。應使淨人煮接取
膏更煎私云。接取
是手受也
若時煮時煎時非時受。不
得經宿服私云非時受者。加法也。手受中前
至中後加法故不得。經宿七日服也
若時
煮時煎時漉時受。得七日服私云。此手受口受共
中前故。得經宿七日

此文分明中後加法不可成見。如何 答。
彼五分文意。中前手受膏更煎爲脂。中前之
間雖轉變。不失受。不出時食。而至中後手受
失後加法。故不成加法。仍不得爲七日藥經
宿服也。若於中後且得脂等體。即手受口受
依何不成乎。如是致斷簡。更以無相違者歟。
然蜜味美重ニシテ凡聖常言 兼得必カスメ
ウハウ辨之 傷慈
記。以逐散彼食分云云此取蜂蜜樣也
記。僧傳云梁高僧第六 困篤大事
下頭
事也
記。請飮豉酒弗聽云云即蒸黒豆入酒也。
乃令律師○得飮以不。未半而終。鳴呼往哲
大師○昏庸何足 並以惻隱之記囚 
 捋劫蜂賊 蜜比之屠獵萬計倍之
 捋郎治反反覆斯言
鈔。佛受獼玃無蜂熟蜜云云簡正記云。祇二
十八云。昔有獼玃。行見樹空之中有無蜂熟
蜜。來取佛鉢。諸比丘遮不與取鉢。佛言。莫
遮此。無惡意。彼將至樹滿盛一鉢蜜來奉佛。
佛知未淨不受。獼玃不能佛意。將謂有虫。乃
看四邊見有流。蜜及將往水邊洗之。水讃入
鉢。即成淨故將來奉佛。佛乃受之。乃至死後
生忉利天。後出家成羅漢道也無蜂者。簡
正記云。有兩説。一解大蜂來喫蜜。傷此蜜蜂。
蜂子畏之遂樹與去故。二解云。冬月蜂子有
便穢在窠中。無人與除即生虫抄批云。頭黒形
如木蠍大小指
 
如指大此虫食蜜。並蜂乃捨去也。今取此者
故。曰無蜂熟蜜爰知此時無主故無過也。
若蜂他行時取之。豈無過哉 呵子 得作
一時加
鈔。互有倶是云云或根是盡形。莖是時藥。是
互有之。或無間根莖。並盡形藥。是倶是也。會
正記云。謂根有時食分。莖無。莖有時食分。根
無。或倶是盡形倶是時藥。世物既多。不可名
記。以病七日轉云云一義云。病當體七日一
轉。隨病藥名七日藥。盡形藥藥味微故。期更
發道一期。七日藥藥味重故。隨病分限七日。
非時藥藥體即轉變不至七日。故云非時藥。
又義云。七日藥者。此藥服始至七日必病差。
此藥力七日。故云七日藥也。若七日間不差。
過七日又藥無用爲言非謂酥蜜得用充飢」
鈔。若須捨云云問。七日之内隨差失法歟。
如何 答。七日之内法不失。但病差不可服
之。故云酒捨也云云戒疏云。了論因病故開。
隨差爲量止於七日。若本無病。或限内差。又
無飢渴。非時得罪同記云。了論中初明開
限。若下示制約。本無病者加法不成。同時藥
判。限内差等。雖先加法無故。而食隨得吉羅
戒疏三下云。五縁成犯。一是藥體○四過
限。或縁盡同記云。四過限。是正犯。縁盡
即病差軌服。准應犯吉
鈔。復不飢非時食云云時中不可論飢渇也
鈔。得非時食罪云云依行宗記意。可犯吉也。
者脂類也
鈔。故論中擧穌等云云論云穌等。等取油蜜
膏也爲言簡正記云。論中擧穌等者。指了論
中。且擧穌以爲出法方軌。餘皆例解
鈔。若無客病又不飢渇非時不得服云云問。
行宗記三下云。有二患。飢渇爲故患。初二藥
療之。四大違反爲新病。後二藥療之今盡
形藥治新病。何云飢渇哉 答。有云。七日藥
猶以釋當食。然而者新故二病相並時用哉。
但此彼了論意歟。當部意。必無主病有客病
時可用之云云私云。此如上七日藥復不飢。
盡形藥飢時服。故云又不飢渇也。飢空者。
空服云服之事也
鈔。十誦淨苦酒無酒氣無糟者云云簡正記
云。十誦淨苦須得飮者。謂上但明醎苦辛甘。
未明酸味。今引明之。以苦酒味酸人不貪愛
故開飮也有義云。十誦苦酒普通酒得意
義有之。准簡正記釋不然歟。但召醋苦酒
也 問。付此義。若是米酢。設雖無酒氣。豈得
非時飮哉 答。既類母論釋之。彼母論果汁
變成苦酒。此亦可爾。故得非時飮也。縱雖有
果汁。有酒氣者時漿也。故云據是時漿由無
酒氣作非時飮也云云此義大難思。先十誦
五十三云。問。頗比丘過中得飮苦酒不。答。無
酒氣無糟清淨得飮。問。諸根枝汁藥汁葉汁
花汁果等比丘何時可飮。答曰。隨離酒勢分
可飮此文意分明以米作苦酒也。何果汁
等苦酒得意哉。次所準母論亦米苦酒見。即
彼第十終云。問。米苦酒澄清無貳。非時得飢
否。答。不得飢十母論倶米苦酒條勿論
歟。然而是醋得意不審也。設雖醋。以米作豈
非時服之哉。故知私所存義。此苦酒者。非普
通醋。若醋何必名苦酒哉。其上酸而無酒氣
及酒色香味無糟。而不醉人。非時服之無苦

記。據是時漿云云米苦酒體時漿故。約無酒
氣許非時飮歟
記。而在此明未詳何意云云一義云。以時漿
邊。一往疑之。以令覺學者。謂體雖時漿爲
盡形藥。此科明之也。又義云。而在此明者。於
盡形藥中談非時漿。故云爾也。此記意不依
用簡正記釋故如是釋也。同此宗者。此未有
不同者則不引故
鈔。今有愚夫非時妄噉云云此中盡形非時
等諸藥皆非法用之。故斥之也。杏子渇乾棗
汁乾地黄茯苓。此等皆盡形藥。而無病服之
也。就中杏子生盡形熟時等也。今既云湯。定
是時藥。豈非時服之。其非可知矣。抄批云。杏
子湯者。濟云。生則盡形藥。熟者是時藥。故不
許服。熟一者也。亮云。藥法之中現言杏子。人
聽受作習形藥也。然南山解云。此謂生者。熟
則時攝。今詳。不然豈結集家脱却生字
漿含
鈔。藕根米汁云云有云共是時藥也
鈔。諸藥酒煎云云以酒煎地黄茯苓
鈔。非醎苦口者非時噉之云云所詮此中服
法斥也。非斥總杏子茯苓等用盡形藥。
若不如是斷簡者。定賓律師難破尤難救者
也。所以爾者。飾宗記第五末云。又南山執挌
口者方名藥。茯苓地黄並不聽服。此違聖
意。處處教文勸行中道。但遮譏過。有益咸開。
伏苓地黄世咸共了。若遮服貪。病苦難除。身
既不安。道從何進。故不然也甘美利口。
格合作隔礙也 不如噉飯 不至貪嗜相&T021952;
煎署預渇 如靡粥 即因觀果 呑熱鐵
丸 取適
鈔。次二六味定者云云簡正記云。定者將此
六味定五種藥量也次二重。可除一字」
鈔。疏云藥有五種等云云抄批云。疏云者。了
論疏也。藥有五種者。即上列五種量也
鈔。阿摩勒果汁云云有云。此梵語也。葉細莖
似唐梨也
鈔。一切苦澁物非食者 澁物非食者。澁味
苦味所攝也
記。以七日體別同是可食故除云云七日藥
當食故。故云同是可食也
記。日中受藥云云此晝日云受藥事也。非謂
午時也。約至七時。如平旦至二更等。輪轉爲
時故曰更也同記云。了論並名量謂限齊也
○更量者。即以五更爲分齊。更改也。日分五
時者。寅卯等時乃是。此方曆數不可對之。但
約一日分爲五分。以對五更。約至七時如平
旦至二更。夜共七時。日高時受至三更。日中
時受至四更。日斜時受至五更。日落時受至
夜分盡。若准本宗。無論早晩皆盡夜分
記注。不可定約寅卯等時云云斥會正記。彼
云。更改也。顏子家訓云。北斗移曆五辰位。故
謂之五更。名夜五時日五時者。寅辰午未申
也。從下以日中過却四時。夜但得盡。一更服
至二更。須輪轉。即辰時受盡二更。乃至申盡
五更。以是非時漿至明復捨
記。謂盡一更交至二更受法即謝云云問。此
記意。至二更受法即謝爾者六時義歟。但
今鈔云至二更過則不淨得服。此七時義
之戒疏三下云。隨時受藥約至七時。行宗記
云。約至七時如平旦至二更。日夜共七時云。
此等一同七時義爾者今記釋如何可得意
哉 答。付之有多義。一義云。正定其時。六
時間法不失也。故今鈔至二更過則不得服
者。至二更即過也。故記云。至二更受不即謝。
故知唯局六時但戒疏行宗記云七時。一時
中間受七時カカル也。加停過須臾之例。故
云七時。實六時也云云一義云。源古記有六
時七時異説。謂簡正記六時義也。即彼記云。
從平旦至二更。唯得一更盡服。過則不得服
者。至二更須捨也抄批意。七時即彼記
云。若受非時一切漿。齊七分内名爲更量。若
過七分則失受也。如從平旦受至二更爲更
量。於此中得飮。過此時則不得飮古記既
六時異説故。隨今兩記存兩樣也。行宗記云
七時。資持六時歟云云此義難思。戒疏釋分
明七時豈此云須古記。更又兩記相違畢
竟以何可爲正哉。一義云。以七時可爲正義。
戒疏行宗記分明七時見故。但今記云交至
二更受法即謝。至二更法不謝。過二更法謝
可得意也。鈔既云至二更過則不得服。故諸
師釋中六時名言都以無之故。加之明了論
疏分明判七時也。是以首疏云。了疏云。平旦
受至二更。過此時不得飮。如是輪轉四更受
至日暮。各竭七時。過則不得飾宗記云。如
是輪轉恒經七分此等釋義。七時條分明
也。以上諸義中。以第三終義爲勝
鈔。如是輪轉乃至五更云云問。過五更至次
日五時事不可許歟哉 答。一義云。不可越
明相。既今鈔云乃至五更。行宗記云。日落時
受至夜分盡此等釋分明不越夜分見。又
一義云。兩祖御意。越明相事可許之歟。既首
疏云。四更受至日暮此釋分明越明相見。
爾者豈師資義相違哉。戒疏晝第五時受盡。
夜分可至次日第一時法失。又共七時也。而
但云盡夜分。至次日第一時略不言之也。又
入夜分之後。受漿事略又不言之。只晝分五
時之間受漿事言之。若入夜也。受漿如首疏
越明相可至次日也云云抄批出二義也。如從
平旦受至二更爲更量。於此中得飮。過此時
則不得飮。若於日第二分受至三更爲更量。
此是經七更。如是漸去輪轉論之。日夜十分
中。恒從一分至七分爲量。私云。計其道理。
不得逾。經明不合不失受。或可部別。何
妨得逾。濟云。得越明相也 漬飯爲漿
鈔。此間漬飯漿云云有人云。湯米粉タテタ
ルヲ云也。一義云。湯飯ヲツケタルヲ云也」
鈔。穌油蜜沙糖等云云問。當時非時用沙糖。
七日藥隨受隨飮得意歟。將盡形藥得意用
之歟 答。如今釋。分明非盡形藥聞。爾者七
日藥勿論事歟。但隨受隨飮事聊可有義歟」
鈔。灰土水屎尿云云此中屎者。會正云。屎尿
糞倉中積年得汁。甚黒而苦。名爲黄龍湯。療
溫病
鈔。四分須受灰土等云云問。四分意有人。必
水可受歟。既云灰土等故 答。不然。灰土等
有人可受之。水已成本云。除水及楊枝故。水
必不用受歟
鈔。酪是時藥清汁如水是非時云云有云。酪
和水非時漿可用之也
鈔。薩婆多四藥相和云云薩婆多第六出。簡正
記云。若准四分。於四藥中。時藥最強。盡形最
劣。若多論即據藥分多者爲強。少者爲弱
鈔。和葶藶子作丸者是云云允師仰云。葶藶
ハマセリ也。會正云。是盡形藥。味辛。立
夏後採實用又濟抄義云。葶藶子者。唐人
云。クヽタチニ似物也。子者彼子歟。爾者ナ
タ子ノ如ナルヘシ。經等中物微細喩也
鈔。又如附子烏頭等云云會正云。附子八月
上旬採。八角者烏頭。四月採。與附子同根。春
時初生有腦形。似烏之頭。其味皆辛。屬盡形
藥浸豆麥等
鈔。若分數但等○以藥首一名標目云云謂如
人參散。甘草楜椒乾薑茯苓皆等分合之。此
中人參是本故。牒人參散加法等也 麫メン
ムキナウ
麺同字也。謂麺之汁楜椒等入也
鈔。石英云云石藥也。會正記云。石英有五色
者味甘辛。生太山
鈔。鐘乳云云又石藥之鐘之容
會正云。一名公
乳。一名蘆石。夏石生白求ヲケラナリ
鈔。黄耆云云會正云。味甘生蜀郡山中。二月
十日採用
鈔。丸散湯膏煎等云云此丸散等言。令蒙上
石英等歟。如云石英丸石英散石英湯石英
膏石英煎等。鐘乳黄耆白求皆可令蒙丸散
等言也。膏者。有抄云。膏煎猶堅物也 問。非
時漿以餘藥相和義可有之哉 答
鈔。若上達○徒云云問。上根人不用淨地哉
 答。業疏二上記云。一通三根。二通健病。問。
既禀此教。豈號上行。答。或時病縁。義通兼濟
分衞波多墮在鉢中 進策因
困餓死 城門開 吐下繁穢
記。具四義故云云濟縁云。汚心・是或汚戒。即
業汚果是苦。三並自行。二即汚他。今既結已
翻成四淨
鈔。此從縁説淨云云問。指何爲縁哉 答。以
羯磨結之。後於中置食。於此食物不生内宿
内煮等罪故。正者以食爲縁。旁以羯磨爲縁
也。所詮食與羯磨此二種共可爲縁也
記。言從縁者如上所釋云云問。如上所釋者。
指何處哉 答。指鈔今既別結乃至故名爲淨
文爲如上歟 不結地穢ナリト
記。作法局後二云云問。行宗三下云。四種淨
中白二淨是作法。處分不周。檀越三種即自
然也此作法言局白二結見。何云作法局
後二哉 答。彼付結界。分自然作法時。白二
結正作法界。餘三自然界也。故一往云白二
淨是作法也。今付結作淨地作法分別之故。
處分淨雖別人。尚致結淨地之作法故。云作
法局後二。爾者何無相違歟。前約籬障二合
以明三相
記注。厨舍孤立有院同之云云云有罪事也。
問。此厨舍院者指四壁歟。得指舍外院歟哉
 答。一義云。厨舍四壁即爲院故。云厨舍孤
立。是以抄批云。注云厨舍孤立有院内同之
者。謂雖是孤舍。以四面三面有壁即攝食。只
詺此四壁名爲有院也又義云。厨舍之四
壁之外。別有院相故。云厨舍孤立有院。非常
伽藍院樣院也。是以簡正記云。注文厨舍孤
立有院同之者。謂伽藍院相雖不周。而厨屋
四面院相周匝。比丘在此厨内與食同宿。亦
同有過問。此兩義中今記釋順何哉 答。
同後義簡正記等意歟。爾者以後義可爲勝
歟。會正云。孤立孤然建立也。同之者同上攝
食義強
記。各有三相云云籬障之二合作句有三。又
障垣合作句。則三六十八也。濟縁二上
結界
云。謂
籬障爲二。幷下四種爲六。一中有三則十八
也。若以籬爲頭等文
鈔注。並非墻得周匝隨共成相云云簡正記云。
隨共成相者。謂不必要須四面皆墻皆籬。或
一面墻一邊籬兩邊柵等。但使四相圓合。即
有宿煮過。便成周義也ヲハ或作ルヘシ
記。得或作等云云云或本事也。此義可訓並
非墻周匝スト云ニ
鈔。二檀越淨云云抄批云。檀越是施主義也。
古來三藏言稍訛略。具足梵音陀那鉢底。譯
爲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亦有釋云。檀越
者。謂由行檀越度貧乏者義釋也要眞非
假。今多託&T002016;自誑自負。非法有罪 道寺是
俗有 據所他有食具是他 望俗推繩
何得仍舊爲檀越淨
鈔。十誦瓶沙王施僧粥田比丘上場云云
正記云。謂王捨田與僧。作粥米未全與比丘。
且令比丘營運。得稻上於場上。比丘共宿恐。
犯生疑白佛。佛言。若未分應上。以未全屬僧
是施主物故不犯。分竟不應上者。謂既分判。
若干稻米與僧即屬僧攝。非他物也抄批
云。案十誦云。頻婆沙羅王請佛及僧與粥田。
諸比丘守&T021389;不肯取。以上場不淨故。佛言。未
分應上。若分不應故取。若取得吉羅。諸比丘
見瓶沙王死謂言。犯同宿等。佛言。不犯。闍
王替處不犯。私云。言上場者。謂治五&T021389;之場
也。謂王捨田與僧作粥。王與僧共營得稻米。
分收在上。比丘場上。守式共宿。疑成内宿。佛
言。未與王分不犯。分竟成宿
鈔。分竟不應上犯吉羅云云會正記云。吉則
宿觸罪也簡正云。若在場上。同宿即犯。内
宿吉羅故替處 替處
鈔注。準此例餘皆犯云云簡正記云。謂若實
未全施僧即不犯。若己施僧決定便乃假&T002016;
妄言即自誑自負。上且擧稱米爲言。准此
諸物例上。但使虚妄並犯證屬主者成淨。
證○不成淨
鈔。僧祇婆羅門送粥米施佛僧云云抄批云。
立明。以決心屬僧雖婆羅門於中經營。是僧
界内以決屬僧故也時處分如是言
鈔。不得過初夜云云僧祇意。内宿等犯。以初
夜爲限齊。是以戒疏云。如僧祇中約夜分三
食明内宿。初夜成犯等文彼律意。内宿既初夜
成之。故於此處已經。初夜又淨義不立也。
過初夜爲舊經處未過爲新經處。四分約明
相論新舊也 問。處分淨何必自白二等制
急哉 答。業疏二上云。二近遠異處分。別人
加故。不得經宿。羯磨衆法隨事過近簡正
記云。問。五分約明。與四分相似可依行故。此
引來僧祇大急不依。何假録安鈔内 答。有
兩説。初依諸記中解爲簡異持衣。彼律初
夜成護爲優。處分淨過初夜爲急。一等初夜
衣食後急。兩縁不同雖不依行。要須引示以
依。蜀川解云。鈔引祇文。有取捨意。若初夜
結犯。分齊即不依行。彼有以繩量度分齊。爾
許僧住許淨屋也五分無此故亦須取。但
改初夜之言爲明相之語。即任情思審
記。壅結未多云云謂於此處未起貪貯意等也。
問。此處分淨既是作法。結時比丘不可在内
哉 答。不爾歟。無釋文故也 問。如白二淨
可解而結哉。此釋文不分明故。必不可然歟
 問。此處分淨可通自然作法歟 答。通也。
凡業疏處分白二相對明。有多分別也。彼云。
又作就二作私云。處
分白二
不同爲六。一僧別異。處
分別人。羯磨僧法。二近遠異。處分別人加故
不得經宿。羯磨衆法隨事遠近○三一多異。
處分隨時少多。羯磨唯四人已上。四道俗異。
處分通七衆。羯磨局於僧。五約處異。處分通
諸界。羯磨爲大界。六解法異。處分口法解。羯
磨唯白二同記釋云。五中通諸界。即自然
作法。六中處分口法解。但云此處不作淨屋
鈔。善見云何結淨屋云云彼十七結在之。有
云。善見意。處分法必令作俗人。四分不同也
云云可勘本文也
鈔。謂僧伽藍院相周匝等云云問。院相若不
周者。不成結法否 答。今且約不用不周結
白二爲言如初作住處未有四周。纔引繩結
僧界。即就彼結淨地可不成乎
鈔。不問住之久近云云問。既久住。宿煮過如
何可免。僧伽藍故非他物。院相周匝故非不
周淨。久住故非處分。未不結白二。爾者久住
比丘如何逃宿煮過哉 答。久近爲顯白二
結之由也。縱雖有宿煮過。爲免此過白二結
之得意。可有何失哉。白二結必不依有宿煮
過故。彼不可懸目也。業疏云。由住來經久不
可處分。必須和通依法結之謂處分限新
住。羯磨通久近也
鈔。除去比丘云云簡正記云。結淨地已比丘
不得在淨厨内宿。故云除去也
鈔。毘尼母云大界内等云云問。院雖不周匝。
結大界大界無淨地可有宿煮過哉 答。院
不周匝可無過。上既云僧伽藍院相周匝故。
今毘尼母意云有院相大界事歟。而抄批出
多義中。礪義非如今歟。即彼抄批云。礪云。
昔解。大界有宿。伽藍中無。以界久居生外譏
故。是以文言。不得界内煮。又不聽界内置食。
送外後開結淨。故知界有二内。若爾何故律
文僧伽藍内結作淨地。又言。邊房靜室結作
淨厨 答。此謂界上僧伽藍故。又一師解。藍
有宿。大界中無。以藍有蔽障故。如祇。始時院
内作食厨。&T032658;汁蕩器。惡水流出致外譏嫌。故
知藍中有宿等。又此文言藍内結淨故。若爾
所以復言不聽界内宿等者 答。此是僧伽
藍界也。今礪師並不同此二解。謂以偏執故
雙是兩釋。以倶有二過。所以爾者。界是久
居。藍有弊障故。學藍並有二内。互有尚爾。何
況倶者引證可學界。知者謂。今欲引證。亦同
前兩師。引律之證。不得界内宿界内煮及伽
藍内結淨地。邊房靜處結淨地等也
記。疏云以道寄清修云云業疏二上文也 食
雜。況出世人
記。奄蒙庸僕誠不可也云云濟縁二上云。語
出孟子云云又云。混於賤類又點云。奄蒙シム
庸僕又點云。庸僕 又居幽靜欲
羯磨。一房○中庭或通結坊内作淨地
記。五分初總示兩開云云別結通結兩開也。云
或通坊内者。是通結也。非謂倶一坊通名一
伽藍。云聚落僧坊等即其例也 問。其別結
淨地詞句樣如何 答。簡正記云。且初一房
白二法者。文云。大徳僧聽。今以某房作安淨
食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次通結者。文
云。大徳僧聽。此住處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僧。
今結作淨地除某處會正云。一房一角是別
結也。通結房内是通結也五分十二云。佛
言。聽。有諸比丘欲羯磨一房齊屋溜處作淨
地。以是白佛。佛言。聽。有諸比丘欲羯磨中庭
作淨地。以是白佛。佛言。聽。有諸比丘欲羯磨
房一角或半房作淨地。以是白佛。佛言。聽。
有諸比丘。机架作淨處安食。以是白佛。佛言。
不聽。要應依地。犯者突吉羅。有比丘欲羯磨
重屋上層作淨處。以是白佛。佛言。不聽。犯者
突吉羅。有諸比丘欲羯磨。重屋下及通結作
淨處。以是白佛。佛言。聽○有諸比丘欲羯磨
通増坊内作淨地。以是白佛。佛言。應白二羯
鈔注。僧住行來等云云簡正云。問。除其處未
審是何處耶。故下注云。僧住行來等是所除
之處也。遍界中菓菜無過者。以總是淨地故。
明出。在舍下者比丘。即須在本住房舍之下。
莫出向他淨地中以通坊結成牒。除之外總
是淨地。必一處有人。餘皆通犯。故須在舍下
記。舍下即僧住等云云同簡正釋。皆攝所除
之處也
記。机案上重屋上作淨犯吉云云作法不成上
得非法罪歟
記。今時行通結者云云鈔文明略故致乖謬也」
記。不知所以住意裁之云云白四句作之。又
除二同也
記。祖師意令例準四分五句楷式云云問。彼五
分本文既白與羯磨倶四句也。今時行事者
四句作之。尤順本文。何斥之祖師四句白令
作五句白哉。 加之四分別結淨地白既四句
也。準之四句白宜也。何云五句楷式哉 
答。四分自餘結界羯磨白羯磨倶五句也。今
例準之云五句也。彼五分文不了也。次四分
別結淨地白四句。此譯者漏誦歟。或竺念遺
筆歟。是以業疏二上云。此是結集缺文。或是
覺明漏誦。又可竺念遺筆。比諸結法有虧緒。
可不鏡乎同記云。以推翻傳過。覺明即佛
陀耶舍。誦本西來此方。竺佛念對翻筆受。諸
結界法白並五句獨此缺也。故有虧緒。謂失
於條緒也問。白四句五句不同。依前縁有
無。而諸結界法有前縁唱相。故必五句也。今
四分別結有前縁唱相故。準諸結可有五句
定之。是以濟縁二上云。今立唱相既有前縁
故。須加句以之案。有前縁尤可五句。而五
分通結淨地無前縁唱相故。彼律出四句。尤
有其謂。祖師例準還不審也。如何 答
記。請尋僧綱滅擯羯磨云云四分雖云可滅擯。
而不出羯磨。故準五分出羯磨。而彼羯磨白
羯磨倶四句也。祖師準餘羯磨又出五句也。
是以鈔上二僧綱篇云。言滅擯者○五分云。大
徳僧聽。此比丘某甲犯某波羅夷罪等文同記
云。然本律中但令滅擯加法無文。結翻疎漏
故。引他部用成。行事加法文中。若准五分。白
與羯磨例皆四句。今並加之以成一體。序文
所謂見行羯磨。攬爲此宗。一見者義見此也
記。白云大徳僧聽此住處共住布薩云云問。白
第二句縁本雙牒。而今住處共住共布薩言。
何云縁何可云本哉 答
記。誰長老忍於此處等云云問。羯磨第二句
縁本雙牒。第四句單牒根本哉。而今羯磨何
故第四句亦縁本雙牒哉 答。實如來難。律
ナラハ譯者謬可得意。今記家義立也。實難思。
能能可尋也
記。又有共得施云云彼律第二十二卷通結文
云。大徳僧聽。此一住處共住共布薩共得施。
今結作淨地。除某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
如是今欲同四分二同故。且不載共得施

記。今人堅欲之斥當時亂行也。一公
違鈔文
記。二濫於別法云云 指別結淨地云別法也
恐成相可 偏内有宿
記。又彌沙塞師集此羯磨云云 指五分部主
也。那得咨文釋爲妨
記。差彼愚僻卒難示喩臨秉御定判不成
云云若不牒二同而結通結。作法不成爲言問。
此通結淨地可立唱相哉 答。覺恩寺本理
上人。雖成有唱相義。而兩祖處處釋可有唱
相不見之。若唱相。別結豈不異哉。此事別可
尋之
鈔。僧祇若一覆別隔等云云三十一云○優
婆離白佛。得一覆別隔不。佛言。得。復問。得
通隔別覆不。佛言。得。復問。得通覆通隔不。
佛言。得。復問。得別隔別覆不。佛言。得。復問。
得一邊二邊三邊一切盡得不。佛言。得隔道
得不。佛言。得○隔道者。道兩邊淨中間不淨
會正云。一覆者。上通覆蓋下別隔斷。今以
一邊爲淨地亦得。通隔者。如四周道一藍牆
別覆一處爲淨地亦得。下二例知。一邊下隨
其一寺一房。或將一邊作淨地。或將二三邊。
或中間隔一邊兩邊作淨地。中間作不淨地
抄批云。一覆別隔者。謂同一大堂下有兩房
戸也。通隔別覆者。謂如衆多屋。各無別壁通
用四周大隔。通覆通隔者。如一大堂四周壁。
別覆別隔者。如別列屋也。可知。一邊二邊三
邊者。謂隨其一堂内取一角三角任得也。隔
道兩邊者。謂如一屋内取兩邊。作中間開行
路也問。於通覆通隔之内。一邊淨地結也。
一邊不淨地僧可住此哉 答。有云。可然也。
雖無別別隔。纔堅標相可結之也
鈔。準此作法羯磨文中等云云上既一邊二邊
等令結之。簡正記中出二義也。即彼記云。或
有問云。如結三處五處淨地。同一番白二法
被云得不。搜玄云。須別別而結一番白二只
被一處。處既各別。法亦別。法亦別故。若依天
台所禀。亦許得或處雖有別。一一牒名入法
秉法竟時。隨其多少皆有法起。擧別由如一
番白四被三人受戒。三人雖別。一一牒名顯
法竟時。皆納法體。若言不得者。如結十處作
淨。須秉十番白二。如此行事恐不爲妙已上
雙叙
二歟隨意
量用也
今記主釋。一羯磨牒多處許結之
見。既記釋羯磨是指者令別別牒相明示分
齊故。抄批所存聊不同歟。即彼記云。礪問。
有多淨地。得合秉一法結多淨不。答。一一而
結。以其各處別故。不同懺罪。因業雖多。對
一行者故。總牒而悔。及持俗使命故。隨能多
少義不類此可知私云。如受戒受日。一法
牒二三人作之。今準此一法牒多處結之事
何不許之。故祖師許之歟
記。前二無法自他分之云云不周自他不周諍
也。何云自哉。業疏云。自他中初一他物明淨。
下三約自物辨淨
鈔。先示處所懸指結取云云抄批云。羯磨疏
云。攝僧界法同處結成。攝食界法遙結乃就。
何以知之。故文云。僧今於此四方相門也。結
淨地文云。僧今結某處也。所以然者。僧界衣
界攝入同法同處。食界不爾。攝食障僧。若人
食同處加法也。時相中不便故。遙唱結○若
依古師釋。亦得在中結判成。便引五分遍藍
内結者。豈可出界外遙結耶
鈔。古師云以食望僧等云云簡正云。古師等
者。即魏朝惠光大師也業疏。古人有言。以
食望僧。是攝是障。謂僧食兩望也。淨地結意
攝食障僧。恐相染汚。又云。以僧望僧。非攝非
障。謂僧住望淨地也。作衆法時。同須赴集。
唯攝宿煮宿煮不攝別衆可不然也同記云。
古下引證。此即別有一師。立句簡辨二界同
異。今此取證各攝分齊。文爲兩段。前段初二
句引古。謂下今釋。謂以淨地望大界。則各攝
不通也。又下第二段初二句引古。謂下今釋。
謂以大界望淨地。則攝僧義一也此第二
釋今鈔記釋不同歟。今以僧界望淨地僧見。
彼以大界望淨地釋。故但入門雖替。落居一
也。約能居僧所居處。依邊邊各釋之故。首疏
第十六云。故律師云。以食望僧。是攝是障。以
僧望僧。非攝非障。是攝攝食。是障障僧令不
入淨厨。衆僧在堂上作法。淨地有僧故。云以
僧望僧。非攝者。雖在淨地。不能障僧使其不
犯別衆故。云非障法自簡處。豈同不得

鈔。律令唱處所云云抄批云。問。結淨地何不
竪標相 答。僧界是寛。又是根本須知畔。
食界是狹。根本在地皆上地故不須也
牒唱人名入羯磨也
記。今淨地中都不牒人名云云如今釋。不可
牒此住處比丘之言歟。若爾者。今詞句案此
言誤歟 問。今不牒人名。何不牒此住處言
可得意哉 答。簡正記引業疏文云。業疏問
云。淨地亦假。僧戒文中何不稱此住處 答。
僧衣兩攝莫不用攝人衣同處。若論淨地之
結攝食障人故不合稱於本住也彼業疏文
雖云不牒二同事。彼記引替云不稱此住處。
故知不可置此住處言歟 問。若爾者。縁句
如何案哉 答。可云大徳僧聽唱淨地處所
歟。但此事能能可勘也 虧緒記云。謂失文
於條緒也
記 必欲準改當依羯磨牒之云云問。羯磨經
中白四句白也。何依彼牒可云五句哉 答。
非謂依羯磨經白。依彼羯磨白五句作之爲言
若爾者。彼羯磨實雖五句。而不牒縁向。如何
依彼白第二句牒縁可得意哉 答。自元彼
律文不了故。雖不顯縁句。且五句邊準彼歟。
此義尚難思。一義允師云。準常羯磨増句可作
五句也云歟云云&T034954;音番米汁也 器」
科文明各攝云云有云。謂地攝食。大界令
精潔也云云
鈔。義準反結即成應云大徳僧聽若僧時到
云云問。結文律文不了故四句白出。今解
文義準也。爾者尤五句可出之。何四句出之
幷白羯磨不縁句哉 答。實如來難。今且任
律文結反結出解計也。實祖師自意。解可五
句歟。而今詞句ヲハ出五句ヲハ出四句。是
則違反結即成云釋歟
鈔。四雜出料簡云云抄批云。因汎明諸部有
無。礪云。祇但有處分淨法。十誦但有檀越淨
法○五分有處分淨羯磨淨他物淨。但有三
闕無籬牆不周淨○四分具有四淨。可知
鈔。同宿煮者無過云云問。同宿可爾。煮自元
於淨地不可有内煮之過。何事新云宿煮哉
答。非謂淨地之内有煮也。凡相對四種淨地
之時。有前二淨地之處無宿煮起。有後二淨
地之處。有宿煮過起也其内煮之過實於
大界内起之也。明後二淨攝處分齊
鈔。若與同處唯壞食具云云 不壞淨地故云
唯也。業疏云。只壞食具不損淨地抄批云。
所以著唯字者。意欲明不失淨地法。但壞食
幷食具。由在淨地。宿竟後須翻淨
鈔。若治故處作處分云云 處分局新寺故 
住處破經國土亂
鈔。新王未立爾時便得受作云云問。新王已
立。彼作處分意如何哉 答
鈔。倶停廢 二年得名處分云云業疏云。僧
祇中僧俗兩住倶廢。二年得加處分同記
云。下引僧祇示其年限。必廢未久還須白二
今鈔幷業疏釋。二年ヲハ僧祇文被得。而抄
批意。二年本部意得意。僧劫十二年得意歟。
即彼記云。立謂。僧村二界若經荒廢二年無
僧住者。得作處分淨。祇律十二年方得。此部
別不同也荒虚潔靜
記。彼有四句云云彼僧祇三十一云。或有聚
落停廢。非住處停廢。或住處停廢。非聚落停。
或聚落停廢住處亦停廢。或非聚落停非住
處。是中不受。即名不淨。若停可食物。是名内
宿内煮準此可食物下名字脱
記。若不在聚但據住處云云非聚落中寺。蘭
若中寺。但約住處荒廢。必不約聚落荒廢歟」
鈔。得中看煮何爲不犯内煮云云抄批云。礪。
問。看煮何故不犯。答。有二解。一解同鈔。謂
煮約處等可知。次解。淨人難信。若不開看檢
守。無以濟命。是以開看檢守。無以濟命。是以
開看。不犯内煮。應避明相。慢故犯内宿
鈔。煮是隨處大界無人亦犯云云抄批云。私
云。將食向大界中煮。縱大界全無一僧。亦成
内煮。爲其煮是隨處故。宿是逐人。若大界安
食。無僧宿無犯簡正記云。煮是隨處者。謂
内煮約大界不淨地即有故。云隨處也。大界
無人亦犯者。若將食大界内令淨人煮。縱界
内無一比丘。亦成内煮。以非煮食處故犯也
鈔。宿是逐人二界無人不犯云云簡正記云。
宿是逐人者。因便明内宿。約人成犯。有比丘
與食宿。即以逐人故。二界無人不犯者。大
界内有食。無人同宿不犯。淨厨中亦爾。故云
二界也
記。内宿但隨人物共處不問界是僧食云云
食者僧界食界也。濟縁二上云。宿隨人兩處倶
犯。内煮隨處唯局大界
鈔。三罪通塞云云抄批云。私云。若不護淨。聖
僧及持戒凡僧不來食。是塞也簡正記云。
既護淨如法。凡聖倶持戒故。倶得同食故云
通也今記釋云隨處可食。此文意如何 
答。隨結淨地處可食爲言維持佛法者 今
自共宿提
鈔。脱經儉難云云簡正記云。脱忽也。儉即八
事也。難即淨人傾側比丘爲扶助。皆是難縁。
開無犯也。後若縁無拱手者。謂豐時及非傾
側之縁。則不許觸染。故云拱手
鈔。因即染汚云云因儉難作内宿内煮等非法
故。暫云染汚。非謂犯戒而染汚也 若縁無
理須手 尤云。尼聳反。斂手
也トルタンタクス
鈔。仍事觸宿心初無悔云云簡正記云。仍而
也。觸是惡觸。宿是内宿
鈔。不信此心須爲師匠云云會正記云。言不
可憑此心也。恐意成犯
記。即佛所謂當爲心師而勿師心云云涅槃經
等所説也 妄心無。以教
鈔。不容膩器云云簡正記云。謂鐵等不受膩
釜器 傾溢 佐助料理
記。即下僧祇開惡觸自煮云云下云。此是體
云云若受膩器者。煮之得自煮罪也 問。
不觸器而然火成惡觸否 答。不成惡觸。若
膩器成自煮也
記。開觸宿云云淨器物故。觸之共同處宿トモ
惡觸内宿過也
鈔。言體不淨者云云簡正記云。問。前列名中。
縁不淨在第三。體不淨在第四。今釋文中。體
不淨却在第三。縁不淨移安第四者何。答。謂
取前三並不用飜故一時明。若縁不淨由須
飜穢故。廣解釋移安後也。是以文云。上三句
並是正經文。遍如鈔等。前列科中據相飜説。
前二是淨。後二是不淨
記。供僧不得受食亦犯提云云今鈔販賣戒中
云。此販賣物作塔像不得向禮○與僧作食
○持戒比丘不應受用得罪同記云。此販賣
下次明施物營物營福。不開用者。物體穢故。
初示制約彼只云得罪而無其名。今即云
犯提。明知販賣捨墮歟。所以爾者。又鈔云。
五百問云。治生得物施人犯捨同記云。言
犯捨者。謂受施人我身直雖不作販賣。受
彼施同販賣故。彼部意尚犯販賣捨墮歟。仍
今準彼部釋犯提歟
鈔。並是正經文遍如鈔云云有云。似指餘鈔。
但義鈔尼鈔等無委之。故又義云。鈔者指今
鈔文也。諸部文遍在干今鈔前後諸篇云事
也。是以簡正記云。並是正經者。即十誦僧祇
等文。遍鈔者。如上下一一引也
記。收販之人常願荒儉王路隔塞等云云中二
記云。爲利故。爲利故出。淨語而高爲販也
記。初二不須云云直可云二三。何二段釋之
哉。有人云。云不須者罪淺。云不可則罪深故
云云若爾者。何今鈔云上三句乃至並不須翻。
既三句云不須。相違如何哉 答
鈔。淨器墮比丘鉢中者名淨須臾
者名不淨云云問。此不淨者。比丘鉢食成不
淨歟。將淨器成不淨歟。如何 答。淨器成不
淨歟。所以爾者。簡正記云。停須臾名不淨者。
謂被鉢中食膩染致令僧器不淨故此即
分明淨器成不淨見 問。比丘鉢食既受之。
此受得食觸。設膩勢相連。可有何苦哉。抑又
不淨者。有何過故哉 答。設雖手受食。本觸
之食故。今淨器膩勢相連。被云惡觸也。不淨
者。指惡觸之過歟。此約本觸明觸之義。如是
料簡歟。凡此事不審也。可尋之也 若是銅
器淨洗用 削刨之
記。但取少時云云謂未必如倶舍等三十臘
爲一須臾等之量歟。故云但取少時 
正作。刨薄茅反。
刃治木
鈔。二三度用澡豆洗故不淨當以木刮却云云
澡豆者。有云打平大豆和水者也。能去膩故
用之也云云
記。謂洗器不淨汚染於物云云謂洗膩器猶
不淨。汚染米麺等物也。依此義者。鈔唯字準
餘直觸染物可得意也
記。或可云類準轉易令易穢器云云爲明準
米麺等物易器等。準以下文來也。此或可釋。
記家準例釋之也。加之會正記云。準以下將
器例米麺等簡正記釋此等釋別也。彼簡
正記釋盡理也。是以彼簡正記云。餘有不盡
者。今觀文勢。上來但明僧家多有食具遇縁
成觸翻之令淨。然此翻淨義由未盡。又復上
文雖辨能盛之具。未辨所盛之食。設爾觸染
亦許翻之。如此兩義未周。更欲引文廣釋。故
生起云餘有不盡者准以米麺等者。正辨香
淨也。謂此之米麺鹽有染觸之過。今往尼等
六衆邊。迴互一石換一石等一石一石
互博之
鈔。善見多比丘等云云十六云○鈔中三不受
食戒
云。善見多比丘○世殘宿惡觸等同記云。
比丘自持容可宿觸。對小衆易之
鈔。準此展轉翻穢者成證云云簡正記云。謂
準前來所引善見大僧沙彌易食飜穢之文。
證上六衆更互轉換得成淨也此約所盛之食前
文未説。今故明之
次能盛之具。前文意未盡理。今更重明。若瓫
甕等下鈔文是也。行相可知盆甕
之内外熱徹トヲテ 燒内 趣ホホ
スナハチ
ワツカニ
 ハエ
 ヘシ 削刨 泥ヲハ拭 土倉ツテクヲ等隨有
更拭者。謂有藏等具足皆可拭心也 而考反
地藏也
此器物也木倉今量飮器モ
ツサウ是也
鈔。以尤云。子衆反。又
戸圭反。コソク
者。師云。以金釜コソ
クル物也。濟師云ヤスリ也。治得無殘膩
便止
鈔。四分得捉衆僧ヤスリ&T055819;カキ若杖閉門
杖歟
若環

若七○○浴床云云飾宗記第八云。戸
鉤等者。下房舍法云。彼比丘疑不捉衆僧戸
&T055819;。若杖若環若七若角杓銅杓若浴床。佛
言聽捉者。謂據無食膩者。若有食膩即成相
染也濟抄云。若杖者。大抄記云。飮食
ク杖云體淨物也云云 而今記意不爾歟。注
文點上匕杓等云云 若飮食カク杖專可點之
故也。會正云。服當作受字
記。十誦證小乘彼初聽結淨已等云云抄批云。
案彼十誦云。先白二結淨地已。外道譏言。禿
居士舍倉庫食厨與白衣無別。因令僧坊外
作食。既在露地與人。來多食少不足。因復制
斷。若作者得吉。先結者捨之資持上一上云。
四廢興礙顯者○四分開結淨地用廢。十誦
制斷取興欲増尚弟子令○行
科文引文別證云云證六死人糞坑故。云引文
別證也 臭屎
鈔。蜣蜋云云會正云。郭璞云。黒甲蟲散糞土
遇値一池
記。形如云云有云。カヘルコ。又云。クモ
又ナメクシリ。簡正記云。色黒墨墮蟲猪
狗蜣蜋
記。向暗上厠云云暗者夜也。彼文云。阿羅漢
於夜上厠呻吟
記。問云汝本好人云云彼云。問。汝是誰。答。
我言餓鬼。問。本作何墮餓鬼中。答云。此中爲
僧犯事。問。汝本精進。何由墮餓鬼中。答○
如今
咂食 名四遠 名聲四遠
記。彼人懊惱如是念言云云彼持戒被加惡
説故。發如是惡念也 雨涙 掬水 八 
足自勵 明○懺若縁
鈔。指桎僧器云云抄批云。案彼論云。昔有一
比丘。知處分飯食。常手指器物言。取是用
等文如此文可讀指ヲ以
記。挃陟栗撞觸也云云注反字也 尤云。徒
結反。玉
云。竹
栗反
陟又知直反
鈔。前護惡觸云云此前非云已前義。云

鈔。十誦比丘食竟乃至洗鉢還著僧器中等
問。既洗竟著之。縱雖不一心過與。有何過
失哉 答。實以不審也。但雖洗。猶不淨不清
潔歟。又云。鉢雖洗之。竟食尚以著僧器故歟。
此事能能可尋也。簡正記云。初引十誦非觸
非惡。約不淨器及食過與似觸相。爲與時一
心與他。後淨洗著僧器中即無惡觸也
鈔。準此器下殘食令淨人益授有觸失云云問。
此惡觸於何時分方成之耶 答。有云。度與
淨人之時。一心不與之者。以心不斷故。即不
成後受。而中間淨人觸時。受失還受。取位不
心斷故。無新得儀。故不成受。觸之成惡觸也。
抄批云。謂盋下有餘食淨人益食。本心不捨
盋下之餘。後得將來。是惡觸過也此義聊
難思歟。又義云。比丘淨人兩執位成惡觸也。
淨人執故失前受。比丘猶執故成惡觸也。簡
正記云。注文準此等者。準此上文一心過與
即無惡觸之理。即今器下椀底有殘飯食及
茶湯。若未作次罷之。心更希將來者。即須
安床上令淨人將去。若親過與他即名惡觸
矣此義聊不審也。我手不取時事歟。何尚
難思。能能可尋也
記注。有觸失云云惡觸失受也 御乘 行船
記。或是船乘運載食具云云彼五分云。諸比
丘以船乘載飮食無淨人。將御乘行船。以是
白佛。佛言。若無淨人。聽比丘自將御乘自行
船準此文。飮食之食具事勿論也。而鈔文
記家無食乘船得意。故云或是等。運載食具
或釋釋之也
記。釋相所簡云云中三不受
鈔。僧祇若淨人等云云簡正記云。上座一人
得不淨者。以淨人初把淨食時。染著手中。舊
提惡觸食氣故。上座人名觸。餘人名淨者。以
惡觸氣分盡故得抄取上
鈔。得杵取中央云云取用反
捉也
資持中三。史鄰
反。撥除也
鈔。若抖擻筐器云云動器也。簡正記云。今由
抖擻傾動故雜亂。即一切不淨也準此諸
者。由食相可別者。使淨人
鈔。若難事急難等云云簡正記云。謂被惡人
趁投。惡獸所逼。走避雖踏上過。不成觸。
以無心故彼僧祇十六云○難事急者。彼
云。若師子虎狼逐必天雨アラソニ 曬穀 得自
遙擲淨席物覆 之 甎セン
カワラ
鈔。忘覆食器云云誤食上僧器覆也。彼本文
云。若食器不覆者。語令覆。若無淨人者。若有
淨席淨板。得自。但懸放覆上又義云。
義也。雨入間忘僧器ウツフスル也
鈔。若厨屋中有諸穌油瓶甘蔗竹葦束云云
第十六卷不受食戒中云。若新作僧伽藍。淨
有種種物。 有淨油或麨&T027555;&MT02519;&T027555;
&T027555;石蜜&T027555;&MT03566;&T027555;甘蔗束竹葦束晡束染樹皮。
淨屋中在一處。比丘語比丘言。汝取七日油。
比丘誤捉淨油來。比丘雖遙見。知是淨油不
得即語。恐其驚懼破器物故。待來至已問言。
長老是何等油。答言。七日油。當語置之。不
得名字。得作七日受持簡正記云。諸蘇油
瓶者。即淨蘇油及七日蘇油瓶同在一處安置
也。甘蔗竹葦束者。甘蔗作石蜜。用竹葦要作
盛食器。亦同置淨厨内也。甘蔗竹葦置。而大
論且説蘇油成觸不觸也。相状誤捉淨油瓶來
者。謂七日油瓶是加法了者。内淨地中比丘
要即自取。若淨油瓶是未加法者。但得淨人
捉。比丘不合。若捉成觸。今比丘本捉取七日
油瓶。而意誤持淨油瓶將來也。餘人見不得
即語者。謂比丘見不得便語他云。汝何故錯
將淨油來。往至已問彼云。是七日油者。即知
他錯誤。令乃置地方語彼云。是淨瓶。不得名
字者。謂若未置地由在手中之時。未得語彼
云。是淨油。便成惡觸故。還得七日受者。注文
自釋。以誤取不成惡觸。已後更加法作七日
受得成也準之今鈔問已之已。可在問上
也。即云待來至已問也云云
鈔注。準口法有失云云濟公抄云。準手受亦
可失口法。既失手受易知故無別論也○又
義。準上彼誤取來故。不可名字。既不名字。
明知爲令不失手受也云云此後義不然。縱雖
誤捉。必可失手受也。所以爾者。今釋雖不分
明。簡正記釋。令加二受故也。即彼記云。若令
取淨油。俗人不解者。謂淨油既未加法。即令
淨人取。比丘不得捉。捉成惡觸。故今欲人往
淨屋中錯持七日油來。亦如上法者。指向前
法式也。注文口法失者。謂此七日油本不合
令俗人捉。捉成觸。今既是迷誤。雖觸無犯。然
置地後。不可更觸。比丘從淨人手受已。更對
人加法。以前法失故。然勢力但續前日也
問。若爾者。何戒疏三下生罪門中。迷盡形藥
云作法加持雖觸不失私云。已上盡
形藥事也
如僧祇中
云。
此僧
已下引證也。石蜜與俗。又施比丘。本法
不失。誠知盡形無由失法同記云。答中初
義如下證。僧祇。彼因比丘以第七日石蜜與
優婆塞。彼乃持與餘比丘。即日得石蜜。不作
淨而取謂一日中服。
更不説淨畜也
此準七日以例盡形。則知
僧祇七日限内例無觸失。與上多論部計不
同此僧祇意。口法不失之旨。實以分明也。
今何云失口法哉 答。凡一段文。現行本不
同也。現行第十六卷不受食中。今若令取淨
油俗人不解等文都不見也。現行本續次上
文云。若言長老汝取淨油來。比丘誤持七日
油來。不得即語。應持來至已問言。長老是何
等油 答言。淨油。當語置之。故名七日油。如
是語取石&MT02519;誤持麨。語取草木&T027555;誤持藍&T027555;
語取泥&T027555;誤取石蜜&T027555;。語取竹束誤取甘蔗
束。語取染樹皮束誤持脯束來。廣説如上
抄批所引文亦與現行木同也。簡正所引文
同今鈔所引文也。故知於僧祇有異本故。祖
師御所覽本異現行本歟。御所覽異不始于
今事也。但戒疏所引如僧祇中。石蜜與俗文
別所文也。僧祇第十卷云。時優婆塞。彼來禮
比丘足。比丘有第七日石蜜。語優婆塞言。汝
欲飮石蜜漿不。答言。欲飮。時優婆塞即持此
石蜜去。禮餘比丘足。即語比丘言。尊者欲飮
蜜漿不。言欲飮。是比丘即日得石蜜。不作淨
而取付此等文。一義云。準石蜜與俗文。不
失可言。準誤觸文。失可言。各據一邊存兩義。
故非相違歟云云問。於一律藏何可有相違行
事哉。所詮以何可爲本哉。故知此義不審也。
一義云。彼僧祇石蜜與俗文。必分明不失口
法不見。而失得意。古師意也。若依此義。戒疏
僧祇七日藥觸不失等義勢。皆可古師意歟。
仍今師一往順古師如是釋歟。所以爾者。今
鈔下重加以不中云。七重加以不。若明手受
觸失本受。即須更受。雖重無過。口法者。薩婆
多云。五日已還觸者。更加七日法。不作二日
法。不從藥勢。正從法論。六日已去不得重加。
以漿入淨故。僧祇但云藥勢相接。七日可知。
如上淨人誤觸七日油中成失。成論云。如服
穌法。極至七日竪病得消同記云。七日手受
可解。口受中初示得否○下引文證僧祇成論
並證六日已去不得重加○指上誤觸即護淨
中。亦僧祇文此明觸失。顯有重受搜玄九本
云。誤觸七日油中成失者。謂上護淨中淨人
淨誤提七日油。注云。準失受法。謂古人如口
法竟雖遇縁觸以作法。強準祇文不失受也。
鈔準多論云。失受法祇文意別。是藥熱相接。
至其七日病得消也。故曰。可知非謂觸了不
失受法。云藥勢相接至七日也。前雖注解。此
因引文重釋定也抄批云。如上淨人誤觸
七日油中成者。對古師。僧祇不失得意歟。而
僧祇失釋。今正義也見歟 又義云。今注隨
義轉用。且隨多論意如是注也。實以戒疏釋
可爲本。既盡形藥口法不失證。引僧祇故。以
之爲正義歟
鈔。自餘錯捉亦爾云云簡正記云。甘蔗竹葦
者。前未曾明。今須略解。謂蔗與葦 相似。本
意令比丘往取竹葦來。今乃錯將甘蔗到。法
式亦同前文。其蔗雖觸。以誤不犯也
鈔。若言審悉看灰瓶已持來此比丘内手瓶
云云此比丘者使比丘也。如能教語審悉看
爲言即僧祇第十六。比丘語比丘言。長老。
汝往審悉看灰&T027555;已持來等
鈔。器中明觸者等云云此一段文皆僧祇第十
六卷文也。簡正記云器至淨。看此有五種。一
葉。二盤。三床。四船。五車。葉盤約縁。卷者有
攝食義也。車船二種無牛在地。一定故成器。
若觸器即是觸食搜玄云。床相既廣縱織成
器。船車二種無牛地。一定不移。故得器名
也。謂相成者。觸著器則名觸食。若不成者非
觸也此等釋。成器之體可依物也。床車等
必不約縁也 問。於器與非器論觸成不樣
如何 答。直觸食體者。不可論器非器。一切
可成觸。若觸能盛器物。可有差別。不成器
上如並置莋束等。雖上彼板敷上不苽等
物不成觸。餘以可例知也。若成器。如飯桶
飯。縱雖不動彼器物。可成觸也。又雖非器。若
於動者可成觸也 問。於成器物。又可論動
不動哉 答。於小物者不論之。一切成觸也。
今鈔文於器論動見。依車架等大物爲言也。又
一義云。成器。動不動共成觸。非器必待動成
觸也。又義云。器非器共必待動可成觸不可
成觸也云云但此後二義太緩太急也。隨物
依樣。可存其中容也
鈔。一切葉卷是器云云會正第十云。一切葉
四邊卷者成器相也
鈔。盤縁沒ルコト&MT05231;ハカリナレハ爲器云云彼本文云。若
盤深沒&MT05231;麥者名爲器問。有縁四方之時
成器歟。將又三方有之時可成器哉 答。準
會正記云一切葉四邊卷者成器之釋。必四
方周匝方可成器也。若爾者。准不周淨。三方
周匝以有攝食之義。非不周淨。何成器之相。
但四周不通三方哉 答。實雖攝食之邊彼
此同。彼不周淨以有攝食之義故。三方周匝
又非不周。此成器之相必盛食物不溢漏
是器物之作周故。四方周匝始是成器相。何
三方周匝有此義耶。故成器相必四方周匝
之 問。&MT05231;麥量横竪以何量哉 答。横分齊
之非長量也
鈔。長床坐床繩床緻織爲器云云彼本文云。
若床若坐床繩床緻織者器。若希織者非器
問。此等沒如&MT05231;分齊。沒以後床瓦等可成器
也。不爾設雖緻織可非品歟 或繩或以藤フテ
穿ツシヌク之者 若食時
鈔注。由有縁開坐等云云搜玄云。由有縁開
坐者。靈山云。彼律云。在道路。若食時。敷床
長板乃至豆穀等上坐○謂在道路食時。急
無坐處。開在坐。若問若動成觸。不問不動不
鈔。若棧閣上等云云有云。棧閣可有二種。若
重板等物無障子等非器也。若有障子等
是器也。若非器棧閣以動不動可分。若成器
棧閣。雖不動觸。即可成觸也。衣架亦然也 
玉云。在
板反棚也
部登反
タナ
記注。士板云云此反字也
鈔。載十七種穀云云壞生戒下資持云。一稻。
二赤稻。三小麥。四&MT05231;麥。五小豆。六大豆等文
上覆以蘧蒢蓆
記注。巨居云云反字也 若爲風吹迴 アシノ
ムシロナリ 波漂在岸 篙進竿
記。如船中進不云云簡正記云。如船中進不
者。船離水名器。今車離牛亦爾。亦名器也。注
文不得以牛在故淨者。恐人見牛不離車。謂
言非器得觸。今云不得。以不行故。縱牛在亦
名器。動便成觸也注不得以牛等。本文麁
字書之。或御所覽不同歟。或傳寫誤歟
記。或停止不行云云謂牛無時停止也。若在
牛停止不停止共非器故也。應令淨人先上
比丘後上。若下時比丘先下
記。次明小車云云濟抄云。已是小車。故不許
比丘自乘食物之上也。但准下句。若共淨人
乘之亦可許也。既論前後之上下故云云
鈔。應令淨人等云云搜玄云。應令淨人先上
下等者。大小二車並爾
鈔。若牛繩尾未離車云云抄批云。若牛繩尾
者。立謂。繩是繋牛繩。尾是牛尾。或可只是
牛繩頭尾也若在載物車中 忽即車
離牛
鈔。十誦比丘與沙彌檐食云云五十三初云。
有比丘爲沙彌爲白衣擔食○此沙彌食比
丘持也 傾側佐搘淨釜
器物
鈔。當淨洗手云云問。何故必手哉 答。受
食法可爾故也。無別由也
鈔注。謂縁淨也云云抄批云。注云謂縁淨也
者。用上風雨爲縁也
鈔。若鉢盂孔臼食入中云云律云。器有陷孔
鈔。若入僧中等云云五十三四云文也。謂自
受持鉢打破等縁也。時用常住鉢也
鈔。以氣嘘淨器者名觸云云此觸者必非惡
觸之觸歟。既淨器有食物等不見故。所詮以
我氣穢彼淨器。故名觸歟 嘘呵フク也 世有
呵手捉經像衣鉢者増穢也 
記。四分惡心不成觸等云云濟抄云。謂是會
違文也。四分中破戒之故觸者不成云云今令
去之故相違。而會意者。今文既云以僧不淨
米故是前持戒之經宿觸等不淨米。今惡比
丘持參之。若彼惡比丘直惡觸者。如四分不
可去之也 問。上鈔注云必淨穢相濫即應
之。今何云趣去一把耶 答。此惡比丘
所作故爾歟。又部別不同歟 自種子 
沙彌小捉淨食
鈔。若上坂云云會正云。坂正作坡扶板岐別
名也尤云。巨支反。
山名也
鈔。若擧懸淨食須安床几橙等令得上下云云
律四十六云○沙彌小不能擧淨食懸著壁上
若龍牙上。又不能下。白佛。佛言。下安安杖。若
札橙上令得下淨食淨人

鈔。自手觸食吉羅云云簡正記云。自手觸吉
羅者。約無縁故觸犯吉之
記注。或云五辛者非云云會正云。有過藥。如
病服葱蒜韮。七日内不得誦經呪。不入衆。
不上僧厠簡正記云。服有過藥者。諸記
中但云。以有患故開服。避譏嫌恐相効故。令
屏處而顯其藥體致。有釋云。是過限蘇油之
類者非也。今鏡水大徳云。藥法文中。比丘病
聽服有過藥。謂是韮&T042179;䓗蕜令屏處服。幷行
隨須法。七日内不上衆僧厠。不入誦經呪等
鈔。鼻奈耶得糴米以待賓云云既令淨人受取
非自觸故。尚護惡觸科引之也。待賓者。云接
客僧事。如云接待也。彼鼻奈耶七云。佛世尊
遊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長者來詣園
房觀看。若還去者身飢不復得達。便語十二
法比丘。此沙門釋子常食人供。而到園而無
待賓。比丘語六群比丘。此長者至園觀看。若
還去時飢不能至。可聽全小穀米以供賓客。
六群答云。大善
記。義非自畜云云鈔注雖非自受。未顯非自
畜之旨故。以義決之也
鈔。二明自煮云云初煮及重煮共自煮故。皆
可云自煮也。而今一段所引皆重煮見。所以
爾者。今段明護自煮無罪故也。若初煮。定可
有罪故也 問。纔經火淨。可名重煮耶 答。
諸文不一準故。聊及異義歟。但多分火淨當
煮見。今鈔下云。十誦若生食火淨已得煮。
云何淨乃至火一觸又今鈔幷業疏云。二
人果倶非淨地成淨不得食以内煮故此等
文意纔經火淨者。皆名重煮事分明也 問。
若爾者。何故今段所引云得淨穀已作粥不
得自食。又云使淨人沸已然後自煮。又云。薑
湯亦不得自煮。以變生故。又鈔不受食戒中。
受七日淨米事。無淨人處開之云云此等文皆
火淨不當煮見。如何可得意哉 答。一一設
會釋。先淨穀粥不食。彼只爲淨人受。爲自食
不受之。故不許食也。自本爲自食受之。何不
聽之哉 問。付之若爾者。記云開者非自食
故。明此釋爲淨人聽云爲比丘不聽之見。如
何 答。記釋一往順今鈔文且如是釋給。爲
自食火淨米手受畢作粥非制之歟。又義云。
淨穀粥不得自食者。非忘重煮。恐惡觸故。但
穀幷黒米火淨以可當初煮。生物故。白米不
可火淨。芽落穀去了非生物也。火淨不相應
其體故。必令眞沸後。可許重煮也。次使淨人
煮沸已自煮者。前未作火淨故也。次薑湯不
得自煮者。元未火淨薑。淨人等作盡形藥授
比丘。比丘受之後。不得自煮故。云不得自煮
等。若本火淨後作盡形藥。何制之哉。後七日
淨米無人處開之。七日間分一度受之故也。
重煮之邊皆無過也。如是得意時。何無相違
歟。爰知以火淨當初煮。無子細者歟。依之抄
批引僧祇云。自今以後若食冷皆聽重温。若
生須火淨了煮然而所存義異之也。委如
下記之
鈔。淨人病無淨人云云一人淨人病其外無別
淨人云事也 
鈔注。僧器有膩不合自然火云云此注意。於
穢器然火可成自煮惡觸二過也。是以簡正
記云。謂有食膩比丘燒火即自煮
鈔。便淨人著米内湯中已更不得觸云云搜玄
云。更不得觸者。靈山云。非唯不得觸米。亦
不得更燃火。即成自煮也得以木横置
地○令淨人置食器木上口言受受
鈔。乃至煮菜令萎同上作法云云開上使作煮
沸已重煮也。若已火淨。不可得煮沸也
鈔。薑湯亦不得自煮云云有云。生薑汁名薑
湯也。付之有二義。一義云。生薑時未火淨故。
不得自煮。以變生故。若先已火淨。可得自煮。
當重煮故也。一義云。縱雖火淨。不正煮沸者。
不可煮之云云業疏二上云。僧祇自煮薑湯不
得飮之。謂是生者變熟故。必是乾者。如律
開之問。若乾枯者。雖未經火煮。可開煮之
哉 答。於盡形可開之也。開初煮故。餘藥不
爾。不開初煮。故賓疏云。南山律師準十誦二
十六冷食聽更煮。若生聽火淨已煮。今詳。十
誦且望生種。開淨已煮。若望自餘米麺等類。
非生種者豈無自煮又礪疏云。自煮者。變
生作熟。咸成自煮。此變生有二。一如菜果等
青令萎等。二如米等令熟也飾宗記云。如
米麺雖無生性。而不許煮。此營造招譏故也。
又有云。薑湯者。薑麁末煎之也。於盡形藥者。
雖開初煮。生薑是生物。必有變生失受之義
故。火淨受之。作記識了。麁末煎之。尤可開
之。若不爾者。令煮沸了後可煎之也。若乾薑
直初煮可開之。無變生受之義故。今文不得
自煮者。不火淨記識。又不令沸故也。於時藥
者。時中營之故。變生失受之義無之。仍生物
火淨了。可許重煮。於米麺等熟死物者。又必
令煮沸後可許重煮。火淨不應其體故也。委
如下乞得冷食
鈔。得捉其手教淘教寫抒飯等云云此文不開
自煮。相因而引之歟。會正云。擇也。除也。
又取出也  抒尤云。神與反。
除也。カク
記。謂以筋攪云云尤云箸
同字也
記。本律復開不知不犯如通塞引云云下通塞
中云。律中問淨地。未得明相現。狗持食來。風
吹墮。律言。不知不犯
鈔。元爲他煮不專私己云云簡正記云。界中
煮故名爲内煮。元爲他煮者。指俗人淨人爲
他。若指別比丘爲他。豈合食同是比丘倶犯
内煮也。故文云。一人有過。一切沙門受大戒
者。倶不合食也
記。有餘開食事同自煮者。濟抄云。同上一心
與者。亦得意也
鈔。三明通塞分二云云約四藥科約四過科。此
二記云通塞二門也
記。時藥唯通云云時藥餘三藥不加法。唯通
無局。於加法三藥有通有局。其通局有二。一
限中過限相對。限中一向無生罪故爲局。過
限定生諸罪故爲通。二於限中盡形藥餘二藥
相對又有通局。非時七日二藥唯開惡觸不開
同宿内煮。是通也。盡形四罪皆開。此是局也。
但此盡形餘二藥相對通局鈔面不見也 問
於限中過限相對通局。聊不審也。今所談以
内宿等四罪明其通塞。而彼生罪廣通非時
殘宿等。加法三藥通局大乖科意者如何 
答。實如來難。但彼生罪中惡觸定有之。根本
取彼惡觸以可作通局歟。一同時藥。作法加
已内淨厨中
鈔。具罪如後云云下云。七日藥手生二罪。同
惡觸
殘宿
口生五罪明相爲言。謂殘宿非時犯捨
墮。惡觸服尼薩耆不捨藥吉羅。具足三提。二
吉也問。此明相出位。生諸罪者。非時七日
之藥失法後。更不受觸此藥故。成惡觸。失法
以後。此藥經宿故。成殘宿等歟。將更不經惡
觸宿。明相出以後。生此諸罪也。是以抄批釋
非藥生罪云。立謂。明相若出。此藥即名殘宿。
亦名惡觸。亦名非時。此言非時者。是非時藥
家之非時也問。此諸罪必付食生罪歟。將
雖不食可生罪歟哉 答。可依罪也。非時殘
宿惡觸。服尼薩耆不捨藥吉羅。此何樣依食
可究竟其犯也。犯捨墮罪必不可依食歟
鈔。盡形壽者等云云文明限中所開。過限生
罪古今不同。今鈔須古義生之罪云云委如
下明之
鈔。必是熟死云云一義云。盡形藥通生熟二
物故。今文訓必是熟死無生種相律開内宿
内煮自煮。此且約熟死物。云無自煮等。若生
物不可開自煮等。依之僧祇自煮薑湯結犯
見。所詮自煮。付未火淨物變生種邊云自煮。
盡形藥熟死物。自本火淨無生種故。云死自
煮。既下文十誦若生食火淨已得煮又鈔
主釋。二人果倶在不淨地成淨。不合食以内
熟故
餘四
衆食
又引十誦文云。果在不淨地。淨者在地。
以刀作淨成淨而不食加之。僧祇薑湯不
許自煮故。未火淨故。以有生分結犯見。是以
搜玄記釋今僧祇文云。僧祇下引文會釋○難
云。律中開自煮。何故祇中自煮薑湯犯耶。鈔
通云僧祇自煮薑湯結犯者。謂有生分所以結
犯。律中必是熟死。淨了無生種相。所以無犯
簡正記
同云也
抄批云。上引祇文云。有生分者。欲
明不得壞生義也此等釋意。本宗熟死物
及生物火淨了トハ開自煮。若已火淨。同本宗可
開之也。自元以火淨當初煮。火淨已後爲重
煮故問。付此義方方難思。先火淨自煮
得意。自煮罪吉也。壞生罪提也。何一混火淨
即自煮得意哉 答。所望各別也。望壞生種
邊壞生提罪也。變生成熟邊自煮吉罪也 問。
火淨後無自煮罪。重煮不局盡形。何非時七
日藥不開自煮哉。加法以前。必淨人令火淨
後。致手口二受故。何況下文釋自煮時。云以
變生作熟故。火淨上無變生作熟自義哉。爰
知此義方方難思也。一義云。本部意自
煮者。縱雖火淨。生物作熟物自煮也。即盡形
藥熟死無生種相故。開自煮。本律意。盡形必
熟死物定故。是以云盡形壽者必是熟死無生
種相也。必之言簡相濫語之。語云。簡正記云。
必是熟死無生相。如椒薑丁子之類並開宿煮
自煮等不犯非時七日雖火淨。其藥體生
相故。不開自煮也。今文云生種相。豈生種邊
哉 問。本律意。以何文分明生物作熟自煮
得意哉 答。本律分明盡形一藥聽。三罪是
死物故。餘藥不聽。生物故。以此得意也。以火
淨當自煮。是十誦別部意也。若爾者祖師何
引用釋以内熟故哉 答。此且以十誦意一
往釋給也。餘記釋同此意也。凡火淨加法以
前三藥倶必可作之。故勿論事歟 問。本部
意。盡形藥必限熟死者。胡椒甘草乾當體是
熟死故。其當體加法歟。將成丸散是名熟死
加法歟。如何 答。北京其當體加法。南都設
雖熟死物。必成丸散加法。麁末煎等。尚散攝
屬歟。餘者熟死者。其體而麁未細末丸散
物名熟死歟。僧祇意。盡形藥不局熟死通生
物歟。云謂有生分故。是必非謂未火淨也 
問。此僧祇意生薑當體加法成湯等歟。麁
末生薑加法煎之成湯歟。如何哉。此北京
意。生薑當體加法。南都至極麁末可加法之。
凡五百問論非時中有形物不可入口中見

鈔注。準此唯開三罪等云云簡正記云。約上
盡形料簡。七日不開同宿。律云。比丘念言。盡
形藥得界内共宿共煮自煮不。乃問佛。佛言。
得。唯此開三者。謂隨身病療病貯畜過微故。
不同七日非時也。若准古師。許七日藥同宿。
若不開共宿。用作法何爲。今師云。加法但要
近時。本不爲於同宿。以此藥味甘美貪貯情
深故。准前僧祇。若厨屋中有諸蘇油瓶等。明
知七日藥在淨厨内石蜜漿擧宿セハ
鈔注。應是難縁云云問。其難相如何 答。依
難縁不純置淨地。置房内而同宿之。 是以簡
正記云。若爾何以十誦中石蜜漿擧宿開飮
耶。鈔通云應是難縁許在房中同宿。不是尋
常七日藥也
鈔。四分殘宿蘇油開灌鼻云云問。古師加法
七日藥許内宿得意。而今師破彼。何引殘宿
穌油哉 答。如記所引。彼本文但云宿受酥
油。意加法酥油置不淨地而内宿故許外用
見。而今云殘宿。殘内二罪可兼具 問。宿受
酥油第八日明相以後。必被云殘宿故云爾
歟。爾者彼過七日藥。與守園人本主不用。何
云灌鼻哉。若又七日中。何云殘宿哉。既加法
之間故。若又云不加法藥。今付加法七日藥
許内宿不許異論也。何云不加法藥哉。方方
不相。如何 答
鈔。餘不淨藥不合加法云云記餘下次通簡藥
云云私云。對上初示所開歟。謂上別就盡
形示所開也。今通簡三藥體也。對清淨藥不
淨藥云云餘也。此不淨藥通三藥故。云記云
彼明非時等三藥故之餘也云云
記。下指十誦如後受法中等云云第五受法差
別有八科。第二受通四藥科中云。時分藥
猶是非
時別名
七日盡形是三種藥。必須有病非擧宿
惡誤者。手口二受得服
鈔。學悔沙彌者名内宿云云問。學悔沙彌衆
法施分來去隨意。若不來。僧法即成都無比
丘作用。何彼内宿内煮等食爲清淨比丘成
不淨哉 答。犯重人雖壞於行。體猶有之。衆
法本取行成故。不足數。内宿等依體故。成不
淨食也。二衆共七人
鈔。加式叉尼云云問。式叉尼只沙彌十戒之
外増六法計也。云體又同沙彌尼。式叉尼轉
根即沙彌位。爾者何同上位内宿内煮等共
不淨哉 答。既爲習比丘尼之行制二歳學。
故知今内宿等爲習彼行制之爲罪。隨體見
之時。何過在之。故律中無人時爲尼造食爲
尼授食取意何開惡觸判内宿等。故知隨體之
時雖無其過。依習彼行故制之。若爾者如惡
觸爲縁開之。内宿等可開之哉 答。惡觸無
人時開之有其詮。内宿等依何縁開之有益。
故不開。若惡觸開有益。何不開之哉 共食
宿 與メニ大尼過食
鈔注。都不言淨地有比丘云云謂於淨地無
同宿之爲言又義云。不言淨地之中有比丘都
無苦見爲言簡正記云。注文都不言等者。爲
破古也。古云。結淨已比丘在淨地上。宿無
内宿。今云淨地。只攝食不攝人。今若有人
共宿。還成内宿也。何以知之。故十誦但云。結
淨地已。僧坊内共食宿。是内宿。何處見説淨
地。有比丘不犯内宿之文
鈔。薩婆多共食宿云云多論第七卷殘宿食
戒中云。共食宿有三種。若受食已作己有想。
若共宿若不共宿經宿突吉羅。食則波夜提。
若自捉食名惡。捉之時突。受不捉作己有想。
經宿突吉羅。食亦突吉羅
鈔。經夜吉羅食則犯提云云記釋意。此吉羅
可通上共宿不共宿。共宿吉内宿方罪也。不
共宿吉殘宿方罪也。本宗意。殘宿内宿只食
位得二罪。多論意。經夜位得小罪。食時又得
本罪也。抄批云。多論直爾宿捉即犯吉羅。未
待服犯食則犯提者。若共宿時兼殘内二
義。故可得提吉二罪也。鈔殘宿戒中。殘宿相
對作四句。記釋云四句中。三亦殘亦内。一提
一吉准彼論意。共宿時經夜位望殘内。可
得二吉歟
鈔。若自捉食等云云以下二句皆於共宿讀
之也。濟縁云。二中經宿吉者。即内宿罪三中
亦然此第二段經宿吉羅下。準論有食亦
爾三字也。謂上食犯提故云亦爾也
科之二約四過對四位明通塞云云以内宿等
四過對處時人食□位通塞也
鈔。處分白二及界内倶通抄批云。謂處
分淨地與羯磨淨地。幷大界内通有内宿罪
鈔。知有其犯云云抄批云。謂上三人中隨一
人共食宿竟。餘人若知有此事。不合食。若不
知得食不犯。私云。明上三人知界同有食與
食同宿是内宿過。若雖與食同宿。心中謂無
都不知者。應不犯簡正記釋同後義也」
鈔。淨地並塞簡正記云。淨地並塞者。四
種淨皆無犯爲塞抄批云。所以著並字者。
謂四種淨地齊塞故言並也
鈔。就人通七衆云云抄批云。謂在家二衆出
家五衆在大界内爲比丘煮。同是同煮也
鈔。約食通生熟云云内煮變生作熟成熟物
重温皆被云内煮也
鈔。僧祇阿難爲佛温飯云云簡次引僧祇者。
彼云。舍衞城居士請佛及僧。佛不去。阿難遂
往請食。歸疑生。冷乃持火往寺門外重煮時。
佛因行見。故問。阿難具述。佛言。善作。自今
後若食冷。皆聽重温。若生須火淨了煮此上
律文
今引此。既將出寺門外重温。明知不許界内。
恐成内煮也抄批云。阿難温飯鈔指祇文。
撿祇不見。疑是錯指。案十誦云。佛在舍衞國。
有一居士請佛及僧。諸比丘往赴。佛自不
去。阿難爲佛迎食分。其飯不熟。阿難思惟。世
尊若食此飯。或發冷病。即持薪火拾祇桓門
間煮熟。時佛經行見問言。汝作何事。答言。
飯不大熟。世尊若食。恐動冷患。我更煮。佛
言。善哉。此飯如是更煮應法。從今日食冷聽
更煮。若生食。聽火淨已得煮
鈔。通日夕云云師云。夕名夜也
鈔。十誦若生食火淨已云云二十六云○世
尊若食冷食。則發冷食。即持薪火出祇桓門
煮熟○佛言。善哉。阿難。是飯如是更應法。從
今日食生聽更煮。若生食聽火淨已得煮。云
何火淨。乃至火一觸准之上僧祇文誤歟
鈔注。乃至米菜云云問。或煮乾菜或煮淨米
可許哉。若云許者。自煮變生過也。現大人相
如何 答。且十誦意如是歟。委如上
記。前明自觸具五等云云問。上益食惡觸。自
觸五他觸一中。可攝何哉 答 一往不受ニシテ
徑捉觸 如衣鉢巾襆不淨洗相染
鈔。二膩勢相連云云簡正記云。二膩勢相連
者。注文自辨。據食巾上有昨日食膩。不淨洗。
將今日淨食於上即被染汚成觸也
鈔。三任運失受云云問。此任運失受惡觸。失
受之後更雖不觸。以本觸明觸歟。將失受之
後不受捉故成惡觸歟。如何 答。抄批云。立
謂。四藥過限失受即生惡觸。非時殘宿生等
也。私云。若遇縁失受前觸非觸前宿非宿。若
時過任運失者。前觸成觸前宿成宿。爲此故
有惡觸等生。更不得復服此釋意。以生
時惡觸爲任運失受惡觸也 問。以何由更
不觸以本觸名惡觸哉 答。抄批云。礪云。若
過七日先本觸宿成今觸宿等縁也。謂過七
日任運失受。無法可防。望前七日内宿觸。是
今日宿觸之縁也。崇破任運觸宿之義云。過
七日後將前限内内宿觸爲縁故。便限滿有
宿觸罪者。亦可身病得法離衣多時。離宿限
滿之後用前離宿之縁。今得離衣之罪。今限
滿之後不離衣宿。不説有罪。我亦七日之後
不觸不宿。如何任運之罪也。等文已上約生
罪門明觸也。次簡正記云。三任運失受者。約
時過故。任運失受。若不觸非惡觸。今失受已
又觸。遂成惡觸故此釋意。以失受後更觸
爲惡觸
鈔注。三藥各隨限即失受云云簡正記云。謂
未過限即未失。若限滿任運自失。七日藥至
八日。非時藥過明相。盡形藥命終時失受。故
文云。盡形藥若命未斷。一切比丘得食。若斷
失受。諸比丘不得食 問。七日非時過限失
受。有惡觸生即不疑。此盡形藥比丘已死有
失受亦如文。何更有惡觸。玄記答云。爲論三
藥倶有過限失受。若約惡觸。盡形即無也
戒疏三下云。盡形壽藥若加法者。無過形義。
受法不失。無病而服。但犯吉羅同記云。盡
形中○由期盡形必無過形失法之義。故無
諸罪。但有一吉
鈔。四遇縁失受云云抄批云。問。既明惡觸。何
乃明失受耶 答。此因中辨果也。謂因此失
受。比丘後捉。即是惡觸簡正記釋同之
鈔注。淨人觸床器云云於此釋。亦準上器中
動不動二義。必待動可成觸云不可待動云
二義有之。但云不待動義強也。若爾者。觸床
之時。即可成失耶。故待動義好也。凡今注意。
觸床器之時。食體動故。有觸失可得意也。又
有云。此等義亦成邊局。如觸床風吹來衣端
纔觸實可動。正以手磨鉢器等。何必可動手
云云
鈔。五決意捨失云云簡正記云。謂作永不食
心。後因捉時成惡觸得吉。若食得不受食提
準此釋。注而取得墮之墮。不受食捉也。即
抄批等釋見爾 如受已不受意
鈔注。謂捉比丘鉢已食膩在手等云云問。此
文難思。如何有惡觸哉 答。抄批云。立謂。
如比丘食被觸失受已便更手觸。名爲惡觸。
更令淨人過之。其惡觸膩氣行淨人手。淨人
持此觸手。往捉僧家之食器等。是名而捉僧
器也
鈔注。雖僧欲兩執云云簡正記云。謂淨人過
食與比丘時。比丘捉淨人手由未放。豈非兩
執。此爲受而捉。不成惡觸也
鈔。二遇縁失受云云問。與前何異哉 答。前
明成觸故。失受之後又捉之。此明不成觸故。
失受之後不受捉之。故不同也
鈔注。淨人觸失如法莫觸等云云簡正記云。
注文淨人觸失者。正釋遇縁也。如法莫觸者。
謂此食已被觸失受法。比丘若觸可成惡觸。
亦受不成。今既不觸此食無過。名爲如法也。
洗手更受者。即同新受故。須洗手淨心故。淨
人不須洗手者。無惡觸故不須也搜玄云。
洗手便受者。靈山云。事同新受。受食法爾。爲
表淨心令洗手也。淨人不須洗手者。比丘表
淨其心故洗。淨人非分故止之不須也
記。如前所明云云護淨下十誦文歟
鈔。一觸而非惡云云簡正記云。前一段忘無
其情過故。開非惡
鈔。四分忘不受果持行等云云簡正記云。謂
前迷誤。今見淨人方憶未受。便即置地無犯。
洗手更受者。義同於新。亦表心淨。或可恐前
誤觸之時所捉食菓有膩氣故。是以洗手
記。又前僧祇誤持七日油等並同云云問。彼
僧祇前段文。比丘誤捉淨油。後段文。俗人誤
捉七日油。而指何文哉 答。今明比丘誤觸。
尤可指前段也。而云誤持七日油事。欲捉七
日油誤持淨油。既捉損七日油。故云誤持七
日油歟
鈔。不淨吉羅云云簡正記云。謂破戒比丘惡
心觸故。後自得此食喫。即成惡觸犯吉也
鈔。五分樹上捉果試看生熟云云業疏二上 
云。又不得樹上捉果試看生熟。便獲罪也 
濟縁云。又下亦五分文。試看獲罪者。準鈔即
是惡觸。此據已熟爲言。必未長足。準前但名
壞相。則非惡捉
鈔。若就食言通生及熟云云簡正記云。就食
通生熟者。生如米麥等。熟即餅菓等是
使無人觸知遇縁而墮
鈔。雖經明相不成内宿云云不淨地樹菓墮
淨地位非謂。雖經明相等。在樹上長足菓。
比丘無觸知。雖明相。無内宿罪爲言
記。律云若不作意欲使墮者淨等云云業疏
云。問。何故律中作意墮者説爲不淨 答。
此謂非淨地果長足既久。作意欲墮。有貯畜
心。便成内宿。故説不淨。若不作意。則無心畜。
長足自墮。不成同宿律文意。果在樹之時。
既以長足。若有畜心。尤可成内宿。而今無畜
心。故不成内宿也 問。見律文意。但約作意
不作意判犯成否。長足未長足差別不説之。
縱又説長足未長足。此等義勢律文不了。如
何會通之乎 答。此兩重不了故。義判之也。
謂於未離者。分別足與不足。於已離者不分
之可犯也。果熟不收。疑恐成犯
鈔。謂長足果也○隨時而取得入淨厨云云
別初義。約未離須分足與不足也。就中謂長
足果也者。指上律文。而以爲未離長足義也。
隨時之時者。未於明時也
鈔。比丘亦在淨不淨地云云簡正記云。觀其
文意。須約菓樹半在淨地半在不淨地比丘
身亦半在淨地半不淨地。菓墮其中。謂還墮
淨地不淨地也今記云倶在二界之間義意
亦同也 問。設雖墮二界中間。比丘與食同
處。何無内宿過哉 答。抄批云。立謂。在淨不
淨中間地上。以比丘知淨地限齊故。非内宿
 問。設雖知淨地限齊。自本内宿不論淨
地不淨地。食同宿犯内宿。何依知限齊非内
宿哉 答。菓墮二界中間。不知同宿故。云非
内宿歟。既記云謂非作意觸等。爰知無觸知
故得食爲言應○内淨厨中
鈔。若不淨地生瓜瓠者云云搜玄云。準
祇文中。令及初夜時也。若過即名不淨。今鈔
倶言及時者。意取當宗及明相前。爲及時内
淨厨中也抄批云。謂不得經明相前爲時
也。準祇文及時内淨屋中。過初夜即名不淨。
鈔家不引者。取當部約明相故
鈔。有運致穀米豆等準前云云簡正記云。準
前五分知不知説儉 穀米勇貴 開
界内共食宿○不作餘食法
記。自取即惡觸云云餘記意。自取不受得意。
是以抄批云。四自取即不受也簡正記云。
四開不受。皆爲被他持去又云。今師既開
自煮義有惡觸
鈔。義加壞生云云問。業疏云義兼不受殘宿
二罪。即彼疏二上云。及時世飢餓人相食者。
開内宿内煮自煮惡觸僧俗二食水陸兩果不
作餘食。此爲八事。義加不受殘宿壞生一種。
文開内噉。爲命難故不開外損。爲靜世譏濫
故不顯同記云。此下示罪相。惡觸内宿兼
不受殘宿。既開自煮。義兼壞生。文開内噉。謂
果菜爲食不開外損。即斬壞草木。文中若列。
恐謂倶開故。云濫不顯也爾者何今准出
壞生哉 答。更不相違。所以爾者。彼不受殘
宿。律文雖不出之。而既有觸。必可兼不受。
又有内宿。定可含殘宿。故彼二罪可云義加。
又可云文有也。壞生纔準不受故。一向局義
加也。爾者業疏今鈔約邊邊故。無相違歟。若
爾者。何故行宗記云既開自煮義兼壞生。此
釋意可謂文開哉 答。不然。彼疏三罪共云
義兼。故得疏意。如是釋給。此上者。於三罪不
受殘宿二罪可云文開。又可云義加。故疏鈔
次邊邊釋給。壞生一戒不通文開故。疏鈔共
局義加也。凡業疏意。惡觸内宿自煮如次兼
不受殘宿壞生也。今鈔記意聊又異。惡觸兼
不受。内宿兼殘宿。壞生準不受也 依開
セハ
鈔。語施主知云云簡正記云。玄云。夫應供本
施其一飽。縱有分外。不合將歸。今既時許持
殘去。恐施主疑怪。苦令知













































































資行鈔事抄下二分殊也。自第
四淨生種法段至卷終
鈔。十誦名爲疾滅正法云云問。疾滅正法意
如何 答。如壞生戒中説。國王大臣役使比
丘。故疾滅正法歟。是以簡正記云。免被王臣
驅役。得靜縁修道等
鈔。第二明處人云云簡正記云。明作淨處及
人也
記。初約義出云云業疏二上云。義張四句○
如今鈔。後二句依十誦也同記云。後下指
所出前之二句。諸律皆然 問。初二句既
出諸律。何云義約哉 答。一義云。二句雖出
諸律。今義約引用故云爾也
鈔。以火刀作淨云云問。火淨實内熟。内熟故
不可食事。一分有其謂。刀淨非内熟。爾者設
雖不淨地。有何過而不得食哉 答。業疏云。
爪刀雖非内煮。以非處故云云
鈔。得名淨得食云云問。本文意云不可食。即
彼十誦五十三云。問業在不淨地。淨者在淨
地。若次火刀爪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
不。答。不得食。若菓在淨地。淨者在不淨地。
若以刀火爪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食
不。答。不可食此分明不可食何云得食哉
 答。御所覽説異歟。又約義菓在淨地。有何
過。故業疏等釋同今鈔。爰知。彼律文傳寫誤
歟。爾者今師所引文可爲本歟 果菜淨。未
無蟲 否
鈔。瘡淨鳥啄破淨不中種淨云云會正云。物
有損處如瘡不中種者。濟縁云。不中種
謂不堪
爲種也
有云。攇揉修也云云所詮打破核。以
刀破核等皆不中種淨也
鈔。刀瘡鳥淨去子食等云云簡正記云。刀瘡
鳥淨去子食不犯
鈔。若皮剥若㓟皮若腐若破若瘀燥云云
正記云。剥約少分㓟據據全除刀甄萎乾」
鈔。此是應淨根種云云此結束上十種淨語
也。既記云前五淨種後五淨根。故非謂結唯
後五對歟 問。種與根差異如下根與種一
謂新言種者。謂可種植○律云。根有五
等文爾者今何分不同哉 答。且此云種。指
心種子子種等。根者指種藕根等也。如藕根。
皮剥等五種淨之可食。故一往如是分之歟。
若爾者。上五淨令蒙心種子子種等生種。何
上刀瘡鳥淨去子食云哉 答。凡此一段難
得。可尋云。一義云。允抄云。五種者。只無子。
草木云淨種。若有子不爾也
鈔。又云水洗連根菜即名淨云云又四分十
誦淨外更有水淨一法也。五分又以此法淨
根種。故引爲證。連根菜又根種也。即本律四
十三云。洗連根菜已更作淨。佛言。不應。此洗
即淨業疏二上云。五分十種淨法大同四分。
加水洗法律中水洗連根菜即是淨者。如初
生蓼蘿等。未有節故從根種。如洗有節方從
火淨同記云。五分初指同加下示異。本律
十種之外亦有此法。即水洗爲淨。下簡蓼羅。
即蘿勒蓼似今蘭香。猶有節者。即節種故。加
火淨私云。上文意蓼蘿等未有子節位。用
水洗淨。既有之位用火淨也。抄批云。水洗連
根菜名淨者。謂如芹蓼等。雖水洗豈即當淨。
仍須火淨。此謂蔓菁之屬。洗已生種。已萎故
開得也法礪定賓等。四分水洗連根菜猶用
火淨得意。今師意必用火淨不被得歟。抄批
云。礪解云。其菜先火淨。已水洗之。意謂。水
能滅火。淨應失却。故更火淨之。佛言。不失。
云此洗即是淨。觀此律文不見斯意。但是水
洗即當淨也
鈔。僧祇中揉修云云彼十四云。種子有五種。
莖種根種心種節種子種○根種者。藕根芋
根蘿蔔等。用火淨。若刀中折淨○莖種者。尼
拘律楊柳等。應火淨。若刀中折淨○節種者。
竹葦甘蔗等。當火淨。若刀中折淨。若甲摘却
牙目。心種者。蘿勒蓼等。當火淨。若手揉修淨
○子種者。十七種&T021389;。當作火淨。若脱皮淨○
裹核種者。呵梨勒○酸棗○爪甲淨去核而
食。若欲合食核者。當火浄○膚裹者。梨㮈○
應火淨○&T021389;裹種者。耶子胡桃石榴。應火淨。
若破○&T032671;裹種者。香菜蘇荏。若未有子手揉
淨。若有火淨○角種者。大小豆。是未成子手
揉淨。若子成火淨○若鳥啄破落地。傷如蚊
脚即名爲淨。去核得食○若樹菓爲野火所
燒落地。即名爲火燒淨○土作穀聚畏非人
偸。以灰火遶上作記識。此即爲淨○若在
一器中有衆多菓。若一菓處作淨。若甘蔗
著餘者亦通得爲淨。若在異器者。當別一
一器作淨。若甘蔗葉者。當莖莖別作淨。若無
葉者得合束。如菓得總作淨
抄。揉修淨蘿勒蓼云云資持云。僧祇初科○
蘿勒蓼即蘭香也。揉修兩手相錯摘却牙
目淨。十七種&T021389;
鈔。裹核種爪淨云云鈔釋相注云。如棗杏之
屬也桃梅也
鈔。膚果種云云又彼注云。如蓽茇桑堪梨奈
之類資持云。膚謂皮膚。無核有子
鈔。殼果種云云又彼注云。椰子胡桃石榴之
鈔。糩果種云云彼注云。香葇蘇荏之類
持之糩者。指歸云。麁糠皮故謂之糩。此果最
小。皮如麁糠。輕重儀中謂松柏子也 問。上
云莖種者。其體何物耶 答。釋相記云。莖即
枝也又云二枝。種亦二不假節生名枝種。如柳
榴之類。假節生者名節
種。如藕
麁等文
記。僧祇四法分對六物云云問。淨法有五。物
有七何云四法分對六物哉 答。濟抄云。除
莖種摘牙目淨。莖種與蘿勒蓼同也。摘牙目
與揉修淨同云云此聊不審也。本文既別云
出故。又義云。字誤也。可作五法七物也云云
一義允師云。火淨皆通。故云四。又除糩果云
六。謂二淨故
鈔。四分云火淨通五種云云 簡正記云。四分
火淨通五種者。謂只一火淨通五種。謂根技
節覆蘿子子種五也今引此文以證。僧祇火
淨可通諸物也
鈔。毘尼母云水漂淨塵坌淨云云文出三卷
○淨有五種。一火淨○刀鳥○壞○却子復
有七種淨。一却皮淨。二破淨。三爛之。四萎
之。五抱引之。六水所漂淨。七塵蚡淨今抄
除同只出別物也
鈔。僧祇○甘蔗著葉莖莖淨云云僧祇第十
四云。若甘蔗者。當莖莖別作淨。若無葉者。得
合束加草得總作淨私云。甘蔗無子物也。
故只淨莖。而隔葉莖莖別淨之。無葉時合束
淨一本莖。餘莖可通。猶如淨一菓通餘也。業
二上云。甘蔗著葉莖莖淨之。無葉者合束成
淨。準此一槃生菜相種和雜。相已洗淨種未
火觸。縦火觸相種猶非淨。相種相隔。又不相
通。例餘葉蒿草有隔非淨同記云。甘蔗有
葉。以相隔故須遂莖淨。無葉相及故得合淨。
準下義決。相即莖葉。種即結實。由爲葉隔種
須別淨有云。此業疏義決一槃生菜。是已
離莖。而相種和雜物歟
記。如一槃生菜相種和雜云云 加蒿草有子
草也。相者葉莖。種者菓子也。而隔葉莖雖淨。
一菓餘菓不可通。一一葉別別可淨也
鈔注。準此蒿草之類云云 簡正記云。注文準
此者。準甘蔗有葉相間。即不得合束淨者。今
蒿子連枝帯葉子。既散落隔不相著。故不成
淨。故云無淨法也 問。若云無淨法。何故懷
生戒中。云糩果種者香菽蘇
荏之類
 未有子揉修有子
火淨。用果種者。淨法加糩果法大小豆等。
准此蒿中含
子之草。應得火淨但令
諸著即得淨法。爾故文
同記云。注中蒿者此屬
子種。恐謂葉隔不成火淨。故準糩甬以決之
此釋分明應得火淨爾者今釋相違如
何 答。自古有此難。但彼云應火淨。有義云。
若不隔葉莖。若一一淨故也云云 此義聊彼資
持釋相違。彼云。恐謂葉隔不成火淨。故隔業
成火淨一義私云。彼子未落。故設雖著葉淨
莖。莖其一莖之分。子果皆被淨也。今抄注幷
業疏等意。子果散落既離莖。故相種相隔時
不別淨。其淨法不遍。故云無淨法也。爾者何
無相違歟。此云蒿草。非今蒿草。今此邊蒿草
無子故。子果散落者。草在上。子果皆落下故」
鈔。若粳米云云 有云。此是米通名。不必局黒
米歟。簡正記釋今注。通黒白二解也。彼云。粳
米注文一説云。是糙米。二解是白米。如十誦
等證亦須淨私云。今云粳米黒米也。記云
白米無有生義故。是以注杖打皮落者。此上
ヌカノムクル事也。有白皮裹者。此未コヌ
カノ分ムケスシテアルカ故。種之有可生
義。之對上&T021389;云白皮。是非謂白米也。是以簡
正記云。問。上言十七穀脱皮成淨。今既是米
何要更淨。若本爲淨。故脱皮。皮脱即成淨。若
不爲淨。故脱皮。皮脱之時不名淨。種之可生
故。須更淨也此局黑米釋之問。付之方方
不明。先ヌカヲ落。必磨之。何云杖打哉是一
次黑米都種之無生。約種之可生義。何黑米
得意哉是一 又注白皮裹記釋白皮裹者則今
舂碓白米。全是白米見是一爾者何云黒米哉
 答。如來難。不審也。但多分モミヲハ磨。ヌ
カヲ雖落。又ヌカヲツキテモムク也。今ヤ
キ米等必不磨故。爾者ソレヲ白云杖打。次
設雖黑米無可生者。是多分モミ雖生苗。又
黑米久住水上時。生芽有可生歟。次記釋先
牒注白皮裹者。今舂碓白米等者。顯不同簡
相濫也。注白皮裹黑米故。有可生之義。則
今舂碓白米無有生義。簡之也。非謂白皮裹
則今白米也。如是得意時。何無相違歟
鈔。明了論云自加行所作疏解非言得自作
云云彼云。淨有四種。一自加行所作。二他
加行所作。三自他加行所作。四非自他加行
所作。此四種淨。不但約一物。成於聚中。若一
被淨。所餘悉被淨 鈔批云。案了論疏。云
淨果有四句。一自加行所作。即此文是也。謂
自以火淨。乃至爪淨也。二他加行所作。即他
俗人爲比丘作淨。與比丘食是也。三自他加
行所作。謂比丘與俗人共執。作此淨法也。四
非自他加行所作者。如蟲傷鳥殘。乃至自煩
者。比丘直得食之是也
鈔。止得一吉羅云云問。壞種壞相自煮。可得
此三罪。何止一罪哉 答。有云。壞種之罪一
向不可犯之。所以爾者。自元壞種之罪。正破
損種時可得之。今淨法正非壞種。只淨法令
然。故云壞種實非壞種。故名得壞種之罪
問。依濟縁記釋。儉開八事時。依自煮兼壞生
何成自煮程無壞生罪哉 答。若以火有
壞生種邊。亦可有壞生罪歟。但火淨時必非
壞種。故且不出壞生罪歟。壞生罪有無依時
不一定。今不明之歟。次自煮壞相兩罪事。自
元記致兩釋也。自煮之罪變生成熟時必可
在之。其上今果若如有地。有生分兼壞相吉
可有之。故云。或云壞相。此時且出壞相吉。自
煮一吉略之歟。但壞相吉有無可不定。故必
定可有自煮罪。故云一吉羅者。即自煮罪壞
損罪或釋也。又義云。濟縁記云。止得一吉即
自煮罪。若但爪刀但是壞相云云若以刀爪
淨之時可有壞相。故云或云問。依爪刀得
壞相罪。食核不得壞種罪哉 答。自元爪刀
淨時。核不食之故也 問。既成自煮罪者。
何自身及餘比丘如何可食之哉 答。濟縁
二上云。止得一吉者。即自煮罪。若但刀爪但
是壞相。若據自煮木不合食。鈔引十誦除火
觸者。準是開法。義非常途即是作爲
記。火焔謂炎上微處謂炎頭黑處也。燄
焔炎皆ホノヲナリ 熱灰アツキハイ 炭
火スミノヒ 無焔頭者
鈔。僧祇樹果野火所燒云云簡正記云。僧祇
野火所燒者。約樹被燒其菓落地。即名淨。若
雖燒不落地。不成淨。以根在地故
鈔。灰圍&T021389;聚恐非人偸云云簡正記云。玄云。
物隣提作&T021389;聚畏人偸。以熱灰火燒之記識。
即名淨也。此須灰中有火觸。著&T021389;即成。反此
不得會正記云。灰中有星火徴燒者非人
者。有云鳥等也
鈔。注此是壞相云云此注上皮淨也。故云壞
相。此作淨體以此爲法
鈔。準米中有&T021389;如上脱皮淨云云舂米如念
白。是脱皮淨也。而此白米中有&T021389;。壞之不得
壞生罪也。&T021389;幷黑米如上。既有可生義故。若
不淨者有壞生罪。今既皮淨無可生義。故不
得壞生罪也。且擧米中&T021389;。餘淨通亦可爾
也。故云餘條準此也 問。脱皮淨可云壞種
哉 答。如今釋可然歟 モヘ
青黄
之色
鈔。過午便失云云且擧之。又停過須臾失也」
鈔。午受但防於二所以如下明之云云簡正
記云。一不受。二不受。而捉惡觸也抄批云。
謂防其不受與觸也
記。防法云云防護手受法。不令失也
鈔。除其時藥云云簡正云。除時藥者。謂時藥
有手受。無口法。以局中前不用口法。是故除
鈔。亦有口受不通手受唯局中前云云簡正記
云。亦有口受等者。約縁辨也。謂不喜沙門。火
燒馬舍金銀器物貯食束等。准僧祇。口加三
受。即替手受也。雖是口法亦只局中前。無久
近義。故云唯局中前也
記。二並局中前云云問。下文云。若非時中淨
人過授亦無不受罪爾者非時中成受如
何 答。此事難思。雖然且非時中成受義意
者。謂非時中初受。非謂不成受。此時中手口
二受。過午失受不通中後故云唯局中前

鈔。餘之三藥手受亦爾云云手受局中前。不
通中後亦爾也爲言是以簡正記云。餘之三藥
手受亦爾者。非時七日盡形三也。若手受不
加口法。至午前過午失受。以口法延時故云
亦爾
鈔。若加口法等云云簡正記云。若加法通時
非時者。謂時中手受三藥。即加口法。不局時
中通非時中。並得服用
記。由非正時故云時分云云非正時中故云
時分。分者非正義也。簡正云。時分者以果是
時藥。清計是非時。今取清計。是時藥之一分
故名時分也
鈔。非擧宿云云會正云。猶非經也所授人
能授
人也
食者
鈔。餘六衆云云七衆中除比丘也。記更兼非
云云人道上加二趣也
鈔。止食有三云云不欲受留食也。此因受明
不受。故此科中來也
鈔注。抄撥而取云云會正云。自午往抄撥及
撥入己器也驚急
鈔。預前運心普受云云兼作慢心畢。臨期見
目作念。若受畢相違非漫心畢無苦也
鈔。對法亦多等云云搜玄云。對法亦多者。謂
不受食戒中。辨食器相對受身心相對受擧
心無對受○此謂對受法多對施。興厭中廣
立觀門。興治方法。此謂對施法多也明加
口法者
記。後三約受唯據自論云云問。若他人受畢。
若他人停過須臾等。何不論唯約自哉 答。
約未受及停過須臾變動失之過時。雖可通
自他。今云。約受唯據自變後三過。依受時唯
約自受。加法必自受作之。故且云爾歟
鈔。停過須臾云云他寺義。非時中停置地。置
合三十須臾移時分失受故。何時可當須臾
遷時分歟。故非時中不放手持之也云云次當
寺義。停過三十須臾一須臾時分失。一須臾
分齊無昔也。故停置地。一須臾之間不失受
得意也。類甜酢等
鈔。二能授人四法云云問。前云所授。即是淨
人。今言。能授亦是淨人。何故二文能所不定
 答。前對能受。是比丘淨人。即是所授也。今
云。能授是淨人。即對取受之藥故不定也
漉澄水色。生飮不須。解前漿類別。與將人
情同
鈔。此是薑湯云云爲渇病煎之。即非時漿用
之也。此薑湯者。亂盡形藥。而彼麁末藥體名
湯加法之。此正湯云薑湯也。又義云。今云薑
湯。絞汁暖之云也 梨ナシ
鈔。隨病題名牒入云云病但渇病也。故隨病
云也。異上殘宿○者
鈔。非是餘比丘七日藥等云云餘比丘加法
藥不可加法故也。犯意殘藥者。過七日犯捨
墮藥也。此可通自他犯竟。他犯竟勿論也。自
犯意從本同藥重加法無之故。雖不可入之。
自他共不可加之。故同攝之無失也。火前

記注。昔約自他分異非也云云會正云。第五
殘宿約自畜者。今約他犯藥耳簡正記云。
問。此與前第五殘宿何別。答。前約自殘宿
藥。今此是他者。不殘宿兼有惡非時等罪也
鈔。非犯長相汚云云問。若爾者。以何之由僧
祇名相汚哉 答。簡正記云。問答意道前藥
所汚名相染非是過也意依前七日所受藥。
不成後受藥故云相汚也
鈔。二相續畜已云云抄批幷簡正記。已字付
上牒之也。抄批云。二相續畜已等如文云云
簡正記云。二相續畜已者私云。今鈔記不
見何。上又可訓已ルコトヘテト
鈔。即日得藥入手作法被染云云問。能染藥
必口法之上有犯。此八日以後所染藥又口
法被染歟。將入手即犯不待加法歟。如何
 答。七日已内所染藥。口法之上有犯是
以戒疏云。問。染下六日藥有失口法不。答。不
於此八主日已後所染藥者。諸釋未分明
但未不待加法。入手即可犯歟。所以爾者。簡
正記二相續畜已者。此約日過相染也。過日
者爲能染。施入手爲所染也又今文云。得
藥入手。此等可爲準據也
記。義同共畜故云云抄批云。上言以藥味通
故者。意謂。同是油或蜜故言通也。若食他蜜
已。今自受油應成。又解以藥味通者。謂一人
受得此藥。合通一切比丘。以食味是通。今
既食他第七日油。即是食他服滿之藥。更即
當日受油理故不合。思之後解
爲正
文今記釋同抄
批後義也
鈔。僧祇律如此云云問。五過倶等僧祇。然初
三云如此。第四云準用。第五無釋。有何意哉
 答。有云。一二三必不染過。故本宗文中有
可成文。是以云若據本宗理應自成。此似部
別。次一四分無文。道理必然故云準用亦好。
第五只引許也。常如諸部文
抄。四相續文云云謂。七日藥加手口二受訖。
七日之間都不服用。而相續日日受藥。至第
七日。第八日一日不受藥。一日相間第九日
又重受之。初日得藥都以不食。故無犯長過。
既無能染之犯。故所染之犯不生。若第八日
受藥。一日不間者。雖非犯長。爲除貪情故制
之 問。戒疏三上云。若爾七日不食。八日犯
長可名殘耶 答。實此事古來難義也。雖然
強致料簡。疏鈔相對時。以戒疏可爲本。彼既
問答窮理故也。又云可部別不同歟。戒疏釋
本宗戒本文。如是問答。故可本宗義。此既引
僧祇文。故知部別不同歟。須一日不受間之。
立法有以。正可拾盡也
鈔。至八日正可云云七日間加法藥日日服。
第七日目藥悉服盡無故。雖至第八日無犯
長過。故記云。雖無染犯。而以前服用流類同
藥。第八日目受服用。被云相續犯也。如油服
盡又服油也 問。既無犯長罪。指何云相續
犯哉 答。犯吉羅也。是以僧祇十云。何有食
間非受間。若比丘七日噉石蜜。八日復食者。
以不作間。得越毘尼罪。當一日間。是名食間
非受間相續受犯吉羅也。是以彼僧祇又
云。何受間非食間。若比丘七日受石蜜。八日
更受石蜜。無間受得越毘尼罪。當作一日間。
是名受間非食間言作七日油想
記注。古之油以除風云云會正云。問。西竺何
以將油塗足 答。油以除風塗足。能履深水
本心作燃燈塗足。受者不成
鈔。注亦得自煮已云云簡正記云。注文亦得
自煮。約無淨人也
鈔注。二種煮已云云簡正記云。二種煮已者。
有淨人令彼煮無自煮。非謂兩煮也
記。據本生酥限滿有觸云云今記意以生罪
惡觸釋之謂。若本生酥不煎替之。七日限
滿可有惡觸等生罪。而既成熟酥。故雖先手
受口受藥。全同新物無惡觸等罪也爲言簡正
記意聊不同也。即彼記云。不名惡觸者。謂正
煮也。地味由未轉口法尚在不名惡觸。纔
味轉失受後不得更觸。故不名惡觸。若觸即
成惡觸也
記。反證可解云云諸記不釋之。而上注或云
與淨人煮。或從淨人受。此轉味成餘藥故。若
前受既失故更從彼受受。此皆開爲縁。令淨
人觸之。而無過。故婆沙制非此縁之時云。勿
令淨人觸之也爲言
抄。鳥麻油云云
鈔。餘隨對治如前類準云云如勢病以蜜對
治之等也云云
鈔。一火淨已後無變生過云云搜玄云。謂火
淨已後。若自煮無變生爲熟過問。若爾者。
盡形藥開自煮何爲耶 答。變生有二種。一
煮一向生物。二煮熟死甘草等是也。而煮一
向生物。變生爲熟義。顯露故。其議是深。故於
盡形藥全不開之。開仍用火淨授之也。僧祇
意即是趣也。次煮熟死甘草等。雖有變生義。
其譏可輕。故開煮之。盡形藥開自煮者是也。
今四分等即此意也。是以業疏二上云。四分
中但解盡形開四罪○僧祇自煮薑湯不得飯
也。謂是生者有反熟故。必是乾者如律開之
此等義濟公等意也。礪疏云。變生有二。如
菜果等青令萎。二如米麺等令熟也飾宗記
云。如米麺雖無生性。而不許煮。此營造松
譏故也故下防罪中注。云以變生作熟故。
於熟死物云開變生事也 問。如南都傳者。
盡形藥必可局丸散煎湯等爾者望何藥體。
強用火淨哉 答。此望記識藥也
鈔。二與餘藥別云云與餘非時七日別也。謂
非時七日無含時藥。於盡形藥者。若藥分相
和之時。以肉米等時食和之。故與餘非時七
日。別含時食云調之事也。注云。謂含時食等
藥。即此意也。搜玄云。謂此藥中鵄頭米麥。即
含時食與非時七日別也簡正記釋同之

鈔。若單者不須云云抄批云。謂單是一味無
轉變者不須記識也私云。單丸散等。別無
此中淨物生義者不須也
鈔。三分體分云云抄批云。立謂。如藥有二十
味。其中必隨一味立名。名爲某丸某散。經此
得名者是藥體也。若其餘相後者曰藥分也。
今應須識別其體分也
鈔。羊腎者 此時藥故。藥分用之也
鈔。二法別來別受總來合受 總受別受樣
次下兩科抄批云。別來別受者。謂體分前
後授須前後受。若一時授一時受。故言總來
合受等
記。二法者即手口二受云云今記所存手口二
受云二法也。非謂體分二法別來。體分兩藥
別來時手口二受並別加之爲言依此義二法。
呼別來體分
別來
別受可得意也。又私云。體分相望。
可有別來別受總來總受。亦於藥體諸味相
望可有此義
記注。有云即體分二藥屬法所收云云會正二
法謂體分也。而言法者。以二藥屬法所收故
云云此釋意體分法言難付。故云屬法所收。
借二受法。以目體分也
鈔。爲氣病因縁云云師云。醫書中別有氣病。
非諸病通名。非氣力之氣故
記。第四總受中云云此旦出藥體中。藥味相
望總受樣。藥分相望總受。可攝如前分別言
歟。記云或可同上須辨體分故
鈔注。薑椒橘皮及鼈甲云云問。盡形藥如法
必丸散藥。然而今加法未成丸散。如法藥味
記釋此物藥味和合者故。爾者生薑乾薑胡
椒甘草當體可加法哉 答。實如來難。此釋
難得意。北京胡椒甘草當體雖加法。南都必
成丸散加法之。然間此釋實難得意。中尋之。
但強致料簡。此薑椒等諸藥味各各成丸物
也。既最結句案丸字。不局此者苑丸。此丸字
苑上也。爾者此加法時必成丸加法得意
也 問。付之不明。記必是成現丸散。單牒藥
云云受知。此不牒藥名。牒諸藥。故未成丸
散條分明也。何云成丸哉。其上九言唯今蒙
紫苑上云紫苑丸故。何令蒙諸藥可云耶 
答。記云成現丸散。藥味和合成丸散時事也。
此未和合各各成丸時事也。故記云。此約藥
味未和合者。次丸字局紫苑一種條難思。此
注所列諸藥倶藥味也。何必丸言局紫苑一
種不通餘哉。紫苑藥味許名。何不名餘藥味
丸哉。芪散
鈔。若丸散之中等云云上且氣病薑椒相對出
法。自餘病藥相對加法令例之也。搜玄云。若
丸散下重顯旨歸○對病之藥。若丸散唯鼈
甲紫苑亦有五十三十別色丸散。對病而各
依本。方題首一名入法。準前注文鼈甲紫苑
丸也
鈔。而體是盡形者依本名加法云云抄批云。立
謂。買藥未足但得藥分來。未得藥體來者。以
藥分是時藥可今言。且加法須牒其盡形藥。
名道此時藥。是彼其丸散盡形壽之分等。下
自出其加法之文遇縁不得與盡形藥頭
一時受者 大ナツ
 クキ 漿ヒシ
 
 &MT03492; &MT03492;鵄同
字也
 所阻 羊腎ヒツシ
ノキモ
 
令秤 次第受取
鈔。不得置地云云抄批云。謂放地經須臾
失受。有惡觸等過生後加不者。不得成就也
抄。即覓比丘加之云云有云。此須北京義歟。
但大國市賣買丸散等。故南都義不相違也。
又會釋記識事在之。但記識多分中前歟。
爾今云非時加故不可歟
記。非時不過須臾云云此過中加○法文也。多
並任癡心。抑挫佛法得使進聽 抑折也
但也
抑遏
トヽ遮也
ム 絶也
 摧挫クタ
世表有餘。一事不徹
記。此明好大者據説則超出世表云云此明
濫學大乘者説行也。濟抄云。此明好大者。謂
濫學大乘者。而稱大行人。故云好也
記。實爲寒心云云大訓寒心。又寒心
一事行之不徹。焉知未來惡趣。旦快現在貪
癡。有識者深鏡大意。眞誡嗟其愚迷
鈔。須説淨畜云云抄批云。問。説淨竟藥得服
用否。答。不得服用 問。若倶不得。何用淨爲
 答。若不加淨染下。長生故必須淨。謂若不
説即犯長。又能染後來淨藥。故須記之。若爾
衣作淨竟應不得用 答。内外不同。故如長
衣説淨。本爲後著。豈得言藥加説淨本意爲
服。以過限藥。雖説淨竟不得服。故但是恐染
後來藥。故説淨也。又防現藥之長故須説也。
又長藥不説淨。不開迦提日。迦提不爲衣開
之。非爲藥開迦提也
記。止齊中前故時少云云此且依中前手受釋
時少義也。又中後隨受隨飮手受。有停過須
更失受。故又時少也。所詮手受只約中別須
更也。故時少耳。隨受隨飮七日藥。通中前中
後條。受以無疑者也 氣味 殊越
記。或復兼二云云行宗記云。一體重二則味
重○若據時藥亦貴重準此時藥第一三具
也。會正云。如時藥但有第一第三。非時但有
第三。盡形祇有一二。既三義不全故
鈔。捨封著云云説淨云與人事也
記。唯改一衣字云云會正云。又但改著用爲
服用
鈔。若據對病題名實亦不通云云簡正記云。
若據已下第二解即不通也。所以然者。對病
別故。彼病非此病。又題名別故。某甲比丘名
字不同也。莫非下却明通義也。所以爾者。謂
口法加二通之藥
鈔。莫非以其口法加他二通之藥云云謂其法
雖他局。其藥體有二通。故法尚可通爲言抄批
云。此是雲律師解也
鈔。故捨前人受法不失云云會正云。故捨
非己決捨。非己決捨也
記。六日藥還主得服云云問。含注戒本注云。
減七日者。白二還之。比丘當取塗脚。然灯用
戒疏滅七日者。謂第三日藥限法不過
明日。還主理合説淨。已越七日無受服義。制
身外用此等文分明不許服用爾者相違
如何 答。不相違。所以爾者。今云得服者。非
謂服食。只身外服用
抄。餘如義鈔及疏説云云 餘記意疏大疏得
意。今記不同歟。即會正云。及疏者即首疏。彼
云。論其口法。稱己名受。於已有法未捨與人
得。就食我食不失受法。若決與他二受即失。
故善見云。藥未滿七日。若捨與人即失受法。
不應更食簡正同之
記。僧祇成論並證六日已去不得重加云云
問。其證意如何 答。若日數長久。六日已去
猶可得加法。爲僧祇成論但局七日。所殘不
幾。故六日已去不許加法也爲言
記。即護淨中亦僧祇文此明觸失顯有重受
云云問。戒疏所引僧祇意。於七日藥無失口
即戒疏三下云。如僧祇中。石蜜與俗。又施
比丘。本法不失。誠知。盡形無由失法同記
云。如下引證。僧祇彼因比丘。以第七日石蜜。
與優婆塞。彼乃持與餘比丘。即日得石蜜。不
作淨而取此等分明不失何今云先哉
答。一義云。上鈔注云。準口法有失。又今記云。
此明解失。且依多論意。如是釋歟。多論於
加法七日藥。觸失義成故。以彼意祖師一往
僧祇文如是釋。是隨義轉用意也。彼戒疏釋。
直順僧祇意。存不失義。自本僧祇多論了別
不同故。是以行宗三下云。則知。僧祇七日限
内。例無觸失。與上多論部計不同如是致
料簡時。一旦無相違歟。但抄批釋聊不同也。
即彼記云。如上淨人摸觸七日油中成失者。
對古師言加口法。准祇不失。今不同古
釋戒疏云。不失且順古義。今抄述正義得意
歟。此聊不審也
鈔。從比丘口受已隨著一處云云簡正記云。
准論。若有淨人即令收掌日。從彼受不要對
比丘加法。必無淨人收掌。即須加口法已。若
要時即自取之比論意。淨人難得時開口法
本部等意。爲延手受短時加口法求倩難

鈔。若作口法竟一日乃至五日淨人來觸等
問。此上重加以不聞何重引之哉 答。簡
正記云。鏡水大徳云。諸記家雖釋此文。並
未知前後引用之意。前重加進不科中。單約
觸失以辨重受義竟。若約將餘未受藥未雜
已受之藥。亦成觸失。重加受失分齋日數如
何。是以向此第八科中者。爲雜相也。若不作
此分開。即前後兩文皆明重加受法。前既述
了。後文論量可不重疊抄批云。問。觸既失
受何故○法爲防失受。答。口防任運失。不
防遇縁失。淨人觸者。以縁強故口法不防。又
後若遣口法防遇縁失受者。遇縁失受通婉
四藥。口法受之。亦應通時藥。然時無法明防
任運。又有一義。遇縁無過。口法不防。故使多
論中觸聽更受。既隨聽服。何須口法以防。遇
縁任運時遇有其觸宿明須口受。防任運
記。殘宿一提通後二藥云云此釋意殘宿非時
不防若爾者。何故行宗云。非時七日。限
内但開。殘宿惡觸非時等罪今相違如何 
答。彼非時七日取合出防罪。而曲對時非時
唯防惡觸。七日防殘宿非時等爲言爾者無相
違歟
鈔。一防過中失受云云抄批云。一防過中失受
者。過中一眴髮即失受也。今加法故不失也。
二防過時失受惡提者。立謂。既過午失受而
提。即有惡觸罪也私云。若中後受藥。於停
過須臾尚可防二罪也
鈔注。此無律文以盡形爲證云云抄批云。立
謂。此破古人義。古人云。七日藥若加法竟。共
宿無内宿之過。今不同之。不防内宿。雖加口
法。須置淨厨中。所以知者。藥犍度云。諸比丘
如是念。盡形壽藥得。界内共宿内煮自煮不。
佛言。聽盡形壽藥。界内共宿内煮自煮述曰
此則四藥之中。准開盡形言無内宿。其七日
藥不有開明知。七日不開内宿然又僧祇
比丘。往淨厨取七日油。誤將淨油來。既七日
藥在淨厨中。明知。不得内宿。古師不許。既不
得同宿。用法何爲。若爾祇文何通 答。祇據
不知法油。故置厨中耳
記注。戒疏盡形五罪云云戒疏三下云。口防五
罪。謂惡觸不受殘宿。内煮自煮也同記云。
口防五罪合云六罪。殘宿下脱内宿字。今既
列内宿。以此照彼。故云文説也
鈔。或有内煮云云簡正記云。或有内煮。若合
成丸散則無。若湯等界内煮煎之則有。内煮
此釋聊不審也。若爾因煮亦可言或故。
而鈔批釋有其謂。彼記云。五或有内煮者。慈
云。若出界内則有故言或也搜玄云。五或
有内煮。兼有自煮。以變生湯煮成熟故乃言
或也會正云。言或者。以未必盡形藥倶是
反生故此會天意。藥體必不生分故。有無
不定故爲言
鈔注。以變生作熟故云云問。能授三法中。已
作火淨等授之。後若自煮是可煮。可煮又本
通開也。何依口法而開之哉 答。火淨當初
煮。十誦等意歟。本部意設雖火淨。生物成熟
物。可云自煮也。其義委如上述之。此明二受。
合論防罪。翻防故生。寄論名數
鈔。時藥手受過中生二罪云云行宗記三下 
云。次明生罪時藥中。過手失受故生惡觸。由
曾手受故有殘宿。此二罪互通三藥 問。今
此惡觸殘而偈二罪。本觸成觸。成觸本宿成
宿。故爲生罪義可云耶 答。一義云。此手受
上生罪。非本觸成觸。以失受後更觸。爲生
罪惡觸也。殘宿又非本宿成宿。今夜外又無
宿故。只以今夜直殘宿爲生罪殘宿也。是以
釋上任運失受惡觸。簡正記云。三任運失史
受者。約時過故任運失受。若不觸非惡觸。今
失受已又觸遂成惡觸故問。此義聊難思。
殘宿誡經宿可生惡觸。若失受以後不提云
無惡觸。何可生罪哉。生罪不待更觸依本受。
故失受後任運生爾者本觸名觸者。是以抄
批云。非謂更提方有此惡觸。但是藥體限滿。
自生此罪。今縱不觸冥亦有此罪生
鈔。明相出有非時殘宿惡觸云云行宗記云。
出限外故犯非時 此則時中時也私云。七
日藥七日外非時也。盡形藥無病食非時也 
問。此非時漿口受上生罪。本宿成宿可言乎 
答。此以本宿可云成宿。今夜外無別宿。故以
今夜宿可爲生罪殘宿也 問。何不生非時
哉。 戒疏非時食戒下。 行宗記釋非時漿時
藥。不出非時食。云若據手受。過午合有非時
即不明者。思之可解
記。非時三罪二提一吉通後三藥云云非時殘
宿惡觸三罪。通後非時等三藥也爲言問。盡
形藥不生罪。何云三藥哉 答。依古義歟 
問。設注依古義。彼六罪中又無非時者如何
 答
記。戒疏止生四罪彼云云云戒疏三下云。口生
四罪皆過限生。一非時。二殘宿。三犯墮。四惡
觸也。有人立五罪。謂服此藥。今解不然。服則
有罪。不服無過。不同上曰不服罪生。有人後
立生於不受。 今解不受非是罪攝同記云。
次科有二。初斥五罪○今下顯非。若爾上三
四罪不服亦犯耶。答。本犯捨墮。此不待服。餘
之三罪並因受生。未服先有其過。待服方結
其犯。服犯過。藥本非因受。縱服得罪。乃是別
犯。不得云生。有下次行六罪。彼謂受有不受
一提。今下彰非。謂過限法失。藥體任運。自是
不受。不同非時殘宿當體是過。故云非罪攝
也。縱不受服亦非因受而生。此明生罪故不

鈔。問云何不生不受等云云此問答意。謂爲
顯六罪師非義問答也
抄。答藥本是不受云云搜玄云。立云。謂一切
藥皆本性是不受。由加法失不受法。至八日
朝任運失受法。歸本不受。非是能生不受
不同殘宿○八日有殘宿生。有人生六

記。無病下顯今義即戒疏云云戒疏三下云。
盡形壽藥者。手生二罪。同上可知口不生罪。
由聖開加法不失故同記云。不生罪者。由
加口法爲防諸過。法無限齊故不生罪。若據
鈔中言生六罪。五同七日。更加不病。而服猶
循古義。今此所明乃爲盡理問。今有人生
六罪者。同上防罪。一過地失受不受。二惡觸。
三殘宿。四内宿。五内煮。六自煮。是云生六
罪。無病而服吉羅。今師正義而彼行宗
三下釋。五罪同七日藥。其上加不病。而服一
吉爲六罪。七日藥五罪。一非時。二殘宿。三犯
墮。四惡觸。五服尼薩耆不捨藥一吉是也。
此上加無病輒服一言爲六罪爾者今記相
違如何耶 答。彼行宗記釋方方不審也。所
以爾者。盡形藥生罪同七日藥。有犯墮服薩
耆不捨藥吉乎。爰知。彼且順古記如是釋
歟。若爾者。彼云。今此所明乃爲盡理還以
彼釋爲盡理何彼云順古記非義哉 答。乃
爲盡理者。疏文云口不生罪爲盡理。其分今
抄同事也。無病輒服吉。彼戒疏正義意許之
故。是以戒疏三下云。故律中無病因縁服但吉
羅。以有法也明知。彼記釋聊一往順古記

記。準此但結違教一吉云云問。行宗記四上 
云。加法八彼釋分明可有非時不受殘宿三戒
中各説已。故知。望非時不受等事可得多吉
也。但今違教一吉釋。彼非時不受殘宿惡觸
吉。違教一義見云一吉也。非謂只一罪歟 
問。既口法不失。何可有非時等罪哉 答。實
口法雖不失。無病不可食而食故有非時等
罪。假令第七日藥説淨或可捨。而不説淨捨
持。第八日旦起生諸罪。如本觸成惡觸等。此
不可食。強食故成非時等也。但依有口法不
犯墮犯吉也。是以戒疏非時食戒云。盡形壽
藥有病加服名爲時。無病輒服名非時行宗
咽咽三吉釋此下釋也
鈔。何故七日罪重餘三輕云云問。此約何罪。
論輕重哉 答。付畜論輕重也。是以戒疏三下
云。四藥之中七日畜重。餘三並輕同記云。
三明畜用。初明畜用。初明畜中。初科爲二。
初總示重。謂犯提。輕即結吉問。餘三藥畜
積結罪樣如何 答。事抄中三云。且受四藥。不
加口法。過中是吉羅又今篇上云。受食已
作己有想。共宿吉。食提。若食不受作己有想。
經宿吉。食之吉取言
云云
此皆畜罪也。准此盡形
非時漿有己有想。經夜可吉也
鈔。若非時中淨人過授亦不受罪云云問。抄
中三云。若己足食竟。不作殘食法。不成受
此分明足食已後不成受何況非時中都不
可食時分也。何云成受哉 答。一義云。設雖
非時中。欲食可成受。故今云亦無不受罪。加
之鈔中三云。律文云。若比丘非時受食。食咽
咽墮。此犯非時食墮也此亦不受罪但足
食竟不成受者。不欲食時事也。無服食意樂。
設身心等雖受之不可成受。受爲食故。此不
作殘食法犯足食。欲食可成受。非時中欲食。
雖犯非時之別罪如成受。此亦可然。但彼云。
不作殘食法不成受。如法比丘不欲犯足食
時事也。是以簡正記云。問。前明非時受不
成。今何故云淨人過受免不受罪。答。前約
持戒午後不食。故受不成。今約嗔等者。受
亦成。故免於罪犯如是得意時。何無相違
歟。又一義云。是部別不同歟。彼足食竟不成
受者。明了意也。此非時成受者。本律意也。搜
玄記彼足食已不成受文。明了論疏文也得
意故。何況大疏第云。明了論云。有四種受。
一身受非心受○二心受非身受○三有身心
倶受。比丘身心平等。欲得所施飮食。行食
施人度與比丘非所遮。了論疏云。作心動
手。受食時。不別縁受此食。前無遮食事。若
已遮食。後不作殘食法。受雖身心倶受亦不
成受。由此食爲佛所遮。故云非所遮此一
分有其謂歟
  鉢器制聽篇第十九
記。鉢是梵言器即華語云云 非題中鉢即翻
爲器。鉢是一鉢制教所攝也。器即衆具聽門
所攝也。只華梵相分許也
記。局收器皿云云抄批云。字體作盋。此形聲
字也。皿即盋也。形也。上盋伴鉢。犮即盋之聲
問。今終云。皿器之總名爾者與器則
名通衆具。不同如何 答
記。器則名通衆具云云問。衆具者下聽教所
出。諸物皆可云衆具哉 答。爾也。若爾者。何
別出房舍等法附哉 答。云器云聽。雖攝衆
具。只云鉢器制聽時。房舍等不顯。故別法附
也。是以下文中別不釋法附。聽處一具釋之
也。餘篇別釋之。故知。鉢對制教。器對聽門。
故云鉢器制聽也。又一義云。今本題只付鉢。
故云制限一鉢。云聽望長鉢也。法附則鉢外
諸物也。故云房舍等云云此義聊有今譯釋歟。
釋器名通衆具故
記注。有取三如釋云云會正云。鉢多羅。此
云應器。應有三焉體色量也堪受供者用

記。此即對人爲目云云有云。下至不犯小罪。
而堪可受信心施主之供。有必用此器。故云
應器也云云
記。或處説云云云鈔下體科云。此器名應器。
須依教立。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鈔注。房舍衆具云云會正云。房旁云。在堂兩
旁。故舍屋也等文搜玄云。房舍衆具。謂房舍
及中受用衆具
鈔注。五行調度養生物云云簡正記云。金木
水火土。此五是造具之事。人所派用故號爲
行。此五攝盡。調度即是作具總號。濟形所須
故云養生。附此聽門而出也
記。總四事之體云云一義智云飮食衣服等四
事也。此等皆以五行爲體故也。又義云。四事
者。一房舍。二衆具。三調度。四養生是也。爲
此四事五行爲體也云云此聊違今記。記既
云調度。謂調養具故調。度養生一物爾者
四事不足歟
鈔。養生衆具殷湊繁多云云問。法附衆具與
今本文衆具。同異如何 答。法附衆具局房
中所須。本文衆具通諸物。故寛狹遙別也 
青且反。聚
也。進也
事資道立足以存生。雖在縁廣被。
而法據有準。違則斯制。犯則無赦條シナ
サタ
鈔。犯則無赦云云簡正記云。若有所犯。此
犯終無赦免之期。不類俗中遭赦得脱其罪。
必須洗滌方應清淨故
記。貌即物之相状云云此釋意混其體貌者。
混亂體相不知爲言此暗破會正等記也。彼會
正記云。既下如作鉢。以金木混泥鐵之體。又
以掍油混萑鴿色貌故此出聽門衆具。何約
鉢釋之哉
記注。有云前段叙聽門云云會正云。制意有
二重。初從養生。下是附注聽物。次從既混
下。是説制鉢
鈔。恒沙諸佛標誌云云抄批云。佛成道受四
天王石盋。明是古佛道標毎食常用無有

記。彼論正作無所依云云御所覽異歟。四外
皆抵大海故
抄。律云大要有二云云文出第九。云鉢有六
種。鐵鉢蘇摩國鉢鳥伽羅國鉢優伽&T049271;國鉢
里鉢赤鉢。大要有二種。鐵鉢泥鉢。大者三
斗。小者一斗半。此是鉢量。如是應持應淨施
鈔。五分有用白銅鉢云云文出二十六。即彼
云。諸比丘畜金銀七寶牙銅石木鉢。諸居士
譏言。比丘如王。如大位○佛告比丘。若畜
金銀乃至石鉢。皆突吉羅。若畜木鉢偸蘭遮。
時有婆羅門。名優柯羅。有一女。常用白銅
鉢食。彼女出家後。猶用先器乞食。諸居士譏
呵言。沙門釋子用銅鉢。與外道不可分諸比
丘。次是白佛。佛不聽用外道銅鉢。犯外道不
可分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不聽用外道銅鉢。
犯者突吉羅。聽用三種鉢。鐵鉢瓦鉢蘇摩 
問。今文分明白銅鉢得吉百既外道鉢也。
何同本鉢。不得蘭哉。又今記云。自銅鉢及木
可結蘭云云爾者相違如何 答。實向彼律
時。同外道法。輕重不同治難思。但同外道邊
雖同。銅鉢洗膩易落。木鉢膩難落。故於罪有
輕重歟。次今記釋總述諸律意歟。既云總判
諸鉢故。爾者白銅結偸蘭者。必非五分律意
歟。木鉢判偸蘭。正五分意可得意。上所引本
文。幷今鈔五分畜木鉢偸蘭文分明也。加之
簡正記云。五分木鉢者。是栴檀木盋。佛言。此
外道彯誌畜得偸蘭。謂能受膩等問。若爾
者。銅鉢判偸蘭。何部意哉 答
鈔。作鉢坏云云坏常サカツキニ讀也。今此
義不相應。此鉢故。只ナマジキ器云坏也。今
記天見爾。又有文云。坏器易壞云云
記。令窑師燒云云瓦師埋之。製度非出凡謀。
非佛親示。餘無和者
鈔。下誦畜云云文出五十五。彼云。佛聽畜二
種鉢。瓦鉢鐵鉢。八種鉢不應畜金○摩尼鉢
今文出七種。故云等。然不出罪名也
鈔注。四分亦爾云云五十二云。佛在王舍城
○ 佛言不應畜木鉢。此是外道法。若畜如法
治時。瓶沙王以石鉢施諸比丘。比丘不受言。
佛未聽我等畜石鉢。白佛。佛不應畜。此是如
來鉢。若畜得偸蘭遮。自今已去。一切寶鉢不
應畜。若畜如法後問。今文木鉢吉羅。石鉢
偸蘭。何記引五分。爲決上文。白銅及木
結偸蘭。餘云犯吉哉 答。此必非決四分歟。
十誦等不出四非名。故引五分決之可得意
歟 問。何故石鉢不許比比哉 答。抄批引
智論二十九云。復次以細石鉢難得故。麁者
受膩故不應用。佛鉢四天王所獻。四山頭自
然生故。餘人無此自然鉢。若求作甚難。多所
妨廢。是以不聽比丘畜者。以其重故。佛乳
哺力勝一萬白香象力。是故不爲重。慈愍諸
比丘故不聽畜 問。阿難侍從世尊。執持應
器。何不恰愍 答。佛威徳力故。又恭敬尊
重佛故。不覺爲重。又阿難身力大故已上智
論文
 
多論云。有釋子。報力能轉四十里大石。阿難
瞿夷。更有一釋子。述曰。故知。阿難力大也。有
人言。更有一釋子。是調達。以上推山押佛。故
知。調達力大也
鈔。夾位鉢云云ハリ鉢也。今木骨布添者是。
又布漆
鈔。掍瓦鉢云云ミカク鉢也。謂記云。以石磨
後用土脂掍。便燒而不重者
鈔。漆鉢云云ウルシヲモテヌル鉢也
鈔資鉢云云記云。上ヲステ燒者是也。如茶垸
上油カケラ燒也。又義以上品油。故云上油
云云
鈔。僧祇重鉢云云彼二十九云作三種。一如
孔雀咽色。二如昆陵伽鳥色。三者如鴿色。佛
言。薫時便作如是色抄批云。總有三種色。
一者作孔雀咽色。賓云。縁光也。二者如昆陵
伽鳥色。相傳云。不知似何。今詳。蓋赤色也。
三如鴿色。謂灰青色也取咽項毛色。廣具
薫法。四分令以泥作薫鉢鑪。以灰平地作薫
鉢場。安丈以鉢鑪覆上。以灰壅四邊。手按令
堅。以巨摩壅四邊燒已上律
意也
記。今多安鑪在下作丹籠覆上云云此已下當
時行事也 問。圓籠與鉢鑪同異如何 答。
師云。鉢鑪塗以土作如燒瓦也。圓籠者。如籠
置取也。籠中用鐵條横架。安鉢在中。以竹烟
薫之
鈔。有素瓦白鐵棍鋧堅硯
爲色者云云素瓦即
白鐵一種類物也。燒成後入火。鋧令牢也。但
掍不磨者。薫已磨退。然後再重薫。或先薫鐵
鉢。而剥落者。先薫瓦鉢但掍不磨。色淺受膩
者。有用麻油塗者。油塗以今瓦器上油燒

鈔。若此土行用一度説即打破云云濟公抄
云。是彼梵僧來此土用此油鉢也。搜玄云。行
用一度即受膩。故須打破
鈔。準此瓦澡鑵義同油鉢云云瓦澡鑵即今
水瓶也。義同油鉢者。同油非也爲言五熏已

鈔。猶未變色云云濟抄云。與本未重色不異
云未變色也
抄注。此斗通國準用一定不改量法云云輪王
古法諸國通用之也。定斗不同。俗算有八。圭
抄撮勺合升斗斛。謂因増法名也
記。孫子算經十粟爲圭云云問。濟縁四上云。
算法起自六粟爲圭一上云。六粟爲圭
會正記云。孫子算經云。六粟爲圭簡正記
云。算經云。量以於粟六粟爲圭玄記云。十粟
爲圭。恐錯
十圭爲抄○十斗爲斛。故曰増因之法抄批
云。六粟曰圭然而今記幷正源記十粟爲圭
即正源記云。孫子算經云。十粟爲圭
者相違如何 答。師云。算經或十一粟。或云
六粟。有異本歟
記。宜準爲量云云今俗中準唐斗爲鉢量爲言
鈔。十誦斗量同四分云云非謂十誦三品之鉢
量四分同。只三品相分邊四分同也。今記釋
如是既以三品大小釋。科文引他部同異。
同有二邊。謂三品相分上品鉢量。四分十誦
全同也。異中下二品鉢量也。四分下品鉢斗
半。十誦下品鉢量周升一斗三升三合強也。
下品既小。中品隨可減也。而今記釋云。四升
已上以不審也。但於此釋。聊致料簡者。四升
已上爲下品量者。意謂。僧祇既以四升爲下
鉢量。下鉢量雖諸部不同。極下以四升爲定。
故云四升已上。非謂十誦下品鉢則以四升
已上爲量。只凡諸部下品鉢。以四升已上爲
爲言是以簡正記云 問。四分自有三品量。
即當部自足。何須更引十多 答。當部雖有
正文然諸部大小不定。古人多引通文。隨其
大小通得故。今師度引十四母等教。和會取
多分爲限。皆是三斗一斗半爲量。又約人有
三品食量。不同應彼根機。方名應器故重引
他部也
鈔。又彼律云下鉢受云云彼第七云。鉢有三
種。上中下。上鉢者。受三鉢他飯。一鉢他羹。
餘可食物半羹。是名上鉢。下鉢者。受一鉢他
飯。半鉢他羹。餘可食物半羹。是名下鉢。若餘
者名中鉢。若大於大鉢。小於小鉢。不名爲鉢
記。即唐三升三合強云云以周九升九合爲唐
三升三合。今周一合餘也。故云強。又餘半
鉢他爲周三升三合者。細可云有三升三合
三勺チト強程。既上一鉢他半爲周一斗。
故其三分一可有三升三合三勺餘故。而不
定合故且略不出之歟。又下即唐一升強者。
周三合三勺餘在之。故云強也。總唐四升四
合。此外周一合三勺餘在之。故云四升已上
也 問。若爾者。何故鈔注引僧祇四升釋之
哉 答。大途同故且云爾歟
鈔注。僧祇鉢他羅者受四升云云問。只一鉢
他分齊可二升。何云四升哉 答。僧祇一鉢
他量。異十誦多論等。四升分齊歟。或又具可
云二鉢他。日略只云鉢他歟。爾者云四升無
昔歟。即僧祇第十云。上者摩竭提國一。阿難
米作飯。及受羹菜中鉢半。阿難及受羹菜。下
鉢者。一鉢他米作飯。及受羹菜。三分飯一分
羹菜此分明不見何歟。可勘之
記。他與多音之轉耳云云今記上用多字也 
&MT03493;師云。玉篇等
&MT03493;字。云云
粳米釜飯
鈔。謂一鉢他受十五兩飯秦秤三十兩飯云云
十五兩西土秤也。是以簡正記云。謂盋他受
十五兩飯云云十五兩是
西方秤也
秦者姫周秤也。論雖
西天造。翻譯之時。如是秦秤等援合之也。搜
玄云。秦秤者。即是姫周所用秤也。準今唐
秤則十兩也 簡正記云。秦秤三十兩者
玄云。是姫文
周所用秤也
鈔。天竺粳米釜飯云云簡正記云。似今掩飯
也。簡非北地永漬粟米濕飯故
鈔。時人咸計議云云會正云。時人者。西國人
記。蔬菜云云師云。蔬クサヒラ。此精進物通
名也
記。泰斗計有六升六合半強云云六升六合六
勺餘也。故云半強。六勺餘半合餘故云半強
也。注唐二升二合強者。唐二升二合前周六
勺餘尚在之。故云二升二合強也
記。四鉢他總二斗六升六合半強云云四六二
十四二斗四升。又四六二十四二升四合。半
物四合二合故二斗六升六合也。又四強取
集半合強物有之。下三升三合強。強取合成
一合滿三斗也
鈔。留上空處食指下觸中云云問。中天作法
以指取食。如何云指觸中哉 答。大抄記云。
彼作儀非能一歟。既文中云用七。即今匙是
也。故手相不淨之時。爲守彼不許觸也云云
記。斗半爲下品云云問。彼論同十誦。下鉢受
二鉢他飯羹可食物是以抄批云。案多論第
五六。鉢者三種。謂上中下。上者受三盋他飯。
一鉢似飯。半鉢他羹。餘可食物半羹。是名下
鉢也。上中兩間是名中鉢。若大於大盋。小
無小鉢。不名爲鉢上鉢之三斗既受四鉢他
半。下鉢受二鉢他。豈可斗半哉。爾者今記
釋如何可得意哉。彼下鉢量。周一斗三升三
合強程分齊也。斗半爲下品釋難思。如何 

鈔。見一肆上好鉢圓正可愛云云簡正記云。
見一肆上等者。亦是論文圓如珠。三分除一。
又如鳥卵。三分去一。彼羅漢律師皆知此盋
縁起。如文明也欲明親承古式
鈔。令天巧工作十方鉢云云問。此鐵泥之中
何哉 答
鈔。須依教立云云爲遮不依教。即立極小鉢
也。業疏四上云。計今大者未有容斗。小者滅
本三升者。加法應量便乖本制。不成相應。如
母論中不滿斗半。則減五升不成受也。有人
云。律制量腹而食。何定量也。隨得成受。未
必依論同記云。大未容斗。謂姫周斗。似今
三升已上。小減三升亦則周升。似今一升。太
小乖法引論證非。周時斗半爲唐五升。行古
中初科妄執律文。彼制量食非鉢大小
鈔。律云量腹而食云云律五十三云。行則知
時。非時不行。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知足而
已。衣鉢自隨。猶如飛鳥羽酬身倶。比丘如是
所去之所衣鉢隨身衣趣足而已
鈔。言通増減必準正教云云抄批云。意謂。律
雖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此言通過量通減
量。故曰。言通減増也。今不可依此言。而用必
須依三斗之量。故必準聖教也
記。世下次斥執小鉢云云上總明不依三斗
斗半等教量。自此下斥執不足三升。減一升
大小鉢也
鈔。大者全希云云三斗斗半應量云大也。豈
非狹局貪著數受多益之相
記。言應量云云初釋意應三斗斗半量云事
也。或可釋意通體色量三種。皆應法也。體色
少濫。品量多乖
鈔注。似是獨住比丘法云云此暗破古也。是
以簡正記云。注文似獨住比丘者。破古也。古
云。是元不説淨人有長鉢。更互受捨如衣。今
注但爲無人對故。令捨故受新。即是恒常説
淨之者抄批意猶同古義歟。即彼記云。十
日一易者。謂是元不説淨人有長盋。更互受
淨。故得十日一易
記。文如二依中云云彼引五分四分。共有捨
故受新。十日一易之文。而五分於説淨人釋
之。四分通教釋也。但今一向以説淨人釋之。
故非全指同彼篇歟。彼云。五分獨住比丘心
念説者○如是捨故受新。十日一易○律中
捨故受新。十日一易。應是不説淨者或可説淨
故令展轉
同記云。下引本律顯別。應是不説淨者。疏
云。一是長衣。一是受持。更番受淨不得過限
○注中謂。同五分以律語通未敢一定。故兩
存之
鈔。若穿如粟米云云有云。粟五&T021389;通名也。不
必局粟飯故。飯粒漏時方失受持也。或常粟
云義有之也。以鐵屑補塞已。若偏斜破。價主
報他報犯不犯別
鈔。知不往取過十日犯捨云云問。何同長衣
邊方五開中入手。十日不開哉 答。可尋之
 問。尼長鉢可同僧犯哉 答。僧不同歟。即
抄批云。若有長者。准衣還得十日開之。然尼
畜長盋。入手則説亦有。諸師釋其所以者。爲
尼已開。十六枚器教不開許故耳故知。尼
無十日開歟 孔鏬アナ 未穿 乎訝龍呼
嫁反
鈔。問但畜一鉢云云簡正記云。次問答中亦
如文。又准疏中。問曰。若有二盋。但未加法。
何者犯長 答。前來者不犯。以約鉢是制收。
令受持故復得。是長合淨施故。今若不説即
名犯也。若一時得者。好不犯。惡者則犯。若無
好惡。隨一不用者犯長也
鈔。鉢中歠粥苦熱不可捉聽別作歠粥器云云
抄批云。深云。向食呼吸名爲歠也昌悦
反。
大欱
呼合
鈔。不得用麁澡豆洗鉢壞色當熟擣細物篩
而用之云云衣ミユ師
籮ノ竹也
會正云。篩一師説文云。
竹器也。今須絹絡因與淨人鉢行乞。外道
投藥鉢中比丘死。便制也
鈔。當僂身踞坐云云抄批云。路坐者。立云。右
脚五指及膝掛地。擧脚脹以尻坐脚上。左脚
平著地上者是也僂低首持鉢嚢帶。
串擘著膝上感之 清ヒタ
 浸シムナリ
ヒタス
鈔。若被綴破鉢要須食竟解綴淨洗已曬令
燥還持繩綴擧著常處云云問。解綴淨洗可
失受持哉 答。可爾歟。即搜玄云。解綴淨洗
應更須受持材句在地上下云云謂王取
事也。又義云。勿在地上下。至無物以水洒
之安設死物者云無。鉢下敷物意也。左
樣之時以水洒地。直云安設地也。洒水意爲
淨地也。誡絶非用炙
記。一切處者唯除中齊云云問。上五分意。粥
時用鉢但苦熱時開之。是以上記五分縁開
不用非縁開可用見依之抄批云。准五分
文。盋唯得大小二食。不得餘用故爾者今
唯除中齊釋如何 答。此且依母論意歟。上
五分意也。爾者部別不同故。邊邊釋無相違
歟。目睛ヒト
鈔。若安地上盛宿水云云彼本文云。莫殘宿
食。莫用煖湯。莫用盛香。莫盛藥用煖湯者。
記設二釋。初釋意。以沸湯入鉢。損色故禁之。
次或釋意。將鉢燒湯洗物。此非用故盛之
又讀燒湯也。當時人熱飯湯不受鉢。依此等
文歟。但當時其程不熱。ハナ者非沸湯分。依
之直受鉢無苦歟。既熱飯受鉢故 尸限内
 戸靡
鈔。若床間云云二床寄合中間也。若引放時
鉢即可落故也。又床角頭者此一種也。若立
盪鉢。此又一種也。故成十三種也
鈔。乃至足令鉢破云云此足非謂脚之足。此
滿足義歟。所以爾者。搜玄云。言四分至並開
者。足令鉢破者。謂所安鉢處。但使得鉢破。即
足令也除指隔中央
鈔。僧祇惡心破鉢乃至皆偸蘭云云問。以惡
心破鉢三衣等。尤可得盜重。何犯蘭哉 答。
實如來難。但可依能犯人之心。若心思損財
可犯盜重。而今記釋壞三寶同外道故。唯壞
三寶之心都無思損財之心。故犯蘭歟 問。
記云僧祇之事。其樣如何哉 答。二十七云。
佛言。破六種得偸蘭遮。何等爲之。破鉢。破
衣。破塔。破房。破僧。破界○破鉢者。口若鉢
欲綴。破者無罪。口若三衣補作兩重。無罪若
罪。若尼師壇及餘衣瞋裂突吉羅。破塔者。破
世尊塔者得偸蘭。餘外道等塔者越毘尼罪
檢抄像者佛像歟。然入佛像除破僧。記只
臨抄文云云。之不得非鉢用○長物不得
内鉢中。若畫鉢中花像萬字己名。制雕刻」
記。今或刺於衣角是教所開云云如鳥足縫
等。衣角刺之也
鈔。破不得都墁纒鉢四邊若口云云會正云。
都墁謂以鉛錫補時不可盡墁。即不分鉢體
墁者有人云。イカクル事也。假令イカケ
地ト云カコトシ。又ハアアムヌル云云
マト
鈔。若星孔多應盡墁之云云如星云禮多事
也。搜玄云。不得都纒四邊留一分。孔多者開
盡墁應以泥漿灑地安之。若葉若草上若鉢
支故壞者
記。用上四物藉之猶中故色壞云云泥漿乃至
鉢支云四物也。墁底用以外。作嚢盛繋。帶
絡肩上。挾鉢掖下。恐相搪者。脚跌倒地。隱脅
成患。材上不得覆鉢壁上。應巾裹懸著壁。明
掛鉢。當使巾裹與壁相懸
記。聽門物多不可科約云云如制教中。於一
鉢上即立七科。皆擧釋鉢一事也。此中如是
科無之也
記。枚技也云云龍云莫回反技也。取箇數者
只數義也。大師東寺舍利日記云。舍利八十
云云一山消息云。饅頭百枚會正云。
指歸云。竹曰箇。草莖木曰枚。母論謂十六種
器枚猶種
鈔。洗瓶瓶蓋云云抄批云。二瓶者。一是房中
淨用。一以大小便用也
鈔。又有鐵作者出來云云彼五十二云。有鐵
作者。出家欲爲諸比丘作鉢。白佛。佛言。聽
作。彼須爐。佛言。聽作問。僧及餘比丘作
之許若自如何哉 答。須爐推鉗鞴嚢錯鋋
器。鞴薄拜入爐タタ
ヤス
裁器塑車ツチク
ルマ
記。裁器云云又讀音義云。轉軸
抄批云。謂以繩轉軸裁器具而讀裁器
好也 赤土アカ
ツチ
 白墡シラ
ツチ
記。絣線振墨取直云云抄批云。絣線者。私云。
如墨斗中線相似。彈物令直也尺度タカハ
カリ
 
縷線イトアハ
セシム
 鍼ハリ刀子患鍼零落。作針氈
及筩安塞。鑚鍱。火術錐。所鑚物乾艾火鑚」
鈔注。大鉢義須云云簡正記云。鈔意若斗半
已上三斗已下。應量大盋義須説淨。今律既
云。不作淨施。應是三斗已上通量。太盋聽畜
用。不許説淨受持。若是應量不令非用理須
施人。恐濫將應量大盋不説淨。故此簡之
安着○上
記注。據律應是不應量者云云律列大鉢。是
應不應量者爲言
鈔。毘奈耶鍵&MT00004;云云彼第五云。時調達欲
壞亂比丘僧。誘調諸比丘與衣鉢戸篇針簡
草履大鍵&MT00004;小鍵&MT00004;淺鐡
針也
及餘什物歩挽車
 挽ヒク 牽ヒク或用畜駕。或是人荷
鈔。若輦云云簡正記云。輦天子所乘也。自秦
已前輦擧不分並一名也。擧季斯分二。天子
所乘名輦。若施僧得畜。如晋桓帝施。已違大
師至今由存等云云
鈔。若乘除牸牛騲馬云云簡正記云。此據比
丘説也抄批云。此據比丘。若尼反此皆爲
老病故開。今人少壯而乘者不合。騎他背上。
已是不可。更加鞭打事互難容。今時京中律
師亦出即乘驢馬。將横披垂覆驢。尼何成護
淨。在房未能事。師出道爲驢扇涼唯者異
名。若得輦聽畜。須輦轅及皮繩。若枕橙並得
表引。而擧前以駕軛音厄以束輦
鈔。織皮繩髮繩云云問。上許皮繩。何今許之
哉 答。此織皮繩有花文等。故除之。上皮繩
無其義。故許之也 擔牽
鈔。髮繩云云會正云。以人髮作繩。非法故
鍼無故衣解因制。帶行非行來處。屐アシタ
草曰屩杳屐麻曰鞋
記。僻隱處云云ヒカサマナル隱カ處歟。五
分二十一云。有諸比丘。畜木屣於僧坊内。作
聲○犯者突吉羅。除三處。非行來處大小便
所。諸手脚處塼瓦カルイシ犛牛尾拂用拂
佛塔。故受鬃龍云。才宗反。髮
高大ヒケタツカミ
聽捉線拂裂氈
樹皮等柄。剪絹布爲條。苧槎梠不得如淫
女捉作姿作相。作女熊
鈔。若白色云云謂非上牛尾等非法物體如法
上必色可如法也爲言
鈔。是名拂法云云謂離上非法相物名拂法
高座上不病。不得憑几捉塵尾。塵者。會正
云。名苑云。鹿之大者曰塵
鈔。不得畜織毛&T021570;云云有云。如打輪形作拂
也。上宮太子三十五歳御持物其也。凡作
拂有二樣也&T021570;龍云。羽
翼虌也
鈔。四分分木師出家等云云問。上。鐵作者聽
畜其作具。今木師剃髮人。何不聽之哉 答。
鐵師作制物鉢等。故聽畜之。木師可作聽物。
故不同也。是猶爲斷本習也。衆僧得畜剃刀
木作器。角器聽用盛油。板剪刀不解事數。聽
用竿子。爲治病故畜㓟刀。若煮藥銚龍云。音
遙倡器也。
㓟符碑
反剥也
鈔。煎餅𨫼云云會正云。五倒反。熟餅之器也
銅拘銅鐏モタ
龍云。音尊。酒
器也モタヒ
見白衣下着地。
放下整キヤウ。カワ
ラ。ツチクレ
鈔。作鉢支云云今テツ也。擣藥須杵臼簸箕
簁掃帚
鈔。簸云云朗詠云。ヒル云云會正云。似箕
篩筩畑 カナ
ハシ
ツチ 火把ヒハシ
ヒトリ
煖水。注
水蒲也
鈔。幷洗脚者供澡槃洗脚器云云律云。諸比
丘冬月洗脚患冷。佛言。安澡槃洗脚器。在屋
裏洗脚。所須應與準此供字安字歟。簡正
記云。供澡槃者。洗手面承水槃也
鈔若得大小豆麥胡麻粳米云云已上明所盛
物也。應以鉢器爲量。不得畜斗枰者。此制畜
正斗秤等也。若蘇油等須秤量者。聽割木作
銖兩。齊四五兩作準爲斥數者。聽作別量法

鈔。五分初如四分後與雖多猶瞋少云云彼二
十六云。諸比丘與作人食。不量多少。雖多猶
瞋。佛言。聽畜。斗斛舛合。僧四方僧及私亦聽
畜。亦應有一儲。備諸比丘雇作人。蘇油蜜石
蜜不秤與。雖多猶瞋。佛言。聽畜。秤亦如二
聽聞銅槃。若案若几。多壓取汁飮。開畜壓具。
闍須燈器
鈔。燈炷云云トウシ
ミナリ
爾者燈炷而今記
意。云燃灯器アブラツキ 爾者可讀
灯炷也
鈔。鐵箸云云簡正記云。鐵箸桃燈杖也
記。鐵炷持灯燼者云云灯器中案炷者也。簡
正記云。鐵炷者。以爲棬上安鵶此角承燈心。
免燒灯盞轉輪灯樹
鈔。火爐云云火鉢等歟。或灯爐歟。灯籠者。
灯爐以竹作歟。層輪 機關 運轉 掃帚
ハウ
鈔。寺内聽以樹皮若葉若竹作蓋云云今記意
明衣蓋云云爾者爲護衣作天蓋。覆衣上歟。
但律文意笠律云。跋難陀道行持好圓蓋。
諸居士譏謙○比丘天雨時。新染衣色壞。爲
護衣以在寺内樹皮文如
今引
此文意爲護衣。於
寺中指笠歟 問。若爾者。不許於寺外指笠
歟 答。於寺内爪不可指笠歟。而爲護衣故
許之。寺外勿論可許也。供給蓋具 錐 刀
裁板剗磨
鈔。剗者云云會正云。削木器也。今有用去皮
上之麁也 鏟セン。スリ。
ケツル
 若刀錐 筋 毛
縷皮剗迸散。聽作嚢盛。裹外趣用十種衣
鈔。不得以皮作云云問。上聽毛嚢。今何制皮
哉 答。今制皮生故禁之也鑷ケヌ
刀生壞聽
以毳劫具大皮等裏刀垢
鈔。毳劫具云云簡正記云。毳者。毛衣也。劫
具者。樹花衣也。亦云。草花織成衣
鈔。若髮長者開剃刀刃鞘云云律云。比丘髮
長聽剃。若自剃。若使人剃。彼須剃刀○難
掌護聽作刀鞘。患勤壞應以物障。若劫具等
若刃卷手上波。石上磨。其石内力嚢中。刀
鈍者開畜。刮刀削刀上垢開。鑷子剪爪。刀刮
舌。刀揥齒。物挑耳篦
鈔。聽與大小繩床○戸排戸釣○刀等云云 
戸排者。開擧門戸物也 刮汗刀 種作耕
犁撈路高反
取也
俗呼爲把
鈔。撈者云云抄批云。應師云。編棘爲之用平
土塊。山東名撈。關中名磨也
記。振之使聞云云有義云。錫杖聲令聞毒虫
等。令彼得脱。故振之也。搖蛇蝎散杖者。非謂
今灑水散林也
鈔。不得執空中杖云云抄批云。不得執空中
杖者。立明。腹空故曰空中也。以腹空有細
虫。若捉用傷虫命也。傷虫即犯提。有蓋捉得
不應吉。故曰如法治也。又解云。外道將刃及
餘惡物著中也
記。捉刃於中白王以誣比丘云云簡正記云。
外道故刀釼於内。白王比丘有惡意。王撿得
殺比丘。故佛制也作轉關扇車。令○推之。
謂作輪旋轉。繞輪挿扇以鼓風也。作豆麨。須
&MT01490;量麨。器盛監&MT01490;○木欓水&MT03456;杓椀等
記。合作匳云云鈔注云。應作&MT03494;字。音廉字不
同如何 答 脱竹頭耳。凢匕合作&MT03456;。音支
 七匙
記。謂酒器也云云雖名酒器。非爲入酒。故開
之也。香嚴房室
鈔。造浴室五功徳云云一除風。二當病。三去
塵垢。四身輕便。五得肥白。温室洗浴衆僧經
云。何謂七福。一者四大無病○二者所生面
貌端正。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潔淨○四者肌
體潤澤威澤光徳○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
○六者口齒香○七者所主之處自然衣裳
鈔。僧祇俗時不病令人揩者越云云此總標
也。五衆自揩亦越者。約當衆爲言。比丘揩比
丘等也。故云自。與上文雖無異重委説。故云
亦也。互揩亦越者。比丘揩沙彌等也。故云互
 問。不病之時不可揩垢歟哉 答。付之有
異義。先他寺義。設雖無病許揩垢。所以爾
者。四分意許令人揩之對師作白之時。自
揩垢自之。又揩他人垢白之。故知許之也。次
中三半月浴過戒引十誦云。十誦大雨○若
頭陀不用他揩遍繩。自揩身者善問。記云
若下。立自洗法又鈔上三十誦若浴和尚先
洗脚。次&T038223;乃至胸背同記云。十誦初明弟
子勤勞。先脚至上浴須爾此等釋文分明許
揩摩見。云云問。付之不明先勤師。自揩自他
垢。且付病者事也。必不見無病事。次中三
文。彼十誦意。頭陀人不問有病無病。不用
他揩。若非頭陀人。有病時許之。無病之時不
可許揩爾者同今僧祇也。何彼文非頭陀
人。無病許揩可得意哉。次上三文.此互必弟
子非謂揩和尚。只云浴和尚。全非揩摩事歟。
爾者何以此等文爲證據哉。抑今文分明不
病不許如何可得意哉 答。此僧祇文且出
頭陀比丘事也。非頭陀比丘可許之也。所
以爾者。僧祇三十
云。浴法者○六群比丘至
河。洗浴用石。揩身爲世人所嫌。云何沙門釋
子。用石揩身。如王家閭人○佛言。不許用石
揩身。若浴時當使一人揩。揩不得倶擧兩臂。
應一臂自遮。次第而揩。若無人者。當自揩。
不得立浴○是名浴法此豈非明據哉 問。
此亦不得意。何今抄文頭陀事得意哉。全不
見頭陀事。只不病時不許揩摩次彼本文以
今分明文案之。彼且出有病時事歟。爾者全
非證歟。次當寺意。不病時不許揩摩。今既祖
師引用僧祇。不病時不許揩摩依之教誡儀
温室法中云。以濕巾取兩頭。横於背抽牽垢
膩即落此全不許揩。依之當寺行事。於温
室不病人禁制揩垢也云云問。付之不明。十
誦文分明頭陀人外許之何不許之哉 答。
彼頭陀行人故。設雖有病不受揩摩何以
之無病人可許得意哉 問。樹下坐等頭陀
人。風雨時入屋中開之。不受揩摩。頭陀人何
病之時不許之哉 答。彼樹下不開屋中。不
救機。更無餘開。故今揩摩餘人雖不揩之。
遍繩自揩身。故不可例同樹下等也。爰知。非
病人不可許揩摩者也。委細如上。應爲浴僧
説淨因縁。但今除向身中風冷。得安隱行道。當
爲厭患身法調伏心法。應生慈心。聽冀刀子。
六種
鈔。一用割皮剪甲破瘡裁衣割衣上毛縷云云
此マテハ五種也。二下標數略之也。六用淨
果。乃至食時。種種須故竹草爲之
記。巡行有睡者點起付之云云抄批釋異之
歟。彼記云。禪杖者。立謂。將一杖長數尺。如
馬鞭形。以綿纒雨頭。衆人正坐時恐有睡者。
當一人捉次第巡行。見有睡者將杖頭柱地。
一頭往其睡者。離前其人覺已。自起行之待
得替竟方得坐。若未有睡者。且出戸外。少時
即入來付之。又解用舍羅草。作此杖也
鈔。禪毱云云抄批云。立云。求掬反用毛作丸。
極輕軟如世毛毱。坐時恐睡用放其頭頂。若
覺已即落膝上。不使痛也毛毱今ノマリ
ノ如
記。如笏云云俗所持笏也 笏龍云。上音忽。手板
也。玉云。呼骨反。
執手
者也
記。骨人即今枯骨圖云云會正云。今時畫枯
骨形以助 此骨鎖觀圖等歟。抄批云。立
謂。畫作人骨。坐禪時觀之。如白骨觀法觀。身
亦因得白骨觀成
鈔。禪經云云抄批云。立謂。教坐禪法用經誥
也。即止觀及禪秘要經等是也
鈔。好師好照云云約一人餘記得意也。即抄
批云。好師者。立謂。教坐禪師匠也。好照者。
立謂。有好師能教得理解觀照。知如實法相。
若有異見則是外道也簡正記云。好師好照
者。自能入其正觀物我一如名好師。令如此
師好教照。弟子名好照也
記。或取明瑩現像或取光影交射云云濟抄
云。凡世中禪處等懸鏡。或爲覺知魔鬼等變
化相云云又有云。今記歟。上句鏡中現諸色
像。以之知。諸法如幻即空非有。似有之理。或
覺唯識轉變之道理之縁也。下句光影互也。
帝網重重事事無礙法界圓融之觀。解之方
便歟
鈔。衣服等云云抄批云。立謂。坐禪所須衣服
資縁。以養身也。若衣服破則多蚤虱。坐則不
安也
鈔。盛酒器等生人嫌疑云云問。上四分意許
畜木瓜。而記釋酒器也。今相違如何 答。部
別不同歟。或此爲遮嫌疑。彼且爲要用。教約
邊邊有聞制不同歟。作獸面豹脚之類也。豹
獸名也
鈔。諸有器皿各儲備一擬後破失云云爲用
意云二持心也
記。皿即器之總名云云問。上云鉢則局收器
皿。相違如何 答 &T055114; 繩籤 七簾 釘
橛用絞衣
鈔。若水井池水欄楯云云會正云。王逸注楚
辭云。縱曰欄。横曰
鈔。名招提僧施云云問。四種僧物中何哉 
答。如常簡正記云。招提僧施者。爲四方僧作。
作來住者。施主自供須也
鈔。爲比丘作堂云云僧所住處云堂。如云堂
有母云云
記。即房舍犍度中云云律五十卷云。時諸比
丘欲作房。佛言。聽作。隨作房法所須一切聽
與○時有小沙彌。欲房中安隔障。佛言。聽
作。時有比丘。欲開房前曲障巷。佛言。聽
作。欲作後内房。佛言聽作。須戸。聽作。
須壁。聽作。須小繩床。獨坐床。聽作。須
板。與板。須地敷。與地敷。時有比丘。欲
作房。四邊於擔上安欄楯聽作 作隔障
房内
壁等
房前障房前
籬等
作内房房中部
屋也
作戸壁半壁大
床小床。須板地敷。四邊出合指軒
ヒサシ
鈔。若分得破房修理不具不肯取佛令隨力
多少應恬云云有云。佛令之字律本作言字
也。故今仰訓之也
鈔。一切所須供給云云房中所須具足隨力多
少可供給之云事也。見寺門&MT03498;損。恐自恃&MT03498;
龍云。工
眉マクサ
捿捿悲也
傷也
スミ
鈔。迦葉數數&T050460;泥泥僧房云云抄批云。佛在王
舍城。時瓶沙王住詣竹園。觀看王。問長老大
迦葉。今何在比丘。答言。今在耆闍崛山上&T050460;
泥。王即往見。問言。大徳何故自作。答言。大
王數作此語。而不見與。王時慚愧。問大臣。我
先有此語耶。答言。王先有是言。問。何時。答
言。其時日月即計先語已來逕五百日時。人
捕得五百群賊送與王。令殺王。問賊言。汝能
供給善人不。答能。王欲令比五百人供給比
丘。恐其偸奪諸比丘物。多給田宅人民。倍與
禀食。去竹園不遠。立作淨人聚落。常供給衆
記。一爲報恩故云云會正云。一爲報佛恩故
文 云云爲滅○自貢高故
鈔。比丘得自造舍上木云云問。上樹過人頭
衆學制也。何許之哉 答。非謂上樹上材木
等上事也
鈔。餘山林云云彼云。蒲桃萬竭魚鵝像山林
像。如是
鈔。四分亦不得用云云五十三云。六群爲尊。
以男女形像文繍裝授堂屋。佛言。不應爾。聽
用餘雜色禽獸之。阿難得別房。佛言。聽畜
不應之繍裝授
鈔。若僧地中作私房云云問。私房者。有王無
主房歟。又雖爲僧坊。爲私沙汰作房歟。如何
哉 答 以無僧地入己。此注文本文盡麁
文也。占據不起
記。十二年者極一紀故云云濟抄云。謂年年
支干次第寅卯等迴。更終至第十二年。一匝
方盡。是名一紀也云云自力不構
鈔。若勞事比丘作房成莊嚴香熏所須具足
者與房住九十日一移不得更受餘房云云
正記云。不得下律田比丘通經營僧伽藍便
處處取房。佛言不應爾。但九十日取一住處」
鈔。若有俗人能治破房者白二與之云云
批云。私云。律中有兩箇白二。一則與僧治房。
一則與俗人治也。要白二和僧方得。若不和
不得與治白二羯磨五十餘法中。第五十若
比丘修理房法。此修理易故只差許。付與法
無之也。今此云白二與之。故坊付與道俗。二
令治也。是五十一五十二。持故房與道俗法
也。是以業疏一上云。五十一二。持故房與道
俗。治法僧房久故。治&T040910;須人。前但薄營。即堪
安厝。今極杇壞。多用人工事須和付。仍以情
許偏止量時。故有二也同記云。五十一二
○前叙付與法。仍下明量可法。檢律無文。
應是義具正源記云。仍下明賞法○四分
云。比丘作房。成莊嚴。香熏所須具足。與住九
十日不出。賞法。此應義準律文付與俗人。
計出之。律五十一房舍犍度云。僧房故壞有
異居士言。若與我者。我當修理。諸比丘白
佛。佛言。聽與白二羯磨。如是大徳僧聽。僧聽
持。此房與某甲居士修理。某甲比丘經營。
白如是羯磨可準作也。俗人爲施主。比丘
爲奉行。羯磨牒兩人名與之。故記云。由同俗
治等也。此房成就。莊嚴具足。後賞奉行經營
人。以白二羯磨與此房。九十日人之住之。
而此法律文不見。故兩記二十六應是義具

鈔。皆題某甲檀越房云云謂俗人爲僧於寺内
造房者。多故題施主之名。便知之處也
鈔。若以房施僧云云施主施僧也
記。非法受者僧尼共有是過云云問。尼過可
知。僧過如何哉 答。初俗爲僧。施思與尼。知
俗手受取故。僧可得非法受之罪也
鈔。治壞房者六年與住云云抄批云。此是十
誦律文。若准祇文。稍異○營事比丘作房。應
與五年住當來僧中。互跪乞法。僧作白四羯
磨。與五年住也問。此僧祇十誦賞營事比
爾者四方但九十日。餘部何多哉 答。
四分僧祇十誦。其住房日數不同。又羯磨四
分白二。僧祇白四。各不一准。故知。只部別不
同也。不可偏情將同己物。輒生與奪
記。作新同前云云濟抄云。指上十二年經營
之文歟。謂自營之程令賞住之故也云云
有義云。此義不審也。何今十誦文指同。前四
分文又自營之程住。是僧祇意。四分十誦必
不爾歟。旁以不可指同之故。爰知。今十誦文
云作新房者。十二年住門前。極一紀故也
鈔。僧祇先是僧房破壞更易戸嚮口隨切夫
多少羯磨與住云云此文意本致切程與彼令
住也。今是僧房對房中受用具。故云先歟
鈔。若空房不住治事云云房中受用具足無
之。故云空房也
記。一時同上九十日云云抄批云。應與一時
住者。立謂。一年有三時。時有四月。今與四月
住。故曰一時也有什物但故舊
  對施興篇第二十
不治田蠶率田信施。且身衣口食。無時不須。
厥或恣情。貪染自非負卓拔之議。標出離之
壞 卓高出
貌也
記。則對面千山咫尺萬里也云云對衣食起
對治。即名正道。故則對面。對面即咫尺也。而
不恐信施者。雖對面此篇。千山萬里也。咫
余反中婦人。龍云音紙。
八寸也。八寸手長八寸也
十寸
爲尺
科文受施二法
云云受能受五衆也。施能施檀越也
鈔。道起少欲云云抄批云。首疏云。何名小欲。
如濕盤經云。於未得之財不生貪。名小欲。出
已得之財。不生貪名知。故知足是現在。少欲
是未來。聖種之體也。謂知足現在處起。少欲
未來處起。現在不取一錢。雖未來捨輪王位
易重與節約心
記。三明合法云云抄文云。多供無厭。是爲福
法少受限量信行者之儀。能施所施共合其
法也。若善應於法。於事無準
鈔。使規成何寄云云會正云。文撰云。行中規
繩。謂若不憑教。法則規模繩準。何所寄託。善
省者察也又點云。使規成何寄。施者無
悋。能所無瑕
記。規繩即喩法律成字音誤云云問。何不云
字誤。云音誤 答。繩成互音通故。誤繩字作
爲言故云音誤歟
鈔。如能善省時資令有力無事云云抄批云。
有力無事者。礪云。以能善省不多不少無増
減。以自支身故曰有力。言無事者。謂無増減
多少苦事也明貪厭由心著。故生貪。節則
無染。顯本非前境。賣白髓餅。夫人癰傳之 
科文。推本勸約云云貪心以情著爲本。無染
以自節爲本也。又勸可儉約也。嘔文差
鈔。縱心則非味起迷云云簡正記云。如菖蒲。
雖臭周文王以爲美饍出呂氏
春秋
瘡痂カサ
ブタ
 極
穢劉&MT03500;貪之
鈔。約志則美饍生厭云云簡正記云。古來高
僧凡所食物。皆以水添不貪其味。即美饍生
厭也
鈔。善惡發於中懷云云抄批云。人心居中。中
懷於心。故曰中懷也
鈔。昇沈寄乎方寸云云抄批云。方寸亦心也。
人心居腹中。只在方寸之間會正云。史書
中方寸謂心也。言心臟方一寸也有云。心
一寸肉段有之。又八分肉段云也。有人笠置
上人奉問心所在。上人仰云。於心在此。在彼
義不可有之。但心字讀胸。故心有胸歟云云
爲行人者
記。或均罪科或喩若越云云會正云。則陷三
惡深網。豈不爲悲與今記同之。又深網者
教網也。是以抄批脱漏深網者。立謂。教網
也。爲僧既無儉約。違佛教網。名爲漏也。不在
法網之中。故曰漏也。若裁之以法標壞遠大。
得於事容斯穢迹
記。儒流濟抄云。孔子典籍。簡正記云。儒
明五常
之教也
名句云。二儒流宗周孔教
記注。述唐虞之政云云唐即五帝中第五帝。
陶唐氏即堯王也。虞舜王也。常云唐堯虞舜。
則堯王舜王也
記。宗仲尼之道者 孔子道也。仲尼孔子名

記。二道流云云濟抄云。道流老子之道也。名
句云。一道流修身治
國文
簡正記云。一道流陳堯舜
之徳也
記注。字弱自卑奉易謙謙云云弱者。老子教
宗虚無道。故云弱也。自卑者。卑下爲行也。奉
易者。易者即周易。是俗書也。謙謙又卑下之
義也
記。三陰陽流順天歴象敬
授民時云云
名句云。歴象日月
戒□寺點云。敬授民時此明星辰行度等
也。簡正記云。七陰陽流明九宮八
卦等文
記。曰法流明賞勅法助
於札制云云
謂賞罰也。名句云。四法
賞善罰
惡文
簡正記云。四法流明賞罰
等法也文
記。五名流正名列位言
順事成云云
 謂官途奉行也。簡正
記云。三名流正萬物
之名也
名句云。五名流正萬物
名也
此謂
不限官途歟
記。六墨流清廟宗祀養
老施惠云云
祭宗廟等仕神也。簡正
記云。五墨流明祭祀
等事文
名句云。六墨流軌度祭
祀云云
意法義也
記。八雜流兼儒墨合名法。知
因大體事無實云云
簡正記云。九雜
於前雜
解也
記。農流勸勵耕桑備
陳食貨云云
明耕作養蠶等。桑クワ也。
以之養蠶。故貨賣買事也 貨玉云。乎臥
反。賣也
 
若恥不足與議。鄙恥衣衣食
記。劉子云食足充虚接氣衣足障形禦寒云云
 劉子文名也。或人名也
記。子俗寫倒 問。講俗子如何可得意哉 
答。抄批云。謂百家諸子莊子惠子老子劉子
孔子諸俗人也指此等人云俗子歟。而滯於
發足。方墜泥塗。一何可歎。詳而斂迹
記。初是筒人次三立法二中二是方便云云 
問。二中之二字似多如何 答。對初簡人。指
次三云二中歟
記。前二凡夫持破分之云云問。善見本文見
無戒。即彼論第十五云。受施用有四。云何爲
四。一○同云何盜用。答云。若比丘無戒依僧
次。受施云何負債主用。若比丘受人飮食衣
服。應先作念。若不先作念。而受衣食。是名負
債用。若聰明知惠信心出家比丘。至受食時。
口口作念。若鈍根先作一念○若不爲障寒
障熱。若不爲飢渇疾病。而受飮食湯藥。亦名
負債用。若受飮食。不作念突吉羅。云何親
友用七學人受用物。如子受父物無異。云何
主用。聖人羅漢用施物此分明無戒何云
破戒哉 答。彼論且指破戒云無戒歟。既云
比丘。又依僧次受放故 問。薄地可有持戒。
又兩凡可有犯戒。爾者薄地凡夫持戒又作
歡。何可攝之哉 答。濟師云。但持戒第二可
攝之。兼作觀。何非第三所攝乎云云同劫掠
カスメ
トル
ツク
ノウ
龍云。常
還報也
鈔。七學人云云三果四向爲七學也。酬業報。
或可現纒惡疾。有同腹破。遭刑反俗。即衣離

鈔。若知前人無業而施與者能施與者能施
所施二倶爲施所墮云云問。能施人爲施所墮
事難思加之資持畜寶戒引十輪云。乃至畜妻
從子。恭敬如舍利弗。不聽責罰又僧綱篇
引十輪經云乃至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
力猶如牛黄麝香眼藥燒香等。喩破戒比丘。
爲不信所燒。自墮惡道。能令衆生増長善根。
以此因縁。一切白衣皆應守護。不聽謫罰
答。畜寶戒有二會釋。一云。十輪經説據不知
持犯者。幷須恭敬。二云。又涅槃經終窮極教
不用亦得云云僧綱篇又有二會釋。彼云。十
輪不許治者。比丘内惡外有善相。識聞廣博。
生信處多故不令治。必愚闇自纒是非不曉
開。於道俗三惡門者。理合治之。如彼二經。今
一會釋同畜寶戒後釋也云云爾者今釋無相
違歟。明能施○四句 クヒ
記。恐妄受利開語令知如法懺悔云云爲令
知犯罪懺悔。故開門中開悟也。寧後有人堪
受施者
鈔。如血塗皮爛臭可惡蟲所住處○於衣貪
心即時除滅云云問。此假親但作此意計歟。
又正衣服等作血塗皮歟。如何 答。今記釋
云。以智轉境等。此依天台意釋也。而天台釋
云。色無寶體隨心所轉。擇法若成皆能轉色
云云此釋意正作皮也
記。隱在食中云云食爲正。藥攝之也。或可釋
無傍正。食藥共説之
記。離開房褥云云四事之時臥具雖一種。今
父房褥還伏狂情。菜茹龍云。音
如乾草也
是名於食生
不樂想
鈔。是人即得如實法云云記有四種釋也。了
達貪著是虚妄故
記。遠離虚妄見淨心故云云濟抄云。釋如實
法。記有四種釋。初見淨心。今言淨心者。且指
眞理歟。若爾者。是實相觀意歟
記。又解貪心無我云云此已下性相唯識三觀
也。謂貪心無我。性本空故性空
復知如幻。相
亦空故相觀復知無境。唯一識故。唯識此於一
四事隨機作觀。故通三觀也。今此釋依天台
等意。如是釋彼宗意大集經方等部教。
四教通含教也。故今釋大集經意。以得性
空等理釋之也 燒身焦爛 呑熱鐵釣 戟
龍云。京逆反。
三叉戟云云
手捫摸 總示所以
鈔。不以此因墮三惡道云云以不受他捫摸
等因縁。墮三惡道無之故
鈔。所爲出家作沙門亦得成就云云云得沙門
果成就事也。又點云。所爲出家作沙門意得
成就云云非用僧物
鈔。嗜美心堅著墮不淨蟲中云云畜生洋銅灌
口。噉燒鐵丸者。地獄也
記。蟲是別報云云且以六獄配當六聚罪。故
以地獄爲總報。以餘趣畜等爲別報。是以資
上一
云。破戒墮獄畜是別報又同中一云。
總報謂地獄受。別報謂餘趣別受問。律
文云破戒墮二道地獄及畜生。爾者何畜生
不云破戒之總報。只云別報哉 答。且目連
問經等六聚不配畜生。故約彼等經。餘趣云
別報歟。律文地獄總報感之。畜生別報可感
得意歟。又又今記主處處釋。云地獄總報餘
趣別報。且順古記如是釋之歟。即抄批第六
云。立云。地獄名總報。餘道名別報凡論
藏等意。感第八識總體名總報。其上感形貌
好惡及貪福果報等別報也。而今記主非不存
此義。故濟縁三下云。總謂牽生業。別則莊嚴
校論藏時今文倶別報也。不淨蟲畜生別
報。洋銅鐵丸地獄別報也 糞屎 壅田 
玉云
塞也
鈔。毘尼母云若利根比丘得食云云檢毘尼母
無文。出善見十五。是以抄批云。毘尼母利
根比丘食時。口口作念。著衣。著著作念。檢母
論不見此語。事出善見論
記。今多食前作觀但從鈍法云云今時二時
食五觀。當此下根法也 從聚落中乞食。得
已從聚而出。往至水邊可修道處 賢聖同
非。證上同非。發有希數
記。房衣及藥三事用希食用則數云云問。衣
則長時通晝夜。何云希哉 答。望著用雖長
用。約得之時一度也。食時不然。故不同也。
是以簡正記云。利養等同者。衣食房藥曰事
同。是利養發布希數者。衣一作數年。藥有病。
方餘一修乖於一世。是以希。食毎日常須爲
會正記云。約資助可四等同。希數者。飢
惱發數。受食亦數。過則多矣。衣則一受被形。
又復長久故曰希時須迎口。過與既數。整
法亦難。若不策其心府改其節操者。多陷迷
醉。由立行有堅貞。同鄙世之昏聞
記。或約今文立法云云初釋今抄立觀法難云
事也。次釋正對食境策修難云事也。簡正記
云。修無貪觀法亦難
鈔。現身在臭屎中生在磐石中者由貪味香
云云抄批云。案成實論明因品中文。云一切
諸受身業。皆因煩惱生人斷煩惱。不後受生。
故知。有身皆因煩惱簡正記云。彼論明受
生者。隨貪愛心生。所以得知。如現見衆生多
生厠中。不生盤石等。當知貪者香味等。於中
生也 問。地獄中既無人貪。應不合生 答。
衆生癡力。故顛到心生。命將終時。遙見地獄。
謂是花池以貪著故生其中。如經説。若人渇
死生水虫中。若□死生熱地獄。若熱死者生
寒氷地獄。若貪婬欲生鳥雀中。食欲者生屎
虫中也故知。磐石中無貪之義。故不受生
歟。但成論實雖爾。倶舍意盤石中少分受生
云云少見生者 合稱カナヒ
カナフ
記。初即觀食云云初即觀食計切多少
量彼來處
二是觀
時已己徳行
全缺多減
三並觀心防心顯過不過三毒。正事良
藥取濟形苦。爲成道業世報
非意。三四五
之三觀是也
問。第四何云觀心哉 答。有云。
觀云爲何食心也。資持中三
云。三即離過心。
四即對治心口。五即出離心故總後三云觀
心也
記。殃墜三塗終因一食云云謂上食起貪墮地
獄。下食起瞋墮餓鬼。中食起癡墮畜生也
鈔。明了論如此分之云云簡正記云。明了論
但復三觀故。論疏云。出家人受食竟。欲食
時要先觀。食後方得噉觀。有三種。一應離觀
同中第
三門
二正事觀同此第
四門
三正事功徳觀。餘二
論但有義。鈔引智母二論明之
鈔。量他來處云云問。今行事云。量彼來處依
何文哉 答。可勘之
鈔。中三不受食戒中正云量彼來處也 墾
植耘除收獲蹂治 舂磨 兆沙炊煮 炊
尺垂反。會正
云。音吹云云
耕刈禾 禾胡戈。嘉穀也。
有穀總名也
鑵酸
臭 踐穀 集合量之。償其宿債。噉糞除
鈔。云何棄之云云會正云。出何棄之。此引僧
祇遺落食戒。故有此言抄批云。案祇遺落
飯食戒中。俗□呵譏云。尊者。汝謂此食是無
子錢作耶。我奪妻子分徳故布施。計一粒當
百切。乃成何故棄地。此壞敗人有何道法
鈔。二自忖己身徳行云云鈔中三云。二自忖
己徳行全缺多減
記。三業即上三種云云簡正記云。無三業者。
玄云。坐禪是心業。誦經是口業。營事即身業。
若無上三即非三業今記釋雖似相違。實可
同也。知故而施
鈔。比丘強飽食施主食憍慢意云云會正云。
強飽不知節也。憍慢食已摩腹。恃飽後慠於
也。嘆最後限食
鈔註。如上律文云云簡正記云。如上律文者。
上引四分之内空腐爛。不加色力。不應無度

鈔。三防心離過云云鈔中三云。三防心顯過。
不過三毒同記云。三即離過心。上食多貪。
下食多瞋。中食多癡。離此三心。乃可近口
記。心即所觀云云三毒心也。故處乎中以統
前後
鈔。一喜樂過云云有云。古日本云云一下離
字。准後三尤可之也 縱情取適。眞慢。不計
於他食畢。樂於光悦。勝常不須
記。計猶有云云不思有人義也。樂得充滿肥
圓。約肥體壯健
鈔。不分心眼云云會正云。不分心眼者。以不
好不要之食。眼不分別計著也。噉糞樂糞。又
樂糞
鈔。生諸天中云云簡正記云。生諸天中者。玄
記生欲界諸天也。下二可知者。無瞋生色界。
無癡生無色界恐此釋
似局之
鈔。四正事良藥云云鈔中云。四正事良藥。取
濟形苦資持中三
云。正欲事同眼藥。以治
飢病即遺教云。受諸飮食。當中眼藥是也
爲除故病。飢渇不治。交廢道業。不生新病
鈔。觀分二云云今記釋以對二病與二喩爲
分二而會正云。分二即爲除故病。及不生
新病也抄批云。四正事良藥觀分二者。論
疏云。一爲除故病。二不生新病。飢是故病。飢
渇則修道。爲除此病。所以須食。言新病者。若
不知數量飮食過度。必致成疾。須知止足。故
不生新病此釋尤有其謂歟
鈔。不生新病云云若爲除故病。雖食之飽食
不節。還可生新病。依節量食之。即爲藥不生
新病也。如油膏車。但得轉載焉。同油之美

記。初如下引云云下離寶義經文是也
鈔。有子既死飢窮餓急便食等肉云云抄批
云。如人欲度險難。有子已死飢窮不得度。心
念。我子已死不噉其肉。我命不全。不得度此
險難。遂食子肉。於正食時必無貪善。我今受
食。爾若作此觀竟。方食則不負責於施主。又
増長功徳。不爾口口吉羅
鈔。五爲成道業云云鈔中三云。五爲成道業
世報非意同記釋云。即出離心通業通主乘
三學。世報即人天觀三種。若無不得久住。
假此報身假命
鈔。華嚴云云云淨行品文也。徐入徐坐當觀。
入口人膓上節
記。經營優亂發起三道云云謂抄起種種煩惱
惑道罪業業道受苦果報苦道指之云發起三道

鈔。五百問云云云彼云。得病自知當死。便擧
頭觀衣内起毒想。言我死後誰敢著我服者。
不久命終○有一比丘得道。便四等觀毒不
中。便往近之言。此本是沙衣。今非汝有。何以
護之。便捨不遠。入一草毒火出。然草還自燒
身命終入地獄。日之中。三過被燒。皆由貪容
濟抄云。無作蛇終入地獄者。是等於總別
兩報何攝哉 答。業報何可一相乎。但若是
一業所感者。先由報心強作蛇。是似別報。終
入地獄。是總報果歟云云有云。中有第八識
上感玄生別報歟。延頸吐毒。平等慈攝毒
鈔。傳云云云尼鈔云義云。記後釋意合尼鈔
義云。爾者可讀傳云也
記。或可平呼云云平聲則傳記之傳也。上聲
相傳云也○以相受用非體世樂
記。但二四開合異云云三聚四弘云開合異
事也。二字寫可作三字云云而濟公意不改二
字歟。即彼抄云。即發三聚四弘。但二四開合
異可者。言三聚時以四弘中第四。今修一切
善之第二。因果類雖異。同是善法體故。若言
四弘時開之。立第四初三全任三聚之次第。
四更加迴向佛道。是開四弘意也 題
記。初教節量云云問。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豈
節量哉 答。非謂量腹多食。既云趣足而已。
故云節量也。故苦消滅
鈔。有力無事令身安隱云云節食有力無煩云
意也。事者煩歟。抄批云。有力者。謂以自支身
也。言無事者。謂無増減多少苦事也。言令身
安示者。謂身不壞散得修清淨梵行故也
云。案雜含云。佛在舍衞國。時波斯匿。三身體
肥大。擧體流汚。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長喘。
佛問。王言。大王身體極肥盛。王言。如是患
身肥大常。等慚恥。佛即説偈。人當自繋念。毎
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消而保命○時王
聞此偈已。募人毎至食時。爲我誦之。賜全錢
十萬。時有年少。名欝多羅。應此命。毎至食
時。恒説此偈。其王漸至後時身&MT03501;細。容貌端
正。毎於樓遙合掌。敬世尊。三稱南無。敬禮
世尊如來至眞等正覺秤 試外道比丘○
驗知道法。如車好惡無擇。香油臭脂等同調

記。彼經因迦旃延本國有王邪見云云抄批
云。案雜寶藏經。云佛在時有一國王。名曰惡
生。爲行殘暴。邪見熾盛。佛遣迦旃延往化。其
迦旃延是惡生王國婆羅門種。故佛令還本
國化其王。幷化人民。其王於剃髮人特生増
惡見迦旃即欲加害。迦旃延白王。我有何過
乃欲見害。時王報言。汝剃髮人。見者不吉。是
以須殺。迦栴延白王言。今不吉者。審在於我
不在於王。何以故。王雖見我都無損減。我見
於王欲見殺。以此推之。言不吉者。正在於我。
其王聰明。即便語解於迦旃延。蜜遣尋遂其
後觀其住止。食何飮食。見迦栴延坐於樹下。
乞食而食。得食之時分與二人。有少餘殘寫
著何中。便人報言。具以事説。王於後時而請
迦栴延。與麁忽飮食私云。已下
文共今記引
 後王自問尊
者言。我所施食不問麁細。皆言足。此事何。謂
尊者答言。身口者。譬如於電。栴檀亦燒。糞
穢亦燒。身口亦爾。食元麁細。飽足爲限。即説
偈言。此身猶如車等文。
如今引
答食之勢力便以饒
足。皆云饒足。何云云凡車必須油。塗横軸兩
頭。但取調滑轉載。不擇油脂香臭。於生中下
極至邊者。謂行乞食。世間大諱。爲禿瓦鉢。
行無過
鈔。彼族姓子爲義故受以厭患生老病死諸
苦惱云云彼經意指須菩提大迦葉云爾。族
姓高貴故也。是以簡正記云。經指須菩提迦
葉者。爲族姓子。猶捨富榮而行。食極是下事
抄批云。同一釋種故曰族姓子也若愚
人出家而行思欲。持戒慢緩
記。即經三種不善思惟云云有云。此經者。總
指諸經歟。或云。略教誡經失有之也云云
曰。可脱。臨食五觀。口口縁之。爲貪等毒所
奪。爲害頗除適意。片時招殃累類
記。不啻臨深履薄云云濟抄云。不啻臨深履
云云濟抄云。不啻臨深履薄。並擧世中厄懼
事也。如孝經之戰戰恐恐如臨深淵履薄氷。
今但直取兩事。其厄可恐事兆唯此事。今食
事亦同之爲言又云。不啻臨深履薄故云云
記。業疏云大丈夫○而陷沒耶所爲極弱矣
此釋出四上。即彼並訓深切。學者尚復自
欺耶。鳴呼。記云。所爲極弱者。非其鄙劣也





資行鈔事鈔下三之分本也。自當
卷初至僧像致敬篇終

  頭陀行儀篇第二十一
鈔。頭陀抄批云。頭陀天音。此土義當應云
料揀。新譯云。梵云杜多者。此當搖動。亦云
洗蕩。謂搖動煩惱。洗滌煩惱也。不異科揀之
義。但傳梵者。有訛言
記。世俗無知循名昧實意云。纔纔知頭陀
之名。不知其實爲言
記。呼短巾爲道者老子門葉也。彼等皆以
黄巾而裏共頭。故名黄巾。又云短巾也。老子
教云道教。孔子教云儒教也。而今老子未棄
故云道者也。謂指道士也。佛祖統記第十云。
張陵○其學者。初名鬼卒。後號祭酒。名歌部
衆。有病者。令首過諸祭酒○皆著黄巾以標
幟。故時人謂黄巾是以今僧像篇終記云。
道士本釋氏之美稱。後爲黄巾監竊遂不稱
記。召髼髮爲頭陀有道恥從名實倶喪
世暴露。暴露等亂髮乞物。謂之頭陀。髼
部公反
髮亂也
有道恥從者。今世道者。恥名同彼。不
召頭陀。故名喪。亦不抖擻煩惱故實喪也 
償懷深識必也正名
鈔。行儀簡正記云。施造名行。合法名儀
抄批云。就行雖十二不同。約儀唯四種分
別。此中廣明行之方法。故曰行儀會正記
云。頭陀目於人。行儀在於法。故以人法命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